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短跑运动员的小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

篇1

大腿后肌肉群是短跑运动员需要提高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对大腿后肌肉群的训练重视不足。对现代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短跑的加速跑阶段主要是大腿前群伸肌起主要作用,伸膝蹬地,获得向前的加速度。随着跑速的提高,脚着地的时间逐渐缩短,膝关节已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伸展,为了保持已获得的高速度,此时腿部的摆动动作变得重要。大腿后群力量的提高对于摆动阶段快速提拉小腿、大小腿充分折叠以及快速后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腿后群肌肉力量的提高对于提高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能力有重要作用。专家认为运动员大腿后群的力量应该提高到大腿前群力量的80%―100%,为了防止受伤,至少应该把大腿后群肌肉力量提高到大腿前群肌力量的75%-80%。发展大腿后群力量的主要手段有:俯卧快速收小腿(可加阻力)、俯卧背腿、俯卧跪起、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

二、踝关节伸肌与屈肌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踝关节力量训练上,主要是采用各种提踵形式的练习手段,而专门针对屈肌力量的练习不够。实际上,在短跑蹬地过程中,踝关节的活动幅度虽然很大,但小腿三头肌的收缩幅度却很小,在缓冲时只被拉长了3―4厘米,而在蹬伸阶段其长度几乎不变。因此蹬伸与缓冲阶段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进进行的。踝关节结构功能的生物力学特点决定了发展踝关节屈肌的力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踝关节屈肌力量的提高能够增强其着地缓冲时弹性抗阻能力,避免膝关节着地时的过度缓冲,缩短着地时间,对提高身体重心和蹬摆效果都有帮助。发展踝关节曲肌力量的主要手段有:坐姿脚勾重物屈踝、向下跳台阶、提踵的矮人走等。

三、左右腿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篇2

关键词田径运动短跑项目摆腿技能训练方式

田径在各项的体育活动中深受人们的喜爱,短跑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种,需要人有很强的爆发力,也是所有项目中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在短跑比赛项目中,紧张激动的不仅仅是运动员,观众甚至要比运动员还要激动。所以,本文通过对短跑技巧的研究,分析了摆腿技能对田径短跑的重要性。

一、田径短跑项目中摆腿技能的重要性

在所有的田径项目中,短跑是最需要人的体力、爆发力,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衣服装备、观众的热情程度都是能够影响运动员发挥的条件。这些客观的因素都是外在的条件,每项运动都有自己的技能方法,能够正确的掌握短跑的训练方法,对短跑的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的短跑技能训练,认为运动员的后蹬力是主要的,后蹬的力度很大,能够给运动员足够的动力。由于现在的技术不断地改革创新,后蹬的训练技术相对比较单一,并没有考虑到人的整体的协调性,在短跑的过程中,后蹬主要作用于起跑,但是在跑的过程中,腿部的摆动是尤为重要的。腿部与腿部之间相结合,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使其能够发挥更好的水平。

二、短跑摆腿的理论分析

(一)运动学中的理论

在进行摆腿前,必须要提高摆动的速度,进而能够减少在空中的时间。这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角度,减少运动员在落地时受到的水作用力,能够有效的增加迈步的长度。规范的提前摆腿,可以减少腿部落地后的反冲作用力。人体大腿与躯干之间保持90度角,是膝关节摆动的最佳的位置。若是摆动的过高,会因为惯性的因素,使分力上升,亩会降低快速跑的效果。通过正确的摆腿动作,在与支撑面形成的后蹬角时,此时需要加速前摆,能够较大的促进水平分力。

(二)生理学上的理论

在提后摆腿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能够有利于摆腿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使大腿与小腿之间形成最佳的折叠角,才能够保证运动员最好的发挥。在训练中应注意,一定要有目的的进行体后摆腿,迅速的折叠,能够保证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体后的折叠动作,从而大部分的完成小腿折叠的动作,可以给有机体在支撑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尽最大限度的增加大腿之间的夹角,摆动频率越快,大腿之间的夹角就会越大,在增加步长的前提下,能够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如果大腿之间的夹角小,这样就会导致步长短,对于支撑时间有一定的阻碍,从而会影响速度的提高。应积极地通过伸髋动作来增加大腿间的夹角。伸髋就是在人体支撑时以髋关节为中心向前进行转动的一个过程,能够大大的增加大腿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提高速度。

三、田径短跑摆腿技能训练的要点分析

田径运动中,无疑是以人们的身体协调性为基础,只有将手腿更好的协调,人才会发挥高质量、高速度的运动水平,短跑就是要求人每个动作的完美结合。在短跑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跑、途中跑和终点爆发。起跑主要是起跑动作是否合理,好的起跑方式能够增加人的爆发力,蹬地过程中力度大,借力就越大,能够增快人的速度,能够给中途中的运动提供力度;在中途跑时,运动员在加速跑时,会达到一个极限,并保持这个最快的速度,这时手腿之间的协调能够减少乳酸的产生,能够使运动员减少痛苦;在终点跑的过程中,在极限下还要加快速度,手腿的协调更加的重要,依靠协调性来加快速度。

所谓的摆腿技术并不是单纯的腿部摆动,正确的摆腿动作应注意三个方面:身体的摆动、大腿间的角度、大小腿间的折叠摆动。训练时注意这些技巧,并将其掌握,从而能够提高运动速度。

(一)躯干的摆腿技巧

可以利用髋骨进行摆腿的提前练习。将双脚并拢身体站直,重心前移,将一条腿用来支撑,另一条腿反复摆动,并重复性的练习。髋骨可以带动另一条腿,感受短跑过程中双换的速度,并能够逐渐的加快频率来锻炼双腿的灵活程度。还可以通过练习器来锻炼双腿的灵活性。在练习时一定要保证动作的规范性,探索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方式来提高速度。

(二)增加大腿间角度的技巧

大腿间的角度越大,步长越长,就能够有效的提高短跑速度。在短跑时,会因为两腿的交替浪费时间,也会因为快速运动而产生阻碍,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增大大腿间的角度,能够有效的利用髋骨来带动两条腿的运动,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大腿与躯干的角度,通过两条腿的交换来着增加位移。

(三)大小腿的折叠技巧

大小腿之间的折叠速度一定要特别快,从而能够减少时间的浪费,带动腿部的移动,大大的加快其速度。折叠的角度要适中,小腿能够刚刚接触到大腿就好,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减少时间的浪费,更能有效的支持大腿的摆动。在训练大小腿折叠时,可以依靠练习器来训练,用一条腿作为支撑,微微弯一点,另一条进行来回摆动,并向后折叠小腿,以碰到大腿为基准,重复性的练习,锻炼大小腿之间的协调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摆腿技巧对短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短跑技能训练方式的研究,归纳了三点技巧,大腿间的角度、大小腿间的折叠、躯干的摆腿,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篇3

绪论

随着竞技体育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和成材率的相对低下,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要培养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是最根本的问题。

运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归纳以及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目前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标准以及指标的建立与选取是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的首要问题,其二;在以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概述的定性分析相对较多,而分类细致的定量分析研究较少。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待于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对科学选材标准与方法的思考

1. 建立科学的选材标准及方法

科学选材的定义为:“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及特点,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客观指标进行测试,从而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选拔出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该项运的人才,并进行系统的训练,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1]从对科学选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点: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选材标准及指标,其次就是要将选材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对待。但是在实践中,体育工作者却常常违背了这些标准。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工作,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与教练员头脑中的经验标准有一定的差别,这一标准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2]。

2 对科学选材定量分析的思考

2.1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体育工作者应将概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分类相对较细致的定量研究进行科学的结合。例如,短跑运动员对于小腿与大腿长度的比例要求十分严格,小腿与大腿的长度及比例,是短跑运动中构成跑的技术动作的两个主要因素,小腿较大腿长的运动员,不管是从跑的摆动、下压、扒地,支撑缓冲等环节都是比较有利的,有专家表明,根据相关科研数据的统计,我国运动员小腿与大腿的比例,一般来说男子为1.00到1.50之间,平均比值约为1.30;女子运动员的比值为1.20至1.40之间,平均的比值约为1.30[10]。但是在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这一指标只具有参考意义,因为这一指标只是概述性的一个统计,统计中只描述了在选材时,要尽量选择数值大些的运动员,但是具体的较细致的定量分析并没有,这一数值只是所有短跑运动员的统计标准,研究者应该更注重分析出选材指标的具体范围,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科学的结合,我国的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 对科学选材模式的思考

《运动员选材》一书中指出:理想的选材模式应该要全面的考虑运动员各项指标,其中具体包括生理发展基础(如形态、机能和素质等)、心理特征、智能水平、技术战术水平等。杨敏经过对大量的选材模式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模式做出了总结,其中具体包括100跑的原始成绩、开始短跑训练的年龄、训练的年限、速度指标、速度力量指标以及肌肉的相对力量指标等十九项指标[12]。这些研究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选材模型还不是十分的科学和全面,其中还缺少了有关生理机能和有关遗传的模式特征的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起到非常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成绩的重点。

结论

体育工作者们应该加强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训练的成本又可以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对于短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以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往的运动员选材工作方法的应用与研究中可以看出,概述性的定性分析相对较多,而比较细致的定量分析研究内容相对较少。在实际的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定量分析是关键的原则,为选拔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现存的选材模型还不是十分的科学和全面,其中还缺少了有关生理机能和有关遗传的模式特征的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起到非常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成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水安. 对I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团[j]. 宁德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369

[2]土金灿. 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3]彭海峰,段玉香,丁海荣,等.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j].

