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辖区内除市级道路、河道、公园、机关、单位及其它公共建筑设施以外的所有区域。
(一)村庄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整治修缮破旧房屋,拆除私搭乱建的各类用房。
3、村庄路面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
4、家前屋后杂物堆放有序,无乱堆放现象。
5、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
6、花坛、绿化带内无杂草,对绿化缺失区域进行补绿,无毁绿种菜现象。
7、河道、池塘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8、无各类乱张贴、乱涂写,村庄内家禽实施圈养。
9、落实公厕专人管理,保洁到位。全面取缔露天粪坑。
10、辖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11、保持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由村集中收集后直接转运至垃圾收集场所,日清日洁。
(二)小区环境管理要求
1、严禁违章搭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负增长”。
2、有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区,有专人保洁、有督查考核,确保辖区内路面、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整洁、干净,无暴露垃圾。严禁毁绿种菜、毁绿停车现象的发生。
3、居民住宅楼周边及楼道内整洁卫生、无乱堆放、乱牵挂,各类车辆停放整齐。
4、河道、池塘河面、水景景观内无漂浮物,河岸、河坡无乱堆放。
5、楼道及墙面上无乱张贴、乱涂写,小区内严禁家禽饲养。
6、小区内无废旧拾荒点。
7、督促垃圾箱、垃圾房整洁完好,垃圾保持日产日清。
三、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
街道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卫生科、镇村建设科、农服中心、物管中心、社管中心、环保科、澄江城管中队、澄江公安分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督促、指导各单位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科。
2、健全制度
(1)各社区、村要成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制度。
(2)各村、社区要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细分包干区域,责任到人,巡查及督查要有台账记录。
3、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经费保障,各村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长效管理落实到位。自然村按60户左右配备一名保洁员,街道对每位保洁员补助1000元/月。街道对社区小扫保洁按0.3元/平方米·月予以补助。以上两项补助根据每月考核结果拨付到村、社区。
4、监督检查
(1)村、社区检查。各村、社区主要领导要定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整治工作,每月环境卫生工作计划和检查、整治落实情况每月上报卫生科一份。
(2)街道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公室组织不定期的走访检查,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实行公开通报。
(3)综合检查。街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分管环境卫生的领导参加的联合督查活动,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进行交叉检查,并作出相应考评(考评细则附后),考评结果和排名情况每月公开通报。街道定期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会,通报考核情况,并由考核评比前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后两名的村、社区主要领导进行表态发言。
二、健全机制
(一)健全、规范环卫队伍,明确岗位职责
1、辖区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由办事处环卫科按照路段等级确定清扫保洁工人的人数,明确岗位职责。
2、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清扫保洁,由各社区按照其所辖需要清扫保洁的公共区域确定人数,并明确岗位职责;关于清扫保洁人数的确定。
3、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由环卫科负责协调,暂按照现有收集清运工人划定的区域进行作业,各社区依照日产日清、无积存的标准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必要情况下,依据垃圾收集的数量和频次进行适当调整。
4、城市建筑垃圾(包括装修垃圾)的清运由城建科负责协调,各社区对产生建筑垃圾的业主进行监督管理,防止积存,乱倒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环卫设施
1、办事处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设、改造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各社区对于新建中转站要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做好配合,对于公厕建设要按照办事处每个社区新建一座二类公厕的要求抓好落实。
2、关于主次干道果皮箱的安置,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由办事处负责落实,达到每50米一个的标准。
3、各社区负责落实:居民楼院每个门栋配备1个垃圾桶,独家院每排配备一个垃圾桶,或3000平方米建一个密闭式垃圾房,城乡结合部尚未改造的居民区以建密闭式垃圾房为主,数量密度以满足需要方便居民为宜,原则上不少于20户1个,桶房可以相互替代,但要完成总的目标任务,达到方便居民,生活垃圾不见天不落地的要求。
4、清扫保洁工人要配齐保洁工具,包括扫帚、笤帚、灰斗、铁锨、三轮车等达到每人一套,从事主次干道清扫保洁的由办事处配备,负责居民楼院和背街小巷清扫保洁的工具由社区落实。
5、辖区单位和门店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也要配齐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容量以能满足本单位2日所产垃圾量为宜。
(三)健全管理制度
1、清扫保洁:
(1)环卫科要完善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制度,落实“一天两扫、全天保洁“的要求,明确上下班时间和清扫保洁的质量标准。
(2)各社区要健全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清扫保洁制度,落实“一天一扫、全天保洁”的要求,明确清扫、保洁的质量标准,划定每个环卫工人的清扫保洁区域,并使其知道岗位职责。
(3)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小区和单位的清扫保洁的监督管理,也要纳所在社区的检查评比,对于达不到要求的责令改正,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2、垃圾清运:
(1)环卫科要针对启用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具体情况通过近一阶段的运行,完善垃圾清运机制和制度。
(2)各社区要按照办事处总的要求和本社区具体情况,健全对生活垃圾清运的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日产日清以及不见天不落地无积存目标的实现。
(3)各社区要与辖区门店、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生活垃圾处置协议,督促清运工人按照协议的约定搞好上门收集工作,切实解决乱倒问题;同时要在居民区中开展定时投放和收集垃圾的宣传、教育、引导活动,提高居民维护环境卫生和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的自觉性。
3、“门前三包”制度
各社区要加强对辖区门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不服从监管的门店,要建立违法违章行为抄告制度,提请市有关职能部门执法,以确保“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
4、督查评比制度
(1)各社区要建立和完善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人的日常监督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落实提高管理水平。
(2)环卫科、园林科、城建科等职能科室,按照其职责分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以保证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办事处环卫领导小组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要求,对辖区整个环卫工作开展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工作,通过检查、评比、考核促进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办事处建立城市环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辖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日常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管理工作。
2、各社区要建立支书、主任挂帅,相关班子成员主抓,有关同志配合的环卫工作落实机构,以保证各项环卫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环卫经费,严格评比奖罚。
一、检查考核内容
检查考核的对象为镇12名环卫工作人员和1名公园管护员。通过日常检查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洁人员进行检查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办法
1、责任路段每日的清扫作业在清晨7:00(夏)7:30(冬)前结束,人行道、路面、边沟、下水口、树穴等应整洁。未按时完成发现一次扣3分。垃圾日产日清,全天候巡回保洁,路面见本色。卫生死角一处扣5分,曝露垃圾0.1平方米以上一处扣2分,零星废弃物一处扣0.5分。
2、责任路段果皮箱管理,随时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缺失、无垃圾外溢、垃圾焚烧、“野广告”等,一处不合格扣1分,其中“野广告”10条以内计一处扣0.5分。发现果皮箱破损缺失未及时上报管理处扣1分。
3、责任路段倒垃圾时场地整洁,基本无臭,无撒落垃圾和废弃物,无积存污水,垃圾转运及时,无垃圾满溢。发现一处不合格扣2分。
4、公园保持地面整洁,绿化带内无垃圾。发现一处不合格扣2分。
5、责任范围内公厕标牌按规范设置,随时保持完好整洁,公厕内外环境(3-5米范围内)应保持整洁,无乱堆杂物,厕内各项设施完好,无各类“野广告”,基本无臭、无蝇蛆、无垃圾、污水,粪便不满溢。一处一项不合格扣0.5分。
6、环卫工必须着装(帽、衣服)上岗,未着装上岗一次扣5分。
在我镇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考核当中,考核项目及所占总分数比重如下:镇区道路无漏扫占15分;全天保洁不到位占20分;镇区道路无垃圾杂物占15分;镇区无垃圾堆占10分;公厕保洁到位占5分;作业时间内不脱岗占15分;无群众来信来访占5分;责任区内及时清除“野广告”占15分。
考核结果等次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得分89—80分为良好,得分79—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年度根据考核与检查情况,落实奖惩规定。
三、奖惩办法
每月每人拿出150元为绩效考核进行奖惩,考核结果优秀的得绩效考核的120%,考核结果良好的得绩效考核的100%,考核结果合格的得绩效考核的95%,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得绩效考核80%。对于考核检查结果不合格,检查考核小组责令保洁人员限期整改。日常检查工作中,每发现一处脏乱点位,扣发责任区相应保洁员5%的基本工资;发现保洁严重不到位的扣发保洁员当月工资。对于年度得到3次不合格的责任区,检查考核小组对落实责任不到位的保洁员予以辞退。
1、城市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我国的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工作尚缺少具体、规范和系统的计划,有待进一步开展。资源回收仍停留在自发的、人工捡拾的落后状态。因此,需要大力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实践经验,并以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为契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1)香港的城市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避免和减少城市垃圾的产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不仅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还可减少对填埋处置空间的需求,延长其使用期限。环境保护署及其下属的减少废物委员会为鼓励各界的减少废物及循环再造活动,早在 1991 年就设立了废物减量及回收热线电话,协助公众组织自发推行废物减量和回收计划,并向市民提供有关废物循环再造的回收商资料和技术性建议。此外,通过社会宣传和社区教育,公众的减废意识及参与减废活动的比率也有显著提高。同时,香港政府积极推动私营企业参与废物的回收和再生,并给予多项优惠政策。1998 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又将11 块土地以短期低价租约的形式分租给多个废纸、金威、塑胶及橡胶轮胎回收商,实现了废物减量、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
