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籍测绘实施方案

地籍测绘实施方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籍测绘实施方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籍测绘实施方案

篇1

 

为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废旧农膜和肥料、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以下简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全市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工作的开展,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全市农业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鼓励以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或规模生产主体作为站(点)建设主体,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站(点),采取分区包片的方式,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在严格落实好“谁使用、谁交回,谁经营、谁回收处置”的主体责任基础上,对丢弃在田间地头等处且难以确定回收责任主体的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由各区县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设立1家以上回收处置服务机构,健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的收集、暂存、转运、处置有效机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开展好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确保实现应收尽收。

(二)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以镇为单位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试点,建设试点镇30个,其中临淄区、高青县、沂源县设置回收试点镇各5个,淄川区、博山区、桓台县设置回收试点镇各3个,周村区设置回收试点镇2个,张店区、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设置回收试点镇各1个(详见附表)。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做到应收尽收。通过辐射带动,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明显增强。

(三)开展地膜监测点设置工作。全市共建设监测点14处(包括国家、省、市三级监测点),其中国家监测点1个,省级监测点8个,市级监测点3个,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建设2个监测点(建设指标详见附表)。主要开展样品采集、处理、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编制监测报告等工作。

三、工作重点

各区县(功能区)要明确试点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站(点)的服务范围,在市级方案指导下合理建设、监督并指导处置点和监测点开展好相关工作。

(一)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分区包片完成地膜、棚膜、反光膜、肥料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置,开展资源化利用或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回收处置各环节均须符合国家相关污染防治标准、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到2021年底,各区县(功能区)区域内地块、林下、路边、河道、水塘、作物秸秆上等不能有明显可见的残膜和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二)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分区包片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按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到2021年底,全市田间、地头、路边、沟渠、河道、水塘、机井旁等区域不能有明显可见的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

(三)开展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通过建设地膜残留监测点,对监测点周边农户地膜应用及回收情况开展入户调查,对监测地块通过挖土方监测地膜残留情况,摸清地膜残留底数,分析地膜残留状况及变化趋势。监测过程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科学准确,为精准高效防控地膜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功能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调查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对工作开展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级压实镇办、村居主体监管责任,强化农资经营单位回收处置责任,建立健全回收处置体系,统筹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设施建设。要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强化责任落实,搞好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并通过设置宣传标语、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宣讲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让农资经营者、使用者认识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对环境及人身安全的危害,引导使用者科学合理使用各类农资,并及时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要督促指导农资经营者依法履行回收义务,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树立起积极参与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中发挥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提供服务等作用,鼓励和扶持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

(三)切实组织开展好试点示范。各区县(功能区)要以镇为单位开展好农业投入品回收处置试点建设,合理确定试点镇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好试点示范及监测点建设工作,12月10日前对试点示范工作与监测点工作分别形成总结报告,报市农业农村局。此项工作已经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市级通过对各区县(功能区)工作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与执法检查,进行月考评赋分。

(四)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市级列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各区县(功能区)要积极筹划,在制定整合资金使用方案中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开展,根据当地实际,对回收站(点)设立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监测等环节进行补贴。调动起各方参与积极性,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五)严格监督执法。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会同执法部门,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执法监管,将其列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经营者、使用者不履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等义务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要通过适当途径,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推动工作开展。

附:全市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监测点建设指标表

附:

全市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地膜残留监测点

建设指标表

 

区县

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镇

农膜监测点

数量

(个)

数量

(处)

备注

张店区

1

 

 

淄川区

3

1

市级

博山区

3

1

市数字中心项目支持建设

周村区

2

1

市级

临淄区

5

4

国控点1个,省级3个

桓台县

3

1

市级

高青县

5

3

省级

沂源县

5

3

省级2个,市数字中心项目支持建设1个

高新区

1

 

 

文昌湖区

1

 

 

经开区

1

 

 

合计

30

14

篇2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作为我市一项重大的市情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我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搞好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全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健全和规范土地登记制度,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保障。

二、调查的任务和时间进度

(一)调查任务。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按照国家统一标准,采用航空航天遥感、现代数字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对全市城乡范围内每块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查清我市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城乡各类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地类、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完成全市城镇和主要农村居民点内1:500数字地籍调查(包括权属核查和地籍测量,下同),查清区域内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查清全市基本农田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并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市、县(区)两级管理到地块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和规范土地登记制度,建立土地变化信息的调查登记、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二)时间进度。按照国家和全省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于2007年启动,2007年完成领导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以及培训和宣传等有关准备工作,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任务;2008年上半年完成全市县城以上城镇1:500数字地籍调查,并基本建立覆盖数字地籍调查范围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2008年底完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完成耕地源的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调查;2009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建制镇1:500数字地籍调查;2009年底完成主要农村居民点内1:500数字地籍调查,完成全市基本农田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调查,建立互联共享覆盖市、县(区)两级管理到地块的土地调查数据库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土地变化信息的调查、登记、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从2009年开始,按全省统一部署,每年进行一次土地变更调查,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三、调查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调查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对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其中,涉及调查业务指导和检查的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涉及调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工作,由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负责;涉及区域勘界、城镇建设、基础测绘成果等方面的工作,由市城建委和市民政局等部门负责;涉及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和市统计局负责。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本区域内的土地调查工作。

(二)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土地调查登记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各地要加强土地调查登记队伍建设,在积极吸收有资质的调查机构参与调查的基础上,应设立专门的土地调查登记机构,配备与土地调查登记工作相适应的人员力量,切实做好本次调查以及今后日常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工作。

(三)制定方案。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市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各地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本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编制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实施细则。本次调查要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调查承担单位,规范调查行为。

篇3

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共计27210宗,已通过省国土厅验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宗地档案扫描和数据库的录入挂接,对宗地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并启用了所有权登记发证管理信息系统,已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27210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完成地籍测绘6234.6公顷,占总任务的60%,权属调查已完成乡、乡整乡及乡8个村、镇2个村,镇3个村的工作量。

(二)存在问题

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多年空缺,缺少完整的权属资料,给依法发证带来困难。此外,“一户多宅”现象较多,“一户一宅”分户的依据不明确,其标准把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三)下步举措

我们将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地籍调查任务。

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一)进展情况

经过实地摸底调查,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计164宗,面积1092.25亩,拟定的《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已上报国土厅改革办。6月1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事项的函》,明确支持县按照中央的部署先行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二)存在问题

一是摸底调查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地块大部分仍被私人和企业租赁用于生产,未归还集体作为流转的净地。

二是当地企业购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积极性不高,同等情况下更愿意购买国有建设用地。

三是制度设计不成熟,国家层面还未出台相应指导文件,地价评估和备案体系、交易平台及流转收益分配和监管等配套制度缺失。

(三)下步举措

篇4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0-0272-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while applying it to more different industry fields, people start combining it with wisdom agriculture, which not only proposes new ideas of the wisdom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areas of BD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function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BDS while it is put into wisdom agriculture.

