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危机干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72-02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较多地关注危机学生的病理性和消极性方面,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充满潜力的个体,发现其积极方面,有助于在解除其危机状态后,继续拓展潜在心理能量和促进人格完善。
一、相关理论
1.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现代危机干预的鼻祖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y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
林德曼和卡普兰将心理危机干预定义为帮助危机个体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事件。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危机干预是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调动危机个体的自愈能力恢复心理平衡[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及时对经历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或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3]。
2、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心理学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4] [5]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6] [7]。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宣传普及、素质拓展等方面,但目前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仍然较少应用。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学校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较心理学定义的更为宽泛,除了发展性问题和应激事件导致的危机状况外,还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现、救治和追踪。除了危机状态的干预,还有事先的预防预警、事后的追踪回访等环节。
目前各高校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都非常重视,从组织制度、规章预案、队伍培训等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建构了多级危机信息网络,力图实现危机对象的早发现早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
目前各高校均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基本上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关注抑郁、焦虑、偏执等负性情绪与负,重点放在尽早发现问题学生和及时干预危机学生,而容易忽略如何避免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危机状态的出现,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越抓越多的状况。
2.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
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往往都伴随着焦虑、抑郁状态,除了由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应采取药物治疗外,其他的情况还是应以心理咨询手段为主。焦虑、抑郁状态大多是“果”而不是“因”,要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来寻找“因”,进而解决“果”。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有疾病化的倾向,轻易下心理疾病诊断,过分依赖医院的治疗,忽视了高校心理咨询辅导的功能。
3.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教育的整体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渡过了危机状态的学生关注较少,也缺乏后续的心理辅导来促进其人格塑造和心理潜能开发,容易造成危机对象重新陷入危机状态,或难以从危机中看到转机,完成心理发展任务。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应用
1. 提倡积极预防,防范于未然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变的激荡期,多种压力和环境的改变都能诱发心理危机状态。突然发生的事件,如失恋、意外引发境遇性危机;对人生责任、独立、承诺的思考诱发的存在性危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突然变化,如考试、就业等也可以引发发展性危机。
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品质、体验积极情感,调整认知模式,学会积极应对方式,那么很多危机状态就可以消灭的萌芽状态,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预防理念。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而应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并培养出美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
2、使用积极疗法,确保干预效果
目前对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干预普遍从疾病和紊乱出发,把危机对象看成疾病的载体,轻易贴上抑郁症、焦虑症等标签,扩大疾病的负面作用,致使危机对象即使暂时解除了危机状态,也难以摆脱“疾病”的标签。
积极心理疗法辩证地看待心理疾病,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潜能。积极心理治疗重视患者现实能力的恢复,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一旦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心理疾病就有好转的可能。高校危机干预应运用积极心理治疗给求助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最终疾病治好时,人也会变得更有力量。
3、培养积极人格,实现根本改变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危机对象解除危机状态,更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如果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均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积极的特质,而消极的一面表现为一系列消极的特质;当人格的积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表现出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时,便容易形成积极人格[8]。因此,帮助危机对象塑造积极人格,应是危机干预后续工作的重点。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改变指导思想,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第4 期。
[2] 张亚君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 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9.
[3] 钟义红,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7(6):63~65
[4] 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69~74
[5]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9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向,是以实验和测量为手段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潜在的和现实的内容,提倡从个体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良出发,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激发和挖掘人们的内心力量和积极品质,以对抗身心障碍和疾病,帮助普通人最大限度地发现自身的潜力,进而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宗旨是关注个人积极的主观体验和积极的人格,发掘个人心理积极的一面。它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性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乐观研究、心理一致感以及创伤后心理成长的研究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积极心理的潜在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辅导员分析疾病的成因、治疗和疾病的管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一线辅导员提供了丰富的视角,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下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关注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注重培养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如高兴、快乐、充满希望,满足、乐观等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增强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把个体培养成一个具有好奇心、爱心、勇敢、热情、感恩、心胸开阔、富有观察力、自我控制等积极人格特征的人;积极情绪体验较多和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由于辅导员通常以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实践经验为出发点,围绕大学生心理困惑展开,容易导致辅导员和大学生过多地关注与心理问题有关的消极方面,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大学生难以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捕捉并发展其积极的人格,因此也就难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的能力。事实上,许多心理问题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不愉快的感觉,但心理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如:神经症的产生能唤醒患者关注内心需要)。如果辅导员能更多地发掘心理问题蕴含的积极意义,分享过去生活中的愉悦、平静、安宁,展望问题解除后个体获得心灵成长的前景,重新评估心理问题对个人的意义,将能激发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利于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并且这种积极的态度本身将成为一种技巧或品质,有益于大学生的未来生活。
2.利用团体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咨询形式开展心理疏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环境能为个体直接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更能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环境,提高咨询效果。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咨询形式,它能创设一个类似真实情景的环境,给成员提供在共同活动中进行交往互动、探索自我、学习新行为的平台,具有省事省力、感染力强、效率高、效果易巩固等优点,并且它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既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也可以用于正常的发展性问题,既可以就某单一心理主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形成系统长期工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有相同困惑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前进行心理干预。
当然,团体心理咨询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团体咨询不能让每一位大学生充分表达自己,不能完全照顾每一个成员的情绪。这时个体心理咨询就能够发挥特点,通过给学生一对一的交谈,无条件接纳每一位学生,给予其积极关注,与之共情,就某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讨,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促进人格完善。
