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5: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卫生信息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一般概念:在城市社区规定的一定的范围内,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有关个人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初始数据采集、数据传递、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利用合成的医疗卫生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医疗公共财政成本。现阶段在大力建设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院业务属地化管理以及医生多点择业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卫生信息的系统化,为今后的信息整合、综合利用打下了基础。及时、准确、完整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对解决人们在看病时遇到的难题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整合,更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将提高人们在看病时的效率。更好的解决生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1 对医疗服务方面起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后,一般居民自己就可以通过系统网络自己查阅医疗卫生资源,补充完善自己的个人基本情况,自己的身体健康电子档案。使得伴随个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指标逐渐系统化、数字化,更加准确和高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些健康检验、医药学、病理学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避免不合理的重复诊断,降低医疗成本和节约人们看病的花销。
1.2 对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起的作用。充分发掘信息系统有效数据的效力,提高数据资源的集成模拟效果。对于进一步提高身体健康评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高质量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对于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从业者、监督管理者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像在日常工作中的服务人员个人服务质量、效果的绩效考核,监督管理部门对公共卫生服务行业的及时监管,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的及时响应等都需要强大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支持。对于年度卫生防治政策的制定,重大疾病、流感的预防,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1.3 对社会的综合服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作用。综合利用信息系统平台的强大数据支持,对于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加强宏观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决策时避免盲目性。同时区域卫生信息不仅局限于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的领域也可以不断深入推广,加强与社会保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计生部门、公检法系统、妇联、民政部门的有效沟通,更大限度的共享信息资源,提升综合管理一体化的质量水平。
2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2.1 信息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近些年来,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自己自主建设,在规划建设时不统一,没有形成相应的准则模式。信息资源分割化、独立化比较严重。一部分数据信息难以调用,缺乏接入口和信息分享口。
2.2 不少大型医院对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缺乏热情、配合不力。由于大型医院自身在医疗信息建设方面较为领先,差不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息系统板块模式,因此不愿意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2.3 在信息系统的隐私安全和相关法律保障方面不健全。目前一些区域建立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实施资源共享利用时不能确保个人隐私数据资源的绝对安全,这对个人的基本信息是不负责任的。此外相关的法律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
3 基于上述问题提出的一些解决思路
3.1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以政府为主导开发建设。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系统。关系着居民的个人健康信息,个人健康档案。涉及各种医疗机构的信息,以及药品行业的信息。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的主导模式进行。在政府的协调带头作用下,整合医保系统、医院、公安部门,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安全控制。确保信息资源不被别的机构窃取利用,政府要加强管理,卫生主管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3.2 制定可以参考的信息标准,提高数据的规范性。在实行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数据的及时、有效交流。而不规范的数据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容易导致不同系统之间出现数据识别错误,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因此要建立完善统一的数据资源标准,形成规范合理的技术标准,落实行业监督管理管理标准。
3.3 设计托管中、小医院电子病历的服务系统。为节省费用和方便维护管理,中、小医院可以直接在网络上简便的使用数据中心提供的电子病历托管系统,完成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录入和管理功能。
3.4 建立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健康档案由于记录有病人的众多历史信息,必须要从技术和立法两个层面,确保公民隐私的安全保护和信息的合理使用。在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才会实现无顾虑的共享。为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资源共享单位提供便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刚刚起步,既面临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它将依托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进一步纵向实现全国联网、横向拓展系统化应用,围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目标,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的模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流程再造。
参考文献:
[1]刘非.医疗信息系统中移动护士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
如火如荼 不差钱
“以往,医院信息化就像是潜伏在水下的大鱼,你看得到鱼的踪迹,却很难捕获到大鱼;如今,区域卫生信息化则像是一条条浮在水面上的鲸鱼,一捞一个准!”这是某国际知名IT公司销售经理的感受。
作为服务居民健康、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支撑政府决策的卫生信息平台,与以往医院信息化投资主体不同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009年1月,国家明确了三年总计投入8500亿元的医改方案,伴随着这些真金白银的逐步落实到位,区域卫生信息化必将快速蔓延,一条条“鲸鱼”也将逐步浮出水面。
政策导向,是导致区域卫生信息化如火如荼的首要因素。2010年1月初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发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最强音。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关于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时,再次明确:“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
其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根基。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的状态,由此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要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必须依靠区域卫生平台。
第三,区域卫生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农村及社区的医疗资源比较稀缺,通过区域卫生的规划和联动,可以改善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
目前,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化投资规模动辄数千万元到亿元不等,各级财政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在卫生信息化终于显得“不差钱”的时候,如何花好钱,却成为考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难题。有些地方手里攥着钱,却不知道如何花、如何见效益,担心把手里的钱打了水漂。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对整个组织体系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的创新,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区域范围的应用。”据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孙卫介绍,“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被称为“IT救市”的方案中有一个焦点:推行健康档案电子化。美国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成功率近30%,而完全失败者占四分之一;耗资120亿英磅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不可否认,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普遍面临规划制订难、人才与经验不足、顶层设计与见效预期之间的突出矛盾。而且,越是在国家准备大举投入的形势下,越需要探讨解决一系列现实中各地在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也是本次新卫生论坛的初衷。
落地难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必多说,对此各级政府都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如何将这种“认识”落地、如何做好需求和规划、如何实施好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却是个大难题。本次新卫生论坛吸引了很多地市的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他们都是来“取经”的,希望能为即将或正在开展的区域卫生项目指点迷津。
“建档”被很多人认为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落地的首要内容,当前,很多地方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实际上,建档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档案是终身的、动态的、可以管理的、可以维护的,否则就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死档”,第一次建完以后,后面基本上没有更新和使用。如何将“死档”变活?在厦门,通过面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平台,可以将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结果自动转化成为社区的健康档案,由此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的、可持续更新。
“做好全盘规划。”这是很多专家都谈到的观点。这样可以避免重复、避免折腾,目前很多不必要的折腾都是没有全盘规划惹的祸,不少地区的项目都只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要建设有生命力的系统。”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强调:“这类系统是不断扩展、不断完善的,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必须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系统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服务项目开发和运用上。”“主管者、建设者要重点盯住让医护人员和百姓受益的服务项目的研发,应用项目的开发需要技术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应用项目的应用需要艰苦的组织工作、协调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工作。”任连仲说。
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认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一定要做好资源规划,就是在研究确定区域卫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构建包括所有卫生单位的信息系统。)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按医院属地存在两级平台,符合信息标准。)信息为谁服务?怎么利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公众、政府和第三方问题。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台+服务”。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冯东雷博士认为,“通过平台的先行启动建设可以规范和指导基层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解决各条线业务的烟囱状态;各区县内部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市级层面要并行推进,在条件成熟时,按照标准与市级平台和应用实现对接。”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总结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三种模式:一是一步到位,一次性将数据中心建好,将健康档案、一卡通、双向转诊、社区、妇幼、远程医疗等业务全部实现;二是点到为止,健康档案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一项业务(如一卡通或社区与医院的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将健康档案用起来;三是孤注一掷,很多区域先不考虑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就只是针对某项业务实现全市的信息化,接入机构可能是该市内的所有与此业务相关的机构,譬如北京市2009年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只有一项单独业务,但把北京300多家社区机构全部连入平台。
怎样可持续发展?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过程,是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项工程,验收了事。”任连仲如是说。因此,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在运营机制上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陈金雄认为,当系统建成后,运营模式应该转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特别是企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个误区,因为老百姓对医疗行业有意见,所以什么增值服务都不敢开展,其实老百姓是反对乱收费,只要是合理的、确能提升服务水平的增值服务老百姓应该还是欢迎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陈金雄提出了从“卖资源”到“卖服务”的转变:“预约挂号收费老百姓为什么反感,因为专家资源非常有限,通过预约平台把专家资源卖出去,老百姓当然有意见,那是在卖资源;而通过信息平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短信提醒、查询等适当收取短信费用,相信应该还是可行的,这就是卖服务。”
厦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正在从“解决看病问题”走向“服务一生健康”。“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解决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而言:首先,系统必须可扩展、可升级、可以和新的业务子系统无缝或很好对接;其次,必须考虑系统与各种医疗保险系统、民政信息系统、公安户籍信息系统、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的兼容;再次,必须能够经历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考验,所储存的居民健康数据要保证数十年都可以使用。”孙卫表示。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成熟度应该分级。”这是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的观点,他认为,无论从复杂性、还是专业性这两方面考虑都应该对其进行分级考量。用友医疗副总裁徐春华也提出了分层的观点:第一层是医疗卫生业务集中化应用,重在消除信息孤岛,业务平台化应用、数据集中化存储;第二层是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化应用,建立区域级数据中心,消除烟囱,数据要动起来;第三层是全区域业务智能化应用,全区域、全单位、全民参与。
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培养使用者的应用需求也是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应用需求,需要政府在应用需求上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养。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在这方面深有感触,长宁区正在试点“家庭医生责任制”,将原来的“全科医生”改为“家庭责任医生”,并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每个家庭责任医生要与将近1000户家庭签约,负责这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保健、医疗等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情。家庭医生们明确表示:“要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既离不开我们自身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信息系统,否则根本没办法全面了解1000户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
长宁区还大胆尝试搞“科研擂台赛”,鼓励大家来探索和挖掘各种各样的应用需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助理郑涛举了“慢性病业务管理系统”的例子,这就是科研擂台赛的成果,它实现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的流程联动。
人才从哪里来?
“缺人,缺合格的人!”在此次新卫生论坛上,很多与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现在特别需要一个黄埔军校,要一支正规部队把这个行业统一了,只有把卫生信息化作为一个学科,这个行业才有发展,否则这个行业永远进入不到主流。”王晖慷慨陈词。
卫生信息化是最复杂的行业信息化领域,卫生信息化人才是推进新医改方案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目前却不太重视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培训和学科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问题日益紧迫。
各地卫生信息中心的人员编制都比较紧缺,据介绍,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有13个编制、8个人;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有45个编制,但其中搞信息化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北京市的情况在全国来看可能是最好的,我们有市级的信息中心,下面的各区县也有信息中心。”据王晖介绍,他们早就意识到了人才不足这一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在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首先就是培养。“我们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卫生与医学信息管理学系,面向全国招生,今年已经招收了7个硕士研究生。”王晖介绍说,“此外还有短期培训,我们把医疗机构最需要的课程做成学分,并出台一些相关文件,要求从业人员按时参加我们的培训。我们还在信息中心下面专门成立了北京地区医疗技术人员协会,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其次是出台医院计算机部门的人力配置标准规范。按照IT系统的规模、IT工作量等指标,指导各医疗单位配齐IT人员。
第三就是做人员准入,给每一个岗位定好要求。正如王晖所说:“信息中心不是安排人的地方,也不是塞关系的地方,它是一个干活的部门,必须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能进来。”
当前,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步入深水区,各地对于人才不足的问题都有着切身的体会,也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制不够怎么办?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解决之道是,把优秀的人才招聘过来,放在医院里,然后组织这些人才一起干事情。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管员例会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石家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赵春来在会议现场就发出了求贤纳士的呼声:“希望与会嘉宾给我们推荐优秀的卫生信息化人才。”
标准如何落地?
