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5: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代女子礼仪常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漆齿和文身
漆齿是傣族、布朗族等成人礼的组成部分。漆齿,实为染齿,不染者不能公开参加社交活动。染齿前,需先吃些酸性水果,或用酸汁涂抹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与此不同,布农族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要拔掉两颗门牙。
文身和绣脚是傣族、布朗族男子的成人礼,指在身上、腿上刺纹。民间有谚语说:“蛙腿尚有花纹,男人之腿怎可没有花纹。”男性以文身为荣,身上不刺纹者,人格低下,不如水中青蛙,会被姑娘们视为懦夫,很难得到女慕,只能孤独终生。文身一般在十四五岁时举行。刺纹时,受刺者需服用一些带有麻醉性质的药物,文身师用墨在肌肤上绘出图案轮廓,以针蘸上颜料扎入皮肤,让颜料残留于皮肤内,形成永不消退的纹痕。
换裙和换裤
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等都通过更换服饰象征成年,女的换裙,男的换裤,换过之后,方可谈情说爱。
摩梭族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民间传说,古时天神向地球上所有生物赐寿,人只能活13年,而狗却能活60年。后来,人与狗换寿,13岁成了人的成年标志。成年礼仪式一律在农历大年初一凌晨举行。行礼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男柱”下,女孩站在右边“女柱”下,一只脚踩着猪膘肉,一只脚踩着粮袋,象征终生吃用不尽。女孩由阿妈为其穿上漂亮的金边衣、百榴裙,扎上红腰带,盘缠发辫,佩上彩色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男孩由舅舅为其穿戴簇新男装,扎上腰带,佩上腰刀。纳西族、普米族的成人礼与此相似。
四川凉山彝族少女的换裙礼称为“沙拉洛”,意即换童裙。彝族妇女把换童裙和出嫁视作女性一生非同小可的两件大事,换童裙一般由母亲或长辈妇女主持,并只请女亲戚、女友和老年妇女参加。换童裙仪式有3个方面的内容:改变发式、改变裙式和穿戴耳饰。
宰牛唱诗
何谓淑女?用成都天韵女子学堂堂长周勇的话讲就是:秀外慧中又不失现代风范。
古朴雅致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搭配青翠葱茏的花木,国学馆、书画馆、琴馆、棋馆、礼仪馆、茶道馆、刺绣馆的牌子高高悬挂。学馆墙壁被国画充斥,窗户挂着的竹帘被轻轻吹起,黄色蒲团席地而坐、半米高的几案伏案苦读,处处细节透露出一股远离尘嚣宁静和清幽,淑女的一天就在这古色古香环境中拉开了序幕。
课程设置
“内修经史子集、外修琴棋书画。”4年时间总共3000多个学时,这不是大学国学班的课程安排,而是一名“现代淑女”的打造日程表。包括:国学、礼仪、古琴、书法、国画、茶道、刺绣、围棋、专题讲座(当代女性的人生观塑造、视觉形象塑造、交际与礼仪技巧、持家与理财、职业规划等)
【入学篇】
程序1:穿汉服
校服是汉服,为了披挂上阵,记者穿戴花了近10分钟。
一片粉红渐变色布块,一根约10厘米宽、刺绣精美的腰带,超大袖口,三种元素拼接在一起,构成了传说中的汉服。将布块紧紧系在腰上,双臂从巨大的袖口穿过,衣襟向右紧贴右胸部,呈y字形,最后再把10厘米宽的腰带拴在胸下。在礼仪服饰老师的协助下,不熟悉汉服构造的记者,足足花了差不多10分钟。穿戴完毕,长裙及地,无疑减缓了行走速度,记者不得不迈出了“小碎步”缓慢移动。手臂的袖口很长,拿东西不是特别方便,而腰带和裙带由于拴得很紧,让人不禁有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这就对了,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服饰老师介绍,正规而言,长裙拖地的目的在于遮住脚,因为古时女子是不能露出脚的,而腰带的紧是“帽、腰、鞋”三紧中的一紧,只有穿戴“紧”了,才是对别人的起码尊重。
记者感言:穿戴“紧”确实让人有正襟危坐的感觉,但大夏天穿着这么厚的一套汉服,确实有“汗如雨下”的功能。
程序2:祭孔
国学馆主墙上,孔子画像正悬中央,画像前设有香案,烛台长明、香火不熄,记者的“入学典礼”以祭孔的方式展开,身着汉服,向孔子画像上香、献花并朗诵祭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求学的开始就是对先师先圣的祭祀。”一边协助记者上香,堂长一边向记者介绍起“礼教常识”。“女性的‘礼’很细节,包括日常生活的站、坐、谈、说,重大典礼的程序和要求,待人接物的规范和禁忌等。”周堂长说,祭先祖先圣礼只是“淑女”的第一步,紧接着,将逐渐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注重古典仪礼的现代转换,走出温文尔雅、仪态万方的淑女路线。
记者感言: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祭拜孔子,仪式带来了一种肃然起敬感。
【课堂篇】
课堂1:国学
周堂长介绍,筹备学堂时他曾做过一份男性调查:100名受访男性中,80人认为女性应温柔贤良,而非霸气十足。而如何温柔贤良?“内修”是关键,通过“经史子集搭配当代女性礼仪课程,找回现代女性身上缺失的古典淑女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跟随老师朗读,记者摇晃着脑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诗经》时代。过惯了每日开电脑关电脑的快生活,一下子觉得节奏慢了下来。在国学课上,女子学堂将精选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利于女性修养的部分,聘请专家指导研习,通过名句佳篇的赏析,以文字为载体,传承古典淑女的文采,提升女性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能力,达到寻根溯源、启迪心智的目的,培养女性“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气质。
记者感言:脱离城市的喧嚣,抽时间来这里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听听蝉鸣鸟叫,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
课堂2:古琴
以琴传情,是古典淑女含蓄美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古琴、古筝、琵琶等在内的古典弦乐,通过音律的无穷变化,营造出一个回环往复、澄明深远的古乐天地。古典器乐的培训,将打造淑女婉转悠扬的迷人气质。
按照琴师的要求,记者用半边臀端坐在古琴前,琴身直对丹田位置,衣襟则工整地位于琴的五辉处。“两手自然打开,轻抚于琴,弹奏的时候手腕要放松,手指稍稍立起,伸手要稳,记得收放要自如。”伴随琴师温柔的话语,从来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记者放开了胆子,开始轻抚琴弦,“嘣……”的响声荡气回肠响彻整个琴房,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
在琴师的指导下,从上往下拨,再从下往上拨,记者用1分钟速成了一曲《沧海一声笑》。琴师说:“一般来说,学习3个月就会弹古琴,但要是想练好的话,往往是一辈子的功夫。
记者感言:由于古琴价格不菲,普通教学用的都是1万左右一把,看来要当“气质淑女”是需要下大血本的!
