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变电知识培训

变电知识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5: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变电知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变电知识培训

篇1

通过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我对便利店的发展历史、管理体制、总体规划等概况有了大体的认识,并且对贵烟跨越和贵烟萃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了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加强便利店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应该对便利店销售知识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学习。在公司培训中,我做到“本不离手、问不离口”,把培训中的要点、难点进行记录,并通过积极提问进行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加强行业理论及行业技能的学习,努力成为一名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人。

篇2

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是指电网企业组织内对调度系统专业培训的战略规划。调度系统培训规划必须密切结合电网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资源与员工素质基础的基础上,从调度系统技术发展和岗位培养需求出发,科学客观、适当超前地确定调度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目标,有效支持调度系统管理工作。

一、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安全、优质、经济、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南方五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38亿千瓦时,最高负荷2.28亿千瓦,区内电源装机3.2亿千瓦,全网将形成以直流为主的跨省区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规模达6250万千瓦,并将分为2-3个独立的同步电网,呈现出全新的网架形态。交直流输电混合运行,大型水电站群、百万级火电机组、核电等先进技术的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量接入,可控串补、AGC、AVC等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保护、自动化、通信等二次技术的融合,对调度系统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研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调度系统管理和技术培训,培养一支在规模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与电网发展相适应的调度人才队伍,是电网公司特别是各级系统运行部及调度机构立足当前、利于长远的重要任务。

二、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需关注三个方面的衔接关系

1.与电网公司培训规划的衔接关系。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南方电网公司人事部、人力资源部是干部培训和员工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出台了干部培训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员工培训规划,提出了培训的方向和总体规模目标,是对各分子公司干部及员工培训的宏观性指导文件。调度系统是电网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细分为调度运行、运行方式、发电调度、水库调度、继电保护、电力通信、调度自动化、综合支持等业务领域,无论是在细分专业上还是在网省地(县)各层级的调度系统人员能力素质培训需求上都存在差异性。因此,调度系统培训规划作为专业培训规划,一方面,必须有效承接电网公司的培训规划宏观目标,全面落实公司相关培训规划的任务,体现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细化分析调度系统业务各专业以及各层级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发展的需求特点,在培训目标、培训任务、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指导各层级系统运行部(调度)和相关运行值班单位开展培训工作。

2.与电网发展规划、技术发展规划、人力资源配置的衔接关系。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调度系统培训规划必须符合电网发展规划、技术规划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适度超前以发挥对电网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要做好调度系统团队人力资源需求测算。要根据电网发展规划,科学评估员工队伍的增量。同时,由于调度系统业务的自身业务特点和团队素质能力特点,各级系统运行部(调度)作为人才的高地,还肩负着向公司其他部门和单位输送人才的任务。因此,调度系统团队的增量应包括纯增量――根据电网发展而必须增加的人力配置,以及潜在增量――为公司输送人才发生的人力资源补充,根据多年数据评估,潜在增量一般为10%左右。做好对人员增量的培训规划,为电网发展做好适当的人力资源储备。二是要根据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如:3G绿色电网发展技术、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快速控制保护技术、二次设备集成技术等新技术发展方向,强化新技术应用的培训,为电网运行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发展做好智力储备。

3.与培训需求、培训能力的衔接关系。南方电网各级系统运行部承担着系统运行管理职能,各级调度机构承担着调度生产业务,合署办公。一方面,调度系统培训规划从全局上要充分体现公司对调度系统业务相关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层级的系统运行管理及调度生产业务以及不同电网层级、不同区域电网的技术应用对员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的差异,多渠道地开展针对性调研,全面掌握调度系统各层级、各专业、各类员工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培训规划是一个特定时期内对将要进行的培训工作预先拟订的规划,是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依据,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层级、各单位年度培训计划的饱和度和可执行性,避免因规划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另外,随着电网和技术的发展,规划将不可避免地与实际培训需求和培训能力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故必须建立培训规划滚动修编机制。

三、专业培训规划应具备的框架体系

专业培训规划是大型企业子专业领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文件,是一个涉及面广、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一,从培训业务管理的角度上,作为专业培训规划,在宏观层面应承接公司发展和子专业领域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实施层面上需明确未来时期内的主要培训任务、重点工作、保证措施与机制、实施步骤等内容。一般应包括:现状分析及发展要求、规划目标和实施路径、规划任务、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四大主体部分。

第二,从培训规划实施主体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在四大主体部分应对本企业各层级单位进行纵向分析和定位,分别明确各培训主体需实施的规划任务。

第三,从培训对象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在规划任务上,在分别明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新到岗人员的培训规模和目标的基础上,需针对内部细分专业制定培训班、课程建设等任务。

第四,从培训资源建设的角度上,应明确各层级单位的培训管理、各专业培训课程、内外部师资、培训平台、培训网络等子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各规划年的建设任务,以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能力。

第五,从培训规划管控的角度上,子专业领域培训规划应具体评估各培训任务的完成时间、费用概算等因素,为培训主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申请年度培训费用提供依据。同时,还应明确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的衔接以及规划定期修编等机制,以确保培训规划的有效落地。

四、南方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实践

2013年底,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印发了《2014-2017年调度系统教育培训规划》,总结分析调度系统培训工作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框架下,提出了调度系统2014-2017年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目标,将公司培训管理要求与调度系统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较好地满足了电网调度系统近期培训需求及远期专业发展要求,是推进调度系统创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也是规范和加强南方电网调度系统未来四年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编制主要实践经验可归纳总结为五个方面。

1.分层分类,开展深入量化调研分析。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和调研问卷等调研手段,从总调、中调、地调、县调四个层级开展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网省地系统运行部领导、培训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调度员、新入职员工。收集各类人员及各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各级调度机构的培训体系现状,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绩效改进要求等,量化分析目前调度系统培训工作在培训制度建设、培训管理人员配备、培训计划管理、培训师资队伍、培训课件开发、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形成调研报告。

2.总结借鉴,构建先进的培训规划目标。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工作组总结了调度系统培训近年来在共享培训班、电子化标准课件开发、培训教材及题库建设、专业竞赛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学习借鉴法国RTE电网公司、中华电力、大亚湾核电站、南方航空公司等企业对关键运行岗位人员培训的经验,提出了构建与南方电网公司打造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相适应,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目标:关注打造“安全、责任、共享、发展”调度特色教育培训品牌。

3.多维扫描,细化明确了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对培训管理、课程、师资、基地、网络等培训要素的现状进行盘点,在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框架下,结合调度系统专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关注“系统运行管理能力、技术提升能力、技能实操能力、员工适岗能力”,完善一体化的“管理、课程、师资、专业培训平台、培训网络”等五个子系统,构建调度系统一体化培训管理体系的规划目标,形成与公司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互补、具有调度特色的调度系统一体化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以规范调度系统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以一规划(培训规划)、一报告(调研报告)、一附表(规划任务表),明确培训任务。规划任务编制深度参见附表示例。

4.统筹协调,调动各层级各专业深度参与。电网调度系统培训规划是个系统工程,参与单位多、周期长、任务重。网公司系统运行部作为调度系统培训规划编制的组织单位,部领导亲自主持培训规划的编制,成立了由各个专业部门专家组成的项目工作组,各专业专家深度参与在需求调研、规划设计、评审把关、规划落地等关键环节,重点做好培训规划的顶层设计,确保培训规划的科学性。同时,统筹组织省(区)系统运行部和部分地区系统运行部参与培训规划的研讨,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见,提高培训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篇3

美国上市公司-----亿元级外企、IT培训领军企业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一、达内国际集团简介

达内国际集团是中国IT职业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国IT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4月3日,达内国际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实训外,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同样致力于IT 人才输送、教育平台建设、软件研发等综合服务。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实训中心、软件研发中心、软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务模块达内国际集团逐渐形成以IT培训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职业教育及人才服务领导品牌。

达内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中心由软件专家负责运营,课程设计引进北美先进技术,贴近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北美海外专家与来自IBM、华为、用友、亚信、东软等国内外名企的一线实战专家担任讲师,以确保高端培训效果。达内在课程设计与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开创“零首付、低押金,就业后付款”的信贷就业模式先河,改革培训模式保持培训规模扩大的同时确保90%以上的就业率,同时高质量就业。

