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矿山用地管理

矿山用地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矿山用地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矿山用地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GIS是具有自主版权的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数据输出等,借助这些功能可以从原始数据中图示检索或条件检索出某些实体数据,还可以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以及对各类实体的属性数据进行统计。GIS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城市规划、测绘、土地管理等领域,并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自研究的重要工具。

一、矿山GIS的特点

矿山数据具有多源、时空特、多时相、不确定性等,生产矿山一般包括资源、地质、采矿、水文、测量、管理、建筑、经济、机电、运输等,这些数据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要求,MGSI必须适应矿山需求和特性,符合整个系统的规范和标准。

矿山地理定位数据是MGIs基本数据,利用矿山地面和井下测量信息构建的几何空间框架。矿山测量信息一般以台帐、测量图、数据库、GPS信息等形式存储。矿产资源、地质信息一般以地质报告、地质图件、地质数据库的形式提供。采矿工程信息是用矿图、文字报告、表格、数据库等表达。

矿山数据源包括地形图、DIM及测量资料,矿山土地利用图、地质图及文字报告、矿床产状图及文字报告,采掘工程图、井上下对照图,环境监测资料、矿山建筑资料等。其储存形式,主要有图象、图形、文字、表格等。这些为数据源静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矿山生产和区域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大量动态数据,即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更新、增加的数据和信息。这部分数据是生产和管理的最新资料,是系统保持现势性所必需的。

MGSI的数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多源性:数据涉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来源、不同的载体;2)时空特性:数据具有时空四维的几何和属性信息,并且随着生产的进行,数据处在不断的更新、增删之中;3)多时相性:矿山信息涵盖矿山生产和建设的各个阶段;4)不确定性:各种空间、资源和环境数据具有不确定性或模糊性;5)多尺度、多分辨率性:不同比例尺矿图在MGSI中的配准及不同分辩率遥感信息在系统中的复合。因此,MGSI的数据采集要兼顾各个领域、各种状态、各类煤质的特点,实施合理有效的采集和组合、迭加方案,保证系统中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最优配置。

二、GSI的潜在功能及其优越性

(一)数据的输人―钻孔数据、采样数据的输人、编辑和差错性检查。矿山地质体的钻孔数据是最为重要的数据来源,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地质建模的正确性,进而影响计划安排、决策支持、统计分析等操作的正确性。目前GIS提供多种数据输人的方式,比如键盘输人、手扶跟踪数字化输人,扫描数字化仪输人以及现有数据转换等,完全满足和适合于矿山各类数据的输人与编辑。

(二)数据库管理―管理相应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目前大多GIS软件采用“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具有统一结构”的方式管理数据,一般是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都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的表中,使用标准关系连接机制建立两类数据间的关联,因而具有关系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和便于查询、检索的优点,可利用大二进制数据字段存储可变长的空间数据,如MAPcIS就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现在技术比较成熟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Sevrer、oarele等。

(三)品位的统计分析,以确定品位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进行矿石品位估算。品位是矿山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对象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采矿设计的正确性与计划安排的可行性。利用GIS强大的空间统计分析的功能,在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如SEMI一vARIOGRAM模型)的基础上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理想的结果。

(四)矿石储量计算与管理。矿石储量也在矿山中扮有重要角色,无论在采矿设计、计划安排、生产管理过程中都必须对矿石储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矿石储量随着开采的进行是动态变化的、是建立在品位基础上的,而品位也是随着生勘的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同时储量的计算往往是多层次、多空间进行的,比如对不同采区、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甚至是不同采矿巷道。如果单纯靠人工计算非常繁琐,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出现错误而又不易发现,给生产管理造成错误性指导,造成资源浪费。这些功能同样可以通过GIS强大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并目_还可以利用CSI图形界面的特点可视地进行、结果图形显示,非常直观方便。

(五)矿井通风管理,矿井通风对采矿行业影响巨大,其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有基于GIS研发的通风安全信息系统,以及矿井通风仿真系统问世,一般具有通风安全日常管理、通风阻力测定、通风机性能状况分析、风网解算及安全监测等功能。

(六)矿山安全管理,安全一直是矿山生产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也一直是矿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满足安全策略综合性、预见性、跨区域的管理要求,降低管理成本,并适应数字化矿山的需要,建立一个能够管理维护大量的安全数据,有一定的自动分析能力,网络化并能提供实时监控、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的安全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基于GIS的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的采用将能极大地改善当前的矿山安全现状,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GIS在矿山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生产计划和调度

在制定矿山生产计划和调度方案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建立块状矿床模型,通过计算机可视化显示矿山的矿岩分布和当前开采状态,建立开采优化模型确定哪些块段在哪个计划期开采,则得到一个优化的开采方案。目前,国内大部分矿山采用电铲―卡车间断工艺系统,采运成本占露天矿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基于GIS的矿山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实现对电铲、卡车等设备的实时优化调度,使运输系统高效运行,从而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二)矿图管理

二维矿图管理是目前GIS技术非常成熟的应用,也是GIS技术比较基础的应用。GIS的最终输出产品是电子矿图,GIS用于矿山的矿图管理,其实质是建立空间数据库,实现对矿图及其元素属性的存储、编辑、查询和输出,为其他高层次的应用建立基础。

(三)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等

根据矿山的组织结构,建立基于GIS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与人员考勤系统连接,从而可视化地确定和显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在作业,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采场人员分布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利用GIS对安全设施的布局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在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尽量节约安全经费,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和灾害,进行基于GIS的影响评价和分析事故原因,可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出现;建立基于GIS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和专业模型,为矿山决策提供解决方案,并充分发挥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可视化的直观的方式为决策提供依据。

结束语

GSI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矿业迫切需要的。GIS有自身的特点,数据是三维的、动态的,还有时态问题,还应进行时空四维数据结构的研究。GSI平台必须很好地符合矿山的需要,适应性强,有较高的集成,易于掌握和维护。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中,GIS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也将大大提高,从而也将加快DM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以往,企业信息化多数投入于物资供应、销售、财务、人力等信息系统(ERP系统)的建设。煤矿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历史背景与一般的制造企业不同,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和过程,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量身定制”,以工具化、构件式设计出来实现矿山的不同需求,同时考虑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开放性。虽然个别煤矿通过采购软件初步建立了相关煤矿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一些不同层次的应用,但各自选用的平台差异性大,缺乏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导致“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对集团化管理造成严重的阻碍。

一、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由两大部份组成,即:基于C/S模式的后台管理和基于B/S模式的WebGIS前端应用,系统整体结构采用分层的逻辑设计,自下而上分为3层逻辑架构,即:数据层、业务层和用户层。

系统架构主要体现在多源矿井数据组织、存储与管理,业务逻辑与数据处理,成果信息表达3个层面,3部分相互衔接与关联。为此,系统整体架构基于B/S与C/S结合,实现是B/S架构的信息管理与三维、二维图形管理,以及信息共享。

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二、系统网络结构

根据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系统将来对数字化矿山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现有资源整合的需求,整个系统需要构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高速宽带网络实现不同部门间协同与共同工作,因此系统网络从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对内企业内网与对外互联外网。

对内企业内网主要指以集团数字矿山网络数据中心为中心,以星形结构形成的数据存储、管理、共享与应用环境。

对外互联外网主要是指外部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系统的各种信息,其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互联网用户,如图2所示。

