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卫生健康调研

卫生健康调研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卫生健康调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卫生健康调研

篇1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65 ― 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2015年和2020年, 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将分别达170万和200万。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 抑郁、自杀、伤人、休学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研究生自身的积极调适。

一、拥有阳光心态

当前社会激烈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向研究生这一高素质群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学业、就业、婚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如何应对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压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总会出现。压力也是动力。但是压力能否转变为动力,对压力的态度是关键。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可能变成“机会”。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个体面临压力时的失态、失控无疑就是心态失衡的极端表现之一。阳光学说创立人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这样说:“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事情,那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换言之,拥有阳光心态,压力就有可能变为动力。何谓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一种对事物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总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究会改变压力对自己的不良影响。首先要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然后自觉修炼;其次,要多与心态积极的人接触,切身感受阳光心态的魅力;再次,要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克服自负性动思维的干扰;最后,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在助人的过程体验价值感。

二、培养积极情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却是双重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在谈到发展学生智力时所言: “不能无视情绪的作用。情绪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因此,善于调节并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意义。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包括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满足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就容易构建心理弹性,进而增加持久的心理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要求,在人群中也必然受欢迎;反之,如果个体经常受到烦躁、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困扰,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难以适应正常的工作、生活,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从哪里来?一是认知情绪。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来源于对自我情绪的清醒、深刻的认知。一个人能时刻认知情绪,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没有能力认识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只好听任情绪的摆布。只有在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情绪智力中其他能力的作用,如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准确地决策自己的事业与生活、指导自己的成功人生等等。二是需要的满足。情绪是个体需要是否满足时的内在体验,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或肯定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或否定的情绪。显然,个体的需要不可能都得到满足,那岂不是说积极情绪难以拥有?其实不然。古语云:知足常乐。现代人的“累”很大程度上是欲望之“累”,适当的降低欲望的水平或者懂得取舍就容易获得满足。三是及时、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调控情绪不是一味压抑消极情绪,而是视情境做到适时、适地、适量的情绪表现与宣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人都会生气,但是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表达生气可就不容易了。”听音乐、深呼吸、按摩头部、转移注意力、与朋友聊天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四是运动。低强度、多趣味的有氧运动会使积极情绪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这种明显的效果至少持续60分钟;而消极情绪在运动结束后下降基线水平,并且在运动后60分钟内持续下降。五是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使人充满自信,产生满意、愉快、自豪等良好情绪而睡眠不足时则会产生相反的情绪。

三、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达成共识的是,它是指一种动态的、多维的人际关系。有关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的有主效果和缓冲器两种假设模型,主效果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无论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提高。缓冲器模型则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当个体遭遇威胁心理健康的事件后,能否及时从周围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帮助,将直接影响个体能否经受住打击或经受打击后能否快速恢复过来。有效的社会支持,可极大缓解个体挫折后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进而产生应对事件的信心。对于研究生而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导师、同学、家人、朋友是有效社会支持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研究生遇到无法自己解决的困难时,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倾诉或寻求帮助。如果身边恰逢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在QQ上发个说说排解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务必要注意措辞得当以避免不必要的道德争议与法律纠纷。

四、塑造健康人格

研究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我国研究生教育一直注重于专才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对其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且应试教育造成了先天不足,加之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得研究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人格缺陷,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意志薄弱等多种人格缺失问题。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并不重要,了解得病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显然与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煽等烁袷歉鎏逶谑视ο质祷肪澈头⑾终故咀晕业幕极存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由、和谐、开放、高效的人格模式,它是一种具有和谐的内部心理机制和行为上富有高效能的人格状态或境界。健康人格作为一种没有缺陷的人格,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价值目标,它能把每个体身上所有优良的人格特征都集聚起来。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必定会具有这样的特征:“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括,正视过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之余,勿忘自身健康人格的塑造。

为了有效地塑造健康人格,研究生首先应当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人格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人格特点进行调整、优化。其次,人格的发展和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健康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研究生塑造健康人格,必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尊重并传承传统道德文化、关注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他人、多与他人沟通理解、保持个性自尊和独立等。最后,研究生还要强健体魄,因为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体质、心理因素与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五、阅读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是现代人认识自己的一门科学,对于我们每一人都有用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足行,还是学习、工作中的为人处事,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诸如,人的情绪和“脾气”是怎么一回事?压力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所谓人那么有“个性”又是怎么一回事?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关吗?……这些问题不胜枚举。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中。有人总结说,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意识起源之谜。心理学恰恰是探索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而且,这第三个谜很大程度上又和前两个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也使心理学成为一个更加庞大而复杂的领域,也使任何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心理学类课程在高校比较受本科生欢迎。而目前,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心理学类课程很少,这并不能说明研究生不需要学习心理学,恰恰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缺憾。作为个体,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扰,除了寻求他人的帮助之外,自救也是很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平时注重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有些问题自然会豁然开朗,即使遇到困扰也可以有的放矢甚至对症下药。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另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选择依据就是能看进去的或者“对症”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个体在一生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扰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可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中。关注并注意维护心理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应贯穿于生命始终。

〔参 考 文 献〕

〔1〕吴维库.阳光心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2

1.引言

人的健康意识影响着健康行为,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健康教育是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全社会健康意识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我们通过对南通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启秀中学、紫琅中学四所中学初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初中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的状况,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和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南通市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启秀中学、紫琅中学的初中1―3年级学生各100人进行抽样调查。

2.2研究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查阅了大量有关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文献资料。根据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在南通市区部分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52份,有效率为88%。对所有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健康意识的调查分析

3.1.1对健康含义的理解和健康的自我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5.21%认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构成健康。这说明当代中学生对健康的真正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但仍有7.42%对健康含义的理解滞留在传统观念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上,认为是生理、心理两方面构成健康。还有7.37%对健康的概念模糊不清,认为体质好、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从表2可以看出有88.57%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觉良好。但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的学生的饮食生没有规律。而饮食不规律,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存在不规律饮食习惯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对自身健康评价过高,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健康行为问题,对健康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还有1.75%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价过低。

3.1.2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调查中发现,46.0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非常需要接受健康教育,有47.7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需要接受健康教育,以上表明中学生对健康价值的认识程度提高,这归功于学校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的结果。在“是否需要提高身体素质”的调查中,有52.2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认为需要的占43.18%,4.55%的学生认为一般需要,认为不需要的学生为零。表明95.45%的中学生都能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是否需要提高保健意识”的问题上,有53.98%的人认为“非常需要”,有40.91%的人认为“需要”,3.97%认为一般,这说明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有良好的认知态度。

3.2中学生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3.2.1个人生活习惯与健康行为

人们一般认为疾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是否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比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更大。如表4所示,读书写字姿态的正确率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初一学生的正确率为60.49%,初二学生为47.35%,初三学生仅为26.19%,而在调查中学生的平均近视率是60.23%,而导致高近视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随着年级增高学校对健康教育愈发不重视;二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业负担的加重使学生忽视自身的健康。

早餐对促进健康和保障日常工作、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餐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和短期记忆力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调查中发现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69.03%,偶尔不吃的占24.72%,经常不吃早饭的为6.25%,这说明有接近七成的家长和学生已经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

正常人的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变化是不同的。中学生一般需要9小时,睡眠不足不但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而且会使学习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引发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形成潜在威胁。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中学生睡眠不足,初一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的占96.64%,初二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的占51.70%,初三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的仅占19.15%。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繁重的学业带来的学习压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睡眠时间。

3.2.1个人卫生与健康行为

刷牙是清洁口腔的主要措施,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3次,每次都在饭后3分钟后刷,同时每次刷牙3分钟。而能够进行科学刷牙的学生仅占9.09%,早晚各刷1次的占68.18%,仍有22.73%的同学1天只刷1次牙。结果表明,中学生刷牙的意识大多还停留在早晚刷牙的传统,没有把保护牙齿放到实际行动中去。通过表9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学生饭前便后都能自觉洗手,只有少部分学生洗手意识不强。而运动后洗手的学生只占了56.82%,这说明中学生对卫生的注意力大都放在日常行为上,而在体育卫生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待学校进一步宣传和教育。