二、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合作

从创建之初,达内国际集团就非常重视与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经过13年辛勤的耕耘,达内国际集团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 达内先后与全国500多所大学的计算机或软件学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其中20%以上为211重点大学,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达内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包括北大软件学院在内的7所院校建立软件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近年来,达内加强了与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强化实训实习以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实战型业务水平的提升都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内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达内在全国建立5大软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顾问每天不断与全国上万家企业保持联系和沟通。通过13年达内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达内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人才推荐,人才定制培养、人才租赁与外包、校园招聘、IT猎头、企业内训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达内与全国5万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个月在达内全国中心有近600场的企业双选会,达内还会定期做专场招聘会,正是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达内学员保持行业的学员就业率,2014年实现了95%以上的就业率。

三、达内国际集团主要业绩:

达内国际集团作为中国高端IT培训的翘楚,从创业之初就倡导 “诚信、创新、开放、合作”的企业文化,同时经营战略一直都保持经营模式和产品保持行业的一步:率先在美国上市家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推出“先就业,后付款”IT信贷就业培训的IT职业教育;率先获得国际风险投资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入选“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由IT技术专家建立和运营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全面开放课堂,随时真课试听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与“211工程”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真实披露学员就业率、就业品质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开辟高端课程,培养IT白领、金领的IT职业教育机构;率先完全真实公开师资背景的IT职业教育机构。

达内国际集团由于优秀的教学效果、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倾力公益事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近年来达内荣获了各界机构的颁奖:达内是业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连续4年入选德勤评选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公司”、“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中关村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教委联合评为“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被《计算机世界》评选的“就业服务杰出贡献奖”、被《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影响力培训机构奖”、被搜狐评为“中国十大教育集团”、被腾讯评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影响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兴电子等企业被欧美同学会评为中国海外归国人员创业“腾飞奖”中国50强优秀企业、2011年获得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教育行业“领军企业”2012年9月获凤凰网、网易财经、影响力峰会组委会评选的“2012年度信赖企业”大奖、2012、2013年 荣获普华永道和高企协颁发“2011中关村高成长企业100”。2013年荣获智联招聘中国年度雇主“北京30强”企业等大奖。

四、达内国际集团IT培训课程:

1、java培训-----------java工程师;

2、UI培训-----------UI大咖设计师;

3、Android培训-----------安卓工程师;

4、IOS培训-----------IOS软件工程师;

5、Web培训-----------Web前端工程师;

6、HTML5培训-----------前端互联网工程师;

7、会计培训-----------主办会计师;

8、网络营销培训-----------网络营销经理师;

9、unity培训-----------Unity3D工程师;

10、大数据培训-----------大数据工程师;

11、PHP培训-----------PHP开发工程师;

12、嵌入式培训-----------嵌入式工程师;

13、软件测试培训-----------软件测试工程师;

14、C++培训-----------C++软件工程师

15、linux培训-----------linux运维工程师

16、Net培训-----------Net开发工程师

五、达内国际集团就业:

1、2016-02-17-------- 中南大学学生参加达内C++培训,成功转型9万年薪入职软通动力;

2、2016-02-16-------小学教师参加达内PHP培训,成功转型薪资翻3倍获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成功入职外资软件企业;

4、2016-01-25-------电气工程师参加达内网络营销培训,成功转行获9k月薪入职搜房网;

5、2016-01-08--------公务员不干枯燥工作参加达内培训,转型网络营销师获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设计师遇瓶颈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薪资飙升2倍多获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学员参加达内iOS培训,获10W年薪赢在职场起点;

8、2015-12-28-----中国计量大学大三学员参加达内UI设计培训,获月薪12K入职offer;

9、2015-12-18-----机械专业学员零基础参加达内PHP培训,获7K月薪成功转行;

10、2015-12-25------应届生参加达内java培训获7K月薪入职敦煌网;

 

六、达内国际集团各校区分布及具体地址:

   北京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8245

北京市(海淀区):

1、达内北京中关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2、达内北京大数据中心才高大数据: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中鼎大厦B座7—8层

3、达内北京万寿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文博大厦二层

4、达内北京清华园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小关街120号万盛商务会馆A区三层

5、达内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乙12号天作国际大厦三层

6、达内北京海淀园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7、达内北京网络营销中心网络营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68号紫金大厦6层

北京市(朝阳区):

1、达内北京潘家园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松榆北路7号院11号楼建业苑6层

2、达内北京亚运村中心软件测试:

---北京市朝阳区南沙滩66号院1号楼3层达内科技测试学院

3、达内北京会计中心会计: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二层

北京市(东城区):

1、达内北京南锣鼓巷校区UED: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3层

2、达内北京天坛中心Linux云计算、Pyhton、红帽认证:

---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6号珍贝大厦西侧三层

3、达内北京广渠门中心C++/嵌入式:

篇4

作者简介:胡业红(1973-),女,安徽贵池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副书记兼副主任,工程师,政工师;叶良明(1972-),男,安徽铜陵人,铜陵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安徽 铜陵 244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48-02

随着用电市场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变电运行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完善变电运行培训工作,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绩,加强变电站班组安全建设,是适应电网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面对人员结构由退伍军人、中专技校毕业生及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组成的复杂结构,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日益变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变电设备,将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列为工区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并就如何分层次、全方位、与时俱进的做好变电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积极采取相关配套培训措施,力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细处。

一、培训人员的结构层次及相应培训办法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人员结构为:本科及以上人员19名,退伍军人12名,中专技校毕业人员37名,其他人员9名;技师34名,高级工29名,中级工12名,如图1所示。220kV集控站3座,500kV变电站1座,独立220kV变电站1座,其中在建220kV智能化变电站1座。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结合工区人员结构特点、变电设备发展趋势、变电专业人员所需重点知识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培训工作。

1.对大专院校学生的培训

(1)开展“青年阳光成长计划”。以建立《青年个人成长档案》为基础,每年对其成长档案进行一次考评修正,并竭力推荐优秀人才作为公司后备干部人选或入选公司青年人才库。此活动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次是三年阶段性计划,第二层次是年度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由青年个人与工区共同协商制定,以保证制定出切合青年员工自身实际,可实行、可持续、可完成的计划。

(2)实行“一抓、三推进”培训模式。“一抓、三推进”,即抓实际技能和强化、前推、实训三推进的培训管理模式,旨在使青年员工快速适应运行岗位需要,促使他们巩固理论水平,提升业务技能,将理论和现场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一抓:以抓新员工综合业务技能提升为重点。近年来进入变电的新员工基本上都是本科毕业,其基本理论水平已达到一定层次,但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的业务技能。三推进:采取“强化、前推、实训”的培训模式,多途径提升新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

(3)加强新员工思想教育。要注意新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历较高的职工,容易产生不安心本岗位工作、向往走上管理岗位的心态。作为工区层面,应当充分理解和明确支持他们想“挑大梁”的想法,同时要进行耐心、正确地引导。要使他们认识到路要一步一步走,想“挑大梁”、担重任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但必须先打好基础。懂业务、熟悉基层是栋梁人才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必须老老实实接受培训,认认真真学好业务,时时事事遵章守制。要使他们认识到书本理论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距离,书本知识学得再好也不应自以为是,还需要虚心向师傅们学习。

2.对复转军人的培训

(1)培训“起点要低”,要从最基础的点滴知识入手。在低起点安排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急用先学。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降低学习难度,让学员一学就会,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实施培训时“步幅要小、频率要高、讲解要透、回头要多”,即对复员专业军人的培训工作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增加讲课频次,每次讲解的内容要少,以利于记忆;讲课时要努力把问题讲清讲透,尽力使学员听清楚、弄明白。如果涉及专业理论,一时无法使学员明白,就要用非专业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员基本清楚就可以,甚至可以要求学员先记住如何做,千万不要因学员听不懂而放弃培训。对讲解过的问题要多复查,对学员没有掌握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课。这样可以让学员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使他们感受到通过努力可以学会运行知识。

3.对中专技校生的培训

现在工区内的中专、技校人员皆为2005年以前毕业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大多较长,在班组可谓“老师傅”了。此类员工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深入。为此,新老员工之间可以实行交叉培训,既由工区创造条件使他们共同探究问题,互为师徒,争取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培训的主要手段及成效

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根据工区人员情况及工作性质,在总结历年来培训工作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多举措、大力度的培训手段,多管齐下,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培训的基础上全方位、多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相较于往年取得了更大的收获(见表1)。

2011年以来,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加大了培训力度与幅度,从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与努力,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的员工培训工作有了明显成效,培训成果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见图2、图3)。

图3为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近三年来每季度培训次数的比较,可见,2011年每季度培训次数比往年明显增加,培训力度明显加大。

