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电镀技术

电子电镀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子电镀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子电镀技术

篇1

首先,小主人说我长得很漂亮,看!白净的脸蛋,高高的鼻梁,身穿天蓝色盛装,还有一条长长的小尾巴——点读笔,五彩缤纷的,多漂亮啊!

其次,我的功能非常多,你可以把你想学的内容先下载到我的大脑里。如果你的课本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只要拉开我的“鼻子”使我成为伸展状态,然后把书名和页码调好,再把我的小尾巴拉出来在你不懂的地方点一下,我就立刻把标准语音告诉你,如果你想知道汉语的意思,再在相同的地方点一下就Ok了。如果你有不会的东西,课本上又没有,这可怎么办呢?不用怕,万事有我点读机!只要你在选书栏里找到“英汉词典标准版”,再让我成为伸展状态,然后用我的小尾巴在“英汉词典”完全收录的“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这个框框里拼出你不会的单词,我就会把英语,汉语,包括音标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会了,就去智能辅导和“测验小超市”里测验一下吧。小心我的问题迷宫哦,如果你能得到100分,我会给小宠物加分呢!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在我的这些功能键里,最闪亮的要数宠物键了,当你按动它时,宠物就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当你再次按动按键时,“贴心小护士”就会把宠物的积分一一告诉你。我的宠物是一只小猪,它的生活丰富多彩,闷了,听听音乐或者MP3,累了,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饿了,去测验小超市吃个快餐……

而且,我还很省心呢。小主人如果出去玩,忘记把我关机,过5—10分钟没人离我,我就明白了。我会立即自动关机。如果小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偷懒的话,我会给小主人讲道理,及时提醒他,使小主人的英语学习顶呱呱……

怎么样,我很棒吧!如果你喜欢,就也去买一台吧!我的同伴会同样成为你的好朋友。我们会为你的学习助一臂之力,并且永远支持你和你共享欢乐。

篇2

目前,我国电力调度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相对集中且协调一致的分级管理体系,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优质供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而县级电力调度做为县域电网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调控、指挥县域内变电站、10KV配电网、干线和支线、配电变压器及上网小水电站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并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电力调度管理的任务

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性质和任务是由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的。电力生产具有以下特性:(1)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和用电同时完成。(2)联成电网进行统一生产运行。发电厂和电网,用户和电网,通过电力线路和变电所,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电能生产、输送过程迅速(近似光速),即使相距几万公里,发、供、配、用电都在一瞬间实现。(4)用户不能大容量的储存电能。

由于以上这些特性,电力生产管理随之而提出以下要求:(1)电网和发电厂必须按用户用电需求进行生产,发电出力和用电负荷必须在每一瞬问都能达到平衡。(2)一个电网内所有发、供、配及用电单位,都要严格按规定在统一指挥下,按一定的工作计划进行有序生产和使用。(3)电网必须留有充足的裕度。由于用电负荷的不平衡,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系统或线路都要留有一定的备用设备容量或裕度,以满足用户不同的用电负荷需求,保证对用户连续供给合格的电能。(4)由于电的传输过程很快,依靠人力难以控制,电网必须应用各种自动装置、自动化装备以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电力及电子技术设备及安全措施,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高效运行。

电力系统调度作为电力生产管理、指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机构,监督并保证发、供、配、用电各部门的生产工作协调一致,而且,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状大,电力系统调度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2 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具有功能完善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可实施对远方设备的遥调、遥控、遥信、遥测的“四遥”功能,还可通过视频监控可实现远程“遥视”功能,进而全面实现“五遥”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有:(1)电能质量分析计算,以保证优良的供电质量;(2)经济调度计算,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3)安全分析,以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4)事故实时预想,以保证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5)利用先进的电力设备和电子技术,实现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分析,并实现故障点的有效隔离,减少故障停电的范围和时间,达到智能化的要求。具备前三项功能,称为实时调度或自动监控系统;前四项基本功能均具备时,即实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前五项基本功能均具备时,即可达到了智能调度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网形态、运行特点和调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网的结构和规模会更大,结构会更加复杂,用电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同时,由于国家对降损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原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大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要,迫切需要建设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新一代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以全面提升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和提高电网调度精益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电网调度应用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调度机构的技术和人员和设备的优势,按照“总体设计、规范统一、科学组织、急用先上、注重实效”的原则,技术支持系统为整个调度中心提供一个完整的应用体系框架,实现信息的统一采集和合理应用,支撑调度机构的各类业务应用。技术支持系统的实施涉及各级调度机构、公司的多个部门与单位,并跨越多个专业,应在统一的目标下,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夯实基础、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开展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新系统的建设及其与现有系统的过渡,统一组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3 电力调度中电力技术的应用

3.1 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功能

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是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基础功能,也是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对现场运行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主要包括:(1)数据采集和交换。采集各厂站实时信息,与相关凋度中心交换信息,包括模拟量、状态量、脉冲量、数字量等。(2)信息的显示和记录。包括系统或厂站的动态主接线、实时的母线电压、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出力、线路的潮流、实时负荷曲线、历史曲线,以及负荷报表的打印记录、系统操作和事件顺序记录信息的打印等,并将信息以适合用户观看的方式进行显示。(3)远方的控制与调整。包括断路器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远方操作,发电机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的远方调节。(4)数据处理及报警。对各类信息进行计算、统计、分析,根据预定义条件进行报警。(5)历史数据保存和查询。对实时数据进行历史保存.支持历史数据查询。(6)数据预处理。包括遥测量的合理性的检验、遥测量的数字滤波、遥信量的可信度检验等。(7)事故追忆PDR。对事故发生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分析事故的原因。(8)报表和打印。产生各种报表以及各种数据、图形、报表的打印。

3.2 静止动态无功补偿器(SVC)

SVC通常由可控硅控制电抗器(TCR)、可控硅投切电容器组(TSC)和滤波器组成。具备调整电压、抑制暂态过电压、有效实现自愈功能,是一般传统电容电抗器无法或难以实现的。通常安装在负荷中心或配电站,用于提高负荷的电压质量。按其不同的组合进行低速或快速的补偿,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目前,所有的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但对配网方面,由于配网的复杂性,调度的全面开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县级调度来说,不仅有变电站 还有馈线、支线、上网小水电、配电变压器的调度管理。只有通过需求侧的有效管理,通过对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应用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智能化配电终端,只有利用自动化系统计算、分析,判断,并实现故障点的自动有效隔离和恢复供电等功能,进一步提升调度对电网的负荷掌控和平衡能力,才可能提高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供电能力,实现环网可靠供电,减少故障停电的范围和时间,才会实现电网的自愈功能,实现电网的自趋优状态,达到电网的智能化,促进调、配、用智能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4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及解决方向

(1)原先的调度系统在变电站调度自动化方面已显现出强大的优势,但由于配网的庞大和结构的复杂性,对配网的管理和调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或开发新的功能,以适应配网的调度管理。

(2)由于设备制造和测量的技术和精度选用等原因,影响了SVC和AVC的补偿精度,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对配网来说,统一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由于设备较多,线路复杂,成本过高,影响正常应用和发展。

(4)配网的结构还不够坚强,电网的规划及设计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用电客户的需求,还需要利用电网升级改造的机会进行改造。

篇3

前 言

关于电子政务成熟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思想和观点,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实现了成熟的电子政务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组织虚拟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四个基本维度。

