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务礼仪的功能

公务礼仪的功能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务礼仪的功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务礼仪的功能

篇1

业务副主任既是决策层又是执行层,工作中要充分领会主任和上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院长办公会决定的事项,并对各科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找出解决办法。收集和整理业务信息,在院长办公会上提出业务管理建议。要了解国家卫生政策,把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发展方向,创新地开展业务活动。

一、正确认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的必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功能体现的是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充分履行民生的管理责任。社区卫生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强化政府主导、机制创新、功能完善,使得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实现“三个回归”,即: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回归、居民就医的回归、公益性质的回归。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防治并重,重视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不断探索适合社区卫生的服务模式;要重视人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要健全服务网络,优化服务流程 ,完善服务功能;要完善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把居民健康、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

二、      稳步推进“六位一体”功能转换,探索适合居民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1、              推进“镇村一体化”建设,保证医院触角延伸到各个居委、村委,同时把乡村医生的业务管理纳入中心业务管理内容。目前各镇存在两支医疗队伍,即乡村卫生室(或卫生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的人事、待遇、业务管理等分属不同。乡村医生人缘熟,贴近居民,工作方便,工作时间弹性好;但业务水平低,知识更新慢,后继乏人。把两支队伍的业务统一管理、有机结合,建立适合社区卫生工作的服务团队,保证医院触角延伸到各个居委、村委,有利于“六位一体”功能的真正落实。

2、              利用中心的医疗业务优势,建立并培养一支公共卫生员队伍,使之成为居民健康的宣传员,中心与居民的联络员。在取得政府和居委、村委的大力支持下,从社区选拔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沟通能力强、贴近居民的公共卫生员进行系统公共卫生知识培训,使之成为中心同居民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居民对中心工作的理解和“六位一体”功能的深入开展。

3、              临床医生深入社区,并组建集医疗、护理、康复、预防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探索适合居民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根据“六位一体”功能的要求确定团队的人员结构和组成形式,探索精简高效、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全新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

4、              在居民中推广“首席医生”制,给“首席医生”相对固定的村和居委,在居民中开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电话咨询、约定或上门服务等,把提高居民卫生知识和健康体魄作为工作目标,让“首席医生”做好医疗卫生的“守门人”。

三、      加强中层干部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层干部的选拔培养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1、把中层干部建设成具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要制订干部例会制度,创造沟通平台,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

2、对中层干部要合理分工,明确目标,并制订中层干部考核细则,科学合理的分工能有效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磨擦,有利于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原来的防保、业务、后勤等概念已发生变化,条线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随之也在改变,现今的业务和防保交集增多,业务的概念大范围外延,相互间工作协作有利于克服原有的先天缺陷。

3、建立中层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加强中层干部培养。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中心业务工作的成功与否,重视中层干部培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医护人员考核制度,引进竞争机制,择优录用。全面签订质量、安全、绩效目标管理责任状,把质量、安全、绩效、政策执行效率、科室凝聚力列为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把中层干部队伍锻炼成一支懂政治、会专业、能管理、清新高效、执行力强的队伍。

四、      制订并完善适合业务工作开展的各项制度,把制度的落实放

到重要位置。

建立职称、职务评聘制度、劳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工作制度、各项奖惩制度等,适时淘汰和修订不适合社区卫生工作的制度;切实抓好制度落实,做到制度管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职工工作有方向,操作有流程、行为有规范,奖惩有依据。培养职工对制度的认同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形成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开展的制度文化。

五、      重视科教工作,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人才成长机制。

人才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创新的原动力和不可缺少的资源。重视人才培养,营造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建立人才成长的机制是社区卫生中心的责任。

1、              抓好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多种形式培养人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以及多种形式的业务活动、业务考核提高职工专业能力;重视学历教育和学分教育,鼓励职工参加与专业相近的其它专业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把继续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2、              以科教工作为抓手,不断提高职工专业素养。重视科教工作,成立科教管理组织,切实制订科教工作计划、科教管理制度、科教奖励办法,加大科教经费投入,保障科教工作顺利开展。提倡职工书写工作总结和撰写论文,鼓励开展科研项目,以教促学,以科研促质量。

3、              建立职工业务档案,把职工的继续教育情况、论文、科研、获奖、业务考核成绩、医疗安全、业务活动参加情况等信息记录其中,并把业务工作情况同评优和职称评聘、干部选拔相联系,促使职工自觉学习,不断进取。

六、正确认识医疗业务发展同“六位一体”的关系,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它要求医护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对医护人员的社会经验、居民文化、沟通技巧、以及较全面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调整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结构,抓好医疗业务管理,正确认识医疗业务发展同“六位一体”的关系, 把抓好医疗业务、医疗安全管理继续放到管理的重要位置。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制订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把医保、农保、以及是否过度医疗列入质量管理内容。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考核,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重视质量、安全目标管理,为居民健康保障培养合格“守门人”。

七、      重视中医工作,广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在治疗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加强中医宣传,弘扬中医文化。要在社区建立独立的中医区域,大力宣传中医名人,向居民介绍中草药等,要形成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让中医文化进社区、进家庭,帮助居民了解中医,自觉地应用中医治疗和中医养生保健。

2、          重视中医人才培养,采取进修培训、人才引进、名师传承等多种方式培养中医人才,让中医科室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

3、          大力开展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火罐、牵引等中医适宜技术,每年选派1—2名年轻人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适宜技术培训,不断增加新的适宜技术项目。将适宜项目逐步向乡村卫生室、卫生站点推广。

4、          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将中医技术广泛应用到疾病的预防保健领域,使中医在慢性病的管理和慢性病的防治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八、在全院树立公共责任意识,保证重大公共安全和应急事件中

反应迅速、措施有力。

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国家三级卫生网络的网底,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加强职工公共安全教育,让职工牢固树立公共安全责任意识。重视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和相关传染病知识培训,不断增加职工卫生法律意识、公共安全意识、公共卫生责任意识。

2、              制订突发公共应急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含各项子预案),对中心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组织体系和各项保障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好应急演练,保证应急事件中处置有序、措施得当。

3、              通过宣传栏、画报、多媒体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居民卫生安全意识。

九、      依托和利用好医疗联合体平台,提高医疗质量,缓解居民看病贵、 看病难问题。

大部分社区医生毕业后一直工作在社区,专业很少得到深造,知识更新慢,业务水平偏低,很难获得居民信任。充分依托医疗联合体平台,同上级医院建立紧密的业务协作关系,利用上级医院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加强社区医生的业务培训,并在其指导下开展科教活动,提升社区医生服务能力。

1、          根据居民医疗需要,邀请上级医院各科专家定期来社区坐诊,中心医生遇到疑难病时请会诊,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医疗专家服务。

2、          中心与联合体的上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工作,让急重病人向上级转诊过程简便、快捷,切实缓解居民看病难问题。

3、          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下社区讲课,中心医生到上级医院各科轮训,提高社区医生医疗水平,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篇2

西方的翻译研究一直以来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直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翻译需求进一步加大,功能翻译理论由此发展。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理论体系,其由多种翻译理论构成,对我国现代化的英语翻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务英语指的是应用于商务活动中的英语,包括谈判中使用的应用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加之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商务英语翻译与一般的英语翻译有较大的区别。从根本目的来说,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商务活动,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正是要求强调语言翻译的目的性,其对商务英语翻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理论。

一、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早期基础理论包括有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理论及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等。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的健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环境基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汉斯•弗米尔(HansJ.Vermeer)、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Reiss)和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Holz-M?ntt?ri)等人物也为功能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总体来说,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即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y)、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以及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typology)[2]。其中,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认为在文本翻译中,应该尽可能的寻求文本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例如,信息型文本应该与简单的文字表述为主,将信息表述清晰即可。表达型文本更加强调语言的美学,可供作者创作。操作型文本需要作者采用说服等方式感染读者,使读者按照作者的要求行动。此外,赖斯还强调,将不同形式的文本进行替换是不能够被称之为“翻译”的,那应该被称为“转换”[3]。因此赖斯认为,翻译功能应该高于对等功能;弗米尔的目的论指的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定具有某种目的性,在进行语言梵语时要时刻谨记翻译是由目的决定的,并要求在尊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做到语序连贯等。目的论强调了两点,第一要重视原文的目的,第二要重视译文和原文的对等。做到了二者即可实现翻译的全部任务。功能翻译理论对文本形式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较为重视,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之前必须要对语言使用背景、文化环境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务必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语言翻译不仅是文本形式上的“转换”,更是交际互动的重要体现。此外,功能翻译理论还强调“目的性”对翻译的影响。这些功能理论对现代化的商务英语翻译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对等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词汇翻译的影响

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其语言表达甚至包括词汇本身都具有独特的转特性和职业性。商务英语翻译必须要结合商务环境将语言进行对等翻译,这就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性的具体体现。专业词汇的对等性对于正确翻译商务英语有责重要的作用[4]。所谓专业词汇指的是固定的词汇,这些词汇不允许译者进行创作或者更改,必须严格要求对等性。因此,商务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前必须要对商务术语等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够独立看懂商务英语相关文章,以便在翻译时不会因为违反了翻译的对等性而使翻译的价值受损。