3.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二、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一)及时发现,主动干预
了解到阚某的反常表现后,辅导员主动多次找到他沟通和交流,积极实行人文关怀,不断给予他正面的暗示和肯定,尝试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嘱咐寝室其他同学主动关心阚某,对于他的敏感易怒情绪,尽量顺着他的思维模式,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反馈该生的夜不归宿情况。
(二)及时反馈,商讨对策
从来访者刚入学开始,辅导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和系领导汇报,介绍阚某的表现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商讨解决方案。并及时与来访者家长取得联系,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及时跟踪,寻求咨询
针对阚某出现的心理问题,系领导、辅导员、宿舍室友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予以关注,辅导员在于其沟通中,详细介绍学院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情况,并推荐相应的心理咨询师。阚某在出现问题一个月后,主动来到学院咨询室寻求帮助。由于心理危机干预及时正确有效,阚某在咨询五次后,适应了新的环境,与室友相处融洽。
三、如何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提高教学系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系应属于承上启下的一级,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如果不能发挥这一级的作用,学院做再多的工作也很难起到效果。辅导员平常的工作比较繁杂,虽然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组织机构,但一部分系认为心理危机工作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事情,有些系也只是在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后才跟进,前期预防准备工作不足。所以在这方面应加大力度,统一思想,让系一级把工作做到前面,落到实处。
(二)建立在校生心理健康档案
每年对大一新生在开学初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为每位学生建立在校期间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主动约见面谈。后期,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织和班级心理委员,建立同辈督导机制[2],通过他们对班级学生日常情况的观察,排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向辅导员和系部进行反馈。
(三)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建立合格的师资队伍
1 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
1. 1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按 Punukollu(1991)的定义,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通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遭遇的内外部应激时的一种反应”。 Gilland 和 James 在 2001 版的危机干预专著中把心理危机归纳为:心理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此时缓解,否则会导致情感、认识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认定心理危机需要考虑三个方面:外部刺激、当事人不能处理和心理失衡。
1.2 心理危机的分类
1.2.1 发展性危机。又叫适应性危机或成熟性危机。是指个体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遭遇环境或自身生理的急剧变化所导致的异常应激反应。对大学生而言,发展性危机的表现为入学不适应、对未来前景的担心、考试不及格、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等。
1.2.2 境遇性危机。是指出现罕见或突如其来的超常事件,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心理危机。对大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交通意外、失恋、突然的疾病和死亡等引发的。
1.2.3 存在性危机。是指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心理内部冲突和焦虑。表现在关于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1.3 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又称危机调停,是一种从短程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急诊访问形式或劝导的形式,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并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以防止伤害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并最终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使其情绪、认知、行为等重新回到危机前水平或高于危机前水平。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如困境或挫折等心理危机境遇的人采取迅速、有效的对应策略,及时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并给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
2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及成因分析
2.1 心理危机的表现
通过来自不同年级的不同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有: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独生子女和毕业生群体。贫困生群体普遍家境贫寒,使其产生明显的心理落差,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刚考入大学的学生群体,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在这一转折点上和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身心发展极不稳定,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期,使他们心理冲突和动荡加剧,很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独生子女一般家境较为优越,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赖性,易出现孤独﹑苦闷﹑忧虑等症状;大学毕业生是大学生中压力较大的一个群体,对于他们而言,面临着许多人生的转变和抉择,求学与求职的冲突、与同窗四载的同学分离、激烈的就业竞争、对社会的适应等课题纷纷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2.2 心理危机的成因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危机的主要成因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失衡状态。
2.2.1 生理原因。已经进入青年期的大学生,正是因为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2.2 心理原因。心理因素主要来源于自我概念方面的危机,即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由过于自尊转变为过于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2.2.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的急剧变革不仅给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原因,小学到大学所受的教育中积累潜伏下来的各种因素。
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由贝尔金提出, 目前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三种, 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对于平衡模式来说,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稳定受害者的情绪上,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情绪平衡状态。这种模式在处理危机的早期干预时特别适合。对于认知模式危机来说,重点在帮助当事人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成分,重新获得思维中的理性和自我肯定的成分,从而使当事人能够实现对生活危机的控制。对于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来说,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体的康复,使其进入更好的心理平衡状态。心理——社会转变模式适合于情绪已经稳定下来的个体。
4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采用一定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早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在学生中建立信息员制度,做好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4.2 建立高效的危机干预系统
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专家组成员由资深的心理医生、管理专家、心理学家组成, 并负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建立和开通24 小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位学生知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启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很多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困难与问题。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当事人或人群能得到及时的、专业的心理服务与援助,就可以化危机为转机、化危机为发展,就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走向成熟。在我国现阶段,让所有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能得到及时疏导和科学干预,则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一旦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危机,首先是要尽快防止过激或过敏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有效控制冲突的局面,在事态平息后求助专业心理资源的介入。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要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层面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心理障碍或精神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并通过持续工作,使其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水平,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再次发生。
