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宣传的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前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较为封闭的局面,将图书馆纳入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系统中。也正是在这个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业务改革、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纷纷争先创新、与时俱进。但与此同时,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师生们在查找资料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百度、谷歌,而不是图书馆的资源,这和图书馆的服务还没有全方位地深入人心有关。
1.加强宣传工作,是广泛争取受众,实现新环境下自身新价值的必要手段。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向教学科研及读者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一个信息传播中心,责任重大。为了更好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最大限度使用图书馆,图书馆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宣传工作。倘若在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还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恐怕图书馆的各种创新服务就很难被同学们知晓、了解,更别提使用了。“这种只注重投入和开发而不进行宣传和利用的陈旧观念在图书馆界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1]尤其针对部分信息资源意识不强的读者来说,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唤起他们的信息资源意识,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强宣传工作,是应对信息时展与变化规律的必然选择。图书馆的宣传工作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习惯性的宣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的变化,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图书馆自身的宣传方式与内容要与时俱进,力求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向广大读者推广与宣传自身的资源与服务。读者充分使用,图书馆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3.加强宣传工作,是整合与完善图书馆内部工作并且促进其发展的优先手段。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纷繁复杂,从图书整理到借阅,数据库的维持与维护,信息资源的更新与换代,等等,所有工作的目标与指向都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受众,而加强宣传工作则是吸收受众、实现目标的直接与优先手段,在这样的手段之下,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才具有意义。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图书馆与受众之间的广泛信息交流,馆际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提高一馆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新时代的宣传工作可以直接有效地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而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宣传工作”。[2]
三、高校图书馆传统宣传方式及其不足
高校图书馆目前普遍采用的宣传形式主要有本图书馆的主页网络宣传、校园网开设图书馆子栏目、校内检索课、专题讲座、海报等。“不可否认,传统手段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在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分依赖宣传橱窗、条幅、墙报、展示牌等传统媒介,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3]
1.图书馆主页宣传。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页是最重要的宣传阵地,以提供查找图书和数字资源、读者服务、图书馆新闻动态等固定板块的讯息为主。事实上,师生进入图书馆主页绝大部分是使用查找图书或电子资源的功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主页上的其他新闻。图书馆主页作为一种延伸服务的手段,地位自然重要,但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层面却显得单一,故而甚少吸引读者关注主页上的一些推介信息。因此,网络宣传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2.校内检索课与专题讲座。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针对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常常开设文献检索课及较为专业的专题讲座。比如新生入学时,就为他们举办了解和如何使用图书馆的专题讲座。但由于自身宣传力度的先天性薄弱,该类课程与讲座影响力甚微,各高校图书馆的该类讲座上座率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主要原因还是仅仅局限在图书馆范围内宣传。
3.海报。海报是校园范围内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因其直观性备受学生欢迎。但在现如今的环境中,一来在校园里的存留时间难以控制,二来仅张贴于图书馆内的海报的影响力很有限。
总体来说,高校图书馆的宣传渠道需要拓宽,相对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读者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强度和广度来说,图书馆传统的宣传形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在宣传模式上有所突破。
4.在校园BBS上开设图书馆板块。这是许多高校图书馆希望借由校园BBS的人气而达到宣传图书馆各项服务的目的常采用的方法。通常校园BBS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休闲为主,因此,图书馆在这样的平台上的定位往往不够吸引人,相较于一些娱乐栏目,图书馆板块的人气不高,因此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新发展
网络环境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进步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必须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在高校图书馆已发展、具备了先进的信息服务的条件时,宣传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新特点。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拥有一批专业的信息人员,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优势,搜集、整理、加工、分析、检索信息,将获取图书馆资源服务的经验和技术迅速传达给读者,因而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地围绕读者的兴趣点,进行策划与开展宣传工作。
1.走近学生,关注学生的网络兴趣点。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宣传和服务对象,“读者在哪,我们就在哪”是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倡导的服务理念,也正是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南师大图书馆于2010年9月在全校范围内针对不同校区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读者做了一个关于使用SNS社区网络及图书馆资源服务的问卷调研,随后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这两个备受南师学生关注的社区网络上分别注册开通了图书馆的官方互动平台。根据受众时下的上网习惯及心理需要,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的方式,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在他们习惯使用的网络平台上,图书馆的服务讯息,这样使得原本不太被关注到的服务通过学生读者之间的传播而迅速扩大了影响力。
2.深入学生,以活动吸引学生的关注。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保障各项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有营销的理念,想尽办法向师生读者推送服务就是一种营销。以南师大图书馆2010―2011学年所主办的几项活动为例,读书节活动,“我与图书馆”摄影比赛,《拾光》学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在图书馆展出,等等,这些都是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的为提高图书馆在校园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在学生心中的亲和力而举办的特别活动,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关注图书馆。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对图书馆推广的资源服务、讲座课程的注意,达到了以活动带人气的目的。
3.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许多高校图书馆成立了学生图管会、学生自管会等,以学生为成员,承担协助图书馆开展服务和管理,参与图书馆所开展的一些学生活动,增进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等工作。这些组织,绝不应该仅仅是帮助图书馆做一些可操作的简单工作,它们的意义应该在于,使图书馆能够通过学生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用他们更喜爱的方式去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可获取信息的来源与方式越来越多,对信息的获取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心理特征、使用习惯,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力量来捕捉,因此,要发挥学生的智慧,给他们空间,由他们积极开展网上网下的活动与调研,深入学生集体,正确反映学生需求,获取更大的回报,这是图书馆在学生内部宣传工作的重心与突破口。
4.细分读者,宣传要有针对性。高校图书馆所定期举办的信息资源专题讲座,通常是按照专业、年级的差异而特意制定的,那么宣传工作也应当区分专业、区分年级、区分师生。比如对专业教师的宣传方式就显然应区别于学生,可以采用邮件定制、上门服务等形式;对于博士生和本科生,也要考虑年级、年龄、人数的差距,以及上网习惯的差异,再根据授课内容,结合数据库专业知识,来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
5.加强合作,重视社会影响力。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最大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但社会整体影响力与知名度又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度有着巨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性、文化性的社会活动来宣传图书馆的理念;主动走近新闻媒体,以提高影响力和关注度,让更多人关注本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与服务。同时,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各类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如果横向合作,联合起来,构成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彼此介绍彼此,大家宣传大家,让跨校学生能够更便利地利用资源,就能使得资源最大限度地被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宣传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源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来源于传统宣传方式的滞后与不足。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了解,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只注重投入和开发而不进行宣传和利用的陈旧观念会阻碍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只有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以学生为受众中心,充分发挥走进学生、深入学生和依靠学生等步骤,加强信息资源的宣传技巧和策略,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方可促进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发展与腾飞。