政府业务重组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因为只有明晰的业务界定、划分和配置,才能创造良好的政府业务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效能。流程再造是政府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业务重组是流程再造的基础,没有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就很难成功,政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就难以实现。可见,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否则,电子政务的建设只会把不规范的业务和流程固化在软件程序中,使其更加难以改变。所以,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无疑是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基本维度。

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政府组织创造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信息资源具有边际效益递增效应,经济贡献难以度量;具有天生的共享特性和易传播性。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多采用多头采集、重复存放、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管理机制,导致“信息垄断”和“信息孤岛”,为电子政务的发展造成直接障碍。因此,必须把资源共享作为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一个基本维度,反之,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协同办公、“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都无法有效实现。组织虚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电子政务高度成熟的直接体现。当然,电子政务建设只要做好了业务重组、流程再造、资源共享等关键点,那么组织虚拟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必刻意追求。

一、业务重组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能存在着诸多交叉和重叠。这使得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管理权限划分不清晰,给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了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在我国政府中,不同的职能部门一般都会涉及到同一业务的管理,同一业务的办理需要几个部门的协同和配合才能完成。这种管理模式通常会导致政府的错位和缺位的发生: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相关的职能部门可能争着管;而很多需要政府来管好的事情,相关职能部门又相互推诿,谁都不愿意费力来管。比如,各级政府对电力管理就牵涉若干部门:用电的综合平衡和发电的基建投资,由政府计划委员会的能源物资处统管;日常用电的管理、节约和计划,由政府经济委员会的能源处统管;生产用电的调度,由经济委员会的生产调度处统管;用电分配和综合管理,由政府电力办公室统管;农村用电,由政府农电处负责……这就造成相互扯皮,谁也统管不了谁。以某地方政府业务职能配置为例,可以看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交叉和关联(参见表1)。

表1 某地方政府业务职能配置表

这种职能的交叉和重叠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深层问题,如果进行业务重组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业务重组就是对政府的所有职能部门进行重新梳理和划分,避免政府职能交叉和重叠。业务重组的本质是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和政府权能实现方式的转变。业务重组旨在按照政府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对政府组织的权能重新配置,以便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见,业务重组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基本维度之一。

业务重组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①政府业务的重新梳理和界定。如果政府的职能范围边界不清楚,在实际运转中就会出现政府“缺位”或“错位”的现象。业务重组就是要清晰、准确地界定每项业务的具体内容,这有两层含义: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业务范围,其次要明确界定每项业务的内涵。

②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只界定每项业务的范围和内涵还不够,还必须将所有业务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组建若干个必要的职能部门。政府权能的配置就是如何划分职能部门,如何让各个职能部门共同承担起政府的职能。首先,根据业务之间的关联程度、执行效率以及公众的便捷程度等因素组建职能部门;其次,依法为各职能部门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职责。

从范围上讲,业务重组包括不同级政府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同级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

①不同级政府之间的业务重组问题。这是垂直业务重组问题,牵扯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划分权能的问题。这种业务重组是往往伴随着全国性的体制改革,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管理变革。

②同级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间的业务重组问题。这是横向或水平业务重组问题,影响范围仅仅限于某一级政府内部。这种业务重组的目标是进一步明晰职能部门间的分工,理顺职能部门间的业务关系,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公众服务质量。

业务重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全局性。业务重组往往是牵扯到政府组织的全部,是一种全面性的业务梳理和重新组合,将导致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②革命性。业务重组的本质是政府权能的重新配置,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实现方法,往往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③艰难性。权利的重新分配是业务重组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业务重组无疑会受到强烈的反对和阻碍,在实践中推动业务重组存在一定困难。

二、流程再造

再造,就是对整个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政府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GPR)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对政务流程进行审视和再思考,通过对原有流程进行清理、简化和整合,以实现政务作业流程的科学化和高效化[1],也即通过流程优化设计,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政府流程再造旨在重新设计传统的官僚制组织过程,理顺政府政务流程,为顾客提供便捷化、整合性的公共服务[2]。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流程再造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思想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把与公众服务有关的各个方面,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的过程[3]。

政府流程再造是由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发展而来。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Fundamental)重新思考和彻底性的(Radical)再设计,从而使企业获得在衡量绩效的产品、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工作效率等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改善[4]。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务流程再造的一般性提法为政府业务流程重组[5]或政府再造[6]等。实际上,政府和企业的流程再造有着本质的差别。对政府来说,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进行了业务重组之后,流程再造才可能成功。可见,政务流程再造是对政府的办公和服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管理效率、决策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

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能为政府流程再造提供基本方法和工具。政府流程再造无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着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进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政府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过程、反馈过程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⒈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决策流程再造

决策活动是行政活动中的典型活动,行政执行是决策活动的继续,决策之前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也是决策活动的组成部分[7]。可见,政府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制定的过程,因此政府决策流程再造是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环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决策流程再造将彻底改变决策信息采集、决策信息加工、决策方案制定、决策方案选择的整个决策过程。

首先,信息技术能提升城市政府决策信息采集的模式、过程和品质。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科学决策要有信息质量的保证:①信息技术能提高信息保真率,从而改变政府现行信息传递模式与组织结构,社区或市民借助网络多渠道地将信息直接传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中间层级功能的消退,导致现代政府组织结构向中空化方向发展。两大变化的实质在于,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的网络化替代,消除了信息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滞,使信息传递准确、及时,能避免信息传递失真。②信息技术能拓展政府的决策信息源,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赫伯特・西蒙认为,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决策者进行理性判断和抉择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下,决策只能达到满意化而不可能做到最优化。有限理性阻碍了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实现,而造成人类有限理性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的缺失或信息量不足;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各终端用户发展为潜在的决策信息源,他们的意愿、要求可随时在网络上发送。由于网络终端交互联系,其意愿表达会引发网上信息聚集,即某种意愿的表达可能带动其他用户就相关问题发表见解,表达意愿,从而把恰当的信息提供给政府的领导者,避免信息不完全产生的有限理性。

其次,信息技术能实现政府决策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策人拥有了大量决策信息之后,如何加工处理海量信息是决策者面临的最大困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决策者可借助各种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软件,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能依据基本的决策信息,自动为决策者生成若干可选的方案。一方面,可以避免决策者为寻求和制定决策方案耗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决策者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这在政府应急决策中非常重要,政府决策者面对紧急情况,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可行的处置方案,既是对决策者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信息技术将改变政府寻求和制定决策方案的整个流程。

⒉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执行流程再造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是:下层众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隶属于上层少量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的组织管理结构,管理信息由低层向上层传输,管理权力则由上向下贯彻。在管理机构和人数上,下层大上层小,形成金字塔;在管理权力上,上层大下层小,形成倒金字塔。这种结构模式是工业技术革命的产物,导致业务流程分散到庞杂的组织机构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执行效率也比较低下。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尤其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要进行业务需求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通过构造政府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可以很好地梳理和优化政府的业务流程;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让业务流程作为一种标准和规范固化在信息系统里,这样可以有效规制政府的行为,防止人为的“暗箱操作”。

⒊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监督反馈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将强化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降低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一方面,信息技术能简化监督信息反馈的传输渠道,政府门户网站直接与广大市民的网络终端相连,可避免反馈信息的失真,从而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以规范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以“秘密投票”的方式确保监督者尤其是民众敢于监督,网络监督反馈能避免泄密的隐患,更能有效地保障监督者合法权益,消除其顾虑。简言之,网络监督安全系数高,为监督活动提供了技术保障。

可见,政府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完成了政府流程再造,电子政务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所以,流程再造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指标之二。

三、资源共享

共享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使用彼此资源的一种机制。所谓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一种机制。