(二)目的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句式翻译的影响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即语言的翻译要遵守一定的目的,并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调整。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句式翻译中。商务英语与一般的英语相比,不仅更加职业性、专业化,而且更加复杂[5]。虽然商务英语服务于商务活动,其语言更加简练直接,但是实际上商务英语中常常会出现较多的复合句和语法成分较为复杂的句子。语法成分复杂的英语句式将会对翻译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翻译人员必须要在分析清楚其逻辑性、结构性的基础上整理出原句中所有表达的含义,并根据理解的含义进行译文语言的再调整。当然,商务英语的译文必须与原文一样,保持句式的简洁和明了,同时也要保证句子的准确性。

(三)等值标准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篇章翻译的影响

功能翻译理论的等值标准性质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证译文和原文的一致性。功能翻译理论是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提出的翻译理论,也就是说,功能翻译理论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译文和原文的文化差异,在尊重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等值翻译。商务英语应用于商务活动中,其具有一定的庄重性和严谨性,语言较为精炼,带有商务礼节性等特征。商务英语的特点要求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同样要使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放弃使用太多的修饰词汇或者多余的解析[6]。当然,商务活动种类繁多,不同的商务活动中使用的商务英语略有不同,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原文的篇幅色彩、修辞、语境等,确保译文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除此之外,翻译人员还要在尊重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关注译文和原文所能带来的效果,尤其是交际互动的效果,务必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同样的交际目的。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

(一)坚持翻译的目的性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商务贸易双方的目的进行有效的传达,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坚持翻译的目的性是根本。商务活动本身就是目的性十分强的活动,商务英语的应用就是帮助商务双方传达自己的目的和意象。例如,在商务贸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Multinationalbank’sservicesincludeissuingletterofcredit,buyingandselling…makingEurocurrencyloans,andassistinginthemarketingofEurobonds[7].”这句话是对跨国银行的概述,意思是“跨国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开立信用证、买卖…欧洲货币贷款,并协助发行推销欧元债券。”可以看出,这句话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目的在于向对方推销本国跨国银行的业务。翻译要遵从目的性原则意味着翻译人员有时需要适当转换形式,但目的不便。如,商务英语中经常会出现“Weshouldliketohaveyourconsiderationthat[8]”这样的句式,中方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通常会翻译为“请您考虑”。虽然看似语法结构等均有不同,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看出,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具有加强的适用性。虽然译文和原文的语言表述可能存在差异,但是译文必须要在忠诚于原文目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翻译。

(二)要确保翻译的准确度

准确性是进行翻译的基本,尤其对于商务英语这种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语言翻译而言。随着国际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如absoluteinterest[9](绝对产权)等,这些商务英语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商贸双方的正常交流,从而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事实上,中西方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在语言表述上也存在较显著的区别,而这些区别将有可能影响到译者对文章的翻译。例如,我们知道“可兑换”与“可改换、可转换”等意思相近,于是有人喜欢将“可兑换货币”翻译为“changeablecurrency”,但事实上“可兑换货币”的标准翻译是(convertiblecurrency)[10]。一个单词的差别即会让对方产生理解上的差异,有时甚至会让对方感觉己方文化意识太薄弱,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商贸活动的成功。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重翻译的准确性。

(三)坚持翻译的对等性

从大方向来说,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必须要坚持各方面的对等,包括语言形式、语境、修辞手法、表达形式等。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是简洁明了,不做过多的修饰,因此,译文的语言特征也必须与原文相对。当然最重要的是,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必须要尽量达到一致,以达到加强贸易双方交流的作用。英语与汉语的语言有较大的区别,同一个英文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思,翻译人员必须要紧密联系上下文,从全局上把握整体的含义。例如,“allowance”既有限额、折扣的意思,也有补贴、零用钱的意思,具体将“allowance”如何翻译需要翻译人员在具体的文章中进行具体分析。

综上,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该翻译理论是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的完善,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忠实性等,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时要做到坚持翻译的目的性、准确性和坚持翻译的对等性,以保证译文能过完整传达原文的含义,加强贸易双方的交流,促进贸易成功。

作者:张笑尘 李 波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宁敏.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运用[J].柳州师专学报,2013,02:47-50+64.

[2]孙相文,聂志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3-86+116.

[3]蒋华,郑建军.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1:138-139.

[4]张梅梅.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的商务合同英语词汇翻译探析[J].科技视界,2014,08:179+263.

[5]唐淼.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4:132-133.

[6]刘沭丰.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4,22:142-143.

[7]丰涛.功能理论多维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46-47.

篇3

法律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企业经营、管理等活动与国家法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依法治国已经作为国家的基本方针写进了《宪法》。在现代法制社会,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来实现。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基本主体,必然也在国家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之列,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经济主体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各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说所谓市场经济也即法制经济。参与市场经济的企业,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在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往往会由于不懂法而错失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机会。而知法守法的企业,则完全可以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之免受任何不法侵害。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从宏观上看,也可以理解为即各种经济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解决纠纷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依赖各个经济合同的正常、实际履行来实现。而各个经济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和纠纷的处理,均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企业依法签订的经济合同,是确立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的、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依据,所以,经济合同也可以理解为是国家法律法规在该企业的具体延伸。签订经济合同,对企业来说如同立法一样重要。所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如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或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的参与,经济合同签订不好,企业的经济目的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

企业作为国家法律调整的对象,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必然有着不同于国家司法机关的自身的特点:

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领导重大决策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包括企业的设立,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企业的改制、上市,企业重大问题、突发问题的处理等。主要涉及企业法、投资法、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等内容。

2、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如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人事的管理,经济合同的管理,金融税收的处理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

3、解决各种经济、民事纠纷过程中的法律事务。除经济、民事纠纷涉及的有关经济、民事法律问题外,还有关于仲裁、诉讼、执行等程序性法律问题。

二、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不享有任何的执法的权力,而是着重与知法守法,防止发生法律冲突,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以避免发生法律纠纷为目标,其次才是依法解决、处理已发生的法律纠纷。

四、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涉及的工作内容复杂,企业法律事务往往处于配角地位,带有服务性质,所以要求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除必须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外,还必须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主要三项:

一、预防功能

通过为企业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协助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有关工作,起草、审查企业的经济合同和有关法律事务文书,解答企业职工的法律咨询等,使企业依法进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防止出现违法行为和各种法律漏洞,预防企业发生法律纠纷,避免企业经济损失。

二、挽救功能

在企业发生法律纠纷或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企业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或挽回企业的经济损失。

篇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17

[中图分类号] F232;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025- 02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涉及校内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高校一卡通的显——财务管理功能加以浅析。

1 校园一卡通的高校财务管理功能

1.1 实现高校内部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实施网络化管理以前,高校内部许多信息是某一部门单方使用的,如财务处的学生收费系统、人事处的职工工资信息系统、教务处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校医院的医疗收费系统等。其中有大量信息是校内几个或许多单位需要共同使用的,但由于各部门系统之间的相互分离导致校内各单位均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整理相关数据使其转化为本部门所需数据,其中财务数据涉及的面最为广泛。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推广和使用使得高校内部管理系统相互连接、统一管理从而搭建了一个基本的信息平台,使许多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保证了会计原始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校园“一卡通”在避免相关部门重复劳动、规范信息资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高校财务网络化与信息化管理的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1.2 一卡通的无现金收付方式在加强高校内部货币资金控制、预防财务风险方面作用凸显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高校在人工收费过程中都存在着浪费人力财力、现金管理安全、违反规定坐收坐支及“小金库”等问题。校园一卡通充分利用“银校合作”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共享功能实现校内收费的无现金管理,这对加强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预防财务风险意义重大。

(1)校财务监管、规范了校内收费。校内各部门的收费首先由校园卡管理中心为其开立账户、授权收费终端,单独收费;收费单位按时向校财务部门提供收费信息,办理结算和财务入账手续并且由校园卡中心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供各单位收费报表以便于财务部门进行监督和核实。“一卡通”的授权管理既规范了高校内部收费秩序,也实现了高校大财务管理理念,为高校将各类收支纳入预算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高校利用校园卡收费结算,可以有效地实现收款、开票、编制凭证、财务监督的有效分离。学校财务部门代表学校行使收费授权,校园卡管理中心技术人员安装设备,授权收费代码,收费单位利用校园卡终端刷卡收费和开具收据,学校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人员凭收费单位提供的收费流水和收据办理入账手续,而校园卡管理中心由学校财务部门委派的会计向财务部门定期报送报表。各部门各司其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功能,有利于防止高校资金流失、防范财务风险。

(3)有效地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在高校“大预算”的环境下,高校利用校园卡进行校内收费结算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失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各收费部门收取的费用定期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集中管理,财务部门在分部门核算的同时按照学校的收入分配政策对各单位安排预算,既避免了坐收坐支,又有效避免了风险、加强了学校对资金的集中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了“小金库”的发生,校园一卡通的使用在进一步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制止校内乱收费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改进学生收费管理手段,改善财务服务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学生收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交费模式下,从收费数据的初始化到学费的收取会计人员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同时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使部门之间配合起来也有诸多的不便,给催缴学费也带来了难度。校园一卡通使每个校园卡的用户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一卡通平台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学生缴费的方式实现了灵活多样,财务部门利用网上银行发送的收费信息和指令实现了学费的实时代扣代缴,并且能及时地将学生的缴费欠费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予以反馈,对学生缴费进行实时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校园一卡通的身份认证功能和在校园卡中保存的相关财务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可靠的身份权限范围的认证从而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的安全性,改善了财务服务的质量、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同时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应用,使学生收费工作和学籍管理、课程选修、图书借阅等相互连接,欠缴学费的学生无法实现报到注册、课程选修等,避免了部分学生的恶意欠费行为,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收入的及时到位。

