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随着我国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少学者也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发展其认知、理解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及方法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运用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黑板板书为辅进行教学,将图、文、声、像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如:
①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与学生沟通的互动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进行理论概念的学习。例如,在讲授“产品的三个层次”这一概念时,笔者通过举出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如电脑、手机、书本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实物的三个产品层次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②案例教学法的采用。笔者在课堂讲解中穿插大量国内外知名公司的营销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成败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和领悟度。在营销案例教学中,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通过讨论主动去探索和学习,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而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仅仅起着“导演”的作用。
③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打破教室的地域界限,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确定销售商品,基于营销策划在校园内进行现场销售实践,并通过后期的小组营销总结和教师点评等环节提高其营销策划能力和实际销售技能。又如:邀请李宁公司的营销策划人员进行讲座交流,让学生通过李宁公司营销实例全面了解一次营销策划的全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考评方式
与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配套,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笔者摒弃了传统“期末笔试定成败”的考评方式,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以准确和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其中,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的课堂实训、课堂演讲和销售实践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另外,期末笔试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题型,例如:针对当地某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进行产品定位和再包装;对超市中的某一新饮品进行促销策划……此类问题不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的建议
学生在教学中中心地位的确立不可能一蹶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也需要更多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更需求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准确定位――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如何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何增强教师的引导效度,以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等问题上,笔者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打破校园界限,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企业,亲身体验甚至参与到企业的营销策划和决策中。
(2)完善现代化模拟教学的硬件设施,引入软件模拟教学、ERP沙盘模拟对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在仿真模拟环境中的学习,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的双丰收。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同时也可以在学院或学校层面组织类似比赛,建立“以赛促学”的机制,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改革。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HAN Boao
(Automotive College,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520)
Abstract Mental health i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talent outstanding growth pass, to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high school, but also the tim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but also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basic guarantee of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a guide, confus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mainly to explore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o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中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面对的群体主要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心智不成熟、个性较强、接受新事物速度较快等特点。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快乐、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同时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困惑
1.1 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困惑一:作为辅导员怎么去了解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
学生一般都不会直接和辅导员抱怨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为学生觉得和同学相处的事情属于小事,属于内部矛盾,没有必要和老师说,他们自己解决就行了。辅导员了解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一般都不是从当事人口中了解的,除非当事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向辅导员抱怨,而且抱怨的时候也只会看到他人身上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困惑二:如何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非常复杂、涉及交往动机、交往技巧、交往心理等问题,即使辅导员了解到问题所在,多次提醒学生,但也见效甚微。
1.2 学习适应问题
困惑一:如何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学习?
如何发现学习适应不良的学生是一个难点。一个辅导员一般要带200~300个学生。面对的学生众多,无法做到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加上学生自尊心强,很难主动和辅导员沟通,更加大了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难度。
困惑二: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很多入学新生认为高中太辛苦,到了大学只要好好放松,搞劳搞劳自己,抱着“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六十分万岁”的想法,对所有课程应付了事,经常迟到、逃课。到期木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恶补一通,有的学生甚至不惜通过“作弊”的方式,期望能顺利过关就好。而且对此种方式,学生还振振有词,反正自己的专业毕业后也没有什么用,甚至可能不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平时没有必要花太多的功夫在学习上,还不如多参加社会活动,拓展社会交往范围,以便为以后的工作准备好充分的社会资源。
1.3 就业问题
困惑一: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大学生在就业中扮演积极角色?
父母过多的参与到学生求职过程中,对求职者本人影响是非常不利的。辅导员在遇到达类情况时。只能劝说学其父母,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放手让其白己去做。
困惑二: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面试能力?
有些学生由于多次碰壁,丧失信心,遇到这类情况,辅导员更多的是安慰,或者寻找机会帮助学生重树信心,但是学生的信心是建立在求职成功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信心很难求职成功,而求职不成功又何来信心?
