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效益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经济效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经济效益

篇1

1引言

稻田养鱼作为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得到了农业生产领域以及农户的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以防病治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兼顾社会以及生态效益。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稻田养鱼技术,提高稻田养鱼的效益,许多水产、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是能够综合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实现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重要途径。

2稻田养鱼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使得养鱼不再另占耕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大大的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稻田养鱼通过人力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鱼类可以起到除草除虫、防治病害、增肥以及加速肥料分解的作用。稻田养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对于高产的田块,其化肥和农业的使用量会更少,甚至完全实现了不施肥、不打农药的目标,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效的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的良性循环。此外,鱼类可以吃掉稻田中钉螺等虫害,减少了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的危害。稻田养鱼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2.1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在其中,其中水稻这个系统的主体,而鱼则是依附在稻田中生活。水稻和鱼类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鱼类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翻动稻田中的土壤,吃掉许多有害的虫子,而且还可以改善田间透风、通光的条件,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此同时,鱼类的大量残余饲料和粪便可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了互相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是维持整个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大量的水田害虫被鱼类吃掉,大大的降低了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菌的产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的病菌,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病菌对稻田的侵染。从上述稻田养殖能量投入产出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出,稻田养鱼与纯稻田种植相比,稻田养鱼所投入的能量少,而产出的能量多,光能利用效率高,由此可以证明,稻田养殖与纯稻田种植相比其生态效益更高。

2.2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的历史悠久,在农户的不断发展那和改进下,其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效更加明显。作为一种传统的稻田农作技术,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虫害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可以节约耕地的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将稻田与养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减少占田挖鱼塘的面。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单一种种粮效益不高而导致撂荒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稻田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种植稻田的过程中,稻田里会不可避免的长出杂草,这些杂草会争夺稻田的养分,影响水稻的生长。然而在稻田中养鱼,这些杂草就可以作为草食鱼类的天然食物,不但可以减少鱼类饵料,还可以有效的铲除杂草。并且鱼类在自由活动中会产生大量残余的杂食以及一些粪便,可以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进而可以保证稻田粮食产量的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产量。下边就对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更为直观的解读和分析。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格如表2。通过上述表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稻田养鱼与直接种植水稻相比,其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只种植水稻,因此,可以说明,稻田养鱼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应在农田种植中广泛的推广和实践。稻田养鱼建设还可以起到加固进、排水渠以及田埂的作用,因为稻田养鱼建设过程中会进行围护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农户每年维护田埂的工作,降低了因维护田埂而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而且鱼在稻田觅食的过程中可以疏松稻田土壤,改善稻田土壤物理结构,从而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去耕地。且由于草食性鱼类是以稻田杂草为食的,可以避免人工薅秧除草的工作,为农户减少一定的人力以及成本的投入。现在稻田养鱼得到了政府以及当地的支持,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而且很多地区因为稻田养鱼的特色,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知名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因此,一系列的休闲山庄、农家乐等迅速发展起来,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的农户也因为稻田养鱼发家致富,大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稻田养鱼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稻田养鱼不仅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节约农业投资成本,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篇2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32-02

0 前言

20世纪初,全球工业的急速发展,虽然大幅度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大自然的反扑,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此危机的严重性,因而许多国家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日益升高。早期,企业在乎的是利润,环境保护被视为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是对企业经营的一种威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加,环境保护成为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1992年生态效益理念的提出,向人们指出了一条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局面的道路,即,采用适当的环境管理方法环保议题将促使企业革新、改善环境绩效,不仅增加企业的利润,也能减少企业对环境的冲击影响,符合经济利益,亦可提升企业竞争力。

1 生态效益理念

1998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的定义为:生态效益的获得,需在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在商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其对环境的冲击及天然资源的使用,逐渐减少到地球能负荷的程度。

依据此定义,WBCSD提出了鉴定生态效益的七点要素:

(1)减少商品和服务的原料密集度(material intensity);

(1)减少商品和服务的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

(3)减少有毒物质的扩散;

(4)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

(5)使可更新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6)延长产品的耐久性;

(7)加强每单位产品和服务的服务效能。

第一至第三项的重点是放在资源生产力与减少对环境的冲击。第四至第七项则是协助前三项完成企业的营运、设计、生产及市场活动。每项都可应用于不同的产品,其目标是减少物质与能源的使用及减少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思维,他的核心理念就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负担起更多保护环境的责任,并使其因效率的提升和污染的减少,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

2 生态效益对经济效益之影响

生态效益期许企业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但并不与企业创造价值的经济目的相冲突。对生态效益的追求,可以帮助企业成功的应对中长期挑战,否则企业未来将承受不起不接受与实施生态效益而带来的损失。重视生态效益的企业关注的是资源生产力,而不是传统产业所重视的劳动生产力。对企业来说,使用较少的能源与原料、减少污染产生量与排放量,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生态而言,符合生态效益的产品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有利于整体环境的发展,进而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生态效益的核心理念是“以少生多”。可通过企业和产业内部低投入高产出的生产,将经济的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传统的经济观认为,就生产而言,一定的产出依赖于相等的投入。生态效益理念则改变了这一观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率及工业垃圾回收率不断提高。企业之间合作既可达成零废弃物的目标,又可以达到减少相关成本的目的。企业可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机密合作,减少天然资源的投入。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专门的提供企业器材租赁的服务的机构,可为企业试投产或企业临时加产提供必要的机器设备,减少企业硬件设备投资。同时一些企业可通过提供闲置设备的租赁服务,提高企业收入。

(2)生态效益观念的提出,也对企业运营的革新起了促进作用,使企业产品更加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同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生态效益观念贯穿于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并体现在原料的购买,公司的运营,生产及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如占据市场大片份额的诺基亚公司已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贯穿公司运营的整个价值链,包括四大环境计划:为环境而设计,供应商管理体系,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后的实践暨再生、再利用、再回收处理。诺基亚手机为“环境而设计”的目标是以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方式满足客户和其他利益共享者的要求。诺基亚的环保专家为产品设计师提供完整的分析工具以便进行材料可回收率的定量分析,通过使用这一工具,目前手机75%至90%的材料都是可回收的。

(3)企业形象的提升。垃圾减量,资源的回收利用,这一生态理念策略可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与信赖度。各国环保法规日益严格,银行业也开始重视贷款客户的环境绩效,将强风险评估,以降低客户污染整治责任带来的财务风险。保险业常因客户的环保事件,导致大额的理赔损失,因此环境风险评估已逐渐成为企业保险业务的重要工作。对此有台湾学者提出5R理论(reduce废弃物减量、reuse资源回收,recycle再利用、repair可使用物品修复和refuse拒接购买不符合环保概念的产品)来实现企业办公环境的生态化,使生态效益观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3 企业生态效益观念的落实

1990年,时任杜邦公司总经理EdgarWoolard曾经这样告诫:“有些企业并不尝试以跨世纪环境绩效眼光经营,现在仍有一些这样的企业存在,但就长远而言,他们不会再有类似的问题,因为他们必然已经不存在了。”可见环境议题是个无法避免的挑战,现代化企业如果不能在环境课题中找到企业发展契机,就注定会被淘汰。

(1)就企业本身而言,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在了解生态效益重要性的基础上,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和详尽的行动纲领,以便将产品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冲击减至最低。该指标体系可协助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将生态和环保信息转化为财务数字信息,比较其所生产的不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环境绩效;也可用于比较不同企业之间的生态效益,进而拟定改善策略、方案及具体措施,并依据量化结果进行跟踪考察。在行动方面,企业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运用广泛的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以达到持续改善逐渐趋近生态效益的目的。

