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礼仪的现状

大学生礼仪的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5: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礼仪的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礼仪的现状

篇1

2012年4―6月,笔者就河南省部分高校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交流两种方式:共在6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4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达93%;并与15名高校教师和50名学生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日益宽松的成长环境下,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畸形膨胀,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日渐增多,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礼仪状况令人担忧,其道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大学生关于道德礼仪教育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85.8%的学生认同在大学开设礼仪类课程,而71.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礼仪素养方面需要加强,仅9.8%的学生认为礼仪知识不重要。在座谈交流中,有16年教龄的高校教师张某在提到当今大学生礼仪修养时深有感触:“现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日益淡薄,常有学生见到老师装作视而不见的情况。”面临毕业的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谭某在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这样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即将走入社会时才体会到了这一点!礼仪素养很重要,我前几次的求职失败就自己得礼仪表现有一定关系。”实际求职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欠缺相关礼仪知识而错失良机。可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礼仪素养在求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同礼仪教育,大多能认识到自身在此方面的不足,希望改进和提高。

2当代高校道德礼仪教育的现状

目前,不少高校开设了道德礼仪教育课程,但是课程内容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生活细节和行为习惯存在不足,缺乏清晰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规范。于是,学生们就很难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行为,尤其在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学;低级下流的口头禅;不会尊重他人;甚至将无视校规校级的行为视为有个性。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尽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但与当前高校的德育过空过泛、效果不佳有着必然关系。在问卷调查中,50.5%的学生表示曾因为自己礼仪上的不周而造成过不好的情况,40.3%的学生曾在举止礼仪上被别人提出过批评,65.6%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礼仪方面总体不乐观,希望得到指点并加以改进。笔者从中发现了当前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如关于促进高校学生提高礼仪素养方面的研究很欠缺,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出现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尚未形成有效的礼仪教育体系。

3大学生道德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学生普遍认识。但是,种种数据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道德礼仪素养的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首先,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强有力的冲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强化,社会对个人的专业能力的肯定急速增强,致使大学生仅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礼仪道德的重要性。其次,社会更加强调人性的发展,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冲击,使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注重个性发展,从而忽视或漠视礼仪道德的规范性。第三,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大学生们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过度追求自由,致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大学时期的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随之而来,从而忽视了道德素质和礼仪规范的重要作用,甚至将正常、高尚的礼仪规范视为虚伪造作、溜须拍马的表现,并对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3.2家庭道德礼仪教育的缺位

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却应该是从小开始,而且这种行为习惯一旦成形就很难再予改变。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教育的延续,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内容大多是配合学校、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然而,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和智力教育,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升学及就业,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此外,有的家长自身不注意礼仪和生活习惯,没有给孩子树好标杆和做好榜样,致使礼仪的启蒙教育失去了内在根基。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面,部分家长过多的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单一教育模式只是将大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慵懒的校园生活和简单的书本理论层面上,削弱了他们应对社会的能力。于是,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一旦离开父母和大学校园,踏入社会之后就有很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挑战和经受挫折,从而会出现茫然、恐慌、逃避等心理问题。

3.3高校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礼仪教育的脱节

篇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部分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博士、硕士论文及核心期刊二十余篇,并查阅了有体育礼仪方面的书籍,希望能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按照本研究要求,设计了《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礼仪调查问卷》,在高校中,依据地域划分,选择了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赤峰学院四所院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97.5%,有效率93.8%。

3.访谈法:针对高校体育礼仪的具体要求、课程安排以及高校体育礼仪教育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对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现状

1.大学生对体育礼仪的概念及体育礼仪包含内容的了解程度。体育礼仪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体育礼仪文化;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体育礼仪行为方式。体育礼仪的内在文化蕴藏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体系中,是隐性的,是通过外在的体育礼仪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体育行为是显性的、直观的,包括体育赛事的规则、服饰、典礼仪式及观看礼仪等,这些综合起来表现出一个人的体育礼仪素养。

2.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根据本研究需要,对内蒙古高校1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其中3名体育教师对体育礼仪具体包括的内容了解的不太全面。而大学生对体育礼仪的教育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相对体育活动而言,体育礼仪相对没有那么重要,而相对专业选修与必修课程,体育礼仪的学习更是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与精力。

3.高校开设专门体育礼仪课程较少。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及赤峰学院四所院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研究发现:只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了体育礼仪的选修课,其他三所院校都没有专门开始体育礼仪课程。通过访谈这几所院校的教师发现,学校会不定期地开设体育礼仪的短期培训班,一般是在举行大型体育赛事之前开设。

(二)大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影响因素

1.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培养学生体育礼仪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还没有开设体育礼仪课程,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公共体育课来说,学校更多的重视大学生的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及体育课程开设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从体育专业来说,学校重视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从而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后备人才,所以体育礼仪的传授就被学校忽视了。另外,学校也没有专门针对体育礼仪教育的授课教师,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短期培训班的教师多数是参加过相同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人员,教师专门进修学习体育礼仪的机会较少,多数是教师自己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偏失也是导致学生体育礼仪规范了解较少的原因。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现状是关注高考,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大多家庭注重对孩子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对其进行人格的教育与培养,特别是体育知识方面的培养。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室,大学生从小养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合作精神,这与体育教育集体学习集体思考的规律相冲突,体育礼仪的相关美德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很难形成。

三、构建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措施

(一)结合体育教学过程,渗透体育礼仪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学生掌握体育礼仪知识和传承体育文化也是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所以体育教学过程要渗透体育礼仪教育。体育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新体育礼仪知识,严格要求自己的体育行为规范,把体育礼仪知识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去传授,教师要做学生良好的表率,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课上的教学比赛,严格要求学生注重有关的体育礼仪形式,养成良好的体育礼仪习惯。

篇3

Abstract:The Buyi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Buyi culture inheritance,but in the society of high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Buyi culture cannot meet their needs,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attitude of Buyi culture .Probing into four main aspects of religion,language,identity and customs of Buyi culture,we can see that the Buyi students do not play a good role of Buyi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Buyi college students;Buyi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

耿亚军(2012)通过研究发现,多民族构成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深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文化的碰撞虽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他们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强,与传统并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他们显然更乐意接受公认的便利的外来文化。

1. 布依文化传承的现状

张京玲和张庆林(2007)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成员在面对除本体文化以外的外来文化时表现出了矛盾,既想融入外来文化但是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根本文化[2]。韦磐石(2010)运用问卷对黔西南布依族的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布依族人(84.5%)对自己的宗教文化有很强的认同,约有15.5%的布依人信仰不明确,且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不怎么了解[3]。胡玲(2012)通过调查发现,在文化融合的环境下,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和适应持一种积极态度[4]。李忠和石文典(2007)通过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会产生分化:一部分人为了摆脱自己社会地位低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消极认同的态度[5]。布依族的“五宝”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余明浩(2012)通过对黔西南州布依族的调查发现,现在对“五宝”熟悉的多是老年人,中年人只是一知半解,青少年、儿童知之甚少[6]。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快速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学习汉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淡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开始衰落。

