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化地形测绘

数字化地形测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化地形测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化地形测绘

篇1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浅析数字化地形测量与测绘技术

1.1地面数字测图

地面数字测图也被称为内外业数字一体化测图,主要是指在地面上可以直接进行数字测图作业。它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数字测图方式,并且主要用于比例尺地图比较大的地区或者是测绘资金投入比较大的地区。

因为是实地测量,在进行地面数字测图时,就要借助技术手段来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测得数字的精确度,但是这种测量方式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所以,在选择这种方法测量时要加强成本控制。

1.2原图数字化

原图数字化测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工具只涉及到计算机、绘图仪和数字化仪及数字化软件,并且成图周期短。如需在某地建立数字地形图,对时间或者是在资金上都有限制,选择此方法是最合理的。它的主要操作有两种方式: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例如,手扶跟踪数字化就比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低;但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的精准度是由原图设定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最后的测量精准度比原图的效果差,而且最重要的是,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只能简单地描绘出白纸成图时地表上的地质和地貌。为了能够更好的测量出数字地形图,并且能够把精确的坐标插入到原有的坐标中,可以通过对坐标数据进行有效调整,同样的,要是在实体测量中增加坐标数量,测量精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1.3航测数字成图

航测数字成图最大的优势在于成图范围广,它采用空中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影像,对外业进行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模拟机型并调整,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直接对模型测量。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把室外的作业转移到了室内,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精准度高,成木低,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但这种技术也存在前期资金投入量大等缺点。

二、数字测绘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应用

2.1旅图数字化处理

对原有地图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就要参照原始地图,并且一定要满足精度和比例的要求,然后使用数字化仪处理数字化工作。现在最常使用的测绘技术是GNSS数据输入,它主要是依据GNSS工具确定地表面图形的准确位置,因为GNSS输入是测定三维空间位置的数字,所以不用做转换,直接就可以输入数据库。此外,还有RTK技术,它是在GNS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为流动站确定出三维定位。流动站在接收GNSS卫星信号时,同时也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然后在利用OTF技术由基准站得载波相位求解整体的模糊度,最后算出厘米级精准度流动站的位置。采用这种测量技术只依靠数量基准就能够方便快速地确定出控制点、地形点和地界点的详细坐标,在野外中还能自动绘制成电子地图。

2.2 MAPCAD软件的数字化原图作业流程

因为 MAPCAD软件扫描矢量化输入方法具有绘制图像清晰、逻辑方便、容易转换等优点,但在地形图的精准度上对人工跟踪的准确度和输出设备的精准度有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实践操作是否熟练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对人工跟踪精准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上加大力度,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按照矢量化方案设计工作,以确定图件的精准度和质量在国家规范的数字化测图要求内。

三、GNSS测量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因为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所以在精准度上和技术上都要有相当高的标准。而GNSS定位技术就是把几何和物理学科相结合,使用GNSS系统空间分布的卫星与地面接收装置实现对物体的多角度定位。目前,GNSS测绘技术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实时动态和静态相对定位两种模式。对于GNSS接收机的安装使用必须要同时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才能进行三维定位。而实时厘米级定位精准度,要求同时能够接收5颗甚至是更多的卫星。在理想的情况中,由于GNSS系统中有24颗卫星环绕地球运动并且在一般的情况下水平角要在10度以上,都可以观测到7颗卫星。假如附近有假山或者是大型建筑物遮挡的话,所能看到的卫星就会减少,接收机会也很难定位,所以要利用惯性导航技术。

GNS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特点包括:①测量范围宽。GNSS技术在测量范围上没有限制,它可以按照需要设置控制网,简化加密级别,间接地除去联测过渡点。②测量精度高。随着现代化技术不断地更新换代,GNSS技术也在逐渐地走向成熟。目前,生产性作业精度可建立起比常规测量准确度更高的控制网。③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联测点之间不要求通视。④观测自动化程度较高。因为外业用电扭操作,内业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所以作业时间会大大的缩短,效率也会明显的提高。⑤ GNSS技术测出的成果可以得出三维地心坐标,常常用来测量规定中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分离情况,主要用在宇航科学等空间科学应用。⑥GNSS技术控制网布置完成后,可以24小时进行观测,并且也可以在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作业。

四、数字化地形中的数字摄影测绘技术的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进行的。就摄影测量本身而言,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利用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也就是在“室内”重建地形的三维表面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测绘,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原来的摄影测量没有区别。因而,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整个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方式,和传统的摄影测量差别似乎不大,但是它给传统的摄影测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目前通过在空中利用数字摄影机所获得的数字影像,内业使用专门的航测软件处理,进行的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可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它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高而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但是该方法的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一个测区较小,它的成本就显得较高。但可以说是今后数字测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社会要求的是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并且随着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NS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地形测量仪器也在逐渐地往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的大平板测绘技术到GNSS测绘技术的取代,这是时代技术的进步,也是数字化地形测量的逐渐发展和进一步完善。这样,测绘技术就会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让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郭勇,蒙祥达.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红水河,2009(2).

[2]胡林福.数字化地形测绘的新发展[J].科协论坛,2008(8).

[3]江振,周雅雯.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4]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发展[J].测绘科学,2010 (9) .

篇2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025-01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市场中的各行各业。目前,计算机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量测绘领域中,即数字化测绘,数字化测绘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法具有效率高、精确度高等的独特优势。但是随着数字化测绘的普遍应用,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例如作业流程不规范、过度重视比例尺概念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数字化测绘中种种问题的出现,并不利于地形测绘的准确性,本文将通过对数字化测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同时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 作业流程不规范,应提高作业人员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数字化地形测绘的作业模式通常分为数字测记法和电子平板法两种,目前较为常用的即是数字侧记法中的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绘。数字化地形测绘流程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概略编图及详细、核实编图等,其中常见的问题有等高线处理不当、数据采集不全面及作业人员意识不足,具体如下文所述。

1.1?作业流程中的常见问题

1.1.1?不能正确、合理的处理等高线问题

等高线即指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并且是编制数字化地形图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等高线处理的妥善与否将大大影响到编制地形图的精确性。通常数字化地形测绘中的等高线大都以野外采集地貌点的高程为根据,同时通过等值内插的方法将高度相等的各点进行连接而成的。然而在实际野外采集地貌点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的实现所有地貌点都按着等值内插的方法进行测量,从而使经过计算机自动处理形成的地面模型出现较大的误差。而针对此种状况,应在计算机在自行等高线编制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即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从而确保地面模型的真实、准确性。

1.1.2?不能有效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在对复杂地形进行数据采集时,通常会出现多点、漏点及草图标记不全等问题,从而不能有效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正确性。复杂的地形下,通常会有较多的沟、坎,以致相关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出现坎上有点或沟下无点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等高线的准确绘制,从而很难切实的体现出真正的地形情况。多数情况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草图标记不全的现象,主要针对于暗沟、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及管线等。由于草图是验证成图是否符合规范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数据采集时绘制的草图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数据记录有始有终,并尽量避免出现乱序、错记、漏记等问题的产生。

1.1.3?作业人员工作及责任意识不足

上述问题的出现,大都与作业人员的工作及责任意识不足有关。通常如果作业人员对于数据采集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够、责任感不强就会出现多记、漏记和草图标记不全的问题,亦或是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不能认真的对草图的标记进行核实,从而导致标记误差的出现。

1.1.4?应对常见问题的有效措施

对于作业流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实现。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包含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可以有效增加作业人员的责任感,并提高工作意识,而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切实地提高其工作技术水平。

(1)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数字化地形测绘是一项整体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是通过多个环节的工作积累而成的最终结果,因此无论是其中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地形测绘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而提高作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可有效的增强其责任感,进而督促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完善性,例如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沟坎及植被等,作业人员在进行草图绘制中都能够做到有始有终、明确标识。同时在数据采集后,能够针对绘制的草图进行自检工作,即核查工作,如此可有效降低草图的失真率。另外在计算机进行制图时,作业人员应适时适当的对其进行干预,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以确保地面数字模型的准确性。

