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子技术应用培训

电子技术应用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电子技术应用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电子技术应用培训

篇1

1.引言

地方技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定位与教学实践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存在形式则是很高水准的,模拟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而目前模拟电子技术专业师资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摆脱坐而论道的旧框。

2.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存在问题

2.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但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授大多是照本宣科,他们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学的前沿知识,更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让学生学到应用型的知识,这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生搬硬套,只讲理论,没有与理论学习相配套的完整的实践,讲解内容枯燥乏味,应用性不强,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比如我们第三学期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模拟电子技术实习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我们能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基本原理和实务,然而教学中这门课程并没有设置公关实习环节,因而做不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师资力量薄弱

技校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我们学校情况看来,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动手能力结构分布不合理。职业教育的实践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大多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没有受过正式和系统的专业培训。二是实践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在平时实践教学中不了解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技能,知识难以更新、技能难以提高。三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缺乏有效措施。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的人员。同时,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3、4个,且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学理论的学习,也没有任何模拟电子技术职业的从业经历。

3.技校模拟电子技术实习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对策

3.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篇2

关键词:汽车维修信息电子技术技工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维修从机械与电器的简单维修发展到电、机、光、液一体化的复杂高科技维修,而这些都是基于信息电子技术之上的;二是从过去的国有汽修企业单一经营到以股份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现代汽修企业经营;三是在用工与报酬上已经改为择优招聘、多劳多得的方式。面对以上变化,汽修技工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汽修行业的维修技术需求与发展水平,找出关键——强化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解决汽修实际问题,成为自己的专长;企业择优录用,实现顾客、企业、员工的三赢。因此,在汽车修理行业应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

1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目前,汽车信息电子技术化已经被公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信息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信息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8年,平均每辆车上信息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40%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53个甚至更多,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中来。

汽车信息电子产品可为两大类:①汽车信息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②车载汽车信息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具体汽车电子各分系统的构成如下示意图。

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设计思路,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电子技术尤其是总线结构的发展。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以上事实分析可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汽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新兴的信息电子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维修领域发挥更大力量。

2对汽修技工进行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汽修技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不同车型故障不同;同一车型不同时期的故障不同;同一故障在不同的路面上的反映不同。要诊断和排除故障,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汽车的设计,制造是经过很多专家共同研究试制改进到定型制造出厂的,是集体指挥的结晶;而维修时则是一个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行为。加上维修单位,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要在简陋的环境下解决复杂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就成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现在就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首先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电控汽车是汽车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因此,汽修技工必须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会用电子计算机查找维修资料、检测故障代码、寻找故障排除的手段、网上技术咨询和网上修车等。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尤其是结合修车查找资料等网上作业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这样迅速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实际维修效果。比如下载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可见,对汽修技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掌握好较为全面的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培训。

ECU是英文单词组合缩写,意为“电子控制单元”,简要的说就是车载电脑。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大都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中有一个形似方盒子的控制元件就叫“ECU”,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集成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所以ECU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发动机管理系统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把各种检测器或者传感器采集来的各种信号(比如进气量,项位角等)进行相应的模拟/数字技术处理通过总线传送到单片机(或ECU)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程序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指定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大节气门开度)。

现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设备上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模式转换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模块对其进行控制。运用修车的现场实例加以指导与讲解,经过事实检验,学习效果相当好。

再次要具有对故障的综合诊断与排除的能力。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同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下来,同时起动相应故障运行模块功能,使有故障的汽车能够被驾驶到修理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汽车故障自诊断功能调出故障码,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因此,从安全性和维修便利的角度来看,汽车电控系统都应配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依据故障自诊断功能配合相应的解码器,方便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所在而不在单单依赖原始经验积累。因此,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经由邯郸北方汽车维修总校教具模型开发部提供自主研发的BF8系列智能电控汽车模型40套(涵盖欧、美、日各大主流车系),又有完好的汽车整车30余台供学生实践所用,学员的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大大提高。