2. 布依族大学生与布依文化

布依文化的内容多种多样,在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语言、身份和风俗四个方面来讨论布依大学生对布依文化认同的现状。

2.1 布依族宗教文化

2.1.1. 布依族的宗教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宗教是原始宗教,他们相信自然界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崇尚自然之力,这与人类早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布依宗教文化也是在融合外来文化之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祭祀文化[7]。布依族的宗教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礼仪和人的繁衍本身;二是农业生产时对自然的祈祷以及对畜力和生产工具的祭奠和禁忌;三是村寨社会的祭祀活动[8]。他们的图腾崇拜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出来的包括相当多的方面,例如竹子和自身繁衍以及子孙绵延相关;莺与报恩和保护有关;牛能够保护家人和子孙后代的安全及幸福;猴子是祖先的象征;对于鱼的崇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祖先和鱼结合而繁衍的后代等等。

2.1.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宗教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大学生是布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在他们走出封闭的生活环境,接触更大的环境,接受科学和开放的现代知识之后,他们并没有因为知识水平的提升而更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视界的扩大和交流的广泛使得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对本民族的产生了怀疑。科学要求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对立。他们在进一步接受教育后加深了对本族宗教的质疑,像是信仰神灵和图腾崇拜在布依大学生身上已经很少体现了,更有些大学生把这些当成愚昧的封建迷信而加以抵制。因此,他们无法完成相关的宗教文化传承。

2.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语言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壮泰语支,他们的文字是不健全的,因此布依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文学的方式流传下来。学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家通常是使用通用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布依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是非本民族语言。生活于布依族中的他们也并不是耳濡目染本民族的语言,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布依族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布依族语,因为在布依族聚集的大部分人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而不是所谓的布依族语。在布依族聚集地,掌握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通常都年岁已高的老人,以妇女居多,多数青年基本不会本民族语言[9]。尤其是现在族际之间通婚较多,大多数和汉族通婚的家庭汉语都会取代布依族语,这样就导致“双语”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会弱化对布依语的认识和理解[10]。文字的缺乏和语言的生疏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再加上长时间的外出求学使大部分学生觉得即使不会布依族语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在别人面前使用布依族语也很少人能够听懂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社交,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使得他们更加不会主动去学习布依族语,从而无法完成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2.3.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身份文化的心理认同

少数民族成员在当今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往往会认为自己在多元民族的中国处于弱势,也就是说自己属于弱势民族。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认定了自己的弱势和不利地位,产生自卑、悲观、消极的态度,终而无法认同自己的民族[11]。布依族人世代居住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比不上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这种环境中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共同的背景和相似的爱好,从而无法和同学聊在一起,越发的孤独;由于接触到的事物远少于其他同学,使得自己越发的显得孤陋寡闻,越发的小心生怕同学的耻笑。起点低,见识少,这些都使得布依族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弃自己民族的感觉,从而抵制并不愿意接受或者公开自己布依族人的身份。

2.4. 布依族民俗文化

2.4.1.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其节日的丰富多彩和饮食的“饭稻羹鱼”。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布依族从古至今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的节日风俗。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和起源于庆贺活动[12]。其中“三月三”、“六月六”等是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查白歌节和毛杉树节等是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大年节和四月八等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饭稻羹鱼”则是布依族人饮食的主要特点,这是因为布依人的主食是大米,而副食主要有蔬菜和肉食两类[13]。布依族人依山傍水而居,根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布依族人的主食就是依水而生的稻米,肉类的来源自然主要是在水中随处可见的鱼类及其它肉类;蔬菜类也以当地特色为主,如洋芋和折耳根等。

2.4.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民俗文化的心理认同

虽然在布依族聚集地仍然保留着各种民俗风格,但是这些已经不是纯粹的民族传统了,而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方式和手段。各布依族聚集地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纷纷以自己民族特色为卖点打出招牌,各种令人应接不暇的民俗纷纷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盘歌、独山花灯等),原本触手可及的民俗成为了展出的活化石,令人啼笑皆非。即使是布依族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正宗的布依族民俗文化,这种保护性发展使得布依族大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时日渐走形的民俗文化吸引不住大学生的眼球而且无法使他们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自然无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做什么大的贡献。布依族今时的饮食也没有了往日的讲究,完全随性,民俗的特色日益消减。当今世界饮食总类何其繁多,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使得民族特色不断减弱。布依族大学生由于常年在外地求学,接触到的美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更加符合当下大学生对时尚和美的追求。因此,传统的布依饮食文化自然就不在布依族大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也就无法承担起这种饮食文化的传承。

3. 结束语

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典型的布依文化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灵魂,是核心,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布依族文化。当然保护布依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 耿亚军.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61-64.

[2]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祖师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52):10636-10639.

[3] 韦磐石.黔西南布依族的发展及变迁[J].文史哲,2010,(12):180-181.

[4] 胡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J].群文天地,2012,(7):10.

[5] 李忠,石纹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13-14.

[6]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7] 王冬梅.从祭祀对象看布依族文化哲学的融合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4,(1):74.

[8] 孟慧英.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7,(4):116.

[9]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10] 周国炎,申建梅.布依族母语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和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篇4

学生以相近的艺术类兴趣、特长、信念及自身需要为基础,凝聚发展,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朝气蓬勃的新鲜血液及生力军。研究大学生艺术团的现状与创新管理策略,能够取其精华、摒旧扬新、查漏补缺,使高校艺术特长生及有表演类爱好的同学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能使艺术团团内建设更加合理、管理更加有力、组织更加规范、团队更有特色、策略更加创新;能够提升校园文化质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育人作用。

一、艺术特长生的招收现状

艺术特长生是部分普通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每年都会按教育部政策规定和有关条件录取一些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又有艺术专长的考生。一般而言,通过招生院校艺术水准测试(报名条件、测试内容以普通高校的招生章程为准),符合学校艺术特长生招生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适当的降分录取优惠,具体可享受标准按每年规定执行。

1、艺术特长生在武汉市各高校的选拔和招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有53所普通高校是面对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其中湖北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被归入其中。除此之外,武汉市只有少数高校能够招收艺术特长生,仅仅只是面向湖北招收考生,而所有的艺术特长生都需要经过各个高校相关考试的选拔。另外,每年3月份下旬举行的湖北省艺术特长生考试,对于湖北的考生而言,不仅要面临各个高校相关考试的选拔同时还需要通过省考,才能获得高校降分的资格,并且高考文化成绩需达到学校划出的分数线,最终才能够成功进入高校。

