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礼仪的认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0世纪80年代,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传入中国,该理论因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被国内经济学界追捧,涌现出了一批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的文章,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而其中,大都是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吸收、借鉴和引用,甚至有学者将该理论纳入经济学体系,称之为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但实质上这种做法是与经济理论背道而驰的。在诸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的同时,也有谢富胜(2008)、王海杰(2008)、吴宣恭(2005)等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深刻的剖析,揭示其内在缺陷,指出该理论“抽象掉了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只是一个片面的生产要素理论。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经济学,必将使得科学的资本和劳动力价值理论庸俗化”。因此,要以经济学的科学视角,深入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质,揭示其阶级的局限性,从而避免对该理论的盲目信从,正如马克思所言:“你们(指资产阶级)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其原因很难用传统经济理论做出充分说明,在此情况下,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他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解释:“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他认为,人力也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式,劳动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大半是投资的产物,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大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向自身投资,人民能够扩大他们得以进行选择的范围,这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他主张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提高国民收入。舒尔茨还对发展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在《教育资本构成》和《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等文中,舒尔茨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理解:“我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由于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制订计划和筹措资金方面的关键经济概念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
继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又有贝克尔、丹尼森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用经济数学的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的效用进行衡量。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虽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很明显,该理论背后的阶级意志不言而喻,就其理论整体而言,它反映的是以资本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它把人力资本投资说成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而“自由人”自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以不能自主选择所处的经济关系为前提的,是以处于被雇佣的经济地位为前提的,是以不得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前提的,是以服从于资本统治、资本所有者发财致富为前提的,是以遵循资本主义所谓的理性规律为前提的。若以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社会经济乃至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劳动及教育的“异化”,使劳动者的能力专业化、单调化、片面化,使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主体的自由行为,而成为被迫的一种活动,使其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效率主义”、“工具主义”;使教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强化,而教育在文化道德方面的传承作用逐渐弱化,最终使教育偏离其本质,偏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二、“劳动力”≠“人力资本”
2改进措施
2.1实施护士分层次中医药知识的强化培训根据护理队伍现状(初级护理人员约占临床45%)、参考文献报道及护士管理经验,护理部制订各类人员培训计划实施护士分层次培训。即新职护士(N0级)强化岗前中医药护理知识35学时培训并考核;1年~3年低年资护士(N1级~N2级)院内培训或半脱产中医药理论及技能100学时培训;3年以上“住院护士”重点培训专科护理兼顾基础培训,分期分批实施培养计划。目的加强住院护士对中医药护理专业的认知及辨证施护应用能力,使中医护理元素融入到责任制护理中。通过短期强化培训结合个体化训练,结合院内中医护理“扫盲”班突击培训,每季度护理部针对住院护士进行中医专病辨证、案例分析及中医技能考核,半年度组织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及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大赛活动。1年后追踪护士对中医药及专科护理的认知均提升10%以上。
2.2加强中医专病护理与特色康复指导按照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及医院等级评审检查标准,建立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制订中医特色康复指导手册,科室拟订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并征求医生意见,护理部审核校对形成汇编册下发至各护理单元。科室根据专科专病特点实施开展,并探索中医专病临床路径。针对中医特色康复宣教这一薄弱环节,科室制订专病宣教手册、刻录光盘、培训演示及视频播放等形式,护士熟悉掌握专病知识后指导给病人。通过科内自查、护理部督查及专项培训考核相结合,对病人实施中医特色康复宣教明显提高,并于2012年10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护理人员礼仪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和谐: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医务人员的天职,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一个热情大方、仪容整洁、面带微笑、举止优雅的护理人员能使新入院的病人消除紧张、陌生感,被亲切感代替;加大护患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有效地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反之,不文明的礼仪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紧张。
护理人员礼仪素质的提高能保证护理措施的准确有效实施:护理人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护理技术,二是良好的护理礼仪。护士应以良好的职业礼仪去抚平患者的创伤,促使患者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以及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已成为代表医院文化、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任何操作都有礼仪知识的相知相伴,如入院接诊、三查七对、巡视查房、值班交接等。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最大限度的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护理礼仪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而且其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可以创造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减少差错发生,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礼仪素质的提高能进一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给以微笑,并亲切地做自我介绍、环境介绍,可以消除患者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的不安情绪;护理人员及时询问病情、耐心地回答问题、细致地讲解作息制度及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完成角色转换,从而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护理人员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文雅、健康的姿态,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把心里话讲出来,便于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在与护士的沟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有效地排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为早日康复而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
综上所述,护士礼仪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对病人的尊重、关爱与重视,并不在于单纯追求形式的完美,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关爱是做好礼仪的灵魂,从内心完美到外在和谐是做好礼仪的基础和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职能、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倡导礼仪文化,注重医德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培养审美情趣,把礼仪知识、美学知识、人际交往及行为规范等作为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有益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如华.浅谈护士礼仪与护理工作.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2(4):377.
2 李芸,陡玉萍.浅谈护士礼仪和护理工作.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2).
