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消费者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端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劲旅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约为41300亿元,其中在线市场交易规模约达5402.9亿元,同比增长47.2%,在线渗透率为13.1%,较2014年11.3%增长了约2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80后”和“90后”是在线旅游市场的主体。从旅游电子商务类型来看,在线机票、住宿和旅行社预订分别占总在线交易规模的63.5%、21.1%和13.6%[1]。
一、荆涂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蚌埠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达到26369元(11552元),同比增长9.2%(9.9%)。[2]经济的长期较高速度增长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随着旅游业战略地位的提高以及在线旅游的便捷化,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自身产品分析。荆涂山风景区地处蚌埠市禹会区和怀远县境内,是4A级景区,景区主打夏禹文化,以“大禹治水,娶妻生子,召会诸侯”等历史重大事件闻名。景区以四千年前夏部落头领禹“劈山导淮”治理水患为主线,共有100多个景点,以禹王宫、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涂山、启母石、圣泉、荆山、荆涂山峡、三圣宫及禾泉农庄等最为著名,其中禹王宫年代久远,文化源远流长,但目前仅存二进宫殿,亟待修缮。景区景色优美、宁静独特,总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
(三)竞争对手分析。蚌埠市目前共有A级旅游景区36个,其中4A级、3A级、2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5个、11个和20个。在5个4A级风景区中,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主打自然景观;花鼓灯嘉年华主打游乐性主题公园;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主打湿地公园、别墅旅游度假和水利工程观光,但目前正在整顿当中;禾泉农庄作为荆涂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展示皖北民俗风情,弘扬大禹文化,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而在汤和墓古迹园、许慎文化公园、栖岩寺、淮北西大门烈士陵园、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等历史文化景区当中,荆涂山风景区的白乳泉景区、禹王宫等年代更为久远。与双墩遗址、垓下古战场等年代久远的风景区相比,荆涂山风景区规模更大,景区资料更丰富。
(四)现有消费者分析。根据《2015中国自由行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互联网渗透率突破10%,“80后”“90后”已成为在线旅游市场的主体,在线自由行已经成为在线度假的主体,其中“80后”和“90后”用户约占70%,且后者更具消费能力[3]。“90后”年龄在25岁以下,具有较强的旅游欲望和消费能力,但同时时间计划紧凑,主要在春节、“十一”和周末出游,对价格更加敏感,更倾向于接受在线周边游和国内中长线游。2016年春节、“十一”、周末和暑假蚌埠市5个4A级风景区的消费者抽样调查与《研究报告》结果大体一致,但互联网渗透率偏低(不到6%),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建设智慧景区的必要性。在校大中专生普遍存在较强的出游愿望,愿意或打算近期出游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60%以上,这些学生在时间上相对充裕,但预算不足。目前蚌埠市共有11所高校和17所中职学校,形成了庞大的潜在市场,如果通过有效的电子商务运营进行旅游宣传和引导,并降低旅游产品成本及价格,这些在校大中专生极可能转变消费者。
二、发展战略分析
(一)STP分析。蚌埠市旅游市场分为注重自然景观、游乐公园、历史文化景观三大类,其中自然景观主要由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主导,游乐公园由花鼓灯嘉年华、南山儿童公园主导,历史文化景观市场由于市博物馆的建成正在发生变化。荆涂山风景区应定位为以夏禹文化为主体、具有独特自然风景的智慧景区。根据市场定位,荆涂山风景区旅游电子商务的目标市场应为:在校大中专生、小学生及初中低年级学生及其父母、刚踏入社会但尚未的“90后”。
(二)SWOT分析。在系统地进行景区现状及发展趋势、竞争环境及消费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明确荆涂山风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综合来看,荆涂山风景区的机会和劣势显得比较突出,因此根据SWOT矩阵选择WO战略———改进、扭转型战略。开展荆涂山风景区旅游电子商务运营要依循景区电子商务的概念,在不断完善道路、交通、餐饮配套设施的同时,参照智慧景区的标准并结合景区实际,逐步建设景区内部功能模块,以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价格,并以禹王宫维修工程为重点和契机,依托旅游电子商务、电子营销及传统营销,对夏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大力宣传,扩大荆涂山风景区在蚌埠市旅游业,尤其是在线旅游领域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劲旅网.数据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在线渗透率13.1%[EB/OL].