图4为自2007年至2011年以来的各年平均每次参加培训人数的比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的平均培训为9人/次,而2011年平均培训已达到20人/次。由此可见,现在培训的覆盖面大大扩大,受训人员持续增多,大幅度提升了培训的目的与效用。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其人数比例已从2007年的50.8%增加到2011年的73.3%,可见,通过培训增强了变电员工的业务技能,使得一批人走向了主值班员岗位,提升了变电工区的整体业务能力。

三、今后开展培训的重点与方向

1.智能化变电站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对变电站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安徽省已建成2座智能化变电站,即合肥公司的110kV植物园变和淮北公司的110kV桓谭变,铜陵供电公司于2011年12月建设完成安徽省首座220kV智能化变电站滨江变,标志着铜陵供电公司已经迈入智能化进程。在国家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伟大构想与趋势下,变电运行人员迫切需要具备操作智能化设备、掌握智能设备原理、加强智能概念的相关能力,面对此种情况,铜陵供电公司变电工区组织开展多次智能化变电站知识讲座,安排人员参加智能设备生产厂家的调试工作,并积极组织、倡导员工自主学习智能化的相关知识,及时发放相关资料到各个班组,全力开展智能化培训,为做好迎接即将投运的智能化220kV滨江变的战前准备,也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实现储备力量。

2.培训措施

(1)挑选业务技能精湛、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首先介入智能变电站的相关工作中去,如参加厂家举办的培训课堂,参加厂家对设备的调试工作,积累丰富的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经验,之后由其对班组其他成员开展培训。

(2)加强新进大学生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且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可使其先了解、掌握智能化原理,再以点带面,在全站开展普及新知识。

篇5

一、序言

首先,现有教育模式与现场变电运行工作的差距。通过现场工作,不断与现场工人交接工作、了解情况,发现以下培训知识漏洞:

1)没有系统地介绍变电运行工作,例如: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中与变电检修工人的交接,与调度人员、高压试验人员的配合;2)没有全面的介绍变电运行岗位职责、工作制度等内容;3)没有专门的实际操作的操作讲解课件。

针对这三点,提出三步一体教学方式及其内容。“三步一体”包括:

第一步――认识变电站,主要内容是变电站的设备以及变电站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第二步――实际操作,主要讲解变电运行实操的操作、倒闸操作基础内容;

第三步――初级巡视,主要讲解设备巡视点,结合事故处理,更好的掌握变电站设备与变电站工作;

最后一体――一体化教学,将前三者结合起来,在仿真机上实际的训练,熟练并掌握变电站运行工作,并为变电运行技能比武大赛做准备。

“三步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实物是课件以及模拟实际操作的仿真系统。

二、认识变电站

认识变电站主要是让学员学会变电站的设备,并能应用到实际,同时了解变电站的工作与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以变电站岗位工作经验为例,基于变电站基本人员配置――值班员、副值班员、主值班员、值长、站长,所以应从其技能鉴定的角度培训其综合掌握变电站基础知识与岗位职责:

1、变电运行初级工,对应培训对象为新员工的培训。在当前现有的培训模式下加设安全措施布置的课程与生产MIS系统中的关于交接班填写等知识,以加强对设备的认识与事故预想的能力,使其在值班员阶段保证自身安全,成为工作上的实用型人才;

2、变电运行初级工,对应培训对象为站内值班员,即将升为副值班员的人员。由于现场副值班员任务主要是针对调度令填写倒闸操作票,并且作为倒闸操作的主要操作人员。任务繁重的备班时,需帮助当值班人员完成传动与验收工作。针对其的培训,应该在上一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培训风冷、站用电的基础知识与倒闸操作的知识,熟悉操作票注意事项,并让培训人员养成在五防机上审票的习惯;加设安全规程的课程及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更好地更快地完成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

3、变电运行中级工,对应培训对象为站内副值班员,即将升为主值班员人员培训。现场的主值班员多为监护人、审票人、开票人,所以在对其进行前两个项目考核通过后,针对其培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进行学习与练习鉴别错误倒闸操作票、改正错误倒闸操作票;

2)熟练掌握对第一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的填写

3)熟练掌握设备定级并能录入生产MIS系统;

4、变电运行高级工,对于站内主值班员,即将升为值班长的人员培训:经过在对其进行前三条项目考核通过后,旨在将其培养成综合性人才,再次对前三条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学习,吃透电网知识,规范其标准化用语及其标准化作业能力。

5、电运行技师及以上,针对更高层次的培训者,建议以讨论组形式,将困扰着在运行工作中的问题分享,争取通过这种方式集思广益的真正了解疑惑点、解决疑惑点。

三、实际操作课件

第二步、实际操作课件,主要讲解变电运行实操的操作基础、倒闸操作的内容,并且了解实际操作仿真系统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员逐步发现自身与现场的差距。在此培训中需要灌输以下知识点。

3.1对安全措施的重视

无论是在500kV变电站还是220kV的变电站,停送电倒闸操作很重要,安全措施也非常重要。现在安全措施会越来越受到各个局的重视,安全已经上升为一种安全理念,培训中心作为新员工入职之前感受企业文化的第一道窗口单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来贯彻落实安全理念,仿真学习中更需要强调安全与落实安全措施。

3.2传动、验收知识

检修班、高压试验班、仪表班、油务班、二次班组,他们完成任务后,都需要配合变电运行人员做传动试验及验收工作。这就要求变电运行人员对检修班、高压试验班、仪表班、油务班、二次班组的知识需要有一定的认知。

3.3风冷装置、站用电

在站内工作中,变电运行人员普遍对风冷装置以及站用电很疑惑,很有学习兴趣。但是对于这两点变电检修人员更为了解,所以学习电网知识并不局限专业化,尤其对变电运行人员来说,他们是电网运行第一线的工人,更应该多工种都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3.4缺陷记录、设备定级

变电运行这块的常规生产工作中,每次发现的缺陷均要求登入生产MIS系统进行记录。这时,需要对设备的定级了解,才能选择好此设备的缺陷等级。例如严重缺陷快速上报,一般缺陷按流程上报,这些细节却都是培训中的薄弱点,需要加强培训。

四、初级巡视

初级巡视,主要讲解设备巡视点,更好的掌握变电站设备与变电站工作,并且让学员接触到的事故处理。

在培训中,要灌输变电运行最基本岗位理念,举例如下:变电运行三宝

4.1变电运行之耐心等:听从调度指挥,等待调度命令

由于500kV网架属于国网华北网调管理,220kV网架一般属于中调管理,110kV属于地区供电局区调管理,所以当有停送电倒闸操作时,往往需要耐心的等待调令,那么做倒闸操作没有在仿真培训中那种点点鼠标、点点键盘就操作完成那么简单。

4.2变电运行三宝之细心做:与电为伍,头脑清醒,勿错间隔勿漏细节不能开错票

运行人员可以算是与电时刻在一起的电力工种。常规工作中,时时刻刻与带电设备一起,所以工作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正在工作,必须头脑清醒。副职操作时不能走错间隔,误入带电间隔;主值监护时,不能马虎大意,监护操作人做好倒闸操作。

4.3变电运行三宝之强大责任心:保护电网安全的责任心指引日复一日的运行生活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变电站里的生活越来越枯燥乏味,没有停送电的时候,做日常的巡视、卫生、报表等日常工作。虽然每天满满当当的干活,但是如果没有责任心,容易导致失去细心,一时不慎便会酿成大错。

五、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中,结合前三步,做好练习。以初级工培训为例,巡视变电站发现异常――断路器接线触头发红发热。既能考核其对断路器设备结构掌握的程度,又能考察学习巡视的成果,同时能为接下来的事故处理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的事故做铺垫。

在巡视过程中,分层次的加入事故处理的知识点。掌握事故的原则不变――隔离故障、恢复送电。在培训的同时,一体化教学必须结合生产一线单位提出的改进意见随时调整培训内容。

六、总结

三步一体化教学方法及其内容,经过一年的试验阶段,反复修改与磨练,并结合生产一线单位的建议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对口考核的技能鉴定上进行了改进,此教学方法已经正式实施,收到了新入职员工与相关培训人员的好评。

参 考 文 献

篇6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214-01

当前,电力企业各变电站大都采用无人值班运行模式,由运维班(操巡队)管理多个变电站,这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但现阶段运维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变电站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断层较为明显。随着电力系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运维人员如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业务技能,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已成为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

