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质勘察测绘

地质勘察测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质勘察测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质勘察测绘

篇1

目前,在国内外水利、电力、建筑、工矿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岩土勘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对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查明、分析及评价。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有效提升了勘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而且有利于技术人员针对岩土勘察工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进而保障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1地质测绘的基本概念及分型

在现代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的开展与进行中,地质测绘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主要在岩土勘察工程的前期进行,并为后期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详细的数据。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地质测绘在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应用综合了现代工程地质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对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描述,并且在全面分析其性质和运动规律和基础上,为岩土勘察工程的测试、勘探等具体工作提供技术和数据参考。与传统的地质测绘技术相比,现代地质测绘技术的测绘范围明显扩宽,其不但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地区,而且在相对狭小的场地也能发挥较为理想的作用。在国内外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且对于岩土勘察工程整体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岩土勘察工程项目研究内容的不同,现阶段应用的地质测绘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专门性测绘和综合性测绘两种类型。专门性地质测绘主要是针对岩土勘察工程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的研究,例如:对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貌、水文条件、地质环境、斜坡变形或破坏等,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对于其成因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专门性地质测绘相比,综合性地质测绘涉及的测绘范围要明显扩宽,其对于项目所在地各类地质条件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演变过程、发展规律等都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为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图纸的编制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数据。

2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在国内外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现代地质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及各类新型仪器、设备的研发,对于岩土勘察工程整体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国内岩土勘察工程中,地质测绘技术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技术人员对于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这都是需要及时得到改进的,进而才能促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发挥更大的意义。

2.1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目前,在国内外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其综合了现代地质科学中数据库、扫描矢量化、一体化测量、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等技术的优点,并且通过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为岩土勘察工程的开展提供规范、科学、详细的地理信息数据,并有效促进了地质测绘由人工化操作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岩土勘察工程中对于地质测绘所采集各类数据的分析、存储、管理等具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实现了三维可视显示与数据输出的有机结合,对于解决地质测绘中数据种类多、信息量大、计算方法复杂等问题都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全面应用,不但有效节省了工作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客观控制了因人为误差和失误造成勘查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2.2遥感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信息及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地质测绘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与传统的地质测绘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时效性强、观测范围广、经济性能优越、数据准确等优点,因而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地质测绘中应用的遥感技术普遍采用多光谱航空摄影,不但提高了地质图像的分辨率,而且对于技术人员的后期分析和测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在国内传统的岩土勘察工程中,各类地质图纸多是由技术人员进行手工绘制,这样不但增加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难以保证图纸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为了有效解决岩土勘察工程地质图纸绘制中常见的弊端和问题,具有明显优越性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重用,其可以根据地质测绘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自动生成电子数字地质图纸。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不但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纸,而且通过专业绘图软件的运用达到对于地质图纸进行自动编辑和修补的目的。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图纸的绘制过程中,地质界面的构建是较为突出的技术难题之一,地质界面中要全面展现工程项目所在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属性和几何特征数据,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地质界面划分为网状的曲面片,进而形成区域内的网络连接。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岩土勘察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3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强化措施

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技术性要求高、质量标准严格的系统工作内容,不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互助,进而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我国岩土勘察工程的现状而言,地质测绘工作的强化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点:

3.1在国内今后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为了有效解决测绘点布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较为国外较为流行的克里格法,并且充分利用专业测绘软件和仪器、设备进行辅助测绘。同时,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完成后,技术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注重对于测绘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一般较为常用的方法有:高密度点法和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法等,在全面提升地质测绘结果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类新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3.2目前,在国内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监理单位的作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国内岩土勘察工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按照现代岩土勘察工程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地质测绘工作的一般流程为:实地考察-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及处理-绘制地质图纸-出具地质测绘报告等。但是在国内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违反操作流程和具体规定的现象极为普遍,进而导致岩土勘察工程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针对于上述情况,国内各级政府及工程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制定和推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相关监理制度,并且对于地质测绘单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引导其重视实际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岩土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军林.公路勘测规范[M].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0.

[2]潘正风,杨正尧.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地质工程的开展有助于我国对所属领土的精确了解和严格掌控。工程开展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然科学原理和地球科学理论,在进行地质探索和测绘过程中,主要以地质结构、矿产资源等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采用数学方法、地理知识、科学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软件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掌握更加精准的地质资料,以期为我国地质工程开展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为了进一步强化地质勘察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在工程实践中必须要采用GPS技术,以保证我国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下面对GPS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GPS测绘技术原理

地质勘察测绘中通过应用GPS技术,能够更加迅速的实现定位,利用自动化信息技术精简勘察测绘程序,降低测绘数据的误差率。而GPS测绘技术的工作原理也相对复杂一些,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得到以下三个技术部分的支撑:(1)卫星信号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要求分别在基准站和流动站配备两台以上的GPS接收设备,其中GPS基准站如果需要在同一时间点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那么就要安装相应的双频GPS接收机,以此来确保基准站和流动站的采样速度保持同步。(2)软件解算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RTK的精确度,实现零误差、零失误,通过记录得到的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相位,与接收机产生的载波信号相位进行比对,以得出RTK测量。(3)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是实现RTK测量的一个核心装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设置于GPS基准站的数据发送设备,另外一个则是设置于GPS流动站的数据接收设备。

2 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

2.1 在野外施测选点中的应用

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应用GPS技术,应选择远离大面积的点位,以此来降低多径效应对测绘结果造成的影响,另外还需注意避免大功率无线发射源,有效降低电磁对测绘结果的干扰。

2.2 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在应用GPS技术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测绘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数据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状态,确保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的棱镜高度与数据输入高度相符合,并严格控制棱镜的实际高度,降低数据计算的误差率。如果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突发停电等状况,需要等到电压恢复稳定以后重新测量一遍,防止出现采集数据错误的情况出现。若在测量过程中无法观测到点的位置,则需要严格控制转站的设置数量,以简化数据处理过程。采集仪器全部就位后,要注意对每个需采集的点进行重复采集,对比多次采集结果,尽可能的避免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

2.3 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是建立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之上,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尽可能的减小数据采集存在的误差,才能够保证数据处理分析的精确度。因此,在勘察测绘GPS技术的应用中,首先要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那么在数据准确这一前提下,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角度的重要性,做好角度闭合差运算,确保角度闭合差在规定的范围内后,计算方位角,得出坐标增量,从而分配增量闭合差。

2.4 测量方法

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用到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GPS摄影技术,该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找准地理位置,对每个地理位置进行多角度勘察,在得出较多的数据前提下,综合整理、对比分析,总结不同角度得出的数据规律,然后利用GPS摄影技术与数据进行计算,提高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率。

3 地质工程勘察测量结果质量控制

(1)现阶段,在进行地质工程勘察测量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大都会通过OTF法计算整周未知数,在就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因此,在一些干扰较小或者完全不会受到干扰影响的地质工程勘察中,如果设备锁定的卫星数目足够,那么就能够在短短的五秒钟时间内得到固定的计算答案,而且手簿反应的收敛值一般情况下也都会在2cm以内,更加直观清晰的反应出测量一起在经过多次的测量之后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而一旦固定计算答案的得出时间超出了60秒,则往往表明收敛值的精确程度不是很高,还需要继续确认验证。(2)通过对已知的控制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过程中,通过应用GPS静态技术可以得到动态控制系统测量的起算数据,而这一计算过程则构成了一个计算可靠性相对较高的高级控制网,该控制网可以对坐标转换参变量、数据录入情况以及各个测量阶段的准确度进行验证和核实,应用性较高。