今年,厦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贯标――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厦门也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全面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建立并运用标准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与统计分析的城市。
“我们按照卫生部关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最新标准,推进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及相关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建立相应的标准数据库。”孙卫介绍,由于当时缺乏相关的国家数据标准,所以我们采用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参照相关的国际(HL7、IHE)和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数据集)等制定了厦门市市民健康档案标准。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包容不同异构体的系统,一个可以对多种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而要达到这些功能要求,必须对交换的数据信息统一标准。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那么,如何保证这些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地执行,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曾担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的饶克勤在会上表示,“目前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试行的,试行的目的就是通过试点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实际上,在试行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地方提出了不少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我们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对这些试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以逐步形成卫生部的标准,有一些标准还会成为国标。”
标准有了,如何去用?饶克勤认为,推动标准落地有两个主要手段。一是国家立项、给钱,据介绍,今年将有七八百亿元的资金用于区域信息化项目。如果某个地区要按照国家的立项标准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时候,你必须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会有专家来审查你的规划,否则就拿不到项目资金。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和规范自然就会落地。二是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我们不是推广试点地区的IT技术,而是推广试点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要有效共享
何为有效共享?它至少应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数据被完好无损、安全可靠地保存起来,这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数据可以被各个需求方有效地分析和使用,进而充分发挥出数据的价值和效用。
第一层面:可靠存储
“当前用户更加关注数据共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数据的生成与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原始性、数据的保存时间以及更大的共享范围。”惠普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刘刚表示。
刘刚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的数据共享情况,有19个数据中心覆盖加拿大全境,以LONDON这个加拿大最大的医院组织为例,它分布在三个地点,机构成员超过8000个,存储了700万病人的健康信息,日常访问量是60万。为了满足大范围、大容量的数据共享需求,惠普提出了四种关键性技术:一是虚拟化路径,文件数据保存在分散的物理设备中,文件数据访问路径由系统统一管理,系统内部路径透明;二是功能整合,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访问,简化复杂的归档与备份系统,关注单一存储池并发性能;三是多重数据保护,包括ECC、WORM、电子签名、自动拷贝;四是网格化架构,使用低成本的操作平台,通过海量节点线性提升性能和存储容量。
存储虚拟化技术被广泛关注。主要有三种方式来实现存储虚拟化:基于主机的虚拟化、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基于存储的虚拟化。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李剑认为,传统存储的弊端可以用16各字来概括:“分散硬件+信息孤岛+复杂环境+无限投入”,有了存储虚拟化之后,则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存储可靠、保护完善、成本合理”。
第二层面:数据挖掘
信息资源只有被充分地开发利用才能发挥出价值,数据辅助决策远比局部应用的作用大得多。对此,厦门和上海长宁纷纷进行了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的探索和尝试。
孙卫介绍说:“厦门市在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基础上实现了实时数据库与挖掘数据库的分离,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如以病种、病历质量、费用等为主题,实现数据挖掘、分析,进而实现增值服务和初级智能的统计、分析等。”
上海长宁区的做法是:多系统信息挖掘,完成管理控制和业务操作信息的整合。据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介绍,多系统信息挖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业务统计,实时的业务统计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经济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支状况、收支合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为收支两条线的贯彻执行情况提供分析依据;(3)区域健康档案,2007年建成的区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区80万居民健康档案和16家医疗机构内的病史诊疗信息的整合和统一调阅;(4)医联信息,2008年和上海市申康医联工程进行对接,实现了申康23家三级医院居民诊疗信息的调阅;(5)区域信息,实时提醒的智能化的门诊质量缺陷提醒功能,譬如:健康档案调阅提醒、近期同类检查检验提醒、诊疗规范提醒等,通过区域卫生平台为医疗服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如减少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差错、促进诊疗规范、规范门诊处方等;(6)居民健康资讯,居民通过Internet登录该平台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在区域内16家医院的病史记录,并通过抽取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居民智能地推送各种健康服务(健康提醒、导医服务)。
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 饶克勤
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守臣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 孙卫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清
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殷伟东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晖
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 郑静
CMIA电子病历委员会名誉主任任连仲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技术顾问 刘刚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冯东雷博士
Infortrend中国区产品经理 李剑
锐捷网络医疗行业技术咨询杨靖
用友医疗副总裁 徐春华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副总裁梁继有
《新卫生》专刊主编 朱小兵
栏目主持:谭啸 tan_xiao@ccw.省略
网址:省略
微博:t.省略/newhealth
每周卫事
信息化促军队卫生经济管理精细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26日―29日,由总后卫生部主办、联勤部卫生部协办、南京总医院承办的全军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培训暨卫生经济管理学术讨论会在南京总医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学习了军队医院核算软件,并交流了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军队医院经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朱)
江苏307种药物降价30%左右
日前从江苏省物价局获悉,307种几千个规格的国家基本药物近期将再次降价,降幅或在30%左右。江苏省物价局相关人士表示,国家发改委前期已经就基本药物调价方案进行了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就我们看到的征求意见方案而言,在零差率销售的基层医院机构,降幅约在30%左右,有个别药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达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掌握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购销价格情况,省物价局日前还在全省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专项调查,包括国家和省增补的共599个品种,调查一直追溯到2007年时当地的招标价格、购进价格及销售价格等。(来源:《扬子晚报》)
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使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各类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网络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为建设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总体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三)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建立由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机构,实现联合共建、优势互补。
(四)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采用国家和卫生部公布的最新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化技术政策,规范顶层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数据整合与管理标准体系,采用安全交换和控制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
(五)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各取所需,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成系统安全、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居委)4级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电子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开创全程终身式健康服务和现代化医疗卫生协作管理新模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体系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集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为区域内每个居民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建立集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和卫生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2.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数字化医院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信息交换平台结构、信息交换基本数据集和接口标准、医学术语集、医院信息编码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建立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检验、影像、心电等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探索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协同诊断等协作机制。完成医院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以及绩效管理等事务数据集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和推行“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3.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和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慢病监测及死因报告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证明系统)在市、县(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整合。4.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成音视频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疾病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各类卫生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连接并展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重点建设120车载视频和救治现场移动视频语音传输,提高实时指挥能力。
(二)建立面向市民的卫生服务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卫生核心应用体系与对外服务贯穿,相关公告,采集公众意见及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交流能力,使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真正成为政府、专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医药卫生服务信息(各类许可办理、预约服务、诊疗信息网上查询、接种短信提醒等),提供各类自助(门诊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推行“就医一卡通”,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三)构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药品供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实施监控,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和社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需要,实现群众就医预约制、“就医一卡通”、病历终身制,最终实现医改目标。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引路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以太原市人民医院和1个区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试点,先行完成1家公立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同时,构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整合平台,实施“就医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健康小屋”和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卫生服务门户网和卫生服务短信平台试点(包括网上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结合全市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软件系统,开展短信接种提示等。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全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等)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初步信息化。在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实施卫生业务管理和区域内医院运营监管,实现与医保平台对接和业务联动、“就医一卡通”。
(三)稳步提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扩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范围,横向覆盖所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单位,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本市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太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成立太原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和维护。
疾控的使命是预防疾病、残疾、伤害,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的健康。
疾控的主要工作围绕三个大的专业学科领域展开。一是生物医学,具体为传染病(包括性病、艾滋病、肺结核等)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二是环境医学,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与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因素与健康危害因素息息相关,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包括食品、水、空气、辐射等。三是行为医学,人群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比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疾控工作主要围绕这三大专业领域,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进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以及发生或罹患疾病人群的监测与管理。这些活动涵盖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疾控工作在这些业务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
首先,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已经控制了一些古老的传染病,但其中的一些不断出现反复,例如结核病。另外还有一些新发的传染病在不断地暴发,例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等。第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人群的预防和控制很困难。慢病是不可逆的疾病,将会伴随到人的死亡。第三,健康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突出表现在监测面窄,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雾霾问题并未全面开展人群危害的监测与动态评估,监测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支撑和促进业务活动的开展。
根据疾控工作的使命,从三个层次来提出目标定位。
政务目标:提升重大传染病信息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保障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
业务目标:建立和强化传染病、预防接种、营养与慢病、生命登记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体系,获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作业目标:通过开展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获得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精神卫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绩效考核的业务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水平,提出防控和干预措施,提升公众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感受。
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公共卫生工作与临床工作的不同,它是面向人群健康状况的公共卫生服务,而不是临床个体健康状况的服务。但是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存在着注重个体信息要素而轻视人群总体信息要素,导致在社区层面公共卫生管理缺失的矛盾。
信息化差距
中国疾控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发展建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服务信息系统连接,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动态信息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需求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具体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共卫生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投入不足,回顾十年来,疾控体系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加强了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省以下的公共卫生机构缺乏专项资金建设投入,因此投入不足是首要的问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与疾控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从2003以来,全国疾控机构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疾控机构的基础条件显著提升。各级疾控中心中最好的是实验室。但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推动,以至于造成目前地方疾控能力实验室“腿长”,信息化“腿短”。
随着深化医改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国家提出了“46312”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推进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即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在公共卫生的监测、干预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三大数据库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落地实施的重要内容。解决医防信息结合问题是切入点,促进开放共享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是重要抓手。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业务流程的改变,业务模式的重构依赖于管理的变革,而工作的核心是管理思想的变革。