篇4

下肢力量是决定短跑运动成绩的体能要素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在全面发展短跑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同时,应着重提高下肢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这样不但不容易受伤,而且能为将来的专项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兴县惠能中学田径运动队的22名男子运动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年龄在16~18岁之间,训练年限为2~3年,百米成绩均值为11.93±0.74秒。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上网搜索与下肢力量训练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2. 实验法操作法。将22名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髋被顶髋板固定,躯干不动,脚向后做抗阻蹬伸和练习时脚固定,腿推动躯干向前做抗阻蹬伸以及坐姿抗阻前蹬练习等三种练习方式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对照组完全采用传统练习手段。两组运动总负荷基本相同,整体实验周期为4个月。两组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了坐姿前蹬力量、坐姿后蹬力量以及百米测试。

3. 逻辑分析法。在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下肢力量训练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短跑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两组下肢力量的基本情况(如表1)

由此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坐姿前蹬力量、坐姿后蹬力量以及百米成绩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两组学生处于同一水平。

(二)实验后两组下肢力量的基本情况(如表2)

在4个月的实验后分别对两组测试者进行坐姿前蹬力量、坐姿后蹬力量及百米成绩测试,并进行对比。

如表2的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试验后的测试指标数据较实验前有明显提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旁证了下肢力量训练法对短跑关键专项力量和运动成绩的特殊作用。

(三)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种类分析

1. 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练习。如前脚掌着地的各种快速跳深练习、计时直膝跳、计时单足跳和计时跨步跳、在沙滩赤脚加速跑跳练习等。

2. 小腿后部肌群为主力量训练。以小腿后部肌群为主力量训练主要采用负重足尖跳绳、直膝跳、深蹲跳、跳台阶等方法。

3. 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练习。跖屈肌群的练习方法主要有站姿提踵、坐姿抗阻勾脚尖、直膝跳、连续单脚或双脚跳深。伸膝肌群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计时快速深蹲、单腿深蹲、负重大幅度弓步跳、综合练习器进行伸膝练习、连续在跳箱上跨步移动、跳深、短助跑连续多级跳。屈膝肌群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俯卧对抗放腿、俯卧跪撑起、对抗阻力收小腿等。

4. 提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如通过短跑起跑、上坡跑、牵引跑、沙地跑、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多级蛙跳等。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量不宜过大,负荷适中在50~70%的强度,采用多种形式练习。

(四)下肢力量训练的原则

1. 全面发展原则。青少年时期是正在发育的时期,均衡发展各个部位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全面发展下肢力量会不容易受伤。

2. 共同作用原则。一个动作的完成涉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涉及到原动肌、协调肌和对抗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考虑到各肌肉的工作方式,把各个肌肉群组合起来进行训练,既能锻炼力量,又能使青少年的协调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3. 系统训练原则。青少年的力量训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进行系统训练,才能保证下肢力量的不断增长,同时能够减少受伤的几率。

4. 渐进性原则。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力量的增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训练时要逐渐增大训练的强度、次数,让机体对训练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五)下肢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在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其下肢力量的训练,能有效提高短跑成绩。下面从下肢力量训练的不同部位来说明其对青少年短跑成绩的影响。

1. 下肢肌肉静力性爆发力练习。短距离跑能量代谢特点之一是无氧代谢供能。进行静力性练习时,由于局部肌肉的持续紧张对肌肉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影响该部位的血液循环,使局部供氧受阻,对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影响。因此要定时、定量地进行练习,同时要求动力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结合进行,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腿部的爆发力,最终达到提高短跑速度的目的。

2. 下肢对抗肌群力量。大腿前后肌群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长期止步不前。据国外专家多年研究结果表明,短跑运动员大腿前后肌群力量的比例至少达到2∶1,而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例甚至达到1∶1,所以下肢对抗肌群力量训练非常重要。

3. 膝、踝关节和伸髋肌群力量练习。训练中在重视膝踝关节力量训练的同时,更应加强髋关节伸肌力量的训练。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练习、以小腿后部肌群为主力量训练、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练习和提高下肢爆发力的训练以及有效的技术动作与放松能力的练习等。

2.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下肢各部位的力量训练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以掌趾和踝关节为主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动作完成技术效果和力学效果,使肌肉用力的大小和腿部所有肌群复杂的运动协调;小腿后部肌群力量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蹬地时下扒和蹬离地面的瞬间力量的增大,更有助于提高短跑成绩;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练习有助于短跑后程的持续加速度跑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提高下肢爆发力训练有助于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瞬时启动速度,从而提高短跑成绩。

3. 青少年下肢力量训练的原则主要包括全面发展原则、共同作用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和渐进性原则,要想更合理、科学、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就必须遵循以上训练原则。

(二)建议

1. 在实际的短跑训练中,初时训练不宜超过60米,每次跑的间歇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应该符合能量补充的基本原则,对于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根据其实际训练水平而定。

2. 应该在做好预备活动的情况下,将速度训练放在其他训练内容的前面。在一般情况下,以发展加速能力和最高速度能力为主的速度训练在一周中应不少于3次。

3. 训练到一定程度时,要避免习惯性的错误动作干扰成绩的提高。

4. 训练强度不能太大,防止过度训练造成青少年肌体的伤害和免疫力下降。注意膳食和休息,使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体力在每次训练后都能尽快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155-02

各项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是速度,它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基础构成之一。运动员的短跑技术得到加强,不但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在从事别的体育项目中的发展。短跑属于一种极限运动,它是人体运动器官大内脏系统在极度缺氧状态下完成的大强度的工作。短跑的全程技术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四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

笔者通过平时的训练加上网上和阅览室资料的研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一、短跑技术与训练方法的简要分析

起跑的准备阶段。短跑一般采用的是蹲踞式的方法,它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环节。

专业的运动员训练都会安上较为完备的起跑器,如拉长式、接近式和普通式。安起跑器时,两个起跑器之间的宽度为0.15米。在指导运动员训练时,教练一定要按运动员的个人身高、体型和掌握技术的程度来确定其起跑动作,一定要把有力的腿放在前面。

短跑一般都采用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有的运动场可能没有安置起跑器,即便如此运动员的两脚也应该在起跑足的位置,使两足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预备姿势,以便于使其获得起跑的速度。教练一定要告诉运动员,在离开起跑器的瞬间,一定要让肌肉发挥最大的力量,获得最大的初速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运动员起跑后身体的前倾角度。教练员在教授运动员时需要先从普通式教起,然后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进行训练。

各就位这一动作完成得好坏,跟起跑器安装是否恰当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这个阶段,运动员一定要注意正确调整起跑器,使之能够与自身实现完美的结合。

当运动员听到各就位时,主要以调整心态为主,呼吸频率需要作好调整,在起跑器前,使身体下蹲,两手撑地,将力量较弱的腿和脚放到后起跑器上,将另一条腿和脚放到前起跑器上。后腿的膝盖跪在地上,两手收回于起跑线后面,两臂伸直,两手距离与肩同宽,使身体的重心稍往前移,肩轴与起跑线平行,放松身心。两眼的视线以颈部舒适为原则,静等“预备”口令的发出。