1 变电站运维管理现状简析

1.1 管理水平不高

运维班(操巡队)班组长以往多以知识培训为主,对工作作风、班组文化培训较少,对自身管理水平提高重视不够。造成工作中指令下达不畅、配合协作困难、团队意识淡薄,班组长虽加大培训力度,但总体的培训效果不好。

1.2 培训方式单一

运维班(操巡队)日常工作繁重,培训工作也大多以书本式的课堂培训为主,鲜少有现场培训、实操培训等。再加上运维人员技能水平高低不一,培训内容很难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导致部分员工缺乏培训热情,工作失去积极性。

2 创新培训工作思路

(1)根据变电站“技能提升、通关培训”的工作要求,通过采用“三基+1”培训模式,以培训需求为抓手,以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基本作风培训为重点,以分层培训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培训工作,推动变电站运维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

(2)“三基+1”培训模式简介:第一个“三基”是指基本需求、基础知识、基本作风,第二个“1”是指针对运维人员岗位不同而采用的分层培训。

3 “三基+1”培训模式概述

3.1 基本需求

开展培训工作前期,主动征求专业管理部门意见、开展调查问卷、组织需求分析,充分了解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的特点。针对这些培训需求,结合不同的变电站运维人员岗位,分层级制定副值班员、正值班员、值班长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重点为变电专业急需、短板的知识。

3.2 基本知识

变电站生产运行是需要长期持续、稳定的进行,这就需要有安全作为根本保障,而变电站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就是安全生产的圣经和生命线。从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入手,切实可行的开展好安规和现场运规的深入学习和分析讨论。

(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是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基础,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每年新修编补充的部分开展好安全教育培训,结合现场工作做好分析。重点抓好两票三制的培训和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两票三制现场培训。

(2)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是变电站现场工作的技术指导,针对其中倒闸操作、智能化变电站设备运维和异常处理等内容,加强培训教学力度。根据运行规程的修编和补充的内容及时做好专题分析和业务技术培训问答,实现阶段考试、人人过关。

(3)加强现场培训力度。把各变电站的10kV开关柜、380V站用电、主变冷却器系统结构以及运维工作要求作为培训重点。利用设备换代改造的机会,及时请厂家、保护专业人员对保护的原理、报文、定值等进行讲解。利用设备停电检修机会,让有经验的人员协同技术薄弱的人员进行验收。

3.3 基本作风

当前形势下,个人基本作风、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培训中,改变以往重技能轻作风的理念,把企业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员工敬业爱岗、执行力和责任培养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3.4 分层培训

(1)副值班员从最基本的运行维护、工器具维护使用方法、接线图、简单的单一操作出发,进行班中培训。单一的操作看起来似乎简单,例如10kV开关停送电,在这过程中包含很多的知识点,其中有一次操作的先后顺序意义何在,控制保险、重合闸压板、合闸储能保险、检查项目、异常信号的含义。

(2)正值班员从立足本职出发,熟悉自身工作流程开始,熟练进行倒闸操作、工作票的办理,而后精通各种事故处理流程,熟练打印各种故障、故录信息,看懂故障报告,看懂是什么保护出口,故障测距是多少。培训内容应包涵操作票、工作票、系统网络、事故处理等,例如复杂倒闸操作票填写、系统运行方式、二次网络接线等。可以让有提升潜质的正值班员值班长的岗位,提升员工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篇7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35-01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已经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与工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保证用电安全成了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变电运行中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管理者应改变传统观念,不能一味追求利益,而应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使用者带来便利条件,同时应该重视变电运行的安全,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阐述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变电运行中的不安全性

1.1 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隐患

变电站工作运用到较多物理学与最新科技的知识,对操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素养要求较高,必须保证操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每一个环节做到无纰漏、无失误。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提高员工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制定相关奖惩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在操作上减少失误的发生。

1.2 管理者观念对变电运行造成的隐患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管理者缺乏科学管理意识,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故障,不能第一时间对设备进行改进。同时缺乏对变电运行安全的认识。所以在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中,管理者需要改变管理观念,增强对专业人士的培养,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集中化管理设备与专业人才,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的合理开展。

1.3 设备使用隐患

首先,一些管理者追求利益,使用不合格产品,增加了设备故障的不安全性;其次由于变电站使用设备较为分散,不利于集中化管理,所以导致管理者与维修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修理,从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发生;最后,由于管理者对设备管理意识不强,无法做到设备定时维护,给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1.4 我国电网发展的局限性

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我国环状配电网还不可以局部停电,而人工操作不仅失误大大增加,更会延长检测、分析与维修的时间,影响工业与人民生活的正常用电。由于这个原因更加侧面反映出了发展变电运行安全,因为变电运行安全是运用自动化控制的技术,增加电压的稳定性,保证我国电网的供电平衡,增加输出电功率的利用率。

2 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

2.1 提高工作人员各方面的能力

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检查要做到严肃认真。在施工前,需要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知识储备状况等进行检查,减少施工人员因自身状况不适而造成操作失误,给他人和自身带来伤害,另外,应保证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的知识储备,有对应的应急措施处理,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人员做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应该有着对专业化设备的一定了解,才能更好的驾驭机器设备。这就要求了企业领导干部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加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自身知识储备。管理者应对技术工人加大监督,聘用专业人士,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开展。

2.2 加强工作人员岗位培训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应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为主,按照面生产、联系实际、按需培训、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方法。

2.3 安全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形式来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工作,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其实针对每个人岗位的特点,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与奖罚机制挂钩,再次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运行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了解及掌握,并对技术能灵活运用。

3 具体实施中的改善

1)统筹规划,科学开展选型设计。首先需要管理者合理的规划管理,合理分配各个部门的分工,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多方了解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开展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产品展示会等,对自身电网进行合理的保护。其次,要对硬件把关严格,不要因为价格的低廉去选择不合格的元件,这不仅会大大增加电力系统的危险性,更会使电力自动化失误次数增加,运行成本增加并且对公民、企业用电造成不便。最后,经常对电力系统或保护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各个环节平稳运行。

2)完善调试安装,确保各设备协调配合。由于新装备的性能不稳,并且对相应的电力系统匹配程度不够了解,需要相关人员对新配的保护系统进行质检与效验,以保证所选择的保护系统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来保护所匹配的电力系统。另外,由于是使用了自动化控制技术,难免会用到计算机,所以应该有按避雷针等安全措施。进行模拟实验是必要的检测两者是否匹配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硬件软件设施进行严格把关,设置良好的运行环境。

3)依据安全保护要求强化验收投运及运行维护。电力系统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应用到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维护时用到多方专业的结合,如机械工程、工程绘图、电气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等,这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并且各个环节的严格要求,不能出一丝披露,否则可能出现蝴蝶效应。在强化验收的过程中做到严格有序。经过多次实验,在实践中寻找不足,改正不足发展保护系统的优点,发挥保护系统最大的潜能来保护电力系统,保证其系统的平稳运行。

4)丰富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需要多专业的协调与配合,所以需要多方人才的参与,无论是验收、投运还是运行维护,都少不了专业知识的运用。所以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学习,善于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使用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耐心有毅力,使变电站变电运行安全技术不断完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护变电运行的安全实施不是简单的一项操作,而是一项完整、有序的操作系统,保证变电运行的平稳与安全需要管理者、操作人员、规划者与监督者全方位共同努力。同时国家应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在维护变电运行安全的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管理者应做好管理工作,培养高新科技人才,加强操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与素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积极性,监督者应做好全方位监督工作。只有做到每一个环节的环环紧扣与无纰漏,才能使变电安全运行,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减少危险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为期一个月的广东电网公司培训之后,我被分到了供电局变电一部,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我是读电力专业的,所以我十分热爱这个部门,而且部门的同事事踏实的作风和专业的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到变电一部之后,部门马上为我们定下了培训计划。各个班站的老师傅为我们新人讲解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点。变电一部在给我们介绍一些电力行业的基本知识时,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形象深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讲解中利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补充,以便我们理解,尤其是详细交接了变电站电网接线方式。变电一部的同事则是全图片解释,利用从现场环境下拍下的各种变电站使用一次设备图片及给我们解释变电站里运行设备和各种运行方式。《安规》课程让我了解到在高压设备的危险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最好措施就是学好和严守《安规》。