2、武汉市各高校艺术特长生的招收情况

相对于其他省市的艺术特长生的招收情况,湖北省的生源一直处于劣势,从地理方面的影响,到人为因素,导致最后生源的紧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每年会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冬令营招生,给广大艺术特长生提供机会和平台,由于这些高校的门槛较高,每年招收的人数即使不能达到预定的指标,每年也能保证在60多人。近几年,我校的招收状况虽然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每年只能招收到20多人,最终艺术团的水平也会大打折扣,再加上招收对象的局限性、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考生不清楚学校的情况,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以及某些类别的艺术特长生的匮乏。据了解,大部分艺术特长生的流失是文化成绩达不到的原因,为了网罗人才,我们不仅应该扩大宣传力度,还应该为他们提供更优厚的条件,吸引他们加入。

另外,在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中,由于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不一样,招收的学生类型也有所不同,艺术团指导教师是外聘兼职的,其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比较繁忙,加上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指导教师和广大艺术团成员存在着投入精力不足的现象,学生的艺术特长得不到进一步提高,也会造成生源不足。

3、改进招收艺术特长生的方法

如何招收更多的艺术特长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第一,相对于武汉市其他高校来说,我校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招收第二批线以上以及第四批线的考生,并且第二批线的考生能拿到一本的文凭,因此,我校应加大在此方面的宣传,让广大艺术特长生都知道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优惠条件;第二,校方应给予招收对象人文关怀,使我校的招生范围更广,生源更优秀;第三,给艺术特长生提供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使考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也能充分体现我校对艺术特长生的重视,吸引大量的考生报考。

二、完善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体制

1、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管理制度

篇5

关键词: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关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涵义,目前仍众说纷纭,国内外多个学者都对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在本研究中采用周倩、吴涵在《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的概念:学习能力是学生用以指导自己学习活动的策略和技能的总和,这些策略和技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得和形成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就是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的逐渐转变过程。针对这一概念该研究将从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兴趣4个方面来探究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

一、学习能力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各个专业包括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学生。采用的工具是自制问卷,问卷发放165份,回收157份,回收率为95.2%,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5.5%。该问卷涉及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兴趣4个方面,回收问卷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该问卷旨在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对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见表1: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针对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兴趣4个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1.在学习中是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就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的途径、方式、程序和手段。调查中74.0%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仍有26.0%的大学生并无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大学生应具备学习方法重要性的意识,贯彻原则要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选择解决问题最重要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根据所学专业、学科、教材的不同特点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效果最佳的学习方法,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本人知识基础、年龄、个性、爱好和思维特征的学习方法,总之根据原则并勇于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现还有人提出应将学习方法作为一门课程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

2.在学习中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大学与基础教育领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教学模式都有较大变化,因此大学生要逐渐学会转型,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改变基础教育领域完全依赖老师的现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所谓学习计划,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个人根据课程或者教学计划而制定的长期或中期或短期的计划。调查中69.3%的大学生在学习中制定学习计划,而30.7%的大学生在学习中并无自己的学习计划,古人常说:“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大学生应明确意识到制定计划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应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清晰具体合理便于实施,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乃至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3.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心理学中态度指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那么学习态度即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稳定的心理稳定趋向。调查中显示35.3%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平常不努力完全可以,只要考前复习一下就可以,18.0%的大学生处于模糊状况,说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乐观,存在一部分的大学生没有良好学习态度,学习敷衍了事,不负责任,这就要求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方面出发,积极改变错误观念,反对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和行为,可以通过发挥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帮助学生转变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2)41.3%、49.3%、8.7%的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偶尔、一直会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现状堪忧,要求大学生严格自律,自制,可以通过组成小组起到相互约束制约的作用,并可以适当有奖励或惩罚措施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所谓的学习兴趣,就是指在学习中积极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调查中47.4%的大学生在目前的学习中感到乏味、毫无兴趣,9.3%的大学生处于模糊状况,说明存在近一半的大学生对于目前的学业感到乏味、毫无兴趣,情况有待提升,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对于提升学习能力起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明确学习的意义从而培养间接兴趣达到改变目前现状的目的。

三、学习能力的展望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显示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方面亟待转变,该研究的策略仅从大学生自身来改变,包括要求大学生应具备学习方法重要性的意识;要求大学生应明确意识到制定计划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应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清晰具体合理便于实施;要求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方面出发,积极改变错误观念,反对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和行为,可以通过发挥学生之间的帮带作用帮助学生转变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组成小组起到相互约束制约的作用,并可以适当有奖励或惩罚措施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大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明确学习的意义从而培养间接兴趣达到改变目前现状的目的。通过实施以上解决策略,相信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不断提升,从“不会学”到“会学”,更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最终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丹琳.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及策略[J].厦门大学,2008-10-01.

篇6

2.排球战术意识的表现特点

2.1判断的准确性。

比赛场上的每一个正确行动都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准确的判断是有效发挥技战术的前提,要使判断准确无误,就必须能够通观全局,随时了解比赛场上的情况。为了使有目的性、有预见性的行动达到准确无误,就必须扩大视野,眼观六路,加强对临场彼我双方情况的观察与判断。

2.2战术的灵活性。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所做的任何技术动作都是有其目的性的,那就是围绕本队的战术意图进行,运动员必须善于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攻守的个人行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应力求灵活多变。运动员必须善于根据比赛场上情况的变化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进攻与防守战术,而行动的灵活性就是指适时地掌握进攻的时机或及时有效地进行防守布局,正确选择突破点,或恰当采取防守布局,合理地组织与发挥全队的积极作用。战术运用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进行变化,要真正能够做到因势应变和主动变化,要通过“以我之变,先机制彼”遏制对方,通过灵活的战术争取比赛的主动权。

2.3行动的预判性。

比赛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要根据临场情况和战局变化,分析和预判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2]

2.4配合的整体性。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集体性的突出表现在于进攻和防守时必须讲究协助,互相配合,以全队的进攻和防守战术为中心,充分发挥整体实力。排球战术水平,取决于整体实力。排球比赛的对手是千差万别的,战术灵活多变是建立在运动员之间技能的互补与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上,为了充分发挥整体的战术作用,合理组织战术配合,运动员在场上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胸怀全局,通力合作,努力为本方创造进攻的机会和组成严密的防地,把个人技战术的发挥融入集体协同之中,努力促使集体战术配合的圆满实现。

2.5动作的隐蔽性。

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造成其错觉,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

3.影响排球专项学生排球战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运动员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活动,会逐渐形成和发展战术意识,一旦形成后,战术意识将会产生巨大的能动性。在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运动员的自身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会对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3.1主观因素。

由于每个运动员是不同的主体,对相同客体的反映会产生不同的形式,因此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对排球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战术意识是运动员个人在训练过程中自我形成的对比赛的反映,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运动员自身的智力、知识、技术有关外,还与其自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程度、学习训练态度和参加运动的动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思维能力是排球战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了解排球知识才能对排球战术的安排得以充分理解,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

3.2客观因素。

战术意识是排球运动员在长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客观因素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在意识长期形成过程中,教练员是主导者,教练员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教练员的排球意识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队员之间具有的技、战术水平各不相同,彼此制约,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球员们的排球意识对一个球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着相当的影响,队员们只有在真正的比赛中得到检验,经受实战的锻炼与考核,才能真正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比赛的激烈程度,比赛的心理压力,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裁判员执法尺度,等等,这些都对战术意识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4.大理学院排球专项学生的排球战术意识现状

