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路运营安全

公路运营安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路运营安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路运营安全

篇1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ighway career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heavy truck's hard to contro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the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 occurred frequently. Set up and perfect the expressway 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and th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effectively combined, from driving personnel and heavy trucks grabbed, to ensure good highway operation environment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heavy truck, the highway, the operation safety, driving speed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速公路作为客货车的运输平台,其安全性是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安全到达目的地的重要保证,载重货车运输占总运输比的55.5%,可见载重货车运输在运输里的重要地位。随着载重货车的大型化、载重化的发展趋势,对道路交通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加深,超载现象严重,运行的灵活性能力较差,对高速公路上其他类型的小型车辆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对实现安全的高速公路运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高速公路运用存在的问题

1.驾驶员不当驾驶

驾驶员作为交通运输的行为主体,对交通安全事故有着主观的能动性,驾驶员的驾驶经验、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心理素质等都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在运输的同时接打电话,与他人进行交谈,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大原因。载重车辆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现象比较普遍,通常载重货车的车速要比小型车辆的低很多,尤其是满载以后的货车车速就更低,根据在湖北襄荆高速公路的现场车速勘察,根据车速和道路行驶状况,统计出载重货车的行驶时间一般都能达到五个小时以上,再加上高速公路的视觉疲劳,导致驾驶员反应能力下降和操作敏感度降低,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也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当其行驶受阻或受到干扰时,会产生厌烦心理,引起超速行驶造成的追尾等交通事故。载重货车经常不按照高速公路交通法规行驶,长时间占用其他车道,挡住小型车辆行驶道路,纵向间距不足,短距离的超车变道也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 载重货车超载行驶

由于载重货车的运输性质,超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载重货车的行驶理论表明,货车的制动力、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力和阻力都对安全行驶起到一定作用。由于超载,货车的制动力和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克服货车的惯性,导致短时间内减速能力下降,引发交通事故。而超载货车的重心高度增加,甚至偏离正常的重心点,降低货车横向的稳定性,在转弯和超速的情况下极容易发生侧翻现象。超载货车的超载情况也会影响货车不同程度的破坏轴载重能力,增加路面被破坏的程度,如被损坏的道路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理,随之而来的是影响整个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行驶。现今状况是载重货车的超载率已经到达正常载重额的一到三倍之多,解决载重货车超载问题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首要重要内容。

3.道路因环境引发交通问题

高速公路的交通设备设施和技术管理存在着很大漏洞,比如电子眼的设立与道路状况的提醒标牌没有很好的提醒驾驶人员减速安全行驶,驾驶人员高速行驶过程中利用车内雷达等道具检测到电子眼的设立地点,只有在有电子眼的路段减速行驶,电子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隧道内的建设存在照明度低、环境噪声大、一氧化碳和烟雾浓度过大、能见度降低等问题,影响驾驶人员的正常道路判断能力,容易引发洞内交通事故。另外,缺少交通指挥人员对不安全行驶车辆的警示和对道路突发状况引发不安全状态的及时提醒,也是高速公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高速公路的安全隐患对策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飞速发展,襄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沟通汉宜高速公路和汉十高速公路,连接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缓解207国道襄樊至荆州段城区车辆的压力,进一步增强湖北省大三角经济区公路主骨架的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如何更好的建设襄荆高速公路,增强其安全运营能力是现今思考的重要内容。

1.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

驾驶人员的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驾驶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驾驶技能,交通部门应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安全驾驶常识,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让驾驶人员感觉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从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出发了解违规驾驶的后果及影响,避免驾驶人员疲劳驾驶、操作不当所引发的交通事故。

2完善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

在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领域中,首要任务是完善载重货车的相关法规。例如,对违规车辆和驾驶人员严厉的经济处罚和和相关的驾驶政策处罚,对标示吨位大小的货车严格限制载量,避免超载现象发生。根据高速公路的路线环境条件合理设置限速标志,对载重货车进行专门管理,定期在个收费站检查驾驶人员的安全规范度,同时定期对高速公路的道路状况进行巡视。成立能在最短时间进行交通事故救助的交通管理机制。对载重货车专用道实行计重收费措施,可大大解决超载超限问题,减少道路的后期养护费用,从交通管理工作方面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系数。

3.建立交通安全体系保障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需要硬件的不断完善,考虑交通量的不断增长修建货车专用道的资金投入难度较大,提出良好的设计方案有助于降低道路检修成本。襄荆高速公路在运用七年当中未曾有过大修,新的设计思路不断融入,保证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与此同时,增强科技技术的投入,人性化管理道路交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健全的有效的电子眼功能、冲击性较强的限速标志、在上下坡道增设减速带、安全等设施,在隧道中增强通风、照明、消防工作。这些都是高速公路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总结:

载重货车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有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完善,为建设四通八达的道路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社会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为促进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国内已有多条高速公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划分出货车专用道并取得较好效果,襄荆高速公路也在努力实现车道划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为更好的提高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响应国家政策保障整体的运营坏境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建平,柳本民.货运交通对高速公路安全性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 2005(3)

篇2

一、交通安全设施对公路建设正常运营的重要性

交通安全设施属于道路的基础性设施,它对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和减轻事故的严重性,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提供视线诱导,增强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的配套设施,包括:安全护栏(含防撞缓冲设施),防眩设施,隔离封闭设施,照明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隔离墩等其它安全设施。每一种安全设施都对公路建设正常运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起到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

(二)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的主要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它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

(三)防撞设施

防撞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撞筒等。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防撞筒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同时也有诱导视线的作用。

(四)隔离栅

隔离栅的主要作用是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同时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与公路分离,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

(五)视线诱导设施

视线诱导没施主要包括分合流标志、线形诱导标、轮廓标等,主要作用是在夜间通过对车灯光的反射。使司机能够了解前方道路的线形及走向,使其提前做好准备。

(六)防眩没施

防眩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对向车灯造成的眩光,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七)桥梁防抛网

桥梁防抛网主要设置于天桥或主线下穿的分离守交以及主线上跨铁路或等级较高的其他公路的分离立交上,用于防止杂物落在桥梁下力的道路行车道上,保证行车安全。

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

(一)标志的设置

结合道路的交通特点,标志的设置原则主要是使道路使用者在高速行驶的条件下,能正确、完整地捕获有效信息,如方向、地点、距离等,并强化对车辆的引导作用,合理地引导车流,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的作用。此外,全线标志布设应均衡而不宜过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标志结构形式设计及标志的布设与道路线形及周围环境要协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提高标志的视认性。