3 肖京华.医护礼仪与形体训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黄建萍.现代护士实用礼仪.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5 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
6 刘莹.实用护士礼仪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异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激活异域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异域文化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幻灯片、教学光盘、影视资料,通过声音、图像的传递,使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情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有效地领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视听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认知异域文化的能力,又提高了听力及学习语言的能力,在教学“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VCD片段,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可以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体验异域文化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实施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分钟文化演讲”、“访谈”、“英语角”等形式讨论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话题,如Examining Stereotype(陈旧的考试制度)、Cultural Identity(文化认同)等,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际操练和情境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多种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学跳英语国家的一些传统舞蹈,举办化装舞会,自编、自导、自演英语小品等趣味活动认知异域文化。许多传统的歌曲和舞蹈都蕴涵着丰富的异域文化气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歌曲、舞蹈所表达的异域文化内涵,激活异域文化认知灵感。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也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英语教师应更新理念,正确理解语言与文化的依存关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异域文化认知与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异域文化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资料:
[1]孙建华.论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原则和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11).
二、立足学生实际,实施科学管理
高中阶段学生的日常管理,首先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情感及个性特点入手,只有真正地了解和掌握了同学们上述方面的实际,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把握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综合能力和特点不同。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将一个人“全部期间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就说明了年龄与教育的关系。其中“全部期间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不仅有主见,且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对事物的分析和想象力也初见端倪。带好这一帮孩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和情感心理特点等,采取相应的、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顺利走过这一重要关口。
(二)注重体现公正、平等
相比之下,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加需要别人的信任、尊重、重视和承认。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烈,知识接受能力最强,学习目的也最明显;是树立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夸美纽斯认为“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人身上,不能有例外”“这些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于正直”“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建筑不会没有基础,各个部分定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充分论述了德育教育的方法及意义。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公正、平等的和谐关系;努力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三)正确评价和鼓励学生
高中生对现实社会和环境敏感性强,而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地影响。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奋发向上的愿望。当面对学习能力相对低弱的个体时,班主任许对其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分析和看待学生应该注重综合的、全局的情况,对学习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善于从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和长处并加以鼓励,使之逐步发扬光大。(四)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为人师表是老师的基本职业操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班主任和学生们一天天朝夕相处,在关心学生思想、学习、健康等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近的关系。在学生心里,老师的榜样和示范带头作用,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可靠感和可实践感。在榜样作用的感召下,班集体会朝着一个大家共同期冀的方向和目标发展,老师自身的形象也会这种洗礼和蜕变中变得愈发完善和高大。
一、人力资本配置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一)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有利于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本优化配置关键在于怎样整合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使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可以有效结合起来,确保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均衡。在众多经济发展的要素中,人力资本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效果密切相关。人力资本是开发、利用和调控其他生产要素的关键所在。只有对区域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配置才可以确保物质资本的有效配置,避免发生区域物质资本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二)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和进步
要想对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和进步工作。人力资本优化配置不同,其所产生的人力资本结构类型也不一样,它会对区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在技术发展的每个时期都需要不同类型的特殊人才,只有储备足够的人才和做好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化工作,才可以促进所在地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则是对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其实就指的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使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随着市场的变化,不同产业部门的资源、生产力等都会随着市场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力资本与部门的物质资本积累率、技术水平等都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积累越多,产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越快。与此同时,随着高素质人才的不断增多以及普通劳动者的淘汰率越来越高,人们会越发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由此可见,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推动的。
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管理对策
(一)建立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保障制度
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在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归根结底说的就是人,所以人力资本的流动指的就是人的流动。流动性与流动成本成反比,成本高,流动性就差。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给人员的自由流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也没实现全国联网,所以人员流动的成本很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
(二)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
产权如果不明确,价格机制也就难以完善。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相对较多,所以人力资本产权是比较模糊的,这样就给价格交易带来了困难。导致人力资本交易的价格与其真实价格不相符,降低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以及人力资本的效率。
(三)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改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
