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卫生重要性

手卫生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手卫生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手卫生重要性

篇1

具体到山东上榜企业,榜单前十名仅有两个企业,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37.51亿元的销售额列榜单第二名,业绩同比增长28.81%,排名由2016年的第五名升至第二名;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以25.37亿元的销售额列榜单第9名,业绩同比增长6.96%,但排名与2016年持平。榜单20-30名中无山东企业,山东上榜企业基本集中在35-70名之间,其中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1.09亿元排名35,比2016年排名下降了两位;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10.97亿元排名36,同比上升了两位;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10.38亿元排名39,同比下降了7位;海利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9.79亿元排名40,同比下降了3位;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9.52亿元排名41,同比下降了6位;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9.40亿元排名44,同比上升了8位;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以9.37亿元排名46,同比上升了8位;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8.66亿元排名48,同比下降了6位;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以7.90亿元排名54,同比下降了3位;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以5.29亿元排名67位,同比下降了22位;淄博新农基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以5.02亿元排名68,同比上升了4位;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以4.50亿元排名76,同比下降了3位;青岛金尔农化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是唯一一个新上榜的山东农药企业,以3.29亿元排名97。而2016年榜单上排名24的山东侨昌化学有限公司、排名81的山东绿丰农药有限公司、排名85的山东大成农化有限公司、排名93的山东亿尔化学有限公司、排名97的山东科信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由于兼并重组等原因2017年没能上榜。

篇2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07-01

1 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经济行为研究

1.1 政府采购范围与规模研究

根据政府采购事项中的特点,设立有效的采购范围的建设,把握其中的建设特点。政府采购是一种国家性质的经济交易事项,应该根据政府的实际需要,再进行过程经济协调、经济调控等事项的研究,其中,采购规模是没有一定量的,对于设备的投资来说,应该对国家性的企业建设进行有效的关注,对设备的规模投资建设进行研究,应该将设备投资之后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关注。

1.2 财政性资金范围

在进行采购过程中,就必须对政府的财政性资金的投资进行研究,在进行经济交易的同时,要对政府的财政预算与政府外财政预算进行关注,把握较好的预算标准,根据对设备的采购、投资的具体事项进行计算;将经营收入去除,将财政性的经济数额进行计算,把握其中的资金投射范围,在进行投资建设过程中,能够掌握较好的办法。

1.3 设备投资中的采购注意事项

进行对重要设备的采购工作,就要将政府的经济事项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在投资过程中的预算编制,对收益预估及收益标准进行研究。

(1)政策原则研究。在进行设备的投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政府的投资政策、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渗透,加强对投资过程中的经济交易的透明化,使经济的投资能够不断完善,对凭证、票据、账目中的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掌控起来,避免内部经济犯罪现象的出现。

(2)绩效原则。投资建设之后,一定要对设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进步提供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对浪费现象进行严厉的打击,放远眼光,提升设备建设过程中的绩效,使军工、工厂建设、建筑施工中的设备能够在政府的投资控制下,真正得到监控,在进行生产、制造、建筑过程中,把设备的各项建设过程中各种效益重视起来,把握较好的创新改革的方法。

(3)统一性原则。统一进行预算编制、统一进行经济审核、统一进行报批、统一下达经济投资命令,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监督投资建设的经济机制,真正将统一性原则进行贯彻。

(4)把握单体预算建设的研究。进行设备的投资,就要将其中的各项基本性的部门进行有效的资金投射预算的集合研究,真正将各个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集合研究,把握其中的经济细节进行研究,使单个部门中的各个经济投资能力不断进行提升。

2 政府采购与设备投资收益的关系所在

2.1 对设备投资的经济事项的整体建设影响

(1)竞争性促进研究。

对于国家性的设备投资建设来说,政府有许多优先的地方可以帮助内部设备的建设的发展,在促进国家性的经济建设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经济市场的竞争性,真正能够将国家性的企业、公司的经济建设的特点突出出来,在进行新环境、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并且能够不断带动政府性企业、公司的经济发展。因为国家性的企业规模较大,内部的管理、建设、制造事项都较先进,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建设带来较好的经验,使政府投资建设的设备能够不断发挥其能力,能够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市场经济关注的优先性。

在经济行为进行过程中,一定要对经济大环境中的各个重要事项进行研究把握,真正将其中的优点能够为我所用。而通过对政府性的采购投资的经济实现,就能够将经济大环境中各项基本细节进行有效的掌控,对国际经济的关注、对我国内部经济发展的趋势、对国内企业建设技术的提升原则等都进行了研究,使其中的各项经济技术能够为我所用,在投资过程中,真正将各个优势进行渗透,使设备的经济效益能够不断提升。

