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的投射效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1)投射效应。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
2.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为它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折服。心理学是十分客观的一种存在,但同样不乏应用性。也许心理学理论有些枯燥,但辅以实例,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深入体悟生活的感觉,所以说心理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 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
在科技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进入了 情绪负重 的时代。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也就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对专业的选择和态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避免出现或有效应对由上述种种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现象,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心理学教会我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我的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心理年龄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现实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偶尔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我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偏强,但已经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我的情绪体验较为丰富,并且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十分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
从性格特点考虑,我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受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较为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自身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些偏颇,但这也是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前进的生活的基点。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我的最大收获。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在里面。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只是我们所不够了解的人和事物。其实很高兴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也很高兴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相信从其中得到的东西,会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2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第一,首因效应。所谓首因印象也就是第一印象,是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对应聘者所产生的第一印象。由于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印象一般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例如,当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诚实和友善的,那么就会为此次的面试表现表现加分;而当面试官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是油滑和伪善时,则会严重影响面试官的判断和选择。为此,无论是应聘者还是面试官都要把握好第一印象,将第一印象作为展现自我的机会,但不过分注重第一印象,以免招致作势之嫌。
第二,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事物和物体形成的固定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该事物的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严重忽视了个体差异。这一心理效应表现在招聘过程中就是过分偏见。具体来说就是,面试官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仅凭应聘者的一个行为和个案来否定其全部,这就对应聘者造成了一定的不公,致使人才的潜在流失。
第三,对比效应。在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参与面试的人才很多,他们各具特色,身怀绝技,面试官必须经过对比和挑选。并且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不自觉地受到前一位应聘者的影响,并有意甚至无意识地将前后两位应聘者进行对比。基于此,面试者要想避免这一心理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就必须将所有的面试结果进行统一评价,而不急于在面试过程中做出评价。第四,异性效应。正所谓异性相吸的自然法则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会得到同样的体现。一般而言,面试官会更加欣赏比自己更加优秀的的异性,尤其是对于在面试过程中展现出较好的形象举止以及良好气质的应聘者,这些都会在主观上影响着面试官的选择和判断。
二、心理学应用于人力资源招聘的各个阶段
1.职位分析阶段的心理学。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出现职位空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为了促进组织机构获得良好发展;第二,由于企业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增加,亟需新的工作岗位;第三,老员工退休或被调走,或者一些员工因为优秀而被提拔,导致出现职位空缺;在这一环节,主要考虑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人员的心理因素。他们应该对上一任的离职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的职位需求,从而为后续的招聘工作奠定基础。
2.职位阶段的心理学。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优秀人才,企业进行在职位环节就应该充分考虑应聘者的心理活动。例如,要将应聘的职位描述清楚,将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和待遇罗列出来,并且制作一些有创意的广告,从而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对人们职责的要求也更加明确,现代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关注工作职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才能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这些都是企业在进行职位时应该充分考虑的心理因素。除此以外,企业应该规范招聘流程和招聘计划,不随意变化和更改,以免引起应聘者的排斥和不信任感。
3.面试过程中的心理学。现如今,大型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都会灵活运用各类心理测评技术和方法,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九型人格测试以及职业性格测试等,有些甚至设计了专业化的测评软件,招聘人员依据测评结果对应聘者进行预估,然后再根据岗位需求招聘所需人才。在这些测评中,很多都采用了心理学的测评方法,例如投射技术,即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应聘者对上一任员工离职的看法等观点来考察其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也会呈现一些心理因素,例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及刻板印象等。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企业管理者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众多的实践积累才能加以应用,否则会容易导致人才判断偏差,影响最终人才招聘的质量。
三、使用心理测评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在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使用人才测评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和长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使用人才测评工具时要符合中国人才的特性和“样本”。当前,我国部分人才测评工具并没有依据国人特有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行设计,不符合我国人们心理特征的常规模式,因而导致了即使被测评者真实地参与了整个测评过程,但结果却是用西方的测评方法加以解释,其准确性不高。
第二,人才测评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事决策。现代部分企业过分注重人才测评的作用,将人才测评结果直接代替人事决策,这就将人才测评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事实上,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时,决定某个人是否真正被录用,不仅要看这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还要考量他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实际来看其是否真正符合岗位要求。为此,企业管理者在做出用人决策之前,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判断,从而避免人才决策的失误。
第三,不过分追求测验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测验越多越复杂,那么测验的结果就越准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个心理测评技术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评结果,关键在于该测评工具的种类和深度性。例如性格测试的目的主要用于体现人类天生的秉性。性格影响行为,但行为同时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倘若性格测试仅仅关注秉性,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会使测试的效率大大降低。在进行心理测评时,不一味追求测评的复杂和多样,要结合测评目的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第四,注重对人才的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招聘过程中,面试者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应聘者的第一印象,在面试过程中要对应聘者的各项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做出整体评价。同时对于同一岗位尽量设置多位招聘者,从而使招聘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
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加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使课堂教学顺利畅通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课前预习能产生课堂投射效应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课前预习有利于产生课堂投射效应。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曾有过这样一段切身感受:童先生大学一年级时,给他上古典文学课的老师操着满口河南口音,而他本人却是福建人,所以一开始听课,他基本上听不懂,为此很烦恼,但后来他采取了一种补救措施,那就是提前预习要讲的课文。奇迹终于出现了,当他再去听老师讲课时,竟然能差不多听懂了。
