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现代礼仪的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K8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60-01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我国的古代就非常推崇礼仪,礼仪规定社会秩序,并且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拱手礼仪在我国的传统礼仪中非常重要,而且应用频率高。
一、拱手礼的考辨
(一)拱手礼与揖礼
有很多理论认为,拱手礼就是揖礼,这种看法传播范围最广,在学界也将拱手礼与揖礼互相使用。在古代,揖礼的动作主要是拱手,二者的手法差不多,在行礼的对象方面差别也不大。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拱手礼与揖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礼仪,但是二者联系密切。拱手也是揖礼的一部分。作揖的动作是两手并拢,而且身体稍微前倾。作揖是在拱手礼的前提下,外加上举的动作。作揖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是在胸前叠合,作揖礼比拱手礼的形式稍微复杂,是在拱手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二者都需要弯腰。二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完全相同,作揖比拱手礼更正式。
(二)拱手礼与叉手礼
叉手指的是人们的双手在胸前,是佛教常用的行礼形式。在普通的文献中,拱手就是叉手。叉手礼在佛教的礼仪中是将双手并拢,放于胸前,然后十指微微交叉。佛教中金刚合掌的叉手礼仪传入中国,与中国的礼仪相得益彰,渐渐其差别越来越小。
(三)拱手礼与鞠躬
拱手礼在行礼的过程中,其动作不同,身形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都是人们的双脚正立,然后双手在胸前。其动作与鞠躬也有相似之处,二者在行礼的过程中身体都要前倾。
二、中国传统拱手礼的基本形式
拱手礼的主要动作就是双手并拢,然后十指交叉,手型一般是拱手,体现出敬佩的意思,或者通过抱拳的形式。在行拱手礼的过程中,人们的身体前倾。
三、敬天和敬人的拱手礼文化内涵
我国礼仪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中产生。远古时期,人们对宇宙产生敬畏之心,而且会进行各类祭祀活动。这些礼仪是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并且通过礼仪可以更好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处于平衡的状态,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约束。
拱手礼的内涵首先体现在人们对天的敬畏之情,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天的膜拜。拱手礼最初的动作是人们伸出双手,然后将双手捆绑,表示把自己作为天的祭祀品。随着拱手礼仪的不断发展,拱手礼也可以体现对人的尊敬。拱手礼是对社会价值的承载,也是对人际关系的表现,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进行维系,从而促进人们思维的转变,形成各类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的社会阶级之间在行拱手礼时其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别,以此显示出不同阶层的尊卑。拱手礼包含着人们对宇宙的敬畏之情,而且包含着对美好的追求,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培养,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了社会秩序。拱手礼的核心在于精神层面,尊崇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性,人应该尊重自然,而且应该尊重他人,这种礼仪的精髓在于对人的尊重和对天的敬重。
在礼仪层面,拱手礼的行为规范也比较全面。在行礼的过程中,人们的双手应该在胸前,而且左手在外,右手在内。这些礼仪看似比较繁琐,却是对天的尊重,体现了人们对天的敬意。
礼是在人情的基础上建立,而且也对人们起到制约和教化的作用。人情是礼产生的根本,也被礼克制,在现代社会礼仪体系的建设中,礼仪的构建不能束缚人们的自由,但是也不能越过道德底线。
在中国近代社会,传统礼仪与西方的礼仪融合,甚至出现了弱化的现象。传统的拱手礼也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目前西方的握手礼比较流行,因其非常的方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拱手礼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才能实现其传承的意义。国人在使用拱手礼时,对于特定的场合非常注重,如在特色的节日庆典上使用就非常恰当。我国的礼仪根基非常深厚,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后被唤醒。如在春节,晚辈要向长辈行传统的礼仪,就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传承。这说明拱手礼也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完善,而且更加规范,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特征。中国的民族特色在拱手礼中得以体现,传统礼仪也实现了现代的构建。
五、结语
拱手礼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用途比较广泛,可以表示问候、致歉等。在当今社会中,可以在西方礼仪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的礼仪能够进行挖掘,体现出民族特色。并且在有民族特色的场合使用传统礼仪,能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使现代礼仪的构建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现代礼仪顾名思义就是现代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现代的人地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人际交往活动普遍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因此,现代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因此就更需要拥有现代礼仪的人才,现代礼仪培训中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同时也包括了握手,电话,名片等礼仪规范
仪容,以貌取人不可取,但往往人第一印象在社交场合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形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在仪容这一方面,我觉得自然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天条件不是那么好,也可以通过化妆等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形象,一个好的外在形象会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同时内在美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仪容的内在美是最高的境界,仪容的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仪容的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仪容。
仪表,主要在于服饰着装规范,体态姿势,举止等方面,是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风度是指举止行为、接人待物时,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各方面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风度是构成仪表的核心要素。生活中个人的仪表非常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天生丽质,风仪秀整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我们却可以靠化妆修饰、发式造型、着装佩饰等手段,弥补和掩盖在容貌、形体等方面的不足,并在视觉上把自身较美的方面展露、衬托和强调出来,使形象得以美化。
仪态,其实也是行为风范,这是对你自身各方面行为的规范,如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及手势这些方面。现代礼仪是一门很有内涵的课程,是我们上学需要学习,生活中需要体会,一生中都要不断提升的学科,此次学习让我感受颇多。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11月26日晚,我们在学术报告厅学习了学生干部培训的第一堂课,气势还真是庞大,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坐满了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多的只不过是头上的那道光环---学生干部。而那晚更加意识到,那道光原来很多人都有!
