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辩证法

心理学辩证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辩证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学辩证法

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一、导入是关键

一节课,导入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乐趣,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与学生讨论用有关的时事热点问题带出本课将要教授的内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了一半,相信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师―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中,这样活跃了课堂,活跃了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了新课标的主旨与要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大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措施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力更新力度,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能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了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这样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讲授了必修内容,又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了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必恭必敬的关系模式已经渐渐淡出了。在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倡导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充分相信学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渗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互动的隔阂就消失了;教师由单纯的灌输者变成了知识生成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的主动性就提高了。如,教师可以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抛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走神、打瞌睡的机会就少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参与的主动性提高了。

篇2

一、证据法学的混乱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证据法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完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原因,在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症结。笔者将从总的理论上的混乱和具体研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两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了解证据法学研究现状的目的。

(一)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混乱。

证据法原理,也就是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在证据法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证据法学界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的新的理论观点,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也随之产生了诸多争议,综合可知该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认识论和价值论之争;二是“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三是认识论能否作为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之争。

(二)证据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一个明确、成熟的基本理论和在以往的证据法学研究中存在新旧学说并存,各派观点林立的现象,致使诸多证据法学问题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概念是证据法学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在法学理论与诉讼实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我国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一直也存在若干的分歧。对于何谓“证据”,学者认识不一,总结各家观点主要包括“事实说”、“原因说”、“方法说”、“材料说”、“根据说”、“信息说”等学说。

2 证据的客观性属性。

在以往的证据属性理论研究中,证据的客观性一直被强调为刑事证据的第一属性。卞建林教授在《证据法学》一书中写到:“一个证据能够发挥证明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作用,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对客观事实的正确反映,也就是说,正是由于证据具有客观性,才具有证明能力,如果没有客观性,则证据本身的存在尚且悬疑,当然无法发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作用。”但是,现目前的理论研究中,不少学者对诉讼证据客观性提出了质疑。有的学者采取否认证据客观性的观点,张晋红、易萍两位教授在《证据的客观性特征质疑》中论述到,“从法律上要求用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符合客观真实实在是无法完全做到的;从理论上固守诉讼证据的客观性就难免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形产生某种不协调,诉讼证据的客观性特征应予舍弃。”有的学者认为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例如汤维健博士认为:证据当然具有客观性,不过对此要作辩证的、唯物的理解。不能认为证据就是纯粹客观的产物,是与主观性毫无关联的。对于证据的客观性既应当同证据的主观性相对立的背景下理解,又要同证据的主观性相统一的意义上理解。惟其如此,人们才能真正揭示出证据的本性和证据的功能。

3 证明对象。

在刑事诉讼的证明中,证明对象也是学界争议激烈的问题之一。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程序法事实能否成为证明对象?对于这一问题,学理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三种。笔者认为,学理上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争议,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对证据事实的概念得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促成了将证据事实与证据、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等相关概念混为一谈的局面,以至于使得整个证明理论因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点而变得不堪一击。

除此之外,证据法学中还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将不一一列举分析。综合上诉可知,证据法学在现目前的研究中的混乱局面,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明确的、体现其最本质内容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入挖掘、探讨,找出其根基所在,才能开拓出二、事实信息理论及其理论意义。

(一)简述事实信息理论。

按照一般的证据法学研究体系,刑事案件事实信息理论,可以分为证据理论和证明理论两部分。首先,证据理论就是:案件事实发生,必然会留下这一案件事实曾经发生和存在的信息,这也就是案件事实的事实信息。任何案件的事实,都会作为这一事实存在的信源,将案件事实的事实信息传输给一定的物或者人,为物所存储或人所记忆。只要有事实发生,就必然会有事实信息留存下来。即侦查机关收集到的证据,简单地说就是案件留下信息的载体,并通过人或者物的形式传递出来;其次,证明理论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就是人们发现和收集案件的事实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判断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可推断出诉讼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原理(证据事实信息证据事实待证事实),即在案件事实的证明中,第一步是收集证据,并且从证据中识别和提取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事实信息;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证据中案件事实信息的正确感知和认识,得到事实判断这一证据事实。最后,通过已经发现和收集到的一个又一个证据事实,就可以正确地推断出需要证明的待证事实。 

(二)事实信息理论的理论价值。

事实信息理论为证据法学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将证据法学所有的分支凝结到了一条主干上——事实信息。明确任何事物都是会留下信息的,因此我们能说明证据其实就是信息的载体;留下的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会因人的主观意识而随意改变的,人收集、审查证据中的信息,只是人的主动活动,是对证据的一种判断、认识,并未改变证据客观性的本质;证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又通过人或者物的形式所表达,以此为标准可将证据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接下来,可以说明证明其实是对证据的认定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已经知觉和发现的证据所表征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信息去发现和判明待证案件事实的过程;待证事实即为证明对象以此类推下去。在事实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还能说明证据法学中的证明标准、证明力、证明规则等问题。事实信息理论以事实信息为起点将整个证据法学串联起来,以点到面,涵盖全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严谨的证据法学体系。 

篇3

“语言心理能力(Linguistic-psychological Competence)”是指“交际者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一种克服心理障碍、控制自我情绪、获取与人际关系平衡的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交际者在把交际内容、人际关系、语言表达方式结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力量”。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语言交际的直接因素既包括交际者的语言知识、语用能力(根据语境选择对应答语的能力),又包括交际者的心理状态这三个因素。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记忆力、学习习惯、健康状况等因素均可以引起自然心理障碍;同时,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及教学方法、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均可能造成学生个体的心理障碍。语言心理能力,这似乎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心理学问题,跟语言交际能力无关。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能力虽不显现于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却是直接影响其效果、左右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处于真实交际情境中的个体,总是在不断进行着语言情景的接受、分析和判定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语用能力可以独立于语言的心理能力,但后者又可影响前两者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语言心理能力又是在语用能力的训练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种相互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

课堂实践证明,运用“交际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而且还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心理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敢用英语想、敢用英语说、敢用英语创造性地自由表达思想。所以,笔者认为坚持运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改变目前中学英语教与学的沉闷现状。

二、“交际教学法”对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作用

培养“语言心理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是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及课堂活动方式的前提。那么,“交际教学法”为什么既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人为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训练“语言心理能力”的目的呢?

传统教学法以教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为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课堂上以教师讲解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做笔记。同时,传统的教学法把所学语言形式结构的训练(手段)同交际能力的培养(目的)分开了,其教学指导思想总是在词汇、语法上转圈子,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单词和语法规则就能自由交流。 事实证明,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的操练很难将语言形式从意识层面深入到潜意识层面。所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语言从机械性操练到自动化表达转化的这一语言学习的目标,从而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

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流行开来的英语“交际教学法”,主张教学过程“目的化”。主张把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以前者带动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念,并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和语言项目,进而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置能力,即完成“情景——分析——处理”这一过程。这样,学生语言运用的心理能力就会不断加强、提高,并最终学会超越自己。

当然,“交际教学法”并不排除“控制性”操练,但这里的“控制”不是以某个语言操练项目去约束学生的语言行为,而是利用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操作过程来控制机械性操作的程度与范围。事实上“交际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呈现语言材料,操练语言项目,让学生最终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自由表达。

对于语言教学,在初期入门阶段,要借助学生年龄尚小,机械记忆力强、兴趣浓厚等特点从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结构性操练。但同时也要运用直观的、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手段,以避免部分本来就懒惰的学生还未真正入门就形成了惰性心理定势。该阶段的操练目的是使学生贮备必要的词汇、语法及语音等知识,以便为新输入的信息内容提供加工基础;这也是从机械性的学习(Learning)向潜意识性的习得(Acquisition)过渡的必要准备阶段。

在交际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虽然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有所下降,但这并未否认其重要性。首先,教师不仅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与主持者,同时也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随时提供参考与帮助;其次,在学生的言语行为实施中,教师还须提供输入内容、平衡学生间的相互关系,保证课堂活动的合理过渡与顺利承接等;再次,教师还得抓住时机临时修改、补充或重点操练某些具体语言项目,以把握学生能力训练的渐进性与系统性。事实上,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再需要教师严厉的督促。

