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卫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环卫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卫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卫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篇1

1、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两园一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宝山生态科技园区),43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社区,15个城市社区,人口14.9万人。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美化亮化等工作由市政环卫处承担,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是高新区建设局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共有编制人员 12人,聘任制环卫工11人 , 承担着全区175公里的道路保洁,负责55个村居、37个城市居住区(社区)的垃圾清运,负责高新区市政维护、维修工程及环卫设施建设、维护工程招投标、建设手续办理、现场管理、资金计划和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作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淄博市的中心城区部分,淄博高新区发挥新建城市的优势,在市政维护、城市保洁、环境美化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改进、提升市政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以保洁、美化扮靓城市的探索实践之路。在2015年6月份全省组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全省有162个区县、开发区参与调查,淄博高新区获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卫作业标准

2.1、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机制长效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实行纵向分级负责、横向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发挥两园一办环卫所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和“园区分管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道包户”的推进机制,实行“户集、村收、园办管、区清运、区处理”的工作分工,实现了“设备直配、垃圾直运、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的垃圾清运处置模式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2、启动道路深度保洁,环卫工作优质化。

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深度保洁,实现了建城区道路洒水保洁全覆盖。一是以机械化保洁为主,人工捡拾为辅,机动车道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每天5:30前进行高压冲洗和机扫,白天定时洒水降尘,对城区主次干道路进行“一日两扫三洒”(两次机扫车清扫、三次冲洗车冲洗);二是对非机动车道实行机械化洗扫,并每周冲洗路沿石、人行道2次以上。2016年5月1日起,高新区中心城区道路全部纳入深度保洁范围,实现无缝隙保洁,全部达到“一日两扫三洒”要求。三是加强县乡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安排保洁车辆对保税物流园区金付路、周湖路等县乡公路计12公里和S235付山村段3.9公里及四宝山办事处辖区内的6条县乡公路计16公里每日进行洒水降尘作业,保证每天洒水降尘两次以上。

2.3建立“四全”机制,深度保洁常态化。

“四全”机制即全时段保洁、全路段覆盖、全部车辆出动、全部扫保人员到岗到位。调整保洁员作业时间,上班时间调整为7:00(纳入保洁)-11:30,13:30-17:00,为8小时工作制。陆续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为各路段达到保洁标准,主次干道部分环卫工人作息时间已调整为 “两班倒、轮班制”(作业时段为5:30-12:00、13:00-20:00)。洒水车和机扫车全部上路,保洁人员到岗到位,全路段巡回保洁捡拾,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使深度保洁工作达到了常态化。

2.4明确工作标准,量化考核标准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规范工作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环卫工作管理手册》1500册,做到环卫工人手一册,市政环卫处按照“六位一体”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对道、人行道、垃圾箱、绿化带、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等进行管理考核,引导环卫工作科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保洁,广大环卫工人工作越来越标准规范,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日益整洁靓丽,为高新区繁荣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3.1加大投入购置各类机械设施设备。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正常扫保城区主次干道128公里、面积750万平方米。为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各类扫保任务。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投资510余万元购置各类车辆,现有环卫车82辆,其中生活垃圾收运车46辆、非生活垃圾收运车8辆、餐厨垃圾车1辆、洒水车10辆、洗扫车15辆、护栏清洗车1辆、撒布机1辆。并且,按每10-15户配置1个的标准购置配备专用垃圾桶3300个。

3.2、安装智慧环卫系统助力精细化管理。

目前,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80余台车辆全部安装了GP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的位置坐标、行驶速度、作业路线、运行时间、当前油量、百公里平均油耗等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服务器终端可对车辆驾驶员的作业情况作出客观评定,后台自动形成日报表和月报表等数据资料,供管理人员参考。实现了车辆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作业行为,提高了高新区城乡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垃圾转运能力。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现有中转站6座,垃圾处理能力60吨/日/座。此外,根据区域内垃圾电厂即将关停的实际,计划在东外环以东、民安路以南、民东站变电站东侧,建设占地15亩的垃圾转运站一处,投资约3500万元。该位置处在高新区东部,与新建垃圾处理厂成对角线,向东可走G309道,向北可走S235道,距离约35公里,对于垃圾收集、转运,交通十分便利。该转运站计划建设规模是4泊位竖式装箱,日转运处理能力约300-400吨,转运工艺采用中荷合资技术。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准备手续。

4、以人为本,改善环卫职工的待遇。

环卫工人奋战在城市环卫的第一线,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着力改善和提高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推动环卫工作不断提升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人为本,采取各种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待遇。

4.1、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不断提高工资标准,自2011年起环卫工人工资逐年递增,现已提高到1710元/月。二是对于创文明城、卫生城市、复审、突击检查等的临时加班,按57元/日计算加班费。三是对于清运工人、中转站、公厕维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通过考核激发环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4.2、关注身心健康,弘扬奉献精神。

每年的环卫工人节,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都要召开形式多样的环卫工人座谈会,邀请所有的环卫工人共聚一堂,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弟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感谢,表彰先进标兵,弘扬爱岗奉献的先进事迹,并组织环卫职工进行的健康体检,通过座谈和表彰更拉近了与环卫工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环卫职工的爱岗奉献意识。

4.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认同感。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会议及社会资源加大对环卫保洁工作的选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二是建设环卫之家。现高新区建有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7座,提供饮水机、桌椅、微波炉、暖气等日常用品,为环卫工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2017年计划再投资80余万元,新建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2处,逐步实现全覆盖。三是做好走访共建工作。高新区市政环卫处定期到环卫一线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家庭困难的职工走访慰问,联合爱心企业,2016年环卫节期间过桥缘公司与环卫工人共聚一堂献爱心送温暖,发放各类代金慰问券1万余元。

5、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1、目前存在问题

篇2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放在同等位置,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队伍、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全面改善。

(二)总体目标。从2013年起,逐步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管理机制以及“户保洁(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多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2013年将镇、镇川镇、麻黄梁镇等公路沿线重点乡镇和重点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2014年将其余乡镇、镇办事处纳入一体化管理;2015年扩大到各行政村,基本实现城乡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工作制度。在总结和借鉴市环卫处以及其他县区环卫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及各镇村环卫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和建议,按照切实可行、利于操作、便于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环卫所(站)要认真梳理总结环卫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修订完善,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健全工作机构。在中心城区现有八个环卫所的基础上,根据建成区面积的拓展,适时设立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新开通道路和建成区及时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各乡镇、镇办事处也要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尽快成立环卫工作站或环卫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各行政村要设立环卫工作队,由1名村干部担任队长,每50—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确保城乡环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三)强化设施建设。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要求,加大城乡环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环卫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加强垃圾压缩站、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配置垃圾转运车辆,距离城区较近的8个乡镇(镇、牛家梁镇、金鸡滩镇、麻黄梁镇、古塔镇、青云镇、芹河乡、小纪汗乡)要将垃圾统一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处理;其余乡镇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址建设简易垃圾处理场;各行政村每5—10户家庭按要求配置一个垃圾收集箱。通过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硬件基础。

(四)分批逐步推进。利用三年时间,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要求,根据各乡镇人口规模、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因素,逐年分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等11个公路沿线乡镇及所属83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4年将其余13个乡镇(镇办事处)、187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5年将剩余各行政村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创建办和环卫局负责同志担任,财政、监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卫局,具体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环卫局负责拟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办法,对各环卫所(站)日常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检查;住建局负责指导各乡镇环卫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财政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预算和拨付;监察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的效能监察;教育局负责各学校(幼儿园)环卫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环保分局负责配合住建局和各乡镇做好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卫生局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物价局负责垃圾处理费收费许可证的办理、年审工作;水务局负责全区水资源保护区及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的环卫工作;宣传部和广电局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宣传报道;团区委、区妇联负责动员广大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其它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与本部门相关的环卫工作。