参考文献: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
本次《*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信息管理系05级学生调查小组在明教授的指导下制作、发放和回收。调查以*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所有在读学生为总体,考虑到学科、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在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通过筛选及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3.20%,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3.31%,女生占46.69%,基本符合*大学学生的总体性别比例;其中,人文科学学部占19.54%,社会科学学部占37.09%,理学学部占29.47%,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占13.90%。
二、样本分析
(一)*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途径
1、*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总计有57.94%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总体而言,*大学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与未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大致相等,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略多于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可以说,网络游戏在*大学学生中间有着较高的流行程度与传播广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各类网络游戏。
2、*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本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对于外界信息与事务的接受较快,同时,对于外界了解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游戏方面,“朋友介绍”是*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最重要途径,有50.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网络游戏的,在各项途径中居于首位。其后的是“网上宣传”,占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7.41%。而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网络游戏的则仅有15.89%。总体而言,*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过程中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大学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网络游戏作为基于网络的游戏形式其宣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大学生上网状况相适应。
(二)*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基本态度及特征
1、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9.20%,而认为有一些影响的占总人数的47.68%。这两项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88%,即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相对的,仅有21.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只有9.6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多”,高达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个别”,而还有1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表明*大学的学生,一方面认同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学园生活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样的影响尚不严重。
2、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纯粹娱乐”。同时,有60.57%的被调查者从不通宵玩游戏,有39.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通宵玩游戏,仅仅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通宵玩游戏。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而言,网络游戏的存在意义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工具。
(三)*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的认知情况
1、对绿色网游的了解程度。自“绿色网游”的概念在2005年被提出后,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的同学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4%。而只表示“听说过”的则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38.74%。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有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57.61%。由此可见,尽管绿色网游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大学的学生对于绿色网游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对绿色网游宣传情况的看法。在调查中,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的只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4%。即使算上认为“一般”的同学,也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15%。相对的,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差”的则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0.59%。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状况是不满意的,这也导致了前文所提的*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缺乏了解的问题——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绿色网游有所了解。
三、结论与思考
(一)*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特征分析
1、目前,*大学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网络游戏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网游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有57.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网游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词;
2、*大学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与网上宣传来了解网络游戏,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有关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3、在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66.88%的被调查者承认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同时,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认为“有,很多”的只有9.60%,认为“只是个别”的却占总人数的91.72%,而认为“没有”的同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15.23%。这一点也是与*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相关联的:曾接触过网游的被调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触网络游戏只是纯粹为了娱乐。
4、对绿色网游的认知状况。当前*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了解状况并不理想,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在被调查者中,仅有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占了多达57.61%。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以及重视不够,仅有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与此相对的,有60.59%的被调查者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给予了很差的评价。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官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畅通。但是,在网络问政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1、“数字鸿沟”普遍存在。由于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区差异等因素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受信息与使用网络上有着较大差异。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在年龄结构上,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在学历结构上,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4%、29.2%。与2014年底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在职业机构上,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其次为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2.1%。由此可见,“数字鸿沟”的存在,表明网络民意并不具有普遍性,许多公民不会正确使用互联网,更不会通过网络问政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2、政府官员网络问政意识不强
目前,政府、官员网站、微博、微信等问政途径,为网络问政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政府官员网络问政意识思想不到位、抵触心理等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单位或官员开通网站、微博等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在日程工作中并没有真正的使用,网民提供建言献策的时效性不足;一部分单位或官员对网络问政存在抵触情绪:主观上消极、推诿,问政平台虽然构建,实际上成为了“装点门面”的摆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一些问政平台人为设置障碍,害怕民众提一些尖锐问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事物,不能与时俱进。有些官员甚至担心网络监督、网络问责等给自身利益造成威胁,影响自身生活、工作,前途,因此漠视网民留言,对网络问政产生恐惧、抵触情绪。
3、网络问政的宣传力度不够 网络问政有政府门户网站、QQ、微信、博客、微博、论坛、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但是,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公民对这些问政途径的功能、作用、使用方法等各方面不清楚,不熟悉,导致一些公民虽有建言献策的想法、有不满的情绪,但是却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会使公民感觉无奈,无所适从。
4、网络问政制度规范不够健全
网络反映民意是一种网络问政新渠道, 但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已有的关于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与互联网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也没有考评机制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规范,比如说对网民的满意度,对网民的建言献策,政府应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反馈。在网络问政中,对于有些素质较低的网民在制度上没有明确加以制约,以至于有些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传播低俗文化,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并给政府管理者带来工作的纷扰等。制度规范的缺陷无疑给一些别有用心和素质低下的人提高了便利,从而放大了民众对政府的质疑,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5、缺乏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