(2)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实践证实,在进行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是确保优质地形测绘的因素之一。例如在人工干预计算机编制数字地面模型的工作中,需要作业人员删除自动组网中不能实现等值内插的地貌点,然而要实现此项工作的高效性和优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保证优质地形测绘至关重要。

2 过度重视比例尺概念,而应以具体的测绘要求为根据

传统的地形测绘因为其作业过程中自身的某些原因,必须要经过将其分为不同比例尺才能完成绘图工作,从而导致某些作业人员存在着过度重视比例尺的问题。然而由于目前数字化地形测绘本身就具有无级缩放、分层储存及精确度高等的特点,作业人员只需根据本次数字化地形测绘的具体要求设置计算机相关数据,就可以实现比例尺的作用。因此相关作业人员应逐渐淡化比例尺的概念,并将重点转向数字化测绘的具体要求,这将有效提高地形测绘工作的效率。

3 数字化测绘仪器硬件设备质量不过关,应加强对其的控制

要完整的运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地形测绘工作,优质的数字化测绘仪器及设备是前提,通常需要的数字化测绘仪器包括全站仪、计算机、GPS接收机及绘图仪等多种设备。由于数字化地形测绘本身就属于一种要求精确度极高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正式工作前应加强对其相关仪器、设备等相关硬件的管理与监督,以有效确保数字化测绘所需仪器硬件设备的高质量,进而为数字化地形测绘实现质的升华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由前文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行业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数字化测绘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不断的实践证实,相关人员应明确数字化测绘的精确度并不是单单的由作业人员的技能而决定,而是与作业流程中作业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直接的关联。另外作业人员应清晰地认识到比例尺概念与精确度的关系,并适当的淡化比例尺在数字化测绘中的概念,从而明确数字化测绘的侧重点,以此来有效确保数字化地形图的高效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华幸才.数字化测绘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9).

篇3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和高新测绘仪器不断推出的新形势下,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即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航空遥感技术为主要支撑条件的现代测量技术体系。高新技术在测量领域中的广泛研究和应用,使现代测量工作逐渐摆脱传统人工测绘模式而进入全新的智能化时代,测绘行业在研究领域等方面均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使测绘行业在研究发展方面也将更深入,不仅包括研究地形形状,地面点空间定位,也包括地球及其外层空间的自然形态,以及有关的各种自然与社会信息的获取与采集,所采集的信息也从单一信息处理扩展到多信息多层次处理,所提供的成果除传统的图件外,还发展到各种类型的数字化产品和各种信息系统,其应用深度除为社会和经济生活提供各种自然和社会基础信息外,还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数字化测绘实施过程

⑴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以首级GPS控制点为四等,导线控制网为二级,水准测量为四等水准测量为例。①测区GPS控制网的建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布设首级GPS控制点,点位埋设永久性标石。使用美国产Trimble4600LS单频GPS接收机施测,采用边连式连接,4台GPS接收机同时架设在测站上,精确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两次,量至毫米,较差小于规定后,采用中数。每观测一个时段,两台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两台作为移动站,循环往复,直至观测完所有点,每个点应观测45~70min。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不小于15。,最少卫星观测数为不小于4,PDOP不大于6,数据采集间隔为15”。对中误差不大于2mm,天线高差值不大于3mm。使用随机平差软件TGO1.6按照独立基线解算,所有基线解都为固定解,基线情况良好。最后平差出观测GPS点的坐标成果。②测区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在四等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二级导线,点位布设于可永久保存地段,埋设标石或铺装路面钉。二级导线布设于GPS点之间。组成节点网。二级导线点分别以 01、 02……编号。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级导线观测水平角一测回。二级导线进行边长单程观测两测回,每测回边长读数四次。所用测距仪均为I级,MD≤5mm。

二级导线在现场用铅笔在规定格式的表格上进行记录,做到字迹清楚、整齐、美观,外业记录纸统一编号。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检查外业记录,确保记录计算正确,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二级导线应先进行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验算。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提供导线网精度指标以及最弱点精度数据。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以已知水准点为起算,将平面控制点布设成四等水准网,进行观测。水准测量使用北光S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经浙江省测绘局质检站检测,i角误差小于20”,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观测时无固定点时,应使用尺垫。水准仪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精确整平圆水准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每测段测站数宜为偶数站。当各项限差满足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最后打印出高程控制点成果。

⑵碎部点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中,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极坐标法,在实测碎部点坐标后,可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交会方法、十字尺测量等方法来取得其余各点的坐标,然后利用测绘软件中的编辑功能,得到最后的图形。该单位的地形网测绘小组,基本上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业并编码,一人跑尺并内业绘图,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是可行的。

⑶测量数据处理。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用专用电缆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进行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分幅处理,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对经过内业处理的图形数据利用测绘软件进行编辑修改,最后用HP800绘图仪输出图件。

三检查验收

⑴作业人员和作业小组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内业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⑵外业原始记录、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原始图件资料、数字化电子图件等测绘资料经作业组自检、互检符合规范要求后提交测绘队,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队级检查。队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作业组及时处理纠正,并且做好修测记录。队级检查通过后,编写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篇4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目前地形测量也以数字测图为主,与过于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白纸 测图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周期短、测站覆盖范围大、工作范围易于划分、对测点依赖性强、对记录要求高、测量精度高、成图周期短、成图规范化、成图精度高、分幅和接边方便、易于修改和更新、对外业记录依赖性强等优点,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的要求

1、数据采集要全面准确。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轮廓,并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房屋应著栋表示,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合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不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规定其定位的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能够测量到的点必须进行实测,同时必须使用钢尺测量,不能用皮尺,因为钢尺测量的精度比皮尺量取的精度高。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也减少了接边问题。同一类地物、地貌应先测,以避免内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根据实地的实际情况,可作灵活的运用。同时,也方便测站上观测人员的数字及字母输入。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

2、等高线处理要恰当。由于数字化地形绘制应用软件中的等高线一般都是根据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并采用等值内插法,按照基本等高距插绘等值点连成曲线,再按不同的圆滑方法进行圆滑而最后才生成地形等高线。但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的,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DTM)有失真的可能,因而则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掉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要求实际绘图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跟经验。除了测量特性线外,还应尽量多测一些加密的点,以满足计算机建模的需要,也能更加详尽地把映出地貌。

3、自检工作要细致。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要加强检查每个测点。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检查核实措施。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面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内业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工程施工与规划的基础,同时由于数字化地形测量需要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而需要良好的组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1、测量工序:地形测量的工序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2、测量方案: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网)动态作加密控制,支导线(点)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用方案。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3、测量方法: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纠正。在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讲其作为一个专门工作来进行,可依据最终成图编绘点之记,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已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的方法较多,因人而异。

四、GPS-RTK工作原理及在数字化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1、RTK基本工作原理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RTK基本工作原理:在已知高等级点上(基准站)安置1台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即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加上基准坐标得到的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

2、RTK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

采用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不要求点之间进行通视,只需一人携GPS流动站接收机在待测的地物地貌碎部点进行数据采集,同时输入地物编码,通过控制器手簿,可以实时测定碎部点的三维坐标,通过专用的测绘软件接口下载数据,并利用成图软件对地形图进行编辑。

为了保证RTK的实测精度和可靠性,必须进行已知点的检核,避免出现作业盲点。研究表明,RTK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最高为95%,RTK比静态GPS还多出一些误差因素如数据链传输误差等。因此,和GPS静态测量相比,RTK测量更容易出错,必须进行质量控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已知点检核比较法――用RTK测出已知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改正。

2)重测比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最可靠的是已知点检核比较法,但控制点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控制点的地方需要用重测比较法来检验测量成果。经过已知点的检核后,符合要求后开始作业。

测量的具体的步骤与方法要根据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来进行,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还要选择较好的观测时段,来避免卫星信号弱而带来的误差。

参考文献

[1]韦成亮.GPS技术在地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 2011(08)

篇5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 A

第1章. 数字化测图简介

数字化测图是用现代测量仪器(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GPS等)进行实地数据全解析采集得出坐标,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以计算机、卫星定位系统、光电测距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改变了过去白纸成图的作业模式,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多用途的GIS数据前端采集技术,和白纸测图相比数字化测图有明显的优势.GIS数据源前端采集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化测图,本文主要阐述地面数字化测图全站仪的作业方法。

第2章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介绍

2.1全站仪方法

全站仪是在原经纬仪的基础上,增加了测距,测坐标,放样以及存储和计算等功能。现在基本上已经将经纬仪取代,而且更有的在全站仪上集成了激光测距的功能。可以说当今的测绘领域,全站仪的发展及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了。

基本测量方法:

1角度测量:

照准第一目标A

设置目标A的水平角为0°0′0″

照准第二目标B,显示屏显示目标B的V/HR或V/HL.