篇3

今年以来,我旗以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主线,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工作。

一是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要优先将国家和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和公路铁路延边的嘎查村、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域嘎查村纳入试点范围;充分考虑农牧民居住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地貌、清理转运距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转运点位及处理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域、人口、生产和自然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的原则,科学确定农村牧区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牧区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探索科学的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利用方法;探索建立嘎查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农村和牧区实行不同的治理措施。在农区设立垃圾收集集中点,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苏木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等工作;嘎查村要按照服务人口合理配备保洁人员数量。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嘎查村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牧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为嘎查村配备环卫协管员或者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牧区保洁队伍。要结合实际制定严格可行的垃圾治理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按保洁责任区域和保洁质量要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达到垃圾“日产日清”的作业要求,同时对污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清洁、修缮。在牧区居住分散、人口规模小、生活垃圾总量少的偏远地区,推行“户分类减量、组回收利用、嘎查村集中处理”的就地处理模式。目前,建成垃圾处理厂1座,达到环评标准垃圾填埋场4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6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二是落实“政府组织、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门各苏木镇深入推进辖区整洁行动,做到责任范围全面覆盖。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洁队伍建设和垃圾转运站的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维护环卫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对保洁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发动农牧民主动参与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推行院户门前卫生、秩序、绿化“三包”,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提高农村牧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革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各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牧区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强化以农村牧区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普及和舆论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农村牧区垃圾治理的先进典型。积极组织开展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和村民培训教育活动,引导农牧民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牧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嘎查村、社区的组织带动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引导农牧民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农牧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目前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数量占行政村总数量的93.44%。

篇4

二、工作目标

年内建立起城乡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工作机制并有效运行。阶段性目标为:一季度各镇集镇垃圾收运率100%、农村收运率60%以上;二季度集镇收运率100%、农村收运率80%以上;三、四季度集镇、农村收运率达100%。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定点有序投放。各镇、村要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工作的宣传,促使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引导群众定点有序投放各类生活垃圾。镇、村要切实加大巡查和监管力度,严禁乱倾倒、乱堆放,尤其要加大对偏远厂矿小企业和建筑工地等监管力度,确保城乡主要公路两侧、集镇周边、村边河边塘边无暴露成堆垃圾,切实维护农村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源头控制,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根据农村实际,镇、村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产出、处置、投放等相关环节的引导,对一些果蔬草木、人畜粪便等可回田复土、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的生活垃圾尽可能加以回收利用;对一些纸类、塑料、玻璃、废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要尽量做好资源再利用,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

(三)完善设施,发挥环卫基础设施功能。镇、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类环卫设施和设备,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环卫基础设施运行水平,尤其要确保生活垃圾中转站、密闭化垃圾运输车等重点环卫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培训,提升环卫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市各相关部门、各镇要通过学习、培训、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环卫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统筹处理工作质量。

四、工作要求

篇5

Abstract: The forming of a city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The scale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civilized degree is decided by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City scale is different,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ocial undertakings have different levels. Environmental health is the most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city's image of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Juye County to create the health 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hygiene work.

Keywords: sanit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821.7+1

巨野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号召,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局高度出发,适时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把巨野建成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整治、立足长效、全面提高”的要求,坚持 “科学创卫、依法创卫、人人创卫、和谐创卫”的工作思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创卫工作力度,推动创卫工作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创卫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一、基本概况

我处现有职工657人,担负着城区40余条主干道,200条背街巷,460万平方米的保洁任务,每日120吨的垃圾清运,600个厕所的粪便管理与清掏,60余万元经费的收费任务,下辖6个保洁公司,2个清运公司,1个清掏公司,4个收费公司,2个监理公司。

二、创建卫生城市取得的成就

创卫工作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扩大开放作为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第一重点,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建设。只有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县市的差距,与全国各地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为此,近几年以来,我们在县财政紧张,依靠自身财力搞建设、抓创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对实现创卫目标的追求,没有放弃对抓环境建设的恒心和决心,坚持负重开拓,克难攻坚,常抓不懈,把创卫工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县城知名度的重大举措,摆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稳步推进创卫工作。

2007年度,处领导班子考虑到单位职工待遇普遍较低,无法保障日常生活所需,于是积极向上级机关、县委、县政府申请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在处领导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把这困扰环卫处多年的问题,难题解决了。

2009年度,处领导班子考虑到垃圾设备毁损,老化严重,又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申请更换、增添垃圾设备,又是经过数月的努力和不懈的争取,使得环卫处旧貌换新颜,更换了8辆垃圾清运车、5辆垃圾收集车,增添1辆撒水车、增添1辆垃圾压缩车。

2012年度更是计划更换人力保洁三轮车394辆,增加2辆摆臂车,更换3辆摆臂车,增加垃圾收集车2辆,垃圾清运车2辆。要力争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环卫经费计划每年递增20%,工资标准要提高至900元/月。

三、目前环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创建卫生城市,硬件条件是基础,加大投入是保障。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市设施条件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1、全民重视卫生意识差,随意性比较大,提高全民的卫生意识教育工作抓的不实,宣传不到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贯彻的不实,人民城市人民管还没有起到作用,没有依法管理。

2、按照国家的环境保护要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差距较大。

3、城区公厕少,标准低,个别地段垃圾乱倒、乱放二次污染环境,没有垃圾中转站,地下铁皮垃圾箱少。

4、环卫设备老化. 毁损严重。应继续加大投资。

5、环卫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较低,特别是临时工工资更低,影响队伍建设稳定及发展。

四、提高环境卫生工作的对策 1、加大全民宣教力度,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开设专栏的形式和渠道,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与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使城乡居民增强文明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形成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结合环境整治创建,实现村民自治。为推行创建卫生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活动,彻底清除各乡镇或村内常年积存的卫生死角,树立环境卫生规范管理的“样板”,使农民们见到实效,为推行环境卫生管理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首先,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推行创建环境卫生管理的核心。按照中国的体制机制,采用政治性手段,来完成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非常必要的。推行环境卫生就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并建立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投资结构。其次,健全工作网络是推行环卫一体化的保障。市、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环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

篇6

一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我局党组与全体党员签订了《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书》。通过签订《党员承诺书》,明确每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搭建起党员为我县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文明执法的新平台。同时,我局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打造服务品牌、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城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紧紧围绕“五好”、“五带头”,向全局干部职工作出五项郑重承诺,并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坚持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四定”管理和巡逻执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加强基础管理。明确执法队员、协管员和环卫工人三支队伍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执法、管理、服务齐头并进,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三是城管法规不断完善。为完善我县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步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月26日,县政府印发了《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收费办法,明确了征收主体。为落实好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我局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推进了代收代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网格化,推行街长责任制

一是以创新管理为动力,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全面落实“片长、街长”责任制,消除管理盲点,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达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全覆盖目标。明确街长、片长、路段长的职责,具体到每一个城管队员、协管员、环卫工人的管辖时段,要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明确和录入,作为考核问责的依据。以高频度巡防,随时发现解决问题,前移管理关口,抢抓管理主动权;强化问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倒逼方式,依据问题要素和责任体系,逆向追责,分清责任。对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同一地点反复出现问题紧抓不放,专题研究,努力解决,确保城管工作在每一个层面、路段和环节落实到位。