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目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精神崩溃,并使之尽快摆脱困难。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是:(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科学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目标。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通过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当大学生遭遇重大事件或个人内在冲突时,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二、综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生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从过程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四类:一是预防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可能发生前的心理干预;二是引导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三是维护性干预,指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四是发展性干预,指在当事人(或人群)心理康复后以促进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干预,也包括对健康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从对象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三类:一是当事人干预,是对事件发生现场中的直接当事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二是与当事人相关人群干预,指对不在事件发生现场,但与当事人或人群有密切接触并受影响的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三是当事人亲属人群干预,指对当事人或人群的亲属人群的心理干预。从形式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包括三类:一是现场心理干预;二是来访性心理干预;三是跟踪性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各种形式各有利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干预形式,才能取得最积极的干预效能与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Key words: mental health;psychological crisis;interferenc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103-02
0引言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是否健康,不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必须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导致其心理疾病的成因,对其心理危机进行积极干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当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表现为他们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强烈的求知欲望,较稳定的情绪反应和乐观自信的积极心态,具备健全的人格。在面对各种挫折和矛盾时,能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并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建立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不存在明显障碍。但是,大学中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根据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23所大学的抽样调查研究,23.2%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华南师大在两年时间里,对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两万名大学生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发现15%-25%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则更多。①这些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开始成为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调节手段。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性危机,指大学生在个体成长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求学与就业的问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问题、环境与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以及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感悟问题等,这些问题主要是来自于大学生的内在的影响因素,具有内生性和自我调节性的特点;另一类是情境性危机,是指生活中突然遭遇亲人离去、失恋、考试或干部竞选失败、暴力伤害或其它突发性意外事件等,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外生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就类型而言,大学生面对的主要是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发生的概率较小;就危害而言,情境性危机的危害普遍大于发展性危机,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对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着手,两方面原因共同形成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2.1 主观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或者遭遇相同的突发事件时,不同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某些主体会选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用行之有效的行动去化解危机,并在危机的解决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意志,最终可以顺利渡过危机并能够获得自我发展。而另一些的主体在危机发生时选择逃避,这些人的逃避行为会导致危机应对心理发生变化,失去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最终导致应对危机失败,甚至可能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各因素中,源生于个体内部的主观原因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①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感觉不在于所遭受的应激事件,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观念和态度。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年龄上正处于情绪起伏较大,心理波动明显的阶段,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是自卑、自暴自弃。在思维模式上,他们往往采取“聚焦式”的方式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缺乏发散式的思维活动,这种情况下容易把全部思维都聚焦在眼下的遭遇上,表现为意志消退或情绪失控。②个性缺陷。法国心理学家凯立希认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这些特征和属性包括:需要、动机、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个性缺陷是指个体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由于存在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上的不足,容易出现个性上的偏差和不足,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有一些自闭孤僻的人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危机干预的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利益的伤害,这些都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大学生,对人生、事业充满着美好的理想,对友谊、爱情充满着纯真的渴望,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自尊、自强、自立意识,但又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会经验贫乏,生活阅历肤浅,对各种社会现实和生活经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当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他们脆弱的心理就很难承受。
2.2 客观原因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外部困难和挑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干扰,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引发心理危机。①学习方面的压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较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由学习挫折发展为心理危机,主要在于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业上缺乏成就感,或者个人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满足,学业的自我形象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自我评价。这也与学校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学业仍然是最重要的依据不无关系。②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大学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人生追求,这些无疑都使大学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加之还有部分同学以前没有住校经历,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常会因为生活琐事冲突心烦意乱,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引导和调节,这些问题会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③情感方面的压力。从年龄和生理角度上看,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的群体,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会有感情的经历。通过对大学生恋爱的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中约超过1/2的人谈过恋爱,但仅有81%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在付出“真爱”。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及观念存在极大的偏差,容易产生问题。④就业方面的压力。随着我国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高校就业制度不断改革,近年来采取的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使得就业竞争空前加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3.1 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机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近几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课题,在很多国家,危机干预已经是社区和大学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在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将心理危机干预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3.2 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有以下几种:①认知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基本平复,使其逐渐接近于危机发生前心理平衡状态。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事件之所以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伤害,进而引发心理疾病,其关键在于学生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相关境遇进行了错误思维,而并非危机事件本身或与该事件有关的事实。②平衡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之初,心理危机初步形成的时期。