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业务的发展速度比人才队伍发展要快。多年来疾控机构的编制基本上没变,但工作任务却在逐年增加。从财政逐年提高的卫生经费来看,业务量随之增加,但是人员却没有增加,所以只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减轻现有人员新增工作的负担。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规范业务标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标准化,它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在建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业务规则,比如规范业务流程,获取哪些业务需求指标,采集哪些数据。因此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业务标准的制定。另外,通过信息化实施有助于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传染病报告为例。医生填写纸质报告卡差错率为5%,录入系统过程中差错率为5%,多一个手工操作环节就会多5%的差错率,所以从医生诊断到录入计算机,平均差错率为5%~10%。而信息化手段能够减少手工环节,降低差错率,提升信息质量。
因此,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对接,让电子病历或电子健康档案直接实现交换医生工作站疾病诊断信息,则手工环节造成的差错率就不存在了。
疾控信息化目标
疾控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制订必须与现行的组织管理体系相符合,要符合国情。我国省级疾控中心32个、地市345个、 县级2000个,如此庞大的疾控体系如何建设?纵向如何运行?这对目标的制订是一个挑战。
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和地方有机组成的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网络,实现人群疾病与健康相关信息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疾控机构互连成网,信息互联互通。在分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
首先,要建立省级、地市级两级疾控应用数据分中心,并依托电商外网或者其他的商用专网甚至是用互联网来构建虚拟的专网,对上与国家的数据中心连接,对下要与区域的卫生平台,甚至是医疗机构来对接,从而实现三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
第二,应用国家统一标准,建立分布式业务系统,促进地方疾控工作数字化。公共卫生的业务逻辑必须高度统一,不能各自为政,数据统一采集,信息分级利用。公共卫生数据汇总不是简单的统计相加,全国的发病率不是全国各省发病率相加再除以32,每一层面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因此,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与医院的点状管理模式不同,医院解决的是一个独立机构内的信息管理问题,面向的对象是个体,而公共卫生面向的是人群,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有多大,信息管理要素就应该有多大。
第三,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疾控公共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并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欠发达地区。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偏远地方没有资源和能力来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把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差距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抹平”,从而促进共同发展,保障公共卫生数据的完整性。
具体建设内容
一是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满足公共卫生数据资源管理服务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县区网络覆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云平台更多体现的是服务的平台,体现云服务的概念,不用都建物理平台也能共享到资源,从而满足对公共卫生数据利用的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区一级网络覆盖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目前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网络连通基本上通过互联网,应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医疗机构的专网覆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加快各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目前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发展严重不平衡。有些地区通过地方政府争取到经费,建立了数据中心,但是近3/4的省级疾控中心还很落后,个别省甚至还没有计算机机房或机房很简陋无法承载业务应用。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是上下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管理区域的重要数据分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国家疾控数据中心不能直接与全国6万多家医院直接对接,必须要实现属地化管理,分级信息利用。因此,加快发展省级、地市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成为推进疾控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三是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疾控,认为业务条块结构,烟囱林立,遍地信息孤岛。完全消除信息孤岛并不现实。而事实上,应该是去连接孤岛,架桥修路。由于疾控的阶段工作重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疾控的业务线条仍然需要存在,但是我们可以让每个线条的数据整合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
四是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加强传染病、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地方病、口腔卫生、老年保健、艾滋病、结核病、慢病监测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过去更多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然而,为公众服务才是公共卫生的本质,要让公众感受到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好处,从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信息化过程中收益。公共卫生业务内容是公众关注的健康需求,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业务数据本身,而是需要知道公共卫生数据所代表的健康和疾病的风险级别。因此,建立信息服务的平台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是当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是促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居民健康卡的系统应用,建设完善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提升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分析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撑服务。
公共卫生业务模型分析
公共卫生主要监测系统
信息采集是监测活动重要的过程,通过监测手段可以获得大量的人群公共卫生信息。公共卫生的监测系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哨点监测系统。“哨点”就像一个哨兵站岗放哨,其目的是发现“敌人”,岗哨的设置则要求有一定的视野范围,只能够在视野的区域内发现“敌人”,因此监测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岗哨的设置。例如,艾滋病哨点监测,在不可能做到从全人群中筛查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即监测范围为高危人群,进而估算总体感染水平。但监测范围的局限性就决定了监测结果不能代表全部人群,而只能代表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感染率或者发病率。因此,不同人群的监测系统设计和产出目标必须要相对应。
第二类,抽样监测系统。抽样监测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小的样本推断出总体结果的监测方法,它的投入比覆盖全人群的监测要少。例如,国家DSP死因监测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一百七十几个县区,通过各县区监测数据来估算全国的总体死亡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总体率和样本率之间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差异(P>0.05),则认为样本率是可以代表总体的。因此,抽样监测可以代表全人群,但其缺点是不能估算分地区的死亡率,而只能得到一个水平的监测结果。
第三类,全人群监测系统。全人群的监测覆盖是最理想的情况,目前在我国,能够实现全人群监测系统的是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但是慢性传染病数据的准确性仍然不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报,因为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果不去医疗机构就诊,可能就不会被发现。开展居民漏报率调查,就是要去发现那些罹患传染病或者慢性传染病,却没有去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并通过调查校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准确率。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由于实现了动态传染病监测报告,虽然慢性传染病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滞后情况仍会存在,但漏报越来越少了。
根据公共卫生面向人群的这一特征,监测的特点更多是反应率的变化,而质量控制的监测数据其统计学的可信区间达到所设定的90%~95%,就可认为数据是可用的,或者至少能够代表监测结果。因此,开展医疗机构的漏报调查,是每年要开展的重点监督内容,即医疗机构有没有依法报告。只要医疗机构不漏报,可信区间就不会降低,监测的结果、公布的数据就是可信的,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就能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开展一项研究工作,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监测的手段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给决策者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科学的决策。2004年修订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工作规范,都是不断地改进工作管理策略的过程,而最终目标仍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增加,实现全人群监测覆盖。
电子健康档案的覆盖率决定了监测人群的覆盖率。三大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目标就是要覆盖全部人群,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每次医疗就诊的结果都被记录下来,实现动态记录更新。这将全面颠覆传统的公共卫生监测模式,监测信息直接从电子健康档案中抽取获得。因此,促进健康档案的建设和人群覆盖率、公共卫生监测信息要素的完整性就变得非常迫切,这也是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建设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模型
疾控的六大业务活动的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从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这样的流程来运行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活动内容,采集的信息元素、数据管理的指标、统计分析的结果和目标、信息反馈的对象是不同的,决策支持对应的主管或行政部门是不同的,资源共享和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内容也是不同的。实际上,信息系统建设并不复杂,难点在于怎样提取出要素。
基于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监测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核心目的是要动态权威地评价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因此就必须包含人的全生命周期,即从出生直到死亡。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胎儿、新生儿阶段;五岁以下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老年阶段。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不一样的:孕期和出生的时候存在出生缺陷的问题,儿童阶段主要是免疫征对疾病的问题,青少年阶段面临生长发育和伤害的问题,老年阶段面临慢性病的问题。因此,每个人不同阶段所罹患的疾病或者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性。在通过信息管理的手段来支撑业务活动的时候,就需要逐步地把人群疾病的活动实体转化为信息业务指标的过程。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维度
公共卫生监测活动主要从3个维度来描述,即时间、空间和人群,与不同的监测对象相关联即构成了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的4个维度。
二维报表是传统的信息描述方式,一个报表展现两个维度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二维报表可以变成三维或四维,利用信息交互界面在展现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可以将另外两个维度设置为查询条件,即通过查询条件的改变,使描述结果发生改变。
疾控公共卫生的对象维度主要围绕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免疫规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健康危害因素等业务指标体系进行描述。这些对象伴随人的生命周期而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所有对象维度。
空间维度主要指地球物理空间,每个人都有一个物理的投影坐标,即GPS测量时所获得的经纬度坐标值(X和Y),通常在工作中难于动态采集每个人的坐标值,因此,常用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来描述人群疾病的空间分布情况,比如登记个人的现住地址。空间维度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相关关系,但疾病的流行与行政区划是没有关系的,针对疾病而言没有地域边界,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划分,有边界则更便于落实疾病控制的主体责任。
人群维度,主要是按人口学特征的分类要素进行划分,因此,信息采集时人口学特征的基本元素是不能或缺的,比如性别、出生日期、职业等。但不同的对象维度所关联的人群分类要素是有差异的,比如针对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不安全等高危因素可能是必要的元素,而针对职业病,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就是重要元素。因此不同的疾病,人群的分类维度要素是有差异的,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然而,要通过信息系统实现4个维度的信息管理,还需从信息的分类上进行四维度的转化。时间维度需转化为日、周、月、季、年不同的统计时间节点。空间维度可以直接使用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从经纬度坐标识别定位,或利用省、市、县、乡、村边界地图所对应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数据字典)进行描述或展现,使每个病例个案数据都能汇集到具体的某个空间区域。人群维度,重要的是将人口学特征的要素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值域代码,比如用“1”标识男性,“2”标识女性。年龄划分将会根据出生日期进行推导。由于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其对象维度的划分重点在于合理的信息分类,大类可分为生物、环境和行为。针对疾病而言,通常按疾病谱来分类,每个病种还会有很多分类属性,如按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消化道、自然疫源、血液接触、母婴等),按危险程度分类(急性、慢性),按管理级别分类(甲、乙、丙)等。针对实验室监测,有病原微生物分型分类,媒介宿主。
由于公共卫生的特殊性,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将是特殊和综合的,信息内容包括首次报告的信息、多次进程报告的信息、事件结束后的结案信息。因此,信息分类管理的特征既是一个独立业务活动,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疾病预防控工作需要依赖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为实施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的组织体系,需要动态掌握相关人、财、物等运营情况,并实施有效配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疾控信息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监测信息,以生物、环境和行为为对象开展监测,实施动态管理过程中获取监测指标的信息要素的集合;另一类是管理信息,即通过组织体系,以行政、财务和人员管理为对象,对人、财、物实施监测管理过程所产生的信息要素的集合。
信息管理维度的颗粒度越细,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成本和难度就越大,投入也就越大。因此,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的分析很重要,但大多数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开展需求分析,以至于建成后要么不能解决问题,要么没达到建设目标,最终造成建设浪费和冗余。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与现行的客观条件相契合,即与国情相结合,提出合理的建设目标,然而当一个需求满足以后,就会有新的需求产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没有“交钥匙”工程。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建设需要有优先级,适当预留发展的空间。针对信息资源的服务,传统的运作方式加上信息技术手段就会创造出新的业务管理服务模式,也就是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的根本是业务,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营运管理是主要业务活动,政府决策部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公众是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是有所区别的,并不都是同一颗粒度:政府决策者需要的是能够辅助决策的信息要素;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需要从实体到数据,甚至希望获得最原始的数据;公众需要的是健康与防病知识,并且是动态的知识服务,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状态的时候,需要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来指导,必须与知识库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对应到知识库,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是相对应的,应为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通过上网行为人工智能监测,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出来能够满足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这就是典型的大数据应用。
研究信息服务必然要研究数据共享,然而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都希望共享别人的数据,但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这主要是缺乏数据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因为数据是重要的资源,是资源就有价值,如果价值的利益回报或分配机制缺失,数据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因此,在数据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管理和使用者的责任、义务、利益、权利、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建设协同工作规范,制订利益分配机制,对数据消费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则,否则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将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都是研究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不能回避的。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与特征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是通过监测和服务过程所获得的数据,但实际上来自人群社会化活动的公共卫生相关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收集和利用。因为这些信息与传统监测的数据不同,大多是在网络媒体、社交网络等上以文本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利用,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去筛选、过滤出敏感的公共卫生信息,从而发现异常或规律,是公共卫生媒体监测的核心需求。
公共卫生数据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体量巨大,每个个案数据都需要包含时间、空间、人群和疾病4个维度,对象包括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等。二是数据繁杂,包含生物医学、环境医学、行为医学。信息包括以人群为基础的信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生物和环境信息,以组织机构为基础的管理信息,以人群社会化活动为基础的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信息。三是所获得的敏感信息少,收集的数据正常的多,异常的少。因此,如何从每天监测的大量信息中发现异常或敏感信息,就成为监测的主要任务。例如,从传染病海量监测数据发现传染病暴发的信息,这就是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基础。由于敏感信息少,需要连续监测来捕获异常的信息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流行规律,其数据处理分析的难度就在于此。四是数据分析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需要第一时间快速得到研判结果,对数据分析需求实时运算。这对一个信息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由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的。不同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服务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从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构成了我国疾病预防机构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其末梢组织是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因此,组织体系决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的服务管理模式,或者叫运营管理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必须依从于组织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分类