(2)政府在企业接受并执行生态效益过程中应扮演激励者角色。生态效益理念对中国的企业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观念,其形成及执行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为此政府必须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就行政方面,比如制定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外来竞争和风险投资开放,政策公开透明,使公众很容易获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制定政策对企业的研发予以鼓励,运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具备生态效益的产业的成长。政府同时可以运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资源保护、污染预防、技术提升、公司组织重整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市场动力,引导企业逐步迈向生态效益的目标。

4 结语

面对全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正常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是应该符合生态效益的行为。在生态效益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了解、追踪和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以便在绿色工业和环保革命浪潮中永保活力。通过提供深度的服务,可持续地增加产品的价值,并减少使用材料和能源、延长产品的耐久性、增加产品的可回收性,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保障企业能长期获得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王小兵.邓南圣.面向未来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生态效益[J].环境科学与技术(增刊),2001,(12).[2]刘思华主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中图分类号:S731.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主见加快,城市绿地在生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将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量化,对宜宾绿地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宜宾城市绿地规划提出科学建议。

一、降温增湿估算

宜宾市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几年随着城市下垫面的下沉,热岛效益增加,城市绿地在降温增湿方面功效显著。城市绿地的此项功能可用等效益替代法即减少空调等降温增湿工具的耗电费用来衡量。

根据宜宾市历年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测定方案;利用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选择密植的灌木和乔木、高大稠密的宽林以及公共设施绿地为研究对象,各选三块地区,在绿地外的硬质地面作为对照点,选择无风的天气,测定高度1.5m。根据绿地内外同步测定的指标值的差值计算生态效应。

通过城市绿地内外同时测量的数据显示,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有更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最高降温量达到5.0℃,平均降温3.1℃。不同绿草地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每天10点后内外温差半大。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增湿量在1.3%~6.2%,增湿效果明显。高大稠密的宽林降温在0.4℃~1.4℃,增湿幅度在0.5%~0.7%之间变化。公共设置绿地降温变化在0.8℃~1.7℃,增湿幅度在-0.9%~12.6%之间变化,平均增湿幅度为5.7%.

二、固碳释氧估算

在固碳释氧的计算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生态系统,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造林成本法与碳税法两种方法,选择碳税法评估宜宾市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具体为:CO2与O2含量的测定: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面中部的叶片进行测定。计算:固碳释氧价值(Ec(o))利用光合作用公式和碳税法进行估算:Ec(o)=A×Fc(o)×Pc(o),其中A为城市绿地覆盖面积;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能力;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价格。固定CO2成本用碳税法计算,使用瑞典的谈税率150$?t-1进行货币化;O2价格利用调查活动市场价格计算。

宜宾市现有绿地固定二氧化碳69287.62t/年,释放氧气89713.24t,经过计算,固氮价值达到了8314.52万元/年,固氮释氧总价值达到了17285.83万元/年。不同类型植物固氮释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型植被单位面积固氮释氧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树>杂竹林>灌木林。因此在绿地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植被的固氮释氧的价值,合理的搭配种植。

三、滞尘估算

植物具有减少粉尘和颗粒物污染的作用,滞尘估算采用P=(Cck-Cs)/Cck计算,式中Cck代表裸地污染物指标浓度,Cs代表绿地污染指标浓度。根据得到的受分析不同类型绿地滞尘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滞尘效果最明显,PM5消减量为83.23μg/m3,PM10消减量为60.85μg/m3,对TSP消减量平均为48.35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的滞尘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TSP的消减量在47.62μg/m3左右,PM10消减量为41.6μg/m3,PM2.5消减量为39.1μg/m3。依照公用设置绿地内外污染物浓度检测,TSP消减量为41.81μg/m3,PM10消减量为41.89μg/m3,PM2.5消减量为38.10μg/m3。

四、净化空气估算

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叶片测定。测定实验区内植物对空气中有SO2、NOx的吸收量。利用市场价值发,和市场价值计算其需要的费用。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有明显的消减作用,对SO2的消减量在58.1~771.6μg/m3之间,对NOx的消减量在56.1~65.8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消减作用较好,对SO2的消减量在30.7~63.7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36.1~46.9μg/m3。公共设施绿地对大气中污染物有净化能力,对SO2的消减量在40.5~52.1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48.1~56.4μg/m3。

五、休闲游憩估算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问卷,采用支付意愿法与旅行费用法调查民众对所建生态绿地的满意度和效能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城市生态绿地的要求和期望值。通过往返景区交通费和门票费、购买纪念品等旅行费用资料确定某环境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并以此来估算该项环境服务的价值。结果显示一些综合性的绿地更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如人们在综合性公园、旅游景点等话费最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动态经济效益。城市绿地对于防治空气污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城市生态建设,重视绿化面积,合理配置绿地结构,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晓刚,夏楠,姜大崴,等.长春南湖广场植物生态和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66-68.

篇4

2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构建了综合性的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如果想要对林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和探讨,就要依据目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林业生态系统入手,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索,找出林业生态效益系统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从而找出方法突破这一瓶颈。因此,通过对林业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需从以下途径来展开。

2.1提高重视,创新手段依据相关调查发现,在以往,我国的林业发展只注重对单一效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对整体效益的追求,致使我国的林业模式过于简单、片面。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林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及我国林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想使我国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就要正确认识我国林业的双特性,同时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生产、经营、管理机制上进行必要的创新。林业木材生产是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互为依存、互为提高。因此,现阶段一定要正确认识、定位二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

2.2加大投入,科学管理从目前我国林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来看,只注重造林而忽视对林木的管理,只注重林木种植的数量而忽视林木的质量,造林时注重了对林木的管理,造完林后忽视对林木的维护和管理等现象仍很普遍。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很多的人造林中,林木非常矮小,生长速度缓慢,这都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效益,而且对林业生态效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使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严重失衡。究其原因是由于资金、劳动力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学、不合理,林业抚育技术存在问题等造成的。所以,要想提升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就要加大对资金、人力的投入,并且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苗木

在林木种植中,为了使苗木适应当地的环境,保证成活率,就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苗木。同时,要注意选择苗木不能过于单一,应实现苗木类型的多样化,这样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这一地区地表,植被稀少;地表形态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属于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短缺等。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各不相同,因此种植苗木的类型也要多种多样。如果在这一地区进行造林,笔者以为:在坡度比较陡峭的沟谷地段,应选种如侧柏、油松、香椿及毛白杨这样的用材树种;而在坡度相对较缓的地段,要选种山楂、葡萄、大枣、酸枣、沙棘及花椒这样的经济林。黄土高原多年的植树造林实践也早已证明,要想实现植树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就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

4优化配置,复合人工植被

在构建复合人工林业生态系统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正确地认知各种植物相互间的生态关系,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实际的林业生态系统建造中,只考虑苗木选择是不全面的,还应选择好能够与苗木相互搭配的植被类型和灌木类型,以便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高矮适宜的复合人工生态群落。先形成一个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然后在构成大的生态群落。这样既能提升林地的利用率,又能提升林木的产量,真正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依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建设复合人工生态群落时,可以将一些薯类植物、黄花菜等引种到林下或树木周围。如黄花菜的肉质根能够均匀地散布在土壤中,网状须根密布土壤表面,其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等对土壤的冲刷与侵害,利于改良土壤,利于树木的生长。