当晚有幸听贠小波老师给我们讲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感受颇深的几点谈谈。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人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与人相处,甚至融洽相处都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日常与人交流时,口气一定要适当,分场合因人而异。作为学生干部,涉及工作方面时,态度一定要严谨、端正;办事一定要果敢、干脆。这样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处,就该放下学生干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厉风行,生活上和蔼可亲。
在礼节这方面,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体会。就穿着打扮而言,初入大学,一脸的稚气,青涩中无不透露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此时,装扮可能朴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谓大一部员嘴里的部长、学姐和学长,着装就该大气些。正式场合,如举办全校大活动时,有必要穿正装,以突出工作的正式与认真的态度。
在听贠小波老师讲课时,全场保持安静,手机静音,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听讲,做到对在场的同学的尊重,更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要懂得身份的转换,素质的提高。
听完培训的第一堂课后,不仅增长了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学生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颇深!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如何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当代大学生课堂上的思考自主性?开放式教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师生之间“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采取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以课堂教学为原点、以思维为辐射”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探索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及其该教学模式的功用,并对其提出实践性反思。
一、《公共关系学》中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公共关系学》中实行的必然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学科的特点表明,它的发展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稳定的需要,应当具有迫切的现实人文关怀、思考现实人文社会生活所提出的问题,这门课程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2、《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目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现代公关观念,把握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力求达到:(1)掌握人的心理、行为、公关的基本理论及其逻辑联系,以推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2)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在上行沟通还是下行沟通中避免沟通障碍的出现,掌握消除组织沟通中存在沟通障碍的策略,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3)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培养优秀人才所必备的公关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了实现此目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3、《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多年来始终注重学生对静态的公共关系理论及原理的掌握和了解,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满堂灌,从上课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下课夹本离开教室,忽视与学生们的沟通,忽视学生们的信息反馈,结果是教师周而复始地讲,学生们依然搞不清到底什么是公共关系。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被动地听课,老师拉着学生走,学生没有思考的动力。《公共关系学》的开放式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辩论赛、专题讨论、工作情景模拟等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实践策略
结合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授《公共关系学》课程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教学方法开放。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运用“案例教学式”、“专题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等方法,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现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和设想,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究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思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又可以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时,利用多媒体穿去短片与情景剧,能够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将公共关系礼仪的注意事项以及礼仪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传递给学生,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2、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环境主要是从教学过程来分析的,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不单纯是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它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前,要求学生运用网络、参考书目以及有关资料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不明白或者是不太理解的地方作下笔记;课中,笔者对学生的纪律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随时站起来提出,然后同学们一起讨论,老师再作一下总结,总结也是开放式的,让同学们有思考的空间,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不求统一思想,不求定论,讨论本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样通过课前的准备,再加上课堂中深入的讨论,可以达到启发智慧,勤于思考的目的。同时,还经常组织专题,成立讨论小组,以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辩论的机会,然后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有时,还结合现实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课后,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讨论和交流,深化对当代的公共关系的认识。
3、学生作业与考核开放。在课堂练习或课后思考题方面,笔者鼓励学生答案的开放性,只要是自己思考与体验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答案。同时,笔者还布置各种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各种关系、资源和和机会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进入企事业单位见习等,从而亲身接触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考核方式上,既有书面的,如课后习题、调查报告、小论文,也有口头的,课堂上的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课后准备PPT,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从各方面来培养和训练学生。
4、师生关系开放。在课堂中,笔者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观点,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和接受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创设出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问、敢于探讨、敢于发表见解、大胆假设的思考空间。同时,笔者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败,认真发现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三、《公共关系学》开放式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公共关系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式教学,笔者认为最终要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之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问的探究都需要有兴趣之心。古希腊的名医波克希拉底曾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兴趣也是人的本能,老师的天职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之心,至少不应熄灭学生的兴趣之火,带着兴趣之心来学习《公共关系学》,开放式教学才能真正地进行下去,否则还是会演变成填鸭式的教学。
2、培养学生的礼仪之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就是对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关系才会顺利展开。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做到礼待学生,以身作则,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礼的重要,现今的学生,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做不到尊重对方,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在教授《公共关系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礼仪之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之心。公共关系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眼睛,时时刻刻观察生活,随时随地把学到的理论与现实相联系,随时随地找到公共关系的例证。
[参考文献]
[1]俐.开放教学浅析[J].山西教育,2003,(1).
[作者简介]徐保华(1975- ),女,山东日照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比较及翻译。(山东青岛26658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维差异影响学生翻译转换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CWZZ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69-02
一、符号化社会的二重解读与高等教育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人类社会从人与人的依赖转为人对物的依赖、从而相对获得独立性的过程。毋庸置疑,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社会生活高度符号化的时代,无论是社会管理、文化传承还是消费行为、精神诉求乃至产品制造都被标上了特定的物质或精神符号。各种文化符号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悄悄潜入大众的生活中,维护着社会的发展,而人类个体就在与这些符号的碰撞中寻求认可,既有被世俗符号认同的渴望,又有被其定义的痛苦。
不同的理论家对符号化社会的看法不一。在悲观的理论家眼中,社会符号被看作人的对立面规定着人的种种行为。比如鲍德里亚用符号编码解释和批判了人对物的这种消费性依赖,认为“符号的系统生产”在消费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在物的消费中不断被符号腐蚀而异化。所以有必要对个体“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而卡西尔在《人论》中的看法则相对乐观,他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只有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这里的符号被看作人类成长和进步的依托,人在社会符号中具有绝对主体地位,能主动借助符号构建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的文化世界。
符号化社会的二重解读为当下的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借鉴思路。一方面,社会生活的高度符号化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封闭自足的背景。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营销策略使各种符号代替了人的出场,成为校园生活的主角,校园高墙内的青年学生也存在被符号牵引麻醉,为符号所异化而陷入成长困境的危险。另一方面,符号是富有活力的人类成果之逻辑工具,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外延意义。因此,高校既是各种社会、科学、美学符号传播的集散地,又经常是制造新鲜符号的大本营。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对各类符号的解读超脱生物个体的存在,掌握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的规律,进入艺术和科学的殿堂;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勇敢创新和开拓,在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中添上属于自己的一笔。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发达的信息网络成了各类文化知识符号的便利店,造成了知识贬值、教育权威丧失,使教师和学生双双陷于孤独,迫使传统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如何在文化传承中重建人与符号的统一,督促个体超越符号获得主体地位,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之路仍然是宏大的命题。