企业内网:用于C/S模式的企业内部用户的软件应用。

互联网服务:用于B/S模式的集团、矿业公司和下属各矿用户的软件应用。

三、系统功能

系统运行于Windows平台上,使用C#语言,基于SuperMapGIS平台软件二次开发,应用于煤矿矿图管理领域,由 C/S模式的矿图管理软件MineGIS和基于B/S模式的矿图MineWebGIS二部份组成,实现矿图的分类和分级管理,二三维浏览查询和Web矿图,并实现与其他矿井监控系统数据接口,实现矿井矿图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化。

(一)系统(C/S部分)软件功能

系统后台管理软件采用(C/S模式)主要实现系统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具体功能如下:

1.权限管理

(1)用户管理

在系统后台管理(C/S)端,对相应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修改与删除等功能。

(2)角色管理

为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不同角色应该具备不同的权限,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导致系统数据的丢失,需要对不同角色进行权限分配。

2.矿图管理

矿图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对矿图的维护、管理和综合利用对于矿山的科学化生产管理决策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3.矿图浏览

实现二、三维矿图的显示、放大、缩小、漫游和全图显示功能。

4.查询

通过矿井属性字段查询矿井,以列表形式显示查询结果。通过矿图属性字段查询矿图,以列表形式显示查询结果。

5.数据导出

将查询结果导出成Excel格式,将当前地图窗口导出成图片格式。

6.系统设置

矿区行政代码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矿图分类代码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通过日志管理,记录每个C/S端用户的操作日志,以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二)系统(B/S部分)主要功能

系统(B/S部分)基于IE浏览器主要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主地图操作

主地图是指作为基础地图的谷歌地图、天地图等。

(1)地图浏览

实现对主地图的放大、缩小和浏览等操作。已达到对整个集团48对矿山的分布情况以及显示各对矿山的地理位置。

(2)地图切换

切换显示谷歌地图、天地图等不同的地图,以及在地图、影像、地形之间切换。

2.矿井操作

根据行政分级定位矿井,点击矿井范围图显示矿井信息,根据矿井主要信息在Web端查询矿井。

3.矿图操作

点击不同矿井显示分类矿图列表,打开矿图,显示矿图信息,进行缩放和平移操作。

4.监控信息

在接入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的情况下,显示人员定位信息。在接入矿山瓦斯监控系统数据的情况下,显示瓦斯监控信息。

5.二三维联动

二维矿图与三维场景联动操作。实现矿图的二三维联动浏览。

6.系统设置

(1)个人信息管理

用于管理用户个人基本信息。

(2)用户管理

本系统中的用户包括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集团公司、矿业公司、各子公司以及所属各矿等不同层次,不同行政级别权限不同,对不同用户要指定相应的权限。其中数据中心负责系统维护和总体管理,集团公司用户的权限包括整个集团的数据浏览以及用户管理,各矿业公司管理本公司所属各矿的用户以及相关资料数据,矿山用户只能对本矿的资料数据进行维护和使用,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修改、删除和角色指定。

(3)矿井简介管理

管理集团公司、各矿业公司、以及各子公司和所属矿山的简介。

结论

矿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集团―各矿业公司―所属矿山三层次的链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完成了集团下属生产矿井主要巷道系统的三维建模,建立了矿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集团全面推进信息化矿山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便于集团公司对所有矿井基本情况的集中了解和掌握,为重庆能源集团数字化矿山管理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矿图数据技术支撑,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约成本。其发展和广泛应用,必将促使集团煤矿的生产管理向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迈进。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的工业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当中。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采矿对环境带来的破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由于矿产资源位置的不可选择性和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如果在一个地区当中进行采矿生产,对景观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会导致矿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因此,必须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1 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即为土地和土地空间上所拥有的物体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就被称为景观,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地表现象。属于一种人类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工艺品。在带来财富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在现代的景观设计当中,更多的融入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必然联系,构成了景观生态学。在对整体建筑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从而使得建筑和自然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1]。

2 矿区环境质量问题

在很多采矿工业区,出现了很多的地质环境质量问题。

首先,土地沉陷积水问题。在一个地区,进行采矿业发展的时候,大多属于多煤层开采的形式,煤层大多是中、厚煤层,在长期采矿的情况之下,就会形成大量的地表塌陷的现象。当雨季到来的时候,地表塌陷会引起农田生产的地表积水。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农田减产,对农村经济效益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其次,在采矿区必然会产生废矸石,而对于废矸石的排放一般会采取露天堆放的形式进行堆放。废矸石长期露天堆放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并且会产生很多的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露天堆放的废矸石在雨季的时候,经过雨水的冲刷之后,就会产生很多有毒的金属物质,久而久之就会随着雨水的降落而流入到地表水当中,对地下水和水循环系统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2]。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当中的景观生态设计

3.1 地形的治理与利用

在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之前,首先要对当地的地形进行良好的治理改善,结合当地的边坡生态环境和废弃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综合治理。在对边坡地形进行治理的时候,不仅要使得边坡的生态环境得到稳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还要保证在对边坡实行美化绿化等生态工程的时候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对于边坡的稳定治理,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整改。与此同时,还要使得植被可以完全覆盖在边坡上方,保证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废弃地区,对于此种情况下的土地,也要进行合理的改善,但是要在尊重原有地貌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理。对于路面和坡度相对较大的地段可以适当的改造。一般情况下,对于纵向坡度的整治一般都在10°到15°之间,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配置挡土墙和排水系统来进行配套设施的完善。

3.2 植被的选择和景观的绿化

在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绿色植被的选择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来选择不同的绿色植被进行种植。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一般会呈现出边坡岩石、地形凹凸不平、石渣过多甚至成堆摆放以及土地肥力不够的特点。在这种地质条件下,一般需要采取耐寒、耐贫瘠的植被来进行种植,还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对植被的种植过程中,采取的工艺有喷播、鱼鳞坑穴植、以及苗木补植等方式进行。在废弃的地区一般都会采取混播和混种的方式来进行植被的种植。除此之外,绿色植被的选择也是一项重要措施,选用绿色植被进行绿化,在进行土壤改良、环境修复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3.3 场地特色景观的营造

一直以来,采矿都是人类古老的一项专业之一,展示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在采矿区,可以对工业历史和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因此,可以在矿区进行场地特色景观的营造。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来进行景观改造,使得人们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其次,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来对当地的地质遗址进行充分的挖掘。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改善矿区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对当地的地质遗迹进行充分全面的挖掘并且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当地的营造内涵。另外,还可以对当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专项保护,矿山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矿业资源,可以在当地建立起矿山公园。通过矿山公园的建立,在保护矿业资源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绿色资源情况,对周边的居住环境进行行之有效的改善。

3.4 园林造景

在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改造治理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吸收传统的中国景观,将中国的古典园林思维进行充分的融合渗透,比如建筑小品、九曲回肠、花木配置、亭台楼阁以及塑像雕刻等,再赋予形象生动的内涵比喻以及象征。通过此种方式,不仅仅体现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的原则,还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入,从整体上提升了矿山地区的内涵。比如,可以将地表凹陷的矿山地质区改造成一个景观湖或者人工湖,寓情于景;在边坡地区可以设置半悬空式的栈桥等[3]。

4 生态景观学在矿山地质改造中的社会价值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矿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都会产生相当显著的效益。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当中沉陷区的居住环境,为当地的居民建设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经过矿山地质综合治理之后,可以使得原本的地质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使原本脏乱差的环境变得绿意盎然,在生态效益方面有着相当大的成效。与此同时,在经过整治之后的矿山地质区,可以使得当地居民的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通过治理之后,获得耕地315.6ha,鱼塘36.62ha,每年的鱼塘按照每年每亩可以收入2000元,耕地每年每亩可以收获600元,每年当地的居民可以收获394.06万元的收入,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不仅仅可以消除由于采矿带来的地质灾害,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大力改善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对生态景观来对周围的相关产业进行带动,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方面有着很多积极的影响。在利用景观生态的理念对矿区地址环境进行建设营造的时候,还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各种成功经验,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动和谐社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敬军,陈子玉,蒋波,等.景观设计在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1,7:55-58.