篇5

一、论题的提出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出口原产地之一,蔗糖业作为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蔗田生态系统每年给广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甘蔗渣也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国目前已经开发的甘蔗渣产品有酒精、饲料、纤维板、可降解的一次性快餐具(代替具污染性的塑料快餐具)等等。

然而,蔗田生态系统产品开发越多、经济价值越大,意味着甘蔗作为蔗糖生产原料从蔗田生态系统中被拿走,甘蔗渣也作为酒精、造纸、纤维板等产品的生产原料被充分开发利用起来,整个蔗田生态系统成了无渣的甘蔗系列产业的物质基。以1994~2003年广西蔗田生态系统产量、产值为例,我们发现蔗田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很高的生态经济效益,可是人们对系统的回报只是些许的化肥和少得可以在统计学上忽略不计的农家肥,这种近乎掠夺式的生态索取、以牺牲生态效益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最终导致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逐年下降。本文通过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提示人们应该对保护蔗田生态系统问题予以重视。

二、研究区域和方法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壮族与汉族、苗族、瑶族、侗族、么佬族、京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东与广东接壤,西与云南相连,西北与贵州交界,北部与湖南毗连,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相邻。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北回归线横跨广西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资源丰富,且雨季、夏热与农作物生长期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广西年降雨量为1000mm~2800mm,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mm~2000mm;太阳年总辐射量达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为5,000℃-8,300℃,持续日数为240天~358天。尽管广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土壤贫瘠,但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给广西带来了独特的物产,适宜人居。广西人过着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中最不愿意离开故土的人群。

广西耕地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旱地107.39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1.1%,旱地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作物为主。广西的耕地多数是红壤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比较差,土壤的有机质如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近20年来化肥用量日益增加,绿肥种植面积和农家肥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1982年广西土壤普查结果是耕地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以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力日益衰退。然而,近年来,随着制糖业的发展,甘蔗种植已逐渐成为广西旱地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我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比较分析的方法,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统计数据、广西南宁糖业集团香山糖厂的相关数据及广西崇左市农业局的相关统计材料,对广西蔗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持续生产力及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论是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和农民主要经济收入原产地的蔗田生态系统238.85%的投资收益率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对自然气候条件、蔗田系统地力的掠取,大自然恩赐的巨额生态经济效益支撑着广西甘蔗及蔗糖业的发展,占中国甘蔗种植面积一半多,是中国蔗糖业出口的最重要原产地。

三、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广西早地作物总面积107.39万公顷,1994~2003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年甘蔗产量及产值分别如表1所示。

(二)讨论

蔗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微系统。Honing(1986)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的有机体集合,在该集合中生物间内在的相互作用对其行为的决定性超过外部任何事件对其行为的决定性。无论是关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还是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一般是指一个最大空间尺度上能自我维持的实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它和一般生态系统一样,是在一个同质区域中或有限范围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把生物及其环境联系起来的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特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渔业生态系统、牧业生态系统、农牧生态系统、林牧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等。

按照农作物的种类划分,从微观角度看,农田生态系统可分为稻田生态系统、蔗田生态系统、豆田生态系统、麦田生态系统等。蔗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分,蔗田生态系统是指人们在旱地里以种植甘蔗为主,以获得其生态与经济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单一农作物生态系统。甘蔗作为土壤物质的载体,主要是通过甘蔗的收获和土壤肥料的施用来实现,甘蔗是蔗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贮存库,甘蔗产量受到土壤养分的影响,甘蔗的收获也会带走土壤中的部分物质,使土壤养分数量减少,从而加速土壤物质循环的频率。农家肥作为载体可以增加土壤中物质的数量,直至维持土壤物质平衡的作用。

表1所示,1994-2003年广西蔗田种植面积、甘蔗产量和产值都有不稳定增长的趋势。表2所示,广西蔗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极大的生物量(NPP)和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蔗农们以较少的农业资本投入,为蔗糖业的发展带来很高的生态经济效益。而且,蔗田生态系统的物产——甘蔗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附加价值即甘蔗产量、蔗糖产量和产值也很大。特别不同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物产的是其废弃物——甘蔗渣可以直接成为一系列甘蔗副产品的生产原料,为蔗糖产业带来巨大的、持续的经济效益。转1、蔗田系统生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就是系统对其环境及其系统生态因子提供有便利或利益,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服务价值由生物技术产品及自然生物圈给予人们提供的技术与服务价值所决定(Costanzaet.al,1997)。蔗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就是蔗农们运用农业技术、种子、肥料作用于蔗田,蔗田系统为人们提供的物产,即蔗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

生态经济效益就是以市场行情所表示的生态价值,即系统生产力或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效益。生态系统生产力就是系统做功的能力,即能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或者能否在系统内适应自然的变化能力(K.A.沃科特etal,1997)。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从生物量上看,就是系统的生态价值(NPP),从价值量上看就是系统的生态经济价值(BEE)。NPP和BEE都是蔗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可计算的部分,但是人类大部分的福利都来自于纯自然的公共物品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它们不需要一分钱而直接给人们带来福利,例如空气、水、土地资源、气候调节、废弃物净化处理、美感和健康。蔗田生态系统也与其他的生态系统一样,其生产力或服务效益除了为人类提供福利之外,还包括目前难以测算的价值,即系统为大气、环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人类生存环境、精神享受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价值。我们有必要了解蔗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有其可持续经济效益。

2、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及其持续经济效益

从经济学角度看,蔗田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BE)就是NPP产值(NPP×价格)扣除生产成本,即生态经济价值扣除生产成本部分,也就是蔗农的纯收入。然而,蔗田生态系统在收获甘蔗之后带来的价值比甘蔗自身价值更大,它可以生产出蔗糖(PS)、蔗渣以及蔗渣系列产品和副产品(Pi),它们的产量和产值就是蔗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BP(PS+Pi)。从市场行情看,就是蔗田生态系统的持续经济效益。它是由蔗渣资源化利用生产出的酒精、纸张、纤维板、可降解餐具、饲料、燃料等蔗渣系列产品的产值扣除其生产成本构成的。

1994~2003年广西蔗田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BE)和经济效益(PS)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相关价格是按1995~2003年平均价格计算,以下图示相同。即蔗田生态系统的年生产成本是每千公顷256.88万元的肥料+135万元的甘蔗种子+13.5万元的人力资本,即每万公顷的成本为40.54万元;甘蔗的价格为200.6万元/万吨;蔗糖的价格为3064.35万元/万吨计算;甘蔗渣的价格为164万元/万吨;根据当地居民有以甘蔗尾、叶作为牲畜饲料或薪材用的习惯,其价格按广西类似牲畜饲料稻壳粉的价格200万元/万吨计算;甘蔗根则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只在土壤中参与物质循环,其经济价值难以测算而忽略不计