2 高校辅导员的应对策略
2.1 人际关系适应
2.1.1 学生不愿意向辅导员倾诉――辅导员主动介入
一般来说,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内向和自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会主动找老师陈述问题。因此,这首先要求辅导员老师在学生中树立极具亲和力、容易让人接近的角色形象,让学生获得安全感,愿意主动接近辅导员,向其陈述自己的苦恼。其次,辅导员要主动仔细观察学生的状况,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活动或小事,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再次,辅导员要主动关心可能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当学生自己觉得实在是无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一般会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寻求帮助。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非常需要人际关系方面的帮助的,但碍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好意思开口,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恰当的时机主动介入。
2.1.2 学生向辅导员倾诉后,辅导员的处理方法
(1)收集学生信息,了解事情原委。①通过耐心倾听、积极关注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找辅导员倾诉,一般来说是寻求心理支持的。面对学生的求助,辅导员首先要做的是有技巧地倾听,也就是在倾听过程中,不仅要耐心听,还要积极关注,从而与学生建立心理联系。②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及相关信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后,就要收集资料。具体了解学生当前人际关系的状况,并作中立、客观的判断、分析,与学生一起探索当前学生困惑的问题及其想达到的目标。
(2)判断属于日常纠纷还是心理问题。辅导员在倾听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仔细判断学生的问题是日常纠纷还是心理问题,两种问题有不同的解决相处理方式。
如属于日常纠纷,那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弄明白是沟通、误会导致了矛盾,还是由于学生人际关系技巧缺乏导致了矛盾。如果是前者,辅导员可以做一个沟通的桥梁。
如果是后者,辅导员可以鼓励该学生倾听一些关于人际关系技巧方面的讲座,推荐其参加人际关系方面的团体辅导活动,培养其人际交往技能;也可以根据自身经验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让其逐步掌握人际关系技巧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如属于心理问题,那么推荐学生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解决相应的心理问题。
(3)密切关注相关学生,加强学生交往活动场所的组织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密切关注相关学生,了解其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经常与家长和其周围的同学沟通,协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其活动安全感。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交往的主要场所的管理,特别是班集体和宿舍。
(4)教会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在班会或与学生平常的联系中,可以教会学生一些人际交往技能,如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等;组织学生参加“人际沟通”方面相关讲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
2.2 学习适应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且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变化最大的就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变化,也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1)做好预防工作。辅导员需要在新生刚入校时做好预防学习适应问题,可以通过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前给学生展示大学学习的特点以及与高中学习的区别,让学生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化,这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
(2)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活动。对开展预防工作后,还是出现学习适应问题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等,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活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所在,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发掘学习动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3)对突出典型进行重点关注。在进行小组活动中,辅导员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仅仅参加小组活动无法对其产生明显的作用,那么对这部分学生就需要重点关注,进行个别辅导。
①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适应问题。通过耐心的倾听与积极的无条件关注.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获得学生信任;然后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高中时期的学习状态、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期望达到的目标。
②判断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严重程度。搜集到学生的相关信息之后,辅导员要判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属于一般性的、通过简单谈话、引导、鼓励就能解决的学习适应问题,还是属于需要专业心理咨询介入才能解决的相对较严重的学习适应问题。
如学生面临的是一般性的学习适应问题,那么辅导员本身就可以对其进行处理。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与学生一起来讨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澄清问题的性质。最后,定期对学生进行追踪关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同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支持与鼓励。如学生面临的是相对较严重的学习适应问题,那就需要转送或建议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
(4)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论是何种情况,辅导员都需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目前的状况(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并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给予孩子相应的支持。很多家长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其心理状态,一旦得知孩子成绩下滑时,第一反应是责备,这将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学生在面临适应困难时,来自老师、家长等的鼓励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辅导员帮助学生获得家长的理解与关注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适应困难非常重要。
2.3 就业问题
2.3.1 做好预防工作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就业前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态,在就业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有的同学平常参与社会事务多、兼职多,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加之专业成绩不错,在面试时表现不俗,很容易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有的同学,平时锻炼机会少或因专业成绩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自己拿主意的习惯,在就业面试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辅导员老师从大一开始,就要在就业方面对学生做一些训练、指导工作,以防患于未然。
(1)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期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就业方向都会很明确。
(2)教会学生面试技巧。在大三、大四的时候,辅导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多听一些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多听“过来人”讲述面试经验。辅导员老师也可以自己向学生传授一些面试技巧,如着装、面试前的准备、面试中的礼仪、做模拟面试等等。
(3)培养学生自信。由于外貌、专业成绩、能力等原因,很多同学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得不自信,对这部分人群,既需要老师在心态上对其鼓励,让其学习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时要从行为上对其进行一些训练,如礼仪、言语表达等等。
2.3.2 对重点学生给予关注
就业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问题。找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辅导员老师在平时、在生活中对学生多给予关注,尤其是问题表现突出的学生。如果学生问题严重,则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