3.2.3运动卫生与健康行为

饭后不宜运动是常识问题,就“饭后多长时间能参与运动”这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在饭后1.5小时以上才能运动的学生占38.64%,认为饭后1―1.5小时运动的占32.95%,饭后0.5―1小时占19.89%,认为15分钟即可运动的占8.52%。以上说明了学生体育健康意识比较薄弱,也反映出了学校体育教育在传授体育与保健知识的方面做得不到位。希望在今后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提高加强学生运动方面的健康意识。

3.2.4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次数与健康行为

中学生体育动机是对体育功能的提取,是对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实践,又是实现体育价值的结果。中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动机,学校体育才能存在和发展。从表12可以看出,本次受调查者中,出于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学生占大多数,占61.36%,说明中学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是出于自我身体的需要,这同时也说明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体育动机仍然只停留在身体需要的层面上,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精神需要的层面上。22.73%的同学是因为兴趣而去参加运动的,为了与同学交往参加运动的占11.93%,为展现自己的能力去参加运动的为10.80%,还有4.55%的学生参加运动是为了给集体争光。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是指除体育课以外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应提倡学生在学习之余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而本次调查发现,各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远不及推荐标准(16―l8周岁,每周3―4次,每次2小时)。据调查,每周锻炼(体育课外)在3次以上的仅占35.80%,每周锻炼(体育课外)在1―2次以上的占52.84%,每周(体育课外)从不锻炼的占11.36%。体育锻炼时间是保证中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最基本条件。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普遍较少,每次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仅为9.66%,30―60分钟为52.27%,30分钟以下为38.07%。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南通市区初中生对健康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理解上不够全面;还有少部分学生明显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大多数学生普遍比较乐观,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在健康认识方面仍有误解,有自我保健知识缺乏、保健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

4.1.2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由于学校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因此学生的饮食、起居都比较有规律,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学业的繁重使学生普遍缺乏睡眠,而长期睡眠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

4.1.3南通市区中学生还是比较注重个人卫生的,特别体现在日常行为上,但在体育卫生方面他们还不够重视。

4.1.4大多数中学生能够认识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这种认识只停留在身体需要的层面上,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精神需要的层面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4.2建议

4.2.1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等媒体,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强化健康意识。要大力宣传自我保健知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和干预的力度,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此外,学校在健康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4.2.2学校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健康为目标,引导学生建立起“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健康意识,促进他们能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终身体育真正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季克异.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

[2]林少娜.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113-114.

篇3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凤庆县职高学生体制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相关内容,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从16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发放问卷,现场作答,现场回收,发出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

1.2.3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论文进行逻辑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收集、整理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凤庆县职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1.1凤庆县职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总体情况

根据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平均分为7864,优秀的占271%,良好的占449%,及格的占245%,不及的占35%,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凤庆县职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2.2.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多样,可以看出凤庆县职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缓解学习压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目的。结果表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根据不同的动机进行的,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2.2.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

学生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2次的人数最多,占418%,3次和3次以上的占了229%和296%,41%的学生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是1次,只有16%的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较好。

调查数据显示,735%的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分钟左右。143%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122%的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

2.2.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及主要锻炼形式

在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中,男生比较喜欢球类项目,占701%,而女生比较喜欢登山运动,占374%。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喜欢带有对抗性、竞争力的项目,女生则倾向于对抗性小、简便易行的项目。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性别不同选择的运动项目也不同。

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和同学或朋友一起,而单独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学生人数较少,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在有同伴的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锻炼形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该丰富体育锻炼的形式,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2.2.4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

学习紧,没有时间、运动场地和器材、缺乏组织和指导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没有时间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

2.3不同锻炼频率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3.1不同锻炼频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得分对比

从表6可以看出,每周锻炼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和每周锻炼3次以下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生锻炼次数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也不同,每周锻炼3次及3次以上体质健康状况好于每周锻炼3次以下的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凤庆县职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男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女生。

3.1.2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偏少,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时间段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性别不同选择的运动项目也不同。

3.1.3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负担重,没时间进行锻炼,缺乏组织和指导。

3.1.4锻炼频率不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多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锻炼次数少的学生。

3.2建议

3.2.1学校应该调整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建立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2.2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结合凤庆县职高的实际情况,在积极开展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对新兴项目大胆的引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3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帮助学生协调好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积极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罗春燕,李敏,彭宁宁等.上海初一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2,16(5):387-388.

[2] 王清生.福建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30-133.

[3] 刘旗.福建省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07,19(2):223-224.

篇4

开展职业健康调研

协会在业务上接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领导。杨书宏说:“多年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工作,开展了职业健康调研,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监管政策,提供科技和技术支持。以近年来开展的活动为例,协会承担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标准制定五年规划》《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等课题研究,开展了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现状调研,煤矿作业场所粉尘管理限值调研,调研并起草了《沈阳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编制了《延长石油职业安全健康发展规划》等。”

2009年,为掌握我国煤矿行业职业危害及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协会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我国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情况调研项目,协会组织完成了对北京、山东、辽宁、安徽、湖南、山西、河北、重庆8个省市,14个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和部分地方国有及乡镇煤矿的职业危害情况的现场调研,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煤矿职业安全健康政策提供了依据。

2012年初,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逐步完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协会圆满完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委托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标准制定五年规划》《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课题研究,为总局组织部署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制定和规划审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2年,沈阳市为结合本市的实际,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以委托立法的方式,委托中国职业健康协会调研并起草制订《沈阳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协会组织多方面的专家,先后多次深入沈阳市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陶瓷、家具、制鞋、化工制药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且按行业召开座谈会,同时对区县安监局、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分组座谈,紧紧围绕沈阳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法律规范和工作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并于2012年底完成了起草工作,受到了沈阳市法制办和人大法工委的赞许。

2012-2013年,针对我国目前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限值存在着多个标准不统一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现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立项开展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管理限值调研项目,得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的大力支持。协会组织包括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中煤科工集团、神华集团、京煤集团等社会力量,以及数十名专家,分赴全国5省20个具有代表性的煤矿,对不同矿井规模、不同煤种、不同采煤方式下的游离二氧化硅和呼吸性粉尘进行现场采样,然后再进行科学试验、论证分析,并进行了尘肺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计在2013年底,将提交一份既符合我国煤炭生产技术水平,又不会导致矿工罹患尘肺病的煤矿作业场所粉尘管理限值标准及检测规范。

2013年,协会受延长石油集团的委托,为延长石油集团制订职业安全健康发展规划,针对油气、煤矿、炼油化工、综合产业、安全文化5个模块开展广泛调研,结合延长石油职业病防治的实际问题,形成延长石油职业安全健康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延长石油集团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水平,为石油行业职业健康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为政府助力

杨书宏介绍说,“除了积极开展职业健康调研,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监管政策服务以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还认真做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的各项职业健康服务工作。”

从2006年开始,协会就承担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负责组织标准的申报、任务委托、审查和宣贯等工作。截至2012年底,累计下达标准制修订任务85项,已完成并实施41项。

自2009年以来,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的委托,协会还组织编写了《职业健康监督检查人员培训与考核大纲》《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大纲》《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与考核大纲》,同时编写出版了《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培训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第三版也将于2013年年底出版,用于全国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

篇5

1、拟于第2-3季度,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直辖市),开展农民工传染病防控工作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发病、死亡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当地农民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现场调查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各地在加强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2、第3-4季度,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目前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防治工作规范;对于需要政府其他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防治艾滋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治疗随访等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各地也因为经费原因,未将农民工的宣教、检测,尤其是免费治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鉴于上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计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商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在农民工中落实艾滋病免费治疗具体措施,计划初步安排如下:

