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生活教育

安全生活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安全生活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安全生活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94-01

特殊教育的孩子能否得到安全、健康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否。做好特殊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是使聋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也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培养聋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聋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特校教师的主要课程。“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聋生的安全教育,就必须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聋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 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聋生的安全意识

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特别是特殊孩子更难教,他们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正常人少,但极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环境中显得苍白无力。如我班学生张××经常搞一些恶作剧,喜欢在同学中滋事,让老师无可奈何。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据我了解,该生年龄较小,喜欢听好话,喜欢老师天天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因此,每天的第一节课无论是我的课还是其他老师的课,我都带着笑容走进教室和他聊几句,最后的一节课我也用同样方法和他见面。几乎没有间断过,这样一来,他不但守纪律而且还经常注意其他学生的安全行为了。

1.从小事中提高聋生的防范意识。 平时总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事,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就会让学生很容易地接受教育。如,教师平时在安全教育课时组织学生多观看电视,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听不到声音的学生,生活中听不到安全事故,并张贴海报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让学生自己谈体会,有个学生在纸上写着:“我也曾有过爬上电线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看到电视上的这些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2.从小事中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聋生的眼睛是他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都与安全教育有关,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组织聋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看到的事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聋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要通过聋生身边的小事唤醒聋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二 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聋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教师一味地反复叮嘱或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聋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破了,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把脚擦破了皮,哭着……”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全部去找老师,学生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班召开了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班中准备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学生在校园中如发生了小意外,都能自行简单地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

2.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聋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会聋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聋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应对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聋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天,我发现一学生违反班规,带了一个打火机在宿舍里玩,我就利用这一机会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报纸,制造浓烟),这时大家慌了,纷纷利用已学过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进行了说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同学,批评了玩打火机的同学。在这件小事中,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提高了火场逃生能力,惩罚了违反纪律的学生,可谓一举多得。

三 导之以行,引导聋生远离安全事故

篇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成为学界和教育者所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开展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实用性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寄托,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问题,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关心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仍然处在一个十分低下的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安全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当下各种社会问题此起彼伏,校园之外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以及校园之中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处于各种危险的包围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容易出现盲目误判的现象,在用水、用电方等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各种意外和危险。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应该从学生所处的年g、阶段、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改进安全教育手段和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问题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根据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现状,改进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改进安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时,应该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进行安全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融入教师所设置的安全教育情境和氛围之中,改进小学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教师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安全教育而言,它的很多教育内容和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对于学生而言不具有学科教学的神秘性和理论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学习时,容易对学习内容形成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只是一种游戏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学习精力,跟随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较为平实生动,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语言大相径庭,学生也会因此而减少自身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教育看作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时,会因为这种错误的学科认知而产生松懈的、游戏化的学习心理,影响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进行安全学习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集中精力,端正学习态度,融入教师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认真的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教师在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抄照搬教材上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说教型教学,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出发,采取实例和实际演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小学安全教育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的采取陈旧简单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策略方面往往是通过说教式的教学,运用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兴趣,同时还使得安全教育停留在一个十分浅显的层次上,无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15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也不断出现,其中影响中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增强初中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将安全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针对目前实际,做为一名班主任我在平时的班会课或者早、晚辅导或者是针对临时突发事件时,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下面是我在工作当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危害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突发自然灾害教育

1、地质灾害

地震:班级专门召开了一次以“以防范地质灾害、如何自我保护”为主题的班会。

(1)介绍地震前兆表现,做好防范。强烈地震发生前,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比如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2)发生地震后如何自我保护:如果同学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空旷地方。如果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在撤离过程中能有毛巾的尽量弄湿掩住口鼻;有能保护头部的坚硬物体尽可能护住头部。如果在密集地方(如班级、超市、公共场合等)切忌慌乱、互相推嚷。

(3)学校和班级教育的方式:学校常常举行疏散演练。班级里采取学生以组为单位找有关地震的视频播放、图片、小知识、小比赛,还有的组表演了《地震后发生的事》小剧。效果很棒。