篇4

与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相比,该县在矿山用地管理方面积弊颇多: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利用率较低,矿山用地与矿业权管理脱节,矿山用地秩序仍较混乱等。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该县目前共有矿权61个,采矿用地面积达到1953.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2%,占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的27.82%。这些矿权的实施以及矿石的洗选、冶炼及仓储等均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且闭矿后土地未及时复垦。利用率低也是该县矿山用地存在的一个问题。据统计,2012年临武县涉矿(含建材)工业总产值65亿元,每公顷矿山用地工业产值仅332.7万元,而同期长沙县每公顷用地产值达到5106.6万元。

由于矿山企业主缺乏依法用地意识,认为只要办理了探矿证、采矿证就属于合法勘查、开采,导致矿山用地秩序混乱。现有矿山用地中除原国有矿山、武水砖厂等255.68公顷用地依法办理了土地审批手续外,其余均是擅自占用,属违法用地,占矿山用地的86.9%。

另外,矿山用地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企业正常生产秩序。2012年该县国土局接待处理的157起来信来访件中有77起都是属于矿山用地(涉矿)引起的矛盾纠纷,占49%。

明晰矿山用地产权,分类管理使用

为规范矿山用地秩序,该县积极开展矿山用地清查(调查)活动,全面摸清了全县矿山用地实际情况,包括占用土地面积、地类、时间、使用方式、期限及土地审批情况等。在完成清查的基础上,根据清查结果和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酌情处理并完善补办土地审批手续,明晰矿山用地产权,切实维护了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矿山用地管理,减少了土地纠纷。

篇5

中图分类号:[T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矿业用地的基本含义

建平县共有采矿权125个,涉及矿山企业97家,经调查,各类采矿用地占地总面积31525.605亩,其中依法批准用地面积3724.738亩,未经批准用地面积27800.867亩(其中耕地971.84亩)。

通常来说,矿业用地是因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而使用的土地,应包括勘查(探矿)用地、采矿用地及选(洗)矿场、尾矿(砂)库、废(矸)石压占用地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发放《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时规定了勘查工作区范围和开采矿区范围,但这绝不能等同于矿业的范围。一方面,开采矿区范围明确规定了是空间范围;既有平面上的直角坐标圈定范围,也有垂直的高程范围,而长期以来,土地使用范围通常只标示由界址圈定的平面范围。但在今年出台的《物权法》中有了新的规定。《物权法》第13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分层设立,分别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设立。也就是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是一个空间概念,同一块建设用地,可以设立多种使用权。因此,新修订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2007年11月1日施行)也相应作出了规定。另一方面,矿业用地本身相对复杂,既有露天开采,又有井下开采,既有矿区用地,又有配套通道及生活设施用地,既有永久性建筑,又有临时性建筑。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供开采矿产资源赋存位置、井巷工程设施分布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至于工业广场所使用土地的范围,则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划入开采矿区范围。对于采矿区范围规定的土地是否全部属于矿业用地,还是只有坑口、井口占用的土地属于矿业用地,工业广场是否全部属于矿业用地,类似的问题一直都有存在争议。

二、矿业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原因

《矿产资源法》未对矿业用地进行专门规定,关于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规定比较原则,而《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除对勘查矿产资源规定了临时用地制度外,对开采矿产资源用地缺乏具体规定,对矿业用地准入条件、取得方式各程序、矿业用地优先权、相邻关系等问题都没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导致矿业用地法律依据不甚明确。

2.历史体制的原因

由于《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分别由原来的国家地矿部和国家土地管理局各自承担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不因土地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为此,国家地矿部门在颁发采矿许可证时没有考虑土地因素,发放了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认为获得采矿权就可以进行采矿生产,造成大面积违法用地。

3.变更开采方式的原因

在设立采矿权时,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工程控制、储量赋存、地质条件等工作不成熟,就设立了采矿权,规定了开采方式,但在具体采矿过程中,所设计的开采方式与实际地质条件不符,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部分矿山企业在没有按法定程序变更开采方式的前提下,擅自改变开采方式进行生产,造成了大面积的违法用地。

4.矿业用地的取得方式不尽合理

当前法律规定的矿业用地取得方式主要包括划拨、出让、农村集体企业自营或联营使用本集体土地、临时用地等。这此方式有的取得程序比较复杂,有的取得成本较高。比如,法律规定矿业用地涉及到集体土地时,一般要由国家征用后申请使用土地。但随着我国矿业权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矿业权主体是多样化,行使矿业权的目的更多表现为矿业权人的利益,矿业用地征地为法律规定征地“公共利益”的目的相矛盾,同时也带来补偿安置等一系列的难题。

三、做好矿业用地管理的几点建议

1.做好矿业用地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工作

在修编土地利用总结规划时,要结合经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鼓励开采区内的开采用地予以充分考虑,切实做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在规划上为国家鼓励开采的重要矿产资源项目提供用地保障。而对开采砂石等建材类矿产,因采矿大多会破坏土地表层,出于严格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考虑,必须限制新设采矿权。

2.做好矿山违法用地的查处工作

对已经形成的矿业违法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要坚决进行查处,限期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在进行查处的基础上,有永久性建筑物及设施的用地,提供用地指标,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地手续;对浅层开采、堆放矿石(废石),能够恢复治理的用地,矿山企业可以采取租用或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制定切实可行的恢复治理方案并交纳足额的保证金,并向遭受损失的单位支付土地损失补偿后,可以占用土地,在采矿行为结束后,对土地进行恢复治理;对于在采矿后不能恢复治理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征地手续。

3.规范采矿用地审批管理工作

篇6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率不低于现有耕地80%的法定标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82529.40公顷。

2、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0.89万公顷以内,其中农用地转用控制在0.80万公顷以内,耕地占用控制在0.36万公顷以内。

3、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不低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二)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强化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坚守基本农田这条红线,落实基本农田各项管护措施,实现保数量、保用途、保地块的“三保”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质量保护制度等各项保护制度,采取有效管护措施,促进基本农田得到长期特殊的保护。继续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年度占补平衡,重点抓好水口库区、富屯溪流域、建溪流域、松溪流域、崇阳溪、麻溪流域、南浦溪流域等6片土地的开发整理,尤其是**市十万亩全国基本农田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和光泽县五万亩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三)严格土地利用管理

坚持把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通过年度用地计划,调控用地总量,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速度、结构。严格执行产业政策,重点保障国家、省重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为民办实事工程用地,保障高科技、高产出的生态型工业项目用地,保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投资强度达到省政府规定标准的工业项目用地。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圈占土地,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快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

(四)全面推进集约节约用地

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规划引导,实行用途管制,逐步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规划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布局工业平台和开发区。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全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对闲置2年以上的土地按规定坚决予以收回,并依法及时处置。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改革用地审批管理方式,努力使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从混乱走向有序。科学安排新农村各业用地,合理划分建设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和生态保护区等。(五)大力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认真做好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征地管理的规定,依法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做好征地前的告知,足额及时兑现征地款。建立健全我市“三高一统一”的征地制度;建立落实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责任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布局