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是一套保证网络问政工作长期、正常运行并能够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但目前,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流于形式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容易导致党委和政府、官员、公民缺少网络问政积极性的可能性。
二、解决网络问政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网络普及率和网络问政的实效性,消除数字鸿沟
一是国家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西部山区、偏远地区及广大农村地区的财力、物力、技术的支持和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东西差距,提高网络覆盖率。二是、加大对公民的网络知识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网络运用能力,能够通过熟练的网络知识进行网络问政,反映民意,为政府、官员建言献策,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解决广泛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三是应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完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问政平台,为网民提供更多的政治参与渠道。
(二)增强政府官员的网络问政意识
“各级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重视程度,是网络问政积极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热情、有效的回应,网络问政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①政府官员要增强网络意识,重视网络民意,把群众的需要、呼声、利益、满意放在首位。要增强网络意识,首先,通过一些网络问政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等形式,普及网络知识及网络问政知识,增强政府官员对网络问政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政府官员要身先士卒,做网络问政的先行者,通过网络问政平台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最后,加强政府官员与公民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对待网民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与网民双向互动。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真心实意的为民办事。
(三)加强网络问政的宣传力度
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位公民知晓QQ、微信、博客、微博等网络问政途径,但怎么让公民知晓并能正确使用这些途径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政府通过红头文件形式自上而下进行布置安排;其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传播途径进行宣传;再次,通过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干部利用开村委会、印发宣传页等方式进行宣传;第四,通过政府派出的有专业人才组成的宣讲团进行下乡宣传;最后,通过联通、移动或电信网络平台,以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公民网络问政的积极性,让公民了解网络问政、熟悉网络问政、参与网络问政。
(四)加强网络问政制度建设
网络问政方式的健康发展,稳步运行,离不开完备的制度机制。加强网络问政制度建设,健全网络问政制度,首先,一是建立健全网络民意回应制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30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7%的公众担心“对于举报信息只受理、不处理”。 为此,应完善网络信息回应机制,以提高网络问政的权威性。二是建立网民建言献策的奖惩制度。对不负责任的提供虚假信息和不正当言论的网民给予一定的惩罚,对提供真实信息且有利于政府网络问政的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此提供网络问政的真实性。第三,对政府官员的网络问政情况进行考核,建立网络问政的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激发政府官员对网络问政的主动作为,积极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对于网络问政懈怠,不利于实际问题解决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官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通过网络问政考核制度,调动政府官员网络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建立网络问政舆论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确保网络问政方向的正确性。舆论监督主要表现为网民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对地方政府、官民进行直接监督;以及新闻媒体、政府之间、官员本身等的自我监管。
(五)建立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
网络问政对于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以及对于政府科学决策都起到很大的促进左右,因此,网络问政不是一个“面子工程”,也不是一个装饰门面的摆设,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一项工作,因此必须建立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以促进网络问政的良性、健康、稳步发展。首先,健全网络问政的组织形式,引导网民有序参与。网民有序的参与是确保网络问政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这样可以避免因信息的虚假造成的网络问政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网络问政的效率。其次,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和完善“日常”和“突发”两种网络舆情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制度。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把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置常态化,设置专职新闻发言人,加强对新闻发言人的岗位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明确其岗位职责,提高网络新闻发言人服务意识。最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网络知识素养,并把此做为对领导干部进行业绩考核的重要一项。要建立一批政府网络队伍,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及时收集网络信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使政府网站真正成为网民反映民情的好平台。
[注释]
①侯兆晓.网络诉求渐成民主渠道[J].民主与法制,2010(07).
[参考文献]
[1]侯兆晓.网络诉求渐成民主渠道[J].民主与法制,2010(07).
二是围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等内容,组织开展“同上一堂网络安全公开课”活动;
三是充分利用展板、黑板报、橱窗、手抄报等途径为载体,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师生依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道德观和法制观;
关键词:网络化;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渠道,网络化的信息渠道和传播途径让市场营销更为的便捷,内容更加的丰富。中国市场营销发展趋势主要是进行市场营销的战略调整、制定和寻求适合中国市场营稍发展的正确对策与途径。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来实现。
一、网络化的市场营销的时代价值
网络化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很多的价值,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让商家扩大了销售的渠道,是市场营销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对产品有一个更方便和快捷的了解。
(一)扩大市场营销的渠道
当今时代下,网络化为背景的销售市场成为了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网络化让市场销售更具有真实性,能够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对产品进行了解。网络销售渠道成为新的销售渠道,消费者通过网络搜索和了解进行自主的选择。与实体的店面相比较,网络的查询更加的快捷,通过在网上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对比,通过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能够有一个更为具体的深入了解。在网络渠道上对商品d进行了解,在实体的店面中进行商品的体验,增加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在销售的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网络上下订单,实现网络服务的一体化,大大的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经历。
(二)丰富市场营销的内容
在传统的4Ps营销策略以及近年提出的4Cs和4Rs、4Vs营销策略中,市场营销的策略和内容正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结合我国企业的营销环境和企业的自身特点等情况,提出了各种营销策略的应用市场环境和适用范围。这些销售理念当中,网络作为最新的销售平台在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生活节奏正在不断的加快,网络成为消费者了解社会的主要的途径之一,消费的欲望也更加的强烈,如何找寻更加省时省力的消费手段,是消费者所追寻的目的,作为商品销售方应该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利用网络的平台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将销售营销的策略灵活的运用到合适的市场环境中。
(三)实现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
在不断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市场营销的模式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是商家能否占领更多消费市场所要考虑的重要的问题。对于产品的生产者首先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认识,把握好市场发展的趋势,了解市场的广泛的需求,明确服务的目的和端正理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模式的创新,针对不同年龄层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开展营销策略,将广告的投放和产品的宣传选购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体现。
二、网络化视域下市场营销的内容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多媒体时代已成为众多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形式,并且发展势头强劲,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这种态势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构成了强大冲击,网络营销正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步成为现代企业营销发展的又一新趋势。
(一)网络宣传
产品在投放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之前,前期应该做出具体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在对市场充分的进行了解的同时开始策划营销的策略。网络宣传成为最为大众和快捷的宣传形式是占领市场的最有利的手段。通过产品的介绍、活动的宣传、优惠方案等等项目,将消费者的目光吸引到产品上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特征、用途,充分的认识这个品牌。网络宣传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够记住他们感兴趣的产品的品牌,让消费者有购买的计划,在消费群体之间营造一种消费的氛围,让产品销售的理念真正的适用到市场销售中去,这样就实现了网络宣传的目的。
(二)网络销售