二、符号化社会定义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社会符号化的大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高校青年学生正处在个性与社会标准接轨的关键期,对各类文化符号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好奇但常失于判断,容易在追求他人认可和社会认可中失去自我;其次,拜物至上的消费社会对道德良知的挤压又让学生沉溺于各种时尚消费,生存环境常常重视丛林法则而漠视道德礼仪,道德滑坡引起社会忧虑;再者,物与人的倒置关系减少了人与人的沟通,学生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各种差别化符号隐含各种偏见冲击学生。当偏见、分别的概念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割裂学生对客观事物和生命等整体价值的认知。
学生管理者既无法要求青年学生们像古圣先贤一样“摆脱一切人的外部的偶然的特征”、漠视周围浮动的文化符号框架、关起门来追求自我完善;也不能放任学生把自我迷失在一次次时尚实验中。这突出表现在“个性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两个教育目标的矛盾对立上。高校学生工作既要培养学生的群体共性,提高被教育者的技能,以及参与、承担社会生活的能力;又要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秀之处,尊重每个被教育者的生命、尊严和选择,注重把一定的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自觉的素质与行为。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学生管理者有必要重新思索社会符号在人的培养中的位置和价值。
三、文化符号中人的开放性培养与高校学生教育的契机
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始终是教育最关心的问题。如前文所述,符号不仅是对人的限定,更是人类进步的依托。人毕竟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要求人的开放性培养。符号化社会也期望个人能在与符号的碰撞中自觉进行自我调适,包括个性解放、人与人关系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开放等,在自我与他人、个体和社会的互动中获得长足发展。
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方式主要有灌输式、融入式等,以教育督促为主,融入学生生活为辅,但融入学生生活之后该从何处入手引导学生思想却是个难题。社会符号化的环境下,情感上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固然重要,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追问、督促学生自觉地融入专业和社会、最终能有创见性地开拓个人之路可能更加重要。这就是符号化社会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供的契机:学生只有通过个体创造性的符号编码才能真正踏上通往成长的道路。下文从认识、表现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具体的工作试作初步分析。
(一)在认识上,要帮助学生厘清社会文化的符号
青年学生血气方刚,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力比较强,所以流行音乐、畅销书、网络语言等流行元素高校里基本都能找到。实际上学生在一波接一波的时尚浪潮中寻求的是他人的认可,是物欲化的社会形象,很容易受隐含价值左右、迷失自我而造成人格缺失。高校常见的做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舆论造势吸引学生紧跟时代形势;用苦口婆心动员学生分清大是大非。这些输入式的方法对自我管理较好的同学可能有效,却常令个性较强、叛逆心较重但创造能力丝毫不弱的学生心生厌倦,搞不好也会造成一些师生矛盾。
而引导远胜于训导。学生首先有必要认识到:我们已经生活在符号当中,人类的文明和社会文化总是以符号的形式传承下来。比如历史故事总是内嵌着传统道德,红酒清咖传达的是西式小资,《挪威森林》象征着后现代的孤独等。这些符号是“物”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但内蕴其中的价值观念并不总是善的,符号之间也并不是相互融洽,而是无休止的冲突和斗争。在此基础上,学生管理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各个符号背后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让学生主动去进行道德判断。例如,为什么网络成瘾常与贫困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传销与金钱文化有关而与致富结果无关,为什么时尚代表商品元素但并不完全代表审美,为什么颓废的音乐是黑暗、审丑文化的产物等。随着细致而有趣的体察,学生会自发地判断是非、发掘虚荣心、建立羞耻心,进而自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主动地在具体事物背后抽象社会文化,借助能追寻与其有联系的所指也是学生能力和智慧的极大拓展;对学生管理者来说避免对当前学生的功利、金钱意识等直接做好坏判断,选择通过文化自觉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明智的选择。
(二)在表现中,要引导学生遵守人际交往的道德礼仪,参与创造理想社会
卡西尔认为:“伦理思想的本性和特征绝不是谦卑地接受给予。伦理世界绝不是被给予的,而是永远在制造之中。”几千年人类文明创造了数不清的社会梦想,这些生活理想逐渐内化为人类个体共同遵守的一些规范、习俗、交际和道德符号编码传承下来,并吸引更多的个体追求信仰。因此,社会礼仪不仅指向人类社会过去的经验,更指向对未来的预见和准备,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无限可能性的追求。它并不完全是一个规定性的、必须强制输入的社会守则,而是对人类共同理想的认同、守候和追寻。从这一点出发,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假若能早一点正确地理解礼仪的内涵,自觉地遵守交际法则,就能更快地找到个体的身份,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
礼仪与道德的社会教化作用十分明显,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功利式的交往模式,树立个人形象,展现个人魅力。不过,道德礼仪毕竟不同于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制度,单靠说教难以奏效。学生工作者应在充分尊重个体感受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良好教养和利他行为的社会意义,理解道德符号背后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融入社会,这也是“意识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学生也需认识到个体在道德礼仪符号中的创造性,人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参与创造理想社会,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更有责任自觉在多元化的符号中保持一定的修养水准。
(三)在表达上,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学者Halliday提出,语言是符号学的中心议题,隐喻众多的文化符码,意义交流的情境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借助语言,人类才能更好地认知外部世界、进行文化交流。卡西尔将语言分为命题语言与情感语言,认为二者的区别构成了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的真正分界线。简而言之,只有人类才能使用命题语言对事物、观念等进行抽象思维,命题这一行为显示了人类真正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只有人类才能在用语言命名外部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和哲学研究。
这里的意义有几点:其一,命题语言意味着思维抽象化的能力。语言是成长的方式和手段,青年学生处在成熟之前的混沌阶段,学会用合适的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和抽象式思考、正确地表达个人诉求能极大促进本人的能力智力发展;其二,高校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专业方向的学术培养,而规范的学术语言功能性地将前人经验积淀到符号中,成为具有历史渊源的抽象概念,是进入学术殿堂的重要步骤;其三,语言是建构学生心理世界的材料。学生只能在完善语言的基础上才能沟通各类文化符号,以便用自己的研究创造通向人类“理想之路”。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应畅通表达渠道,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通过语言建构自我。
四、结语
以上仅仅是粗浅的分析,符号化社会定义下的高校学生教育有困惑,也有契机,二元对立式的思考方式往往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教育的本质是爱和尊重,帮助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公民价值以及人类价值始终是终极人文关怀的命题。在符号化社会中,注重人的开放式培养、关注学生的人格导向、重视人文价值的生成和建构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中,社会交往能力是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对高职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校期间需要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与交往,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也需要与他人打交道。有调查表明,当下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过度的娇宠而形成或多或少的自私和依赖心理,他们比较喜欢自由独处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交往有着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感。曾有在校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评测显示:86%的学生社交能力较差,12%的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只有2%的学生具备较好的社会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的不是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而是缺社交力。而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顺利就业和今后的事业发展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和对话技巧,主动参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面临着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已不再停留在具有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取而代之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所招聘的人才,是既要懂技术、又要会推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欢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有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协作。高职学生在走入社会大舞台后要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觉迎接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高职学生依照社会需求塑造自身形象,不断提高社交能力,最终顺利走向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高职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则很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摩擦,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防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学好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考职业证书,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德育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为其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教育、舆论导向等形式把服务公众的意识、思想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并形成个体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确立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然而,最有效的德育工作就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克服个人主义观念。社会交往,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的途径。德育通常要通过交往来实现双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才能使德育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相关显着,具体表现为:除睡眠之外,高职生的社会技能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相关性,其中,对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为与躯体化、自尊、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相关显着;对方的面子还与抑郁、疲劳相关显着;关系主义与疲劳相关显着。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将更早地步入社会,他们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自身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好交往能力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作用下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实表明,近年来,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复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高职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往往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培养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宽高职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
