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土资源与管理

国土资源与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4: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国土资源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土资源与管理

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相关实践表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国土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具体分析,找出相关的制约因素,并对管理体制的未来前景加以展

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问题愈加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建设。我国对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有所完善,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也相应的制定了有关的保护法律,单从耕地资源来看,不仅在《刑法》中提出了管理条例,同时还制定了《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管理办法。第二,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资源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对于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近几年也相继出台了较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资源保护体系已经建成,并以法律保护为重点。第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标准化有所提高。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管理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国土资源利用逐渐趋于社会化,自然对标准化的要求也越高,当前通过对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标准化有所提高[1]。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生产与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进步,都离不开对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虽然我国不断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但是当前管理体制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1、管理权限分散

现阶段,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虽然基本实现了集中管理,但是受到历史因素制约,模块化分工管理仍旧对管理权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国土资源的分级管理,要求下级机构要服从于上级机构,但是当上级机构之间出现冲突时,下级机构将面临困境。同时,国土资源管理的集中度不高,很多资源管理部门为形成统一管理,致使管理权限分散。

2、管理体系复杂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存在的国土资源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数量规模上,都比世界大部分国家较多,这也是国土资源管理难度较大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省份较多,国土资源管理具有较多的行政级别,无疑导致管理体系的错综复杂。首先,对于不同的省份而言,所具有的国土资源管理职责有所不同,其存在的相关管理机构也有所差异。其次,国家的国土资源部,将对各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领导,由于省份较多,管理难度大。最后,国土资源部门存在行政级别差异,以某一省级机构而言,若受国家测绘局管辖,则该省级机构具有正局级别;若受国家土地管理局管辖,则该省级机构具有副局级别[2]。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未来前景

(一)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我国是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在未来也将对其更加体现,将对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加以转变,使之更加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首先,对于国土资源的配置问题,将会由当前的行政配置加以转变,使之体现市场对国土资源的配置,最终实现国土资源配置将由两者并举。其次,国土资源保护重视程度将有所提高,使当前的重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转变为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而行。再次,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多采用事后整顿的手段,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今后资源管理将以事前把关为主,并以事后整顿加以辅助。最后,国土资源管理将对内容有所完善,一方面处理好国土资源管理机构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做好资源的微观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将趋于集中统一管理

耕地、矿产、海洋等都属于国土资源,也都是社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问题相当重视,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国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在此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国土资源集中程度的增加,管理效率越来越高,根据多个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实行国土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改革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错综复杂,今后必将会对管理体系加以改革,国土资源部门的各级机构应做好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首先,明确管理机构的上下级关系,一般下级机构的管理体制应由上级部门制定,下级机构服从上级机构领导,执行某些重要事务时应获得上级机构批准。其次,实现对地方各项资源的统一管理,将土地部门、测绘部门以及矿产部门加以集中,成立地方国土资源局,实现对合并后的资源加以管理。再次,对管理机构的体制进行改革,做好经费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收益的长效机制。最后,对各级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加以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3]。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在法律制度、保护体系、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管理权限分散、管理体系复杂等问题,基于我国的特有国情和国外实践情况,在未来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管理体制将趋于集中统一管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也将进一步改革。

作者:黎孝英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旧县国土房屋管理所

参考文献:

篇2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目前,我国又处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状况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节约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地位及作用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显著增加。

一、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符合实际的土地资源供应政策难以实施。国有土地资源供应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保护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一是土地市场土地资源存量过多,城市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紧张并存。土地资源一旦用于建设用地,就很难再恢复为农用,因此城市土地资源应减少增量供应,适当增加存量供应;二是土地利用效率低。有的单位征用土地后,迟迟不建设,有的征多用少,达不到预期投资目的,甚至造成土地闲置;三是土地资源投机现象严重,许多土地投机者或打着土地经营的幌子,或将土地买卖与房屋开发结合,形式隐蔽,手段多变,危害严重,是造成房地产价格飘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违法占用土地资源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是地方政府默许,有的是基层干部乱圈乱占,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五是国有土地资源使用权转移的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开发商攫取了大量超额利润,地方政府获也取得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然而农民利益却被剥夺了,城乡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二)执法监督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国土资源管理执法监督的查处难与执行难。对于我国的国土资源执法工作来说,尤其是基层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执法难的问题集中在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现难与制止难,同时还表现为调查取证难、处理难及执行难。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个别单位与公民个人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如乱开采矿产资源等等。在国土资源的执法过程中,有的单位对查处工作不配合,有的人甚至暴力抗法。而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监督又缺乏强制措施及强制手段,从而为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监督工作也带来了困难。

(三)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合理。在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政策执行情况反馈和政策调整这一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客观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中央在制定政策时,由于缺乏充分的地方信息,往往影响到决策的合理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二是地方政府借助信息优势,出于谋求局部利益甚至是官员自身利益,在执行政策时往往有选择地执行,对本政府有利的就积极贯彻、全力以赴,不利的就消极对待;三是地方土地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当上级部门指导与当地政府要求发生矛盾时,难免会选择后者,使中央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四是缺乏适时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在执行中的偏差。

(四)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问题突出。基层土地执法工作名实难副,农村土地执法中的难点成了制约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软肋”。在基层土地执法监察过程中,执法难、难执法、法难执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怪圈。基层土地执法人员责令违法人停工,但随后为违法当事人进行说情的人接踵而至,这种说情之风在基层非常盛行。甚至有些人绕过国土部门非法买卖土地,这种见不得“阳光”的私下交易土地,严重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现行基层国土体制权责不清,基层国土体制改革后,乡镇国土所处于双重领导之下。上级国土部门赋予基层国土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配合上级进行矛盾调处等。然而基层国土所既要种好自家的“责任田”,又要耕好政府这块“地”。有的人员还被乡镇政府安排兼职招商、计生等工作,造成权责不清的问题。

二、改善国土资源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一是建立内部会审、集体决策等制度。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许可事项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收供应、耕地开发管理等重大决策,实行有关科室集体会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止各种行为发生,保证重大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和考核追究制度。与各乡镇签订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书,把全县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开发整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列入政府和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增强各级各部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主动性。三是多方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过去供应的土地,应加大检查的力度,随时掌握其利用情况,对闲置和空闲的存量土地,政府通过公开收购、储备、拍卖得以盘活,使政府收益逐年增加。