篇4

【 正 文 】

辩证法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的重要哲学思潮,它可以划分为经典辩证法和现代辩证法两种形态。前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黑格尔建立的,马克思将它倒立过来,它的核心是对立统一或辩证否定,所以称为矛盾辩证法。而后者产生于20世纪末,因系统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它的核心是系统或系统层次的自组织,所以叫做系统辩证法,它是辩证法的一种现代形态。

1 系统观是当代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系统或系统的观念怎样能够成为一种新世界观的核心呢?它怎能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这不是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吗?这就是我国大多数辩证法学者不能接受系统辩证法而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其实系统观念成为当代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20世纪的和走向21世纪的科学思潮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

1.1 从本体论思潮来看,在本世纪以前,尽管存在着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但整个科学思潮从根本上说都是从属于机械论的。自然界被看作是一部大机器,它的最基本的单元是绝对不变的原子或其他基本粒子,它们的基本性质是彼此独立的,只有外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宏观世界的一切变化都由这种不变粒子之间的量的关系来加以说明。恩格斯说的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可以支持和确证(confirm)马克思的辩证法,却没有从根本上推翻机械论的自然观,只是使整个变化着的自然界负荷在绝对不变的原子实体之上变得十分不协调。只有本世纪初由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击,原子机械观才彻底崩溃了。世界图景突然发生变化。于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纷纷提出机体观点、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作为一个新的世界观的基础。哲学家怀特海提出了机体论代替原子论作为宇宙的基本实在。生物学家摩根提出了突现层次进化论来解释整个宇宙的演化。完形心理学家完全用一种整体观念来探讨心理过程。管理学家C·U·巴纳德更将企业看作是一种协作系统组织来研究管理。特别是物理学中的量子场论则通过“场”将所有物理实体联系成一个大系统。而在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系统科学的兴起,进一步将各个领域的系统思想整合成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哲学,认识到各门科学的异质同构性,于是构造出一般物质客体共同特征的系统模型。70年代8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非线性物理和混沌理论则进一步推进了一般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于是系统、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就成为20世纪和走向21世纪的新世界观的核心概念。

1.2 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思潮来看,古代的方法论是整体直观和整体思辨的,它不能深入了解世界,于是,近现代科学采取分析还原方法探索自然,取得伟大的成功。没有分析还原方法就没有现代科学,也没有现代工业社会。但是从本世纪下半叶起,科学越来越需要研究复杂事物。例如宇宙的演化、生态系统、全球性的问题等等,单凭分析还原方法不能完整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方法论发展到第三阶段,在分析还原方法基础上建立系统方法,它虽然并不承认需要将整体分解为它的部分来了解事物,但它却着重注意研究事物所处的那个更大的整体,研究它在这个更大整体中的地位与功能,因为正是这个更大的整体改变了作为它的部分的事物的性质与行为,于是单从外面向里看(Outside-in thinking)的分析方法不能完全看清楚一个事物,必须还有一种从里面向外看(Inside-out thinking)的扩展方法与它相结合成为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思维和系统的认识论才能成为当代的新思维方式。于是系统不但是新世界观的核心,而且是新思维方式的关键概念。

1.3 从价值论和伦理思潮看,人类的伦理观念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着重用“仁爱”的观念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欧洲的基督教伦理以及中国的儒家伦理就是这种伦理的代表。没有这种伦理,文明时代与礼义之邦不会到来。第二阶段即近现代,着重用民主、自由、人权与 集体主义理念来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否则专利时代不会过去。现在走向21世纪伦理观念发展到第三阶段,将仁爱观点和权利观念推广到自然界,有限度承认自然系统、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有限度承认动物的权利,以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生态伦理问题,并由此而反观人类,使系统价值论与系统伦理学也因此而成为当代价值哲学的核心。可见,当代科学的发展的确如恩格斯所预料的“复归到辩证法”,但并不是复归到以矛盾论为核心的辩证法,而是以系统论为核心的形式复归到辩证法。这就是说,出现了一种新的辩证法:系统辩证法。

2 系统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种新形态

列宁不是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吗?怎么可能有不以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为核心的辩证法呢,这不是用系统论代替辩证法又是什么呢?这不是用一种新的形而上学来冒充辩证法又是什么呢?有时,人们这样来质问我们。其实,辩证法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列宁说的辩证法(或辩证法的实质)就是对立统一学说,这是狭义的辩证法的概念。广义的辩证法概念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就是说一个陈述,只要能阐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某种一般特征和一般规律性,那它就是辩证法的;一个理论体系只要能系统地、前后一贯地阐明这种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机制和一般形式,那它就是一种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我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系统辩证法哲学这个概念的,因为我们深信,系统的普遍规律就是存在的普遍规律。大约在80年代初,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访问匈牙利,问了匈牙利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一个问题:“什么是辩证法?”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也搞不清,如果你搞清楚了,请你告诉我。”这个故事是1988年拉兹洛访问广州时说的。后来我区分了广义辩证法和狭义辩证法,在1997年深圳举行的国际系统科学会议上,我又遇到了拉兹洛教授,告诉他我的思考以及我们为什么称我们的系统哲学理论为系统辩证哲学。拉兹洛只给了我一个回答:“系统辩证法,很好!”最近傅德本先生和吴元梁先生主张普遍联系与发展本身是经典辩证法和系统辩证法之间的“联系环节和中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二者共同的研究对象都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它们是解释世界的联系与发展的两个不同的理论模型。同一研究对象有多种理论相互竞争着,这是人类认识的正常现象。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东西存在才是十分出奇的事情。

系统辩证法怎样揭示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最一般特征和最普遍的规律?如果将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关于系统的普遍规律,就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那么什么是系统?按照工程控制论和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创始人S·贝尔的定义,“系统就是具有动态学联系的元素的内在统一体”(A system is any cohesive collcction of items that are dynamically related),这个定义比贝塔郎菲讲得更清楚更具体。然则系统有哪些最一般的性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系统科学家和系统哲学家公认的,这一般特征(或规律)至少有下列五个。

2.1 系统的整体性和整体突现规律

所谓整体突现性质指的是整体出现了它的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或对于它的部分来说无意义的性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系统元素之间的内聚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致于形成元素间的特定的型构(conformation)和结构(structure),它对组成元素施加一种约束,改变了这些组元的性质与功能,使它们整体地组织与协调起来,于是便突现出了组元集合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形成系统的个体性特征,需要用一种与描述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和概念来进行描述。例如生命有机体出现了其组元即化学大分子所不具有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性质,需要用不同于物理化学语言的生物学或遗传学的语言(例如“遗传密码”、“突变”等)来加以描述。系统突现规律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或结构质变的规律,对于宇宙何以有质的多样性以及一种质转变为另一种质的现象,其解释力决不亚于经典辩证法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2.2 系统的等级层次性和层次关系与层次演化规律

系统既然由于其结构对元素的约束而产生突现性质,从而构成了这个系统的个体或实体。而这些系统个体之间,依同样的逻辑,相互联系,组成结构,出现高层次的突现性质,如此类推,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系统哲学家们证明,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系统比形成单层次系统的概率大得多,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的机制使宇宙具有层次结构,发展就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简单层次向复杂层次的发展,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实体、不同突现性质、不同支配规律和不同的语言描述,单层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都是不可能的。还原论必须由突现论和扩展论来加以补充。系统的层次关系规律和层次演化规律,解释了宇宙为什么有以及怎样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比起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解释更有科学性和更有说服力。其实“肯定”、“否定”这些概念用来描述思维运动或精神运动是合适的。假设自然界任何一个事件都有“肯定”与“否定”,从现代逻辑观点看,就是犯了混淆范畴类型的错误,与说“曹操是个质数”所犯的逻辑语法错误相同。而经典辩证法哲学家们对黑格尔讨论绝对精神运动的“肯定”、“否定”或“否定之否定”等概念的重新定义,均不成功。