1.自我意识的培养
培养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目前的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高职生刚步入大学校园,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小班模式的体制影响,许多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一时迷茫,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倘若高职院校辅导员能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开设相关的社交概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给予积极的社交指导,使其在学习和团体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他们的社交能力就在无形中大大提高。
2.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增进相互了解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果拥有恰当的表达能力,对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认同将有很大帮助。
高职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开口讲话,要注意社交技巧,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然而事实上,高职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他们不愿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部分学生干部愿意发言,却因为语言表达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言不成文。他们主观上想要发表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表达自己观点,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使得思维混乱,话语不通,没有条理,不知所云。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社交礼仪的培养
社交礼仪是一个人社交形象的名片。俗话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则,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礼仪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沟通相互间的感情,才会达成交际的愿望。因此,社交礼仪规范是学习社交的重要内容,它包容社交的方方面面,从社交主体的个人形象到各种场合的社交礼节,不同场合、不通交往对象都有不同的社交礼仪。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公众交往过程中做到从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欣赏,自如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
1.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落实社会实践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准绳,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代高职学生更多利用网络的发展加强与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联系,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减少了,因此,高校组织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高职学生社交形式单一化现象,对扩大学生的社交面很有益处。
高职院校在落实社会实践内容时应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做好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骨干学生的培养中强调责任意识,多从方法上进行指导,通过放手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会议总结、观摩学习、专项讲座等方式加快其成长。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学生活动开展着眼于承袭优良传统,注重品牌特色,在活动选材、举办、总结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勤工助学、志愿活动等个人意识。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向校外,接触社会。毕竟认知社会、锻炼才能、培养品格的更大舞台在校园之外。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锻炼自我发现、自我补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真正意义上让高职学生确实感受到参加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自身发展和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2.高校教师应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交流空前扩大,使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泸沽湖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一、泸沽湖摩梭人神秘的传统文化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的交界处, 是摩梭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古称“摩沙”、“摩些”、“么些”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摩梭人一直实行母系制的基本生存方式——母系家庭而被喻为“东方女儿国”,摩梭人共同生产、共同分享,家屋是其维系传统文化的地方,摩梭母系家屋的当家人是由家屋内推举出来的最有能力的女性担任。摩梭社会对男性的重视则集中体现在“舅掌礼仪母掌财”这一文化传统[1]。一直以来,摩梭人传承着一种与我国传统婚姻制度迥然不同的婚姻形式而引发了一场民族旅游的浪潮,民族学家称这种婚姻形式为“阿注婚”或“阿夏婚”,我们普遍称之为“走婚”。走婚,就是配偶双方不组成家庭,而是夜晚男到女家偶居,清晨又回母家,所生子女由女方的母系大家庭抚养教育,配偶双方除性关系外无经济上的联系,也不必承担义务[2]。作为摩梭文化载体的母系家屋的传统形式是木棱子房,即以树木为原材料,家屋以祖母屋为核心,屋中的火塘是家屋成员传承、分享的重要地点,同时还配有花楼、经堂、草楼等几个部分。家屋是评判一个母系大家庭是否兴旺的载体,因此摩梭人只要稍有积蓄, 都会投入到家屋的修葺改善中。
二、发展旅游经济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冲击
旅游经济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同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的总和。旅游经济不仅仅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也是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泸沽湖地区推进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摩梭人的传统文化主要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冲击:
1. 发展旅游经济使摩梭男女的劳动对象、地位以及范围发生了转变
在摩梭人的传统经济结构组成部分中,女性主要负责从事农业耕种、农副产品生产以及手工业产品生产工作,而男性主要负责赶马经商、下湖捕鱼、江边淘金等工作。女性由于其收入较稳定且在整个家庭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加之负责整个家庭的日常家务活动,因此相对于男性而言在家庭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从1992年泸沽湖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以来,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摩梭人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摩梭人开始转向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济活动。以较早发展旅游业的落水下村为例,落水下村的旅游业主要以家庭接待为主,而家庭接待是处于家屋内的住宿及餐饮等活动,无一例外这一任务就落在了主要负责家务活动的女性身上。一直以来摩梭人形成了“女主内、男主外“的格局,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女性不仅要负责家里的接待活动,还要参加村里集体组织的旅游接待活动,这就使得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把劳动范围扩展到了家外。女性不仅要操持家内还要负责家外的一些活动,使得女性在家中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2.发展旅游经济使摩梭人的婚姻形式发生了变化
“走婚”这一独特现象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只出现在泸沽湖周边地区[3]。至今,摩梭人因仍然保存着母系家庭和走婚习俗的生活方式而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我们常说的“走婚”即是民族学家所说的“阿夏异居婚”,这种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以感情和爱情为基础建立的,它不受具体的法律或家规等的约束和保护,婚姻关系的建立和解除都由男女双方自愿,双方皆有平等与自由的选择权。随着旅游经济在泸沽湖地区的推进以及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加强,摩梭人传统的婚姻形式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事旅游业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使得摩梭人意识到要想较好较快地发展旅游业,必须有着固定的配偶搭档。在落水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接待的旅游活动是当前最主要的旅游组织形式之一,住宿、餐饮及交通运输等一系列旅游活动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走婚”上,于是固定专偶成为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婚姻形式,现在已有很多摩梭男女开始结婚实行一夫一妻制。然而却也是因为发展旅游经济的原因,很多已经停止“走婚”的摩梭人为了迎合游客猎奇的心理,又重新开始了“走婚”。
从中国的边关文化到英国的约克古镇,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英国春天的广阔牧场,从国人对西方化、汉化的态度,到对英式牧场围栏的看法,我们采用更多的是价值判断还是道德判断呢?此次我们的英国之行,希望能给你一些新的感受和的答案。
短短几天的英国之旅已经结束了,留下来的是除了一些难忘的精美照片,还有我对中国人类学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
关照过去还是现在
——英国与中国的人类学存在多大差距
中国的人类学同行一直都想知道:我们与西方人类学有什么差距?此次英国之行给了我部分的答案。
最近,我在整理2009年在中国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的有关论文时发现,很多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者所调查和研究的依然是西方古典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内容,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乡土的村落社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礼仪等,对中国经济社会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如食品安全、经济社会转型、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产权明晰问题等众多方面都关注较少。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7届世界大会将于201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大会筹委会主席曼彻斯特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格勒希尔(John Gledhill)在向全世界人类学者发出邀请时讲到:“尽管曼彻斯特是与工业革命紧密相连的城市,但是,如今曼彻斯特已经开始再次思考自己作为后工业化的城市。当代人类学需要再次定位自己的学科内容,以适应快速变迁的世界,我们的会议主题为:‘培养人文精神,面对现实世界(Evolving Humanity, Emerging Worlds)’”。
在访问英伦期间,我们感受到了英国人类学家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2011年4月5日,我们到萨塞克斯大学全球化研究学院,拜访了英国及英联邦社会人类学家联合会主席James Fairhead教授。James Fairhead主席谈到,目前,英国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两个主要特点是:对现代科技革新的研究较多、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变化关注较多。2011年4月6日,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Daniel Reborts对我们谈到:一些人类学家不愿意跟政府合作研究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力图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人类学家应该正视和研究现实社会经济问题。
在工业化时代,经典的人类学民族学以探讨和还原过去的传统经济社会为主要任务,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类学民族学应该如何谋求生存和发展之道呢?从英国人类学同行身上,我们感觉到,他们与时俱进的步伐似乎比我们快一些和大一些。
约克古镇
——对西方化、汉化的感想
很多中国人在参观了浙江、江苏和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古镇之后,都爱高谈阔论,或说古镇风貌保留不好,或说古镇缺乏传统文化内涵。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道德判断呢?