(二)标线的设置原则

主线上为四条车道边缘线,两条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线宽为20cm的实线,车道分界线采用线宽为15cm的虚线;在互通立交出口、入口处及收费岛头前画收费岛斑马线和路面导向箭头,在收费站广场画减速斑马线;加减速车道、辅助车道、匝道硬路肩渐变段的车道边缘线需现场顺势过渡,避免出现硬急弯;在适当的位置画车道标记标线。

(三)防炫设施的设置原则

设置时结合道路实际,一般在无法绿化的路段中央分隔带上设置防炫板。防炫板为钢质板、玻璃钢制作,设置间距为50cm~100cm,倾角为8°,通过连接件架设在中央带护栏上或是以单独结构安装。为了改善视觉感受,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多采用绿色。

三、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

(一)交通标线施工

在材料运往工地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采用的涂料、下涂剂及玻璃珠的样品及出厂检验合格证书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所有运往工地的热熔涂料,下涂剂及玻璃珠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到达现场以后,充分利用锥形交通标、施工提示标志等安全设施管理好现场交通,并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以保证路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浓将热熔釜装载于车上,配以液化石油气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熔融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充分搅拌、混合使涂料均匀。可用扫帚、板刷、干燥器等工具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确保路面无松散颗粒、灰尘、油污或其它有害物质。严格按照设计图标明的位置和图形进行标线位置的量测,确定标线的正确位置,用打水线车打好水线,并符复核尺寸。为了提高路面与涂膜的粘接力,须在路面上先涂抹适量的下涂剂,待下涂剂不粘车胎、不粘灰尘、沙土时才可进行标线涂布作业。涂敷前应进行施工设备的调试及试划以确保施划出的标线的色泽、厚度、宽度、玻璃珠的散布量等符合设计的要求。为了保证夜间的反光效果,在标线涂敷的同时要撒布适量的玻璃珠。划线时要注意检查表现的厚度、尺寸、玻璃珠的撒布量及标线的形状等,决不允许不便桥现象发生。及时整理施工机械,扫除施工残留物,确保施工现场清洁。

(二)交通标志施工

1、施工放样

篇3

中图分类号:U418.2;F5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42-01

为了避免出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责任制度、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安全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实施。进而确保广大司乘人员安全出行,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因此本文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进行分析论述。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多数的企业单位都认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工作只是一项形式工作,另一部分认为其是一种形式上的安全教育工作,甚至会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对安全管理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而这些带有成见的认识都是片面性的、错误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只有切实的融入到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中,在建设过程中明确机构体系、各个责任部门的安全权责以及安全生产目标,才能实现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规划运营管理的整体方向;只有安全权责分明,才有可能在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并且追究责任,具备以上几点条件能够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安全化、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仅仅只是安全教育工作,其更是促进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保障,需要每一位高速公路员工都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条例与遵守法律法规开展作业,其能够对日常作业的安全性提供必要依据,使操作能够更加规范化。若在高速公路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遵守这些安全法规与制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使员工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工程建设延期,甚至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还需要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一线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安全化以及高效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会阻碍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相反,其还能够促进日常管理,为整个高速公路企业安全稳定运转提供保障。保证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人、材、物能够顺利且安全的投入到运营管理过程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其是对出现安全事故的紧急预案,为重大安全事故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体现着风险管理与监控环节的质量水平。

高速公路企业有必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情况相结合,此种方式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水平,同时还能促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朝着安全化、有序化、规范化的道路方向发展。

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其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实施的必要性,针对不同施工情况能够提出必要可行的标准化方案,将高速公路的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新台阶。具体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政策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且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例。

第二,组建专家团队的必要性。单凭政策的推行并不能完全的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其具体的落实还要满足先进的技术条件。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专家团队已经基本成立,这也表明了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因此其实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

第三,法规条例的必要性。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相关的法律条例来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也是法规条例的一部分,因此其实施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四,技术的必要性。为了能够保证机械作业设备的正常规范运行,需要尤为重视施工环节的技术使用,以保证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先进化。

第五,强制的必要性。法律带有强制性色彩,相关的安全监控管理部门要对违法行为做出公正严明的判断,安全标准条例则是重要依据。因此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三、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

我国高速公路处在扩大建设规模与维护的高峰时段,参与高速公路日常维护施工的相关单位也在不断增多,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当前形式下,高速公路建设与维护单位将公司的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施工中缩减材料费用与建设工期,这样使得高速公路建设、维护质量未能达到预期的标准要求,进而一些危机安全的隐患频发。为了预防这一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并未制定高速公路的相关质量标准,只有一些相关的技术性文件中具体的指标要求。例如:各个服务区之间的间距要小于60km,在部分交通流量较大的区段,服务区的间距要小于50km。高速公路额服务功能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车行的畅通,保证路段的通行车辆方便快捷;其二是汽车加油、修理,同时在服务区内还能提供较为舒适的休息环境;其三是高层次的贴心服务,提升服务的质量,并且保证行车环境的美观与舒适。

从高速公路开始联网之后,就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驾驶人员的违法乱纪情况的发生,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损失。但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运行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例如:文明服务要求不一致,各路公司标准不统一等。与此同时,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对待工作,出现违规车辆补收通行费用不一致的问题现象。因此,高速公路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将工作内容细化,不断更新完善各项规章条例,进一步的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严格化、标准化、有序化,同时也是完善运营监管体系的必要途径。

高速公路本身就具有的零散性以及线性管理特点。由于高速公路的服务距离较长,服务面积较广,使其呈现零散分布。若想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就要合理的降低成本,严格规范各个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就是达到规模效益的最佳途径。实现良好的规模效益即集约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化管理能够帮助高速公路企业实现企业的转型,促进产业的规模化,树立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品牌能够促使其在广泛而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以上论述得知,企业要从自身的发展作为考虑的出发点,将标准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采用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手段促进高速公路发挥其积极作用并且实现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我国的宏观经济需要使得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增长迅猛,高速体系日益完善,但同时也出现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不到位、高速公路施工养护不到位等问题,这也成为了影响高速公路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理念与重要依据,对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质量水平、丰富高速公路的多样化职能具有关键性意义与作用。