在变电一部只呆了一个星期,根据变电一部的培训计划,我九月初被分到了500kv横沥变电站进行为期二个月的集中培训。被安排到横沥站培训的一共有十个新同事,五男五女。培训采取参观与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变电站值班员工作的同时抽空做我们的授课老师。这次集中培训的内容有别与广东电网公司和局里的培训,我们来这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变电基础知识。由于是小班培训,加上变电站实地环境的影响,我们学得特别快。在摸清各个设备的名称、位置后,我们对变电系统的运作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培训打下了一个基矗变电一部对我们这个培训也是十分重视,早早制定了培训计划表,与横沥站的培训表相互结合,值班员正是根据这个培训日程表按部就班地为我们上课。我们的培训严格按变电站的规章进行,不可迟到早退,不可乱闯高压场地,不可乱碰设备,没有班长的批准,不能离开变电站。要求是严格的,因此我们培训之初都格外小心,生怕给横沥站添麻烦。我们的培训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开始和进行的。

由于横沥变电站采取四天一期班的工作方式,因此我们的培训也是四天一期这样开展着。第一期班由叶容慧副班长和叶洪清前辈为我们授课,介绍并让我们熟悉了本站的基本情况、结合《安规》讲述本站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介绍本站有关的规章制度、

介绍横沥站主接线图、介绍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简述本站现有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特点、参数及日常巡视和特巡项目,讲述各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等等。自第一期班开始,我们开始每个星期都默画一张一次接线图,由于熟练了,画图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快,从开始的一个上午,到后来,我们只用四十五分钟就可以画好一张图纸了。

第二期班由翟前辈为我们授课,讲了500kvh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220kvgis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巡视项目、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三期班为我们讲横沥站的变压器。通过课堂上两位前辈精彩的讲解和课后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变电站这一环节学得很透,变压器(主变及站用变)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巡视项目;主变主要技术参数;变压器的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我们都一一掌握了。

接下来由陈副值班长和周前辈为我们介绍横沥站主要的一次设备,这期班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ct、cvt、pt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电抗器、电容器的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避雷器、阻波器、oy构造原理、作用、巡视项目、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为了我们更快更好掌握知识,值班的师兄也非常配合授课同事的工作,百忙中抽时间陪我们下高压区实地讲解,我们全体实习员工都非常感动。

篇9

1 考试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在Visual Studio 2008中的Visual C#.NET平台上开发,采用C/S模式连接教练员机和学员机之间的数据通信[2]。试题库分为理论知识、倒闸操作和事故演练三大类。前者考核学员对电网日常规程、倒闸和事故理论知识的掌握,后二者考核学员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组合式的试卷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考核,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考试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 分模块具体实现

2.1 理论知识考试

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日常值班主要工作[3]有:值班、交接班、巡回检查、运行监盘与抄录表计、倒闸操作、异常和事故处理。这些工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组成了理论知识考试的试题库。理论知识试题采用判断题题型,百分制形式,评分公式如下:

(1)

式中,N1为理论知识试题总数目;n1为正确答题数目;C1为理论知识分值权重;S1为理论知识得分。

2.2 倒闸操作考试

倒闸操作是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由一种运行状态变换到另一种运行状态、由一种运行方式变换到另一种运行方式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有序的设备操作。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4]。其主要工作有:断开或合上某些开关、刀闸、断开或合上某些直流操作回路、投入或退出某些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拉、合接地刀闸等。

倒闸操作时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1)操作中要按正确的顺序进行,不得造成事故;(2)尽量不影响或尽量少影响对用户的供电和系统的正常运行;(3)万一发生了事故,应使事故影响的范围尽量缩小。

根据以上倒闸操作的原则和基本操作方法,建立了操作规则库[5]。以线路停电和送电操作试题为例,图2为截取的郑州变电站500kv武郑一回线,图中,断路器5053的两侧隔离开关为505327和505317。

停电时,正确操作顺序为:确认跳开断路器5053后,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505317,后拉电源侧隔离开关505327;送电时操作顺序相反。操作顺序出错,则有可能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情况,甚至引起母线上全部负荷的大范围停电等事故。针对此线路,操作规则库中的对应内容如表1所示。

表中a、p、q分别为5053、505317、505327的当前状态,0是断开,1是闭合;a=p∧q、p=(-a)∧q、q=(-a)∧(-p)分别为5053、505317、505327的操作权限,0是不可操作,1是可以操作。从表中可得出,断路器5053可操作时,必要条件为隔离开关505317、505327均已闭合状态;隔离开关505317可操作时,必要条件为断路器5053断开,隔离开关505327闭合状态;隔离开关505327可操作时,必要条件为断路器5053和隔离开关505317均为断开状态。由此可见,操作规则库能够准确的验证操作顺序的正确性。倒闸考试计分时,根据相应设备状态所对应的操作权限判断正误。任意一步操作出错,则此题判为错误;操作顺序全部无误,判为此题正确。倒闸操作考试计分公式如下:

(2)

式中,N2为倒闸操作试题总数目;n2为正确操作的试题数目;C2为倒闸操作分值权重;S2为倒闸操作得分。变电站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中的防误操作,由培训系统的五防逻辑设计保证,系统只在学员操作中给予五防提示,但并不作为此变电站仿真培训的考试内容。

2.3 事故演练考试

变电站实际运行中事故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系统设置事故演练时,可设置一种或多种组合。应对事故的对策操作并不具有唯一性[6]。同一个事故可能有多种处理方式,但总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在符合操作规则的前提下,迅速排除事故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事故演练考试中,学员的每一步操作首先应经由操作规则库的验证,符合操作规则库的操作才是有效的操作。最后集合所有有效的操作步骤,与对策步骤库中的参考步骤比对,计算事故演练考试成绩,计分公式为:

(3)

式中,K为参考步骤总数目;k为正确操作的步骤数目;C3为事故演练分值权重;S3为事故演练得分。

对策步骤库中的参考步骤编写的主要原则为,变电站站长和老员工的经验,均是较适用于当前事故的处理步骤。其中,有学员必须进行的操作,也有允许学员自由选择的操作。因此,式(3)中的参考步骤总数目K并不是一个定值,而是根据学员的操作不同而变化。

3 结束语

此变电站仿真培训考试系统,能够根据学员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各类试题的分值权重进行灵活设置。学员最终总成绩为三类试题得分总和。实践证明此系统对学员进行的个性化培训考试,巩固了理论知识,加强了薄弱环节,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为变电站培训出优秀运行人员。

参考文献

[1]周有庆,周成林,彭红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物理仿真培训系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6(3):113-117.

[2]陈义飞,余雅峰,龚庆武.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中数据通信的实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0:143-146.

[3]韩亮,孙国安.500kv仿真培训软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0,12:207.

[4]张洪波,李秋燕.基于220kv集控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8):299-301.

[5]赵梓蓉.四川220kv变电站仿真培训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电力技术,2012,35(6):52-53

篇10

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式的提出

运维一体化培训“234”模式的概念

为更好开展运维一体化培训创新工作,特提出“234”模式,其中:“2”是指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的“两化”管理;“3”是指培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岗前培训、试点研究、岗位技能提升;“4”是指培训的四个步骤,分别为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和试点带动、学习团队提升弱项业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策略

分析现有体制下运行、检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培训管理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技能实训基地为依托,分阶段开展运维及检修人员技能培训;通过运维人员跟班学习、业务帮带、班组实践等步骤,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范围和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指标体系

建立两化三阶段四步骤的“234”培训创新模式,培养运维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运维人员现场培训考核体系,切实提高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确保培训取得成效。

运维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工作流程

具体培训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培训模式的实施

(1)优化培训组织模式,实现“两化”管理。部门培训管理一体化:将变电运行、维护性检修培训业务统一纳入变电运维中心,在部门管理层面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组织。班组培训管理一体化:在变电运维站内将运行和维护的培训职能归属同一班组,实现班组层面运维一体化培训的统一实施。

通过部门和班组两个管理层面分别统一和实施运维一体化培训,让员工有序进行现场实践培训,达到快速培养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C、D类检修维护的技能人才。

(2)创新技能培训三阶段四步骤的过程管理,快速培养运维人才。

①第一阶段:运维人员岗前培训――对运维人员开展以检修基本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第1步:分批次开展运维人员跟班学习,每批次分别从各变电运维站安排1-2人到检修班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采用“师带徒”的“一对一”帮带、组建学习型技能攻关团队等形式,检修部门为跟班学习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安排表”,详细安排每个培训阶段的学习安排,并为每位跟班人员安排一位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师傅负责每个培训项目作业卡编制以及作业卡内容理论讲解培训、现场实际技能操作培训,在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对所带徒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的学习。每个检修班组的师带徒成绩纳入班组月度培训统计。修试中心负责提取每对帮带人员技能难点,由本批次人员组成学习型团队,对技能难点进行技术攻关,由运检部相应专责组织对学习型团队进行技能考问或考核,实行逐个过关考试。