附注:天顶距与高度角的切换:在角度测量模式下,按两次F4()键转到第三页,再按F1(竖角)键即可。

2距离测量:

开机后一般处于测角模式,此时照准棱镜中心,按下键,距离测量开始。

再按键,显示为水平角(HR),垂直角(V)和斜距(SD)。

3放样:

该功能可以显示出测量的距离与输入的所要放样的距离之差。首先在距离测量的模式下按[F4]()键,进入第二页功能,显示屏显示如图3-1:

图3-1放样模式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F1]、[F2]、[F3]三键,来选择水平、高差和斜距三个模式。键入后,可依据显示屏上显示,输入所要放样的数值,按回车键后,显示屏会显示测量距离与放样距离之差,然后根据提示移动棱镜,直至距离差为零为止。

5坐标测量:

测站点坐标的设置

①在坐标测量的模式下,按[F4]()键,进入第二页功能,显示屏显示如图:

图3-2测站坐标

②按[F3](测站)键,进入如图3-2:

③按[F1](输入)键,进入测站点坐标N、E、Z的输入模式,此坐标可以是北京54或其当地坐标。然后返回到坐标测量模式即可。此功能关电源后可保存。

坐标测量的基本步骤,简写流程如下:

按[MENU]键数据采集测站点坐标输入(仪器高输入镜高输入)记录并返回后视坐标输入记录并返回前视照准目标坐标测量

6悬高测量:

①按[MENU]键,再按[F4]翻页,进入(程序)界面,便有[F1](悬高测量)键,键入后依据提示,有输入镜高步骤。输入并确认回车后,即可照准棱镜按测量键测量。回光后显示屏上显示HD为测站至棱镜的平距,然后再按测量键测量并竖直旋转望远镜照准目标,显示屏上即显示出垂直距离VD。结束后返回。

7数据下载:

全站仪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般都支持了存储功能,可以在数据采集后,将主机通过数据线连接在PC机上,并下载保存。这样即有利于内外业的工作衔接,也节省了记录人员的使用,并减少了观测人员与记录人员之间的人为粗差。

8仪器的参数设置:

设置棱镜常数

设置大气改正: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并非常数,它随大气的温度和压力而改变,一般仪器一旦设置了大气改正值即可自动对测距结果实施改正,TOPCON330系列的标准大气状态为:温度15℃,气压1013.25hpa,此时大气改正为零,如需改变也应同棱镜设置常数模式一样进行相应的温度和气压设置,次操作关机后仍被保存。

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由于实际地形、地物的复杂性,漏测、错测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必须要对所测地图进行屏幕显示和人机交互图形编辑,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消除相互矛盾的地形、地物,对于漏测或错测的部分,及时进行外业补测或重测,对于地图上的许多文字注记说明,如:道路、河流、街道等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图形的编辑,CASS5.1 提供“编辑”和“地物编辑”两种功能。其中,“编辑”是由AutoCAD提供的编辑功能:主要有图元编辑、删除、断开、延伸、修剪、移动、旋转、比例缩放、复制、偏移拷贝等;地物编辑是由南方CASS5. 1系统提供的对地物的编辑功能:主要有线型换向、植被填充、土质填充、批量删剪、窗口内的图形存盘、多边形内图形存盘等;地物编辑一定要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顺序,确保地物符号符合实际。

2.3 等高线处理

由测量数据建立DTM模型,用三角网法将实际测得的原始测量数据点构成不规则三角网,然后在不规则三角网上内插等高线;编辑三角网:主要通过三角形内插点、三角形重组、删三角形顶点、过滤三角形、删三角网等来实现;等高线修饰:可以(切除/消隐)穿陡坎、穿建筑物、穿围墙的等高线。DTM 建模对等高线的影响:由数据文件生成三角网图形, 如果直接生成等高线,显然在沟底地形线上的等高线变化较大,与实际地形不相符。等高线的绘制精度直接和建模有关,如果要等高线绘制的精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就要在建模初期做好准备工作,譬如:数据采集到什么密集程度特征线,显然在沟底地形线上的等高线变化较大,与实际地形不相符。如果要精确地反映当时的实际地貌就需要对三角网进行相应的修改,通过三角形内插点,三角形重组,删三角形顶点,过滤三角形,删三角网等。修改结果存盘后并重新绘制等高线。

2.4 成果输出

根据野外测量得到的各点三维坐标,建立整个测区的平面与高程模型,用户可以设定成图比例尺、等高距和各参数设置,系统将自动生成地形图,系统提供基本的CAD功能,可对生成的地形图进行各种编辑,依据国家图式规范可按成图比例尺和设定的图幅大小进行自动分幅处理,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图式符号、图框和图外注记格式,最后成果图可连接绘图仪和打印机输出。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数字化测绘成图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解决了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技术等问题,使之在测量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成熟。因而它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它在公路、铁路设计、居民区和工业区的规划设计、采矿以及飞机场等方面勘测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所以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追求效率、讲求速度、节约经费开支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数字化测图技术将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现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已经十分的广泛,在地形测绘方面来说,也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并且为地形的测量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人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了解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也就十分的重要。下面对有关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知识进行阐述。

优越性

数字化测绘和传统的测绘方法相比较,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方面,数字化的测绘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对测量对象的模拟,可以将地形以及地貌特征十分生动的反映出来,效果比较直观。它的这种功能,弥补了传统地形测绘中的很多的不足。在传统的地形测绘中,地形和地貌等都是用文字和线条来表示的,特别的抽象,另外,还会有一些非专业的人士无法理解的符号,数字化的测绘技术真好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第二方面,通过测绘所得到的结果,可以直接储存在电脑上,对于数据的储存,读取,以及对于数据的处理都十分的方便,避免了用纸张记录会造成丢失和破损的麻烦。

数学化测绘的应用

1.它的主要内容

1.1原始图形的数字化

有的地区在工作中可能会用到数字化的地形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时之间无法得到,就可以用数字化的测绘来完成。它可以根据手头上现有的地形图,通过配备一定的数字化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绘图仪,扫描仪,数字化仪等,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完整的数字化地形图

1.2地面测量

当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的地图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得到。这种方法得到的图形,精确度比较高,地图的精密度可以控制在5cm以内。

在测量中的运用

现在的城镇建设,已经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地形测量是进行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城镇地形的侧向是十分重要的,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城镇地形测量中被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地形测量,可以将整个城镇土地的各个方面的信息搜集起来,包括土地的面积,属性,用途,位置等,将这些信息搜集在一起,为国家进行城镇建设提供最基本的信息保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运用原理

外业数据的采集有两种记录方法,即全站仪记录和将全站仪连接到计算机上进行记录;数据传输使用数据线和全站仪以及计算机进行连接,并且利用Windows的终端链接进行传输;数据用C语言中的数据转换进行处理;图片信息可以利用SCS等一些软件进行编辑;出图时使用绘图仪来完成。

技术要点

要想能够很好地完成数字测绘,就要对数字测绘技术有所掌握,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运用,那么数字测绘技术中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呢?在这里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1.外业作业的测绘