2.3 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的性质与规律

一般说来,系统不是与环境无关的。如果它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则它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中通过自我调节即自动控制、自我维持,能保持自己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亚稳定性,这叫做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性规律指明,系统的基本的变量和状态有一个具有上限或下限的阈值,当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内部随机的变化不超过这个阈值时,系统整体总是能够组织自己的“流”来缓和和抵消这种干扰,使其恢复其恒稳状态而与环境相适应。这是任何事物、任何系统都具有的负反馈机制。系统的适应性自稳定规律,包含了并大大发展了经典辩证法中“度量关系的关节线”的概念。

2.4 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的性质与规律

当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和变化超过上述所说的稳定域时,系统会走向瓦解,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远离平衡态和输入负熵的条件下,系统能够通过分叉和突变,通过系统元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元素之间能自动、自发协同动作,重新组织自己的实体、过程和力,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形成描述新的整体特征的序参量,从旧的稳态进展到更能对抗环境的干扰和适应内部变化的新的稳态,由此而决定系统在自然选择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着更加有序和更多层次的方向演化发展。系统自组织的规律给出了这种演化发展的条件、特征与机制的分析,这是经典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泛泛而论所不能加以说明的。于是系统的自组织规律便代替了对立统一规律而成为系统辩证法的核心。

2.5 差异协同律

乌杰教授在他1998年发表于《实践》杂志第20期、21期的论文《系统辩证论》中,将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从自组织的条件与特征中抽离出来作为基本的系统思想和基本系统规律。它说明,系统的所有元素之间(不仅是对立的元素之间,不仅是“成双”、“成对”的元素之间)的非线性协同作用(不仅是一般的又统一又斗争的作用)是系统存在与发展的机制或“动力”。这里说的差异协同性包括了竞争协同与非竞争协同、对立协同与非对立协同、二元协同与非二元的多元协同。我猜测乌杰教授的这个概念还想要说明在系统的形成、存在和发展中,协同的作用比之竞争更有根本的和决定性的意义。可见差异协同和系统自组织规律包含了并大大发展了系统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规律,把这个带有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古代思维色彩的规律推向一个现代形态的表述,而“一分为二”或对立统一不过是差异协同或“合多为一”、“一分为多”的简化模式。

系统辩证法是关于实在与过程、存在与演化的普遍规律的现代学说。整体突现律和等级层次律说明存在与演化的形式与方向,差异协同与系统自组织规律说明存在与演化的机制与“动力”(如果可以用动力这个词的话)。而系统适应性自稳律说明从存在到演化的关节点。这样看来,它怎能不是辩证法的一种新的形态呢?

3 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

哲学有三个基本的领域,这就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学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其实是本体论、认识论、逻辑三个独立哲学学科的统一,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学说都应作为三个不同的基础哲学学科来分别加以研究。这样上面所说的系统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当运用到这三个基础哲学学科时,就为我们开阔出新的视野和新的境界,由此可以建立起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

3.1 本体论哲学。任何本体论哲学基本上都应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个部分叫存在论,讨论being;另一个部分叫生成论或过程论,讨论becoming或process。由于引进了系统思想和系统辩证观,在讨论存在或实在问题时,我们再也不能将“实体”范畴看作是绝对不变的质料或纯粹无差别的实体,实体不过指的是能独立存在、自我支持而不需要别的载体来支持的自立体,不过是个别特殊的具体系统。我们自然应看到实体是基础的东西,是完全意义的存在;属性、关系与过程则是刻划实体的第二位的、不完全意义的存在;在此建立我们的系统唯物论观点。不过用系统的视野去看存在,“实体是关系与过程的载体”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系与过程又决定了实 体的本质结构,相互作用乃实体运行的机制,我们完全可以说,“实体是关系的纽结,是过程的一个结构和过程的持续性的表现”。这样,存在或终极实在就被看成是实体—关系—过程三位一体的东西,从而将实体实在论、过程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三个学派的学说统一整合起来。至于生成论或过程论,系统主义的本体论深入分析过程的机制,就将“相互作用”划分为四种相互作用:因果决定性的相互作用,随机性的非决定性的相互作用,体现在系统适应性自稳和适应性自组织的广义目的性相互作用,以及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协同性相互作用。于是普利高津的结构—功能—涨落机理图,就哲学地化为因果—随机—目的协同作用机理图。

3.2 在价值学说方面,本体论最后一个范畴“目的性”,就是价值论最初的一个范畴。由于自组织系统已经有了明显的目的性,于是就有了价值的萌芽。“目的状态”、“目的环”、“目的点”本身是系统内在价值之所在,而达到目的的手段(条件、事物、行为)就具有了系统的工具价值的意义。生命系统不但有目的,而且这目的发展为“自我”即“自己为了自己的存在”。生存与繁殖就是它的目的价值,而一切有助于维护自己物种的生存与繁殖的就具有工具的价值和效用。各种生命价值整合进生态系统中,就构成生态伦理的最高命令:“一切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优美的,它就是正当的、善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和恶的”。在生态伦理基础上分析人类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用系统辩证法分析人类各种价值差异、价值冲突和价值协调,可以建立一种系统主义的价值学说。在这基础上分析人类伦理价值,可以看到人类伦理怎样在社会系统自组织中形成,各种人类伦理系统的内部组成和结构是什么。现代的行为功利主义伦理学、准则功利主义伦理学、道义主义伦理学和境遇伦理学也就可以因此而在系统观念基础上整合起来,形成系统主义伦理学。

3.3 我们已经看到系统观念引进认识论,带来认识方法的革命,还原方法与扩展方法被统一起来了,认识的经验层次、经验规律层次和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系统层次观点加以论述;而系统自组织的动力学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认识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帮助我们理解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认识的规范的变革以及认识的进步问题和哲学中最难解决的真理问题。这里我只想说,我们不但已经有了系统辩证法的一般观点和方法,而且将它运用到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中去,可以建立一整套系统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这就是我对21世纪哲学发展的展望之一。

参考文献

1 乌杰.系统辩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篇5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1-0017-01

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开始涉足自觉形态的人学领域,把理性目光投射到人本身,对完整的人进行综合研究。近几年,人们更把目光集中到哲学的人学形态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人的主题上来。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的传播和影响有关。

诞生一百多年来,西方社会对所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西方不少学者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理论家。特别到了上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各种流派和观点竞相出现。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等纷纷宣称和“联姻”,对进行“继续发展”。

对的移花接木式的“补充”和“修正”,是“西方”“发展”或“重建”的基本方法。而这种“补充”和“修正”的内容是以人学理论为重点的。存在主义的的代表人物萨特就公开宣称中有一个“人学的空场”。他认为,因为缺少人学而出现了僵化、停滞局面,在哲学中“人被弄成了公式化的傀儡”,“把人吞没在观念里了”,的辩证法不存在了。在萨特看来,应该把人的主观性因素加入到中去,重新恢复辩证法的本来面貌。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洛姆综合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学说,提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生存矛盾”所决定的,而这个矛盾是由人的生物条件和外部生存条件所促成的,他断言在人的社会性之外还有人的自然本质。马尔库塞认为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的发泄。他还认为,他把弗洛伊德的“”论补充进了的“劳动解放论”,为“劳动解放”提供了心理学基础。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人在生活中自己选择的结果,人应该自己实现自己的本质。

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人学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要在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的本质。弗洛姆讲的人的自然本质,不是人的真正本质,这种把自然本质当作人的本质的观点无疑是把人的本质和动物的本质混为一谈了。马尔库塞的本质论抹煞了人的社会性,同样将人仅仅看成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且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类人的本质。尽管如此,西方的关于人的本质仍然有着积极的一面,它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人的本质问题开辟了道路。

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在西方者中间似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马克思很看重意识形态因素在历史变革中的能动作用,而后来这个思想被庸俗的理论家们弱化了。法兰克福学派把意识形态的分析批判看成是“重建”的中心任务,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操纵意识”和“文化工业”,从主观心理方面设计社会变革的方案,以唤起人的自我意识和否定思维,使人们从物化结构和社会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在反对机械决定论和经济决定论的时候,滑向了意识决定论一方。尽管如此,西方有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分析和注重改变人的意识形态的思想,仍有助于我们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辩证法问题。在卢卡奇看来,以主观意识为背景的总体性范畴是辩证法的核心,主体和客体的界限消失在主体的创造性之中,自我意识变成消除异化状况的决定性力量,辩证法成为批判否定的能动思维。没有主观辩证法,西方文化哲学将难以建构。主观辩证法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主体意识的产物,客体不过是主体意识和活动的对象化或异化,这样也就确立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中的地位。应该看到,西方者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类的解放直接联系起来,把主观意识的变化作为社会变革的前提,摈弃了一切形式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