⒈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四个层次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从需求和内容上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政府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资源共享等。

①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是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部分,是其它层次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政府数据如何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合理分布,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存放和重复加工;各职能部门如何方便地访问和获取公共数据以及其需要的其他职能部门的专有数据。其目的是:提高政府内部的效率,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分散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协同式网上办公,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一体化”的政府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下级政府如何方便地访问上级政府的信息,以及上级政府如何访问、获取和分析下级政府的信息。其目的是:加强上下级政府的沟通,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③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机关如何实时地访问政府数据,并做相应的分析。其目的是:实现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动态监督,变事后惩处的监督方式为事先预防,建设透明的“阳光”政府,有效地遏制腐败。

④政府与企业之间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是:政务公开,让企业和市民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其目的是: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

⒉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已久的美好理想,它在充分重视个体潜力展现的同时,特别强调合作,减少资源的浪费与冲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①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职能部门之间开展协同办公的需要,能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市民提供一体化电子服务的需要,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④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正确决策、整体规划的需要,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可见,如果不把资源共享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的话,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等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就无从谈起,所以,资源共享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维度之三。

四、组织虚拟

组织虚拟 (Organization Virtual) 是一种规模较小、但能发挥主要职能,难于确定边界的、虚实结合的新型政府组织形式。组织虚拟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主动、不间断、随时随地的服务的组织存在形态。虚拟是指用信息技术营造的网络世界和数字平台,它与现实世界和自然平台构成了我们当今的世界。虚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介方式,必然成为人与人之间、人与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沟通的一种中介方式,也必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手段与途径[8]。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就是让政府组织虚拟化,让政府管理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从自然平台走向数字平台。

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是这样一种政府:它的组织存在于组织间的网络以及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内,由许多覆盖在正式官僚机构之上的虚拟机构组成。组织虚拟具有如下特点:

①职能部门虚化,部门化程度很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将实现真正的组织虚拟,人们勿需关心实体政府的存在,只需在线获取政府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服务。

②组织边界模糊或消失。组织虚拟状态下,人们勿需关心政府职能部门的存在,政府组织成为事实上的单一体,能为人们提供“无缝隙”的“一站式”服务。

③政府的部分功能流失。组织虚拟状态的政府将把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部门承担,将本属市场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市场,政府的部分功能收缩或流失。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在各个方面的特征都有不同之处(参见表2)。

表2 组织虚拟状态下的政府与传统政府在各个方面的特征的比较分析

在组织虚拟状态下,政府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有机系统。这个有机系统中储藏着政府用户需要的信息、知识和虚拟服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这些信息和服务,他们不会关心这些服务是由谁提供以及怎样提供的。也可以说,政府是一个透明的“黑箱”,“看似无物,其实有物”。一句话,在组织虚拟状态下,政府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储藏加工中心,是虚拟服务的生产和派送中心。

组织虚拟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①信息系统。组织虚拟依靠信息技术来组织信息,组织虚拟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各种信息系统是组织虚拟实现的基础。②信息资源共享。组织虚拟以信息资源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在组织内部的充分共享为前提。③信息流。组织虚拟实现后,政府组织主要依靠信息流完成沟通,数字化公文的自动流转是组织内部沟通的主要方式。④工作流。组织虚拟实现后,政府组织内部依靠“工作流”自动实现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过程。

组织虚拟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变革,是政府管理的未来模式。组织虚拟的实现是以电子政务发展高度成熟、高度发达为前提的。虚拟政府主要依靠各种信息系统来实现组织虚拟,反过来,政府要真正实现组织虚拟,必须具备很高的信息化水平: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政府业务流程自动流转,在线服务可靠、完善、持续。同时,通过对政务业务流程中的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知识管理和共享。可见,组织虚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评价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基本维度之四。

参考文献:

[1]Linden R M.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汪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胡德平.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探讨及其实践路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4)

[3]王树文,李青.政府改革与政府流程再造[J].理论学刊,2004(12):84-86

[4]Hammer M,Champy J.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ewYork:Harper Business,1993

[5]董新宇,苏俊.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的模式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4(4):45-48

[6]王泽群,刘清.浅论西方“政府再造”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理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6-78

[7]Simon H A.管理行为[M].詹正茂,译.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齐明山.从现实政府走向虚拟政府的变革[J].新视野,2006(2):36-38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212-01

按照当前社会需求独立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需要在很多课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当然数字电子技术也不例外,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主要针对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动手能力差,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手法单一等特点,并结合独立院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现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做了大量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考核方式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主要改革就是改变“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样的传统方式,结合独立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到课率差的现状,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勤成绩”,这样“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考勤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要求较高的特点考勤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考勤成绩可要求学生按时上下课,并认真听讲即可得满分,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改善到课率低这样的现状,其中平时成绩可分为两部分,平时作业占10%和实验占20%,作业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实验可参考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以及实验考试三个部分来打分。

2 教学方法改革

(1)改变传统教师直接讲新内容的方式,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先写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所有问题,按照问题来讲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卡诺图化简时,可先提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最小项?②卡诺图的结构?③逻辑函数和卡诺图的关系?④用卡诺图如何化简表达式以及卡诺图化简规则?在讲课中可一步一步逐渐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卡诺图化简逻辑表达式。

(2)因为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主要以分析和设计两部分为主,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逐步建立设计思维,可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开始,例如最初可让设计一个判断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的逻辑电路,4-6个人分为一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要求每组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比较每种设计的优劣点。这样可逐步设计计数器、秒表计时器等等。当然在此过程中,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可在每组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时,要求每位同学只说一个部分。

(3)传统的教学手法主要用黑板讲授,但是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有大量的电路,像集成芯片的内部电路图,需花费大量时间画图,而且这种教学手法单一,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弊端,幻灯片放映过快,没有黑板讲述思路清晰,所以我们可以在以多媒体讲课为主的情况下,采用黑板辅助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部分需要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为增加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可增加实验考试部分,可在实验开始时告诉学生将会进行实验考试,实验考试内容就在所有做过的实验中,到时抽签决定做那个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独自做实验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社会需求与有限的实际条件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需要在考核方法与教学方式方面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Q330.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359-01

时展至今,整个电网运行状况与人们生活、生产水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健康、安全、经济、持久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是电网负责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电力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普遍采用了电力调度技术来实现电网管理,也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和策略来对电网调度技术进行了革新,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电力调度的智能化管理,有效缓解了当前电能供需矛盾。但是,我国现行的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它在解决传统调度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受到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影响,不足之处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下面我们就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

一、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概述

在电力事业发展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建设,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

1.电力调度自动化概述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并且制定相关决策手段全过程管理技术。在多年的应用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利用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发展成为可能,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综合、系统的内容。这一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能有效的开展各项数据的采集、归纳、汇总、整理和处理,同时将信息传递给管理中心保管,从而实现了区域电力系统的全自动、全过程控制,保证了电能调度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原则

就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具体应用而言,它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必须要以现有的调度管理体制为基础,以现有调度技术为平台开展工作。然后在工作中结合配电网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律,根据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软件数据采集、坚实以及调节报警等功能要求来配置针对性强且功能广泛的软件,最终使电网调度工作实现分析型以及智能化。

3、电力调度自动化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管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系统,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也给电力企业自动化管理成为可能和必然。电力调度系统作为电力企业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种科学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给其提供了有利发展条件,也为其完善和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是当前电力调度系统在运行和维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矛盾,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因为自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以及素质不高等,导致设备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电力调度自动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具体应用