图1显示两个特殊变化情况:一是1999年、2000年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二是2001年以后蔗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经济效益却显著提高。引起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1999年、2000年甘蔗市场价格下跌,糖厂收购了甘蔗却不能及时对蔗农进行支付,打白条现象比较普遍,蔗农的经济效益不能实现,来年生产资料的购买受到限制,生产积极性受挫。于是蔗农选择了减少甘蔗的种植面积,使经济损失尽可能减少,维护自身利益,从而使甘蔗的种植面积及其占旱地面积比率、甘蔗的产量和产值都分别出现负增长(图2)。其次是地方政府对甘蔗收购市场的管理政策和对蔗农利益的维护措施不到位。比如,对于糖厂对蔗农打白条的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蔗农来年的生产资料的购买,忽视了蔗农利益的维护,也影响了糖厂来年的产量和产值。2001年起,地方政府制定了维护蔗农利益的政策与措施,不准许糖厂对蔗农打白条,还规定了甘蔗收购的保护价格。同时,银行对农民开发了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小额度贷款项目,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经过一个生产季节(甘蔗为一年)的政策时延,2002年农民大规模地扩增种植面积,使种植面积由2001年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46%逐年递增为48.1%和50.3%,种植面积及其占广西旱地面积比率、产量与产值的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同步迅速提高,使广西成为全中国31个省、区的甘蔗产量、产值和蔗糖产量、产值最大的省区,中国最重要的蔗糖输出原产地。

3、巨大的投资收益率支撑着巨大生态经济系统及其相关产业

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蔗田生态系统及蔗糖产业如此发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蔗糖出口原产地?从蔗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与蔗农投资的比率分析(见图2),我们发现,尽管甘蔗种植面积增长率(EGR)和甘蔗年产量增长率(IROP)基本一致——几乎重合为同一条线,并且随着市场波动而出现不稳定增长的特征,但是蔗农的年均投资回报率即投资收益率(RRO)很高,因而种植面积占旱地面积比率(PDLA)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蔗田生态系统投资成本C由种子、肥料、杀虫剂、和人力资本价值构成。年均投资收益率(ROIV)则是年均生态经济价值(BEEV)与年均投资成本(CV)的比率。按2003年价格计算,近10年广西蔗田生态系统的年均投资收益率(RRO)为238.85%。

可是,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建立在极少的投资成本基础上,实际上就是对生态系统资源,尤其是对土壤养分的掠取。蔗田生态系统反馈的信息是每万公顷甘蔗产量逐年递减15万吨,按照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耗损计算法推算,以及农作物形成所需要的养分参数计算,蔗田生态系统每年每万公顷提前耗损300吨的氮、磷和450吨的钾。这就是土壤养分及气候、环境等生态因子过度耗损的信息。

四、结论与建议

篇6

落雁乡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北部,地处县域腹心地带,距县城17km。辖5村1社区,17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783户26578人,其中农业人口4783户22388人,国土面积130km2,耕地面积0.28万hm2,稻田面积0.10万hm2,最高海拔1384m,最低海拔360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盐津县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的最佳乡之一,适宜养鱼田块600.00hm2以上。落雁乡在稻田养鱼过程中,首先使用稻田养鱼不占耕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通过人为控制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其次,鱼在这个系统中具有耘田除草、吃虫、防病、增肥和加速肥分解的功能;第三,养鱼稻田由于化肥、农药用量相应减少,特别是高产田块,少施或几乎不施化肥、农药,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第四,鱼在稻田中还可以吃掉钉螺等,减少了疟疾病、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稻田养鱼技术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在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

2.1生态效益

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其中,水稻是主体,而鱼类则是依附于稻田生活。鱼类在活动过程中翻动土壤、吃掉虫子,改善田间透风通光,减少病害发生,而且鱼类残余饲料、粪便可以为与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生互惠的生态系统。通过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泥苞虫、稻飞虱、叶婵虫等水田害虫都可以被鱼类吃掉。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虫害的发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菌丝等减少病菌侵染的来源。其中,以纹枯病为例,纹枯病多从水稻的基部叶鞘开始,鱼类会争食病斑的易腐烂叶鞘从根本上截断病源。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结构及土壤通气条件。鱼类通过打破土壤胶泥层的覆盖封固,增大土壤孔间隙,利于肥料和氧气渗入土壤层,提高肥效,对改善土壤水、肥和气等状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经济效益

稻田养鱼作为一种传统典稻田农作技术,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防止虫害及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可以节约耕地扩大再生产,可以通过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通过将种稻与养鱼有机结合来减少占田挖鱼塘面积,在稳定粮食种植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单一种粮效益不高而导致撂荒耕地等现象发生。在种植稻田的过程中稻田里会不可避免地长出许多杂草,而这些杂草可以为一些草食性的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并且鱼类在稻田自由活动中产生的残余杂食及一些粪便可以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稻禾有效分蘖增多和谷粒饱满。并且在稻田养殖鱼类两三年后完全不需要施化肥就可以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稻田养鱼工程建设可以使稻田的进排水渠、田埂等得到永久性修固,农户可以不用每年都维护田埂;鱼在稻田中觅食活动可疏松稻田泥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可以避免浪费人力去耕地,且由于草食性鱼类是以稻田杂草为食,可以避免浪费人工薅秧除草,可以为农户减少一定的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落雁乡在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后,提高了落雁乡的知名度,加快了落雁乡的产业发展步伐,同时解决了3000人的就业问题。此外,落雁乡通过利用稻鱼共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休闲山庄、农家乐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所以,发展稻田养鱼在节约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以及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7

2试验结果

2.1肥育性能结果各组平均每头猪肥育性能结果见表1.2.2经济效益分析依据市场价格,出售关中黑活猪28元/千克,杜长大三元猪20元/千克;玉米2.2元/千克,豆粕3.4元/千克,麸皮1.6元/千克;551颗粒料4.35元/千克,552颗粒料3.05元/千克,分析经济效益,每组平均每头猪效益见表2。

3结果分析

(1)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对照杜长大猪组48.94%、对照关中黑猪组46.27%、试验杜长大猪组40.11%、试验关中黑猪组35.11%。(2)购仔猪成本占养殖成本比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44.75%、试验杜长大猪组41.3%、对照关中黑猪组37.05%、对照杜长大猪组35.28%。(3)养殖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787.73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1937.03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2159.06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2269.74元/头。(4)养殖纯利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1176.35元/头、试验杜长大猪组809.37元/头、对照关中黑猪组719.34元/头、对照杜长大猪组438.26元/头。据农业部分析,2016年1—11月全国平均出栏1头商品肥猪纯利润为410元左右,说明生态养猪效益高。(5)养殖利润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试验关中黑猪组65.8%、试验杜长大猪组41.78%、对照关中黑猪组33.32%、对照杜长大猪组19.3%。

篇8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50-02

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人类最重要、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也多种多样。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效益是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功能、用途和属性的总称。人们可以直接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也可以间接地从湿地所具有的功能中获益。

辽河三角洲湿地主要分布于辽东湾北岸,集中于大凌河、辽河之间,即盘锦市境内。盘锦市位于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是辽河三角洲的核心,代表着整个三角洲的特征,地处东经121°30′~122°30′,北纬40°40′~41°30′。东西宽87 km,南北长85 km,总面积4 071 km2,由水域带、滩涂带、芦苇带和农田、草地带组成[1],辽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湿地芦苇沼泽和潮间滩涂,境内的大凌河河口、辽河与大辽河河口之间又分布着虾蟹池、河口水域等湿地类型,湿地分布比较零散,景观结构复杂多样;沟渠纵横交错,呈网状结构。辽河三角洲湿地总湿地面积为31.5万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7.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16.0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50.8%,人工湿地面积为15.5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49.2%。这就为此地区带来了天然的生态效益、丰厚的经济效益。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盘锦市的湿地现状方面着手,初步研究了盘锦市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1 生态效益