2011年4月6日,我们到英国著名的古镇——约克进行了考察。在约克古城区,依然保留有比较完整的古城墙、古桥、古教堂、古街道、老民居、老集贸市场等。与此同时,我们在约克古镇也看到了大量外来的美式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赛百味,以及意大利饭馆等,还有不少新式商店——婚纱摄影店、现代时装店、房屋中介门脸,而且有不少纪念品店销售的不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在约克镇表面的古老下,我们也感到了其遭受不少的外来文化冲击。
由此,我们认识到:第一,保持一个古镇不受外界因素的入侵,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做不到;在英国,也做不到。第二,英国虽然是西方国家,也会遭受其他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各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也会相互影响。
在中国,我们经常担心:中国文化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做少数民族研究时,我们感觉到,很多学者担心少数民族文化将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甚至冲击。约克古镇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也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不但会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汉族文化也同样不但会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还会受到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民族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一种没有吸纳其他文化能力的民族文化应该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英国牧场的围栏
——拆掉还是保留
最近一些年,我曾在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一些牧区做过调研。当地干部和牧民普遍反映:还是以前的游牧好。他们分析道:1980年代之后,当地政府参考汉族农区分田到户的做法,在牧区也采用分牧场到各家各户的政策,于是,出现了一片一片带着围栏的牧场,不但不利于游牧,而且造成了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他们的结论是:应该把牧场的围栏统统拆掉,恢复原来的游牧方式。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草场和牧区的学者都赞同当地干部和牧民这种观点。这是一种客观分析还是主观臆断呢?
2011年4月,我们在英国从伦敦坐东线火车到爱丁堡,又从爱丁堡乘西线火车经曼彻斯特、伯明翰回到伦敦。来回的一路上,我们看到在铁路的两边满山遍野都是碧绿的牧场。英国根本不像一个经历了工业化的国家,好像还处于畜牧经济阶段。我们所见的每一片绿草肥美的牧场都带有(木制的、铁制的、土垒的)各式围栏。
如果把英国牧场的围栏都拆掉,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科斯因1937年发表《厂商的性质》一文和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一文,创立了产权理论(或称“科斯定理”),指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不是由于市场缺陷而是由于环境资源产权的不明确所致。哈丁1968年关于“公地悲剧”的研究最能说明这一点。通俗来说,在英国,有了围栏,才能让每一家牧民更清楚自己的草场范围,更有利于牧民保护自己牧场的生态环境。同理可推,在中国,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不是因牧场围栏造成的,而是别的原因(比如,牧民还不适应从游牧向固定牧场的转变、草场使用和管理不当、自家牲畜数量太多等)。
思考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教育价值 教育本真 和谐发展
Abstract The school culture took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ory and the policing method, more and more receive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academic circles’s value.The schoo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has become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a school development important topic.Carefully examines the school culture from the education candid angle the harmonious developing process to have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value without doubt, this can enable us to return whil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school culture management value to school culture phenomenon candidness.
Key words School culture educational value Educates candidl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文化首先要认同社会的主流文化。当代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改革开放、继承创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已经被学术界和学校所重视,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的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一、教育与学校文化解读
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辞海》对“文化”一词的翻译是: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特指精神财富。从起源的角度来看,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的“人化”。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教育是使人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传承、选择和创造的是文化。
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的场所,使所有学生成为社会人。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过程。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学校教育不同于“师带徒”式的个别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学校在整合、提升社会文化同时,必须建设、打造学校自身文化,使学校教育成为特定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学校文化是教育的组织文化。尽管师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在“社会人”的经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传承、选择与创造活动,这种文化连接整个社会。但是,我们知道,人最初的行为意义是从与母亲互动中获得的,然后将模仿、习得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整合,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主要内容是强调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和经营方针,能够用崇高的精神力量去吸引、团结、鼓舞教职工,形成共同目标、方向和使命。
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学校文化没有权威、没有崇拜,是以真理和正义面前人人平等为逻辑前提。学校是科技创新和的发源地,是人性塑造和美好人性修练的圣地。学校文化必然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和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爱国主义、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奉献精神等先进的精神文化同样也是学校文化的主题和主旋律。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英雄少年是教育文化成功的写照,是最鲜活的精神体现,是稚嫩的人性复兴。同时,“大爱”彰显了人精神的伟大、人灵魂的神圣,真正彰显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性精神价值,这场大灾难,人们口中最多的话恐怕就是“大爱”,确实,能称得上“大爱”的只有这次了,人类的普世价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但愿我们每个人把这种大爱永远放在心底,不止是仅仅感动而已。因此,学校是培养人、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组织,学校文化必然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
二、教育价值与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特有的教育价值观。学校教育价值观就是“学校人”关于教育价值的观念、看法和态度,是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不仅解决“为什么教育”的问题,解决教育活动取向问题,而且正是“为什么教育”的问题,最终决定“教育什么”和“怎么教育”。因为学校是群体组织的形式,是基于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去要求和实现相同的理想和目标的组织。学校教育价值观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有无明确坚决的价值观,是区分个体是否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学习还是教育实践活动,师生的活动是以相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生使命、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信条,是在潜意识层面引导全体成员的一切活动行为,是所有观念的核心和灵魂,具有不可抗争性。当学校文化从精神层面到形象层面得到校长和教师的普遍认同时,才能形成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和领导作风,而且,学校组织氛围也是和谐、有序的。因此,教育和学习活动及其方式变革首先取决于教育价值观的变革。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校在教学目标、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之前,必须进行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更新,实质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确定。
学校作为管理组织是学校师生存在的基本形式。只有统一和一致的教育价值观,为学校内群体复杂交往活动提供了共同的标准和调解手段,去衡量、评价、判定各种活动的价值。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管理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认识前提和思想保证。好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不仅是合理的,因为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保证系统优化和提高效率、效益,保证每个主体权益公平,而且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是文化的,因为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需要集体信任和赞美,需要集体约束和捍卫。我们一些学校制定的许多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有时得不到贯彻和落实,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些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没有在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层面得到大家的认同,造成原本的文化缺失。
香港作家金庸说: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被物质的丰富所目眩,重视的是商品的拥有和消费价值,却不重视精神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未必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足。人的幸福和不幸是不能以金钱或物质的多寡来计算的,须以内心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价值来衡量。真正的近代文明必须这样重视精神和人格。倘若人人都将商品或物质作为追求目标的话,由于物质有限而人的欲望无穷,就会演变为掠夺、斗争、战争,更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吧!为了回避这种大灾难,就要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价值,对之日益重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果人类的精神和人格渐趋崇高,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否定掠夺行为,这难道不就是产生恒久和平的根源吗?