课堂3:棋
“人生如棋,不能为每一步的得失斤斤计较,全局的胜利才是最后的胜利。”棋艺老师王正东与棋结缘已有30多年,在他看来,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消遣益智的工具,而是一种人生哲学:“围棋的黑白之道,象棋的楚河汉界,不仅仅是较量一局的输赢,更往往能昭示人生的智慧。”
记者端坐于蒲团,食指重叠在中指上,从竹篓中轻轻拾起一枚黑子,扣在格纹棋谱中。“举棋要坚定,即使走错了,也不要太计较,要把心思放在全局上。”王正东老师说,通过围棋、象棋课程的开设,就是要以游戏对弈的方式,强化思维的训练,让淑女有把握全局、左右输赢的气度和能力。
记者感言:老是“走神”想起王菲的《棋子》,或许此棋和彼棋虽然承载形式不同,但都象征着一种把握未来,不计较得失的生活哲学。
课堂4:书画
展纸,提笔,驻馆艺术家三秦书画院副院长李由在纸上龙飞凤舞写下了“成都女报”四个大字,然后长吁一口气:“书法就是一笔下错,全部报废,讲究的是一气呵成,所以一定要对自己胸有成竹。”
悬腕、执笔,老师手把手教记者写了个“永”字,“这个字横平竖直、勾点撇捺都包括了,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在高度的抽象中,涵盖了飞动流畅的自然之美和平衡架构的人格之美。”
李由老师说,书法是培养淑女情操的重要一步,通过书法课程的培训,使淑女传承书法艺术的翰墨精神,以一手漂亮清秀的字示人,留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归己。而国画的学习则能提高女性浓淡相宜、传神写照的审美素养。
记者感言:好久没有用笔写过字了!还是毛笔!不禁暗自唏嘘,网络时代的今天,能够有一份心情磨墨写字,真的很过瘾。
课堂5:茶艺
在茶艺老师的指导下,从烧水开始,沏茶,倒水,再沏茶,闻茶,赏茶,到最后品茶,记者足足花了20多分钟时间,才自制成一杯茶。“不要看工序繁杂,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轻尝了口记者“做”出的茶,茶艺老师接着介绍道,“茶道系统的学习可能得1年时间,通过茶道课程的开设,为的是培养女性恬澹高远、宾主尽欢的交际情商和风雅情趣。 ”
记者感言:比起平时在超市随意买瓶“XX绿茶”,亲手花20分中制作的清茶好像真的甘甜了很多。
专家声音
“淑女学堂”华而不实
“专门设立学校,学习诗词歌赋,让女性回归传统的知性美,本意很不错,只不过我觉得有些脱离市场。”成都著名社会学家韦源表示,4年时间,3000个课程,虽然算起来一节课才3元钱,但其受众是仍旧是“有钱有闲”阶层,“要一个起早贪黑的白领腾出9000元钱和周末来学习这些东西,并不是特别现实,因为这个‘淑女’只是一小部分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的女人才享受得起。”韦源说,其实在美国也就有类似于淑女学堂的课程,在大学中开设“家政”课,教授女人烹饪、服装、礼仪等方面课程,但不同于中国“淑女学堂”的小众,美国的“家政”学范围受众更广。“淑女学堂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对提升现代女性内在气质,提高个人修养还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不过不能像现在这么华而不实,毕竟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钱有闲。”
TIPS
学堂号外
1.授课老师价格高
据堂长介绍,由于国学的授课老师不少都是国内外知名人士,如北京师范大学原中文系系主任、知名红学家张俊老先生等。为了邀请资深老师前来授课,学校可谓花重金。有的老师课时费高达3万。
2.校长不叫校长而是“堂长”。
初听介绍,“堂长”二字很有武林外传的感觉,了解后发现,原来就是校长的代名词。
3.古典学院现代派。
过道边摆设的都是瓷瓶,墙壁挂满各类国画,但古香古色的办公室却出现了电脑,虽然名为与现代结合,但一古装女子挽着发髻端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上网,还是有点让人觉得汗颜。
4.咨询者多为有钱富太太。
吴礼权(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现在比较常见的抱拳作揖,出现于清朝年间,是古代传统作揖的一种简化。作揖在老一辈人中还有,南方人比较少,我去北京,一些老年人还是会给我作揖的。作揖是一种很好的问候方式,我很赞成。人多了握手来不及,也不方便,一个人对着很多人,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远远作揖,很简便,不像鞠躬,比较复杂,也太累。相互之间问候,有的时候还要说话,说的到底得体不得体是一个问题,作个揖,不说话,意思到了就行。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但是现在却没有自己传统的礼仪了。能不能恢复作揖不一定,但作揖作为表现一个民族礼仪之邦的文明标志,一个抓手,提倡肯定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礼仪,展现一种适合自己民族的东西。握手礼中西方人都用,怎么区别不同国籍呢?一般是从肤色上看。我们一见鞠躬就知道是日本人或韩国人,那么能不能一看到作揖就知道是中国人呢。作揖比握手还要简单、方便,推广的可行性还是蛮大的。人们会教宠物作揖,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去学呢?至于采取怎样的方式,在男子之间、女子之间,男子和女子之间该怎么作揖,都是可以讨论的。当然人们已经习惯于西方的握手方式,普及作揖还是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
伊甸(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其实过去在老百姓之间作揖也不太多,需要到一定层次,比如知识分子,或者官员之间。如果付诸实践,我们国人都像过去一样作揖的话,我的感觉是比较怪,因为作揖不是单独的礼节、问候方式,它还包含着文化层面的问题以及历史的积淀,它是跟很多封建的文化,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混杂在一起的。刘半农先生提出了“作揖主义”,作揖的意思已经扩大化,不仅仅是问候,还是一种调和,和解,带有一种过去旧时代文化的痕迹,所以不宜普遍推行。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的并不是去恢复古老的东西,恰恰相反是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如果在创造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学习西方的最文明合理的礼节。我是比较赞成西方的一些礼节,如握手,拥抱。尽管拥抱这个礼节我们还在使用,但是使用频率不及西方,在特殊的场合,表达特殊的情感,握手还是轻了点,可以选择拥抱。礼节是慢慢形成的,很难倡导出一种新的东西来。如果是刻意恢复作揖,也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怪怪的感觉。如果现代人喜欢,把作揖作为一种礼节的方式来存在,也是可以的。在面向公众,没法体现握手问候的时候,作揖、鞠躬这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我平时很少作揖,不过一二十个人来告别,来不及一一握手,就作个揖代表告辞。作揖毕竟是国人比较熟悉的东西,在一定场合,用用也可以,大家都知道其表示的内涵及适用的地方。
姚渊(汉文化推广者,汉未央网站站长)
作揖跟我们汉服的推广在运行上有着相似性,日常生活中推广比较困难。汉服是在特定的礼仪场合中穿的,在穿着汉服的时候,应该有同汉服相适应的揖礼。所以我们复兴汉服,紧接着就是要复兴揖礼。揖礼不是非要依附在服装上,凡是你觉得有必要通过民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时候,都可以作揖。只要你有心,哪怕行一个幅度比较小的揖礼都是可以的。所以作揖比推广汉服的门槛还要低。当别人知道我是做汉文化的,他们会很有意识地跟我作揖,但一般作的可能就是江湖侠客般的抱手礼、拱手礼。正规揖礼手是直的,用在庄重的场合。明清以后汉朝的礼仪不断衰弱,严肃的揖礼也不断衰落下去,在市民文化兴起之后,人们对作揖进行改造,形成了非常普遍的抱手礼、拱手礼。后来西方人看见的就是这种揖礼,所以他们认为穿着唐装马褂,行抱手礼的就是很中国的方式,其实很不得中国人的精髓。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揖礼就是最靠近现代的传统,却不知道实际上还有一种远离现代文化的传统,正规揖礼。它同中国的自信心,汉朝的黄金时代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正规作揖的原因,有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回到提倡推广作揖,我觉得有必要,因为如果你努力去登天,就可能登上一座山,如果你只想登上一座山,你登上的可能就是一座小丘陵。我们可以把作揖的目标放在日常生活中,在一般场合,随意一些,要求不用太高。但如果在穿着汉服的正规礼仪场合,我们还是提倡作正规的揖礼。此外,古代礼仪活动通常是男性之间,通常所说的作揖都建立在男性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女子行怎样的礼仪,我觉得还需要规范和梳理。
同题问答
1、你知道“作揖”吗?具体怎么做,清楚吗?
Kent(加拿大籍华人):大概知道一点。
王强(公务员):作揖是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具体形式不清楚。
谢国剑(研究生):知道一点点,具体怎么做不清楚。
清水挂面(研究生):知道。可能清楚。
小鹏(外企职员):不清楚。
大树(自由设计师):知道,双手互握在前,弯腰60―90度。
Jane(经理助理):知道。
Amanda(澳大利亚人):知道,就是一只手抱另一只手,表示“你好”的意思。
2、你在什么场合,看见过哪些人作揖?
Kent:长辈们过年或看到尊敬的人。
可人:以前很老的电影里容易看到作揖。现在很少有人作揖了,年轻人不会,年纪大一点的人之间也不太会作揖。大概祖父辈才会有点关于“作揖”的记忆。
王强:年纪大的人,过年时,拜菩萨的时候。
谢国剑:电影、宣传广告片里,教科书上。
清水挂面:在电视里,当某人见到景仰的长辈时会作揖。
小鹏:婚礼上,拜年的时候。
大树:相声演员,古代影视剧里。
Jane:过年的时候。
Amanda:大部分在香港片,中文片里。我爷爷奶奶是中国人,移民到马来西亚,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时,父母亲戚会相互作揖。
3、你平时作揖吗?在什么场合下,你可能会作揖?