3追踪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篇3

1.引言

EWB(EetoiWokec仿真软件是加拿大Itrciemglcrncrbnh)neatvIaeTechnologies公司于2O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推出的一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常称为电子设计工作平台或者“虚拟电子工作台”。EWB软件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功能,使它特别适合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等多类学校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应用。目前,该软件使用者能够较好地掌握各种元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种仿真仪器的基本使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把设计理念与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计算机仿真设计电路也克服了真实元器件品种、规格和数量上的不足,避免了在使用中造成测量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仿真设计对提高设计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实际意义。利用WEB软件进行仿真、演示、消除“抽象感”,可使理论和实践能有机地结合,改进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方法。能从课程的特点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使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更加容易理解。

2.虚拟电子技术平台的建立

虚拟电子技术实验是在PC机上建立一个电子实验平台,利用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实验,实验以“软”代“硬”、以“虚”代“实”。开辟了实验教学的新领域。虚拟电子实验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逼真的实验环境,在平台上存放有示波器、信号源等虚拟仪器设备及实验所需的各种元器件,造就一个集建立电路、实验分析和结果输出一体化的实验环境。

虚拟电子技术平台EWB是加拿IneactvelgTcnlgetrimaeehoois公司推出的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软件。它是非常优秀的电子技术实验训练工具。其特点是虚拟仪器齐全,容纳各种高级分析方法,提供丰富的元器件,根据需要可以自己制作库元件等。它的操作也很方便,画电路时可直接从桌面上的器件库和仪器库选取元器件、测试仪器来创建电路,界面非常直观。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分析工作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可以说,安装了EWB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功能强大、设备齐全、器件丰富的小型“电子实验室”。

在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中,应用EWB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在EWB这种全新的虚拟实验环境下,可以轻松地凭想象进行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兴趣,激活了的思维,而且大大提高了电子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也排除了元器件损耗和仪器损坏,解决了成人教育中存在的经费不足、实验条件差、工作和学习时间矛盾突出等问题,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对各类电路的感性认识,在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中充分发挥出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EWB在继续教育和培训中应用的优势

(1)方便快捷

一般而言,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电子计算机,基本上就能满足使用EWB软件的硬件条件。如果使用EWB5.0绿色版本,则不需安装即可使用,而且软件占用内存空间较小。因此仅使用普通的闪存盘便可随身携带。使用EWB软件时,遇到软件的使用问题或者是电路上的技术问题,也可以用闪存盘随时将其保存,以便于沟通。因此,EWB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极为方便。

(2)安全可靠

电子技术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通常进行电工电子实验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问题,而利用EWB进行仿真实验时,由于它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不需要购买也不需要接触真正的元器件、仪器仪表和电源等设备。因此,EWB软件使学习和实验过程既低成本又十分安全。

(3)直观、高效、随机

应用EWB软件去进行仿真实验,一方面由于许多元器件工作状态与实物相似,如指示灯亮与灭,数码管的数字显示变化过程等,因此实验过程非常直观和生动,易于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不必事先准备各种元器件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仅仅是用鼠标去设计连接实验电路,因此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做仿真实验上面,省下大量的准备和实验时间。应用EWB软件可以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实用性

在实际工作中,生产设备的电气故障,如果是电路的故障,则可能仅仅是某些或某个电路元器件出现了问题,而分析某元器件出现故障时对电路产生什么影响,只能通过实际电气测量的数据,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使用EWB软件后则可以将某些电子电路中电阻或电容等元器件出现开路、短路、漏电时可能对电路造成什么影响,用实验的方法直观地仿真出来,便于进行电路故障的分析,也解决了某些实际故障不便或无法进行测量的问题。因此,EWB软件还可以仿真在工作中遇到的某些实际问题。

4.结语

实践证明,应用EWB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十分有助于电工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实际上,EWB仿真软件不仅是帮助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而且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实验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4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近年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教研室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作阐述之。

1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1.1 为什么要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子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设计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检测实训室,在实训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电子电工实训室可以完成电路基础、电工基础方面的实训。电子设计实训室与上海因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因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具有数模电培训系统、单片机开发培训系统、智能项目开发训练系统、ED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FPGA学习及开发培训系统、嵌入式实践开发系统、电子产品项目设计培训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训练项目等,能完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训,以及电子类竞赛项目的培训。电子工艺实训室完成电子产品组装方面的实训,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电子检测实训室主要完成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实训,及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的实训。