1.4 合理实现资金沉淀、有效集中财力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

校园一卡通的结算功能,使校内各类收入都相对集中在一卡通管理账户,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等项费用的发放也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实现,避免了这部分资金的外流,合理实现了资金的体内循环。一卡通的日常圈存功能在实现高校校内资金沉淀、增强高校财务资金的流动性、提高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经费的使用效益、缓解高校经费紧张局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5 开源节流、合理地增收节支。

校园一卡通在电控和水控等方面的应用将会对高校水电费的支出起到有效的管控作用。由于高等学校的规模一般较大,而水电费等基本支出的沉重负担也困扰着许多高校,如何更好地实现对水电费支出的控制与管理,各高校虽然纷纷出奇思妙招却都收效甚微。实践证明,高校实施一卡通工程,学生校内用电用水实行刷卡消费,电控和水控的效果是明显的。节水控电合理地实现了高校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2 一卡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校园一卡通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高校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校园一卡通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财力、系统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大规模的系统、分布式应用和广泛的网络接点,对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以期更好地规避风险,趋利避害,进一步发挥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1 功能设计力要具有前瞻性、网络安全稳定问题要重视

校园一卡通系统规模较大,网络接点多,校内圈存终端多,因此对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服务器、网络通信线路的配置,软件、硬件故障的排查能力,特别是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人为的蓄意破坏、校园网络系统承受大容量数据的传输能否得到切实保障等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高校一卡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与财务部门、业务银行、网络运营商的沟通和合作,充分考虑一卡通当前的显和日后的隐,在系统设计和开发上重视一卡通细化功能的分析与研发,系统要具有前瞻性以利于未来系统的调整和升级,并且要加大技术人员力量和资金的投入、重视日常维护,使一卡通系统能安全正常运行,切实发挥其应有功能。

2.2 信息采集要规范

校园一卡通除了具有财务管理这一显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隐——身份识别功能,因此必须保证每个一卡通信息的唯一性。同时由于一卡通由校内多部门共同使用而且大部分流通期限较长,所以对卡的初始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来建立信息源,以保证校园一卡通的正常使用、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畅通无阻。

2.3 内部控制制度要严格

从2014年1月1日起由财政部制定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即将在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实施在给高校传统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变革的同时,也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挑战。一卡通无现金收付模式下的许多岗位是传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中所不具备的,因此高校传统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应作出相应的补充和修订,对校园卡数据系统的人员分工要充分贯彻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明确各岗位职责,合理分配和设置权限,制定相应的校园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经费结算规定等,防止校园卡管理中心成为新的内部控制管理盲区。

2.4 对圈存资金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圈存资金是校园一卡通持有者通过指定的圈存方式,将现金或者存款存入或转入校园一卡通的结算账户里内,用于校内消费与结算的资金。校园一卡通系统采用的是先充值后消费的形式,因此会形成一笔数目庞大、不容忽视的校园卡圈存资金——沉淀资金。沉淀资金在增强高校财务资金的流动性、提高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缓解高校经费紧张局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部分沉淀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和教职工,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这笔资金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2.5 充分有效地利用回收卡,节约和降低一卡通的运行成本

卡作为校园一卡通各种信息的载体,其本身的成本和附加于卡片上的各种信息所耗费的人工成本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支出,高校尽管规模大小不同、每年招生人数也有差别,但是最普通的高校每年也会有5 000~6 000名新生入校,加上业余函授生、在职进修人员、各种短期培训人员以及日常毁损、丢失的卡片少说也得有10 000多张的卡片耗用量。规模大一些的高校更是远远超过这个用量,如果按照每张卡片成本15元计,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的高校对离校学生完好无损的卡片采取回收的办法,将回收卡进行技术处理后重复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一卡通的运行成本,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借鉴。

2.6 会计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校园一卡通为高校财务工作引入了新的元素,使高校财务管理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卡通在使高校财务管理手段得以扩展和延伸的同时,也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应当改变过去的思维习惯、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的网络知识、金融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财务的管理要求。

高校校园一卡通是网络时代高校管理信息化的产物,其功能将随市场需求进一步向纵深拓展。正确认识和分析一卡通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来完善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实现一卡通与高校财务管理的顺利对接,而且将为一卡通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伴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国际贸易间交流的频繁,商务英语的使用也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翻译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主要以功能对等的理论视角下,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策略。

关键词 :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19-02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文婧(1984-),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奈达,其在翻译科学初探一文中指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含有两大方面的概念,一个是形式对等,一个是动态对等;形式对等主要是指翻译前后的语句在对比上其不同成分应当保持一致性;而动态对等则主要是指从词义到词体,翻译前后对比上,都应当体现出语气、信息的一致性。

二、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翻译的作用

商务英语在实际的商务沟通过程中,对于用词的表述语义等各方面具有极高的要求,因而来说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保持其语句原有的内容性以及准确性。概括性的来说,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主要应当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其主要是指在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严谨的翻译用词来传递原语句中所涉及的信息,使得译语读者与原语的读者在对于这一语句信息获取上呈现一致性。二是专业性原则,其主要是指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人员必须对于所需要翻译的语句涉及的专业十分的熟悉,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专业语句的准确把握,进而使得翻译前与翻译后的专业性以及专业知识呈现一致性。商务英语的主要面对人群是各个商务领域的人员,因而保持专业性以及准确性的原则,可以实现翻译前后语句的对等。而功能对等理论与商务英语的作用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语句以及语义等多方面的一致性。

三、商务英语特征

商务英语作为用途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营销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概括来说,商务英语主要具有三大方面的外部特征;

(一)专业词汇使用频繁,对于商务英语而言,在国际商务贸易或是谈判的过程中,其专业词汇都会较多的进行涉及,同时对于不同的领域范围内,其专业词汇也展现为不同。如;surcharges(附加费)、assignment of contract(合同转让)、,insurance policy(保险单)[1];同时在商务英语使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些缩写使得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更为简练,加快信息传输速度。如:QC (质量控制)、L/C(信用证)、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还有就是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商务英语中的单词翻译必须结合背景进行,而不是简单的词义展现。

(二)词汇使用,简洁明确,商务行业内的人员,日均工作量较大,因而在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简洁性也就成为了商务英语的明显特征。商务英语通常都会涉及经济的往来,因而在词汇的选择以及使用上,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的出现。如;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arising in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amicably by negotiation.( 跟本合同相关的所有争议或者在执行本合同中引起的所有争议都应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简洁的用词是商务英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其能够通过用于的简洁化,从而有效的快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的其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差别越来越为明显。

(三)构句严谨规范,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于商务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其必须对于构句进行严谨的把握,避免出现语义的误差。严谨规范的语句是为了更好的传达商务英语所要传达的信息,避免在经济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如:f either of the Parties fails to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is Contract,it shall compensate the other party for all its economic losses resulting thereof.(如果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违反合约的一方必须赔偿另一方因此而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either(任何一方)其主要强调谁应当承担责任。If...it shall(如果...,它应该…)其主要是指在怎样的情况下,由双方进行责任承担。同时在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也应当对于其构句的特点进行把握,更好的进行语句翻译,实现前后语义对等。

四、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策略

(一)语义层面对等

在把握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对等,应从三大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于词汇方面的对等,在对于专业性的词汇翻译过程中,必须在充分把握原文交际者所要表达的语义下才能有效的对于翻译后的词汇进行把握。其次是句子层面的对等,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汇的对等把握是基础;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如果翻译者不能准确的把握其原有结构,那么翻译的句子便不能有效的实现对等。再次,在实现商务英语翻译对等的过程中,整篇语义的对等关系对等是最容易忽略的。而在对于整篇语义的对等上需要从整体机构上进行了解,进而对于词汇对等以及语句对等进行把握。例如:It did not take long,however,for men to realize that there were some things they were more capable of doing than others and that it would benefit them to concentrate their efforts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goods in which they are particularly proficient and leave others to produce the goods that called for skills which they did not possess.( 然而,人们不久就意识到,他们更有能力做好某些事情,而且,如果他们集中精力生产他们特别擅长的产品,而那些他们不具备技能生产的产品就让别人去生产对他们是有益的[2]。)第一个和第二个的that主要是引导两个宾语从句,而第二个宾语从句却还带有由in which,that,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在翻译这种从句时一定要注意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句子要做相关的调整和重组。

(二)风格层面对等

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注重实用性,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而来说,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风格的对等是维持原文特色的一大保障。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于需要翻译的语句进行风格的把握,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之下然后在进行翻译,同时作为翻译原则进行,以保障翻译前后语句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刘處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公司.2005.

[2] 许冬.商务英语措辞分析及其翻译技法[J].辽宁师专学报.2006,(4).