从“基本上听不懂”到“差不多听懂了”,产生这一奇迹的原因是童先生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我在听课时就有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词将其投射到刘先生(那位文学课老师)话语中去,于是刘先生的浓重的河南语成了我期待听到的话。”这是产生投射效应最真切的例子。
投射是指主体将自己的记忆、知识、期待所形成的心理定向,化为一种主观图式,外射到特定的客体上,使客体符合主观图式,从而产生幻觉的心理机制。
现代课堂教学,由于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听不懂的可能性极少,但课堂效果差异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前后知识的断裂,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等。要弥补这一缺陷首先需要课前预习,在每节新授课之前,通过一定的提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最初步的理解,以使课堂教学产生投射效应。
二、课前预习引起课堂投射的心理机制
一般来说,我们把学生当作投射主体,课堂内容当作投射客体。教师在针对客体有目的地布置预习内容,主体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内容,对客体事先作了浅层的理解,这种理解将成为主体的一种估测(主观图式)――“这段内容,老师将会这样讲解。”而对予无法理解的内容,又将形成“老师会怎么讲”的来自主体的期待。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主体就将自己对客体事先的浅层理解投到教师的讲解中,教师的讲解在此时成为反馈主体预习情况的信息,这其中包括:1.与主体的估测一致的;2.与主体估测相悖的(主体在预习中不正确或错误的理解);3.主体未曾理解到的――即“老师会怎么讲”这部分。
作为主体方面,对于教师的讲解,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而是把记忆中所提供的材料外射到教师的讲解中,从而使讲解的内容与主体估测一致,得到认同;而与主体估测相悖的,学生主体将通过提出疑惑,由教师予以修正;对于主体未曾理解到的,将引发投射主体全神贯注地倾听教师的讲解, 以满足“老师会怎么讲”的期待。这样,由课前预习到产生课堂“投射效应”成为可能,学生主体对整个课文内容就有了较全面的理解。
基于职业能力开发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整合思路
(一)从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的角度重新认识心理学课程姜大源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2]以人为对象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讲解与接受、咨询与推销、沟通与调解等服务能力,此外,跨专业的社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小组工作中与人合作的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自信心、成功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环境意识和职业道德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等方面,这些内容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都有论述,将其重新整合编排,将成为最好的教学材料。以往,在建筑学模型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课程一般列为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后面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科体系中的心理学,要么是按照职业领域来划分的,如旅游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要么是按照行为主体来划分的,如消费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这些心理学的知识都是概括性的知识,在现实中人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分别表现为所列举的知觉、态度、价值观、动机等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个体或群体在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而这些心理活动是隐藏在工作的行为表现的背后的,或积极或消极,或支持或反对。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打破专业的局限,以“用”为纲整合出一个适用于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的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可行的和必要的。(二)从职业行动领域出发,打破学科体系的框架,构建服务专业的心理学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泛指工商管理类、会计财务类、金融类、投资类、商贸类专业。从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出发,用心理学的视角,我们首先可以把这些共同的行动领域提炼出来,以专业活动为背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串联心理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经过分析和实践,我们可以整合出这样几个学习领域:1.客户(员工)需求识别。学生能通过客户(员工)的语言、行为、身份、个性特点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发现客户(员工)的潜在需求。这部分主要结合人格心理学中有关人的知觉、个性特征、需要和动机理论等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心理测验中的投射技术,通过人的外部行为分析人的心理。2.客户投诉处理。学生能通过倾听、解释、说服消除投诉者的不良情绪,达到维护客户的目的。这部分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价值观、情绪和情感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咨询心理学中的倾听和谈话技术、移情的方法、情绪疏导等方法与投诉者对话。3.企业信息传播。学生能通过企业形象策划、广告宣传、危机公关等手段,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这部分必须和相关的专业学习放在一起,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印象形成与整饰、从众、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群体心理效应等内容展开。4.人际沟通。学生能通过人格品质提升,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伙伴关系上改善及深化,学会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掌握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的处理方法。这部分结合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管理沟通、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的相关知识,通过体语沟通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将理念和技巧传递给学生。5.自我激励和员工激励。学生通过自我认识、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激发和保持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这部分结合管理心理学中、心理测量中的激励理论、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通过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施测、为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个激励方案的训练来达到教学目标。6.员工心理援助。学生能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处理一般的适应问题以及不涉及人格特质变化的心理问题、了解严重心理问题和各种神经症的表现、掌握压力管理以及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健康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完成,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社会调查的方法来进行。
心理学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好的课程体系需要有效地落实,在师资、教材、实践教学环节上统筹安排。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确立心理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心理学课的教学目标职业教育是“职业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基本规律的,职业能力是以胜任工作任务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对于职业能力的结构,目前职业教育界普遍接受的是德国学者的观点,即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目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如计算能力、编程能力、实际的技能和知识。方法能力是给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它特别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如决策能力、自学能力。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冲突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它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处理、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具有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3]可见,心理学课程是学生社会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以教育目标定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二)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心理学教学目标的高质量教材目前,在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心理学教材都是按照学科体系的要求来编写的,理论体系完整,以陈述性知识为主,实践性、针对性不强,没有与工作过程联系起来,以至于学生学了知识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偏离了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编写新体例的心理学教材,按照前面所提出的6个行动领域,重新组合各门心理学的知识模块,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与技能并举,教师教和学生学结合。(三)加强心理学师资的培训和进修,打造复合型教师团队无论是经济管理学专业背景还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都不能胜任整合后的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通过在职培训和进修,比如参加单科进修、攻读第二学位、企业顶岗锻炼等等方式,弥补它们知识或实践经验上的欠缺,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四)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推进项目教学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当我们用这种方法上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老师在讲台上费尽心思地讲解,学生却如坠入茫茫迷雾,摸不着头脑,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甚至对于老师提出的案例都因没有工作经验而理解困难。这与学生没有心理学基础有关,也与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落后有关。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推进项目教学。
作者:周芳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领导让你按他的指示办一件事情,你为了突显自己的能力,用另外的方法去完成,结果遭到领导的责备;
为了让父母高兴,你给他们买名贵的衣服、高档的补品,但父母仍然闷闷不乐;
托朋友办事,你曾尝试过送烟、送酒,甚至送人民币,但朋友依然向你摇头,事情也没办成;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你给他买各种与学习相关的电子产品、复习资料,甚至送他去参加课外强化训练班,但孩子的成绩依然不理想……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失败的原因?
