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室人文建设

科室人文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室人文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室人文建设

篇1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等部门在2012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在于将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品性,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融为一体,也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具体体现。但是,践行实践性教学首先需要厘清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脉络,进行实践性教学探索,进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整合教育资源并提供恰当的教学保障。

一、实践性教学的理念廓清

实践性教学是一种在完成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将学科问题生活化、情境化和社会化的教学过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动手操作和探究式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其未来在工作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教学并不独立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之外,尤其与近年来力倡的研究性教学具有很高的契合度:二者都具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取向,都是各种教学方法的复合式运用,都不以寻求标准答案为教学目标,都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都强调自主学习,都需要推动教师角色的转换。但是,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实践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它不局限于模拟情境的创设,而是加强学校和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将教学地点向实际工作环境和具体社会情境中迁移,在实践中促进先验的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评估使学生摆脱课堂物理空间和教师主导时的思维领域的羁绊,易于萌发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此外,实践性教学作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也不受某一门课程的限制,而是对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综合性运用,是开放性的学习体系和教学模式,它需要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性教学,并且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入学后的军事技能训练、科学创新实践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实践以及课堂上的实践性教学。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连接的教者和学者来说,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在行动中教与学”的过程。一方面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劳动实践和社会调查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形成对自己未来职业角色的直观感知,学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生涯规划;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同时接触到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国情、社情和民意中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大学教师更多地接触实际问题,将自己的理论阐释带到实践中去验证然后再回归到课堂。大学教师通过采用实践性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在深入了解社会现实的情况下从事教学活动;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形成直接经验,并将之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组织和引领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实践性教学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以及生产实习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双方公民性人格的形成。当然,这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对校园以外现实世界的主动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工农医类专业适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比较多,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使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把握不够,以为实践性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事实上,实践性教学作为赋能型的教学模式,力图培养大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具备的实践性技能,主要包括:精通的现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项目设计与管理能力、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可持续发展及学习能力,而这些正是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在进入社会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的路径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需要进行系统的路径设计。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围绕实践性教学从入学到毕业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将课外的军事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实习劳动、科创项目和主题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结合。具体而言,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教学计划要体现实践育人的理念,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如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层负责制定整体实践性教学计划,将所有有关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纳入其中。但是,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如怎样增加课时量、增加学分和实践性活动等可以下放给学院或专业,因为他们居于教师和顶层设计者之间,具有信息获取的便利和了解专业的优势,能够对专业特征进行细致分析,与教师一起制定出实践性教学的流程。而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实践性教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估,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等保障性条件,组织对教师进行实践育人能力方面的培训,将实践性学习的效果定位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学校管理部门、学院和专业层面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层面形成践行实践性教学的合力。

其次,学院和专业层面主要进行实施策略的设计。根据以往的做法,很多高校是通过增加周课时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权重,但其效果往往停留在参观考察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或项目管理。这种实践性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教学流程。由于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往往具有重叠性或同属于一个大的纲目脉络,单门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学生对于实践的目的性也难以深入了解。而且实践过程中所需的能力通常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思考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重新整合专业课程,把那些基础理论课与应用拓展性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每一门课程都包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于教学时数的安排,可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设计,改变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试行的“2+1”或“3+1” (即直接延伸原有教学时数)的模式,因为这种安排仅仅使实践性教学停留在考察或参观的层面,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也难以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以32课时的专业课程为例,可以在学期开始的第1周完成导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科的概貌;第2周作为实践周,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际情境中去学习,主要完成发现问题的任务,而不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第3周回到课堂让学生将整理出来的问题归类进行阐述并引导其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随即围绕学生发现的问题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理论基础的铺陈,利用10周左右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后,重新回到具体情境中从事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或实习管理等活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第13―14周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和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第15―16周再次回到实际情境中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当然,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需要一种统分结合的思维来指导,即将不同的课程归类整合,在理论知识分课程授课的基础上,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问题的讨论应该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范畴。

再次,就教师层面而言,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思维方式的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目标。在实施实践性教学环节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这种备课要建立在学科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需要相关专业课程教师集体备课,甚至在实践性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要同时出现在课堂上,形成团队合作授课的形式,以免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的脱节,或授课教师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做法。实践性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引领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共同行动者。

三、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创新

实践性教学的推进及其目标的达成需要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方法作为一种导向性策略,对教学活动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以一定的教学评价方法作为引导。因此,推进实践性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全面的革新,改变教师以学生评价和督导听课为主、学生以试卷和课程论文为主的模式,将学校教学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均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学管理层的评估主要针对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情况,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后勤供给、具体操作方案的审核与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等一并列入评价体系。对教师层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在原有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实践性教学的评价应该贯穿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始终,要考核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设计、引导作用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主体应由学校的教学评估部门、实践单位的主要责任人以及学生共同构成。在推进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在课时计算上通过乘以一定系数的方法来有效激励其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行为,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性教学中来。对学生实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够维持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过程的长期动机。其评价主体从学校、教师的一般性考核形式向实践单位延伸,以形成性评价形式为主,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效果评价与课堂教学相对分开,以未来人力资源的相关需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评估,是一种能力――质素性的评价。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2-2

2007年以来,笔者在开展3年文学教育的基础上,开发了《人文素质拓展》选修课程,补充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生活等相关内容,采用模块化讲座的形式开展人文教育,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迄今开展了三轮教学改革实验,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界定

1.对“人文”的理解。概括而论,人文是人文现象、文化存在、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指向人的精神世界,以丰富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为最高价值追求。首先,从“人文”的表征形式(文)来看,人文,与天文、文化对应统一,作为静态的有选择性的现象呈现,即人文现象和文化存在,是指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类文化中对个体身心发展有触动和影响的重要迹象。如王朝兴衰、社会风气流变等。人文与天文,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观察并顺应外在变化的对象和依据,塑造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感悟”、“内省修炼”等中华文化传统,凝聚成对个体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文化留存及现象呈现,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其次,就“人文”的内在规定(人)而言,人文,与人权、人性、人格密切相关,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关注“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关注“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作为动态活动的全视角和终极关怀,即人文视野和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全面考察个体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内外关系,拓展主体的文化视野,丰富其情感体验,实现主体个性的和谐发展。