这些实训室完成的电子产品虽然是真实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组装、功放组装等。但总感觉还缺什么,总觉得学生就业与市场有较大差距。经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1.2 建立什么样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立什么样子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丁金昌指出,建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校内实训基地要做到生产性实训,必须要实现“八个合一”:(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2)学生与学徒合一。(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6)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7)教学与科研合一。(8)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此,我们确定建立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实现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

2 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

我们利用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进行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建立了一个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

我们依据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管理模式来建立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让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我院的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的生产任务可以来源于社会真实的项目(即生产商品),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即生产产品)。对产品的用途、性能、设计、选材、成本、工艺选择、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都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做。对技术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技术规范、最终成果的形式等也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调度、计划、制品、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到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以实现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技术服务成果的质量、效率、成本、工艺选择等在接受学院“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企业、客户对产品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

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产品(SMT)生产车间,与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还是有一个较大区别,就是目标不同,我们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因此,校内生产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产品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的岗位具有轮换性。

目前,这些工作我们还在进一步完善,以期培养更合格的电子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篇5

1根据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和多手段调研方式,就专业需求和就业岗位等进行实际调研,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要求。本专业涉及到社会各个岗位,电子产品制造业尤为突出。从业人员要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举杯一定专业性知识,不仅要具备电子产品中装配、调试、返修的能力,还要可以接受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的能力;有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分析、测试、设计、开发的能力;并且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出文化素质以及创新思想和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2完善课程体系,同时培养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我们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职业素养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把专业核心能力作为课程的重点,加强对专业理论学习,增加实践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根据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制作实训、产品维修实训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维修等专业核心能力。在实践课程里可以采用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等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使学过的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贯通。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不断进步与更新,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有自我创新的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技术的“改朝换代”。

3加强师资建设

随着科技更新,应用电子技术也跟着更新,那么我们教师也要跟着更新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作为应用电子技术教学中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接受新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于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更要定期组织培训;并且在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因“兴趣”而学,不是因为“学”而学。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篇6

    (2)目前,部分学校的相关课程基本都按照固有的学科安排课程的相关计划。同类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的开设专业课程,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专业的教学发展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专业的课程开设与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缺少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可谓是举步维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情况的发展存在的脱节问题,使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虽是箭在弦上,但是碍于实际情况的制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进程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相分离发展模式还在沿用中,不同教师负责不同的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意识不强,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不断加强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随着众多相关学者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探究,改变教学模式、进一步打破专业固定学科的相关限制,最大程度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发展改革的相关事宜成为当务之急。强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观念应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并将其改革的力度切实的落实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的方面。进行改革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相关事项尽量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条不紊的使改革进行下去。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的课程的比重要问题,在充分考虑之后做出适合的规划。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安排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于实训课与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相互脱节的反感。同时,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平台,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定制学习培训的计划。专业的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并定期参与一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水平。并时刻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模拟型的设备通过创新的做法向着实用型不断进行转变,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现实的关系。

篇7

而建设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行业专家或技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流程。即: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

3. 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为指导,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为专业基础知识,以反映中职电子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课题,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由专业教师和电子技术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同时根据国内电子行业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职业技能。

3.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四级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PETRA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拓展应用)、项目教学(提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三种循序渐进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习单元进行课程开发。

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例,该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如下:

4. 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作为一体。一是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室中学习;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实践操作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法;三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课程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居民社区进行家电免费维修,不仅锻炼了技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企业培训体系的引入:参照现今各电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结合学校中职教育的理念,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供最新的电子技术资源。同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各电子技术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了解现今电子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将各公司技术培训体系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加以优化,融入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参照“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分四个等级:

一级评价:学生反馈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对课程组织的反应;对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反应;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应;能否在将来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级评价:学习效果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级评价:行为变化

采用正式测试或非正式测试(观察等),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进的程度。

这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目的。

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 数控手段 综合型人才 应用项目 细化策略

依照目前电子技术综合型人才培养成果观察,在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扩展的基础上,有关业务节点的开拓细节需要配合各类产品进行国际化交易活动的布置,内部结构更新诉求也开始急剧膨胀。为了全面适应这一现状,经济社会结构针对电子技术人才素质形态产生全新的审视要求,需要其深度适应电子产品设计和规范机制效应,能够随时利用数理分析手段进行阶段瓶颈限制问题的克制,并与国际先进技术要诀维持同步跟进水准。但现实状况中,人才需求受到全面约束,既有电子技术课程难以维系阶段管控实效。为了尽快适应我国多元市场管控标准,唯有利用动态分层和经验同步吸纳策略,为后期技术改革提供清晰界定思路。