(3)经济机制建设的优越性。

对政府采购事项进行严格的把握,真正将经济注意事项进行渗透,在进行设备的运用、投资过程中,在国家性企业内部建设有效的经济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经济管理机制,真正将生产、制造的技术不断提升,使政府采购的设备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进行生产、制造;对经济管理人员的技术进行不断地提升,使他们能够不断进行创新技术的改革施用,克服经济事项中的种种困难,使经济效益能够达到最高的水平。

(4)经济效益的预测。

政府性的采购过程中,具有一整套的预算编制标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势必要对其经济效益也进行了科学的计算,在进行投资建设过程中,根据对预算事项的把握,将重要的经济设计、管理、预测、控制等手段运用到生产、制造中去,使投资建设的设备能够达到最好的生产、制造水平,避免走弯路,加强对效率的提升能力,并且根据在社会大环境中总结的经验,不断将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升。

2.2 对设备的标准与效益提升的影响

(1)预算标准与过程控制。

在进行预算过程中,政府采购能够不断进行完善,将其中的各个注意事项都把握起来,真正将设备的购进、运输、经济交易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设备的运用过程中,使预算标准不断进行有效的控制,真正将过程中的经济事项细节能够渗透到生产制造中去,并且对社会中的宏观经济调控、其他经济投资建设等进行连接观察,在长远的投资建设过程中,能够真正将预算的标准控制好,使经济的提升保持到一定的水平。

(2)设备经济效益的研究。

对于经济效益的研究来说,应该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就要将其进行预估,加强对设备投资力度的控制,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现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采购,对其数量、质量都要掌握起来,在采购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必须进行及时的退换,确保其在进行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根据采购过程中的各项预算标准的划分,对各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使用,在进行维修费、保养费的投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其进行分级的研究,对一些大型的、重要的设备进行重点研究,对一般性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关注。在一步步的建设监督过程中,不断对设备的生产、制造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3 对设备投资的经济利润的提升影响

对其经济利润的提升还表现内部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会计人员技术的提升。这两方面的进步,就能够保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经济建设事项不断完善、进步。

(1)经济管理技术的先进性研究。

对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对经济事项的研究,对各种经济事项进行研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真正加强对员工在设备使用或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会出现偷拿盗用的现象。对员工的各项行为进行控制,使他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将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加强员工的建设施工的能力的提升,在进行现场管理中,注意对设备的能力与人的施工技术的结合促进,使设备能够真正发挥其能力,在进行有效的管理过程中,对内部的各级人员的各项能力也能够不断地进行提升。

(2)会计人员的技术与素质的先进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与预测,必须对于设备有关的各项经济事项进行研究,把握较好的技术进行生产、制造,在采购过程中的经济研究事项来看,必须将政策性的原则、统一性的原则、绩效性的原则渗透到员工的技术提升中去,真正将设备使用人员的技术提升,根据创新技术的研发,将世界先进的技术进行运用,使生产、制造能够不断提升效率,并且对员工的技术不断提升,加强对他们的绩效考核,使员工在进行有效的使用过程中,不断进步。

对设备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升,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思想政治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设备的重要性,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看管,进行良好的保养,真正将政府采购的设备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真正将其中的各个事项关注起来,把握对设备的各个重要事项的关注,在进行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并且在遇到较大的问题时,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将自己的建设与设备的利用统一起来实施,真正为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3 设备投资建设的经济采购调整

3.1 灵活调整策略研究

在进行投资建设过程中,根据政府的实际能力,把握对经济市场的重点事项的研究,进行灵活的调整,有助于在进行采购过程出现困难的时候,能够进行很好的应对,使政府的灵活应对的能力不断提升;根据内部生产制造的现状,对采购的数量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能够不断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较好的保障。

3.2 创新技术的加入

进行设备的投资建设,就要将创新技术进行渗透,努力对市场中的创新技术进行研究,将真正适合自己发展进步的技术进行运用,在加快发展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对自主技术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4 总结

对政府性的经济投资建设,就要将政府在经济大环境中的优势呈现出来,在进行设备投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采购特征的研究,把握经济建设的重点事项,对其进行创新研究,将创新施工技术与创新管理技术渗透进去,才能使其经济效益真正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竹林.落实装备采购条例探索新型的装备采购模式[J].国防技术基础,2008,(2).

[2]宋善秋.关于装备采购人才的培养问题[J].继续教育,2009,(8).

[3]刘海斌.认真贯彻装备采购条例加速装备建设发展步伐[J].国防技术基础,2010,(9).