4 地质勘察测绘中的 GPS-RTK 测绘技术发展预期

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的空间定位过程中,采用GPS-RTK技术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该技术将GPS技术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解决勘察测绘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难题,弥补了传统地质勘察测绘方法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地质工程的勘察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随着GPS-RTK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完善,预期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5 结语

总之,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中通过应用GPS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控制网络的布局效率,确保地形图测绘的信息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GPS的技术优势,简化地质勘察测绘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所以,GPS技术的应用在更好的满足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实践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我国地质工程研究事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market rises quickly,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eology the job raised taller requirement. Along with th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observation data processing improvement, it not only for the community to creat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but many other industry impetus, and to have radiation effect. On GPS, RTK and efficient use, it will produce positive effect; make th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een a qualitative leap.

Key words: geological survey mapping; application; GPS;

中图分类号:P624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1.概述

GPS是导航卫星测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它的组成使整个卫星星座原定为24颗卫星,变为有28颗卫星运行。每颗卫星在地面上空约20200km的轨道运行,运行周期略小于12小时,轨道偏心率≤0.003,以使卫星对全球有最佳覆盖面。每颗卫星上载有一台无线电收发机。收发机从地面监控站接收信息和指令,并发射有关卫星标识、位置、时间等信息。每颗卫星都能用两个不同的频率发射:Ll为l575.42MHz、L2为1227.60MHz。虽然有的人不必关心监控站,却必须知道在采集数据期间可用卫星的位置、几何状态及数目,这些将是影响GPS地质测绘可靠性和精确度的重要因素。

1.1 GPS Ashtech RTK的系统组成、定位原理及技术参数

GPS接收机接收并储存从GPS卫星发来的信息。Z-Xtreme是一部12通道防水型较强的双频,它采用卫星电子技术和Ashtech的专利技术Z跟踪可以释放高水平信号,这是接收机的主要功能。接收机内置高敏感性的RF部件,能计算出基准点的坐标连同原始观测数据、可用卫星信息和经由串行端口输出等扩展功能。GPSRTK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至少一套基准站和至少一套流动站,在野外才能进行地质测绘工作。

基准站实时地质测绘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与高程用无线电传送给流动站。在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从而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增量计算每个点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换得出流动站所求点的平面直角坐标,这个过程称GPS定位的过程。

GPS系统设备环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地面监控站和接收机。

GPSZ--Xtreme接收机(内置电池、数据卡)、GPS天线:它能支持内置电池可拔插PC内存卡以及内置电台(可选),MIL.—STD—810E有防尘、防水规格标准。

基准站电台及电台天线:基准站一般使用功率较大(如25w等)的外接电台。

掌上电脑(数据采集器):基准站设置次数少,一般一个基准站在一个基准点上设置一次,可以连续工作一天,所以没有必要为基准站配置电子手簿,而是使用流动站电子手簿首先设置在基准站最好校核邻近的已知GPS等级点再用于流动站(RTK测量),在动态数据采集时,建议选配掌上电脑为操作系统部分。

快速RTK Z-Xtreme主要技术指标:快速动态RTK,水平10mm+1ppm;垂直20mm+2ppm;最大工作距离:40km,建议工作距离小于10km范围内处于最佳状态。

快速RTK测量时间:2秒为厘米级,20秒为毫米级。

1.2概述GPS Ashtech快速—RTK进行地质测绘的过程

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可以减少测量工作的时间与经费,同时也使地质测绘点位的选择变得甚为灵活。

定位精度高,空间跨度大。

全天候作业,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它既能立即得知测量结果、又能实时监视定位精度。

操作简便,观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很高。在地质测绘定位中主要的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RTK系统装备较为昂贵,系统也更为复杂(尤其是GPS接收机之间的通信联系),其测量精度稍逊于后处理方法。

常规GPS测量不具备实时性,RTK动态测量弥补了这一缺陷。

尽管九十年代中期出现了GPSAshtech快速—RTK测量模式,但GPS后处理测量仍以其精确可靠,在等级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2.详述GPS Ashtech快速—RTK进行地质测绘的实施过程

2.1野外数据采集

在实际测量工作应用中,我们主要应用了GPS的两大功能: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静态功能是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确定地面所需点的三维坐标;动态功能是通过卫星系统,把已知的三维坐标点位,实地放样地面上。

一个GPS测量系统至少应由两台GPS接收机组成。所有接收机同时采集数据,以便定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相对位置关系以向量的形式来表示,即设站点之间的坐标增量(AX,y,Z或N,E,H)形式,向量是用全部GPS接收机的观测数据经处理而生成的。这是一种三维关系,类似于传统的观测定位三要素(水平角,垂直角,斜距)。切记住GPS观测的结果是设站点之间的向量关系,也就是说,GPS观测与解算的结果是基线向量,而不是测点的点位坐标。要确定观测点的坐标,首先必须提供一个点的已知坐标作起算数据。根据该已知点的坐标和相对于测点的GPS基线向量,再推算出测点的坐标(流动站的记录间隔应与基准站要保持一致)。与传统的导线测量方法相类似,起算坐标根据要求可以是已知控制点,也可以采用假定坐标点,在后处理GPS、数据采集。

2.1.1 RTK野外操作流程:

连机—建立新项目—参数设置—编辑控制点—设置基准站—设置流动站—计算坐标转换参数—采点。

篇4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的现状而言,我国的岩土勘察测绘工程的发展,相对而言是比较完善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的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了提高。我们在庆幸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同时,也应深刻的认识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正视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存在的缺陷问题,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现场的具体环境,在综合分析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对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使之可以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要求的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调查的质量通常取决于测绘地区的自身条件。在进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测绘地区,进行一次全方面的考察工作。在对测绘地区的考察过程中,应侧重对测绘区的切割状况、岩层条件、地质地貌、井泉存在状况进行全方面的勘测。经过一定的分析与探究,能够通过对测绘地区岩土物理性、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情况判断测绘地区地下地质的整体结构,提高勘察的质量。另外,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在测绘区存在大量植被的情况下,遇到的勘测条件不明显的状况,如果还是照搬常用的、传统的勘察技术与方法进行相关的工作,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效果可能达不到岩土勘察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结合测绘地区的实际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进行岩土勘察的工作,以期达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具体目标,促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相关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二、关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应用意义的分析

(一)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地质测绘工作范畴是,对确定的测绘区域内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以及地理地质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的工作。同时,对相关工程的地质条件作出初步的判断与评价,并形成一定的书面资料。从理论层面分析,这些资料能够为工程选址的地质、水文勘察、桥梁隧道位置等施工勘探方案提供相对可靠的参考资料,有利于技术人员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整理的分析资料,通常对工程的地质测绘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完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地质测绘的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规划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地质测绘工作为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施工建设、地质勘探、资源开采等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意义