第2步:以业务帮带为手段,开展全体检修人员和运维人员培训。在跟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运维人员C、D类检修单元制、模块化培训课程。参加检修班组跟班学习的两名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结束后,负责对本运维站其余人员C、D类检修维护项目110个单元制、模块化课程的培训,通过单元制、模块化培训后,开展每个项目考核,直到使每位变电运维人员均能掌握C、D类检修维护工作内容。

变电运维中心组织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至变电维护班的人员进行变电运行业务的现场培训,现场培训内容包括各级调度规程、安规、两票实施细则、变电站运行基本知识、倒闸操作技能等,并指定正值以上人员与变电维护班人员签订师徒培训协议,并严格按照明细表的培训内容及完成时限进行培训,使检修人员逐步掌握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技能。达到变电站副值班员水平后,由变电运维中心组织考试,并经人资部确认相应任职资格。同时,变电维护班人员对运维人员进行维护性检修业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现场技能等。

②第二阶段:建立试点研究,以点带面。

第3步:以班组为单位,通过试点带动,开展技能实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清运维站为现场培训的试点,从检修试验中心抽调6名检修工作负责人(一次专业2人、二次专业2人、试验专业2人),加上清运维站原值班人员24人,共30人成立变电维护班,与清运维站合署办公,归属变电运维中心管辖;变电维护班人员会同清运维站运维人员,共同开展清运维站所管辖10个变电站(5个220kV站、5个110kV站)的110项单元制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等业务。变电维护班开展维护性检修工作时,由检修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由运维站人员担任工作班成员,开展倒闸操作时,由变电人员担任工作监护人,检修人员担任操作人员,通过交叉实践培训,以工作带培训,促进检修及运行专业相互融合。

其余各运维站同其组建帮带关系,由清运维站带动其它运维站人员的110项检修维护项目的单元制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帮带培训,全面促成运维业务的开展。

③第三阶段:岗位技能提升――重点攻克运维、检修人员知识及技能的薄弱环节。

第4步:建立帮带团队,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根据清运维站的实际运行情况,梳理运维、检修人员在运维体系工作中的业务薄弱项目,建立“专责(运检)+专业人员(检修)+运维人员”分专业团队帮带队伍,对变电维护班人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集中授课:采取“每周、每月”集中授课的方式,由专责和专业人员每月汇编典型运维消缺项目案例库,对团队内运维人员开展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项活动。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各专业团队分批次到检修基地开展部分维护性检修项目的实战演练。结合现场缺陷处理,开展省公司2013年82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实战演练。

专项培训后通过组织各运维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按计划,周期性调整各变电运维站人员到运维站,继续深入学习掌握110项运维一体化维护性检修项目内容。

构建现场培训考核体系

(1)现场培训激励政策。现场培训过程中,以“月”为单位,由各供电公司专业部室组成考核小组,对培训学员进行月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月度培训计划中所列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操作,对于连续3个月考核优秀者,按个人年度绩效+1分嘉奖;2次优秀,1次良好者,按个人年度绩效加0.5分嘉奖;考核1次不合格年度绩效扣0.5分。对每一位参与现场培训授课的人员,根据国网公司、国网福建电力等有关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定,发放授课津贴。

(2)优秀“师带徒”团队评选。成立评选小组:现场培训结束后,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运维检修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评选小组,负责运维一体化现场培训优秀“师带徒”团队的评选工作。

评选方式:由评选小组根据培训学员的月度考核成绩,以及班组、部门评价意见,选出培训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师带徒”帮带团队,各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颁发“优秀师带徒”证书。结果应用:获得优秀“师带徒”的帮带团队,优先推荐参与部门年度评先评优,且“师傅”在兼职教师选聘上享有优先权。

制定现场培训的评估反馈体系

(1)成立培训沟通反馈小组。各变电运维中心、检修试验中心以及人力资源部共同组成培训沟通反馈小组,负责制定现场培训方案、政策,组织、协调现场培训事宜。

(2)评估反馈方式。现场培训过程中,“师傅”负责以“月”为单位,填写《师徒协议跟踪监督卡》,每月反馈上个月的培训情况至沟通反馈小组处;

培训沟通反馈小组根据每月帮带团队反馈的月度培训及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月度培训报告,根据报告分析结果,调整下一个月的培训计划。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与改进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评估方法

在“两化三阶段四步”的培训过程中,定期对每个培训阶段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检查参培人员的知识及技能提升情况,由专业部室领导对培训人员及参培人员分别进行访谈,了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总结出经验,用于下一阶段的培训。

在试点实践过程中,每月定期评估生产运行各项指标,评估运维一体化建设对生产运行的改善成果。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改进

针对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利用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对运维人员开展设备结构、原理、检修工艺培训,同时将运维人员送到厂家,开展厂家带客户培训,全面提升运维人员技术水平。

组织调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运维人员开展不同负荷潮流、运行方式下电网运行的特点,同时开展操作票填写,促进操作票填写的正确性。

开展技术规程、技术标准专场培训,由省公司相关专家担任讲师,开展技术规程和标准培训与讨论,推动规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运维一体化培训的开展成效

精简人员及用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使变电运行人员从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运行管理工作,转变为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一次设备维护性检修、二次设备维护性检修等工作。检修人员从过去的只管检修、消缺,转变为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掌握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等,使运维人员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一个常规缺陷的处理为例,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2名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停电操作2-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电保护或一次设备消缺处理运行人员验收”等最少6个流程步骤,实行运维一体后,变电运维人员仅需经过“在巡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缺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后)审核(批)汇报进行现场处理”4个工作流程即可完成整个缺陷处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施专业管理前后流程的优化对比如图2所示。

篇1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变电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电网发展速度。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我国电网安全的运行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推出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转变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保障了电网安全的运行。

1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论述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和变电设备维修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是在变电设备维修过程中面对的大多数都是相同的变电设备,在具体的维修工作中又有着相互交叉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对我国电网的生产运行有着一定的限制。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就是基于现有机构模式、人员素质基础上,对现有变电运维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将原本需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业务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 当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以厦门供电公司为例)

厦门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体采用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双向渗透”。

2.1 变电运维工区开展维护性检修业务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开展相对简单的6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电容器接头发热处理、变压器轻微渗油处理、户外电气设备传动部位保养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实施10项业务技术技能较为复杂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SF6设备检漏、变压器等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维护、蓄电池维护更换等。

2.2 检修人员开展D类检修自许可及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

D类检修自许可适用于变电运维工区负责运维的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之外的业务;实施检修人员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配合刀闸遥控操作,提高操作效率。为减少复电等待时间,检修人员实施检修转冷备用操作的前提是本次停电其他的其他相关工作也已经结束

2.3 培训方式

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第一阶段借调开关、变压器、直流等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第一阶段64项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的技术技能培训,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方式为主,采用全员培训模式进行。第二阶段借调检修专业人员对运维工区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结合现场实际检修工作,以“边干边学”的传帮带形式,根据实际培训效果进行考试上岗。

检修人员培训:第一阶段组织检修运维工区人员分期集中培训,由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要求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具备工作票许可能力。第二阶段组织检修人员分期参加检修人员倒闸操作培训、考核,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采用集中培训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要求50%以上检修人员达到运行倒闸操作正值水平,各检修班组均具备独立开展检修操作能力。

3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电网中实施了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解决生产结构性缺员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作用,下面就对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增加了变电运行的工作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是由两个部门分工来完成的,需要不同的人员来进行分担,这种传统的电网运营工作量少以及安全风险系数较低。由于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需要由相同的部门同一技术人员进行完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3.2 运维人员专业素质不到位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对运维人员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在传统的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只需一种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在运维一体化中运维人员需要对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所有的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需要有效的提高运维人员的素质,这就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3.3 对安全控制有待加强

在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如果对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一定的改变,变电运行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变电设备的维修,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进行验收,不仅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职责进行了有效的划分,而且有着一定的监督对安全有着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实施运维一体化之后,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可能需要一个人进行承担,不仅不能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4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解决对策

4.1 加强培训工作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需要对相应的运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让运维人员不仅掌握变电运行的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变电维修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综合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运维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运行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还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培养出掌握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的全面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运维一体化。