因为人力资本的储备相对比较少,所以人力资本在各行各业中的配置能力也比较差。比如,有很多第一产业中的滞留人员并不具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能力,所以它们不能顺利的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之中,就给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结束语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人力资本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体系,还是在具体的人力资本配置、培养等方面都要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建筑行业领域,非常缺乏对人力资本体系的系统研究,导致建筑行业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先阐述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的人力资本知识和理论,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案,以促进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义杰•知识共享实践作为一个促进因素,通过人力资本提升组织绩效:一个初步的试验研究[J].专家系统与应用,2008,35(3):1316-1326
一、引言
20世纪50年~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力资本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是将人力作为生产要素纳入传统的资本概念之中,通过对一系列的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如里昂惕夫之谜,工人收入增长之谜,库兹涅茨之谜,索罗剩余,以及在二战中遭受重创的日本、德国及资源禀赋较差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崛起等),较好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明确揭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众多学者从投资的角度研究了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例如舒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年~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丹尼森通过分解计算,论证了美国同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我国许多学者就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样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高低虽然能够解释许多经济增长之谜,但对有些经济现象仍然无法解释。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不能够完全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假说(Jones,1995)(胡永远,2003)。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相当的两个地方经济增长速度却完全不同,甚至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地方。 这些现象是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无法解释的。因为现有的人力资本理论侧重分析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假定人力资本效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与物质资本不同的特性,人力资本效率的发挥除了受到生产力技术水平的约束外,还受到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并不能表示具有同样的人力资本效率。只有当人力资本得到优化配置时,人力资本效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必然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和闲置,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因此,我们在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既要分析宏观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还要从微观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进行研究,从而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一个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二、人力资本配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而言,人力资本配置则是一个相对较微观的概念。它主要指一定的人力资本在不同的产业、空间、人口等之间的分布状况,还包括对人力资本效率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制度条件等因素。从配置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产业间配置、区域间配置、人口间配置等,从配置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计划配置、市场配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配置等。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在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时,也注意到了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例如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将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非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前四项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最后一项则是通过人力资本流动和重新配置而提高有效生产率。人力资本的流动障碍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而人力资本的流动和职业转换能够增加人力资本收益。对于个人和家庭迁移的直接动因,舒尔茨认为“当个人和家庭能够通过移居到一个新的地方来改善其生活状况的话,这就会形成促使他们进行迁移的动力”。“促使人们迁移的真正动力,通常是经济上的净收入以及非金钱性满足的某种组合,所谓经济上的净收入,就是扣除掉进行迁移所花费的成本之后所得到的金钱数目。”人力资本的错置会降低人力资本的效率。“一种错置的资源就无异于配置的是一种低生产率的资源。”并且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同样存在折旧问题,闲置会带来人力资本的贬值,“当劳力处于闲置状态时,人力资本便会退化”。资源无效配置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率的市场价格,“由于缺乏有效率的价格,资源的错置便蔓延开来。”西蒙。库茨涅兹在研究工人收益的增长时,认为这种增长结果是“从低收入产业转到每个职位都有利可图的高收入产业”的结果。根据他的估算,这些产业间的劳动力转换所造成的收入增长占人均总收入增长的40%。可见,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论及了一些人力资本配置的内容,但是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许多内容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配置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显著影响,人力资本配置问题也因此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例如斯亚斯坦德(1962)和沙尔夫(1985)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利益诱导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研究,建立了人力资本流动的成本―收益模型,指出了人力资本发生流动的条件。 Neville Jiang and Rui Zhao(2003)论述了当城市中具有外部性时人力资本配置和政策干预问题,认为假定人力资本分为高人力资本和低人力资本两类,城市具有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生产率和产出比农村较高,这时为了提高产出,政策应限制低人力资本进入城市,鼓励高人力资本留在城市。并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就属于这种政策。而以竞争均衡为目标时,政策应当补贴农村,以社会适宜配置为目标时,政策应当补贴城市。Sergio Lodde(1997)实证研究了欧洲地区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问题,通过回归发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人力资本在不同部门的配置情况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
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配置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力资本配置概念、功能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对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现状的认识;对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和作用的探讨;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等。虽然这些研究仍然不够系统,有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从人力资本配置角度深入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本理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人力资本配置遵循“人力”与“资本”的双重属性
在西方经济学中,运用市场调节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协调经济运行,依靠优胜劣汰提高经济效率,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资源配置机制。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中,必须把稀缺资源配置到竞争性用途中,市场经济利用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经济中许多不同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价格又是指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价格是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 在经济生产中,生产要素是一种稀缺资源,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功能,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标准,实现帕累托改进。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追求效用最大化,就要对如何利用资源进行选择,这种选择表现为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性资源,不同的配置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和产出。而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其配置必然受到“人力”与“资本”的双重影响。