联合分析来源于卢斯和图基在1964年提出的联合衡量概念,经Carrol、Kruskal,和Young 等人进行深入的研究,Kruskal和Carmon进行编程,使得计算得以简化。自1971年 P. Green和 V.Rao 将其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以来,联合分析法逐渐发展成消费者市场研究领域应用最多、最为成熟的方法。Paul E.Green表示,联合分析法能够估计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偏好,解释消费者如何做出复杂的购买决策,从而预测消费者的行为。联合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它能够以数字的形式表示不同属性水平带给消费者的效用。
二、邮轮旅游的发展概况
邮轮旅游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其发展速度之快、潜力之巨大已经成为全球旅游市场备受关注的新型旅游业态。邮轮业因其对消费、制造和文化的巨大拉动作用,已成为海上“黄金产业”。根据Cruise Market Whatch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北美凭借58.6%的市场份额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欧洲和美国的邮轮市场占全球市场的87%,包括中国,亚洲只占剩余的市场8.5%。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邮轮旅游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旅游方式,对这以新兴的旅游方式难免会有不适应。邮轮旅游包括船上活动和岸上游览,其服务相对个性化,乘客可以选择在船上娱乐,也可以辅之以岸上游览项目,其自主性较强。而目前国内最畅销的旅游项目多为组团游,旅游者根据旅行社和导游的安排完成旅程。以联合分析法为基础来研究邮轮旅游消费者偏好,能够模拟消费者购买时的真实状况,得出消费者偏好的产品组合,为邮轮运营企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三、实证研究
1.属性和属性水平的确定
根据联合分析法对属性和属性水平确立的完整性、可行性和相关性原则的要求,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所有的备选属性,然后对代表性人物进行访谈、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询问和了解,最后确定关键属性和属性水平。本文确定的属性有6个,分别是价格(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时间(7天以下、7-10天、10天以上)、航线(日韩、东南亚、地中海、加勒比海)、邮轮设施(休闲娱乐项目齐全,餐食丰盛、休闲娱乐项目齐全,餐食单一、休闲娱乐项目单一,餐食丰盛、休闲娱乐项目和餐食都不好)、住宿环境(舒适、一般、不舒适)、服务质量(高、一般、低)。
2.产品模拟
根据联合分析的要求,总共产生1296种产品组合,被访者需要对864种产品进行评价打分,超出了消费者的理性判断范围。为了减轻被访者压力,增强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模拟出具有代表性的邮轮旅游产品组合,系统自动生成25种虚拟产品组合。
3.数据分析结果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是具有邮轮旅游经历的消费者,选取了360名青岛地区的邮轮旅游者、赴青旅游的邮轮消费者,现场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62份。通过SPSS的语法编辑器生成联合语句,得出数据分析结果。
(1)属性相对重要性的联合分析
对受访者综合的群体效用值和属性相对重要性的分析包含以下统计量:属性的相对重要性或属性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属性水平的分值联合分析模型的预测评分与实测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等等。从表1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在购买邮轮旅游产品时一次考虑的因素为价格、邮轮设施、航线、住宿环境、时间、服务质量。从效用值分析可以看出效用值越大表示消费者越偏好该属性水平。
(2)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肯德尔相关系数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62,即得出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2。Kendall相关系数为0.896,两个检验都是显著的,即可推断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通过联合分析方法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结果均具符合信度要求,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3] LiTianyuan.Introductionto Tourism[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Press,1991?17.[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7.]
[4] GuHuimin.TheResearchon TourismCrisisManagement[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Press,2007?87-88[谷慧敏.旅游危机管理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87-88.]
[5] RoehlWS,FesenmaierDR.Riskperceptionsandpleasure travel:Anexploratoryanalysi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92,30(4):17-26.
[6] MitchellVW,VassosV.Perceivedriskandriskreductionin holidaypurchases:Across?culturalandgenderanalysis[J]. JournalofEuromarketing,1998,6(3):47-79.
[7] S?nmezSF,GraefeAR.Influenceofterrorismriskonforeign tourismdecis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8,25(1):112-144.
[8] BauerRA.Consumerbehaviorasrisktaking[A].//:Hancock RS.DynamicMarketingforaChangingWorld[C].Proceeding ofthe43rdConferenceofAmericanMarketingAssociation,1960?389-398.