(二)进一步创新制度,不断增强服务和保障能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国土资源部门作为直接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部门,应按照优质、高效、便民的原则,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在强化措施,保护资源的同时,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程序,最大限度的体现其服务职能。建议土地预审制度进行调整,土地报批制度进行改革。土地预审制度有悖于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制度,必须取消或调整,否则“招、拍、挂”出让制度将流于形式,同时易于造成违法用地。另外,建议土地报批要取消平行单位的审查环节,各项费税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一税(费)制”,实行批次报批土地。由地方(辖区)政府负责土地报批工作,税(费)一律由地方政府承担,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对供地工作负责。考虑到有些地方政府一方面财政困难,另一方面发展用地要求迫切,建议税(费)可在供地后再由地方政府上解,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国土部门的办事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国土部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国土部门的形象。

(三)注重加强地质方面的工作。地勘单位属地化,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资源约束增加,矿业景气周期到来,社会投资超过政府投资,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出台,构成了当前地质工作的宏观背景;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一波三折,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工不明,对矿业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以及由此引发资料的秘而不宣、矿地的圈而不探、基金的有而不用,成为当前地勘行业经济运行的真实写照。建议把强化行业管理作为地质工作管理的抓手,更多地从准入门槛和技术标准入手,促进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克服掌控资源、追求利益的冲动,把职责重点回归到公共管理和为国家的资源战略利益服务上来;要体谅地勘单位的困难,减少政策伤害,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循市场价值规律,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只有以市场准则来衡量,土地资源才能体现其真实的价值。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行政的不当干预,土地的价值或价格脱离市场的制约而被随意地认定。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把土地资源作为商品来对待,土地资源开发应该在市场上运作,其所有权、使用权应该明晰,明确农民与土地的权利关系,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界定和维护,明确农民在土地使用、流转、征用中的地位。应该允许农户承包地的使用权流转,并引导流转工作使其有序进行,规模得到控制。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只有建立科学、公正的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限的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五)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素质。开展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促使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探求工作规律,加强调查研究,破解工作难题,掌握正确理论,从而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此外,理论研究对于培养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不畏艰难、奋力探索的精神,对于引领良好风气,培养高雅志趣,增强严格文明公正执法的自觉性,都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我国的国土资管管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通过此次的研究和论述,希望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篇3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章标识码:A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开展,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要,但一味地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势必会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带来困难。文章就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的关系、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1.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以及我们对自然的改造。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来源于我们脚下的土地以及土地中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但是,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每一次经济的巨大进步都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对经济的过分追求和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浪费都增加了地球的沉重负担,恩格斯曾经这样表述过,“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的胜利,都会遭受到自然的报复”。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房地产企业的过热发展,我国的现有土地资源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土地资源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居住场所,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种植农作物,来保障我们庞大人口的生存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升温以及矿类开采日益增多,人们对土地资源过度的开采和浪费,甚至占用农民的耕地,这些都无疑加剧土地资源的负担,造成土地资源匮乏。所以,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既要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又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

虽然土地资源呈现紧缺趋势,但仍有部分区域存在着土地的闲置情况。随着城乡结合的部署与发展,农村中有一部分相对生活水平较好的农民涌向城市或县城,而遗留在农村的土地则无人耕种,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搬迁或是入住城区,农村的房屋无人居住,而他们又不愿意交出宅基地由政府统一管理,宅基地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存在价值,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2 对占用土地的规划缺乏管理

在经济发展与城市进程加快的进程中,房地产行业愈加火热,建设单位在项目准备阶段有关材料的报审时,对国土资源的规划计算往往与实际用地面积不相符合,而建设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不可预测因素和可变因素,致使在项目的实施阶段,甚至至竣工阶段,会出现土地资源的利用面积与建设单位当初报审的规划设计方案相差很大的情况。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建设项目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对相关规划的规范和法规认识不够清晰,在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时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性,而且在其随后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规划布局显得随意、不严密,建设单位更多的是最大地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缺乏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致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甚至直至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着土地资源的多处浪费现象。面对土地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地合理利用,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范来约束建设单位的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

2.3 开发区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自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我国各地相继涌现开发区,开发区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任然存在农民耕地被强征乱占的现象,几年内全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其中部分被占农田是优质农田。虽然开发区土地开发成本较低,但仍然存在乱占耕地的现象,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城市周边地区被纳入城市管辖区,而对开发区土地的乱征乱占势必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2.4 失地后的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

农民失去土地后,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农民世世代代都依赖着土地作为经济来源,没有了土地他们会感到手足无措,无法迅速地掌握生存的本领,不能很快地融入城市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失去土地的农民经济收入锐减,生活成本和压力加剧,有的家庭既要赡养老人又要供养孩子上学,家庭负担沉重,他们不仅失去了最直接的食物来源,甚至平时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都需要购买,这一系列的现象都会导致家庭成本的支出增加,总之,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困难并难以得到保障。

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就面临着再就业,而国家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健全,以及农民本身就业素质有限,再就业问题就成为农民同志面临的难题。长久以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以及文化的各方面发展受限,农民不具备城市人般的求职素质,不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或相关技能,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农民的年龄结构也在呈现老龄化趋势,大部分农民甚至不具备工作能力,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在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面对再就业的重重困难,农民要想生存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作,如司机、餐饮服务员、环卫工人等,这种与人直接接触的工作,他们很难适应,也不如耕种土地自由和有尊严。面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生存问题依旧是他们面临的重大难题。

3.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在开发商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单位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坚决落实各项基本原则,着重分析建设项目的布局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在审查程序上也要严加控制,争取在源头上遏制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在对土地资源的分配过程中,严厉打击建设单位的投机取巧行为,规范分配流程,实施全面布局、实行合理控制的原则。在对闲置土地的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使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社会的总成本。

3.2 完善土地的管理体制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要经历一定的阶段和时间,土地管理体制的完善也不例外,要在不断实施和反馈中逐渐完善,逐步地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在完善土地资源的管理体制过程中,应规范执行征地听证及公告制度,让广大人民真正地拥有土地征用的知情权与参与权,逐步实现土地征用程序的公开化、透明化操作。对于被征土地的农民,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保证他们的基本权利,以及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避免出现不利于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的现象发生,切实保护被征土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3.3 强化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要想真正地做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首先应加强人们对于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土地资源对于每个公民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稳步地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在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应落实占补结合的相关制度,在占用土地的同时,第一时间实现对农民的有效补偿,规范建设用地的相关措施对于那些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从严处置,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稀缺的土地资源。

3.4 丰富土地的征收补偿方式

依据土地的征地用途,将征地分为公益性征收和非公益性征收两类,不同的征地类别应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对于非公益性的土地征收,应参考市场机制的运作,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切实做到保护农民的利益。征地的补偿方式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包含多种方式,最基本的应包含货币、实物及社保补偿,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4.结语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政府管理部门也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愈加重视,虽然现阶段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对土地资源产生部分冲击,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也呈现出各种问题,但我们已经找到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的合理规划,从而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土地管理所涉及内容也越来越多,例如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调查等等,而过去传统土地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要建立高效现代化土地管理模式,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也是土地管理工作者在未来工作中所要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是目前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潮流,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是推进区域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举措及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大程度发挥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技术水平及服务深度,使之更好服务于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任然是个崭新的话题。