篇4

当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其安全管理的广度、深度、难度都在日渐增大。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池州管理处管辖G50沪渝高速池州段、S27安东高速和G35济广高速池州段,总里程162公里。路段内高边坡、特大桥、长大隧道众多,管养难度大,安全管理的任务也因此更重。管理处自2006年11月份组建运行以来,始络将安全管理工作视为头等大事,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安全态势持续健康平稳;自2007年始,连续5年被池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1年度成为安徽省首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单位。回顾多年来取得的安全绩效,值得总结和探讨的地方很多,笔者深有感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

1.建设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本质水平

安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也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结合营运安全管理实际,将企业发展愿景和安全管理的理念、取向渗透到营运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员工为本、以发展为基、以安全为重,通过培育理念文化、完善制度文化、打造视听文化、创新管理文化、丰富载体文化,使职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安全教育。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系列活动,面向社会、面向员工、面向司乘、面向沿线群众,大力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法律法规,推进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的深植、固化,强夯本质安全。

2.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管理绩效

为保障车辆安全行驶,加强对高速公路护栏、桥梁护栏、隔离设施、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照明设施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附属设施的管理及维护,确保完好率;在长大隧道、长大纵坡、转弯路段、事故多发点增设减速震荡标线、安全行车标志牌、太阳能爆闪灯,隧道入口反光标牌,以警示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此外,还修建方便冬季司乘防滑自救的储料池,改造桥头跳车和桥面伸缩缝,完善隧道照明系统、扩建隧道消防蓄水池,新增隧道区上下行互通线,不断完善道路硬件设施建设,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冰雪等恶劣天气发生时,不计成本,利用科技力量、机械力量,快速进行道路抗雪除冰工作,全力改善不利路况,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率。

3.重视特殊天气、特别路段的安全管理工作

大雨、大雾、大风、大雪、雷电、冰冻等恶劣气候对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影响巨大,极易发生恶性生产安全事故。因此,一要信息互通、报告及时。相邻经营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防范;一旦出现恶劣天气,科学安排警力提供第一手资料。二要强化管控、多措并举。通过就近分流以及路况实时信息等方式及时疏散因雾雪等恶劣天气造成的大量车辆滞留;对恶劣天气下重点路段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三要根据天气对道路影响程度,适时采取间断放行、控制车速、分流车辆和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严管大型客车、“三超”车、运输危险化学品等车辆。四要强化协作、配合到位。通过各负其职,层层联动,做到调度有序、快速救援、及时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4.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首先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作岗位都有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有相关的专家参与,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落实应急预案演练。要建立应急演练制度,以演带练,做到快速响应、快速救援、快速处置;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应急措施。三是加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并视需要购置相应的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加强人员应急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最后,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对雾、冰、雪等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联动机制一体化的优越性,共同应对、共同防范。

5.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预防是管理上的最大效益。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预防在先的意识,由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转变,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首先,抓源头防范,从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入手,严把源头关,切实做好各项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其次,抓过程管控,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营运管理工作当中,把握安全生产的进度,针对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开展全面的评估,并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和能控”;最后,抓重大危险源控制,加强对关键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及重大危险源等专项排查及整改工作,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6.积极探索实践,构建安全共管体系

针对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要不断探索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路警、路地、路养安全共管和应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了交警、路政、消防、医疗、养护、施救、地方政府等各方合力,促进安全共管体系不断在探索中完善;聘请沿线乡镇分管负责人为路段长,建立“路地共管”安全网络,延伸高速公路安全监管网络,及时化解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和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拓展跨区域性管理协作渠道,与相邻高速经营单位签订了涉及运营管理、安全管控等合作协议,全面提高道路运营管控能力,确保相邻路段的安全有序;深化与高速交警、高速路政、路段养护、清障施救的“五方联动”应急工作机制,坚持信息资源共享,长期开展勤务联动,增强预警演练和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打造“平安高速”。

篇5

1 引言

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货运车辆的数量势必会大量增加,且车辆也向着大型化、拖挂化和集装箱化方向发展;由于大型货运车辆的装载能力较强,从而更容易使车辆出现超载现象,因此会严重地威胁到公路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文献中表明,国内外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是设计基准期估计值而非实际值,这些桥梁目前所承受的荷载值已经超过了设计荷载值,已经给桥梁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

2超载车辆对公路桥梁的危害

2.1车辆超载原因分析

车辆的超限超载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中国早期修建的桥梁相对目前的标准来说都普遍偏低且仍处于超负荷运行;桥梁车流量也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规范;车辆违反交通规则的超载运输。前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现代桥梁设计对荷载要求的变大和通行量的增多,第三情况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中经常存在。

2.2超载车辆对桥梁的危害

车辆超载对公路桥梁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桥梁长期受超载车辆作用容易诱发疲劳问题,最终致使桥梁结构的疲劳应力增大,裂缝的损伤速度加快,严重时乃至出现桥梁的坍塌。另一方面,超载使得桥梁的塑性损伤。当这类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桥梁结构的破坏,从而缩减了桥梁的使用年限,使得某些桥梁过早的成为危桥和险桥。

3工程概述及局部模型的建立

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主跨布置为90m+2×160m+90m连续刚构桥;主梁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断面,主梁采用C55混凝土。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公称直15.2mm低松弛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公称直径32mm的精轧螺纹钢筋。

本文的局部模型主要选取七个节段,共计28m作为研究对象。桥梁的每一个梁段和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和某一梁段应力分布密切相关的是其附近的梁段,而远离该分析梁段的应力状态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会比较小,通常都可以忽略不计。为了保证计算和网格划分的精度,将顶板分为三层,采用六面体单元,实行映射网格划分。分别采用solid65及 link8单元模拟上部混凝土和预应力筋。局部模型如图1所示。

4超载车辆作用下箱梁顶板受力计算

箱梁的顶板某些部位的混凝土厚度对比腹板和底板都要薄,特别是箱梁的中轴线位置附近的混凝土厚度,因为大量的横向预应力筋管道减少了顶板的有效面积。当箱梁顶板受到超载车辆的轮压荷载作用时,箱梁顶板中轴线下缘产生的横向正应力很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值,顶板就会存在开裂的危险。下面主要选取三轴(1+22)型和四轴(1+1+22)车辆分别分析箱梁顶板在这两种超载车辆作用下顶板中轴线位置的应力情况。