二是按照“更高标准、更严管理、更具公信力”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城管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城市管理质量整体提升,全面提高城市形象,切实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实施徒步巡查制、路段责任制,认真抓好“一个转变”、“两个落实”、“三个到位”。“一个转变”即城管工作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两个落实”即工作责任落实,各项制度落实;“三个到位”即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根据“路段责任制”的工作要求,队员每天徒步巡查街面容貌卫生,积极做好宣传规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巡查日记,改变过去坐车“观花”式的管理。同时,实施早晚班措施制与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办法,对巡查工作机制再次深化完善,力求达到区块包干、责任到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督查到位、奖罚分明,确保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质量稳步提高。

三、推行城市管理“5+1”体制,全面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

今年4月份,为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保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县政府施行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履行城市管理方面的“5+1”行政执法职能,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一队多能、综合执法,县镇联动、部门协作,依法管理、堵疏结合、全面覆盖”的管理局面。

为了将这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我局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局属各科室、执法大队各中队、开发区、新城区分局以及环卫处等部门的160余人执法、协管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对各镇执法队员的组织培训,提高了广大队员的执法水平。

四、完善“大城管”长效机制,推行数字化城管

一是理顺关系,推进改革,建立“大城管”格局。建立健全“大城管”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管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县、镇(区)一体化协同管理的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卫整治活动”和“临街经营户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活动”,强力推进汤沐路和迎宾大道等重要路段环境长效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管理,完善、提高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功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二是加快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机制建设。按照“管干分离”原则,探索准市场化经营模式,在环卫内部实行了环卫保洁承包机制,着力推进环卫保洁社会化改革。

三是开展“道路洁净工程”,强化城区公厕、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日常管护,基本消除暴露垃圾;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抓好《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规定》贯彻落实。健全建筑垃圾运输许可、部门联动、动态监控等工作,联合交警部门严厉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带泥行驶等行为,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执法,扎实开展渣土运输车辆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渣土撒漏污染路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根据《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办法》和《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我局正着手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研究编制我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草案),报县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局审核同意后实施。

五、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

我局在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工作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一是拆违。对小区内违章搭建的违法建设集中拆除,目前已拆除迎宾小区、汤沐小区、歌风一、二村内违章建筑2000余平方米,取得较好效果,这项工作还在实施中,并将长期坚持下去。二是督察。抽调专人和车辆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经督察整改环境卫生问题200余处,小区环境明显好转,督察工作初见成效。三是控违。我局专门安排规划监察中队对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实施监控巡查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苗头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四是服务。对小区产生的垃圾搞好清运服务工作,我局专门安排环卫处及时对小区内收集的垃圾进行清运、处置,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六、服务中心镇建设,提高镇区城市管理水平

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城乡统筹管理为目标,以“四消除、五整顿”为重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乡村环境由无意识管理向有意识管理转变、由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促进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对象和范围

乡镇所在地含镇所辖村(友谊乡、镇按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标准另行考核)。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组织领导及机构设置(8分)。各乡镇要设立小城镇管理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两名执法人员,负责小城镇容貌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洁管理,乡镇指派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按乡镇驻地面积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辆,解决目前乡镇无专业保洁和垃圾清运队伍问题。各乡镇要参照县环卫处管理机制,统一成立乡镇环卫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招聘环卫保洁员),定制度,实现环境卫生全日制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街路容貌管理(24分)。1.平面管理。强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加大“五马闹市”治理力度,规范工地文明施工,创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推动平面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2.立面管理。采取全员责任制和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管理,建立牌匾广告告知制度,完善广告审批机制,加大对乱贴乱画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立面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3.冬季清雪工作。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冬季清雪力度,推动清雪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环境卫生管理(26分)。1.环卫设施建设。利用县政府“三个延伸”以奖资金,由各乡镇对所辖行政村匹配资金,包括按居住人口密度新建、修建景点式公厕,主次干道两侧修建渗水井,解决如厕难和垃圾污物干稀不分问题。辅设涵管,修建路涵,投放垃圾箱,解决排水不畅,乱扔垃圾问题。2.环卫保洁内容。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时、定职的三定措施。定人:按照所属地域明确保洁员的卫生保洁责任范围。定时:主次干道、公共场所清扫每日一次,全天候保洁,垃圾箱每日一清理,污水井随满随清。定职:道路保洁做到路面无遗留垃圾、无积水、无积泥、无沙石,道路两边无杂草、无生活及建筑垃圾。

(四)集贸市场管理(5分)。合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建设农贸、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占道经营和地产农副产品经营业户多、无场地经营的问题。

(五)道路管理(27分)。乡村街路整修包括平整路基、清理边沟、修筑树台、砌过路涵,达到道路平整、拱度适宜、砂石铺装、排水通畅。结合实际,采取集中或分散停车的办法,设置停车场,以解决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出租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在乡镇驻地主次干道两侧及休闲广场安装路灯,解决夜间照明问题。

(六)绿化美化及清雪管理(10分)。搞好绿化工程规划,通过春季栽植、雨季补植办法,做好街路行道树的栽植工作,解决缺少行道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冬季清雪力度,确保人车出行安全。

各乡镇除完成规定的管理事项外,要积极做好“三供两治”(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三供两治”建设规划要求,认真组织编制本乡镇的垃圾处理项目规划,并完成向上申报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拉动内需所涉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的支持。

四、考核办法

(一)组织实施。此项工作的检查考核由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全年定期检查12次,平时不定期抽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考核结果,季度打分,下发通报。

(二)评定等次。根据《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考核评分标准》,对乡镇采取月打分、季评比和年终综合评定的办法,评出一、二、三档乡镇,得90分以上的为一档乡镇,80-89分的为二档乡镇,70-79分的为三档乡镇。

县政府对年终考核排在前3名的乡镇,年底分别奖励10000元、7000元、5000元。考核结果并列的按同级标准授奖。对表现突出的县直有关包扶部门及有功人员予以适当表彰奖励。县政府对年终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的乡镇,环境整治无明显成效的,进行通报批评,以观后效。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公安局局长)

成员:政府办、城管局、财政局、公安局、农业局、人社

局、法制办、交通局、文广局、住建局、林业局、新农办、工商局、民政局、环保局、发改局、卫生局、规划处、交警大队、运管站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吕贵发同志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二)资金保障

1.保洁人员工资。小城镇环卫保洁管理,8个乡镇需配备保洁员128人、保洁车辆22台,保洁员月工资700元,保洁车辆年经费1.2万元,共需133.92万元。资金采取以下三个渠道筹集:

(1)向劳动就业局申请公益岗位,共135个,每个岗位每年每人5040元,共计68.04万元;

(2)按乡镇规模自筹30.38万元;

篇8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容规范、环境整洁、城乡统筹管理为目标,以“四消除、五整顿”为重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由无意识管理向有意识管理转变,由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促进城乡容貌提档升级,推进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对象和范围

(一)县中心城区;

(二)*镇社区巷道;

(三)农村乡镇所在地;

(四)90个行政村。其中G111国道沿线**村、*村,*乡东*村;碾北公路沿线富路镇*村、*村,*乡*村;*公路沿线*新民村,*公路沿线*乡*村、*村;*镇3个*村(*村、*村、五一村)和*1个*村(友谊村)作为重点村屯;

(五)县直有关部门及单位。

三、管理考核标准

依据《齐齐哈尔市城市管理星级乡镇考评实施方案》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组织编制三供两治近期建设规划(二零零九-2012)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进行评比。