自己的需要不等于别人的需要
心理实验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会中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每个编辑策划一个自认为最重要并且最具影响力的选题。但最终结果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A正在攻读第二学位,他认为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试图获得更高的学历证书,所以他的选题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他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需要适当松弛紧张的情绪,所以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编辑D正在托朋友办事,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选题是《影响你的朋友》;
…………
表面上看,这些编辑的选题都各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选题所依据的都是自身的需要,认为自己的喜好便是受众的喜好,自己目前需要的东西便是受众需要的东西。
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这些选题若是真的实行,很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影响受众,因为编辑没有真正了解多数受众的真实需要。试问:受众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真的只会选择下围棋吗?不一定。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下象棋、跑步、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等。一位67岁的老人,会更多地关心儿童教育吗?也不见得,多数情况下,他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健康……
这无不向人们反映出一个道理:单凭自己的喜好,往往不能正确地衡量别人,也不能有效地向他人施加影响。
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习惯性地将自身具有的某种特性(如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绪、个性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自己是这样想的,就认为他人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投射效应”,它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依据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人有一定的共性,以及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对别人作出推测。但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就如文章开头的例子。
大多数人在推测别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事原则等。但事实上,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有失偏颇,进而你的推测与别人的实际心理便会发生“错位”。
特别是当自己在某方面试图影响对方的时候,往往为了恭维或者接近对方,向对方采取某种拉近距离的方法,但其方法往往会受到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一来,必然不能达到有效影响他人的目的。例如,母亲年轻时的梦想是做一名钢琴家,等她有了孩子后,便会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且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但孩子却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在相互的矛盾中,孩子没有得到健康发展的良性教育,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投射效应告诉我们,人心各不同,切莫以己之心度人,而是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这样才能更易说服别人。
错误投射会产生挫败感
投射现象在任何人的心里都存在,它是人们有效地影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想法,以及为自己办事情的最大障碍。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例如,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经常会疑神疑鬼且莫名其妙地吃醋;父母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防心中的自我投射现象,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喜好,更不能以己之心度人,否则,不仅达不到影响他人的目的,还会因为自己的意愿或者喜好被别人忽略、轻视,而产生挫败感。对此,正在恋爱中的小王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小王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正处在热恋中。为了哄女友开心,他经常请女友去吃饭。小王喜欢吃火锅,所以每次请女友吃饭,他都会请女友吃火锅。刚开始,尽管女友每次都以减肥为由吃得很少,但仍然会积极陪小王同吃。但后来小王发现,每次他提到请女友吃饭的时候,女友都会以各种借口推托。
为此,他想找女友谈谈,但话还没说完,两人便在彼此的愤怒中争执起来。在争吵中,女友说出了吃饭的事情:“你喜欢吃火锅,便以为我也喜欢吃火锅,但实际上我根本就不喜欢。你没发现我每次都吃得很少吗?你这是真心爱我吗?”女友的话让小王突然感到无话可说。他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女朋友分手的决定。
小王正是犯了投射效应的常识性错误,这种错误的投射,不仅没能有效地影响女友,获得女友的芳心,还导致两个人最终分手。
巧妙地利用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呢?下面不妨看一看作为母亲的林女士,是如何通过投射效应激励儿子好好学习的。
林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了,以前学习一直非常认真,但最近却爱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回到家,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学习,而是首先打开电脑玩一会儿游戏,每次都是在母亲的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打开书包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又立刻去玩游戏。
林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不能强硬地干涉儿子,怕引发儿子的叛逆心理。为此,她一直在寻找一个教育儿子的办法。忽然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妈,这游戏可好玩了,你也一定很喜欢,过来陪我一起玩吧!”林女士灵机一动,笑着走到儿子身边,陪儿子玩起游戏来。她边玩游戏边对儿子说:“这游戏是很好玩呀!以后妈妈每天都陪你一起玩好不好?”儿子高兴得直拍手,大声地说:“好哇。”林女士接着说:“虽然妈妈和你一样喜欢玩这个游戏,但妈妈工作很忙,所以每天只能在吃完晚饭后陪你一起玩,并且只能陪你玩一个小时。行吗?”儿子直接点头说:“行啊!只要妈妈陪我玩就好。”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不同的群体人际关系各有不同,运动队人际关系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关于运动队中人际关系和交往的研究中,主要以成年运动员或成年队为主,青少年运动员或青少年运动队的研究还是一个“盲点”。青少年时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日趋成熟,是人生观和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决定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加快社会化的速度,也是青少年保持心理平衡和完善个性的有效方式。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我国U-19男子足球运动员是2008年奥运会的适龄球员、是各省市全运会的重点培养对象、各俱乐部的二线队,是我国足球发展的重点年龄段,备受各级领导的重视。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可为U-19足球队的科学化训练和管理提供参考,对提高球队效绩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抽样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3―2004年度中国足协U-19清远冬训。在此期间从所有球队中随机抽取了十支球队共24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社会测量法 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时广为使用的莫雷诺“社会测量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球队中成员间“好感”和“反感”情感关系的互选次数以及互选原因的统计,达到研究目的。问卷的设计参照“社会测量法”的常用方法完成,其中指标1、3反映生活指标,指标2.4.5反映训练指标。共发放问卷242份,回收24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96.7%。问卷校度检验采用专家判断法,经评价有较高的校度。问卷信度的检验采用“重测法”,对陕西国力队进行了两次测量,时间间隔14天,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为r=0.89,则P