二、国土资源管理主要的内容

国土资源管理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和执法监察四大方面。

1、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也被称为土地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来进行调整或者配置长期的计划,根据土地开发,利用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及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等,并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利用与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规划是对土地的利用构想与设计,该任务在于它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并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同时运用土地利用专业知识,并合理的规划、利用资源,以此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具体包括查清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与任务、监督土地利用、调整用地结构、合理协调各部门用地,消除不合理土地利用现象,同时落实各项土地利用的任务,包括用地的指标落实及土地的开发、整理、复垦指标落实,保护土地资源,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关系,协调城乡用地之间关系,协调耕地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土地规划内容当中应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供给及需求预测,土地供需平衡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及重点用地的项目布局,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水利工程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与规划实施。

2、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由土地质量特性与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土地功能使用过程。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研究土地利用对于实现人与地的和谐,促进经济重要作用,土地利用包含了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来开发并利用土地来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来改善环境,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土地利用实质就是土地自然生态子系统及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以人口子系统为纽带与接口耦合而成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即土地利用系统。

3、地籍的管理

地籍是国家用来登记土地隶属关系簿册,就是土地的户籍,用来记载土地的基本的信息。其包括了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地类,界限等。基础地籍资料当中包括地籍图、地籍册与地籍登记档案。

自然资源与生产资源土地为地籍管理对象,而土地权属问题是地籍管理核心。现如今,中国地籍管理包含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定级和档案管理几个基本内容 , 土地管理内容也将随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对地籍资料的需求增长,而不断地调整和扩充。地籍管理工作一般都以国家规定管理的制度作为基础,以此来保证地籍资料连贯性和系统性,概括性和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和精确性。

4、执法监察

我国已连续多年全面开展了土地和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卫片执法检查就是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进行监测,制成影像图,将同一地区前后两个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图进行对比,发现疑似违法违规行为,将影像图和数据表格发到各个县区,由县区对本辖区的疑似违法状况进行核查,最终将核查数据经互联网登录卫片执法检查信息系统,将数据由县-市-省-部,逐级上报。

三、互联网国土应用的领域

土地的开发整治涉及了大量的空间信息,其中包括整理区范围确定,整理潜力分析,整理区田块高程,水系、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及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数据获取,项目方案确定,规划图编制,项目验收与评价等,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复杂综合工程,其中包含了现状复测,填方的碾压以及土方综合平衡等多个方面控制。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国土资源管理,目前,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关键技术包括射频识别,传感网,两化融合技术。在国土资源的管理问题当中,怎样将监测数据跟互联网来相结合,这项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

随互联网技术发展,土地开发整治监管工程可以借助互联网实时感知。无线传输以其强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对土地开发整治过程涉及大量的空间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分析、管理及应用,为科学的进行土地的整理规划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土地的整理工程的监管提供了决策依据。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下面几点:

1、农业资源感知系统

利用GPS和传感器技术实时获取整理项目区域内每个地块土壤及作物的信息,及时了解耕地状态信息,如地块连片程度,耕地土壤有机物,湿度,温度,水分及产量分布等情况,并利用埋在地块表层无线网络传输节点设备,进行数据无线传输,从而为土地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及农田水利等工程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一定信息基础,研究土地整治领域感知数据的标准,互联网共性技术平台、信息处理及数据分析等等都基于互联网农用地的资源监测及管理方面关键技术。

2、耕地的质量监控的系统

建立基于互联网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监控的标准流程,并对土地整理过程中耕地质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其中包括耕地养分、土层、土壤肥力、盐渍化、土地污染程度等方面特性。利用专业土地监测传感器把上述耕地的质量因子来进行随机取样并获取其数据,感知的数据经过无线传感网来录入项目监管部门业务系统,系统再次将原始数据经过移动通信网来传输到专业土壤检测的机构服务器,进行智能处理及分析,并把结果实时反馈给监管部门系统。

3、重大工程监管平台

互联网环境下,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智能监控体系经由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3个层次构成。并利用红外光谱等专用传感器以及卫星遥感系统来采集项目,监管所涉及耕地质量,工程质量和进度,资金利用等信息,按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将采集信息经网络层来传输到应用层。

建立项目区域信息网,并对土壤湿度与紧实度,道路修建长度等大量可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在应用层方面只需少量人工就可进行调整及控制工作,进而提高重大工程监管平台智能化和科学化的水平。

4、土地利用以及土地和矿产违法违规监管平台

利用土地利用监管、矿业权年检、报备及督察监管、建设用地监管、供后监管、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等网络平台,每个监管平台都是利用了网络信息传递功能,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数据,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数据在线审核并将疑似问题数据反馈,同时要求核查处理并限时上报处理结果。

四、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国土资源领域,可以实现土地开发整治的智能监管,耕地保护的智能监控,国土产权电子标签的管理等国土资源的管理智慧化,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智慧国土信息平台,进而有助于提升国土资源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来增强国土资源配置科学性,形成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本文,在描述互联网概念及国土资源管理内容基础上,深入分析互联网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应用方法及重要内容,提出指挥国土信息决策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体系架构及建设内容,并旨在给国土资源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原则,着力打造新村建设亮点、新村规划点和集居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创新、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节约资源、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巡查,促进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确保耕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新村建设,做好管、用、建的疏堵结合,减少乱搭乱建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引导群众科学规划、节约集约、规范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和国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是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对规划、国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利用户长会、代表会、院坝会等形式多样的规划、国土法律法规宣传。

(二)进一步落实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制

一是镇与各村、社区签订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书,奖惩兑现;二是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农房审批建设试行3000元责任金制度(包括房屋建设风貌责任金、规范建设和垃圾清运责任责任金、安全责任金),引导农户节约集约用地、合法建设;四是机关干部实行规划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一岗双责”制度,增大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管理力度。

(三)进一步做好规划定点与土地开发利用工作

1.做好新村规划。按区政府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实施点灯省级新村聚居点建设项目和完成点灯、菜胜、水库、劳动、工农、峰洞6村集聚点规划。

2.健全农房审批会商制度。农房审批,由农户在每月1—10日提交村组签字的书面申请到便民中心,11—15日规建、国土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1—30日规建、国土到现场定点集中会审,会审后通知建房户。

3.切实加强土地开发。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及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落实申报光荣、扇子、工农、光华、峰洞等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幸福、峰洞土地增减挂钩立项工作;做好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点灯、水库、劳动、菜胜4个村,建设规模11100亩,预计新增耕地1330亩)。