Key words: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wisdom agriculture; aviation agriculture

1 北斗卫星对农业的作用

1.1 促进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决策与监督

第一,对农场、农田、农业进行数据化管理。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将北斗终端模块安装到被划分区域、编号且建立地籍的土地上,利用北斗卫星获得农业农田的相关数据,如,农田种植面积、农作物品种、耕种施肥和收割时间、农田责任人和整年积温等数据,传输给农场的数据管理库中,通过实际种植数据即时监测农业种植的情况,保证科学化种植顺利进行。第二,建立土地养分资源和土壤肥力信息系统,辅助农场主进行正确决策。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两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对北斗定位土壤的抽取化验,通过GIS分析出的土壤中钾、磷、氮元素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质层图,另一方面是农业专家的帮助和支持下GIS生成的施肥变量处方图。第三,环保、民政、水利、监察、公安、纪检和国土等农场下属部门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少不了农田数据库的参与和补充。利用手机客户端的便捷性,当相关业务出现问题时上述部门巡检人员能够即时获取问题,并用手机拍照取证,将问题汇报给领导,领导获知后能够很快地处理。北斗终端的配置能够进一步完善部门的检查监督制度,这样能够即获知工作人员的即时地理位置和出行路线,为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1.2 提高农业耕作精细化、科学化

想要达到农业自动化操作和农用机械的无人操控,必须依赖北斗卫星的定位功能,再安装北斗模块,将操作指令通过传感器传输到农机上。拖拉机或其他农用机械在设计的过程中,已经将传感器、微型计算机、北斗模块装置安装上去,同时留出化肥槽和农药箱的携带空间,当农机在田间工作时,各个装置各司其职,传感器将收集到农田和农作物的情况,北斗模块对每块土地进行精确化定位,微型电脑负责将传感器和北斗模块获取到的信息导出并快速分析决断出具体实施方案,如是否需要进行灌溉及如何灌溉,是否需要追肥及如何追肥,是否需要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及决定用哪种农药等农耕方案。此时,北斗模块装置可以对农机的位置进行定位,农庄负责人可实时掌握农机的运行轨迹和任务完成程度,还可以随时调控农机的路线,当农机运作失常时,及时调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时间因浪费时间而造成的损失。在耕种农田方面,无人驾驶的北斗农机无疑地比人工驾驶的操作更加精确,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农业耕作的标准,进而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作物;无人驾驶操作相对人工操作,不仅耕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耕作也更为精确,将人工操作的目标“少重不漏”提升为“不重不漏”;因为无人驾驶农机的引进,农场农机操作员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轻松,避免了因操作技能不高造成的工作延误问题,农场可以长时间地运行北斗农机提高利用率。

1.3 提高农业对灾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低消耗、低功率的智能传感器连结而成的网络,它是高度集成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而形成的,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实际运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上所有的传感装置能够感知到周边环境和对象,并对它们进行监测,尽可能地获得最为详细的信息,经过处理,提高信息的精确性。农业灾变想要得到智能化的升级发展,可以通过处理灾情软件来实现,有效地将受灾区信息和灾变情况进行智能化连接,然后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和受灾程度制定出一份可行的灾变处理方案,如虫害时确定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实施方式。假使农业受到虫害的面积较广,使用安装北斗装置和微型电脑的飞机对植物进行准确施药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1.4 促进农业商务化水平

农业生产环境由监测到监测和控制的升级,让物联网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实现了人们从餐桌追溯到农田的想法,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库提供了食品供应链中产地、制作、运输、购买等相关内容,当食品实际情况与数据库中的信息不一致时,根据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到问题源,及时控制商品的流通或直接召回商品,追本溯源地将信息进行修正,这样厂家和顾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是积极执行当今时代“食品安全大于天”的政策表现。数据化时代的到来,真实数据对消费者更具有说服力,将采集到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给顾客,无形中提高了农业的销售业绩。智慧农业的普及和运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农田的污染和伤害。北斗技术在智慧农业运用,能够即时、快速把控和监测到农业农田多维度、多尺度的动态信息,及时更新农业数据库,在数据和农学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实现农业的自动化操控,达到智能喷药、施肥和灌溉等,利用北斗精准定位功能实现农业的精耕细作,加快落后农业的发展进程,释放双手,持续性地使用土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 北斗卫星在智慧农业的应用

2.1 航空农业

机械化农业的延伸和发展,诞生出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和航空农业的结合。相对传统农业来说,这样的结合有着明显的优势,如准时进行农耕、节约时间、节省劳动力,使用较少的农药、种子和化肥达到种植目标,进而减少农业投入,还可以解决陆地机械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农业飞机主要用于农业的播种、喷洒农药和施肥方面。首先,飞机操作人员利用北斗定位功能规划出飞机的操作区域,或者可使用电子地图划定作业区域,做出飞机运行路线图。其次,飞机利用北斗仪器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路线,进行不重不漏的作业。若作业过程中农药、化肥、种子等使用完毕,则可在北斗仪器上标记出断耕节点,重新添加缺失的物品后方可从节点处继续实施作业。在飞行过程中,北斗仪器采集到飞机的实际作业路线、喷雾系统关闭情况、作业速度等数据和信息,通过GIS可以分析出此次作业的实施情况。

2.2 农田信息采集与测土配方施肥等

顾名思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根据土壤测试情况科学配比出化肥然后实施的方法。经过土壤测试,能够了解到土壤的肥沃程度,同时决定肥料的配比方案和用量时,还要考虑农作物的品种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科学使用化肥,最后实现增产的目的。这种施肥方法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仍要使用到北斗仪器的精准定位功能,采集到土壤样品并标记出土壤的取样位置。土壤样品经过实验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到GIS中,自动生成三维土壤矿物质含量和土壤属性的分布图,明确标记出钾、氮、磷元素的含量,有机质层的分布,以及土壤酸碱指数。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养分需求的不同,决策出施肥的量,并通过GIS显示出化肥使用量的差别,在农机施肥时,参考施肥方案在作业区域定量施肥。这种方法还可预防和整治农业虫害,采集土壤污染程度、农田水分含量、温度和农作物产量等农耕信息。