现阶段,我国与国外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发展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方面,我们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积极的改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用的技术与方法,从而实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既定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过程,成为我国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GIS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其自身融合了数字化测量、一体化测量、扫描矢量化、数据处理等特点,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创新与完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精确度极高的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的数据,在促使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的发展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遥感技术应用与意义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RS)的应用,逐渐成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进步与完善的重要表现。因RS技术自身具有时效性强、经济性能优越、监测数据准确等优势,所以较好的弥补了传统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地质勘察中地质勘察图像不清晰、地质数据不准确等缺点。不仅提高了勘察地质图像的分辨率,而且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后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将RS技术适当的应用于勘测区域,一方面可以提高岩土勘察地质测绘的水平,有效的避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出现严重的方向性失误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确保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水平上,节约勘察的的工作成本。

(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我们必须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根据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应的技术。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以往传统手工绘制图纸中出现的问题。科学的提高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图纸的精准度以及勘察的工作效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直接利用现代设备将勘察得到的数据自动生成电子数字地质图纸,同时借助专业的绘图、编辑软件进行一定的修改与完善。从而有效的避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出现严重的错误,影响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探究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实际发展状况,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提高测绘的精确度。使之可以在实践的运用中,不断的得到完善与改进。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容易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项目工作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黄亮.曾航.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ll(17).

篇5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提到测绘技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测绘。自己装修房子得需要测绘墙体面积,政府铺路需要测绘路面长度,连导弹的发射也需要精准的测绘技术的支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详细应用。

一、地质测绘概述

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质测绘,而地质测绘是为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及其成果图件的编制所涉及的全部测绘工作的总称,其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勘探网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勘探坑道测量、钻孔及地质点的定位测量、矿区勘界测量。

二、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2.1在工程地质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常规工程控制测量,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查测量时,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工程地质测绘。但是因为进行初期探测时会出现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绘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进行测绘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步骤进行。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勘探线端点、工程点、剖控点,由其附近的控制点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经纬仪视距极坐标法布设于实地。布设后的勘探线端点(即剖面线端点)及剖控点的定侧,用光电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侧角交会法等施测,作业程序繁多,精度差,特别是采用经纬仪视距极坐标法进行测量精度无法控制。钻孔、槽探端点、坑道近井点等工程点的定测一般采用测角交会法、光电测距极坐标法进行定测。野外测量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检核,然后进行手工展绘勘探线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勘探工程布置图及地形地质图等。由于地质点大部分采用视距极坐标法测定,误差大,粗差出现率高,在制作地形地质图时地质点和地形图矛盾重重,解决起来非常麻烦。

2.2在矿产普查和勘探中的测量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开发地下资源,找出有用矿物,确定其形状大小以及储藏量,通常会用到矿产的普查以及勘探。然后再根据矿产的分布以及储藏量计划工程以及勘查的方向。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要勘测出矿床的具置,然后地面上圈出矿床的位置,确定哪块是隐伏部分,并且对隐伏部分的大致分布地段进行界定。从而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对矿床做出远景评价,再根据综合评价确定是否要开矿。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通常要进行1:50000,1:2500或者1:10000地质填图,并且根据地质填图进行轻型山地工程和普查钻探工程。

2.3GPS控制测量 GPS之所以能成为建立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因为其具有全天候作业、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提供三维坐标等优点。目前多数用GPS作为首级控制。多数用全球定位卫星系统GPS或一级导线作为二级控制。GPS网的设计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对图形强度要求也不高,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因此,GPS网的设计非常灵活,只要在测区内的适当位置安置GPS,就可以进行观测。

2.4地形测量采用GPS-RTK测量技术,不需要进行加密控制,在首级控制网建好后即可进行碎部测量,基准站可以设置在已知控制点或者设置在接受卫星信号和无线电信通讯条件好的未知点上,流动站经已知点进行校准和检查平面坐标和高程满足限差要求时就可进行数据采集作业。一个基站可以支持多个流动站进行作业,一个流动站只需要1 个人就可以操作,在沿线碎部点上只需停留几秒钟,就可以获得每点平面坐标、高程。

2.5常规地形测量。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再利用加密的控制点布设图根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所需仪器多为经纬仪、测距仪、大平板仪、绘图板、塔尺、全站仪、棱镜等设备。

三、现今测绘技术的发展

3.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看,地理信息系统正向着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数据多维化,平台智能化,系统网络化发展,其他将在改革过程中以更全面的方式问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基础就是地质测绘,地球测绘学和信息学的技术体系以及工作模式都是以3s一体化或集成为主导空间信息技术体系,发展方向是:高科技、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以及多功能化等方向。控制测量也逐渐发展成为GPS、ISS最终实现技术换代;地形测绘则要发展加速投影和摄影测量以及遥感应用的结合,还有多种遥感手段和数据信息的处理技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遥感的水平;勘探工程测量应逐渐矿大和吸收卫星源射电干涉系统、惯性测量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大规模的应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以提高地勘工程测量的速度和精度,普及电磁波测距仪和电子速测仪的应用。

(1)在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完成操作信息,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的通信以及协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现在很多地理信息系统都朝三维化发展,立体化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把GIS的功能模块分成多个控件,最终形成GIS应用。

篇6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地的地质状况,主要涉及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矿产勘查,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其测量精度、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质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量仪器的高度智能化,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的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作业效率,尤其是现代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地质勘察院在矿产勘查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3s技术即GPS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它们是现代测绘技术的核心,主要构成要素是息技术和空间技术,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空间定位中的融入,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获取的空间数据信息更加准确。

GPS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应用在地质空间坐标的确定上,在地质测绘中极为关键,可使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变成一个动态过程,进而促进地面信息、空间信息精确地获取。GPS能够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然后对整个信息的储存和空间数据进行了解。由于GPS具有精度高、全天候、测站间无需保持通视等优点,目前已基本上取代常规测量方法,成为建立各级控制网的主要手段,利用GPS技术布设控制网不仅可提高测绘精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直接方便了后期的施工测量。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一个问题:①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应用GPS技术首先要建立区域内的GPS控制网,新的地质测区若没有放大比例的地形图,应先采用分级布设的布网方式建立勘探区的控制网。②进行野外施测,选点过程中,远离大面积水面的点位,同时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以免多路径效应和电磁场干扰影响测量结果。③注意GPS网平差的计算,并将结果转换成地面网坐标。④将控制网结算完成后,利用地方坐标和WGS-84坐标建立坐标转换模型,利用RTK技术对测区进行控制点加密,以此作为地形测绘中的网根控制点,有效缩短野外作业时间。

在地质矿产勘查测绘中,GIS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该技术是空间数据及信息的储存、管理、分发、流通、应用以及可视化的平台,借助实时长距离通信手段和测绘专家系统能将上述集成为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而解决实时导航、定位、分析、监测等问题,实现地质测绘的动态化和高效化。

RS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以获取更高精度的信息资源,确保信息时效性,发挥在宏观测绘中的重要作用,此外,RS技术能有效地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RS联合GPS,利用GPS快速精确定位功能,能将RS获取的数据实时转入GIS系统,并确保RS数据与地面同步监测数据获取的动态配准。反过来,借助RS数据,可实现GPS定位遥感信息查询。