1.2.2 数理统计法 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数据,应用计算机利用Excel或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人际关系的基本状况 本文运用“莫雷诺”社会测量法调查了10支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的人际关系状况,通过计算群体相融指数来反映队员间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U-19男子足球队群体相融指数普遍不高,平均指数为0.543,最高0.617,最低0.482。这说明目前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人际关系的整体状况不太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改善。
注:1)指标1-5分别对应社会测量问卷的5道问题。
2)每队有两组数据,第一组指问题的实际选择数如长春亚泰队中的71、49、57、58、65,第二组是计算出的群体相融指数如长春亚泰队中的0.71、0.49等。
3)群体相融指数(“社会测量指数”的一种,用来反映群体相融程度,用公式IP=问题的实际选择数/问题理论选择数表示,其中问题理论选择数:5×(队员人数-1)
2.2 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相互选择的心理因素从表2可以发现,我国U-19男子足球运动员在选择朋友时主要从相似性、补偿性、邻近性、能力等方面考虑。对不同类型的朋友,他们的要求也有差异。对训练的朋友主要要求是能力(10.3%)、补偿性(9.2%);对生活的朋友主要要求是相似性(12.3%)、邻近性(11.3%)、性格(11%)。
2.3 影响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依据统计的结果,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确定以下影响因素。
2.3.1 影响队员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
2.3.1.1 认知因素的影响 根据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影响他人认知的因素有以下6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归因偏差。从对社会测量问卷的回答看,其中64%的回答和认知有关。在自我认知方面有对自己缺点的评价,如说:自己不爱说话、比较冲动、性格内向、和队友的交流少等,在他人认知方面有对他人缺点的评价,如说:有些队友很自私、看不惯一些队友的行为、有些队友骄傲得很,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有些队友事多、彼此之间不能真正地信任对方等。
2.3.1.2 个性品质因素的影响 从队员相互选择的原因看,24.5%的原因和个性品质有关,主要表现在性格和品德两方面,如说:直爽、实在、淳朴、人品好、对待训练认真、一丝不苟、有责任心、比赛中有拼劲、不埋怨等。
2.3.1.3 能力因素 统计发现“人缘型”队员均是主力队员,进一步统计发现,各队受选次数较高的前十名队员中有71%是主力队员,大家对技术好的队员容易产生羡慕和欣赏的心理,也希望向他学习与他交往,利于自己的提高。另外,从队员相互选择的原因看,16.5%的选择和能力有关。
2.3.2 影响队员间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2.3.2.1 邻近因素 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影响人际吸引的现象称为邻近性。空间距离的邻近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在通常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越便于交往,易于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从队员相互选择的原因看,17.5%的选择和邻近因素有关。
2.3.2.2 相似性因素 人之成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人们乐于同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因为某些方面的相似会使彼此在交往过程中对所交流的信息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解,相互认同,彼此相悦,以致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形成相互吸引。从队员相互选择的原因看,相似性因素占18.7%,如说:有共同语言、谈得来、性格兴趣相同等。
2.3.2.3 互补因素 相似或一致会引起喜欢,但当双方的需要或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吸引力。原因是,人们进行交往的目的总是要寻求某种需要的满足,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能从对方那里获得需要的满足,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便会对对方产生亲近的情感,而与之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调查看这种互补性的吸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个性互补,二是需要互补。从相互选择原因的统计结果看,互补因素占18.5%,而且以需要的互补为主,如说:和他在一起有提高、他能帮我找出错误等。
除以上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队员间的人际关系。首先,我国足球大环境的变化对运动员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队员间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假球”、“黑哨”、“泡吧”、“球场暴力”等不良现象不断出现,尤其是球员收入的显著增长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不断滋生,这些不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一些队员。另外,足球界日益突出的激烈竞争,使以前那种“一团和气”、“高枕无忧”的人际关系状态不复存在,竞争已成为队员间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其次,教练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教练员的工作方式也会影响队员间的人际关系。
2.4 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间人际关系的管理对策青年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独立开始社会生活的准备期。青少年受学校、社会等环境以及自身知识的积累、生活经历的影响,其性格、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是本文改善队员间人际关系的前提依据。
2.4.1 针对主观因素,寻求管理对策
2.4.1.1 根据认知因素,调节人际关系 首先,调节队员的自我认知。教练员首先要做好对队员的评价,不论是在训练、比赛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教练员对队员的评价都要客观、恰当。多给予正面的、支持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培养队员的自信心和正面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关键还在于队员自己,教练员要指导队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其次,调节队员的他人认知。从认知主体的角度出发,教练员要引导队员克服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等他人认知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准确把握认知客体的角度出发,教练员要加强队员之间的交往接触,以便队员之间能够有一个更广泛、全面的了解。