2.3 跨区作业农机监管

跨区农机在保护农业、抢种抢收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在跨区作业农机上安装监管服务平台的车载终端就可以实现对农机的监管。监管服务平台作为整个监管系统的核心,能够快速地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车载终端,车载系统能够快速收到服务平台发送的定位、求助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实时定位跨区作业农机的位置,并将信息传送给车载系统,车载终端利用电子地图显示出农机的方位,这样农机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跨区作业,做到不重不漏。同时服务平台还可向农机传达气象信息和作业任务信息等。另外,当农机发生故障或农场出现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地通过车载系统向服务平台发送求救信号。

2.4 拖拉机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拖拉机有五个极其显著的优点:作业方向准确、行距精确、间距标准、持续作业、不用常规标记。自动驾驶技术不仅降低了拖拉机对人工技术要求,还提升了拖拉机作业的精度。自动驾驶的关键性技术是控制导航、规划路径、自动转向和变速等。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我国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将BDS与拖拉机自动驾驶技术完美融合,实现导航控制作业,该技术主要以是现代化农业为服务对象。当BDS定位难以达到作业要求时,田间差分基准站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提高BDS的定位精度。在拖拉机进行作业前,需要在系统上做出作业实施方案,减少少耕、不耕的情况发生。作业期间,车载系统即时获取定位位置,并导航或调控拖拉机进行作业,利用自动转向功能和自动变速功能设定作业路线。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动驾驶并不是无人驾驶,也是需要驾驶员的,无人驾驶是在自动驾驶的基础上,额外还进行了方案最优化的升级和拖拉机的自动操作,相对自动驾驶技术来说,无人驾驶技术难度更高,费用也更高。在农耕时,自动驾驶农机相对一般农机的作业质量高,燃油量低。农忙时,自动驾驶农机的重要发挥的淋漓尽致。

2.5 机耕道、农田灌排渠道选线和地籍测绘

在测量机耕道、田地灌排渠道选线时,BDS相对于传统测量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传统测绘主要内容是平面测量,首先选定主线点位置,然后水准仪高程测量地面,两次测量后确定主线点三维坐标。BDS测量选线时,基准站差分的定位功能能够帮助准确定位,利用北斗卫星技术,多次定位后可确定立体坐标。在实施测量机耕道、农田排管路线时,途中的障碍物、山坡、河流有时不可避免,这时利用北斗卫星能够方便快速地获取取点和增补点,实施准确定位。在这一点上,传统测绘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重复测量。

地籍测绘就是精确测量所属土地的界线界址坐标,其主要

工作内容是宗地和附加内容的所属关系、位置和面积、使用情况等的精确测绘。现如今,BDS建设不断的加强,终端技术设备也不断优化升级。BDS地基增强系统得以建立,基准站差分定位技术发展速度增快,定位也越来越准确,BDS在地籍测绘和道路渠道选线测绘应用上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 翟传凤.GPS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当代农机,2007(6).

篇5

镇建成区调查总面积1.97平方公里,东起棉花采购站,西至傲维纸品厂,南起长江大堤,北至平湖五组黄湖支渠内全部土地。

二、调查任务:全部土地调查任务8月底结束

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是采用全数字调查法,在调查区内测制1:500地籍图;二是查清调查区每宗地的座落、权属、界址、面积、用途及他项权利等基本情况,摸清建成区土地资源家底,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业、服务业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取得真实、准确数据和信息,同时利用MAPGLS软件进行数据建库,形成与全国联网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镇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管理网络。

三、调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这次土地调查,遵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区列为19个街坊,先对各调查街坊进行控制测量和详细的现状测量,测绘1:500现状图作为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开展权属调查,根据权属调查资料对宗地进行地籍堪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属性资料录入,建立数据库和镇建成区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四、调查工作的组织及要求

(一)组织领导。土地调查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任务重,为了按时按质完成镇地籍调查工作,镇政府决定成立地籍调查领导小组,由分管土地管理工作的副书记张俊普同志任组长,国土所、社区居民委员会、平湖村、福星村、房管所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国土所。组建三个调查专班,每班班长由国土所干部担任,其他人员由聘任人员和被调查单位负责人负责组建,每班三人,具体从事调查工作。

(二)调查要求。

第一步:拟订工作方案和进行资料收集,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清理、收集原有的历史土地登记资料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料,包括非农业用地清理资料,土地登记资料,保证土地现状调查与原有成果资料的衔接,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现实性。

物质准备:国土所保证调查所用资料、表格、卡片,添置内、外业调查仪器设备及器材,并由专人负责领取及使用管理。

宣传发动:政府组织召开统一的调查动员大会,镇调查办张贴市政府《公告》,利用电视,印制宣传单进行大力宣传,让相关部门、用地单位和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明确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做工作,保证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培训及工作试点:组织聘用人员学习土地调查知识和技术规程及具体操作方法,达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调查成果质量,在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对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补充完善。

第二步:实行全市统一的坐标系(即80西安坐标系),布设各调查区控制点,测绘1:500地形图、地籍图、地籍测绘主要是在平面控测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GPS和计算机技术,采用全数字法,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地点、线、位置、形状,数量和地上附着物的基本情况。

第三步:权属调查是整个土地调查工作的关键,它是对土地使用者宗地位置、土地权属来源、权属界线、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实、调查、记录,权属调查工作主要完成,制作调查工作底图,确定调查区,划分调查街坊,编制地籍号,发送指导通知,现场调查核实,界址调查,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等,土地权属问题处理按照枝土调办发()3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步:按照《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统一使用中地公司MAPGTS软件进行数据建库,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MAGTS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建立镇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五、配套措施

镇土地调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在调查工作和成果质量管理中采取如下措施:

(一)聘用工作人员由国土所直接管理,采取计件报酬制,每完成一宗地15元,外业10元每人5元,内业5元,预计需要资金4.5万元,由政府调剂解决,土地调查资金由权属调查单位管理使用,具体使用程序由国土所列出聘用工作人员的完成工作数量并计算报酬额,由权属调查单位发放。

篇6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它可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GPS技术的发展为大地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的测量手段,广泛地应用于陆海空领域的导航和定位测量中。由于GPS测量具有不需要两点间通视,不受天气影响,能直接获得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等优点。