关键词 校长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和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压力。因此,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问题便凸显出来。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校长具有较强烈的工作压力感,且工作压力是影响校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研究认为,虽然中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大,但自身心理素质相对较好,因而中学校长的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其身心健康状况平均高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结果与中小学校长自身良好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情绪平稳、乐群热情、性格外向、态度温和、自我克制能力较强。但除人格因素之外,国内有关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内在心理机制的探讨比较少见,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各种支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社会支持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方式对个体心理健康也具有影响作用,有研究表明,与普通教师相比,校长的应付方式最为成熟,负性生活事件的受影响程度反而低于普通教师。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虽然有研究者关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学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但目前尚未见到有研究将多个变量同时引入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系统考察多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本研究拟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分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心理机制,为探索降低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培训学员上课时间,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性校长156人,女性校长4人;正校长86人,副校长74人;专科学历122人,本科学历36人,2人数据缺失;小学校长110人,初中校长42人,完中(初中和高中)校长7人,1人数据缺失;乡镇和农村学校校长152人,城市学校校长8人;35岁以下校长96人,36~45岁校长54人,46岁以上校长1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Principal Job Pres—SUFe Questionnaire)
共9个项目,分别反映校长的总体压力及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采用5级计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和压力很大,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7。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 Rating Scale,SSRS)[9]
共10个项目,包括主观支持(4个)、客观支持(3个)和支持利用度(3个)等3个维度,分别反映被试主观感受到的支持、实际得到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总分反映被试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2。
2.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共20个项目,分为积极应对(12个)和消极应对(8个)2个维度。每个项目按照不采取、偶尔采取、有时采取和经常采取进行4级评定。本研究中积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消极应对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
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
2.2.4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
该量表包括正向情绪(5个)和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7个)2个子量表,共12个项目。其中正向情绪正向评分,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反向评分,每个项目从0到10共11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
2.3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录入,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运用Amos 6.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
3 结果
3.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平均分为3.14±0.96(理论范围0~5分),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平均分为3.03±1.00,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平均分为1.99±0.89,排在压力前3位的分别是考试升学、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压力。结果显示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平均分为84.28±14.28(理论范围0~120分),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正相关(p
3.2 不同组别的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将被试按总体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分数由低到高排序,分别取两端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对两组被试的心理健康分数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3个因子上,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p0.05)。
3.3 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相关研究文献和各变量之间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做出以下假设:工作压力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通过
4 讨论
近些年来,中小学校长成为心理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足之处是普遍注重定性研究,缺乏定量分析。本研究以西部中小学校长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观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根据上述模型假设,本研究首先建立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饱和模型;其次,使用Amos6.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把饱和模型中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删除(从总体压力到积极应对的路径),得到如图l所示的结构模型,即主观支持与积极应对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该模型的拟合指标比较理想。
以上研究模型假设基本得到证实。进一步路径分析,将同一条路径中的系数相乘之后(如工作压力一主观支持一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为一0.16×0.18),再将不同路径的系数相加(如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有三条不同的路径),分别得到总体工作压力、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一0.275、0.212.0.152。
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廖传景等人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这种结果一方面可能与中小学校长自身心理素质较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环境中经历多年的个人奋斗,培养了良好的性格特征,大多数中小学校长性格外向、乐群热情、情绪平稳;同时善于利用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同事的社会支持,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用于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间接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可能与被试取样有一定关系。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升学考试、生涯发展和工作负荷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低于发达地区。因此,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相对不高。
在工作压力的具体方面,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校长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8个方面的压力情况,结果显示,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其次是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而人际关系的压力相对最小。这种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社会对学校的过高期望和上级部门对升学目标的考核给中小学校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升学率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升学率,学生家长重视升学率,升学率决定学校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教育中并未改变。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如开行政会、处理常规工作(巡查校园、整理文件、接待上级检查、接待家长、教师谈话和整理文件等)、处理突发事件,均让校长感觉“疲惫不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和谐,校园工作的人际环境相对较好。从工作压力的得分情况来看,与地处中东部地区的湖北省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水平相比,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显著。也就是说个体工作压力越大,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更多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与挫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尤其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加积极。关于社会支持的作用,多数研究者认为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比较复杂。其中,缓冲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和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介于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媒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独立于压力之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统合了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依据温忠麟等人的观点,我们同时检验了主观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通过对主观支持调节效应的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主观支持的调节效应不显著(R2的变化只有0.006,第二层回归分析主观支持×工作压力乘积项中B=0.084,p=0.284)。因此,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依据文献分析和变量问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建立了工作压力、主观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通过对主观支持中介效应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变量间的5条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参考文献