篇6

财产保险产品的无形性、保障性、射幸性使得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价值和效用主要以保险公司履行合同承诺,落实售后服务来体现。而保险产品的无形性、服务的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客户在购买时面临着比实体产品更大的风险与压力,其购买行为也更为谨慎。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往往是基于对品牌的认知而主动尝试或被动接触,接触后在感受满意的情况下产生购买行为。在购买保险产品后还会进一步体验售后服务并将这种服务体验作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其再次购买时所考虑的因素中去。可以说保险服务就是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有偿和无偿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增进消费者福利的一切活动。提升我国产险公司的服务能力,就是要从服务的角度找出服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机理,并采取有效干涉,最终达到诱致新客户从知晓到购买,提升老客户的喜爱和信任,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对公司的忠诚。

二、产险公司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的意义

( 一) 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是改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经营环境的需要

当前消费者对产险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且同质性严重; 重承保前的推销,轻防灾防损; 理赔过程手续繁杂、时效性差、保险金与客户期望存在差距; 营业网点少,网点设备落后; 员工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反映强烈。上述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产险公司的行业形象、影响了产险公司的经营环境。如不加以改进,将不利于产险公司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二) 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是顺应市场转型的需要

近年来产险业的激烈竞争,促使产险公司的经营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更加注重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注重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注重从粗放开发客户资源向和谐利用资源转变。这三个转变都对保险公司服务能力和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涵式发展,要求保险公司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以专业化、高效能的服务实现客户满意; 差异化竞争,要求保险公司以明晰的市场定位和创新发展模式拓展竞争领域,以领先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服务品质提升竞争层次,通过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 和谐利用资源,要求保险公司高度重视保险客户的培育、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挖掘、给客户提供更多样、全面和高附加值保险服务,把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消费,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 三) 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是反哺销售的重要手段

以车险、企财险、责意险、货运险等为主要产品的财险产品多为一年及一年期内产品,客户存在着反复购买的可能性。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同质同价比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不变法则。如果被保险人对保险期间的服务感到满意的,联结关系就会增强,信任水平得到提升,使得客户忠诚度不断提高,进而产生重复购买、推荐顾客、扩大购买范围等行为。相反,如果这种服务让顾客不满意,信任就会下降,最终导致客户的流逝。因此可以说,服务是产险公司的生命线,是立业之本。

( 四) 提升服务能力和品质是公司创造价值的有效路径

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产险公司在服务层面创造价值的实现路径有三:

1. 满意服务———提升顾客忠诚度①———提高续保率。研究表明,当客户忠诚度增加 5% 时,获利便可提升 25%。许多学者更是直接表示,忠诚的顾客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顾客忠诚度是一个多因素驱动的结果,在保险行业中,基本无差异的保单是难以构筑竞争优势,客户忠诚度多与客户服务密切相关。如果客户对公司的服务感到满意,那么对公司的信任和依赖程度就会上升,进而产生重复购买行为。

2. 品牌服务———吸引新客户———增加保费收入。随着收入与财富、城市化进程、保险意识、消费习惯等要素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保险消费者风险态度( 规避、中性或偏好) 、消费习惯( 不同的渠道偏好、周期偏好或消费场景偏好) 、社会背景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其对保险产品、服务、购买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通过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细致贴心的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吸引新客户,增加保费收入。

3. 差别服务———差异化定价———超额利润。经济学中以“价格歧视②”来描述在出售完全一样的或经过差异化的同类产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价格歧视”的实现以消费者细分为基础,通过 CRM 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客户信息收集和挖掘,从中获得客户偏好、价格敏感度信息。进而对客户实施分类,有针对性地设计销售策略、定制保险方案、安排服务活动,最大化地实现公司利润。如对高端客户、大客户提供个性化高品质服务,并采用较高的费率水平; 为普通客户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降低成本吸引其投保。

三、影响产险公司服务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一) 保险产品对服务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是满足其某方面的需求,产品质量的高低对其需求的满足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就保险核心产品而言,产险公司的实有资本、公积金、风险管理能力、公司定价机制等会对承保能力,赔偿能力和效率产生影响; 作为附加产品的风险管理咨询和防灾防损建议,以及车险客户的出险拖车、故障拖车、送油充电、更换轮胎等增值服务,又会受到公司的服务战略、客服人员的数量、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 二) 服务人员对服务的影响

产险公司的服务过程包含销售、报案、查勘、核赔核保、理赔转账、续保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客户会与公司的服务人员多次的接触,许多时候客户就将员工服务等同与公司的服务,从时效性和专业性对其服务感受进行评价。但在现实中由于许多保险公司将一线服务员工看作是可自由支配、可无限获取的资源,为他们提供的薪酬不高,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随意招聘和解雇员工,使得一线服务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和服务的意愿不高,流失率严重。专业技能也待提升,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 三) 公司内部管理对服务的影响

服务品质的保证在于每一环节的质量管控,从以下四个环节的差距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内部管理不到位,对服务品质造成的影响。

1. 管理者的认识差距( 差距一) 。由于产险公司的管理者没有认真进行客户服务需求调查,对客户服务需求的分析不准确、服务品质定位不正确,或不同部门间沟通不畅,扭曲了顾客信息。使得保险公司所感知到的客户服务期望与客户真实期望不一致。

2. 服务能力差距( 差距二) 。受产险公司的服务资源、经营目标、对服务的管控能力、服务的复杂性、市场竞争度等因素的影响,提供的服务承诺并不能完全与其对客户的服务感知相契合。

3. 服务转化差距( 差距三) 。由于服务承诺与服务生产能力不匹配; 服务规范标准不够细化和精准,标准缺乏操作性,难以进行考核; 员工缺乏服务培训使得技能缺乏; 信息平台未能提供服务便利等原因,造成产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达不到其承诺标准。

4. 服务感知差距( 差距四) 。即使产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与其承诺一致,但是由于人员、流程、信息平台、服务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客户的服务体验与其期望之间存在差距。

( 四) 信息平台对服务品质的影响

一方面,“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口号虽然被各家产险公司所拥趸,但在现实中各家公司从成本管控、管理的便捷性、信息转化成本等因素考虑,多是以保单为中心进行信息管理,而不是客户个人的特质信息,使得在服务过程中无法对客户进行适配的差异化服务。另一方面,产险公司拥有诸多的信息管理平台,但各平台间的相容性和数据共享性却不足。一些流程被分割或过于冗长,运营效率低下极大地影响服务提供的速度。而研究表明,在服务过程中让顾客等待,特别是无原因的等待,会对服务感受造成消极影响。

( 五) 环境层面的服务影响因素

环境是顾客接受服务的场所环境,它是由保险公司营造出来的,包含服务场所的灯光、颜色、布局、设施、装潢风格等会对顾客的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营业职场是客户了解产险公司的窗口,也是与产险公司发生互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一个良好的营业职场应该是建立在完备的设施、便捷的流程、规整的秩序、亲和的氛围等因素基础上的,体现公司文化、彰显公司品牌特征的场所。使客户有逗留的意愿,有主动交流的倾向,能增进客户良好的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最终影响到其购买意愿及口碑意向。但相对于银行业而言,保险公司的营业职场数量少、标准化程度低、硬件落后,无法和客户形成无声的交流,更无法对客户实施品牌影响和购买暗示。

四、提升产险公司服务品质和能力的举措

( 一) 培育服务文化,引领服务品质处于服务一线的员工具有有限理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服务行为的实施既是制度约束的结果,又是范例和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应考虑以“服务文化”来引领其服务行为。通过开展服务星级评比活动,以“星级服务员工”、“星级服务团队”、“星级服务营业厅”、“星级服务公司”的榜样作用来强化服务意识; 通过服务文化创新、内部刊物和视频宣传、各项服务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对提升服务品质的理念进行宣传,使服务意识在员工心中固化。同时在服务工作中,倡导勇担责任而不是追究责任; 倡导上级对下级的力行示范而不是简单的指令下达; 倡导协作互助而不是相互推诿。打造专业、高效、友好的服务团队,将优质服务贯穿于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最终提升服务的品质,让客户获得满意。

( 二) 打造“协同、便捷、规范”的服务管理体系,提升服务管理品质

1. 提升服务环节及服务渠道间的协同性。一方面提升服务环节协同性,通过职责明晰和流程管控,加强销售承保、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灾害提醒、理赔办理、续保提醒、咨询投诉等服务环节间的协同、支持和配合,实现服务的全流程无缝联接,实现高效运营。另一方面,加强服务渠道协同: 加强传统销售渠道间以及传统销售渠道与电子商务渠道、网络服务渠道间的协同,在开展传统渠道服务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客户通过网站、电话来投保、自助查询和反映问题,降低公司人工服务成本。

2. 优化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客户服务。实行客户咨询首问负责制、中高端客户理赔客户经理代办制、理赔单证材料一次告知单等,从客户角度出发,减少客户获得服务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将不与客户接触的理算、核赔进行集中,通过集中提高后台,运营效率。建立社区服务站,开展错时服务,消除服务时间盲区,给客户提供便利的保险服务。通过推行“一揽子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提高服务效率; 实施快捷理赔,升级理赔服务承诺,提高客户获得赔付的速度。