2、控制网的布网方式及原则

2.1控制网的布网方式

(1)跟踪站式,(2)会战式,(3)多基准站式,(4)同步图形扩展式,(5)星形布网方式。

2.2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效率优先原则:在进行GPS 网的设计时,应采用效率指标来衡量设计方案的效率,以及在采用布网方案作业中所需要的时间、消耗等问题。(2)高精度性原则:GPS 控制网的高精度性是工程测量的基石,也是其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在布设时,要做到高精度性原则:先确定GPS 网的网形,再根据GPS 网的网形,得到GPS 网的设计矩阵B,从而得到GPS 网的协因数阵Q,由此做到GPS 控制网的高精度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GPS 控制网布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进行实际GPS 网的设计时,一般采用一种反映GPS 网可靠性的数量指标,以达到改善网的质量的目的。(4)低经费性原则:GPS 的布设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工程,应着重考虑实现较低的经费支出和较高的测量效果的问题。经费的多少取决于网中点的总数和重复设站率。

3、实例

岳口镇实测的GPS网共有9个点,用3台Trimble 5700接收机进行观测,共观测了8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为60min。该网的最长边为6788m,最短边为1911m,平均边长为3797m。

GPS外业实施方案制定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二是测区环境方面。技术方面决定了控制网的精度,测区环境方面决定了控制网的作业时间长度、进度和经费。分一下几个步骤实施:

(1)进行技术设计:在大比例尺地形上进行设计,因为控制测量的任务就是布设作为图根控制依据的测图控制网,以保证地形图的精度和各幅地形图之间的准确拼接。它包括确定点的位置、测区的分区、区与区之间的连接,制定实施方案、观测纲要、数据处理、测量精度等因素。

(2)点位情况: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选点与埋石工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整个控制网图已设计完毕,一般不需要变更点位。但若遇到点位破坏或异常情况需要变更点位时,则按控制网选点与埋石要求进行。

(3)测区的分区是主要是根据投入的仪器数量和测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的。分区时以投入的接收机数量为基础,考虑测区的自然条件,首先确定观测从测区的那一局部开始。。

(4)区与区之间的连接:区与区之间都有连接点,连接点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整个网的结构和精度的传递。连接的点越多,网的整体结构越好,精度也越高,但工作量也就越大。适当选择连接点的数量,不仅能保证网的精度,也能增快作业进度。一般连接点的数量是由参加作业的仪器数量决定的,连接点的点数约为接收机数量的30%。

(5)观测纲要:观测纲要包括时段的数量及长度、采样间隔、卫星高度角。这几项是由控制网要求的精度确定的。高精度控制网时段数较多,时段的长度也较长。

4、结论及分析

不同观测时间D032-D055基线结果

(1)对于GPS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其测区测况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布设方法和观测方法。在埋石前,应掌握测区概况,设计好布设方案。

(2)在实地埋石时,应注意实地土质的特性,并要考虑到测量时,周围环境对卫星定位所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可以临时重新选点。要做到有利环境、长期保存、长期利用的目的。

(3)在野外作业中,GPS易受到各种观测条件的客观影响,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不能保证都有良好的观测质量,难免会出现一些劣质的观测值。因此,在数据处理时,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剔除粗差处理。此外,基线处理软件的内在缺陷,也可能导致基线解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时,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干预,优化解算。

(4)本文以岳口镇地籍调查中GPS控制为依据,针对观测时间对GPS基线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GPS等级为D级,在设计中,分别对相同基线,不同时间长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测量时间的减少,基线的边长最大较差总体呈增大趋势,即观测时间越长,精度越高。但当所延长的测量时间段内影响基线解算的误差因素较大时,基线精度反而可能会降低。所以对于D级控制网只要1-1.5小时的测量时间即可满足基线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其凤.GPS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M].出版社,1994..

篇7

一、启动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县局提请县政府成立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成员,编制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含经费预算及年度经费预算),依据政府采购法,实行项目监理制,编制标书,拟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项目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调查研究镇、村、组如何配合和协调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做好实地调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二、做好本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按时完成20__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及坑塘水面10月10日上报,易地补充耕地15日上报,变更调查数据25日上报。参与国家级项目岔河沿湖片土地整理项目的验收,并及时做好权属地类变更。

三、处理权属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土地确权的有关法规,及时调解处理高涧窑场、高涧玻璃厂水泥制品厂、仁和镇陈向村大团圩与七一圩之间、朱坝砖瓦厂等土地权属纠纷六起,协助县林牧局、县水利局、朱坝镇调处浔河堆上的林权纠纷,协助共和镇调解共和村两户宅基地权属纠纷,协助西顺河镇处理王业志与镇农业中心土地权属争议,实地确定浔河套闸与高良涧镇浔河村十组土地权属界址线。在春节前按县统一要求,到各镇开展稳定工作。遏制了因土地争议而引起的群众上访,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县局提请县政府成立县土地权属争议调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对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的领导。提请县政府办公室印发《__县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必要时实施该预案;做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的土地权属管理工作。

四、做好土地调查登记发证工作,服务广大公众

至11月15日共办理土地证书计2435本。国有土地证1999本,其中国有出让证1601本,国有划拨证392本,授权经营证6本。抵押他项权利证282本(含县粮食系统24宗地抵押到期再抵押)。集体土地使用权证154本。做好土地登记外业调查工作,完成县供电系统土地登记的土地权属调查25宗,县农行系统股改前土地登记土地权属调查3宗,县信用社系统土地登记权属调查8宗,交通局黄集、东双沟、三河、蒋坝车站土地调查。筛选可抵押土地,协助县城市资产经营公司增资。办理钱码岛1、2号岛土地使用权变更。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制度,10月1日物权法实施后,除继续实施和完善原有土地登记制度外,新设立预告登记、异议登记、公告登记制度;完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推行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及时整理装订地籍档案,将1500宗地850卷地籍资料整理装订归档。

五、完成测量标志维护内外业工作,为测绘工作提供基础服务

我县作为市局测量标志维护试点单位,市局于20__年12月8日在我县召开测量标志维护工作现场会。整个测量标志维护工作于20__年10月10日开始,20__年4月10日结束。维护水准点62点、三角点19点。20__年9月11日,县局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全县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登记发证工作,局分管领导带队去省市驻洪单位逐点落实委托保管和土地他项权利事项,测量标志登记发证工作于20__年10月底在全市率先结束,受到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的表扬。全县测量标志控制点81点56个点位,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35点位,发放土地他项权利证的21点位。聘请测量标志保管员56名,并发放测量标志保管员证。