2.4.1.2 根据个性品质因素,调节人际关系 由于个性原因而导致的交往障碍是比较多的。教练员在管理中,首先,要准确掌握队员的个性特点、气质类型,根据队员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性格和气质方面的优点。其次,帮助队员分析自己的性格,积极引导教育队员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
2.4.1.3 根据能力因素,调节人际关系 对水平较高的队员要教育他们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要善于发现队友的长处,善于欣赏队友的长处;要求他们主动帮助水平较低的队友;帮助他们克服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缺点;在训练和比赛时,给他们更高的要求,避免自负的心理产生。
对水平较低队员的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发现他们的长处,加以肯定和鼓励,教练员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心理学中,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的一种常用的人格评估技术,许多研究者利用该测验从事各项研究。有研究者统计,主题统觉测验是美国近20年来排在第三位的作为临床人格评估和研究动机、焦虑而使用的工具[参考文献
李彦章. 临床应用中的人格评估.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2):66]。它最早由默瑞和摩根(H.Murray & C.D.Morgan)于1935年编制出版。主题统觉测验包括30张内容模棱两可的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以及部分景物。主题统觉测验认为,个体面对图画情境所陈述的内容与其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容当中,有一部分内容固然受当时知觉的影响,但其想象部分却包含着个人意识以及潜意识中的反应。也就是说,个体在陈述内容时,常常不自觉地将隐藏在内心的冲突和欲望融入故事情节中,借助于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宣泄出来,即把个人的内心世界投射于故事中。主试通过对被试陈述内容的分析,从而了解其需求。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之所以用 apperception 而不用 perception ,表示被试对呈现的模糊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是与其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和生活经历(life experiences)一致的[ Anderson, J.W.. Henry A. Murra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In L. Geiser & M.I. Stein (Eds.), Evocative Images: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and the art of projection (pp.23~3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由于主题统觉测验的测验材料是一幅幅模糊的但同时又带有社会情境特点的图片,也就是说所呈现的刺激不具备设定的意义,因此需要被试主观的组织它,并赋予他独特的意义、私有的意义,也因此主题统觉测验被认为是一种了解被试人格结构深层内容的较好的心理测验。
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能力测验和学业成绩难以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成功,而人格、动机与绩效之间存在相关,甚至能预测绩效。针对人格、动机的测量,人格问卷法在使用简便的同时,却因为反应偏差的局限导致问卷结果不可靠,评价中心和结构化面试有了较大的改进,但由于结构化面试是人对人的评定,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的顺序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性别效应、相貌效应等同样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评价中心由于评价主观性、实施成本等因素限制了它的使用。另外,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人伪装、掩饰性更强[ 童辉杰. 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1~88
[4]吉沅洪.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很多研究者将希望寄托于一种目的更隐蔽、更间接的测评技术,即投射技术,诸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相对来说,它们更能表现出有关其心理素质的更真实的信息。
那么,主题统觉测验具有人格问卷测验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主题统觉测验是不是应该被广泛而大量的应用呢?并非如此,在实际应用当中,投射测验在人格测验中所占的比率极低,而TAT所占的比率又更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TAT有着其自身所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比如:测验耗时巨大,做完一套完整的TAT测试往往需要四到五个小时,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被大样本施测选用;它没有标准化的施测规程,施测中往往是根据被试的年龄、性别等特征而随意调整指导语,更为重要的是,它没有客观的评分标准和方法,虽然有Murray提供的评分原则可供使用,但受主试的主观影响比较大,对于同一份测试结果,不同的主试往往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因此,对结果的解释,决定了TAT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而对于结果解释水平的训练,也是各使用TAT的施测者所应着重训练的部分。下面,本人就拿出一份TAT的个案和大家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被试的基本情况:男,28岁,未婚,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选用图版:1,2,3BM,4,5。(见附录)
指导语: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关于想像力的实验,测验中将会给大家分别展示5张图片,图片展示的方式是每10分钟一张。在这10分钟内,你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编一个故事,并把它写下来,不少于200字。故事应该包含几个要点:图片上是什么场景?这个场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景以前和以后是什么情况?场景中的人物是什么想法以及会怎么做?
被试的测试报告:
图版1:这是一个小男孩,初中生吧,一把小提琴,一张试卷。看他苦恼的样子,应该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为什么呢?可能是把时间都花在练小提琴上面去了。考试考得这么差,该如何面对父母亲?难道以后他要把时间都花在可恶的学习上,抛弃他心爱的小提琴?可是,他真的是很喜欢小提琴的吧?他很矛盾,在学习和爱好之间。可是不能让父母亲伤心失望,那么,或者他以后可以作为艺术特长生参加高考?这样就可以既不让父母失望难过,他也可以好好的练他的小提琴了。希望他的父母亲会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图版2:这是一个女大学生吧,马上毕业了,可是工作很难找,她想起了父母亲在田地里辛苦劳作的场景,觉得父母亲供自己上大学很不容易,自己要找个好工作,挣了钱报答他们。可是现在哪里有好工作啊,难道,要她也回到山沟沟里去过那种辛苦的生活?不,她鄙视那种生活,她不愿意。于是,她决定考研,希望读了研究生出来以后能找到好工作。这是她刚从图书馆出来想的,手里几本书是刚刚借的考研的工具书。
图版3BM:这好像是一个女性,身材臃肿,嗯,应该是中年女性了。为什么趴在那里呢?婚变?可能是吧,和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最近终于升官发财了,可是,却嫌弃她年老色衰了,刚刚发现他手机里有暧昧短信,盘问他的时候那号码打电话过来,听着是年轻女孩的声音,想再细问却被丈夫抢过手机,把她推倒夺门而去,她撞到椅子上很疼,可是心里更疼,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一直趴在那里哭,或者,就这样哭死算了。
图版4:这男的是一个年轻有为的政府官员,手上有点实权,能捞点钱。这女的是他新找的情人,很漂亮,可是,胃口太大了,上星期才给了她十万块,今天她又找他要钱,说花完了,而且,还要他通过手中的权力给她弟弟安排个工作,还必须是有编制的那种。他很愤怒,认为这女人凭着有几分姿色就贪得无厌,甚至还要给她弟弟安排工作,以前怎么没听说她有弟弟?说不定是她以前的老相好呢。哼,把我当傻子么?他对这女人产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厌恶,一分钟也不愿意再和她呆在一起。她再扯着他就要动手打人了,如果她敢去外面坏他的名声,他不惜杀人灭口。