1.1 调节区域水文

湿地在调节流量方面功能十分显著,在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据试验,沼泽对洪水的调节系数与湖泊相近[2]。沼泽土壤具有巨大的持水能力,因此被称为“水物蓄水库”。据在盘锦湿地的试验,泥炭层的饱和持水量在500%~800%,高者可达900%;草根层持水量一般在300%~800%[3],沼泽径流模数小于耕地,一次降水产流量沼泽明显小于耕地[2],沼泽地开垦后饱和持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草甸沼泽土0~16 cm层年下降速率为6.22%[4]。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沿着主水道的800 hm2湿地缓冲滞纳洪水。每年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可达1 700万美元[5]。

据肖笃宁[6]研究,盘锦湿地在减轻洪灾中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一是存储功能。湿地有水库7座,调洪能力1.55亿m3,大小渠系可储水1.25亿m3,地表调洪能力达2.8亿m3;地下存储区每年腾出的地下库容空间为1.2亿m3,总计可储水4.0亿m3。如果能发挥出全部效益,在洪峰期可分洪约10%(20年一遇洪水量为38.6亿m3)的流量。二是输水功能。湿地内的灌溉渠系总提水能力877.73 m3/s。可解决25年一遇洪水约30%的泄流(Qp=25%=3 011 m3/s)。三是分洪功能。在一般的超标准洪水发生时,分洪区至少可分流10亿m3(未考虑到海水2.38~2.81 m时潮水位的顶托作用),若有突发性超标准洪水发生时,紧急分洪区可分洪2亿m3,这样可以保证盘锦市及主要工矿企业在大汛期间的安全。四是沿海湿地的作用。盘锦市湿地抵御波浪和海潮的冲击,防止了风浪对海岸的侵蚀。

1.2 滞留沉积物,净化水质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以及径流等自然过程带来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进入水体生态系统的许多污染物质吸附在沉积物的表面。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污染物。湿地中许多植物包括挺水、浮水、沉水植物,能够在组织中富集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体高出10万倍以上。水浮莲、香蒲和芦苇都已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根据在黑龙江省七星河流域芦苇田的试验,芦苇田对砷净化能力为96.06%,对铁的净化能力为92.78%,对锰的净化能力为94.54%,对铅的净化能力为80.18%,对铍和镉的净化能力为100%[7]。

盘锦市湿地可以有效防止近渤海海水污染。含有高污染物浓度的污水排入海洋,为一些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报告书》,近年中国海洋环境环境质量一直在降低,渤海氮浓度从1996年超标16%恶化到1997年的68%,1998年在渤海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给地方渔业和海产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让河水先流过三角洲湿地,经过沟渠和芦苇湿地的沉淀、稀释、氧化、溶解、蒸发和吸收,排入海洋的水质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发达的根系和海绵状泥炭土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使得芦苇湿地对造纸污水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尤其对COD、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效果最为明显,垂向COD的滞留率达到26%,总氮达到59.9%,有机氮达到69.7%,总磷滞留率为46.7%,可溶性磷滞留率为35.4%。沟渠对造纸污水也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当污水流过6 000 m长的沟渠进入苇田时,由于生物化学分解和沉积作用,可以去掉1/2的污染物。

芦苇湿地对采油污染物也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对钻井污水的净化能力最强,每年载水量为5.64 cm厚的漫流系统1 km2可以滞留COD 15 t和油1 t。

2 经济效益

2.1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2.1.1 水稻产品。水稻生产在盘锦市农村生产中占主要地位,在大辽河、辽河下游地区基本上是种植水稻,仅在盘锦市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少部分地区实行旱作,部分地区在河套实行小麦和蔬菜的间套种。因此,盘锦农业生产基本属于一年一熟的水稻种植业,是辽宁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的优质稻米一直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109 001 hm2,产量967 377 t。

2.1.2 芦苇生产。盘锦苇田是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苇田由东郭、羊圈子、赵圈河、辽滨及盘锦监狱5个较大的苇场管理,总面积约为7万hm2 [8]。解放后不断强化管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兴修排灌渠系等田间工程,芦苇的收割面积和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芦苇收割面积达到6万hm2,产量达到50万t。

2.1.3 水产养殖。盘锦市海、淡水渔业资源丰富,海、淡水养殖业发达。从1956年大洼县荣兴农场在有雁沟建立占地100 hm2的海水养殖场开始,海水的对虾养殖、滩涂养殖兴旺发展。特别是1984年盘锦市成立后,由于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快了渔业的发展,淡水养鱼业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到2010年,全市海、淡水养殖规模17.6万hm2。海水养殖面积为1.27万hm2,滩涂管养面积为3.87万hm2,淡水养殖面积落实2.6万hm2,河蟹养殖面积落实9.87万hm2。

2.2 提供矿物资源

2.2.1 石油天然气资源。盘锦市湿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至2000年累计探明含油面积达到1 007.5 hm2,总地质储量为211 162万t;天然气总含气面积约为153.1 hm2,总地质储量约为1 784.01亿m3。从地质构造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东部和滩海辽河盆地三大凹陷。近年来,油田公司本着坚持“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原则,优化生产组织运行,推行效益生产,提高油田开发管理水平。2010年,在受特大洪水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原油地质产量950.01万t,生产天然气8.01亿m3。

2.2.2 井盐资源。盘锦市西北部的胡家、甜水农场及羊圈子苇场一带,地下赋存着大量的第四系孔隙咸水,面积达4 863 hm2。特别是马杖房—道口—大台子—立新岗子一线的周围地区,该区盐卤水成份特征是氯、钠离子占绝对优势,分别占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的80%~90%和60%~80%,在中心部位矿化度高达50~60 g/L,为卤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钠型;在马杖房—小板桥—南锅屯—坨子以南地区,矿化度减至30~50 mg/L,为盐水,以北地区矿化度小于30 g/L;甜水河子—拉拉屯—红旗部以北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更低,小于10 g/L,水化学类型变为氯钠钙型。在垂直方向上,地下水矿化度具有由上至下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目前,全市共有盐滩面积650 hm2左右,年开采盐卤水37.5万~50.0万m3,产盐1.5万~2.0万t。

3 结语

以上简要概括了盘锦湿地提供的生态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湿地还提供了旅游、教育科研、野生动物栖息等社会效益,湿地的存价值是不可估量的[9-14]。因此,应该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加强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15-17]。

4 参考文献

[1] 金连奎,梁余,张跃文,等.辽宁盘锦湿地鸟类区系调查及综合利用研究[S].国家科技成果,2000.

[2] 陈刚起,刘兴土.三江平原沼泽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初步探讨[M]//黄锡畴.中国沼泽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3] 张养贞.三江平原沼泽土壤的发生、性质与分类[J].地理科学,1981(2):79-88.

[4] 马学慧,牛焕光.中国的沼泽[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5] 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J].地理科学,1999(5):2-8.

[6] 肖笃宁.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杨永兴,刘兴土,韩顺正.三江平原沼泽区“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研究[J].地理科学,1993(1):43-50,97.

[8] 吴东雷,陈声明,吕琴,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52.

[9] 辽河石油勘探局史志编纂委员会.辽河油田年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0] 盘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11盘锦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1] 马昭玺.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平台[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4):33-35.

[12] 杨辉,于冰沁,何文姗,等.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27-130.

[13] 焦守峰.保护湿地资源促进内蒙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24,36.