Kent:一般没有。
可人:很少作揖。
王强:不太作揖。
谢国剑:很少作揖。
清水挂面:会。在尊敬的老者面前,或者与关系亲近的好朋友开个玩笑。
小鹏:给长辈拜年的时候。
大树:不作揖。
Jane:拜年的时候。
Amanda:平时不作。
4、看到一些学者、明星对大众作揖,你有怎样的感觉?
Kent: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就好像看到握手。
可人:没有感觉,很正常。
王强:感觉不错,蛮有民族特色的,有风度。
谢国剑:觉得可以,适用于人比较多的地方。
清水挂面:没什么感觉。
小鹏:挺好的,中式的传统礼仪嘛。
大树:表示谦卑或尊重;还有熟悉人之间表示亲热,感觉比较搞笑。
Jane:没什么感觉,很中国化。
Amanda:感觉就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比较有礼貌。
5、你觉得“作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Kent:比握手古典,如果场合不对的话有点奇怪。
可人:一人对十人、百人的时候,作揖比较方便,此外,流行病盛行的时候作揖会有好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握手,别人伸出手跟你握,你作个揖,人家会感到很别扭。一般来说,人与人接触的面积越大,关系就感觉越好,作揖让人感觉很客套。
王强:相比较握手,它有多个优点,(1)作揖比较卫生,降低传染皮肤病的可能性。例如在非典时期,很多人不愿意身体接触,握手改为作揖;(2)可以避免自讨没趣,握手是双向的,对方必须有所响应,若一方没有反应,另一方会比较尴尬,作揖不需要显示太多的协作性;(3)握手礼,有一定的规矩,需要上级、长辈、女士先伸出手,万一握手方式不正确,会给另一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作揖不同,可以不必分上下级;(4)人容易出手汗,握手不是很舒服。作揖可以在对方不愿意握手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好感。作揖的缺点是不如握手关系亲近,因为肢体交流感觉更亲密。
谢国剑:相对而言,作揖在传统上有一段时间是被鲁迅等人批判的,带有封建文化的色彩。但若穿着唐装作揖,感觉就比较好。或者在隆重的场合,比较传统的氛围里,作揖会更加让人有认同感。
清水挂面:显示出个人谦虚和对对方的尊敬,缺点就是有些做作。
小鹏:我觉得优点是有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缺点是没有肢体接触,略显疏远。
大树:好处和缺点不明,需要场合与心境。
Jane:中国的一个礼仪,使人感觉很谦虚。
Amanda:没有多大感觉,就是一种礼貌,延续了中国的传统。
6、日本人、韩国人见面会鞠躬,西方人见面通常会拥抱,你觉得有必要在现代提倡“作揖”这种中国的传统问候方式吗?
Kent:无所谓,可能有人觉得比握手卫生,不过我不觉得,握手有体温的传递,更能使双方贴近,作揖有点隔膜,或者一点点虚伪。还是要看场合。
可人: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作揖已经断掉几十年,硬生生地恢复还需要一代人的认可。这不同于日本、韩国,人家鞠躬的传统已经延续至今,整个社会都完全认可。
王强:有必要,中国有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作揖从实际看也有诸多优于其他问候方式的地方。
谢国剑:这个仅仅是一种符号,现代提倡没有多大意义。只要从精神层面上领会就行。在平时的礼仪中推广作揖有这个可能,提倡作揖并不让人奇怪,但若是说到恢复、回归或者变为一种潮流,我预测不太可能。
清水挂面:没有必要,个人喜好问题。
小鹏:有必要,就像推崇唐装、汉服一样嘛,“作揖”有中国特色啊。
大树:不需要。有点老八股感觉。
Jane:提倡,有传统底蕴。
Amanda:有一点奇怪,因为这样的动作都是需要自然的嘛。如果人们越来越接受西方人的习惯,比如喜欢抱抱别人,也没问题,因为这样人感觉比较舒服。
7、你怎么看待人们喜欢教小狗或猴子等动物作揖?
Kent:作为玩耍没什么关系,好玩就好,没人在乎。
可人:我对作揖并不排斥,任何场合有人或者动物作揖都很正常。教动物作揖,应该来说是人想通过动物来表达一种心情,出于一种礼貌的方式。
王强:满有意思的。
谢国剑:满好看的,这可能与动物的特征有关系,作揖相比握手等其他动作更加容易些。
清水挂面:觉得挺好玩。
小鹏:无所谓。
大树:纯属是为了博得大家一笑,另不想讨论动物权利,已经被养着了还能说什么?
Jane:很好玩,他们很聪明。
Amanda:真的吗?没有见到过。
8、握手、拥抱、接吻、作揖、鞠躬这几种问候方式中,请按你的认可度给他们排个序。
Kent:我觉得要分场合和民族特点。作为和我同样种族的人,在普通见面的场合,我会这样排列: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可人:这个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大家不太认识的,握个手。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亲人之间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除了握手还会拥抱。在长辈面前,或者崇拜的人面前,一般用鞠躬,表示尊敬。作揖排在比较后面。对于接吻,中国人不太习惯,人们还没开放到这个地步。
王强: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谢国剑:要分场合吧,在普通的生活中,握手肯定是最常用的。辞旧迎新,穿着唐装的时候,在比较隆重的场合,表示尊敬的场合,可能会作揖。拥抱是比较熟的人之间。鞠躬,一般演讲后可以鞠个躬。接吻这种问候方式在中国是极少见的,中国人难以接受。
清水挂面: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小鹏: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大树: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
Jane: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一般不熟悉的都握手。
Amanda:拥抱、接吻、握手、作揖、鞠躬。不认识的人握手最经常了,拥抱是用在比较好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喜欢抱抱别人。在澳大利亚第一次见面就是握手,见了几次面有点熟了的话,可以接吻,最后比较熟了,就会拥抱。
70后、80后时尚青年看作揖
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沙然
小时候读《水浒》《西游》,熟人碰面,或者生人见礼,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唱个肥喏。
后来读《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才彻底弄清楚这个元明时期最通行的礼数是怎么回事了。所谓“唱个大喏”就是一面拱揖,一面口中称“喏”--至于为何说“喏”,大约与我们今天说“HI”差不多。总之这种敬礼方式叫做唱喏。喏声很大,腰弯得很低,叫做唱个大喏或唱个肥喏。肥者,饱满、火候到了的意思。
说到底,肥喏无非就是作揖,比作揖动静大点而已。
自从有清以后,满族的风俗规矩一统天下,男人见礼改成打千儿,女人照面须道万福。此后“肥喏”似乎就被彻底抛弃了。你看老舍笔下,落魄江湖的松二爷,八旗贵族的遗风犹在,提着鸟笼上茶馆,碰见常四爷,上前见礼,垂袖弓身,进一步退两步。忽又想起刚进门见王老板时忘了请安,马上转身补礼:“王掌柜,您好哇!”退二进一,王掌柜万没料到,赶紧还礼,也来了个退二进一,终归是晚了一拍。松二爷又连续来了三个退二进一,王掌柜还礼却是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所有礼都晚了一拍。--据说这串台步,是老舍亲自教的。在欧洲巡回演出时,英国人高兴得直吹口哨:“Great marvelous as beautiful as dance!”(太棒了!妙不可言!像舞蹈一样优美!)
当满清的历史被雨打风吹去之后,民国又开始盛行“拱手作揖”这种礼节。相比打千的舞蹈性与雕塑感,作揖就未免单调了些。自解放后改为握手后,终于失传。
但海外华人依然固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作揖,仍被世界公认为中华礼仪的典范。老外初到中国,若他聪明地学到了一个抱拳的动作,将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拉近多少彼此的距离。
但问题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E时代,我们连电子邮件都懒得发,改为短信或者视频通话,我们还会作揖么?
好吧,让我们做一个假设,不作揖还能做什么呢?
握手?这是西方最普遍的礼节,那不凉不热的温度,不明不昧的笑容,不冷不淡的姿态,不大不小的力量。让你觉得,对面的这个人,是一架机器。况且,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告戒我们,80%的病菌来自于手部接触。你还敢去握么?那被无数细菌视作温床的手?