学校文化可以为个体解决矛盾提供精神动力。社会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稳定平缓发展型和转型发展型。处在前者,学校主要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文化的纵向继承即传承文明;处在后者,学校文化应是注重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性任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次上,还要履行起传播和创造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要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再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而现代学校历史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常常流于形式,致使学生难于形成中国人的内在人格的品位。当然,建设先进文化,仅仅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还不够,还要高瞻远瞩,放眼世界,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审视文化问题,要以厚德载物的博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充分汲取世界上各民族的智慧和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 转贴于
三、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文化是复合、开放、动态的系统性存在,有其自身的深层结构和构成因子,这些内在的构成要素,也即文化的四重表现形式,大致可概括为: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礼仪、习俗、传统,信念与价值。
这些要素在文化系统中的作用不一、地位不等,却始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文化生成及发展的全过程。其中,处于最表层的是文化的显性符号,如语言、地域特点和艺术产品及其表现形式等;而促使人物、事件、组织和活动具有文化重要性的内在动力,是维系该文化中人际交往和人与自然交往的各种礼仪、习俗、传统等;使某些社会传统和习俗在历史中被稳定传递延续的关键因素,则是其成员认同和践行的处于文化最深层的价值与信念。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习俗与传统等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改变着人们所持守的价值和信念,进一步支配着人类文化生活的多重表现。
我们应该透过文化深层的内在构成要素,合理分析、协调多元异质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
通过文化内在深层构成因素及其关系来合理把握文化间差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一种文化是否能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其地域性、民族性与普世性的有机和谐与统一。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和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关键在于通过文化自身的内在反思挖掘其传统中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动力,促使其内在各层面动态地取得一致与平衡。同时,文化保持其深入持久的生命力,还在于不断发现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中符合人性和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的价值观,共同关注宽容、和平、友善、尊重、理解、合作等人类繁荣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促进相互依存的多元文化不断趋向合理共存的和谐状态。反过来说,维护文化多样性并努力达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本身就是最大程度实现人类共同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在向内自省和向外敞开这两个向度及各个层次的努力,既是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客观要求,更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必然。
和谐文化的建设应当在构成文化的各层要素作出努力,通过激发各个层面自身机制的健康活力,使其自身组织生成的力量形成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促进价值信念、礼仪传统、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文化生活实践彼此协调、和谐、合一。要尽可能避免因文化深层因素之间的断层、多元文化冲突的破坏性效应导致生活混乱和价值扭曲的文化病态。为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应当关注社会文化生活的外在表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趋于合理化,也要创造各种社会条件,树立典型人物、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构建、发展和创新那些促进传统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应的习俗、礼仪,使积极的有利于人类繁荣和谐、健康发展的礼仪、传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建设和谐文化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是要关注文化发展及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最终深入到价值和信念层面,引导文化自身内在价值与信念的深刻反思,以便继承、发展和更新文化传统,激发文化的可持续生命力。
和谐文化的建设既要关注不同文化主体自身的特性,更要以普遍的人类繁荣为基本和最终的追求,将文化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有机统一,将发展文化特性与普世性关照有机统一。文化建设的普世性关照,是旨在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存的积极情感与努力,是多元异质文化之间平衡、协调而共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和谐共存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绝非一个文化压制另一个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也非一种声音压制另一种声音的话语霸权。一个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是保证其公民自由和幸福生存的前提,更是公民自由与幸福生存的表现。在文化交往愈来愈深刻而频繁的当今时代,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文化与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存而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幸福的程度,是衡量该社会文化生命力持久与否的重要指标。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求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向内自省,向外开放,加强与多元文化平等的交往、合作、互利、共享和综合创新的自觉。固守文化传统或文化的表面形式而不能从文化之根的价值与信念发掘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动力,就会导致文化传统中心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斩断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在价值而盲目接受异质的文化形式且不加分析地接受其价值和信念,文化成员内心的价值信仰与其生活实践就会出现断层,造成价值的混乱与意义的迷失。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最大程度地使文化传统价值的自我反思、重构具有普世性的关照,使与多元异质文化有机融合的普世性关照,在合理的层次与文化传统和时代性的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保持其自身特性的同时,促进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内外一致、纵横协调,从而使趋于和谐共存的多元异质文化共同体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担负起人类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学校承担着重大的社会文化建设的责任,我们要从教育本真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铸造大学的灵魂[G].教育:传统与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陶西平.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6;6:20