3. 规范服务标准,提升客户体验。一方面规范服务环境标准,加大营业厅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硬件的配备。通过明确营业职场装饰改造工作流程和各细节装饰标准,统一营业职场装饰风格,引入叫号、客户评价和自助查询等系统。另一方面,规范服务实施标准,针对理赔难的问题,加强理赔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对车险二级调度、查勘定损、理算核赔等各个车险理赔节点的服务规范进行细化和明确; 通过强化车险理赔服务标准培训,制定“车险理赔服务标准手册,发送“人伤服务联系卡”,公示服务流程和标准,将规范服务落到实处。

( 三)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体系

一是采用短信调查的方式,开展对客户业务办理后的满意度调查、业务专项满意度调查、客户服务满意考核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二是建立常态化神秘人抽检制度。“神秘客户”通过拨打客户服务电话、了解条款信息、购买保险产品、检查现场查勘、查询赔案、紧急救援等方式,亲身体验公司的服务状况和水平,评价公司是否真正达到承诺的服务标准。三是建立第三方客户调查制度。聘请外部的专业公司开展定期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客户意见并对服务进行评价,找到客户心目中的服务期望,了解公司目前产品被市场接受的程度和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是加强客户投诉管理。正确对待并积极处理客户投诉,通过投诉发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客户投诉渠道的随时畅通,鼓励客户多渠道、多形式的意见反馈。将客户投诉看作是对改进我们工作的善意帮助。

( 四) 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一是通过信息平台控制来确保一致的、持续的客户服务质量和标准。二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对客户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建立唯一标识的客户档案,提高客户信息的动态管理水平。三是实施数据资源共享,加强销售平台、理赔平台、财务平台与电话客户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网站、分支机构网点、服务供应商等服务网络平台间的协同,提高服务效率。

( 五) 建立客户资源应用机制,创造服务价值

篇7

一、运用合同法解决经营者责任的尝试及不足

消费者在经营场所遭受人身财产损害,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通则》来获得赔偿;但如果消费者在经营场所遭受第三人侵害,经营者是否应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在现行法律之下缺乏明确规定。如何解决该纠纷确实考验了法官的智慧和良知。我国法院尝试运用合同法和侵权法来解决,为法律规定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我国法院运用合同法解决经营者责任的最早案例是王利毅、张丽霞诉上海银河宾馆赔偿纠纷案。王利毅、张丽霞的女儿王翰到上海参加会议,入住上海银河宾馆期间被犯罪分子杀害,财物被劫。原告提讼,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王翰的死亡和财物被劫是罪犯的加害行为所致,银河宾馆并非共同加害行为人。银河宾馆在管理中的过失,同王翰的死亡与财物被劫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故原告以银河宾馆在管理工作中有过失为由,要求银河宾馆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但认为银河宾馆作出的“24小时的保安巡视,确保您的人身安全”的服务质量承诺,将合同的附随义务上升为合同的主义务,银河宾馆没有全面、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但银河宾馆只对其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王翰也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王翰未能充分了解和利用宾馆提供的安全设施,给罪犯提供了条件,在履行合同附随义务中也有过失,因此可以酌减银河宾馆的违约赔偿责任。

运用合同法解决被告的违约责任必须解决合同的成立和合同内容问题。在该案中,住客付费入住宾馆便与宾馆形成事实上合同关系,根据双方之主观目的,宾馆应承担住宿、保管、服务等义务,包括提供合于其收费及等级的宾馆设施及服务的主合同义务,提供钥匙、服务说明的从合同义务和照顾、保护的附随义务。宾馆未能制止他人对住客的侵害构成对附随义务的违反,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运用侵权法解决经营者责任的努力与困境

在李萍、龚念诉五月花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中,我国法官运用侵权法来解决经营者的法律责任问题。李萍、龚念诉五月花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的案情是,原告带儿子龚硕皓前去五月花餐厅就餐,隔壁包房发生爆炸,造成龚硕皓死亡,李萍残疾。原告在犯罪分子没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五月花餐厅。一审法院认为餐厅发生的爆炸是第三人的犯罪行为所致,与五月花公司本身的服务行为没有因果关系,五月花公司不应承担侵权损害的赔偿责任,驳回原告。二审法院认为五月花公司是为实现营利目的才允许顾客自带酒水,并由此引起餐厅爆炸事件,使李萍、龚念一家无辜受害。五月花餐厅在爆炸事件中虽无法定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过错,但也不是与李萍、龚念一家受侵害事件毫无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7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判令被告补偿原告30万元。

该案运用侵权法认定经营者的侵权责任存在两大障碍:一是因果关系问题,经营者未能阻止第三人对消费者的侵害,第三人的侵害行为是消费者受害的直接原因,而经营者的不作为行为是损害后果的间接原因。间接原因对损害后果仅起到促成和提供条件的作用,这种促成和提供条件的作用是否也属于应承担责任的因果关系。二是过错问题,受害人依据侵权行为法提出赔偿请求,必须证明经营者有过错,但由于第三人的侵害行为造成损害,受害人要证明经营者的过错非常困难,况且因果关系的间接性也使得过错的认定异常复杂,受害人的赔偿请求难以得到支持。比较前两个案例,有趣的是两案的法官皆认为消费者的伤害是犯罪行为的加害行为所致,经营者的服务行为与伤害后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难怪,该案依据侵权法解决损害赔偿问题,要依据公平责任原则。

三、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确立及司法实践

最早运用安全保障义务处理的案件是吴成礼等五人诉官渡建行、五华保安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该案的案情是,原告亲人吴艳红在被告官渡建行办理存款和汇款手续时,遭抢劫遇害身亡,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官渡建行未能合理配置保障客户人身及财产安全的安全防范设施,安排的值班保安又未能在合理限度内尽到保安义务,在吴艳红死亡事件上有一定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待作案人被缉拿归案后,官渡建行可就自己承担的赔偿责任向作案人追偿。官渡建行虽未在合理限度内尽到充分保障客户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义务,对吴艳红的死亡有一定过错,但该行毕竟设置了录像监控系统,也安排了值班保安人员,与完全不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不同。其承担的过错责任应与这种情形相适应,不得随意加重或减轻。最后,法院判被告官渡建行承担原告方的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该案虽然发生在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实施之前,但却依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来处理案件,成为运用安全保障义务解决经营者责任的第一案。

四、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功能

(1)维护私法交易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安全。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渊源是危险控制理论,即任何人无论其为危险的制造者还是危险状态的维持者,他都有义务采取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措施保护他人和他人的绝对权利。作为安全保障义务源头的德国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始于交通安全注意义务。交通安全注意义务创立之初是德国用以解决供公众往来的道路交通设备,如土地、道路、公园、运河、港湾设备、桥梁等事故的责任归属。如法官认为不动产的占有者负有在其可以支配的危险领域内维护供公众通行的空间无任何危险的义务,其未能防止危险的发生就被认为有过错,应当对其不作为行为承担责任。这种保护性义务在其他的法律关系中也存在其踪迹,如交通安全、医疗关系、雇佣关系、产品责任等,是一种维护社会整体安全的义务。在吴成礼等五人诉官渡建行、五华保安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中,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官渡建行是以人民币存取、结算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金融企业法人,其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客观上潜在着易受不法行为侵害的危险。作为金融企业法人,官渡建行负有防范、制止危险发生,保障银行自身及进入银行营业场所客户的人身、财产权利安全的义务。该义务既是法律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而对金融企业法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客户在与银行长期合作中对银行产生的希望,安全保障义务基于社会公共安全的考虑而保护特定的人员,是民法义务扩张的结 果。

(2)建立了一种新的侵权行为类型,为受害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请求权基础。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运用合同法解决经营者未阻止第三人侵害受害者的法律责任问题存在难以克服的理论混乱;而运用侵权法却存在因果关系和过错认定的障碍,受害者难以获得救济,有失社会公平。安全保障义务要求经营者或社会活动组织者承担合理限度范围内的保护义务,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保护义务致特定当事人受害,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建立了一种侵权行为类型。安全保障义务是一个上位概念,它在客观上可以在没有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情形下为当事人提供一种请求权基础,也可以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为受害者提供另一种请求权的选择空间。

(3)确立了过错认定的新标准,解决了不作为侵权行为过错认定的困境。根据司法解释,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过错在于对保护义务的违反。过错的认定不是对主观心理状态的判定,而是对客观义务的违反。

(4)肯定间接因果关系的存在,确立安全保障义务人对其有过错的行为间接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保护义务,致特定人受到侵害的,致害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间接因果关系。按照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损害发生条件的间接侵害行为,仍成立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的证明应采用反证法,从“如果行为人尽到了应有的安全保障义务,实施了应当实施的作为行为,损害后果是否可以免除或者减轻”的假设入手。如答案是肯定的,则应认定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反之,该因果关系就不能成立。由于原因的多元化和多功能的特点,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不同于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解决的是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客观联系,核心是过错的认定;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解决的是侵害人对损害的赔偿范围。赔偿范围的确定除依据过错外,还应依据原因力的大小。根据司法解释,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篇8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对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财务管理是否有效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笔者将对财务管理的概念加以简要分析,并且对影响因素加以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1.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就是依据法律法规,遵照综合性目标的指导,管理企业的资本流通、房产购置、利润划分及经营现金的流量。作为企业的核心,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对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2.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划分。从企业财务组织活动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包括筹集资金、投放资金与分配资金。从财务关系处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包括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与受资人之间等复杂多样的关系。3.财务管理的作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作用包括:第一,财务管理需要以企业的良好运行状况为基础,采用科学的方案,严格控制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支出,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第二,管理监督。高水平的监督管理能够推动企业的健康运转,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第三,资金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以资金作为支撑,依据实际数据合理调配资金,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生产环节与产品流通的全球化提高了资金的流通速度,因而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金融投资管制有所松动,导致了国际化资本与商品资本之间产生断裂,脱离于生产发展并且急剧膨胀,通过改善财务管理来促进企业发展是明智的选择。2.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向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电子商务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之中。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互联网这一平台就可以完成贸易协商、签订合同及支付资金等活动。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综合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制定资产安全管理规则与安全支付制度,创新财务管理,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到来的要求。3.科技创新对企业财产管理影响深远。新经济背景下,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需要通过资金投入或贷款等途径来实现。在生产环节引入科技创新成果,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4.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当前,由于缺少市场竞活力与自主经营权力,企业财务管理潜藏着风险。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将企业利润用于技术投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市场风险。