“预备”口令一出,运动员一定要迅速调整身体,支撑的膝盖要离开地面,臀部上升,身体重心前多,肩部略超过起跑线。双脚紧贴抵脚板,双腿肌肉紧张,准备随时起跑。整个预备的动作要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身体过渡到适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动作中。此时,运动员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枪声一响,即刻出发。

“鸣枪”这是决定起跑动作是否完美的决定阶段,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运动员应该在听到发令枪响的同时,两手迅速离开地面,屈肘过渡到摆臂,两臂肌肉紧张逐渐加快,两腿使劲猛蹬起跑器,迅速跨出。此时,建议运动员脚尖不要离地面过高,步幅也不宜过大,但频率应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高。摆动腿时,积极下压,向后方用脚尖拔地,快速转入疾跑。

二、加速跑的动作技术

起跑结束后要立即转入加速跑,距离一般为18米左右。此时,我们一定要突出加快摆臂与步频的节奏,前几步时,腿要下压拔地,手臂和腿的大幅摆动要与身体的爆发力形成一股合力,伴随着后蹬腿与地面角的逐步增大,步幅也逐渐增大,两脚的着力点落在一条线上,身体逐渐抬起处于正常跑的姿势,再应顺惯性放松跑上两三步,自然跑进,过渡到途中跑。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然跑进这两三步,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在比赛过程中,经常有些运动员为了抢占先机,获得较快的加速度,肌肉高度紧张,没有放松跑这两三步,后来就会使肌肉保持高度紧张而影响了持续工作这一能力。如果我们能够让运动员掌握自然跑进这一技术,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三、现代短跑训练方法简析

短跑内部各环节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包括合理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四个环节。其中,合理高速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对比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摆脱相对静止状态,获得向前冲力的关键,它可以爆发出极限速度,从而使运动员顺利过渡到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最长的一段,其速度也最快。本环节的任务就是让运动员身体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身体肌肉继续发挥高速度跑。摆动腿和膝关节,一定要快速有力,同时还要伸展骻、膝和踝关节,蹬离地面后,形成支撑腿和摆动腿协调配合的动作。

篇6

中图分类号:G808.1;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77-06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美国运动员伯克以11.8s夺得100m跑桂冠,到2008年牙买加人博尔特创造了9.69s的世界记录,100m跑成绩提高了2.1s。除了科学化训练及场地器械更新等因素外,短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是重要因素。源于短跑实践的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技术的发展起预测及导向作用,是短跑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短跑技术理论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引进与借鉴,七八十年代的补充与修订。在发展过程中,原来被公认的技术理论,由于不能适应现代短跑运动发展的需要逐渐被舍弃,而有些技术理论则在争论过程中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世界短跑水平稳固发展而我国短跑水平却停滞不前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那些曾经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

1 前蹬阻力――动力问题

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以重心相对于支撑点的空间位置,将一个完整的单步分成着地缓冲(前蹬)与后蹬两个阶段,并根据经典力学理论分析支撑过程中的人体受力情况。其主要观点是,在缓冲阶段,由于重心在支撑点后方,支撑反作用力与人体跑进的方向相反。因此,支撑反作用力是阻力,人体做减速运动。在重心移过支撑上方后,此时支撑腿蹬伸发力,支撑反作用力与人体跑进的方向一致,是动力。所以,该理论认为在前蹬阶段只能被动缓冲以减少制动阻力;在后蹬阶段要积极蹬伸,以加强后蹬效果。这一技术理论对我国短跑运动的发展曾起到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场地器材的更新,相关学科成果的渗透以及分析手段、方法的进步,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产生了怀疑。前蹬阶段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先进的着地技术能否有效地减小制动力;前蹬阶段是否存在阻力,为减小制动力而加快小腿回摆速度的技术是否正确。

苏仕君通过三维测力台对短跑支撑阶段人体受力情况的测量,从数值上定量地确定了前蹬阶段阻力存在的事实。李诚志指出,这种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脚着地瞬间相对地面的水平速度,脚着地瞬间正向水平速度越大,前蹬制动力就越大,反之则小。因此,在脚着地前,加快小腿的回摆速度对减小制动力是非常有益的。大多数学者对此着地技术称为“后扒式”或“鞭打式”着地技术。黄香伯对此技术的数理分析表明,鞭打扒地动作可使人体在前支撑期间获得动力,前支撑期间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鞭打速度。金发仓用三维测力台对“戳地式”、“正常式”和“后扒式”3种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扒地式”落地技术能加强后蹬阶段的水平分力,用力方向较为合理,并能缩短支撑时间。朱谦通过教学实验发现,注重“后扒式”着地技术的教学和发展与“后扒式”动作技术有关肌群的力量训练,能优化支撑阶段各运动学参数,并有效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他指出,脚主动积极“后扒”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与运动方向一致,能减弱由支撑地面产生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因而能变前蹬减速为加速。此外,主动“后扒”的技术还能减轻支撑腿负担,节省能量,利用已有的惯性和肌肉收缩力量,提高速度和后程的跑速。骆建等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着地缓冲开始瞬间的“扒地式”着地技术的好坏,不仅对减小人体在着地缓冲时受到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大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大步长也有关键性影响。张仲景等认为,后蹬扒地是短跑运动中支撑脚扒地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人体快速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在快速跑动中,如果忽视支撑脚后蹬扒地的用力动作,就会间断支撑脚扒地式着地技术的连续性,延长支撑时间,从而丧失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影响人体前移的速度。此外,在途中跑过程中,正确的后蹬扒地技术可以防止支撑腿膝关节过度伸展,缩小大腿后摆的幅度,有利于使髋屈肌群、股后肌群所产生的收缩力量和摆动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从而加大大腿前摆的速度。王志强等对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反作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效应不仅与着地前脚相对于地面的水平速度有关,而且着地的动作效果对其的影响可能更大。较小的着地水平速度和合理的前支撑段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制动效应的基础上增加前支撑距离,从而增加支撑步长,提高技术效果。

从上述众多学者对“后扒式”着地技术的分析可知,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有效地减小制动效应。而着地前小腿的回摆速度对降低脚的水平速度起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着地瞬间,摆动腿大腿应积极下压,小腿做向后的加速运动。但是,也有学者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早在1982年蔡国钧就提出,过分地追求小腿的回摆速度是不对的。此后,陈有源对“后扒式”着地技术也进行了否定。他从转动力学角度对支撑过程进行分析后认为,着地后人体是以支撑脚为轴向前转动,着地反冲力始终通过转轴,力矩为零。因此,无论它的大小如何,都不能成为支撑腿绕足或关节向前转动的阻力。所以,把鞭打、扒地和小腿后屈作为减小着地反冲力对人体的制动作用,将不具有任何意义。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对“后扒式”着地技术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反的意见。尽管还没有研究报道有优秀运动员脚向后的速度大于或等于人体质心向前的速度,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优秀运动员的小腿后屈速度明显大于一般运动员。因此,尽量减小脚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短跑运动员应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短跑是一项要求肢体环节高度协调的运动项目,各环节间的运动应视为一个系统,在其它环节运动没有达到一定要求之前过分追求小腿的回摆速度会导致整个系统功能的破坏,从而影响跑速。所以,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根据其身体形态及各环节生物力学参数来定量评价其着地技术的优劣,以及对“后扒式”着地技术对整个支撑阶段重要影响的研究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2 屈蹬技术