二、GPS-RTK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矿区控制点加密、图根的控制与测量、地形测量、地质剖面测量、钻孔、探槽等地质工程点的放样与定测以及地质填图等工作。在地质定点与地质填图工作当中,GPS-RTK技术完全可以替代手持GPS。另外,GPS-RTK手持程序具有智能化、多样化特点,能进行记录、导航、计算、通讯等工作,能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极大便利。

以我省栾川县某矿区为例,该矿区地势起伏不大,场地开阔,除个别地方植被茂密外,其余地方对GPS-RTK作业没有太大影响。先采用静态GPS测量引测国家三角点布设收集控制网,经平差后,得到5个E级GPS控制点成果,作为测区起算数据。之后在测区内选择合适位置架设RTK基准站,通过移动站对各首级控制点进行观测,实测5个E级GPS控制点。最后利用手持GPS在各首级控制点观测定位。对各个点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RTK与手持GPS测量精度对比

点号 首级控制 RTK测量坐标较差(m) 手持GPS测量坐标较差(m)

X Y ΔX1 ΔY1 ΔX2 ΔY2

G01 3749.525.812 567.674.593 0.005 -0.012 32.146 11.496

G02 3750.456.862 568.156.698 0.008 0.005 33.186 8.146

G03 3749.894.604 571.395.465 -0.014 -0.008 29.458 7.253

G04 3750.562.814 571.466.188 -0.013 0.010 31.548 7.462

G05 3748.646.387 570.468.359 0.001 -0.012 27.142 12.419

从表1中可以看出RTK点位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基本控制在±2.0cm以内。在本测区范围内,RTK定位精度完全达到了相应要求,其定位精度比手持GPS定位精度高出许多,能完全替代控制测量中的图根控制测量,较好地满足地质矿产勘查的测量工作。

三、结语

现代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代地质矿产勘查测量的质量。结合具体操作,通过分析、比较,表明GPS-RTK技术可完全替代图根控制测量,能较好满足地质矿产勘查的测量工作,但该技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应明确其应用中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不足,同时将其与传统测绘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最合理、最佳的效果。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现代测绘技术,改良软硬件设施,努力突破现行测绘模式缺陷,摆脱测量控制网的束缚,实现无控制网、无基准站、无作业半径、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在确保测量点位精度的基础上随时随地、单人、单机完成野外作业,真正做到“自由测绘”,为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开启新方向。

参考文献 :

[1]廖新,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科技,2013,4.

篇7

中图分类号:P64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1.GPS-RTK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1.1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技术,它在测量中应用的基础是载波相位测量,能够进行实时差分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将GPS的接收机安置在已知的级点上,然后让其对所有的可见范围内的卫星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后的信息数据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回给流动站,而流动站内的GPS接收器可以边接收观测的信息数据信号,边接收级点的数据信号,最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空间坐标。

1.2GPS-RTK技术的主要特点

快捷直观,不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平差计算,可以实时对数据进行观测、记录和使用;具有较高的精度,与手持导航型机的测量精度相比RTK的精度更高,几乎可以达到所有测量工作的需求,可精确到厘米级别;只需要通过一个或者以上的已知控制点就可以进行工作,不会因为难以收集资料或者是破坏严重的已知控制点而对工作造成影响;RTK技术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卫星差分、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网络RTK等技术的应用,GPS-RTK技术无疑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GPS-RTK测绘技术应用

2.1GPS-RTK技术的作业方法

2.1.1基准站布控

基准站的选择对于RTK测量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流动站的施测精度和测量速度,RTK的基准站应布设在RTK有效测区中央最高控制点上,以利于接收卫星信号和数据链信号,控制点间距离应小于RTK有效作业半径的2/3倍。为方便RTK测量进行控制检核和避免出现作业盲点,在测区布设控制点时应多布置一些“多余”控制点。

2.1.2电量

RTK耗电量较大,需要大容量电池电瓶才能保证连续作业,在电力供应缺乏的偏远作业区优其注意电力不足的问题。

2.1.3“准光学通视”

目前国际测绘领域的RTK,无论是单频和双频RTK系统,都采用UHF电台播发差分信号,为了接收到基准站发射的差分信号,要求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天线必须“准光学通视”。这在沙漠、戈壁、沙滩、岸边、平原等地区的几公里范围内,一般都能顺利进行RTK测量。但在城区和丘陵地带则难以成功实施RTK测量。为了提高各点到基准站的距离,应使其能准光学通视,事先选择测区均匀分布的已有坐标点作为控制点,在其上设置基准站。同时要考虑到基准站上的“净空”,即基准站上空无卫星信号的大面积遮掩和影响RTK数据链通讯的无线电干扰,使用高增益天线及高灵敏度接收机,缩短流动站到基准站的距离,在距离大于4KM时根据工程需要可考虑增设中继站,以及提高流动站、基准站天线的架设高度。以保证成果精度。

2.1.4选择作业时段

白天中午,受电离层干扰大,共用卫星数少,常接受不到5颗卫星,因而初始化时间长甚至不能初始化,也就无法进行测量。我们做过试验,在同样的条件和同样的地点上进行RTK测量,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3点之后,RTK测量结果准而快,而中午时分,很难进行RTK测量。所以要早出工,晚收工。尽量避开中午时段,而且夜间作业精度优于白天。

2.1.5高程异常问题

RTK作业模式要求高程的转换必须精确,但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较大误差,在有些地区还是空白,这就使得将GPS大地高程转换至海拔高程的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均匀。

2.2GPS-RTK定位技术

2.2.1实时动态测量

GPS-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GPS定位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RTK定位技术需要在两台GPS接收机间增设一套无线数字通讯系统,将两个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联成有机整体。基准站通过电台将观测信息和测站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将基准站观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解出两站间的基线值,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和投影参数,实时得到测点坐标,因此,RTK技术还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2.2.2GPS-RTK系统在地质勘察测绘中的布网设计

在建网和布网的过程中要根据用途与要求的不同进行布设。GPS系统布网设计主要决定于用户的要求,受经费、人力、时间及接收机型等的影响。GPS系统布网的原则是:a.由于考虑到某些测量需要加密,因此有必要保证至少一个通视方向,尽管GPS系统对于通视条件基本上没有要求;b.多采用闭合图形模式,图形必须由独立观测边构成复合路线或闭合环;c.GPS网络必须尽量与原有地形保持重合。

2.2.3GPS-RTK系统在地质勘查测绘中的技术设计

该设计要依据国家颁发的的工程测量标准规范、GPS系统测量规范以及地质勘察测绘规范等相关要求。GPS系统网的基准有方位基准、尺寸基准和位置基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布网方式。可以根据建设需要以及测区情况,选择二级系统当成首级控制网。在观测计划方面,GPS卫星要超过4颗,且均匀分布;可以依据GPS卫星的预报图选择出最佳的观测时段;还可以编排作业调度表.