(一)“十一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标

1、基础性地质调查评价。提供普查基地23处,积极鼓励商业性勘查,主攻矿种为铜、金、银、铅、锌、钼以及饰面花岗石材。提供详查基地10处。

2、全市“十一五”末-**年矿业采选业产值达9.26亿元,比**年的产值增长97.44%。年均增长率12%。资源利用结构得到改善,矿山总数控制在500个以下,年开采处理矿石1600万吨,萤石开采量控制在年产38万吨以内。

3、建立良好的矿产资源市场秩序。基本消除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商业性勘查市场初步形成,石灰石等18种非金属矿产采用招、拍、挂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用以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方式出让采矿权的比例占全部出让项目的80%。闭坑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矿山总数的80%。

(二)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大力开展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信息服务。依法制定优惠政策,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全面推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社会资金在我市划定的鼓励开采区和允许开采区内开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活动。

(三)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

控制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适度开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严禁无序开发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矿产,整顿治理或淘汰关闭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差、效益和综合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严格控制新开矿山项目,限制在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四)严格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并重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做好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人民财产损失。做好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重点是对露天开采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周围,闽江、建溪、富屯溪(含金溪)、国道、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治理,消除由开发矿产资源引起的“青山挂白”现象,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重点工程

1、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市坪地-浦城钼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区,发现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2处;**东游-政和夏山钼铜铅锌矿调查评价区,发现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2处;**八外洋-节山-**山后铅锌矿勘查区,发现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5处。

2、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市八外洋铅锌矿普查,预期提交铅+锌50万吨的中型矿床1处;政和县香炉坪银多金属矿普查区,预期提交银300吨、铅+锌10万吨的中型银(铅锌)矿床1处;建阳市唐科铜铅锌银矿普查区,预期提交铅+锌30万吨、铜5万吨、银200吨的中型铅锌(银、铜)矿床1处;政和县星溪金多金属矿普查区,预期提交金10吨、铅+锌10万吨、铜5万吨的中型金多金属矿床1处;**县东坑石灰岩矿勘探区,预期提交大型(8000万吨)石灰岩矿床1处。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市坪地钼矿新矿山建设工程拟建一座年采、选矿石能力30万吨钼矿山;**县东坑水泥用灰岩新矿山建设工程,拟建一座年采矿石能力165万吨石灰岩矿山及相配套的年产150万吨水泥生产线;浦城县屏峰硫铅锌矿山扩大建设工程,拟将原年采选矿石能力10万吨矿山,扩建为年采、选矿石能力30万吨硫铅锌矿山;政和县王母山硫铁矿山扩建工程,拟将现生产能力扩大为年采、选矿石能力20万吨硫铁矿山;浦城县金竹坑铅锌矿新矿山建设工程,拟新建一座采选矿山能力10万吨铅锌矿山。

4、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开展矿山、水利设施、公路、铁路、旅游区等专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对各类经济开发区,重大工程项目、规划的主要交通干线,开展区域性的地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工作。重点治理(避让)示范工程:延平区塔前大坪村西山木岩滑坡;**市顺阳乡吴林村上山昌滑坡;邵武市水北镇王亭村莆山组滑坡;政和县胜利村政和一中北测滑坡;建阳市徐市镇南槎村学校滑坡;浦城县枫溪乡胡推村下胡推滑坡。

篇7

(一)总体要求

严格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统筹部署地质勘察、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工作,着力转变资源管理方式,健全完善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加强基础工作,严格执法监察,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和支撑能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全面加强管理。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政策措施。

2、不断提高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促进发展、加强保护、实现“双赢”的长效机制。

3、大力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合理规划、加强基础、整装勘察、多元投资、加快勘察、完善机制、保证质量”的原则,积极争取地质勘察项目,不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4、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坚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工作措施

(一)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土地矿产资源优势,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全面落实“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方针和政策,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加大地质矿产勘察力度,坚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与治理恢复地质环境并举的原则,调整开发利用布局和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和有效供给能力。重点编制全旗矿产资源勘察与综合利用、全旗土地利用与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

按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合理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年6月底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编制及报审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确保项目用地需求

严格执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规范土地市场行为,逐步扩大以招拍挂方式供地比重。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优先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充分发挥土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优化利用建设用地存量,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进一步做好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对于闲置一年未使用的建设用地,依法收取闲置费,闲置二年的限定处理时间,超出时限仍未使用的,由旗政府无偿收回重新予以出让。在供地过程中,要认真签订出让合同,明确相关约定,为处置可能产生的空闲地问题提供依据。

(三)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完善耕地和土地管理责任制与考核体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土地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旗政府与的耕地保护责任状签订率达到100%,到年底,全旗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54,682.85亩(150312.1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227,850.70亩(148523.38公顷)。

2、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项目的争取与实施工作。积极把握国家和自治区对粮食主产区及基本农田整理加大投入的有利契机,主动争取,积极协调,认真做好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工作。扎实做好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工作,按照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要求,协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涉及到的政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把项目打造成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完善土地整理资金管理的刚性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及时将资金下达和项目安排等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3、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以公布实施的全区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综合地价为基础,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坚决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4、夯实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继续开展农村牧区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发证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城镇地价动态监测、农用地产能核算和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

(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1、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宣传网络、信息网络,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宣传普及率达到100%,地质灾害监测人员、联络员达到100%,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2、按照《自治区盟市、旗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及成果要求》,继续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第二轮修编工作,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审批、管理、勘查、开发利用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在规划送审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及时上报自治区进行评审。

篇8

【正文】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2021年完成用地报批组卷13个批次,获批面积2093.22亩。全年供应土地127宗、面积2325亩,其中划拨62宗、面积1019亩,出让65宗、面积1306亩,出让价款25724万元。启动实施新增耕地3149.84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指标4009.54亩,完成增减挂钩指标归还3035.54亩。完成地票交易4089.13亩,成交价款44233.62万元。编制上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24个,全部获得审批。

(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根据《宣州区“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存量资源图谱,并制作成“一张图”。2021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43亩、供而未用594亩。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作。2021年已成交的标准地2宗,面积70.03亩,成交价款795万元。宣州经济开发区2021年7月制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初步划定了宣州区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完成了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水东镇祁梅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了区级村庄规划试点水阳镇新珠村、洪林镇南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1.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在“三调”初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二是广泛宣传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三是完成扬子鳄保护区整改以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2.有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实施了3个在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项目,修复面积16.876公顷。二是实施了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4.32公顷。三是全力推进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扎实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完成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大型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采矿权出让收益13亿元。二是完成茶山、幸福两个矿山剥离物有偿处置试点,矿益权收益2057.87万元。三是完成《宣州区矿山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四是全面开展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决落实《宣州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后核查,妥善转移安置“烟花”过境期间受灾群众,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事故。

(五)强力推进“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完成宣州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专项问题总计7个项目, 共640套房屋。首次登记了640套,完成率100%,已办证到户618套,办证率96.56%。二是启动宣州区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摸排统计,宣州区逾期未安置项目共3个、585套。根据“一项目一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强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1.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引领的十大新兴产业特别重大项目以及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2.深化“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00亩以上,节约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3.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增减挂钩1500亩,合理有效利用增减挂钩指标,兜底保障所有项目用地需求。

4.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宣州区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村庄规划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宣州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积极推进宣州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有关乡镇和街道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田长体系,落实田长责任。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2.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对全区16家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二是根据《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在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修复。三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争取不少于50%的矿山企业能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篇9