三、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相应举措

财务管理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财务管理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认清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运转的重大意义,对于其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1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计划,并且严格执行预算制度,避免出现不科学的决策。依据变动的市场形势与企业工作进展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和决策方案。1.2财务管理部门要踊跃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成本、税收及风险等方面的策划作用。1.3在实施企业经济管理分析时,对所涉及的材料展开全面研究,以此为基础开展预先控制,在控制中高度重视资金运行,合理调整资产结构,提升资金运转效率,降低成本,制定科学的企业管理评价标准。2.强化预算,以节流为基础,拓宽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财务管理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更为高效、开放的理念。第一,企业应该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重视客户的经济利益。第二,企业应该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对市场情况分析的准确性,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预算管理体制并且严格落实,对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严格核查,确保资金利用的公开性、透明性。第三,增强企业管理者汇聚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开展数据分析提供强大的支撑。3.有效管理企业设备和材料的价格。设备以及材料价格对企业成本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采购组织,明确组织内各个成员的责任,采购之前需要申报,并且时刻关注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确保企业资金的高效利用。4.有效处理存盘货数量和沉淀资金。充分利用闲置资金是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需要明确处理积压产品及物资的审批流程,对仓库开展资金额定,立足实际进行奖惩。5.完善财务防范体系。这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得财务人员能够适应当前的知识结构,有效应对出现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重视财务工作是我国企业改善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科学组织财务活动,增强企业的运转能力,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立足实际调整财务工作,进而真正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骆晓宇.财务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5):132-132,133.

篇9

医院图书馆以为医、教、研、管理等提供情报服务、为领导提供决策性的情报为已任。但是,随着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暂停不少图书馆的业务和发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问题是单位领导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一些领导认为,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以致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基层医院图书馆建设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卫生部在制定医院上等达标的评审内容中,图书馆竟然没有评分指标,这就更引起领导的错觉,认为图书馆建设并不重要造成医院领导对为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关注却很少。图书馆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意识薄弱长期以来,许多医院图书馆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淡忘了图书馆为医疗、科研工作服务的职能,缺乏深层次的支持和参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因而,医院图书馆迫切需要更新观念,调整自身定位,确立服务科研、教学、临床的意识,要把促进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1、创建“以人为本,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确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一旦读者减少、疏离、消失,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读者到图书馆来为求取知识、获取信息、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图书馆要尽量满足每一个读者的需求。只有确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以往“为人找书”改为“为书找人”,让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图书馆作为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部门,面对信息技术和服务手段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光盘数据库、联机检索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拓展信息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必须以市场和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导向,除了实行开架借阅外,还要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内在的功能和精神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信息技术的魅力掩盖了人的主导地位,导致现代图书馆工作从“以书为本”向“以技术为本”转变,而这两者从唯“物”倾向来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事实上,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是人不是书也不是技术,因此图书馆的工作应该是“以人为本”。因此,图书馆事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文主义事业。它在服务工作中应始终关注人对科学、技术、文化信息的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些实际上都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与利益。医院图书馆服务除了提供充分的有关医、教、研、管工作的专业信息外,还要提供足够的帮助,让人们树立健康人格和陶冶情操,即有关人生目的、价值、意义、人性、教养和人类利益等人文方面的书刊资料。这对于纠正医疗腐败、救助世道人心而言,也不无助益。医院图书馆也应提供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设施、环境与服务工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一切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奋斗目标,把“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核心。

2、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

在环境方面,要想方设法的提供赏心悦目和愉悦舒适的阅读环境,人性化空间设计是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要实现“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理念,对图书馆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设计,营造清雅、舒适、充满书香气息的读书氛围,突显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延伸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图书馆大厅及各库室内可以摆设字画、名人名言、绿色植物等等,设计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读书空间。图书馆里的任何摆设都要处处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出发点。无论是馆舍建设、馆舍布局、内部设施配置,都必须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作为根本的行动指南,否则将无法充分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应该具备智能化和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因此,一方面,对图书馆内部的网络设备和电子文献检索设备必须根据读者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安置,使图书馆功能更加趋于多样化,服务更加专业化。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内一个集文化、临床教育、信息、科研于一体的学术中心,是直接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是医院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文献情报中心。因此,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不断开拓新的服务功能以及丰富服务内容才能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3、医院图书馆改善服务功能

领导对医院图书馆建设的重视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有力保证和前提。图书馆工作者必须主动与各级领导沟通,向领导提出图书馆的发展计划和工作承诺,特别是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意识方面进一步创新,用工作成绩和工作态度来取得各级领导和医务读者的认可。医院图书馆是巨大的知识库,要起到医学知识交流中介的作用,馆藏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加采购原版专业书的资金投入。其次,要做好图书的剔旧工作。剔旧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剔旧工作是对医学知识迅速发展的更新。图书管理人员要一改过去等读者上门的搜动服务模式,主动提供查新检索;了解科室对新业务、新技术的动态信息需求,主动采购和推荐与之相关的专业书刊,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科室所需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整合,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高信息含量的服务。医院图书馆应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患者,为患者提供科普服务新的医学模式告诉我们,患者不仅是医疗机构医治的对象,同时也是战胜疾病的积极参与者。根据单位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所从事的科研课题,图书馆要跟踪并密切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建立各类人才和专家对信息需求的档案,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方式向他们提供定题的情报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功能翻译理论

1.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性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赖斯(K Reiss)于1971年提出了“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Reiss, 2004)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后来他的学生费米尔(H.J.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奠定了功能派理论基础。该理论提出: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C.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在认同费米尔的目的原则(skopos rule)基础之上,她提出了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 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当忠实性原则与功能主义标准发生冲突时,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它们二者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这样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

2.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性原则

尤金·A·奈达又提出了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的概念,奠定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基础并拓展了功能翻译理论的范围。在他的著作中,奈达提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Nida, 1964:159)) 。奈达指出翻译不光是语义对等和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句法对等, 3)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是其次的”,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扩大到译文的使用者。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常常是在委托人与译者之间磋商而确定的,发挥作用的是发起人或其,他们对翻译的时间、地点、场合、媒介、目的以及译文的读者和功能做出解释,译者根据具体的翻译要求,着眼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与译文的预期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背景知识、交际需要、译文期待来决定处于特定译语文化环境中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而不必拘泥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

二、商务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

1.商务广告翻译的目的和特征

商务广告指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的一种宣 传形式,一般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招贴、电影、幻灯、橱窗布置、商品陈列等形式来进行,其目的是通过说服来销售商品、服务或观念,诱发受众采取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因销售而带来的利益.(黎运汉,2005:303)。商务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因此广告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的问题,更是一个突出广告功能的再创造过程。其侧重点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的功效。广告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因此要求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做到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根据国际广告协会的观点,一件优秀的广告作品必须符合5条标准(黎运汉,2005:318):1)广告必须独特,有新意;2)广告必须列出商品或服务的真正优点;3)广告必须有明确的承诺;4)广告必须给消费公众愉快的体验;5)广告必须有一种潜在的推动力量。

商务广告语言一般有两个特点:(1)注意价值。广告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甚至别出心裁,使潜在消费者偶一接触,即生探奇之心;(2)记忆价值。广告中的文字能给潜在的消费者以深刻的印象,以致不能忘怀。广告通过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宣传以及视觉、感觉等效果来诱导消费者,说服消费者消除顾虑采取行动。

2.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商务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行为。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传递商品或服务信息,二是说服和诱导潜在消费者采取行动。在进行广告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注重消费者的反应,用符合译语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意义,使译文尽可能取得近似原文的读者效应,从而实现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达到商品宣传和促销的目的。

三、商务广告翻译遵循的原则

1.打破仅有语言形式的对等,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奈达曾强调:“语言之所以互不相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互不相同的形式,因此翻译中如要保存原作的内容,就必须改变形式”(Nida, 1964)。由于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英文广告语篇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写作风格或者说撰写特色。一般说来,英语广告大多语言简洁精练,客观通俗,信息明确,逻辑条理清楚。对比之下,汉语广告语言较为堆砌夸张,行文公式化,四言八句口号多。译者对英汉广告的的行文风格要有极为清醒的认识和娴熟的处理技巧,在对原文语篇进行认真推敲和仔细考量后模仿原文广告的形式,将译文原文内容加以概括和整合,恰当地译出实质性内容。

2.恰当处理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和文化从来都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体现在语言中。文化受语言、宗教、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教育、科技水平、物质文明程度、社会组织形式、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类别不同,内涵也不一样。广告语篇的翻译中必定会碰到文化的差异。中文广告中某个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能在英文中不存在或意义刚好相反。如果照字面忠实翻译则可能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甚至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因此处理这类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时要绕开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的含义,或采取变通策略,以符合译语的文化,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四、实现功能原则的基本广告翻译策略

1.音义相符的直译

对于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较简单、完整的广告,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能同时表达句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以直译策略完成的译文,其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基本对等一致。例如:

①法国航空公司的广告语

原文: Winning the hearts of the World.