[9] DerbaixC.Perceivedriskandriskrelievers:An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1983,3(1):19-38.
[10] KaplanLB,SzybilloGJ,ponentsofperceivedrisk inproductpurchase:Across?validation.[J].Journalofapplied Psychology,1974,59(3):287.
[11] StoneRN,GrONhaugK.Perceivedrisk:Furtherconsiderations forthemarketingdiscipline[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1993,27(3):39-50.
[12] TsaurSH,TzengGH,WangGC.TheapplicationofAHPand fuzzyMCDMontheevaluationstudyoftouristrisk[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1997,24(4):796-812.
[13] MoutinhoL,BallantyneR,RateS.Consumerbehaviourin
tourism[J].StrategicManagementinTourism,2011,(2):83-126.
[14] WenBiyan.TheoryandEmpiricalResearchonCustomerPerceived ServiceQualityofTourismRnterprise[M].Beijing:SciencePress,2011?21-28.[温碧燕.旅游企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与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1-28.]
[15] PizamA,JeongGH.Cross?culturaltouristbehavior:Perceptions ofKoreantour?guides[J].TourismManagement,1996,17(4):277-286.
[16] ParasuramanA,ZeithamlVA,BerryLL.Aconceptualmodelof servicequalityanditsimplicationsforfutureresearch[J].Journal ofMarketing,1985,49(4):41-50.
[17] GusemanDS.Riskperceptionandriskreductioninconsumer services[A].//:DonellyJH,GeorgeWR.Marketingof Services[C].Chicago,IL:ProceedingsofAmericanMarketing Association,1981?200-204.
[18] MoutinhoL.Consumerbehaviourintourism[J].European JournalofMarketing,1987,21(10):5-44.
[19] TsaurSH.Evaluatingtouristrisksfromfuzzyperspectives[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7,24(4):796-812.
[20] MaserB,WeiermairK.Traveldecision?making:Fromthe vantagepointofperceivedriskandinformationpreferences[J]. JournalofTravel&TourismMarketing,1998,7(4):107-121.
[21] LeppA,GibsonH.Touristroles,perceivedriskandinternational 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3,30(3):606-624.
[22] HanJY.TheRelationshipsofPerceivedRisktoPersonal Factors,KnowledgeofDestination,andTravelPurchaseDecisions inInternationalLeisureTravel[D].Blacksburg:Virginia PolytechnicInstituteandStateUniversity,2005.
[23] QiCX,GibsonHJ,ZhangJJ.Perceptionsofriskandtravel intentions:ThecaseofChinaandtheBeijingOlympicGames[J].JournalofSport&Tourism,2009,14(1):43-67.
[24] DolnicarS.Understandingbarrierstoleisuretravel:Touristfears asamarketingbasis[J].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2005,11(3):197-208.
[25] ReisingerY,MavondoF.Travelanxietyandintentionstotravel internationally:Implicationsoftravelriskperception[J].Journal ofTravelResearch,2005,43(3):212-225.
[26] CheronEJ,RitchieJRB.Leisureactivitiesandperceivedrisk.
[J].JournalofLeisureResearch,1982,14(2):139-154.
[27] VerhageBJ,YavasU,GreenRT.Perceivedrisk:across.culturalphenomen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 Marketing,1990,7(4):297-303.
[28] QuintalVA,LeeJA,SoutarGN.Risk,uncertaintyandthe theoryofplannedbehavior:Atourismexample[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797-805.
[29] FuchsG,ReichelA.Anexploratoryinquiryintodestinationrisk perceptionsandriskreductionstrategiesoffirsttimevs.repeat visitorstoahighlyvolatiledestin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11,32(2):266-276.
[30] DolnicarS.Fearsegmentsintourism[A].//:Universityof Wollongong.CDProceedingsofthe14thInternationalResearch ConferenceoftheCouncilforAustralianUniversityandHospitality Education(CAUTHE)[C].Australia,2005?67.
[31] ChenNan,QiaoGuanghui,LiuLi.AStudyonthepreferredtravel behaviorsofoutboundtouristsbasedonpreceptionoftravelrisks:CaseonBeijingtourists[J].HumanGeography,2009,24(6):97-102.[陈楠,乔光辉,刘力.出境游客的旅游风险感知及旅游偏好关联研究———以北京游客为例[J].人文地理,2009,24(6):97-102.]