该模式认为,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的心理情绪本来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正是由于危机事件或事实的发生,使得他们的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心理情绪处于失衡状态,他们感到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③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遗传天赋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而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危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除以上几种外,有研究者也提出了其它诸如哀伤辅导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整合的危机干预模式等不同的危机干预模式理论,这些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将这些逐渐成熟的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实践,必将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4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4.1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与咨询者的交谈、协商、探讨过程,帮助咨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倾吐心声、发散情绪的平台,通过咨询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咨询者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通过建立长效的专业心理咨询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寻求心理帮助的平台,提供缓解心理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出口,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4.2 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在学校中建立快速、高效的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学校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应当着力建设以下几个制度:心理危机预兆识别预警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值班制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中的快速支援制度、心理危机处理的信息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控反馈网络,可以及时对各种心理危机情况进行把握和反映,从而形成良好的反馈和干预机制。
4.3 建设心理危机预防制度根据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现状,首先必须坚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普及心理危机应对的基本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预防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其次应当开展对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给有关老师和心理干预机构,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提供可能。
4.4 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如在高校中开展类型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得广大同学可以再更大的范围内去参与活动,去进行思想交流,将自身的情绪进行宣泄和引导,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充实愉悦的状态,这对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抵御心理危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释:① 李志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57-02
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者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DD)》收录的中文核心及CSSCI学术论文进行综合检索发现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文献研究程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从中可清楚看出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为今后研究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
一、理论关注点
通过对相关文献内容的分析与归纳,识别出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程度的三个层次,并以此总结出学者们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关注点。
1.第一层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文献研究程度第一层次是指其特定内容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占其全部文献比例最高的层次,也是所涉及内容研究程度最深的层次。体现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机制、系统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的探讨等。有学者强调预防和教育为主、科学识别、及时保密等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从危机前的宣传教育预防系统、危机应急干预系统、危机后干预系统[1]来构建有助于梳理归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的信号、征兆及严重程度[2]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多维评价、常态评价、双效评价、科学评价为评价路径[3],以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工作职能的行使、转介知识的宣传教育、多层级心理危机干预等实现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转介机制[4]。在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上,阐释了如何加强建设预防性、应急性、维护性干预的能力,分析了社会支持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将呈现从单一干预趋向三方联动、从危机预防与处置趋向危机后干预、从个体干预趋向对危机个体与周围相关学生干预的发展[5]态势。
2.第二层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文献研究程度第二层次是指其特定内容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占其全部文献比例处于中间的层次,也是所涉及内容研究程度处于中等的层次。体现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特点、过程、作用及模式等。在内涵的理解上,普遍被接受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存在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6]。危机具有的特征使得心理危机呈现出突发性、紧急性、痛苦性、无和危险性[7]的特点,这就要求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应具备观察、总结、初步诊断、提出建议和解决心理危机[8]等特殊的能力特征。从危机爆发到危机缓解或解决的整个过程中,对受害者学生的危机状况进行评估[9]是危机干预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从理念、要素和过程三个层面[10]确立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人文关怀将实现在危机事后[11]的持续关注。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实施危机预警、完善危机干预及后期跟踪[12]等全方位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十分重要。
3.第三层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文献研究程度第三层次是指其特定内容的研究成果并不充分,占其全部文献比例最小的层次,也是所涉及内容研究程度最低的层次。体现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位、优势、方案、策略、思考及启示等。为实现有效处理学生心理危机,学校辅导员应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避免角色缺位、错位。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体现在宣传教育、预警预防等从根本上可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和暴发[13]的作用上。依据扩展性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可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和干预方案[14]能够增强危机预测、防范和处理能力。基于折衷模式下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可解决理论困惑和操作困难。由此,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启示体现在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危机、如何看待个人心理疾病。
二、研究特点及局限性
通过对研究文献内容的分析与整理,可以明确地看到当前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特点及局限性。研究特点体现在:研究文献在数量上相对丰富,而其发表的期刊级别相对不高;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第一层次上,即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机制、系统及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的探讨等理论关注点上,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水平。研究局限性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不充分,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文献研究程度的第二、三层次,这种在理论基础研究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进行更高一级层次的研究,势必会导致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以及相关研究较为混乱的情况出现,同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缺乏实证支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研究启示及展望
鉴于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存在着以上特点及局限性,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研究的深度。第一,强化对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基础概念的研究。对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等概念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及阐释,特别是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外延范畴的理解,明确心理危机干预的特点、原则、优势、作用、模式、体系等内容。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运用适当的量化方法以及构建心理危机评价标准才能保证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稣,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2011,(1):190-192.
[2]马喜亭,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判与干预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03-107.
[3]朱春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评价机制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44-45.
[4]马喜亭,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转介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2,(1):70-71.
[5]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J].教育评论,2011,(2):70-73.
[6]叶华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系统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41-143.
[7]张爱宁,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教育探索,2008,(2):132-133.
[8]荆玉梅.辅导员在心理危机事件干预中的能力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67-68.
[9]吴丽玫.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救助方式[J].成人教育,2008,(6):81-82.
[10]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研究,2013,(4):79-83.