2.对“人文素质”的理解。素质,是指通过平素修养、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人文素质,是主体在维护和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文视野、人格修养和思维品质,是个体对人文现象、文化存在及自身存在状态的体悟反思能力及相关素养的集中显现。按照我们对人文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职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包含道德素养、文学素养、美学素养、心理学素养、社会文化素养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判断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表现表达能力等。

3.《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就课程性质而言,是兴趣课程、体验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针对职校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世界”,按照职校生的人文素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选取文学、美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相关案例,采用模块化讲座与交流的形式,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思维视角,培养学生的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主体获得成长体验和精神愉悦,达到内育素质、外显能力、指导行动的教化功能,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拓展职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策略

1.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课程的内在关联度。根据《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我们设置了三大课程模块:“模块一:美学与文学视角”、“模块二:个人与社会文化”和“模块三:欣赏与表现表达”。模块一,以“意象”为中心组织课程资源,内容涉及美学基本原理和文学作品的意象解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生活;模块二,着眼于主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考察主体的内外部关系,帮助学生体察自我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理解力,提高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对群体规则的适应力,提高主体的道德境界和文化品味;模块三,侧重于主体情感情致的表达和艺术再现,内容涉及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电影欣赏、情意类短文写作等,另包含重叠于其他模块的情意表达和表现活动。三大模块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关联,从“以审美的方式把握并超越现实世界”,到“走向文化理解和融合”,再到“情感的艺术表现和表达”,使主体的人文情怀得到不同层次的表现和满足,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色彩。

2.采用案例教学,加强情境体验和价值引导。本课程是兴趣课程和体验课程,不是文史哲知识的堆砌,更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在课程资源的选编和呈现方面,力求“有趣、直观、浅显和生成”。案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即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借助图片、影像等直观形式,精选“案例”阐释相关原理、方法和人文现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加强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其人文感受力和理解力。例如,我们援引并演绎朱光潜先生的《我们对一棵古树的态度》:一棵古树耸立在山崖上……木材商本着“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盘算着能制作多少家具和农具,卖多少钱;植物学家带着“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它的树龄和生长环境;画家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画家采用的是“审美的”态度。由此拓展引申:同一棵古松,因视角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价值;这三种态度(视角)并存于生活,都是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内在“规则”是:“实用的”态度,遵循“善”的规则,合乎目的性(道德);“科学的”态度,遵循“真”的规则,合乎规律性(逻辑)。“实用的”和“科学的”态度,均受现实的利害关系制约,带有“功利性”;“审美的”态度,遵循“美”的规则,超越现实的利害关系,追求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努力拓展思维视角,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不断超越现实的功利束缚,实现“审美的”超越和精神成长,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再如:弗洛伊德提出“三我”人格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由本能欲望构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冲动,追求完善的境界;“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使之合理存在。冯友兰根据主体的“道德觉解力”,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指出前两者奉行“利己的”功利准则,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现在就是的人;后两者奉行“利他的”道德准则,是精神的创造,是人应该成为的人。但丁的《神曲》营造了“三界”(地狱、炼狱、天堂)、“森林”、“豺狼”、“豹子”等象征性意象,指出了一条“道德自新”的道路。电影《阿甘正传》中“奔跑”形象和“白色羽毛”意象也充满象征意味……这些来源心理学、文学和社会文化领域的生动案例,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揭示“人”在社会文化中的存在状态,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内在规定性和道德境界差异。可见,采用案例教学,可以“有趣、浅显、直观”地传达人文观念,在情境中砥砺人文情怀,“生成”人文价值。

3.学习与反思结合,在行动中建构发展能力。人文教育,本质上是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主体的人文理解力、反思力和阐释力,从而内化素质、外现于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和反思,是建构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阐释评判社会现象。例如:近年来,网络催生出“芙蓉姐姐”、“范跑跑”、“拜金女”(马诺)、“炫富女”(郭美美)等一夜出名的网络雷人,严重挑战人们的传统观念,为什么只有“芙蓉姐姐”取得了成功,而其他人都遭到大众的集体批判呢?结合美学原理对“美与丑”的阐释,我们可以深入评判这些现象——芙蓉姐姐以经典的“S形”舞蹈造型、红纱巾村姑性感形象和雷人话语,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极大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和审美极限。因为“S形”是女性形态美的象征,红纱巾和村姑代表浪漫和纯朴,清华北大是精英文化的聚集地,是大众向往但不可及的文化圣殿。芙蓉姐姐“以丑的形态”在中国人的文化圣殿表达“自以为美”的形象,且一本正经,出语惊人,不知羞耻,由此产生了网络言语风暴,产生了眼球经济和文化传播效应。芙蓉姐姐自2004年出道,长期耸立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2010年还获得“中国网络名人奖”和“互联网特殊贡献奖”,芙蓉姐姐在成名后,成功减肥回归传统的淑女形象,成为北京中国农家乐协会的形象大使,可见,芙蓉姐姐对于“美与丑”也是有认知的,她自毁形象的目的正是为了出名。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丑的东西是对正常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形,丑的本质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等特征,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芙蓉姐姐当年正是“以丑的形态”暴露在大众和网络面前,她像小丑那样努力表演着,给无聊的人们创造了无穷的欢乐;人们在嘲弄芙蓉姐姐的滑稽丑陋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精神的优越和审美愉悦。扪心自问:我们有勇气像芙蓉姐姐那样为了成名不惜毁损、糟践自己吗?显然,绝大多数人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人们对“美和丑”有基本判断,美感和羞耻心构成无形的文化约束力。芙蓉姐姐突破了这道防线,“一夜蹿红”走向成功,这是草根阶层走向成功的一条出路,“芙蓉姐姐”游走在道德与审美的边缘,以巨大的勇气嘲弄主流的精英文化,但她没有破坏人们的道德底线,网络和社会也显示出巨大的包容性。而“范跑跑”、“拜金女”、“炫富女”等现象,严重毁损了人们的正义和道德等价值观。尽管当事人出语更加“雷”人,却未能因出名而成功,反而遭到网民的一致声讨,最终“炸”伤了自己。怎样评判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呢?我们要深入反思,正确判断。此外,影视作品、摄影图片、企业管理文化讲座等影像,都具有情境感染力和价值引导作用,我们在欣赏和聆听之外,也要反思从中能获得哪些收益。总之,通过学习、反思和价值评判,能够引导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面对丰富多样的职业和社会文化生活,我们要全面理解《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不断拓展课程学习领域,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反思和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实现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美国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经验[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篇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69-03