译文: 赢得天下心。

② 三星电器的广告语

原文: Challenge the Limits.

译文: 挑战极限。

③ 高露洁牙膏的广告

原文: Good Teeth, Good Health..

译文: 牙齿好,身体就好!

在这里音义相符的直译既可传达原文的意思,最大限度地获得原文同等的广告效果,又可保持原文修辞的生动性,丰富译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上面的三则广告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保留了原文简洁、押韵、对仗工整的特点

2.虚实结合的转译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在进行广告翻译时,译者需要从原文的不同角度传达相同的信息。即按照语言习惯.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搭配,改换形象,进行虚实结合的转译。例如:

①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广告语

原文: 感悟人生百昧。

译文: A Taste of All.

②台湾双A打印纸在新加坡的英语广告

原文: No Jam.

译文:不卡纸。

③西门子公司的广告

原文: This is How.

译文: 知其道,用其妙。

④西宾宾馆的广告

原文:Going East, Staying Westin.

译文: 游览东方,下榻西宾.

例1是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广告语, 译文“A taste of All”巧妙地把原文中 “人生百味” 的含义既形象生动又意味深刻地表达了出来,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2是台湾双A打印纸在新加坡的英语广告语。画面是一片面包从打印机里滑出的图片。这是表示没有果酱吗?实际上Jam有两个意思:果酱及阻塞。若不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就很难想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表面上是一片没有涂果酱的面包,实际上是用文字来配合画面强调这种打印纸绝对“不会卡纸”。例3是西门子公司的广告语,其本意是宣传公司的尖端技术,向消费者表明西门子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是如何影响生活的。如果不明其意,采用传统的直译,根本达不到宣传的目的。在功能翻译理论强调功能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译者通过对仗和押韵的手法,使译文不仅与原语押同一韵角,而且收到了同曲同工的效应。例4是一则设计得极为巧妙的宾馆广告。在这则广告中,广告创意者故意把Western写成Westin。Westin既是宾馆名称,又让人想到与East对应的West, 而inn“旅馆”又与in同音。译者注意到了这两个新颖之处, 并且汉语的四字结构, 工整对仗,朗朗上口, 起伏跌宕, 悦耳动听, 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3.转换意义的意译

意译一般采用形象生动、委婉的语言来吸引消费者,对于推销商品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意译中所要达到的意境是通过形象描绘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一则成功的广告往往意境含蓄而深远,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因此译者在翻译中要最大限度地、准确的再现原文中美妙的意境,不但求形似,更要求神似。例如:

①钻石表的广告语

原文: 出手不凡钻石表!

译文: Ask for Diamond brand, if every second counts for you.

②诺基亚的广告语

原文: Connecting people

译文: 科技以人为本。

③百事流行鞋的广告

原文: Ask for more.

译文: 追求无限。

④ 西铁城手表广告

原文: What’s on your arm should be as beautiful as who’s on it.

译文: 好马配好鞍,靓表衬俊男。

⑤ 轩尼诗酒的广告

原文: To me,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译文:对我而言,过去平淡无奇;而未来,却是绚烂缤纷。

运用修辞手法是写出新颖奇妙广告标语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英汉广告经常采用比喻、双关、夸张、借代、拟人、象征、重叠、对偶、押韵、倒装等手法。由于修辞格常涉及各民族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俗,在功能对等翻译论的视角下,译者可以冲破原文的羁绊,使用增词、减词、引申、替代、合译、分译、反译等手段,弥补英汉两种语言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差异,使译文能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的特色和功能。

从上面的三种类型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广告语言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其遣词造句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而广告英语翻译不应是普通意义上的忠实与对等,应以实现译文的“功能”和“目的”为中心,以译文读者为目标,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取向,跨越文化障碍,灵活选择最适合实现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进行“改造”与“再创造”,使之与受众者的文化审美心理和信息隐含的价值相吻合,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源语广告的劝诱功能和信息功能,达到在译语语境产品促销的宣传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原则可以被看作是指导中英文广告翻译的重要理论。其理论的精华对于解决在广告翻译中遇到的由于语言和文化造成的不对等,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方式是采用传统的直译方式,还是采用意译,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自由选用。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23-01

一、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不仅要传递表层词汇信息,还要传递深层的文化信息。其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因此译文要准确地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本文试图在功能对等的指导下探讨有关鱼习语的翻译策略,旨在使其翻译更贴近源语的表达同时再现其文化内涵。

二、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时毫无改变地保留其源语内容和其原有风格。人们都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在某些认知方面是极其相似的。如若不同国家的人对某种动物的品质都有相同的认知,翻译此类习语时就应采用直译法。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时最好用最自然接近的目的语来再现信息。因此,当某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有相同的认知时,译文最好保留该动物的原型。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认为鱼都是擅长游泳的。因此,当描写某人非常善于游泳时常以鱼作比喻。故而中英文中都有类似的表达“擅长游泳”“swim like a fish”。水之于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两个民族都有类似表达“如鱼离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翻译此习语时我们尽量采用直译法保留鱼的原型,使其贴近目的语的表达。

(二)换译法

奈达的动能对等强调自然对等,是以读者为导向的。译文要与读者的文化感知相一致。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一动物有不同的隐含意义而不同动物却可能具有相同的联想意义。翻译此类习语时,应采用换译法。中英两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人们在表达某种相似的状态时常会采用蕴涵不同动物的习语来表达。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文化的国家,而英国却是一个渔业悠久的国家。因此,英语中描写人们大量饮酒时用含有鱼的习语,如“drink like a fish”,而汉语却采用了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动物牛来表达“牛饮”。翻译这种习语时采用换译法,还有类似的习语,“fish story”翻译为“吹牛”。

(三)增译法

有很多的动物习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而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透彻。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采用增译法来传递隐含的意思。增译法即先解释字面意思然后用目的语惯用习语揭示原习语的哲理。诸如英语习语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可以翻译为“好鱼常在水底游(好东西难到手)”。前半句是直译,后半句解释其哲理意义。此种翻译策略可使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习语的含义,同时还不失源语的风格。这就遵循了功能对等理论所要求的自然的、易于读者理解的原则。

(四)意译法

由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相同的动物在不同语言中赋予了不同的意象。源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难以在目的语中产生类似的反应。此时,无论是保留动物的形象或是放弃,译者的翻译都应该首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风格。奈达的动能对等着重强调自然地贴近目的语的表达。读者的反应是译者最应该考虑的。例如,英语习语“a pretty kettle of fish”应该采用意译法翻译为“一团糟”。这一习语源于苏格兰,每年人们都会聚集在河边野炊。每年这都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而中国人却很少有类似的经历。因此翻译时我们采用了意译法,放弃了源语中鱼的形象,用汉语中相类似的习语来翻译。类似的英语习语还有“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它翻译为“不要班门弄斧”。

三、结论

从奈达的动能对等理论视角分析,翻译的目的即对需翻译的文本信息接收者能够产生类似于源语言使用者的反应。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不同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因此,翻译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读者对译文能最大程度地产生对等的反应。功能对等理论在鱼习语翻译中的应用为习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翻译策略,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以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为导向,以达到形式、意义及风格的统一,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刘白.英汉动物习语翻译原则及方法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篇12

由于制备的工艺不同,所以多孔陶瓷制备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挤压成型法为使用蜂窝网络结构的模具将泥条挤出成型,孔径的尺寸大于1mm,孔隙率小于70%,此制作工艺可精确设计空的形状和大小,但是难以获得较小的孔径和复杂的孔道结构。(2)添加造孔剂法为将造孔剂加入后加温,使其于高温下燃尽或者是挥发,最终留下孔隙,孔径尺寸为10μm-1mm,孔隙率小于50%,其可制出形状较为复杂制品,且可控制强度和孔隙率,但是气孔率多数低于50%,气孔分布方面均匀性较差。(3)发泡法为加入发泡剂后,由化学反应导致气体会发形成,孔径尺寸为10μm-2mm之间,孔隙率40%-90%之间,有较高的气孔率,强度较好且较容易获得闭气孔,但是此工艺对工艺条件和原料要求过于苛刻。(4)颗粒堆积法为在颗粒堆积后形成孔隙的情况下,使用粘合剂在高温下对其进行粘结,孔径尺寸为0.1μm-600μm,孔隙率为20%-30%,此工艺简单且可获得高强度的制品,但是气孔率较低。(5)溶胶-凝胶法为在凝胶化过程中通过胶体粒子堆积,形成可控的多孔结构,孔径尺寸为2μm-10μm,孔隙率小于95%,此工艺可以制取微孔的制品且孔分布较均匀,但是生产率较大,制品的形状较少。通过对以上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选择添加造孔剂法进行制备。