2.2.4GPS-RTK系统在地形和剖面测量

先进行选点,测量站点的距离选择对通视情况没有太大的要求,在图形结构上的选择也比较灵活、方便。但每个点位周围的高角度15度上不能安置障碍物,点位还要远离功率很大的无线电、高压电线发射源,避免电场对信号的影响,以防接收信号受到干扰,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视野开阔、易于保存、及利于拓展的地方来设置测量位点。再进行观测,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根据作业调度表的安排进行观测,采样间隔为10秒,卫星角度为15度,时段长度为45分。同时在三个点上安置三台接收机天线,对中、整平、定向,之后量取天线高,测量气象数据,开机观察;当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按照接收机的提示输入相关的数据,之后接收机将会自动记录。

3.结语

GPS-RTK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让作业效率和精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复杂环境作业时缩短了测量工作进程,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缩短了作业时间。随着GPS-RTK技术的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的逐步改良,为我们在今后地质勘查以及其他测量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篇8

会计核算工作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地质勘查单位在某个环节的全部经济活动的记账、报账加以核算,以准确分析、计算和记录全部的经济费用,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中,加强对内部会计信息的核算,对促进自身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当前环境中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在外部会计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加强对内部的监控,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从实际会计核算情况来看,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上制度规范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在核算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依据,造成会计信息的核算效果不尽人意,给单位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二)会计档案管理不完善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情况来看,部分地质勘查单位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没有依据会计凭证、财务报告和会计账簿对会计档案加以分类存档管理,并且预算资料、涉税文书、会计移交清册、审计文书和银行对账单的整理不规范,加上电算化会计资料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会计核算信息泄露,甚至是丢失。此外,随着财务软件的升级,已有的软件与文档资料极易产生不兼容的情况,降低了资料保存使用的效率。

(三)资产不实的问题

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各单位必须依据会计账簿记录的相关信息,每年定期核实库存实物、货币资金、往来单位与有价证券,实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和账账相符。但在实际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资产不实的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核算的质量。具体体现为:部分地质勘查单位没有制定固定的资产明细账,没有及时核实资产实有价值与数量。加上部分不良资产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虚有资产。例如在组织队伍转产的过程中,地质勘查单位设立了经营实体,数量较多,部分实体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部分经营效果不佳,面临着倒闭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账面中“长期投资”项目投资余额长时间挂账,没有得到及时核销。此外,对于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核算,长时间发展下去,导致挂账发展成为坏账,给单位生产经营带来了财务风险。

二、当前环境中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地质勘查单位在核算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在国家与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上,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采购、预算、收支与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明确规范单位的业务流程与控制程序。并做好记账凭证工作,对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加以管理,将会计核算工作落实到单位经济业务的过程中,确保全部经济业务落实到位。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将重大对外投融资、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重大资产处置和重大出租出借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落实到位,充分披露单位的资产。例如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生产经营中各制度、工作流程和程序的有效依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促进自身单位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单位财务部门必须依据《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资产保管和会计核算分离、经营责任和会计责任分离的制定纳入到内部监督控制系统中,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成立内部控制专职机构,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责、权、利,落实内部岗位牵制制度,形成一种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格局,从根源上杜绝的出现。

(二)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确保内部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离不开会计档案管理。因此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必须加强对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会计档案整理、归档、销毁、保管、利用和鉴定制度,明确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权利与义务,确保会计档案资料有序存放与妥善保管,以免会计档案毁损、散失与泄露,从而为有关人员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在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资金风险,可安排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合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依据新《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与《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有关规定,在已有档案管理制定中纳入档案鉴定销毁的内容,明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保管期限为30年,规定在销毁会计档案时,需要财政和审计部门参与其中,并清点核实全部的销毁清单后才能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会计档案储存的完整性,还能避免会计凭证与账簿泄露出去,从而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资产核算

对于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主要是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与简单化,单位必须依据自身发展的情况,结合会计制定,将实现在本期负担、但是没有真正支出的费用转变成预提费用,加入到本期的支出范围中,而对于支出的费用,需通过分期平分支出的方式来核算。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强化单位名称的保护,并依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单位商誉投资的相关规定来管理,提高单位资产投入与产出的高效性、合理性。例如在资产核算方面,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财政部门必须结合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依据固定资产系统形成的编码详细核算房屋建筑、专用设备、仪器设备、家具原值和其他固定资产的原值,掌握设备报废和购置增减、财政预算拨入住房公积金和公用设施设备维修金的情况,并加强对固定资产事后监控的力度,定期清点固定资产,及时查明盘盈、盘亏、损毁和报废的固定资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一物一码,物卡对应,避免规定资产账面原值和实际净值随时间的变化产生明显变化,不能及时反馈资产的具体情况,导致账外资金增加、账实不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地质勘查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查单位也从以往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主经营的方向发展,使得行业会计监督与核算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为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稳步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落实会计岗位专业化与加强资产核算,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开展,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繁荣.对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投资与合作,2014(3):130-130.

[2]陈莹莱.关于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23,226.

[3]韩芳.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研究[J].当代会计,2017(1):37-38.

[4]吴奕恒.论地质勘查单位的会计核算[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10):173-174.

[5]高超.当前地质勘查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1):229-230.

篇9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57-2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以及测量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领域,并显现出强大优势。测绘技术的数字化大大改善了测绘工作的工作环境并极大的提高了测绘精度。该技术可在室内完成大部分室外作业内容,利用电子计算机完成大量手工作业,提高测图精度,减少测量误差。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自动化测图

在传统的测绘技术应用下,往往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由室外作业测量人员记录相关数据,人工完成测绘地形图工作,在整个测绘过程中需要人工量算地理坐标、面积和距离,工作量较为繁重。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野外测量记录自动化、解算自动化,并使内业数据处理、成图、绘图自动化,向使用者提供数字地形图软盘,方便使用者自动提取所需数据信息。

1.2 数字化图形

将数字地形图保存于软盘内,可存储特定含义的符号、文字和数字等数据信息,有利于提高传输、处理效率,实现多用户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地图既能够自动提取方位、两点距离、点位坐标、地块面积等数据,还能够为规划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测量、GIS地理信息系统建库等领域提供有用信息。此外,数字化图形更可以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实现便捷性操作。

1.3 点位精度高

在传统的测绘技术下,是利用经纬仪配合半圆仪、小平板白纸测图,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解析图根的展绘误差和测定误差、地形图上的地物点的刺点误差、方向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其误差值为±0.5mm(1:1000 比例尺尺),刺点误差和视距误差为主要误差源。在利用经纬仪视距高程法测量地形点高程时,其误差会随着倾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大,使得测量精度偏低。而数字测图的野外采集数据精度与比例尺毫无关系,能够为地质工程测量、工程规划设计、管网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提供高精度保证。

1.4 减少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纸上表示的地理信息数据会因图纸的变形而产生误差,而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保存的数字信息则有效地避免了对有形存储介质的依赖,减少了误差的产生。

1.5 便于更新成果

传统的测绘方式将地图信息记载到图纸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纸难免会在使用、保存过程中出现变形,从而使地图信息产生误差。然而数字测绘技术不需要考虑这一因素,由于采用数字化的保存方式,不会受图纸变形的影响

由于数字测图是将以点的属性信息和定位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中,若实地地形和地理信息发生了变动,则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变动的信息代码、坐标,便马上可以获取新的图形,从而确保了数字化测图的实效性和可靠性。