电力调度的应用目的在于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为各类电能生产设备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电力调度的具体工作人员通常都是一句信息采集设备和反馈方式来实施管理工作的,包含了对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频率等多方面内容。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检测技术、控制手段不断完善,电力调度技术的支持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电量计量

电力营销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电量计量,电量计量和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在当前的电力调度工作中通常都是通过阶段性的统计分析来对电量计量的情况进行汇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数据采集的连续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所得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在数据传输方面应该保证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非常多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电力系统自动化就可以很好的保证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同时还能够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的校验,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电力计量数据的时效性,所以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

2.2 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

这两个重要的环节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能够根据电网的运行情况对其频率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能够对电网运行中的经济调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该系统可以对各个调频电厂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对互联电网净功率偏移也能够予以有效的控制。针对非调频电厂还要根据日负荷曲线的变化来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这也对电厂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数据获取

数据获取顾名思义就是数据采集,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中的输入环节数据获取的过程,主要有采集、处理和转发3个阶段在电力系统中数据采集的核心在于数据的传输当前数据传输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a.有线传输,有线传输通常通过光纤、双绞线以及电缆等媒介进行。b.无线传输,无线传输一般通过微波、高速蜂窝以及无线扩频等形式进行。当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数据传输方式通常以有线为主与有线传输相比,无线传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线路的铺设,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利用无线传输采集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处理。如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让无线传输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更多的运用。

3、EMS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3.1 网络建模功能

调度自动化系统利用EMS技术进行网络建模,指的就是图模的一体化技术,即借助于生成图形来推动设备模型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生成,从而保证调度工作的数据库模型与图形处于相互对应的状态,促进系统维修数据可视化的实现,以降低系统维修的难度。此建模的软件一方面必须要能够利用图模一体化的技术来推动绘图、建设模型以及构建数据库这样三个方面的一致性与同步化的实现。

2 网络拓扑分析

电网的状态估计主要就是以拓扑分析作为基础来实现的,这种拓扑分析能够利用电力系统中具备的刀闸、开关等的开合状态,为具有任意的接线方式的电站来进行电气连通关系,从而使构筑出的拓扑岛能够实现估计状态、计算潮流以及模拟培训调度员,还有实施安全分析下的经济调度等功能。这种网络拓扑既能够以独立的状态进行应用,也能够在其他应用中以子进程的身份来存在,可以同时满足实时状态以及规划态、研究态等的应用,实时状态的应用主要借助刀闸变位等事件来启动。

3.3 负荷预测功能

EMS技术的负荷预测的功能主要就是借助于对以往数据的分析,来使用时间序列、动态自回归、人工神经网络等相关模型,对系统的未来负荷状况,以及影响系统未来负荷的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气压、休息日等进行分析,从而使系统实现超短、短期、中长期等全阶段的预测。这项功能可以用地理区域、全系统、负荷类型等作为自身的预报的参照依据,而且预报时间能够实现自定义。

三、结束语

结语

篇6

1 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

1.1 主站硬件系统

计算机技术近年来一直按摩尔(Moore)定律发展,现在高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十亿条指令,内存已达若干吉字节(GB)。原来需要巨型机或大型机的电力系统计算,现在用台式机就可完成,原来用于离线计算的方法,现可移植于在线计算,甚至实时计算。

目前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主机的计算机大致分为三类:

①精简指令计算机。该类机器采用超流水线结构、超标量结构的SUN 工作站和Alpha 工作站,其性能优异,可靠性高。

②复杂指令计算机(RISC),即市场上常见的以INTER芯片为主的个人电脑。价格低廉,技术较为成熟,各种应用软件丰富,但性能一般。

③小型计算机,其性能优异,并行处理能力强,但价格较高,维护要求也很高。

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64位CPU和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已在服务器领域占主导地位。

1.2 主站操作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的操作系统大致也可分为三类:

①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该系统包含的应用软件十分丰富,且界面为广大用户熟悉、易用,但存在缺点是系统容错处理,安全可靠性及实时处理能力不强。

②基于开放性的UNIX 操作系统。UNIX 操作系统是源代码开放的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很多大中型企业、单位的计算机主系统都采用该操作系统。当前调度自动化系统OPEN-2000即是采用SUN公司的SOLARIS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其结构严谨,可靠性及实时性强,但其支持的应用软件较少。

③ Linux 系统。该系统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LinusTorvalds 编写的一种可以自由使用的UNIX 操作系统,其源码放在Internet上,吸引了大批有兴趣的高手共同开发,不断完善,将NT 的易用性和UNIX 的可靠性结合起来,将XWindow/MOTIF 接口与UNIX 功能结合在一起,被认为是当今UNIX 的最好实现。

1.3 数据库技术

以前受机器速度和内存容量的限制,在数据的安排和数据库的设计方面采用了许多技巧来加快计算和数据存取速度。而现在由于计算机的速度已不成问题,所以考虑的重点主要放在数据的安排和数据库的设计等方面。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SCADA 采集来的实时信息不仅要被调度和远动人员使用,还要能被其他部门如运方、用电、生产等部门使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度系统的作用。另外,生产管理部门在MIS中有大量的管理信息和系统参数,只有把这两类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反映电网的运行情况和全局的生产管理情况。因此数据库技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信息共享。数据共享主要表现在:

①实时网内部各应用功能之间,如SCADA,PAS,DTS 等数据共享。

②实时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如MIS 之间,数据也可以共享。

③广域网之间实时系统与上级调度和下级调度之间可通过X.25 进行数据通信、共享数据。

④所有数据都可被各种商用软件访问。

1.4 高级应用软件

大规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投运,调度员需要处理大量的电网实时信息,作出各种调度决策,工作强度很大,要求也很高。为了使调度工作真正由经验型调度提高到分析型调度,有效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和提高调度员的调度水平,应用能量管理系统(EMS)和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很有必要。

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覆盖了电网所有变电站,规模比较大,但是仍然停留在只有安全监控的SCADA 水平上,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有距离。根据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开发EMS 应用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网络拓扑。根据遥信确定整个县域电网的电气连接状态,为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提供网络结构,并能辨识和校正断路器的错误遥信。

②静态安全分析与安全校正对策。静态安全分析软件可给出电网运行不安全的各种状态,如母线电压越限、主变过载等。对不安全的各种状态,安全校正对策软件给出遥控遥调方案。

③状态估计。根据网络拓扑和遥测,给出网络内各母线电压和实时潮流,并能辨识遥测量中的不良数据。

④调度员潮流。在给定的运行方式下,调度员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计算潮流,越限报警。

⑤负荷预测。负荷预测间隔为15min,预测范围为一天至一周,主要为安排运行方式、电网经济调度服务。负荷预测应考虑正常工作日与节假日、天气预报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⑥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系统设备上的电流、电压的变化受到故障地点、网络结构、实时潮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实时进行各种短路或断线电流计算,才能为继电保护整定和运行分析提供依据。

⑦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DTS的开发应用,可有效地提高调度员工作水平,特别是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2常规厂站系统

2.1 常规自动化厂站

这种模式是根据远方终端装置(RTU),选配当地监控系统(又称当地功能),再配上变送器、遥信转接、遥控执行、UPS等屏柜,站内保护装置的信息可通过遥信输入回路(即硬件方法)进入RTU,亦可通过串行口按约定的规约通信(即软件方法)进入RTU。

此模式适合于从35kV以上的电压等级的不同规模的变电站。根据用户不同层次的要求,其当地功能的配置可为1 台PC 机,也可是一个完整的双前置、双主机、双工作站的监控系统。该模式保留了RTU 的功能和二次回路设计。