    一、 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

    现代金融的发展迫切要求金融学科的动态发展, 金融学科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金融学主要包括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方面;后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重组,资本市场理论获得发展;当今,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增长,金融风险规避与监管理论兴起,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金融实践发展推进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创新性与学科综合化,研究视角微观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数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学科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 动态地把握金融学科体系的真实内涵,拓展与更新金融学科领域的内容,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准确定位。

    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与办学目标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多层涵义:一是办学层次的定位。 如高校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定位为富有地区、 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其学科建设的定位必然不一样。二是学科性质的定位。很明显,将院校办成诸如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在性质定位上是不同的, 在确定的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 方向、 重点无疑不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 综合化的, 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如金融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或如学术型、 管理型、 技术操作型等金融分类人才培养等。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 学科建设的布局重点、 分类人才培养科学衔接和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其准确定位无疑应契合办学目标。

    二、走出“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找准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金融学科建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其基本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将“社会需求”简单等同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科建设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标;将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混同于就业“热点”,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混同于“热门”专业,脱离自身实际,热衷于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趋同,导致人才培养低水平重复和单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失衡与扭曲现象,最终使其原有的某种优势特色的学科或专业严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找到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一是学科建设必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绝不意味着学科建设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标。恰恰相反,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必须放弃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应树立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就金融学科而言,应注意紧跟金融学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动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金融学科体系,做到金融基础学科宽厚、主干与重点学科突出、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

    二是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求,又要超越其现实需求。这不仅因为“社会需求”比“市场需求”要宽泛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需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它不仅仅显现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还隐藏着潜在的社会需求。还因为金融基础学科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带动金融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和金融学科的根本建设来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停留在就业“热门”专业这些外在化的现实需求上,就很难应对科学技术发展、金融经济周期变化等对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动态的需求,无异于无为地受市场牵引、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具有拓展趋势需求的挖掘、引领和创造,难以抓住社会需求链条,无从发挥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效应。

    三、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着力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金融学科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学科建设上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以最终体现金融学科发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实有效性, 而首当其冲地是打造重点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

    (一)合理学科布局

    明确区分金融重点学科与一般分支学科, 着力进行三级重点学科(院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递进建设, 使金融重点学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撑的态势,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带动其他分支学科建设。

    (二)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因其具有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凝聚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要注意遵循金融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择优、强优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要根据金融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其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独创性、适应性。

    (三)以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 离不开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金融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下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上。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1. 要形成优化、 创新、 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结构, 把握好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揭示的中心任务。一是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门高质量的统帅课程, 以主要体现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如金融本科层次的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等10门,其统帅课程就是金融学。二是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如传统财经类院校可以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综合类院校则更多体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特色, 理工类院校可特别强化在数理金融和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等。就各高校而言,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好优势特色学科;就全国而言,以有利于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推动国内金融学科建设整体发展。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 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与研究性、 反思性、 合作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

    3. 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注意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或参与企业等实体单位的研发项目;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和信用学会、保险学会、理财学会等学术性社团,活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攻占学术高地,培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尤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衡量标志。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学”与“术”不可偏废;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学科方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培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修养;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氛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攻占学术制高点;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创立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等。

篇4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毫无疑问,是否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公认的判断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200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中就已提出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随后大力倡导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目的之一就在于改变我国许多工科优势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忽略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局面。研究生既是国家现实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是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评论社会现象,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以及阐述社会核心价值的研究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众多工科优势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了向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转型的理念。这既是工科优势院校实现综合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想要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强调的理论层面广于工科研究,包括对社会现状的深度探索和高度总结,根据已有资料对社会新发展的趋势预测,对原有理论的大胆质疑并研究考证提出新见解等。

文科研究生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想及其复杂纷繁的心理和文化现象,其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多变和不确定。因此,成果发表难,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亦不为世人看重。同时,文科研究生的学术基石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积累、分析、证实或证伪上,很容易在浩瀚的文献中沉迷,失去创新的勇气,从而导致学识有余而创新不足。

三、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重庆大学作为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推动办学理念创新,落实先进理论实践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实践的先导,孙泽平与漆新贵认为办学理念即是“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成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教育观念的复合体。它是学校内在的精神和动力,具有导向和励功能,指导着大学的改革发展,使大学整体的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是学校办出水平的魂。

在八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重庆大学大力推进新型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在校师生深切感受研究型大学创建的氛围,促进其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校通过各种相关政策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结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及学校自身特色,从各个方面突出强调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先进理论的应用实践,为该校向着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及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

2.加强科研保障力度,提供创新实践平台

刚刚直辖的重庆大学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文社科范畴仅有工商管理一个专业。人文社科基金经费在当年仅占所有经费的3.7%,实验室与科研中心的设施也仅占所有设施的12%。而在随后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重庆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重庆大学为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加强了科研保障力度。截止2008年度,重庆大学人文社科及软科学项目经费共计3617万元,远远超过了直辖时的18万元,这与学校积极开展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战略是分不开的。所以该校也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人文社科在全国高校的排名由2008年的40位提升到2009年的32位,跨入了A类学校行列。

为提高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重庆大学创建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在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基地以学科交叉为前提,举办一系列赛事、学术年会、论坛等激发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并利用创新实验室资源和已有经验积极拓展到举办相关系列的学术活动,如“科慧杯”创新方案实践大事及“名家会客厅”、“创新影院”等学术活动品牌。学校这种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点带面,全面促进了人文社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对于相似院校也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3.促进专业体制创新,培养研究人才素养