篇3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88

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是一种可行性最强、重要程度最高并且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措施,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来说,做好手卫生工作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其中洗手就被认为是十分必要、最为简单、最易实现的一种预防和控制病原体进行传播的手段[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涉及到的急救处置越来越多,其潜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亦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同行们的关注。院前急救经常存在病情危急、人员少、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等情况,与此同时,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于2011年1-6月对所在医院急诊科参与院前急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参与院前急救的护士84名,工作年限至少1年以上,均接受过手部卫生知识培训。本组共接诊患者84例,其中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24例,实施院前急救处置312项,涉及测血压、测体温、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吸氧、吸痰、清创包扎、夹板固定、气管插管、心脏按压、服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为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成员,均经过标准培训,熟悉各项手卫生指征和调查内容,保证观察标准及资料统计的完整及一致性。依据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方法,使用消毒液擦手为依从。调查人员采用跟班方式现场观察院前急救过程中急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次数/应做手卫生次数×100%。

2 结果

院前急救过程中,急诊护士在接触患者、处置操作前手卫生11次,依从率13.10%;操作后手卫生25次,依从率29.76%;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手卫生21次,依从率87.50%。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院前急救过程中,急诊护士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手卫生依从率较高,达87.50%,而其他情况下手卫生依从率均低于30%,说明其自我保护意识强于预防交叉感染,整体来说手卫生依从性仍亟待提高。导致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因素,一是由于工作特殊,院前急救时很多患者病情危急、患者或其家属心情焦躁、时间紧迫、人员少、处置多、场所条件有限等,导致急诊护士忽略了手卫生的进行;二是部分急诊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手卫生的价值,在患者病情稳定时仍未执行手卫生,说明院前急救中手卫生意识淡薄现象普遍;三是外出接诊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部分护士出现松懈麻痹思想,归根结底还是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加强手部卫生必须从宣传教育、规范化培训和必要的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来改善院前急救中急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较低的现状:(1)加强宣教,提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其主要措施是通过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使急诊护士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不严格执行手卫生的危害性。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手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达到30%,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的手带菌率为100%[2]。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较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3]。众多研究表明,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医务人员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左右[4]。根据美国CDC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300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直接导致了每年约88 000例患者死亡、45亿用于治疗医院感染[5];而我国每年因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亦达10亿元左右[6]。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制约医学发展、影响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7]。通过这些数据,反复不懈地进行宣教,结合院前急救工作,使每一位急诊护士了解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接触患者最多、最有可能传播医院感染,这不但给其他患者,同时也有可能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损害。提高其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严格自律,互相监督,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2)组织培训与考核。首先细化培训内容,分为基础培训和临床培训两个阶段,基础培训阶段以手卫生重要性、手卫生概念及指征、洗手方法及正确步骤、干手方法、手消毒剂相关知识以及有关手卫生的国家规范、医院制度等为主要内容;临床培训阶段将手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贯穿于每个急诊抢救流程中,把手卫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实践应用。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如集中讲座、床旁小课堂、晨间交班、护理大查房、知识竞赛等,编印手卫生宣传册,水池处张贴手卫生标准,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处置检查室以及各种医疗护理用车上粘贴手卫生彩图等。另外,改变以往呆板的考核方式,将室内考核改为随机对院前急救过程中手卫生意识、手卫生环节、手卫生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评分,促使急诊护士手卫生行为养成。(3)配备实用的手卫生用品。救护车配备手卫生用品时,应考虑其场所的特殊性、实用性,选择实用的物品,如湿巾、冲洗液、快速手消液、干手纸或干手毛巾等。前面已提到,院前急救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使用速干手消毒液,可以节约急诊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具有作用快、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特点,对提高急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8]。(4)加强院前急救手卫生监督和管理机制。医院依据国家有关手卫生规范,制定出急诊科院前急救手卫生管理制度,建立院、科两级手卫生监督机构,实行跟班次、跟人员检查,并将抽查、定查、自查多种检查方式结合起来,同时建立合理明确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1] 钟远健.急诊护士手卫生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102-103.

[2] 邢娟,桂斯卿.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3):91-93.

[3] 周艳霞,钟元河,尹云清.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2):165-167.

[4] 李丹,薛秀丽,邱士伟.加强洗手管理降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346.

[5] 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719.