[11]许继亮.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心理危机的干预[J].教育探索,2012,(2):144-145.
[12]陈东明,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60-6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17-1.5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导致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危险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发生模糊、矛盾的状况,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他们充满希望,渴望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他们也处在身心发展的动荡和剧变时期,在不断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中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
埃里克森指出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和混乱。大学生渴望交流但内心敏感,有着非凡的热情而不成熟的判断力,期望承担一些责任但遇到挫折时的抗压能力较差,突出的表现就是价值评判标准和角色扮演的混乱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同一性危机之中。加上目前大学生情感的困惑、学业的压力、交往的冲突、就业的竞争、职业生涯的迷惘使他们常常陷入极大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进而对未来生活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在心理上对现实生活感到倦怠和不满,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引发心理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日益增多,由大学生心理危机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卫生部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列第5位(高飞,2003)。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震惊全社会。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1.6%。2001年至2005年,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4.4%。2006年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中国心理危机干预网,2008)。
一、研究意义
首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对高校心理危机进行有效控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这一点上,学校的现实需要较为迫切,因而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其次是教育理念转变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实用理性化的教育真正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困境表明高等教育需要审视,需要逐步确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和发展的需要。心理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其研究并不多见,有许多理念、方法、途径都尚在摸索中,而构建和谐校园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本研究在理论上将有些贡献。第四,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平台。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研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发展也需要多种多样的理论进行指导。因此,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展的研究不仅仅是和谐校园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成为众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二、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我国直到1999年才有相关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危机”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1999―2000年期间共有196条记录,但1999―2003年期间有10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有186条记录。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直到2001年才有研究记录,2001―2007年期间共有86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就占了85条。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相关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发展历史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孕育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
孕育萌芽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SARS事件的发生。在这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的土壤里开始孕育萌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青少年自杀问题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大部分高校都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健教育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教育性质的活动,定期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如大学生心健康协会),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开始萌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始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技术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北方的一些高校开始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部分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当然,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被动的、自发的,没有纳入高校领导的视野,只有部分高校针对一些学生恶性事件进行干预,谈不上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探索阶段。由于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的影响,全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现为中央各级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并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在相关部门的培训培养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各高校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投入力度,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比较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把心理危机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危机干预方面摸索出一套体系,形成了危机心理救助的流程,可以使遇到危机的同学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有效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把学校保卫、医疗等相关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入常规化。二是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
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不懂得科学教育观念,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
在家长期望、社会期望和自身期望的多重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在理想受挫的情况下变为极端的心理危机表现形式。学生焦虑过度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态心理,是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失调的结果,会给大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痛苦。学习压力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
在我国,读大学的费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目前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贫困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可能还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
(四)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
现在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一入学就要考虑毕业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常常会思考“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会否毕业即失业”等问题。面对即将踏入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五)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
中学和大学的学习、生活、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大学生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另外,大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逐渐发育成熟,“爱情心理”开始萌动。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恋爱的不成功便导致失恋,有的大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会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规律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一)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前提
1、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学校应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要对所有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便于信息调用。根据新生问题的程度不同进行筛选,并重点关注高危机学生。及早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2、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学校应当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同时抓好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入到学生中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围绕预警对象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做好信息员的培训工作,明确信息员的职责。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以知识宣传为基础,通过宣传橱窗、校报、广播等多种途径,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助能力。
(二)建立高效的危机干预系统是核心
1、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由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构成的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系统。详细制定各级系统职能部门及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题教育培训,建立早期识别心理问题学生和有效干预的快速反应通道。
2、启动社会、家庭和学校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系统。危机干预要整合高校心理辅导的危机处理、补救、预防和发展性等四种取向,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使用学校的辅导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改善学校的软环境,并且在必要时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同学、朋友、家庭、社区和自愿者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完善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3、实施危机干预“五心”策略。即给其信心、泄其烦心、诉其真心、听其诚心、断其险心。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进行干预,对有特殊需要、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困难解决、学习辅导、潜能开发、职业辅导、生活辅导、认知调整和行为矫正。