重庆大学对人文社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致分为四点:第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敏感性;第二,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第三,具有对本行价值的高度认同感;第四,较强的个人能力,如对于创新而言具有敢为人先的品种或是对于实践而言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这些要求,学校的课程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2001年重庆大学成立的美视电影学院,弥补了其长期没有自己培养电影事业人才的缺口。目前,其美视电影学院已在该领域的排名已经提高至全国第七名,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2002年该校建立了3个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教学实验中心、校园计算机网络中心、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为校园教学及公共服务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

重庆大学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很好的利用了其工科优势,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及应用型人文社科。例如,学校成立了一系列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城镇化研究中心、西部开发研究院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

四、结论

当前,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逐步深入,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要坚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提高对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认识,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构建既反映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提升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使我国早日从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转变为研究生教育强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2]栾述文,王晓军.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6-02

1 课程中人文关怀现状

1.1 情感教育的缺失

人文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心理情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人文教育切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满足实际需要才能达成最优效果,空喊口号是无用之举。当前的课程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缺乏情感教育成为普遍的共识。在考试压力之下,人文教育处于不断被挤压、压缩的尴尬之中,即使是一周一节的班会课,也常常面临被学科侵占的局面。学校不是认识不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是社会把考试当作评价学校好坏,成绩是学生升学的主要凭借,所以中考、高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导向,学校不得不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知识教学中,忽略了符合青少年生命需要的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提倡“三维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但是真正做到落实的寥若星辰。教育重心过分偏向知识教学,忽略情感教育的后果,就是学生陷入生活的麻木之中。钱理群先生曾经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就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具备高超的智商,突出的情商,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社会眼里的成功者,优秀者。但是,这样的人却是“利己主义者”,自私自利,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自己,行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服务。

1.2 教学与实际相悖

教育目标的落实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中。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内容偏向于成人化知识,倾向于存在的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与生活实际存在不小的断层,而不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把生活也当成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生活智慧教育。课程建设中看不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世界,看不到能够促进学生更好成长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教育成为与学生个体成长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单纯的认知。教育本来就来自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这片活水中寻找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的,最终的目标还是学生终身的幸福。如果教育脱离生活,学生没有生活的活水的滋养,就会失去生活的活力,缺失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寻求生活生命幸福的有效策略。

1.3 体认知的薄弱

现代教育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实。课程教育过分偏重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将陈述性的知识当作教学的主要重心,漠视生命教育,“为人”教育,存在着“为知”的倾向。人文教育的缺失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与教师对人文教育的敷衍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不负责任。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中,眼中只有教案和课本,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具体的个人。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脱离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看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只是老师教学的追随者,学校管理的被安排者,无法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并慢慢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从个体转变为共体之一,成为茫茫人海中的普通的一个,必然造成尊严感的缺失与担当意识的缺陷,人性逐渐走向冷漠。只有将学生看成有思想、有生命、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体察他们细小的但是对成长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真正去发现人、培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看见自己的存在,理解和尊重生命。课程改革无论如何进行,都要保证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能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发展,造成千人一面的单调,人云亦云的悲哀。

2 人文关怀的实施策略

2.1 人文学科人文化

人文学科的一大重要教育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提供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中,应该注意人文学科的人文性。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文性挖掘。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为文”的范本,而且体现了许多人生的智慧。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师生的距离被拉近了,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体察到学生真实的心理,而不是隐藏的真实心理。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就是对故事主人翁或者作者的体验,就是对超脱自己的校园生活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思想,获得对真实世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把握生活的真义。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强人文引导。可以在写作中渗透“为人”素养,设立写作专题或者主题,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真善美”的弘扬。如《热爱生命》《一位可敬的人》《难忘的事》等作文题,就是在训练学生“为文”的同时进行“为人”的养成。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对生命的关注,对成长成果的珍视,是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保证。重视人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体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2.2 丰富的教学方式

人文关怀的落实不是靠空喊口号也不是靠简单说教。丰富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进行人文教育可以通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重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进行总结,归纳,讨论,强调主动参与与口语交际,组织协调,策划实施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学到合作、尊重、担当等品质,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与实践,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如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可以偶尔进行改编,改编成话剧的形式进行重组。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自己代入到教学中,产生真正的去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学习教学内容的精神价值,既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能将人文精神的内核真正培育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个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已参加过人文地理实习的本科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96份问卷,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为77.6%。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野外实习的动机、内容、效果、餐饮、实习基地的选择等方面。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表1)。

(2)结果分析。

实习态度。学生的实习态度影响着整个实习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习效果。表1显示65%的同学参加野外实习是为了游玩;5%的同学是为了应付学校,修学分。这样一来,实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形式(60%的同学认为实习流于形式)。所以,探寻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习重视度非常重要。

实习时间。87%的学生认为实习的制约因素是时间不充足,我校人文地理课程专业实习所占的课时非常少,时间太短不利于开展相应的调查和研究。为了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适当增加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时间是有必要的,另外,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更是不可忽视。

实习指导。调查显示,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同学认真思考、研究课题,大部分同学只惦记着游玩和购买特产。另外,对于“上次实习未参加调研的原因”这一多选题,多数同学回答“不知道研究方法”、“不熟悉实习地状况”、“不清楚研究内容”(见表1)。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欠佳,同时也折射出实习指导的力度还不够。

(3)解决对策。

建设固定实习基地。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实习基地的选择具有很明显的不固定性。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可能会不利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地风俗习惯、经济建设、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深入了解,还会导致实习成本(包括人力、经费和时间)和风险的增加。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相对来说会有利于实习活动的开展。

转换实习方式。从某些层面来说,之前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印证性、参观式实习所占比例偏高。43%的同学认为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不合理,没有收获。要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广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构想――以南雄市为例

由表1可见,就城市的性质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是学生首选的实习地点。历史文化名城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会拥有更多的人文素材供考察。此外,从求新求异的心理出发,97%的学生不希望实习基地位于广州市内,他们想去异地探寻一些新鲜的东西。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的一般原则(就近原则、典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以对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详细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出具体的设计。