拥抱?当心那些别有用心的“抱抱团”,在你身上揩油。吃你豆腐不说,还会顺带掏走你的钱包。即使这样的遭遇微乎其微,也要小心了,谁敢保证他不会趁机把刚吃过早点的满手猪油使劲往你身上蹭?
鞠躬?拜托!腰弯多少度才算真诚呢?弯多了是卑躬屈膝,弯少了是心无诚意。总之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怎么办,总不能像美国人那样一见面就互相啃吧。
所以,思来想去,只剩下作揖了。它比鞠躬多一个拜会的动作,因此也多了一份真诚。它比握手少了身体的接触,因此也少了一份危险。它不像拥抱那么故作亲热,却显得一团和气,它不如贴面那样刻露直白,更显得温文尔雅。作揖使得双方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因为受礼者必须还礼。作揖使人与人之间多了眼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而又保持着受之父母的高贵的身体与尊严,不被碰触。作揖使得所有华夏儿女轻易就能认祖归宗――它是如此具有符号感的动作。
总之,作揖在当下,真是最好的礼仪方式了。敢问一句,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
杜瓦
作揖,中国人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在商业味越来越浓、人情味越来越淡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再亲身实践。印象里,最近见到作揖,只有两次:一次是见于邻家一小犬卖弄新学来的本事,频频给我们这些围观者作揖;还有一次,应该是在“非典”流行的那个时期,握手、贴面的都免了,抱拳作揖,大家都安全。
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揖礼”是否该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眼见着肯德基、批萨、UPS快递等等洋玩意充斥眼球,将我们的国产品牌推入冷宫,心中不免长吁短叹:难道连祖宗的礼节也要让位于他人?
就拿见面礼节而言,从任何角度而言,作揖也不输于握手礼、接吻礼。据传,起源于西方的握手礼,当年始现于武士决斗之场合,为了表明身上没有藏着暗器,故而握手。开句玩笑说,当年的握手之后,很可能就是一场厮杀,毫无文明优雅可言。别人决斗前的礼仪,作为了我们表达亲切之意的礼仪,何苦来哉,我们又不是缺乏自己的礼节?
尤其在当下,在花样百出的“抱抱团”逐渐演变为“1元钱抱一次美女”的闹剧时,我们的有识之士是否应该站起来呼吁揖礼的回归和提倡,这才是中国人自己的礼节。若问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随手便可举出几条,以应证其可行和优势。
1、古时的揖礼相对繁复,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当下,去繁留简,只需抱拳拱手上举就行。从简而行,并非三叩九拜,从动作的难度系数上来讲几乎为零,人人得以效仿。
2、央视的《百家讲坛》如今红透半边天。易中天火了、于丹火了,纪连海等等人都火了,他们宣讲的是什么?说到底,不就是古人的一些东西吗?不就是老百姓都知道但都说不太清楚的一些史实常识吗?因此,在这文化哺乳过程中,易中天、于丹等人被扣上“文化奶爸、奶妈”的帽子也不见怪。从《百家讲坛》声名日隆中更可窥见的应是什么?恕我大胆妄言,一是国人普遍的文史知识的匮乏;二又恰恰是如今的国人对老祖宗的历史如饥似渴的了解愿望。那么,从心理而言,揖礼的回归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试想,如有一日,《百家讲坛》上出现“中国的礼仪”之类的演说,定当唤醒国人的认知,揖礼等完全可以被现代人接纳采用的,传统礼仪重新被推崇、流行,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就看《百家讲坛》的编导何时采纳了!
3、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若干年前,如果重提孔孟之道,提倡推行古法礼仪,定被扣上种种大帽子。而如今,国人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当然还不是完全开放),既然连师洋之流也可以我行我秀,我们重提老祖宗的文明礼仪更不会被看得像洪水猛兽一般。从人们的思想解放度而言,作揖在当下,很可能被看作一种时尚的传承,而非“老八股”。
4、就个人卫生方面而言,作揖更有着其它礼仪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握手其实最不卫生,看不见的病菌随手传播,女孩子有时候被人家硬握着不放,更是有苦说不出;贴面接吻最不自由,别人左脸凑过来了,再不愿意,也得以脸还脸,有时还得主动还以右脸。拱手作揖,不仅能避免双方皮肤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菌传染,也可使双方心里都比较踏实。极度重视个人健康的现代人,干嘛不去推行揖礼呢?
5、韩少功先生曾经如此赞誉揖礼的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要想当壮士,不一定轰轰烈烈,昂首挺胸作个揖就行。大家平起平坐,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由上可见,见面作揖,不仅是一种文雅而得体的礼节,更可以称作是一种科学而卫生的礼节,难怪《新闻周刊》曾经如此定义:“中国人的‘作揖’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礼节”。那么,你有什么理由阻止它重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呢?
80后,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李志春
80后的时尚青年随意而奔放,敬意之礼这种中规中矩的礼节不是万分重要时刻决不轻易示人,他们在“自然状态”下,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中国自古见面便有作揖之礼以表敬意。所谓作揖,既手到、口到、耳到,三位一体以向对方示敬。而如今这种三位一体被解构分离,手归手,说归说。路上两人见面,少有敬称,取而代之的是眼睛“噌”一亮,随即发出“章鱼!”“伟哥!”这种宏亮而又缺乏内容的声音。随着招呼完后,两人相背而去,谁都忘记了刚才的事情。
诚然,直呼昵称多少有些随便,但似乎却是他们的礼,是打消两人路过不语而尴尬的一种方式,见面一声“HI!”,既显出时代气息,又算是共识的礼术。将繁化简,将简化“懒”。与亲朋道别,一句“大家再会”取代传统的一一告别,这就是速度加效率。将简化“懒”是本事,将“懒”化无,那是境界。
见面打招呼多麻烦,先要挣扎着从不愿意开口到开口,随后要“使劲”震动声带,好不容易在伤了数以千计的脑细胞后才憋出几个字。点头多简便。脖子支了一天也累了,间歇性下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快而猛的点下头,既“郑重”(对方来看点头用力呗!),又让脖子玩了下“过山车”,一个看看舒服,一个点着也自在。
当口到、手到、耳到被解构开了,当敬与礼被割裂开了,我们要追问:80后的时尚青年,用什么礼仪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呢?我们还剩下什么能在这个时代示出我们的敬意呢?
专家评作揖
作揖,从天人合一谈起
采访对象:翁敏华
翁敏华,作家,民俗学家,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九部学术著作及散文集《讨好岁月》。
作揖,从自然崇拜而来
“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打破了很多束缚,有很多坏的东西被革除了。革除的时候是必须要心狠手辣下刀子的,就像对癌症动手术一样。动完手术以后呢,应该是要调养的。不是说中国文化得了癌症后就一无是处了,得过癌症的人还是可以康复的,康复了以后还是有很多健康的东西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说我最欣赏的中国文化就是“天人合一”。这个世界观不光是我们国人要重新解读,而且这对于全世界都是一笔财富。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定胜天,都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是不断的斗斗斗。结果受了多大的损害,我们心里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真的是到了要重解“天人合一”、创建一个和谐世界观的时候了。
“天人合一”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现代人向大自然无穷尽地索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包装过剩,物质过剩,对人类来说并非福音,因为你的享用已经超出你的需要了。
实际上很多中华文化包括那些仪式都和“天人合一”有关系。
比如说作揖这么一个小小的礼仪,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它分三类。
一类叫天揖。它是对天表示一种敬重,是一种敬畏之心。“无法无天”当中就有个“天”字。天揖首先是敬天的用处,然后是对天子,对所有敬重的人,比如对老师。天揖的手势是:稍稍地往上举,叫推手小举。(示范动作)
一类叫土揖,是从大地崇拜而来的,叫推手小下也。它是从大自然崇拜过渡到对人的敬意,比如老师对学生稍稍的来一下。你看这种名称,天揖,土揖,都是从自然崇拜而来的。
还有一个平辈人之间的,叫时揖。天揖和土揖实际上是空间之揖,而时揖是时间之揖。用了个“时”,那就是平推,叫平推手也。
作揖,用手,用口,用耳
中国文化和中国字是很有关系的,中国字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密码。
比如“揖”,它就是用手,用口,用耳,这三项都要有。
提手旁,一个口,一个耳,不光是抱叠双手作一个揖,还要加上谦恭的用语,所以要用口,而且要能够倾听,不能漫不经心的。人家在说谦恭的话“请多多关照”“请多多指教”,你不能不带耳朵。这三点达到了,这个礼节才到位,这才是“揖”。
所以我们中国很多文字很有趣。比如说“昂”,“昂”就是太阳神崇拜啊。上面一个“日”,下面两个手这么摊着(示范动作),这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个符号。我教的一个美国女领事,她问我“群情激昂”什么意思。“群情”她知道,那么什么叫“激昂”她不明白。我说“激”就是风吹过水面,所以是三点水。风吹过水面是个什么样子呢?你想想。“昂”是什么,就是人摊着两只手看太阳,我演示给她看,说“你看像不像”。她说,哎哟,我懂了!