网络销售是市场营销的新手段,产品介绍让消费者有了消费的欲望和消费的目标。商家设立网络销售的平台,对用户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和服务,体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和交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为了更加的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和经历,在网络销售的过程中,可以提供免费的产品的试用和体验,让用户对产品更加的放心,体会到商家的用心。产品的配送上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的项目,送货上门,将服务精神融入到整个销售的过程中。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上
提升满意程度。
(三)网络售后
市场营销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内容就是售后服务的项目,对于消费者的产品印象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有正确的了解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有更好的帮助。所以通过网络建立产品的回访、产品满意程度的调查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网络平台为售后服务创设了环境,客服人员对用户进行回访能够提升大众对该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能够树立良好德尔企业形象。通过公开的回访平台,了解到大众的需求,及时的调整企业的销售策略,将顾客放在企业的最重要的位置,让顾客体验到企业服务的理念,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250-01
现今“90后”大学生已成为民办高校的学生主体,由于社会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与以往的“80后”大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坚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实现正确的引导,已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物质利益的多元化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使这批“90后”的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鲜明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一)个人主体意识强
“90后”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的呵护长大,个人主观意识强,集体意识薄弱,凡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懂得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有很强的个人的主见,容易乐观的相信自己,自己决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不轻易听取他人意见。
(二)网络影响巨大
现今大学生上网不仅仅以游戏娱乐为主,上网更是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平台,他们通过这个平台玩“微博”、交友、网购,使得出现了微博控,宅男宅女、非主流等新名词,这些新名词出现的背后反映出现今的网络文化。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拓宽视野的平台,同时虚拟与现实的反差带了许多负面问题,“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可以不上课但不能不上网,长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相信现实生活,缺乏与他人的沟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出现孤独症、焦虑的情绪等。
(三)攀比物质享受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90后”成长的物质环境较“80后”的成长环境优越,他们讲究吃、穿、行,特别是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更是出手阔绰。他们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劳工作,考虑的只是“面子”问题,认为父母花钱是“天经地义”应该做的,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实际家庭经济现状则是入不敷出,特别是大一刚入学,攀比之风尤为强烈,而有些家长则是过分溺爱孩子,助长了这股攀比之风。
(四)心理承受力弱
民办高校的学生经历了高考的失利,部分学生不能进入理想的学府,入学后难免有心理落差,加上学习压力和未来就业压力,造成他们承受了过大的心理负担。在遇到困难时,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和挫折,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合理宣泄,一旦受挫,就变得一蹶不振。另外,民办高校的弱势群体,如贫困家庭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业难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情况复杂,不及时掌握思想动态难免出现问题,所以这一群体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新途径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宣传新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除了高校党委和共青团委传统宣传途径外,大学生思想政治宣传新途径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设良好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公立院校的“90后”大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思想更为活跃,但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与学生工作等多部门应形成合力,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应注重环境建设,完善校园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让学生去享受学习的乐趣,发自内心的热爱校园。另外,民办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除了介绍专业特色、就业情况和规章制度外,还应当详细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艺、体育、学术等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戏剧大赛、大学生运动会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其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坚守网络思想政治主阵地
网络现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阵地之一,由于网络管理的松散性,导致庸俗、虚假的信息流入网络甚至出现文化渗透的现象,所以构建最优化的网络环境,坚守网络思想政治主阵地势在必行。民办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板块,将思政板块建设成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板块,让学生关注学校的思政板块,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通过学生在校园网的BBS,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保持他们的网络心理健康。
政府首先要清楚网络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处的地位,这样才能意识到推进公民网络参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民主参政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来激发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网络普及化的支持力度,提高投入于发展新兴民主的物质技术。不仅如此,政府还要通过某些政策倾斜对那些积极利用网络参政的公民给予鼓励和支持,以保持政治系统的稳定运行。要坚持不懈的构建“电子政府”,使共享信息在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之间成为可能,通过共享政治决策信息、政治反馈信息、服务社会的信息来提升政府政治体系的回应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拉近政治体系、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促成它们之间的交流。在社会层面,要加大宣传网络参政的力度,争取在社会营造一种网络参政的社会氛围,不仅如此,还要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普及“参与式政治”的概念,要加大网络传播功能的利用率,通过政府和主流媒体网站,大力宣传主流政治文化,带领网络民族主义从政治冲动、偏激转变为理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强调让“不同的声音”在相同的网络空间与言论平台上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使理性讨论和冷静思考成为网上参政的主流思想,从而营造一个理性、客观的社会政治氛围。在个人层面,参与网络政治的个体要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对于公民而言,要不断提高自己拼搏竞争、积极进取的意识,借助网络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维护自身的民利。
二、认真贯彻网络法制,构建和谐的网络参政秩序,依法打击网络犯罪,推动政府网站建设
对于社会各界来说,政府掌握信息资源要比它们多的多,各级政府起码掌握了八成以上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政策与法律信息资源,政府上网不但能增加信息量,使公民能方便快捷的从政府网上下载所需的信息,从而实现政治体系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同时,政府在网上及时、详细、准确的其所拥有的信息后,便能立即使真实、客观的信息传递开来,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公民随时都能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从而发挥了政府网站净化信息的功能。
0 前言
现如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广告的世界,如我们走在大街上、坐在公交车上、查阅网页时、看电视时看报纸时祭敖包都会观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告宣传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转向更为先进的网络宣传形式,在此背景下网络广告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距离现在,网络广告的发展已有十几年,具市场调查研究显示,2013年网络广告产值以过千亿元大关,其增长速度可谓成爆炸式增长,预计在今年年底网络广告产值将逼近或者超过电视广告,所以现如今网络广告可以说是广告界的大亨。但是,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项网络广告的成功与否与设计、与播放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广告不能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即使播放的次数再多,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是较低的,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互动性设计的重要性。今天,本文通过对网络广告互动性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并结合自身多年设计经验探讨了网络广告发展趋势。
1 互动是网络广告的传播中心
网络广告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就是其与传统广告传播平台存在不同,即具有通讯特征,在传统广告宣传中,如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给观看着的选择莫过于看或者不看,更不可能存在互动性,所以宣传效果相对于新时展下的网络广告来说效率较低,这一点在网络广告刚刚起步时,互动性体现的也不是很好,那么什么是互动呢,互动的实质简单的来说就是人与网络二者之间的连续作用和反应的过程。而通过网络广告能为观看者提供这一互动,如通过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这种互动模式甚至可以超过人与人面对面的广告宣传、面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在新时展下的网络广告,如果不能充分的体现出互动性,那么就与传统广告宣传媒介没什么两样,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所以说是互动性设计是网络广告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互动是网络广告的传播中心。