4.1工况一应力计算

由上图可知,顶板中轴线位置在上述工况下三轴车辆、四轴车辆在上述四种情况出现最大拉应力分别为最1.92MPa、2.04MPa、1.90MPa,均已超过C50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

4.2工况二应力计算

图7至图10四种情况下,顶板出现的最大拉应力分别为1.99MPa、2.29MPa、1.91MPa、2.22MPa。根据两种工况的计算结果可知,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顶板中轴线的出现的拉应力均超过了C55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顶板存在出现裂缝的危险。特别是基于旧规范设计的桥梁,由于这类桥梁的承载能力更小,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桥梁结构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在超载车辆作用下更有可能发生损害甚至倒塌。

5结语

由上述结论可以发现超载车辆对箱梁顶板的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应该引起桥梁设计者、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桥梁设计者做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车辆超载的影响。交通管理部门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治理货运车辆的超载现象。

参考文献

篇6

前言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调查中发现,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给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埋下诸多的安全隐患。对此,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当前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缺乏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实施的配合

在地铁城市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配合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顺利施工。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安全监督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适宜性等,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1]。然而,就现阶段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运行情况来分析,缺乏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有效的配合。如在很多情况下,城市地铁运营过程中都未能严格按照安全监督制度进行,经常会引发一些施工安全事故,也将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顺利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还存在安全监督松懈的现象,这无疑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改造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城市地铁行业的稳定发展。

1.2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不合理

在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带来较大的损失,应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这样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将损失降至最低[2]。然而,就现阶段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上来看,整体应急预案制定的不够合理,一方面应急预案考虑的不够周全,另一方面应急预案实施延时,不能有效的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

1.3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不足

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要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应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然而,作者在对当前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有很多线路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不足,一方面安全管理不够全面,一些细节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埋下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未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而给整个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2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2.1积极配合并实施城市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制度

安全监督制度的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类情况,作者认为应积极配合并实施城市地铁运营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并加强对施工安全监督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合理性等[4]。首先,应加大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对施工各个环节展开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相关部门应向监督部门提供相关的施工资料。例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等,并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将安全文明施工落实到实处,从而有效的提升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其次,应加强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以及在岗能力的检查监督。例如,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以及相关的施工机具,对特殊岗位人员在安装和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岗位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施工技巧,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另外,相关部门应做到定期巡检,严抓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施工,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针对巡检工作来说,应结合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实际情况来定。例如,某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巡检过程与施工人员交流,以及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的过程中,重点对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等相关施工机具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指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给予操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对保障该工程的顺利施工、安全施工有着极大的作用。

2.2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为了能更有效的将事故损失率降至最低,一旦应急预案不合理,将无法有效的对事故损失进行控制,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损失,甚至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对此,应制定全面合理的应急预案[5]。一般情况下,造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人为、自然、环境等。因此,针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施工的安全应急预案就应结合各项因素进行制定。同时,也应根据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应急预案主要是完善未雨绸缪的措施,更是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安全完成的关键,主要包括防汛预案、防火预案、交通事故预案、高空坠落事故预案、用电安全事故预案等,每一套应急预案都有着不同的应急方式,一旦事故发生,就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性质来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将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事故损失降至最低[6]。另外,为了确保应急预案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应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的演练,让每个工作人员都熟练的了解应急预案该做什么,该如何做等。例如,以下是某施工单位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2.3加强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一旦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或是不合理的话,都将会给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应加强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完善应结合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重点考虑一些会影响到施工安全的因素。例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应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投入到施工中的各项材料都能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同时,也应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施工的不合理,应及时纠正,安全做好施工的每个环节。其次,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避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的发生,要重视每个施工细节的安全管理,另外,施工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这对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以下是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中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流程

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城市地铁线路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造,而在改造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也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通过以上对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作者主要就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城市地铁运营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卢文刚.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04)

[2]刘光武.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01)

[3]李强.采用模拟道岔方式实施营业线区间换侧铺架施工方案[J].甘肃科技.2015(10)

篇7

中图分类号:U169文献标识码:A

保证行车运输安全,施工行车运输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输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行车运输安全的关键。行车组织部门要积极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工作。一般施工要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卡控措施,对运输影响较大的施工还要运用两图一表(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计划图、安全关键卡控表)完善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施工天窗和封锁、慢行计划为施工创造条件。

铁路施工运输与国铁运营线运输有明显的区别,运营线运输有一套完整的比较成熟的运营管理制度,运输线路完整通畅,各种信号系统及无线列调系统齐全完备,运输线路无施工影响,而施工运输不具备运营线的条件,边施工边运输,施工线路具有施工单位多,施工人员杂,施工种类各种各样,施工时间计划性差,运输线路不完备等特点,如没有比较完善的行车制度,施工单位随意上道施工,道岔搬动无审批无确认,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及线路、道岔的擦伤损坏等安全事故,因此根据本单位施工特点制定一套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行车管理制度是控制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保证施工运输安全的最基本的三个管理制度。

1.调度管理制度

1.1中心调度及前方站及线路所调度设置

由我标段负责施工的线路有260多公里,沿线有四个车站和一个线路所,车站和线路所必须要有统一的指挥,步调一致,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保证行车运输的安全,因此须设置一个中心调度室,每个前方车站和线路所各设一个调度室,前方车站和线路所调度室服从中心调度室统一指挥.

1.2调度室主要职责

1.2.1中心调度室职责

1.2.1.1中心调度室应执行铁道部和指挥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铁路技规、行规、安规等规定;

1.2.1.2结合现场施工、机车车辆运行具体情况负责协调各个站点的装卸车和发车命令;

1.2.1.3负责办理通过各站点的道岔使用计划;

1.2.1.4检查通报行车安全情况,及时收集、掌握天气情况、机车车辆运行状况,负责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的通报和预防,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确保人身安全、行车安全和道岔安全。

1.2.2前方调度室职责

负责车站道岔使用管理。

1.3调度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

1.3.1机乘人员、调车员、列检员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3.2各种在轨道上行驶的作业车进入道岔、站线、区间,按调车作业办理,执行《技规》相关规定。行车组织采用人工闭塞和人工连锁方式,空线上牵引运行时不超过30km/h,空线上顶推运行时不得超过20km/h,通过道岔时不得超过15km/h,车辆连挂时不得超过5km/h。