篇6

函数与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其中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搞好函数与微积分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运动、变化、联系的意识,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

一、量变与质变

二、运动与变化

恩格斯曾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正如微积分中的导数,定量、精确地刻画了运动事物的变化率,二阶导数反映了事物变化增长或者减少的快慢.运动变化是无限的过程,如何认识无限?微积分中提出了“极限法”,极限认识是有限认识无限的工具和桥梁.理解极限思想必须有辩证的思想,因为极限是由许多有限反映的,极限值是变化结果也是变化过程.又如,函数充分体现了运动、变化与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随着变量y取值的变化,将方程、不等式联系在了一起.即y=0时,我们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当y>0或y

三、特殊与一般

四、现象与本质

五、对立与统一

微积分定量地反映了事物的对立和统一规律,如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直线与曲线、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平均与边际、分量与总量、一般与最优、运算与逆运算……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曲与直是对立的,当一条曲线在很小的局部则近似于直线,即所谓“无限细分、以直代曲”,于是微积分就抓住了这一点,实现了曲与直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方法.

综上所述,辩证思维既是高等数学学习的过程,又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辩证观点对数学研究和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7

中图分类号:H31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18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Hagel's organic theory as an exampl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hilosophy as a methodology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Hegel's organic theory can help us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theory of constraints, the whole vocabulary as a generation, connection,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organism, the order to introduce some novel feasib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Hagel; organic theory; English vocabulary

哲学和语言学,在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前两者似乎并无交集。但这只是对两者不甚了解的情况下所做的皮相之见。哲学早已退出科学的领域,不再奢望做“科学的皇后”,而自马克思以降的哲学家们也失去了建立任何哲学体系的热情。哲学正当的作用是作为一般的方法论,用以指导各门具体的科学。语言学是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素来比较密切,心理学的许多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殊不知心理学的理论通常出自哲学。遗憾的是哲学史上众多睿智的思想尚未转化为心理学的理论,更不消说将它们运用到语言理论和教学中了。所以尝试以哲学为指导思想,反思语言学中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传统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藩篱,启发新思维,换一种视角洞察语言学研究和教学中的老问题。本文以黑格尔的思想为例,试以他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黑格尔(Hegel 1770-1831)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辩证法思想将一无所有却又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设定为世界的创造者,具有能动性,能够通过对象化自身的方式将自身中的潜能外化,展开自身,然后进一步扬弃对象化所创造出的物相,最终恢复自身的同一性,从而完成了一个从以预设的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目的的圆圈运动。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将世界视为一个有联系的由于自身矛盾而无限地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前进运动的整体。他的辩证法中的有机体思想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考察词汇。

首先,词汇是一个生成的有机体。传统的词汇教学以机械论为指导思想,仅考察作为结果形态的词汇,将词汇视为静止不动的、超历史的一大堆的偶然性。而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有机论思想却可以把语言及其各组成部分(如语言、语法和本文重点讨论的词汇)视为发生学意义上的有机体。语言是一个“活的实体”,有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该过程就像一粒橡树种子长成大树一样,是一个从潜能发展为现实的生成过程。种子具备了大树的一切内在因素,它不在大树之外,它就是那棵未来的大树,它与大树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语言究竟是如何从一粒种子生成大树的呢?根据的唯物史观,语言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而出现和不断发展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物质生产实践,而这种集体劳动不仅提供了语言产生的社会需要,而且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一言以蔽之,劳动创造了语言。就本文所涉及的词汇而言,它也随着人类的劳动实践史经历了由简到繁的漫长历史。英语词汇的发展史分成四阶段,包括古英语时期(450-1066)、中古英语时期(1066-1500)、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500-1800)和现代英语时期(1800至今)。从词汇数量来看,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目前英语词汇总量约为630,000!新词汇的来源杂多,有从外来文化引入的新词,有从本土核心词汇派生出的新词,更多的词汇是为表达新事物新观点而历史性地创造出的;从词义方面考察,大多数单词都由原初的概念意义逐渐发展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①从而由一个单义词进化成多义词。多义词现象是英语词汇最显著的特征。

其次,词汇是一个有联系的有机体。如前所述,在机械论指导下形成的皮相之见认为,所谓词汇无非是由于某种外力作用偶然产生的一大堆互不依赖的碎片,但是根据黑格尔总体性规定看待词汇,这些词汇却构成了一个有着内部的普遍联系的有机体,其中每一个体的规定性都是由整体所赋予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把握其意义。故词汇不只是具有脱离与整体(即该单词所处的语境)的关系的最基本的概念意义。它所蕴涵的丰富意义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中才能够表现出来。每个单词都处于一张复杂的网络之中。这张网络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联系,首先是语言内部联系,即意义上的联系(如同义、反义、上下义)、结构上的联系(如派生、复合、转化),和单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其次是词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指词与使用者以及语境的关系。

再次,词汇是一个运动中的有机体。在机械论看来词汇是以单子式的个体方式存在的,其特征是静止的和超历史的。但是用有机论的眼光来看,词汇恰恰是变动不居的,它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世界上所有正在使用的语言之所以称之为活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它们在词汇始终处于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质量互变理论。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变化不仅有康德所承认的量变,还应该有质变。质变意味着事物的突然产生和消亡。否定质变就是否定变化。由于语言外的自然物理世界及其身处其中的思维世界和语言文化世界(即波普所称的“三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在发展变化,因而相应地在语言,特别在词汇中必会有所反应。所谓质变指词汇的突然产生或消失。特别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不断地有新词横空出世,通过网络变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不仅有新旧词汇的生灭,已有词汇的词义也无法保持静止,同样会随着“三个世界”的变化而发生量变。量变形式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褒贬等。量变性质包括词义的历史性变化、地域性变化和职业性变化。总之,词义的质变和量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交流的加强。

黑格尔有机论为词汇学习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寻找词义“多”中的“一”。一词多义是英语中的普遍现象。词汇是文化历史思想的载体,具有越来越多的丰富涵义。如何记住一个单词众多的意思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这是教学中的难题。在形而上学传统中二者不可通约,哲学家们历来否定感性世界的多样性(“多”),苦苦追寻现象背后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一”)。而黑格尔的有机论则认为两者是一体两面:“一”是本质,是长成参天大树的那颗橡树种子,也是创世的绝对精神;“多”是现象,是绝对精神为了发展自身而对象化出来的物相。由“一”发展出“多”来,而“多”必经无数中介最终复归于“一”。因此以他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多义词各个义项存在核心和边缘之分。边缘词义项不断生成变动,正是现象的“多”,而岿然不动的核心义项则是现象背后本质的“一”,是所有处于生灭变化中的义项所由来和复所归的对象。在此意义上韩国的词汇教学专家文德老师提出 “所有英语单词都只有一个意思”。以discharge一词为例,在字典上通常给出如下的几种解释:①卸货 ②发射 ③排出 ④解雇 ⑤出院 ⑥解放 ⑦履行。它核心义为“向外(out)”。派生出的①卸货 ②发射 ③排出均有向外排出(事物)之意,而④解雇 ⑤出院 ⑥解放均有向外排出(人)之意。⑦履行则指“把该做的事情做出来(out)”。②词汇手册上所列的单词含义一般就是核心词义。总之,在黑格尔思想指导下学习多义词的策略是第一步是确定核心词义;第二步是梳理核心词义与各种派生词义的内部联系。