2 互动是网络广告的娱乐表现途径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网络大国之一,具统计现阶段我国网民已达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在网络上展开游戏、娱乐等项目的占到百分之六十左右。由此可见,网络广告互动并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娱乐的体验,因此网络广告的互动设计必须具备娱乐性,只有具备娱乐性才能吸引广大消费者,具了解,有些消费者针对某些网络精品内容、好的娱乐项目时宁可不要善于前置广告的权利。如有些网络广告公司在互动式设计时,将传统的广告弹出式方式转变为具有娱乐意义的小游戏活着猜谜游戏,广告访问量明显提高。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娱乐性设计是网络广告互动性设计的创新,通过这种互动式创新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更多的时间来观看广告,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广告湖中中,加深了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印象,提高了网络广告宣传的效果。所有广告均是由三种基本符号--即产品符号、环境符号和人物符号组成,互动广告就是可以让用户参与的广告,用户参与互动广告的积极性来源于广告的娱乐性、创意、奖品等多方面,而前者占有非常大的份量。所以说互动是网络广告的娱乐表现途径之一。
3 互动是网络广告的生命所在
在新时展下,互联网发展也朝多元化方面发展,如移动互联网、固定互联网等,由于生活、工作结构的日趋合理,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所以网民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参与网络互动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因素的发展都给网络广告互动性设计提供了机遇,所以,在网络广告互动式设计中,我们也要把握好设计方向,即减少传统广告大面积干扰的问题,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这也是未来网络广告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许多知名广告客户表明,如果广告做得有趣,而且便于大众参与,很多人是可以自觉地收看广告,甚至重复观看。互动性将最终决定网络广告的命运。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网络新兴大国,网络广告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这就给网络广告的发展提高了良好的机遇,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增强网络广告的互动性设计,使其更具互动色彩,提高网络广告的娱乐性、趣味性,使其更具魅力,吸引广大消费者,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推动我国网络广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克.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应用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网络除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影响和改变之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
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集中映射了大学生的精神、行为以及思维等方面,把思政教育从以往的教师为主的单向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网络宣传的优势,如影响力大、渗透性好、宣传面广等优势。这里我们以某市科技大学为例研究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现状。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习惯与访问学校的思政教育网站。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思政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这一现象说明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认识思政教育网站与学生自身的关系,他们认为这个网站仅仅是为了一些公告和通知。另外,大学生浏览网页时很看重网站的栏目设置、颜色布局等,但是学校的网络没有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是有原因的,例如,在网站的管理和网页的更新方面,由于管理人员只能进行公告的工作和文档的上传工作而不具有网站代码的编写等技术,因此,管理人员并不能及时地对网页进行更新,这就导致学校的网络教育思政网站时效性差、凝聚力不强。此外,在网站宣传和新闻采编方面,学校没有专门负责新闻的采编、稿件的整理以及图片的采集工作等人员,这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所的内容缺乏互动性和生动性。因此,要想推进思政教育网的建设就要从内对网站内容进行强化,从外对网站的宣传力度予以加强。
2.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
2.1加强经费投入
网络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要保障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就要加强对相关的设备和仪器的经费投入。因此,学校应对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予以重视,建立部门监管机制、定期考评机制等,要有专门管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宣传的工作的领导,要形成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网络的思政教育宣传的保障机制,要落实专门的经费和人员编制,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设备水平,从制度上保证技术具有领先性。
2.2创新管理模式
要组建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进行管理的办公室,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管理模式,这个办公室之下应设立宣传策划组、评议监督组、网络技术组和信息采编组。宣传策划组负责宣传工作的策划、线下宣传和网络的互动工作;评议监督组负责网站的评价和监督工作,并进行改进措施的反馈;网络技术组负责利用技术对网站进行建设和维护;信息采编组负责对新闻稿件进行筛选和采编。此外,教师要培养一批作风正、业务精、政治强的学生干部参与到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管理工作之中。作为管理后台和技术支持,教师要对思政教育网站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控,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所喜欢的网站,保持网站的互动性以及特色性。
2.3优化思政教育网宣传内容
高校的思政教育网站和商业性网站不同,其内容应该紧跟时化,要能把握主流。此外,高校的思政教育网站的内容应该要有吸引力、有原创性以及知识性。为吸引更多的原创性的作品,应开展一些比如比赛这样的活动,并在网上进行评选,这样既可以提升网站的互动性,又可以增强网站的凝聚力。
此外,为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还可以转载一些名师课件、教育讲座等;举办一些辩论论坛等;开设一些在线课堂,以增强网站的互动性;结合一些大学生创新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丰富思政教育网布局架构
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首要的就要重视网站的整体的布局的设计,使得各层次的网页具有统一的排版形式、多元的色彩基调,并且设计要具有连贯性。思政教育网站的整体布局的设计应该与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等结合,以在总体上对网站上进行构架。通过一些服务平台(如查询档案的系统、网上选课的系统等)的导入来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一些互动栏目(如贴吧、留言板等)的设立来增强网站的互动性;通过一些专题栏目(如师生的博客等)的开设来增强网站的沟通性。以班级为单位设班团主页,建设一些能够丰富网站的实质性的内容,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凝聚力。在完成网站的基础的模板和内容的搭建工作以后,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网站的宣传。
2.5规范思政教育网规章制度
要建立网站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思政教育网站能够有序地运行。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思政教育网站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引导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健康地网络交流,对先进的文化进行传播。在网站上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开展多种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做到科学上网、规范上网、文明上网。要制定网站的信息负责制和信息审批制,使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办公室要审核其下设单位报送的信息,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高质量。
结束语:网络除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影响和改变之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改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在对高校思政教育网站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利用该网站,接受积极地思政教育,从而使网络思政教育真正地起到宣传作用以及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3(01):157-15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10
Abstrac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shape the ima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is an important way, it is not only a public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developed in the network era is to achiev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 important working method and network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this paper first analysis the propaganda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means of publicity, and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d in news propaganda advantage.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blog, micro channel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d in news public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university news propaganda; micro blog; WeChat
1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容及特点
1.1 新闻宣传主要内容
高校新闻宣传是一项树立学校人文品牌形象、汇聚人心的工作,它包含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外宣传工作做得好能够有助于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提高招生效率,并且能在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时获得优势地位,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对内宣传把控好,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师生员工人心向背,树立“以校为荣”、“以校为家”的思想,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进而促进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①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宣传学校改革发展。学校在不断发展,而发展中经历的升格更名、获得学位授予权、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办学、重大事件在学校举办等等,这些都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新闻事件,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升级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和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学校发展近况。