1.南雄市实习条件分析

(1)历史悠久,区位特殊。南雄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2)素材多样,内容丰富。“岭南第一关”― 梅关、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古迹;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 “南雄红层”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南雄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淡水等。南雄是广东省的文明城市,素有“恐龙之乡”、“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3)基础设施较好,具备相应接待能力。南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亿多元,市区医院、学校、市场、商场、宾馆、酒家、公园、供水、供电、文化等一批重点服务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善。南雄市作为我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好、素材丰富、距离适中(位于广东省内)、花费小(包括当地消费水平低于广州),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各种需要。

2.实习环节安排

整个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过程可以称为“三阶段实习模式”,即预实习阶段、实地实习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

(1)预实习阶段。预实习阶段为外出实习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广州大学近年来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经验,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准备工作:①确定实习的具体时间、详细地点,落实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②编写好实习指导书。③将与实习相关的所有信息在广州大学地理野外实习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尽可能提前、全面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环境信息、部分印证性信息及实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④根据学生意愿,将他们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确定小组研究课题。⑤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考核,并给出成绩。实习前的考核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实习基地的了解程度。

学生准备工作:①登陆地理野外实习网站或通过查询图书馆相关文献,了解实习地状况。②与同学交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和同学组成小组,写出小组工作计划。③参加预实习阶段的考核。④准备实习工具、生活用品、野外常备药品等。

预实习阶段最核心的工作是明确调查的问题,许多野外调查无功而返主要源于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2)实地实习阶段。实地实概一周的时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集体考察阶段和小组考察阶段。集体考察是在实地实习的前两天由指导老师带领全部同学到实习固定地点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考察。小组考察是指在集体考察后,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设定实习路线和地点,跟教师商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致的考察研究,并且每天都向教师汇报情况。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并且充分发挥教师的实习指导作用。

实习内容。实习的选题内容主要有:粤北城市发展对比、南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南雄小城镇发展及城市化过程、市内基本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产业发展及周边农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规律、市民风俗习惯及日常出行行为、南雄地区各种方言的形成及演化、客家村落及客家文化历史沿革、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烟草种植业产业布局、珠玑和梅关历史作用、地理位置及对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当然,广州大学三个不同的地理专业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比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要注意GIS和RS等现代技术在实习中的运用。

实习路线。实习线路的设计一般是以景观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与线路本身的高效性、安全性为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南雄地形、土地利用等具体情况,以现存道路为基础,并在实习内容与目的的指导下,设计实习线路图。

篇7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尤为迫切。

(一)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体育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提出了“君子不器”的人才理论,意思是君子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而要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通过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某一特定用途的工具,但是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文学、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自己助人、自强、自律人文精神和高雅的情操。体育生如果只注重专业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则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工作者,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体育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文化修养、价值追求,这些集中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二)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碰撞下,大学已不再是一片净土。多元社会思潮下,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体育生重视专业技术训练,文化基础薄弱,使社会上形成了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缩窄了体育生的就业空间。体育生只有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才,适应择业要求,提高就业质量。

(三)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是高校体育生现状迫切要求

体育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可谓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体育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时有一定体育特长,而文化底子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走不进普通院校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单招生”,文化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走进大学后,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体能消耗大、训练任务重,很难静下心来学点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类知识。专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人文素质持续走低。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体育生缺少良好的语言表达力和文学美学视野、理性思维及文化积淀,做事鲁莽、冲动、偏激,学生中存在吸烟、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弥补体育生人文素质的短板,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体育生的人文素质。

二、体育院校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

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体育院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体育生人文素质有效途径。笔者了解调查发现,目前体育院校第二课堂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对于第二课堂德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

第二课堂大都处于从属和补充的地位,用于丰富调节学生的业余生活,可有可无,因而从领导到教师对第二课堂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方面,参与第二课堂大多仅凭一时兴致,盲目参与者居多,对第二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参与范围小。

(二)活动开展规范性、系统性不强,质量不高

从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体育类活动的多,文化性活动少;校内的活动多,校外的活动少;重复性的活动多,创新性的活动少。因而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补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从形式上看,活动大多基于自发性、偶然性,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没有一定的规范系统。加之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知识获得或能力提高有限,很多活动“虎头蛇尾”,或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三)活动开展缺少评估激励机制

第二课堂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科学、系统的评估标准对其进行衡量。活动的优劣得失没有评判,不利于总结改进提高,也不利于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人文视野下的体育院校第二课堂建设

(一)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院校学生工作领导、一线辅导员要认识到第二课堂重要的德育功能,认识到第二课堂在提高体育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第二课堂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大力支持。要将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工作计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引导学生转变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第二课堂是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自发性。

(二)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科学规划,合理引导

1.丰富活动内容,加强人文内涵。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安排上,要注重人文内涵,拓展学生视野,传递人文精神。例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传播人文知识;创建一些人文社团,活跃学生文化生活;举办人文类竞赛,如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开发中外节日的人文精神,如,世界读书日、地球日、教师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2.创新活动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第二课堂活动只有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感和现代气息,才能吸引渴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可以多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形式,比如“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一些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增加体育院校学生和普通院校学生的校际交流,通过“走出去”,让体育生发现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自觉学习弥补。比如,实体场所与网络阵地同步:既要利用好校园宣传栏、教室、宿舍等营造人文氛围,也可尝试拓展网络阵地,利用微博、微信、QQ等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再比如,可以尝试学校安排与学生策划相结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学生自主策划一部分第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3.加强活动指导,提高活动效果。为改变第二课堂活动虎头蛇尾的无序状态,提高活动质量,增加专业教师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比如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导师制度,安排一线辅导员、学生工作者或任课教师对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真正从第二课堂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也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以持久长效为宗旨,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为保证第二课堂持久长效开展,必须加强管理,建立明确规范的评价体系,把各项内容以制度文件的形式细化,改变自由无序的状态。定期开展活动总结交流会,促进第二课堂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要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参与和指导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工作量,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人文素质培养。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明确学分比例要求,同时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成绩列入综合测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剖析河北省高校就业第二课堂现状.科教导刊[J].2011(6).