第二,联系的方法。如前述,语言学的理论大都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的理论源头又追溯到哲学。如语言学中的语义场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如果再追源溯流的话,就可以回到黑格尔的辩证法。语义场理论认为语言中的词汇不是孤立地储存于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储存,某些词可在一个共同概念或核心词的支配下结合成语义场,形成记忆中的词汇模块。故记住该语义场中的一个成员即可联想其他的成员。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应尽可能将习得的零碎知识进行深加工,通过发散性思维,围绕某个核心词汇以词源联系或主题与情境来建构一个个语义场。建构语义场能扬弃机械论的词汇学习方式,将目标词汇置于整体(语义场)之中,通过词汇间的种属关系理解词汇,从“零售式”的单词记忆发展成“批发式”的记忆,并提供机会重温已储存的旧词汇,通过与旧词汇的结合输入新的目标词汇,从而增加词汇系统组织的心理词汇量。

第三,关注新词的产生和词义变化。除了利用词汇共时性联系建构语义场之外,学习者还需关注词汇历时性的变化。在黑格尔的视角下词汇是一个运动中的有机体。尤其目前随着各种传媒的迅猛发展,新概念层出不穷,其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个有机体正是处在最活跃的阶段。各种新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不仅有新词的产生,而且旧词汇也不能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人们将原初的词义进行加工,从而使词义发生各种变化。所以学习词汇时不仅要及时关注新词的出现,还需要了解词义的历史性变化,掌握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如词义扩展、缩小、升格和降格。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在变化中掌握词义发展的基本趋势。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空。”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但是词汇研究直至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重视。研究者大都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出发。目前已普遍应用于词汇研究的心理学成果仅局限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笔者认为词汇研究可以拓宽思路,从心理学的源头――哲学出发,直接从哲学方法论中汲取新思路。西方哲学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百花争鸣,笔者在此文中仅以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对词汇学习的指导作用为例,抛砖引玉,希望今后能够从不同的哲学视角下研究词汇的教学。

篇8

自然辩证法这一理论学科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更是一门思维科学,交叉包含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在其中。好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哲学思辨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一大特点也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使得课程具有哲理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自然辩证法课程能够实现人文学科相互融合、学生生态思维构建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等多种功能。最新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课程的实效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实现更多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带有一定不利于教学的特征,如知识固化趋势、人机交互习惯、文化诱导冲击、快餐文化影响、后现代化倡导等非主流的文化特点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时,要借助哲学思辨的方法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对话式教学平台的建立,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和立足现实机制上的对话模式,让学生从学科壁垒中跳出,反思问题的答案和原因,了解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结构和思维路径,在问题意识中找寻探索的乐趣和动机。在师生之间构建的平等关系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倾听和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和课堂效果改善的双重目标。 

二、“对话式”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对话式教学强调了教学主体与受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平等关系,两者在对问题的讨论和对话中实现对真理的共同认知。在教学中要首先明确教学受体与教学主体之间鲜明的个体性,通过教学过程为载体够贱的平等关系不仅具有传递知识的渴望也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传统的宣教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占据着知识的优势和道德的优势,对受体进行知识的狂轰滥炸,一旦受体表现出态度消极就使用道德的批判,受體在学习时往往趋于被动或迫于压力,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时很大的。对话式教学在承认教学主体智识优势和批判优势的同时,强调其更是一个平等对话的对象,是受体认识世界、认识现实、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只是单向交流,教学时并不多关心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而对话式教学有所不同,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受体与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双向的多层次交流,主体必不可少的关注受体的感受、内化、评价、理解以及反馈的信息,受体也愿意与主体分享感受和认识,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倾向于给出各种结论,对结论的形成机理呈现的较少,在给出判断的同时没有注重判断背后的思考过程,只告知学生是什么,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主体要给予教学受体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过程,通过层层问答和引导让教学受体感受思考过程和认知过程,在对话交流中彰显沟通和求知的乐趣。 

对话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受体个性的关注,不能够将受体当做接收器,也不能把教学主体当作发送器。尤其是现如今的学生在对话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时更应当注重平等交往平台的效果,通过相互探求和相互尊重的过程实现课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对话式教学中反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必须要有智识和责任上的相对权威,对学生负责任。 

三、“对话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思想上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同进化者。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推陈出新,积极创新导入课程的方式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认为,每一个人在自身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形成一些认识,这些认识犹如堆积木一样在人的思想潜意识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认知大厦,随着人不断成熟会把各类现象逐渐的归类到“习以为常”,更少的出现“大惊小怪”,减少惊讶错愕的过程,进而选择性的观察和选择性的接纳外界信息以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不可避免的抗拒新的讯息,本能的强化固有认知。在当前社会的现状下,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不强烈,在上课之初甚至是抗拒的,这边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建立平等对话式教学模式,要重点关注第一节课,通过创新课程导入方式,从一开始就破除学生内心的成见,让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产生进入课堂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找到自己思维的边界来让学生从抗拒的态度中走出来,用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深化教学主体与教学受体之间的对话深度。

       2.选择贴近研究生日常生活世界的话题 

对话式教学的选题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倍加关注的问题。所选的题目不仅应当是依照大纲设计的核心话题,而且应当是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校园事件、未来发展等方向的。要切实的挖掘和发现当下学生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些真切的问题设计整个教学体系。所选的话题既要吸引眼球也要富有趣味,让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直接面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辨和步步深入。 

3.自我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出发,教师应当注重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根本需求,通过关爱、理解、尊重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和激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动能。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参与话题的同时也加入到下一个话题的设计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调整和找到适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对话方式。广义上的对话式教学过程应当包括现场表演、辩论、小组教学、讨论、分组汇报、基本问答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话题特点和学生偏好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参与,在学生的高度配合和参与中实现最终教学目的。 

4.学会倾听,及时准确地反馈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捕捉学生的反馈,也要交会学生如何倾听,用问题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教会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现实,用哲学批判和理性思辨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食物。通过倾听,师生之间可以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对话氛围,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四、“对话式”教学的三个要点 

对话式教学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点 

1.有理论深度、沟通能力和个性的老师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人要通过有理论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求过程,要将哲学思辨的思维注入到对话过程中,通过对话的交互性和细节性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和问题,从身边微观的事情中发现潜在的教学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课堂上不断创新的方式来给学生打造不一样的课堂,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专业素养,构建有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对话环节。 

2.三个纬度的构建 

笔者在“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中发现,成功的对话应该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从三个纬度来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时间、空间和与自我的交互关系中三个纬度中。无论是个人、国家、世界,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过去时间线索发展的产物,是未来发展的起点;每个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中,在社群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个体应该能与自我对话,拥有批判意识,能够在自处中反思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拥有不断自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空纬度体现唯物主义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地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内向的纬度则是体现哲学反思能力的构建。对话不仅要实行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还要启发每个个体自问,“我可以做什么让自己變得更好,我可以做什么让世界变得更好。”因此,每个话题最终都是“我可以做什么?” 

3.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唯物辩证法从自然、科学技术到人类社会的普遍地自觉地应用。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常常不急于给出实质、具体的答案,而是带领学生去追问:一种有关知识或者行动原则的主张,因为什么理由才是“对”的或者“好”的,是应该相信或者遵从的。或是追问,当我们做出一个判断时,如何才能说是一个好的判断。哲学的追问和对知识的理性质疑,实践的判断标准和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样的方法论可以贯穿在每一次对话中。 

五、结论 

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的方法,建议建立师生以问题为契机、以现实为导向、以思辨为过程、以研判为答案的平等对话课堂过程,通过创新课程导入方式、选择贴近生活主题、准确及时反馈内容和充分发挥学生动能四种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个体性,从多角度构建话语体系,最终帮助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伍巧珍.浅析自然辩证法对管理学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5,(12):209. 

[2]周玲,窦玉玉.“对话式”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以《婚礼来信》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70-72. 

[3]谢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应用解析[J].音乐时空,2015,(24):164. 

[4]李海涛.新形势下增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实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6,(01):11-12. 

[5]周在娟,孙道进.《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伦理学的自然本体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5,(02):78-82+123. 