4.1排球理论知识的缺乏。

由于各种原因,大理学院现在的排球专项的学生在进校前,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排球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完全是凭兴趣爱好选择了排球运动。因此,基本谈不上对排球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4.2缺乏准确的判断,行动不合理。

大理学院排球专项学生在课堂教学比赛和课外活动的比赛中,经常会因为判断失误而失去进攻机会或由于失位造成处处被动挨打。当出现进攻机会时不会选择最直接、最有威胁性的进攻线路,无法给对手以致命一击;防守时没有保护,不会卡位,盲目出击,以致本方顾此失彼,防线混乱不堪,失球就在所难免。

4.3技战术意图太明显,行动没有隐蔽性。

大理学院排球专项学生在比赛时,大都不会做假动作,技术动作过于简单直接,对手很容易判断,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对全队来讲,战术意图暴露无遗,无法获得好的战术效果。

4.5整体配合意识差。

大理学院排球专项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非常欠缺,个人意识常常凌驾于集体之上。进攻时有球队员单打独斗,无球队员袖手旁观。防守时没有协防和跟进,失误后只会互相埋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斗集体。

5.对策

排球是一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项目,它的教学和训练相对比较复杂,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结合大理学院排球专项学生在排球战术意识上所存在的问题及特点进行分析,大理学院应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排球,组织各级别的排球运动训练,并定期举办由各学院组队参加的校排球比赛,旨在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排球专项学生进行排球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5.1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在技战术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通过有目的、有创意的思维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5.2在基本技术教学中渗透排球意识。

排球技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学生从掌握到灵活运用技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意识。因此,在排球项目的基本技术教学中,应始终贯穿排球意识内容,把基本技术教学与培养排球意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十分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排球意识及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加快排球意识的培养。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要把各种技术动作运用和动作衔接变化,以及在各个位置和各种情况下如何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技术,培养和提高正确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和敢于运用技术、创造性运用技术的意识。要适当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排球理论知识。除了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排球理论知识讲解外,还应定期在室内上排球理论课,这里提到的理论课是区别于日常教学中存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应该利用多媒体举办排球理论知识讲座,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比赛录像等对典型战例进行讨论分析,对学生参加的比赛,赛后应组织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研究对策。

5.3在战术教学中强化排球意识。

排球战术在于争取主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全队整体实力。在排球教学训练中,一方面是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通观全局,根据战术需要完成战术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确在场上各位置的职责、移动路线、队员与球之间的关系,熟练地掌握各种战术配合的方法。

5.4通过实战培养排球意识。

在排球意识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实际的操作——实战,这是排球一切行动的最终目的,培养排球意识就是提高实战能力。经过系统的教学训练和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贯穿在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内在联系知识,对各项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时机和条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通过实战—总结—再实战,不断磨炼,对实战进行分析,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看其能否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与队友密切配合等。通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从而加快排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比赛是教学训练的延续,通过比赛可以检验平时教学训练中技战术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并加以磨炼,使技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合理,排球意识更趋完善。而实战现场的气氛,攻守双方激烈的对抗,队员的心理状态,以及裁判的判罚等因素,都不是一般的教学训练可以完全模拟出来的,因此从比赛当中积累经验,提高排球意识至关重要。排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比赛—再学习—再比赛的循环过程,排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而实践后认真分析总结又为排球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5.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训练中,首先教师要把排球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排球意识的内容和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学生对排球意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教师还应以正确形象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和战术要点。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教学训练及比赛中的跑动线路、处理球的方式是否合理,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在教学训练中,可采用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个人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逐步提高排球意识。

篇7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是指敢于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和主动精神,在复杂、迷茫、艰苦的情形中有所发明、有所突破。”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决定人的创造性实践,而创造性实践又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创新和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当代青年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天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掌握大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问题研究”为题,从当前大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面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八所高校的1020名在读大学生、35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60份,回收1020份,有效问卷1019份。

1.教师调查

对教师的调查,主要是创新教育的理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创新教育的落实程度三方面。

(1)落实可能性。65.4%的教师认为创新教育可以部分落实,21.8%的教师认为很少能落实。

(2)重视程度。49.3%的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5.9%的教师非常重视,31.2%的教师一般重视。

(3)理论了解度。70%的教师对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理论有一些了解,23.8%的教师了解不多。

(4)学生创造力满意度。41.9%的教师基本满意,28.9%的教师比较满意,27.5%的教师不满意。

(5)原理方法了解程度。53.8%的教师有些了解,38.8%的教师知之有限,4.2%的教师非常清楚,3.1%的教师一无所知。

(6)创新能力构成要素。56.9%的教师认为是创造思维,29.5%的教师认为是综合能力。

(7)创造思维构成要素。62.9%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者结合,24.6%的教师认为是发散思维。

(8)知识作用。81.3%的教师认为知识对于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创造能力与精神对比。51%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与创造精神同等重要,30%的教师认为创造精神更重要,17.8%的教师认为创造能力更重要。

(10)措施有效性。54.1%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太明显,38.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效。

(11)障碍。37.1%的教师认为最主要的障碍是考评方式落后,28.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方法死板,20.7%的教师认为是教学内容陈旧,12.7%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观念有偏差。

(12)创新能力培养目标。58.4%的教师有时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目标,27.5%的教师较少涉及,11%的教师明确列出。

(13)学生提问。61.8%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题,30%的教师有时鼓励,6%的教师有时允许,2%的教师没有时间。

(14)不同见解。47.6%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2.5%的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15)成绩评定。给学生评定成绩时,52.7%的教师考虑他们的创新能力,22.9%的教师经常考虑,22.7%的教师很少考虑。

(16)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48.4%的教师比较重视,31.4%的教师非常重视,16.7%的教师有时要求。

(17)科研成果的介绍。55.2%的教师有时介绍,18.4%的教师经常介绍,而22.7%的教师很少介绍。

(18)指导课外创新。32.3%的教师偶尔指导,26.3%的教师指导过但未获奖,21%的教师指导并获过奖,20.4%的教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19)课外联系。49.6%的教师在课外同学生们有专业上的联系,40.8%的教师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20)教材作用。44.8%的教师认为现行教材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42.2%的教师认为作用不明显。

下面是教师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

(1)教师专业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文法专业20人,经管专业32人,人文专业35人,理工专业224人)。

文法—理工,在知识对创造力的形成重要性、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方面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重视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选取文法专业的教师人数相对于理工专业少得多,调查的结果不排除片面性。

人文—理工,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理工专业的教师更为重视。

人文—经管,没有呈现差异。

由于教师专业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上。通过数据发现,相对于文学专业,理学专业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龄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10年以内187人,10到20年85人,20年以上81人)。