[6] 连东梅,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篇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院感染学的认识,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及预防患者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监护室是危重症病员聚集的场所也是医院感染暴发的高位科室,高负荷的运转工作,平凡的夜班及抢救危重患者使医护人员置于职业应急状态,身体抵抗力下降,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概率,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在加强科技防护措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手卫生依从性,熟练掌握防护技能和应急处理尤为重要。

1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

1.1手卫生对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医院是流动性很大的公共场所感染源随处可在,护理人员所有工作都是经由手部而进行手上的细菌均在快速增加。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活动将近半数的是没有进行洗手而操作的,都会造成细菌的传播,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因此手是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保持手卫生合格是控制院感的基础环节,在医院管理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1.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可加大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感染,是指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医护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的感染据统计调查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平均为40.97%,其中护理人员依从性最高为45.97%科室人员手卫生与正确率最高值分别为75%与66.67%,最低分别为30.56%与45.45%。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基础防线,洗手不彻底仍可引起医院感染。

2医院手卫生工作的现状

2.1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许多调查显示目前对于手卫生的认知度,医护、辅助人员及患者也存在各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欠缺,疾病传播途径意识模糊不清,对传染病认识不足,或者接触传染病病患者,认为自己接种过疫苗,产生了抗体,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从而产生麻痹思想造成防护意识淡漠。在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

2.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普偏低

主要体现在各项非无菌操作,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交接班、测血压、生活护理时,病员易交叉感染。有文献资料显示,南京某医院对三年1392例次工作人员卫生洗手进行调查发现,护士洗手的执行率大于医生,显示医生手的细菌数超过护士30余倍。医院辅助人员对手卫生基本概念的认知普遍不高,而对洗手指针的认知很低。

2.3患者及家属对手卫生的认知度低

患者是医院人群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监督对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重要性,同时许多慢性病患者需要自我护理,这都依赖于患者是否有正确的手卫生认知。总体来看我国患者对于手卫生的认知率很低,对于患者这一群体的手卫生宣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3改进手卫生状况的思路

3.1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有许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有护理部及医务部人员兼职,而且专门从事医院感染工作的人员数量很少。另外我们的手卫生规范大多注重手卫生结果的生物学评价,而对依从性的检测没有完整的规范。因此医院应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长期的检测计划,并做好监督执行工作,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

3.2手卫生设施及用品的可获得性

手卫生工作的基本的完备的手卫生设施,而我国目前仍有不少医院没有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在目前情况下应该加大医院内感染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包括医院管理的成本估算、效益估计、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应推广以酒精为基础的手消毒剂的使用是确保手卫生行为的最佳选择之一。最后提供最合理的干手产品也是保证手卫生的重要一环。

3.3手卫生意识的提高

做好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度,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一次性定期组织相关的卫生教育宣导手卫生在临床护理中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让医护人员明白保护患者的同时也是保护医护人员自己,防止交叉感染,从利弊关系上进行分析,从而使医护人员在各项护理操作前,要自觉洗手保证手卫生合格。

3.4改善环境

影响手卫生行为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医护方面的也有医院管理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涉及医院环境、认知、情感等诸多层次因素以及它们之前的相互作用。

3.5建立医护一体院感防控模式

①建立医护一体院感防控管理小组:小组长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由院感护士、院感医生、科室秘书、医疗组长和护理组长组成。②设立院感兼职护士:其准入条件为参与过院感防控专业培训及院感新进展培训教育的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师。③聘请医院感染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现场演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及手消毒方法,进行相关知识考核。

3.6提高患者手卫生依从性

篇5

为了解我院护士在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依从情况,现以隐蔽式现场观察[1]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护士在集中静脉输液中手卫生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未落实原因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20个科室的护士60名,她们均有护士执业证书,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24名,护士29名,被调查护士中工作年限1~25年。

1.2方法 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结合问卷调查。现场采取隐蔽式观察的方法,观察护士在一次集中静脉输液时手卫生的落实情况;问卷调查即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被现场抽查到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在日常一次集中5人次静脉输液时手卫生的落实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未落实手卫生原因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和表3。

3 分析与讨论

3.1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士对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的落实情况依从性低于问卷调查情况,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职称护士对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依从性均有待于提高。

未落实原因分别为:认为速干手消毒剂对皮肤有损害占66.67%、速干手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占61.67%、工作繁忙顾不上占43.33%、洗手设施不完善占43.33%、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占41.67%、其他占5.00%。

3.2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经济、又十分有效的环节,根据国外报道,严格手卫生措施可以降低30%的医院感染[2]。在该问卷调查中,有护士反应不能接受速干手消毒剂的刺激性气味,经常使用后感觉手部皮肤干燥、皮肤老化,护士的依从性低。管理者可以考虑使用更温和的手消毒剂,进一步改善洗手设施,方便医务人员洗手或手消毒,提高护士手卫生的自觉行为。

3.3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针对存在问题,更需进一步提高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分层次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尤其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学习和教育,传播手卫生及自身防护知识,对速干手消毒剂的认识,提倡使用科学的洗手方法和高效的清洁消毒剂。

医院感染是多因素的,控制医院感染是多方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在护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这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需要我们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