(一)中心城区管理考核标准

1.主次干道管理考核标准:各主次街路秩序井然,商品、物品摆放有序;无乱贴乱画;无陈旧破损牌匾、广告、条幅等;市场秩序井然,市场外无探头经营;各种人力车、畜力车、机动车停放有序,设有专人管理;基建工地管理规范,有围挡,工地外无乱堆乱放。设有专兼职管理和清扫保洁人员,清扫保洁覆盖面达到100%,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收集容器化率达到90%以上(或采取封闭式垃圾收集站点),无垃圾站点;具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地,及时覆盖平整,具备有效的污染防护措施;公厕清掏、保洁率达到100%;渣土管理覆盖面达到100%。

2.物业小区管理考核标准:物业管理小区保持整洁美观,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无擅自改变房屋用途;房屋装饰装修符合规定,无危害房屋结构安全及拆改管线和损害他人利益问题;公用配套服务设施完好;上、下水管道畅通,无堵塞外溢现象;小区道路畅通、路面平整,井盖无缺损、无丢失;环卫设施完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有专职清洁人员,实行标准化清洁,垃圾日产日清;无违反规定饲养宠物、家禽、家畜;不改变绿地用途,无破坏、践踏、占用现象;绿地无纸屑、烟头、石块等杂物。

3.清雪管理考核标准:由城管局按照县清雪工作方案要求,督促各责任单位完成清雪任务,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县环卫处负责及时运出积雪。

4.垃圾处理管理考核标准:按时限要求,完成*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任务。

(二)*镇社区巷道管理考核标准

社区巷道秩序良好,无占道物;边沟整齐,排水通畅;有专职垃圾清运和日常保洁队伍,保洁覆盖面达到95%以上,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收集容器化率达到80%以上。无卫生箱地段要设有简易垃圾池,无垃圾站点;巷道宜栽树木地段要栽植灌木;巷道宜栽花卉地段要栽种鲜花。每个社区至少有三支环卫志愿者服务队,作为环卫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

(三)农村乡镇所在地管理考核标准

主次街路秩序良好,商品、物品摆放有序;视野内无乱贴乱画;牌匾、广告条幅规范整齐,无破损;市场秩序良好,市场外无探头经营;各种人力车、畜力车、机动车停放有序;基建工地管理规范,有围挡,工地外无乱堆乱放。有专兼职管理和清扫保洁人员,清扫保洁覆盖面达到70%以上,垃圾清运率达到80%以上,垃圾收集容器化率达到60%以上(或采取封闭式垃圾收集站点);背街小巷垃圾收集站点要采用半封闭垃圾池,无垃圾;具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地,及时覆盖平整,具备有效的污染防护措施;公厕清掏、保洁率达到100%;渣土管理覆盖面达到50%以上。

各乡镇除完成规定的管理事项外,还要积极做好“三供两治”(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三供两治”建设规划要求,认真组织编制本乡镇的垃圾处理项目规划,并完成向上申报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拉动内需所涉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的支持。

(四)村屯管理考核标准

拆扒违章建筑,形成村屯环路;街路环境卫生有人扫、有人管,街路比较干净;边沟排水通畅;对边沟经常锄草,路面砂石铺装;路面保持平整,主要街道安装路灯;街路树木成行,院落围墙整齐,柴草粪堆出村。

(五)责任部门和单位清雪管理考核标准

坚持“以雪为令、雪停即清”原则,中心城区清雪做到小雪当日清、中雪2日清、大雪3日清,保证为人车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四、考核办法

(一)组织实施。此项工作的检查考核由县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乡镇、社区全年定期检查6次,随机抽查6次,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和物业管理小区的市容环卫提档升级工作由县政府另行考核;行政村由各乡镇自行考核;部门单位冬季清雪工作由县政府清雪指挥部另行考核。

(二)评定等次。根据《*县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对*镇社区巷道和农村乡镇采取平时抽检和年终综合评定的办法,评出一、二、三档乡镇(社区),得90分以上的为一档乡镇(社区),80-89分之间的为二档乡镇(社区),70-79分之间的为三档乡镇(社区)。

五、奖惩办法

(一)县财政安排50万元“以奖”专项资金,作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资金,分别给每个乡镇1万元用于环卫保洁管理经费,2万元用于涵管、砂石、红砖、水泥、苗木等物资投放,做到专款专用,以奖;对“三供两治”所涉乡镇的垃圾处理项目规划、申报、审批工作,由县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二)县政府对年终考核达到一至三档标准的乡镇(社区),年底分别奖励价值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卫生箱和环卫保洁车辆,同时对一至三档单位有功人员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考核结果并列的按同级标准授奖。对表现突出的县直有关包扶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环境整治效果显著的村屯进行适当奖励。

(三)县政府对冬季清雪工作认识高、行动快、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评出“十佳”和“十优”,进行专项奖励(标准另定)。

(四)县政府对年终考核在70分以下的乡镇、社区,中心城区市容环卫提档升级工作不利的相关部门单位,冬季清雪工作不达标的部门单位,环境整治无明显成效的村屯,进行通报批评,以观后效。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县中心城区提档升级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篇9

呼和浩特市从2014年开始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年来,累计投资241亿元,完成2172个实施村建设任务,实现了行政村所在地村和较大自然村“十项工程”高标准全覆盖。这一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辐射,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后期农村居民点的环境管理,公共配套设施的维护等成为困挠各级政府的难题。本文拟通过现代物业管理制度来解决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的问题,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物业管理的差距,促进农村物业管理市场化步伐,提高农民的生活居住质量。

一、呼和浩特市新农村物业管理的现状

通过在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的农村中选取样本,对样本的环境治理、村落治安、房屋及公共设备设施管理等情况以及是否已开展物业管理工作、物业管理工作的具体形式等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呼和浩特市农村在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农村物业管理的现状。1.1环境管理。根据调查,目前呼和浩特新农村环境治理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收集和治理进行,根据当地实际,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拉运、县处理”的模式,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机制。经济发展较好的旗县区在各村重点实施了村容环境改造整治,进行村内道路硬化、便道铺装、墙体抹灰及涂料、清运垃圾、安装路灯、新建和维修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等,并尝试引入环卫公司,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市场化管理。调查中也发现,在经济欠发达和位置较为偏僻的村落,村庄的环境维护主要依靠农民自行解决,村庄中院落杂乱、随意占道、垃圾污水乱倒等问题较多,保洁和垃圾清运是村民最急需的物业服务。1.2村落治安。呼和浩特市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通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治安条件,特别是城中村及城市周边农村已基本实现农村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以赛罕区为例,该区全面实施了立体化“治安防控”工程,101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高清视频监控建设安装工作,并投入使用。但是目前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主要由村委会组织承担,专业性不强,村民对治安管理工作满意率不高。1.3房屋及配套设施管理。新农村建设工程对农村危房进行了大范围改造,改造工程以农户自建为主,采取原地新建、维修加固、置换等形式。在危房改造的同时,新农村建设工程对村庄基础设备设施进行配套建设,通路、场地硬化、文化室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保障了农村居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为保证房屋及配套设施的正常使用,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养护工作。目前,由于大部分村庄都未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当村民自己的房屋或设备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时,被访农户所选择的维修方式有所不同。当房屋或设备设施出现门窗或水电方面的小损坏时,大部分的农户会选择自己进行维修,维修难度不大,满意率也高;而当房屋出现漏水、梁柱损坏或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出现重大损坏的时候,则更多的会求助专业商户,时间长,满意率也较低。对于公共的建筑及共用配套设施则面临无人养护的局面,导致公共建筑和公用配套设施的使用年限缩短。调查中,大部分村民希望有专业的维修人员为他们进行日常的房屋和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1.4绿化管理。呼和浩特市近三年累计在村间道路栽植各类苗木97.92万株,绿化面积达到1.25万亩。大部分村民表示近几年来村里的绿化环境变好了,村庄内部和周边有规划整齐的树木和花草,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大部分边远村庄的绿化管理工作是村委会在负责,无专业的绿化工人,较少进行修剪、补植、除草、喷药等工作,花木长势一般,村民对绿化工作的满意率不高。城市周边村庄的绿化工作则主要由园林部门负责,专业性强,养护标准高,村民对绿化工作的满意率也较高。