10年以下—10~20年,知识在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差异显著。从数据看,教龄10~20年的教师比起10年以内的教师,更多地指导过学生的创新活动,但总体来说,这两个教龄段的教师指导的频率都不太高。

10年以下~20年以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创新活动,课外与学生专业上的联系方面差异显著,而且是极为显著。教龄长的教师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显现出较为丰富的经验。

10~20年—20年以上,创造力同创造精神孰轻孰重,评定学生成绩时是否考虑他们的创新水平,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与学生课外专业上的联系密切度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教龄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中。教龄长的教师更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性别差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造思维的构成要素,创造能力同创造精神孰重孰轻,在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科研成果的频率,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等方面差异显著。

教师性别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概念的理解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上。男教师在创新教育具体实施上更有经验。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其自身因素的差异,如专业教龄、性别等,会对创新能力培养产生影响。调查发现教师的教龄及性别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有比较大的影响。

2.学生调查

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培养创新能力意义理解,平时对创新活动的关心程度以及学校、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等。

(1)创新培养意义的理解。63.3%的学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有点了解,19.3%的学生理解较深,17.4%的学生不大了解。

(2)创新能力的重要性。69.7%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发展非常重要,29%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仅有1.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

(3)科技创新活动。51.7%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44.1%的学生有时参加。

(4)竞赛活动。66%的学生有时参加各种竞赛活动,27.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

(5)科技创新兴趣。52.5%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一般,39.6%的学生很感兴趣,仅有7.9%的学生不太感兴趣。

(6)创新灵感及行动。61.5%的学生有过创新灵感并付诸于实际行动,32.4%的学生从来没有,6.2%的学生经常有灵感并行动。

(7)个人创新能力。6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32.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7.2%的学生认为很好。

(8)创新素质的了解。56.7%的学生对创新素质了解一点,36.8%的学生不大了解,6.6%有较深的了解。

(9)学术讲座。71.8%的学生有时参加,15%的学生经常参加,13.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

(10)开设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科的重要性。79.4%的学生认为十分必要,17.5%的学生无所谓,3.1%的学生认为不必要。

(11)不同意见的提出。当有不同意见时,66%的学生认为心里明白就行并不提出,24%的学生会立即提出,1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提出。

(12)捷径完成任务。51.5%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时喜欢找捷径,44.5%的学生经常喜欢找捷径,4%的学生没有过。

(13)冒险尝试。在完成任务没有把握时,67.6%的学生有时敢于尝试一下;29%的学生经常尝试;3.3%的学生从不冒险。

(14)课外制作。63.5%的学生喜欢有时搞课外制作,如课件、网页、艺术品等;22.4%的学生从来没有;14.1%的学生喜欢经常搞。

(15)坚持己见。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同别人不一致时,48%的学生敢于坚持己见,42.8%的学生在心中保留自己的意见,9.1%的学生同多数人一致。

(16)师生关系对创新的影响。66.5%的学生感觉自己同教师的关系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29.8%的学生感觉无所谓,3.7%的学生感觉有消极影响。

(17)与教师不同观点。56.5%学生的认为教师鼓励其提出或保留与教师不同的观点,39.9%的不反对,3.6%的限制。

(18)教学方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46.8%的学生不清楚当前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18%的学生认为有利,35.2%的学生认为不利。

(19)跨系、学科选课。69.3%的学校允许学生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22.8%的学生不清楚是否允许,7.8%的学校不允许。

(20)创新课程。学校是否开设了专门的创新课程,47.6%的学生不清楚,29.4%的学生希望开设,22.9%的学生其所在学校有开设。

(21)教师创新成果。45.9%的学生的教师有时向其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38.9%的学生的教师没有介绍过,15.2%的学生的教师经常介绍。

(22)创新训练。48.8%的学生表示学校有时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43.3%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来没有,7.8%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对其进行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

(23)信息环境。59%的学生表示学校为其提供的信息环境一般,23.6%的学生认为学校提够了一个很好的信息环境,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4)学术氛围。53.3%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学术氛围一般,34.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17.4%的学生认为不理想。

(25)考核方式。52.4%的学生认为目前学科考核的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35.4%的学生不清楚,12.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学生自身差异对创新能力造成的差异。

(1)性别差异(男生452人,女生567人)。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及积极性高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男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敢于尝试,也更善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女生在学习中则更重视教师的作用;相对于男生,女生对学校提供的创新氛围更为满意。

(2)年级差异(大一274人,大二307人,大三286人,大四75人)。

大一—大四,参加各种竞赛,教师在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比大四学生积极。

大一—大二,提不同于教师意见的敢为性,跨系学科选修课程,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对学校的学术氛围更为满意,其教师更经常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大二学生更敢于提出不同于教师的意见。

大一—大三,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开设培养创新能力学科的重要性,教师鼓励提出不同意见的程度,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的频率,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有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一学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三的教师更多地介绍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

大二—大三,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学校信息环境的体会,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考核方式是否利于创意能力培养的看法等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更为关心。

大二—大四,坚持己见的程度,学校学术氛围的体验方面差异显著。大二学生比大四学生感觉更好。

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级低的学生比起年级高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2)考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多教师评定成绩会考虑学生的创新水平,但并未普及,因此要完善考评方式,增进创新水平的测试。

(3)师生交流开放程度欠缺。教师在课上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观点,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学生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榜样。

2.学生方面的问题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把生活中闪现的灵感记录下来,并努力付诸于行动。

(2)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欠缺。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引导,这就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于课堂。在与教师的意见相左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心里保持自己的想法,这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相长。

(3)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度不够。实践出真知,学生多参加创新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能力。

四、对策

(1)在各高校开设创新课。加强学科建设,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考试模式,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列入教学大纲。

(2)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一个导师管3~5个学生,按照学生的个性和经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篇8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88-01

独立学院学生集体户口的管理历来都是学生处学生科的一项常规工作,由于独立学院独特的办学模式与管理特点,历来学生户口迁移的管理制度都是沿用母体的制度,随着办学的时间推移,招生规模的扩招,办学水平的提升,现行的学生户口迁移管理模式已出现重复迁移、程序复杂、材料累赘的弊端,给公安部门、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借用等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学生人数的剧增,独立学院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工作面临着多重难关。本文以某独立学院为例对大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独立学院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工作的现状

独立学院使用的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制度形成于建国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户口迁移管理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直至2003年公安部对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政策作出调整:凡考取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可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这也是现行独立学院使用的户口迁移管理制度。该制度的调整与使用不仅保证了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给国家的治安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节省了资源。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现行独立学院的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一)学生人数剧增,户口迁入与迁出工程量大,耗时长。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生户口每学年迁入与迁出的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2011年,每学年学生户口迁入与迁出的总人数占新生与毕业生总人数的1/4,在每年的9月与10月,笔者都会带领学生科助理团约30人,对新生户口迁入工作进行收集、整理、核对、上交等程序,总耗时约60天;在每年的5月与6月,笔者等20人左右进行毕业生户口迁出的工作,耗时约45天,从以上情况可说明,学生户口迁入与迁出的工程量庞大,耗时长。