所谓的“屈蹬技术”,是相对传统的基于后蹬理论下的髋、膝、踝3关节充分蹬直的技术而言的短跑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诚志、黄宗成对短跑技术分析时发现,世界优秀短跑选手的后蹬腿膝关节的屈曲度,明显大于我国选手。他们多采用“屈蹬式”的蹬地动作。即蹬地阶段不强调蹬地腿充分蹬伸,如美国运动员蹬离时的膝角为151°,而我国运动员较直,为161°。此后,关于“屈蹬式”短跑技术的报道大量出现,众多学者分别从运动解剖学、肌肉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对此技术的优越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981年B・B丘巴等就注意到了蹬伸阶段的“屈蹬现象”。随后他们从生理解剖学上也证实了膝关节从164°伸展到168°,髋、踝关节间的距离缩短的事实。刘建生在1983年通过三角函数也推算出膝关节大于一定角度时再伸展,其长度增加是很微小的结论。这就在功能解剖学上证明了传统后蹬理论欲通过充分蹬直3关节来追求做功距离的设想是不正确的。赵杰认为,屈蹬技术一方面没有发挥最大肌肉力量因而可以保持较高的收缩速度,另一方面能保持较大的肌拉力角和肌拉力矩,从而提高大小腿折叠的力量,缩短前摆半径,提高摆动腿前摆速度。王鲁克报道,“屈蹬式”与传统的后蹬型技术相比较,更具有经济性、实效性。具体表现在,屈蹬式技术支撑腿后蹬时膝角变化小,支撑后蹬时间短,小腿倾角及后蹬角小,利于增大向前水平速度,减小重心波动差,增大步幅,提高跑的实效性。于湘泽认为“屈蹬技术”能缩短支撑时间,提高步频。代进军等提出,后蹬过程中过度伸直膝关节会导致后蹬角度增大。而后蹬角度一旦增大,就会引起腾空高度的增加和腾空时间的延长。这虽然能起到增大步长作用,却贻误了跑的频率、损害了步长与频率的合理配置,从而影响了提高跑速的综合效益。而“屈蹬技术”不仅适应跑道的性能,而且服从跑的整体技术需要。这对保持跑的向前性、连续性、平稳直线性十分有益,从而可以获得步长、步频的双重效益。徐萱俊的肌电图实验显示,后蹬过程中,膝关节角度超过155°,肌肉活动强度明显下降。李强从解剖学和肌肉生理学对“屈蹬技术”优越性的描述为,“屈蹬技术”能避免髋关节出现主动不足的现象,能充分发挥主要关节的力量;短跑技术有利于减小后蹬角,并可协调步幅与步频的关系;有利于肌肉的弹性成分储存能量,使收缩成分产生的张力变化趋于缓和,防止肌肉的损伤。

综上所述,“屈蹬技术”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并充分利用塑胶跑道的物理性能,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跑速。相对于“后蹬式”短跑技术,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蹬离地后的折叠摆动,提高摆腿速度,这符合现代短跑的技术特征要求;二是能减小重心波动,有利于速度的保持和增加;三是能优化步频和步长的关系,从整体上提高跑的综合效应。此外,相关研究者从其它角度对“屈蹬技术”现象做了不同的解释。王志强等嘲提出,膝、踝关节的主要作用是起坚固的支撑,膝关节缓冲和蹬伸幅度过大不利于髋动力作用的实现。而骆建则认为,蹬伸后段所获得的有效反作用力小于人体前进中的阻力,属于无效蹬伸,因此应提前结束蹬伸过程。王保成认为,支撑腿膝角变化过大,就增加了腿的支撑时间,降低整条腿在身体下的摆动速度。

因此,无论是“屈蹬技术”带来短跑成绩显著提高的事实,还是大家从各方面对此技术优越性的合理解释,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屈蹬式”短跑技术符合场地器材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其竞技能力,代表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少年儿童只能在煤渣跑道甚至是泥土场地上接受短跑初级训练,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或竞赛名次,“后蹬式”短跑技术仍是他们的主流技术。毫无疑问,这将会给他们日后更高层次的训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衔接不同场地上的短跑技术,使这些少年儿童更快地适应塑胶跑道,或者是如何在煤渣跑道和泥土场地上提高“屈蹬式”短跑技术的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3 短跑核心动力来源――髋动力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支撑阶段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与速度比膝关节的要大得多。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特点及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人们逐渐认识到髋关节才是跑进的动力来源。髋关节的运动参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阶段支撑腿的伸髋参数;二是支撑过程中摆动腿的屈髋参数,由摆动腿的速度、幅度体现。

丘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跑中身体质量中心速度损耗的减小是由髋关节的伸展力矩所决定的。J・瓦泽尔认为,对跑速起决定作用的是髋部伸肌的工作能力。宫本庄指出,途中跑蹬地过程中股四头肌收缩强度不高,仅起支撑作用,而股后肌群才是最后完成后蹬动作的关键肌肉。朱谦在研究中指出,髋所拥有的肌纤维数量和力量比膝、踝大得多,髋伸展幅度达70°左右,膝17°左右,踝25°左右,表明髋是取得跑速动力的主要关节。K・维曼通过髋角从支撑阶段开始即始终处于伸展状态这一现象认为,髋股部肌肉能够单独地完成短跑支撑阶段所需的伸髋一伸膝活动。如果收缩速度相同,髋股部肌肉作用产生的动作速度比膝部伸肌大得多。依藤章对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起跑和途中跑中髋关节的伸展速度越快,跑速越快。王卫星认为,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大于快速伸膝。王志强等提出,短跑途中跑中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两大腿的剪绞速度及支撑腿伸髋的角速度是影响支撑阶段人体水平速度的主要因素。狩野丰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大腿上70%部位的内收肌群和股后肌群的横截面积与100m跑成绩成正相关,而股四头肌及50%部位符肌群横截面积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大家除了对支撑腿伸髋技术及其作用作了深入分析外,对摆动腿参数对短跑速度的影响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Winfried认为,产生较高跑速的原因是有力的摆腿而不是快速的蹬地。金原勇、阿江通良提出,大腿运动的角速度及摆动幅度是衡量短跑技术的最好尺度。刘建生认为,当肌肉牵动人体某部分运动时,必须要同时牵引人体的另外一部分做相反的运动。因此,只有摆动腿积极前摆,才能使支撑腿迅速后划。金发仓曾指出,我国短跑运动员步频慢的主要原因是摆动腿速度慢,加快摆动腿前摆与下压速度并重视摆腿高度是提高我国短跑成绩的主要途径。阿江通良。通过身体各部分之间能量传递利用的想法对短跑技术进行分析认为,髋部的屈伸肌群是短跑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源。关于摆动腿迅速上摆的作用,苏仕君认为,高抬大腿能增加势能,加快脚的扒地速度,拉长大腿后群肌肉,加长工作距离,增大步幅;吴太平指出,快速前摆大腿能对人体产生向前上方的拉力,减少制动,使身体快速前移,缩短支撑时间,并带动同侧髋关节前移从而增大步长。徐开春的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摆动大腿可以加大支撑腿对地面的压力,使支撑

腿具有更大的势能,加快两腿的交换频率,达到增加步速,加快重心前移的作用。王志强等在研究中指出,摆动腿快速前摆对支撑阶段人体水平速度的保持和增加有着重要的意义。徐茂典认为,摆动腿最大的摆动速度是影响支撑时间的关键,并直接影响途中跑的步频和速度。缓冲期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地加快重心的前移速度。

综上所述,大家在对支撑阶段髋关节的运动特点进行描述时,也对快速伸髋和摆腿对保持和提高跑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证,从两方面证实了髋是人体加速的关键环节,髋关节是跑进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实践中,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与速度对动力效果的提高、身体重心的快速前移、支撑时间的缩短等积极作用已得到人们认可。因此,很多运动员希望通过加大支撑过程中髋的运动幅度与速度来提高跑速。但是,我们应注意,一方面短跑要求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各环节必须高度协调统一,髋关节的运动特征必须服从于整个运动系统。为了求大而增大的做法必然要导致动作系统的连续性和平衡性遭到破坏,影响整体动作结构的功能,势必影响跑速的保持和提高。另一方面,过大的伸髋及伸膝所获得的微小利益,相对于此举导致的低效支撑时间过长、后继折叠不力、后蹬角过大等问题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对不同等级运动员做技术诊断和指导时,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及同等水平运动员的共同技术特征来进行。脱离运动员的实际竞技能力去要求其做相关的技术改进,必将事倍功半。

4 放松技术

从短跑的项目特征来看,它是距离最短、强度最大的极限体能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人体的速度、爆发力。这就在神经肌肉的功能特点上对短跑运动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神经灵活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快;另一方面,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能力强,并高度协调。因此,从短跑项目的生理特点上我们就能看出,放松技术对于提高跑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曾说过,教会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掌握放松技术,会取得好的甚至惊人的效果,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起很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维苏茨金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的100m跑成绩由10.9s提高到10s的诸因素中,爆发力的提高占20.57%,力量的增加占12.34%,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占21.57%。这一成果有力地证明了高速跑中放松技术对提高成绩的重要作用。所谓短跑的放松技术是指住短跑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在高速跑中身体的协调放松,使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高度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照技术要求协调进行,人体以最大限度发挥肌体的能量并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沈红斌提出,放松技术有利于减少高速跑时的多余动作,有效地降低运动员赛前的焦虑程度,稳定情绪并改善神经系统的冲动,减轻高速跑时大脑皮质的负担,加快大脑皮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利于步频的提高。王鲁克报道,放松技术有利于减小肌肉本身对抗肌的阻力,增大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加快动作速度,提高肌肉工作效率,改善肌肉工作的能量供应过程,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速度耐力。于湘泽认为,放松技术能增强技术动作的节奏感,使短跑技术更加完善;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加大运动幅度,有效地增加步长。宋广林等报告,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对于提高速度素质,经济高效地利用无氧代谢中的ATP-CP系统供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7