1.3.3行车计划时间范围内,线路上不得有一切影响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不得有影响行车安全的物资、设备侵限,各施工单位要加强线路巡查,因施工物资或设备侵限引发的人身安全、行车安全和道岔安全等事故,执行谁的问题谁负责的制度。

1.3.4列车运行时必须服从中心调度室的的统一指挥,严格执行调车计划,没有调度命令不得擅自动车,机车、作业列车停放和作业位置,要向值班员上报并做好记录。

1.3.5扳道员和车长要对调度计划和命令执行情况向中心调度室值班员确认,做好记录,值班员确认后报中心调度主任。

1.3.6机车、轨道车及平板车等设备单位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列检人员要每天对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问题严禁发车,杜绝带病上道行驶。

1.4调车请求

需要调车作业时,填写《请求调车作业通知单》报送中心调度主任,中心调度主任根据现场股道占用情况,编制调车计划,形成《调车作业单》。

1.5调度命令执行

计划下达后,值班调度安排运转车长、乘务员、扳道员、前方站调度室主任开始调车作业,以运转车长与乘务员及扳道员联控后确定进路方可动车。调车完毕后,做好防溜并做好制动手闸,列车长检查好车辆的运用状态与中心调度室呼唤应答确定进路,乘务员方可鸣笛发车。

2.道岔使用管理制度

道岔使用管理在施工运输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道岔管理不善造成的挤岔、列车脱轨及翻车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制定道岔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保证施工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2.1道岔开通前必须经过指挥部、监理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2站管人工扳动道岔由扳道员负责;

2.3各种道岔必须经常进行清扫,范围是:自尖轨尖端至辙叉跟端为止。

2.4一切道岔必须保持定位(除以下情况可以变位)

a. 机车车辆占用线路时,道岔应开通空闲线路时;

b.清扫和修理道岔时。(使用、清扫和修理完毕后,必须及时恢复定位)

2.5道岔使用登记及销号管理

车站调度收到使用申请计划后经车站调度主任批准后生效,使用单位在道岔使用完成2小时内向车站调度室办理销号,经车站调度室主任批准后生效。前次使用道岔未销号的不予批准下次道岔使用计划。

2.6道岔搬动管理

2.6.1道岔搬动前应确认转辙部位及辙叉部位是否存在影响道岔扳动的异物、硬物等;

2.6.2扳动后确认道岔的密贴情况、锁定情况及道岔的开向是否正确;

2.6.3道岔扳动完成后要使用道岔状态检测车进行检测,确保道岔开路正确。

2.6.4道岔运行管理记录表

道岔运行管理记录表

3.行车运输过程中的施工管理制度

由于运输线路及临线施工单位众多,如不统一指挥协调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的安全事故,因此行车运输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也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3.1施工作业申请

行车期间所有上道施工严格执行申请、登记及销号制度。施工单位将施工计划及作业内容提前一周提出申请并上报给中心调度室,中心调度室主任批准后生效,施工单位正式上道施工2小时前向其施工所在区间前后车站调度室办理登记,车站调度室认真核对无误后根据区间行车等作业及股道占用情况,办理登记。施工单位占道期间须派驻站联络员值守在所在区间前后车站调度室,直至当天作业完成或销号。销号由驻站联络员办理,车站调度室主任签字生效。

3.2施工作业防护

经批准在行车线上施工的单位,必须在作业点两端各400米处、作业点两侧设置作业标识并派专人看护值守,作业完毕及时撤除作业标识并将行车线上的工具材料清除到列车限界以外,未设置防护禁止施工。

3.3施工中严把“六关”

3.3.1把住施工协调关。涉及多部门、多单位的施工,对结合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3.3.2把住请点关。严格落实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原则。

3.3.3把住现场监控关。监控干部要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3.4把住列车放行关。施工接近尾声时,施工现场和人员易出现忙乱现象,不完全具备开通条件时,坚决不放行列车。

3.3.5把住施工中行车设备运用和控制关。严禁超范围施工,施工方案中没有涉及的行车设备,一律不准动,特别是不准提前动行车设备进行施工准备。

篇8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开滦钱钱家营矿业公司整个厂区供暖供热由三个锅炉房承担,共有9台锅炉。其中2台20吨蒸汽锅炉已使用24年,1台25吨蒸汽锅炉已使用7年,1台14MW高温热水锅炉已使用8年,4台6吨蒸汽锅炉已使用12年,1台4.2MW低温热水锅炉已使用6年。锅炉存在着型号不同,老化程度不同,使用状况不同,运转周期不同的显著特点。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老化加剧,效率下降,给运行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如何确保锅炉的经济安全运行就成了现场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难题。

2锅炉的经济高效运行需要科学掌控

锅炉在日常运行中常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诸如: 蒸汽压力越高越好;汽包水位越高越安全;煤加得越多越好;煤粒越细越好;排污时间长些好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必须结合实际辩证的分析对待。应该说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造成锅炉效率低,甚至导致发生事故。针对上述误区,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掌控。首先,在运行管理上,要坚持科学控制蒸汽压力,当蒸汽负荷及燃煤量波动较小时,可以采用蒸汽压力来控制燃烧量的单回路控制系统,而当燃煤量波动较大时,可以采用蒸汽压力对燃煤量的串级控制系统。另外,确保锅炉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避免过高过低,从而防止水位过高影响锅筒内汽水分离,致使饱和蒸汽带水过多,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导致损坏;水位过低时,若负荷很大,水的汽化速度加快,若不及时控制,可导致水冷壁烧坏,甚至引起爆炸。第三,保持适量加煤,合理调控煤与风的比例,一般煤与空气的比值应该是1:9.14。 当空气量一定而燃煤量过多时,锅炉炉内就会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物;相反,若里面的空气量不足,燃煤燃烧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这样来说发热量大大降低,汽包水吸热量减少,炉膛跑火,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大增。第四,对煤质进行有效监控,避免过细的煤粒进入炉膛,一方面燃煤一烧即烬,煤层易被吹穿,形成火口,燃烧不稳定,炉膛容积热负荷难以持续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炉膛尺寸有限,而炉排有大量的空隙,从炉排间隙等处的漏煤损失加大;第三方面则是煤灰飞扬,飞灰损失增大。同时还要根据原煤水分量对原煤喷水8%左右进行打团,然后再送入炉膛。最后,合理确定排污时间。一般根据锅炉水质化验结果确定排污时间和排污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定期排污,排污的时候要按照“勤排、少排,均匀排”的原则进行,每8小时至少排污一次。每个排污点一次排污的时间不得大于30秒,严禁超时。