4、建立健全学校危机事件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学生遭遇危机后,学生求助机制和学校处理应对机制,包括应急措施和评估体系。建立因学生心理问题需要校、医院及相关专业机构来进行会诊、转诊等的联系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同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联系。建立健全学生休学、退学通报机制,随时掌握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休学、退学情况,对返校后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和心理关怀工作。
(三)建立心理危机事件的后干预机制是保障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第一,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第二,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自然灾害等。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第一,精神疾病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的重要因素;第二,人格成长中的挫折与早期经验不良现状;第三,适应困难、交往障碍与自卑;第四,学习、择业、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烦恼;第五,情感与性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四)心理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2.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3.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4.无。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5.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五)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2.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如第一次出现不及格科目的优秀学生、需要重修多门功课的学生、将试读的学生、将被退学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有严重困难的学生等。3.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意外刺激的学生等。4.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失恋者、单相思而情绪失控的学生等。5.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当众受辱、受惊吓、与同学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而被排斥受歧视的学生、与老师发生严重人际冲突的学生。6.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交不起学费的学生、需要经常向亲友借贷的学生。7.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如患上传染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等,医疗费用很高但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的学生。8.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9.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新生适应不良者、就业困难的毕业生。10.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与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者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症状得到缓解,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急性、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后果,促进个体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帮助的及时性、迅速性是其突出特点,有效的行动是危机干预成败的关键。
在大学校园内,当我们发现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可使用心理学家总结的“六步干预法”进行危机干预:
1.确定问题。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应该将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这里的安全是指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在干预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给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
3.给予支持和帮助。危机干预强调与当事人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语调和躯体语言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让求助者相信“这里有确实很关心你的人”。
一、大学生心理状况堪忧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状态。由于情况紧急,既往惯用的应付方法失效,内心的稳定和平衡被打破,所以常常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它的目的是随时向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的自杀率为23/100000,其中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0000 。在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首次举行的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方明昭教授曾对北医三院100例自杀事件进行分析,大学生自杀率为73%.远远高出其他人群,由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就业压力及网络迷恋等诸多问题.所以必然产生心理压力。有心理缺陷的学生在高校普遍存在,再加上各高校大量扩招,学生不断增多,寻求心理援助的大学生也在迅速增加。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峻现实呼唤高校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二、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归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诸如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也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3~4年的学习生活中,多数大学生面临着如学习方法、专业考级、继续升学还是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往往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失败就无法承受结果,容易走向极端。
其次,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也往往面临情感断奶的失落期。离家进入校园,谈恋爱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约35%的大学生在恋爱中存在情感困惑。大学生恋爱无论是出于青春期的生理冲动,还是出于从众心理,一旦恋爱双方分手,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自尊、自负、虚荣、情感脆弱的特点会使得她们在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造成心理失调,甚至精神崩溃,从而走向自杀之路。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和对一切包办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任性、自私、漠视他人等特点,一旦在情感上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也会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甚至以暴力方式进行对抗。
上大学无异于一脚踏入社会,那么经济上的差异就会显得明显。为数可观的学费和生活费使得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面临沉重的心理负担,贫困生无论在生活水平还是消费观念上与富裕家庭的学生都有较大落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这一特性限制了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长期的自卑和压抑若无法获得疏导演极易变为心理偏激行为,如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三、建立完善的高校健康教育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院校两级心理辅导机制合理、实用,既克服了传统心理辅导机制的不足,又发挥了院校两级各自的优势,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构筑了新的长城。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构建院校两级心理干预机制,一级为朋辈辅导员宿舍班级心理委员,二级为。所谓朋辈辅导员一般是大二学生,与新生年龄相仿、思维方式相近,可迅速了解新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在学生、班主任、学院、学校心理o导中心闻搭建了桥梁;针对班级反映出的问题学生,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介入。在这一套体系运转之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主动、预防在先、点面结合、健康发展。
从目前实施院校两级干预以来,值得推荐的措施如下:
1.给每位新生建立个人心理健康动态档案。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原始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充实,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各种适当的干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心理委员产生于班级,大大方便了问题学生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在校生心理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并转介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以 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拓展培训。团体拓展培训主要针对班级、贫困生群体、人际关系紧张学生群体、学习差的学生群体、年级学生干部等,内容包括: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辅导、互助式心理暗示等,并及时讨论总结。在实际操作中,将心理素质教育的环节渗透到一般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并在评价反馈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既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的心理需要,又遵循了个体心理素质培养的客观规律。
3.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针对大学生学业,就业、情感、两性等困惑,定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据统计每次参加讲座的学生人数在150人左右,每年可使1500人次接受教育,约占整个学院75%,大大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进程。而具体讲座的内容则来自于每个班级的心理委员对班级心理动态情况的月报制度,讲座形式多样,以沙龙的形式为主,便于与学生互动交流。
除面对广泛学生群体的心理讲座外,也针对朋辈辅导员和心理委员进行专项讲座强化他们的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通过对心理委员的管理,加强心理委员的存在感和归宿感,有效地克服了倦怠等不良情绪,使信息网络畅通无阻。