图版5:这是一位母亲,她儿子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是现在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她给找了一位女大学生来辅导儿子的功课,每天晚上都来。今天这位母亲出去有事耽搁了,才回来,不知道儿子吃饭没有,前面听到那位女家教似乎在房间里给儿子讲题,怎么这会儿没声音了,嗯,累了在休息吧?那我进去叫他们出来休息一会儿,顺便让儿子吃点东西。可是一打开门却发现,他们俩抱在一起,在接吻。母亲先是很惊讶,接着很愤怒,儿子马上要高考了,你现在这样做不是害他么?分他的心,她决定把这个不知廉耻的女大学生狠狠骂一顿,然后辞退了再也不让她见到儿子。
对结果的解释:
1、从对图版的反应来看,被试人格完全正常,对5张图版的反应都属于标准反应,能够抓住主要人物进行故事构建。虽然对于图版3BM中主人公性别鉴定有常态有了偏离(根据贝拉克的研究,男性被试若将其认定为女性则有可能是同性恋倾向),但这不能让我们对被试草率地下这么一个定论,因为根据其他的不同解释,比如罗森则格,et.al.曾做过研究发现有50%的男性将其认定为女性。
2、被试对每一张图版的反应都牵涉到对于成功的描述,根据埃龙、斯皮尔曼、斯坦等人的研究,这充分说明了被试对成功有较强的诉求,有较强的野心。这一方面可以促使被试努力向成功迈进,但同样的,如果遭受挫折的话,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由TAT故事都是被试较亲近性的场景出发去分析,5张图版有3张牵涉到两性关系,除了3BM是特意考察两性关系的图版外,图版4、5较少有牵涉到两性关系上的,这说明被试对异性有异常的热情,值得注意。
附录:
参考文献
李彦章. 临床应用中的人格评估.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2):66
Anderson, J.W.. Henry A. Murra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In L. Geiser & M.I. Stein (Eds.), Evocative Images: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and the art of projection (pp.23~38).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心理学 传者 受众
《一虎一席谈》(Tiger Talk) 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制作并推出的一档多方参与讨论的评论类电视节目。该节目自2006年4 月29 日开播以来,深受广大受众欢迎。节目每期都会选取一个焦点或热门话题,邀请当事之人或各界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嘉宾。观众列席于现场,站位不同的嘉宾也将表达不同的意见。本文从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以心理学的范式对节目展开探讨,力图揭示节目的优点和不足。
一、传播者心理学视角下该节目所表现出的优点
1、传播者具有完善的印象整饰能力
印象整饰又叫做印象管理,是指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通过印象整饰,可以有效地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赞同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印象整饰的效果可以通过诸多量表来进行测量。
在《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发表意见的嘉宾,都具有完备的印象整饰能力。这一点,可以从节目的许多细节中表现出来。以某期节目为例,首先,在节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便向各位在场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深鞠了一躬。这种举动可以为大众留下注意礼仪的印象,从而博得大家对节目的好感。其次,参与节目的嘉宾在着装上都较为正式。发言中,即便是在观点极端相左的情况下,依然不失风度,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印象。
总之,印象整饰是通过控制他人所获得的关于自己的信息,来美化自己的形象,避免自身形象受损的重要手段。作为传播者,想要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适当的印象整饰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①
2、传播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观察判断能力是攸关活动成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有了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传播活动就已成功了一半。所谓观察,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这种知觉的获得,同人们长期的观察与思索是分不开的。
在某期铁腕治霾能否消除“心肺之患”的探讨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观察判断能力。例如,在嘉宾发言顺序上,可以看出主持人的精心安排。随着讨论的进行,当讨论到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问题时,嘉宾的意见分化成两派。一派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北京,对北京周边城市的工厂关停可以有效治理北京的天气。另一派认为污染的源头就在北京,国家应该考虑北京周边城市工厂的经济利益。主持人在安排嘉宾发言顺序时,基本做到了让每一派的人都顺次表达意见。这种精确的控制能力,是同主持人前期细心的观察判断密不可分的。
观察判断能力是在生活的历练中总结出来的,是在缜密的思考中推断出来的。作为优秀的传播者,一定要在拥有渊博学识的同时具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环境中做到从容不迫。
3、传播者具有良好的移情能力
移情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的,他把移情能力称为自我的客观化。利普斯认为在认识领域内有物、自我和他者的三部分自我。其中,物是需要感性的知觉来理解的,自我是通过内部的知觉才能理解,同时理解他者的自我必须通过移情的作用。后来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将这一移情概念引入心理学———在与人共感的意义上进行研究。原初时的共感概念相当于一种“投射作用”,是指人无意识的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在对象上面。②
在探讨雾霾治理的这一期节目中,嘉宾表现出了良好的移情能力。例如在是否应当问责环保部门的讨论中,嘉宾杨少锋说,自己的孩子因为受雾霾影响而得了肺炎,从而赞同环保部担责的观点。杨少锋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使得大家感同身受,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又例如冯川建委员在探讨雾霾的严重性时,将国际标准与北京的PM2.5 指数做了对比,使得大众对雾霾污染的程度有了量化的认识,从而引起了共鸣。
总之,移情能力的大小是会直接影响传播结果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认知层面上培养自己的移情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经常以角色为依据进行交互式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交往,培养良好个性等,都是培养与提高移情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基于受众心理层面该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
1、受众注意力不能集中
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产生真正的作用往往是从成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开始的。受众的注意力是市场竞争中重要的心理资源,谁更有力地开发了这项资源,谁就赢得了市场竞争的筹码。尤其是在现代传播中,受众的主体性日益明显。受众对其所选择内容的审辨、加工和记忆,都是以其注意力被充分调动为起点的。③
我们可以看到,《一虎一席谈》在持续吸引受众注意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够完美。突出的表现是,讨论节奏过快,经常使得受众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嘉宾对于下一话题的讨论便已接近尾声了。主持人让每一位嘉宾都发言,嘉宾之间迅速交锋交换意见。从研究者的角度看,这固然是好的。但是从电视观众角度看,这样迅速的意见交锋和话题转换难免使人产生不知所云的错觉。
美国学者施拉姆曾经指出,传播媒介具有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功能。而媒介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就是能够以最大的效果和最持久的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于以收视率衡量节目质量的电视节目而言,能够做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受众需要难以满足