4.季萍.学校文化自我诊断[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所谓的角色期待就是指社会与自我以及他人对具有某种社会地位的人抱有的期许,而对现代职场女性的角色期待,就是对她们应具有符合自身身份特点的形象期许。第一,亲和力。职场女性能否在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因此,职场女性应在实际工作中保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及关心他人的品质。第二,责任意识。现代职场女性在工作中应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工作中去,做到向每一件事负责。第三,专业化。职场女性在某种意义上应定位于专业。因此,她们应该是具有一定学识的人群,并对自身专业有一定研究。第四,综合素养。除了在具备一定学识外,职场女性还应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多方面的修养及内涵,对外表现出服装得体、大方,举止谈吐优雅,并具有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
1.2与时俱进的原则
符合他人角色期待的原则是职场女性应具有的职业特征,然而他们更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技术、新理念,再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保持与时俱进,使自己时刻满足客户及工作多样化的需求。
2现代职场女性形象设计与塑造
2.1现代职场女性形象设计
“形象”一词在英语中含有偶像、相像、映象之意,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形状、相貌及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形象设计从属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范畴,它是集现代设计的共性和自然特点于一身的艺术造型形式。广义上讲,职场女性形象设计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一种既富有特殊象征寓意又别具艺术美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活动。狭义上讲,职场女性形象设计是以审美为核心,依据个人的职业、性格、年龄、体型、脸型、肤色、发质等综合因素来指导人们,使化妆、服装服饰及体态礼仪等要素达到完美结合的创造思维和艺术实践活动。职业女性,在个人形象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事业的特征,设计好自己的形象。例如,在选择服装的问题上,你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身形,了解这些,才能凸显你的穿衣效果。再次,不同服装比例,不要购买过多相似的衣服。既然是职业女性,那么就要想到平常要参加的聚会、运动、约会以及饭局等场合,针对不同场合购买不同的服装。最后就是衣服的色彩,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颜色,挑选衣服,要和自己的肤色、风格相匹配,而且,你衣服的颜色还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职业装要总体体现端庄大方的特点,剪裁合体、款式简洁。
2.2现代职场女性形象塑造
(1)思想识别。
思想识别主要是指个体独立的看法,它是由个人生活经验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积累而成,一般包括精神、文化、修养以及性格等。虽然当前社会追求个性化,然而作为职场女性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条件来塑造个人形象。第一,诚信。这是现代职场对每个置身于其中的人的要求,只要做出承诺,就应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所以,现代职场女性在工作中一定要慎重承诺。第二,博爱。这不单纯是要求职场女性热爱本职工作,也要求她们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活。只有拥有一个博爱的胸怀,才能真正包容他人的个性及情感,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与此同时,职场女性还应理解同事,在和谐、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良好沟通。第三,宽容。这是人内在的意志品质。宽容使人愉悦,宽容使人态度积极。职场女性若能够在工作中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仅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更会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第四,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塑造让人赏心悦目外形的主要因素,其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需要职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听音乐,不断在较高的艺术气息中熏陶自己。
(2)行为识别。
第一,语言形象。首先是语音,要求职场女性声音洪亮,但要注意柔和,使听者感到舒服、亲近。其次是语速,保持音调和节奏的起伏,使听者产生聆听兴趣。再次是语言组织及表达,应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应给人一种诚恳、稳重感觉。中国人在语言表达上通常具有含蓄的特点,不善于直接赞美他人。然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因此,职场女性应克服心理条件限制,多予以他人赞美之词。第二,非语言形象。首先是表情。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亲和力多半来自表情,若我们用微笑面对他人,这样别人首先会在心理上接纳你。因此,职场女性在面对客户时,应保持真诚的微笑,使自身产生无形的亲和力,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是肢体语言。职场女性应保持端庄的,做到肢体动作的优雅。
(3)视觉识别。
第一,视觉和谐。从颜色来看,女性服装虽艳丽多彩,但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视觉和谐的目的,即相近色和对比色。相近色给人内敛、柔美的感受;对比色则给人一种活泼、奔放的感受,这两种方式都比较适合职场女性。从款式来看,着装应与自身职业相适应,根据体型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例如,腰围宽大的女性应选择直身H型衣服,显得匀称、干练;上下身丰满而腰细的女性应选择收腰的服装,以此达到提高腰线,略显腰细、腿长的目的。第二,视觉简约。简约是对现代职场女性的特殊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服装色彩总数最好不要大于三种,色彩过多显得混杂,无条理性,影响他人对其工作能力判断。其次,着装层数应小于三层,这样可以显得有精神、干练。第三,视觉整洁。这不单指着装的清洁度,更重要的是指全身的细节之处。例如,发型、服装是否适合脸型、肤色等等。此外,职场女性通常应化淡妆,这样给人一种有气质、有品位的感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一、引言
送礼还礼行为可以说是日本的一种国民。根据日本「アサヒビルお客生活文化研究所在2008年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中有72.8%的人“中元节”准备送礼,由此可以看出,送礼行为在日本的普遍性。日本的送还礼物行为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应该是7月中旬的“中元节”和临近新年的“岁末”。每年一进入6月和11月,日本的各大商家都开始为顾客准备大量可供选购的礼品,此时,大多数日本人也都会给自己的亲戚朋友等赠送礼物。像这样大规模送礼的习俗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但像日本那样已经形成一种固定习惯,在接受礼物的同时还要还礼的行为在其他国家还是极其稀少的。
二、送礼习俗的起源
在日本祭祀所用的物品大都是糯米饼、酒和米等食品,这些东西在日本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民俗学家柳田国男通过对这些特定事物的考察,提出了日本送礼习俗起源的假说。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人神共享的目的,在祭祀仪式结束后把供奉给神灵的供品分给亲朋和邻居享用,从而产生了日本所谓的送礼习俗。后来民俗学家和歌森太郎继承和发展了柳田国男的理论,他认为赠答的礼物具有“分食同一个锅里煮的食物”的含义。日本人惯于把盛大节日的食物作为礼物。比如正月送“糯米饼”,中元节送「うどん乌冬面或是「ソメン夏季食用的细面条等。这些东西常常是送给那些没能参加祭祀的人们,因此,送礼行为也具有维系人际交往的内涵。这种行为不仅具有宗教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了强化村落社会中家人、亲戚、近邻关系的作用。现在的送礼行为中“共食”的意识虽然已经淡漠,但是“中元节”赠与和答谢的礼品中仍以食物居多。