4.形成研究报告研究和创新是促进心理工作发展基础。组建院校两级心理干预研究性工作团队,对学生心理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是提高工作质量的突破口,可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根据研究需要,将不同年级相同专业、同年级不同专业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朋辈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组建成研究团队,对学院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如开展以“宿舍人际关系”“网络成瘾”“贫困生校园与社会生活”等专题探究方向,形成专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以提高学生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因此,高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尤其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院级心理辅导工作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普及,加强心理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的培训,做好心理问题信息机制建设,重在做好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工作。同时,学校应制定培训计划,将心理危机干预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重点做好班主任、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推动校院两级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般而言,危机( 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其中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第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同宿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各有各的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四,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某些学生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心中茫然,有一种失落感;第五,恋爱与失恋问题;第六,问题。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随便发生性关系,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七,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就是人才。现在大学扩招,教育已趋向普及化,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却没有转变,非要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可,求职期望值非常高,与现实不符。这样就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第八,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穿名牌衣服,过生日请同学吃饭。这都会对那些贫困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心理危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发展性。大学生面对许多成长中必须解决的发展性课题,这些课题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它们既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动力,也是潜在的应激源。大学生许多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干预处理,能帮助他们安全渡过危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第二,易发性。大学生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上,生理方面更多具备了成人的特征,但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不足,处理问题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更是有限,这种反差的存在,使得心理危机在他们身上十分容易得到表现乃至爆发。近年来,高校自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都从另一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易发性。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会经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冲击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第二,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知功能,但不知如何做。此时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心理防御反应。第三,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减轻焦虑,增加自信,恢复社会功能。第四,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后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从危机的后果来说,会有四种不同结局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个体应对危机的结果呢?个体的人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应对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的进程与应对效果。
1、个体对事件的知觉。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重要作用。认知方式限制了人们探索压力事件的信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以及对采取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的反应。如果个体对事件的知觉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则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2、社会支持系统。人的本质是社会化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人们应对大量压力的重要的心理资源。这种资源的缺乏或丧失,面对压力的个体将变得无比脆弱、失衡并进一步产生危机。
3、应对机制。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学会了运用各种手段去应对焦虑和减少紧张,并逐步形成了应对压力的模式。那些被人们运用的、有效的应对策略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而被纳入他们的认知模式中,并逐渐形成了人们解决压力的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有效的应对机制,个体的压力或紧张持续存在,危机便会随之产生。
4、个体的人格特征。心理危机还受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影响,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具有特异性。如注意力明显缺乏,看问题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社会倾向性过分内倾,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会联想不良后果;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勇气进行尝试,行为冲动缺乏理性,经常会有毫无效果的反应行为。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实施有效干预,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许多高校目前已经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首先要明确哪些大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以下是湖北省教育厅文件《湖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实施方案(试行)》中对心理危机的高危大学生个体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发现严重疾病,遭遇性危机,感情受挫,受辱,受惊吓,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特别大以及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
5、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致以祝福,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二)在危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实施针对性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许多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危机干预的本质以及方法、策略、过程进行了探讨,既是对危机干预实践的提升,反过来对危机干预的实施又起着重大理论指导作用。例如,西方学者贝尔金(G.S.Bekin)把危机干预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和心理转变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
第一,平衡模式。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失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早期干预,这时人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作出适当的选择。
第二,认知模式。危机根植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人们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最适合危机稳定下来并回到接近危机平衡状态的求助者。
第三,心理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天赋和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的产物。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他们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危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非危机的)的自主控制。这个模式适合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不同模式指明了不同危机干预时期的重点,每种模式下又包含许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当了解不同干预模式适应的对象及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深入掌握一些危机干预的手段和方法,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大学生面对危机,度过危机。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体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而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但教师、管理者、同学、家长、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从危机干预的体系建构来讲,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或中心(如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中心)常常难以做到有效干预,它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机构的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学生处、校医院、保卫处、院系学生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学生会等。
如何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提高个体对危机的应对技能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第一,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人的认知犹如“过滤镜”,它会使许多情境改变颜色。首先,压力、挫折和危机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一生困难、挫折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逢时俱来,这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客观存在的这些情境,我们应该承认它,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压力、挫折和危机又是辩证的。它们对人既是刺激、威胁,然而也是挑战,有人将其称之为“生命之盐”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积极的意义上看,适度的压力、挫折是维系正常心理功能的条件,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提高能力,有助于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而危机能激发潜能的发挥乃至发挥之极至。危机的克服能使人在增长人生经历的同时提高自信心,使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第二,争取社会支持。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应该努力争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家庭的亲情和朋友、邻居的友情,以及拓展的网络,包括同伴、同乡、同学、团体的接纳与被接纳。社会支持的作用一是屏障作用,二是支持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应培养社会兴趣,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协调合作。我们的建议:一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二是对人不苛求,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三是不嫉妒人,比自己强的人没资格去嫉妒,比自己弱的人不屑于嫉妒;四是主动关怀并帮助他人,从中营造互助互利的氛围,体味人生的价值;五是当面临自身难于应付的困难、挫折时,应主动寻求、善于利用并乐于接受他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包括工具性的和情感性的支持。
第三,自我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核心是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2期第178~185页自我概念不是遗传的结果,而是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的主要特质:一是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有适度的自信,不矫揉造作;二是对自我有明晰的认知评估,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短处乃至缺陷。那么,怎样才能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呢?主要途径是从事实践活动并力争获得成功,成功可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感,提高自信心,同时还是医治抑郁症、焦虑症的良药。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那么关于大学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2、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3、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5、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心理科学, 2001,第481页.
[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 2006 .