这比什么注释都要好,也是汉字的好处。
作揖与服饰有关
我今天穿了件中式衣服作揖,是因为我觉得作揖跟服饰,和场合都有关系。穿牛仔裤作个揖就不太像。西装革履的作揖也不像,必须是像我现在这样的大袖子的,宽松的,中国式的,而且即使是旗袍也不合适作揖。
作揖时最好有翻袖的动作,(动作演示)没有当然也无所谓,但是作揖的感觉必须是和中式衣服一脉相承的。
我也问了许多人,同辈的,学生的,老师的,他们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认为,男女平等,男的可以作揖,女的也可以作揖,女的作揖也可以很豪爽,也很拿派(北方人说法)。但是也有人说作揖也太江湖气了吧。我说这个江湖气没有关系。江湖这个词多好啊,我们把它想像坏了,过去还有江湖学派,江湖诗派,学术也有江湖。江湖气和流氓气不是一回事情,江湖气是要一点的,豪迈得很。
有的老师认为女的还是应该幅度小些,我想想那变成“万福”了。“万福”好像不太行。穿旗袍作“万福”还行,旗袍本来就是显腰的,“万福”是在腰上的礼仪,感觉比较合适。
该行何种礼仪视场合而定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尤其上海人。
不像过去,过去中国人的礼节是问:你吃饭了么?这个问号是期待别人的回答,一表明了中国人吃饭的不容易,二是从表情上也显示出他要你回答。那么就站下来开始聊天。今天做什么啦?买什么菜啊,什么菜和什么菜放一起炒,哎哟,就可以讲上半天。这是真正的问候,是要“问”的,然后“候”在那里,等你回答。
现在哪里有这样的闲功夫啊!过去常说的“你上哪去啊”,可这关你什么事啊,我上哪去还要向你汇报啊……我们过去的礼节好像有点打听的味道呢,后来就变成“你好”,现在越来越简化。所以可以提倡比如作揖礼仪、微笑礼仪、注目礼仪、招手礼仪、扬手礼仪等等。
礼仪视场合而定。有时候骑车你不能作揖,但是你已经看见别人,别人也向你微笑了,你可以扬一下手。过去我们不是擦肩而过,要对面站定说一回话,后来变成擦肩而过说声“你好”,现在变成擦轮而过不是擦肩了,不是自行车就是汽车了。那么擦轮而过时采用的礼仪就只能简化为扬一下手、微笑一下。
滋养现代人心灵的传统礼仪
中国人比较含蓄,东方人都这样,所以作揖等手礼比拥抱合适。拥抱有时会吓人一跳,感情没有到那么浓的时候干嘛要拥抱。东方人艺术上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自然。山水对东方艺术家的吸引超过人体。只要看看我们的唐诗宋词就知道了。当然后来也有些艳诗是描写一点人的身体,但主流的还是山水美,也体现了我们崇尚的“天人合一”。而西方艺术家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人体美,特别是女人的线条美。现在大家对《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反感,这和我们的传统有关系。我们强调的是含蓄美,是穿衣服后显得美,而不是不穿衣服的美。
不穿衣服的美在我们中国没有传统,所以体现在礼仪上,我们对拥抱贴面等身体礼仪的感兴趣程度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前的人的可塑性大,应抓紧训练、培养;成熟后并非不能再发展,但可塑性较小,较难训练、培养。因此,抓紧成熟期前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2]《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蒙学教材,世传为南宋王应麟撰。《三字经》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向孩子讲授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伦理道德规范、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兴替、勤勉好学榜样等,在极短的篇幅内包蕴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内涵,实属罕见。《三字经》既重知识学习又重道德培养、品格养成,被人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它采用三字韵语的形式,或六字成句,或十二句,灵活多变,活泼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儿童记忆,给后世儿童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三字经》收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推广。其在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方面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1.提倡“性善”是纯良品格养成的基础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首先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作为一个人所要坚守的正是善良的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至于被陋习所左右,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三字经》将儒学“人性善”的观念通俗生动地转化为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将“性善”作为青少年优良品格养成的基础,把学习作为优良品格保持的途径。
2.培养勤奋好学品格
《三字经》以古圣先贤为榜样教导儿童勤奋努力学习,养成好学的优良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作者为了让儿童懂得勤奋好学品格的重要性,用大量古人典型事例加以强化,更具说服力。如《三字经》中说:“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借用赵普、路温舒、公孙弘、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朱买臣挑柴、李密牛角挂书,苏洵、梁灏大器晚成,祖茔、李泌、刘晏年少成名,蔡文姬、谢道韫作为女子也能辨琴吟诗等古代读书人勤学成名的例子教育学生必须形成勤奋好学的品格,具有才能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否则连鸡犬蜂蚕都不如。《三字经》中从“昔仲尼,师项橐”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几乎都是劝学的内容。同时照应开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论断,就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打磨就不能凸显它的价值,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是对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
3.建立爱国孝亲、兄弟和睦、夫妻恩爱的和谐关系
《三字经》中强调德育为先,先教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再教孩子做人的本事。这些对于今天的小学教学来说,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儒家的思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从不同侧面诠释以“忠孝”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文化联系。《三字经》中明确说“首孝梯,次见闻”,认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增长见识。可以说,它是一本典型的“德智统一”的教材。《三字经》在让孩子学习文字和语言的同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优秀品格进行自然传续。为了便于孩子接受,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教育孩子以黄香为榜样,要懂得孝敬父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引述东汉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诫孩子们要懂得兄弟和睦;“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教育孩子要尊敬师友,礼貌待人。《三字经》宣扬的“三纲”“十义”等,其实也是对学生进行“礼”的灌输,摒弃其中包含的封建等级概念的成分,其中蕴含的和谐理念,即便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在学前和小学教育中融入一定的古代蒙学教育的内容,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经典,积极利用这些经典中的正能量为现代教学服务,是一条可以深入探索的教学改革途径。
一、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根据高校古汉语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我们通常在每单元的文选中选取部分篇目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以《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晋鞌之战》为例,详细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
1.分组。以宿舍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讨论并代表本小组表达观点,或就具体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展开讨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尽可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小组长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学们轮流担任。
2. 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进程与效率,老师一般会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字词障碍,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及背景知识收集、作者信息收集、角色复述、剧情再现等。比如《齐晋鞌之战》预习任务除要求课前扫除字词障碍之外,还包括“收集古代有关干支计时的知识”、“收集春秋时期的战车图片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和文化常识”、“收集相关古文字图片并借此了解字形与本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模拟情景对话”等。这些预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而且活动的灵活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老师的导论。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先对《齐晋鞌之战》的文章结构和大意进行概括介绍,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分析“鞌”、“辟”、“无”、“絓”等特殊用字现象,结合甲骨金文字形掌握“及”、“再”、“毙”等词的古义,找出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及词类活用的句子,汇总交流与古代车马有关的文化常识,等等。
4.小组讨论。依据课文长短和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先让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分歧较大,则由记录员下来询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在课堂答疑环节直接向老师提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在教室内不停巡视,了解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并在适当时刻给予必要的引导。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讨论内容几乎涉及了《齐晋鞌之战》所有需要掌握的内容。
5.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教师答疑。小组讨论期间,每个小组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派人写到黑板上。在答疑环节,每个小组均有义务选择性地回答黑板上列出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多问题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故不能推车而及”、“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等不易理解的句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最后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圆满的解析。然而对于课文中“自始合”何以被课本注释为“从一开始交战”,大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老师适时答疑:甲骨文“合”字“象器、盖相合之形”,因此“合”本义是“合、闭拢”的意思。古代的交战双方在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均摆开阵势,对阵双方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由于古时作战大多是短兵相接,而战争一开始对陈的双方就会交汇在一起,此乃由器盖相合之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回合”中的“合”字便是这一用法的遗留。至此,《齐晋鞌之战》一文的主要分歧及难点皆已处理完毕,讨论交流过程结束。
6.老师总结。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环节结束后,教师就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总结。要求学生们课下反复阅读课文,并认真体会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交流、沟通和合作;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节奏不容易把握,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以自我展示为主要特点的学生讲读模式
当今的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所生,作为新时期的“90后”,他们有丰富的个性,有强烈展示自我并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尝试采用以学生自我展示 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不少篇目是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学过的,不少通论知识在中学课堂上亦曾被系统介绍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免有“冷饭热炒”的嫌疑,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前拿出一段时间由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展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还能很好地根据大学课堂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引申和发挥,如有学生借助娴熟的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或视频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朗诵选文,有的则把部分片段改编成话剧搬进课堂,这样的展示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丰富了古汉语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古汉语的趣味性。