1 汪颖,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 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581—582.
3 汪小琴,任春亮,中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4.
4 廖传景,中学校长身心健康及其影响与保护性因素,心理科学,2009,32(9):1508—1510.
5 张福建,中小学校长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山东教育科研,2001,(10):37—39.
6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4(4):258—260.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JYXM20126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1-02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市场营销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设计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的热情,增强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安徽大学商学院在2008-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中,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多维实践平台。“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基本上都是在课堂的教学环节完成的,主要是根据各校的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内容来实施。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的讲授、国内外企业经典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课堂之外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训练。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就目前来看,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及企业进行调研与实践的教学内容还尚未全面展开,教学实践基地未得到充分建设,学生较少有机会亲临企业体验营销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即使安排了实践教学,也仅是一些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懂如何开展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致使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如缺乏实践模拟教学软件的引入,实验室的建设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的结合不够紧密等等。
2.实习基地建设存在困难。当前很多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对策。但有些高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还很不完善,一方面内因在于没有引起教育决策者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外因在于企业的拒绝,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企业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3.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采用较多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但各有缺陷,前者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而后者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和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指导思想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要树立“人人都有创造性”的思想,将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处理好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企业管理思想贯穿创新教育,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营销人员的培育基地、企业管理研究成果的孵化基地、现在企业营销理念和管理思想的传播基地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企业营销人才。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目标
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此外,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构建多维平台的实施途径
1.实施分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07-01
普通心理学实验作为心理理论的基础,会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心理规律,从而检验心理教学理论的准确性。因此,在心理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普通心理学实验的教学作用。
一、高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教学尤其要抓住这个要点。恰当的普通心理学实验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而且,利用心理学实验展示,学生可获得理论过程与结果,吸引学生对实验与理论的关注,使学生大大提高心理学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的许多实验装置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如:由侧抑制导致的马赫带效应、深度知觉的实体镜、做注意分配的双手协调器、人工概念形成的叶克斯选择器等。表1演示马赫带现象的纸盘以马赫带效应为例,马赫带效应:是在一电动混色轮上,用一个圆盘、内是一正六角形制成,正六角形内是白色的,是黑色的,混色轮高速旋转形成的。如图所示:在旋转状态下,黑白相间的A点会形成非常暗的一条带,B点会形成非常亮的一条带,这两条带子既是所谓的“马赫带”,由侧抑制导致。课上老师如何讲解关于马赫带的问题,学生都难以理解,到实验室一做这个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了马赫带效应的现象。由此,学生掌握了马赫带效应的理论,并连带对其他心理学理论有更深的体会,心理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学生的心理学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二、提供适当感性知识满足学生好奇心
在心理教学中,许多知识点虽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但因学生本身并未深刻了解心理学知识,对复杂的情况也无法用心理学解释。此时,若心理学老师能够适当结合心理学实验,以实验为核心呈现现象本来面貌,学生将会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性知识,并大大提高心理学学习兴趣。以短时记忆为例。在心理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给出一系列电话号码,然后让全班学生体验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因为短时记忆记录的信息通常是0.5-18秒,远远低于1分钟。而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平均值为7±2个。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笔者给出的是一组无意义的音节,一旦超过7±2范围,学生的记忆就会发生失误。但如果给出的一组相互关联且有意义的音节,则学生的记忆广度明显增加。这也符合短时记忆强调的意识性。即人们在记忆材料时会将信息转化成视觉编码进行记忆的。实验后,学生获得短时记忆的感性知识,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心理教学效率。
三、全面提升学生实验与观察能力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普通心理学实验,可将枯燥乏味的心理学理论转化的生动、直观且有趣的实践。在心理学实验中,学生注意力会更集中,对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会更认真倾听,从而大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加之在普通心理学实验过程中,老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学生会对实验顺序有更深刻的记忆。由此,学生的实验能力大大提升。为更好地验证这一点,笔者曾在心理教学课堂实行了图形与句子类型、句子理解速度的关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率先强调正确肯定句子(TA)与图形研究,发现图形匹配速度最快达到了1秒左右;而后,再进行正确否定句子TN)与图形研究;其次,错误肯定句子(FA)与图形匹配速度研究;最后,错误否定句子(FN)与图形匹配速度研究。实验步骤结束,得出结论:TN=FA+FN-TA。这一系列心理学实验步骤严格,注意事项多,笔者一一解说,并在实验过程中偶尔提出相关疑问让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显著提高。且通过这项实验,观摩性的心理学实验可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体验更深刻,因而同行老师可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心理教学。
四、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普通心理学实验与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不同,其实验材料更多来源于人本身而非可触摸的实验材料。因此,普通心理学实验的取材更方便,直观性更强,被试者体验更深刻,得出的实验结论也更符合理论。学生本身也可动手操作部分普通心理学实验,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都能获得大力提升。例如在学习STROOP效应时,念字和命名是非常常见的认知过程,学生相互之间可直接进行实验。笔者所在班级的A同学和B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刺激字和书写字体所用颜色相互矛盾时,字的颜色会干扰字义的认定。但C同学在做同样实验时却未发现这种情况。为了再一次验证,笔者又邀请D、E两名学生完成七项被试任务。其中D负责念字,E负责唱色,并各自记录所用时间。全程以拉丁方设计避免实验练习或疲劳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字义不会受命名干扰。因该实验全程由学生自身操作,老师从旁指导,使得学生在获得实验结果,理解心理理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会就自己的实验过程或结论提出疑问,亦或创新实验方法,有效提升了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M].1989年第一版[M].1989年第一版.P429-431.
[2]应荣华.神经电生理实验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6):208-213.