1.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一般采用的系统为全球卫星定位,这种系统是当前的数字化测绘中最常用的系统,系统主要包括GPS接收机,另外还有将随机数据进行处理的软件。系统进行定位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定位,另外一种是快速动态定位。测绘点位的选择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确定,一般的原则是要使测绘的各项工作都能方便进行,主要包括实时动态的使用,全站仪界址点的进行以及测量碎部点,由于这些原因,点位一般选在选择在比较空旷的地带,或者是道路的主干道旁边,点位要注意远离强功率的电台。微波站、变电所、电视发射台等物,以免形成干扰或造成危险。

1.2.测量碎部

碎部测量的方式注意采用全站仪和GPS相结合的草图方式进行测量。在草图上绘制出比较关键的部分。草图要绘制的比较清晰明白,这对于接下来要进行的内业工作非常的重要。草图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部分包括周围的名称、街坊、房屋权属以及结构和层数,另外还要详细到每个院落的门牌号。草图的比例尺不能绘制的太小,要使不同地物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体现。

要先对待测范围内的所有的界址点进行分析和统计,然后再进行测量,只有这样才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界址点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类型,有时候所要测量的建筑物会比较高,但是测量人员又没有办法达到建筑物的顶部,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待测点比较隐蔽。这种情况,要先利用RTK进行一组图根点的测量,测量完以后,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在进行高层建筑物和比较隐蔽的地区的测量时,RTK的接收情况可能会不太好,测量状态无法进行固定,这个时候要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第二种类型,对于测量中的比较开阔的地方,以及一般的建筑物,和一些高度不大,比较容易达到顶部的建筑物时,这时候的界址点和碎部点的测量比较容易,直接使用RTK技术进行测量就可以。

第三种类型,在进行测绘时,有的地方会特别的隐蔽,不能够直接进行测量,但测量者却可以看到。这时可以利用具有免棱镜功能的全站仪进行观测,利用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再利用他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界址点或碎部点。

编绘的内业

在完成每天的外业测量之后,要及时的将所得到的数据传到微机之中,并且要及时的进行绘图编辑,注意要使用大比例尺的软件来绘图。在进行绘图的时候,绘图人员要注意将草图中所标注的数据与微机中的数据进行对照和核实,并且要保证准确。在进行图片连接时,要注意图片的顺序,不能将顺序弄乱,并且要进行核实和补测。在绘成图之后,要对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核实,以确定无误。

分类统计

要注意将所得到的不同的地区面积进行统计和分类。这一点在整个测绘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一步。在现在的测绘作业中,面积的汇总与分类也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方法,都是在用微机进行的,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在进行面积的汇总时,也要注意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一般的原则是先由高级到低级,然后再由低级到高级的方法来进行的,也就是,先由大地方到小地方,再由小地方到大地方。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较小得避免因计算而带来的误差,有利于误差的配赋。

总结:

现在测绘上所使用的数字化的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比较,有明显的优点,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另外操作还比较方便,精确度比较高。因此,数字化的测绘技术是现代测绘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测绘技术。笔者希望本文说阐述的有关数字化测绘的一些知识,对于测绘工作者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安家骁. 数字化测绘条件下几个地形测量问题的探析[J]. 中国地名. 2011.(08)

篇7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目前,随着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测绘仪器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控制测量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平面控制测量工作的方法主要有:动态GPS(RTK)测量图根点法、使用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以及静态GPS配合导线法。

1数字化方法在地形测量工作运用中的优点

1.1野外测图

1.1.1数字测图与传统平板测图精度对比

在传统平板测图中,主要有六种误差会给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误差造成严重的影响,它们是图根点的展绘误差M展、清绘时所造成的误差 M清、地形图上地物点的刺点误差 M 刺、测定地物点的距离误差 M 距、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M向以及绘图误差M绘。因为受到上述误差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选择使用普通平板的测图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情况,即在地形图上的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的误差就比较大。在使用数字测图方法时,展点的测得并不是人为的,而是由计算机全程控制的,这样图根点和地物点的展绘之间可以说没有误差存在,就可以不予计算,所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相对来说就比较高。而其余的M距、M 向的判断依据就是全站仪的标称精度和测量照准误差。在进行观测时,必须要将棱镜不到位的情况考虑进去,所以一般情况下数据记录是在照准之后才进行的,这样安排就能够使实际测得这个点的平面位置的精确度比图根的误差还小,大大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视线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全站仪就可以通过降低对边长和图根点密度的要求以及适当放大测量碎部点的距离,以达到提高经纬仪测角和测距精度的目的。

1.1.2数字化碎部测量工作中的优点

在数字化地形测图工作中,我们在进行碎部测量时采用的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数据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记录在仪器中,然后就要制作外业草图。等到碎部点的坐标被测得之后,在获取其他各点的坐标时,就可以通过软件中的距离交会、方向交会、、量算定点等方法实现。得到最终图形时,就可以通过软件中的拷贝、偏移、自动绘制等高线以及延伸等功能实现。采用这种作业方法的优点主要有四个:

(1)在对村庄进行测量时,大部分情况下,房屋的高度是无法测量的,只能测量房屋前面的两个点。而在使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之后,就可以实现测量宽度的目的,跑点人员仅一次测量就能够得到图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对于地形状况比较复杂的地区,在测绘时跑点就可以选择比较近的地点,不必在按照顺序进行跑点。这是因为绘图员只要在草图上注明要到达的地点,仅需要一遍就可以完成跑点,节省了大量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测绘员的工作效率。

(3)在测量山区时,通常情况下,跑点员在一站仅能够看到一部分。但是如果达到了山上之后,跑点员在本站没有看到,这时绘图员就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够通过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在山下定向、支站的方法对跑点员实行作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就增加整个作业过程的灵活性。

(4)当取得了原始的地形草图之后,这就为室内编辑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条件,因为草图实质上非常接近地形图的原形,并且通过绘图人员,编辑人员可以对实地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1.2地形图的分幅

一般地形图按照5050进行分幅,或者是按照4050分福。为实现坐标自动分福的目的,可以通过AUTOCAD2006的自动分福功能来实现,另外,这项功能还可以使幅接合表自动生成,还使填写每幅图左上角的结合表变得更加方便。对于地图工具里面形成的 AUTOCAD2006 的图框模版的图廓,如果能够将其中有关测量员、测绘单位以及用图单位等信息完善好,就为以后再次调用省去了很多麻烦。

1.3成果图输出

等到图幅分好以及图廓整饰完成以后,测量的结果就能够打印输出来了。在打印完第一幅图后,要认真检查打印图框的大小,检查工具可以选择网格尺,最好不要超过0.3mm。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则需要通过绘图仪进行校准,然后重新设置。在打印过程中,还要对进纸情况进行抽查以确保产品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2数字化地形测量的作业模式

地面数字测图系统的模式主要有数字测记法模式和电子平板模式两种模式。

2.1数字测记法

数字测记法模式主要有室内成图和野外测记两种模式,即选择全站仪作为测量工具,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另外,草图由人工完成,还配有编码系统。通过电子手簿可以将野外测量数据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然后再借助成图软件,最后要根据参考的草图和编码系统编辑成图。对于电子手簿的使用问题,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原配套的电子手簿,还可以选择使用专门记录的手簿,也可以直接利用全站仪的存储功能进行记录。另外,还有很多种类的测记法成图软件。

2.2电子平板法

电子平板模式主要有野外测绘、实时显示以及现场编辑成图三种模式。所谓电子平板测量,就是把全站仪和便携机进行联机,这个便携机安装有成图软件。全站仪在测站上对地形点进行实际测量,计算机屏幕能够在现场实时地显示图形和点位,在符合测图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将编辑和测量的数据进行存盘。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现场就等于有了一张平板仪测绘的地形图。所以,在不需要绘制草图的情况下,在现场就可以实现将测得图形和实地进行对照的目的,另外对出现错误和遗漏的地方,还可以及时改正。