[14] 孔范龙,郗敏,李悦,等.卤阳湖湿地的保护规划及效益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27(4):70-74,79.

篇9

关键词: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资源宝库,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多条大河的发源地——中国牧区不仅构成了我国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而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牧区草原沙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以及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非常突出,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成为牧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不仅阻碍了牧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可持续发展形成阻力。因此,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

一、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牧区既是生态脆弱区,又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的经济发展

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以草地为主,占68%,其次为耕地,占23%,其它利用类型土地占9%。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我国牧区,其中新疆最多,其次是内蒙古,再次为、甘肃、青海、宁夏。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大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0%,80年代达30%,90年代已扩大到60%以上,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地退化比例最高的是宁夏、甘肃,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重达80%以上,其次是新疆、内蒙古、青海,退化面积占50%—75%。

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牧区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根本扭转。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自治区)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一些资料表明,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总量高达20多亿吨。土地沙化已威胁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牧区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比较封闭,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草原产草量下降,牧草变得低矮稀疏,有毒有害植物孳生,草质变差,严重制约牧区主导产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在20%左右,使草畜矛盾更加尖锐,不得不推行禁牧和休牧制度,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广大牧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第二,造成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中国牧区绝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植被减少与水土流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弱化了水源涵养功能,用水更加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很多河流断流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如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减成现在的500余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湖泊有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累计亏水148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300多公里;黄河源区有不少湖泊已经干涸等等。另外,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忽视区域平衡,使水资源变的更加紧缺。

第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广大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加上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加重;天然林的大面积减少,林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另外,草地植被的破坏,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频发,等等。

在牧区,草地的承载力的下降,生态屏障作用的降低,不仅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巨大压力

牧区人均国民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并集中了全国70%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易倾向于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发展经济主要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当经济收入和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牺牲的往往是后者。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牧区经济因未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作指导,只考虑发展经济的需要,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影响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致使经济社会出现非持续性,这是我国牧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根源。由于我国牧区大都是各种矿产的富集地,开发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成为牧区发展工业的首选,在部分牧区甚至成为经济支柱。但由于开采量大,因而造成对土地的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土地外,还导致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如果说开垦的草场能在数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那么开矿或者办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更难以恢复。

二、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矛盾冲突的成因

(一)文化成因

在农耕文化的支配下,人们对草原的生态价值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1934年,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所编的《中国农业之改进》一书中,将草原作为荒地对待,提出:“我国荒地有数百万方里之多,……苟能移民殖边,……”。后,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也将草原称为荒地。1954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的第6条第2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8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3部宪法,都没有提到草原。当然不是疏忽而造成了缺漏。是把草原归入“其他”资源里去了吗?想来也不是。对于广袤以数百万平方公里计的草原,说什么也不会用“其他”来涵盖的。显然,在3部宪法里,草原都被纳入“荒地”这个范畴中去了。可见,草原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被忽视了。

(二)经济成因

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解决资金、技术等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牧区地方政府希望招商引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某些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会把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也对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畜牧业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乏力。畜牧业产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含量低,畜牧业关联产业(如畜产品深工业等)发展比较缓慢,畜牧业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对草原重利用轻投入,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逐步枯竭,又使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工业装备陈旧,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结构效益差。而且牧区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的经济特色不明显,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在同一低水平上进行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延缓了牧区的发展进程。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牧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产值占本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并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推广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较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政治成因

追求短期政绩的目标与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所要求的长远目标不相符。现行行政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经济政绩,考核采用的是非全面的和短期的标准:即主要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政绩,而忽视考核其生态政绩;主要考核其5年任期的短期政绩,而不考核其产生久远影响的长期政绩。政绩要求官员“任期内见成果”,于是那些见效期超过任期的工作往往被忽视了。

我国草原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共同的偏向,即重新建,轻保护;重工程,轻管理;重集中工作,轻分散工作。许多部门倾向于狠抓退化草原的治理工作而忽视草原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草原生态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草原生态一旦被严重破坏,其逆演替就会发生,再恢复绝非易事。

(四)政策成因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以1986年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全面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东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相对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牧区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基地的“垂直分工”,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加强的趋势。①牧区资源型区域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资源型工业比重大,产业科技含量低,导致轻重工业结构、加工工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例如,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全国平均为50.4%,而青海和新疆分别为83.0%和87.0%。工业结构趋同化的结果是产品过剩并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差,并易产生环境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

首先,牧区有特殊的植被资源,比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发菜、雪莲花、肉苁蓉等,这些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市场,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开发利用,导致人们无组织地乱挖滥采,既耗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应该加大这些资源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组建种植开发企业集团,使无序的群体开发活动变成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经营一条龙的企业活动。其次,牧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能,在一些大山区,还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再生能源,既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又对牧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属于基础性建设,可以重点借助于国家投资或寻求国际合作。再次,牧区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金属矿藏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应针对不同类别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应予战略储备;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可再生资源,应暂时不开发;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地下资源,应在开发时和开发后作好自然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土地的复垦或植被的恢复,避免造成对地下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牧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许多物种、植被及特殊的自然景观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另外,牧区是我国几大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做好自然生态和各类资源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维持在保证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第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引入机制。国家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防护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尽量提高法律条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制定实施条例,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并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和公众举报、听证等制度,疏通各种环境监测渠道,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只有生态经济模式,才能够实现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生态经济是解决牧区生态脆弱与贫困问题的最优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牧区应该运用生态理论,进行不同资源和产业的组合,促进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成本的最小化。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应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以草定畜,推进季节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要大力推广羔羊育肥模式,实现冷季到来前出栏,降低枯草期牲畜存栏量,实现发展季节畜牧业之目的。二是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地段实行禁牧,禁牧即休牧期超过1年。牧区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禁牧范围,使草原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中轻度退化的草原地段实行休牧制度,即季节性休牧。在牧草返青期和牧草结实期休牧,具体休牧日期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休牧期间,牲畜要进行舍饲,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草原,推行科学的划区轮牧制度。三是开展异地育肥。牲畜在草原上放牧一定的时间后转到农区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的谷物和其它副产品,降低草原的载畜量,减轻对草原的压力,从而减缓或抑制草原退化。四是发展草原绿色经济。五是开发草原生物经济。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

沙产业,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辩证思维来认识风沙,既要防治其危害,又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改良和发展能适应沙区环境且又有经济价值的沙生旱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经济灌木、特产药材和藻类等其他沙漠特产品的种植业;发展改良豢养沙漠动物的养殖业和以“沙漠之舟”骆驼为主的放牧业。为便于生产者把握技术要义,沙产业的技术路线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如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开展了“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生态、环保、扶贫项目”,从1998年开始,集团已投入300万元开辟“福源泉”沙柳基地5万亩,最终要治理库布其沙漠300万亩,建立沙柳基地。推行灌(木)草(牧)间作林牧结合,在沙柳间距空地,种植了适生优质牧草,如杨柴、沙打旺、紫花苜蓿等,达到了用沙柳护岸、固堤来防水土流失,封固结合,防风固沙,科学治理库布其沙漠。一方面实现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面箱植板纤的生产能力,同时,采用制浆新工艺,废水里的含氧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将沙柳15%的细梢叶物尽其用,加上种植的优质牧草,发展舍饲绒山羊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开发生态旅游业

草原牧区由于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历史演变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奇异风光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在国务院已公布的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中,民族地区就约占一半,如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都是著名的佳景胜地。此外,牧区还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和美丽的神话传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和著名的土特产品。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用发展高科技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牧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之间差异明显。因此,牧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作好整体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同时要抓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发展精品旅游。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遗迹游和特种旅游。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乌鲁木齐、西安为依托城市,充分挖掘西北地区文化内涵,做强、做大文物古迹游,适度开展以大漠、戈壁、草原为背景的特种旅游。、青海等青藏高原区,大力培育旅游市场,借助青藏铁路的修建和川藏、滇藏公路改造的契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并推出“茶马古道”产品。重点建设旅游枢纽城市,新建、改造和强化已有的机场,开通多条至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国际航线,建设重点景区的航空支线旅游交通和快速旅游公路。大力开发旅游扶贫、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基地项目及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

四、结束语

寻求生态和经济互动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必然要求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既遵循经济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解决好基于光合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基于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的相互结合,形成能够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动力机制,建立起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使二者互为发展动力,这是实现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发展牧区经济时,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复杂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和有机统一。

注释:

①刘秀光,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政策性因素,生态环境,2007:127.