首先,人力资本也是一种资本,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种商品或要素的一般均衡通过其供给与需求条件相互作用决定。当供给与需求完全相同时,即达到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也可以称为帕累托有效配置。人力资本配置的优劣也可以按照帕累托有效配置进行衡量。即当人力资本配置达到均衡状态时,人力资本的供给与需求相同,此时的人力资本市场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当人力资本交易价格与均衡价格相一致时,通过自由交易实现效用最大化,从而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其次,人力资本具有“人力”的特点,具有与物质资本不同的属性,例如人力资本与人的天然依附性,社会性,能动性,规模效益递增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人力资本效率的发挥必然受到产权制度、激励制度、个人的主观意志等影响,因此人资本的配置也必然具有与物质资本配置不同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同时,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存在着“马太效应”,人力资本越是集中的地方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越是稀少的地方越不容易聚集人力资本。较高的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和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向这些地方聚集,进一步促进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从而产生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需求。所以,与物质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总是由丰裕的地方流向稀缺的地方,服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人力资本是由稀缺的地方流向丰裕的地方,服从边际报酬递增规律。“马太效应”虽然促进了人力资本的聚集,但是当人力资本的密度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配置结构时将产生人力资本的浪费和效率低下,产生“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人力资本也具有“扩散效应”,即高人力资本向低人力资本区域扩散,带动低人力资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但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的马太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
四、人力资本配置研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由于一般均衡中的帕累托有效配置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即不存在外部效应,市场是完全自由竞争的,竞争性均衡确实存在。但是现实中很难完全满足上述假设条件,尤其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各种制度、环境、市场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使得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的不合理状况更加突出,人力资本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根据孟晓晨对中国主要省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收益并不相等,也就是说没有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增加资本总量,通过调整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配置结构,就可以提高总产出。通过调整全国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比重,实现生产者均衡,GDP可增长近15%。根据蔡等计算,1982年~1997年期间劳动力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20.23% 。因此,我国在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保障制度。人力资本自由流动是实现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人,所以人力资本的流动体现为人的流动。当流动成本很高时,流动性必然降低。我国的户籍制度、档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限制着人员的自由流动,而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公积金制度等尚不能实现全国联网,也增加了人员流动的成本。因此,应当尽快废除限制人员流动的不合理政策,改进公共服务体系,为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2.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没有明确的产权,价格机制就难以形成。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的模糊,模糊的产权自然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交易机制。人力资本的交易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激励,降低了人力资本效率。
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为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同时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效益低下为代价。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提高人力资本自身的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水平,使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比例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
4.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改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由于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下,降低了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能力。例如,大量滞留在第一产业中的人员难以掌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需的技能,使得他们不能实现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顺利转移,这也是造成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结构不合理的一个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朱晓明:人力资本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浙江、陕西两省为例[D],2005
[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相对建构主义而言,情境认知理论却认为,个体和环境都是同一个学习系统中的要素,两者是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理论高度关注自然情境中的认知研究,关注自然状态下的知识的获得与学习的发生,希望建立一个学习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外部的可观察的行为,建构主义则强调人的大脑的内部建构过程,那么情境认知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特定的外部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再从到外的辩证发展过程。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可以认为情境认知理论实现了对建构主义的超越。情境认知理论也受到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特别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日渐成熟,出现情境认知理论导向与科技整合的趋势,为改革数学教育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讨论。
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涵义
数学知识要根种在每人心中
人们在批评这种做法的时候,常常是从动机、情感、兴趣等的角度考虑,即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批评无疑具有合理性。但仅从这一角度去考虑,又是不全面的,甚至是肤浅的。因为按照情境认知理论,任何数学知识都是与情境相关的,也就是说将数学知识的教与学置于一个情境脉络之中,是知识本性所决定的。无论是数学的概念、定理或公式,都是不能够脱离具体情境加以训练的,离开了具体情境,数学学习就偏离了它得以发生的土壤。
2、通过运用来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的应用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情境认知理论所提倡的数学的应用已超越了这种传统认识。在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才不断改变、加深、丰富,因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既是境域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把数学知识当成工具来考虑,就必须注意惰性概念的获得和有生动的、有用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区别。人们在运用数学的同时,不断构建对运用数学的世界和数学自身内涵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则随人与世界、与数学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关于数学教学的涵义之一,就是倡导做中学。
3、数学学习是一个涵化的过程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是一个文化与价值独立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和困难,通常归因于学生的内部认知。研究者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社会因素,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因素却关注不够。由于有机会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和实践社会成员的行为,于是他们就接受相应的术语,模仿相应的行为,并逐步开始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计数或推理。进入学校后,由于文化的隐蔽性,教师往往忽视了环境文化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如果把数学学习视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活动,那么,就不难看出,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必将受到共同体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认知反映了其所处共同体文化的智慧。有关数学学习和日常认知的人类学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实事:源于不同文化和活动的数学教育是各不相同的,这说明文化与活动赋予所学的东西以不同的目的与意义。
把数学学习视为一个涵化的过程,意味着数学教学要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发掘和学习,由于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因此,数学教学要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学生为了学习数学,仅仅停留于抽象的概念术语和自定的范例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面对真实活动使用数学工具,这些活动可以体现数学家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过程出现的数学活动也许是非形式的,但却是生动的、逼真的,它不用课本中的范例或概念做解释,但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真实内容。