2.2 综合自动化厂站

目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都采用微机保护,其保护单元可以与测控单元各自独立,也可以合二为一。

系统一般都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现场总线(如CANbus,LONworks等)支持光纤或双绞线; 各功能单元可分散装设在一次设备旁边,可减少大量二次电缆,接线既简单又可靠;具有标准接口及开发工具,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取代大量常规表盘,便于维护,降低成本。但由于分布式保护测控装置一般直接安装在一次设备上,所以对环境适应性要求比常规设备高。

当地监控功能作为当地运行人员的人机交互窗口,以图形显示、报表打印、语音报警等各种方式实现当地“四遥”,按“五防”要求控制开关及刀闸的跳合,按需调节档位。

2.3 通信技术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道问题一直是影响系统正常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

电力载波通信的传输速率一般不超过1200波特,而且受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 小微波通信的最高速率为64K 比特,虽然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传输容量较小,无法实现网络通信。目前,光纤通信(SDH)有了较大的发展,传输速率可达2M、10/100M 甚至更高,这将为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网络传输提供可靠的通信平台。RTU 与主站的通信将由常规远动规约通信转向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通信。

2.4 网络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100Mbit/s 甚至1000Mbit/s的LAN网络将逐步普及,各级电力数据网络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初步实现电力系统信息高速公路。不同地区的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互连将像本地系统互连一样,可形成树状分布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实现电网数据的共享,其高级应用功能(如分布式潮流计算、分布式网络分析、分布式AGC等)正在研究之中。因此各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应支持安装多种计算机通信协议的能力,如: TCP/IP(网络通信)、X.25(分组交换)、V.35(数字通信)、PPP(点与点通信)等。X.25一般应支持部颁数据应用层分组交换协议,以适应电力ISDN 业务网接入。

②系统网络与信息网之间应相对独立,具备安全隔离措施,如采用FIREWALL、ROUTER 隔离措施,特权口令管理等。

③在信息网上应支持对实时、历史及应用数据库的ODBC标准,能够通过网络访问上述数据库进行报表制作。

④支持Web浏览器访问方式的扩展。在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传统的MMI 仍将保留,主要供调度员使用,新增设Web服务器供非实时用户浏览,以后将逐渐统一为一种人机界面。

篇7

九年级飞鸟集读书心得1自然的诗歌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泰戈尔的《飞鸟集》一定是最清新的自然诗集!随便翻开这本书的任意一页,随时都可以看到一些关于自然的词语,比如说:“瀑布”、“鸟儿”、“云”、“太阳”等等。不过,虽然写的都是大自然的事物,但隐喻的却是各种各样人生的哲理。

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泰戈尔闻名世界。《飞鸟集》是他的代表的诗集之一。他在诗中写到“假如你为了思念太阳而落泪,难道你没有错过群星吗?”是啊,其实太阳跟群星一样,其实都是宇宙之中的一颗星星,但由于太阳直接给人类带来光明,而星星只会在夜晚的天空里眨眨眼睛,于是在我们眼里,太阳发光发热,而群星的闪耀连月亮的光辉都比不上。于是我们注重了太阳,忽视了群星,注重了伟大,忽视了渺小——但实际上呢?我们已经错过了太阳,难道还要放弃星星的美丽吗。何况很多星星其实比太阳还要大许多了!

“鸟儿但愿它是一朵云,云儿但愿它是一只鸟”。我读到此句会心一笑,其实它们何必各自“但愿”呢?人们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才是好的,自己的东西总不如别人,但借来一用却往往发现,其实别人的东西也不过如此,或者说还不如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你的“厌倦”,别人还在“但愿”呢?

“上帝期待,人能重拾童年的智慧。”那么处在童年的我们有怎样的智慧能让上帝也念念不忘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又会丢掉多少美德呢!是可爱,是单纯、还是成人难有的真诚。长大后的我,能保留儿时的美好,不让上帝失望吗?

“人类自设障碍,对付自己”中国也有成语叫做自作自受。人类造出武器,相互攻打的也是人类自己。在这句诗歌写后的若干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消失,核电危机,哪一样不是“人类自设障碍,对付自己”呢?

《飞鸟集》是一本好书,从它至少有15个中译版本便可以知道,译者和读者对它的喜爱。《飞鸟集》诗歌集语含义非常丰富,就是相同的人,年龄和心境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当我学习疲倦后,看一看《飞鸟集》身心就会舒展开来,我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它!

九年级飞鸟集读书心得2《飞鸟集》它是诗人泰戈尔的杰作。这部伟大的杰作由325首小诗组成,小诗虽然短小,却蕴藏着一丝童趣和深刻的道理。从不止哭泣的婴孩,到历尽艰险的探险者;从没有经验的青年,到饱经风霜的老者;从平凡不过的小草,到美丽妖艳的小花;从展翅高飞的小鸟,到洁净无暇的白云,无一不充满趣味。泰戈尔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天下万物都活了起来,让它们有机会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

这本书的第一页就写道:秋天的黄叶,它没有什么可唱的,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这本书的诗句里面,有描写一片美景的,有描写一段对话的,还有凭着对生活感悟写出的警世格言。其中有一句:我今晨坐在窗前,时间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这句话饱含的哲理其实也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些格言不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警世作用,还能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泰戈尔用简洁的语言,构造了一个真理的殿堂。

不可否认语言的简略使得《飞鸟集》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其蕴含深刻无价的真理。从泰戈尔的文笔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认真的态度以及对爱的思索。毫无疑问,泰戈尔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热爱生活,因此也隐去了生活中的苦难与阴暗,保留的是光明与欢乐。泰戈尔对爱的思索,更是深切,更是执着。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母子间温馨的亲情,人与自然间微妙的感情。一切人类可以体会的情愫,都被泰戈尔原原本本,又及其含蓄地表达出来。泰戈尔尤其崇尚爱情,他毫不吝惜地运用了大量比喻来赞美爱情的伟大与永恒,就像他写的那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

他把爱与真理恰到好处地放在生活这架天平的两端,没有丝毫的偏差。生活的天平——爱与智慧;生命的天平——爱与真理。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我们都能从中悟出一样的道理:爱是人生的基础,爱是人生的全部!不妨听着轻音乐,捧着《飞鸟集》,想想自己是一只飞鸟,在无尽的蓝天中自由的翱翔。

九年级飞鸟集读书心得3《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它由三百二十五首意蕴深长的小诗组成。泰戈尔歌颂这世间美好的一切,万物生灵在泰戈尔的笔下都充满了善意。溪流汩汩作响,那是自然对世界的馈赠。旭日冉冉升起,那是上天对人类的爱怜,诗人的双目滤去了世故与不安,让爱静静的流淌,让美默默的绽放。我们在《飞鸟集》中,追寻美与爱,谛听生命的祈祷,为明天的理想,添上坚定的翅膀。

我存在于世,是永恒的生命的惊喜。

赞美生命,是因为它的存在是一个华丽的奇迹。生命在无垠的宇宙间飘摇,我们常常为其脆弱流泪,也为其坚毅鼓掌。阿甘说过:“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而正因为无法预知的未来,才让坚持前行更有意义。