参考文献:

[1]梁存柱.21世纪初我国草地生态学研究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2(6).

[2]罗洪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1).

[3]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

[4]陈丹丹,任保平.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郭旭红.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青海民族研究,2007(1).

[6]潘建伟.中国牧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7]王晓军.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的模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延军平.草原牧区生态与经济互动途径研究[J].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

[9]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链接途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篇10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复合人工系统。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在于三个系统的不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低廉的自然资源,而经过社会经济系统最终大多以废物的形式滞留下来,耗竭自然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1]。研究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认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改变过去仅仅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观念。

一、城市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从城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山西省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反应环境的保护程度,即能综合反映山西省各个地级市和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除包括上面三种效益的指标外,还应包括反应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例如:绿化增长率、单位投资增加绿化覆盖率、单位投资增加城市维护建设费的增长率、生态经济效率的相对增长率等,但因为综合指标较难定量,原始数据较难获得,本文不予考虑。具体指标体系的建立如表1。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和处理方法

选取山西省11个地级市和太原市2015年的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6年《山西统计年鉴》。

在表1所讨论的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值越大,所表示的实际成果越大,逆向指标则相反。同时,各项指标量纲不是统一的。为了使所处理的指标都具有正向指标的性质,并消除量纲带来的不合理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SPSS16.0软件的因子分析功能进行分析,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主成分负载(见表2)。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不同城市每个主成分的排名和综合排名并不一致,甚至还有很大差距,但综合排名可以反映山西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益。太原市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尤其是三产业发展迅速,能够吸纳较多的人口就业,在山西省经济效益最好。太原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效益也远远高于地级市,但生态效益排名第三,仅次于大同市和长治市。

忻州市生态经济效益排名倒数第一,且经济、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都最差,忻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最低,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也最低,因此经济效益最低。且社会效益方面,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大,在岗平均人数仅高于朔州市,职工平均工资仅高于临汾市等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因此社会效益最低。

三、提高山西省生态经济效益的若干建议

首先,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很大程度影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提高三产比重,拉动劳动力的就业,且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从而提高山西省的经济效益。

其次,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不同规模城市都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超过城市承载能力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密度过大,会对城市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必须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控制人口密度。

第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公交、煤、电、水的合理配置都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社会效益的提高。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受思想惰性、体制刚性、财力不足、政策缺位和区域壁垒等多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的地级以上城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煤炭产品供过于求,挤压现象仍然存在,对环境的破坏现象也屡见不鲜(大同、临汾和吕梁等)。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的改善,不断减少二氧化硫、废水、垃圾的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山西省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仲敏.城市生态经济效益及其评价计量初探[J].上海社会学院学术季刊,1988(2).

篇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地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园林绿化工程也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多是以树木、草坪和水池等组建而成。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性、环保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关注与重视,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绿化工程中,为城市的健康与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园林绿化工程相关概述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分析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需要把握好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从而强化建设力度,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益。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其建设内容相对广泛,其中包括了各种彩叶植物、花卉等。在园林绿化工程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发挥出各种植被苗木的关键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并对当前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其次,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其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养护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长期性。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需要通过专业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养护管理手段,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生长效率,达到园林建设景观要求。最后,需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艺术感与美观。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确保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等的艺术性,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按照城市发展的需求和要求,对工程建设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并把握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作用和优势,推动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生态经济效益的关键作用

1.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逐渐完善。而在城市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并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求,为城市建设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2.有效净化空气环境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进步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在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有效净化当前空气环境。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不断优化空气质量。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需要将城市文化和人文景观融合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同样的,园林绿化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强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时候,可以将城市发展具体情况得以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

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提高园林布局的合理性

为了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需要就园林布局进行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林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目前,在很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建设问题和不足较多,例如,人工雕琢过度、园林布局不合理等,对园林实际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同时,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当前生态系统结构也会带来很多问题,阻碍了园林绿化工程关键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园林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以生态环境建设要求为基础内容,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功能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等的划分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此外,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布局与规划的时候,可以结合城市发展特性,加强城市特色文化的融合,构建独特的园林绿化工程,从而为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优化园林结构,加强养护管理力度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按照生态环境发展需求,针对园林结构进行优化,尤其要做好园林中植被苗木的规划工作。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对乔灌草复层结构进行科学地优化,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植被苗木的关键作用。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光、水分以及空气的利用率,逐步构建科学有效的园林群落,提高生物多样性。另外,为了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关键功效,还要做好长期性养护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工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植被苗木的生长状况,制定出对应的养护管理方案,安排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推进与落实,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中所栽植的植被苗木能够健康成长,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植被苗木生长特性进行区分、研究,定期对其进行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植被生长质量。

(三)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需要不断提高植被苗木的配置水平。实际上,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是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的关键内容,并合理降低园林绿化工程运行成本。首先,需要就当前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选择当地植被和苗木进行栽植,因地制宜,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植被生长质量。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入适宜本地环境的外来植物,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植被种类的多样性。最后,需要就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明确各类植被生长状况,确保植被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四)有序发展垂直绿化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为了能够合理节约园林建设空间,提高园林土地资源利用率,可以有序发展垂直绿化,从而达到园林绿化的目标。同时,在发展垂直绿化的过程中,可以对当前环境济宁优化和改善,并提高空气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垂直绿化还能够增强空气负离子。除此之外,在进行垂直绿化的时候,可以对园林墙体结构进行有效的保护,进一步增加园林的生机与活力。

(五)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

篇12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6-0067-04

一、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

保护性耕作制度也叫“免耕法”,或“保护性耕作法”,一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一)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

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是用免少耕播种机将种子和肥料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主要方式有播种施肥处理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带状旋耕播种施肥处理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次完成带状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

(二)留茬覆盖及秸秆与表土处理技术

秸秆的残茬处理技术,是指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粉碎秸秆处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根茬高度到20-30cm;粉碎浅旋处理在风沙较大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使作物秸秆与旋耕层土壤混合。

(三)深松技术

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但由于作业的机具及人畜对地面的压实,一般2-3年需要深松一次。深松还可起到蓄水保墒和排碱的作用。

(四)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和病虫害相对容易生长,须利用机械和人工手段进行化学除草、除病虫害。