3锅炉的日常运行需要科学管理

加强锅炉运行中日常管理对锅炉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定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一定要及时传递新的安全知识和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观念。第二方面则是制定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司炉工的操作行为,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第三方面则是定期对锅炉设备进行点检维修,组织专业的维修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组织体系与科学的管理标准,利用先进的仪器、仪表及检测手段定期对锅炉及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有效度和安全运营性。第四方面则是制定《钱家营业公司锅炉运行管理制度》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的安全性。

4锅炉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加强分析和防控

对于锅炉这种高压特种设备,必须对其常见的安全事故进行全面严格的防控,才能实现“本质安全”。近年来,锅炉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缺水事故最为常见,而且危害较大。笔者现在粗略统计出锅炉爆炸最主要的原因是锅炉里较长时间没有水,导致钢板被灼红、机械强度急骤降低的情况下,我们的司炉操作员就会违反操纵规程,向炉内进水就会引起爆炸。另外还有像铆接锅炉,它的锅壳或锅筒漏泄,水碱度一般是非常高的,就会在胀口处钢板苛性脆化,也会发生爆炸。另外笔者分析认为,如果锅炉的附件失灵或者说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发生朽迈等原因,同样也会造成锅炉爆炸。

当我们面对这些要爆炸的问题后,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要控制好水容量较大的锅筒的锅壳等地方。另外在设计和制造上要一定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在当检验与修理锅炉时,检修人员一定要对锅筒的苛性脆化、严重腐蚀与变形以及起槽裂纹进行必要的检修。当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要控制进水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比如发生在炊事、热饭等方面用的锅炉,因为他们体积小,压力低,一般不被留意和重视,很易成为锅炉安全治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另外锅炉缺水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方面的主要情况是容易引起受热面过热变形,隔墙塌落损坏。严重者还会引起锅炉的爆管,火焰喷出伤人。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一般要及时采取措施,并要及时做到加强工作人员的平时教育,增加责任心,严格控制8小时工作制。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管理水平,还要具备有处理事故的水平。在冲洗水位表的时候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运行操纵规程。对那些给水自动装置及水位报警等要按照规定安排专人检查调整维修;要防止过分和完全依靠自动化装置,运行中应加强维护治理。

结语

锅炉经济安全运行事关企业健康发展大局,如何更好的总结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掌控运行质量,防控运行危险,是每名运行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快速进步,人们对于交通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公路项目已不仅局限于平坦地区,而是逐步蔓延至山区,致所建设的隧道数量也越来越多,加强对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1安全问题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不仅关乎人们的财产安全,更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1]。就我国当前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现状而言,仍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公路隧道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连年攀升。公路隧道在遇突发事件时,虽有公安、路政、交警等部门的协助,其占具地理优势,相关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象,以尽量减少损失,但在整个过程当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以某隧道电缆被偷盗事件为例:第一,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可及时阻止,也有可能能追加回电缆,但若偷盗人员意识到管理人员无执法权,其就可能进行反抗,使管理人员受到伤害,同时因无执法权,待相应执法部门前来时偷盗人员早已逃跑,造成国家财产损失;第二,管理人员缺乏保护事故现场的意识,也不知该如何正确保护现场,同时对于二次事故发生的防止也未有标准认知;第三,隧道遗产包括土建设施和机电设施,当前多数机电设施的赔偿主依建设时施工方合同所确定金额进行赔偿,但此价格未经物价部六核定,若发生损失金额较大交通事故,则会引起赔偿争议,而路政部门又无代收依据,致事故的处理处被动状态。

1.2维护与管理问题

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离不开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就我国当前公路隧道管理现状而言,因管理人员维护管理意识不足,未给予维护管理工作足够重视,致公路隧道的日常维护并未真正落实。如因管理人员责任缺失,隧道内照明设备遭到损坏而未及时修理或更换,影响车辆运行速度,严重的还会因照明条件差而引发安全事故,影响驾者安全。此外,部分公路隧道管理站点未设备故障举报及维修电话,致隧道内出现安全问题或是其他异常情况时无法及时与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1.3人员问题

本质上来说,公路隧道运营的管理关键在于人,管理人员是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执行者,其行为及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及效果。现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当中的人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每个管理站基本只配置5名机电维护人员,有些管理站还是实行每周轮休制,而伴随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加长,隧道管理的维修量不断加大,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致隧道无法及时得到维护,致隧道运营安全性下降[2]。第二,管理人员职位设置不合理。多数公路隧道管理人员职位仅当摆设,有些管理站一人承担多种责任,部分管理站人员工作仅致力表面,而未真正落实到实处。第三,管理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很多管理人员因缺乏专业培训,致管理工作“力不从心”,面对一些建设期所遗留的设计问题,更是无从下手。

2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公路隧道安全、畅通,就需采取具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要提高管理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隧道的维护与管理,此外还应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

2.1提高公路隧道管理安全意识,制定严格隧道限速制度

通常来说,驾驶人员在进入隧道前后都会适当减速,以免发生安全事故,但也并非所有驾驶人员都会自觉减速,因缺乏严格限速制度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事件屡见不鲜,不仅影响道路交通的畅通,而且也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安定。鉴于此,一方面驾驶人员应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在进入隧道前即适当减速,保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与政府协商,制定严格的隧道运营管理制度,明确标明隧道内限制速度,同时不断完善我国交通法律法规,若车辆在隧道内行驶过程当中出现超速或超车情况,应予以惩处,通常法律手段保证隧道运营安全。

2.2加强隧道的维护与管理,提高隧道运营质量及效率

理论上来说,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应依隧道的实际运营状况来进行具体分析,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不管是对于哪个管理站或哪条公路隧道而言,加强对公路隧道的维护与管理,提高隧道运营质量及效率都是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公路隧道的维护与管理直接影响了隧道运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此,首先应建立健全隧道维护与管理制度,对隧道结构、内部部件、照明等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隧道内设备的完好;其次,合理配置各管理站管理人员,小站点可配备3~4名维护人员,中心站点应配备具高超维护技术的精英团队,以接受附近区域各站点的隧道管理任务;再次,设置故障投诉电话,于各隧道口及墙壁上标明紧急电话,以方便管理人员及驾驶人员及时与管理站取得联系;最后,引入电子监控系统,以及时了解隧道内运营情况及车辆通行情况,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性。

2.3提高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保证隧道运营管理的专业性

当前我国公路网逐步呈现出全面化、地毯式模式,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诸多公路正在建设当中,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提高公路隧道使用率成为公路建设企业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为提高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水平,还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运营管理队伍,同时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以保证隧道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公路建设企业需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严格筛选优秀管理人才、维护人才,以实现“建设—维护—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3];其次,对现有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责任意识及职业道德水平,以免管理人员成为摆设,无法很好地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3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隧道不断增多,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工作量也不断加大。面临当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公路隧道管理安全意识,做好隧道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保证公路隧道的畅通、安全、舒适,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远超,刘登学,叶进等.百隆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问题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4,(9):110-112.