3数字化地形测绘常见问题

3.1作业方式的选择

数字化测绘比较常用的设备主要有全站仪和电子手簿两种。全站仪具有很多功能,例如测高差、测边、集测角以及测距等。电子手簿也有多种功能,例如记录测量数据、编码、反映地貌等。在电子手簿输入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就可以实现利用对讲机使测站与棱镜间进行联系的目的。当测站照准目标后,然后操作电子手簿就可以使全站仪进行数据的测取,得到数据结果后,就可以告知棱镜作业员跑向下一站点,可以大大提高测站观测的速度以及增加数字化测图的测程。

3.2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误差问题

数字化测绘时,采用的测距工具是精确度非常高的全站仪和电子手簿,并且没有展点误差。对于计算、数据传输以及测量的问题,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也不会出现人为的错误。又因为事实上碎部点已经满足了图根点水平的要求,所以测量的成果质量是由描述的误差大小决定的。测量成果质量的描述问题和作业员对地形表达方法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编辑出现错误的原因是记录的问题,但是因为地形的复杂性,很难彻底避免这类问题。这类问题会对测量成果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数字化成图完成后制图输出必须要进行实地检查,这样可以发现编辑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地改正,在解决编辑错误的前提下就可以把棱镜位置的正确性问题作为影响测量成果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数字化测图作业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4结语

数字化地形测绘应注意以下事项:(1)测图单元应尽量将自然分界作为划分的标准,例如道路、河流等,这样就可以减少接边的问题,也有助于地形图的施测。(2)应尽量对测量到的点进行实测,测量的工具不要用皮尺(钢尺)。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比较远,用皮尺进行测量达不到测量的要求。另外,还可以增加测量的精确度。(3)应该测量同一类的地物,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并且还有利于测站上的观测人员快速地输入字母和数字。当然,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选用测量方法。(4)在测量等高线时,不仅要测量特性线,而且要多测量一些加密的点,这样可以为以后计算机建模做准备,还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地貌情况。(5)因为在数字测图时,有很多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每个单位必须要解决如何加强检核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远离业点地点的测区,更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篇8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院用地等。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之势 [1]。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为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确保广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广西农村宅基地的亲身经验,对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广大从事宅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3]。

1地形图测绘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桂财建〔2012〕69号)对专项资金检查工作的安排,广西农村宅基地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有以下要求:

(1) 地形图测绘内容的综合取舍,必须保证着重显示与农村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有关的各项要素,准确表示地物的位置、形状、性质、结构特征以及表示地貌、土质的形态、类别、分布特征。

(2) 地形图自由图边在保证规定测区边界内的地物地貌要素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应测出测区边界外适当的距离(大于10米)。

(3) 地形图整饰要求图面整洁,线条美观、曲线光滑,无变形;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各种地物地貌表示无矛盾;各要素符号相切、相接、相交、相离关系的处理符合要求。

(4) 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方法成图,测绘房角、电杆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地物点时,由于反光镜有一定厚度及宽度,均应由操作全站仪的技术员现场直接在全站仪加一相应的改正数。

(5)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均匀分布,每格注记10–18点,复杂地区适当加密。建筑区高程注记点测设在道路中心线或道路边、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隧道、涵洞底面等地方。每个高大楼房或大房屋的墙基角至少注记一个高程。铁路轨顶、道路中心应保证图上3~5 cm有一个高程注记。

(6) 线型、符号、编码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结合南方测绘软件CASS 2008编码表执行。

7.平坦的耕地按地块测绘,每一块田块有一高程注记。

8.外业绘图均在现场描绘清楚,当天测量的内容当天编辑整饰完毕。

数据采集方法与基本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推荐使用南方测绘开发公司开发的ASS 2008测图软件进行测绘。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与便携机直通,采用现场采集现场编辑的方式以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或用全站仪采集现场绘草图输入编码回到室内编辑的方式进行测量。

设站要求

测图前输入测图区所有控制点以及测区西南角坐标、所用全站仪等信息,并经100%检查无误后进行实地测绘。测站设架设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仪器高、觇标高应量记至毫米。定向后,应采用另一图根点进行检核,检测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应小于0.10m,高程误差应小于0.10m,在无检校方向的情况下,对起始方向归零检核,并以相邻测站的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核。

地物属性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每类地物要有一个三位以上的属性编码,属性数据中要求点、线、面、文字四种属性区分清楚。

测距要求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测绘1:500地形图地物特征点(地籍要素点)最大测距150米,地形点最大测距300米。

3 总体流程图

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总体流程图

4 详细流程

4.1居民地的测绘

(1)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房屋名称、注记层次:全钢架结构的房屋,用“砼”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用“混”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砖瓦结构的房屋,用“砖”表示,并加注相应的层次;房屋底层为车库且高度高于2米的,计算一层,小于2米的,不计算车库的层数;测区内的厕所、浴室以及牲口房不注性质及层次,加注“厕”、“浴”、“牲”;房屋逐个表示,不综合,并标注门牌号,门牌号的注记原则上在房屋边线里侧实际开门处或围墙门洞处,字向垂直于边线,但字头不朝南、朝西;房屋的内部天井区分表示,并加注“天”字。其余按图式表示。

(3) 柱廊、廊房、门廊、雨罩以及室外的台阶、楼梯、围墙、栅栏、房屋周边的铺装地面,自行车棚(临时性的除外)等一般应准确测绘并表示出来,大楼底层与阳台重叠的乱搭乱盖的临时房可不表示;当雨罩宽度小于图上3mm时可不表示;台阶、楼梯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可不表示;无烟灶台不表示;高层建筑物中楼中楼的阳台应表示。

(4) 房屋与围墙相关位置的表示方法:①实地明显有围墙的,则围墙应完整的表示出来,且房屋边线与围墙内墙或外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内时,则屋边线与围墙内墙重合;当房屋在围墙外时,则房屋边线与围墙外墙重合);②实地明显没有围墙而仅有房屋墙的,应将房屋完整的表示出来,不用加绘围墙。

(5) 图上小于4 mm2 的花圃不表示。

(6) 图上小于6 mm2 的散树或行树的水泥边框不表示。

4.2 道路的测绘

(1) 道路测绘时不但要测绘道路本身,还应测绘其附属建筑物与构筑物,以及隧道、桥涵、路堑、路堤、里程碑等,涵洞较小时按非比例尺符号表示。

(2) 测区内的公路一般应按实际位置测绘,测绘时交错立尺于路的两侧,并隔一定距离在路中心立尺测注高程注记点;简易公路则只测其中心位置,量取宽度绘于图上;城镇附近可通汽车和拖拉机的土路均按大车路测绘,乡村间能通拖拉机的土路也用大车路表示,大车路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若实地宽窄变化频繁,则按平均宽度表示;村与村、镇与镇间不能通行大车的主要道路用乡村路依比例或不依比例尺表示,双线乡村路及大车路不注记路面材料。

(3) 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不注记铺装材料。

4.3 电力线、通讯线测绘

电力线、通讯线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实测,不连线,只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当多种电线在一个杆上时只表示主要的;注意区分电力线中的高压线与低压线,实地测绘时可以瓷瓶、杆型、档距等加以判别:一般瓷瓶多,杆型为水泥高杆,杆距长,由三条主线(有的顶上有一条细线)组成者为高压线,低压线一般是4条同样粗的线,由变压器分出来;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4.4 水系测绘

河流、溪流、湖泊、池塘等水涯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沟渠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以单线表示,街道两侧较小的排水沟(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不测绘,等级公路两侧的排水沟应测绘。

4.5 陡石山测绘

测区范围内的陡石山也要实测,陡石山山脚边界统一用倒坎符号表示。

4.6 地形地貌测绘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1/2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5mm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斜坡坎坎脚必须加地类界,并在斜坡坎坎顶、坎脚测注高程;陡坎应测注高程,量注坎高。

4.7 独立地物的测绘

(1)道路上的各种检修井、污水篦子应予以测绘(单位、居民地内水泥盖板的不明污水井等不表示),当地物较多,各类符号重叠时,检修井、污水篦子可适当取舍,但道路拐弯、交叉处的井盖、污水篦子必须测绘;测区内的路灯不用区分左、右方向,全部用双路灯表示。