正如《飞鸟集》中提到的:“我存在于世,是永恒的生命的惊喜。”人生是变幻莫测的,此刻你脚下坚实的土地,可以让你赖以生存安生立命,而或许在下一秒,它就会变成沼泽泥淖,吞噬掉你的所有。而此刻你经历的狂风侵袭,在下一秒也可能阳光和煦。所以,在顺境中思虑危机,在逆境中坚信奇迹。要相信生命会在漫长的跑道上蜿蜒曲折出一个璀璨的梦,那些信念,会像夜空中的启明星,伴你度过最黑暗的夜,引领你去夺取属于你的绚烂明天。

永远不要折服于困难,因为活着就会遇到奇迹,因为我们的生命永远有惊喜。

九年级飞鸟集读书心得4读印度诗人——泰戈尔大师的诗歌,不同于读那些明媚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他的文字中有一种独特的新鲜。读每一首小诗就像在初夏滂沱大雨后的清晨,推开窗户,你会俨然发现一个清清白白的天空。

《飞鸟集》是一部格言诗集,由325首无标题小诗组成。泰戈尔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寻找理想境界的“永恒旅客”,像飞鸟一样漂泊寻找。在这部诗集里,泰戈尔把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约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短小精悍的诗句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泰戈尔曾在书中写到:“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这句话虽然是写小动物的,但实际上是在给人类发出警示。面对生活的风雨,要有清醒的选择。学会舍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明智的选择胜于盲目的执着。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放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例如友情、亲情,都是弥足珍贵的,需要我们珍惜和爱护,失去了这些,即使家财万贯也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死亡如秋叶般静美。”这是飞鸟集中极其有名的一句话。泰戈尔用诗来阐述生命,把生命比作四季。夏天激情澎湃,正如正值壮年的我们,是那么灵动。然而到了秋天,树叶频频坠落,枯干的枝条也没有了一丝生机,正如我们生命的尽头,一切变得安安静静,沉归泥土。告诉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像夏天的花朵一样绚烂,活出的一面,死的时候回首往日感觉不虚此生,不留遗憾,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安静祥和地离开。

“不要说这是早晨,并以昨天的名义将它打发掉,像初次看到的一个新生的、尚未取名的婴孩那样看待它吧。”泰戈尔在诗里还展示了“晨”另一种的意义。每日清晨的到来,并不是一件单调的、无休止的重复琐碎的小事,而是一种永恒的再现。因为晨在到来前,光明战胜了黑暗,自由战胜了约束,这是一支重要的插曲,它赋予了深刻的含义。

泰戈尔的《飞鸟集》曾在中国现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家冰心在她的诗集《繁星》序里曾说过,她的诗受了泰戈尔的影响。《飞鸟集》虽创作于1913年,现在读来,仍然回味无穷,书中散发的清香,用轻松的语句道出的深刻的哲理,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我想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原因所在,也是它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九年级飞鸟集读书心得5飞鸟的象征是什么?是自由。大诗人泰戈尔写的这一部《飞鸟集》,以抒情的诗篇记录着他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想,给了我许多的人生启示。

《飞鸟集》中的语言优美,有许多饱含着理性的话语。其中便有一段:“权威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世界便把权威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爱情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世界便给予爱情以在她屋内来往的自由。”这段话用语言描写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诠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说《飞鸟集》中的智慧是无限的。

这部诗集以“飞鸟”的名字命名,因为这部诗集是自由的完美体现。它带给人轻松愉悦之感,阅读过后,仿佛脑海中真的有一群群展翅翱翔的飞鸟,它们向往蓝天,努力高飞,把天空作为自己生命的起点、终点。这部诗集想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信念,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向前拼搏、迈进,正如天空中不停飞翔的飞鸟。

篇8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障电网能够稳定运行的可靠系统之一,在电网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力运行与管理方面在不断发生变化,供电企业要保障用户的安全用电,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上就要不断进行升级,在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依靠现代化科技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电网,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笔者根据调查,查阅了众多的参考文献,发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具有以下特征。1、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准确的采集、检测处理电网中不同元件在系统中实时运行的过程,以及是否发生故障。2、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根据内部元件的运行状态,在达到经济指标的要求中,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调度信息以及给出相关依据。3、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将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协调,保障供电网的安全,减少供电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够根据要求提供优质化的供电。4、电网调度自动化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电力事件的突发概率,最大化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针对突发停电事件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1、CC-200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这是我国电力科学园以及东北电力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产品,具体的功能是使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根据不同功能在ALPHA服务器重的节点分布,即使有部分节点出现问题时,整个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目前CC-2000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其成熟、稳定、通用性高的特点,为我国电力系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中大批量使用。

2、SD-6000能量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使用开放的平台进行管理,使用了超大型的调度投影屏以及调度电话的自动拨号技术。SD-6000是我国目前技术先进,功能调达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郑州等地区,因其技术的经费以及后续的维护,并没有投放在大量的城市中。

三、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调度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普及使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不断创新智能,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在未来,智能化的调度技术,能够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能够有效的获取电力系统在运行时的发生的问题,并对电力系统实行实时监测与优化,并对基础的故障进行自动修复,将监测的每一步都不断细节化,达到对故障的预判,并分析出解决策略等。对于突发现象,也能够实时预报警系统,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提前预支到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状况,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2、可视化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还是使用专门的数据进行故障分析,需要专业的人才对电网调度进行把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利用图片的信息来获取信息,所以,在未来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中,可以对传统的利用数字,文字或是表格与现代化的图像相结合,以便于调度人员能够更直观的看到通过图像技术表达的电网中的不同信息,也能够对不同的电网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发生的电压波动现象,可视化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就能够直接通过图像的形式告诉调度人员发生的故障原因。更好的让调度人员直观的看出不同图像代表的含义,第一时间做出维修,减少经济损失。

3、面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能够让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传递出其中信息,产生的问题或是预估可能发生的故障。这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来说是一个高效的发展技术,但面向对象技术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进行辅助,在实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代表着在我国未来电网调度自动化不能够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一定会在时代的进步中找到适合的手法,进行融合,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实效性。

4、实施无人监管模式。目前我国对电网调度上还是处于轮班状态,但电网在很大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故障及问题,所以从某些层面上浪费了一定的人员消耗。所以,在未来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中,可以实施无人监管几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实施自动化的监控,对其状态,安全性进行分析。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报警,并将故障信息通过信息的形式传递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工作人员过来处理问题,也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排查时间,在发现故障后直接带着相关技术人员过来解决问题。实施无人监管模式,减少值守人员,提升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让更多的员工到需要的岗位中。

结语: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智能化与先进化,与此同时,我们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其适应智能化的设备,掌握创新技术,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9

[8] 陈波.基于μC/OS?Ⅱ的电子书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9] 韩英.一种基于BMP 图片的显示方法[J].仪表技术,2011,17(2):61?62.