4.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规划和详规,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标志牌及界桩安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正确引导合理合法利用土地。

5.积极推进合法用地。协助成贵高铁、宜屏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报征任务;依法推进德隆酒业、国荣商贸、幸福砖厂等征地征收供地工作;协助成贵高铁的土地权属调查。

6.深化农户产权保护。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证)确权颁证。

(四)进一步强化土地巡查和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与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坚持动态巡查片区包干责任制,以集中巡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规范巡查台帐,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监督和查处力度;完成2012年度卫片监测图斑的不规范用地行为的查处、整改工作。

篇6

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一是建设中心国土资源所。按照区域划分,象林业、公安、工商部门一样,建设自己独立的院落和办公场所,配备交通工具,同时管理人员也相应集中,增强工作力量,有利于开展工作。这样将国土资源所与乡镇完全脱离依存关系,形成平等的地位,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二是明晰国土资源所产权。按一乡一所的设置,采用目前司法、财政等部门的模式,从乡镇政府的办公楼中,采取购买产权的方式,适当拨付一定的资金给乡镇,买下一定数量的办公场所,并办理相应的手续。明确固定办公场所,有利于稳定办公室,并且可以满足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的需要。对于办公楼较差的乡镇,可先与乡镇协商好,等办公楼改建时再行购买。特别是按照规划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的地方,可以购买较多的办公室,明确国土资源所办公场所的产权,为以后中心所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花钱不多,效果很明显,一般按50xxxx/平方米的价格即可购买好办公室。三是完善国土资源所的办公设施。根据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性质和职责,改善办公条件,同时逐步减少对乡镇的依靠和依赖各国土资源所要尽快配齐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电脑网络等设备,将各所与局里的网络并网,实现现代化办公,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关于国土资源所的管理

篇7

国土资源资源执法管理以“预防为主,处罚为辅”作为工作原则,通过做好国土资源巡查工作,对土地违法行为做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是我国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执法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致使执法力度不到位,管理效果不明显。下面本文就该类问题进行论述。

1.国土资源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队伍专业素质不足

当前,随着国土资源部门规模的日益扩大,土地监察执法队伍也加入了不少新的人员,一方面从整体上提高了执法监察工作能力,但另一方面也为工作带来了部分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新到人员缺乏训练,专业技术不熟练,致使其能力不足以独立完成案件,无法充分满足国土监察部门执法工作的要求。为此,需要从人员方面入手,加强土地监察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以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力度。

1.2巡查工作力度不足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使得土地资源的价值日渐凸显,部分人群为获得个人既有利益不惜违犯土地资源法规,使得土地违法案件数量逐年增多[1]。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为加强监管工作,对部分大中城市实施了卫星监控手段,有效实现了对各类占地设施全面、无死角的监控工作,然而,对于一些缺乏相应条件的城市、自治区等单位,仍然只能采用人力监控的方式预防土地违法行为。相比卫星监控,人力监控往往不能实现全面覆盖,只依靠一辆车及不足十人的执法队伍下至乡镇中进行巡查工作,且大多缺乏规划性,没有制定明确的巡查路线,随意性较大,难以及时发现土地违法现象。诸多问题下,巡查工作难免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监控作用。

1.3宣传工作仍待改善

我国国土资源相关政策及法律宣传工作虽然实施多年,但由于宣传工作力度薄弱,覆盖面积小,使得多数人群至今仍未正确认识国土资源的重要性,既没有产生相应的警醒意识,也不能做到自觉的抵制土地违法犯罪行为。因此,为了从思想上唤醒人们,必须加大国土资源的宣传工作,从多个方面进行教育宣传,彻底将保护国土资源的概念融入到人们的思想当中,使人人都能自觉的遵守土地法律法规,杜绝一切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令国土资源的安全得到保障。

1.4办案程序周期过长

土地监察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遭遇部分土地违法建筑在被勒令停止后,违法者却趁假日或夜晚继续将违法建筑建设完成,导致土地监察机构的执法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土地资源法规教育不到位,违法者具有一旦在该片土地建设建筑,即是拥有这片土地的错误思想;二是执法办案程度周期过长。由于土地监察机构未被授予违章建筑的权限,因而在执法时必须依据相关程序进行查办工作,而程序内容包括立案、调查、定性、通知违法者处罚证据及意见,交付处罚决定,召开听证会,向违法者告知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及时间限制等步骤,不仅繁杂琐碎,且整个程序往往需要经过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这就给违法者提供了充分的违法机会[2]。除此之外,土地监察机构在要求法院强制执法时还需经过案卷审核、商议讨论等环节,并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可与县级以上的人民法院或其它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申请过程中,往往因部门间配合不力,需额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协调工作,而在拆除违法建筑后,又因协调工作不完善,致使拆除方式不当,地面堆满建筑垃圾,使得土地难以还原本来面貌。

2.针对国土资源执法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培养优秀的土地执法队伍

要营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土地执法队伍,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应以提高整体职业素质为目的,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每周抽出半天时间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技能,政治思想及土地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活动。例如就土地执法监察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可从法制办、检察院或法院中聘请此方面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还可向监察人员提供真实案例,进行问答式集中学习;或要求每个监察人员每周写出一份学习心得,并在每周的学习时间鼓励一个监察人员上台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监察人员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出一支端正思想态度、廉洁公正的土地执法队伍,从而满足甚至超过国土监察部门执法工作的需求。

2.2巡查工作规范化

目前于我国大多数县级城市主要采取人力监控的方式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通过巡查工作,可在土地违法行为处于萌芽阶段时将之消灭,预防严重后果的出现,是找出土地违法行为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当前巡查工作的不规范性,致使巡查工作不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必须将巡查工作规范化。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在出勤前应首先制定明确合理的巡查路线,同时提高巡查次数,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的巡回检查,并定期对乡村土地违法案件展开大排查工作;同时,国土资源所人员也应定期下村社,以及时对发现违法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工作力度。

2.3加强国土资源宣传教育工作

为使人民群众彻底认识到将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应利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教育。如在布告栏张贴保护国土资源的宣传口号,印刷大量相关宣传手册散发给市民群众,或可与宣传媒体合作,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传播国土资源重要性。此外,还可从宣传对象上入手,向县乡镇社干部、县级以上干部及企业公司负责人进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和我国土地情况,使他们成为遵守土地法规的领头人,带领中间群众加入到保护国土资源的队伍中,逐渐实现全民共同维护国土资源的理想局面。