(二)学生户口迁入与迁出重复操作,离校学生户口长期积压,浪费资源。

2003年公安部对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政策作出以下调整:凡考取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入学时可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两年内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户口都可留在学校作为保管。根据该规定,部分学生与家长出现了认识的误区,有的认为通过户口迁移可把农村户口转为学校所属户口(城市),有的认为学校的户口对于将来留在大城市工作有优势等,把户口往学校迁入,但到毕业时部分学生工作定在家乡,部分学生两年都未能找到工作,那户口也从学校迁出到原来地址,造成学生户口迁入与迁出重复操作,个别的学生毕业后几年都未把户口迁出,导致户口长期积压在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09届毕业生还有接近30人的户口卡积压在学校,10届毕业生约60人,离校学生户口的长期积压,严重浪费了公用资源。

(三)学生在校期间,户口卡使用频繁,使用率高,造成管理部门工作量大。

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证、办证等所需,需借用本人的户口卡,据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生户口借出登记表不完全统计估计,每位学生户口在校期间,需借用到户口卡大约为4次,假如迁入户口学生总人数为10000人,那户口管理部门平均每天需办理户口借出约24人,这样大大加重了部门工作量。

(四)户口迁入与迁出过渡期延长,加重学校的管理工作难度。

在每年新生与毕业生户口迁入或迁出时,在学生本人上交材料至公安机关部门办理完户口迁入或迁出工作,耗时大约为30天,因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剧增,所需材料杂多,审核耗时长等原因所致,在迁入与迁出过渡期中,学生是没有本人的户口卡的,因办证或就业所需提前索取,还需学校相关部门与公安机关,并出具多方面相关材料证明才能提前办理,这样大大地加重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深入研究国家户口迁移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与之相符的学院户口迁移管理制度。

根据笔者的工作实际情况,在国家户口迁移的管理制度基础下,制定了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的户口迁移管 理制度,制度包括迁入条件、管理规定、借用规定等内容,并组建了一个具有3人的“户籍部”学生管理机构,主要对制度、迁入与迁出、常规借用等工作的开展,这样可大大提高了户口迁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降低了户口的丢失等情况,同时大大节省了时间。

(二)加强对学生户口迁移管理政策的宣传,减少离校学生户口积压,节省资源。

在高校录取、招生中,广泛宣传学生户口迁移的作用,解读其实际意义,降低新生户口迁入率,在校内,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站、橱窗、网站等方式,对毕业生户口管理规定的宣传,强调迁出时间,这样紧抓两头,可有效地减少离校学生户口的积压,节省学校的公共资源。

(三)深化与公安部门合作,简化户口迁移程序,节省时间。

学生户口迁移管理部门应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简化学生户口迁移处理的程序,减少无必要的材料收集,节省过渡期的办理时间。

参考文献:

[1]李莉. 关于改革高校学生户口迁移管理制度的几点意见[J]. 公安大学学报,1998,(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030-03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由此可见,网络条件的改善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移动设备与移动互联网连接,进行微型化、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知识学习的重要群体,更是把移动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极大方便学习,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移动互联网学习现状调研,对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后,为大学生移动学习更加有效提出合理化建议。

2.研究目标和价值

我们把研究目标定向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主要想通过研究,去发现以手机为载体,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给大学生学习上带来的更多好处,更多地去发掘如何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因此,我们在成都某民族高校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得出更有价值的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然后提出建议与对策,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3.研究对象与内容

介于调查的代表性、可操作性,本次调查选择以西南民族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西南民族大学是部署高校,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囊括众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高校,包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民族的学生,是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既有普通大学的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从而为本次的调查主题“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调查环境,有利于获取真实的信息。

4.调查方法与数据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在有效问卷中男生有44人,女生有52人;大一学生23人,大二学生为52人,大三学生为21人;本次调查涉及学院总共有13个,调查了16个民族。

二 主要问题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高校大学生们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手机来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更好地适应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适合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

本次调查中,55.03%的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途径是APP软件,但现在除了学习英语类的APP比较多、比较受到学生欢迎之外,与大学生自身专业(非语言类)相关的学习类APP并不多,而且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又过于杂乱,难以直接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另外,88.42%的大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与自身专业有一定相关性,8.4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是为了配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进行相关的移动学习。移动学习资源的缺乏,已经成了制约移动学习发展的一大障碍。

2.获取资源的途径少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时主要是利用APP(55.04%)、下载视频和音频(38.83%)和浏览网页(37.86%)三种方式,但由于学习类APP分类与数量较少、网上资源过于杂乱、学习资源难以获取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很难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影响了移动学习的效果乃至挫伤了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生活中的零散时间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以西南民族大学的“超星移动图书馆”为例:数据显示,知道但没用过和不知道移动图书馆的学生的比例达到24.6%,另外,多数学生利用超星移动图书馆都是进行图书借阅、图书检索,完全忽略了利用移动图书馆获取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的学习资源。如何让大学生们利用更多的途径来获取学习资源,也是制约移动学习的一大难题。

3.移动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本次调查中,57.58%的大学生认为移动学习的效果一般,甚至有5.05%的大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完全是浪费时间。虽然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因素众多,有大学生主观方面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客观方面也存在移动学习的资源缺乏、获取资源的途径少的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移动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调查显示,只有10.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移动学习时可以做到精力非常集中,25.81%的大学生则表示移动学习时精力容易分散。显然,移动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也是制约移动学习的一大难题。

三 对策及建议

移动学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的关注,如何让移动学习变得更轻松、更高效,让更多的人加入移动学习的队伍,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难题。我们从问卷的数据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多数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存在缺少学习资源、学习效果不好、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网络平台

如学院微博、学院贴吧、学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师生互动答疑区,不同的学院专业应安排指导老师负责定期答疑,并安排大学生干部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对网络平台进行管理,主要工作是整理和筛选大学生在答疑区所提出的问题,并定期交由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答复后再反馈给提问的大学生,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和老师进行互动,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2.建立微信公众平台

除了被动地寻找学习资源之外,应该主动为大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以目前广大师生喜爱的微信为例:除了高校里的各大学院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外,所包含的各个专业也要建立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如: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微信公众号),每个专业的微信公众号都要指定相应的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并将专业公众号交由专门的大学生干部或者工作人员来进行日常管理。各专业的微信公众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板块:每日推荐、今日课堂、微学、多彩民族。

第一,每日推荐板块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每天不定时推荐相关的书籍、学习资源链接等,让大学生更方便、更有效地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

第二,今日课堂板块主要是以公众号群发的方式提供当天该专业的各个课堂上由老师们提供的专业课知识要点、由相应大学生整理出来的课堂笔记,以及该专业的指导老师提供的有助于学习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短文、一段精炼的知识点介绍、名人经典语录等),让当天因事耽误上课的大学生或者其他专业想学习该专业的大学生都能轻松便捷地得到相应的学习资源。