1、3-5月份,赴北京、天津、上海、东南沿海大城市及内地部分人口密集省会城市开展调研,调查各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当前各地存在的实际问题。

2、6月份组织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关措施,以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宣传、保障经费,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的日常工作,真正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3、结合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采掘、服务等行业、企业及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促进广大农民工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提高农民工主动接受宣传、检测及治疗的积极性。到2006年底,使农民工集中地区(场所)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以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5%以上。

(三)防治结核病

1、5-7月,组织专家到京、津、沪等沿海省份调研。

2、8月制定全国农民工结核病控制框架和技术指南。

3、10-12月,建立省际间的协作机制,实现农民工结核病人基本情况、治疗管理情况等相关资料的共享。

(四)防治血吸虫病

1、第二季度商财政部及各省有关部门,下发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文件,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经费,将农民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日常工作,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

2、下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各地农民工血吸虫病人免费治疗情况。

(五)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免疫

1、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前后,开展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通过宣传活动,设立临时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落实流动儿童享有与常住儿童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政策,免费为流动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2、6-9月,在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调研。

3、全国省会城市及各城市常年在流动人口集中地方设立接种点,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和证,开展接种工作。

4、9-12月,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为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开展补证、补种工作。

5、6-12月,全国各地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6、12月,在全国城市地区开展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3-6月,当有麻疹、流脑等疾病暴发流行时,在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晨检工作和疫苗应急接种活动。

二、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一)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根据2006年我部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检查范围: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家具制造、制鞋、皮革加工)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农民工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工作安排:

1、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业病危害情况确定3-4个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及时汇总、分析本地区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抽查;

2、对用人单位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的检查,由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档案、填写调查表、询问劳动者等方式完成;

3、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于2006年10月30日前,将本辖区监督检查工作的书面总结、汇总表及典型案例材料上报卫生部。

(二)组织调研,制定农民工健康监护方案。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研方案,结合“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活动”,以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分地区、分行业、抓重点,掌握用人单位实施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的情况,进一步摸清我国农民工职业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调研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方案,计划2006发农民工健康监护工作方案,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结合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展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项目,以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为重点,开展以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2006年4月启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职业病防治监测网,保障农民工得到有效的、最低限度并能够负担得起的职业卫生服务。

(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宣传培训。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及公共场所举办宣传活动,重点针对农民工人群进行宣传、咨询活动,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农民工对职业危害的了解及防护知识。针对中小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现状,卫生部已制定计划,从第二季度开始,分四期开展相关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对中小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职

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对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标准宣传工作,指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执行职业卫生标准。

(五)加强农民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1、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全员培训,充实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

2、各级卫生部门会同安全生产、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加强农民工职业病监督管理,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3、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举报等监督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危害农民工健康的案件,严厉惩处严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

(一)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工伤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1、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2、要求地、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部门组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并推荐符合要求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农民工在因公受伤时,按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惠民政策的要求,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4、要求医疗机构按规定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方便农民工就医,为农民工提供优质、便捷、价格适宜的医疗服务。

(二)积极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

(一)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规范建筑工地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的审核和发证后监督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做好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工作。

(二)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管,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发证发放,并强化事后监督。同时结合餐饮业专项整治工作,以餐饮具消毒情况为重点,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规定,重点检查农民工聚集地餐饮单位的餐饮具消毒情况。

(三)2006年8月我部将组织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督察,建筑工地食堂和农民工聚集地的餐饮单位将作为食品卫生督察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督察,加强各地建筑工地食堂监管,同时清理、整顿农民工聚集地不合格餐饮单位。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一)开展输出地农民工健康教育。结合输出地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以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网络,开展输出地省区市的农民工健康教育。运用“行动”多部门合作优势,普及基本卫生知识与法规,了解意外伤害知识,掌握急救基本技能等,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拟于第三季度完成适宜教材开发与课件。在劳动力转移重点省区开展试点与评估。

篇6

2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做正态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项目调研方法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相关知识问答卷,调查该地区居民对有关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问答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让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满意。

3结果

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篇7

(一)机构设置

全县设立卫生监督机构1家,共有卫生监督员14名,其食品卫生监督股室2个,人员8名,负责全县餐饮经营企业的卫生行政审批及日常监管工作。

(二)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主要监管内容

按照行业规定,该县卫生监督机构具体工作有:负责餐饮业的选址、工艺布局、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卫生,发放卫生许可证及餐饮业的日常监管;负责保健食品专营店或药店经销专柜的卫生许可的审批及保健食品的日常监管。

(三)行政工作(许可、监管、执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至第四十九条、《黑龙江省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黑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及各类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等。

(四)卫生许可情况

全县共有餐饮业339家,其中县城内224家,农村乡镇115家,从业人员1089人。按照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多数饭店没有达到A、B级标准,少数餐饮业只能达到C级企业标准,而且经审查验收合格并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只有84家。

(五)监管内容

食品卫生监管内容主要是餐饮业及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检查。对食品企业监管频次是一、四季度季监督,二、三季度月监督。监督检查的内容有从业人员健康证,单位卫生许可证,原料进货索证情况,畜禽肉及其制品使用情况,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食品保存情况,餐具、用具消毒保洁情况,单位卫生组织及卫生制度落实情况。

(六)卫生监督部门尽职尽责

餐饮业的监管工作是长期的、动态的。卫生监督部门在监管中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多年来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准入管理,依法发放卫生许可证,依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管,确保了餐饮业的卫生安全状况,特别是在各重大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都尽职尽责完成了卫生监督任务,迄今为止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每年食物中毒发生率也都远远低于5/100000的指标,较好的维护了全县的对外形象和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按照现行餐饮业验收标准,餐饮业应按要求事先向卫生监督部门呈报申请,提交设计图,厨房和餐厅的硬件设施设备都有法定标准。但从实际看,都是先开业后申请,以致造成很多业户的设施设备达不到要求。目前餐饮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饭店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比例达不到有关标准。二是没有做到事前申请,不经验收,随意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随意性、盲目性从事餐饮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消毒设施不健全,食品卫生达不到标准;四是卫生制度执行的不好,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较大,餐饮业普遍存在着难于管理的现象,卫生条件和设施存在极大隐患的小型餐饮业占多数,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上存在着流动性较大,不便于健康管理的问题。五是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做的不好,无健康证的人员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大有人在。六是企业倒闭和新增企业的频率较快,难于监督,不便于监管,餐饮市场变化的节奏加快,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目前处于监管不到位,缺乏成型的监管模式。七是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欠缺和空白及资金、车辆、采证工具的不足,制约了食品卫生尤其是餐饮业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卫生监督员培训经费不足,知识更新慢,不能很好适应餐饮业监管要求。八是各执法监管部门配合、协调工作尚需加强,执法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有人们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县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餐饮业卫生状况底子不好,D级餐饮业底数偏大,由于社会下岗职工较多,谋业出路少,现实经济状况与监管之间存在相互碰撞的问题。如果一旦严格按标准执行,80%的企业达不到从业要求,就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下岗职工失去就业机会,依法取缔恐怕引起社会矛盾,这是监管工作最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另外,监管部门的人员少,难以达到检查频率,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的问题。

三、关于加强餐饮业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增强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企业自律。

(二)严把企业准入关,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发证,并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

(三)建议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增加监管人员编制,地方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在检测设备上加大投入,确保餐饮业监管工作有一个新的起色,尽快解决监管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以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

(四)加大《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要采取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积极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研讨会,研究餐饮业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开展专题辅导,使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一个新提高,推动食品监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将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对餐饮业、化妆品和保健品的监督工作,对于这项新的工作,相关人员要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完成角色转换,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餐饮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二 一、调研目标、方案设计及组织策划