1 我国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状况的研究

根据我国既定专业传授要领进行合理判断,在逐渐清晰化的人员调试视角下,有关创新课程以及培训目标要达到协调状态,需要配合多重因素进行搭接,过程中需要疏通的媒介资源数不胜数,任务挑战效应较为艰巨。透过我国电子技术应用管理数据分析,最近阶段大部分专业设置上偏重于功率放大器的分析上,但是实际钻研内容基本没有脱离电路图、简单实验流程的束缚,这使得大部分人员并没有真正参加过独立设计活动,设备部件安装、调试能力有限,严重时便造成整个电子应用产业的脱节问题。面对此类状况,部分专业开始加强联合功放制造前瞻元素,根据既定课程内容实施全面改造,具体加入外国先进成果进行适当解析。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涉及磁悬浮应用风尚开始大肆宣扬,仿真模拟与宽带高效E类设计活动广布;但是,依照客观角度分析,内部试炼成员独立应用技术流程设计始终没有达到循序渐进的体系标准,后期衍生的阻碍效应相信将更加突出。

经过与外国先进电子技术归控成果进行全面对比、验证,我们可以清晰地察觉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西方理念的深入和人才素质基础的改造,我国在这方面归控效益的确精进不少,但是内部滋生的问题也不容乐观。根据工程研发热点透析,大部分电子设计内容呈现呆板趋势,资料和培训方式更加肤浅,加上低端市场的隐蔽性特征,使得大部分实践活动失去现实意义,即便是人员通过资格认证,但是应用能力始终备受限制。具体细节问题呈现为:技术规范材料涉猎范围较为狭窄,体系架构相对松散,现下我国电子技术应用教材大多承接传统内容,阶段创新理念并未做到有力衔接。如若加入功放设计因素,单纯进行简介显得有些冒失,而详尽拆解又会做出更多铺垫,课程时间大量消耗。现代化电子技术项目的彰显能度明显不能达标,因为实际市场空间参数不能协调跟进,教师大多数别被迫应用虚拟情境演练,学习流程等同于单方灌输式传统手段,后期制备结果也基本不能达到科学验证效益,人员共鸣成果无从考证。

依照逻辑角度分析,涉及细化复杂功效在传统技术空间内要获得重大突破,单纯凭借目前教材资料和技术设施是难以成事的,人员很难跟进技术主线,应用电子类学科成就地位堪忧;而培训活动中大多数信息传递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沿用一刀切技巧,实验指标和动机产生严重紊乱,部分学员因此产生闭塞心态,任何实践活动都无心参与;对于实践能力较强的个体,实验活动完毕之后也就无事可做,团体干扰问题严重。电子技术创新设计活动属于较高级别的技术认知课程,其内部理论支撑功效显著,在企业多元发展环节中发挥着广泛调试功效,一直受到社会大众和国家政府的广泛关注。所以,有关部门必须针对传统电子技术进行课程规划、改革,确保市场现状相互协调的新颖要诀,不能忽视西方先进经验的汲取活动,真正使得两类分散元素广泛交接,更加贴合中国技术市场实践要领,课程真实技术魅力就此大显身手。

2 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标准以及细化培训活动动态效果分析

根据动态分层环境下的既有资源架构进行创新配置、整合,使得后期开放实效能够全面彰显,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能够将各类新型发明以及工艺形态进行系统阐述,进而提升后期应用价值等级,经过持续化的创新改造和思维调试,就能将阶段改造活动梳理完全。动态分层设计行为在于利用发展的视角去处理事情,将现实课题进行全面性审视,保证单位工序的科学衔接,使得系统发展阶层效应足够深刻,为成员实践创新活动提供疏导线索。