[32] DowlingGR,StaelinR.Amodelofperceivedriskandintended risk?handlingactivity[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4,21(1):119-134.
[33] FornellC,LarckerDF.Evaluatingstructuralequationmodels withunobservablevariablesandmeasurementerror[J].Journalof MarketingResearch,1981,18(1):39-50.
旅游休闲,作为一种典型的休闲活动能带来多方面的消费,譬如: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能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是居民休闲、娱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当经济发展推动居民消费达到一定水平时,其程度自然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因此,旅游休闲消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密切联系。
而浙江省旅游资源的丰富促使其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旅游休闲消费也随之增多。与此同时当收入提高,能够用于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及倾向也越多,旅游休闲消费已成为我省居民的经常性消费,并已在各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浙江省居民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及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以促进我省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1.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新增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份额。居民对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反映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顺序和新增购买力的投向。它是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所依据的基本指标。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如下:[MPC=ΔCΔI]
这里,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I表示新增净收入,C表示新增消费。
2.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
影响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倾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省居民旅游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旅游休闲行业的消费品供给丰富,旅游消费品价格稳定则导致旅游消费倾向会相应的增加。(2)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旅游休闲消费倾向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浙江省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其购买力就越强,对旅游的消费倾向越大。(3)影响浙江省居民实际收入的购买力水平和对旅游消费品的需求总量,而且影响旅游消费品供求关系和居民对不同类型旅游消费品的需求量和倾向,从而影响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结构。(4)旅游休闲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
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对于人们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和何时消费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涉及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有关改革措施的出台,浙江省居民的旅游休闲消费习惯和消费预期在不断变化的,从而引起浙江省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
3.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是用来衡量在价格等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当收入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把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消费者收入变动百分比叫做需求收入弹性,其含义是消费者收入变化百分之一,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它反映了各类消费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收入弹性EI的计算公式是:
[EI=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ΔQQΔII=ΔQΔI×IQ]
这里,I是消费者的收入,Q代表需求量。Q和I分别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我们将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但小于1的商品称为必需品;而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的商品称为低档品。
4.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素
浙江省居民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因素受到了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不同的收入水平带来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对其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
不同的旅游消费结构是建立在不同的收入水平基础上的,浙江省居民收入的每一变化都会引起旅游消费品需求的变化。同种旅游消费品,由于处于不同的消费结构中,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就会产生不同的旅游消费需求。对于高收入群体,收入增加,对昂贵的旅游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对低档旅游消费品的需求仅有微小增长,如:出境出国游览和到国外度假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而坐公共汽车旅行等方式的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对于低档旅游消费品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品的需求量降低。对于高档旅游消费品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旅游消费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4.2旅游休闲消费品的价格比例对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
虽然我们往往在分析需求收入弹性时是假定价格比例保持不变,但价格比例的原有水平对货币收入变化引起对消费品的需求产生的弹性显然是有影响的。
4.3不同的旅游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对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
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对人们的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人的消费需求行为是个人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个人消费心理会影响其认识、评价旅游消费的环境,以及持有的决策标准,从而影响其旅游消费决策;而消费习惯往往存在一定的消费需求惯性,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
另外, 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因素、职业构成均对需求收入弹性有一定的影响。
5.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概况
5.1收入与消费情况
2002年以来,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作为休闲行业中的重头部分,其经济逆势向上,国内旅游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保持稳定增长,出境旅游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总体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旅游业整体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产业结构也变得更为优化,发展基础得到了夯实,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其发展较为快速。