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工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整体推进土地、矿产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宏观调控功能,统筹保发展与守红线、稳增长与调结构、优服务与严监管、惠民生与促和谐的关系,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目标是:

──耕地得到严格保护。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2.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7.4万亩。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5万亩,通过土地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000亩。

──建设用地得到合理保障。县委、县政府为加快__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确定了我县投资重点是十大基础工程,一百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我们必须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有序安排,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土地供应。

──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认真组织实施12处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和6处地灾隐患点搬迁避让工程。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率达到30%,新建和在建矿山损毁土地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60%。

──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完成各类调查与规划数据成果深度开发整合,与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实现“全业务电子化、全流程网上运行”,建成“一张图”和矿产资源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维护民生作出新贡献。优先保障民生用地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全面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巩固强化整顿规范的成果,严厉打击无证开采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矿业权人依法开采的意识。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落实矿业权设置方案,全面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不断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利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正在步入跨越发展期,在加快发展,加快转变的过程中,国土资源成为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管理工作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保障发展压力大。我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用地需求量大,但每年的用地计划指标有限,用地指标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用地形势十分紧张。二是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的压力大。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向挤占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占补平衡压力极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小、散、乱”现象仍然严重,矿业整顿整合的任务艰巨。三是征地拆迁工作压力大。随着城市的扩张,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政策不完善,群众期望高,实施程序严,导致征地拆迁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四是节约集约的压力大。土地利用粗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偏低,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全社会节约集约意识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利益协调的压力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依然相当严重,非法以地融资、非法以地招商、非法征地拆迁现象时有发生。用地单位快用地、多用地、低成本用地的冲动强烈。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舆论空前关注。如何公平、妥善地协调各方利益,难度很大。六是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投入不足,交通不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任务繁重。

三、两年工作打算

(一)切实保障发展合理用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实施差别化供用地政策,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尽量将我县战略性重大工程挤进省、市计划。加强计划调控,实行有保有控的供地政策,优先保障重点工程、民生项目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一是加大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力度。按照“集中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今年要重点保障黔张常铁路、张桑高速、老官潭开发、小城镇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布局调整、工业园建设等项目用地需要,今年力争报批新增建设用地1200亩。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力度。积极与发改委、规划等部门沟通衔接,主动参与重点项目的前期论证,建立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开通重点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快速通道,加快项目征地拆迁速度。三是抓好项目供地优质服务。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供地进度,及时呈报用地审批发证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要保证优质供地,及时供地。四是加强房地产用地市场调控。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供应计划不少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建立健全房地产开竣工验收、违法信息公开、开发准入、信用评价等监管制度,规范房地产用地市场。

(二)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破解用地难的重要手段,按照省市的要求,一是扎实开展对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专项清理活动,对全县近年来的供地项目进行清理,对供而不用、圈而不建,长期闲置的项目要依法处置。二是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

企业改制用地、废弃工矿用地、低效用地的开发利用,对过去未处置到位的闲置土地要加大处置力度,对供地项目没有达到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的,要按实际核减用地面积;对改变用地审批用途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同时加强批后监管,防范新的闲置土地产生。三是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和划拨用地。加强土地出让合同管理,严格土地融资行为,严格打击房地产囤地、炒地行为。四是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和规模,从严控制村民一户多宅用地,从严整治村民建宅擅自拓宽批准面积的违法行为。

(三)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坚守耕地红线,认真抓好耕地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目标,争取县委、县政府将耕地保护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切实落实资源保护的共同管理责任。二是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把用地选址关,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落实国家产业供地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资新增项目,积极争取省、市用地计划,千方百计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三是加大国土资源的执法监察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动态巡查,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一批违法用地行为。四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快苦竹坪、龙潭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人潮溪省异地占补平衡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强化新增耕地的后续管理。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大产业建设目标和我局建设扶贫任务,积极申报今年的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并扎实做好项目规划、设计、选址和论证工作。

(四)大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用地预申请”等方式,增加土地的有效供应。争取全年完成土地出让收入达到8000万元以上,力争达到1亿元,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资金。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切实抓好土地储备计划的实施,规范储备土地市场运作,做好老官潭__区、帅乡路高桥地段、定家峪地段的土地收储工作。严厉打击集体土地非法入市,刹住乱买乱卖集体土地歪风,重点查处县城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买卖行为,严格执行《__区县城区建房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城区单位和个人建房管理。

(五)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一是维护良好开发秩序。继续推进矿山超深越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污染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矿区范围公告公示、矿山开采活动合同管理、多部门联合执法等长效监管机制,加大矿山整治力度。二是加强矿山日常监督管理。继续做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对矿业权办证开采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为矿业整合提供可靠依据。严格探采矿权登记管理,完善年检年审制度,妥善处理好两权重叠,加强矿山安全生产。三是加强矿产资源规划计划管控。完善矿业权出让机制,从严投放探矿权和采矿权,引导矿产资源适度开采。通过招标拍卖,依法收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等形式,提高探矿和采矿准入门槛,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遏制暴利下的违法采矿。四是抓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做好优势矿产资源的储量动态监管和开发利用调查,整合煤、铁、石材等优势矿产并进行精深加工,实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跨越发展。加大全县矿产资源的调查、勘探力度,继续跟踪争取天然气开发项目。全面实施整装勘查项目,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矿产远景调查,全面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六)着力加强地灾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一是突出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加大资金、装备、人员支持力度,健全各级应急队伍,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加强与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巡查、信息速报、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制度,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二是注重防灾减灾基础建设。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治工作的最高价值,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在巩固创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群测群防“十有县”的基础上,加大地灾防治“五到位”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险能力。汛期马上就到了,全局上下务必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部署,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抓紧完善地灾防治预警方案,确保有防无患。三是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大工程。尽快完成县城宝塔洛滑坡治理工程,抓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四是加强地质遗迹保护。认真组织实施芙蓉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力争今年9月份完工,年内实现对外开放和全面运营。

篇10

一、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不断地得到拓展,它的优越性也越来越强大。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一种全面的信息,也就是说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空间位置特点的信息,而且能够提高具有空间实体特点的信息。这两种特性,使得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测量的数据和信息更加的全面和准确。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也得到越来越大的扩展。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用在电力领域,而且也可以用在对地质的勘测上,对地理环境的维护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进行勘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对矿山的一系列的开发工作时,其开发工程中主要用到的信息,一方面是要了解矿山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对矿山周围的情况进行了解也非常的有必要。而要更加全面、准确的收集这些所需要的信息就需要理由地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的收集特点,来对矿山进行全面的了解情况。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自主的存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这样就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很多数据库的特征,这些技术在整个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强大的功能使得地理信息系统更加的先进和成熟,也在矿山的勘测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优越性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的信息系统功能更加的全面和完整,能够很快的判断出矿山的相对位置,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地理信息系统手机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整理加工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优越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提供相关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在矿上应用中管理工作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相比较其它的信息系统更加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因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以及管理方面的优越性,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上中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其成本。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同时,数字化的发展速度不仅在进一步的加快,而且数字化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现在一些数字化产品不断地走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和丰富多彩。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应用非常的广泛,可以说在社会上很多的应用都有应用,比如数字化电网领域以及企业的信息系统中都有较为重要的应用,除了数字化的特征,就像上面提到的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数据库中的特征。