公共卫生监测的信息系统,从业务的维度分类,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以人群监测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信息系统;二是以事件监测管理为基础的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实验室为基础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四是以疫苗干预活动为基础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五是以组织机构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但信息来源几乎都是来自基层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其它的卫生机构。
我国当前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系统已经建成,有些正在建设,还有许多系统未建。这就是信息系统建设差距,系统建设不完整,防控决策就会缺乏信息支持。例如,当前国家没有建立慢病监测系统,因此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梗等慢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仅依靠一些横断面调查的数据进行估算,调查往往存在抽样和系统双重误差,其数据准确性也难于验证。数据的不准确,不仅会误导老百姓,甚至使管理者作出错误决策。
疾病监测的生命周期
任何疾病的流行都是有周期的,不同疾病的生命周期长短和峰值不同,急性传染病周期短,慢病周期长。因此,掌握疾病周期就能找到疾病的流行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控制。从信息的角度,实现疾病预测是追求的最高境界,退而求其次是预警。
一个全国性的疾病监测体系在组织体系框架下,每一级疾控机构在监测的过程中,对疾病生命周期的捕获,都具有共性的需求。疾控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应该是一个整体,无论建立多少个数据中心、平台分多少级,最终业务逻辑、信息标准必须是高度统一、一体化的,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发展是疾控信息化的必然方向,这与医疗机构临床信息化发展截然不同。
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推进疾控组织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在业务活动基于手工操作的时候,就谈不上信息化。要实现疾控六大业务活动信息化,必须在四个环节实现数字化:一是核心业务数字化,即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免疫规划、疾控综合等。二是支持性业务数字化,即科研、教育、实验室、信息管理。三是内部营运管理数字化,即才、财、物、后勤保障。四是决策管理数字化,即决策的数据支持,甚至是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因此,要实现信息化,首先就要实现疾控机构的数字化。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
总体架构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总体架构的核心是建立一体化信息采集云平台,并在其基础上,各级疾控机构建立分布式集成化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应用平台,用于支撑疾控各项业务应用。网络是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同时依托互联网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或者租用商用专网进行混合组网,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区域平台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有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实现公共卫生的动态监测。
平台建设
平台是实现业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统一安全认证的信息服务门户,才能满足授权用户(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管理、利用和服务和非授权用户(公众的服务)的需求。
应用架构
国家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分为三层,底层是医院信息系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该层利用先进的工作过程构建业务信息系统,也称生产系统。中间层是区域卫生平台,该层是支持业务协同管理的实时监控软件平台,目的是满足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基于人群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信息共享。上层是综合集成的软件平台,信息从中间层通过业务过程的协同和优化,抽取基本的数据集,满足国家级和省(市)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管理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三层应用架构是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信息架构,即支撑医院诊断治疗、社区管理服务、疾控监测干预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模式。
数据架构
要实现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数据交换,疾控业务逻辑的高度统一,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采集交换平台,连接不同的平台,支撑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独立条块业务系统、线条对接医院上报数据的诟病。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目标是构建智慧型的公共卫生系统(以下简称“智慧公卫”),只有智慧公卫才能促进全民健康保障的可及性,因此智慧公卫是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共卫生信息化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在建设中的定位,如果方向偏离,将无法实现最终目标。
智慧公卫是通过打造以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与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化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和促进人群健康监测与管理的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的过程,将信息动态地与健康档案相关联,为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要素,为下层提供实时信息交互与共享。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构成。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含与人群健康相关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主要以EHR为基础,通过建立电子疾病档案(EDR),以协同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支持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干预评价、预测预报。三是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是家庭保健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基本治疗、慢病社区护理以及大病向上转诊和接收恢复转诊双向转诊服务。四是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开展病理研究、药品与设备开发、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家庭健康保健系统,也称为健康保健信息系统,其功能是更好地对人群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服务。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监测、看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如结核病、AIDS治疗)、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智慧公卫的特征
区域智慧公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和可靠性六个方面。作为智慧公共卫生管理,要能感知到疾病或者事件的发生,早期就能获取信息,能够被区域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接受。并能够从区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业务活动过程中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服务。例如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需要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在任何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者被随访,其相关健康或疾病信息就能够实时更新到档案中。因此,它是一个实时的在线数据服务系统。为实现动态管理,还需要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病人主索引(MPI),并通过主索引对人群流动监测,实现“谁建档谁管理,谁服务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基本原则。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在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如何构架区域公共卫生应用。首先要有集成化的技术思路,其次还要同时考虑安全体系建设。在实施策略上,首先要立足规划、统一标准。按照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开发公共卫生监测与应用系统,确保系统纵横互联互通。二是要以业务为根本,需求为导向,从满足公众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需求出发,建设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系统,以提供适宜、可及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标。任何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脱离业务来谈信息化。三是要强化协同,联合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公共卫生各业务领域间、公共卫生与其它行业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服务,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推进。特别是区域信息化的建设,不同异构系统之间要连接到一个平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区域信息平台集成过程中要全面遵循以下原则。即网络建设是基础,平台集成是手段,标准落实是核心,业务管理是重点。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公卫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疾病发病率的上升。
智慧公卫使公共卫生医师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病因研究和流行病学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人员、疫苗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建起疾病与健康信息整合平台,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协同整合,医疗卫生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使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全民健康。
特别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百姓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感受。但实施过程要充分引入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政府主导,开放相关数据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业务部门与企业应用服务相结合,面向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服务。发挥社会资源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的作用,最终建立新型的疾控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满足各级疾控机构人员对疾病监测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需求。
实施技术路径
实施的技术路径是分步实施,逐步覆盖。公共卫生监测的理想模式是全人群覆盖,只有做到全面覆盖,才能做到对全人群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才能动态地去做人群健康的测量和评价,这是最终的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则应从抽样监测开始,逐步推进。这样能够保障信息化的分阶段投入能够快速见成效。
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使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各类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网络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为建设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总体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三)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建立由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机构,实现联合共建、优势互补。
(四)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采用国家和卫生部公布的最新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化技术政策,规范顶层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数据整合与管理标准体系,采用安全交换和控制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
(五)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各取所需,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成系统安全、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居委)4级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电子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开创全程终身式健康服务和现代化医疗卫生协作管理新模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体系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集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为区域内每个居民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建立集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和卫生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2.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数字化医院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信息交换平台结构、信息交换基本数据集和接口标准、医学术语集、医院信息编码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建立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检验、影像、心电等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探索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协同诊断等协作机制。完成医院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以及绩效管理等事务数据集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和推行“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3.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和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慢病监测及死因报告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证明系统)在市、县(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整合。4.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成音视频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疾病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各类卫生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连接并展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重点建设120车载视频和救治现场移动视频语音传输,提高实时指挥能力。
(二)建立面向市民的卫生服务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卫生核心应用体系与对外服务贯穿,相关公告,采集公众意见及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交流能力,使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真正成为政府、专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医药卫生服务信息(各类许可办理、预约服务、诊疗信息网上查询、接种短信提醒等),提供各类自助(门诊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推行“就医一卡通”,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三)构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药品供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实施监控,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和社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需要,实现群众就医预约制、“就医一卡通”、病历终身制,最终实现医改目标。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引路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以市人民医院和1个区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试点,先行完成1家公立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同时,构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整合平台,实施“就医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健康小屋”和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卫生服务门户网和卫生服务短信平台试点(包括网上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结合全市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软件系统,开展短信接种提示等。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全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等)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初步信息化。在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实施卫生业务管理和区域内医院运营监管,实现与医保平台对接和业务联动、“就医一卡通”。
(三)稳步提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扩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范围,横向覆盖所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单位,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本市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成立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和维护。
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多数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拥有独立信息系统,区域化水平较低。若进行互联互通,则需面临区域系统运行差、投资分散等风险,高成本、较长构建周期将给信息化平台建立带来诸多麻烦,且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部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云计算模式是一种先进平台构建技术,能够打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完成医疗第3方支付,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和资源共享,是我国卫生系统信息化集成的重大突破。
1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探索
2009年以来,卫生部陆续颁布了多项有关"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文件,标志着我国初步迈进区域医疗信息集成时代。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和深入,对信息化平台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也使得如何选择构建模式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区域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模式为独立医疗机构单独使用自身系统,其中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三种传统模式,即自主开发、合作开发以及系统集成[1]。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传统IT架构在日益复杂的数据面前会显得捉襟见肘,现阶段超过七层的投资被应用在系统维护上,而具有长期战略性质的业务被忽视。目前,用户需求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管理成本也逐渐降低。IT架构和组织需要更加良好的策略去实现系统维护。真正有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将信息共享者、建设者、维护者分离开来,作为独立个体在信息化集成化中发挥作用。"云计算"可以快速减少IT复杂性,它可以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自助管理结构,将以高效服务状态提供计算。并在充分保护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基础上,逐步实现信息化平台向更高集成方向发展。