1.6 利于进一步加工利用

数字测图可以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有利于对测绘成果进行进一步深入加工,拓展测绘工作服务面,形成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综合图和专题图。

1.7 成果能够以多种形式输出

当计算机与显示器及打印机进行连接后,能够将各种需要的资料信息全部显示并打印出来,例如,借助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数据表格,若是对绘图没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时,也可直接用打印机将图形打印出来。此外,将计算机与绘图仪进行连接后,能够绘制出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1.8 为 GIS 提供信息

GIS 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工作量最大,数字测绘技术可以将测绘成果转换为 GIS 数据库接纳的格式,使其得到补充和更新,从而保证 GIS 功能的充分发挥。

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研究,我国的测绘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涵盖遥感、全球定位等为核心技术的测绘体系,测绘科技已经发展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测图、影像扫描、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等测绘技术装备与相关软件陆续问世,尤其是全球定位技术等技术在测绘方面的应用,实现了测绘全过程的数字化,使地理信息获取、分发服务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2.1 数字化测绘工作方法

2.1.1 基础控制部分。

D, E 级 GPS 的布设及选点埋石:根据煤矿区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的实际情况 D级 GPS网在只等下角点之间布设为点连式、边连式相结合的 GPS网,每个点至少有 4 条基线与其相连。D级G PS 点共布设点位 50 个,平均边长 LSkmo E 级 GPS点的布设在 U级G PS 点的基础上采用点连式的方法进行布设两已知点问最多布设 5个三角形,边数不超过 8 条,共布设 E 级 GPS点 60 个。D、E 级平面控制网均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布网,网形大多由三角形单点连接,少部分三角形边连接。GPS控制点在测区内分布较均匀、网形合理、强度较高。

2.1.2 外业观测。

数据采集利用美国三台阿什泰克 IA 单频接收机标称精度 smm+2ppn0 D进行观测,观测时段 D级大于等于 60min,E 级大于等于45min数据采集间隔10s,同步接收卫星频数最少为5颗,绝大部分为 7- 8 颗,卫星高度角大于 15°,接收机与卫星的图形强度良好。

2.1.3 数据处理。

GPS 外业数据处理和基线向量采用 GPS 接收机随机商用软件 Loucus 轨迹处理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独立基线平差方法进行。GPS网先在WGS- 84坐标系中进行二维无约束平差,其目的在于检核 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亦即处理由于多余观测而引起的网内不符值问题,本次作业所有基线向量无一剔除,顺利通过了检验,然后在基准点已知点的约束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最后提供各点在高斯平面。

2.1.4 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方法: 由子侧区的 D、E 级 GPS 点的密度能够满足地形图的测绘要求,因此本次测图直接在 D、E 级 GPS点上进行。

2.2 常规测图方法和数字化测图的精度比较

野外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全过程几乎都是用解析法进行的。虽然最后成果仍表现为图解的线划图,但与传统的平板仪测图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数字化测图不仅在效率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大大减轻了野外的劳动强度,更为突出的是地形图数学精度的提高。

2.3 数字测绘技术展望

现代测绘技术及测绘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形成目前较好的一套数字化测绘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的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依旧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传统的定位和绘图仍是重要的社会需求,但社会己经对测绘部门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前和测绘部门无关或关系小大的属性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利用等也开始要测绘部门承担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类信息都要以空间定位为基础,由于市场需求的大量涌现,信息化测绘将迅速推动测绘企业的技术进步,测绘企业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各方而的应用和开发是总体趋势,也是测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木子.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2]胡云.数字化测绘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2010(14).

[3]王炎.向峰.数字化测绘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硅谷,2011(8).

[4]廖立新.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科技,2009(8).

[5]祁桂兰.韩岩.江仓矿区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分析[J].青海科技,2008(4).

篇10

人们为了进行地质以及矿产的勘查,就必须要对地质进行测绘,以此来了解当地地质的具体信息。如今,科技水平的提升使得当代测绘技术具有较高水平,进而推动地质勘查这一工程整体发展。但就当前地质勘查期间测绘技术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对地质勘查整体工作质量以及效率产生影响。同时还对地质勘查这一领域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所以,为了可以使测绘技术现有水平得到提升,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意义重大。

1GPS以及常规控制方面测量

在地质测绘期间,控制测量这一任务主要针对局部地区之内控制点方面的加密测量,可以建立使得地质勘查整体工程以及地形测量需求得以满足的控制。一般来说,从内容方面来看,控制产量可以分为GPS控制以及常规控制两种形式的测量。

1.1GPS控制方面测量

现阶段,建立各个级别平面形式控制网都要用到GPS这一技术,主要是因为GPS具有可以进行全天无间断的作业,测量站点之中不需要进行通视,具有极短的观测时间,操作极为简便,具有较高精度的定位,同时可以形成三维立体的坐标等多种优点。如今,在首级控制之中,人们通常都会使用GPS技术。而二级控制则多选用一级导线或者全球定位系统[1]。除了对角、边网以及边角进行测量这种传统要求之外,GPS网无需各点间的通视,并且对于图形强度相应要求也并不高,通视也不需要在制高点的位置进行设置。所以,GPS网具有非常灵活的设计,其只需在所测区域内合适的位置进行GPS安置即可,这样就可以完成相关的观测任务。

1.2常规控制方面测量

常规控制这一测量主要是在整个测量区域之内选择一定的控制点,然后根据这些点构成相关几何图形,并用较为精密的仪器进行精准测量,并在同一的一个坐标系之中将这些点对应的高程以及位置表述出来。之后在根据这些点将其他一些零散点的位置测算出来,进而把控制测量这一工作详细分成了高程测量以及平面测量两种形式。

2地质勘查之中测绘技术具体应用

所谓的地形的常规测量就是一种常用的对地形进行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先进行控制网点的布置,然后在此基础上在对各网点进行加密处理,之后在借助这些加密过的点作为布设图的根据点。最后在以加密点以及图根点作为依据对一些零散点进行测量,对地点物以及地形点在对应图上位置的测定,并且依据一定规律以及符号将地形通过平面图绘制出来。在进行地形测量期间,常使用GPS-RTK技术,这一技术无需加密处理,可以在建好首级控制相关网络之后直接对零散点展开测量。这样十分简便,并且精度很高。

3现代测绘相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3.1GPS技术发展

GPS技术起源于美国,其是以卫星通信作为基础研发出来的。该技术使用的是三角测量这一原理,只要接都到相应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信号在地球上具体的位置。而GPS使用的是坐标系还是地心坐标这一系统,其中坐标原点就是地球质量的中心。如今,随着GPS技术自身不断完善以及发展,相应的GPS测绘技术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3S这一空间信息方面技术必然会成为测绘技术之中的主体技术,而常规技术则起到辅助作用。

3.2遥感技术发展

近几十年来,遥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在测绘技术之中有着重要应用。其主要体现在传感器发展方面。第一,就是新类型传感器的不断研发,其中含有全景、紫外、彩红外、彩色、多光谱以及黑白摄影等。同时还有着都种扫描仪。第二,基本形成了空间多级分辨率序列影像的图形,提供各种精度下的相关数据[2]。传感器在未来其会向着多功能、高度数字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且分辨率得以较大提升,同时也朝着全方位立体测量方向发展。