篇10

随着电网不断的发展,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要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作为重要支柱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要适应电网需求的发展。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量质量。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最核心内容。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分为发电和输电调度自动化(通常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网调度自动化(通常称配网自动化)。

二、电力系统远动

电力系统远动就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对电力系统实施的实时远方监视与控制。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被控站和远动通道。狭义远动系统只包括两端远动设备和远动通道;而广义的远动系统包括控制站的人机设备和被控站的过程设备在内。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功能由各级调度共同承担,而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则由大区网调或省调负责,网调和省调还应具有安全分析和校正控制等功能。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

1.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

通过电力系统监视与控制为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高层次功能提供实时数据。其中监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告警和打印,以及对电力系统异常或事故的自动识别,向调度员反映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而控制主要是指通过人机联系设备执行对断路器、隔离开关、静电电容器组、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进行远方操作的开环控制。

2.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要内容是利用实时数据对电力系统发生一条线路、或一台发电机、变压器跳闸的假想事故进行在线模拟计算,以便随时发现每一种假想事故是否可以造成设备过负荷、以及频率和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不安全情况,是一系列以单一设备故障为目标而进行的在线潮流计算。

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在满足安全、电能质量和备用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和考虑网络损失的影响,以最低的发电(运行)成本或燃料费用,达到机组间发电负荷经济分配且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的一种调度方法。在调度过程中按照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约束条件,在给定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在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条件下,以全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为原则,将系统的有功负荷分配到各可控的发电机组。经济调度一般只按静态优化来考虑,不计算其动态过程。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是采用了RISc工作者,UNIX操作系统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西门子SPECTRUM系统。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基于32比特SUN点的SPACE或IBMMRS6000工作站硬件平台,引入软总线概念,服务器之间及内部各进程与实用程序问的信息交换实现标准化开发的。采用了分布式组件、面向对象等技术,广泛应用于配电公司、城市电力公司和工业用户。

2.CAE系统。该系统采用64比特ALPHAI作站、客户I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双以太网构成的EMS硬件平台,选用分布式应用环境开发研制的,集DAC、SYS、uI、APP、COM于一体。该系统功能分布于各节点,能有效地减少网络数据流,防止通信瓶颈问题。

3.VALMET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可连接SUN、IBM、PHA工作站。该系统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应用软件三个服务器。

五、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该技术应该能够及时并准确地采集、检测和处理电,网中各元件、局部或整个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②能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等指标要求,为调度人员做出准确的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提供依据;③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协调,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并提供优质的供电;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尤其是能避免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连锁性事故发生。

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调动自动化技术应朝着模块化、面向对象、开放化、只能化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展。

1.模块化与分布式。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就是模块化和分布式。组件技术是一种标准实施的基础,能够实现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基于平台层解决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

2.面向对象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先进且能很好地遵循ClM的技术,但它的实现有一定的难度。

3.电力系统调度综合自动化。全面建立调度数据库系统,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避免电力系统崩溃或大面积停电事故,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并完善电气事故处理体系,使事故停电时间降到最短,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影响。

篇11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广泛使用计算机、RTU等微电子设备。县级电力调度及其变电站由于其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地处山区等,其地网的接地电阻往往很难达到规程的要求,其防雷工作更需引起重视。由于一些微电子器件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小至微安级,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流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对微电子设备的干扰和损害尤为严重。在雷雨季节,有些电力公司调度大楼和电力公司所属自动化显示系统、通信联络系统(Modem、载波机、程控交换机等)等常常遭到雷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电力系统的正常调度、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尽管有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取了一定的防雷措施,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仍然经常发生雷害事故。本文通过在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防雷的实践,提出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现代防雷技术。1 雷电入侵通道概述雷电直接击在变电所设备上,这种情况几率比较小,因为设计和施工的都会考虑到安装独立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 雷电可能沿着电源线入侵,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到变电所,如避雷器动作,则是避雷器残压叠加后,通过所用变的电磁感应耦合到低压网络,使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的电源模块损坏的。此时,低压电网过电压的幅值主要与避雷器的残压,避雷器与变压器距离和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的长度有关。 雷电可能沿着通信线入侵,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在通信线路与设备之间有一定电位差直接作用于串行通信口(RS232/422/485等),根本原因是在400V低压电源侧缺少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特别是缺少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保护,使低压网络中的雷电过电压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同时,雷电对微机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电源又没有与其他电源分离,或采取特别的防止雷电干扰的措施而使雷害事故发生。 雷电感应时常发生,通过35kV或10kV高压感应到400V的低压线路。如低压网络较大,或有低压架空线路时,当雷电在其近区活动时,会在400V低压网络上感应出较高的过电压而打坏接在低压电网上的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系统或通信系统的电源部分。 此外,雷电还通过反击、截波以及倒灌等方式作用在设备上。

2 目前二次设备防雷存在的问题 2.1 MOV残压与二次设备耐压值配合不合理 由于目前的制造工艺有限,使得避雷器的残压比额定电压高6倍。例如在220V线路上使用的低压避雷器残压为1.3kV,而一些敏感芯片的耐压值仅为6~10V,其残压值极大地超过了芯片的安全电压。

2.2 MOV动作时引起截波过电压 避雷器在动作时电压下调(截波),通过避雷器安装点到二次设备端之间导线的电感与二次设备输入端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截波通过该谐振回路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截波过电压)。

3 针对问题的对策 3.1 电源系统等电位技术

IEC1024规定:为实现雷击保护电位均衡,应采用均压等电位导体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于被保护空间中的外部避雷装置、建筑物钢筋架、安装设备、各种导电体、供电及通信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当雷击时,地网电位升高φ=IRch=100kA×2Ω=200kV,水平方向的电位以1kV/m的速度下降。由于二次设备所用电源都是由变电站的站用变压器所供给,站内各二次设备分布在不同位置,而设备外壳则是就近接地,电源中性点与设备外壳间的电位差引发反击,由电源系统造成巨大的电位差,导致反击和“倒灌”的发生。

3.1.1电位差计算。 三个设备外壳电位分别为:φ(A,B,C)=IR-L(1,2,3)ε;而电源的电位为:φD=IR-L4ε;设备外壳与电源电位差为:Δφ=φ(A,B,C)-φD。其中ε为电压降常数1kV/m。

2.1.2解决办法:二次设备用电源通过1:1 的隔离变压器向二次设备供电,使被保护对象的各部位尽可能构成等电位,从而杜绝电位差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隔离变压器的作用:电位浮动,二次设备用电源通过1:1隔离变压器向二次设备供电,实现二次设备局部地网电位“浮动”,利用“水涨船高”原理消除反击。 雷电波隔离,通过隔离变压器初、次级开路的原理对沿电源入侵的雷电波实现隔离,被隔离的雷电能量经隔离变初、次级的避雷器入地。

3.2 避雷器残压衰减技术 针对避雷器残压远远大于二次设备芯片耐雷水平的情况,可采用一种新型的中和变压器对其进行衰减。 该中和变压器由一环形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线圈组成。如图1所示,新型中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中和变压器是在差模输入的状态,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对于二次系统无任何影响。

当雷电入侵时,变压器是在共模输入的状态,雷电流经避雷器进行泄放,在线圈里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势,这部分的变化电压抵消部分残压,以达到降低残压的目的。U输出=U入残压-ΔU,而ΔU=L(di/dt),此时两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同,则Φ=Φ1+Φ2,所以总电感值为:L=L1+L2+2M。 两线圈的互感系数M由磁通量和雷电流决定。 雷电流的陡度是非常大的,根据上式则可明显看到中和变压器输出给二次系统的电压有很大减低。此外,使用中和变压器还能消除直接使用避雷器而产生的截波过电压。

结语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我们应从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严格按防雷接地规程办事,应用新技术新装置,采用电源系统等电位技术和避雷器残压衰减技术是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极大减少雷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巨丰.现代防雷新技术[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7.7.(1)56-59

篇12

(1)纸质图书根据其内容的多少,其所占的实际空间大小不同,一些大部头的图书占地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同时,对保存、管理的要求较多,需要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支撑和保障。

(2)电子图书所占据的是虚拟空间,即一个电子阅读工具上能够储存数以千计的图书资料,具有占地小、存贮量大、携带方便等优点。在保存管理方面,人们只需要保证硬盘等存储器的安全即可。