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法探究”(项目号:11XSYK121)阶段性成果。
问题的提出
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注意吸收、借鉴学科前沿的有益方法,无疑有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当前,国内对钢琴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仍注重“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的传统教学方法。在音乐心理学视域中,这种忽略音乐与心理的内在关系的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产生叛逆心理;也使教师事倍功半,教学质量不高。可以说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钢琴弹奏者的心理活动贯穿弹奏始终,对弹奏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引入音乐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到,近年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近代以来西方在音乐心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值得钢琴教学借鉴。19世纪,赫尔姆霍茨、冯特、施图姆夫等通过实验探索音乐信息学,极大促进了音乐心理学发展。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心理学形成了几个重要流派: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完形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等。近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周海宏(1993)、罗小平(2001、2004、2005)、杨和平(2006)、刘沛(2006)、赵冬梅(2006)等作了一系列探讨。其中,周海宏通过典型活动的分析初步确立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系统的认知模型,提出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概念,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与钢琴演奏及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训练方法[1]。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钢琴教学的明显促进作用主要有:音乐能力与心理状态的关系。包括对音乐各种要素及其整合的感知、记忆、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水平在内的“音乐能力”,在教学中常被用来判定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审美水平。演出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演奏者临场最担心的“紧张”心理状态可从心理学中获得解决。弹奏各环节与心理状态的关系。钢琴弹奏是视觉、听觉、触觉、记忆、想象、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协作的过程,对其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演奏时更准确有效地表达。下文以视觉注意和音乐记忆为切入点探讨音乐心理学对钢琴教学的具体助益作用。
基于音乐心理学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建议
1.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
钢琴弹奏是一系列心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学习者的识谱能力、听觉能力、背谱能力、记忆能力、眼耳手脚的协调能力、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舞台表演的情绪调节能力无不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教师多将重点放在手指技巧突破等具体演奏技巧方面,未充分重视弹奏者的心理状态。
2.教学中的视觉注意
视奏能力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心理学角度可将其描述为:谱面信息被学习者的感觉系统(眼睛)接收,并被转换成为神经能量后在感觉存储机制中短暂存储,然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加工和编码(可能进入记忆系统),接着引起行为反应(弹奏),弹出的乐音进入听觉系统,给予弹奏者反馈,这部分信息又将进行另一番加工。Treisman 和Julesz假定:在视觉注意中有两个不同的过程在发挥作用。在第一个阶段,存在一个初级的前注意加工,该过程对视野进行扫描,迅速地检测客体的主要特征,如大小、颜色、方向和运动等……。此后,位于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特定的特征地图对客体的不同属性进行编码。[2]学生在练习时,谱面上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和声构成、曲式结构等所有信息同时被编码,生成该作品的“特征地图”,这些图谱被整合成为映像,接着“焦点注意”从这些映像中抽取一部分信息进行细节分析。可见,最后真正被分析的只是最初学习者视野中所有信息中的一小部分。显然,如何有效提高谱面信息的提取量至关重要。将谱面信息按照类别、先后次序按部就班练习是初学者常用的练习方法,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这样过于耗时,亦不利视奏能力的发展。根据视觉注意的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视奏能力。
特征搜索。视觉具有积极搜索目标能力,这里搜索指“扫描环境的特定特点。”[3]孤立看待乐谱中的每个音符,它们是散落的、随意的,将其前后联系起来,或能发现音符排列的某种规律(例如和弦转位、半音阶)。当然,特征搜索的前提是相应的知识储备。如搜索出“和弦转位”这个音符排列特征的前提是了解“和弦转位”的含义。由此弹奏前一定要研究曲谱,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乐曲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选择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不断重复一些重、难点后,学生仍不得要领,这可从心理学有关“注意”的研究中找到解决途径。心理学认为注意是简单的“一种表现为专心的心理活动”[4]。常见的注意有两种: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前者指听者可以在丰富的声音输出中,捕捉到自己所选择的声源,如在几个人同时谈话的环境中“揪”出想要听的那个人的谈话;后者指在不断改变注意的焦点基础上,同时注意几个声源。
有关“注意”的心理分析及教学设计。钢琴弹奏是眼、耳、手、脚等身体部位相互协调配合的复杂过程。乐谱的每个段落有音准、节奏、力度、音色、情感等各个方面要求。若要学生在同一时间注意到所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尤其初学者,常会顾此失彼。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先让学生执行简单任务,如单手弹奏,且只要求音符和节奏的准确性,这样能够减轻心理资源的负担,使学生自如且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忽略其他因素,集中注意力在所要求的任务上。当这个任务能够被轻松完成,相当于完成了将这个任务“自动化”的过程,之后进行复杂任务时,之前的简单任务消耗的注意资源变少,因而使复杂任务的完成变得较为容易。
3.教学中的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是指我们存储、提取过去的经验,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当前情景,其中包括三个常见的记忆加工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这种记忆行为包括在不具备物理声音的刺激下,大脑给予音乐音响的聆听和理解以及对记忆对象即音符回忆的外在表现。不同的音乐行为(作曲、表演等)侧重于不同的记忆行为。舞台演奏中突然的记忆中断,是困扰学生的一个常见问题,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没有背熟曲谱或者心理素质不好。研究表明,不同个体的记忆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声音刺激对个体的注意力影响不同;不同个体对记忆任务注意的保持时间不同。对表演者来说,“储存的检索任务与内部产生的刺激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抗衡,结果是,在表演压力下,这种不随意的自主神经系统通常表现为无法正常合作的状态。”[5]音乐记忆的过程如下图:
音乐记忆的心理分析及教学设计
编码形式。信息进行短时存储时,对信息的语音、语义及视觉编码最为重要,而对钢琴学习者而言,“长时存储”对“背谱”至为重要。研究表明:大部分存储在长时记忆里的信息主要都是语义编码――即用词义编码[6]。Miller(1956)认为:“欲增强信息加工的能力,有必要使用某种技术,将信息的碎片组织为较为熟悉的单元或组块。”[7]弹奏是眼、耳、脑、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对谱面信息的视觉记忆、乐音的听觉记忆、键盘的手指记忆,以及对全曲结构的深刻理解等结合起来的记忆更为牢固。可见,充分理解分析谱面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充分调动、相互促进,是提高背谱能力的有效方式。
记忆转移。刚存入脑的信息会衰减和扰,需及时将相应信息从短时记忆转移至长时记忆中。完成这一转化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理解,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或联想,重复练习或多次条件反射。教师可从创作背景、手法、技术要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全面理解作品,避免死记硬背乐谱。
记忆“间隔效应”。为使记忆的音乐信息保持激活状态,需要定时练习。研究表明,将记忆内容分配在不同时间进行分散练习,信息记忆量更大,记忆时间更长,心理学称为“间隔效应”,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学习时间段内使用了不同的编码策略,从而使记忆得到加强。由此,钢琴学习中时间分配非常重要,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不定时复查,以巩固学生的信息记忆。