[2]耿子健 蔺 丹.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第二课堂活动溶合模式初探.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12(5).

篇9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弱点。但是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在西方流行并为港台所提倡的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本文试图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方法系统,构建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一、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现状

虽然教育部1995年就提出了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原则,但纵观旅游专科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实效,可以说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

1、理论上实用化取向明显。我国旅游专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认为人文教育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等。

2、实践中片面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然而不少高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反而消极地利用它,完全把基础理论课当作任人装扮的小女孩,为我所用,为我所需,作了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

3、课程体系混乱,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许多旅游专科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附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4、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从传统意义上说,旅游专科教育就是传授旅游基础知识,把学生获取旅游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旅游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旅游专科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旅游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旅游专业,而是注重旅游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旅游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

二、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路

1、正确看待旅游教育本质的文化性。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彼此交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里的渗透,不仅要求跨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渗透,更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知识经济时代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服务业将得到更大发展,作为满足人们“求知、求趣、求新、求享受”需要的旅游业将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态势。为了实现这种发展,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应该成为旅游专科教育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等理工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旅游专科教育应该加强与这些学科的渗透与结合。

2、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到专业的技能训练,而且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对旅游专科院校来说,通识教育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的前期应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专业教育不宜太早,否则学生将来发展的道路会很窄。实际上先进的旅游管理技术的掌握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传统的学徒式的着眼于短周期生产的职业教育已不适合当今需要,旅游专科教育不能仅让学生掌握狭窄的旅游知识和技能,而应使学生掌握从事服务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使他们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做出多种选择。

3、人文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高等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专业,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根本性区别。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具有普遍性,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有用”,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询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从哲学中学会如何通过严密的演绎推理来摆脱偏见;从应用经济学中学会归纳法,知晓如何通过证据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由于通识教育培养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受到的是通识教育时,往往就能摒弃偏见和杜绝不容异说的弊端,从而拥有自由独立思考的头脑。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比重。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也是传播和引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好,则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则互为矛盾,彼此干扰。在我国旅游专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工具主义、实用主义价值理念的驱动,一度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理工,轻人文社会科学”等问题,出现了狭窄的专业口径设置,单一的知识结构教育,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一刀切的以专业为本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双重人格”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抹杀个性的培养方法,拘泥的培养环境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旅游专科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影响着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其职业转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欠缺,人格不健全甚至两面人格严重,难以适应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型人才)的要求。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旅游专科院校也没有积极地以通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旅游专科教育在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教育中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这种情况加剧了旅游专科教育工作中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了旅游人才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而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和加大“通识教育”力度,正是针对我国特产专科教育中“制器”而非“育人”这一弊端提出来的一剂良方。

2、改革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因而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它决定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旅游通才,是专科旅游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建立与通识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挖掘旅游学中的哲学及美育因素。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培养思维的意义上讲,不借助哲学的话,任何科学研究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哲学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通识教育,一定卓有成效。

3、建立核心课程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课程是承载知识的重要媒体。在旅游专科三年教学中,如何在以下的极端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价值相对论与价值绝对论之间,择其中道,使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走得更平稳,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专科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是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不仅使通识教育具有清晰的理念,而且还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法,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通识课程系统。但是旅游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其他一般教育的教学计划不同,它不限定学生达到像精通名著课程那样的知识广博程度,或消化一定的信息量,或总揽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而是将专科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学科领域内的主要知识方法介绍给学生。

4、师资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精深的掌握仍然是培养一流旅游专科生的基本条件。旅游专业教师如果没有高深的旅游专业技能与学术修养,培养出的学生也不会是一流的。淡化专业,也不意味着不要专业,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对旅游专科生培养得过于细致的专业划分。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旅游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合格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5、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通识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旅游专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关注结果优劣的评定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定;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析评。

6、改革教学方法。彻底摒弃过去“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等方式,实施论坛式、研究式教学,讨论、讲授、辅导、实验、案例、模拟、自学多种方式并重,鼓励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识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上,通识教育首先着眼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上,并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相互配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认知习惯。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9:54-55

[2]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18-21.

篇10

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现有两种基本的取向。其一,传递取向。传递取向是通过传递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接受并主动地内化知识,用知识的多少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好的教学效果意味着比较有效的知识传递。其二,实践取向。实践取向认为教学应该是不断增长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授受知识,而是通过创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赋予,理解知识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传递取向还是实践取向的教学,知识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怎样进行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何在?两种取向的教学遵循着不同的理念和实践。传递取向的教学认为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并认为知识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对象。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是讲授,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是记忆和练习。无论是“精讲精练”还是“变式练习”,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的传递和掌握知识。传递取向教学认为知识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心智技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实践取向认为教学应立足于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赋予;教与学的起点不应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来自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对学生来说没有现成的程序步骤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才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从笔者多年《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更加倾向于实践取向的电路课程教学。《电路基础》课程是高职理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专业课学习和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的准备,需要的是学生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单凭记忆记住了知识,而没有理解,那么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仍然是没有意义的。既不能用来解决问题,也不能带来理智上的进步。实践取向教学以问题解决过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显然,对于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有效。

二、实践取向的《电路基础》课程问题解决教学及其设计

1.确定实践性教学目标

确定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实践取向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面对学习主题,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值得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才能对症设计出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明确“需要理解和学会什么”才不会对问题所带来的丰富的学习活动感到无所适从。实践性目标主要不是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用来描述学生在特定的问题解决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获得丰富的解决电路问题的经验。例如,在“叠加原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目标可以包含:解释“生活中的叠加”、“数学中的叠加”原理,假设出“可能在电路中适用的叠加方法”;根据假设,确定实验方案,通过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数据分析推演出结果的合理性;描述和总结问题解决过程,理解电路中的叠加原理,拓展和建构知识。可以说,实践性目标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实践性目标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作为一种表现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应关注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个真实的实践任务中,理解和建构活动一般经历直观性理解、经验性理解、模型化理解、具体化理解等相互关联的阶段。另外,在确定实践性目标时,还应关注《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思想方法和特殊的表达形式。