2014年,浙江省人均生产总值 73312.8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9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37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7%,连续 28 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以人均 GDP 为重要指标的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为全省旅游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和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收集的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了浙江省2002年至2014年居民收入和旅游休闲消费的增长率,见表1。
表1:2002-2014年浙江省居民收入及旅游消费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居民收入 I\&增长率I/I\&旅游总消费 C\&增长率 C/C\&2002年\&8003.67\&-\&710.8\&-\&2003年\&9705.02\&21.26%\&767.7\&8.01%\&2004年\&11648.7\&20.03%\&1120.5\&45.96%\&2005年\&13437.85\&15.36%\&1378.82\&23.05%\&2006年\&15742.51\&17.15%\&1690.12\&22.58%\&2007年\&18753.73\&19.13%\&2025.8\&19.86%\&2008年\&21462.69\&14.44%\&2250\&11.07%\&2009年\&22990.35\&7.12%\&2643.7\&17.50%\&2010年\&27722.31\&20.58%\&3312.6\&25.30%\&2011年\&32318.85\&16.58%\&4080.3\&23.18%\&2012年\&34606.3\&7.08%\&4801.2\&17.67%\&2013年\&37568.5\&8.56%\&5536.2\&15.31%\&2014年\&40153.5\&6.88%\&6300.6\&13.81%\&]
数据来源:2002-2014年统计年鉴、浙江旅游统计便览
图1:2002-2014年浙江省居民收入及旅游消费情况 (单位:亿元)
由上面的表1和图1可知,2002-2014年期间,浙江省居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在提高,从2002年的8003.67亿元的收入,跨越到2014年的40153.5亿元。体现了经济不断发展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省居民的旅游总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5.2浙江省居民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公式MPC=C/I,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I表示新增加的净收入,C表示新增加的消费。我们计算出2002年至2014年浙江省居民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MPC的值,见下表2。
表2:2002-2014年浙江省居民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及需求收入弹性(单位:亿元)
[年份\&居民收入增长额 I\&旅游总消费增长额 C\&边际消费倾向
MPC =C/I\&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Q/Q)/(I/I)\&2002年\&-\&-\&-\&-\&2003年\&1701.35\&56.9\&3.34%\&37.66%\&2004年\&1943.68\&352.8\&18.15%\&229.46%\&2005年\&1789.15\&258.32\&14.44%\&150.10%\&2006年\&2304.66\&311.3\&13.51%\&131.64%\&2007年\&3011.22\&335.68\&11.15%\&103.83%\&2008年\&2708.96\&224.2\&8.28%\&76.62%\&2009年\&1527.66\&393.7\&25.77%\&245.83%\&2010年\&4731.96\&668.9\&14.14%\&122.93%\&2011年\&4596.54\&767.7\&16.70%\&139.77%\&2012年\&2287.45\&720.9\&31.52%\&249.62%\&2013年\&2962.2\&735\&24.81%\&178.85%\&2014年\&2585\&764.4\&29.57%\&200.67%\&]
注: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需求收入弹性公式得到
图2:2002-2014年浙江省居民边际旅游休闲消费倾向
由上表2和图2可知,从2002年至2014年浙江省居民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是一个波动上升的状态。尽管出现了几次下滑阶段,但总体而言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是上升趋势的,从2003年的3.34%最终达到了2014年的29.57%。而由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可知:它是居民新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份额。图2中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随着收入的增加,浙江省居民新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份额在不断上升。这体现了我省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对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在不断提高。
5.3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
根据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公式:
[EI=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ΔQQΔII=ΔQΔI×IQ],这里,I是消费者的收入,Q代表需求量。Q和I分别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我们计算出2002年至2014年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见表2。
图3:2002-2014年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
由上表2和图3可知,从2002年至2014年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波动幅度较大的状态。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只有两年是小于1的,其他年份该值均大于1,且总体旅游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走势也是逐渐上升的态势。而由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可知:在价格等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当浙江省居民收入发生变动时,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对其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较大的。即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关于收入变动是较为敏感的。
6.结论
由上述分析而得,当前浙江省居民的边际旅游消费需求倾向较大,随着收入的增加,我省居民新增加的每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旅游消费的支出在不断上升。这体现了浙江省居民新增购买力的投向,其对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收入弹性也偏大,即消费需求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因此在促进经济、增加浙江省居民的收入的同时,也需合理地调整浙江省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以使其有效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7.相应措施和对策
根据上述结论,针对浙江省目前居民旅游边际消费需求倾向、旅游消费收入弹性都偏大的情况,应考虑以下政策取向,以合理发展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第一,在提高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应该引导浙江省居民合理进行旅游休闲消费,对各项旅游消费品合理性消费,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优惠。对涉及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支出的有关改革措施,尽快使其到位,减少浙江省居民对未来旅游消费市场的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浙江省居民理性地进行各项旅游休闲的消费。第二,根据浙江省居民旅游休闲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动趋势,调整旅游休闲产业的结构和产品结构,满足浙江省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第三,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其配套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譬如与旅游休闲消费涉及的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需求增加较快,应大力发展与此有关的交通、文娱用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娱乐等产业。
参考文献:
[1]Weintraub Effectivem Demand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Kregel (eds.).Distribution,Effective Demand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Macmillan,1983:22-31.