2、水灾后的保护

如果遇到水灾,要往高处奔,保持体力。并且在等救助的过程中尽量把醒目的衣服穿在外面,有利于外界能快速的发现、找到你。

二、人为环境安全因素教育

这种情况下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生变化和改变,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方面的教育是我在平时安全教育过程中的重点

1、家居安全教育

(1)用电安全。①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闭电源。②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③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④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切忌不要浇水,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⑤发现有人触电要及时关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①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不用及时关闭。

②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2、火灾的自救教育

(1)“三要”: “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平时要多观察,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 “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不因为乱了方寸。“要”警惕烟毒的侵害。如果遇到火灾,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

学校通过参观消防队的消防演习、火灾自救演示,视频观看以及自身演习等方式感受和接受火灾的自救教育。

(2)“三救”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2结绳下滑“自救”。 利用绳子(或者把窗帘、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逃离火场。 3向外界求“救”

(3)“三不” 1“不”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2“不”轻易跳楼 3“不”贪恋财物

3、交通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进步,一些快速的交通工具逐步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要做到:

(1)、靠右行走,过马路一定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2)、在上下学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玩耍。骑车的同学不抢道、追赶。

(3)、智能手机普及,给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之外,给在出行中带来了安全隐患,这就是“低头族”,他们在乘车、走路时也不舍得放下手机。看微信、看视频等,对于周围危险的感知几乎为零。在走路中不做“低头族”,对自己和对其他人负责。

4、校园安全教育

(1)首先,同学们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

其次,课余时间玩耍要注意安全

下课时,不要在走郎里推攘,在校园里追赶。以免互相碰撞,踩踏造成伤害。同学间不要做危险游戏,在游戏时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弹弓、发射子弹的玩具枪)、有化学性质的玩具等。游戏时不搞“突然袭击”玩笑。带尖的东西比如笔尖、圆锥尖、手工刀等危险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对着别人,使用后要及时收好。

再次,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

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按照老师要求的动作要领去做,特别是老师严令禁止的事情,同时,利用运动器械进行体育活动事,一定要按照常规要求去操作,切不可随意操作。

(2)树立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

校园中的暴力事件,有时是突发的,有的是蓄谋已久的,有的是矛盾点积累到一定量时,赶到一个点上激烈爆发的,为了保护学生自身的安全,学生要做到:

1坚决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到学校。

2学生被欺负,切忌不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最终会酿成了流氓斗殴,产生更坏、更恶劣、甚至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可以寻求老师或家长甚至是警察的帮助,合法维护自己的安全和权力。

3要谨慎交友。不是总是夸你的就是喜欢你,为你好的。分清谁是真心对你,不讲究回报的、不为利益的,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反之总是煽风点火、好像为你着想实际上是鼓动你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这种“好友”敬而远之,真的发生事情他总是跑的比谁都快,躲的比谁都远。

4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篇4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保证人人安全,过一个安全详和的春节。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做好

1、防交通事故。春节是同学们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是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多发阶段,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能够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乘车安全,没有春运证的车不要乘;无牌无照的车不要乘;拥挤的车不要乘。

2、防烟花爆竹。接近年关,烟花爆竹大量上市,不提倡燃放烟花爆竹,若燃放必须由家长陪同。

3、防火、防气、防盗、防电。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等存在的隐患,做到用气安全,防煤气中毒、防火灾等。

4、出门必须和家长打招呼,不准夜间9点以后在外玩耍,严禁在外过夜彻夜不归。

三、合理安排好假期生活

1、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温习功课,完成作业。

2、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买“三无”食品,多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提高身体素质。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大,如何保证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成为当前用电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现阶段国家在用电安全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一种公共宣传的方式,在居民区、居民集中点等地点通过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用电安全应该注意的地方和预防触电的各种措施,这种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我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居民用电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中发生触电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每年因为用电安全知识的缺乏导致触电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居民的财产带来损失,更是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居民的用电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普及式的用电安全教育在安全用电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普及了用电知识,使居民掌握了一般用电应该注意的常识,如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不要乱拉私接等等。但是现在的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在教育形式、强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在居民生活安全用电教育方面各级政府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普及式的教育,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体、散发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手段,对社会上不特定的居民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这一种形式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形式十分单一,起不到系统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是因为由于面向不特定的人,不能在居民心中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宣传,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根本不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种宣传教育,如在小区内张贴的用电安全宣传画,很少有人去关注。 