二是高校在办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突破或新亮点。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办学实力的逐渐增强,学校自身的科研、教学等方面呈现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和新突破,很多专家学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或提出对社会生产力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等等,这些都是新闻宣传的重要资料,能够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是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学校校务工作中常常会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比如教师节表彰会、对外交流会、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学术交流活动等等,这些大型活动学校都应该重视其宣传工作,在新闻宣传报道中,让社会公众和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文内涵。
四是招生就业情况。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规模以及新生报到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新闻报道和宣传能够让社会更多人了解到学校的优势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让加深校友对学校的情感,更加努力地为母校增光添彩。
1.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的特点
一是缺乏互动。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交流逐渐高速化、便捷化、互动化,但是高校新闻工作却始终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单一宣传方式,这种传统的新闻宣传方式忽视了受众的感受,没有与受众形成那个互动交流与信息反馈。②比如很多高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但是缺乏留言板,师生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此外学校的校报也是传统的宣传方式,读者不能有效及时反馈信息。二是新媒体的出现突出传统媒体的滞后性。新型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多,从它承载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新闻需求,受众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信息资源,信息接受效率高。反观传统高校新闻宣传方式,主要以报纸、广播等为主,新闻传播方式单一,新闻内容时效性差。
三是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宣传提供了平台。新媒体拥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覆盖面广、资源获取便利、信息资源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等优势,它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技术等能够向受众迅速新闻信息,提高新闻宣传效率。因此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高校新闻宣传打造全新的平台,比如开通学校官方微博、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等等。③
2 目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途径
2.1 传统媒体宣传途径
传统媒体宣传途径主要包含广播、报刊、杂志、校园公告栏等等,这些传统的媒体认可度高、受众基础广泛。比如报纸,它是一种古老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人们通过报纸可以知晓全方位的新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报纸已经从以往单纯的新闻性向娱乐性、社会性以及新闻性三个特点转变。高校新闻传播通常选择报纸的形式,报纸的阅读群众覆盖面广、发行量大,文字说明详尽,能够设计不同的板式,信息容量大。而广播是比电视更早的电波媒体,以校园广播为例,它是高校新闻信息的重要广播平台,具有受众广泛、接收地不受限制、接收方式廉价、普及率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除此之外高校该可以建立官方网站,提高学校宣传效率。
2.2 新媒体宣传途径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新闻传播也变得多样化,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新闻宣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互联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网民规模达 4.85 亿,微博用户数量增长迅猛;网络新闻使用率为 78.5%,用户达 3.3 亿。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新媒体形式越来越广泛,微博、微信等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比如微博是一个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获取的自媒体平台。单位或个人都能够开通微博账号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它是新闻宣传方式的革命。在互联网媒体时代,高校必须合理灵活地利用这些新媒体渠道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树立高校良好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3 新媒体运用于新闻宣传的优势分析
3.1 符合受众心理需求
2012年是高校微博发展最快的一年,这一年教育领域开通的微博达到16166个,其中高校机构账号11193个。校园团体账号中校园知名人物的数量高于大学教师的微博数量,青年人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除了微博外,微信用户逐渐扩张,微信在“90”年轻人当中形成燎原之势,迅速占领市场。对于追求时尚潮流的青年人而言,新媒体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成为青年人追捧的热点,而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新闻宣传正好是符合受众心理的表现。
3.2 塑造学校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新媒体传播覆盖面广、受众基础广泛、互动个性强的优势,它在信息传播上表现出鲜明的裂变性和跟随性,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推广学校相关新闻信息,将学校的重大活动、招生咨询、就业成绩、学术活动、特色教育等最新资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增强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能够帮助学校树立正面而积极的品牌形象。此外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高校的风景摄影、校园活动风采、杰出校友、优秀学生等等,能够引发师生讨论,强化宣传效果,帮助学校塑造良好的社会声誉。
3.3 开展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现代人们的交流方式。新媒体网络中的QQ、短信、微信等平台软件具有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逐渐取代了以往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实现了无区域、无空间的交流模式。思政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根据班级学生所使用的媒体软件来实施辅助教学。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师开通微博、微信、QQ等媒体平台软件,利用软件自身存在的功能建立一个班级聊天群,在群众与班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状况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放映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4 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途径
4.1 做好新闻话题内容策划与更新
高校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就必须重视对新闻话题的选择和内容策划上,做到贴近实际、专注而具体、深入而详细,在微博微信信息频率上要掌握一定的量,适当采用鲜活、创新、生动的网络语言,比如“小编将每天推送校园新鲜事”、“关注我一定是最有节操的好骚年”等等,在微博用语上可以模仿天真懵懂语气的“生活一点通”人物,可以塑造活泼可爱的“知识小百科”形象,从而赢得受众更多关注。
4.2 注重与受众互动交流
在高校官方微博微信运营时要重视与粉丝的及时沟通与互动,掌握粉丝舆论动态,分析、管理以及回复粉丝,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4.3 及时掌握舆情
在网络舆论中,广大网民的情感、态度、观点得到广泛交流与沟通,而社会焦点问题发挥的影响力也随着网络舆论的热度改变。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化使得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情信息有正面和负面之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难免碰到负面舆论,因此在处理网络负面舆论时要重视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广泛开辟渠道,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构建起一支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网络舆情管控队伍,以便防患于未然。
5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以其信息传播实时性和精准性,传播内容的互动性和直观性,传播主体的年轻化、高学历等特点俘获了一大批青年群体,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新媒体运用于高校新闻传播要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成长之路,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和质量,必须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强化受众互动、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沟通策略,这样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才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注释
结合上述的一些问题,社区营销有需要给予新的定义,需要提出新的思考。
社区服务运作的规范
如何做好服务是一直以来营销人所最为关注的命题之一,社区服务更是一件细微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社区营销建设的发展,服务工作如何做?必然要有所考虑,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运作。
1、 建立可以实际运作的服务条款,这样的条款要建立在自己产品与事实的基础上的,里面要详细列出操作规范,列出责任与义务,列出相等的考核机制,建立可以储藏的服务对象,规范员工的操作守则,尽量完善条款的意义所在。
2、 要有系统化的服务项目与对象条件,服务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需要面对的是自己产品的对应消费者,每个项目的要求要以操作与实际出发,不可以短时间的盈利性质为出发点,要照顾到消费对象的实际需求,同时能够有一些附加的优惠,当然不能够从捆绑的角度出发加以运做。
3、 培训与演练非常重要,要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对服务的具体项目进行专门的设计演示,比如语言上的,口碑的规范,行为的识别,问题的处理,反馈的信息处理时间,服务承诺的兑现,简单的必备工具,经常联络方式的应用等,需要细致的服务准备。
4、 找寻服务对象,一般社区的特点是早晚流动,中间休闲的特点,中间以家庭核心的老年为主,家庭妇女为主,所以对象的标准是要看什么产品,适合什么样的对象,怎么寻找?目前的通用做法是以单位合作的方式切入,或者寻找一个什么活动的机会,根据新的社区情况,找寻服务对象需要建立一套以家庭为单位的目标寻找突破口,逐步滚动与推进。
5、 服务的标准,营销人员要在服务的标准上做文章,要体谅服务对象的所有发出的声音,主动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可能开出的一些过分要求,这样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面对面服务时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知识的传播作为社区服务的标准化要求,同时建立可以互相委托的信任关系。
6、 做好优质的信用体系,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信誉,无论出现何种情况,营销人员要以人为单位,沟通信誉的种种途径,掌握与交流双方的信用度,合作才能够长久,服务才有价值。
以上六点只是一般的社区新动作,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下作出新的规范与要求。
社区网络建设的意义
建立自己的社区网络在新的营销环境下越来越重要,网络的存在将是社区营销的基本保障,社区网络如何建,建设什么样的网络是有效果的,网络的利用点在什么地方等是需要弄清楚的,社区网络的营销体现又如何发现呢?