[2]Blinder.A Model of Inherited Weal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5,(87):56-70.
[3]Della Valle & Oguchi.Distribution,the 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ome Cross-country Resul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84(6):12-23.
[4]Dydan,Skinner and Zeldes.Do the Rich Save Mo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2):43-51.
[5]宋丹.需求收入弹性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经济新视野,2002(12):45-60.
[6]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73-82.
[7]朱国林,范剑勇,严燕.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消费不振: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1O):72-80.
[8]刘长庚,吕志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5(04):25-29.
[9]姜德波.江苏省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分析[J].消费经济,2000(05):3-5.
[10]杨天宇,朱诗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之间“倒u”型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9-12.
[11]吴晓明,吴栋.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状况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5):22-32.
[12]周俊.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07):184-187.
[13]程兰芳.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及其趋势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03):63-67.
[14]夏剑锋,周李.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2):17-21.
[15]陈秀琼,黄福才.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9):59-63.
[16]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8):24-2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由服务型经济模式向体验型经济模式转变,当今旅游者的出游心态、出游行为与出游目的都与传统旅游者有所不同,而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也逐渐开始向体验产品和体验服务方向转移(邵炎,2012)。传统旅游者与当代旅游者的特点对比,详见表1。
当代旅游者相对于传统旅游者对野外活动更具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在野外游玩过程中的自身体验,地方特色对当代旅游者较之传统旅游者更具吸引力。总体上来看,当代旅游者已经由不成熟向成熟逐渐转变,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者出行独立化;对旅游消费品的选择需求个性化;对旅游路线不再局限,偏向于随性出游;对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旅游景点能够细心观察游览;在旅游过程中开始亲身参与,且懂得保护景点(贾丽霞等,2012)。
(二)当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广大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2011年,我国旅游产业较之往年有明显复苏迹象,全年旅游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24%,全年入境旅游收入484、64亿美元,同比增长5、78%;国内旅游人数26、4亿人次,收入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和21%;旅游业总收入2、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8%(王海莉,2012)。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在我国市场不仅巨大,且发展速度快。如何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爱好,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旅游者的思想逐渐开放,旅游独立化、个性化、自由化成为几大新特点,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基本的改变,旅游者不再只是以到达旅游终点为目的,旅游途中的体验和经历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要部分。
消费结构改变:传统旅游者在旅游途中较注重物质需求,而当代旅游者较之于他们,更多的倾向于体验情感,对于旅游产品能否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更加重视。传统旅游者旅游只是单纯为了在景点留下足迹,这是与当代旅游者最大的不同,当代旅游者更多的注重在旅游过程中对本身情感的释放(曹杨等,2011)。所以当今旅游产业要想继续拓展旅游市场,其旅游产品不应仅仅局限于保质保量的原则,应将产品与旅游者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当代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追求,满足旅游者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对旅游产品的各种审美标准。
消费内容改变:传统旅游者喜欢组团旅游,较为大众化;而当代旅游者更喜欢一个人单独旅行,追求自由与个性。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导致很多旅游工作者来不及对旅游产品重新规划,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和消费欲望,这是很多旅游景点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江杉等,2011)。当代旅游者的体验经验以及对景点的认知度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旅游产品的审美眼光也有了质的改变,普通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对消费品的体验需求,自然不能引起他们的消费欲望。近几年的旅游消费者开始倾向于年轻化、独立化以及个性化,很多旅游景点开发的旅游项目诸如探险、极限运动、美食旅游、景点一日游等,满足了大部分当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体验需求(张玉香,2011)。
消费方式转变:传统旅游者倾向于随大众旅游,所以在旅游途中进行消费的时候,大部分旅游者都会有一种被动接受消费的心态。当代旅游者更喜欢主动参与,随自己的喜好和情感需求去消费。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当代旅游者作为旅游产业的消费主体,充分考虑了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应当更积极主动的迎合旅游者的意愿,满足他们在旅游途中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实现他们对自我情感释放和自我价值肯定的最终旅游目的。
(三)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