2.1 技术培训活动与电子设计特色的改良

根据目前实践流程和创新理念的延展功效分析,中国特定经济教授策略要尽量联合案例教学法进行协调改进,确保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动机标准,将后期前瞻性的问题规避技巧预先设定完全。电子应用技术项目改革的重点就是,全面衡量市场发展条件,有效减少验证实验流程,合理增加分析型题目,让学生在应用活动中能够游刃有余,总的来讲,培训体系应该贯彻基础性、系统性特征。依据功率放大设备进行成果价值审视,有关前置机构与频率响应媒介要处理到位,技术人员依照市场前沿准则具体将这类实验培训内容分划为六个层面:

首先,是功放设计的基础原理,这是开放实践活动的必要支撑媒介,需要参与主体利用电路图功放规则进行现场器具调试、安装,保证全程行为的独立完成,具体时间要尽量缩短。透过这类活动的布置,校正学生实务操作习惯,稳定功放设计的基础掌控力度。

其次,彰显前置放大器效应,基于前个工程活动的大力支持,利用部件工作原理与实际工作问题进行科学探析,将应对方案制定完全,使得器具协调效应达到最佳状态;之后利用设计难度进行较低频率的均衡器匹配,其属于调节前置放大器电信号的终端,能够适当补充扬声器自带缺陷,具体职务包括高、中、低频段信号的调节工作,之后做出放大处理并利用扬声器清晰呈现,整个活动属于初级向中级技术素质过渡的节点,需要技术人员认证对待。

最后,学生经过科学规整系统运作流程之后,透过层析标准进行调试实务延展,提高其对现实突发问题和应对能力的处理意识,主导思路就是根据均衡器在不同频段的特性进行设计,将过往实例操作经验与创新前瞻思想结合,为了达到更加完好的实际标准,培训讲师要开展知识讲座活动,带领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研;之后命令其自动选择一套完整的电子音响系统,运用试探观察手段进行技术差距效果审视、提炼,并针对这类状况进行科学整改。经过这些活动的布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式的创新改造态度,保证电子技术和产业规划实效的紧密结合质量。

2.2 后期改革成果窥探

整个电子技术研究活动已经得到科技部门认证、授权,项目组承揽的实验项目一直围绕电子通信交流学科以及实践基础进行有力拓展,技术成员在相关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对于单位电子、电气设备有了重新的把握;另外,整个实验环境相对优越,各类先进设备和资料等得到全面引进,为系统化研究提供必要的指导经验。课程基于教学层次性的延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与目前课程设计相关联的内容。此项改革在两年多的实际教学应用中体现出了教学效果,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拓宽了视野,逐步解放了枯燥的理论学习所禁锢的思维,并能联系到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动态前瞻性分析问题和技术创新持续性的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应用技术大量汲取外国先进调试经验,引进既有设备资源进行科学改造,并在此期间巩固工作人员的实践操作熟练程度,保证创新思维的跟进力度,为后期系统化工程开发奠定深刻适应基础,保证各类产品的同步生产进程。

参考文献

[1]丰元.电子技术实验改革浅析[J].科技资讯,2009,26(10):144-148.

[2]杨英强.引入新技术与新器件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3(04):55-61.

[3]薛原.电子电路类课程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1(05):76-79.

[4]谭爱国.多层次开放式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7(08):220-225.

[5]浦仕琳.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控制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05):105-106.

作者简介

篇9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71-03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连云港中专校”)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着力打造一支以“名师引领、骨干带头、专长发展”的优秀教师团队: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培训进修、下企业实践、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科技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增加相关电子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比例,进一步优化了师资结构;完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勇创新、精教学、能课改、善科研的名师团队。

一、确定目标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每一位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教育发展目标,整体规划教师的职业发展。成立了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连云港中专校电子信息系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打造了一支以“名师团队、骨干团队、专长团队”为主体的“三维并举式”发展型教师团队。

二、有序推进

(一)整体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

一是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树立科学的教师发展观,积极构建“学习型”专业团队;二是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发现并培养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年教师,促进其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重建满足教师合理需求的长效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能动的典型带动机制,注重培植骨干,树立榜样,让名师、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步上良性的专业发展轨道,提高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