短跑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6大素质系统,每类素质又包括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运动素质是体能训练中最主要的一种能力的训练内容,它们直接决定专项运动训练的水平。决定运动素质的主要因素是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量物质的储备等。力量素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源泉,短跑运动是周期性的速度力量项目,肌肉力量与速度和跑速直接相关。研究表明,跑速提高一倍,肌肉阻力加大四倍,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所要求的肌肉力量越大,因而要提高速度,必须增强肌力,而要增加肌力,必须加大肌肉横断面,也就是说要加粗肌纤维,所以力量的提高十分重要[1]。

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三种,每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如基础力量可以分为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训练两种,快速力量训练有爆发力、起动力、反应力的训练之分,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是广泛的、多层次的[2]。运动员在各种力量训练中如何有效地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迅速提高专项运动成绩,是力量训练的最终目的,如果忽视了力量向运动专项的转移,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反而有可能使之下降,所以发展力量只是手段,是为提高速度服务的。因此,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注意提高为其运动专项服务的“利用率”,并使此练习所获得的素质有利于向专项迁移,更好地为专项服务。

1.短跑运动员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的肌肉用力特点分析

依据现代短跑运动技术动作伸髋高摆扒地的本质特征,负重力量练习如胶带牵引作伸髋动作的练习,跳跃力量练习如单脚跳、跨步跳和跳栏架,综合性力量练习如腿负重上台阶等手段应有助于快速伸髋的大腿和髋部后侧肌肉的训练,特别是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以及掌趾、踝关节等部位肌肉的训练。这些部位的肌肉在高速跑动中的运动方式是“加速前摆――制动”。因此,短跑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参加大腿后蹬动作的肌群有:使髓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股二头肌、半腱肌;使膝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使踝关节、肌屈的肌群是小腿二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骨长肌和腓骨短肌。最后,为了前脚掌着地,上述屈足、屈趾脚群和保持足弓的肌也要适度紧张。后蹬以后,支撑腿变为摆动腿。在后步阶段里,臀大肌等髋关节伸肌放松,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则以近侧支撑工作完成屈膝动作。前摆大腿和高抬大腿的原动肌是连接骨盆和股骨之间的骼腰肌,协同肌群是股四头肌和缝匠肌及耻肾肌和长收肌等。骼腰肌有速度杠杆的特点,在高抬大腿时更为重要。固定骨盆的肌群主要是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内、外斜肌,对高抬大腿动作是有利的。

2.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主要采用的方法

2.1短跑运动员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的力量训练方法。

伸宽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各技术环节的要点体现在要求上,而这些要求是根据动作结构各技术环节间的内在联系、有机衔接、用力特点和整体技术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于力量训练的方法要有针对性,根据肌肉用力的特点来进行安排。

2.2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腰、髋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日常生活上人体直立的习惯,使腰、髋及大腿根部密集着多块大肌肉群,成为人体最大的动力源泉。因此,以髋关节为圆心,大腿为半径的曲线运动,是发挥身体中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掌握高速度、大幅度短跑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伸髋高摆扒地”技术集中体现在髋部周围这个关键部位上[3]。所以力量练习要围绕髂腰肌和臀大肌这两块肌肉进行,练习方法有负重挺身、杠铃半蹲、交换单腿跳等。

2.3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膝关节和小腿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以髋、膝、踝关节为圆心,大腿、小腿、足掌为半径的曲线运动中,膝关节及小腿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和力量传递的中介效应。要求它既有屈膝摆动的灵活性,又有伸展支撑的稳固性,并在用力方向和角度上服从水平向前分力增长的需要。力量练习的方法主要有用脚蹬拉橡皮条、以橡皮条为阻力作抬大腿对抗练习、负重提踵跳等。

2.4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对踝、足的要求,以及力量练习方法。

在伸髋高摆扒地技术动作中扒地动作的技术要求对踝、足的力量要求也比较高。过去受“缓冲―蹬伸”这一错误理论的影响(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人们忽视了摆动式积极扒地,亦即“支撑腿落地后,踝关节应很小参与缓冲”。现在对于后蹬角度有了新的概念,对于踝、足的力量练习也有了新的概念,即力量练习以跳跃为主杠铃为辅,可以多采用跳栏架、单换跳、杠铃提脚尖等技术来练习踝、足的力量。

3.对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设计方案的研究

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对专项力量水平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过去多肌群的力量训练方法很难有效地继续提高和发展运动员的专项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从而转向局部的单一肌群的逐条逐群的发展,以达到全面提高专项力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力量训练采用的方法愈来愈多,针对性越来越强,更具体化了。南宁市体校短跑组队员采用三种不同的练习方法:第一组采用与跑的下肢动作结构相似的力量练习,第二组采用以杠铃为主的力量练习,第三组采用跑的形式练习。其训练手段是:第一组:计时30次单足跳,计时50次跨步跳,胶带人拉人牵引跑,快速上坡跑,拖重物跑等。第二组:负重提踵半蹲、深蹲、负重纵跳、抓举、挺举等。第三组不进行力量训练。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进行100米测验记录成绩。实验期为三个月,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练习90分钟,每组间隔时间3分钟,每次练习强度在90%左右。

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100米成绩测试,结果三组成绩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第一组采用的训练手段对提高受试者100米成绩的效果比第二组采用的练习效果更明显,而采用力量练习的第一、二组比不进行力量练习的第三组提高的100米成绩更明显。所以说力量练习方法的运用对短跑速度的提高是有实际效果的。

4.提高短跑力量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得合理,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组合训练中必须考虑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方法学因素,主要包括练习内容、训练负荷、重复次数与训练节奏、练习组数、动作幅度与动作速度、间歇时间与间歇方式、训练总量等。

4.1力量训练内容的选择。

合理的力量练习组合搭配是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关键。选择的练习内容过多,不但训练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出现训练疲劳。在选择确定力量练习内容时,一般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以后的训练奠定牢固的基础,缺乏这种系统的力量训练,便不可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发展主要运动肌群。优秀运动员则完全不同,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将成绩提高到最高水平,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力量训练有其特殊的作用。因此,优秀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计划(特别在比赛期)必须非常专项化,准确地发展主动肌,练习的方式也要少一些。

4.2专项运动的需要。

力量训练采用的各种练习,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各种力量练习,都应符合专项运动的要求,以便使所有的主动肌都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4.3训练阶段。

准备期以一般力量训练为主,主要是为后继的训练打下基础,采用9―12种练习方法;随着训练的进程,练习内容逐渐减少;直至比赛期,主要安排非常专项化的练习。

4.4力量训练负荷。

前苏联著名训练专家马特维耶夫曾说过:“达不到95%强度的训练手段,起不到作用。”研究证明,大负荷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肌纤维的力量和速度,而不是低负荷快速动作练习[5]。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应遵循该原则。以下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大负荷:一般由具有良好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在发展最大力量时采用,其他大多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应控制在最大负荷以内。(2)超最大负荷:一般指采用离心或扛重量训练法(被动练习)完成100%以上的负荷。在采用超大负荷训练时,应注意保护,以防出现意外伤害。

4.5力量练习节奏与重复次数。

力量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训练节奏取决于负荷量。负荷量越高,重复次数越低,重复节奏也越慢。最大力量训练时(90%―100%以上),重复次数很低(1―3次),完成速度很慢;爆发力训练时(最大负荷的30%―80%),重复次数适中(5―10次),完成速度较快。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有间歇休息。练习负荷量和重复次数、练习组数间呈负相关关系。发展最大力量的练习,其间歇休息应在2―5min为宜,但竭尽全力的练习则最好安排更长的休息时间(5―10min)。发展肌肉耐力的练习间歇可以短一些,通常为1―2min。

力量训练专家舍利希提出,间歇时间,特别是循环练习的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对生理刺激的生理反应(通过心率表示)来安排。当心率下降到120次/min时,便可开始下一个练习[6]。此外,教练员还应考虑到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恢复速度来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为了在两组训练之间尽快达到恢复,可让运动员在休息间歇进行一些积极性的活动。

4.6力量练习动作速度与幅度。

力量练习时,要把肌肉充分伸展,然后充分缩短收缩,练习者在放下举重负荷之前,将这种肌肉充分收缩的姿势坚持1s,会大大提高练习效果。力量训练中,随着运动员对训练刺激的逐步适应,间歇休息应相应缩短;而随着负荷量的增加,间歇休息应有所增长。间歇休息的长短,还取决于力量训练的类型、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完成动作

的节奏与持续时间、参加练习的肌肉数量等多种因素。

5.结语

力量是人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也是各项目的基本素质。任何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都要通过肌肉用力去实现,它是掌握技术和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力量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而各种练习方法如果忽视了力量向运动专项的迁移和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反而有可能使之下降。因此力量训练的方法只是发展力量的手段,为提高速度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芹芳.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第19卷,第60期.