【中图分类号】R8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49-01
1 前言
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经常发生自虐、自残、自杀的行为,所以心理危机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同样,心理危机在军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也是无法避免。二一年,就已经前瞻性地提出关于要重视研究青年战士的心理特点等重要指示精神。为了适应部队官兵身心健康的需求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也随后发出了《关于重视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意见》的重要通知。通过通知可知,心理危机逐渐成为影响基层部队战斗力和院校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队干部处于军校教学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军校学员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如何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探讨队干部在军校学员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笔者管理的学员均为1990年左右出生的学员,所以本文是以90后军校学员作为研究对象。
2 军校学员心理危机及其诱因
2.1 军校学员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主要是指学员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的,由于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而对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事件所产生的一种反应[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这些心理平衡严重失衡的人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军校学员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面临心理危机的学员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给予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渐恢复心理平衡[2]。
2.2 引发心理危机的诱因分析
2.2.1 社会因素。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翻天巨变的阶段,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物质的获益和精神享受,整个社会处在一种浮躁的气氛中。而军校90后学员也正是成长在这一时期,获得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受到社会浮躁气氛的影响。该时期媒体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兴媒体的大量涌现和传播方式的扩展,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由于社会监管的缺失,致使一些大众传媒的不良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了青少年心理扭曲和价值观念的偏差。
2.2.2 家庭因素。部分90 后的学员家庭对孩子过分呵护,导致这些90 后学员自我意识增强,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毅力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学员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除父母外,亲情观相对淡薄,性格孤僻;随着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环境差异很大,父母对社会现状的看法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员思想观念的形成,导致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多元化;家庭内部问题,尤其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是部分90后学员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和成长中的断位。与此相关,很多90 后学员缺乏磨难教育和挫折考验,逆反心理特别强,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2.2.3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认知和人格因素两方面。一是认知因素。有些学员在对军校这个新环境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直接引发心理危机。 首先是思维上的扩大化和片面性。他们习惯于把一些小挫折看成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并对这种威胁做出夸大的情绪反应,在分析事情时又缺乏辩证发展的眼光,往往只认识到环境中消极的一面, 没有认识到积极的一面,由此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其次是自我评价中的极端倾向。进入军校前,许多学员对自我的评价都非常高, 盲目地全面肯定自我。当进入大学后遭受挫折,有的学员又开始盲目地全面否定自我。二是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的人,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自闭孤僻的人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容易丧失接受干预的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自尊心太强的人常常担心不顺利,怕露丑,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另外,有自卑、懦弱、呆板、孤僻、虚荣、患得患失、争强好胜之类性格的人,在困难与挫折的挑战下,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3]。
3 干预心理危机的对策
军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军事人才。军校既要重视军事素养的养成和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才能完成为部队输送新一代优秀军事干部的历史使命。部队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心情决定健康,心态决定命运,一切都从“心”开始,心理问题最重要。因此,队干部就如何处置心理危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与学员沟通经常化,提早发现心理危机对象。军校队干部面对的往往是几百名学员,除了关注每个学员的心理状况外,还要了解学员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所以队干部要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迅速找出有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必须依赖宽畅的发现渠道。例如,笔者单位建立了安全员、学员骨干、队干部三级心理危机发现体系,建构了宽畅的心理危机发现渠道,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的体系中,心理危机的发现机制是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有了行之有效的发现机制,能够及早发现心理危机学员,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各项预防干预措施才会有的放矢。
3.2 与学员沟通深入化,正确评估危机程度。危机的评估与干预和避免危机后果发生等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明确和深入的检查和评估,随之的干预措施就很难有的放矢地帮助危机学员,解决问题、消除危机等既定目标将难以实现,甚至可能对危机学员造成遗憾终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在干预的初期,必须全面了解和评价学员有关遭遇的诱因或事件、危机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紧急程度等。当学员出现心理危机状态时,队干部能及时主动地接近遭遇危机者,利用双方已建立的良好关系,鼓励其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解心理危机的诱因或事件,明确危机的问题所在,对危机事件进行初步评估。与此同时,尽快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报告并提供危机评估时所需的详实准确的心理档案[4]。
3.3 制定详实预案,合理干预心理危机。制定预案必须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适合学员的心理需要,并考虑有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上述所需要的信息分别来源于本人、同学、朋友、亲人等,队干部此时担当起信息搜集的工作,尤其在危机学员未提供完整信息的情况下。信息收集完毕后,队干部可以通过倾听、解释、鼓励、保证、指导、积极的暗示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遭遇危机学员释放被压抑的情感,正确认识自己的危机,理解目前的境遇和他人的情感,提高战胜危机的信心和勇气,掌握处理问题的合适办法和必要能力,最终帮助学员走出心理危机。
3.4 确保学员安全,做好随访工作。处于危机中的学员在情绪、认知、行为和躯体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极有可能发生伤人或自伤的行为。在危机干预过程中,队干部都将保证学员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尽可能把对学员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到最低。经过心理危机干预,遭遇危机学员渡过危机。干预中断后,队干部继续帮助其强化应对技巧,对其进行跟踪测评,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 刘宁,徐其涛.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