(一)调研目标

总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黑大各代表性学生样本的餐饮消费结构现状、需求特点、顾客满意度等,以及走访现有经营商家,了解日常经营问题、顾客消费偏好、竞争状况等,综合分析黑大餐饮业市场的总体格局与需求趋势。

分目标:

1.全面搜索黑大餐饮业消费需求现状

2.开展全校各代表性的学生消费者对北黑大餐饮业的满意度的调研

3.适量走访食堂经理和黑大现有经营商家了解经营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

4.分析黑大餐饮市场营销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对象及形式

根据对黑大餐饮经济的总体分析及对黑大附近餐饮业的整体把握,本次调研以在校大学生及经营商家为重点调研对象,以消费者需求现状与趋势为重点调研方向。采取区域分组调研的形式,集中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顾客深度调研和市场扫描及分析,调研方式以问卷调研为主,访问调研及市场观察为辅,间或幽灵实验调研,并收集相关经济与市场的第二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对象抽样: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 抽取样本150个,抽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收入、不同口味偏好的代表性样本。

2) 校食堂工作人员 抽取样本20个,其中食堂经历、采购人员、厨师、一般工作人员各分配一定的数量。

3) 黑大附近现有经营商家 抽取样本20个,其中传统中式餐馆、快餐店、奶茶咖啡吧、特色小吃店、火锅店、糕点店等各占一定比例。

调研方式:1)问卷调研 2)访问调研3)市场观察4)电话网络调研5)幽灵实验调研等

调研的主要内容: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研主要内容:现有市场消费品牌及顾客满意度,市场消费数量及层次,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与评价,餐饮消费的心理,影响消费者餐饮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餐饮消费的新需求等。

2) 校食堂工作者调研的主要内容:从食堂原料的采购体系,到食品的制作工艺,到食品安全卫生的把关,再到销售的菜色价格,最后到食堂的服务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并分析其优势、劣势和现面临的问题。

3) 现有经营商家调研的主要内容:经营的餐馆类型、风味,产品的渠道体系,主要经营支撑点,主导产品的促销手段,为顾客服务的原则,经营者现实满意程度,经营者的营销心理,经营者的期望值与要求等。

4) 访谈调研内容:主要了解消费者对小资再现主题餐厅的品牌和产品的理解、评价、建议,以及对他们的偏好进一步掌握。

5) 幽灵实验调研内容:切身的感受23家餐馆的产品、口味,就餐环境,服务水平,卫生状况等,然后分析评价,去粗取精。

(三)调研组织实施过程

调研组共有3人,进行为期7天的黑大附近餐饮业市场调研。

二、调研的主要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的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研问卷137份、校食堂工作人员访谈笔录20份、学府四现有商家访问笔录20份,通过对上述问卷和访谈笔录的统计处理,辅以调研小组的小结报告,获得黑大餐饮市场调研结果如下:

1. 黑大餐饮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消费量大。

首先,从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黑大外有正规经营店铺及摊位的餐饮店约有101家,其中中式快餐店,传统中餐馆,特色小吃店,西式餐馆,火锅店等等,具体如下表1所示。其次,黑大餐饮也得迅猛发展主要依托黑龙江大学的学生消费者,据有关资料统计,黑大在校师生约3万,消费群体庞大,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出北门吃饭;最后,从黑大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来看,位于南岗区,消费水平还是较高的。通过问卷调研,黑龙江大学在校学生月平均消费在1500左右,又细分为5个消费段,如下表2所示。

图表1

北门餐饮类型及分布情况

类型 中式快餐店 中式传统餐馆 特色小吃店 西式餐馆火锅店 糕点面点店奶茶咖啡吧

数量 16 26 35 3 3 6 10

表2

黑大在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分布情况

消费层次 500~800 800~1100 1100~1600 1600~2000 2000以上

所占比例 7.1% 42.9% 45.2% 2.4% 2.4%

2. 主要消费类型、口味偏好明显,重复消费普遍

大多数学生喜欢中式快餐,快捷方便,口味喜欢多样,但比较大众,喜欢在一定时期内重复选择一家消费,基于习惯因素

3. 消费的时间分散,餐饮服务趋于全天

4. 消费主体一般趋于24人,消费能力较高

5. 黑大餐饮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经营商家之间日趋同质化

6.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缺乏营销创新

(二)黑大附近餐饮消费者满意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1. 食品安全卫生是消费者选择就餐地点的首要因素。

2. 消费者的口味习惯和偏好主要倾向于家常菜,大众口味中又偏辣

3. 产品质量及服务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就餐地方的主要因素。

4. 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认知理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也比较稳定

5. 消费者对就餐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满意度低

6. 消费者经常光顾的餐馆比较集中,如快餐店温州饭摊,传统中餐馆有得意楼、三合缘等

7. 大多数消费者对餐馆提供的直接而实惠的促销方式感兴趣

8. 宣传优惠单是消费者了解餐馆信息的主要渠道

9. 大学生消费者一般以小群体消费为主,对新鲜时尚的事物感兴趣

(三)黑大附近餐饮店经营现状及分析

1. 不断有新的商家参与黑大餐饮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商家的退出,形成当前相对平衡而又微妙的关系。

2. 众多餐馆的环境、规模、菜肴种类、价格及服务差异不大,趋于同质化

3. 在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各餐馆包括校内食堂,部分菜品价格有所上浮,涨价的菜式一般以肉类为主,平均涨幅约20%~25%,成本有所增加

4. 黑大餐饮行业缺乏规划引导,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盲目、无序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缺乏系统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强制性标准,餐饮企业的标准参差不齐,内容不全面、技术知识含量低,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

篇8

根据省卫计委、省物价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调研的通知》,我局组织专人对文件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召开会议,对与调研内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对调研内容设置了相关的表格进行填列,汇总,分析,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医改前后的收支、职工福利、基药制度的实施、物价收费、以及推进契约式服务等进行了调研。

一、医改实施后单位收支变化及职工福利情况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的利弊

三、医疗服务价格的偏低,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机构的前行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常见病的诊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但乡镇卫生院以往开展的手术项目近几年来呈明显下滑趋势,所看病种也严重受到限制,业务工作量也明显大幅减少,最明显的体现在这两年来基层医疗机构呈业务收支倒挂现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前开展的项目有十一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档案的建立等这些基本都是免费无偿服务,中医康复主要有针灸推拿理疗按摩等,这些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收费均是按照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价格偏低.在这些项目的开展上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样导致业务收支的不平衡现象。

四、推进基层契约式服务开展,基层医疗服务需新增的服务和延伸服务价格项目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健康需求。而契约式医疗服务作为一项新的服务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契约式医疗服务的推行,旨在与广大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个性化服务,引导更多的居民到乡镇或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就诊,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最大服务效益,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有基本健康保障。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大力开展以医疗护理康复为基本内容,拓展日托及机构养老健康服务内涵,根据居民不同需求,为社区、乡镇居民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健康服务。这一系列契约式服务的开展,目前政府未能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宏观调控下分级分层地制订出政府指导价格,此价格的制订也应与医保政策相结合,做到真正做到让利给群众。

五、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建议

(一)基层医疗机构是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基层的主体,是距离群众最近,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可及、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所付出的医疗卫生服务劳动有建议权,政府制定基药及医疗服务价格应充分调研广大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意见,相应的地域差异也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列。

(二)定期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遴选基本药物目录,保持合理数量、优化品种结构,增补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常见病、慢性病用药,适当考虑地区性群众用药习惯。

(三)确保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实施到位。基层医疗单位设置一般诊疗费是国家医改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后健全补偿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但在与市、区医保部门结算时,不予认可,我区仅对新农合人员执行了“一般诊疗费”项目。因此,要进一步宣传增设一般诊疗费的目的、作用和意义等,特别要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他们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政策深入民心,消除负面误导。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统一,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区域基本医保统筹政策,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新型医保制度。