第三,微学板块主要用于指导教师向大学生提供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短文、一段精炼的知识点介绍、名人经典语录等),指导老师每天都应该不限时不限次数(多次)地利用该功能板块向大学生分享片段化的学习资源,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查看并接收到相应的学习资源,不但增加了师生的课下互动,也利于大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点的强化和吸收。

第四,多彩民族板块的设立,是为了方便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都能在该功能板块中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

3.建立移动图书馆

学校要利用移动图书馆或者其他移动学习平台对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除了分专业类别之外,还应该针对不同环境对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比如适合搭乘公交和地铁时使用的学习资源、适合排队时使用的学习资源、适合课间使用的学习资源等,引导大学生根据干扰程度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来进行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义勤.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

[2]陶t、张光泽、刘星星等.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以武汉地区5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3]邓锐、周兴生、罗军强.大学生移动互联使用状况调查问卷设计[J].软件导刊,2013(2)

[4]张钰梅、王学明.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

篇10

摘 要:在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事关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文章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以兰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2-03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维度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渠道进行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不仅是其作为未来合格媒介公民的公共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的刺激作用之下,受者所产生的有关媒介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结果,其实就是个体如何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表现为个体对媒介的主观意识和能动性。

就大学生某一时点的媒介素养来看,可以将其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接触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选择和接触倾向,以及选择、接触的能力;二是认识理解媒介,表现为对媒介及其信息的知晓、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媒介知识;三是评估媒介,表现为对媒介提出质疑和批判,以及与受者原有的需要、态度相比较产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新的媒介态度或巩固旧的媒介态度,最终凝结为价值观、道德观等个性心理;四是使用媒介,表现为对媒介的应用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等)和媒介习惯,以及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反馈能力和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媒介意志。这四个维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本文从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兰州地区的6所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治学院和兰州商学院)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9%。

二、新媒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接触情况

从表1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网络或手机)的接触率非常高,几乎是100%。大学生接触短信、飞信的比例是99%,接触网络(QQ)的比例也是99%。二是大学生对新媒体D1接触存在一些差异,接触性最高的是手机短信、飞信(99%)和网络QQ等即时交流工具(99%),处于中等接触性的是门户网站和微博,比例分别是65%和66%,接触较少的是电子邮件、BBS和网络电影电视,接触最少的是网络报告或手机报(经常接触率仅为11%)。三是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社交需要处于优势地位,通过短信、飞信、QQ等即时交流工具、微博等新媒体达到与他人交往目的的人数都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二。

从接触的新媒体信息内容来看,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依次集中在:人际交流(54%)、休闲娱乐(52%)、关注社会(39%)、生活健康(35%)、时政新闻(21%)、专业学习(19%)。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和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但为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媒体选择较少,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任务不一致。

(二)对新媒体的认识理解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是现实生活中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89%),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的功能(76%),同时具有娱乐功能(52%)和文化传承(49%)功能。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就其负面影响来看,大学生除了认识到新媒体的“虚假信息”会带来不利影响(72%)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识到对新媒体的过渡依赖会影响到专业学习(4%)和人际交往(7%),甚至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2%)。特别是,对新媒体的技术知识了解的人非常少,仅占3%,如果将计算机或网络专业学生排除在外的话,这个比例就更低了,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本身的认识比较肤浅,知识相对贫乏。

(三)对新媒体评估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八个媒介中,除门户网站的信任人数没有达到一半之外,其他媒介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几乎不受大学生的怀疑,信任的人数均达到2/3以上。这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的对媒介批判、质疑的精神较差,很少去考虑信息是否真实,而是一味地接收,甚至是接受,几乎对媒介信息不进行过滤。即使有的大学生会考虑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但多数情况下也只是想想而已,不会深究。他们往往会天真地认为,媒介中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把关人”严格筛选。就对新媒体信息内容的信任情况来看,他们认为最真实的是时政新闻(91%),其他依次为:社会事件报道(87%)、生活健康知识(85%)、专业知识(76%)、教育培训与广告(23%)。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社会事件、民生问题等高度关注,而且深信不疑,这与大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调查还发现,几乎全部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持肯定态度,表示出极度的喜欢(98%)。受这种积极的感情支配,他们更加积极地接触新媒体,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反复的循环运作,使大学生形成了稳定的对新媒体的观念,包括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媒介的使用层次包括应用能力和应用习惯两个主要方面。应用能力是指大学生应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应用习惯是指应用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调查显示,有51%的大学生发表过微博,转载过信息,发表过评论。有65%的大学生利用BBS发表过信息或至少浏览过信息,有5%的大学生给新媒体提过意见或建议,仅有13%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媒介活动。这说明,大学生在浅层次的新媒体使用方面比较积极,也具有相应的能力。但是,在建设性或创造性地使用新媒体方面,能力不足,而且也没有形成习惯性。调查发现,仅有1%的大学生思考过或建立过网站,成为网站管理员的也只有2%;有18%的大学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然而仅有4%的大学生会搜集身边的信息并发表在微博、BBS等新媒体上。

三、讨论与建议

第一,大学生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网络或手机,特别是即时性、交互性强、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手机,更是他们的“宠儿”。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说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情况具体普遍的相同性。不但反映出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与兴趣,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非常迫切。然而,在网络或手机的具体媒介接触的频率和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迅捷、方便的手机短信、飞信和QQ等交流工具受热捧,而网络报刊和手机报等很少被使用。一方面,这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参照群体有关,也与他们接触媒介的动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媒介及其信息的接触是否付费有关。

第二,大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媒介接触与自身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从新媒体获取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还不够积极,应付的思想依然存在,这不利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

第三,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社会功能有清晰的认识,但对媒介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批判与质疑,不能正确、准确地理解新媒体本身。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了不加批判地接受知识的习惯,这种心理定势也会迁移到他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上。当然,这也体现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缺乏质疑的勇气,甚至是能力。

第四,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新媒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缺乏客观评价。评估是一个主观过程,人们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事物。就新媒体而言,大学生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娱乐和社交方面,所以,难免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媒介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决不应该是一个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的一代。

第五,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多数情况下处于较浅层次,深层的创造性应用和建设性应用较少,而且能力不足,也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将在未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媒体打交道也会是家常便饭,因此,必须很好地正确使用媒体,发挥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为此,高校必须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立足现有基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以媒介素养的提升为重点,恰当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贯彻因材施教的策略,有计划地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遵从内因、外因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主体与责任人,科学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宏刚.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46.

〔2〕陈娟.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11,(4):110.