3.3GIS发展

站在系统视角之下,在未来,GIS必然向着数据的标准化、多维化以及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平台的网络化以及应用的社会化等方向进行发展。InteroperableGIS是由GIS这一系统集成而成的一个平台,其可以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之下实现多个地理方面信息有关系统的集成,或者使各个系统间相互协作并且通信,以此来完成特定的一项任务。3D或者4DGIS发展方向则是实现、优化以及设计三维或者四维数据相关结构[3]。

4结论

综上可知,在测绘技术逐渐发展以及应用期间,其自身同样得到了一定发展以及完善,进而使得测绘技术整体水平得到一定提升。如今,在地质勘查期间,常涉及到GPS以及常规控制方便测量,同时测绘技术主要用在地形测量方面。当前,地质勘查期间所使用的测绘技术主要包括GPS和遥感技术两种,其可以较为准确的把地质情况反映出来。从其目前水平来看,在未来GPS技术以及遥感技术还将得到深入发展,并且GIS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总之,要想推动国内地质勘查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增强有关测绘技术方面的研究以及创新。

作者:罗峥嵘 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测绘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我们要在地勘测绘数据的管理、分发、应用、服务等方面加强开发和研究,早日实现地勘信息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测绘产品市场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成果应用社会化,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一、数字测图的优点

1、测图用图自动化

传统测图方式主要是手工作业,外作业测量人员人工记录,人工绘制地形图,在图上人工量算所需要的坐标、距离和面积等等。数字测图则使野外测量自动记录,自动解算,使内业数据自动处理,自动成图,自动绘图,并向用图者提供可处理的数字地形图软盘,用户可自动提取图数信息。

2、图形数字化

用软盘保存的数字地形图,存储了图中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字、文字、符号等各类数据信息,可方便地传输、处理和供多用户共享。数字地图不仅可以自动提取点位坐标、两点距离、方位以及地块面积等,还可以供工程、规划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和供GIS地理信息系统建库使用。数字地图的管理,既节省空间,操作又十分方便。如下图所示图形数字化的原理表格。

3、便于成果更新

数字测图的成果是以点的定位信息和属性信息存入计算机,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变化信息的坐标、代码,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图,从而可以确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现势性,数字测图可谓“一劳永逸”。

4、避免了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

表示在图纸上的地图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因图纸的变形而产生误差。数字测图的成果以数字信息保存,避免了对图纸的依赖性。

二、数字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1、数字化测绘工作方法

基础控制部分,D、E级GPS的布设及选点埋石:根据煤矿区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的实际情况D级GPS网在三等三角点之间布设为点连式、边连式相结合的GPS网,每个点至少有4条基线与其相连。D级GPS点共布设点位50+,平均边长1.5km。E级GPS点的布设在D级CPS的基础上采用点连式的方法进行布设两已知点问最多布设5个三角形,边数不超过8条,共布设E级GPS点60+。D、E级平面控制网均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布网,网形大多由三角形单点连接,少部分三角形边连接。GPS控制点在测区内分布较均匀,网形合理,强度较高。

外业观测:数据采集利用美国三台阿什泰克M单频接收机标称精度5mm+2ppm。D进行观测,观测时段D级>~60min,E级>~45min,数据采集间隔10s,同步接收卫星频数最少为5颗,绝大部分为7-8颗,卫星高度角大于15°,接收机与卫星的图形强度良好。

数据处理:GPS外业数据处理和基线向量采用GPS接收机随机商用软件“Loucus轨迹处理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独立基线平差方法进行。GPS网先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其目的在于检核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亦即处理由于多余观测而引起的网内不符值问题,本次作业所有基线向量无一剔除,顺利通过了检验,然后在基准点已知点的约束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最后提供各点在高斯平面,第33度,带上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精度均符合量规范要求。

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方法:由于测区的D、E级GPS点的密度能够满足地形图的测绘要求,因此本次测图直接在D、E级GPS点上进行。

2、作业模式的选择

数字测绘作业模式主要有编码和无码两种,其中编码模式要求作业员熟悉编码,多进行信息交流,作业速度较慢,尤其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下,作业难度较大,而且容易出错。无码模式较为简便,不容易出现错误,测绘速度快。数字测绘设备以往多是电子手簿,但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受与全站仪不通视的影响,而且它对绘图员的要求较高。电子平板的造价较高,并且恶劣环境下缺乏可靠性,不便于携带,但测绘速度快。因此需要根据测绘条件等情况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作业模式。

3、地质勘查中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质勘查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质勘查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其最大优点就是在完成地质勘查的同时可建立地籍数据库,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为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地籍管理奠定基础。

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质勘查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质勘查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

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形成地质勘查数据管理系统。

4、加强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

地质勘查系统将成为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信息平台,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后,将首先使地质勘查工作实现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实现“日日登记、时时更新”的工作模式,显著提高数据管理的审批效率,促进数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日后可以实现与其他系统集成、整合,满足如规划、土地评估、统计等等方面的应用。未来,地质勘查信息成果将在相关领域充分共享,进而大大提高对地勘结果的利用率。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展望

现代测绘技术及测绘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形成目前较好的一套数字化测绘解决方案。

但是,目前的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依旧还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传统的定位和绘图仍是重要的社会需求,但社会已经对测绘部门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前和测绘部门无关或关系小大的属性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利用等也开始要测绘部门承担。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类信息都要以空间定位为基础,由于市场需求的大量涌现,信息化测绘将迅速推动测绘企业的技术进步,测绘企业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各方而的应用和开发是总体趋势,也是测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将是我国测绘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着我国测绘技术总的战略方向。

篇12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全面用于大地测量定位,全数字化测图系统、影像扫描系统、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等数字化测绘技术装备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相继问世,实现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全过程数字化,测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作为地质勘查专业单位,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简称山西物化院)已经全面涉入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具备了空间定位(GPS系统)、数据采集、外业一体化数字成图与建库等技术生产能力。从事控制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房产测绘工程与精密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工程、立体模型制作,服务领域涉及土地管理、水利工程、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公路与铁路交通、国防建设、基础测绘、地质找矿与矿山开发。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笔者简要谈一下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发展应用的认识。

一、数字测图的优点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平板仪或经纬仪的白纸测图方法,大有取代白纸测图之势,这是因为数字测图具有诸多的优点。

(一)测图用图自动化。

传统测图方式主要是手工作业,外作业测量人员人工记录,人工绘制地形图,在图上人工量算所需要的坐标、距离和面积等等。数字测图则使野外测量自动记录,自动解算,使内业数据自动处理,自动成图,自动绘图,并向用图者提供可处理的数字地形图软盘,用户可自动提取图数信息。

(二)图形数字化。

用软盘保存的数字地形图,存储了图中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字、文字、符号等各类数据信息,可方便地传输、处理和供多用户共享。数字地图不仅可以自动提取点位坐标、两点距离、方位以及地块面积等,还可以供工程、规划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和供GIS地理信息系统建库使用。数字地图的管理,既节省空间,操作又十分方便。