社区网络如何建设需要看产品的使用范围与消费对象,一般网络的建设是以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为单位建设的,可以是小区,也可以是街道,可以是服务中心,也可以是家庭,要划出网络的建设成本与实际使用范围,社区一般的网络要经常有网络建设对象,能够具有公共效能性质,有可以展示的条件将更加完备。建设什么样的网络是有效果的呢?网络由于是可以拆除的,所以也可能是别人的网络,也可能是不常用的网络,但必须是产品的使用者,或者是热心介绍与推广、展示的单位或个人,要有发挥宣传的阵地作用,主要的目的为推广产品作准备的。
社区网络的营销层面如何展开,就要看社区的整体功能与产品的适应度,通常社区网络的建设者有一个基本的利用构想,建设与使用是同步的,比如对于一个便利店当作一个网络,就需要围绕这个便利店展开一些促销工作,这些任何的厂家都可以做到,但需要统筹营销的整体计划,网络的利用点不在于促销一两次活动,而是要有长久的形象展示,做包装也是一种,现在的社区需要知识型的社区动态包装,形象与获取的价值推广同等重要。在展开当中,要考虑社区的经常性行为,时时注意网络社区周围情况,及时加以利用,真正开展联络机制,电话与上门是非常关键的设计项目。
社区宣传如何定位
社区的宣传工作,要根据社区发展的变化而设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以知识为代表的,需要开展科普活动与宣销相结合的活动,重点在社区各个活动中心,科普活动作为一种常规的宣传模式,在社区操作已经比较多,所以在选择上,需要提升教育的途径与方式,现在的餐饮与娱乐,有奖与健康教育,旅游与推广教育,展览与推广教育等都是社区新的科普活动,也是一种商业操作的宣传手段。
2、 实物展示与展销是社区的新展示机会,消费者从传统的被迫接受需要从自由挑选的角度给予体现,充分吸纳与集中教育是社区宣传的一大特色。
3、 以家庭建设为背景下的宣传成为主要新生力量,家庭讨论与参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挥他的作用,所以家庭宣传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对象,无论什么产品,只要需求,就可以应用性的加以宣传与推广,家庭也是网络建设的基本单位,设计家庭可以使用的宣传途径,将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宣传目标。
4、 传统的邮寄、夹报、散发、广告牌、板报等已经在转变的基础上,需要更新,打折与促销一直是一种手段,在宣传上,可以将以往的行为统一提炼,结合新的需要,不纯是做广告,以人性化的需求,进入社区。
5、 结合新社区范围扩大的需要,统一社区形象工程上,占营社区的各种服务条款上,在可以利用的便民对象上,宣传社区与宣传产品结合在一起,达到效果。
社区宣传的目的在于需求的拓展,是需要有所回报的,因而现在的社区将更加突显利益的分配上,也将社区宣传的多方面利益点暴露出来,更有利于宣传。
社区销售的结合点
社区的销售工作在直面营销的时候,现在也变的非常苛刻,社区营销当中,主要是目前社区已经是一个消费的潜在力量,首先连锁店的大面积出现,为社区销售带来全所未有的机会,也给传统销售提出挑战,送货上门与上门服务,24小时营业等,已经是新社区的必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机会也将有一次新的变革,等消费者不如送消费者,所以建立社区强大的销售对象已经变得非常现实,可以预测,未来社区的销售将越来越便利化,任何做到现有条件下的社区销售,也有几种方式,首先,仍然以传统店铺在社区的连锁建设,靠就近解决销售问题,尤其是社区的超市与连锁店,目前已经是推动的方向,许多专营店也在社区有所突破,专营销售成为一种新的开拓渠道,简单而实用。其次,社区直销业的蓬勃开展,也是新社区发展的基本要素,直销进家庭,直销进社区,直销节约成本已经成为共识,加上良好的教育已经不成为直销的障碍,社区直销业是开拓社区营销的主要营销战术。最后,社区的良好公共基础,将为社区的销售有一种全新的展示,店铺式销售将在社区落脚,重新有社区消费力量的前提下,小规模经营是未来社区发展销售的模式之一。
社区销售的最大效能是可以复制与重复利用,社区营销的基本方向也是需要在社区就能够创造效益,因此,社区销售的建设与看好点不仅仅在于一种买卖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商业机会,一种竞争下的多重营销体制。
社区窗口的作用有多大
任何企业如果要进军大范围的市场,社区的争夺是必然的,可以想象,未来的营销重点就是看谁对社区的资源掌握多少了,比如消费群体,忠诚的客户,经常的对象等,所以要从现在做起,强化对社区窗口的建设与规范。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网络在全球以及我国范围内的飞速发展。21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之势,将触角触碰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全,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正在改变着世界,正在冲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网络丰富了物探研究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网络己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阵地。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采取的是单向性的灌输方式,基本上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面对面的讲授、谈话,缺乏与受物探研究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者之间有效地互动和及时反馈。而且,物探研究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者掌握的信息知识量有限,内容陈旧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影响力和感染力。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则改变了这种状况,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己不再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影像,进一步丰富了物探研究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物探研究院职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点燃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和敏感点。网络好比浩瀚的海洋、信息高速路,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在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一应俱全,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尽收眼前。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挖掘最新的时事资料、国际动态、理论成果、典型事例,从而丰富和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提炼出适合物探研究院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彻底扭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可见,网络就是一个聚宝盆,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促进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和增强了其感召力和渗透力。
第二,网络拓展了物探研究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互联网的特性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作用时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将文字、图像、音乐、影像融为一体,实现多媒体的一体化,兼具报纸、电视、广播其他媒体的特点,并弥补其信息量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改变了原先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书本、文件、报刊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途径,人们只需轻点鼠标,查找相关网站,各种信息就会展现在眼前。这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宽了信息获得的新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的日益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上物探研究院职工的接受能力提高,通过设立主题网站、论坛、博客等各种物探研究院职工喜欢感兴趣的形式,让物探研究院职工参与其中,真正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的特点,可以让物探研究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者和被物探研究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者双方互动和对话,甚至可以互相转换角色,这样就可以做到直抒胸臆,将心比心,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必遮遮掩掩,相反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更利于交流、沟通和问题的解决,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网络不但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补、新渠道,还为创新现代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手段。
第三,网络使物探研究院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由于网络虚拟性、隐匿性、交互性的特点,物探研究院职工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聊天室”毫不保留地说出心里真实的想法,不必再胆怯害羞。教育工作者可以真实的掌握物探研究院职工的思想动态,并根据不同物探研究院职工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物探研究院职工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难题。物探研究院职工们也可以纷纷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念,见解,物探研究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者经过搜集、整理、分析找出物探研究院职工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政治宣传工作。
在我们物探研究院,特别是覆盖整个江汉油区的局域网建成以来,网络作为政治宣传阵地,逐步发展,其间,江汉油田各个相关部门,各个二级单位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了一起。政治宣传工作也逐步开始重视起网络这个重要的媒体,从我们物探研究院的局域网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政治宣传工作的一块坚实阵地。