有关遗忘。心理学上著名的干扰理论认为互为竞争的信息导致了遗忘,而“系列位置曲线”推论认为,在对一系列信息进行记忆后,最后记忆的一部分信息记得最清楚(近因效应),其次是开始的部分(首因效应),中间部分的信息回忆最差。据此,钢琴教学设计应注意:课程重点难点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和结尾处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每次教授知识点不宜过多,并在知识点当中穿插及时的复习时间;将难点内容与较容易的内容交替讲授;合理分配学生的练习时间。
结 语
在钢琴教学中引入音乐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引入音乐心理学不失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周海宏:《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2]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知心理学》(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一、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叉学科,与建筑室内、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极强的交叉性。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首先,室内空间设计要满足人对环境的各种诉求。不同类型的空间设计要根据不同使用对象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人而异”。其次,人的心理因素也影响着设计构思。人的思维随着主观心理的变化,其敏捷程度、积极性强弱、综合分析概括能力等也会有所变化,当人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不断积累经验,就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这些思路也最能影响设计表达。再次,室内空间与心理学相互影响。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有时很难平衡设计原则和心理学的相互关系,室内空间会改变使用者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也会影响室内设计。只有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中和心理学和设计之间的相关内容,遵循适度原则,才能设计出符合大多数人的室内空间设计。
二、室内空间造型元素的心理效应
1)图形,空间界面造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图形,由点、线、面、体四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图形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点在室内环境中能形成集中的视觉效果,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运动感,面有平面、曲面之分,平面给人单纯,安定感,具有直接了当的性格;曲面给人温和轻柔,具有动感和亲切感。体是通过面的围合而形成,给人一定的私密性和围合感。形成图形的条件,从心理学角度看,小面积比大面积容易形成图案;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容易形成图案;对称形态容易形成图案;运动的比静止的容易形成图案;整体性强的容易形成图案;奇异的另类形态容易形成图案。氛围不同的空间设计所选择的装饰图形也是不一样,办公室倾向于选择方形,圆形等规则式几何图形以突出办公室严谨认真的空间氛围,而娱乐空间则适合选择自由曲面、异形等具有动感的图形以显示娱乐空间的欢快激情的空间特点。2)色彩,室内造型手段中最活跃,最生动的要素是色彩,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健康都会引起相应的反应。色彩的感性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色彩的距离感、体量感等物理感觉和色彩的联想上。暖色与前进色、冷色与后退色是一致的,都受色相所支配。在红色系的色相中会产生一些压迫人的力量,而在蓝色系的色相中却没有,这是物理感觉中派生的一种色彩心理压力感。而在色彩的联想中,白色使人联想到洁白、神圣;红色使人联想到热情、活力;绿色使人联想到健康、自然;紫色使人联想到优雅和高贵等。这些色彩的表情能使空间的造型更加丰富。3)材质,室内空间设计的材质有天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种,天然材质以木材、石材、砖材为主,天然材质具有自然质朴的性格,符合现代人希望返璞归真的要求,天然材质与人具有内在的感情联系,具有近人的心理倾向。因此,室内空间中的界面材料均可采取天然材质,但要避免天然花岗岩对人体带来的放射性危害。另一种为人工合成材料,以塑料、玻璃、各种合金等材料为主,人工材料给人一种时代气息感,科技感以及便于清洁安装。不同材质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光滑材料质感坚硬,给人感觉干净,有光泽度,但不易近人。粗糙的材料质感柔软,给人感觉亲切,肌理丰富,但不易于清洁。由此可见,天然材质与人工材质各有优劣。4)比例和尺度,比例和尺度是用于协调室内空间尺寸的基本手法,能起到调节视觉效果,改善空间形态的作用。比如住宅空间需要一种温馨的空间氛围,尺度可用亲切的尺度,这是一种使空间看上去比实际尺寸要小一些的尺度形式,层高在三米以内的住宅往往比层高大于三米要显得更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室内空间中要体现这种合适的比例关系,不能通过缩小室内家具等其他构建的手法来获得,可以通过十分简洁的装饰造型或者通过大型构建细分成更小的部分来获得预期的空间效果。
三、视错觉与空间优化设计
视错觉指人眼睛所见而构成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是一种有矛盾的错觉经验,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利用视错觉原理优化空间形态是最常见的设计手法。首先,利用形态错觉调节空间感,形态错觉主要指物体几何形象错觉,包括高低错觉、长短错觉、远近错觉、对比错觉、变形错觉、图底错觉等多种错觉,这些错觉可以调节空间氛围,改善空间感。通常在进行空间高度调节时,可以用高低错觉来改变室内的层高。其次,利用虚幻错觉丰富空间内容,虚幻错觉是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来改变空间的视觉形态,空间设计中常用镜子或用镜面不锈钢作为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反射原理扩大空间感,丰富空间内容,产生虚幻的效果。一些狭长的过道或房间可以运用镜子来反射景象,使过道或房子变得宽敞,反之,通过镜子可以加深短进深的房间。最后,利用色彩错觉调整空间距离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色彩是最具情感的设计元素。色彩轻重感、冷暖感、距离感,纯色,高明度色,大面积色以及暖色系等具有前进感,反之具有后退感。利用色彩错觉可以调整空间尺度和距离,也可以调整空间的缺憾。室内空间比较狭窄可以使用后退色来扩宽空间感,室内空间比较宽敞可以使用前进色来缩短空间距离。
四、总结
从室内设计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室内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里程碑,将空间中的图形心理效应结合视错觉来考虑空间的形式美,更能优化空间布置和形式设计。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的同时,要兼顾科学的发展观,按照舒适、生态、可持续的原则,借助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相关经验来丰富室内空间设计,优化室内空间设计。
作者:许媛媛 陈祖展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2~73.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46-02
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从小到大,人们一直在和语言打交道。人类从出生就开始学习语言,从母语到外语,学习的目的就是用来与他人交流,语境很稳定,目的很明确,所以我们很快就能掌握。那么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是快速容易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学生用在学习外语的时间至少占了总学时的1/4,甚至有的达到了1/3,但结果却不理想,语境是一定的外因,但究其内因,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教育目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偏离,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乏使得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迫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正确的学习道路,而学生错误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意识的缺乏使语言学习难上加难。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给自己及时充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育者更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教育心理学是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老师首先应该具备的知识,因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应该具有亲和力、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由厌烦转变为热爱。
一、心理问题分析
师生之间是互动互助,互利互惠的关系,学生应该有正确的学习心理,教师也应该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但两者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比如,学习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等等。必须明确的是,诸多问题中学习心理问题成为家长、学校及教育者目前最为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学业成绩问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否真有这样的士兵呢?如果有,是什么干扰这种士兵的心理让他们不求上进呢?同样,不想学有大成的学生真的存在吗?力争上游是人类的本性,在充满竞争的社会时里,没有人想沦落到社会的底层。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勇于面对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老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1.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授课教师只站在授予者和施恩者的角度高高在上,把学生当成无感情的木偶,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不恰当的指责和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产生厌学,自卑,逃避等心理问题。