二、呼和浩特市新农村引入现代物业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自物业管理制度引入呼和浩特市以来,发展区域一直局限于城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物业管理的职责,实际是由村民委员会代为行使。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民对治安和卫生管理的要求不断提升,村民委员会代管农村物业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生活的需求。引入现代物业管理模式可以优化政府管理效能,改变过去重建设,轻后期管理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维护房屋及配套设施的正常使用,实现农民居所的保值增值。同时,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现代物业管理模式后,可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经培训后上岗,承担所在区域的保洁、保安、工程维修等工作,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目标。对于物业企业而言,农村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且潜力巨大的市场。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进入农村市场,开展有偿物业服务增加经济收益,提升企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三、呼和浩特市新农村物业管理的模式

据发达省份在新农村管理中引入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类似社区物业管理的相关文献,结合呼和浩特市农村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本文探索建立适合呼和浩特市新农村实际情况的几种典型模式: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村民自我管理等三种模式,在这其中以市场化运行方式为主。3.1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的模式。目前,城市住宅小区已普遍推行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的模式,它是由业主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在市场上公开招聘物业企业,并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环境管理、秩序维护、房屋及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绿化管理等专业服务的方式。呼和浩特市城中村住宅小区,农民经济收入较高,对城市生活方式较为熟悉,对物业服务的接受程度也较高,有对物业服务的内在需求。另外,呼和浩特市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已基本覆盖此区域,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物业管理的难度也较小,适合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业主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业主只需按合同要求缴纳物业服务费,由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委托专业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将是新农村物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专业物业服务公司能提供高标准、规范化的服务,能够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物业服务体验。3.2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对于近郊农村地区,距城市周边距离近,可由政府出资,购买保洁、垃圾清运等服务,满足村民的最基本的物业服务需求。例如将村级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由村到镇(街)垃圾中转站的部分交由个人或公司承包,负责统一收集至指定的中转站,乡镇环卫所负责运至垃圾处理场,县区进行无害化处理,日常监督考核由区环卫处组织实施。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实行市场化管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集中运行。运作过程中要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环卫设施数量,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垃圾中转站,并配备垃圾压缩车和运输车,各村按要求设置垃圾桶,满足居民生活垃圾收集需要,实行垃圾收集和运输密闭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3.3村民自我管理模式。对于部分较为偏僻,经济欠发达的村落,农民无法承受较高的物业管理费用,对物业服务需求也不高,只需较低层次的物业服务,如社区基本安全维护、环境卫生的保护、设备设施的管理等。可由村委会带头建立村民自我管理模式,村委会推选有一定技能的人员经培训后成为物业管理员,负责村庄的保洁、保安、绿化、工程维修等工作。村民自我管理模式,可以节省招聘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所需要的物业管理费用,在经济上减轻了村民的负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便利。但是这种物业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受制于村委会的管理能力。长期来看,应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实行市场化。引入物业管理模式后,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履行的监管职责,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农村物业管理发展的良好空间。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物业管理制度来解决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难”的问题,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物业管理的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村物业管理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村物业管理市场化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新农村的后续管理拓宽思路,让新农村建设成果长久保持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晓雯.成都市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2]李文张凯捷许艺娜.农村社区物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5(8)

篇10

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的现状

义乌为金华市下属县级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下辖6镇7街道。总人口200多万,其中常住人口约160万,户籍人口74万。2010年义乌市国内生产总值614亿元,2010年义乌市财政收入达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8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0元。义乌最被人熟知的是其发达的小商品市场,然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义乌也较早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社会保障、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义乌市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由财政专项资金投保,实施无助病人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截止2009年6月,义乌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已达200万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6.1万人,达72.1%;11.5万农村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1.3%,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此外,义乌建立了浙江省最早的城乡一体化医保系统,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供了信息化平台,给国内其他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早在2005年义乌市就已经启动了“四级联动、全民参与、网络化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集中收集处理工程,组建了村、镇、市三级环卫队伍,在每个村配备卫生保洁员,完善垃圾房、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每农户发放一只垃圾桶、每村(居)配备1-3名卫生保洁员和若干简易清运车,在每个村或几个村的通村公路边建造一处封闭式的垃圾堆放房;组建镇街垃圾集中收集清运队伍,配置必要的垃圾清运设备,合理规划建设镇街垃圾中转站;市环卫处负责将城乡垃圾全部集中清运至填埋场或焚烧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房716座,垃圾中转站34座,购置并发放垃圾桶16万只。

义乌市按照“市域一体”的原则,交通、排水、电力、通讯、供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全市统一规划,真正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均等的要求贯彻落实。目前,义乌市城乡已基本实现道路、货运公交一体化,中心城区至各镇(街道)之间已建成高等级道路,形成“十分钟经济圈”。从2010年11月1日起,义乌城乡公交一体化票价改革正式实施,在全市实行“城乡公交1.5元一票制”、“农村支线1元一票制”。 通村公路全面实现等级化、硬面化,全市农村饮水实现“自来”化。

二、义乌市城乡一体化成效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县级市,义乌市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绩来之不易。透过义乌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的表面,不难发现地方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较大的行政权限及政府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这三点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浙江省在财政分配上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在行政体制上实行“强县扩权”战略以及义乌市政府较早具有的城乡一体化的意识,作出的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才有了目前义乌城乡趋向一体化的格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目标。

1.财政分配上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义乌市雄厚的财政实力,一方面得益于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和浙江省一直贯彻实行的省管县财政体制有密切联系。所谓省管县财政体制,即市(地)本级财政和县(市)财政一样都直接同省在体制上挂钩,市(地)一级不与所辖县(市)在财政体制上产生结算关系。 省管县财政体制体现了“初次分配求效率,二次分配求公平”的原则。为了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浙江省先后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激励政策。1995 年起,浙江省相继出台 “亿元县上台阶”、“两保两挂”、“两保两联”、“三保三挂”、“三保三联”等一系列财政政策;2003 年起整合为“两保两挂”、“两保一挂”;2008 年起将“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统一调整为“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将全省市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达、较发达地区,实行两档奖励政策。另一类是欠发达地区,实行三档激励补助政策、两档激励奖励政策。1994年义乌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2.5亿元,到2010年激增至77亿元,增长30多倍。这是义乌市收益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最直接的体现。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促进了义乌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有财力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实施。。

2.行政体制上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

通过五轮扩权,义乌市已成为“全国权力最大的县”。1992年至今,浙江已经出台四次“强县扩权”政策以及颁布一部有关扩权强县的省级政府规章,扩大了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2008年12月30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会议,宣布启动第五轮县域扩权改革。其中一项内容是继续深化义乌试点改革,在保留原有524项扩权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下放与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94项事项。

义乌市通过权力下放,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享受到了同地级市相同的权限。行政权限的扩大,减少了向地级市申请报批的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支出成本,也节省了人们审批办证的时间。行政体制上的扩权和省管县财政体制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秘密武器”,义乌市正是得益于这两项制度,经济上才能迸发出如此的活力,才能够为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农村建设中。

3.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

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要想在固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还需要政府制定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并得到有效落实。相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义乌市政府较早的意识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拐子,是永远跑不快的”的道理,作出了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