六、为规划修编、耕地占补平衡等提供地籍基础资料

配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础资料收集工作,提供各镇20__年未土地总面积、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未利用地面积等,为规划修编提供73幅89张(含水面)图纸。为批次征地农转用报批提供土地权属、地类报审材料。迎接国土资源部对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抽检,做好05年、06年建设用地、土地复垦整理变更调查情况汇报。配合县规划局进行城乡挂钩调查。配合县农普办农业普查,提供农用地数据。

六、形式多样,开展8.29测绘法

宣传日宣传工作请县政府、县局领导在__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在县城、集镇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世纪广场大屏幕播放宣传标语,在县新华书店门前设立咨询台,并举办有奖猜谜活动,宣传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受到省测绘局、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的表扬。

七、自编教材,开展地籍业务培训工作

自行编写培训教材,分别举办物权法与地籍管理、测量标志土地登记发证、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班。

八、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公共利益需要和旧城改造服务

依法收回金莺花园西侧麻访厂、东双沟敬老院、世纪名都南侧、岔河农经站宿舍办公楼,岔河敬老院等国有土地使用权。协助县政府收回惠民家园内县建行、蒋华林国有土地使用权。

二〇〇八年测绘地籍工作计划

一、开展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

二〇〇八年测绘地籍工作的重点是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在全市于20__年11月~20__年12月统一完成数字航空摄影的同时,首先完成项目招投标,拟于20__年11月~20__年1月择优选取项目监理单位和实施单位;二是完成技术设计书,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__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于20__年12月~20__年2月完成《__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并报市二次调查办审核、省二次调查办审批;三是由实施单位于20__年11月~20__年3月完成基础控制测量;四是由项目实施单位于20__年3月~20__年5月完成像片控制测量及制作正射影像图:五是县国土资源局、县二次调查办组织监理单位、实施单位、各镇二次调查办、各国土所、有关村(居)组于20__年3月~20__年5月外业调查试点;六是于20__年3月~20__年4月在全县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七是于20__年3月~20__年底在全县开展城镇土地调查。

二、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制度

除继续实施和完善原有土地登记制度外,新设立预告登记、异议登记、公告登记制度;完善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制度;推行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

三、及时调查调解土地权属争议

一是对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管辖权有合理的划分。对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向镇政府申请受理和处理,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未经当事人协商和镇政府调解,县局、县政府不予受理。二是要求集体经济组织推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代表。三是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申请、受理、答辩、举证工作。无论申请、答辩,都要提交证据和提供证人。引导争议双方用事实和根据说话,按民事纠纷“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引导双方举证。四是在争议双方申请、答辩、举证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门开展核实调查和补充调查。五是力求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谨慎下达处理决定。六是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准备工作。

四、按时完成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及时完成20__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五、开展8.29测绘法宣传日活动

请县政府、县局领导在__通讯上发表署名文章,在县城、集镇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世纪广场大屏幕播放宣传标语,在县新华书店门前设立咨询台,并举办有奖猜谜活动。

六、做好土地权属地类面积审核

篇8

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是贯穿在地籍测量的基本工作中,即地籍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在高等级控制测量中采用GPS静态测量、小测区范围内可采用点校正方法利用RTK、VRS技术测设控制点;碎部测量中在环境条件达到要求时完全可以利用RTK、VRS技术测量碎部点。GPS测量的特点是效率高、精度可靠,但对环境条件及通信条件要求高。

一、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碎部测量,在实际工作中,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

1.地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地籍控制测量又分为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控制测量2种。地籍以测量工作按照基本控制测量为基础,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可布设为相应级别的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网。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指定的,《地籍测量规范》规定,地籍控制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0mm。

2.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碎部测量即界址点和地物点坐标、地类要素的获取,包括定境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和界址点、房屋及其他构筑物的实地轮廓、铁路、公路、街道等交通线路及海岸、滩涂等主要水陆设施的测绘。界址点是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而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在我国,考虑到地域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精度的要求也应有不同的等级。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需要。

二、GPS测量精度

GPS测量技术如果要应用于地籍测量中,首先必须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而地籍测量精度分为控制测量精度和碎部测量精度,所以GPS测量精度必须满足两者测量精度的要求。

在目前所应用的控制测量技术中,GPS的应用范围是最广泛的,其利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然后再进行信号差分处理,消除公共误差,从而使基线向量趋于精确,达到控制测量的目的,单条基线测量精度可达:±(3 mm+1ppm×D),D为基线长度(km)。而基线边长一般不超过15km,两点之间相对基线D也会满足:D

GPS―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它以实时、精度高、布点灵活、观测时间短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选用载波差分技术,实时对量测站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差分数据处理,其精度可达到:±(10mm+1ppm×D),D为基线长度(km)。而碎部测量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5km,所以测量精度完全可以达到地籍测量中碎部点测量的要求。

三、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测量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碎部测量,使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时。其流程如下:测量前的准备工作―GPS建立地籍首级控制网―拟定观测方案―GPS-RTK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GPS-RTK进行地籍碎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

1.GPS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碎部测量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GPS测量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定位精度高,全天候观测和操作简便等众多优点,很好地避开了常规测量技术中的繁琐要求,同时又可以满足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应用广泛。

(1)GPS建立地籍首级控制网。该步骤要遵从GPS控制网网形设计原则:GPS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为了便于GP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效果良好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拟定观测方案。应拟定最佳的卫星观测时段,根据具体测量任务书、精度要求和观测工作的计划进程等,结合实地条件,再设计出最优方案。

(3)GPS―RTK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根据实际地形条件,在符合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布设控制网。

2.GPS技术在地籍碎部测量中的应用

使用GPS―RTK进行地籍碎部测量前首先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测量仪器的准备与检查、测量人员的配置、学习并掌握接收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差分软件的使用等;其次还应服从以下步骤:准备工作、控制网的制定、数据的组织与编码、基准站的建设、利用流动站GPS接收机采集数据;最后是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基准站和流动站得到的观测量,按某种差分算法算出移动测站在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3.GPS应用于地籍测量中的优点和缺点

GPS测量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优缺点比较见表:

测量技术 观测时限 观测时间、效率 定位精度 误差分布 可操作性

GPS测量技术 全天候 短、高 高 均匀 比较简单

常规测量技术 非全天候 较长、一般 一般 不均匀 比较复杂

GPS测量技术是通过地面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所以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例如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产生同测站有关的误差,如轨道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

利用GPS定位时虽然不要求流动站与基准站相互通视,但要求保持GPS接收机的卫星信号对天通视,这在测量某些高大建筑物、楼房、树林时往往因无法靠近被测物而无法测量,因此还需要全站仪的配合使用;另外,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量时,还要尽量避免一些干扰GPS接收信号的物体,如天线、电视塔等,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常具有范围大、界址点测量琐碎、数据更新快等特点,而GPS技术拥有众多优点,如布点灵活、操作简便、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便以及全天候作业等优点,不仅可以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还极大地提高了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虽然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随着GPS技术的迸一步发展,GPS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令狐义强.GPS-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3):108-109.