4、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评估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估脱离了学习的真实情境,只强调学习的最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长发展关注不够。由于坚持认为数学知识的情境依赖性,因而情境认知理论的一个必然结论就是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与实践中对数学学习进行评估。认为若不把评估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就很难让人相信所测试的是学生的真正的能力表现。因而,数学学习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以情境为参照,在数学过程中正确把握被评者的某些特定行为,并把这些行为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甚至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情境认知理论对教师的要求日益增高,教师必须构建能反映数学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真实的任务,并通过这个任务测查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数学的教与学。
二、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数学教育:若干新的讨论
尽管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有丰富的涵义,但是由于理论还在发展过程中,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情境独特性
不能离开特定情境来描述数学知识,这是情境认知的观点。问题是,在数学教育中,这一点有时被任意夸大,即声称所有数学知识都是情境独特的,一般性的知识不能迁移到其他真实性的情境之中。虽然在实验心理学中有一些关于学习的情境相关性的例子。例如,谷登和巴德雷就发现,跳水运动员在水下很难回忆起他们在岸上所学的东西,反过来,他们在岸上也很难回忆起在水下所学的动作。
2、可迁移性
很明显,这个论点是上一个论点的一个推论。如果数学知识完全依附在获得它的情境中,那么,它将不会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一般说来,表征和练习的程度是决定一个任务到另一个任务能否迁移的关键。
3、有效性
反对抽象数学概念(原理)教学的一个理由是,学生不能把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景,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辨析。数学技能能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实际工作场景的氛围起关键性的作用。
4、真实性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数学教学中使用完全真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把文字题翻译成符号,然后建立并解线性方程组。为了学习和练习,这样做是有必要的、有价值的操作。要让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真正的实际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一个问题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并不很重要,关键在于这个问题本身能否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他们参与到认知过程之中,而不在于是否源于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弗雷登塔尔的忠告:要想应用数学是不能够从数学的应用中学得到的,因为在实际问题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缺乏数学的最大的效能和灵活性
结束语
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就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中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动手实践、数学联系生活等理念或教学方式都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情境认知理论在批判数学教育现实,启迪数学教育未来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若把这一理论理解为可直接操作的教学技术,则是很危险的。在做教学设计工作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具体而精细的认知心理学的分析。
参考文献:
1.1“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模式中的一个新理念。作为社会管理一部分的医院及其妇产科护理管理,当然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1.2妇产科护理工作特点。妇科、产科和产房均属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覆盖范围。妇科与生殖系统有关,产科更是与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紧密相联。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需更多的耐心与细致。
1.3加强护患沟通[3]。“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本身就是希望使医院的服务也达到最人性化程度,让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护理管理中得到体现。这就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知识、护理管理知识和护士礼仪规范的学习教育。这样护士才能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本领,主动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减少医患纠纷。
1.4关注患者需求。在护理工作中要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和人格尊严,可以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的有价值,从而积极配医护人进行治疗。
2“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发护士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
护士对串者的人性化护理,来源于护士的自身人性化感受。因此,管理者对护士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和关怀,能激发护理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1)合理改善工作分配制度和问责制度,不用以往的岗位定责任,而是做到量才为用,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有分工有合作。注重护士的要求,先关心人再关心工作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比如,年轻的护士会有结婚生子的问题,护理部便为她们办理了生育保险、延长保育假、社会保险,并保留了职位,以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2)引导护士参加工会组织,并从中选出领导者代表,享有参与医院管理讨论的权利;如果护士有困难也可以申述,并能够及时的得到反馈和解决。护士福利和应有权益的保障,能从根本上提高她们的满意度,使她们有归属感。
(3)从护士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当出现差错或失误时,谈话中应多用平和的语气,尽量不严厉斥责,照顾到护士自尊心。同时也要公正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定,明确奖惩制度,尽可能让护士自身感觉自己地位不是低人一等的,不是光只是服务别人,别人也会关注护士本身的,提升其归属感。
(4)充足的休息时间保障,是护士保证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基础。排班时可以尽量采取弹性排班,尽量给予护士最大的照顾,以便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5)平时组织一些科室集体活动,让护士发挥出自己特长,增进相互关系,增进团队工作意识;邀请一些著名护理学专家来医院讲课,让护士有机会参加经验交流和学历教育,增加护士专业知识和护士群体知识水平。
维克多·e·弗兰克尔是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被称为“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意义治疗的创始人。由于弗兰克尔有医学背景,因此他关注神经官能症的性质和治疗。他把神经官能症分为几种形式,并把由心理原因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归结为患者不能从他的存在中找到意义和责任感。
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当个体通过意义疗法找到生命意义的同时,也是自我认知达到一个全新境界的时候。因此,想要解释意义疗法和自我认知,就需要说明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共通点。
一、意义疗法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弗兰克尔发现,许多神经官能症患者并不是由神经生物学的原因导致症状出现的,真正的致病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没有找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总结了大量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自己曾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提出了意义疗法,也就是以意义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这是和精神分析方法、人本主义方法、行为主义方法还有其他心理学方法等同的心理疗法。
认知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是人基本的心理过程。而自我认知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疗法是心理治疗师为了矫正求助者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而采用的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心理疗法是否有效,除了治疗师的个人因素以外,被治疗者的积极配合,对自身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客观清醒认识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对于心理求助者而言,心理疗法是客观的,而自我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主观的。
如果说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那么也应该包含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洞察和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我认知都要上升到这个层面。意义疗法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帮助个体发展自我认知。只是个体在不断追寻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构建自我意识,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意味着自我认知得到发展。因此,意义疗法是帮助个体发展自我意识的途径之一。
综上可知,意义疗法是否有效,个体的自我认知不可或缺,一旦个体找到生命意义,其自我认知必将得到发展。