2构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2.1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不是固定的技术手段,而是具有操作性的新商业模式[2]。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过程非常曲折,非一朝一夕就能将其完全改变的,但云计算模式为信息化构建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财力有限,属于薄弱环节,因此成为改革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平台简单、便于操作,进行区域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对大医院要容易很多。从客观角度讲,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实施云计算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卫生部新医疗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由各级地方政府、相关只能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了云计算模式顺利实施。
2.2运行难题 将云计算模式应用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区域内基数众多的医疗机构信息完全融合起来,其次是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储存和资源共享问题,最后是解决功能冲突。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将电子病历视为管理核心内容,将电子化医嘱融入到系统中。结合国家相关要求,将重点医疗业务突出,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医疗机构基础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云计算模式要求区域内大小医疗机构遵守相同数据标准,使用相同接口,对下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业务提供保障。单纯就患者来说,其疾病诊断信息、治疗信息、临床(用药、手术等)记录应具有独立性,且要客观公正,并且不对特定医疗机构产生依赖[3]。
3云计算模式应用案例
3.1总体规划 云计算模式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在构建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包含区域公民个人医疗档案。就整体架构而言,基于云计算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应发挥为区域医疗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的作用,且应包含五个重要分系统,即信息收集()系统、业务开展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存储系统。其中业务开展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支撑数据访问、交互;为数据查询提供支持;业务运行过程中要满足系统稳定性;保证相关业务数据可靠、安全。
3.2平台架构与数据集成 在区域大范围等级内的数据中心位置部署数据库,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现状,最终实现区域级别数据收集和应用,为信息平台提供具有全局战略意义的视图功能。信息化平台中,数据集成方案将以平台架构中数据库为核心,结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集成来实现。区域级别再数据集成和数据应用时,可为平台数据传输方式提供必要支持,主要包括为:应用消息中间件达到准时、实时数据集成,但仅限于小规模集成;应用加载功能实现大量数据或逻辑关系复杂的数据集成;
3.3数据存储和安全备份
3.3.1数据存储 云计算模式日渐成熟,数据安全存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中数据存储是利用集群、网格计算机技术等功能来实现,通过软件集合将互联网中不同种类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协作为外界提供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目前,基于云计算模式下主要有两种安全存储存技术,密码技术和加固技术。密码技术可保障应用程序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增加存储节点透明性加密程度。而加固技术依靠主动防御功能保证网络服务器的安全,并加固操作系统,使其通过内核保护相关构件。
3.3.2安全备份 数据安全备份和存储一样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云计算模式数据备份会选择在线备份技术方式。在线备份通过存储功能、互联网设备、网络服务器共享访问接口,并遵守相同标准来实现备份功能。通过相关控制软件对系统进行处理,使其变得更加稳定协调,医疗信息化平台中业务数据将完成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在线备份。
3.4运行实践 云计算模式下医疗信息平台,可支持国家卫生部多种级别平台纵向部署,简而言之即利用各个平台间信息配置和交互,最终实现平台之间数据交换。整个过程是根据逐级交换原则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从国家卫生部门向省、市、区(县)辐射,完成Ⅳ级平台建设[4]。而所用到的网络接口是根据各级信息化平台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各级医疗机构业务和相关数据要通过自身平台进行整理、整合,并上报给上一级平台,进而保证上一级平台的网络接口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防止接口重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实际上,下级信息化平台属于上级平台延伸和扩展,下级平台构建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级平台的高压负荷。而下级平台将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可将无效负载清除,对提升整个信息化系统运行速度发挥重要作用。并完成系统深度开发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不过多浪费数据资源。通过以上方法部署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涉及众多部门,各机构条件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才能更好的应用云计算模式,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推广。
4结论
云计算模式便于管理、拓展灵活,凭借自身智能化算法和强大信息整合、开发功能为医疗信息化平台构建带来方便,也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提供新思路。对提高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虽然该模式可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创新平台,在数据存储和备份上也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功能亟需解决,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包罗,李皆欢.中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和云计算[J].中国数字医学,2011,4(2):20~24.
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使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各类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网络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为建设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总体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三)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建立由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机构,实现联合共建、优势互补。
(四)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采用国家和卫生部公布的最新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化技术政策,规范顶层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数据整合与管理标准体系,采用安全交换和控制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
(五)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各取所需,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成系统安全、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居委)4级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电子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开创全程终身式健康服务和现代化医疗卫生协作管理新模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体系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集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为区域内每个居民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建立集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和卫生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2.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数字化医院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信息交换平台结构、信息交换基本数据集和接口标准、医学术语集、医院信息编码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建立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检验、影像、心电等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探索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协同诊断等协作机制。完成医院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以及绩效管理等事务数据集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和推行“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3.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和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慢病监测及死因报告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证明系统)在市、县(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整合。4.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成音视频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疾病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各类卫生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连接并展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重点建设120车载视频和救治现场移动视频语音传输,提高实时指挥能力。
(二)建立面向市民的卫生服务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卫生核心应用体系与对外服务贯穿,相关公告,采集公众意见及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交流能力,使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真正成为政府、专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医药卫生服务信息(各类许可办理、预约服务、诊疗信息网上查询、接种短信提醒等),提供各类自助(门诊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推行“就医一卡通”,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三)构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药品供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实施监控,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和社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需要,实现群众就医预约制、“就医一卡通”、病历终身制,最终实现医改目标。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引路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以市人民医院和1个区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试点,先行完成1家公立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同时,构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整合平台,实施“就医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健康小屋”和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卫生服务门户网和卫生服务短信平台试点(包括网上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结合全市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软件系统,开展短信接种提示等。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全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等)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初步信息化。在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实施卫生业务管理和区域内医院运营监管,实现与医保平台对接和业务联动、“就医一卡通”。
(三)稳步提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扩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范围,横向覆盖所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单位,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本市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成立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和维护。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报告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网络,自动报告故障数据来源于日常故障监测报表,传染病漏报资料来源于漏报调查。
1.2 方法
介绍该系统运行的必备条件和原理。对新旧两种报告方式的人工操作时间进行测试,统计各自耗时情况。在运行过程中,对报告质量进行日常监测,分析监测报表,统计数据上传
时间、信息准确率、故障发生情况、成功率和失败率。调查参与运行的27家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传染病漏报情况,统计漏报率。据上述资料评价该系统优缺点。
1.3 数据上传失败的标准
从预防保健科(以下简称“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在HIS工作界面上确认报告到上传至传染病报告网络的时间,甲类传染病>15分钟,其他各类传染病>2小时,即为上传失败。
2 结果
2.1 系统运行基本条件
该系统的运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第一,信息从下到上传输的各个节点,依次为:HIS、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染病报告网络。第二,连相邻两个节点,负责信息从下到上单向流通的中转软件。第三,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信号。前两个条件需要靠相应的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第三个条件由医疗卫生单位自身提供。作为试点的鄞州区,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2.2 系统运行原理
该系统的总体原理就是借助县级、市级及省级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中介,实现传染病稻荽右皆旱木钟蛲自动上传到传染病报告网络,替代原先由人工将数据录入网络的报告方式。下面从数据流程、系统识别及信息订正三方面对其原理进行介绍。
2.2.1 数据流程 医院各科室(门诊、住院、体检等)临床医生采集需要报告的传染病患者信息,录入HIS,在医院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共享。防保科医生通过电脑登陆HIS,在审核界面上对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信息或填写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经核实正确后正式报告。数据即从医院局域网自动传输至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再依次经过市级和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最后传输至传染病报告网络。市级平台除了接收来自县级平台的数据外,还接收来自市级医院的数据,同样省级平台还接受来自省级医院的数据(图1)。
2.2.2 系统识别 对医院HIS软件进行了改造,使其具备能够识别传染病诊断名称的功能。将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诊断名称(包括全称和简称)列入HIS诊断名称数据库,当临床医生诊疗时在HIS中输入疾病诊断名称后,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自动识别传染病并提示医生进行报告。如果要新增传染病病种,则将其名称加入HIS诊断名称数据库。
将传染病报告网络中规定必须要采集的病例信息在HIS中设为必填项,当临床医生在HIS中录入病例信息时,如果有缺失的必填项,则不能保存该报卡,强制要求医生补全信息,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全面性。设置的必填项有患者姓名、年龄≤14岁儿童的家长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现住址、职业、工作单位、发病时间、诊断时间、疾病名称、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等)、填卡医生等。如果是特殊疾病,如艾滋病等,还要将一些与其相关的项目设为必填项,在此不详述。
2.2.3 信息订正 当医院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登陆HIS工作界面时,能看到临床医生新填写的传染病报卡。经判断,若需要报告则对病例的信息进行核实,对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信息或填写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判断正确后正式报告;若不需要报告,则放弃。对于已经通过审核正式报告的报卡,如果因某些信息仍然存在逻辑错误而导致上传失败的,则由软件公司通知报告医院进行订正后继续上传。对于已经成功上传至传染病报告网络的报卡,如果要修改信息,则直接登录传染病报告网络进行修改。如果某个传染病报卡上传失败(甲类距离报告时间超过15分钟,其他传染病距离报告时间超过2小时),将导致病例迟报的,则直接登录传染病报告网络手工补报,以避免法定传染病迟报。
2.3 工作资源节省情况
按照原先的报告方式,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通过HIS将需要报告的病例信息打印成纸张,再手工录入报告网络,整个过程平均耗时5分钟/例。通过该系统报告,预防保健科医生只需在HIS的工作界面上对临床医生采集的信息进行一次审核,然后确认报告,就完成了整个报告过程,平均耗时1分钟/例。即该系统比旧方式平均省时4分钟/例。还能实现无纸化作业,节能环保。
2.4 报告质量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鄞州区参与运行的27家医院共通过该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卡4360张,成功上传4142条,成功率为95.00%。成功上传的报卡平均上传时间为10分钟,报告网络中的病例与HIS中的病例信息一致数为4142例,一致率为100%。期间参与运行的医院共诊断各类传染病4360例,实际报告4360例(上传失败的报卡由手工补报),漏报0例,漏报率为0.00%。
2.5 故障情况
2.5.1 故障分布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共通过该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卡4360张,共发生故障47次,导致218张报卡传输失败,失败率5.00%。从时间上看,每月发生故障的次数依次为10、9、4、6、5、5、3、3、2次。从发生节点看,医院局域网6次,区级平台11次;市级平台11次;省级平台10次;传染病报告网络9次。
2.5.2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主要分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两方面。从硬件故障看,全部由各个节点平台的服务器发生故障而造成,共发生10次。由于医院局域网,县、市、省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传染病报告网络这五个节点均设有各自的服务器,24小时运转,容易发生故障,主要故障为服务器存储硬盘损毁、或存储空间不够等,10个月内,医院服务器故障2次,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3次,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4次,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1次,传染病报告网络服务器未发生故障。从软件故障看,主要是县级和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不兼容,共发生24次;其次是HIS与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不兼容,共发生9次;再次是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传染病报告网络软件不兼容,共发生4次。软件问题主要发生在运行前五个月,共34次,经过调试修改后明显减少,后5个月仅出现3次。
3讨论
传染病网络报告和HIS的广泛应用给传染病报告方式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更深入开展[4],疾病报告的任务也相应增加,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疾病报告的效率。原先的报告方式需要将繁杂的信息从HIS人工“搬运”到传染病报告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的效率和质量[5]。该系统终结了原来的手工报告方式,实现了报告信息从源头到终端的自动传输,进一步提高疾病报告的信息化程度,为疾病报告的方式提供了创新思路,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创举。
与原有的报告方式比,其主要有以下优点:①,该系统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了疾病报告效率。原有的方式存在重复劳动,即同一条病例信息需要临床医生和防保科人员各输入一次,而该系统只需临床医生输入一次即可,防保科人员只需审核纠错。鄞州区近三年年均魅静”卡量约1万例,该系统每年能比原来节省约4万分钟人工劳动时间。如果再加上慢性病、死因、职业中毒等报卡,将省时更多劳动量。这对防保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承担着多项公共卫生服务[6],即使专职的疾病报告人员,也要参与其他工作,例如免疫接种,传染病疫情防控等。该系统能节省人力资源以开展其他工作。②,该系统提高了疾病报告质量。首先原先的报告方式,当报告人员将源自HIS里的病例信息手工录入传染病报告网络时,转录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例如,有时会出现将病例的诊断时间填错,而造成传染病迟报等问题;而该系统中,信息从源头到终端的传递过程完全由计算机信息技术承担,一般不会出现信息变异的,提高了疾病报告信息的准确性。第二,该系统最大程度降低了疾病的漏报率。由于在开发该系统时,对HIS软件做了改进,加强了疾病报告的提示功能,杜绝了人工遗漏。