[2] 刘祥.GPS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篇9

中图分类号P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4-0094-02

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规范的测量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等,并确定其地类,同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

地籍测量是地籍信息系统的前期工作, 地籍测量的好坏直接牵涉到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 因此对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进行野外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勘丈、地籍图数据录入和建库等工作过程, 各个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籍信息系统的最终质量。本文就地籍测量的实施步骤进行讨论。

1 权属调查

1.1 准备工作

在权属调查实施前,由当地人民政府有关权属调查公告,在广播电视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各机关团体、住户正确理解本次权属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指定界线,做到准确无误,同时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划分了区、街坊,并进行实地踏勘,确定调查的具体实施方案,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

1.2 实地调查

首先由当地国土资源局委托权属调查负责人确定宗地使用的指界人,并调查指界人身份,具备指界条件后,在符合法律程序的情况下,由邻界双方或多方确认界线和界址点位并签字认可,用油漆在距地面1米处喷涂油漆或埋设标志。同时按地籍调查表逐项调查土地使用者名称、性质,上级主管部门、土地坐落、法人代表、宗地四至等相关内容,对于一宗地内有多户土地使用者时,分别调查其使用情况。

根据当地国土资源局指示,本次地籍调查依现状进行,有争议界址出现时,调查人员实地解决,并将争议部位绘图,实地难以解决的报上级仲裁。实地调查结束后逐项填写地籍调查表和绘制宗地草图。

1.3 宗地草图绘制

在实地进行权属调查认证后,用鉴定合格的50m钢尺进行实地勘丈,绘制宗地草图,绘制宗地草图依据实地位置按北方向绘制概略比例尺的图形,认真填写丈量依据,建筑构筑物线、门牌号及本宗地的四邻关系等地籍要素,并标名设置界址点的预编号,本宗地及邻宗地预编号。

宗地草图绘制完毕后,按本宗地所在位置绘制本街坊宗地分布图,供以后绘制地籍图使用。

1.4 宗地号与界址点的编制

地籍调查时,应本着由西向东,自北向南的原则编号,宗地号应包括街区、街坊和宗地,如1-⑴-1,界址点也遵照本原则进行,界址点用1、2、3……n表示。

2 地籍控制测量

为了限制误差传递和误差积累,提高测量精度,地籍测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来组织实施。地籍控制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也就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两步。

2.1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1)坐标系统的选择

2)控制网的布设

(1)Ⅰ级导线网布设方案;

(2)Ⅰ级导线点选点与埋石 ;

(3)边长和角度的测定;

(4)导线网平差;

(5)地籍修测的首级控制;

(6)地籍修测的二级控制。

2.2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为满足施测界址点和地物点的需要,在一级导线网的控制下加密图根导线(附合导线或支导线),共布设一级图根导线7条41点,支导线及全站仪极坐标点146个。其编号以N1,N2……等表示,用长约13cm~15cm,直径10mm的钢钉打入硬质地面作为图根点的标志。

3 地籍勘丈

3.1 界址点及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由于地籍测量为数字化成图,为便于室内成图,水平角、垂直角及距离用全站仪观测一回,然后将数据传输至电子手薄,再用所编定点测量程序算出所测点坐标,最后存储在电子手薄内。在每个测站上设站观测时,都用观测平距与测站点定向点反算平距进行检测,其较差不应超过2cm,以保证待测点的精度。

由于地籍测量外业地物比较凌乱,因此外业数据采集采用无码作业,现场绘制草图,室内用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方法编辑成图。

3.2 绘制平面图

首先,进行数据通讯,将数据传入计算机,在电子手薄与计算机串口之间用电缆联上,再选用成图系统进行数据通讯,将数据传入计算机存入文件中;其次,定显示区,根据输入坐标数据文件的数据大小定义屏幕显示区域的大、小;第三,选用成图系统将野外测点的点号展绘在屏幕上;最后,根据野外作业时绘制的草图,将屏幕中所有的地物绘制出来,将图形存储于平面图文件。

3.3 基本地籍图绘制

首先,打开已作好的平面图文件,选择成图系统生成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其次,依据权属信息文件,绘制出地籍图;第三,将宗地界址点号展绘出来,至此已生成地籍图;最后,在地籍图区域内加上方格网,将地籍分幅图存储于文件中,经过图幅整饰生成最终地籍分幅图。

3.4 宗地图绘制

在完成地籍分幅图之后,便可作宗地图了。宗地图的内容除按《规程》规定外,界址点的编号是自“1”号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其界址点号与界址点成果表中的顺序号相同。

3.5 绘制地籍表格

1)界址点成果表的生成

打开权属文件,利用成图系统绘制各宗地界址点成果表。所成各宗地界址点成果表其顺序号与宗地图中的界址点号相同,以便于查找,对应。

2)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的生成

打开权属文件,按街道将所有宗地面积全部列出,并在每个街坊最后列出本街坊面积,在每区最后列出本区面积。

3)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的生成

打开权属文件,绘制出表格。

4 结论

地籍测量是一项工作复杂,技术要求高的业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掌握一定的测量技术是必要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工作流程,只有科学有序的开展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地籍测量的效率。

经过对地籍测量方案的实施,明确地籍测量的目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土地做出科学的界定,包括土地的范围、结构大小,使人一目了然,由此来开展国土的规划,对城市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10

这次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为1997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2012年《县小城镇规划》测定的规划区域,面积16.2平方公里。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编绘图件、面积量算。通过地籍调查,在明确每一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权属及用途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掌握6个建制镇区域内的土地数量以及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农业用地及其它用地的分类,以满足土地权属管理、土地登记管理、土地信息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县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调查方法

本次地籍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安排部署,采用联合调查的方式,权属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完成,测绘工作向外承包,在县国土资源局的监督下完成。

三、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2年2月1日)

1、举办培训班。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地籍调查有关政策和技术业务知识,通过岗前培训,明确任务,熟悉规程,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由县国土资源局对协作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择优选用,双方共同编写《县建制镇地籍调查技术任务设计书》,经审核批准后,由甲乙双方法人代表正式签订合同,付诸实施;