篇9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40-04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十分欣赏《老子》中的一段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他受到启发,意识到建筑创作中不能不考虑有用的空间。欧美各国一些现代建筑师根据这个道理,批评几千年来建筑艺术把重点放在美化实体上,是颠倒了主次。赖特等西方建筑艺术家,虽仅取老子这一著名的“因有用无”的比喻的基本义,却表明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实践的智性的特点。

从朴素的辩证逻辑取得方法论,已成为古代中国诸多门类科学的思维方法。出自先秦兵家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这些闻名于世的兵学、医学、农学、天文、艺文各类著作,包裹着丰富深刻的辩证法观念。如兵法中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以及奇与正、虚与实、攻与守、分与合、方与圆、动与静、疾与徐、积与疏、盈与虚、众与寡、逸与劳等一系列辩证范畴,都是直接付诸战争实践,并且有利于驾驭战争,是出奇制胜的计谋对策。兵法还与社会斗争、人事经验等连成一体。再如,中医医学模式的整体恒动观、天人相应观、形神合一论、邪正标本论等,无不闪烁着辩证智慧的光芒。中医治疗的最高原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平阳秘”,“阴阳调和”。《黄帝内经》中有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论述,都体现了阴阳之间互相流转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医学的“阴阳”及有关精、气、神的观念,受《易传》的影响更大。清代医家程芝田在《医法心传》中还提出五行颠倒的观点,即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中医辩证法:如金能生水,水亦能生金,金燥肺痿,须滋肾救肺;水能生木,木能生水,肾水枯槁,须清肺以滋肾;木能生火,火亦能生木,肝寒木腐,宜益火以暖肝;火能生土,土亦能生火,心虚火衰,亦补脾养心等。五行中任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构成生克制化关系,在使之融于阴阳观念之中透射出辩证思维的光辉。

古代朴素的辩证逻辑思维,突出表现为实用性与实践的智性。亚里士多德把“思辨的智性”与“实践的智性”,视为人类智性活动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划分”。

西方辩证法作为“思辨的智性”,并非与实践无关,只是以认识(理性的把握)、而非行动(实践)为目的,抽象思辨高悬于实践之上。中国辩证法作为“实践的智性”,浸透在兵、医、艺、农等具体领域的创造性的直观经验之中,也离不开对实践的感知和认识,只是在经验领域止步了。它作为指导人的活动(行动)的智性,不依靠被理性把握的存在,而达到对某种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手段的感知的自觉,才是“实践的智性”的生命。

中国古代辩证法范畴,正是“实践的智性”的体现,是直观经验把握的定格,同时也因有一定的概括性而具有普遍意义。如出自兵书、医书的不少辩证范畴对立项,乍看是具体经验的,细探究却具有认知的深刻性,具象中显得抽象,单一中包含广义。亦如雅克・马利坦对构成托马斯主义哲学基础的陈述所作的描述:“以最富于变化的形式,又以类似而非单义的方式适合于实践的认识的不同领域。但它对实践的认识的全部领域皆适用。”

《老子》中大多辩证法范畴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因为它是在人事经验、兵家经验等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和上升到经验哲学的理论。古往今来,总有人从用兵的角度理解《老子》,这可能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太深,虽然《老子》涉及用兵,并从中能够悟出兵家辩证法之理,却不能说《老子》一书就是兵书。譬如《老子》把“兵法”中列出的明昧、动静、虚实、奇正、左右、强弱、美恶、损益、辩讷等对立项,扩展到了自然现象、人事经验、艺术创造诸领域,成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辩证范畴。正如刘熙载所说:“兵形象水,惟文亦然。”

我们不仅能够从“兵”,同时还可以从“艺”、“医”、“农”等不同角度去理解,获得各自的辩证内涵。也正是由于这些辩证范畴,虽是直观经验的定格,却成了对经验的哲学把握,因而它们切入对实践认识的不同领域,乃至在富有奇效的直觉智性的创造中闪烁着理性生命的光彩。这种范畴所具备的把握整体而又具体适用、感性而又理智的特点,正是中国经验思维的辩证法的灵魂,构成中国实践的智性的独特形态。

这也表现为辩证法的实用理性,与中国文化的实用性格相融合。老子关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古代辩证法的实用理性。“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都是以获取为目的。《老子》这部书中所论及人事与治国、兵法等辩证范畴中,无不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直观经验之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又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强调“人居其一”,“道”只是人的信仰,为人所用。“‘道’法自然”,既指向天地之始,虚空的“无”,又用在人生与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即无为有之用。“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缺”为“成”之用,“冲”为“盈”之用,“屈”为“直”之用,“拙”为“巧”之用,“讷”为“辩”之用,皆是无为有之用的意思。即“曲则全,枉则直,窿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的意思。表象与本质之间,完全相反,目的(“有”)藏于假象(“无”)的背后,“有”生于“无”,即“无为有之用”的原则,是老子所说取得成功的悖论。正与反,原是事物矛盾的两面,老子正看到了人们不易看到的事物的反面,并把“反者”理解为“道”的精髓,赋予“道”实用理性的特质。《易传》在对天下之“道”的辩证阐述过程中,“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阐明“道”与各类实践领域的联系,表现了古代辩证法的实用理性的特点。

先秦以来,在兵、医、艺、农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用辩证法,闪现着共通的哲学之光。换言之,朴素而抽象的辩证法理论与中国哲学,涵盖与提升了各种门类的辩证法。老子的“道”,是较早出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辩证法概念。庄子所说“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追求个体的无限和自由的“道”,与老子的“道”相互补,构成“道”这一中国有机宇宙的哲学。《老子》中涉及治国安邦、人际关系方面“无为有之用”的辩证法,容易使人滑入经验世故的泥潭。实

用理性与庸俗社会学在同一条道上。庄子之“道”的核心,以反对人的异化而与庸俗社会学分道扬镳。他的“无为而无不为”,彰显着摆脱一切“物”的羁绊的无限自由的精神空间。其实,老子之“道”的本义,也是返本复初――返依本根和无限。“反者‘道’之动”,其“反”字,可作“相反”解,也可作“返”解,融贯两层含义,正、反而合。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还说:“元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我不能认同有论者解释为消极的“圆圈”式“循环运动”。老子所说返之“道”,集中于“本”和“大”。“逝”、“远”说明“大”,“反”说明“本”,返其真也。具有切人人类本体与创造性的精神自由的双重意义。“道”的基点,是在本初,返依自然之本,复浑然一体之初。庄子称,“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它是一切存在的始源,是物的自然法则。“道”创万物之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愈来愈离开“道”了,如烦扰纷争都是不符合自然的表现。这种观点固然有消极的因素,但它对本真和自然的追求,却切人人类的本性,也正契合艺术的本性。再之,“道”作为老庄追求的最高理想,是“惟惚惟恍”,而不可命名言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因为一落言筌,就会把它限定住;有了“名”,就不是那种无限整体的永恒存在了。可见“道”之大,本身就包裹着有无相生的辩证要素,而形成了一个超经验、超感性、充满了神秘感的无形无限的混沌整体。老子的“道”,是一种客观精神的自然宇宙本体。庄子讲“道”,表面上也是自然宇宙本体,实际上是在言说人的本体,使人的自我存在与整个自然宇宙合为一体。古代印度的《奥义书》中也有“梵”(宇宙本原和精神)与“我”(个人的精神和灵魂)一对哲学范畴。而庄子的“道”,是追求绝对自由的无限人格本体的境界,也是独立自足的自由个体的存在。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追求,也是对老子的“道”的重要发展。由此可见,“道”之“反”与“返”两种涵义,并非似乎互不相干,而不仅是对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的最简要的概括,同时包裹着人类精神本体,是一种形上的精神的自然自由的充满原初神秘感的哲学形式。

从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的最高层面看,“道”也“为认识而知”,有论者称之为“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思辨哲学”,不无道理。它显示着超验的东方精神,给实用的辩证法倾注着理性生命。但,“道”又不是一般的理性思辨,而是充满了主体感悟与直觉想象的诗性色彩。如果说兵、医、农等领域的辩证法,更多地是客观实践的智性的体现,那么艺术辩证法用于人类生命经验和情感的美的创造,则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其“实践的智性”,突出表现为主体悟性。从这一意义上说,“道”这一哲学的、美学的命题,更切入对古代艺术的认识,切入艺术创造、切入艺术辩证法,乃至可以理解为艺术辩证原理的原始概念。