早在2002年,义乌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定》,重点开展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华、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2003年7月,义乌又制订并实施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纲要》指出,通过科学布局和整合改造,把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域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远郊区域内的村庄全部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融入就近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这是全国第一个系统提出城乡一体化行动的纲领性文件;2004年制定的《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在市(县)域范围内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点进行统筹布局的规划,在当时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全新创举;2006年,义乌市制订出台比较全面、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性文件《义乌新农村建设二十条》,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兴起;2007年下半年,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义乌市出台了《义乌市新农村建设十大推进工程》,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义乌成为市域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市;2008年9月开始,义乌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提出将围绕城市、农村、社会和行政管理等四大领域,率先建立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四大体制机制;2010年12月义乌市政府审议通过了《义乌市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规划》,为打破城乡公交二元分割结构,构建符合义乌国际商贸名城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义乌市所作出的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以及城乡一体化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逐步与城市接轨,使城乡实行一体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分享改革的成果。

三、总结

义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会受到固有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重阻碍,在具体实施城乡一体规划中会由于存在思维惯性、利益分配、缺乏精细化操作方案等原因使收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义乌的“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互动协调是不断促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完善,是推动革新的不竭动力。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从政府角度,在财政体制、行政权限和公共政策角度三个方面对义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其他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篇11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模式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全县辖区内农村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委托县环卫处负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进一步探讨了垃圾托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及其效果,深入探究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使这一模式能得到广泛推广,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2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成功之处

2.1 “成熟一个、托管一个”,垃圾处理起点高。设置垃圾桶的前提是大路硬化;大街小巷旁边的垃圾堆、柴草堆、粪堆等全部清理干净;能开通的街全部开通等。实行垃圾托管后,村内的环境质量迅速提升,多年积累的垃圾已经全部得到清理。高质量的村内环境也会培养村民环保的意识,使他们更爱护自己干净的家园。

2.2 将垃圾“委托管理、市场运作”权责明确。各镇将其所辖行政村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委托给县环卫局负责管理,并签订托管协议,权责明确,便于实行监督和治理。这种“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每一环节责任分明,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责任人,更有利于切实监督责任人,使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2.3 垃圾桶的设计切合农村需求。城市垃圾桶放垃圾的口比较小,容量也比较小,然而在农村生活垃圾比较多,有些体积比较大,这种垃圾桶显然不符合农村的要求。农村的垃圾桶充分考虑了村民生活特点,又高又大的垃圾桶直接从上面开口,便于村民直接将大袋的垃圾直接放入。

2.4 环境整治纳入村支部书记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规定有利于督促村支部书记切实投入到垃圾托管的每一环节,努力搞好农村环境,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加大督查力度,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村”、“十佳清洁村”的评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托管的顺利进行。这是针对垃圾托管的比较有力的监督措施。

3 昌乐农村垃圾托管管理模式的完善建议

3.1 增强保证措施。

3.1.1 仍有部分村民不按规定倒垃圾。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过程中,我特地留意了大街旁边的垃圾桶以及出来倒垃圾的村民。有的垃圾桶空空如也,垃圾桶旁边却成为垃圾堆,远远望去,特别脏乱。有的村民仍然习惯性的将垃圾随手扔进沟渠里。垃圾托管依然没有引起部分村民的重视。

欧盟的一些村庄,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3.1.2 完善建议。在我国,虽然没有必要向欧盟一样将随意乱倒垃圾视为犯罪,但我们仍然有必要像欧盟一样加大乱倒垃圾的处罚力度。虽然目前不准乱造垃圾之类的字句已经出现在村规民约里,但这些话并没有写进村民的心里。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引起那些乱倒垃圾的村民的注意,养成按规定倒垃圾的习惯。

3.2 加大资金支持。

3.2.1 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受限。农村地广人稀,环境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成本高,运行费用高昂。而且,长期以来政府主要关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对农村环境治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财政上的投入也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垃圾一直的不到有效处理。

荷兰阿姆斯特丹埃克瓦垃圾处理厂利用再生煤的技术回收、筛选和加工的工艺技术流程,可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污染、无废弃物、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大目标。目前这一垃圾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取得这样的成效,政府的资金补贴是重要条件之一。阿姆斯特丹市政府给每吨垃圾160欧元的处理费用。现在该厂年产12万吨的再生煤,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3.2.2 完善建议。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垃圾处理设备的投入比较大,但政府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垃圾厂投入一段时间后,其循环利用所带来的收益是可观的。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垃圾的循环利用这一优势来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垃圾开发市场,增强农村垃圾处理的市场活力。

3.3改进垃圾处理工艺。

3.3.1 焚烧、填埋等方式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目前农村垃圾主要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填埋。填埋并没有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对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危害依然存在,而且有不可测的爆发风险;而垃圾焚烧虽然能够发电、发热,但处理过程中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特别是二恶英,对大气有着极严重污染。美国农村的垃圾处理,一般由规模不大的家庭公司来承担。公司的员工也是农民,他们开着小垃圾车,到各家各户收取垃圾,同时也收取一定费用。

3.3.2 完善建议。我们可以仿效美国将农村垃圾和城市垃圾一起处理,将农村垃圾运到比较近的城市然后集中无害化处理,或者在农村建立有无害化技术的垃圾处理厂,将附近村庄的垃圾一同处理。虽然农村比较分散,但垃圾处理问题不容轻视,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只是权宜之计。无害化处理是唯一的选择。

3.4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篇12

一、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市民对城市良好秩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充实城市管理力量,建立一支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匹配的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1、练好“内功”,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一是充实队伍,从2013年底至2014年初我们陆续新招100名协管员同志充实到各街道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了执法队伍人员的数量,提高了人员素质;二是加强城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年初根据竞聘上岗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城管局对中层干部进行了重新调整,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强的同志进入干部队伍,全面提高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三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城管局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评议。2、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增强城管队伍的执法力量。为进一步增强队伍的执法力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区城管局想方设法不断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完善执法装备。先后向区政府申请购置巡查车6辆、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等管理装备,以提高队伍执法能力。此外,各街道也加大对派驻执法队伍的投入,下一步,中队硬件建设将全面向市《城管队伍规范化建设标准》靠拢。同时今年我们通过公务员考试招收15名正式执法队员,已进入政审阶段,下半年人员将要到位,届时将进一步增强我区城管的执法人员配备。3、适应新形势需要,及时调配工作机构。一是根据2013年市政府17号文相关规定,我们承接了规划执法查处职能,成立了违法建设管理中心,对规划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二是组织我局精干人员,成立专门的渣土管理中心,实行全天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管控和查处;三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交巡警部门的支持下,成立大型车辆违停整治办公室,牵头开展大型车辆违停整治工作。

二、完善城乡环境长效管理体系

修订2014年度城乡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由原先的数字城管、市容环境、四位一体三个部分调整为数字城管、市容环境、四位一体、违章建筑、渣土管理五个部分,比例由去年的4:3:3调整为4:2:2:1:1,仍然采取日巡查、月考核、季排名的方式,对我区五个街道(开发区)、住建局、城管局、农经局、环卫处等职能部门进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情况的检查考核。通过此举,使我区的长效管理形成“大城管”工作合力,有效增强工作执行力,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已有五个月的考核分在全市城市长效管理考核中位列第一。