(四)基层医疗机构能开展的收费价格明显偏低,比如说有些检验项目连试剂成本都不够,而有些收费项目价格虽然高,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不了或虽能开展但数量少,试剂成本多收不回,医疗卫生服务中还有不少免费项目,如隔年的居民体检、老年人体检等,因此应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所能开展的诊疗项目的收费价格。新推进的契约式医疗服务收费依据的制定迫在眉睫,完善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对改善城乡居民的“看病贵”的问题有着极大的积极因素,大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吕馥蓉.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府管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篇9

二、创建范围

全市10区120条街道是创建星级卫生街道活动的主体,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区各有关职能部门是推进创建活动的主要责任单位。县级市可参照各区的做法开展创建活动。

三、创建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我市实际,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和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市民满意度等8个方面的创建标准。

(一)组织管理。街道创建组织机构健全、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清晰、工作网络完善、资料收集齐全、组织协调有力、宣传氛围浓厚,辖内单位和居民对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的知晓率达95%以上。

(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辖内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落实政府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设置烟草广告等法规规定,依法开展控烟工作;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开展控烟、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

(三)市容环境卫生。环卫设施设备完好,垃圾收集容器设置合理,做到定期清扫保洁、消杀,周围整洁无蝇;路面清扫保洁率达100%,粪便、垃圾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实现12小时动态保洁;公厕管理责任落实,达到卫生标准;垃圾收运车辆车容整洁,实行密闭化运输。市容环境整洁,路面平整,沟渠畅通,无污水坑洼;绿化、美化良好;街(巷)内乱搭建、乱堆放、乱拉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乱堆挖以及随地吐痰现象得到控制;河涌、池塘无飘浮垃圾,周边环境清洁;公共场所和单位的环境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对责任区的知晓率达95%以上,沿街(巷)单位(店档)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保洁良好;临街(巷)楼房阳台整洁、规范;辖内无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肉菜市场管理制度完善,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和乱摆卖;给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收集(运)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达标,食品摊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达标率达100%。

(四)病媒生物防制和传染病防治。街道有专(兼)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经费落实、责任到位,防害除害设施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资料完整,监测数据可靠;鼠、蝇、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蚊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无与病媒生物有关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辖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小于2%;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100%;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不小于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不小于95%。

(五)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对外经营单位持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亮证经营率达100%;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调离率达100%;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完备,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六)食品卫生。辖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集体食堂)持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亮证经营率达100%,无超范围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100%建立食品采购索证和台帐登记制度,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调离率达100%;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及食品保藏等设备设施齐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合理,操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标识齐全,无销售过期食品。

(七)单位和社区卫生。街道辖内单位和社区(含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区)积极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环境整洁,庭院绿化美化良好,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辆按规定停放;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下水道通畅;环卫设施完善,厕所达到卫生标准,有专人负责保洁;室内卫生状况良好,楼道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无违章建筑,各类飘篷、招牌广告和防盗网设置整齐;辖内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经营符合卫生及环保要求,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

(八)市民满意度。辖内居民对街容街貌、路面保洁、公共场所、公厕、饮食行业等方面卫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创建程序

(一)暗访调研。街道提出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申请,经区爱卫办审核同意后报市爱卫办进入创建程序。市爱卫办在接到街道创建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依据创建标准对申请街道进行暗访调研。暗访调研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暗访结果。通过暗访调研的街道,可进入技术评估环节。未通过暗访调研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暗访调研;如仍未通过暗访调研,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二)技术评估。根据市爱卫办暗访调研结果,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创建街道可提出技术评估申请,经区爱卫办初评通过后报市爱卫办。市爱卫办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技术评估。创建街道在接受评估时,应提供依据创建标准所作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区爱卫办的初评意见。技术评估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评估结果。通过技术评估的街道,可进入考核鉴定环节。未通过技术评估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技术评估;如仍未通过技术评估,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三)考核鉴定。通过技术评估后,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创建街道可提出接受考核鉴定申请,经区爱卫办初评通过后报市爱卫办。市爱卫办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考核鉴定。考核鉴定结束当天,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鉴定结果。通过考核鉴定的街道,可进入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环节。未通过考核鉴定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考核鉴定。如仍未通过考核鉴定,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四)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市爱卫办将对通过考核鉴定、拟以市爱卫会名义命名为“*市星级卫生街道”的单位在市属媒体上进行不少于2周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市爱卫会正式命名,并给予相应奖励。

五、制度保障

(一)申报制。“*市星级卫生街道”共分3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根据创建标准和程序要求,经各区爱卫办初步审核,各街道于每年6月30日前向市爱卫办提出创建申请(2008年截止时间为8月30日)。为保证我市创卫工作的连续性,2008年3月20日前已获“*市模范卫生街区”的街道,如申报一星级卫生街道,可不经过暗访调研,直接申请技术评估;如越级申报二星级及以上的卫生街道,仍按创建程序执行。

(二)晋级制。根据创建标准和程序要求,创建街道可以逐级或越级申报星级卫生街道。

(三)交叉考核问责制。由市爱卫会统筹、市爱卫办牵头组织实施,采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区循环交叉检查的模式,每半年对全市所有街道开展一次国家卫生城市达标情况大检查,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实行分项评分排序,经技术分析后通报全市,以此推进星级卫生街道的创建工作。凡巩固创卫成果措施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以及影响星级卫生街道创建工作的部门、单位,由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奖惩制。经市爱卫会命名为“*市星级卫生街道”的街道办事处可获得市级奖励(具体奖励标准由市爱卫办会同市财政局等单位研究确定)。市爱卫办每3年对星级卫生街道进行一次复评,同时开展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街道,将降级或撤销其“*市星级卫生街道”称号。

(五)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参与创建的街道主要领导一旦出现违纪等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市爱卫办将立即取消该街道的创建资格。

(六)《*市星级卫生街道考核评分标准》和《*市星级卫生街道考核命名办法》,由市爱卫办根据本方案中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的标准和程序另行制订。

六、责任分工

市爱卫会负责全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的统筹和协调,市爱卫办具体负责对创建街道实施暗访调研、技术评估、考核鉴定、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

各区爱卫办负责辖内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初评和申报,并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每半年组织辖内街道参加一次国家卫生城市达标情况大检查。

各街道办事处对本街道创建工作负总责,并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和本地实际,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逐项落实。

各区政府和区有关职能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推进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其中,各区政府为推进创建活动的牵头单位,区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推进创建活动的责任单位。中心城区到2010年底要有90%以上的街道完成“*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目标;城乡结合部到2012年底要有85%以上的街道完成“*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目标。

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和参加各区街道创建活动,按照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的考核标准,按期完成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组织和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巩固创卫成果、参加创建星级卫生街道活动的履责情况,并将其纳入干部考评,对于不履行职责或行政不作为的,要追究相应责任。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的资金投入,按照提高资金利用效能、引导基层投入的原则,相应安排部分城市维护资金,促进创建街道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开展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延续,也是发挥街道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创卫成果、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的重要载体。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篇1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发挥基层街道的职能作用,总结和发扬创卫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努力成为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

二、创建范围

全市10区120条街道是创建星级卫生街道活动的主体,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区各有关职能部门是推进创建活动的主要责任单位。县级市可参照各区的做法开展创建活动。

三、创建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我市实际,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和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市民满意度等8个方面的创建标准。

(一)组织管理。街道创建组织机构健全、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清晰、工作网络完善、资料收集齐全、组织协调有力、宣传氛围浓厚,辖内单位和居民对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的知晓率达95%以上。

(二)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辖内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落实政府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及设置烟草广告等法规规定,依法开展控烟工作;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开展控烟、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