2.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偏离了教学目的,忘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把很大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提高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上来,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育受到忽视和排挤,学生被动放弃了听说方面的训练,语言的基础功能已被忽略,不能交流,不能应用,自然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3.在授课方面出现问题时,教师容易把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俗语有云“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学生课上反应不好,听课状态不佳,不能只归咎于学生不努力,不认真,教师应反思问题的根本原因。导致学生听课效果不理想,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教师的问题较难,安排的活动过多,或所讲知识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时间太长,超过学生承受的极限等等,诸多方面教师都应加以分析,再利用教育心理学上的诸多效应改变自己,改变学生。
二、可应用的心理效应及启示
那么,教育者在传授英语知识时可以应用哪些心理效应呢?这些心理效应该怎样去理解,如何应用呢?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心理效应并针对不同的心理效应从英语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一)“期望定律”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艺术家。他用象牙雕了一个美丽的肖像,比任何凡间的姑娘都要漂亮。雕刻家每天对着美丽的雕像看,竟渐渐地爱上了她。他真挚的感情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让雕像变成真人,让皮格马利翁如愿以偿。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心理学上指:如果教师相信某个学生有过人的禀赋,并不断地给予正面的赞扬和鼓励,这个学生就能发挥出自己的自信与潜能,最终会有过人的表现和成就。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学生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在课上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回答问题,正确的答案会让学生增加自信心。相反,如果英语教师上课采取填鸭式教学,没有情境创设,没有提问,缺乏师生互动,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学生感觉大学英语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多给予学生鼓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是以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命名的,瓦拉赫曾一度被学校公认为最笨拙的学生之一,后来这个在文学艺术方面被公认的“不可造就之材”,在化学领域里十分成功。
瓦拉赫效应是指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便能得到极致的发挥,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心理学家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也认为,“当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教师应该去发掘每个学生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从强势入手,因势利导。教师在安排活动及提问时,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把要提问的问题按难易程度划分,对差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安排较简单的任务。同时从差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利用学习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差生求知的欲望。对优秀的学生要提出较难的问题,安排较复杂的任务。从个体带动全局,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比伦定律
“比伦定律”是指:“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面临失误,也都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经历的错误越多,越会让你进步,就越能从错误中学到经验,失败是一种尝试,也给自己提供了一次机会。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进行尝试。应向学生表明,每个人出现错误都是必然的,有了错误才能有进步,不能因为怕出错而不参与,怕丢脸而放弃锻炼的机会。有了错误并不可怕,不懂装懂才可怕。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错误,在没有语境的逆境中,能不断失误,不断进步,就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最好机会。
三、教师应避免的心理效应
(一)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是指,毛毛虫的最大收获是“跟随者”的习惯,即喜欢跟着原来的路线却因此而导致失败。实验证明,人们习惯性跟随或沿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做事,从而在固定的思考模式中解决问题,这容易麻痹人的创造性,不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提高意识,对前人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加以避免。应用创新的思想,积极的态度,活跃的思路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避免理头拉车式的教学方式,不要迷信于书本上的理论,对书本上的知识在了解的同时,也要多核实,多查找。也不要墨守成规,应该多关注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抬头看路是英语教师当前的事。同时,也要避免盲目崇拜。有的教师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有很多的“追随者”,在学习他们的同时,也要理解分析,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查,不能盲从。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克服惰性思想的存在,不要恐怕风险,应大胆进行创新,给自己确立教学目标。
(二)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无论从课堂设置到课后练习,从批评到赞扬,从仪表到言谈,教师都应该掌握好尺度,过犹不及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如何把握,就需要教师认真领悟,把课堂活动安排得恰到好处,把文章讲解得恰到好处,对学生的评价恰到好处,让学生在每节英语课上都能意犹未尽。
结语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能固守田园,停滞不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掌控课堂并不是天方夜谭。英语教师在研究英语教学的同时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读,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心理因素,避免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恐惧等消极情绪,对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加以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心理学原理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开辟外语教学的新局面并为外语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依据。
参考文献:
[1]Deci, Edward L & Richard M, Rya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1985.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着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着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着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着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 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英语教育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的塞浦路斯岛有一位俊美的青年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个美女竟然有了生命。受这个故事的启发,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他们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1至6年级中各选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煞有介事”地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八个月以后,名单里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并且在感情上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这种效应被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它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因此在各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老师们积极、恰当地引导,学生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因此便有有了八个月以后的可喜成绩。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自身的品德或威信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其所教学科。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错误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说,证明了“外语学习可以说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教师不可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操练中出现的错误,而要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听、说、读、写的英语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最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成绩,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常对学生讲激励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于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的问题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
二、语感心理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多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works 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经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三、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学习往往影响后续学习,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是英语教改中的重要课题。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对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此,在对待与汉语语言现象相一致或虽不尽一致而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言,应充分利用其正迁移;在对与汉语语言现象不一致的地方,包括英语特有的语言现象的英语语言,应设法防止负迁移,以期收到防患于未然之功效。
作为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把学好英语与学好汉语同步进行。这是因为如果学生汉语基础好,揭示英语内在联系就比较顺利,产生错误也比较有规律,纠正起来就十分容易。此外,利用先行学过的英文知识促进后续学习的迁移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两种迁移相互结合必然对学生英语学习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正确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自觉形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解决英语教育教学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在研究心理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的学者提出“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观点。如果只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分析,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除凯恩斯的理论外,我们也可以从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证其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为: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是税收,财政支出的基本手段是政府预算拨款。
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运用财政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调节供求平衡,但其主要通过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所以,接下来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来分析。
政治经济学在考虑收入分配方面主要关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这一矛盾的阐述是: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联系我国国情即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要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要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由以上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心理学上的解释。1.激励效应,允许或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会通过激励效应让并不富裕的人产生强烈的愿望及动力,有利于带动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有所增长。这种激励效应在很多企业都有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经历过体育跑步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找个跑的相对较快的同学在前面领跑,以激励后面的学生。2.公平效应,控制在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对激励应用的控制或规范。我想从跑步的例子入手理解。跑步的时候教师会找个跑得相对较快的同学带跑,但是好的教师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差距,使我们和我们前面一个同学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我们会产生可以追上的认知,才会达到激励的目的;反之,如果差距过大,我们会更加没有力气甚至放弃。这体现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中的“合理”二字,结合中国国情所指定的具体措施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
财政政策在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主张政府的公共投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较长时期的规划,并推行赤字运算;他们同意庇古关于税收的观点,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他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是有意识的调节税率,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中跟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税收问题,也涉及到与心理学的联系。利益原则,即人们认为应当根据他们从政府活动中期望得到的收益的大小来纳税。牺牲原则,即腹水的安排应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公平合理的。这两条原则都注意到税收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减少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有助于尽量减轻这种影响。牺牲原则注重我们可支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利益原则注重我们对所付出的代价 (税收)得到回报的程度。只有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我们的所得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在我们愿意接受范围内的相对不公平下的公平),我们才更愿意将我们所得的一部分交给政府,并更希望取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古典学派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所异同,尤其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对个人收入分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具体的异同可以从财政政策大体划分的税收、支出和预算三个方面分析,除此之外,这三种理论在财政方面区别联系细究起来甚至可从这三种学派最初对市场及参与者的假设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经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进行,我们从中得到的效用对生活至关重要,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经济政策,只要影响我们的得到效用,就会引起心理的反应,从而得到心理学上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段海英,邓菊秋.《财政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版
[3]李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4]朱方明.《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