二、通过意义疗法发展自我认知
弗兰克尔认为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就必须找到确立意义的良好作用。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大部分行为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潜意识是被性本能控制的,个体的许多动机都是处在动物本能的状态下。而弗兰克尔却认为这只是人的潜意识需要贬低了人的纯真,人真正渴望的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才是生命的初级动机,而不是本能驱力[1]。如果停留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是难以得到发展的,只有把潜意识的东西放到意识层面上,才有可能谈论发展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因此,弗兰克尔从一开始就强调,人很清楚 “能够为了他的理想和价值观而活甚至作出牺牲”。发展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必须清楚行为背后的意义。
弗兰克尔指出,人们在追寻生命意义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必将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会影响人们的行动与决心,如果不能按照最初的设想去实现目标,很有可能导致各种神经症的出现。这时就需要意义疗法帮助人们克服这些困难,帮助患者发现这些挫折背后所隐藏的意义,重心是关注现实存在。这又回到了自我认知的层面,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认知,也需要对自身所处的周围环境的认知。关注现实存在也就是关注现实中的我及我所处的环境。关注也就意味要面对和承受,不是只有美好的才能接受,人们更多时候必须面对困境。人在经历难以忍受的情境时,“就是人们已经实现的与还应当努力争取实现的成就之间的紧张,或者是人们已经成为与将要成为之间的差距。”弗兰克尔认为,为了寻求生命意义而不得不人为制造的一些紧张是有必要的。这些紧张增加焦虑,从而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弗兰克尔说过:“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此,重要的不是一般性的生命意义,而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生活的特定意义。”个体在作为独立的人存在时,其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个体要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自己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对生活作出反应。当个体明白了自身的责任时,也是他自我意识得到发展的时候。
尽管每个人的生命意义不同,但都有应当承担的责任——实现其生命的潜在意义。为此弗兰克尔提出三种途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1)通过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事情,来证明个体的生命意义;(2)对某些人或物产生的体验和感受;(3)对生命不得不承载的苦难的理解和态度。对于第一点,很多人都很容易做到。生活中一些点滴小事的完成,都能使个体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例如,可以从种了一盆美丽的花或是饲养了一只可爱的宠物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第二点,弗兰克尔把对物的体验和感受提炼为“真、善、美”,例如享受一次精神盛宴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把对人的体验和感受认为是“爱”,爱是一种力量,通过去爱或者接受爱,发现自身存在的潜在力量,使潜能变为现实。第三点,就是经历苦难。因为承载了生命中不得不承载的苦难,个体将悲剧变成了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人类的成就,从而最大程度地证明了个体独一无二的潜力。
这三种具体途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种途径很容易做到。当个体完成了第一步时,他承担着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并且能够从他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件中找到自我价值,这种承担责任、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如果个体不能觉察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无法明了肩上的责任及自我的生命价值的。第二种方法建立在第一步基础之上,由此个体才能够明白自己的能力如何,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能够接受什么样的爱。很多人认为“爱”谁不会,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弗兰克尔提出的爱和本能的爱是有区别的。这里的爱需要个体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了解他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可以付出什么样的爱;只有了解他人,才能了解自己付出什么样的爱是对方能够接受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了解对方付出的爱自己该如何接受。如果爱是错位的,是不可能找出自身的潜在力量的。然后因为有了爱,个体去爱想爱的和该爱的人,也得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爱。由此个体有了力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难,都充满了勇气。当个体在苦难中审视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时,他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认为不要把苦难仅仅看成是苦难,只有那些真正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此,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很关键。
1.1 职业道德、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及服务态度欠佳而引起的。护理人员每天面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担负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任务,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不遵循医德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疏忽大意,就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害。医院要利用报告会、政治学习、观看电影、录像等各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道德信念和慎独精神,增加责任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业爱岗,认真负责,工作严谨、细致,对患者关爱、同情和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不出差错。
1.2 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有些护士缺乏沟通的艺术和技巧,护理过程中态度生硬,造成护患间沟通不良,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护理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基础,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熟悉各项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并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制定正确的护理对策与措施。因此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护理人员自身要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沟通技巧和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法律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护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都会隐含了法律的问题,护士若对护理行为缺乏足够的法律认识,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权利,就可能引起护理纠纷。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应注意与规章制度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护理安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法制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心,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还要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即使发生了纠纷,处理时才会从容不迫,有理有节[1]。
1.4 身体、心理素质:发生护理安全事故除了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法律意识不强的因素有关外,还与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国际护士会将2006年护士节的主题确定为“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内涵在于强调临床护士的数量配置及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康复,强调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解决
临床护士的短缺和护士超负荷工作问题[2]。护理人员编制、配备应以满足临床需要、保证病人安全为前提。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和素质,并注意结合学历、职称、年资及实际能力等综合能力,对护士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分层次使用护士,倡导弹性排班,定期为护士进行体检,为护士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避免超负荷的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疲劳、疾病的发生。
护士职业压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近年来,一些医院引入员工援助计划(EAP)服务,对护士进行职业压力和情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护士职业压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适应性,使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3]。医院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护士的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动态,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聘请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行为、心理的辅导和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和心理素质,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学会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稳定的情绪和轻松的心态面对病人,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邓健,李成琳.从潜在性护理法律问题看护理管理法制化[J].现代护理,2001,7(2):59.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典故语浓缩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经高度提炼而成,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典故词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交流方便,使表达更形象化慢慢演变而来的。其形成过程是:有意/无意输入获得认可小范围流行 大范围流行 流传后世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词语。由于认知语境源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就决定了认知语境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对于同一典故语,英汉两个民族在认知语境上存在的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完全不同,有的是部分不同,也有的是相同的。