(三)市容环境卫生。环卫设施设备完好,垃圾收集容器设置合理,做到定期清扫保洁、消杀,周围整洁无蝇;路面清扫保洁率达100%,粪便、垃圾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实现12小时动态保洁;公厕管理责任落实,达到卫生标准;垃圾收运车辆车容整洁,实行密闭化运输。市容环境整洁,路面平整,沟渠畅通,无污水坑洼;绿化、美化良好;街(巷)内乱搭建、乱堆放、乱拉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乱堆挖以及随地吐痰现象得到控制;河涌、池塘无飘浮垃圾,周边环境清洁;公共场所和单位的环境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对责任区的知晓率达95%以上,沿街(巷)单位(店档)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保洁良好;临街(巷)楼房阳台整洁、规范;辖内无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肉菜市场管理制度完善,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和乱摆卖;给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收集(运)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达标,食品摊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文明施工达标率达100%。

(四)病媒生物防制和传染病防治。街道有专(兼)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人员,经费落实、责任到位,防害除害设施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资料完整,监测数据可靠;鼠、蝇、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蚊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的3倍;无与病媒生物有关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辖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小于2%;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100%;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不小于95%,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不小于95%。

(五)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对外经营单位持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亮证经营率达100%;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调离率达100%;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完备,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六)食品卫生。辖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集体食堂)持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亮证经营率达100%,无超范围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100%建立食品采购索证和台帐登记制度,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五病”调离率达100%;餐具清洗、消毒、保洁及食品保藏等设备设施齐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合理,操作规范,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标识齐全,无销售过期食品。

(七)单位和社区卫生。街道辖内单位和社区(含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区)积极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环境整洁,庭院绿化美化良好,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辆按规定停放;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下水道通畅;环卫设施完善,厕所达到卫生标准,有专人负责保洁;室内卫生状况良好,楼道整洁,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无违章建筑,各类飘篷、招牌广告和防盗网设置整齐;辖内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经营符合卫生及环保要求,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

(八)市民满意度。辖内居民对街容街貌、路面保洁、公共场所、公厕、饮食行业等方面卫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创建程序

(一)暗访调研。街道提出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申请,经区爱卫办审核同意后报市爱卫办进入创建程序。市爱卫办在接到街道创建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依据创建标准对申请街道进行暗访调研。暗访调研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暗访结果。通过暗访调研的街道,可进入技术评估环节。未通过暗访调研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暗访调研;如仍未通过暗访调研,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二)技术评估。根据市爱卫办暗访调研结果,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创建街道可提出技术评估申请,经区爱卫办初评通过后报市爱卫办。市爱卫办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技术评估。创建街道在接受评估时,应提供依据创建标准所作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区爱卫办的初评意见。技术评估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评估结果。通过技术评估的街道,可进入考核鉴定环节。未通过技术评估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技术评估;如仍未通过技术评估,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三)考核鉴定。通过技术评估后,经过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创建街道可提出接受考核鉴定申请,经区爱卫办初评通过后报市爱卫办。市爱卫办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家考核鉴定。考核鉴定结束当天,由市爱卫办书面反馈鉴定结果。通过考核鉴定的街道,可进入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环节。未通过考核鉴定的街道,必须实施不少于3个月的整改,方可再次申请考核鉴定。如仍未通过考核鉴定,则终止创建程序,1年后方可再次提出创建申请。

(四)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市爱卫办将对通过考核鉴定、拟以市爱卫会名义命名为“*市星级卫生街道”的单位在市属媒体上进行不少于2周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市爱卫会正式命名,并给予相应奖励。

五、制度保障

(一)申报制。“*市星级卫生街道”共分3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根据创建标准和程序要求,经各区爱卫办初步审核,各街道于每年6月30日前向市爱卫办提出创建申请(*年截止时间为8月30日)。为保证我市创卫工作的连续性,*年3月20日前已获“*市模范卫生街区”的街道,如申报一星级卫生街道,可不经过暗访调研,直接申请技术评估;如越级申报二星级及以上的卫生街道,仍按创建程序执行。

(二)晋级制。根据创建标准和程序要求,创建街道可以逐级或越级申报星级卫生街道。

(三)交叉考核问责制。由市爱卫会统筹、市爱卫办牵头组织实施,采取“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区循环交叉检查的模式,每半年对全市所有街道开展一次国家卫生城市达标情况大检查,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实行分项评分排序,经技术分析后通报全市,以此推进星级卫生街道的创建工作。凡巩固创卫成果措施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以及影响星级卫生街道创建工作的部门、单位,由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奖惩制。经市爱卫会命名为“*市星级卫生街道”的街道办事处可获得市级奖励(具体奖励标准由市爱卫办会同市财政局等单位研究确定)。市爱卫办每3年对星级卫生街道进行一次复评,同时开展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对问题严重、整改不力的街道,将降级或撤销其“*市星级卫生街道”称号。

(五)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参与创建的街道主要领导一旦出现违纪等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市爱卫办将立即取消该街道的创建资格。

(六)《*市星级卫生街道考核评分标准》和《*市星级卫生街道考核命名办法》,由市爱卫办根据本方案中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的标准和程序另行制订。

六、责任分工

市爱卫会负责全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的统筹和协调,市爱卫办具体负责对创建街道实施暗访调研、技术评估、考核鉴定、社会公示和正式命名。

各区爱卫办负责辖内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初评和申报,并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每半年组织辖内街道参加一次国家卫生城市达标情况大检查。

各街道办事处对本街道创建工作负总责,并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和本地实际,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逐项落实。

各区政府和区有关职能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推进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其中,各区政府为推进创建活动的牵头单位,区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推进创建活动的责任单位。中心城区到2010年底要有90%以上的街道完成“*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目标;城乡结合部到2012年底要有85%以上的街道完成“*市星级卫生街道”创建目标。

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和参加各区街道创建活动,按照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的考核标准,按期完成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任务。组织和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和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巩固创卫成果、参加创建星级卫生街道活动的履责情况,并将其纳入干部考评,对于不履行职责或行政不作为的,要追究相应责任。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的资金投入,按照提高资金利用效能、引导基层投入的原则,相应安排部分城市维护资金,促进创建街道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广泛发动。开展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延续,也是发挥街道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创卫成果、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的重要载体。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篇11

卫生局党委下辖个党支部,名党员参加了本次学习实践活动。其中局机关名、县医院名.....同时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主要做法

1、抓领导,突出一个“早”字。自全县召开动员大会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党委会议研究制定方案,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基层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办,进一步了落实责任。2009年3月31日在全系统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与会人员120余人。会上卫生局党委书记做了动员讲话,县协调组对开展此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各基层单位迅速落实,做到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到各个层面,全员覆盖,迅速掀起活动。

2、抓宣传,突出一个“广”字。我局在学习调研活动中,注重营造氛围,宣传形式灵活,富有创意感,更具感染力。深入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共悬挂宣传标语10余幅,宣传板、栏16余块,滚动字幕2处,各支部均制作了流程图及成果展示板,宣传面之广、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召开3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组织2次专题培训,并通过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研讨会,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凝聚了力量,为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抓主题,突出一个“新”字。为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创新载体,我们做到了把握一个主题,即“创百姓满意卫生,做人民健康卫士”;突出一个实践特色,即“抓服务,保健康,强发展,促和谐”;实现一个目标要求,即“全系统党员干部受教育,卫生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健康有保障”。同时,以“七个结合、七个促进”、“十个一”为抓手,在全系统开展医德建设“党员示范”活动,以“七个表率”为内容,倡导全系统职工以“牢记宗旨、践行职责、健康为本、医患和谐”为活动特色,加强医德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使卫生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4、抓学习,突出一个“细”字。为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在学习培训环节上,我们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实行领导干部负责制,促进领导干部“五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做笔记,带头宣讲,带头调研,带头写心得。二是学时到位,我们按照县里要求的学习内容,以两本教材为蓝本,制订了学习计划,学习课时,把学习贯穿始终,保证30个学时;三是人员到位,我们制订了学习纪律及学习签到本,每个党员及领导干部,无一人缺席;四是学习资料到位。为确保学习效果,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教材人手一套,把应知应会内容发放到每个党员手中,便于掌握,使学习效果更扎实。在学习调研活动中,党员干部人人都作了学习笔记,共写体会文章133篇,领导干部写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材料22篇,调研文章3篇,上报信息14篇,进行2次专题培训,10次知识讲座,1次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