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为加强全区建筑、装潢垃圾的处置工作,切实提升我区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建筑装潢垃圾长效管理的实施意见》,6月份开始我局渣土查处中心对全区14幅地块进行清表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垃圾乱堆、扬尘满天飞的现象;二是为巩固我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工作责任,确保全区违法建设的控制和查处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我们研究出台了《区违法建设长效管控考核办法》,今年上半年我局违章建设查处中心共拆除违法建筑72处,3108平方米;三是为切实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客观公正的考核城管队员的日常表现,奖优罚懒,形成有效竞争激励机制,发挥每个城管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队伍战斗力,今年我们试行出台了《区城管局“星级队员、协管员”考评办法》。

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按照建设现代化市北新城的目标要求,2014年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着力加强城市配套功能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努力把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道路街景改造提升全区24条道路共7377项整治任务,目前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效果明显,经过前三轮的督察考核,我区已完成整治任务4400项,达到总任务量的59.64%;2、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建设改造船闸西路、紫琅学院、五里树、沿河桥、幸福家苑等处建5个疏导点,目前,前三处疏导点已完工,沿河桥疏导点正在加紧施工,预计6月底完成,幸福家苑疏导点项目目前重新进场施工,预计9月底前完工;3、便民服务亭建设通过实地勘察,我区确定建设36处以修车、补胎、修锁、配钥匙等便民服务亭,目前,该36处便民亭已全部安装到位;4、公共自行车点位扩容全区公共自行车扩容工程将新增点位27个(备用9个),6月底实施到位;5、环卫保洁提质提标区北城垃圾中转站目前工程建筑主体已竣工,现阶段配套工程和设备安装正在同步进行;新建的8个公厕正在有序推进之中;6、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优化完善我区高迪晶城社区已经成功创成全省首批省级示范社区。7、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全区车辆维修和洗车场所管理正处在常态化管理阶段;高迪社区城市志愿服务站已建成;全区户挡公益广告设置率占比达广告总量30%以上;8、集中清理马路市场在全区五个街道(开发区)共整治清理18处马路市场,其中以大生路、沿河桥、河东二路等大型马路市场的整治取缔效果尤其明显。

五、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宣传便民服务亭、渣土整治力度等为民办实事的动作举措,半年来《城市日历》、《总而言之》、日报等栏目媒体共报导6篇城管工作,区政府网站共编发部门动态32篇。同时我们以“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执法管理为目标,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监督机制,健全网格巡查制度,完善应急机制,2014年上半年已完成接处公众投诉案件7935件,均得到妥善的处理,很好地践行了“有诉必办、快速反应、办结必复、服务于民”的社会承诺。二是局领导多次走进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在线解答市民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都认真予以解决。三是2014年,我们将发展1000名城管志愿者,以城管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带动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增进市民对城市管理的了解和理解,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开创我区城管执法工作的新局面。

六、积极参加区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我局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在区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导组的精心组织指导下,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贯彻中央八项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为切入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双创双争”为抓手,紧紧围绕“四查四治”,认真实施规定动作,突出集中学习受教育,严格学习内容,局领导班子带头参加教育实践各项活动。单位先后组织全局党员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观看影视录像和教育警示片,举办学习暨集中交流会,开展专题集中讨论等等,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使全局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作风教育。在此基础上,我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围绕反对“”查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加以改进:1、抓好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养。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不断提高全局党员干部、执法队员的理论素养、知识涵养和道德修养。2、全局开展“为民解忧,争先创优”活动,我们在工作中要比一比,超一超,人人争当“五星级队员”。3、深入基层一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科级领导至少办5件,中层干部至少办3件,一般干部至少1件,通过结对帮扶,以点带面,实实在在的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动员组织开展“全员大练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1、违法搭建问题。老小区仍有不少违法建设,相当一些居民和经营业主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擅自搭建违法建筑,并由此引发了消防、建筑安全和环境卫生等系列问题。

2、市容市貌问题。目前我区所建成的房屋建设年代各不相同,建设风格各异,城区建筑整体形象缺乏美感。加之对城区户外设施管理乏力,导致附属在建筑物上的包括防盗网、空调、雨蓬、广告牌、招牌等在内的户外设施安装排列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建筑美感和城市形象。随着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和农村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其中相当部分人员无视城市容貌管理法规,违法随意占用城市交通要道、居民社区空地,摆摊设点,从事各类经营活动,引发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畅通、安全等系列问题。

3、道路交通秩序问题。相当一些驾、售人员缺乏交通安全法律意识,违章随意停放机动车,特别是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农用车、拖挂车,更是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车辆、行人正常的通行秩序和城市形象。

4、施工工地管理问题。一些施工工地文明施工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建筑垃圾乱堆放、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作业时间超期噪声扰民、施工作业管理不规范等。

5、环境卫生问题。由于诸多的原因,居民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繁华地区仍有不卫生死角,暴露垃圾仍时有存在,乱仍、乱倒、乱吐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乱张贴、乱涂写等城市“牛皮癣”屡禁不止,难以根治,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在全市又快又好完成任务。下一阶段,我局将严格按照《区2014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要求,不畏艰苦,上下一心,全面推进整治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并对后两批次(时间节点)进行考核督察。

(二)、全力推进马路市场长效管理,确保全面整治到位。全力推进我区疏导点的建设,对我区滞后的农贸市场建设形成互补,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对我区的马路市场实施根本上的全面取缔,同时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推进公益性的“便民服务亭”建设,将便民服务亭作为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工程。

(三)、深入实施城乡环境一体化长效管理模式。按照调整后的城乡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对我区五个街道(开发区)、住建局、城管局、农经局、环卫处等职能部门进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情况的检查考核,力争今年在全市城管综合考核中保住第一。

篇13

下面,我代表市创卫领导小组对2013年创国卫、迎国检进行简要点评。对2014年巩固创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进行部署安排。

一、迎接国家评估,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2013年,是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迎检年,四季度是我市冲击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的关键时刻,更是我市展示五年创卫成果、夺取“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的重要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X政府(管委会)和14个主要责任部门响应号召。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举措、坚实的基础,迎难而上,合力攻坚,全力迎检。一路走来,我们顺利通过了省级技术评估、国家申报资料审定、国家暗访和国家技术综合评估一系列检查评估程序,胜利完成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所有现场检查的规定程序。特别是以一次性、全票赞成的好成绩,通过国家专家组综合技术评估检查。

12

9

-11日现场评估,元月15日全国爱卫会正式发出考评通过通知,对XX的创国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殷切期望。

……

成绩来之不易,成绩属于大家。彰显了一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崇高意志,探索了一条基础不好、实力不强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功之路,谱写了一曲创卫为民、创卫惠民的胜利之歌。在总结创卫成就和迎国检成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创卫正在进行时,创卫永远无终点,我们时时有责任。创卫的劲头不能松,创卫的力度不能减。松劲就反弹,乏力就出乱。近段,松劲情绪有所抬头,与我无关,与己无责的思想有所萌发。乱搭、乱建、乱放、乱摆表象出现。我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按照创卫的标准,按照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到位,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如棚户区的改造、污水的处理、水源的保护、卫生死角、小餐饮卫生、占道经营、停车秩序、乱搭乱建等都需继续努力,还需打持久战才能完成。难言之隐、难看之处、难治之点、难破之题都存在。思想不容半点骄傲和懈怠,工作不容半点松动和松懈。

二、建立长效机制,贵在严管,重在落实

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是国家爱委会对我们的明确要求;建立长效机制,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建立长效机制,更是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这段时期,市创卫领导小组、创卫办、X政府和各责任部门都在围绕这一主题和目标全力潜心研究、部署、制定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办法。制定和汇编《XX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守则。按照城市建设“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保障一体化和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精细化、常态化”的总原则、总目标、总要求而不懈努力,打造XX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让城市更美丽、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一)全面覆盖,强效保障,确保环境更卫生