2.教育强度不够 

当前,对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造成了居民对用电安全的思想不重视。这一点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于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用电安全意识淡薄,单纯形式的用电安全教育不能改变他们淡薄的意识。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他们关心的不是用电安全,而是用电的多少。为了尽量减少用电,这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私拉电线、偷电等现象屡有发生,不仅给国家的电力资源带来损失,同时在进行这些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其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在城市,现在很多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老人独自生活的现象日渐增多,老年人在用电安全知识上的缺乏使他们用电安全的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对老年人的用电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3.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太过于单薄 

现在的用电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一些用电安全教育的基础知识,如不要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不要用金属物质去碰裸露的电源线或插座等等,这些知识只能满足居民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但是居民对用电安全教育中一些比较系统的知识则很少能够掌握,如安全用电标志的识记、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如何识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等等。尤其是在一些老楼房,由于线路老化引起的各种用电安全事故,如触电、火灾等时有发生。不仅威胁到本户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对整个周边的居民用电户产生威胁。在农村一些不发达的地方,这种隐患也是大量存在的。 

这些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使供电安全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不及时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水平,完善居民用电安全教育手段,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意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解决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面对当前居民用电安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认为应该从丰富居民用电教育手段、增强教育强度、扩大用电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丰富居民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 

在坚持当前普及式的用电教育形式之外,笔者认为在城市和农村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教育形式。首先,在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利用社区的各种宣传教育资源,由社区管理人员组织,将社区内的居民集中起来,系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知识的系统性;通过编写安全用电小常识的方式,把这些常识分发到每家每户,让居民学习系统的用电安全知识,还可以利用电工上门维修的时间进行现场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其次,在农村可以以自然村为单位,对村民的一些基本用电常识进行强制培训,以用电安全事故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打动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应针对性地进行诸如免费播放农村喜爱的电影,在播放间隙插播有关安全用电常识的电教片,在地台戏中编排有关用电安全的小段,每年推行安全活动月活动。另外,通过用电安全宣传上春联活动,广为散发春联,大力向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用电安全知识,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能力。 

2.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 

用电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用电安全教育的各相关负责单位一定要在思想上具备这一认识,把用电安全教育当作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来抓。所有的用电安全教育形式要常抓、常新,要做到即时更新、时刻提醒。此外,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以及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的用电安全培训,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他们住的地方生活条件差,私拉乱接、窃电等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用电安全隐患比一般的社区要高得多。总之,用电安全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用电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长期性的任务来做,从教育者本身思想上的重视做起,带动人民群众用电安全意识的提高。 

3.扩大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 

针对当前用电安全教育内容严重不足的情况,应该把用电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大作为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把对农民的安全用电教育作为重点教育内容,由于现在农村的各种生活电器越来越多,如电热水器、洗衣机、鼓风机等电器,如果不掌握这些用电安全知识,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加强这一方面的知识有: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电器产品;产品买回家以后要找电工对产品的漏电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具备漏电保护的严禁使用,自己不要擅自打开家用电器;对老化的电线要及时请电工予以更换;不要在低压线路和开关、插座、熔断器附近放置油类、棉花、木屑、木材等易燃物品。 

4.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供电部门对电力低压线路实施三级保护,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家用漏电保护器。 

三、结束语 

总之,居民生活用电安全教育是普及用电安全知识最重要的手段,不断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形式、提高用电安全教育的强度、完善用电安全教育的内容,是提高用电安全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