毫无疑问,近年来网络与政治宣传工作的密切联系有力地推动了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成效斐然。但是,也应看到,在运用网络开展政治宣传工作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不够;自身特色不够鲜明;互动开发不够,与职工的互动交流很少,网络的优势未能充分显示;物探研究院网站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为政务公开服务,运用网络在实现电子政务方面的功能还不够;网络维护人员的技术力量和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物探研究院的网站在在政治宣传工作方面应发挥导向性的重要作用。党群、共青团等部门应当是政治宣传工作的主力军。这些部门的专栏不仅承担着政务公开的职能,而且,还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吸纳职工群众建议,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这些部门的专栏应当着力加强政治宣传工作的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以丰富的网上内容,生动活泼直观的形式,通过日常工作,通过网上办公程序,向职工宣传我们和各项方针政策,我们的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热爱企业,服务企业的观念。
物探研究院必须加强网络队伍建设,促进网络管理的和谐。加强物探研究院网络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的强大组织保证。一般而言,网络建设和管理人员要具备以下素质:其一,讲政治,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二,讲学习,具有娴熟的网络信息采编、制作、能力;其三,讲纪律,具有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其四,讲创新,具有围绕网络舆论引导全过程的领导、管理、经营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由于物探研究院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广大职工的理想与信念、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工作与学习情绪、对社会对家庭的态度、个体的行为,所以网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影响力的大小。要提高网络队伍素质,就必须加强与提高物探研究院网络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走出那种在物探研究院工作学习条件优越且方便,所以不用去专门学习的误区,以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投身到学习型单位的创建活动中去。通过学习,树立“所有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习的观念”,克服那种“认为学历高,不用学习”的短视行为。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要认真学习理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物探研究院网络建设和管理人员就是要把广大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贯彻在网络管理工作当中,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三、网络与政治宣传工作相结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占领网上政治宣传的主阵地。网上政治宣传教育,与其他传播形式的政治宣传教育一样,首先要把握好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唱响主旋律,这是政治宣传工作的一项首要准则。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发挥好网络的作用,提高宣传声势和力度,为构建和谐物探研究院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准确把握好职工群众需要,处理好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政治宣传工作的成效如何,要看内容是否与职工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是否符合职工的需要,广大职工是否愿意接受。在研究判断群众的需要时,当然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职工的需要,突出广泛性,同时兼顾特定群体的正当需要。网络受众对政治宣传工作物内容表现形式的需求应当是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条文罗列,或者刻板的说教,所以,网上内容应当是对政治宣传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和讲解。在对政治宣传内容的介绍方面,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系是严谨性与可读性的关系,可读性强并不是夸张、杜撰、虚构的代名词,而是要建立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严谨性与可读性强是要同时具备的,内容不严谨,可读性就没有意义了。内容虽然严谨,可读性不强,职工不愿意看,也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在最基础的文字方面必须有专门的“技术”支持,有稳定的、高质量的稿件来源。
三是要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内涵,网络传播要取得政治宣传工作的良好效果,关键是要处理好题材。在收集题材时把握好广度,在而不是仅仅抓取个别特殊事件重复炒作,或者是干巴巴地宣讲文件,应当多讲讲职工身边的事情,同样的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时间段来进行分别宣传,通过比较和对比,凸显出当前物探研究院的宣传主题,就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是做好网络政治宣传工作的资源整合。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互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形成各部门、各方面紧密配合,协同开展政治宣传工作的态势。政治宣传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仅仅依靠专门的政工人员不行,仅仅几个相关部门去做也不行,在网络和政治宣传工作结合这方面,合作、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才能使网上政治宣传工作在新时期实现覆盖面上、方式方法上、总体成效上新的发展和飞跃,为我们物探研究院在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是明确职责、加强配合,进一步认识到物探研究院网站建设的平台性和时效性。物探研究院网站管理乱,甚至出现“无人管”现象,面对该现状,物探研究院该对所有网站逐一筛选,明确网站的责任单位,做到“网站有部门问,部门有专人问”。在明确职责后,各部门、单位之间也要加强配合。物探研究院网站作为服务广大职工的平台,无论是从信息还是交流反馈,都得注意相关内容的时效性,各部门、单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更新、维护及管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和中央网信办《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配合办好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根据平度市委宣传部要求,结合正在组织开展的青岛市中小学“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时间和主题
时间:9月19日至25日
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宣传周活动重点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xx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会议、展览等多种渠道和形式,通过全体网民的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
二、主要活动安排
(一)主题日活动
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宣传周活动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主题日活动:9月20日教育日、9月21日电信日、9月22日法制日、9月23日金融日、9月24日青少年日、9月25日公益宣传日。
(二)具体活动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家长会、教师会等形式,通过学校网站、学校教师和班级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利用学校的班班通设施结合微机课等方面,在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网络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各学校和教体局机关要在9月16日之前完成网络安全宣传周主形象海报的制作,并在学校宣传栏、微机教室等特殊场地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各学校要认真组织部署工作要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体局通过办公室组织机关工作会议,利用学校班班通设备、多媒体、网站等,广泛宣传网络安全口号标语、卡通漫画,播放收看附件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和平度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推进会报告。
3.各学校要与已经开展的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已经组建完成的各类宣传渠道以及通过官方网、公安微博、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转发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推送公益广告、发送宣传教育材料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发挥团委、少先队的作用,广泛组织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4.结合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教师观看科普视频、研讨交流、争当网络安全宣传员监督员以及开展新媒体主题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