篇10

一、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收费管理不科学。如收费管理系统有待改进;假冒免征车辆多;改装现象严重等;②路政管理不合理。如: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过程中执法冲突情况多等;③养护维修管理不及时。如:机械化程度低;养护设备不足,专业化度很低;时效性不强等。④交通安全管理不落实。如:不能严格控制故障车辆上路;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保障工作力度不够等。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遵循的原则

第一、依法依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法制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公路管理的责任,调整社会关系,强化行业管理。

第二、科学发展,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养护和管理三者的关系。

第三、统一集中,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服务高效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第四、和谐服务,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化。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还贷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第一、降低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管理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标准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且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不会延长收费年限,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适当调整收费标准。要合理地确定收费标准影响系数,保证高速公路上有合理的交通量,同时要合理地确定收费车型换算系数,使高速公路上各车型的比例合理。

(二)优化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路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路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网络平台和先进工具为依托,打造路政管理办公现代化。建立可移动路政执法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办案结算,及时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对路情、路况实施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

第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三)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解决区域协作问题,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四)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一、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加强安全服务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停车和车辆加油、加水、车辆急救及维修等业务。2、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高速公路实际状况,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第二、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形成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把驾驶人、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学校、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若需要创建服务区品牌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第三、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从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环保绿化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对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篇11

 

 

 一、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收费管理不科学。如收费管理系统有待改进;假冒免征车辆多;改装现象严重等;②路政管理不合理。如: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过程中执法冲突情况多等;③养护维修管理不及时。如:机械化程度低;养护设备不足,专业化度很低;时效性不强等。④交通安全管理不落实。如:不能严格控制故障车辆上路;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保障工作力度不够等。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遵循的原则 

 第一、依法依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法制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公路管理的责任,调整社会关系,强化行业管理。 

 第二、科学发展,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养护和管理三者的关系。 

 第三、统一集中,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服务高效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第四、和谐服务,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化。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还贷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第一、降低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管理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标准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且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不会延长收费年限,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适当调整收费标准。要合理地确定收费标准影响系数,保证高速公路上有合理的交通量,同时要合理地确定收费车型换算系数,使高速公路上各车型的比例合理。 

 (二)优化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路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路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网络平台和先进工具为依托,打造路政管理办公现代化。建立可移动路政执法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办案结算,及时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对路情、路况实施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 

 第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三)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解决区域协作问题,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四)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一、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加强安全服务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停车和车辆加油、加水、车辆急救及维修等业务。2、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高速公路实际状况,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第二、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形成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把驾驶人、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学校、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若需要创建服务区品牌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第三、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从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环保绿化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对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篇12

1 引言

高速公路安全性是交通管理的重心,我国的公路隧道交通起步晚但是发展较快,但公路隧道运营期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展开。目前公路隧道安全主要集中于在修建期的安全评估与安全管理,而对建成后及营运阶段的安全管理研究尤为不足,建立适合我国的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方法,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的迫在眉睫的课题。

2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1)多发性。由于公路隧道内独特的结构形式与行车环境,隧道路段事故明显高于其他路段。以西北某高速公路为例,按照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地点统计来看,在公路隧道内发生的事故占全线事故总数的26%,高于隧道里程与高速公路里程的比值。(2)时段性。根据高速公路隧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统计来看,在白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占76.41%,雨天发生事故的比例为57.65%,表明公路隧道内白天发生事故的概率更大。(3)长度性。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与公路隧道的长度呈正相关的关系。(4)区段性。将隧道路段分为四个区段,区段1为隧道口前50m,区段2为隧道内前50m,区段3为区段2的接下来100m,区段4为隧道的剩下区域。隧道事故率呈区段分布,其中前3个区段的的事故率为83.7%,为事故多发区段,是隧道事故的一大特点。(5)连锁反应性。在公路隧道内发生交通一起交通事故后,因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系列影响,从而衍生出其他事故。比如在公路隧道内发生油罐车泄露燃烧,因隧道属于单向行驶,后面驶入的车辆若没有获取前方发生交通事故的警告,会继续驶入隧道内,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容易造成人员恐慌及现场混乱,从而造成更大的事故。(6)事故的复杂性。隧道内封闭、空间狭小、车人相对比较密集、在发生火灾产生烟雾时会降低隧道内的可视度、与外界联通比较困难,使事故的应急救援产生较大的局限性有。同时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涉及多个行业管理部门,其应急救援体系不明朗,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互通,容易导致群龙无首或多头指挥,造成应急救援的失效。

3 熵权安全评价方法

信息熵表示系统的紊乱程度及无序状态,定义为信息量的概率加权统计平均值,即:

(1)

式中:pi为事件的概率,E是事件的函数,为不确定性的表征式。

熵值法是突出局部差异性的权重计算方法,是根据某一指标的差异程度而反映其重要程度。熵值法引用了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的有序度与效用,尽量避免了各因子权重的主观性,因而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在公路隧道安全运营评价体系中,通过对熵的计算确定权重,即根据各项观测指标值的差异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当各评价对象的某项指标值相差较大时,熵值较小,说明该指标提供的有效信息量较大,其权重也相应较大。熵值法确定权重的步骤为:建立评价体系、归一化处理、熵值计算与熵权定义。

3.1 建立评价矩阵

一级指标中下若设4个二级指标{u1,u2,u3,u4},包含{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非常危险}的评语集合,评价小组对这4个二级指标给出的评价值构成矩阵式:

(2)

式中R为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矩阵元rij=dij/N为评价小组中对i个二级指标评定为第j个等级的人数,N为评价小组的总人数。