其实,地理信息系统还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发展,才形成如今比较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早在十八世纪,最早的勘测技术是应用在对一些地形的勘测上的,这时的勘测技术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缺乏准确性,其相关的勘测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被绘制于平面上的图形,仅仅是现代勘测技术的开端和雏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勘测技术是在二十世纪出现的,当时已经初步的实现了用一些专业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相关的勘测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图片分层的技术,这种分层技术尽管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粗糙,但是在当时已经非常的先进,一直到现在其分层的特征都一直被保留下来,并形成了以后勘测技术一个明显的特征。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地理信息系统才诞生,并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其被发现和应用,得益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系统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因为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就拥有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些特征,比如对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等。其应用的范围也得到了很快的扩展,比如在电力领域,地形勘测,农林业领域,矿业以及相关的土地利用状况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上面已经提到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会有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些应用和特征。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也有其自身的一些应用和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展和完善,这就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在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些应用下,数据库可以发挥其应用,并把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大部分需求,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类,一种是图形类,图形类可以进一步的分为地图和图形。这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其应用已经在国内外得到成功的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开发的相关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其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其主要的方向,一种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另一种是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开发出个性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社会的诸多领域,主要是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城市的规划工作,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的管理和军事等等,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进一步的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和完善。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应用是对数据的应用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地理的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完善其原有数据管理形式,以便于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对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快捷准确的搜索到用户需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尽管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系统的管理有如此之大的优势,但是,在其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短板。地理信息系统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井井有条,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和脚步。把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的应用到对城市的相关管理中,能够有效的对城市进行管理,对城市的管理能够使得城市的管理形成一个网络,对城市中的一些管理难题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应用在预测中,在预测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这样看来,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收集、管理和分析,而且能够进一步的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对事物的预测上,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或是能够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等。这对人们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一般人们面对多重决策方案时,当不知道如何决策,对方案有太多不确定性时,地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功能就变得非常的实用。对待选的方案逐一进行相关的预测,然后对比预测过程和预测结果,对待选的方案进行筛选,这样的决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决策者的主观性,极大的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比如在一些矿产的应用,利用其预测的手段可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同样,在对土壤和环境的保护中,也应用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功能。通过分析各种用地所占的面积,来分析环境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或威胁,尽可能早的发现以便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二、浅谈地理信息系统

2.1浅谈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技术非常的先进,由于这一功能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的拓展。地理信息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数字化特征,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有利于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合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无线网络以及个人移动通信的出现使得地理信息系统也在发生着变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在其功能特别的全面,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所以它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其作业对象主要针对于地理表面和空间地理信息等,另外地理信息系统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图像的形式,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入其相关的数据管理功能。这样的先进之处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空间进行作业时,不仅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搜集对象的地理位置,而且会在此基础上收集到关于该地理位置的其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采用直接呈现的形式,即对该地理位置进行相关的搜索时,相关的信息就会同时显现出来。

地理信息系统中也有数据库,数据库是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又不同与普通的数据库,其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的数据和信息不仅可以是空间上的,同时也可以是非空间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定的管理功能,即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整个的系统非常好维护,如果系统的一部分需要做有关的改动,那么只需要该改的相应的系统部分即可,而不用对整个的系统作变动,这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地理信息系统与普通的管理数据的数据库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数据库看做是收集和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相对静态的信息系统,那么,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更加具有动态性的信息系统,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其优越性有很多,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人们还在努力的进一步拓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把地理信息系统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在我国的政府部门,比如城市的规划工作,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还可以应用在企业中,比如企业的决策,营销的策略等。另外在其他一些公共事业上也有很大的应用,比如医疗管理工作,通信事业,金融业,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及公共教育等方面。同时,我们可以坚信地理信息系统其功能还将进一步的被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还将进一步的被推广。

2.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是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计算机技术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先进,也更加的成熟。同时,还具有其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包罗以前的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又有其独特的更能和特点,这些特点都使得地理信息系统更加的具有优势,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某些方面,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一些与其他信息系统类似的特征或应用,而容易使人们对这些不同的信息系统产生混淆。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第一,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的功能。这个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其他的功能都是以这个功能的有效展开来进一步实施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定位主要是针对地理表面的空间数据进行的,但是同时也可以对非空间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上面已经提到地理信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与其他的功能一起展开的,并能够同时显示出来,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既简化了相关的操作,而且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第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管理的功能。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也具备了数据库的特征和功能。数据库的功能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相关的收集,存储,整理,加工,分析和管理等等。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也具有这几种功能,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地理的空间信息。

第三,地理信息系统其先进之处就是基于各种的分析模型,比较有科学根据。在此基础上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的其分析的功能,另外地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功能是其他的信息系统所不能比拟的。地理信息系统其超强的分析功能是其预测功能的基础,只有在正确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才能正确而且准确的对其进行预测,预测是决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能够预测其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并能够进一步的预测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科学性。

第四,地理信息系统其主要的应用就是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根据收集到的这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其的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功能,其预测功能也是在对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其中,地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功能是其他的信息系统所不具备的,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大的优势。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

上面已经提到地理信息系统其功能非常的强大,与其他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非常的多。在地理信息系统对某一矿山进行相关的作业时,除了要收集关于这座矿山的相关信息外,还要收集这座矿山周围岩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收集的数据和信息主要是了解矿山和周围岩体的地质方面的情况。在了解关于地质状况时应该着重的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了解矿山及周围岩体的岩性,第二要了解矿山及周围岩体的地下水情况,第三要了解矿山及周围岩体的地质结构等。不仅要对矿山和周围的岩体进行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进一步的结合相关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找出在设计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避免在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除了具有其他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外,它的对于图形方面的功能特别的突出,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超强的信息分析的功能。所以,地理信息系统是集大成的一种信息系统,既具备了其他信息系统的优点,也具备了数据库管理的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中的应用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矿山作业中的一些数据进行输入。矿山的开采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其施工又具有很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对矿山和周围的岩体进行相关的信息采集时,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比如需要采集钻孔数据,采样数据等,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正确无误的输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必须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相关的输入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输入的准确性。

第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的藏矿量进行估计。对矿山的矿藏进行估计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知道一座矿山的矿藏,不仅可以大致的了解这座矿是否有开采的价值,而且在确定这一问题后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工作,对采矿的工作作详细的计划,以及在采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和相关的管理问题。这些在矿山的开采中都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另外,矿山的开采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需要对矿山的一些信息不停地进行相关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其中,对矿藏的估计也要分阶段进行,通常对矿藏的估计都是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空间进行的。和人工计算矿藏的方法比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矿藏估计的准确性,避免了一些人为的错误和误差,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图形为输出形式,这种输出形式更加的直观和形象。

第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的相关资源进行管理。矿山相关资源的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重点就是矿藏相关的管理和品位的管理工作。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相关的管理,能够尽可能的实现其自动化的计算,并且根据开采的不同阶段和变化,采用动态化管理方式,对相关资源进行处理和分析工作,这样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了解矿山的矿藏,并根据相关的信息和分析结果,可以时刻对矿山的各种资源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从而能够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利用。

在对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往往还会有大量的伴生矿物,这些伴生矿物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如果能够对这些伴生矿物进行较好的管理和利用,这些伴生矿物也会带来大量的利益。这就比较考验在矿山开采中的矿山的综合利用状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相关资源的信息进行性相关的收集和分析,这非常有利于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

第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进行设计工作。不仅是我国已经广泛的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矿山中,而且在国外也已经越来越多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进一步的应用到矿山中。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比如矿山的境界,矿山的生产能力,矿山的开采技术等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这写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效果非常的明显,这些相关信息的情况都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来。在矿山的设计工作中,相关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优化。比如相关的设计者在对露天矿进行开采设计时,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模型进一步的应用到对露天矿的分析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进行优化。

第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也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建立健全其人力资源相关的系统和组织。从而随时随地对每个工作人员的作业情况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也非常有利于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的相关管理。另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矿山的施工进行安全方面的规划工作,必须尽可能的保证在矿山的开采工作中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要合理的降低其施工中的安全成本,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的管理中,也应该加强反馈管理和预防管理,把反馈管理和预防管理看做是一个循环,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在矿山的施工中问题的不断出现。在矿山的开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认真的分析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一次出现。

第六,地理信息系统对生产的计划作用。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开采的生产计划进行详细的计划。在矿山的生产计划工作中进一步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随时掌握矿山开采的状况,进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以及相应的措施。

四、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计算机相应的特征和功能,而且还具有数据库相关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比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更为先进的一种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对矿山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矿山的一些工作进行预测,不仅增强了其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大大降低了其成本。地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发展的趋势,在为了还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秋菊. ArcGIS Engine在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6:78-79.