受众对电视节目信息的需要是社会主体的一种普遍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直接满足的是人们的信息需要, 而非物质性的需要。它是通过充实人们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的方式来实际满足人们需要的。④
对于电视节目的受众而言,受众的需要就是“获得娱乐资源,获得清晰的结论,获得引人思考的启发。”然而我们看到,《一虎一席谈》的编播形式没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此种需要。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嘉宾意见交锋时常显得过于杂乱,往往这位嘉宾还没有说完,下一位嘉宾就粗暴地打断其言语。虽然体现了辩论的激烈,可是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此外,就总体而言,该节目意见略显杂糅。各种言论交织到一起,一直到节目结束受众也不能对自己的收获感到特别明晰。
受众有多种多样的需要,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反映人所处的生活和发展状态。总而言之,电视节目只有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完善的编排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需要。
3、受众态度应激过于强烈
根据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受众是通过已有的认知途径对传播信息进行“同化”的。由此可以看出,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以及受众对信息刺激的应激反应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在互动式节目中,受众的应激态度是决定节目风格特质的重要标准。⑤
电视节目具有激发受众正能量的责任,但是在《一虎一席谈》的某些环节上,这一点做得仍有欠缺。例如某期节目中,在讨论税收手段能否有效治理雾霾问题时,在观众表达观点环节,很多观众情绪化很严重。有的观众竟直言征税的手段毫无用处,因为所有的税款到头来都会被贪污。电视舞台,仿佛成了受众宣泄情绪的地方。这种受众态度的应激会给正在观看此节目而尚无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该节目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传播学兴起至今,一系列研究表明了电视节目是可以引导受众态度的。受众天然就具有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益心理、求近心理,因此电视节目应当把握好受众心理,做好受众态度的引导,激发受众的正能量,使节目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结语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以心理学的视角把握传播者和受众的行为范式至关重要。作为传播者,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能力、印象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受众的注意、增强受众的记忆、满足受众的需要、引导受众的态度。电视节目《一虎一席谈》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范例。
在面对电视节目时,每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将不尽相同。其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虽然我们无法掌握每个人具体的认知结构,但是某些共性的东西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的。例如来斯托夫效应、序位效应、闪光灯效应等等,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传播问题,对于提升节目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是专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⑥
参考文献
①房玲,《印象管理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3)
②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③范艳军,《编辑工作与受众注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8)
④杨保军,《需要与想要:受众需要标准解析》[J].《当代传播》,2007(5)
⑤焦晓强,《注重受众态度提高传播质量》[J].《传媒》,2011(3)
中图分类号 TB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14-02
产品设计是根据对产品的功能和外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它们的结构与形式,确定它们的组合方式等,材料因素的考量是现代产品设计审美因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有关产品材料的视觉心理研究非常有限,常用的选材方法依旧停留在设计师的经验或者是材料的价值考量上,这些方法相对于现在社会发展需求来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而基于消费者视觉心理需求的产品材料选择方法是现代产品设计必须关注的问题。视觉心理学研究的是外界事物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制反应,是通过心理学来研究视知觉的内涵,视觉心理学指导下的产品材料选择方法一定程度上来说更能体现设计的现实面。
1 材料的视觉心理认知
1.1 材料的视觉和触觉质感
材料,呈现给我们最原始的“貌”是一种原料或物质,是自然物或者是人造物,它的质感实则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应,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材料通过人的视觉投射到大脑中的信息是有限的,主要是颜色、光泽和肌理,这是人的视觉范围内的本质感觉,它吸引人们去触摸,通过质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知觉的组织性和恒常性使人们建立了材料的认知经验库,得出诸如坚硬、柔软、粗糙、光滑、冰冷、温暖等感觉积累。在产品的用材中,固有材料的认知提供的是一种稳定的感知觉,新型材料的质感识别则是多种经验的组合,比如现今广泛应用于手机、冰箱和微波炉(如图1)设计中的镜面材料,其质感认知就不是单纯的来自于玻璃,而是金属、玻璃和陶瓷等多种材料质感认知的叠加,所以镜面材料带给人们的感觉是光洁、透明和绚丽,这些感觉都属于材料里面的优势感觉,即所谓的快适感,是符合人的心理审美需求的。
图1
1.2 材料的价值质感
材料除了存在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外,也存在其社会属性,人们对材料价值的认知受心理定势法则的影响,对社会发展条件或者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由于冶炼技术的制约,铝在某个时期属于贵金属,帝王以使用铝制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铝成了一种普通金属,纯铝制品的价格和社会认知也变得相对低廉,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而近年来随着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进步,铝合金被合理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其轻盈、含蓄的感觉也被逐渐释放出来(如图2)。所以人们对材料的感觉不单纯来自于视觉与触觉结合产生的对等感应,还来自于对社会发展技术和导向的对等
图2
认知,这种认知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发生逆转的。
2 用户群的心理诉求分析
将兰姆斯说过“设计就意味着思考”,这种思考表现在早期就是对用户模型的确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用户群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销售渠道上的针对性,现今社会产品的同质化特点突出,设计师力图通过设计五花八门的产品造型来博得用户的注意力,而这种不断改变产品造型的方式恰恰带给人们的是视觉疲劳。材料的创新使用无疑可以为产品设计的创新提供有效的途径,这种创新使用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将产品外表材料进行更换,而是需要从研究用户群入手去分析解决问题。在选择用户时,可以参考吴垠在《中国居民分群范式的研究》中的用户人群分类,文中将中国居民分为十四个族群,并对每个族群的详细特点进行了描述,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准确的用户定位。本文以“工作坚实族”为例进行说明,工作坚实族的特征是:工作是谋生的手段,生活方式求实,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注意广告,拥有自己的房子才会觉得稳定,对股票概念就有冒险兴趣,男女基本平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倾向性高。