整体上看,日本日常的送礼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第一种,是作为一年中惯例行动的中元节、岁末、情人节等;第二种,是人生必须经过的仪式,如升学、毕业和结婚等;第三种,是生病、车祸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偶热事件时产生的探望行为;第四种,是进行祭祀活动或纪念去世亲人的法事等;第五种,是作为还礼的「内祝い家庭内的祝贺“寸志”菲薄的礼物和贿赂等。从这些多种多样的送礼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交往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中元节”的由来
日本的“中元节”来源于中国道教的“三官信仰”。按中国古代历法,把1月15日称为“上元”,7月15日称为“中元”,10月15日称为“下元”。特别是一年当中一半的“中元”,被认为可以把善恶区别开来,原谅人类所犯的罪过并用来祭祀神灵的日子。中元节传到日本以后,人们渐渐把它和佛教的“盂兰盆节”结合在一起。在江户时代,人们开始把作为普通民众赠答惯例的“盆”お盆和“暮”暮区别开来,把祭祀祖先灵魂的“盂兰盆节”作为“中元节”。祭祀结束后人们把祭祀给祖先的供品分给亲戚、近邻、朋友,和他们共享。十五世纪以后,中元节不仅仅用于祭祀祖先的神灵,同时也出现了为了给健在的父母祈福消灾,把鱼类等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并且由于江户时代商业发达,商人们开始把“中元节”和“岁末”作为结算的时期,结算时常把毛巾和扇子等作为礼物送给生意上的伙伴,从而使赠答活动更加活跃。也就是从江户时代开始,原有的由人神共享祭祀供品的习惯融入了商人赠送给生意伙伴礼物的内容,从而使“中元节”的内涵更加丰富。
四、送礼习俗的发展
进入明治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开始往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集中,随着人们交际的增加,送还礼物活动的规模也开始扩大。特别是一些大商场的出现为人们的这种行为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可以从商店里直接购入最新流行的各种所需的礼物。
在明治末期和大正时代,“中元节”和“岁末”时节,各地的大商场开始为招揽更多的顾客绞尽脑汁,商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当然,作为大多数人在百货店购买中元节等赠答礼物的原因,还有人际关系货币化倾向的影响。在日本中元节等送什么礼物、送多少,不仅要考虑和对方的关系,还有考虑当时社会上的人情标志。社会心理学家井上忠司曾指出,日本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标志是令自己在他人面前不失去面子,即日本人在行动的时候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如果你违背了约定成俗的规定的话,你就有可能被周围的人们疏远。如果遵从了当地的习俗,人际交往就能够顺利进行。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虽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但如何同大多数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约在20世纪六、七时年代,关于“冠婚葬祭”成人式、结婚、葬礼、祭祀活动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做法和应遵守的礼仪等方面的书籍开始出现,至今为止,人们仍然把它们作为赠答时候的参考资料。
五、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社会开始大量吸收美国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管理方式,日本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绝大多数国民认为自己的生活都处于中等水平,即「一中流化的意识,也淡化了日本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因而也由此改变了把“赠答行为”作为一种绝对的道德规范的观念,其结果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还礼”时候,如何判断与此人的关系成为一个难题,而原有的那种「お世になっている的相互关系的确认的赠答活动,也成为「お世をかけたから或「お世になるから 等一种互相酬谢和均衡性较高的行为。或者说,从送礼行为中所看到的人际关系,正逐渐变成一种可以用货币换算的关系。
此外,受晚婚化和少子化的影响,“核家族”的比例逐渐增加,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送礼行为也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即原有的村落生活时代产生的重视地域共同体之间的联系的送礼行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送礼的对象可以是孩子的老师,曾经关照过自己的医生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送礼行为。比如,以年轻群体为主的赠送“情人节的巧克力”。他们在情人节的时候,不仅把巧克力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同时还把它送给自己的同事和上司,或自己的老师等。
通过以上对日本送礼习俗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日本文化的特征,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国度及日本国民的特性提供了些微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安达正嗣.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としての答行「D.世界思想社,1998.
[2]アサヒビルお客生活文化研究所.「お中元.にする意「EB.
还有一个原因恐怕是为尊者避讳,因为瑞典国王这回也屈尊来为它增加“眼球效应”。他陛下亲自来到广州登船亮相,让炒作者大喜过望。以前人说“主雅客多”,这次是中国人的钱包鼓了,客人不但多了,而且前来叙旧的“老熟人”的档次也更加尊贵了。
我不是一个喜欢天天记恨着历史纠葛的人,不主张一见到英国人就提,一见到日本人就问他们知不知道南京旧事,更不会在瑞典国王到广州主持“哥德堡”抵达广州276年纪念仪式时,还要把“哥德堡”号贩卖鸦片的事情抖搂出来,我是说,礼仪之外,历史要的是真实,要让中国人知道尽量多的历史事实。历史学家不能像梁山好汉那样时不时地被人排个座次,在发展经济、促进友谊成为主导的时候,硬让历史坐在后排受到冷落。真实乃是历史的生命,历史学者的使命是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历史。回避尴尬不应当是历史学家的事,那是外交家和礼宾司的事情。而遮盖历史的真实更是为真正的历史学家所不齿。
我们常常说“还历史以真实面目”,可见,历史的真实还确实经常地被人窃走,为什么?为了垄断历史的人的私利。“历史是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这是富有文采的外国史家的说法,而在中国人看来,历史历来是强者们写成的,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弱者不敢悖逆这个原则。所以李卓吾说,《二十四史》是24家强盗的家谱。但是中国的史书就这么遗留了下来,我们当代的历史学家如果是自认为对后代人负责任的话,就应当持续地认真地去伪存真,把还历史真实面目当成使命,清除以往官家豢养的“史官”们为讨好皇帝而编造历史的影响,尤其是自己别再做涂改历史的事情了。
但是,做真实的历史的记录者,首先对史家的身份提出了要求。
许多中国史家的“学问”之所以做得不那么好看,是因为学问以外的东西在作怪。不少“做学问”的人都是些三心二意的家伙,他们眼睛看着的和心里惦记着的是两回事情。从根本上说,中国人只要认识几个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仕”的潜在候选人,一有机会,就“投笔从政”变成官僚。这样,包括历史在内的学术或学问在中国这块地方就成了敲开仕途大门的敲门砖,这是中国学术总也长不大的根本原因。
身处教育界的历史学者也有自己的难处,要应付考评,要争取晋升,要看准了机会摇身一变进入政界,这都是情有可原的。因此而受损的往往就是他们手底下的这摊活儿了。
在中国,“历史这门学问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研究历史的人应当背负着怎样的使命”,是值得进行深入讨论的话题。
那么在西方发达国家,那些研究历史的,究竟是些背负着怎样使命的人?他们是拿着什么人的供养金生活呢?据我所知,他们的生活费用来源与政府可以支配的纳税人的血汗钱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不必看着政府的眼色行事。他们可以宣称,他们研究历史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爱好所致,他们是“为了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或者是“仅仅是有兴趣弄清楚那个特定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找寻、而思考。我相信,这都是真的,因而他们手下“做”出来的历史也最惟妙惟肖,就像拉斐尔手中的画笔总是追随着眼前模特身上的光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