[2]伊建峰.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11,06:37-40.

[3]康方,刘康,郑元刚. 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在煤矿中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 信息系统工程,2011,09:109+121.

[4]朱明坤.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测量中的重要应用[J]. 科技传播,2013,10:206-207.

[5]熊书敏. 地下矿生产可视化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王少军. 矿山遥感调查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7]陈. 物联网技术在三维数字矿山安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8]黄其冲,胡俊,肖飞. 地理信息系统在矿山公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J]. 采矿技术,2014,03:77-79.

[9]翟猛,刘雁,李秋玉.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批量评估中的应用实践[A].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12年年会――市场变动与估价、经纪行业持续发展论文集[C].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12:6.

篇11

2、努力挖掘潜力,开展建设用地的复垦。计划在九子村复垦20亩,*废弃盐田*区块330亩,争取在20*年立项,在20*年完成,增加我区可用地指标。

3、集约利用土地,加快供地步伐。一是争取对20*年农转用项目供地率达到100%。二是抓好20*年前农转用后的供地率。我区1999年-2006年转而未供地的土地有5333亩,其中工业用地面积365亩,对于这些未供地的土地,我们要加大力度,对可供的地块,进一步督促项目业主进行供地,特别是对金鳌园区500亩未供商住土地,要力争部分供地开发。对于市级项目包括拆迁安置,要通过市国土局对市级项目督促供地。三是抓好供后未动工项目的建设。我局将对全区超过1年未动工的闲置土地做一次大清查,根据我区的情况,由政府原因未动工的,要加强力度;对于自身原因供后未动的闲置土地,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分别采取收取闲置费、有偿或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有效机制,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同时,要做好供地的批后监管工作,项目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容积率动工建设。

4、规范土地公开出让工作,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工作。一是科学编制工业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健全工业用地信息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二是实行“净地”出让,对拟出的土地要在理顺土地产权和经济关系的前提下,做好拆迁、配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熟地,按“净地”分宗出让。三是合理控制单宗土地出让规模,增强供应宗数,吸引更多中小开发商参与竞争。四是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制作用。拓宽收储渠道,在盘活土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土地储备的“储水池”作用。加强储备土地运作,加快储备土地出让步伐,促进资金流通,减轻还贷压力。20*年重点抓好医化园区八塘用地、葭芷物流园区、桥东社区、洪家中心城区等20*年已农转用和已上报农转用的1200多亩工业用地和690多亩经营性用地的公开出让工作。同时还要利用20*年用地指标出让约500亩工业用地和约200亩的经营性用地。另外还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完成原水晶厂、工人路海正集团公司原厂区等存量建设用地的出让工作。在出让前,我们还要打造诚信政府,做到如期交地、如期开工建设、如期竣工投产。

二、继续挖掘土地开发潜力,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1、做好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工作。一是强化农田保护工作目标管理,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一负责人为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人的规定,加大年度考核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举措,逐步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基本农田的实时监管。三是做好基本农田示范乡镇建设,在*街道示范区试点的基础上,争取完成前所街道基本农田建设,其他街道在2009年完成。

2、开展造田造地,拓展用地空间,解决*的用地占补平衡问题。省政府有可能取消折抵指标,计划指标的数额将有增大,如向外代建,则存在着价格高,难度大等问题。但是由我区土地开发资源非常贫乏,唯一能垦造耕地的途径只有涂滩围垦和零星的废弃园地。*目前能垦造的,只有规划用途为绿化长廊的区块,且成本较高。因此,为了解决占补平衡,20*年重点要做好围垦补充耕地工作。十塘二期已立项的800亩,要在20*年3月底完成,完成用于解决20*年用地的占补。同时还要抓好椒北水果场二期100亩的造田造地项目,争取在20*年立项并完成建设。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垦造耕地质量强化,补充耕地质量理念。

三、落实保护耕地责任,推进土地执法水平

1、建立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做好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工作的参谋,推动各极政府主要领导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这项制度的落实。镇、街道的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责。借鉴外县市的一些经验做法,实行国土资源保护职责与镇、街道用地报批挂钩的办法,转变“重批地,轻管地”,“重用地、轻开发”现象。

2、进一步完善执法巡查责任制。全面推行统一规范的巡查登记台帐,继续实行执法巡查违法用地周报、月报、季报和即时报“四报告”制度。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一至二个镇、街道推广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为执法监察工作及时提供信息。进一步全面实施挂牌施工制度,着力制止新发生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降低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率,实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率95%以上

3、实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规范化和“以图管地”新举措。有计划地实施全区以图监察,直观地反映全区国土资源监察动态,随时掌握依法、违法用地现状和动向,为即时监察、形式分析、动态跟踪、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巩固“双违”整治执法成果,依法查处违法案件。贯彻落实《关于*市*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处理办法》文件精神,继续对农村私人建房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进行全面监管,始终保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努力查结遗留案件,加大公开办案力度,对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要实行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曝光,扩大案件查处的社会影响和教育面。要坚持查事与查人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的横向协作,整执法力量,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5、强化部门联动,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中规定的,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通电、通水、通气,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的精神,多管齐下,狠刹农村集体土地违法用地歪风。

6、紧紧围绕“办结力度降低总量”这个主题,抓好工作。20*年全面实行“重心下移、降低门槛”,充分发挥基层国土所调处初访作用,努力将案件调处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创新工作机制,重点落实“排查”、领导包干、“月挂牌销案公开监督”等制度。着重抓好“初信初访”案件,集中调处“三访”“四访”案件,努力实现的调处报结率95%以上,复查、复核率控制在4%以内,直线电话反馈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四、抓好规划实施,夯实基础工作

1、完成规划调整,合理安排用地指标。20*年,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全区已有8000多亩的用地空间被盘活,这势必导致20*年建设用地需求猛增。但每年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数量都不大。因此,20*年的用地计划安排,要早作准备,合理安排,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

2、及早着手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到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期,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将可能逐步开展,最迟到2009年,省里将再次布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因此,我区应提早做好准备。

3、加强地籍基础建设。一是开展二轮土地调查,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农村部分二轮土地调查,并开展城镇部分的土地调查。二是开展日常地籍信息系统的图形管理。三是抓好日常的土地登记发证、权属纠纷调查处理、建设用地选址、预审、村民建房的规划选址,土地抵押登记等工作。

4、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市、区、国土所互联信息化网络,建立基于统一技术框架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平台,实现建设用地审批、公文流转、档案管理等系统网上运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1、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及时编制20*年度突发灾害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强化地质灾害防御基础工作;二是做好全区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工程治理工作,全年要完成2处隐患点的治理;三是及时做台汛期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安全避让工作,执行汛期明白卡、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害速报等工作,确保台汛期各项防灾措施落实到位。