(二)科学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点

1.建立多层次的进修培训机制。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着力以适合本系教师需要、符合教师能力发展规律、符合新课改需求为目标。建立了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出国培训、企业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技能大赛培训、新课改培训、参观考察、专家讲座、新入职教师培训及校本培训等,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落实培训配套制度,以保证培训的质量。近2年来,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近100人次,其中参加国外培训学习4人次、国家和省级培训40人次。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新课改下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倡导教师个性教学,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交流与反思”等方面目标构建,并注重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纳入教师评价指标,才能真正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学教研经历――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课程改革推进的主战场应该是日常的、平凡的课堂,课堂作为教学的最基本、最常见、最细小细胞,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课程改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只能外在于学校,外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为。”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对自己的实践有意识、有系统、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改进教学实践。

(四)课改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

1.构建教师合作平台。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非常重视教师间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教研、技能集训、青蓝工程、课题研究、有效教学、教研沙龙、项目开发、产品研发等方式,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合作氛围。同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保障,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

2.以课改实践活动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很多教师具有教育教学专长,如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和行业专家,或者资深的专家型教师等。他们具有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经验,通过科研讲座、合作研究、技能竞赛、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师徒结对、课例研究等课改实践活动等平台,带领着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成效显著

1.有效提升教学团队整体实力。

经过三年的努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团队水平显著提升。培养了一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信息技术专业组成员,一名省特级教师;一名连云港市“333工程”名师,两名连云港市“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四名连云港市“333工程”骨干教师,多名校级专业骨干教师。成立了许长斌名师工作室,多名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了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另从行业企业聘请了四名工程师及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2.有效提升教科研综合能力。

电子电工教研组是“学习型”的教学研究组织,组内教师以微型课题为载体开展校本研究,近两年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四项省级课题研究,主持的两项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职项目化教学评价标准制订与实践研究》和《构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在公开刊物上24篇。

3.有效提升课程改革成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在教育教研的基础上,总结课改经验,先后开发并出版了《电子CAD》、《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电气控制技术》、《电子产品测量技术》、《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彩色电视机故障分析与维修项目教程》、《电子元器件识别 与检测》等七部教材,现已在全国职业学校推广使用。

4.有效提升各项职教赛事水平。

(1)省、市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成绩突出。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省职业教育“两课”评比中成绩喜人,徐春妹、孙秀珍、魏朴等三人获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电子电工专业示范课,张宝珍、徐海涛等两人获江苏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电子电工专业研究课。

(2)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果丰硕。

近三年来,在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连续三年获团体一等奖。王萍、尹兰明、徐海涛、魏朴、袁杨等教师参加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赛获市一等奖六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六项。

(3)信息化大赛收获甚丰。

近三年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省、市信息化比赛,取得全国一等奖一项,省二等奖一项,省三等奖两项。其中徐春妹老师获全国“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电子电工专业一等奖;徐春妹、朱薇薇老师参与的江苏省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获二等奖。

(4)创新大赛成绩可观。

篇10

(1)现阶段,大多数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基础科学都设有一些辅的实验探究。这些辅的实验探究多半只是起到演示、验证性的作用,无法真正达到实验的作用。加之部分学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较差、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实验的相关设备陈旧不堪。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对待实验设备方面的态度一直很消极,相关实验设备的投入资金相对较为匮乏的同时,也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导致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不断降低,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逐步降低。学校实验设备的陈旧与缺乏的现状,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的计划只具有存在的意义,没有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下去,会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些实际的情况阻碍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观念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目标,也在一定不程度上影响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发展。

(2)目前,部分学校的相关课程基本都按照固有的学科安排课程的相关计划。同类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的开设专业课程,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专业的教学发展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专业的课程开设与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缺少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可谓是举步维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情况的发展存在的脱节问题,使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虽是箭在弦上,但是碍于实际情况的制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进程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相分离发展模式还在沿用中,不同教师负责不同的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意识不强,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不断加强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随着众多相关学者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探究,改变教学模式、进一步打破专业固定学科的相关限制,最大程度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发展改革的相关事宜成为当务之急。强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观念应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并将其改革的力度切实的落实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的方面。进行改革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相关事项尽量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条不紊的使改革进行下去。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的课程的比重要问题,在充分考虑之后做出适合的规划。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安排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于实训课与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相互脱节的反感。同时,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平台,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定制学习培训的计划。专业的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并定期参与一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水平。并时刻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模拟型的设备通过创新的做法向着实用型不断进行转变,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现实的关系。