3.2 归一化处理

首先对直接获取的评价矩阵R做进一步处理,令

(3)

式中:m,n为对应评价矩阵R的行数与列数,处理后得到评估矩阵RV。

再令 为第k行元素之和, 为第k种结果中第j个元素出现的概率,以综合评价矩阵R作为研究系统,则有

(4)

3.3 计算熵值

在含m个指标、n个被评价对象的评估问题中,定义第i个指标的熵为EI:

(5)

式中:

3.4 定义熵权

定义第i个指标的熵值后,第i个指标的熵权可表示为:

(6)

式中:m为指标数,从而求得其余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与矩阵熵值,评价指标权重向量为:

(7)

4 工程应用研究

以在役某公路隧道为例,采用专家评议法对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得到评语集,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公路隧道运营中的安全管理、隧道结构、交通环境、机电设施系统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从而可根据评语集合数据建立安全管理、隧道结构、交通环境及机电设施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图1 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体系

由式(3)~式(6)计算可知安全管理因素中的交通管理设置、员工培训、应急预案、防范措施与安全标志及宣传的单因子权重集为{0.147,0.116,0.314,0.056,0.441,0.136},且安全管理、隧道结构、交通环境及机电设施的熵权评价结果为2.732、2.967、3.631、3.267。所有评价数据属于2.732~3.631之间,表明该公路隧道各级评价指标均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同时安全管理与隧道结构评价结果小于3,说明具有一定的欠缺,应该在安全管理及隧道结构方面补强。

5 结论

(1)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主要特点为多发性、时段性、与隧道长度正相关性、隧道区段性、连锁反应性及应急救援的复杂性。(2)熵值法是突出局部差异性的权重计算方法,是根据某一指标的差异程度而反映其重要程度。熵值法引用了信息熵评价所获系统的有序度与效用,其评价结果能更反映实际情况。(3)基于熵权及层次分析法对某公路隧道运营状态进行安全评价,该公路隧道各级评价指标均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同时安全管理与隧道结构评价结果小于3,说明具有一定的欠缺,应该在此两方面补强。

参考文献

[1]周正兵,孙璐, 李易峰等.基于AHP和模糊熵的高速公路隧道重要度评价[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2, (4):36-43.

篇13

关键词: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措施

Key words: highway;long tunnel;traffic safet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055-01

1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措施研究意义

我国的公路隧道设计人员偏重于隧道结构物自身的安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隧道运营的安全。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公路隧道交通环境因素的分析,找出公路隧道各种条件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内在联系,建立一套有效的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尽可能地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隧道中生命财产的安全。

2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隧道交通安全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机动车拥有量、驾驶员数量及素质等宏观层次的社会因素,还与公路隧道本身所包涵的几何线形、隧道环境、安全防护设施等微观层次的技术指标有关。

2.1 路面因素隧道路面是承受车辆长期行驶的基本载体,是公路隧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是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基本条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不良的道路条件引起的交通事故中,13%~18%是由路面不平整而引起的[1],主要表现有:①不平整路段开始处的事故多是由于前面行驶的车辆速度突然降低,跟在其后的车辆来不及调整而与其相撞造成;②不平整路面的中间部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行车为绕避车道上的坑槽而驶入其它车道,从而引发了碰撞。

2.2 隧道内装因素隧道中墙面亮度对于安全行车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隧道的内装设计不好,就会使墙面的反射率受到影响,降低隧道中的能见度,而且不当的内装对于降低噪声也不利。隧道内的噪声主要由射流风机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两部分组成,这两种噪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通过墙体反射,形成一种混响噪声,而且噪声级别相当高,使人难以忍受,对于安全行车及抢险救灾都不利[2],不当的内装设置会影响噪声的吸收,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3 隧道的运营管理因素在公路隧道的前期设计中,设施配置齐全,但后期的运营管理达不到设计的预期目标,运营管理措施不到位,维护费用有限,智能化程度较低,很多功能不能满足要求,前期设计与后期的运营管理脱节。容易出现隧道内附属设施损坏修理不及时;在隧道养护作业过程中,未摆放施工标志或标志不全,形成交通隐患。

3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措施研究

3.1 重视总体设计隧道的运营安全不仅要靠运营管理来保证,也要从设计方面进行考虑。良好的总体设计可以增加安全保障,不当的总体设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3]。隧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隧道内行车有其独特的特点,要确保车辆在隧道内安全、舒适、快捷的通过,必须确保隧道平、纵线形与横断面符合行车的需要。从国内目前通车的隧道的运营状况上看,一部分的交通事故是与路线的线形、交通环境等因素有关。有资料研究表明,约8%的驾驶员和14%首次通过隧道的驾驶员对在隧道中行驶有压抑感。因此,在隧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特点并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持适当的紧张度,以此来降低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3.2 完善公路长大隧道的交通工程设计公路隧道交通工程包括通风控制、照明控制、监控设施、紧急呼叫设施、火灾报警、消防与避难设施、标志标线、供配电设施等。为保证隧道交通工程起到预定效果,各设施类型选用和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方便性。设施使用不需要专门技术训练,一般人员就可以操作,位置适中,取用灵活,不需要特别工具。②有效性。各种应急设施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有效救助,并帮助司乘人员安全撤离。③预防性。对可能发生的灾情进行及时预测,迅速传递己经发生的险情。④系统性。不仅要求设置系统的硬件具有预防设施,还要训练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提高司乘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使道路隧道安全观念贯穿于各个环节,一旦发生灾情,使救助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3.3 加强运营管理合理的运营阶段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和火灾的发生。运营管理主要是针对隧道内交通量、车流密度、车辆类型等方面的管理。主要内容有: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完善的交通法规、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管理、行车速度和行车间距管理、行车方式管理等。

3.4 建立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引发隧道事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交通参与者本身,也可能来自于车辆、道路、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交通环境等方面[4]。因此有必要从人、车、路、环境、事故紧急救援、事故信息库等多方面同时考虑,建立起适合于公路长大隧道交通环境特征的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首先立足于事故预防,强调对人的安全教育和严格的车辆管理等;其次在安全措施上,体现隧道设计对隧道用户的人文关怀,尽可能地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制订和实施紧急事故控制预案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减少事故损失。

4结语

在道路(隧道)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等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交通安全实际上是由各要素之间统一协调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健全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措施,充分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保障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马壮林.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分析及预防对策[D].西安:长安大学,2009:23-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