5、抓调研,突出一个“做”字。我局在学习调研活动中,实行了领导联系点制度,落实了责任分工,确定了6个调研课题,由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分7次从不同角度开展调查研究,此外,还设立了“三问”意见箱,制订了“三问”工作制度,通过会议、网络、信函、电话、面对面开展五个征集活动,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献计献策。针对征集到意见和建议,我们召开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各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制定了整改措施,在人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上建立了长效机制,作为今后工作中长期努力的方向和落实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鼓励职工继续学历教育,把好人才引进关,保证人才引进质量,实行专业对口,尤其是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对口,注重医德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宗旨观念,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手段,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6、抓特色,突出一个“实”字。一是重视问题,为*卫生院一名退休职工解决家庭生活困难,退休工资不能足额发放,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开资问题。二是为四家卫生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已到位135万元,并开工建设。三是积极开展送医下乡,组织县直8个支部40名医务人员到局包村等村屯为1200余名群众进行了健康检查,共为患者节约了15万余元;救助贫困孕产妇53人,救助资金达4110元;为结核病患者送药三次,价值200余元;疾控中心全体党员及非党人员集资600元,看望3名艾滋病患者;实施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救助4名贫困患者,总计救助金额近2万元。其中全程救助新合乡机房子村一名严重冻伤患者,金额为8000元,为患者免去了截肢之苦。自爱心医疗救助工程实施以来救助了63名贫困患者,免费金额为30余万元。利用计免日活动,为城乡结合部流动儿童开展计划免疫接种活动,使外来儿童得到实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次,人数达600余人,为镇内8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到目前已为180名老人进行了体检。预计到8月末完成时会为2300余名老人提供此项服务。四是在县医院开展了无烟医院创建活动,所有吸烟的医务人员签订了戒烟协议书,同时开展节约型医院活动,到目前为止,节约支出1万余元。多项措施方便群众就医,中医院为患者增设了饮水机,县医院设立了自动取款机及微波炉,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五是积极创新4项医疗设备,县医院投资80万元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中医院引进射频治疗仪配套设备臭氧机价值达7万余元,关节镜微创治疗仪一台,价值达30余万元,引进流式尿沉渣设备一台,价值20余万元。六是卫生行政审批过程中为服务对象减免了工本费,对相对人办理手续进行了公示,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检查餐饮网点200余家,制定了手足口病上报制度。七是新农合工作基金总量提高。2009年个人缴费提高到20元,国家投入增加至80元,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与门诊大病(特殊慢病)同步推进,满足参合农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规定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化疗、尿毒症透析治疗等5种特殊慢病门诊补偿实行大额门诊报销制度,报销比例和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相等,封顶1万元;普通慢病参合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到所属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为更加方便参合患者就诊、报销,即时报销制度在全省定点医疗机构中逐步铺开,县内无法治疗的疾病经正常转诊患者,出院时在就诊医院即时报销;为更加方便患者就诊、报销,乡镇级开通了省级信息平台。

总之,我们在学习调研活动中,边学边改,以学促做,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第二阶段为分析检查阶段,按照县里要求,我们将围绕主题,突出实践特色,认真找不足,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自我批评,在进一步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放在工作落实上,确保分析检查有成效。

在分析检查上,要抓住重点,以“三查三看”促提高,即一查本单位制定的发展思路、措施、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看发展思路,具体措施和目标是否符合卫生科学发展要求;二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卫生健康需求的要求;三查为实现卫生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及特色工作落实情况,看是否符合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大政府对

公共卫生的投入,搞一些硬件建设。如:检验设备等;二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对各项应急预案从里到外组织规范运作;三是加强人才建设,强化培训提高,对公共卫生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疾病控制能力及水平;四是严格工作程序,加强应急演练,使之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旦有疫情,做到直面应对;五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特别是当前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全县各界人民身体健康,甲型h1n1流感不流入我县境内。

篇1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和我市爱国卫生水平为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提高文明卫生程度为着力点,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确保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调研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目标

力争2009年6月前通过*市、省爱卫会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调研初审。2009年7-8月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评,9-12月迎接全国爱卫会暗访调研,力争2010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三、主要任务

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全,并进一步落实街道及社区(村)从事爱国卫生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的工作职责。

2、健康教育深入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3、市容环境卫生良好,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建成区清扫制度及河道、湖泊水面保洁制度健全,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要求,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

4、食品卫生监督有力,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组管理,落实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制度化管理,取缔无证照的食品加工摊点。

5、传染病防治有力,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办法,重大疾病控制近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

6、病媒生物防制有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病媒生物控制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

7、社区和单位卫生职责落实,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用发挥较好。

8、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状况良好,做到有人员、有制度、有设施、有措施,环境卫生整洁,路面平整,并建立卫生宣传栏。

9、提高民意测验满意率

提高市民对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满意度,设置举报电话,接受市民投诉,及时处置举报投诉事件。

10、完善创卫相关资料

结合单位档案管理,做好创卫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提高创卫资料质量档次。创卫资料要能够直观地反映创建工作过程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概况,全面展示我市创卫工作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对照自评阶段(2009年3月份)。摸清工作底子,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标准,做好对照自评工作,明确职责范围内相关指标是否达标,分析未能达标原因,初步设计达标时间。

(二)组织发动阶段(2009年4月份)。各责任单位要健全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爱国卫生组织,建立迎检复评组织,落实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方法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全面查找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制定迎检复评活动实施方案。

(三)全面提高阶段(2009年5月份)。一是组织开展各项整治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和汇报材料。三是及时组织撰写本部门单位的创卫专项报告、创卫工作总结及现阶段迎检复评工作的信息动态。四是各责任单位(部门)要对照《2009年古塘街道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调研职责任务分解表》(附件1)抓实、抓好、抓细各项工作。

(四)巩固提高阶段(2009年6月份)。进一步整治薄弱环节,查遗补漏,落实措施,迎接省、市爱卫会指导初审。根据上级爱卫会检查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特别要从长效管理机制入手,切实落实长效措施,培育和树立精品亮点,以较高标准迎接省爱卫会的复评。

(五)省级复评阶段(2009年7月至8月份)主要是迎接省爱卫会对我市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全方位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各个项目的查漏补缺、整改提高。

(六)国家卫生城市暗访迎检阶段。(2009年9月至12月份)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长效管理措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我市创建工作的暗访、调研。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姚金环同志任组长的街道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策划指导、组织协调、督查考核、分析综合等事项,同时设立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组、健康教育组、市容环境卫生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组、食品卫生组、病媒微生物防制组、信息资料统计组和督导组等九个专业小组(附件2),整合创建力量,形成创建合力。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一是抓计划,促落实。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分项建立迎检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把本部门的各项指标和任务逐项分解,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分阶段进行专项部署、落实、考核。

二是抓发动,促声势。结合省卫生强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调研工作,制订综合宣传方案,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创卫宣传,形成浓厚的迎检氛围,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

篇13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47-02

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即PRA)改变了以往一对一的问卷式调查方法, 通过相关利益者座谈会、知情人访谈等集体对话与讨论的方式, 由下到上(bottom-up)地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特殊的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结合问题树式分析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对策。2006年,调查组对志丹县金丁镇的王嘴子村、保安镇的张沟门村、杏河镇的牛沟村、寺洼村和郝家沟等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村,首先进行了相关利益者和关键知情人座谈会,对调研村组在地形与居住分布、农户生活水平及农事活动季节分布等进行了划分;接着对不同类型的农户进行分组,讨论农户饮水、卫生、健康等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他们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依据农户分类的结果和比例,选择了若干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益群体充分参与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分析了志丹县安全饮水和卫生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形成了改变目前农村供水和卫生健康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人口概况