(2)独立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或相互压盖时,可中断其他地物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4.8 地类测绘

城郊较为固定的常年种植蔬菜且面积较大,有一定灌溉设施的地类用菜地表示;街道、巷道、公路旁边的零星地类(检种菜地)不表示;对于房前屋后的菜地,面积大于图上4cm2的,用旱地表示,面积小于图上4cm2时不表示;水田等平坦的耕地按田块测绘,田块中不同地类测绘田埂,不用地类界表示;有坡度的耕地,不按块表示,只绘制等高线;耕地中不同植被的地块,当是平坦的耕地时用田埂表示,当是有坡度的耕地时用地类界表示。单位内部、街道边的草地一般用花圃符号表示,若面积较大(大于图上8cm2)也可用改良草地的符号表示。

5 小 结

利用GPS与全站仪技术,开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突破了传统模拟成图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GPS与全站仪技术结合应用于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GPS与全站仪技术作为广西农村宅基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手段,也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1目标与内容

根据最新的《铁路用地地籍测绘办法》要求,为反映铁路用地地界外相邻的关系,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项目的目标,原则上需测出铁路用地范围线以外20m内的地貌地物,为正确反映安保线与铁路用地的关系,还应测出安保线以外10m内的地貌地物[1]。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项目主要任务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铁路用地地形、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2)铁路用地1:1000全野外数字地形图测绘;

(3)扩能改造工程铁路用地1:1000数字地籍图编绘;

(4)扩能改造工程铁路用地宗地图制作;

(5)宗地面积量算;

(6)质量检查及成果提交。

2数学基础及依据

2.1数学基础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面高程hm=0.0米,1.5°分带,Y坐标值加100公里。为与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成果衔接,应将本测区的控制点成果和地籍图成果转换一套数据至相应的3°分带[2]。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1m,计曲线的高程值的个位数应为0或5。

2.2 技术依据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主要技术依据如下[3]:

(1)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 10054―97);

(4)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以下简称《地形图式》 ;

(6)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2008);

(7) 《地籍图图式》(CH 5003-94),以下简称《地籍图式》 ;

(8) 《铁路用地图绘制管理办法》(铁运[2010]78号);

(9)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以下简称《地籍规程》 ;

(10) 《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94),以下简称《地籍规范》。

3 技术流程图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的技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技术流程图

4 项目实施

4.1 地形测绘

(1) 控制网测量

在测区周边的C级GPS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D级静态GPS控制网,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以D级GPS控制网为基础,采用GPS RTK测量的方式进行加密,布设一级GPS 点(5秒点)和二级GPS 点(8秒点)。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如下:

① 应沿铁路线按点对布设,点对与点对间宜布设成大地四边形,以此组成带状网。点对间的距离为4~10km,弯曲多的路段点对间距宜为5km。组成点对的两点应互相通视,并尽可能垂直于铁路线,点对间距应大于500m,特殊情况不宜短于300m,但应能控制住站区的两则。

② 测量铁路线段起讫点附近和各分带处附近必须布设GPS点对;县级(含县级)站区两端、中间必须布设GPS点对,点对间距宜为4km,而且能控制住站区的两则。

③ 应与国家C级GPS点进行联测,一个网联测点的总点数不得少于三个。当联测点数为三个及其以上时,宜在网中均匀分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沿黔桂铁路线的国家C级GPS点均应进行联测。

④ 当网与网之间或同一网中实行分区观测时,相邻两网之间或分区间至少应有三个(含)以上公共点。

(2) 高程测量

广西目前已建立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利用GPS技术和省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成果可以直接获得正常高,经理论推导和大量的生产实践应用表明:基于广西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采用D级静态GPS高程测量和网络RTK高程测量可分别代替四、五等水准测量。

(3) 图根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图根导线或者RTK 的方法进行。在测区开阔地带,可以采用RTK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在建筑和植被密集区,可以采用导线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点应选在利于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水泥、沥青路面打入长度5cm的水泥钉,并用红油漆以该点为中心绘直径约5cm的圆圈示之,以便长期保存。在菜地、旱地等非水泥的地方则使用木桩点,在木桩中心打入长度为3cm的铁钉作为中心标志,木桩的规格为4cm×4cm×20cm。所有的控制点应在其附近写上点号,以便查找。控制点密度在平坦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6个点(不包括支点),地形复杂、隐蔽及场站建筑区,视测图需要适当加密,最终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图根点从1开始按流水号1、2、3……进行编号,编号前面统一冠以大写英文字母G。图根点的编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同一测区内不得重号。

4.2 地籍测绘

(1) 地籍要素

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有:

(1)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点编号;

(2)各级行政界线及权属单位名称;

(3)宗地编号、地类号,地类号及地类界线绘图时可以隐藏。

(2) 地物要素

地籍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要素有:

(1)铁路线及车站的建筑物(包括其附属设施)以及作为界址线依托的地物(如路、巷子、围墙、栅栏、篱笆、铁丝网、水渠、沟、陡坎等);

(2)河流、池塘、湖泊及面积性植被;

(3)地理名称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文字多时可以缩写(简写);

(4)房屋结构、层数及编号;

(5)地类及地类界线。

地籍图上需要表示的地形要素

(1)等高线及高程点注记;

(2)其它地貌要素。

4.3 图式符号

因地域因素的影响,图式符号的表示也因地而异。广西铁路用地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图式符号应遵循以下原则:

(1)铁路线符号《办法》用单线表示,现改用双线依比例表示;

(2)部分(主要)附属设施的中心位置要加注里程数据,如车站中心、铁路桥梁、涵洞、隧道、明洞等,而且注记形式也不尽一致;

(3)地物要注记其专用名称,如车站、工区、机务段、铁路桥梁、隧道、明洞、涵洞等均有专用名称;

(4)铁路桥梁分为两个类型,特大桥、大、中桥为一类型,除了注明桥名称外,还要注记类型(特大桥、大、中桥)、孔跨、式样、材料、双线或三线桥等内容。小桥只注类型孔跨;

(5)铁路附属物名称与《地形图式》同类物名称相同,但使用的图式符号有异。如站台、仓库、雨棚、天桥、地道、车挡、信号机、转盘、涵洞、隧道、明洞、路堑、路堤、平交道口、立体交叉、桥梁等均有差异,使用时,按《办法》执行。但对里程暂不标注。

5 结束语

总之,基于铁路用地与其相邻周边土地管理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土地管理部门,其权属问题一直处于一个敏感话题。只有完整、规范与全面的数字化地形及地籍测绘,才能准确的划分铁路用地权属界线,进而导入R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图表结合的方式更直接的反映出铁路用地的权益状况,便于土地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与使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总平面地形图的测绘

江门国际新城是珠江房地产公司在江门市投资大型居住区,是五邑地区又一精品力作,项目占地面积66.47万平米,东瞰西江无敌水景,环绕国际标准五邑蒲葵高尔夫球会。为确保测区平面地形图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我们重测了该居住区总平面图,同时对该区的独立区域进行修测。测绘手段采用全野外数据格式。作业方式是全站仪配置测图方式完成,并转换成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是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现场绘制草图完成地物、地形、地貌的野外数据采集,室内用CAS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将测绘数据转换成图形,生成数字地形图。然后检查修改,信息化等一系列过程形成最终成果及入库数据。

二、总平面地形图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我队数字化测图技术使用的是全站仪。角度、距离观测精度高,没有展点误差,使野外数据采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现阶段《城市测量规范》中对数字化测图成图的要求,已由对数字图的数学精度为主转到以对工程的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代码)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IS09000标准认证,形成测图质量控制,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在有效控制之中,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测图的质量。

1.质量计划

江门国际新城占地66.47万平米,为了便于管理将测区共分为多个分区,根据实际建筑物的要求,分派作业小组,配置全站仪及必要的测量仪器对全测区首级控制,即多个分测区控制,测图至数字化成图。最后室内作业进行整体的拼接,并根据我单位的江门图幅表进行统一分幅,根据测区范围及时间要求,制定合理人力及设备配置,严格要求各级工作人员的质量目标;设计、选点、埋石、测量、计算各步骤的管理,保证工序质量和成图技术质量。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成图最重要的第一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技术要求完成,采集点位力求准确、精确,严格要求自检和复查。