当然,如果学生们对某一部分内容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自选题目,这一环节学生们展示的内容包括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彩段落、古代文化常识、字形演变、词义引申的过程,等等。比如曾有学生以《中国古代车马》为题向大家成功介绍古车马常识。由于车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车马和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但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加之一般学生很难见到古代车马的遗物,所以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些原因,展示的学生将古代的车马制成可控制播放进度的SWF格式动画,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典型例句以及有名的历史故事,详细再现古代车辆制作的过程借以介绍古代车辆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及骖马、服马和乘车位置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古代的文献记载中的相关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大家,取得了不错的授课效果。
通过课堂展示环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方式,弥补教师个人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基础良好并且对古汉语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其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他们在古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课堂问答模式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A)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4.“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9.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10.中国第一长洞是:D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11.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2.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 甘肃 C陕西 D山东
13.苗族的传统乐器是:D
A笙 B笛 C萧 D芦笙
14.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
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16.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A
A丰收年景的6—9月 B每年秋天
C清明后10天 D端午前3天
17.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A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8.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么颜色?C
A黄色 B 紫色 C红色 D蓝色
1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20.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
21.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B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2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2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B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24.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B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25.现存最早的宋词歌谱是:B
A《汉宫秋月》 B《白石道人歌曲》
C《白鸟朝凤》 D《 葬花吟》
26.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27. 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8.《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A
A吴 B贾 C王 D史
29.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
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
30.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C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31.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32.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D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33.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34.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
A 8 B 10 C 12 D 14
35.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36.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38.微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B
A湘剧 B京剧 C豫剧 D川剧
39.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C
A蛇 B凤 C龙 D虎
40.“宰相”的“宰”最早指:B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4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 (D)
A、《初刻拍案惊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西厢记》
42、七月七日长生殿,_C_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
43、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4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D_”
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46、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B_
A、东周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47、“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48、下列哪一句不是大学中句子(C)
A、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失后,则近道矣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C、是故君子不用其极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9、王维擅长的诗体是_C_
A、咏物诗 B、咏景诗 C、山水田园诗 D、叙事诗
50、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
A、西林寺 B、东林寺 C、庐山 D、龙虎山
看了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选择题的人还看:
1.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2.传统文化常识有哪些
3.中华文化传统知识有哪些
4.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内容
[中图分类号] H109.2;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90-03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传承古代文化以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所以学生普遍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当今的古汉语课堂上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学生却在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场面。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古代汉语课课程的性质及当今的社会背景有关,更与目前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而单一的授课方式有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打破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除了尽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拉近古汉语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交流。笔者在执教《古代汉语》课的过程中,努力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环节,缩短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我们在平时的《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在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根据高校古汉语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我们通常在每单元的文选中选取部分篇目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以《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晋之战》为例,详细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
1.分组。以宿舍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为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讨论并代表本小组表达观点,或就具体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小组组长展开讨论。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并尽可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锻炼机会,小组长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同学们轮流担任。
2. 老师布置预习任务。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进程与效率,老师一般会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字词障碍,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及背景知识收集、作者信息收集、角色复述、剧情再现等。比如《齐晋之战》预习任务除要求课前扫除字词障碍之外,还包括“收集古代有关干支计时的知识”、“收集春秋时期的战车图片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礼仪和文化常识”、“收集相关古文字图片并借此了解字形与本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模拟情景对话”等。这些预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而且活动的灵活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老师的导论。在小组讨论之前,老师先对《齐晋之战》的文章结构和大意进行概括介绍,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分析“”、“辟”、“无”、“”等特殊用字现象,结合甲骨金文字形掌握“及”、“再”、“毙”等词的古义,找出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及词类活用的句子,汇总交流与古代车马有关的文化常识,等等。
4.小组讨论。依据课文长短和难易程度的不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先让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分歧较大,则由记录员下来询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在课堂答疑环节直接向老师提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在教室内不停巡视,了解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并在适当时刻给予必要的引导。通过参与学生讨论我们发现,学生们的讨论内容几乎涉及了《齐晋之战》所有需要掌握的内容。
5.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教师答疑。小组讨论期间,每个小组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派人写到黑板上。在答疑环节,每个小组均有义务选择性地回答黑板上列出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多问题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故不能推车而及”、“人不难以死免其君”等不易理解的句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最后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圆满的解析。然而对于课文中“自始合”何以被课本注释为“从一开始交战”,大多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老师适时答疑:甲骨文“合”字“象器、盖相合之形”,因此“合”本义是“合、闭拢”的意思。古代的交战双方在战争开始之前,双方均摆开阵势,对阵双方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由于古时作战大多是短兵相接,而战争一开始对陈的双方就会交汇在一起,此乃由器盖相合之义引申而来,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回合”中的“合”字便是这一用法的遗留。至此,《齐晋之战》一文的主要分歧及难点皆已处理完毕,讨论交流过程结束。
6.老师总结。小组提问并回答问题环节结束后,教师就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总结。要求学生们课下反复阅读课文,并认真体会古代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交流、沟通和合作;不足之处在于课堂的节奏不容易把握,部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以自我展示为主要特点的学生讲读模式