2、阅读条件方面

(1)纸质图书只需要适当的光线即可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

(2)电子图书在阅读时首先必须要有相匹配的的电子阅览工具,包括电脑、手机、掌上阅读器等。同时,读者还要确保其工具的电源供给以及自身对这些设备在操作步骤、网络知识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3、检索查阅方面

(1)纸质图书在进行检索查阅时必须进行逐本翻阅,虽然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配备了电子检索系统,但只能显示书名和简要,读者要想了解全文内容,还是要进行实本阅读,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2)电子图书由于其存在形式同电子数据库统一,因此读者在进行检索时,能够迅速的从海量的电子图书库中准确调阅出图书,并进行全文的查阅,方便快捷,极大的缩短了图书检索查阅的时间。

4、身心舒适度方面

(1)纸质图书在阅读时需要柔和、明亮的光线,读者通过近距离的感受书页质地以及油墨香味,充分的融入到温馨、惬意的阅读氛围中去,能够同文章产生快速、高度的共鸣,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巨大的满足。同时,由于阅读时的光线适度、环境幽静,不会使读者在阅读时因外界因素产生不舒服等状态。

(2)电子图书的阅读必须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阅读器才能实现,而由于人们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其屏光、分辨率、电磁辐射等会对患者的眼睛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眼睛的疲劳、流泪等反应,加速读者近视速度和程度,从而降低了读者在阅读时的舒适度。

5、资源共享方面

(1)纸质图书在资源共享上的程度不高,这主要是受到地域、复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共享范围一般为联合编目、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

(2)电子图书通过互联网络,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其共享的范围包括有文献传递、检索、存储等等。

二、基于读者服务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合理利用对策

1、加强对读书群体的拓展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利用社会媒体的宣传,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的阅读兴趣和方向,积极转变当前的社会阅读风气,使其阅读目的从“功利性”逐渐扩大到“人文性”、“社科性”等方面,从而平衡图书出版、销售的格局。同时,还要积极的宣传电子图书的优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网络图书,从而提高网络书籍的出版和销售水平。

2、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再加上信息网络的全面普及,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在进行图书阅读时更多的是选择电子图书,导致去图书馆阅读的人数下降,从而造成图书馆实际利用率和社会效益的降低。因此,图书馆必须积极的转变管理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使人们愿意花时间来馆阅读。同时,还要积极地完善馆内电子图书的设置,开设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并配备好完善的互联网络系统,从而更好的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服务需求。3、加强实体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双赢国家要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形势,不断的对传统纸质出版社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计、发行等模式,不断提高纸质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网络出版,建立健全网络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完善网络图书的销售模式,从而实现实体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双赢。

篇13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广泛使用计算机、RTU等微电子设备。县级电力调度及其变电站由于其所在地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地处山区等,其地网的接地电阻往往很难达到规程的要求,其防雷工作更需引起重视。尽管有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取了一定的防雷措施,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仍然经常发生雷害事故。本文通过在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防雷的实践,提出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现代防雷技术。

1 雷电入侵通道

雷电直接击在变电所设备上,这种情况几率比较小,因为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安装独立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

雷电可能沿着电源线入侵,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到变电所,如避雷器动作,则是避雷器残压叠加后,通过所用变的电磁感应耦合到低压网络,使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的电源模块损坏的。此时,低压电网过电压的幅值主要与避雷器的残压,避雷器与变压器距离和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的长度有关。

雷电可能沿着通信线入侵,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在通信线路与设备之间有一定电位差直接作用于串行通信口(RS232/422/485等),根本原因是在400V低压电源侧缺少必要的防雷保护措施,特别是缺少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保护,使低压网络中的雷电过电压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同时,雷电对微机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电源又没有与其他电源分离,或采取特别的防止雷电干扰的措施而使雷害事故发生。

雷电感应时常发生,通过35kV或10kV高压感应到400V的低压线路。如低压网络较大,或有低压架空线路时,当雷电在其近区活动时,会在400V低压网络上感应出较高的过电压而打坏接在低压电网上的微机保护、综合自动化系统,调度系统或通信系统的电源部分。

此外,雷电还通过反击、截波以及倒灌等方式作用在设备上,如图1所示。

2 目前二次设备防雷存在的问题

2.1 MOV残压与二次设备耐压值配合不合理

由于目前的制造工艺有限,使得避雷器的残压比额定电压高6倍。例如在220V线路上使用的低压避雷器残压为1.3kV,而一些敏感芯片的耐压值仅为6~10V,其残压值极大地超过了芯片的安全电压。

2.2 MOV动作时引起截波过电压

避雷器在动作时电压下调(截波),通过避雷器安装点到二次设备端之间导线的电感与二次设备输入端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截波通过该谐振回路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截波过电压)。

3 针对问题的对策

3.1 电源系统等电位技术

IEC1024规定:为实现雷击保护电位均衡,应采用均压等电位导体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于被保护空间中的外部避雷装置、建筑物钢筋架、安装设备、各种导电体、供电及通信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当雷击时,地网电位升高φ=IRch=100kA×2Ω=200kV,水平方向的电位以1kV/m的速度下降。由于二次设备所用电源都是由变电站的站用变压器所供给,站内各二次设备分布在不同位置,而设备外壳则是就近接地,电源中性点与设备外壳间的电位差引发反击,如图2所示。由电源系统造成巨大的电位差,导致反击和“倒灌”的发生。

电位差计算。三个设备外壳电位分别为:φ(A,B,C)=IR-L(1,2,3)ε;而电源的电位为:φD=IR-L4ε;设备外壳与电源电位差为:Δφ=φ(A,B,C)-φD。其中ε为电压降常数1kV/m。

各二次设备与电源系统的电位差数据表如表1所示。

解决办法:二次设备用电源通过1:1 的隔离变压器向二次设备供电,使被保护对象的各部位尽可能构成等电位,从而杜绝电位差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如图3所示

隔离变压器的作用:电位浮动,二次设备用电源通过1:1隔离变压器向二次设备供电,实现二次设备局部地网电位“浮动”,利用“水涨船高”原理消除反击。

雷电波隔离,通过隔离变压器初、次级开路的原理对沿电源入侵的雷电波实现隔离,被隔离的雷电能量经隔离变初、次级的避雷器入地。

3.2 避雷器残压衰减技术

针对避雷器残压远远大于二次设备芯片耐雷水平的情况,可采用一种新型的中和变压器对其进行衰减。

该中和变压器由一环形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线圈组成。如图4所示,新型中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般情况下,中和变压器是在差模输入的状态,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对于二次系统无任何影响。

当雷电入侵时,变压器是在共模输入的状态,雷电流经避雷器进行泄放,在线圈里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势,这部分的变化电压抵消部分残压,以达到降低残压的目的。

U输出=U入残压-ΔU,

而ΔU=L(di/dt),此时两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同,则

Φ=Φ1+Φ2,

所以总电感值为:

L=L1+L2+2M。

两线圈的互感系数M由磁通量和雷电流决定。

雷电流的陡度是非常大的,根据上式则可明显看到中和变压器输出给二次系统的电压有很大减低。

此外,使用中和变压器还能消除直接使用避雷器而产生的截波过电压。

4 结束语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脑通信设备的大规模使用,雷电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以往的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电脑通信网络安全的要求。我们应从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防地电位反击等多方面作系统综合考虑。严格按防雷接地规程办事,应用新技术新装置,采用电源系统等电位技术和避雷器残压衰减技术是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极大减少雷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

〔1〕 唐兴祚.高电压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

〔2〕 王剑,张学鹏.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施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1998(10):1~5.

〔3〕 周泽存.高电压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