2.4加强国土机构与法院联合执法力度

由于办案程序周期极长,从申请到批示需要二至三个月以上时间,而各个部门间又往往由于搭配问题而耗去大量时间,导致执法力度不佳,强拆方式不当。通过近年来的相关报道,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国土机构与法院的联合执法力度,才可充分体现土地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及权威性,打击抵抗执法工作的土地违法者,对土地违法行为产生警示作用,形成积极的社会效应。为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主动与法院、公安局、建设局及检察院等部门进行联系,建立良好的执法关系,从而在执法过程中能获得法院等部门的顶力支持与全力配合,加强执法效果,对土地违法行为给予及时有力的处罚,实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篇8

1.项目背景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机关管理档案。当档案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档案的管理就变得比较麻烦和费时,有时需要及时找到所需的档案,了解档案的一些基本数据,若没有一个好的软件来管理,是很难办到的。通过使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和机关等单位可以方便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1][2]。一方面将现有档案,包括各种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这种收集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并将档案信息与国土资源局的办公业务相关联[3][4]。烟台市国土资源档案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虚拟化的网络优势、智能化的检索手段和先进的GIS技术,将档案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档案和图形的相互查询,方便、准确、及时地提供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5]。

2.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要服务于统一的战略目标——将创新管理、结构优化信息、信息化网络、安全等基础融入到国土资源档案系统中,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要坚持从大局着眼,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握全局,系统设计以需求为牵引,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做到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创建高效、简洁、实用、人性的工作环境。

2.1 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需求,软件与硬件平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系统软件需要技术成熟、高可用性及高可扩展性;应用软件需要有先进成熟的技术,系统内核稳定可靠。

先进成熟

系统建设尽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方法、软件、硬件和网络平台,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同时兼顾成熟性,使系统成熟而且可靠。系统在满足全局性与整体性要求的同时,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使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

方便实用

系统的开发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国土资源局档案系统各项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贴近用户的需求与习惯做法,做到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和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高效稳定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综合考虑确保系统应用中最低的故障率,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行。

2.2 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

采用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的B/S运行模式构建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数据层

数据层的数据库采用Oracle 11g,主要用来存储属性数据库。数据层包括平台相关数据库以及对这些数据访问和管理的基本组件库。

表现层

在表现层中档案管理系统是作为主要的业务功能软件,通过数据库连接,把档案管理、系统管理跟提供接口相连接,提供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

逻辑层

应用层主要面对最终用户,即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功能模块。考虑到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用户的需求和用户对未来系统的使用状况,该系统采用B/S的体系结构。可以通过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的访问。在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不是一个个独立系统,它们不过是通过数据库搭建的不同的业务模块而已。这些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信息流的交互与关联。

总体逻辑结构采用分层体系,各层之间相对独立,各层从下往上互相依赖,从数据、逻辑功能、到逻辑再到应用。层中各功能和业务应用以组件的方式进行设计和开发,使层内各功能耦合度最小。

2.3 数据库的设计思想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个人信息、档案应用、档案统计共享等。针对其交换过程中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等问题。并坚持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的设计原则,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档案数据库,保证建成的国土资源档案系统的数据能够在档案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做到流畅的数据沟通与互动,为档案科室提供便捷的服务。

3.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系统,最大程度的模拟了传统的现有档案,包括各种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进行数字化处理过程,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

3.1档案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3.1.1系统登陆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登录成功。

3.1.2系统功能

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档案系统网址: 服务器IP/gtda/login.aspx后按回车键,即可登录系统界面.

3.1.3系统界面

用户登录成功后进去系统,系统首页的展示分为两大块:我的导航栏和首页;我的导航栏主要包括四大模块(个人信息、系统管理、档案应用、档案统计),首页包括待办事项和入库数量的展示的数据柱状图,当前系统的时间,还有就是用户的切换和退出。主要功能:当前登录用户查看待办工作的数量,主要包括审核借阅申请以及借阅单的查看。

3.1.4 个人信息

业务查看:主要包括“我的申请单”和“我的审批单”两部分内容;点击查看申请人借阅的详细信息,通过多个检索条件(申请姓名、分类名称)可任意组合进行查找,数据过多时给以分页。

点击【审批】按钮跳转借阅申请的详细页面,审批人可以查看申请人姓名,申请的时间、申请天数、申请原因,点击查看档案可以对申请人借阅的卷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审批人在批示内容中填入相应的同意文字,点击【同意】按钮审核完成:审核完成申请人就可以查看借阅的卷,申请人就去查看当前待办事项里的借阅单。

修改密码: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对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进行修改。

3.1.5系统管理

部门管理:部门管理采用了树形结构对部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可以自定义包括市局,区县各个部门。 自定义组织机构,有利于以下县市组织机构的扩性, 自定义部门,以及自定义属性都有利于整个烟台市配置,同时针对各个部门,和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后台灵 活配置相关权限。

部门删除:当前部门下还有子部门不能删除,必须先删除子部门再进行删除。

排序:对部门管理进行手动的排序,就是同一类下面的子分类的排序。密级对整个系统相当重要,一般的密级名称只要图中所示几种密级,通过多种检索方式(密级名称、密集时间)可任意组合进行查找,提供了新增对密级进行扩展,删除、修改操作。

人员管理:管理员对用户进行管理和维护,通过多种检索方式(用户名称、用户名称)可任意组合进行查找,提供了新增对用户管理新增,删除、修改操作,人员新增:管理员对于新增人员需要给该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点击所属部门,弹出部门的组织机构对话框选择后生成,用户密级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设置密级,是否是管理员 如果对这个用户设置非管理员,那么这个用户就不能看到我的导航栏中的功能模块的展示,设置是管理员,那么用户就可以看到, 如果你的当前状态设置为正常,那么就可以登录系统,如果设置为锁定,那么就不能登录到系统中。

人员修改:管理员使用该功能对人员管理著录中出现错误的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修改的人员数据进行修改。可以对人员的更改部分更新人员管理。

人员删除:管理员使用该功能对已经辞职的人员进行删除,主要是做删除除标识,数据依然保留在系统中。

人员功能授权:系统菜单列表中左边是部门管理的组织机构、右边是系统菜单的模块,勾选一个用户给这个用户赋相应的权限,相当于用户登录进来左边的导航栏显示的模块是管理员给当前用户授予的权限。勾选一个用户、点击查询按钮,查看该用户的授权信息。

3.1.6 库位管理

主要功能:对存放档案的库位进行管理,案卷有专门的档案室对其卷进行指定的存放,例:指定相应的房间和相应的柜,提供新增,修改,删除,排序的操作。

档案分类排序:对分类进行手动拖动的排序,(同一类下的子类进行手动拖动的方式进行排序);先选择一个类,然后点击排序按钮、对类下面的子分类类进行排序,如果说这个类下面没有两个以上的子类是不能排序的。拖动你想要的结果时,点击保存即可。