当今的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所生,作为新时期的“90后”,他们有丰富的个性,有强烈展示自我并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为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尝试采用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不少篇目是学生们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学过的,不少通论知识在中学课堂上亦曾被系统介绍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免有“冷饭热炒”的嫌疑,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前拿出一段时间由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展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能较好地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不少学生还能很好地根据大学课堂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引申和发挥,如有学生借助娴熟的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或视频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在音乐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朗诵选文,有的则把部分片段改编成话剧搬进课堂,这样的展示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还丰富了古汉语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古汉语的趣味性。
当然,如果学生们对某一部分内容有特别的兴趣,也可以自选题目,这一环节学生们展示的内容包括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彩段落、古代文化常识、字形演变、词义引申的过程,等等。比如曾有学生以《中国古代车马》为题向大家成功介绍古车马常识。由于车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车马和与之相关的内容在课本中经常出现,但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加之一般学生很难见到古代车马的遗物,所以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些原因,展示的学生将古代的车马制成可控制播放进度的SWF格式动画,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典型例句以及有名的历史故事,详细再现古代车辆制作的过程借以介绍古代车辆各个部件的名称,以及骖马、服马和乘车位置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古代的文献记载中的相关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大家,取得了不错的授课效果。
通过课堂展示环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方式,弥补教师个人在日常授课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基础良好并且对古汉语学习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根据其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他们在古汉语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特点的课堂问答模式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每节课都采用问题讨论式或学生主讲式并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问答式教学,不失为引导学生参加课堂互动的有效途径。譬如,对于难度不大、字词障碍不多的段落,我们通常是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出其中若干知识点向学生提问。通常设计的问题包括字的用法、词的意义、解释虚词的词性和找出特殊式等,提问的重点则是那些古今汉语中有明显差异的地方。由于这类问题属于难度不高的题,而且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语言点,所以这样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仅仅涉及问题点,而且多数问题皆有明解的答案,时间久了,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授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应该是更重要的目标。因此,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这些也应该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我们并非囿于对基础知识的提问,而是注意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合理答案。如《庄子・逍遥游》有“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好像天边的云彩”,这种说法虽然能够说通,但并不是从语言的角度所给出的合理解释,如何做到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呢?我们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来实现。笔者在讲授这一问题时,首先告诉学生课本上的解释是可以采纳的,但并不完整,要想真正弄通,还需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于是引导学生,辨识通假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原文和注释找出“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句话中的通假字,许多学生不仅能够很快辨别出“垂”是这句话中的通假字,而且能够联想到现代汉语合成词“边陲”中的“陲”字便是该意义的遗留,这样的提问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起到了古今联系、以点带面的作用。
再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当今大学生中应该是耳熟能详的诗句,“淑女”更是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但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该词的结构和含义均有古今差异。我们设计的问题分别从意义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比较“淑女”一词的古今差别。不少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淑”本为“美好”之意,“女”是指“未婚女子”,结合上古词汇的特点,因此,这里“淑”和“女”本是两个单音词。由于《关雎》一诗的广泛流传,“淑女”逐渐固化为一个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淑女”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在学生理解“淑女”词形词义的变化之后,我们为学生播放由现代人创作的流行歌曲《窈窕淑女》,引导他们结合《关雎》的描写进一步体会“淑女”一词的深刻内涵,进而让大家谈谈“心目中理想的淑女形象”。学生们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他们所给出的答案中,“举止端庄”、“谈吐得体”、“气质优雅”等皆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通过对“淑女”一词的讲解不难看出,我们以学生们感兴趣而且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词入手讲解词语音义和用法的古今差别,进而引出关于个人素质提升和形象塑造的相关话题。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要比单纯地灌输理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对“淑女”一词的课堂讨论,相信也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互动教学模式做出的初步尝试,相对于 “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这样的改变无疑使课堂教学轻松了许多,也丰富了许多。但要让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常态化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无疑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良好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无悔地付出时间和精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互动的成功或失败。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师需要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对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做详细的预案并进行精心的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则需要“放下身段”,不以“知识权威”自居,平等地参加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需要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其次,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还需要制度和硬件的支持。比如,当前的大学教堂多为阶梯式设计的连排课桌椅,给小组同学的内部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可考虑在教室内放置可移动的课桌椅,课堂上根据讨论需要随时变换组合,同一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一起,更有利于形成轻松、热烈的讨论氛围。再如,当今的大班制教学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带来诸多不便,以科研为衡量标准的单一业绩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所有这些,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方能取得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美】Dwight W Allen,王维平译.论小组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3).
[2] 姚蓉. 谈如何搞好大学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中国大学教学,2008(7).
[3] 张其昀.古代汉语教学谈[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何谓“异类”?一意乃旧时所称的外族,二则是指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换句话来说,如果以人为本位,那么除人以外,一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物皆可称之为“异类”。目前,学界所认的异类婚恋小说中的“异类”主要是指与人相对,异于人类的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尤其是这些种类幻化成人形之后与人类发生的情感纠葛最为普遍。黄景春博士在《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一书中,对异类婚恋作了界定,引文如下:
人与异类婚恋,当然是指传闻中人与神仙鬼怪的婚恋,不可能是人与动植物的婚恋,动植物只有幻化成为人形,具有了人的禀赋之后,也就是成精成妖之后,才能与人发生恋爱关系。
因此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异类”指与人相异的鸟兽草木等大自然中的实体及幻想出来的妖、怪、鬼、神等种类,“异类婚恋故事”则是指讲述人与花妖鬼狐、神仙草木等异类相恋的故事。
小说是一种虚构艺术,它在时间中展开,对时间进行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两大层面的分割,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可以同时发生多个事件)。中国古典小说在叙事时间意识上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左传》为代表的叙事时间逻辑意识,即事件发生、发展是以一种普遍性逻辑而展开。一种是以唐传奇为代表的违反学理或常识的偶然和奇遇的时间意识,它不以道德和经验所限定的可能性为叙事逻辑,通常表现为违反常识的偶然事件与奇遇。一种是以《史记》为代表的个人生命体验、历程为中心的时间意识,叙事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历程。
一、叙事时间逻辑不可预测性
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华美瑰丽的虚构幻想世界,就其具体形式而言,吸收了《史记》式的人物传记方式,如《聊斋志异》之《娇娜》《青凤》《小谢》,《后聊斋志异》中的《莲贞仙子》《邬生艳遇》篇;《夜雨秋灯录》中的《货郎儿》《神娥》之类,叙说各个人物的故事,但小说的主要意图在于讲故事,而不是“传”人物;在于叙述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为核心情节事件,而不是特定人物的性格与生命历程。虽然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形式上是摹仿《史记》的“史遗”,但其叙事逻辑却脱胎于唐传奇与志怪,因而叙事中表现的时间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构成的“不可预测”的偶然奇遇。《聊斋志异・神女》中,神女的出现总是“不期而至”;《聊斋志异・胡四姐》中,胡三姐的到来是“忽一女子逾垣来”,“方坐床头…忽闻人声…则胡姊妹也” 。四姐逃脱道士的捕杀,“别后十易春秋”,“遥见四姐坐树下” ,又或“又二十年余,生适独居,见四姐自外至”。人物的出现与消失总是这样不存在任何“现实逻辑”。
一个人的生活自然无法预测、更无法回避不幸事件的发生,但更令读者感兴趣的是同样无法预测的意外的幸运,正是由于未来不可预测,人们才会对未来抱有更多的期望和幻想。这种“偶然奇遇”的方式在小说情节处理上表现亦为明显,《聊斋志异・连城》中,连城与乔生死亡后遇到好友顾生,得其帮助而复生,《夜雨秋灯录・货郎儿》中,蔡郎抛家舍业,流浪至妻子所开店铺,其妻效仿当初以金试夫心,《萤窗异草・郎十八》中,以一曲《郎十八》约定的三世宿缘,《聊斋志异・神女》中,米生两次遇到神女均有所得,神女为夫纳妾复得珠花等等,这些“奇遇”根本无法预测,但奇遇的出现给小说人物以行动的可能,变化的可能,推动敬事情节发展。必须提到的是,清代异类婚恋小说中有一大批神仙、花妖、狐魅、精灵、鬼魂等角色,异类的特殊身份以及那些不可思议的仙术、法术、僧术、道行法器,在现实世界中这些根本就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因此,在叙事过程中,自然体现出“不可预测”的逻辑特点。
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常以黑夜、月夜、黄昏作为故事开场的时间点,很多场情节都发生在这个时间点。《夜雨秋灯录・唐玉环》《夜谭随录・白萍》《聊斋志异・莲香》等篇章写花妖狐魅月夜自荐、与人相约,鸡鸣时分即分手:《聊斋志异・狐嫁女》中写婚礼仪式亦是发生在“月色晕黄”之夜。为何作者如此偏爱黑夜作为情节的时间背景,“黑夜”这一特定时间点在异类婚恋叙事中有着特殊意义?