当然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如下。①,报告信息(尤其是县级数据)从源头到终端传输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软、硬件故障,都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从鄞州区10个月的运行情况看,总的失败率5.00%,当数据传输失败时,需要人工补报。故亟需进一步提高稳定性。②,数据传输过程耗时较长,目前的平均传输时间为10分钟。而传统的网络直报,只要报告后信息会立即从源头上传到在网络终端上,几乎没有时间差。故亟需进一步提高从信息传输速率。③,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较高,要建设县、市、省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对医院的HIS做相应的改造。投入运行后,要对相应软、硬件进行长期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若干家软件公司提供服务。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鉴于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疾病报告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在后期的运行中,如能进一步提高性能,保障做到100%的报告成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且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则具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爱萍. 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疫情报告状况的评价比较[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06, 3(1): 28-30.
[2] 颜红, 李保杰. 基于HIS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 医院数字化, 2013, 34(10): 44-46.
[3] 祝闻华.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议[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 5(25): 111-112.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技术。技术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取法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标识符合标准、通信技术符合标准、内容以及结构标准、相关的代码数据标准等;医疗信息化程度缺乏广度上的拓展及深度上延伸;数据信息资源分割,不能达到共享;要实现最大程度资源信息共享,就要在保证信息安全共享前提下,具备可续有效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
(二)运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统筹规划管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区域,医院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已经到位,且具备能够支撑各个部门日常业务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但是由于受到业务水平受到限制,有些医院可能不能够获得一些超越本单位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按照这种趋势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必然重复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开始,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上,人力物力不充足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规划,最终只能够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低下。
(三)应用。在病患转诊的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互认机制,医疗信息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和共享,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推进进程。近年来,中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统一的规划、地区发展不平衡、卫生监管、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信息流通较差的现象,这都致使医疗信息化推进难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业务。医疗信息化应用及业务支持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信息化的基础总量较少;信息质量较低,在于缺乏完善的规划和管理,从而信息化建设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和高度;各地区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分布不均衡,地区性差异引起;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原因在于医院条块分割不同、医疗领域不同、所属区域不同、不同的系统之间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缺乏长期有效的共享机制,造成了医疗信息化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情况。
(五)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平衡,医疗发展水平、速度、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等不同方面,总体来说医疗信息服务意识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信息服务环境有待改善,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更完善的整体规划,信息咨询和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开发。
二、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完善
(一)标准。信息标准化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由于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时间、范围、标准)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定的信息化标准,全面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信息化网络,做到更好的服务。
(二)数据库的建立信息共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区域医疗卫生核心机密。要采用科有效的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很快,共享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要充分融合周边医院HIS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疾病监控信息系统等系统的信息,在广度上拓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同时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要横向连接整个区域的卫生信息化主干网,使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广度上覆盖整个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决策效益。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从基础层、业务层、知识层、决策层四个层次深度延伸系统应用。在基础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和快速、准确传输及共享;在业务层,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确保信息流与事务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在时空上的一致;在知识层,利用知识工程技术,提高知识生产和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在决策层,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为区域医疗卫生各级领导和上级行政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
(三)提高效益。经济效益,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人诊断信息的重复利用等方面考虑隐性经济效益的实现。实现信息的跨区域采集、分析、利用和管理,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取得竞争优势;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轻病人医疗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
管理效益,完善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求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全面、准确地采集、传输卫生信息;对卫生信息整理、分析;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合理分配资源。社会效益,重点要本着方便群众求医问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质量和管理,方便群众、方便患者。要适应本地区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推行、医疗价格调整、医疗消费透明化及医药分家等的需求。要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区域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卫生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医疗卫生系统整体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的业务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系统工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结合各地区发展经验,根据本地医疗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更好的实施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汪鹏,李刚荣,周来新等.建广义数字化医院,走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J].重庆医学,2009,38(13):1566-1567.
信息化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逐渐深入各个领域,当然,医院也不例外。信息化应用在区域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了医疗的安全性,逐渐成为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概括着手,进而分析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经验,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1区域医疗信息化
1.1概念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是集信息网络、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支付等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突破了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并结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可以对区域内的各种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和卫生信息进行集中的存储和管理,并能够达到共享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经过识别、规划、实施及试运行多个阶段。
1.2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包括管理机构、协同服务提供模式、商业模式、居民诊疗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等内容。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资金不足 现阶段,医院的部分领导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比较重视的是将资金投入到很快就见效益的医疗设备上,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信息系统建设上去,不重视对高质量软件的购买,只重视购买大量的硬件,使得医院的投入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健全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及资金不足等都是限制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三级甲等的医院要想建设整个信息化系统,大概需要投资几千万资金,但这些资金又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拨款,主要依靠医院自己的收入进行解决,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三甲医院都无法胜任这项工作,这也造成了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阻碍,因为资金的问题,导致项目不能正常展开,甚至已经开始建设的项目也因此而停止建设。
2.2信息技术与医学结合具有困难性 由于医疗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增加了信息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难度,对医疗信息化建设难度估计不够,导致很多信息系统建设失败。医疗的复杂性非一般行业能够体会到的,加上业务流程的繁琐,专业度高,使得信息化建设更具困难,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哪一家可以称得上切实实现信息化的医院。
2.3多方管理协调难 在我国,对于医疗卫生部门实行条块化管理,跨部门进行协调,难度增大,区域信息化涉及到多个系统部门,每个系统都具有自己集团的利益,所以,管理协调存在很大的困难;各个部门间对于书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很多异构的、来自多个开发商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等,成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阻碍。
2.4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很多平台和技术都来自国外,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人才,但实际上,我国的IT供应商不具备医疗的经验,对医疗行业的特性没有掌握,缺乏具有高技术的人才,对于掌握一定临床知识、又具备先进管理方法的管理人才也有待引进,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势必会给信息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阻碍。
2.5信息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我国虽然加强了对医疗卫生信息建设的筹划,但是并没有建立和完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对于国家层面的技术架构设计严重缺乏;区域医疗的信息共享是建设医疗信息化的核心,但是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标准,造成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对于架构设计的接口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加上软件开发企业较多,对现行的国家性标准执行力不够,使得接口多且杂,数据类型复杂,造成集成难度大。
2.6基础薄弱 在我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了几十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县级医院都建立了管理系统,但是只是停留在财务管理上面,临床信息系统真正实现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和电子病历的三甲医院并不多,都只是集中在比较简单的层面,基层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时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重要条件,但是现阶段基层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薄弱是阻碍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建档率不高,也是影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2.7平台建设问题 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而言,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凭借信息系统平台才能实现数据的交换,它主要包括应用服务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无形中增加了建设的难度。
3解决措施
3.1发挥政府的作用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问题成为各个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要重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助力度,政府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并进行成本效益的合理分析;但信息化的建设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拓宽筹资的渠道,因此,政府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投资,要发挥医院集团、医疗、商业保险机构、软件服务商及银行等的作用,例如:中国电信在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规定要从医院年收入中占用多少比例用于信息化建设,按照收益份额的多少进行合理的投资,也可以尝试成本分摊的方法,以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的紧张问题。
3.2统筹规划,协调部门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过程复杂而艰巨,因此,整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区域医疗全局,要对医院的现状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基础模式和协调架构要进行整体规划,分阶段进行;协调各个部门,要求部门之间步调一致,将总体规划工作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整合卫生资源,真正做到解决实际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政府要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系统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综合衡量区域经济水平、技术能力,技术和经济都是制约区域医疗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科学的论证是必要的,可以避免盲目的建设。
3.3确立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在数据交换和集成的过程中,遵循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相关的信息标准和规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部分,像《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等,但这些标准、规范的建设离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政府要加快这方面的标准的制定,进而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3.4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必须建立技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和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首先,要引进优秀的卫生信息专业的学生和优秀的人才,然后对他们加强培训,培养信息化人才,普及信息化的知识,促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3.5探索一个可靠的医疗信息化运营模式 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模式,国内外都展开了研究,虽然形成了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商业模式,但还有待检测;政府应积极研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模式,并为开展此项研究的医院提供物质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各个区域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模式,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3.6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医疗信息化的开展必然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国家的立法部门要发挥职能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制度和医疗政策,使得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建立规范、引导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法律,为患者的隐私安全及系统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3.7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来建立多个区域的医疗机构,每个区域医疗机构的下面都拥有很多个院级平台,各个医疗交换平台之间是平等的,院级要将每天的患者电子病历上传到区域平台上,建立与区域平台互通的统一接口标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实现居民电子病历为主体的信息采集、存储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其他医疗机构推送电子数据病历,为各类区域医疗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有利于实现区域医疗单位之间病例数据的交换,对居民电子档案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8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区域医疗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建立医疗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要定期实施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来表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医疗的质量和效率,分析项目的成本,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现阶段,我国还没建立成熟的评价指标,因此,要加大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实时的评估,进而有利于促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结论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对于医疗事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对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可以看出,只有在国家、政策、医院及社会资源等综合作用下,才能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华.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4(03).