另外从翻译的目的角度出发,为了达到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在心理认知上最大的认同,有的时候会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有时候则会侧重于形式上的统一,本文将从中西认知语境的差异角度出发分析典故语翻译的方法。
二、典故的语义特征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属于一种隐喻。它是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等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况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季广茂,1998:13,转引自张辉, 2003:67)。典故与所描述的现时事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一个是典故语本身所包含的传说、故事和事件的起点域(source domain),一个是当下事件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两者之间的隐喻关系通过起点域和目标域之间投射达成。典故本身作为起点域激活了相关的认知语境,即在暗含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通过某种相似关系投射到当下的目标域事件中,在这个定义之下强调的是对典故所描写的现实事件的认知过程。该定义从认知角度叙述了典故的隐讳性、间接性、民族性和文化特质。
三、认知语境
传统的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实际环境,包括语言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语境,它几乎是包罗万象的范畴,涉及到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王德春就曾提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王德春,1983) 也就是说语境是语言使用的客观世界的环境和客观的语言环境因素。
但是辅助语言理解的除具体场合因素之外,人的认知因素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语言解码、假设、记忆心理图式的激活和推理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因此,对语言的信息超载部分的推导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他们通过经验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国外有学者提出, 语境就在语言使用者的心智中,“Context is right in your mind. ”(Van Dijk,1980)。据此熊学亮教授认为:“语境主要指的是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
Ungerer 和Schmid 于1996年提出了认知语境这一术语。认知语境是内在化和系统化的语用知识,它不仅包含传统语境所包含的外在因素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外在因素的内在化的形式。认知语境是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概括化、抽象化、系统化的结果,它可以包括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背景知识(知识结构) 和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涉及到人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制度、民族、社会结构、阶级地位到家庭,以及生存的自然环境。语言使用是一种认知语境参与的过程,语言本身的不完整性由认知语境进行补充。
四、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
语义的理解不是孤立的,任何字、词、句的语义把握不能通过单个字词句意义的简单相加或堆砌。要理解一个句子的准确含义同样需要把它与上下文的句群、段落甚至篇章中去考察,不仅仅如此,有时候甚至还要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去考量才能明了其真正含义。裴文(2000)还提到如果将文本意义加以引申,我们就能够发现,语言不仅能够反映社会背景信息,还能够体现说话人的感情和性格特征,包括他对听话人、对自己所要谈论的事情的态度,这便是情感意义。前者是显性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而且还是动态的,会随时间随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根据Leech(1974)关于meaning的分类,典故词语的语义一般属于内涵意义和联想意义,而在翻译中又要视不同的文体、上下文语境、情感需要侧重于其内涵义(connotative meaning),所有这些内涵意义就是认知语境所涵盖的范畴。
“意义存在或者只能存在于每一个体的理解进程中。”(Johannes Engelkamp,1988,转引自谭载喜,1999)所谓进程说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变化过程。这里所谓理解进程或者过程就有赖于每个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即认知语境。认知语境的操作方式是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心理表征。对于同一个典故语“Pull a Pearl Harbor on sb.”对于亲历珍珠港事件的美国士兵和普通美国公民而言,他们不同的经验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即由经验形成的知识草案不同,因此在具体环境语句中被激活的心理图示就自然产生了差异,结果就产生了不同的心理表征。同样在同一个个体身上也会随着个体知识体系的变化而变化,同上关于“Pearl Harbor”由于个体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战争的观点会从刚刚开始的过激向更为理性的认识发展,认知语境会有些许微调,其意义理解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认知语境是影响词义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不能达到对语义的充分理解,也就不能对语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进行正确翻译。
五、认知语境与典故的翻译
典故语作为语言当中最为凝练和富于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其话语意义是超越其基本意义的,要依据认知语境的线索来理解和翻译,既要体现其语言特色又要求保留其民族文化特色。然而,体现语言特色和保留民族特色两者就是鱼和熊掌,并不是任何时候两者都可以兼得的,如何取舍,就要视源语作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原有知识背景与当下认知语境的差异而定。Sperber & Wilson(1986)从语用的角度提出“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话语的理解。”(熊学亮,1999) 这里的假设即语境假设,也就是认知语境。
对于不同语言读者而言,由于不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他们会形成不同的知识草案,因此知识信息即意义的理解基础并不相同。语用者对信息超载部分的(意义)推导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语用者通过经验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熊学亮,1999)。也就是说,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 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推导,而这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语言使用者所涉及到的知识并非在交际过程中临时产生的,而是早就储存在大脑里供信息处理之用。认知语境是无时间性的,而且往往是隐含的。翻译者对译文中典故语推导就涉及到信息超载的部分,如何激活两种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语境,使之达到最大的统一是摆在译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由于典故丰富的文化内蕴,翻译时要同时传达其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即E. A. Nida所划分的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和情感意义(emotive meaning)往往很困难,有时根本不可能,所以,很多场合下,尽可能采取一些补偿手段,使源语和目标语的读者在心里表征的层面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通常翻译方法可以分为直译和变译,就典故语的隐讳性而言通常多采用变译法,比如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法、意义对等法、添加注释法,以上提到的直译法和各种变译法都是为了在认知语境操作的终极心理表征层面上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在此称之为“认知共振”最大化。
就Apple in one’s eyes这一典故语而言,一般词典习惯于将其解为“掌上明珠”,不仅表达了意思又传递了书面典故语的色彩,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翻译时都取这种意义,首先看看它的出处,
(1)He found him in a desert land, and in the waste howling wilderness; he led him about, he instructed him, 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
(Deuteronomy 32:10, Old Testament, the 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
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如同保护他眼中的瞳仁。
(引自周忠《英汉双解英语习语辞典》77页)
在《圣经》或者《伊索寓言》等这类对现代英语贡献很大的经典著作中,选择用直译能更好地再现圣经中原形,这类书籍是许多英语惯用语包括典故语的来源,是我们理解现代英语中很多词语的根据,也是外语读者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很重要的参考书,从这个角度而言,此时的翻译应尽量接近词语原型,试图为建立该信息的知识草案提供教材,故而用直译较为适宜。
以下是关于“the apple of their eyes”的三种不同中文翻译:
当源语和译语中恰好有相对等的成语表达同一概念时,采取形象套用法,既传达了语义又保留了原有的语言特色。
(2)这位小姐,德性温柔,才貌出众,鲁老先生和夫人因无子息,爱如掌上明珠。
(《儒林外史》第十回)
I know the young lady, and she is virtuous, gentle and beautiful. Because Mr. and Mrs. Lu have no son, this girl is the apple of their eyes.