志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东接安塞,北邻靖边,南部与甘泉、富县毗邻,西北与吴旗相连,西南和甘肃接壤。全县辖6镇5乡91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2万。志丹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春季较长,干旱多风,并有寒潮降温天气;夏季短而高温,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年平均日照2 33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4.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7.8℃,年无霜平均142天左右,年降雨量平均524.5毫米。境内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适宜于苹果、杏子、枣、梨、沙棘、用材林和豆类、荞麦、谷物、薯类等。农作物有粮、油、菜、烟、果、药、杂8大类50多个品种,以荞麦、谷子、糜子、山杏为特产。

调查发现,农户的生计状况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接受调查的1 024户农户家庭按社会经济状况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中有富裕户63户,占全部对象的6.2%;比较富裕户24户,占全部的2.3%;一般户461户,占总数的45.1%;贫困户173户,占总数的16.9%;特困户303户、占总数的29.5%。全县90% 以上的农户生活条件艰苦,收入手段单一,大多数农户保留了种植和养殖的习惯。家庭收入主要用于医疗、教育和日常开支,种植和养殖没有形成规模,主要用于满足家庭消费。

二、农村供水、卫生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

1.供水现状

根据志丹县2005年6月完成的《志丹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显示,全县缺水月份在每年的农历七至九月份和次年的二至三月份。平均每年缺水两个月。全县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包括空中水――雨水、地表水――河流、地下水――井水)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数量短缺;水质多属微碱性和中度硬水,总硬度10~15度,PH值在8~8.5,矿化度、五项毒物含量均超过饮用标准,河段有机物、油类严重污染,属五类水,不宜用于饮用,地下水水质优良,适宜饮用。

调查发现,全县农村普遍缺乏人工供水设备和工程,仅有的集中供水工程全部集中在县城周边和乡镇附近。没有自来水的农户在雨季或不缺水季节主要水源为浅水井、敞口井水、河水、溪水以及泉水;在旱季或缺水季节用敞口水井、溪水、泉水,还有少部分农户用塑料布接雨水用。缺水季节,居住在山岭地区的农户取水往返距离最远达5公里,用时在2~3小时;一般地区农户取水往返距离在2公里左右。不缺水季节大部分农户取水往返距离在1公里左右。供水的主要问题是地表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地下水开采技术难度大、需要投入的资金多。

2.卫生与健康现状

全县81%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厕所。绝大多数的厕所为土坑式,少数的厕所经过改造,但除了沼气厕所外,其他形式的厕所都由于缺水而实质为旱厕。由于水源缺乏,废水排放危害不太严重,调研村都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常见垃圾为清扫的浮土、树叶、少量塑料袋、枯草、牲畜粪便等,垃圾大多随意堆放,有些会被焚烧或填埋,没有垃圾集中收集站。

调研村及乡镇卫生工作机构简单,方法单一。村里虽然有乡村医生,但医疗水平低,药品少,设施简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户普遍缺乏卫生健康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常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发生,大骨节病比较常见,但绝大多数的农户都不去就医,除非患有大病急病,才去县级以上的医院治疗。

3.农户对供水和卫生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户对目前农村供水和卫生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非常明确,为了彻底改变现状,农户以问题树的方式对所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主要原因有两点:缺水和没钱。

首先,水资源短缺。志丹县地理环境较差、气候干燥,地表水资源缺乏。目前主要饮用雨水和地表水,但地表水水质较差,部分水源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不好,地下300米左右才有水源,打深井耗时费力、成本高,一般农户没有实力。由于水资源短缺,农户用水相当节约,出于节约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0% 以上的农户连最基本的饭前便后要洗手都达不到。由于不良习惯和水质不好引起的疾病比较常见,所以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次,资金短缺。志丹县自然资源匮乏,种植业、养殖业靠天吃饭,形不成规模,农民收入低下。收入低,子女入学率低,农民受教育程度平均只有小学水平,所以,思想意识落后,缺乏改善生活状况的技术和手段;农户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很多,只有有心人才会主动留意,绝大多数农户是被动接受者,但很少受到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改善医疗设施、改造饮水和卫生设施,都需要投入资金,巨大的前期投入使得农户依然陷于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问题的解决

1.农户认为最好的解决途径

调查表明,100%的农户愿意改造现有供水系统,使用全年稳定可靠的供水或更洁净的供水或全天更多更充足的供水,并为改造工程投工投劳;87%以上的农户愿意支付从供水点到入户部分管道费用;90%以上农户愿意支付2元左右/吨的水费;工程类型根据村组结构采用打深井或集中供水的形式。

在饮用水改造的基础上,农户并不放弃原有的水源作为生活用水,这样就可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对厕所进行卫生厕所的改造。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农户愿意将现有厕所改造为冲水式卫生厕所,并愿意为厕所改造投工投劳。根据沼气厕所在本地的试点结果,60%的农户愿意将原有厕所改为沼气厕所,并自己筹集部分资金,但大多数农户资金不足。

2.调研组结论

(1)改善农村供水。贫困地区的水源、水质问题普遍存在,农户自身和市场介入的成本很高,所以农村供水具有了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口很大,国家财力比较有限,单靠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很难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问题。因此,应坚持以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为主,同时,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或者采取政府与私人共同供给的方式。2006年初,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世界银行签订长期贷款项目,同时获得英国国际开发署及妇女儿童基金会的赠款,用于改善贫困县的供水和卫生健康状况,志丹县也在资助范围之内。

在赠款和贷款项目的支持下,结合省政府、县政府的配套资金,农户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参与改水工程的推进。在志丹县王嘴子、寺洼、张沟门和牛沟村分别打一眼深井,采取“管井―高位水池―输配水管网―用户”的工艺流程,改造现有供水系统。经过改造的供水系统,可使附近的12个行政村、2075户受益。工程改造完成后,农户组织成立供水管理委员会,从事供水系统的管理和水费收缴工作。

(2)改建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根据农户改厕意愿进行卫生厕所改造。志丹县曾经进行过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项目的试点工作,实践证明,志丹县的自然条件完全适合沼气池的正常运转。经过改造的沼气厕所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入厕条件,而且解决了生活废水的排放问题,同时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燃烧后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作为厨房的清洁燃料。将厨房改造为利用沼气为燃料的卫生厨房,既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也可以减少因燃料燃烧产生的废弃物污染。沼气池的副产品沼渣可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沼液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等,志丹县绝大多数农户看到了沼气厕所的诸多优点,决定采用沼气厕所。

(3)按照“六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运行,增加农民收入。志丹县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低下,收入手段单一,但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使他们保持着养殖和种植的习惯,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沼气池、猪圈、厕所“三位一体”结构试点成功后,志丹县建立了服务网络,成立了沼气建设施工技术队,并组织农户进行沼气技术培训,提供高效后续服务,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技术指导,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全县沼气建设步伐,增加了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共有沼气池8 206口,农户推广覆盖率达34.1%,综合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具备了“六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运行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根据杨文选等《西北农村实施“六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分析》测算,以沼气池为纽带的沼气生产利用链,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施 “六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延长原有“三位一体”沼气生产利用链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规模养殖和特色种植的方式,提高传统养殖种植的经济效益,从而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户的生存状态,推动志丹县尽快进入和谐社会。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组织健康教育现场培训活动,让农户亲自体验健康行为、获得健康知识、更新健康观念。通过大众媒体、政府渠道、专家巡回等方式强化健康教育宣传,使人们形成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学校教育,先教会孩子,然后由孩子向家长传授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大病、疾病就医难的问题也将会随着新型合作医疗的普及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