国家卫生城市最基础和最根本的标准清洁卫生,清洁卫生给人最直观的基本印象。要说反弹,最显眼的就是清洁卫生,一天不扫就脏,一天不管就乱,群众最直接关心的也在卫生保洁。建立创卫长效管理机制,卫生保洁机制放在首位,实现“三全”目标是“卫生保洁全覆盖,资金设施全保障,监管考评全方位”,无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村庄院落、沟渠小路一律都有专业公司、专门队伍、专责人员清扫,并保障经费、工资、人员、设施到位。市区各负其责,要确保配套到位,拨付及时,保障有力。最关键还在考核、监管巡查督办全方位,市创卫办和市环卫处已制定一整套考核细则和办法,以分值评优劣,以分值排名次,以分值定奖罚。包括城郊乡镇卫生一体化考核。包含城中村“卫生家庭”评比机制和卫生保洁现场处罚机制。一定抓落实、抓到位、抓出成效来。市区环卫处和市场保洁公司一定要强化“四重”的工作方法和保洁措施,即重点部位(如市场、学校、车站周边等部位)、重要时段(如上下班、上、放学等时段)、重点区域(如公园、广场等区域)、重要路段(如沃尔玛、步步高等商业繁华地段)派专人专队伍实行“重点清扫、重点值守、重点维护、重点监管”的特别举措,确保城市清洁卫生。市创卫办要严格按照新的考评办法重点督查考评。

(二)重心下移,严管实抓,确保市容更有序

市容秩序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更是一个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具体表象。因此,市容秩序在长效巩固创卫成果中尤为重要。一是要创新城管工作理念。强化整个队伍的责任心。城管要管住城市、管好城市。市城管执法局是城市管理执法的责任主体,要在执法理念、方式、效果上有新突破,在队伍建设上,队员素质上,管理方法上,工作责任上都有新提高。管好城市,管好城市的市容市貌、市容秩序,二是X政府要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推进“城管建在街道,责任落在社区”新举措,这项工作高新区已全面推开,XX都有基础。将城管重心下移,逐步建立基层为主,市区联动城管新格局,将市容秩序,治违控违,门前三包、烟花禁放等城市管理整体推进整体联动。二是常抓乱点乱源整治不停步。要以“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为载体,集中整治临街门店越门经营、占道经营行为,整治乱牵、乱挂、乱占、乱搭。整理门店招牌、墙体立面、护窗雨罩,一条条街整治,一条条路规范,整顿影响城区市容秩序的乱点乱源。白天的甘蔗摊点、晚上的漫酒摊要重点整治、重点管理。三是强化日常不间断巡查和重点值守责任机制。要严格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城管流动巡查机制,对重要路段和重要部位重点问题的区域要派专队伍巡查、专人值守,及时发现,随时处置,确保城市规范有序。

(三)强化管理,提升水平,确保市场管理更规范

“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是最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和管理成为创国卫的特点和特色,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盘活,强力管理,在市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市场品质,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功能和市场载体效应。一是要全力盘活市场。城区位置偏僻、人流不旺、生意不火的市场要采用经济杠杆、行政举措和优质服务手段,吸引其他市场富余经营业主入驻××市场,优化市场格局。实现“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卫生安全,方便兴旺”的目标。二是要强化市场内部管理。市场管理主责单位要有专人每天负责巡查,督促市场经营业主不乱摆、不占道、不乱扔、不乱倒,保持市场走道畅通、干净、整洁,商品食材摆放整齐、清爽、有序。市场内部要安排专人不定时清扫保洁,特别是人流高峰期,要不间断清扫、不间断清理,全面提高市场水平。三是要强力取缔马路市场。马路市场是“脏乱差”的源头,必须予以强力整治。市城管执法局要派专门力量对城区马路市场进行地毯式取缔,各市场要以政策优惠、价格优势等手段,积极吸纳马路市场业主入驻市场经营,确保入驻一户,发展一户,留住一户。四是加强达标市场督查。市创卫办将对已达标市场严格督查,对反弹快,管理不到位的市场给予黄牌警告。

(四)自律自治,建管结合,确保城中村和社区管理更到位

城中村和社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肌体,是城市卫生保障、市容环境的薄弱环节,要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在建立专业队伍清扫保洁的基础上,在长效机制上,要深入开展卫生评比活动。各城中村要深入开展以“文明卫生户”、“五好家庭”等为内容的卫生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村民自律,村民自己动手,助推城中村环境卫生提高,全面巩固创建成果。要切实提高机关庭院卫生水平。各机关庭院和住宅小区要以巩固创卫美家园为主题,在全面提高清扫保洁水平的同时,对单位辖区环境卫生实行升级管理,要强力推行《XX市物业管理条例》,扎实开展“模范社区·星级物业”评比活动,以优质物业服务来促进小区规范管理,以小区规范管理促推物业公司发展,实现联动发展、物管双赢目标。继续抓好弃管小区整治工作。各社区要继续对辖区内的纯居民区和弃管小区环境卫生开展整治工作,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牛皮癣”,加强“四害”灭杀,开展“文明卫生小区”、“卫生楼栋”等评选活动,助推社区卫生水平整体提升。五是城区各机关单位和庭院小区都要以巩固“创卫美家园”达标成果和创建园林单位为目标,更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标准。二季度,市创卫办要对城区已达标庭院来一次全面普查和创园林单位全面督查。对反弹大,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机关庭院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城中村整治工作要持续推进,市创卫办将对反弹快、整治不到位的村给予黄牌警告,并列入X政府考评重要内容。

(五)全力帮扶,全面监管,确保“八小”行业管理更标准

“八小”行业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有着点多、面广、监管难的特点。创卫以来,我市集中工商、药监、卫生、文广等部门力量,对城区“八小”门店采取了“帮扶助”方式进行了集中整治和改造,但仍有一部分门店没有达标,一是市“八小”办要继续按照责任包干要求,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持续推进“八小”门店样板街、示范店建设,助推八小行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二是要重点加强小餐饮行业监管。要将小餐饮店和城区学校及工地食堂等的食品安全、饮用达标等指标纳入重点监管范围,重点加强车站周边小餐饮店和小旅店监管,严防因食品及饮水问题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三是要拓展延伸监管范围。市“八小”办要将“八小”行业监管范围逐步从中心城区向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延伸,尽可能拓展监管辐射范围,逐步实现城区“八小”行业监管全覆盖、经营门店全达标。

(六)宣传教育,规范约束,确保市民行为习惯更文明

提高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城市管理者永恒的责任。只有彻底改变“千人扔,一人扫”局面,才能长效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因此,培养市民文明卫生良好习惯是关键中的关键。一是要常态开展文明卫生主题教育。各机关事业单位要经常开展文明卫生教育活动,教育机关干职工及其家属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确保机关院落整洁有序。城区学校要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文明卫生意识,通过以小带大,以点带面,扩大创卫主题教育效果,增进社会文明意识。二是要全面强化阵地宣传效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主流媒体要一如既往地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摒弃乱丢乱扔陋习。车站、医院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利用宣传栏、宣传窗等平台宣传健教知识,引导过往乘客和医护病人自觉克服卫生陋习,促进市民身心健康。三是要逐步完善卫生督导处罚机制。X政府(管委会)要组建卫生监查大队上街、上路,到现场,抓现场,面对面的对城区乱丢乱扔、乱吐乱倒等“八乱”行为进行现场教育与处罚,叫他处罚一次,脸红一阵,记一生,守一世。强力规范,强力约束,助推市民良好卫生素养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