4.2 建立相应的制度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一体化工作标准进行一定的管理。明确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作业,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还需要建立奖惩制度,定期的对运维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一定的考核,需要根据完成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进行一定的惩罚,不仅能够调动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实现运维一体化。

4.3 对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工作中,需要对原有的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增加运维班和巡视班,

运维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巡视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巡查。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运行和维修工作中的监督力度,需要将运维班分成运行和维修两种人员,两者进行有效的互相监督,独立的完成作业,并且还能对安全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能够达到人责一体化,进而发挥出了运维一体化的效果。

4.4 加强运维一体化班组的文化

在运维一体化实施初期阶段中,运维站的人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单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熟悉的工作习惯和文化素养,这就需要尽快的加强班组的文化建设,能够把每个人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统一的团队,并且还要让每位员工明确工作的目标。对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重视,要以体谅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并且对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尊重,能够有效的加强团队力量,在一个班组中,能够真正的做到目标明确,成员各司其职,能够发挥出班组文化建设的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作业的质量,并且还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维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要建立运维工作人员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篇12

作者简介:林美玲(1964-),女,浙江永康人,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发电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贵州 贵阳 55141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47-02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中培养人才理念由“应用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变,注重岗位能力培养。“变电设备检修”是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由于本课程是从理论、课程设计与实习三个环节进行施教,教学体制问题导致三个环节不协调,内容上有重复现象、时间安排上有矛盾,理论与实习完全脱节。基于此因,本次精品课程建设从岗位群出发,突出实践环节,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按需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实习,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按照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我们引入了校企合作的开发机制,深入企业,通过与现场技术专家及工作人员交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开发基于实际工作任务的学习项目,并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同时,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检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为以后从事有关电气检修、安装、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学科建设意义

行业办校的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应能适应行业制定的各种标准,满足就业需要。因此以“行业专家将贵州电力各地区实际工作环境分3大专业、9个专业类别、120个岗位培训标准”为准绳,对其通用、专业、岗位三个维度的培训标准进行提炼和升华,把本门课程建设成为既是体系完整的、满足学生就业所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使其系统学习的一门课程,又是专职岗位培训的好教材。通过学院丰富的网络资源共享,在“变电设备检修”岗位培训方面能为在职员工、转岗员工、新入企员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变电设备检修”精品课程建设中,以现场规程、规范、标准等内容为主线,按变电设备检修作业员的岗位维度需求进行项目训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从业能力,使学生符合企业用人岗位标准、提前了解相关岗位标准,提高了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学生实现了“零”距离岗位实习。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精品课程建设结合岗位标准整合重组传统模式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内容,创出的新模式是可行和实用的。近几年来,学院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和奖励制度,体现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变电设备检修”精品课程建设

1.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与短期的岗位培训的区别:它是高职高专的系统教学;它并非专一的“师傅带徒弟”那么单纯,需要用工作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为某一就业岗位奠定基础;它不是面向某一专长的技师、高级技师,仅仅是某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某一模块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初级能力。因此“变电设备检修”课程定位于:为“变电设备检修初级作业员”工作岗位人员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基本实践技能,即为初级专业水平。用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基本原理掌握变电设备的拆装、检修、维护方法和工艺要求,具备变电设备检修初级作业员岗位的基本能力,实现方法目标、专业目标和社会目标。

2.课程内容

在建设精品课时,注重课程的衔接,开设本课程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紧贴实际岗位标准,以够用为原则,设计工作任务以能检验为基准。所以在选取内容时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具有针对性,即适用于学院电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实习完钳工和电工工艺实习,具有一定操作技能。二是具有实用性,即按变电设备检修岗位职能体系标准,针对我院电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群,结合现场专家编制的实训项目,我院实训基地的条件,拟以设备为模块、业务技能为主线,通过专业知识融合于项目中的教学模式选取教学内容,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块,使学生的能力由弱到强,掌握变电设备检修岗位能力。

3.课程设计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改革原则,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训项目。在课程建设中,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通过变电设备检修现场规程、岗位维度和专业维度这条主线,设计训练项目。精品课小组成员到现场学习、调研,最后确定本精品课实训项目和模块,编写整体方案及单元设计、确定课程网站内涵。

4.教学方法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理论内容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工作原理利用动画、视频来讲解;参数教学采用现场参观与学生汇报的方式;设备检修采用六步教学法。当然,教无定法,情景交替,记忆犹新。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一是要循序渐进,技能训练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二是工作任务模块化;三是讲究理论知识与技能渗透性,通过任务的训练,在“做中学”,专业知识不断渗透到工作任务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理论并用于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学中做”,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亲自动手,感悟领会,不断提高能力。

5.实施条件

(1)资源条件。我院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实习室,服务于学院、南方电网多种岗位的培训,已成为贵州电网公司培训评价中心,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电力高职学院。目前我院与本课程相关的实习基地有钳工车间、电工工艺车间、电气设备检修车间、内线与照明实习室、高压电气试验实验室、变电设备检修实习场地、10kV配电线路实训场地、比例为1∶1的220kV实训变电站,同时拥有50多个多媒体教室用于现代信息教学,让学生在视频、音响、动漫的世界里认识变电设备外观、内部结构、动作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些内容,帮助学生记忆、掌握,真正做到见图如见物的效果。

我院在注重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按照“走出去,引进来”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实现“零距离”顶岗实习,与兄弟企业单位一起校企联合办校,达到双赢效果。在校外建立若干实习基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同时聘任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针对实际岗位的实训实习指导。

(2)师资条件。课程建设团队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一是专职教师,这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有高级工程师和高级讲师各2人、工程师4人、讲师6人、助理工程师2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评标专家1人。既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又有刚出校门不久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青年教师。二是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行家,这是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队伍。企业兼职教师共6人,均是在发、供电企业从事10年以上变电检修或管理的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些专、兼职教师不仅在教学上是好手,在科研项目上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初步统计,他们共计完成科研项目12项、编写教材18本、16篇、培训在岗人员若干期。

对于重在动手能力的变电设备检修课程来说,师资已具备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条件。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1.基于岗位,实施教学

本课程开展了基于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初步模式。教材只是一种参考依据,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内容的结构。让学生先走进实训室,第一步感性认识设备外观;第二步通过老师演示讲解,先教会学生做,学生可以边看边学,再讲怎么学教材的学习理念;第三步让学生自己动手,边做边学,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技能,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既解决了理论较差学生的学习,又满足了自学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依托行业,服务企业

我院承担着贵州电网公司在职岗位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因此要求教师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知工作岗位并掌握岗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这样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讲教材,要求教师利用暑假或抽调深入企业调研,以便对该课程合理设计实训项目,接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教师们向企业内行专家学习、交流,互长补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与企业合作编写了《供电企业五岗位培训与考核标准》(高级、中级、初级)、《供电企业五岗位培训标准理论教材》、《变电设备检修工培训教材》以及岗位试题库(请点击课程网站学习资源)、《高电压试验工培训教材》、《配电线路工培训教材》、《变压器检修工培训教材》。

3.校企结合,工学结合

本次课程单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贵州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技能职系变电设备检修作业员岗位维度培训标准》及《贵州电网公司地区供电局技能职系变电设备检修作业员专业维度培训标准》经现场专家讨论,结合教学实际条件、初级作业的要求而编制,完全符合现场需求,学生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实习。

4.教培兼容,突出技能

本课程对于在校生来说是所有电类专业基础的一个重要实训环节,而对于培训则是电网运行与检修中的一个岗位——变电设备检修,教学与培训相互兼容,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贴近现实,工作任务就是变电检修初级作业员的技能要求,突出了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为达到教学目的,理论知识、岗位规范、安全教育等等随着工作任务训练的完成而互相渗透、学习、掌握、消化。

5.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变电设备检修”精品课程建成后,经过实践得到了学生和职工的好评。对学生而言,其符合高职教育理念,贴近现场工作岗位;对学员而言,通过现场或远程网培训使合格率提高。发、供电企业专家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1)院内专家评价。该课程建设的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突出整合教学资源,按行业能力要求来架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坚持在强化学生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220kV实训变电站资源的优势,使工学结合形式多样、收效大,是该课程建设中形成的较为突出的特点。

该课程建设较有特色。经过课程改革后,内容充实了,目标明确,并能与实际的变电设备检修岗位能力相结合,这样职前职后能较好衔接,有利于就业。工作任务驱动理论教学,利用学院的变电站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学习成绩差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习,克服了厌学心理;实物现场使学习好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这门课程经过课程建设后,内容丰富,编排科学,繁简适当,在保证相当广泛的覆盖面的同时,又满足了变电设备检修岗位能力的要求。

(2)行业企业专家评价。为了检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邀请了多位行业企业专家对本门课程进行了跟进和考察。这些专家均是长期从电检修、试验、管理及培训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效果较好:一是培训考证合格率较高,二是新员工通过培训很快能上手工作,三是一般员工经过培训在技能上有进步。

来自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无疑是对“变电设备检修”精品课的肯定,这更加激励精品团队去更好地理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改革、建设本课程。

四、结束语

在精品课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行业发展速度快,对于新技术、新设备要加以补充,因此网站建设要不断维护和充实内涵;在线测试题库有待充实。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变电设备检修”精品课建设团队将本着这一精神,不断地学习、调研、探索、实践,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搭建新的课程体系架构。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带动我院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春球.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4-257.