档案分类目录:对分类进行目录的查看和灵活的自定义卷内目录;先选择一个类,点击目录按钮,弹出来一个窗体,选择是否显示卷内目录和隐藏卷内目录、管理员可以对目录名称进行修改。

档案分类属性:对分类进行分类字段的查看,属性字段继承了系统字段的共享池。

3.1.7档案应用

档案管理模块提供对系统档案数据的各类管理功能,诸如档案著录、档案修改、案卷删除、交易系统的自动归档。用于存储档案资料的数据表,手工录入或直接导入其它系统的电子档案到数据库等

档案著录:数据采集者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档案手工录入、档案简单查询、档案资料修改等,可以进行案卷目录的录入修改、卷内目标的录入修改以及电子档案上传附件。

档案修改:数据采集者使用该功能对档案著录中出现错误的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修改的档案数据进行修改。可以对档案的更改部分更新入库。

档案删除:数据采集者使用该功能对已经超出保存期限的档案进行删除除,主要是做删除标识,数据依然保留在系统中。删除后的档案不能被用户借阅

档案著录:该功能将不同的档案分类单独列出方便档案的著录。

上传附件:数据采集者使用该功能对案卷添加扫描好的图像,点击浏览找到相应的附件位置, 点击上传附件,上传成功,此卷就会增加附件。

档案查询:该模块提供给用户对档案库中的各类档案信息进行不同方式的检索和查询的功能,包括案卷号查询、土地使用者查询、各种专项查询、条件检索查询、地籍系统属性查询、土地利用现状查询等,并包含档案借阅管理相关的功能。按案卷号查询、按土地使用者查询、按保存期限查询、按登记类型查询、登记日期等。主要考虑方便用户快捷查询。根据用户的需求查询返回的是结果集,一种递进的查询方法,有利于用户更快的查询到想要的卷;并关联到需要查看的档案信息进行浏览和查询。

档案借阅:若该用户密级级别较低,需要查看此卷,但此卷是一份机密文件,那么需要填写借阅申请,双击卷借阅申请单。若用户借阅的天数已到期,用户就不能查看该卷。审批人若没在用户申请懂得用户借阅天数的时间中审批,那么用户也不能查看该卷。

档案统计:该模块主要完成档案数据统计和借阅记录查询功能,包含:入库统计、借阅统计、借阅记录查询等。

入库统计:用户可以按保存时间等进行库存的统计。将入库的案卷以一个列表的形式明细,根据不同的卷内目录划分为一个柱状图。

借阅统计:根据档案借阅记录进行按档案分类等的进行借阅记录的统计,可以通过按年份统计、按借阅者统计、未归还档案统计。

借阅记录查询:该功能提供给用户对档案库中的各类借阅记录信息(已审核)进行不同方式的检索和查询的功能(案卷号、申请时间、分类名称、申请人)可任意组合进行查询

4.小结

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作为底层结构,具备很强的稳定性、移植性、扩充性和安全性。数据库中的所有表结构都符合要求,数据冗余少,使得底层对数据库的操作也因此显得根为合理和快捷,系统的运作效率大为提高,因此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高。

详细地讲解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前期的需求分析,建模以及数据库结构设计,各模块功能设计等。系统设计为整个程序构建了骨架,而各个功能模块则实现了各个细节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晓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现状及分析[J].陕西档案,2011.6:34-35.

[2]孙续锦, 基于综合档案管理模式的测绘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6:277.

篇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1.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了用地信息的管理水平,解决了传统管理工作中繁杂、混乱的局面,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管理等工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信息元件的保护,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通过电子扫描的方式把信息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方便以后的查询、浏览等,避免了对原信息文件的损坏,同时也节省了纸质信息占据的空间。此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实现了信息信息对的归档和分类工作,可以及时进行查阅、调取、整改的工作。

再者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整合信息资源,符合时展的潮流,当前数据管理软件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信息录入、转换、整合和提取的自动化,有利于减少信息调取、查找的时间,增强了信息的有效利用率,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信息,同时信息检索的信息不仅包含信息目录,也全面涵盖了信息具体内。

2.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对信息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信息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乏、等等,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都影响了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2.1 缺乏信息管理信息化的意识

在管理信息工作方面,部分管理者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足。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中不能全神贯注、尽职尽责的对待本职工作,忽视了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的管理工作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对传统信息管理方式的依赖,不能掌握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重点,部分信息管理人员甚至连普通的电脑查阅操作都不能熟练掌握,从而给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2.2信息管理信息化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信息管理信息化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也制约着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由于工作性质繁琐、信息量大、管理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当前我国的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一个无序、不规范、放任自流的状态。基层工作人员在信息业务素质、信息意识等方面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管理者大都缺乏过硬的业务能力,对保管技术的专业知识也了解过少,很多从业者都是跨专业从事工作,因此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再者各级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部分领导对信息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出现各部门推诿责任,出现工作的“真空区”。

2.3管理设备的陈旧

部分信息管理部门硬件设备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保管条件简陋,没有升级保管设备,对信息库缺乏保护性措施。由于在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纸质、图片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直接通过计算机录入,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转换成数字化信息,从而给信息管理信息化的开展带来困难。此外部分管理部门配套的软件管理系统建设和专业人员应用水平滞后,也很难对现有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数据信息进行排序和查询,阻碍了信息信息的共享。

3.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策略

3.1转变信息管理观念

信息工作人员要重视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以往的工作观念,要从保管人员转为管理者,主动学习系统的信息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手段,增强信息分析能力和捕捉能力,从繁琐复杂的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简化信息量。并把提炼信息总结归纳,传递到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中,服务于政府决策,由保管人员转变为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相关领导也要重视信息管理工作,给信息管理提供更多的工作支持,监督整治工作中出现的纰漏,杜绝人为错误的发生。

3.2更新信息管理流程

信息管理工作是复杂繁琐的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避免在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资源浪费,就需要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方案,让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工作保持有序、健康的发展。简化更新原有的工作流程,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在工作流程设计环节中融入隐形知识,并使隐形知识显性化,在这过程中,信息管理的参与者应该定义流程中与信息相关的基本概念,对信息的保存、流转、鉴定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3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在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人才的作用,及时的升级信息管理人员的结构组成,吸引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进入信息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尤其是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管理专业能力。此外要加强评估,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奖励和消除系统。根据

工作和工作要求,需要整改,优化结构,鼓励和奖励优秀员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性,有效性和整体水平。

3.4加强信息管理工作网络系统化建设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强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工作网络系统化建设可以节省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信息工作是计划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把信息管理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实现信息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实现网络系统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更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实现更好的信息搜集和资源共享。