(2)在实践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其对专业的实验意识的同时,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质量,突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实训的技能发展。在对相关课程的安排方面还需要注意,专业课程的时间、地点在安排时尽量达到教学一体化的相关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去进行理论、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份额准确答复与点评,增加学生学习该专业的信心与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这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

篇11

目前我国社会上的电器与电气、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就业机会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存在就业困难这个问题,这也就说明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大胆创新,研究出一条新的教育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将这个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全过程中。

1 加强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创新的背景

高素质的专业劳动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所越来越重视的,尤其是加强对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的方法,由于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起步较晚,与世界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党和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从应用电子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的重点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电脑计算机和微电子为依托的模拟数字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处理、接受和处理、发送和传输等显示与执行都将开始全面进入到数字化的发展阶段,从而也就由此衍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以及新方法。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应用电子技术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随之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系统也开始逐渐转变为电子技术为核心,并根据应用系统的相关具体要求,对电子系统的硬件做出剪裁和选择。而目前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内容都相对落后,对于数字应用电子技术的培训也十分欠缺,所培养的人才更是与社会实际情况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每一届毕业生的人均数量都在不断上升,而且,由于每一年都会有未就业的大学生不断累积,也就使得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应用电子 技术的教育进行创新改革。

2 现阶段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提前了很多年,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仍是重视教学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从而也就轻视了实践教学的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的教学还是需要投入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而且也较难进行组织,加之所要进行的实践课程都不被重视,而这门新兴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又多是以基本实验、重点实验对象、内容以及范围进行学习的,实验的内容的制定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此也就造成了学生们轻视实验的现象出现。而且,我们又不能只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而是应用有机地把知识总结和实验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的训练一样重要。

2.2 教学实践中存在实质性问题

由于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存在一定必须要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合格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可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往往也是学生最为缺少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时候需要着重对这一点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实验要求的严格管理,其中学生的实验管理组织、实验中的设备设施等都存在着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灌输,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有时甚至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

2.3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

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存在,而我们的实践操作手法和手段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并没有把实践教学中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与电子产品的实习经验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结合,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一般教学中教材内容还是相对较为滞后的,缺少正规合适教材指导,甚至没有严格而配套的指导教材书使学生进行学习。

3 应用电子技术创新的方法

3.1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中

长期以来,我国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在理论上、思想上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多数都认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是长期而正规的,因此,就出现了重学历而轻经历的现象出现,经过几年的教育课程创新,对于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来说,很多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而它又和实际应用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课程的理论教学,这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章节的逐层展开也会将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变为核心内容,而不同的教材内容中的例子又较为零散。教学的实践表明,我们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该教材和课程的重点要点。

3.2 循序渐进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单独的以某门理论课程来设定的,学生进行多次的实验都以验证性为主的,而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也就得不到系统专业的训练与培养,要想改善这个状况,我们就需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和训练,并按照教学的内容与规律制定出详细而又层次的规划,合理组成教育内容体系,形成既独立又互为联系的教学内容。并在形成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性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课程的设计和认知更为专业,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能够进行系统综合的培训。

3.3 突出创新核心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将专业的核心能力作为教育的培养主线,将技能的考核作为主要培养内容,并整合传统的学科内容,构建一个以核心培养能力为主的中心目标而努力。而且还要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原则,对于实时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要掌握好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教师要做到边讲边演示,学生做到边学习边练习。还要坚持实践能力与考证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职能素养,充分利用应用电子技术的培训多多进行资格证的考核,

4 结语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内容,这样既符合我国的创新教学的核心思想,还符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现状,也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我们对教学的改革还只是出于初步阶段,要想真正落实的具体教学内容还有很多,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不断地完善和改革现阶段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方法。总而言之,现存的教学体系改革是需要我们统一改革思想,提高改革认识,明确改革目标,不断进行探索来完成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顺利实现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在实训的课程安排上要对学生着重强调职业资格证的重要性,积极推行“一个原则、两个合一”的理实一体化得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晓敏.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创新教学之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篇12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检测使用;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技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制造、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到基于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技术”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布的学科分类表中可见端倪,见图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按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当然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类别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髙职应用电子专业,重在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的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该专业再适当向上拓展一点,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领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初步知识。三级学科(部分)电子电路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微电子学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自动化技术应用机器人控制图1电子类学科分类简图从学科分类表中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级学科,其中三者各为二级学科,说明三者有割不断的联系,笔者认为,其中的“电子”是后两者的基础,或者说是手段、工具。从学科的内涵来看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内容是电子线路,包括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方法,笔者在这里称为“电路级”学科。而通信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具体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学科重点不是研究具体的电子线路,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算法,这种学科,是电子技术的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笔者在这里称为“算法级”学科。至于算法的具体实现,最终当然要用电子线路“电路级”或者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定位