2、继续做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加快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参与生态区建设,按照“改善景观、开发矿地、拓展应用,增加用地”的治理思路,经济、有效地治理废弃矿山。全年要完成3处废弃矿山的生态治理任务。进一步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机制,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建立和完善废弃矿山竣工验收制度。

3、深化矿山管理规范工作。在20*年要力争推出1个大、中型矿山投放市场。加强对新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开矿山、工程性矿山、废弃矿山的动态巡查,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保障矿业秩序健康有序运行。

七、提高队伍素质,优化管理体制

以“打造一流队伍、铸就一流作风、勇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努力营造抓培训、抓调研、抓创新,比业务、比质量、比贡献“三抓三比”的良好氛围。

篇12

(二)集约高效原则。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严格用地标准、准入门槛和绩效考核,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开发原则。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矿山生态保护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加强绿色矿业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

(四)成果共享原则。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统筹各方利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一)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明显优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总规模以内,城镇村用地结构和布局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公众参与和社会共识明显增强。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全民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新风尚。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四)矿产资源生态开发和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所有矿山企业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位居全省先进水平,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明显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矿山地质环境逐步改善。

(五)国土资源节约集约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建设有新突破,不断完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政策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激励约束、评价考核等节约集约长效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坚持惜土如金,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管控。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红线,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类规划,确保规划的协调一致。加强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底限,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

(二)坚持向内挖潜,加大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深入推进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闲置土地发现不留死角、处置全覆盖。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实施“零地技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经营,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认真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三)坚持奖优罚劣,着力提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型创业创新项目用地,严格新建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益。将单位GDP地耗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确保全州单位GDP地耗水平超额完成省定“十三五”目标。强化土地利用综合监管,落实土地动态巡查制度,保持五年累计供地率不低于65%。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4项创新试点。

(四)坚持主体责任,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和速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建立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断提高。

(五)坚持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水利、交通、村庄建设等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放大效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土地整治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工作试点,积极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国土生态整治和矿山复绿工程,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统筹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重点完成全州“三区两线”(“三区”指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两线”指交通干线、河流沿线的直观可视范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六)坚持示范引导,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净采矿权出让制度。开展州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建设,培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艺、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矿山废水、废气、废渣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共享试点建设,以资源开发服务精准扶贫。严格执行矿产资源“三率”标准,建立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监测考核体系,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矿产资源利用绩效与奖惩挂钩,推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逐步淘汰设备、“三率”和安全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全面促进矿产资源科学低耗和高效利用。

(七)坚持于法有据,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坚持“一户一宅”分配原则,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定期调整征地补偿标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八)坚持综合配套,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建立全州统一的1+N(州+8县市)交易平台,推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各种调控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单位GDP地耗考核,改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规范项目节地评价。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违法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以新开工项目清理为重点,着力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执法监察体系,有效制止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6年3月15日—4月30日)。州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各县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经费,选定中介技术协作单位,按要求收集相关评价考核数据,组织上报材料。

(二)推进落实阶段(2016年5月1日—6月10日)。严格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措施,按照创建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对创建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检查和指导,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交流,确保达到创建活动考核测评要求。

(三)总结申报阶段(2016年6月11日—6月30日)。全面总结全州在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形成的新机制和新经验,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奖励政策,及时组织申报材料编制,做好申报工作。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州创建工作,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监察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住建委、州经信委、州商务局、州人社局、州规划局、州统计局、州环保局、州农业局、州林业局、州水利水产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体新广局、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州政府法制办、州电视台、日报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国土资源局,州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州直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创建办的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法规、政策和资源国情、省情、州情,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各级创建办要制定宣传方案和各阶段的重点宣传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对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工作进展、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扩大创建活动影响力,促进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民共识,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上报。

(四)培养节约集约意识。树立节约优先理念,建立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树立集约利用理念,加快外延扩展粗放利用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转变,大力提升资源产出效率和综合效益;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树立市场配置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市场,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树立创新引领理念,把创新摆在资源节约的核心位置,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制度和管理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建立储备土地的供应与农地转用指标挂钩制度。细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格落实定额指标管理。开展开发区、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建立工业项目无绩效退出机制。形成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的联动政策,建立存量用地集约利用和增量用地挂钩机制。制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政策,开展零星工业用地置换,探索工业用地储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行劣势企业淘汰。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和竣工核验制度。完善考核挂钩制度,将资源消耗、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指标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六)严格规划管控。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近、中、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七)强化耕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内容和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扎实做好以城市周边为重点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倒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推进“金土地”工程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质量持续提升和生态状况不断好转。

(八)推动节地挖潜。针对我州耕地资源相对缺乏、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极度紧张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应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采取协商收回、协议置换、自行开发等形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在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用地结构调控、投资强度、盘活闲置土地上狠下功夫,督促帮助企业加大投资强度,提高用地效率。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准入门槛,有效调控用地规模和标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创新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建设用地的新思路、新办法。

篇13

一是“保护”和“保障”并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年,我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满足了各行各业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全市共批准农用地转用4500亩,其中耕地3000亩。千方百计做好土地征用工作,完成征地项目56个,共征用集体土地4692亩。探索多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的方式,在城镇规划区内推行“市区土地征用集体土地区片综合价”,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市以改革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完成了市区区级及所辖41个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市120平方公里内的基本农田全部外移,为市区发展腾出空间。积极向上级要求追加指标,全年共争取省农转用指标2882亩,其中耕地2410亩,其中双追加项目5个,争取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1328亩。在为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继续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措施来抓。全市完成土地整理项目70个,面积16.06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2.31万亩,新增耕地4.4474万亩。通过园地整理,将部分优质园地整理后划为基本农田,解决我市今后若干年内的用地空间问题,年完成园地整理项目18个,面积45766亩。完成造田造地6500亩,连续九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二是坚持资源市场化配置,合理调控各行业土地供应。积极参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年共收购企事业单位土地和收回拆迁土地1007.6亩,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提供土地的来源,年初出台了《区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供地计划》,合理安排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供应地块和供应时间。全市审批建设用地项目119个,面积5861.6亩。市本级项目53个,面积1293.9亩,其中房地产用地供应27个,面积1040亩,其中计划指标内890亩,完成土地出让金11.5亿元,净出让金1.22亿元。通过土地资产的市场化运作,为城市拆迁改造和建设筹措了一定资金。严格农用地审批后管理,全年市本级建设用地供应量达到已批准用地量的60.2%。我市矿业权市场自年启动以来,所有矿种全部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协议出让等方式进行有偿出让,矿业市场配置已形成制度。全市今年共出让采矿权282个,其中招、拍、挂113个,出让金686.73万元。

三是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为契机,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国土资源法制观念。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部署整改。对治理整顿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坚持依法办事,积极自查自纠,严肃处理到位,执行到位,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189宗,涉及面积13521.2亩,收缴罚没款3903.2万元,给予7名行政责任入党纪、政纪处分。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将原有的规划面积224.18平方公里的36个开发区(园区),减少至12个,面积166平方公里。年月日后协议出让的14宗经营性用地,认真清理自查,认为这14宗协议出让应有效。开展卫星遥感监测违法用地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被监测到的违法用地已按照土地市场秩序整顿中自查自纠政策全部查处到位,共计罚款1138326.33元。抓好专项执法法检查活动和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执法模范乡镇”活动,全市土地执法模范乡镇达到72%。做好土地、行政复议等工作,维护良好的国土资源使用秩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