篇11

一、根据艺术类大学生自制力相关调查的结果,归纳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和原因

(一)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1、我行我素,不注意自我约束。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在这样的学习生活方式中养成了一些我行我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不论从着装还是生活方式,他们都习惯于独一无二、无拘无束的风格,并且认为这是艺术类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

2、生活散漫、集体观念差。在艺术类大学生的求学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往往习惯于自己或者是由几个人组成小团体奔波于全国各大高校,忙于求学于各个文化课和艺术类辅导班。他们缺乏大集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他们也缺乏集体主义价值关的教育,其注意力都放在考学和画画上,加之其特立独行的特点。所以在大学大集体的学习生活中,艺术类大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生活散漫和集体观念差的特点。

3、个性较强,一般难以融入群体中。很多学生不仅讲究艺术上的个性鲜明,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家讲究个性突出,他们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4、组织纪律性差。艺术类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极其反感,他们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美和享受生活,然而生硬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观念能禁锢住他们的艺术创作和自由地生活。换句话说他们不承认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性。

(二)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自制力的原因分析

1、非常注重“感觉”。艺术类大学生,很多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很多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感觉和灵感来了之后,即兴完成的。在他们看来,没有感情、感觉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艺术是创造生命中的美,在表现艺术得时候需要作者投入情感。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的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依附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新鲜的事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好奇心,创造性强。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状态忽起忽落、喜怒的情感表达较强,容易冲动,并且自我调整能力弱,有时难以理性面对现实。

2、非常注重“自我”。因为艺术类学习的特殊性,大多数都追求自我的个性,希望自己能够主宰、决定自己的一切。因此,“自我”倾向比较明显。艺术类学生的上课方式,基本上以小班教学为主,这种教学的结构模式便于学生构思、设计、创作。但另一方面,这容易使他们养成轻视群体的习惯,进而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具体表现为:缺少整体意识,团队合作能动性差;对班级活动参与愿望不强烈;学习上很少与他人沟通探讨;生活上抽烟、喝酒现象较多。与理工科,文史科的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自我表现得相对突出。

二、根据自制力的现状分析。寻求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自制力的路径

(一)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塑造观念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大学生面对这大量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有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团结观念较差。面对这些情况,对大学生塑造观念、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尤为的必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指导、思想教育、学习督导、行为引导及相关事务管理的职责。帮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对“真”“善”“美”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在细微之处人手,在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方面发现问题,在了解、关心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尊重学生并喜爱学生,与他们拉近距离,培养师生的感情,走进学生真实的“他”,为学生指引方向。事实上,师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有一定的师生感情基础,老师讲的道理,学生很多都能接受,这样建立在信任和信服的基础上,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练意志

艺术类大学生自制力差的问题不是一天养成,所以学生工作者要有耐心,并要精心设计出如何能够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学生工作者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将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逐渐让学生养成符合学校规定的行为方式;其次,专业课老师要通过课程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教育和监督,让学生逐渐适应学校日常的学习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学习作业作品质量的监督,通过提高其作品的水平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的目的。最后,通过鼓励学生到专业公司参与实习,让学生在实战中认识到集体主义价值,让学生知道自制力的重要性。通过坚持长期的实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的重要目的。

篇12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如何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就业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做出恰当、有效的决策显得犹为重要。职业决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会影响最终的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13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法,以威海市广场舞开展状况和威海各大学的广场舞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调查整个威海市的广场舞开展状况,联系威海大学生实际,为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进一步推动威海地区的广场舞进校园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威海广场舞;大学生;广场舞进校园

作者简介:李博:(1980—),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山东大学〈威海〉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

1研究对象及目的

广场舞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近年来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广场舞在不同年龄层之间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威海作为联合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依山傍海,是养老安居的好去处。研究者在实际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威海大学生面临着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最有活力、最朝气蓬勃的群体。联想到威海欣欣向荣的市民广场舞群体,便有了将广场舞引入校园,在大学开展广场舞的想法。如果能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中引进广场舞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为同学们的体育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而且如果引进成功,效果良好,更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性实验行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次研究,以威海市广场舞开展状况和威海各大学的广场舞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调查整个威海市的广场舞开展状况,联系威海大学生实际,为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进一步推动威海地区的广场舞进校园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理论支持。

2研究方法

2.1文献研究

我们首先展开的是文献研究,主要以广场舞现有论文和新闻报道为主。以威海市为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种媒体对于威海市的广场舞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报道,有广场舞开展的热闹场面,也有对于广场舞扰民的批评;有对广大市民锻炼身体的鼓励,也引用了大家认为广场舞格调不高的批评。当然,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包含着整个社会对于广场舞的巨大关注。

2.2观察法和访谈法

最先产生将广场舞与校园联系起来这种想法的,是体育老师这一群体。老师们希望这一充满活力的健身形式能够为大学校园带来活力,让同学们在运动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对体育教学者的想法进行了询问和收集,在调查的教师中,90%的体育教师对于开展广场舞进校园活动十分赞同,并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大学开设广场舞课程提供自己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热爱广场舞的非体育教学的教师,也表示了对广场舞进校园活动的赞同,并表示将会十分积极的组织和参与校园广场舞活动。这些教师大多热爱运动和交际,喜欢广场舞这种集健身和交流于一身的活动,他们告诉研究者,在广场舞运动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健康的身体,也愉悦了心情,扩大了交友范围。他们希望广场舞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形式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2.3问卷调查法

与此同时,研究者以位于威海的山东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为调查对象,共抽取样本500人,样本容量为500,发放了旨在调查威海大学生对于开设广场舞课程的态度的调查问卷,并对全部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果的相对公正客观,我们在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了控制,使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整体为500,赞成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在大学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的同学为480人,占到96%,对校园开展广场舞课程持反对或排斥态度的仅占到4%;在赞成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广场舞课程的同学中,女同学占到90%,男同学占到10%。

3研究结果

(1)在威海,大学生对于学校开展广场舞课程是十分欢迎的,所以我们在威海推动广场舞进校园是存在巨大机遇和土壤的。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愿意接受或者尝试这种早已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大妈们’的娱乐形式的。大家明白,只要进行适合的调整和改革,广场舞对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2)现有的广场舞很受市民的欢迎,但不太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和活动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与时尚融合,以期更加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在我们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大学开展广场舞进校园的意见。对于那些对广场舞进校园持否定态度的同学,他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广场舞这种活动形式,相对于健美操,并不很适合大学生这一“新新人类”群体,只有进行认真的改变和调整,才能够被同学们所接受。

4研究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威海,有着广场舞发展的良好环境和肥沃土壤,这种环境,不仅包括威海优美的自然环境,更包括广大市民喜爱广场舞,大学生们愿意接受广场舞进入校园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威海的广场舞发展存在着场地有限,扰民等问题,广场舞进校园也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和现有的广场舞形式老旧,不十分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娱乐活动需要的问题。对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

(1)希望威海市委市政府可以下拨专门资金,支持威海大学校园广场舞课程的开设。这批资金主要用于进行广场舞活动的场地的准备和有关设备的购买工作;作为有关教师或组织者的培训费用和他们的酬劳。

(2)学校方面,要对广场舞进校园活动充分重视,积极提供场地与人员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并为广场舞课程的开设提供如多媒体教室,正式课程设置与学分设置和方便师生交流的渠道等支持。学分制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种基本模式,在学分制的鼓励和督促下,同学们能够更高效、更系统地进行广场舞的学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