Yang 译 (引自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143页)
(3)George was the apple of his father’s eyes. He did not like Harry, his second son, so well.
(W.S. Maughham, The First Person Singular)
乔治是他父亲德的宠儿。他父亲对老二哈里就不那么喜欢。
(引自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142页)
(4)Did the law not know that a man’s name was to him the apple of his eye, that it was far harder to be regarded as cuckold than as seducer?
(J. Galsworthy,“In Chancery”)
法律难道不了解一个人的名誉是他宝贵的东西,被认为戴绿帽子不被认为是勾引者更难看得多。
(引自张野《英语成语典故》12页)
第一句这里“掌上明珠”与“the apple of their eyes”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虽然从字面上看来英汉语里两者有着很不一样的表述,但是两者在各自的语言里却有着极为近似的形象,也就是说两个典故语在各自语言里的知识草案与当下的语言结合表征的刚好是相同的形象,此时用英语里已有的典故语取代再合适不过了,还保留了应有的语言特色,这就是形象套用法。它的不足是不能有效地传达民族文化特征。
这里借用类似的形象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原则并不矛盾,当源语典故语中的形象对于目标语读者而言完全陌生,甚至对于该形象的认知完全相悖,此时只有通过借用目标语中已有的近似形象替代的方法才能使目标语读者产生相近的心理认知,这样就达到了“认知共振”的最大化。
第二句虽然这里还是相同的一个典故语“the apple of their eyes”,但是根据上下文的推断“George”为男孩----他父亲的其中一个儿子。汉语中“掌上明珠”的解释: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后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汉语大辞典简编》1998)。《辞海》(2000)更精准地指出,多指女儿。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此后其意义又经历了缩小的过程,明汤显祖《牡丹亭》三出:“眼前儿女,俺为娘心苏体劬。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得人中美玉。”虽然这些一般中文读者并不一定清楚,但它们就是关于“掌上明珠”的知识结构,并且潜在地起着作用。在中文里刚好有个名词“宠儿”可以贴切地表达,同的是心理表征,异的是两种表达并不是完全对等,“the apple of their eyes”在英语里的语义显然比“宠儿”在汉语里的语义要广,但在上下文的配合之下,两者能达到“认知共振”的最大化。
对于英语读者第三句意为“极宝贵的东西”,而对中国读者译为“掌上明珠”激活的心理图式完全不同,译者采用近似解释的释义法翻译可以让目的语读者对“the apple of his eye”在此处的语义更好地把握,恰好得到更为接近的心理表征。
由以上的例子还可以看出即使对于同一典故语,在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下可以激起的知识草案细分下去,有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是由一词多义引起的,其结果就是一词多译。
对于源语中的高度浓缩了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物,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直译,但是当源语文化中存在而目的语中缺失时,直译根本不能胜任传达语义,更不用说传递民族文化了。
(5)Flagstaff:I am as poor as Job,my lord, but not so patient, (W. Shakespeare, Henry, IV)
福斯坦夫:我是像约伯一样的穷人,大人,可是却没有他那样的好耐性。(注:约伯,以忍耐贫穷著称的圣徒。见《圣经--约伯记》。)
注文法是直译法的补充物和衍生物,通过注文的方式向目标语读者简要介绍源语中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词汇,强行让目的语读者在极短时间内建立相应的知识草案以应付当下阅读理解的一时之需,这样就解决了目标语中背景知识准备不足的缺点。
六、结束语
认知语境是影响典故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典故中无疑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不了解其中隐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时很难准确地把握其真实的内涵意义,摆在翻译学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最适当的翻译方法。当源译文认知语境有重叠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法等;如果源译文的认知语境不对等、存在文化缺失现象时,可采取法、借用类似法、阐译法(释义法)、注文法等。如果译文的认知语境不能提供理解新信息的语境假设或者使用了不恰当的语境假设,就没法全面、正确地理解源语中的典故。总之就是要达到最大程度的“认知共振”。本文只是略举几例,英汉语都有大量的典故语语料,常常对于同一个典故语的翻译同时运用几种翻译方法相结合,其具体翻译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Cao Xueq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 Hamondsworth: Pengnin Book Ltd, 1973.
[2] 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M]. New York: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 1991.
[4] Roger T. Bell著, 王克非导读.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 Shakespesre, W. The Complet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M]. New York: Gramery Books, 1975.
[6] Van Dijk, T.A . Macrostructure.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0.
[7]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8] (古希腊)伊索著; 李长山, 陈贻彦, 孙征译.全本伊索寓言[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9] 曹雪芹.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1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82.
[1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12] 汉语大辞典简编编委会. 汉语大辞典简编[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8,
[13] 马君骅等. 汉语典故词典[M].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8.
[14] 金. 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15] 裴文. 现代英语语境学[M].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17] 朱永生. 语境的动态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8]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9] 袁晓宁, 刘成关. 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