3.5升级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

建设用地权属信息的管理升级离不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这也是当前信息管理的趋势,建设用地权属信息的数量浩大,同时其包含的数据信息较多,需要采用先进快捷的管理模式。因此建设用地权属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完善管理软件,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研发专门的工作软件,加强对于数据、声音、图像信息的处理和保管工作,此外管理软件要实现系统内同一卷信息内包含信息材料的统一性,并实现数据的可查性,满足专用软件中的数据与纸质信息内容完全统一的要求。

3.6强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人才的业务能力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实现需要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业务的熟悉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软件培训,以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同时还要提高对于网络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把管理系统工作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

4.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建设用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信息管理系统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其正常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相关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并更新管理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全面设计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实现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全面化。

篇10

关键词:档案 国土资源

一、建立数字化档案系统,发挥国土档案利用价值。

目前,石林县国土资源局综合档案室保管了自1978年以来的文书和专业档案共计10643卷。即:文书档案344卷(盒)7118件(其中永久131卷2433件;长期85卷1570件;短期47卷966件;30年期30盒830件;10年期51盒1319件)、会计档案116盒223卷(其中永久19盒20卷;长期80盒147卷;短期17盒56卷)、声像档案69件、实物档案21件、基建档案4卷、专业档案(地籍管理类5333卷、土地利用规划类档案594卷、建设用地类档案3391卷、法规监察类档案471卷、国土资源宣教科技类档案30卷、矿产资源管理类档案211卷、设备材料档案12卷)12大类档案共计10643卷494628页。

石林县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力度和档案科学化管理步伐。投入近150万元采购智能档案密集架一期137?和二期176?。2013年3月,在昆明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昆明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被列为全市和全县档案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示范点,同年11月,档案数字化加工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查询利用、资源共享和计算机检索、全文阅览、打印等功能。石林县国土资源局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的人大通过,标志着石林县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积极发挥了国土资源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作用。

二、正确把握公开与保密的范围。

当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背景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信息公开时,需要熟悉档案公开与保密的范围、把握好操作要点,在有效利用和发挥档案价值服务于社会的基础上,做好保密工作。

目前,国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档案法》、《保密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个人信息保密法》、《专利法》等。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4号),并在相关法规中对信息公开有所规定。涉及国土资源档案保密的规章主要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地质资料管理细则》、《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等,这些法律制度为国土资源档案公开和保密提供了法律依据。结合操作实际我认为把握以下几点很关键:

(一)土地登记档案方面。土地登记档案是一种公众参与建立的登记性材料,按公开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公开、部分公开、不予公开三类:

一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权属登记审查和发证过程中形成的登记结果。这些主要记录反映土地的基本情况和权属状况的登记信息,如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土地证号、权属性质、地类、土地等级、土地面积、土地坐落和宗地图等,对外公开能使公民随时了解到每一宗土地的基本情况,避免在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等活动中产生纠纷或遭受经济损失,并且不影响土地权属人和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作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可全面公开。

二是原始登记资料,可部分公开。土地权利人在办理土地登记过程中提交或形成的各类申请和证明材料,如申请报告、土地权属来源文件、土地登记申请表、地籍调查表和地籍图、转让合同、建设用地申请表、划拨用地批准书、公证书、协议书、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身份证明、完税凭证等,由土地使用者缴交,并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对国土资源部门和土地权利人而言无疑具有开放性。但作为私人性材料,其内容若对第三人公开则涉及侵犯他人隐私,可以依申请仅向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公检法及土地权利人开放,即实行部分公开。

三是有关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批信息的档案。有关国土资源部门审批信息的档案,如土地权属登记档案中的土地登记审批表、国有划拨土地补办出让审批表和领导的审批意见、签名或印章等,是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记录,一般仅供国土资源部门当做复查之用,不对外开放。

四是土地权属登记档案中涉及军队权属、军事要地的档案信息,涉及公安机关专用场所、据点的档案信息,涉及党政领导住所的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军事要地、个人隐私等,不予公开。

(二)矿产资源档案方面。矿产资源档案分两部分,一部分涉及矿产资源规划、范围、招投标信息等,属于公共信息,应主动公开。包括涉及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的规划文本,涉及矿产资源储量信息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备案清单、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清单、地质资料汇交目录,涉及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信息的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出让结果公告,涉及采矿权审批发证信息的采矿权审批发证公告、矿区范围,涉及采矿权监管信息的采矿权年检结果报告、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缴纳情况、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查处结果等。另一部分矿产资源档案涉及矿产信息或企业商业秘密的,则不予公开,包括规划附表、附图、矿产资源储量成果、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资料、采矿权档案、采矿权年检档案等。

(三)建设用地档案方面。建设用地n案中的征地公告、征地补偿方案公告、新增建设用地同意农转征收的批复文件、市政府的供地批文等公众需求量大又不涉及隐私的档案,应主动公开。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等涉及部分人和事,对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生产经营、安排生活等活动具有特殊作用的政府信息属于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争取实现档案网络信息共享,注意安全防护。

建立档案数据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纸质文档的翻阅频数,减少损坏。同时,还可通过建立局域网,实现市局和区县分局之间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共享,方便群众查询,方便法院、公安等司法部门要求协助查询、执行。但这要求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做好一些档案和涉及人员隐私档案保密的同时,也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 《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中规定的信息公开内容,尽力将公众需求量大的档案数字化并对外开放。有效解决因档案材料分散管理,查询人往返于部门之间,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篇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造成城镇周边农用地进一步被大量征收,很多农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如果得不到较好的安置,将会造成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开发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当前许多城市政府热衷于通过扩大规划区的合法途径征用更多农村土地,用以经营开发城市土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手段,致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多过快,损害了“三农”利益。城镇化的进展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开展,不可避免地需要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于我国的土地实行公有制,以往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为城市发展所需的国有土地较为容易,而且为征用土地而付给失地农民的补偿又偏低,这就为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提供了比土地私有制国家有利的条件。

2、缺乏着眼于城镇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由于基层政府出让土地的根本目标在于获得丰厚的财政收益,这种目标往往具有近期性和短视性。反映在土地出让过程中,镇政府往往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偏离其理应遵循的公共利益原则,往往采取降低土地成本吸引外资的短期行为,使得公共利益处于无人保护的状况。这导致城镇土地开发机制几乎处于双重扭曲状态:既难以借助于市场机制对非农建设占地行为加以约束,也缺乏真正体现公共利益的政策干预手段。

二、城镇化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开发的对策

1、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土地利用规划是城镇发展的蓝图,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分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城镇主骨架的形成,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先行,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这种超前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依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人才资源)、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与发展前景,经过反复论证、多方案比较确定,不能盲目攀比,也不能有主观随意性。