篇8

在田径运动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缩短我国与世界短跑运动水平的差距,必须坚持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原则。科学选材,是体育运动科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科学选材是训练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早期发现对短跑具有发展潜力天赋的优秀的人才,可以说训练成功了一半。笔者认为只有早期的选材工作做好了,才能为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概念

1.1所谓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某个项目,并且有发展前途的少年儿童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的少年儿童从小挑选出来,加以系统训练及培养,最终创造优异成绩。随着科学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科学选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员天生资质,可以保证运动员多年的系统训练,为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1.2运动员选材在《中国大百科书》体育卷中的解释是: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以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1.3挑选优秀运动员是一个发掘遗传基因、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智能、运动技术等各方面潜能的工作。

1.4现代运动员选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特别是应用近代人类遗传学、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专业理论、体育教育学和人文环境等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使运动员选材从碰运气的选材或经验选材,提升到理智、科学地选材。

1.5对于少年儿童的选材,田麦久提出了少年儿童训练的指导目标,既少年儿童参加训练选手未来发展的目标,认为:应选拔具有较高运动天赋及巨大竞技潜力、更有可能经过多年系统训练被培养成符合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特征的少年儿童加以专门的培养。

2 短跑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研究

2.1 身体形态指标选材

短跑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与其相适应的良好身体特征。根据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分析,短跑运动员选材的身高标准在不断提高,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匀称结实、肌肉富有弹力、小腿、踝围、跟腱相对较长。其中主要包括身高、下肢长B/身高×100、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X100]、比踝围(踝围/跟腱长×100)和比跟键长[(跟腱长/小腿长+足高)×100]、上下肢比例等。在相同指标的情况下,身高、下肢长、跟键长、踝围细、脚掌小的运动员选优(表1)。

2.2身体素质指标选材

身体素质是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选材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其中速度能力尤为重要,在选材中优先考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素质增长的速度,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儿童,将是理想的短跑选手。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选材常用的身体素质指标如下(表2):

2.2.1测试项目包括60米起跑、100米跑、3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1500米/800米等指标。

2.2.1.1测试60米起跑、加速跑:检测反应速度、起跑技术、加速能力以及最大速度等。

2.2.1.2测试300米跑:检测人体无氧耐力。

2.2.1.3立定三级跳远:检测下肢爆发力、动作的协调性、动作速度及下肢力量。

2.2.1.4后抛铅球:检测上下肢协调性、上肢爆发力、腰背肌素质。

2.2.1.5测试1500米/800米跑:检测有氧耐力、内脏器官和体能恢复情况。

2.3遗传学指标选材

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是通过训练得到明显改变的,而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由遗传特征所确定的,也就是所谓的天赋或先天性。随着科学训练的不断发展,遗传学的变异观点已渗透到运动员科学选材领域,逐步形成了《运动才能遗传学》理论,指导着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的深入和开展。德国学者格拉姆在研究运动能力的遗传问题时概括地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只要不是极端的个体,其后代中有50%的人含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运,这种可能性越大。因此,应用遗传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选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选材时应注意选拔身体形态、生理生化、智力与个性、运动素质等方面的遗传度指标进行优选。

2.4心理学指标选材

一个优秀的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除必须有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优势特点,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能力。心理学家认为:“体育运动决不是单纯的体力、技术、战术之争,而是心理之战。”所以,科学选材还包括心理选材。短跑运动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要反应快,速度感觉好,敏感性强。在选材中可以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估以及脚踏频率等心理素质指标来测定。教练员还可以通过比赛,观察运动员的表现情况,判定其心理能力和素质。

2.5 生长发育指标选材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的阶段性规律很强。一般有两个突增期:第一次突增期在两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年龄在10~11岁至14~15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年龄阶段,即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生活年龄是指人体实际生活中生长的年份,生物年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骨龄,骨龄可以反映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的基本过程和发育程度,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的高低,与运动能力有着直接作用,早发育早成熟的运动员早期表现能力相对强,晚发育的运动员早期表现能力相对落些,在挑选田径短跑的运动员中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应该选择正常发育的学生参加短跑训练较为适合。

2.6生理指标选材

机能类指标包括血色素、肺活量、心功指数以及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比例。在选材时,应重点选择白肌纤维比例高的运动员。另外,其它的生理指标也不能忽略,如安静时的心率、运动时的最大心率、肺通气量、最大摄氧量、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等。

2.7生化指标选材

人体生化过程能直接影响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短跑项目主要是靠肌糖元无氧硝解代谢供能,尤其是ATP和CP供能,它们的含量多少直接关系到在无氧条件下的能量供应。一般认为,肌肉中CP的含量及其在合成的速度,是人体速度素质的基础,所以,在选拔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时应重视这一重要的生化指标。通过这种指标的选材可以充分了解到初选运动员的特点以及今后所要发展的专项。

2.8 智力选材

智力是指人们运用大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智力因素一般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六个方面。当代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必须具备灵活的头脑、敏捷身手,在风云多变的赛场灵活应变,以超强的智商战胜对手。培养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等优秀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适应现代体育竞赛的需要。在选材中尽量选拔智力水平高的少年儿童参加训练,是发展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必备条件。

3 科学选材的体会

只有根据运动项目特点,树立科学选材观,形成见解独到,选材手段科学,才能成为一名伯乐型的教练员。教练员作为选材工作的主体,应逐步形成自己的选材“套路”,练就一双“伯乐识千里马”的慧眼。例如当年孙海平指导就是看中了刘翔在栏架前与众不同的感觉。谁都没练过,大家都在跳栏和躲栏,只有刘翔敢于迎上去。孙海平在总结选材经验时说,我选材首先会让你跑一下,看看节奏感和踝关节的力量好不好。节奏感,主要是你在跑动过程中,动作自不自然和连不连贯;踝关节力量则是在你脚落地的那一刹那,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住地面。跨栏技术不会――可以学,韧带不好――可以拉,唯独足弓深浅,弹跳力强弱必须要先天出色。而刘翔恰好具备了这些优点,这是缘分更是眼光。曾连续带出两届全运会冠军的国家队三级跳远教练员何幼棣,在选材上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第一跳敢跳且跳跃距离较远的运动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在选材时把这一点作为考察运动员的重要依据并获得了成功。再如,国外有一名著名短跑教练员,在选材时,重点考察运动员10秒内用笔在纸上点的点数,他认为点数多的运动员,在反映能力、肌肉协调能力、速率上占优,适合从事短跑训练等等。

4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训练如果把握住了选材这个重要环节,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一个运动员要登上事业的巅峰,除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拼搏进取精神外,还需具备较好的形态、机能等先天条件。因此,只有认真做好早期的选材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生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中国田径协会,田径教学大纲[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9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实践表明,上述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2、发展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因而,在发展绝对速度时,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与空间的节奏。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

3、发展速度耐力与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项目是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项目,其速度耐力是以无氧供能为其基础,并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1)反复跑;(2)组合跑;(3)变速跑;(4)节奏跑;(6)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鉴此,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有关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多,无法一一阐述,简而言之,应注意如下原则:(1)训练要全面、系统。注意选择合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而且还要注重小肌肉群和远端肌肉群的协同发展。否则,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2)结合专项,有的放矢。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专项训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短跑运动员应侧重于快速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量的发展。并且,要有利于所获得的力量水平尽快、有效地转移到短跑专项成绩中。