3、县国土资源局要按照《规程》要求,印制各种表册,制作界址标桩;

4、“通告”,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使地籍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外业工作阶段(2012年2月2日-2012年6月30日)

1、权属调查;

2、平面控制测量;

3、地籍细部测量。

(三)内业工作阶段(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31日)

1、依据控制测量的工作底图,按土地类型进行宗地面积量算;

2、汇总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3、整理编绘1:500城镇地籍图;

4、建立数据库。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1日-2012年9月30日)

1、编写地籍调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

2、整理资料,分类归档,迎接省、市全面检查验收。

四、主要措施

篇11

一、行业分析

随着测绘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传统测绘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承接测绘类工程项目制作服务为导向)边际效应(附加值)已越来越低,基本走入到“红海”,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各家都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只能靠传统的业务模式;

(2)区域化保护较为严重;

(3)技术性竞争壁垒较低,行业透明化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利润率较低;

(4)固定资产投入过大,耗损折旧期过短,分摊了主营利润;

(5)以项目为导向,回款周期较长。

那么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存活,主要因为:国家对地理信息的重视程度高,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应用领域广阔,行业的市场容量有足够大,并且可持续;行业的硬性竞争壁垒较高,同级竞争者数量有限,多为政府背景或国有的企事业单位,优先级较高,竞争优势明显。

由于上述问题,导致该行业出现了“死不了也活不旺”的现象,很难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SH想要在行业内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调整现在的经营思路,开辟蓝海,走差异化竞争战略和品牌化竞争战略的发展之路,找到我们自己的“拳头产品”,建立我们自己的品牌“金字塔”,跳出传统,远离“红海”,确保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金字塔”如下图:

二、发展思路

1.目标定位:通过制定SH第一个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和品牌化竞争战略,将SH缔造成为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数码测绘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科技数码测绘院!迈出成就百年高科技测绘企业坚实的一步!

2.实施方案:(1)将SH做强,为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和品牌化竞争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2)调整发展战略,重新设计组织架构,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旨在于强化内部管理职能,缔造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测绘企业高端品牌,提升对外宣传的品牌化、专业化、权威化形象,发展成为“一院三会三所两分院三中心”的全新格局。

SH现架构为:院长、总工程师、副院长;下设院办公室、财务部、市场部、技术部、质检部、综合生产部、数据处理中心、软件研发部;生产具体分地理信息室、航空遥感室、土地规划整理室、工程测量室、土地调查室、地形测绘室、地籍测绘室、房产测绘室,图文制印中心。

上述架构的弊端在于管理职能不明确,容易使最高领导决策者陷入到具体事务当中,专业化管理程度较低,与同级竞争者区分不大,较为传统,体现不出是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测绘企业,无法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凸显不出竞争优势。

3.解决方案(实现最高效能的四级管理体系)。(1)增设战略规划决策委员会、企业经营管理委员会、企业形象管理委员会,由院长牵头直接领导担任三个委员会主任,总工、各分管副院长共同参与,组成上述三个委员会,对内,加强集体决策凝聚力,强化由上至下的执行力;对外,以此提升SH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决策水平,拉大与同级竞争者的距离,在经营管理方面达到领先于同级竞争者的水平,为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2)增设院长助理一职,直属院长领导,专门负责各项工作督导、检查、绩效考核工作;(3)将软件研发部改名为空间测绘软件研究所,增设空间测绘无人机研究所、空间数字城市研究所,以此强化对外宣传的高科技含量、专业化水准,提升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测绘企业含金量,三个研究所统一归属院长直接管辖,设荣誉所长一职,荣誉所长均以外聘形式担当,任职要求必须是在国内相关领域中,威望及影响力顶级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以两院院士为最佳,设常务副所长,直接向院长负责;(4)增设地理信息航空遥感分院或GIS航空遥感分院,直接负责管辖地理信息室、航空遥感室,归属总工管辖;增设大地测绘测量分院,直接负责管辖工程测量室、地形测绘室、地籍测绘室,归属总工管辖;(5)将数据处理中心改名为空间数据管理中心,下设数据档案室,统管土地规划整理室、土地调查室和增设的数据档案室;质检部改名为安全质量检验中心,统管质量检验室和安全保密室;归属分管安全、质检、档案工作的副院长直接管辖;取消综合生产部;将技术部拆分成为两部分,分别归属GIS航空遥感分院及大地测绘测量分院;分管副院长直接向院长负责;(6)保留院办公室,将图文制印中心改名为图文印制室,归入院长办公室管辖、下设人力资源部和行政管理部,加强人事管理、人事培训工作和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增设科技项目部,下设科技项目申报室和技改项目申报室,分别负责与各级科技局、工信委联系,申报科技项目、技改项目,以获得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归属主管后勤的副院长管辖;(7)财务部直接归属院长管辖;(8)将市场部改名为营销中心,下设市场营销部和客户服务部,强化售前与售后工作的专业化管理,归属分管营销工作的副院长管辖。三个职能部门的分管副院长直接向院长负责;

该方案的实施,能够解决好前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使SH在同级竞争者中优势最大化凸显。最终,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和品牌化竞争战略,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成为国内知名,西部领先的以高科技为主导的数码测绘院。

篇12

农村集体土地上的住宅房屋是农民群众的重要财产,积极稳妥地开展集体土地使用权及该土地上的房屋权属登记,对于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按照“产权明晰,一户一宅、限额控制、数字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地籍管理一体化,推进象珠镇农村地籍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地籍管理的保障功能和服务作用,为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和我镇经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和条件。

二、工作目标

依照《市农村住宅用地使用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文件,依法界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关系,2012年底完成象珠镇数字化测量区范围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2013年底完成象珠镇其他农村居民点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的申报机制,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全覆盖和登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

三、工作安排

(一)为强化对登记发证工作的领导,顺利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及时协调解决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难题,提高办事效率,特成立象珠镇土地登记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应挺任组长,分管副镇长陆玲为副组长,国土工作人员李杰、陆静、景伟军和镇村镇建设办工作人员胡飞强、吕新时为小组成员。主要任务为制定工作计划,审核实施方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关系,解决土地登记中遇到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和政策等问题,统一组织指挥协调。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土所所长李杰任办公室主任,小组成员为陆静、景伟军。主要任务是负责宅基地登记宣传、收件、四至界定、权属审核、登记注册等日常事务工作及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释和具体业务交流,具体组织实施。各村也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组织,落实人员,并成立村级土地登记工作小组,以3人以上为宜。工作小组应积极配合该村开展登记发证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