2、因城制宜,因时制宜。城镇土地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发方向、重点和开发模式。任何城镇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依据。各个城镇土地开发也不能照抄某种模式,否则就会导致浪费和趋同化,就会失去个性与特色。一座城镇没有了个性与特色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会失去发展机遇。

3、统筹安排、系统谋划。土地是城镇一切建设的载体,土地开发与城镇各项建设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土地,又改善了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拉动投资的增长,又会进一步增加土地占用,形成连锁反应。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要求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这又对城镇土地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城镇化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的征地问题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集体所有。在集体所有制下,“谁”真正拥有土地实际上是不明晰的。农民对土地拥有名义的成员权,但处分权属于村组织或乡组织。农民的承包权直接放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与支配,但这种占有占有与支配是有限的。农民身处集体之中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因农村劳动力流动从集体中分离,其土地权在无法转让的情况下,只好无常放弃。在制度缺失背景下,农民“人走权失”,“退出权”被剥夺,土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由于集体经济组织人与政府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加之农村集体所有权受制于国家土地所有权,所以,集体经济组织人对农民利益的维护极其有限。长期以来,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设计时,着重于保护集体利益和权利,而忽视对集体中的个体权利的保障,导致在公共权利管理不完善情况下也缺少私人权利对公共权利的监督。

2、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应为该地被征收前三年年均产值的6~10倍”,“而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年均产值的十五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年均产值的三十倍”。若当前农村土地每亩种普通的经济作物的年产值为1000元左右,根据征地补偿安置的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也不过3万元,明显低于市场价值,难以保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保持与改善。

四、城镇化进程中国土资源管理土地征收的对策

1、明确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界定为农民按份共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按份分割农地所有权的权利,农民按份共有的农地权利可以合法继承或转让、抵押、赠送,进而明晰人地关系。实习农民按份共有制的规范操作可以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农民可以凭借股权参与土地决策与限制“公权”对“私权”的侵害。土地股份制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处置权进一步分开。这样,就改变了集体土地不便于流动的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市场将进一步发育,有利于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提高土地征收的支付价格。当前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普遍偏低,因此在制定土地征收补偿时,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土地区位和周边投资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等因素,而现行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只有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征收补偿范围过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利。因此,要真正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细化土地征收补偿项目,适当扩大补偿范围。在制定和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时,必须综合考虑被征收土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对被征收土地公平分等定级,制定合理的土地价格评估方法,可以参照经营性农地转用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

3、完善征地农民的保障体系。在当前情况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建立在短期内可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而在长期内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系。(1)建立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征地农民应根据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养老形式。(2)建立适当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3)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失地农民,应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一是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政府与民间结合,强化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区经济、企业、慈善机构及个人等方面的捐助,充实失地农民医疗救助基金。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商业保险,可以为失地农民投保团体大病保险等。

结束语

在实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使土地资源利用合理化、规范化,保障国土资源整体的管控在一个科学化的环境中实施,才能最终达到国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国土资源管理与人们生产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要想做好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努力合作。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做好国土资源管理,以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已经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科学、合理的分配土地,掌握经济发展的重心,依据地域以及城市的不同,能够划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中心,积极主动的配合国家分配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但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管理人员为使自身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会占有部分土地资源,在未经国家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占用国家土地[1]。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国家为提高村民的住宅质量,将会分配当地部分土地,然而,管理人员并没有合理的分配国家土地,为谋取更多的利润,将国家分配的土地资源用于其它建设用地。此外,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关证件,无法证明土地所有权,并且监督和管理力度缺失,土地的私有化越来越严重,这会违背国家土地法的基本要求。

二、新时期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

(一)全面贯彻落实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

在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并且保护耕地不受侵犯。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人口数量较多,用地量较大,耕地较少。因此基于以上土地现状,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落实土地保护基本国策,还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以保护耕地不受侵犯。

(二)树立节约、集约理念

首先,要想做好国土资源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应当严格依据国家供地基本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水、电、气等方面,进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部分国家禁止开发的项目,严禁供地,并且应始终坚持节约理念,以节约每一寸耕地资源。

其次,管理人员应树立集约理念,转变以往的用地观念,完善用地方式,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使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以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应做好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产业布置格局,依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以及废弃土地,使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体系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强化信息的透明度,增加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机会,进而在服务体系中,能够向人民群众公开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相关政策以及行政办理的注意事项等等,以增加国土信息的透明度。此外,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信息查询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通过信息反馈,管理人员能够吸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有利于政务公开制度建设,并且能够达到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求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流程,以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因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例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交流会议以及座谈会议等等,增加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机会,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

此外,管理部门的领导阶层应定期参加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国际交流会议,吸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且引进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管理人才更好的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

(五)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

现阶段,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出让地以及用地行为,管理人员应对出让地的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例如,出让土地方式以及出让底价方面,进而确保土地出让行为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此外,管理人员应当明确监督和管理的重点,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应当重点进行管理,明确下级人员监管的具体职责,对于部分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加大处罚力度,最大限度的降低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几率。

(六)国家应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为有效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应当给予管理部门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加快管理工作的进程,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新时期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我们能够看出,国土资源管理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阻碍国土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因此,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此外,国家应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而确保国土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

篇13

当前,在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中确实存在对违法违纪责任人“处分都太轻”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违法当事人刑事责任的不移送;该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的不提处分建议;有的处分建议随意降低处分档次;有的地方对乡镇以下干部能够提出处分建议,而对违法违纪行为涉及的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难以提出处分建议;特别是有相当一些处理建议被搁置,得不到落实。因此,使“违法违纪者不会知所警诫”,既影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也损害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形象。为认真贯彻落实朱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依法严肃追究违法违纪责任人的责任,维护法律权威,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朱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批示精神上来,并将批示尽快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向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报。要充分认识“处分都太轻”的严重危害性,克服畏难情绪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倾向,切实做好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并对《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查结案件的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和移送案件审结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执法监察工作及案件查处工作的领导,部门正职是行政执法的第一责任人,对执法监察工作及案件查处工作负首要责任。分管负责人要亲自抓,把主要精力用于执法监察工作。执法监察机构在调查案件时,要围绕“既处理事又处理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最终的调查报告要有对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处理意见。调整执法监察工作的考核内容,不仅要考核案件查处工作中的立案率、结案率,也要考核处分建议率、移送率,要坚决改变过去“查事不查人”的局面。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都要确立各自的立案范围,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对本级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不查处的,上级机关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切实实行案件查处逐级上报备案制度。凡涉及追究违法当事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案件,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将查结案件的有关情况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下一级上报备案案件的定性、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分建议书和犯罪案件移送书予以审查。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违法违纪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明显不当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处分、刑事处罚建议,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撤销并依法处理。对查处案件不力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对上级交办的案件敷衍塞责或拖着不办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