2.选择生成性问题

在实践取向的教学中,学生的理解通常产生于问题,但问题是否具有生成性对于维持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十分重要。所谓生成性问题是指能够引导学生的理解持续深入地发展,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跃迁的问题。如“家里灯泡突然不亮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可以生成“欧姆定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由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新问题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维度上的拓展,也可以是不同主题间形式上的类比。生成性问题应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能够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使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当前情境的体验和理解,还能学到适应环境、处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基于实践任务的生成性问题的选择应基于问题的真实性,应具有动手操作和思维活动二重性,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要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电路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核心原理、基本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等等。因此,在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思考哪些内容和知识点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的。

3.设计实践性活动

篇11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87-03

[作者简介]李翠兰(1974―),女,山东邹城人,本科,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馆员。

199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划”,各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各自从本省省情出发选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基地,形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二梯队。然而,学界目前对基地图书资料室建设与评估研究的文章十分缺乏,故本文结合贵州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室建设状况提出设想,期望得到同人的指导与批评。

一、基地图书资料室的性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图书馆属于学术图书馆,但是它与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要从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来考察基地图书资料室的内在属性。《辞源》对图书馆的定义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定义是“收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读参考的机构”。这两种定义概括了图书馆的本质特征,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都包含了三方面的要素:第一,图书馆必须是文献资料中心;第二,这些文献资料是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收集、整理、保存等得以实现的;第三,图书馆设立的目的在于为读者受众阅读服务,使其受到教育。基地图书馆既然是图书馆的一类,就要满足于上述三大要素。基地图书馆必须是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中心,这些资料存在的形式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图书、期刊、复印的文字材料等,也包括光盘、音像、录音等信息时代的文献资料。

其次,要区别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的不同。基地都是各省教育厅依托高校建立起来的,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并存于同一所高校,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是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来开展[1],这无疑是正确的。基地图书资料室与高校图书馆是什么关系呢?可以从教育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文件中找到答案。《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提出,“重点研究基地应建立独立于高校图书馆的专门图书资料室”。这就要求基地的图书馆在行政上是独立的,不隶属于学校图书馆。基地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基地主任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发展和改善属于基地的图书资料建设。但是,高校图书馆与基地的图书馆并不是毫无联系,该文件又要求“高校图书馆应优先满足重点研究基地图书资料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料的订购需要,并提供有关资料编目、信息查询服务”,这就要求基地所在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基地的图书资料建设,在购买图书的资金安排上向基地图书资料倾斜,同时强调外文资料的采购。

二、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图书资料建设

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2011年1月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在设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研究贵州教育发展为主的学术研究取向,根据贵州的省情重点聚焦贵州教育史、贵州基础教育和贵州民族教育三个方向。因此,中心紧扣基地研究取向,扎实做好相关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工作。

首先,基地重视馆舍与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图书馆是实在的物质存在,是科研人员阅读学科文献资料的空间,也是存储文献资料的物理空间。根据贵州省教育厅2006年颁发的《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基地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目前建设图书资料室用房160平方米,这个指标大于教育厅要求的“不少于150平方米”的要求,达到了评估指标要求。基地是在原来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原来属于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关于贵州教育史方面的文献资料全部划归基地管理,这些书籍主要包括贵州教育方志、地州教育史、学科教育等方面,数量较为可观。基地还选订了《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基本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科研需要。

其次,基地图书资料室配备具有图书馆员或相应职称的专职资料人员。专职资料员在学历与职称方面要求必须达到教育厅的基本要求:学历是本科,职称为中级职称。学科背景为图情系列的工作人员。基地图书馆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对基地成立以来的图书按照中国图书分类进行编目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基地的电子检索系统,图书室的所有图书都能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查询获取。

再次,基地图书资料室高度重视信息社会的时代变化,积极开发科研信息资源的利用手段。基地为科研人员建立了微信群与QQ群。这样极大地方便了科研人员的信息查询,QQ的大型文件传输功能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图书资料室打算逐步把基地图书馆原有的图书资料转换为电子版,基本的设想是:先对基地的图书登记造册,摸清家底,争取基地专职科研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的意见,分批次分阶段做好纸质版本转换的工作;在购买新的图书资料时候,努力争取购买电子版本,放到图书资料室供科研人员使用。

著名图书馆学专家黄宗忠在论及图书馆的功能时,指出图书馆除了基本功能、专属功能、主导功能、现代图书馆功能、公益功能外,还应该具有“未来功能”。[2]未来功能是“指潜在功能,目前还没有充分显露,但是很有发展潜力”。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崭新的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比如“云技术”“APP技术”等,极大地改变了文献的储存与检索、阅读方式。在这方面,基地的文献资料建设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下一步应该认真应对,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有创新的意识。

三、基地图书资料室建设与评估

图书资料室建设是基地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省部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基地的建设都有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与考核性标准,目的在于促进基地良性发展,为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科研保障,也贯彻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但是,从目前出台的相关考核评估文件来看,考核的标准不足以达到相应目的,根本原因在于操作标准过于宽泛,对于促进基地图书馆建设无益。这一点可以根据贵州省2013年基地建设考核表来说明。

贵州省教育厅在2013年对省内的人文社科基地进行建设周期的考核,下达了各相关基地的评分表,列出了对基地建设各方面的评价赋分。一级指标有结构人员、研究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支持措施、管理工作。赋分为百分制。图书馆建设的评估位于“支持措施”部分,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图书馆,学校图书馆藏书50万册以上,赋分1分。二是资料室,中文藏书3000册以上,外文藏书500册以上,中文报刊20种以上,外文报刊10种以上,赋分1分。”这个考核评价的标准失之偏颇,无法促进基地的图书馆建设。原因如下:

第一,这个评分标准没有摆正基地所在高校的图书馆与基地图书馆的关系。《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规定,“研究基地应拥有独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专门图书资料室”,评分标准要求学校图书馆的藏书30万册,该要求对于设有基地的大学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讲,各省教育厅在选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作为研究基地来培养时,该校的图书馆基础应该是十分雄厚的,特别是与基地研究方向相关的图书资料。如果在考核评估时还要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那么每个基地都会得到满分,区别意义不大,不能起到评估督促的作用,使之流于形式。另外,管理办法规定,基地图书馆是独立的,这里又要求学校图书馆给予基地图书馆建设支持,这是政策矛盾之处,相互抵牾的政策只会造成基地图书馆建设工作的被动。

第二,对基地图书馆建设的考核重视显性的数量化指标,忽略了基地图书馆建设的内在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图书馆馆舍的面积可以通过扩充办公空间来实现,图书册数也可以通过购买或者从高校图书馆转入登记造册来完成。但是图书的更新率、图书资料与基地科研工作的匹配性与相关度等真正能够体现“唯一”“一流”的科研资料却无法得到保证,这确实是只重形式而忽略实质的考核评估办法。

第三,评估只重视图书物的考核,忽视了对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考核。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要求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是学历和专业的相关性。基地是学术性极强的科研机构,图书资料室是基地科研人员科研的帮手与信息中心,基地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与之相匹配,具体到实际就是要求学历与专业相关性达标。第二层次,要求管理人员业务熟练,对基地的图书资料如数家珍,可以对基地的图书资料和科研成果进行初步的加工,形成基地的数据库。第三层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图书资料的利用率、科研人员对基地图书馆的满意度以及校领导、中心领导对基地支持的具体做法也是图书资料室建设的考核对象,这些应该加以重视的要素却没有在评价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鉴于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建设好基地的图书资料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图书、期刊的数量,图书资料与基地科研的相关度,图书资料的年更新率,图书购买的经费预算,外文材料的充实度;馆舍的面积;设备的电子化,图书资料查询的顺畅度;工作人员的学历,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图书资料工作的相关性,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熟练程度、服务态度;科研人员借阅图书资料的记录,对图书资料的满意度,对图书资料购买的建议;学校领导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

基地评估促进建设的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上内容。如此才可以建立较为全面的基地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仔细观察考核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使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与壮大,从而为基地的科研工作提供物资平台与保障。

篇12

目前,我国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所有单元设计,大多以活动方式为主,内容基本相同,语言表述的风格也大同小异,这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目标的实现,没有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因此,必须进行教科书设计的改革,深入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统筹研究和考虑编排,真正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价值。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科书中大量的活动设计很容易误导教师和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鲜明、丰富的活动设计会将学生的吸引力集中在实践活动中,并不能达到活动真正设计的目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其次,人教版教科书中活动的设计大致相同,不能体现出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不突出,梯度不大,不变的活动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与活动设计的初衷相背离。最后,人教版综合性活动的设计描述步骤基本相似,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离不开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思考,相似的语言表述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思考力和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尽管学生进行活动的内容不通过,但是最终收获的经验确实一致的,不能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在设计没有很好的将活动与综合性学习联系在一起,重视选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活动的设计,将学科与活动对立起来,没有有效的利用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会让语文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在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没有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习任务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课程的活动设计中,要指导学生进入一种生活情境中,在这种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促进学生的想象,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学习变为有一定价值的活动型学习,真正做到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水平。有效的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真正起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建议

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更新学习观念,摆脱对教科书的盲目依赖,要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分析教科书,真正让教科书发挥其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重视案例选择,在合理的例子表述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提高。在设计教科书时,也要根据案例的反馈信息,完善教科书的设计工作。

教科书的设计者要转变设计观念,将设计重点放在学生和语文学者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实际性和学生掌握的程度,淡化设计目标的期望值,真正让教科书起到教本和学本依据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等的突变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由于学生在初中三年中成长较快,思维意识、逆反心理等逐渐显现出来,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智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其语言的发展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教科书的设计要能体现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水平,达到积极配合学生这种成长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易于接受教科书的设计理念。进行活动性质的设计,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转变为学习的意识,从而进行主动的学习,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此外,教科书还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通过一些小测试、小活动的板块设计,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全面扩展学习内容。综合考虑学习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个体的情感价值观等,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但是相对弱化了学习能力,缺少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深入。教科书的设计要充分表现出思想观念、交流表达等内容,最终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综合性学习设计,要体现出自主选题的重要性,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社会环境、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与人交流、发现事物美的乐趣。人教版教科书的设计较为丰富的提供给学生活动内容,这样会固定学生的思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教科书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脑,留出自己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的空间。此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保证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目的。通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的快乐,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科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合理的学习、思考,充分体现出教科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一、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主页的十个栏目之一“教学改革”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登载了53篇有关实践教学的文章,但其中仅有5篇反映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举措与理论进展。查阅知网近五年高职教育论文,输入“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搜索到的论文加文献仅有3篇,换句话说,我国理论界在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领域非常薄弱。

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从国外向国内引进

(1)实践教学模式。学者们重点介绍国外发达国家教学(应用)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借以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启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建勋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概括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某一环节的代表性特点。学术界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举措也有零星的介绍,丰富了国外职业教育的范围和地区。

(2)实践教学师资。辛治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文认为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要求较高,一般要有博士学位。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大。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了1∶1。1992年德国职业学院有专职教授245人,承担了18.7%的教学量;兼职教师数高达5000人,承担了81.3%的教学量。

(3)法规建设。我国学者特别注意国外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演变,以及投资渠道和投资体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表明:通过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企业在产学结合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球教育展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编排了这类文章,介绍了整个职业教育包括高职实训方面的条文,可见修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律势在必行。

2.规律探讨从感性向理性转移

郭静[2]认为,人文类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其基本功能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人才培训功能,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功能,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共四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方来《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业中心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5期)中谈到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是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强调技术开发。

3.研究重心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化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的效果。刘仕辉在《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中提出,教学时间上实践教学力求达到总学时的50%左右,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式教学”(MBS)和边讲边练。2009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发表了李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文,提出建立“双向受益”的互惠机制,稳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设计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和“专业实习教学评估评分表”。有关此课题从用人单位等角度研究,本人采取了定量分析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另文详细阐释。调查结果认为,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用基地更少,设备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也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