主体悟性,得力于创造主体的自由精神,是深人人的真实本体中的智性的激发和创造。庄子曾以“坐忘”、“心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等外在形貌,描述对人格本体的执着追求。魏晋玄学家十分崇尚且发挥了庄子的“道”的这一涵义,从超脱世俗关系中寻求人的自觉。佛学禅宗则将“道”的悟性发展到了极致――以形象直觉的方式去传递不可言说毕竟又要言说、不可表达却还要表达的东西,以达到对人的真实本体的真正把握和表现,这便形成了完整的主体悟性的内涵。它与中国艺术重主体表现与感性颖悟等特点达成默契,在禅宗的“顿悟”、“颖悟”、“妙悟”中仿佛闪现着艺术的直觉辩证思维形式的光辉,禅宗境界中带有艺术体验的可能。对于这种相通或相似之处,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家也引起了足够的注意,例如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一书中说:“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效果的秘密要在返回到参禅的状态中去找。”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更不乏这方面的描述。如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他论及诗的“别趣”时还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艺术家进入“参禅状态”,不仅获得自主自由的个体体验的可能,而且获得了顿悟、颖悟、妙悟的机缘。这是一种艺术状态的体验,也是一种直觉方式的寻求,使艺术家潜入形象思维的深层,进入艺术创造及艺术效果的最佳状态。艺与禅,殊途而同归,一个“以道性情”,返回人类自身,一个遁入空门。“禅而无禅便是诗”,艺术家进入“参禅状态”,只不过是诱发灵感的创作状态的仪式而已。

篇1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学会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做到从确定性思维到随机性思维的转变,而不再局限于基础数学的领域,能接受随机思想和随机观念,能利用这门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哲学素养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进行有效挖掘,自然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使学生从中领会到知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以及真理无限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限等基本道理,领悟数学的本质;同时对本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项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建设、国防)和未来发展蓝图中的实际应用加以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国、爱学习。

三、本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点

1.精进专业素养,课程中渗入思政理念

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是从希腊开始的,希腊人最早对世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神话的、系统的理性看法,且创造了数学语言来表示自然界的规律。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的命题,奠定了西方哲学追究世界本源的感性而抽象的思维体系。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主张数学是理解宇宙奥秘的钥匙,他说“万物皆数”、“数字统治着宇宙”。“解析几何之父”——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近代科学之父”——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说:“宇宙被写在哲学这本书中,而这本书的语言是数学。”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

具体的物理学量和数的概括抽象的数学万事万物的本质及关系哲学。神学的认真导致了哲学诞生,哲学的讨论导致了科学诞生,科学的需求导致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于建立在公理之上的纯粹理念世界的优美,深刻(哲学)和真实(物理)的新一轮讨论。数学不仅是哲学问题的重要来源和根据,而且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环境,数学以其无与伦比的确定性和真理性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描述“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来不仅仅表明状态,并且也表明过程:运动。”

概率论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由于随机现象的发生带有不确定性,随机现象发生的条件与结果不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故教学中通过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随机现象各结果发生的偶然性以及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现象所呈现的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将哲学知识引入教学中,使学生理解随机现象的含义,正确把握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本课程通过实例解释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且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化,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模型,再用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仅是世界观的理论,也是策略论的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策略。我很重视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对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因素进行有效挖掘,使学生把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精髓,领悟其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策略已成为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策略的激发器,是开启其数学深思和智慧的钥匙。

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唤醒学习的内在动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一种“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正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就不会相同。在进行哲学常识《矛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新课导入进行精心策划,共设计选择了以下五种导入方案。举例如下:

方案一,温故知新导入。

在我们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二哲学前两课的学习中,有很多涉及到关系的知识点,而对于这些关系的讲解往往是归结为“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等等。其实这些关系最终都可以从哲学上归结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关系。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哲学的矛盾概念。如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典型,学生记忆比较深刻的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与消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整体与部分等。

这种导入法的好处是,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温故知新,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渗透。但可能碍于政治课呆板沉闷的特点,趣味性不足。

方案二:利用教材的导语导入。

教材导语引用两位古代著名哲学家的论述,极富思想性和启发性,对于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位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另一位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他认为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列宁对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导课时简要介绍这两位哲学家,并分析他们的两段论述,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矛盾概念,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高山和平原,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案三:利用诗词古语等导入。

用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导入新课。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说明客观事物难求其十全十美,自古而然。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圆与缺,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于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知识就有了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来导入新课,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

同时我们在做课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常常见到以诗词、俗语、古语等作为题干的命题方式,所以,在讲课中多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使课堂熠熠生辉

而且也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打下基础。

方案四:逻辑导入。

第二课我们学习了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但这两

个观点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辩证法体系。辩证法包含三个基本观点——联系、发展和全面。所谓全面观点就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最重要,它是辩证法的核心。因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那么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矛盾呢?这样就导入到本课时的学习中。

这种导入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整体构架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从逻辑体系上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升华。但是这种导入方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就是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哲学太深奥难懂了。

方案五:时政热点导入。

篇12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认识、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揭示事物的本质。其基本特征是以形式思维为基础,在对立统一规律指导下,溶解形式思维固定分明的界限,使认识与客观世界相吻合。

由于思维操作的对象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由此产生的辩证思维形式也不同。

1.从实践认识论的观点出发,去探索问题间的联系而产生的辩证思维有:从个别认识一般,从相对认识绝对,从有限认识无限等思维方法。

2.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去研究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产生的辩证思维有:函数变量的思维、数形结合的思维、量质互变的思维、联系转化的思维。

3.从问题具有两面性的观点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产生的辩证思维有:以退为进、欲正则反、聚合与发散的思维。

根据心理学和哲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分类,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深挖教材,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既来源于实践,又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抓住数学这一特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就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比如,数的概念的发展,就是矛盾运动的极好例证。负数解决了“不能减”的矛盾;分数解决了“不能整除”的矛盾;无理数解决了“开方开不尽”的矛盾;虚数解决了“负数不能开偶次方”的矛盾。当数的概念从有理数到实数域后,虽然增加了数的连续性,解决了数的四则运算及开方中的矛盾,但去失去了数的可数性;当数瑾从实数扩大到了复数后,虽然增加了代数开方的封闭性,解决了负数不能开偶次方的矛盾,但却失去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性质。

这样,既引导学生揭示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又向学生指出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面对现实,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有利于科学人生观的形成。

2.变静为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观。

静止与运动是客观事物变化的两种形态。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使我们认识事物在某一时刻的特征,运动才能看清事物变化的实质。在相对静止的数学问题中,寻找动的形态。在运动中考察,在变化中实现联系转化,认识“动有中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关系。

3.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对应统一观。

数与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刻画了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两个不同侧面,数定量,形定位,既互相对立,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数想形,以形思数,数形结合,探讨问题变化的规律,创造条件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

4.双向沟通,培养学生联系转化观。

数学问题中的诸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差异就是矛盾。解决中,引导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概念、性质、方法等,探索沟通的途径,促使矛盾的双方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5.逆向思维,培养否定之否定观。

解题也跟打仗一样,正面不能突破,就从它的反面入手,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中的反证法、补集方法都是逆向思维方法,无一不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6.积少成多,培养学生的量质互变观。

在一切事物的发展中,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只有质的变化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解题中,掌握“变”的方向、“变”的度,就能促进量质转化,达到矛盾统一。

三、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辨证思维是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知识愈广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掌握得愈全面愈深刻,辨证思维能力愈强。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绝不能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思维现象,辨证思维往往是伴随着其他思维而出现的,特别是逻辑思维。因此培养辨证思维的同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结构,只有具有完整的思维结构的人,才能利用辩证思维灵活解决问题。

篇13

唯物辩证法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大客户营销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基本指导思想和观点,并主动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市场营销活动,处理好存在的各种辩证关系,充分发挥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伟大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好大客户市场营销工作。