在江门国际新城,作业小组对测区的规划建设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将室内数字化成图进行野外检查,对照实地,建筑物地面及架空管线、注记等都进行了逐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这是因为这种测图模式虽然比传统测图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存在质量方面的隐患。主要是草图和采集数据容易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另外,内业的分工容易产生对草图理解上的差异,内业人员没有去野外,对外业人员绘制的草图有时看不清、看不懂,再就是野外作业人员的草图画得不够,省略了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样业容易造成错漏。而作业小组通过巡查自检就能够有效地找出问题,质量检查人员对作业小组在测绘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在珠江国际新城的测绘中,作业小组提交了图根控制资料及初步图纸检查,对小组的野外作业,进行实地检查,这样对小组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所有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我们单位实行的是组检、室检、队检的“三级”检查制度,每级检查规定了一定的检查量。这样过程控制中保证了作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步步到位。

3.成果检查

我队总工室负责对测绘成果进行最后的检查验收工作,采用的是检查一定量的图纸成果,在发现问题后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修改,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测绘成果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队在珠江国际新城总平面地形图的测量中,运用过程控制的模式进行质量控制,使该区的总平面地形图质量得到了保证。

三、修测地形图的质量控制和内容检查

1.质量控制

珠江国际新城原有部分图件,这次仅为修测。对这一部分图件的质量控制,主要在原测图的控制资料的检查,由于这部分图件原由我队在几个月前测绘,所使用的首级控制点与现在使用的首级控制点是一致的,因此原有的图是在同一个平面及高程系统之中。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注意两次测量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一致,精度指标是否一致,成图精度是否一致等问题。

在地物的修测中,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所修测的部分进行重测点位的检查,当完全符合要求时,原有旧图才能与新测图拼合成一个整体。

2.内容检查

对修测图部分的检查与新测的检查内容是一致的。检查方法也与新测图相同,外业设站检查则主要在新旧图接边的边缘地带。对这部分地区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接边问题,架空、地面、地下管线的接边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

四、实践体会

通过对珠江国际新城该区总平面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对珠江国际新城总平面地形图测绘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要对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及软件的操作,只有自身技术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

(2)内、外业人员要密切配合,不能脱节,这样才能保证成图的质量。

(3)采用新的测图方法可减小误差、错、漏,现在有全站仪配合笔记本电脑或PDA掌上电脑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就较好。这种方法可在现场将观测数据实时转换为图形,现场对珠江国际新城的各种地形地貌等内容进行编辑处理,室内进行简单的图面整饰,检查修改、信息化工作,可解决野外数据采集与内业编辑分离的问题,质量控制更为有效。作为数字化测图的发展方向,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随着测绘科技的进行,数字化企业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测绘部门业正由传统型向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化。测绘部门应有行动、定方向发展技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测绘行业也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制图,使制图行业走向自动化、现代化。在地形测量中,数字化地形测量因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测绘人员的广泛采用。但是现场地形千变万化,地形点的取点密度有限,完全靠计算机根据野外采集的地物点、地貌点数据自动生成的地形图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等高线部分),很难真实地反映实地现状,因此为了提高成图质量,应该针对地形测量时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关措施,通过必要的人工干预达到最好的测绘效果。

1.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简述

为满足城市规划开发和划拨地以及土地利用等高精度要求,城市建设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获取来源还是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此方法是目前许多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采用该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形图的特点是测量仪器比较容易操作,一般普通文化程度的人员都能学会,成图软件大都具有:汉化、各种符号齐全、通讯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图精度高等共性,基本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地籍及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图件精度要求。此作业方法比较灵活,可以任意大小的测区进行快速更新和补测修测工作。

2.数字地形图成图常见问题

2.1缺乏恰当的等高线处理

一般情况下,以野外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为依据,通过等值内插法,然后连接基本等高巨额插绘等值点为曲线,最后以各种圆滑方法为手段进行圆滑,从而形成等高线,这是数字化地形测绘软件处理等高线的一般做法。然而,在地形测量中,等高线的内插并不适用于所有野外采集的地貌点,换言之,全自动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往往出现失真,所以必须进行人工干预,从而使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删除掉。然而,绘图人员的实际技术和经验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比方说:为了避免等高线悬空或者穿入地下的现象,从而导致局部地形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的出现,等高线不能插绘在沟(坎)的点与远离其坡下的点之间。必须修剪、或者删除局部等高线于绘制好等高线之后。为了使数字地形图对实际地形进行真实、准确地反映,必须对等高线进行恰当的处理。

2.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确不完全

第一,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给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绘出的等高线也会失真,难以准确反映实地地形。

第二,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电讯线(或电缆)、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实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来龙去脉不清,跑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不够。

第三,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最多而且最忙的,技术要求也高,虽然是草图,也应按正规图来绘,因为它是最后成图能否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之一。尤其是地物、地貌的连线关系应与实地一致,测点顺序能颠倒和记错。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人员还得记清跑尺员省去的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都应准确量取并在草图中标注清楚。如果工作不细心,这些都易忽略,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

2.3自检工作不力

跟常规测土相比,数字化成图的图纸审核往往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绘图人员缺乏高度的自检工作。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和覆盖地物的现象以及坎(沟)上的高程注于坎下或下而的高程注在上面的现象。还有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这种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可以避免,而这些问题都与制图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3.提高成图质量对策

3.1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

新一代年青的测绘技术人员尤其是近期的大中专生,尽管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甚至有一定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更缺乏勾绘等高线的基本功。而现代数字化测绘软件虽然自动化程度很高,仍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所以对这些从事地形测量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3.2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产品的。无论哪一环出现缺陷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图中来。跑尺员因地形地物取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地形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会使地形图缺这少那,顾此失彼,残缺不全。要解决此类缺陷,除了按测量规范和作业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取舍之外,绘制草图人员还应考虑现场具体情况与跑点人员密切配合,分清主次,确定具体取舍对象,做到该取的就应当取全,不能遗漏,有始有终。如有些埋地管线在现场时隐时现,也要追根究底,尽量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跑尺员也应加强质量意识,与草图绘制人员密切配合。

第一,观测员在施测前应检查所用仪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准确量取并输入仪器高,同时与跑尺员配合对准后视方向,并对相关图根点或已测地物进行必要的测站检查。仪器高和目标高的量取及输入都必须仔细,否则将会导致数据采集错误或个别点高程数据错误,因而提高观测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十分重要。

第二,草图绘制人员既要使绘制的草图符合现场情况,又要指挥跑尺员合理取舍,安排跑点线路等,因为最终的成果图是由现场草图和地形点的数据共同来实现的。哪怕草图绘得再好,如果没有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他是绘不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地形图来的。所以当现场局部地形和地物有漏点时,草图绘制人员必须要求立即补点,不得含糊。同时,为了提高野外作业进度,绘制草图人员还可根据所测地物量取相应数据(如间距等)记于草图中,以备作图用。这样,草图绘制人员就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齐全。

第三,完成野外数据采集之后,成图质量的好坏,制图人员的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将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传入计算机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展点图之后,根据所展绘的地形地物点进行连线处理一般是通过人机共同完成的,这就需要制图人员依据草图和菜单来完成地物、沟、坎等依图式要求进行连线并填充植被绘制相关平面图。在此基础上,由计算机根据所展绘的地形点自动建立DTM模型。由于野外取点不当或者个别测点有误,局部DTM模型可能失真,尤其是测区边缘。这就需要人工干预。目前的数字成图系统软件基本上都提供了可在二维和三维透视方式下直接修改三角网图,模型可任意旋转、缩放、渲染着色等方式,十分直观,除构网失真外。还可发现个别明显高程错误,这使DTM的修改由数据操作变为可视化,若再加上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好的绘制等高线基本功。在已经制好的平面图工作进一步修改应该不是难事,关键是要制图员加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细心操作,一丝不苟。在等高线加入之后,注记压线和压地物之类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检和删、剪、移动即可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加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才可使成图缺陷降到最低限度。再加上校对、审核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图的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科]

【参考文献】

篇12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GPS system steadily and mature, to control survey, project layout,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bring better convenience, but regular GPS measurement can't reach the cm-level real-time accuracy requirement, GPS-of RTK technology appear makes this problem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new technology RTK a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preci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data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iscu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technology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and stability for help.