(三)便于成果更新。

数字测图的成果是以点的定位信息和属性信息存入计算机,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变化信息的坐标、代码,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图,从而可以确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现势性,数字测图可谓“一劳永逸”。

(四)避免了因图纸伸缩带来的各种误差。

表示在图纸上的地图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因图纸的变形而产生误差。数字测图的成果以数字信息保存,避免了对图纸的依赖性。

二、数字化技术在矿区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测绘工作方法。

基础控制部分,D、E级GPS的布设及选点埋石:根据煤矿区视野开阔,通视良好的实际情况D级GPS网在三等三角点之间布设为点连式、边连式相结合的GPS网,每个点至少有4条基线与其相连。D级GPS点共布设点位50+,平均边长1.5km。E级GPS点的布设在D级CPS的基础上采用点连式的方法进行布设两已知点问最多布设5个三角形,边数不超过8条,共布设E级GPS点60+。D、E级平面控制网均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布网,网形大多由三角形单点连接,少部分三角形边连接。GPS控制点在测区内分布较均匀,网形合理,强度较高。

外业观测:数据采集利用美国三台阿什泰克M单频接收机标称精度5mm+2ppm。D进行观测,观测时段D级>~60min,E级>~45min,数据采集间隔10s,同步接收卫星频数最少为5颗,绝大部分为7-8颗,卫星高度角大于15°,接收机与卫星的图形强度良好。

数据处理:GPS外业数据处理和基线向量采用GPS接收机随机商用软件“Loucus轨迹处理软件”在笔记本电脑上采用独立基线平差方法进行。GPS网先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其目的在于检核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亦即处理由于多余观测而引起的网内不符值问题,本次作业所有基线向量无一剔除,顺利通过了检验,然后在基准点已知点的约束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最后提供各点在高斯平面,第33度,带上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高精度均符合量规范要求。

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方法:由于测区的D、E级GPS点的密度能够满足地形图的测绘要求,因此本次测图直接在D、E级GPS点上进行。

(二)常规测图方法和数字化测图的精度比较

野外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的全过程几乎都是用解析法进行的。虽然最后成果仍表现为图解的线划图,但与传统的平板仪测图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数字化测图不仅在效率上有很大提高,而且大大减轻了野外的劳动强度,更为突出的是地形图数学精度的提高。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展望

现代测绘技术及测绘仪器向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形成目前较好的一套数字化测绘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的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依旧存在着若干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数字化测绘技术传统的定位和绘图仍是重要的社会需求,但社会已经对测绘部门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前和测绘部门无关或关系小大的属性信息的采集、综合分析利用等也开始要测绘部门承担。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类信息都要以空间定位为基础,由于市场需求的大量涌现,信息化测绘将迅速推动测绘企业的技术进步,测绘企业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各方而的应用和开发是总体趋势,也是测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测绘将是我国测绘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着我国测绘技术总的战略方向。

四、结束语

本单位自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生产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探讨,可使作业人员少走弯路、降低出错率。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提高,可为提供数字产品奠定基础,并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随着数字工程的深入发展,GIS技术的不断成熟、GPS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大力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地质测绘单位科技创新的任务和方向、也是提高地质测绘单位自身实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廖立新,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科技,2009,4.

篇13

一、岩土的类别及性质

1.1岩石的类别及工程性质

岩石的分类,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矿物天然集合体,少数岩石也可由玻璃或生物遗骸组成。岩石构成地壳及上地幔的固态部分,也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目前岩石的主要按其形成原因来分,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石的工程性质,岩石的工程性质是指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工程性质的因素主要有矿物成分、岩石的机构和构造及分化程度。岩石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的指标有比重,重度,孔隙性,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特性(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1.2土质派系及其工程性质

土的分类土是一种三相体系,其主要物质成分包括作为土骨架的固体矿物颗粒(固相),孔隙中水及其溶解物质(液相)和气体(气相)。根据地质成因土的工程分类主要包括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湖积土、海积土、冰水沉积土和风积土。土的工程性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土的颗粒比重、重度、含水量,饱和度、孔隙比和孔隙率等。土的工程特性主要有渗透性、压缩性,抗剪强度、触变性和蠕变性、塑限性等。

二、如何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

. 不同的建筑物的重要性也不同,其破坏后产生的后果严重性也不同。因此针对工程重要性的不同以及场地和地基复杂程度的差异,岩土工程的勘察也要划分不同的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各个勘察阶段的工作内容、方法及详细程度也会具有显著地差别。

2.1下面介绍几种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的划分

(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所产生的后果,将工程分为三个重要性的等级,如下所示:

一级工程:工程性质是重要工程,破坏后引起的后果属很严重

二级工程:工程性质是一般工程,破坏后引起的后果属严重

三级工程:工程性质是次要要工程,破坏后引起的后果属不严重

(2)、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可按规定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一级地基(复杂地基):特征是岩石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多年冻土,严重湿陷、膨胀,盐渍,需要专门处理;满足前面一个特征及以上者。

二级地基(中等复杂):特征是岩石种类多,不均匀,有特殊岩石,满足前面一个特征及以上者。

三级地基(简单地基):特征是岩石种类单一,均匀,无特殊岩石,全部满足前面全部特征。

2.2岩石工程勘察等级的分类

确定了上面的工程的重要性等级、地基等级复杂程度等级以后,就可以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等级的划分了,具体划分如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甲、乙、丙三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的。

三、岩土工程地质勘测的测绘、调查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一般在岩土工程勘察的早期阶段进行,也可以用于详细勘察阶段的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进行补充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明较大范围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不需要复杂设备和大量资金、材料,而且效果显著。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地形地质图上填绘出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其内容应包括测区的所有工程地质要素,即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动力地质现象、已经有的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及以往的建筑经验、可利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及其分布等方面,因此它属于多项内容的地表地质测绘和调查。

四、工程地质测绘的前期准备工作

(1)资料收集和研究。应收集的资料主要有区域地质资料,遥感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震资料、水文及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经验等。

(2)踏勘。现场踏勘是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侧区的地形地貌及其地质情况和问题,以便于合理的布置观测点和观测路线,正确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

(3)编制测绘纲要。测绘纲要是进行测绘的依据,其内容应尽量符合实际情况。测绘纲要一般包含在勘察纲要内,在特殊的情况下可单独编制。测绘纲要应包括工作任务情况(目的、要求、测绘面积、比例尺等)、地理情况(位置、交通、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测绘区的地质概况(地层、岩性、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工作量、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人员组织和经费预算、材料物资器材、工作计划及工作步骤。

5 测绘的种类及其方法

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相片成图法。二是实地测绘法。主要介绍一下实地测绘法。实地测绘是工程地质测绘的野外工作方法,它由细分为三种方法。

路线法:沿着一定的路线,穿越测绘场地,把走过的路线正确地填绘在地图上,并延途详细观察和记录各中地质现象和标志,如地层地层界线、构造线、岩层产状、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等。

布点法:不点法是过程测绘的的基本方法,也是根据不同的比例预先在地形图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追索法:它是沿着地层走向,地质构造线的延伸方向或不良地质现象的边界线进行布点追索,其主要目的是查明某一局部的工程地质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