[2]言卓.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0).
建设背景
按照《新津县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新津县要在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卫生应急指挥、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县域卫生信息体系,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县。
创新之处
该项目建设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区域”概念上,通过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辅助检查结果的共享,从而为市民节约了诊疗费用,缓解了市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
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宗旨,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健康“一卡通”的实施,是以城乡居民“医保卡”为载体,将居民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就诊、体检等信息和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关联。实现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跨越不同的机构和系统、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
以“人”为中心实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宗旨是将以“收费”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居民通过刷卡记录每次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不断增添、更新和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内容。
[作者简介]万晓文,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1,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江西南昌330004;石应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G35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97-06
近几十年来,区域医疗信息化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我国自2003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以来,以信息技术带动医疗改革的区域医疗项目开始在全国各地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资金、技术、信息标准、建设及运营模式等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和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以何种模式来构建和推广区域医疗信息化?成为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经济基础和信息化应用水平都较低的西部地区而言。由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成败得失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指导下结合西部特征,提出了基于共享医疗信息平台的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
一、区域医疗信息化概念
到目前为止,区域医疗信息化还没有全球公认的定义来界定它的范畴。相对而言,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与埃森哲的描述较为完整地表达和阐述了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的特征,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和认可。它们认为:区域医疗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标准化建设成果和互通共享基础上,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卫生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机构提供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递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以支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过程。
二、国内外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国外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4年美国提出国家健康信息网络(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NHIN)以后,作为基本组成单元的区域健康信息组织(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s,RHIOs)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08年全美已建立了约150多个州、区域或地方的RHIos,其中有20多个RHIO初具规模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临床数据共享。
当前美国RHIOs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会员会费/订购付款、信息交易费、销售收益(出售商品、信息或服务给用户的收益)、临床业务咨询/指导附属收益和广告收益等五种。对于这些模式的有效性还有待检验,HIT Transition Group在2006年和2007年对RHIO经营情况调研显示:大多数(80%~90%)RHIO仍依赖于政府基金资助。
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区,近年也对区域卫生信息化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美国所不同的是,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一开始就由国家主导进行,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系统平台技术开发和设计等均由国家统一实施,如:英国拟投入55亿英镑,发展一个基于信息交流和标准化的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架构体系,为每一个公民建立终生电子健康记录。众所周知,区域医疗信息化是一个需要持续大量投入、技术复杂、长期循序渐进不断建设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如何提供庞大的持续资金投入是其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3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明确提出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工作目标。2006年,经国家卫生部、科技部组织论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的重大项目“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课题正式立项。研究目标: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集成共性技术及医疗服务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平台,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最大化。
目前,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已初步形成了:横向整合模式、纵向整合模式、由单一行政部门发起建设的垂直信息管理系统等几种模式。通过这些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从建设和运营方式来看,国外发达国家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且卫生标准体系相对完备。推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着重解决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而我国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无论信息化应用水平、操作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理念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照搬发达国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经济基础、信息化应用水平远落后于全国的西部地区而言,更难以借鉴。
三、理论基础
(一)免费理论
从吉列剃须刀以廉价或免费的方式出售刀架开创免费商业模式以来,至今已存在了近110年,但系统阐述“免费理论”的则是美国“长尾理论”之父克里斯・安德森。克里斯・安德森在提出“长尾理论”之后,通过对互联网的持续观察和思考,于2009年底提出了“免费”这个新概念,并出版了《免费:商业的未来》一书,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免费理论。在《长尾理论》一书中克里斯・安德森给出了“免费经济学”的定义,他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服务或商品的提供商可以触及大量甚至是海量的用户,提供商品的成本被摊得很薄,每增加一个客户或者给每个用户新增一项服务的边际成本正迅速趋近于零。”《长尾理论》关注到了网络时代诞生了一种新的市场型态,这种新的市场型态基于互联网上的虚拟货架(或店铺),原先无法上架展示的商品在互联网上得以展示,并被分散在全球的客户看到并购买,产品和需求有了生存和满足的空间,顾客个性化需求在长尾市场中得到了满足。
如果说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长尾理论》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揭示了提供和增加商品品种的新的途径和渠道。那么《免费:商业的未来》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或经济模式)――免费模式。美国风险投资家蒂姆・德雷珀曾说过:如果你想更快地推广一样东西,就不要拿它来收费。所谓免费,安德森给它的定义是:这种新型的“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伎俩,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的卓越能力。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以互联网、电脑字节、数字销售近乎为零的“边界成本”基础上的经济学,而不是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安德森认为,一
旦某样东西成了以电脑字节为基础的软件,它的成本和价格将会逐渐趋向零化。而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传统经济学的两大稀缺函数生产与分配的边际成本在互联网络经济中正飞速下滑,在互联网的今天,免费模式已经成为现实。首先,基于三方市场模式的免费格局已经形成,免费并不意味着白白送掉,或原始的交叉补贴,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创造的新价值足以抵消免费产生的成本。其次,数字时代,根据摩尔定律信息经济的主要要素如存储、计算和带宽单位成本将趋近于零,其复制的追加成本即边际成本几近接于零。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免费模式始于网络产业,但其影响已经深入到众多行业,免费商业模式将为现代商业社会创造了崭新的未来。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新的医疗服务形态,从技术角度来说,区域医疗信息化符合免费理论的基本特质,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和传播医疗信息,医疗机构、患者、卫生管理部门、医保机构通过网络交纳费用获取信息;从服务模式来说,医疗机构、患者基于这种共享信息获得互惠利益,如医疗机构医疗差错的减少、医疗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患者医疗费用的降低,享受连续的高质量的医疗照顾等。因此,免费理论为以低成本甚至免费的方式获得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提供的应用软件服务、数据存储与管理服务、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服务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运营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
(二)云计算理论
1、云计算的概念及内涵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由Google提出,在2006年,Google启动了“Googel01”计划,引导大学生进行“云”系统的编辑开发。此后,IBM、微软、雅虎和亚马逊等纷纷开发和应用云计算平台。
当前,关于云计算还没有一个公认和统一的定义。Google认为:云计算就是用户将数据全部存在网上远程数据中心。需要时通过互联网连接至数据中心获取即可,需要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数据中心进行计算。Raikumar Buyya等人认为云计算提供的是一种与交互式和虚拟计算构成的分布式系统相同的并行服务。Oracle在其技术白皮书中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由虚拟的分布式应用设计和网格计算发展演化而来的㈣。GTSI在其报告中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创新性的计算工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信息技术服务的传输和管理方式。综上所述,目前较一致的观点:云计算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互联性,将各种共享资源、软件和信息像公共服务一样按需提供给各种终端设备。
2、云计算的特点
(1)超强的计算能力,“无限”的存储容量。“云”具有相当的规模,通常每个集群包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构成的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无限”的数据存储和超强的计算(处理)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从云计算平台计算机群中调用服务器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总体使用效率。
(2)虚拟、便捷化的服务。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利用浏览器从虚拟远端数据库提取数据(或文档)进行编辑和存储以应用,用户无需了解这个资源位于哪台服务器上,只需知道它有什么样的计算能力以及它何时能帮助你就可以了。用户也不需要关心使用的软件是否兼容、是否需要升级或杀毒、维护,这些都由集群服务器提供商进行专业的维护和管理。
(3)高可靠性。“云”服务端有最专业的团队来维护和管理数据中心,“云”使用冗余、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多种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此外,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只有你指定的人才可以共享数据,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
(4)通用性。云计算平台面对所有的用户提供存储和计算服务。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同一个平台支持不同的应用需求;也不针对特定的用户,对用户没有特定的要求,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只需有基本的输入输出设备即可。
(5)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通过动态的扩展虚拟化的层次来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能够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兼容低配置机器和外设,并获得高性能计算。
(6)按需服务。“云”拥有一个强大的资源集群,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相关的服务,按需付费。
(7)极其廉价。对用户而言,不用考虑购买存储资源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不用考虑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维护,无需管理人员和能源消耗支出,用户只需支付相关购买带宽和应用服务租金费用;对于云计算提供商来说,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减低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平台面向不特定的众多用户提供存储和计算服务,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向用户提供优质价廉的专业化、规模化的信息服务。
3、云计算应用模式
(1)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云计算通过WEB浏览器向用户提供某种软件使用权,用户无需事先购买服务器设备或是软件授权吲,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从厂商来说,由出售软件转变为提供服务,通过收取使用费获取收益。对终端用户,可节省一次性购置费用。节省日常维护和使用管理费用,避免随时更新的麻烦,有效降低软件使用成本,按需付费。
(2)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用户通过Internet可以从“云”处获取处理、存储、网络和其他基础性的计算资源,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基础设施平台部署或运行自己的应用服务。
(3)效/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这种云计算帮助企业创建虚拟的数据中心,把内存、I/O、存储和计算容量等通过网络集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池来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存储资源的使用效率。
(4)云计算领域的Web服务。WEB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API让开发人员能够开发出基于互联网的更多应用。而不是由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己来提供所有的单机应用软件。