首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面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较强的现场实践能力,其功能居于工程型(决策设计开发)和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介”性人才。鉴于这类人才工作的“一线”、“现场”和“应用”性特征,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的不是“算法级”人才,而是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电路级”人才。

其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的行业需求相适应。髙职高专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就拿苏州市来说,近年来,随着外资和内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苏州市的支柱产业。苏州生产的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外围产品,手机、交换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大量电子企业的生产运营,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等文化基础并经短期培训的生产线操作工以外,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如生产线工艺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员乃至车间主管助理、设计部门设计助理等。这些规格的人才,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最为适宜。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的研发,需要用到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髙深的专门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具体算法模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比较抽象,在此称为“算法级”的知识。算法级知识最终要通过电路来制成产品,研究电路本身的知识在此称为“电路级”知识。“算法级”人才由本科以上层次来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需求量较大的“电路级”人才。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落实,髙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应用、重技能的特征必然要反映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模块中,又可以分割出技能课模块(包括综合实训、考工培训等实践性环节)。每个模块的具体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电路级”课程,主要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等课程。它们是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必须要用髙标号水泥和钢筋打基础一样。它们不仅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以后学习电子技术在其他相邻学科中的应用课程(专业课)打基础,而且本身也是提髙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课,能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所以这几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看作髙职的专业课。

专业课模块是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某个行业领域而设置的更深一层次的课程。专业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算法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介绍特定领域(如通信、自动控制)内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至于算法具体如何实现,是设计电路硬件实现,还是计算机软件实现,还是两者综合实现,一般教科书中不会详细介绍,这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属于“算法级”的课程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选修课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了解企业的运作,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作准备。

髙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特色是它的实践性,它有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舍此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教学实验和单项技能训练,一般是配套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层面是专业实验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一般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线路板CAD、电路仿真技术等;第三层面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等,主要包括综合实验、综合训练(如中、髙级电子工考工培训)、课题项目、技术服务、毕业设计(实践)等。

五、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电路级”还是“算法级”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电路级课程实际化

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等电路级课程中,本科教材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推导比较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高职教育,在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结论的前提下,数学的定量推导计算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同时为使学生更快了解实际、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差距,在讲授一种电路时,要补充介绍这种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算法级课程电路化

篇13

一、构建创新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校应该做好相关的调查,需要全面的了解电子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电子产业的结构。高校应与电子企业进行相关的交流,对电子产品进行探讨,全面了解电子企业对于岗位的需求等。然后根据电子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对本学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训制定准确的目标,并且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理念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尽量做到建立的课程能够专业对口,从而在自身专业设置上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就业。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应该对电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模式进行相关的分析,然后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目标,构建创新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师应该对整个课程体系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具备企业要求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应不断创新

(一)创新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电子线路的知识,其教学目标是,学生根据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转换成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学习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联系的知识,其教学目标是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全面,做到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专业操作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对实际的电路能够进行熟练的组装和设计,独立完成对电子组建的测试,对电路的设计方面应该做到具体的掌握。最后,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当中,能够建立系统的操作规范,进行规范化生产,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教学内容

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全面的创新。教师内容的安排上应该与学生日后的就业作为导向,积极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具备最先进的应用电子技术知识,并且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知识的选择上,应该以实际的操作作为变准,为日后的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教学内容应该做到符合实际,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应该针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点,研发本专业的实训教材,进而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前,就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不断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还应在进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关的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实用性作为准则,进行相关的设计。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很多学生的专业基础非常的薄弱,而对于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是反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较差。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抓起,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还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学生感兴趣的以及比较先进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评价方式应该进一步的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实践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另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和在各项竞赛中的表现和成绩等。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注重德评,以德育人。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该作为重点的考评项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应该注意运用多种考核的方式,尽量的减少书面的考核,多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考核项目,进而转变单一书面考试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