(2)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垃圾处理费用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最小量化已置于城市垃圾管理的最高层次,EHD 鼓励在全社会所有的部门推广废物最小量化,力争建设“零垃圾填埋和零废物”的循环型社会。为促进家居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2001 年 4 月,新加坡环境部还实施“国家废物循环利用计划。当年 10 月,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可回收的废品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罐、玻璃瓶和旧衣服等。为引导和方便居民社区(组屋、有地房产和私人公寓)的废物循环,环境部给每户居民发放专用垃圾袋,然后由垃圾收集商定期收集(两周一次)。在人流众多的公共场合也有这样的废品回收箱。总之,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资源再生,新加坡的城市垃圾量已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3 年的垃圾量比 2000 年减少了 10%,总回收率已从 2000 年的 40%提高到了 2003 年的47%。然而,针对各种废物减量化程序,目前还缺少完满的评价或标准验证其成功与否。许多回收方案的实施都因废品原料市场的巨大波动性而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废物回收率的提高已带来难以保障回收材料品质的问题,并且影响了随后的产品生产。这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2、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分析
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是指垃圾末端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工艺体系及其优先级别、结构层次的部署或规划。它是实现垃圾管理策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技术路线的确定同样需要遵循一些普遍原则,还要将本地实际与前沿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对比筛选出可行的经济性方案。首先,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应以城市垃圾的本身特性为依据,以最大程度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为标准,即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垃圾的减容和减量,并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其处理过程所产生的资源和能源,以提高处理过程的经济性。其次,要充分考虑技术工艺的适应性和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不能盲目引进高成本的高新尖端的技术设备,还必须保证处理对象始终符合所选择的工艺要求。
(1)香港———垃圾全量卫生填埋。在香港,经过减量、回收、资源化处理后的城市垃圾实行全量填埋的处置政策。虽然从香港城市垃圾的性质分析来看,完全适合焚烧方法处理,但由于公众对垃圾焚烧的抵制,香港以往的政策一直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为辅,而且原有的焚烧厂已先后关闭。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均以若干个大型策略性填埋场,辅以一个较完善的垃圾转运站网络进行处理。近年来香港建筑垃圾量的居高不下以及建筑废料倾卸区的关闭,3 个策略性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大为缩短,港府不得不在 2003 年对现有填埋场的扩展和新的填埋场所进行规划与评价。因此,香港未来的城市垃圾处理政策是朝多元化发展的,香港政府在寻求适合堆填场址的同时,提出了引进减量化较好的先进垃圾焚烧技术,通过港、粤合作处理两地废物问题的区域性方案。2000 年初,香港政府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协议共同控制及管理两地之间的废物转移事宜。
(2)新加坡———城市垃圾的全量焚烧。1979 年以前,新加坡政府收集的所有垃圾均运往 5 个不同的海岛填埋场,以填埋方式处置。由于新加坡只有十分有限的废物填埋处置场所,并且需要保留以备未来之用,垃圾填埋已作为最后考虑的处置措施。尽管焚烧处置方式成本高,但可以达到 85%的减容率和 80%的减重率。因此,在新加坡垃圾全量焚烧的技术政策已得到广泛认可。尽管焚烧被置于废物处理的优先位置,在固体废物减容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加坡仍然面临着大量固体废物填埋的实际问题。因此,垃圾焚烧残渣的综合利用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已成为填埋垃圾减量化的措施之一。由此可见,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即针对不同的垃圾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适用技术进行安全的处理、处置和资源或能源的回收,已经成为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主流。
3、其他具体策略
(1)提高素质,发挥职能,是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保证
建立起一支“勇于吃苦、敢于管理、乐于奉献、素质优良”的环境卫生作业和执法队伍,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效率,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要根据其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标准,配足、配全生产作业和管理人员,并加强工作技能、工作责任、工作道德的培训,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工作潜能,有效释放工作能量,取得优良工作成效。一要严格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办事,使环卫工作逐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工作管理水平。二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开展环卫队伍政治业务教育,法律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工作综合素质水平。三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考核、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分工负责制,绩效工资制,责任追究制,奖惩兑现制,末位淘汰制等,提高从业人员严格管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标准。
(2)明确责任,综合管理,是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关键