(5)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平台即服务是软件即服务(SaaS)的变种阎,以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用SaaS的模式来运营,即提供商开发、提供一个基础公共软件服务平台,用户在这个基础平台架构上创建自己的应用软件来运行,然后通过网络直接从供应商的服务器上传递给其他用户使用。目前,这类平台服务使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基于平台的二次开发也受到平台厂商的设计规定与容量限制。
(6)管理服务供应商(MSP)。最古老的云计算形式之一,它通常面向的是IT管理人员而不是终端用户,为IT行业提供服务。常见于邮件病毒扫
描、程序监控等。
(7)服务商业平台。是SaaS和MSP的混合应用,它为用户和供应商间提供了一种交互平台。在商业贸易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云计算不仅是一种超级计算模式,更是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云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分布格局,显示了信息产业由硬件转向软件、软件转向服务、分散服务转向集中服务的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以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未来IT的发展方向。这为西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提供了技术理论基础和工具。
四、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设计
综合前述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依靠政府投入、采用异构系统接口的方式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缺陷,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从医疗机构和软件供应商而言都存在许多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基于此,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结合西部特征,我们提出了西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整体方案。
(一)方案基本思路
1、整合政府、卫生机构、软件供应商和其他社会资源,由第三方医疗信息服务(运营)商整合、研发一个能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需求、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需求、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保险机构业务需求的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2、以共享软硬件资源和技术支持服务的方式,由服务(运营)商投资在区域内集中建设、统一部署共享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和数据存储中心。集中存储和维护区域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数据。
3、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需建设本机构业务系统,以交服务费的方式,使用共享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提供的所有软件和硬件服务、数据存储服务,系统运行维护由服务(运营)商负责;
4、以共享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政府机关、医保机构、居民和患者、公共卫生以及其它机构提供统一格式和制式的软、硬件服务,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促进分层次城乡一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
(二)方案特点
1、建立了新的模式,由第三方医疗信息服务(运营)商投资研发、建设和管理,解决了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资金、技术和人才难题,共享医疗信息平台产生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使维护和升级更方便、更专业。
2、参与医疗机构不需建设本机构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数据存储数据库,采用云计算模式由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统一提供,从而节省了大笔的建设费用,以及降低了投资风险,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完成了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3、医疗机构由购买软件变为交纳服务费的方式,获得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提供的应用软件服务、数据存储与管理服务、系统运行维护和系统升级服务。软件是服务,医疗机构是购买共享医疗信息平台提供的服务,而不是购买软件产品,投资低。大家都用得起。
4、由市场推进而非政府推进的方式开展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以医疗机构交纳的服务费作为共享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运营和维护费用。平台运营资金具有可靠的来源。
5、统一的业务应用系统,统一的数据结构,能实现完整的数据交换、整合,数据稳定性高;统一的操作界面和存储模式,使操作更便捷,便于医疗机构间开展协同医疗服务。
6、共享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包括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医疗机构间信息交互与协同服务应用系统、医疗机构一政务信息交互系统、医疗机构一公共卫生信息交互系统、医疗机构一医疗保险信息交互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等。实现了一个平台支持临床医疗服务、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多项应用。
(三)方案的可行性
1、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
通常而言,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建立在参与医疗机构具有较高信息化基础之上的。而我国西部地区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还停留在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即满足以财务收费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真正的临床业务信息系统运用还比较少,而要完成临床信息系统建设需耗费巨额资金、且过程漫长,这是大多数医疗机构难以承受的。另外,西部地区大多数医疗机构缺乏信息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决策者对医疗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和选择缺乏深刻理解和相关专业知识,建设风险大。
由第三方医疗信息服务(运营)商投资建立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来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规避单个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风险,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完成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
2、IT、网络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集中建设,统一部署在技术上已成为现实,如:云技术为集中建设区域性数据中心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SOA的系统应用软件技术架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使用Portal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可定制化、安全和以工作流为中心的可移动的使用环境;HL7、ICD-10、DICOM、IHE、XML、WEB-SERVICES等医疗行业信息标准的运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集成性;使用Internet加VPN技术为较低费用下获得安全数据传输提供了网络支持,等等。
3、建设投入与运维成本优势
在分析、梳理医疗机构现有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由第三方医疗信息服务(运营)商集中建设、统一部署一套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所有参与医疗机构使用信息平台提供的统一的软、硬件服务和集中的数据存储服务,多机构共用一个系统平台软硬件资源和技术支持服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维护和升级等,将极大地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4、商业运营模式清晰
建设理念与模式有偏差
除卫生行业特殊性外,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建设理念与模式上的偏差。以IT技术和专业领域需求为驱动的建设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化发展,但同时也成为其前进方向上的阻碍。
纵向信息系统建设导致了众多“烟囱”与“孤岛”。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妇幼保健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的建设,虽然大大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由于信息系统垂直建设的特点,原本分割的业务部门在信息上沟通更为复杂,形成大量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其实,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前,信息孤岛已经存在。目前的状况是,站在本区域的角度看,本区域的信息孤岛减少了;但站在上级部门(更大的区域)看,却看到了一个个更大的“孤岛”。
缺少顶层设计。部分地区在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时,未进行顶层设计,匆匆上马,仅打通了试点机构的信息孤岛。因为缺少整体规划导致后续项目延续性较差,往往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是在不同地点“挖井”,而不是在同一个地点将井挖得更深。
现行标准规范覆盖面不够。目前,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标准的建立,导致众多信息系统分别制定各自标准,却没有国家权威统一的卫生信息标准。同时,缺少需求分析理论方法,仅以项目和IT为驱动,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作为业务应用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提出,缺乏整体规划。
要打通信息孤岛必须标准先行。然而,目前国家尽管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规范的覆盖面还不够。很多卫生业务条线的标准还处于制定之中,很多业务工作没有国家统一规范和要求,各地区和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制约了相关条线系统与区域卫生平台的整合。另外,标准的执行缺少测评环节,导致在各地执行走样,当需要将相同名称且都号称“遵循国家标准”的两个系统对接时,便会遇到障碍。
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是复杂的、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往往不足,也是导致目前信息孤岛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涉及到卫生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专业学科,专业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制约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缺少共享标准。目前国家的卫生信息标准,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应用,对业务流程、数据标准有要求,但少有提及哪些应该共享,这就导致各地在区域卫生信息化推进时没有参照物,摸石头过河。
卫生机构担忧信息透明。区域卫生信息化让很多卫生业务变得透明,如果完全共享,就会暴露机构内部的管理漏洞和灰色链条,这样就导致很多机构,尽管共享了部分信息,但都是一些非核心业务数据或不完整的核心业务数据,无法满足监管需要。
利益平衡受威胁。目前很多地方开展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仅仅是要求医疗机构去按照命令执行,很少为医疗机构提供便利或服务,不能通过卫生信息化单纯放大“管理”而忽视“服务”。
管理脱节。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方便业务经办、提升管理水平、给百姓带来实惠,但光靠卫生信息化本身往往无法达到目的,还需要管理措施的配套。如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了,但重复的检查、检验还在做,患者的医疗负担没有减轻。因此,只有类似“同级及上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这样的管理制度配套推出,才能真正保障信息化的效益最大化。
以省为单位统筹推进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涉及众多机构,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需求、平衡各方利益,所以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框架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落地实现,鉴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以省为单位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和银行系统不同,卫生部门不是垂直管理,而是各级政府都要管,卫生行政部门只是进行行业指导,负责制定行业标准,不能决定各级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况且,目前顶层设计中还有很多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各省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很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要直接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信息平台难度太大。另外,一旦全国健康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即时更新,就意味着所有联通网络的地方都能够向这个大数据平台输送数据,那么谁来维护这个系统,谁来把关,确保所有数据的真实和安全?
对于省一级层面来说,掌握省内疾病发病率是有意义的。一个区域的核心就诊量发生在省内,医疗数据的分析相对准确,同时信息化建设也可以推动区域人群健康管理和医院管理水平。同时,省级卫生信息管理部门相对完善、人员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从省级层面制定标准规范,可以有效遏制以地市为单位建设的各自为政。另外,很多业务管理规范的制定都是以省为单位下发,要实现管理和信息化的配套,在省级层面推行要比在地市顺畅很多。
有效减少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可从这里努力:1.规划先行,顶层设计在先,信息化建设在后,做到由规划导出项目,由项目完善规划,形成良性循环,杜绝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开工。2.加强标准规范建设。除了制定功能规范、技术规范、数据规范,更要明确共享规范、测评标准,做到标准规范有制定、有管理、有评测,使之能够真正落地,对信息化建设形成强力支撑。3.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做好管理制度的配套。4.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只有持续投入才能解决更多问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辽宁:以顶层设计为抓手
为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辽宁省卫生厅调整了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结构,将原先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信息化建设相关业务,归口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并按国家整体架构要求整合并统一调配全省卫生信息资源,在《辽宁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这个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卫生信息专网建设,建立了省级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和市级区域卫生平台,成立了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
作为区域卫生平台新的载体,居民健康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行业通卡作用。健康卡保证了个人信息的唯一性,通过统一注册和卡管服务,与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整合,将医疗卫生机构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实现三级医院就诊和新农合补偿结算等业务一卡通。
以省级大医院为试点,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省级18所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投入0.36亿元,用于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建设、卫生标准符合性测试及与省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医院内部信息共享和医院间信息资源共享。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切入点,顶层设计、分级实施,自觉做到互联互通。全省投入2.48亿元(其中国家资金1.34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全省统一招标应用软件,统一软件版本、统一标准规范,14个地市分别建设基层业务系统数据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业务推动信息化,出台政策支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用制度强化信息化的推广和使用。如《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信息采集、录入都有明确的费用支持,绩效考核项目指标都以信息化提供的数据为基础。
人口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