1.2原料选取

选择轻质粘土和硅藻土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后作为主要原料,将活性炭进行研磨,使其颗粒直径保持在2μm-5μm之间。

1.3烧断与成型

使用研磨机将按照比例混合的轻质粘土、硅藻土及植物纤维研磨成细粉;将水与细粉按1∶4~1∶5的比重混合;利用成型模具制作颗粒胚体后自然风干,直径为4~5mm;研磨釉粉,并以1∶2~1∶3的水灰比重混合;将风干后胚体表面涂釉,风干后置入95℃左右干燥箱烘干;使用高温电阻炉将温度设置到1200~1250℃之间对颗粒进行烧结,并于最高温度下保持30min,自然冷却后便可得多孔陶瓷。

1.4性能测定

将烧制好的多孔陶瓷分别放于不同浓度的100ml盐水之中,观察陶瓷于何种浓度盐水中漂浮以观察其密度。使多孔陶瓷于流化床反应器中运行,以w1记录陶瓷磨损前质量,w2记录磨损后质量,根据公式(w1-w2)·w1-1100%计算多孔陶瓷的重量损失情况。

1.5污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

1.5.1污水处理流化床反应器

选择有效工作面积可达1.2L的废水处理流化反应器,反应器底部为废水进入位置,废水进入后在底部鼓入空气从而达到曝气的效果,以使废水充分的得到反应器的处理后于顶部排出,并参考排出水的质量决定是否再次循环进行处理。

1.5.2实验废水选择选取某学校宿舍生活废水作为实验废水,选取的污水水质为:pH为6.0-7.5,COD为250-490mg/L,NH3-N为16-37mg/L。

1.5.3比较两种生物载体

分别使用多孔陶瓷生物载体和特质海绵生物载体放入反应器内进行废水处理,并于一定时间后使用电子显微镜对两种载体的表面生长的生物膜进行观察。并通过采用连续式和间歇式的方法进行废水处理,测定处理后水样的NH4+-N和COD。

2结果

2.1多孔陶瓷材料的比重与耐磨性能

所研制出的多孔陶瓷材料比重为1.07g/cm3,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可在废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利于维护与操作。陶瓷载体之所以比重较轻,是因为采用了合适的工艺研制陶瓷载体,使之形成了空心,从而出现了比重较轻的现象。在进行磨损试验后,多孔陶瓷材料磨损率为0.5%~0.6%。这足以表明所研制的多孔陶瓷载体可于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

2.2废水处理实验结果

分析利用多孔陶瓷载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连续进行一定时间废水处理后,NH4+-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48%~52%和85%~88%,利用显微镜对两种载体生物膜生成情况进行对比,多孔陶瓷载体生物膜生长情况优于特质海绵生物载体。

篇13

汉语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罗选民、黎土旺对汉语公示语进行界定,“汉语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已经跻升世界前列。特别是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中国已在全世界及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基于此,很多的外国游客和外国商人都希望来中国参观旅游或投资办厂,发展经济。因此,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和和学习中国文化,而汉语公示语则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最直接的窗口,因此这必然会涉及到中文汉语公示语的英译问题。而做好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可以为他们的参观旅游和全球性的经济和商业活动提供很大的便利。

汉语公示语是一张能够传递信息的名片或纸条,也有可能是一块木板或一根金属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汉语公示语,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医院,超市,工厂,甚至是在街边路边。汉语公示语带给人们信息和指示或者说明。笔者发现从汉语公示语英译效果来看,很多汉语公示语译语根本没有传递出原语言想要传达的信息,有些翻译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有些则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很多的译者在做翻译工作时,非常随意,不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由此可见,在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 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汉语公示语的误译,希望能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启示

1.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2.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启示

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功能对等是用来指翻译某一源文本词汇或短语的一个目标语词语;该翻译不是为了追求与源文本词语在形式上的相似,而是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采用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可能是为了取代更为字面的翻译,也可能是因为在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所对应的现象而找不到形式对等语。(Formal Equivalent)”汉语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在引起读者注意的前提下,将信息传达给读者,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按照汉语公示语的指示去做。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应注重功能上的对等,使目的语达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而这正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宗旨所在。笔者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应该是汉语公示语翻译中应当遵循的重要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总是强调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其文学形式,本来的字词顺序,原本的语法甚至时态特征。

二、汉语公示语误译分析

1.语用错误

在汉语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极易犯语用错误。公示语英译时所出现的语用错误相对较隐秘,译者往往轻易难以发现,它通常需要仔细地甄别原文和译文才能找出。大部分语用错误都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忽视了语用学原则和方法所造成的。语用错误可分为以下三类:

1.1. 不精确表达

汉语公示语英译在措辞和表达时应精确细致。译者在做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精确的表达常会引起误解,因此,译者应尤其注意译文的选词。比如:

原文:谨防撞头

原译:Watch your head.

改译1:Mind your head;

改译2:Low Ceiling;

改译3:Overhead Hazard

以上汉语公示语是笔者在上海国际机场航站楼内发现的,其英译存在明显的错误。老外会感到非常疑惑,会很难理解汉语公示语本身想要表达的真正涵义。

1.2.中式英语

原文:购买正版手机,坚决抵制山寨手机

原译: Please buy the genuine mobile, resist “mountain fastness” ones.

改译:Give no chance to fake mobiles!

这种错误在汉语公示语英译中也是司空见惯的。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其风格特点是大相迥异,更何况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英译错误完全是因为“中式思维”所引起的“翻译腔”。

1.3.逐字翻译

原文:收银台

原译:Receives silver

改译:Cashier

这是笔者在某市的一大型超市所发现的一则荒谬的公示语英译。公示语内容“收银台”被译为了“Receives silver”。我们可以试想老外在看了这则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后会是一个怎样的反应。刚开始他可能会有点疑惑,当我们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给它解释之后,他肯定会笑掉大牙。

2.文化错误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范仲英 1994:13)在笔者看来,翻译不仅是编码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递的过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跨文化学习与交流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换个角度来说,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学好词汇和语法,更要清楚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双语汉语公示语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老外在中国会经常遇到的。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在公示语英译时显得尤为重要,水平低下的汉语公示语往往是因为译者忽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所以熟悉掌握中西文化差异是译者做好汉语公示语英译的必要前提。

2.1.忽视文化差异

一些译者,尤其是翻译入门者,在刚接触汉语公示语英译时常会忽略文化差异。

原文:请主动给老病残孕让座

原译:Please offer seat to the old, the deformed or the people caring children

改译1:Please offer this seat to the seniors, the underprivileged, or the people caring children.

改译2:Courtesy Seat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使用像“deformed”或“old”这样的词时会尤其注意,他们一般很少会在公众场合下使用它们。因此,在英译诸如此类的汉语公示语时,译者应牢记尽量选用西方文化中常用并能被接受的词。因此这一案例在英译时,译者使用“the underprivileged”和“senior”来替代“deformed”和“old”显然更接近译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

2.2.文化误解

有些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对两种文化的误解所造成的。如:

原文:桃园三结义

原译:The peach garden three become brothers

改译:Taking Oath in the Peach Garden

河北省有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叫“桃园三结义”。从原译不难看出译者是很想译出其中的文化含义,然而译者误把“三结义”译为“三兄弟”。其实从《三国演义》原著中不难看出“三结义”的真正含义是指“张飞、关羽、刘备”三位历史人物彼此陈诺,下定决心想要大有一番作为。这种情况下改译的效果显然会更佳。

2.3. 语调生硬

原文:危险,请勿动。

原译:Danger! Keep out!

改译1:Please keep away from danger here!

改译2:Danger! Please keep out!

陈淑莹指出,汉语汉语公示语多用祈使句,简洁又凝练;英语汉语公示语较多地使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委婉而间接。中文汉语公示语在提示受众需要做什么时往往会更加直接。因此,中国受众对“闲人莫入”、“禁止践踏草坪”这样的汉语公示语会感觉特别亲切。而西方文化中受众则不然,他们更习惯于使用委婉和间接的表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给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该理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是一种认知 -推理的交际过程,译者应根据“最佳对等”的原则,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使译文既能准确地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能使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基于对以上错例的分析,笔者想强调柰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应当遵循的最重要的翻译原则。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很多改善和提高汉语公示语译文质量的方法,包括:提醒译者要更关注目标语受众的感受;翻译时要更注意全球化的背景和跨文化交际语境。根据柰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英译后的译文含义应当与原中文公示语完全对等。[]然而,因为历史和文化差异,有时并不能实现完全对等。换句话说,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旨在找出与原文功能上最为接近的译文,以便让译语使用者得到原语使用者相等的信息和相同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丁衡祁, 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 中国翻译2006.06.

[2].罗选民,黎土旺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2006.04.

[3].陈春平,从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读者关照看平遥景点名称的翻译[J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1.

[4] [5] [6].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a.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8].刘艳芳, 功能对等理论照应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以文化差异为视角[J] 林区教学,2008.09.

[9].王贺,张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材料的英译[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10].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4.

[11].陈淑莹,标识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12].贾文波, 应用翻译功能论[M]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