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职责,全面治理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仅仅靠环卫部门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的社会环境,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管理、个个有责的良好氛围。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街道、社区、房产开发商之间的协调,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之间的沟通,加强与所属区域政府的联系,落实好区域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不留管理和作业的重复点、空白点,避免空位、缺位和盲区。对重点地区和易造成脏乱的难点地区,要严格按照责任界定,采用挂牌方式将责任区域、地段、责任单位、工作标准予以公示,做到范围明确、内容公开、责任到位。从而促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对工作效果的有效监督,推动城市环境卫生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4、结语
本文从城市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和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其他具体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环卫事业做出帮助。
一、实施范围
全镇各行政村。
二、职责分工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按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原则,
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分级考核。镇政府成立镇农村卫生长效管理领导小组,由镇长同志任组长,镇长同志任副组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办,由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分工:
镇农办:着重抓好绿化村创建,河道保洁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畜牧生产无害化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镇财政所:负责做好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经费的预算安排和审核拨付。
城建办:负责全镇公路及其红线控制范围内(含绿化地块)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做好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的治理工作,抓好工业园区、建成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社会事务办:负责确保环卫设施正常运行,维护周围环境整治,组织中转站至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运输,做好各村环卫工作技术指导。
爱卫办:负责开展农村卫生改厕,组织督促各医疗机构做好医疗废油废水处置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和妇女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村环境卫生宣传和整治活动。
各行政村职责: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健全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环境卫生宣传,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抓好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等保洁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确保村道公路可及范围内和主要道路、池塘、河道、沟渠、垃圾中转站及其周围区域整洁干净,无乱丢乱扔现象,无卫生死角,及时清运垃圾;要设立“卫生保洁日”,在每月15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要按《临山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见附件1)明确的标准要求认真开展工作。镇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长效保洁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检查结果作为镇政府经费发放的主要依据,各村对照要求配足配好保洁设施,并建立对村保洁员工作的考核细则,要实行专人负责监督考核。确保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三、督查制度
1、各行政村每月自查制度。各村对本辖区进行检查和考核,每月月底将检查结果报送镇爱卫办。
2、抽查制度。镇长效管理领导小组进行联合检查,按《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对各村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每月安排1次专项检查,听取各村情况汇报,查看工作档案资料。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发《督查整改通知书》,期限为7天,整改到期后进行回访巡查,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下发《督查通报》。
3、各行政村互查制度。每3个月组织1次各行政村分管卫生干部进行工作互查,检查结果纳入村考核计分。
四、年终考评
1、各行政村对照《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考评细则》进行年终自查考评,并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镇上报工作总结和自评表。
2、镇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平时督查情况进行汇总,以百分制计算考核结果。
年度得分=每次考核得分总和÷检查次数
五、奖励办法
1、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纳入各村年终年度目标考核。各村环卫长效管理年度得分在90分以上年终年度目标考核不扣分;70-89分的按比例扣分;70分以下的不得分。
2、鼓励各村积极争创各级卫生村,经上级卫生部门任命,一次性加省级15分,级10分、级5分,并给予一定奖励;巩固、省卫生村复评,顺利通过的,加5分和10分,给予相应奖励。
3、镇政府每年安排120-150万元资金,对各村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实行以奖代补。
(1)村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奖补。村保洁员基本工资奖补标准,按每10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标准:补2000元/人;村考核奖标准:基数为每户20元,奖励金额=户数×20元×年终得分÷100。
(2)乡镇卫生长效管理工作奖补。考核奖按各村年度平均考核得分排名次分三等奖励。各村排名为1-2位的为一等奖、3-7位的为二等奖、8-10位的三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同时每年评选镇“十佳”卫生保洁员、优秀卫生干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