4、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运动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高能磷酸键而提供的,而这些高能物质在运动员体内,特别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科学训练提高其含量,短跑运动员在剧烈活动中欠下大量“氧债”会出现暂时能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如果运动员运动是紧张就会把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响速度。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从而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篇10

步长和步频决定着跑速,只有这两者得到统一时,跑速才能提高,而统一的条件是掌握正确的技术。跑的基本技术环节是:一条腿蹬地,另一条腿摆动(即后蹬――蹬摆配合)动作;两条大腿的大幅度而快速的交换动作;原摆动腿的落地动作等。其中,后蹬动作是所有跑的开始姿势和动力的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步长和步颊,而只有正确的送髋动作才能做出有力和有效的后蹬动作。步长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伸髋力量、柔韧性和灵活性。研究还表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内最大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人体获得水平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高速跑中的主要发力关节。因此在短跑技术教学和训练中,以髋为轴的摆动技术即如何正确送髋应处在核心的地位。

2. 送髋动作的技术分析

2.1 送髋能加大后蹬力量

跑的技术原理告诉我们,后蹬力量是使人体获得向前加速度运动的唯一的动力来源,为了提高跑的速度,必须尽力加大后蹬力量。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学道理,摆动腿的摆动支撑点必须落在后蹬腿上,而不应以摆侧髋关节为支点主动屈伸摆动腿,使它变成无支撑点的摆动,导致相向运动的产生,从而出现髋后坐的错误。假如摆动腿与骨盆相连的一端保持相对的游离状态,摆动腿的摆动是在骨盆带动下完成的,那么通过骨盆以支撑腿一侧髋为支点所做的绕三轴运动,不仅为摆动腿的摆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点,而且成为摆动腿的摆动惯性力作用于蹬地腿并得以发挥的前提。

2.2 送髋能减小后蹬角度

跑的技术原理指出,跑动时较小的后蹬角度能取得较大的向前水平分力,提高向前跑进的效果。骨盆的正确运动,使得骨盆连同摆动腿和躯干充分前移,促使身体重心远离支撑点,从而减小了后蹬角度。

2.3 送髋能加大步长

骨盆的正确运动能加大后蹬力量,减小后蹬角度,这两者均有利于加大步长,另外也能加大摆动腿本身的长度(摆动腿长加摆侧骨盆长)而增加步长。

2.4 送髋对交换腿技术的作用

交换腿技术实质上是换一条腿做送髋动作,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蹬离地面后的边折叠小腿、边摆动大腿的技术,这是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这个动作的出现并不是由于运动员主动折叠小腿产生的,而是运动员在充分送髋的前提下结束后蹬动作,并且能充分放松原伸展髋、膝、踝各关节的肌肉群的必然结果。另一个方面是,摆动腿摆到前方最高点时,大小腿之间仍保持较大的折叠度的技术,这说明运动员的摆腿动作是随摆侧骨盆一起前摆的,从而保证充分的送髋动作,这个动作又为积极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2.5 送髋对落地技术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 短跑运动 训练方法 放松练习 一、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情况分析

(一)小步跑练习的不足

小步跑的动作要求,上体稍前倾,步幅小,大腿前抬幅度小,大腿快速下压后扒,前脚掌着地后膝关节伸直,心理定向于前脚掌着地,此练习主要是体会脚着地技术动作,发展步频,提高跑的运动协调能力等。练习中主要是足踝和小腿活动,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幅度小,股后肌群参与工作少。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它有着积极的伸髋动作且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快速伸髋下压大腿。而积极的伸髋是股后肌群参与工作的结果。因此小步跑练习在促进初学者体会脚着地部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掌握短跑技术后面作用不明显。

(二)高抬腿练习的不足

传统高抬腿练习主要强调大腿的高抬上摆,而对摆动腿下压强调不够,其作用主要是改善屈大腿上抬能力。实际上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大腿抬的过高,摆动腿产生的垂直分力增大,水平分力减少,不利于动作的向前性。现代短跑技术强调伸髋与大腿制动下压的速度,所以传统高抬腿练习与现代高抬腿练习动作用力特征,肌肉工作方式不相适应,尤其在伸髋的心理定向方面缺少主动性。

(三)后蹬跑练习的不足

后蹬跑要求支撑腿后蹬时膝关节充分伸直,用于掌握后蹬技术,提高腿部后蹬力量和下肢蹬伸能力,这与传统短跑技术理论中强调后蹬是人体跑进动力来源相一致。后蹬跑练习的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及心理定向与现代短跑技术动作特性相差甚远。根据现代短跑技术特点,如果过分强调支撑腿后蹬时充分蹬直,则会延长支撑和腾空的时间,影响跑的时效性,还会引起动作的不协调。这是因为腿蹬得越直膝角越大,拉力则越小,大小腿折叠越困难,增加了摆动半径,减慢了支撑腿离地后向前摆动速度。长期坚持后蹬跑专门练习,则会形成后蹬腿各关节过分紧张,大小腿折叠困难,前摆不及时和缓慢后蹬等错误的动作定型。

二、短跑专门性练习方法

(一)半高抬腿小步跑练习

主要强调着地的动作与速度,在传统小步跑基础上要求摆动腿摆动的高度与重心水平线约成30度—40度,要求练习者在练习中心里定向于摆动腿屈膝前摆和快速伸髋下压大腿,加快脚着地的速度,主要体会趴地式着地技术,途中跑中摆动腿着地速度与大腿快速下压伸髋的速度是紧密联系的,即摆动腿伸髋与后摆的速度决定脚着地速度。半高抬腿小步跑练习主要是通过伸髋下压促进脚快速着地,积极伸髋是股后群肌参与工作结果,这与动作幅度,肌肉工作方式等方面较符合现代短跑运动的技术要求,从而可有效地掌握短跑专项技术,提高短跑项目动作速度。

(二)下压式高抬腿练习

下压式高抬腿练习主要强调伸髋的动作与速度,练习中要求练习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速大腿下压速度,此练习主要是发展大腿快速前摆、制动和快速落地能力,提高途中跑大腿摆压转换速度和快速下压的技术和能力。

(三)“趴地式”车轮跑练习

“趴地式”车轮跑练习主要强调折叠前摆与伸髋趴地动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要求练习者在练习中心里定向于摆动腿摆到最高点,快速伸髋下压,同时鞭打趴地,支撑腿屈髋前摆。此练习主要用来提高髋部屈伸肌群摆动力量以及对抗肌和相应肌群的运动协调性,可有效的发展肱二头肌的力量,有关研究表明在快速,正确地完成“趴地式”车轮跑动作前提下,完成“趴地式”车轮跑的距离与100米跑成绩成高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5,p

三、关注放松练习的训练

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普遍具有动作灵敏、步频快的特点。起跑至30米处,能达到3.4秒~3.6秒的水平,但普遍存在步幅不够大,后阶段减速的缺点,这是由于在训练指导思想上过去曾认为腿有力就跑得快的影响,所以对跑的经济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素质能力的提高,不重视运动员跑的基本技术,特别是忽略了放松技术的训练。造成运动员跑时紧张,动作幅度小,不舒展,肌肉僵硬等。动作紧张表现在技术上的原因首先是跑的多余动作多,摆动腿抬得不高,不能很快积极地下压扒地,耸肩直线性差等。并且由于大小腿放松折叠不充分而带来一系列技术动作的不合理,影响了全程节奏感和实效性,能量消耗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对青少年尤其是初学者开始就要重视协调性放松的训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不要急于上强度,首先要全面发展他们的素质,讲究正确的跑法,培养跑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及培养放松跑的能力,多进行中等强度的放松大步跑练习,以提高放松能力和节奏感,同时要重视柔韧性,并把放松的原理、意义结合技术在训练课上讲解清楚,使其对放松有认识和了解。

(二)准备活动是体育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内不仅应将准备活动组织的科学合理,活泼有趣,还应结合课的内容、运动项目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将课内所学的准备活动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课外的自我锻炼中。

(三)基本技术而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还是不能发挥理想的运动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正常发挥技术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重视让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术的掌握,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抓好有关素质的练习,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以便使学生正确运用技术,发挥理想的水平,跑步时达到最快的速度。

(四)注重技能的长期训练: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一开始是进行“基础阶段”的训练。在这个阶段,重点培养田径运动员的全身协调能力、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为这些都是所有田径运动项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做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全面运动能力,避免过早地开始专项化训练。

参考文献:

篇12

1.前言

目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项目的学习时股后肌群拉伤的事故时常发生,一旦发生损伤则会影响其技术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着重对短跑运动项目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防止股后肌群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对股后肌群损伤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员伤的发生。

股后肌群亦即绳肌,位于大腿后侧,是主要的屈膝肌群之一。由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组成,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隆线外侧唇下部,二头合腱止于腓骨小头;半腱肌和半膜肌亦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近端内侧面,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这三块肌肉是全身最长的双关节肌,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在完成走、跑动作时,牵拉腿部向后从而推动身体向前。肌肉所承受的力与髋、膝关节角度有直接的关系。当身体过度伸膝屈髋时表现为被动不足,过度屈膝伸髋时表现为主动不足。股后肌群损伤习惯上又称作股后肌群拉伤,是由于肌肉被动拉伤或主动收缩而导致的部分或完全的肌肉撕裂。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校田径运动队的20名大学生,其中含二级运动员1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填表、个别访问的形式进行,总共发出20份,实际收回20份,回收率100%,男子15名,女子5名运动年限1-3年。其中右腿股后肌群拉伤16例,左腿股后肌群拉伤3例,无双侧股后肌群拉伤情况,且均为急性拉伤。

2.2.2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手工查阅文献,收集近10多年有关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的研究现状及理论知识,参考有关股后肌群的研究报告及相关文献,总结出股后肌群拉伤原因、治疗手法及预防措施。

2.2.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并计算各参数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损伤原因调查情况

表1运动员损伤原因统计表

损伤原因人次比率%

1.准备活动不充分1263.2

2.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526.3

3.技术动作错误(股后肌群的用力比例失调)210.5

4.精神紧张做动作时急于求成15.3

5.运动负荷的安排缺乏科学性631.6

6.训练不系统,方法手段单一形成疲劳315.58

7.场地设施与季节的影响210.5

8.运动员本身柔韧性、协调性差315.8

9.损伤后,带上训练再次损伤210.5

10.运动员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缺乏526.3

通过表1可以看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和用力过猛占损伤总人数的63.2%,是造成运动员股后肌群受损的首要原因。另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由统计结果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1准备活动不充分。肌有粘滞性特点而且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此容易发生股后肌群损伤。如果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训练的内容结合的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距正式比赛训练的时间过长,都易造成损伤,在表2的统计数据中占据首位。

3.1.2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在股后肌群工作最剧烈时,张力也最大,同时它又要克服惯性的作用,以防止膝关节过分的伸直,此时,运动员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短跑技术结构及特征。过度或过猛加大后蹬力量,导致局部负荷量过大,致使股后肌群受不了高强度而猛烈的拉伸或牵拉,使之受伤。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跟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均占损伤原因的26.3%,需要教练员跟运动员特别注意。

3.1.3技术动作错误,大腿股后肌群肌肉力量的比例失调。违反了人体的机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也容易造成损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一般只重视股四头肌的训练而忽视了股后肌群的训练,而造成其力量发展不平衡,因此易损伤。

3.1.4运动负荷的安排缺乏科学性,训练不系统,手段单一容易造成疲劳。在训练中,常会出现训练不系统、手段单一、运动量过大等现象,使运动员兴奋不起来,这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反而容易造成损伤。由于缺乏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对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占被调查者的31.6%。对于一些训练积极性很高的运动员来说,如果运动量过大,跑的强度又过于集中,超过了股后肌群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肌肉刺激过大,从而降低了该肌群的功能,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该肌的损伤。另外,长期紧张的训练或比赛,会使机体产生疲劳,而机体得不到放松,从而使肌肉弹性和张力下降,动作不协调,易引起损伤。

3.1.5场地、设备与季节的影响。运动场地不平、有杂物或场地过软过硬,运动时服装不合体等都是造成拉伤的原因。在较冷的天气或湿气较大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在季节交换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更易损伤。

3.1.6运动员本身柔韧性、协调性差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没有把柔韧性和协调性当成一个训练任务来完成,有点忽略其专门的训练,时间久了就会达不到预期要求,在做动作时易损伤。运动员急于求成的思想往往就会忽略了动作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细节等因素导致损伤。

3.1.7损伤后,在恢复期过急转入正常训练。由于停止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身体的机能下降,此时进行正常训练,肌肉承受不了它所应达到的要求容易造成损伤。

4.建议

4.1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的损伤是短跑运动员的常见、多发损伤的位置。根据股后肌群的结构机能特点,在训练中,应加强弱势肌肉力量训练。在思想上理应引起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重视。

4.2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做动作时用力过猛引起局部负荷量过大以及股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等因素造成的。教练员应加强学习,改变训练理念,了解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有针对性安排训练内容,把预防损伤与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短跑运动员 速度障碍 成因 克服

一、前言

速度是田径短跑运动项目的核心,是短跑项目运动成绩的直接决定因素,因此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教学和训练中,不断挖掘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潜能并非易事,教练员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即速度障碍,不同水平的短跑运动员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使短跑运动水平有所突破,闯过难关。因此,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速度障碍”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了形成“速度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速度障碍”的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南昌体校、100名短跑运动员和40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和收集了国内外部分有关短跑运动员“速度障碍”的文献资料,为文章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向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体育系、南昌体校30名短跑运动员和20名教练员发放问卷。其中,运动员问卷收回28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回收率为86.8%;教练员问卷收回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对短跑运动员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全面、训练方法和内容陈旧、训练负荷不当、运动专项技术教学与训练不合理、教练员理论学习不够,教法不当、运动员心理素质差,以下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一)力量发展不平衡

教练员在安排力量训练过程中,过分偏重大肌肉群的训练,忽视小肌肉群的训练;偏重下肢力量的训练,忽视躯干、上肢的力量训练;这样使大腿肌与小腿肌难以得到平衡发展,使得有些运动员从外表上看肌肉很发达,但跑起来重心低、弹性差、步幅小、支撑时间长。青少年缺少小肌肉群锻炼,到成年时再发展就显得非常困难,这是产生速度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克服短跑运动员“速度障碍”的训练手段研究分析

速度障碍实质上是一种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外界刺激的条件发生变化,皮质动力定型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根据消退抑制的原理,在一定时间内强化已形成速度障碍的速率和步幅的定型的训练,而是调节训练过程,掌握和运用正确合理的技术,改变训练方法和手段,变化刺激条件,这样就可尽快地突破速度障碍。具体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摆动腿对抗下压练习+快速跑动练习练习方法

在肋木前,人体成后蹬跑支撑姿势(一只腿成支撑状,一只腿抬起),橡皮条一端系于双手支撑之间,另一端系于抬起腿的膝关节处,抬起腿做连续快速下压动作,两替进行,对抗下压练习结束后立即进行快速高抬腿跑或快速小步跑或快速行进间跑。每组练习30次,重复3~5组。

要求:人体站立位置与肋木距离依人体身高而定(一般约为1m左右),支撑腿与躯干、头部成一直线,抬起的一只腿,大腿用力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放松下滑。做快速跑动时,大腿下压动作意识要强。

2.负重摆臂练习+快速摆臂练习

练习方法:双手持小重量物体(约1~2kg),做快速摆臂练习。负重练习后立即做徒手快速摆臂练习。每组练习30次,重复3~5组。

要求:肩部放松,上臂用力前后摆动,前摆时肘关节由大变小,后摆时肘关节由小变大,上臂与躯干平行时,肘关节约为90°。徒手摆臂时,动作频率尽量快速。

3.极限跑练习

要想提高速度性项目的运动成绩,采用一些极限速度的专项训练手段是必要的。用极限强度训练,有时达到100%,但大多数情况采用85%~95%的强度,这样做不仅能保持ATP功能,还可以改进和巩固动作技术,防止过早出现速度障碍和外伤。运动实践也证明:在训练中采用变速形式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高速度耐力,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克服速度障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造成短跑运动员“速度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身体素质不全面、训练方法和内容陈旧、运动专项技术教学与训练不合理、教练员理论学习不够,教法不当、训练负荷不当内容和学生心理素质差六个发面。

(二)建议

产生速度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出现速度障碍,说明短跑技术和身体素质落后于速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运动量、运动强度、训练手段和方法不能对机体产生良性的刺激。把握技术的内在联系,改进跑的技术,更新训练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素质,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打破已形成的动力定型,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尽快克服速度障碍。

参考文献:

[1] 于海成.短跑速度障碍的成因及克服措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