一、市场营销中的辩证法

市场营销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重要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愈加突出,市场营销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活动规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其规律性,并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1.营销实践中的变与不变

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营销观念和方法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客观规律,营销观念就先后经历过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以及其它一些新的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方法也先后经历过先生产后销售,和先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再组织生产的转变,所以市场营销中的变是普遍的,这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也要注意到许多不能随意改变的做法,否则会受到教条主义的惩罚,历史上就有过因为不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就盲目改变而导致营销失败的案例。

20世纪60年代,可口可乐最重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推出新产品猛烈攻击可口可乐固有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时,可口可乐为了抵御百事可乐进攻,也随即进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并推出新产品,这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的老顾客不但不喜欢新产品,还产生了非常多的抱怨,公司迫不得已恢复原产品生产才平息了这次因为变而造成的营销事故,类似的情况还多有发生。

2.价格营销和价值营销

营销中的价格营销就是指低价营销策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首先采取的可能就是价格营销,靠大幅度的降价促进销售,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殊不知,当多数企业都采取该策略时,便会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结果是,一方面降价促销的目标可能实现不了,另一方面还会因为价格下降导致利润降低,那么受益的就只有用户。

而实施价值营销的企业却没有遭此厄运,因为价值营销不是拚价格,而是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价值,让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增加购买,促进销售。例如,海尔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价格属高的,但海尔以其产品和技术创新及真诚到永远的良好服务,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虽然价格偏高,但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大。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很多事是此一时彼一时,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市场营销的方式方法也是如此,如果说价格营销适用于消费者收入水平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时期,那么价值营销就适用于消费者收入水平高,对价格已经不敏感,更注重品牌形象时期,因此,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方法都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转变和调整。

3.薄利多销和优质高价

营销实践中还有一对矛盾――薄利多销和优质高价,那么是薄利多销好呢?还是优质高价好?现实中没有确切的答案,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有的商品适合于薄利多销,有的商品则适合于优质高价。

一般来说,富有价格弹性的非生活必需品,适合于薄利多销,因为其需求受价格影响比较大,当价格稍有下降时,其需求增加很多,会刺激销售,企业会因此增加利润;而价格弹性系数缺乏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影响不大,即使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需求也不会因此增加,所以缺乏价格弹性系数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降低,不会增加销售量,只会减少企业利润,所以生活必需品销售不适合薄利多销营销策略,而是要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其售价来增加利润。所以优质高价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在市场营销实践中,要正确处理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又对立统一的问题。

4.跟随市场与创造市场

市场营销理论强调,市场营销要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效果,这叫跟随市场,但实践表明,有时主动去创造市场,去开发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心理学上讲,人的需求是需要引导、刺激、开发的,因为人的需求一般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尝试、经历、开发之后产生,就像从来没有吃过糖果的人不知道糖果甜、糖好吃,因而没有需求一样,当他吃过了、经历过了、知道糖果甜、糖好吃了,就有需求了,很多产品也是需要先去发明创造,然后来引导,推广使用。

5.先入市与后入市

抢先进入,可获得先入为主的优势,率先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偏好,但风险较高;延后入市,在竞争者产品入市后再进入市场,可节省广告宣传费,降低先入市的风险,但会失去先入为主,率先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偏好的优势,这就是实践矛盾,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有所得有所失,要结合实际情况,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若想面面俱到,就会犹豫不决,从而失去决策最佳良机,导致全面失败。

二、大客户识别中的辩证法

大客户营销就是围绕大客户展开的市场营销,也是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大客户营销首先要做的是正确识别出大客户,然后根据大客户的特点去开展市场营销。要准确识别大客户,就要首先清楚什么样的客户是大客户,什么样的客户是一般客户。实践表明,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不同、识别标准不同,大客户和一般客户可以互相转变,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之间也是如此。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的改变,企业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识别大客户,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因为这样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早期,大客户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意大利统计学家帕累托的20/80定律,企业80%左右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来源于按销售量或者销售额排名靠前占总客户数20%的客户,就把这20%的客户称为大客户,其他客户则称为一般客户,但现在看来,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从销售数据来识别大客户和一般客户已有很大局限性。首先并不是所有行业都具有20/80现象,农用收割机行业中购买量超过一台的客户数量占总客户数量的比例非常低,绝大多数客户只购买一台,不具有20/80现象,另外,这种识别方法也没有充分考虑客户潜在价值,因此不具有超前性,实践中若能更多考虑其他识别因素,识别起来将会更加科学准确,像客户个性化、客户性质、客户忠诚度、客户聚合度、客户利润贡献率、客户采购集中度等,都应是识别大客户的标准,使用尽可能多的参数来识别大客户,才会使这种识别更符合实际。

过去常用市场份额(销售量或者销售额)来识别大客户,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有的客户可能市场份额很高,但对企业不忠诚,且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让企业很难满足,使企业利润率非常低甚至不获利,那么它对企业的价值就很低;反之,有的客户目前的市场份额虽然不高,但发展前景广阔,对企业忠诚,和企业关系良好,期望和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那么这样的客户就应是企业的大客户。这再次说明识别大客户标准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用发展变化眼光分析解决问题的原则。

三、大客户营销中的辩证法

大客户营销也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中的一些辩证关系在大客户营销中也是有效的。

1.大客户营销中的变与不变

首先,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营销实践中要对一般客户和大客户进行识别,然后,进行资源分配,大客户重点分配,一般客户适当分配。营销中根据客户性质进行资源分配,是唯物辩证法中关于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基本要求,这种有重点的资源分配方法是要始终坚持长期不变的,但关于一般客户和大客户的识别标准却要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譬如,大客户的识别标准由过去常用的市场份额向大客户贡献价值转变就是一例,且从变化趋势来看,大客户的识别标准还会向更多元化方向发展,毕竟多元化的识别标准更科学准确,再譬如,大客户和一般客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条件下会转变,大客户会降为一般客户,一般客户也会升级为大客户,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因此在大客户营销中要辨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该变的要及时变,该坚持的要长期坚持。

2.大客户营销的维系与挖掘

在大客户营销中,很多企业都犯了唯物辩证法片面性错误,很多企业为了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往往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客户的开拓上,认为只要客户数量增加了,销售额就会增长,从而轻视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殊不知,新客户的开拓成本比起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成本要高得多,所以在进行大客户营销中不能只重视新客户开拓而忽视大客户维系和挖掘,新客户开发很重要,大客户维系和挖掘更重要,否则就犯了唯物辩证法片面性看问题的错误。人们常说,拥有一大批忠诚客户是企业最重要资源,那么怎样拥有忠诚客户?就是在新客户开发中不忽视老客户的维系与挖掘,要想让大客户成为忠诚客户,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就要在开发新客户的同时,重视老客户的维系和挖掘,和老客户团结协作,共图发展。

3.重建设,轻服务

随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越来越重视大客户识别和营销,重视和大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实践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经营者在和客户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之后,却往往忽视后期服务,致使老客户意见增大,影响了原有关系的维持和维护。要牢牢记住,客户关系的建立只是关系发展的开始,关系发展是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维护和保养,而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为大客户服务的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大客户经理服务能力不强,“一条龙”服务能力不足等等,难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客户关系的维系与发展。客户关系维系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全面看待和认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开始而没有过程,只有眼前没有长远,这是不符合大客户营销规律的,在大客户营销中要树立长远眼光,要站得高看得远。

4.不能过于依赖大客户经理

大客户市场营销也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单靠一个大客户经理是难以满足大客户所有要求的,所以在大客户营销中,即使制定了大客户经理负责制,但绝不能过于依赖大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否则会影响大客户营销的效果,大客户营销既要有专人重点负责,也需各部门和相关人员配合,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既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也不能对其他方面放任不管,要学会五个指头弹琴,既要有轻重缓急,又要有相互配合。

四、结语

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灵活运用。大客户营销也是市场营销,是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活动,是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开展大客户营销工作的指南,是我们做好大客户营销工作的基础,在大客户营销实践中务必坚持运用。

参考文献:

[1]蔡淑琴等.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大客户描述与识别[J].管理评论,2004年,第2期.

[2]钟和平.大客户营销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0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