二、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就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和研究。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山西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经过连续10年的系统试验,提出了一年一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农业部于1999年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计划。2002年5月,农业部在山西省召开了全国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同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启动了保护性耕作项目。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方1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建设了173个国家级示范县、328个省级示范县,带动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和农民及服务组织自筹资金17.28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国外发展现状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第一,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扩大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第二,免耕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少耕法加快向免耕法过渡;第三,重视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第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开发生产向专业化、复式化、大型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三、保护性耕作制度的效益

(一)社会效益

保护性耕作由于秸秆覆盖保护土壤不受雨滴拍击,避免结壳,以及秸秆残茬减缓径流速度,使雨水入渗的时间增加,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分流60%左右;由于秸秆覆盖使地面温度降低,风速减小,冬小麦休闲期内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地蒸发减少10%-12%。保护性耕作的休闲期蓄水量高于传统耕作16%-19%,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高于传统耕作15%-17%,并减少水蚀土壤流失80%左右。

(二)生态效益

1.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北方旱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我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1%,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目前旱作农业的面积约3400万hm2。旱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每年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超过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

(2)农田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近几年,由于过度的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快,沙尘暴发生的频率愈来愈高,次数逐年上升,上世纪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尤其是2000年春季,北方连续10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每年因土地退化、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荒漠化面积则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8%,而且还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迅速扩展。

(3)耕地面积逐步减少,而且减少幅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减少的趋势仍将继续并进一步加剧。从发展的观点分析,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推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日益深入和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种植业生产将呈现园艺产业和其他高效优势产品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逐渐缩减的趋向。

2.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生态效益

(1)抑制农田扬尘,治理沙尘暴。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覆盖地表、降低风速,根茬固土、秸秆挡土,以及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团粒结构,从而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坝上的试验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农田扬尘50%-60%,减少农田扬尘60-120万吨。

(2)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抗旱节水能力。保护性耕作通过地表覆盖、深松少耕,可以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山西多年测试结果,保护性耕作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水土流失3000-6000万吨。

(3)提高耕地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不高,有2/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水土流失、沙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以保土、保水、保肥,提高耕地质量;可以减少农田扬尘和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24-259万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效益

1.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传统铧式犁翻耕作业工序多,用工量大、能耗高,使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如传统旱作玉米生产,需要11道工序,每亩作业成本约90-100元。而玉米保护性耕作只需要5-6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20-50元。保护性耕作还可提高粮食产量13%-17%,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年增产粮食40-120万吨,节省灌溉用水12-18亿立方米,节省用工1.2-3亿个,节约生产成本9-11亿元,节本增收总效益15-23亿元。

2.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增产机理分析

(1)增加土壤水分。传统耕作地面没有秸秆保护,在雨水直接拍击下,表面很容易结壳而产生径流,雨水消耗分三部分:其一是径流消耗,它是指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还没有入渗到地里,就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走了,是无用的损失;其二是地表蒸发,也是无效的消耗;第三才是供给作物生长的有效耗水。根据测定,我国北方地区平地径流占降雨的10%左右,坡地可以达到30%多,蒸发量占降雨的60%~80%,有效耗水占10%~20%。要想增加有效水分,只能减少径流、减少蒸发。保护性耕作强调秸秆覆盖效果,能减少水蚀,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因秸秆覆盖明显减轻了阳光直射地面,降低了风力直接吹拂地面,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也因地表之上的秸秆覆盖增加了阻隔层,降低蒸发散失的速度,使蒸发减少。

(2)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通过把大量秸秆通过覆盖的方式还田,直接增加有机质。减少耕作特别是取消翻耕,可以间接增加有机质。美国长期调查结果看,翻耕减少有机质,免耕则增加土壤有机质。其机理主要是翻耕时,土壤中的有机碳与空气接触被氧化,形成气态CO2而释放到大气中去了。某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平均每年增加0.03%,速效氮每年提高1.2%,速效钾每年提高0.8%。

四、保护性耕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播种质量问题

由于地表不平整、覆盖物分布不均等原因,有可能出现播种深浅不一,种子分布不均,甚至缺苗断垄等问题。必须注意从改进播种机性能、改善地表状态两方面来解决。

2.病、虫、草害控制问题

传统耕作制度下,耕翻和中耕有翻埋杂草作用,而保护性耕作相对来说失去了一项控制杂草的措施,杂草危害则成为突出问题;同时保护性耕作使农田地表残留较多的残茬和秸秆,为某些农田害虫和植物病原体提供了寄居和栖息场所,而且土壤水分、通气性和温度等变化也都对病虫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也更加重要,尤其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

3.施肥问题

采用保护性耕作,基肥不能很好地施入,易造成脱肥等现象。应根据不同作物,经试验研究建立在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的施肥体系。

4.适应范围

适合的降雨量范围:年降雨量250~800mm;适合的气候温度范围:由于春季播种时保护性耕作的地温比翻耕无覆盖地低1-2℃,可能会对玉米等喜温作物出苗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温度低于年均7℃的地方,推广要慎重。对耐寒春小麦等作物,一般影响不大;适合的土壤类型:一般没有什么限制,但对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实施保护性耕作要慎重。

5.技术体系不够成熟, 农机具系统不够完善

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相应的符合农艺要求的农机具,就不可能实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同时保护性耕作是由机械和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覆盖技术、轮作倒茬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和虫草灾害控制技术等农艺措施组成,它们应如何优化组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是应注意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对策与建议

1.政府重视是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保障

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不足总耕地面积的1%,远没有发挥出保护性耕作的效应。各级政府应对保护性耕作予以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把保护性耕作纳入农业重大科研和推广项目中,长期予以支持,并从生态补偿角度建立相应的补贴推广政策,从而调动各地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分步确立阶段实施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建议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之初,设立项目支持或者政策扶持引导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家对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

2.免耕播种机是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前提

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对机具的适应性要求高,目前除一年一熟地区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配套免耕播种机较成熟外,适合我国其它地区的免耕播种机亟待研究开发。为适应我国保护性耕作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要,必须加快研制、筛选大批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和其它机具作为技术保障。当务之急,应首先解决的两大技术是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提供前提。

3.加快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

在保护性耕作实施过程中,加快适应不同类型区域、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是解决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中的关键问题,是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举措。

4.加强宣传教育,搞好示范区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

农业推广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社会影响。同时,应加强对农民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机械化程度较高、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年终进行验收评比, 奖惩兑现。

参考文献:

[1] 王书华、王云才.我国耕地可持续利用调控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01).

[2] 王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04).

[3] 李洪文、陈君达、邓健、赵卫东.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04).

[4] 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J]. 农业工程学报,2003,(03).

[5] 王晶、吴光华.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J].农业机械学报,2004,(01).

[6] 常旭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4,(01).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Results of Protective Cropping System

Zhao Huohua

篇13

关键词:生物量 经济效益 乔木林 灌木林

植物生物量测定是植被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生产力的研究基础[1]。植被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的报道很多,如:朱守谦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方精云的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但是通过生物量研究晴隆农村经济效益的案例却不是很多,本研究旨在说明有管理和没有管理不同样地物种生物量的比较,得到有管理与没有管理植被的经济效益,为日后贵州西南地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依据和方法。

1、研究区概况

参考文献:

[1]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1995,19(4),358-368 .

[2]王丽,彭重华,云龙示范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广东农业科学 2012(5):143-145.

[3]方精云,刘国华,徐嵩岭,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生态学报,1996,497-508.

[4]邓志平,卢毅军,谢佳彦,江燕,杭州西湖山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1),25-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