由以上特征分析该用户群的购买动机和理想价值观为实用、凸显身份,该族群选择产品的态度较为明确,不会因为价格因素犹豫不决,注重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品味,希望自己成为产品的主导者和中心,所以产品的设计选材上要能够满足用户以上的心理需求,设计师有时候会错误的以材料价格区分材料的设计语言,认为用户偏好的就是价格贵的看起来华丽的材料,实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受“工作坚实族”青睐的著名银饰品牌Georg Jensen虽然生产了大量不锈钢或铝金属材质的产品,但其对塑胶材料的应用(如图3)一样纯粹简洁,体现出的是塑胶的温暖可爱而不是让人联想到材料的成本低廉。所以对用户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设计与用户之间更深更紧密的
交流。
3 材料的选择方法
我们知道,人类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并且由于个体所处的生
图3
理和心理状况的不同,感知觉是存在随机的分散性的,但是借助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利用数理统计一样可以得出人类共性的、稳定的感知觉特性,我们可以在掌握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材料目录,从材料的分类、名称、使用图例、材料特性、心理认知、使用范围六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如表1的总结结果。随着产品材料运用方式的更新,新的心理认知会慢慢被激发出来,各种材料的优势也会被设计师所掌握。近年来,人们对产品设计的审美更趋向于返璞归真,合理利用材料的自然质感和触觉可以使产品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包含人工材料在内的所有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选材方法来体现材料的价值。
4 结束语
现代产品设计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如果能够从人对材料的视觉心理认知出发来选材,将材料的特性和工艺与人的视觉心理需求有力结合就可以实现产品选材上的人性化和为设计师选材的提供科学途径。本文运用视觉心理学的多个理论分析了人们对材料的认知,对产品选材方法的分析和总结将来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和完善。
科研项目:工业设计促进东莞玩具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a09
参考文献
引言
现代消费心理学主要是针对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的行为规律进行心理方面的研究。现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分析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消费者对于欣赏情趣和生活方式愈来愈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假如包装在设计方面不结合商品的特点,这样其在市场的成功率就比较小。商品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人的视觉以一种刺激。所以,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顺应顾客的好奇心理,抓住顾客的眼球,使其有购买的欲望。
1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于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基本思想其意义在于增进工作的基础点。趣味性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驱动力,如果趣味性丧失,活动的开展就会失去乐趣,活动就会毫无生趣。所以,趣味性是设计活动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趣味性,设计也会随之失去生命与活力。目前,趣味性包装设计的产品在我们身边是比较常见的,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它的融入不仅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趣味性包装设计的产品包含许多方面,例如审美因素,这就要求设计的包装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趣味性设计涉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经过艺术的手法,可以把设计师对产品的理解传达给顾客,这样也实现了包装设计的多样化、个性化。趣味性的包装设计风格与形式比较广泛,不仅风趣幽默,同时更具朴实自然,也可凸显其活泼可爱。不管是在容器造型方面,还是纸袋设计方面,都要严格遵守趣味性包装设计的思想。
在现代生活发展的推动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偏向于多元,设计的时候对群体进行了细分。以往的包装设计重在凸显其作用与功效,力求使得人们的使用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现代包装设计的时候,不仅仅要凸显其作用,更要让商品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进而可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趣味性包装设计主要是使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加上独特的创意设计理念的指导,这样使产品包装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可以将设计师独特的设计语言凸现出来。
2 趣味性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
2.1 使用同构手法
(1)包装和产品之间的同构手法。包装和产品之间的同构是形的同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形的同构的内涵是意义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形式结构上比较相似,通过这些相似之处,促进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两种不同的物象含义进行连接,这样可使概念更加完整。此种形式同构的优点是可以使他们在视觉上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进而把不合理的现象与合乎逻辑的联系在一起,因此,以其独特的性质促进视觉的冲击,进而实现视觉刺激的效果。这里面形的同构也要严格的遵守原则。有这样一项实验,人们对于一种简单规则的图形,会有平静的反应,然而对于一些杂乱无章的图形会给人以烦躁之感。但是真正可以引发人们兴趣的图形,往往是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如果把图形做一些规则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开始形成的紧张感觉会淡然无存。这样在起伏不定的体验中,会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体验。
(2)包装与消费者的同构手法。包装与消费者的同构属于一种动态的同构,重在消费者的参与。此种同构手法会使得包装不再受局限,这样包装自身的魅力就会充分展示出来,消费者的融入使得包装更加的形象,这样使用者主观情感投射就会有所寄托,在这种互动的过程当中,会使得消费者对包装产生更加亲和的感觉。
2.2 包装模式的新颖
包装造型设计主要是经由特定的组织结构与手段把包装的外形凸现出来。富有趣味的包装造型对于观赏者审美情趣的激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其心理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经过观赏者的习惯知觉定势,对设计作品详细的情境知觉因素进行组合,让观赏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比方说,趣感效应主要是使得人的心理量大,物质量小,进而构成一定的审美心理效应,造型的艺术情趣比较强,这样可构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仿生的设计手法是趣味性实现的主要途径,例如花、草、树木、动物等,此外一些没有生命的山石、工业元件,这些都可实现设计的趣味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传播途径有了较大的改变,消费社会和信息时代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包装设计不仅仅刺激消费,更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商品包装设计的成功一定要结合消费者的心理,把握好消费者的喜好,这样才会增进商品的消费。所以,趣味性设计的融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