Keywords: GPS-RTK,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带来了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发展。随着GPS定位系统的不断稳定和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绘等控制测量行业。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静态、动态测量都存在一个实时精度的问题,必须在事后解算才能得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GPS-RTK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它能够在测量野外现场实时得到厘米级精度定位,无需事后根据相关数据推算获得,大大提高了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给测量作业人员带来了方便。本文对其测量精度的可靠性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其对测量精度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给测量作业人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测量成果。

2 GPS-RTK技术

常规的GPS定位技术无法满足实时精度的要求,GPS-RTK定位技术是建立在高精度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基础之上的,在该定位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将其观测的数值和测站坐标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送给流动站。然后,流动站也是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信息,同时采集GPS观测数据,将数据在系统内统一整理,组成差分观测值处理计算,计算结果得出厘米级的精度。该过程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处理,历时不到一秒钟,速度效率非常快。流动站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亦可是静止状态,也可是运动状态。流动站可以在固定点上初始化状态,然后进行动态作业,也可以至今进入工作状态,即在动态过程中完成模糊搜索、计算求解,然后根据卫星的相位观测和一定依据的图形,可以即时得到厘米级的定位结果。其中,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技术是GPS-RTK技术的关键,数据处理技术中,信号失锁下的快速初始化问题已通过运动中的快速求解模糊算法解决;大波特率的无线电传输也解决了数据量传输较大的数据传输问题。

3 GPS-RTK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GPS-RTK技术能够使数字化绘图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还能节省费用,但是其可靠性也受测量精度的影响,测量精度受卫星状态、测量环境、设备、操作水平、测量方法等影响。

3.1 可靠性影响因素

1)GPS系统误差。包括GPS卫星个数、信号、卫星分布和大气质量状况,统称为系统误差。卫星个数和分布影响测量精度,当分布不均匀时,即使有足够的卫星数目,也未必能提高其观测精度,甚至有时很难得到固定解,因此应避开卫星分布不均的时间段进行测量。相关资料研究结果表明,RTK测量的基线长度与卫星的轨道误差和大气状况关系密切。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的误差受基线长度影响,基线越长,观测值的误差也越大,通过数据计算转换,解算结果的可靠性也越低,RTK的作用半径应控制在10km以内。

2) RTK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也影响成果的可靠性。市场上的RTK品牌很多,质量也有区别,其中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数据链、无线电类型以及处理软件,在购置设备时应多参考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反馈信息较好的,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设备才是理想的选择。

3)测量环境是指地形条件、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障碍物、电子干扰、多路径效应等环境因素。它对RTK测量精确性影响比较直接,所有的观测数据都直接发送到基准站,因此在观测过程中,观测者必须始终注意这些环境因素,以减少此类误差。

4)人员操作带来的偶然误差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这种由于操作水平、个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所造成的偶然误差对测量成果的精度好坏起着首要作用。因此,相关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在外业采点、室内数据处理、内业成图的过程中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快速判断、处理的能力。

5)技术方案的选择。基准站的选择、观测时间的选择、坐标系的选择,都对测量成果的质量起重大影响。例如,基准站的位置选择,应尽量将基准站架设在测区中央且避开障碍物和电子干扰,特别是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塔,以减少基准站接受和发送的数据所受的干扰。进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6)转换参数误差。由于GPS-RTK测量是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的,精度较高;而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通常需要将大地坐标系与西安坐标系或者是大地坐标系与北京坐标系进行转换,因此存在一个坐标转换的精度问题。常用的有四参数和七参数两种参数转换,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适用情况。四参数计算简单,方便快捷;七参数求解计算复杂,但是作业范围比较广泛,其精度和成果可靠性也较高。不论选取哪种转换参数,都应多选几组观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避免出现粗差和错误。

3.2 控制措施

笔者根据多年的测绘经验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控制和提高精度的有效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参考:

1)充分发挥GPS-RTK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全站仪的碎步点测量来弥补GPS-RTK技术在建筑密集、树林覆盖率广、信号不稳定等地区测量的不足。适宜的空旷区、山地区使用GPS-RTK测量能快速高效的完成测量工作,遇到GPS-RTK不适宜的建筑物密集、树林稠密等地区结合全站仪测量,能加速完成实地测量作业。两种作业方式互相补充,大大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整体野外作业效率。

2) GPS- RTK设备自带或者厂家提供的经济技术指标不能乐观相信,只能作为理想状态下的参考,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同行的渠道去了解一些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对一些品牌的长期使用和关注了解。另外,初始化时间短的GPS-RTK设备适用于山区、林区或建筑物密集区,失锁现象受GPS信号的影响,经常发生,需要快速初始化继续下一步工作。

3)双基站法测量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也比较高。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控制两点间距,一般在2km,此时的平面精度较高,高程精度能达到四等。其次,流动站的放置要使用三角支架,使测站保持在水平位置。最后,选用高精度的控制点。

4)基准站设置宜在地势高且平坦,无其他信号干扰的高处,流动站与其距离应在5-10km以内,10km的误差范围在3cm。

5)四参数的转换方法适合于小面积的地形图测绘,计算不复杂、快速方便;超过15 km2的范围宜采用七参数转换方式,测量面积变大,难免影响精度,七参数虽然计算复杂,但是解决了精度和稳定问题。

6)对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够保证RTK测量的准确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首先是对已知点的校核,用RTK对该点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提供数据进行对比,同时也验证测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和精度误差,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其次,对已测控制点进行重新测量,将RTK初始化,再对该点测量,得到结果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7)由于GPS技术的成熟及普及,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测绘单位使用同一型号的仪器在相邻不远或同一个地方从事测绘活动,这时会出现基站信息跳动的现象,也就是此刻流动站接收到的信息不是初始的那个基站信息,而是邻近的其他基站的信息;在流动站记录手簿里可以看到有两个基站的信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相同的仪器在可接收范围内使用了相同的频率;二是出现基站信息跳动的所在基站供电电压不够。为解决此现象的发生,首先要保证基站的供电电压充足;其次在作业过程中要时刻监控流动站与基准站的数据信息,判断它们是否相关,以至于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并作处理。若出现此现象,应换一个可用频率重新设置基站并进行联测,方可进行下一步测量;同时现出跳动后未进行重设之前测量的数据应舍去。

8)使用GPS- 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通常都是测量员手持流动站进行快速的点数据采集过程,由于我们的测量员动作快,在采集好上一个点时,数据未得以更新就进行了下一个点的采集,此时会出现后测点数据错误的情况。因为在使用流动站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流动站接收基站传出的数据有一定的更新时间。所以在实际测绘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还有多留意采集点的高程,看看是否合理。例如:在沿海进行河道测量,其水涯线的高程值应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应在零值的附近。

4 结束语

随着GPS-RTK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和高可靠度的成果会进一步呈现给广大测量人员。在消除不必要的原则性误差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作业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是提高地形图测绘精度和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测量结果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控制措施的研究性总结,为测量工作者提供了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2] 刘贺春,郭秋. GPS-RTK在地形图测绘应用中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研究[J].城市勘测. 2008(02)

篇13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及与其有关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技术学科。[1]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2]

传统的测绘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和变形监测5个部分。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3]

1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1GPS技术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4]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开始于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GPS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1.2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5]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GIS)、系统智能化(CyberGIS)、平台网络化(Web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1.3RS技术遥感RS(RemoteSen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6]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6]

2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1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3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王运昌.地形测量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p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