[2]马振良.变电检修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李开勤,肖艳萍.电气设备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供电职业技能培训系列片第五集:变电检修——10kV真空断路器检修[M/CD].北京:中国电力音像电子出版社.

[5]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变电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13

作者简介:罗艳娟(1972-),女,云南大理人,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副教授;周宏宇(1981-),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工程师。(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62-02

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多年来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发、输、变、配、调五大专业。而变电专业又发展为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专业。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主要的生产运行单位之一,担负着变电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1]而变电检修[2]是维持电力系统正常工作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作最基本的保证。所谓变电运行人员主要指的是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巡视、倒闸操作与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而变电检修人员是指从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的专业人员。对应着变电运行与检修两个专业,各地有着相应的劳动组织构进行管理,并按照以上两个专业分别从安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调度规程等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相互合作、相互监督,为保障快速发展的电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在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3]所谓运维一体化,[4]就是改变传统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这种专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将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C、D类检修)业务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运维一体化有效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成功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5]

一、国内外变电运行与检修模式分析

发达国家电网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澳大利亚越网公司、英国国家电网公司、新加坡新能源电网公司等国际先进的电网公司调研发现,这些公司普遍建立了扁平化的设备运维组织体系,电网运行实行集中监控,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合一,设备专项检修工作实现社会化,电网企业生产核心业务精简而高效。

我国电力系统形成的现有变电运行与检修分开的模式与我国历史发展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主要是历史上我国电网基础薄弱,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运行倒闸操作频繁,生产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技能人员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我国电网有了较大的发展,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2万亿千瓦·时,是1980年的14倍。总装机容量达到9.66亿千瓦,是1980年的14.6倍。改革开放以来变电容量的飞速发展带给变电专业的深刻影响令人关注,值得深入研究。

二、我国电力系统运维管理面临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变电专业面临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变电站数量大量增加。据初步估算,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35千伏变电站数量达到了25000座以上。二是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35千伏及以上具备无人值班条件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比率超过80%,而且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的推进,这一数字还在迅速提升。三是变电设备的制造运行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变电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从过去的不足10年提升到20~30年,变电设备可用系数也达到99.9%以上。四是变电人员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技能水平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电网需求。近年来新进电力系统的变电人员原始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大学生比例高达70%以上,但由于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内容与模式难以适应电力系统对工作技能的需求。五是变电运行人员数量普遍紧张。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变电站人均运行人员数量不足3人,一些企业反馈变电运行人员严重不足的比例高达78%以上。综合以上分析,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电网企业现有的变电运行与检修分开电力运维管理模式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员工的人数与业务素质等方面均不能满足需要,但基本的文化程度是具备各类技能提升的基础,必须通过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借助社会化力量,缓解人力资源矛盾。

三、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思路、目标与原则

有资料显示,未来20年我国用电需求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研究表明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0亿千瓦、14亿千瓦、19亿千瓦,分别相当于2010年的1.5倍、2.1倍、3倍,期间变电容量将继续大幅度增长,因此变电专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改变原先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对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用2~3年时间逐步实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80%的运维单位由变电运维班(站)统一负责实施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带电检测、维护性检修业务,以提升变电运维工作效率。并确立了“确保安全,稳步推进;培训先行,素质提升;合理引导,激励保障”的工作原则。以上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思路、目标与原则无疑是积极主动的,将有利于国家电网迅速适应快速发展的电网需求,创造先进的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大大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劳动生产效率,值得相关电力企业借鉴。

四、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研究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分为有人值班和无人值班模式。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无人值班的比例将高达90%以上。变电运行的模式大部分也已由有人值班变化为一个维操队负责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区域集中运维管理模式。实施运维一体化变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调整专业管理模式,在现有区域维操队的基础上调整充实现有的检修人员,形成运维一体化的运维班组,按照能力的发展逐步实施运行与维护一体化各项生产任务。而现有的模式是一项生产任务,首先是运行人员完成倒闸操作,然后交由检修人员实施检修工作。因此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的运行人员开展变电检修技能培训,对原有的检修人员开展变电运行技能的培训。需要指出的,受制于变电运维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主要精力限制,所谓变电检修技能的培训主要指维护性检修技能的培训。所谓维护性检修指无需使用大型装备,不涉及复杂停电及安全措施,不涉及设备整体或重要部件更换、设备大范围拆卸及带电作业的C、D类(传统意义上的小修)一次设备检修工作和不涉及二次回路改动、设备功能校验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等二次设备检修工作。而专业化的检修(大修改造类)则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检修队伍来完成,专业化的检修队伍来源于电力系统内部专业化的综合检修机构及社会化的各大设备类型厂商。通过以上的变革形成了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的新型劳动组织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专业化与精益化管理水平,满足我国电力系统特别是电网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五、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实践经验

变电运维一体化主要思路、目标、原则及任务的提出确定了变电运维一体培训的主体内容。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主动适应运维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从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开始,多年前就开展了无人值班改造、变电运维一体的劳动组织模式创新与主要内容的理论与实训等实质上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良好效益,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适应湖南主电网的快速发展。总结运维一体的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带电检测部分,主要掌握红外测试、主变铁芯接地电流测试、SF6电气设备气体检漏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一次检修部分。主要掌握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及辅助设备、漏电保安器等一次设备检测与维护知识与技能。三是二次检修部分,主要掌握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各类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修改、保护装置程序升级与更新、故障录波装置的操作与维护以及二次专业化特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三是变电运行部分,主要掌握倒闸操作、设备巡视、事故异常及处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变电运维一体的推广过程中培训工作所获得的主要经验如下:一是运维一体化的开展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二是运维一体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是要确定运维一体的主要任务与核心工作内容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进行运检双能的培训。把过去检修专业人员培训成为运维一体化专业人员的难度要比预想得要低。运行人员经过培训也能迅速掌握维护性检修技能。四是经过运检双能培训后将原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按适当比例编在同一运维班组工作,通过结对子、互帮互学提高人员技能水平。五是确定运维人员技能等级。在人力资源配置上重新定义岗位工种,综合原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继电保护专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立一至六级“运维工”工种,确定能力规范和岗位岗级。六是运维一体化培训的难点是熟悉各类运行与检修的制度要求,并养成很好的工作习惯。七是在一些快速发展地区,因基建投产或设备改造导致倒闸操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受人员精力影响,继续维持运行与检修专业独立设置的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各地区因按照差异化原则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

六、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展望

要迅速建立运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需要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电网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展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须着力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快速提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水平,提高调度远方操作能力,大力运用计算机程序化操作、一键式操作等技术手段把运行人员从繁重的倒闸操作任务与高风险的防误操作中解放出来,为快速推进运维一体化提供技术保障;二是要建立运维一体化专业发展规划,确立运维一体化专业技能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逐步要将简单的维护检修能力发展为具备有较高级的设备状态诊断与检修消缺能力;三是开展运维一体的专家队伍建设,建立运维一体的多层次技能等级标准,并建立起技能等级标准与不同复杂程度的运维一体任务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向更高技术层面发展;四是修改完善现有变电运行与检修管理规程与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支持和规范运维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五是开展针对性的运维一体化模块化培训,满足现有转岗人员与新进人员的培训需求,并支撑运维技能等级标准的发展与完善。

七、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需要的人力资源将进一步紧张。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核心专业,技术要求高,知识要求广、工作作风要求严,其承担的任务将更加重要,必将成为保障我国电力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宏,张怡.供电企业变电运行专业培训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2]马野.浅谈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