采取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如写宣传标语,办宣传栏和利用会议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尤其要做好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在村里做好宣传,积极配合开展土地登记工作。

(二)申请登记、权属调查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

1、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成员深入各村,根据之前测绘单位建立的测绘图形数据及地籍数据库,摸底登记情况,全面开展权属调查,并整理镇辖区内现存的地籍资料。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各村民工作小组,配合收取相关权源资料。

2、根据调查结果,一边完善调查资料,一边对及时更正前期调查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注意事项,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三)受理、审核、核发证书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中旬)

登记人员须对申报的权源证件开据收据单,并对其合法性、真实性以及提交的证件效力等内容进行严格规范地审核。然后在土地登记系统中完成档案的填写登记,交与领导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核发证书。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参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及相应的土地登记法律法规。

(四)检查验收,资料归档阶段(2013年12月中旬至12月底前)

对宅基地发证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做好登记发证资料归档,确保土地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

五、工作要求

(一)增强认识,加强领导。

各行政村要充分认识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集中力量,克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着力抓好各辖区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二)制定方案、认真实施。

篇13

中图分类号: 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土地管理事业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地籍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地籍测量作为地籍管理的基础工作,受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测绘仪器已更新换代,土地管理对地籍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地籍管理的业务实践中,最关键的是及时、准确的更新地籍数据,对地籍数据的动态变化进行及时维护,使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数据的真实性和适时检测的特点。但是,随着国家土建速度的不断加快,对监测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国家级监测点遭到破坏,有的县市发展发到已经没有控制点可以使用。根据对控制点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控制点在几年内就需要进行重新的布设。在路面不可控范围内的控制点遭到破坏的情况更难加以想象,一年到二年基本上就不存在了,联测已知点的难度非常大,也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目前,大多数省份的地籍调查工作仍采用传统作业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缓慢滞后、精度低、时问长等缺点,往往造成图、数与实地不一致,难以满足国土部门对地籍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 CORS的工作原理

CORS系统是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简称,CORS系统是一个在较大的地区内将多个连续永久性的运行GPS参考站进行均匀的布设。将采集的连续数据传输到系统的处理器上,处理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的分析和 ,通过互联网或电台等信息传输设备将准确的定位信息传给需要的用户。便可以实现适时高精度的定位。

CORS 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通过互联网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来自CORS GNSS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在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CORS目前主要有几种网络,即RTK技术有虚拟参考站(VRS)技术、主辅站技术(i— MAX)、区域改正参数(FKP)技术和综合误差内插法技术等。

三、CORS系统优势

CORS系统不同于以往传统的RTK测量作业,它通过对适时数据的传输从而进行准确的定位,CORS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

1、CORS系统由于数据的准确性为统一地籍的测量提供了基础,统一了不同行业对数据使用的准确性,避免了由于不同部门测量出不同的数据而产生的数据差异性问题。

2、使用CORS系统有效的扩大了地籍测量的范围,通过单个基点于基点间的距离进行确定,就能在可控的范围内对地籍进行测量。

3、CORS系统能进行连续的数据采集和上传,用户可以随时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查看,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相应的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4、完善的数据监控系统,能准确的对监测点进行定位,消除了各种检测结果对系统误差的影响,能比较准确的获取高精度的卫星定位。

5、CORS系统的使用,避免了传统参考站的设立,减少了监测站的维护和建设费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单机作业。

6、通过可靠的数据连接,避免了噪音产生的干扰。

四、CORS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本次JSCORS应用于某地籍调查区,为满足界址点测量的需要,需要在该区布设一定数量的图根点。该区有采用静态GPS技术施测E级GPS点二十二个作为首级控制,调查的控制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面积较大,采用常规图根导线工作量巨大,效率也低下,经济上不划算,工期也紧张。鉴于此,采用JSCORS是个不错的选择,观测时采用三脚架整平对中,每个图根点观测两个测回,每个测回观测历元数不小于10,同一点两次观测平面点位和高程互差均不大于5 mm,符合限差要求方可记录,否则重新观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如果不计搬站时间,每点大约5 min即可完成观测。为检验JSCORS成果的精度,在施测图根点的过程中同时采用相同的观测条件联测了二十二个E级GPS点,近似的认为E级点坐标为真值,

五、应用CORS技术的优点

1、作业范围广(单基站20—50KM)

通过实验的数据表明,RTK在测量时,流动站距基准站越远,其精度的可靠性越低。因为在解算周模糊度时,需要以相位差分测量得到一个近似估值,流动站距基准站距离越大,该估值就越大,也就有可能在运动状态下无法搜索到可靠的整周数解。对于CORS技术就不存在这种限制。

2、CORS基准站建成后不需要进行基准站校正,就可以连续运转。

3、在GPS实施的测量过程中,障碍物会影响信号的传递,大的障碍物就可能就传输的的信号切断,这时RTK接收机就会因为无法收到正常的信号导致失锁情况出现,RTK接收机失锁后就需要进行重新的初始化。初始化会阻碍测量的进行,初始化的过程测量的精度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我们对附近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以便检查初始化数据的准确性,增加人工测量的程序,耽误了测量的连续性,CORS基准站就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始终会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六、建立CORS的意义

1、CORS的建立能提高测绘的准确性,提高测绘的速度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绘的成本,减少了测量点的维护和建立费用,节省各项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约30%的控制测量费用。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GPS—C、D、E级控制点的破坏很大,一般情况下,需要5-8年重新布设一次,至于在路面的图根控制就更加困难,维持一二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样,就给各测绘单位在布设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及时仍然维持原来的支站方式,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同样也是对人力和财力的一种浪费。CORS的建立,能够有效改善这种局面,随着CORS基站的建设和连续运行工作,形成了一个以永久基站为控制点的网络。

2、CORS的建立,可以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时、有效、长期的变形监测,对灾害进行快速预报。广阔的覆盖面和精确的预警信息,能够对各种灾害进行及时获取,并及时预报,做到对灾害的有效防范。

3、CORS将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ORS建成能使更多的部门和更多的人使用GPS高精度服务,它必将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带给城市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它将为城市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建设和投资环境。

七、结束语

CORS系统是当前测量行业出现的新技术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能降低各种费用的投入,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成的CORS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很好的地籍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的误差一般控制在2-3cm之间,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在地籍的测量过程中也有CORS系统的应用,比传统的测量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未来CORS技术的发展还是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积极推广使用,就一定能够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黄俊华,陈文森,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CORS 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南方测绘: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