异类婚恋小说不单单是展现爱情的文言小说,更是融合了宗教、文化、政治、社会观念及搜奇记异的复杂思想内容,作者创作的奇异故事主要是非现实的狐鬼故事,必须与花前月下的时空相谐和。朦胧的月色与夜空最容易令人造成错觉,叙述者将笔墨流连于夜间,让一段又一段美好的爱情在这月色下发生,一方面是因为迷离的月色更易让人产生无限幻想,把人引入奇异的环境中去;另一方面,给月夜下相遇的男女平添了一份温馨,仿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唯美时刻。作者选择了迷离的月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叙述上进行详尽的铺叙,使叙述速度放慢,情节密度增大;对于白昼之事则尽快叙述,甚至忽略,正是在作者自身思想理念与情感的渗透下,以“夜晚”为作品营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色。
二、故事时间独特性:双重虚构的时间幻想
在清代异类婚恋小说中,部分小说在叙事时间艺术上表现出不同于人世时间的幻化时间。故事时间之中另有天地,即故事时间中的时间。时间与时间内时间的双重矛盾形成了异类婚恋小说时间的双重虚构。简洁来说,就是一个已经虚构的故事里还有着一个与这个虚构的时间不同的虚构中的虚构时间。这种被改造、伸缩过的非人世时间,与神仙思想或佛教观念的流行有关,其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其表现形态丰富多彩,有仙凡形态、梦的形态、人鬼形态、幻真形态等等。对时间的虚构与幻想是人类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叙事时间的双重虚构处理上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1.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
这也是异类婚恋叙事最常采用的时间处理方式,大多数幻化的异境时间与人间时间是同步而无差别的。如《聊斋志异・狐梦》篇中毕恰庵在梦中参加宴会这一事件,在梦中是一夜,实际生活也是一夜;《夜谭随录・董如彪》篇中董如彪进入异境中生活数年后归家,家中已是一败涂地;《聊斋志异・张鸿渐》篇中,张鸿渐逃难遇到狐女,与其相处三年,回家后儿子已长大许多,这就表明异境时间与人间是一致的。再如《聊斋志异・仙人岛》中的仙岛,《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中的龙宫仙境,《聊斋志异・巧娘》《聊斋志异・湘裙》中的冥界与阳世人间无异,可以娶妻生子,也有生老病死,而且异类幻化成人形进入人世间生活,时间上也没有怪异的地方。关于文学作品中天地异境与人世间的时间异位的阐释,古人常用“天上七日,人间千年”“鬼言
三年,人间三日也”来表述,这一观念源自宗教,宗教为宽慰人的心灵而塑造出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没有死亡与疾病的侵袭,自然就无法感知时间带来的生老病死,这对于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的人来说,仙境的美好生活也体现了一种对于快乐幸福生活的时间感受。
2.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的非写实性。
一般来说,幻化世界的时间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其流逝速度快,也就是说幻化的异境时间与人世的时间是不对等的。人类由现实世界进入到非人世的异境中,尽管时间仍是按照线性方式而流逝,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而往未来,但是当人类从异境回到现实世界后,会发现在意境中感受到的时间长短与现实生活的时间产生了差异,这一处理方式使时间是可以延伸或在加速中缩短。产生这种非等时叙事的异境主要有梦境、仙境和冥界。比如说梦境时间,人间一梦的时间是短暂的,而梦中所梦到的有可能是几天,几年或者是一生,《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一文中,窦旭梦到与公主莲花成亲,第二天与公主嬉闹中,被宫女报之强敌来临而惊醒。在梦中,主人公的经历是两天,实际上在小说中这些时间的发生停留在一夕之间,写梦境的叙述速度明显放慢;又如《聊斋志异・西湖主》篇中主人公陈弼教在洞庭水府中居住数日之后返回家中,却发现家中妻子早已逝去;也有进入冥界的人类感觉渡过了漫长的岁月,回到人间后才发现不过寥寥几日罢了。《聊斋志异・画壁》篇中,孟龙潭与朱孝廉误入画壁,与画上仙女成亲二日后,因金_甲神搜查而仓皇逃回人间。幻境时间为两日而实际不过是“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瞬不见朱”。的一会儿工夫。当时间被有意识延伸时,人在异境中时间远远长于现实世界的时间,反之,时间被加速缩短时,人在异境中的渡过的短暂时间相对人世间来说,却已是沧海桑田。以人世间的时间为参照系,人在进入异境之后,依然感觉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变化,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自己在异境中的时间感知完全不能印证现实世界的寒暑变化。
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或者非写实性并存,并非意味着创作者混淆了时间概念,此乃作者有意而为之。“时间速度、时间顺序以及时间的幻化,都是叙述者咋操作中进行时间变异处理的结果,其间渲染这叙事者及其人物的感受、感情和理智,因而已经将时间人文化了”,异类婚恋小说对幻化时间的不同处理方式,也是受作者感情与理智的渲染,大量幻化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描绘,这是对传统志怪小说体现的“时间对比观”的超越,而那些幻化时间与现实时间迥异的篇章中,这一时间对比的存在,更有利于创作者在极短的时间与篇幅中利用该种处理方式将故事完美呈现,继而形成小说篇章特定的幻化时间结构。
参考文献:
[1]黄景春《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4]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7][10]张友鹤辑校.三会本《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昊肇彦《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4.
[9]李丽丹.《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桃花源记》
【文体】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一种文体(散文)。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人。东晋大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有《陶渊明集》传世。
【内容写法】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
【重点字词积累】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4、仿佛若有光( )
5、才通人( )6、屋舍俨然(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8、阡陌交通( )10、具答之(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11、咸来问讯 悉如外人( )(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无论魏晋( )
14、皆叹惋( )15、此中人语云( )16、便扶向路( )17、诣太守( )
18、寻向所志( )19、欣然规往( )20、寻病终( )
21、后遂无问津者( )22、渔人甚异之:( )23、便要还家:( )
【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寻 :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乃:见渔人,乃大惊 ( ) 乃不知有汉 ( )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得:便得一山( ) 既出,得其船 ( )
志: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 (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遂:遂与外人间隔 ( ) 遂迷( ) 后遂无问津者 ( )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重点句子翻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
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人们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别的人说啊。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志,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关键句】
①渔人发现桃花林——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②描写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④表现桃花源中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文章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想寻访桃花源未果的故事的作用——暗示这个地方不存在,增强故事情节的曲折美,使文章富有传奇色彩。
《陋室铭》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重点字词积累】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 )5、苔痕上阶绿( )6、谈笑有鸿儒( )
7、往来无白丁( )8、无丝竹之乱耳( )( )
9、无案牍之劳形:( )( )10、何陋之有( )
[重点句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美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长上了台阶,使台阶绿了;草的绿色映入门帘,使屋内也绿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交往、聊天的人都是有学问的人,没有见识浅陋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
【关键句】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11、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主题思想】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重点字词积累】
【蕃(fán)】多。【独】仅。【盛】大规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植】立。 【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谓】认为。【隐逸】隐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鲜】少。 【宜】应当。【众】多。 【蔓】生枝蔓。【枝】张枝节。【亭亭】耸立的样子。
[重点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6、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关键句]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2.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1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大道之行也》
[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2、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写作背景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因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重点注释】
1、选贤与能( ) 2、古人不独亲其亲( ) ( )
3、不独子其子( ) ( ) 4、男有分,女有归( ) ( )
5、货恶其弃于地也( ) 6、盗窃乱贼而不作( ) ( )
7、是谓大同 ( ) ( )
【重点句子翻译】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实现的时候,天下都是公有的,高尚能干的人被选,社会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都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不只以自己的儿子为儿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寡、孤、独、残疾者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男的都有职务,女子都能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人们)只是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用门闩插门,这就是理想社会。
[关键句]
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5、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请同时找出与其相对应的句子。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对应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对应句:男有分,女有归。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对应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三峡》
[文学常识]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内容概括]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情入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作结,表现了山水虽佳,世上犹有贫穷的思想感情。
[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重点词语]
1、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2、一词多义
[绝] 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一词多义
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属 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阙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 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清 ①回清倒影清 (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
3、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 (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的水)
5、 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5、其他词语
[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重点句子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上飞奔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行的速度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挡在这里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当到了天气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得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时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关键句]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8、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9、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2、《与朱元思书》中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形容江水湍急奔腾的气势,《三峡》一文中,间接表现江水相似特点的句子则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到三峡旅游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先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他自己的诗词作品结集,也只以《启功韵语》名之。这几句白话,大约是他多年悟出的心得,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的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我们不妨以此为线索,从社会文化史发展中撷取若干片断,来回顾一下中国诗歌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的缘由。
一,诗源于巫
诗歌和其他艺术的起源一样,是令艺术史家、哲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们颇伤脑筋的事情。上一世纪以来,便有「劳动、「模仿说、「游戏说、「移情说、「冲动说等多种说法的争论,外人不足与论。中国典籍上,也恰好有帝舜时期的「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卜商《毛诗正义·诗序》)「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越绝书》)等等记载,以备各种阐发西来学说之某一派系的学人们共同征引,好在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充分的模糊性。我揣测,这些争论也许永远没有结论,也许只有模糊的结论,也许结论是各种说法的中和。因为不管这些学科今后将以什么样的人类状态作为模型,是与世隔绝,至今仍然过着原始生活的部族呢,还是以婴幼儿的成长发育过程状态,这些实验和举证,都永远不可能确切模拟出人类原始创生时代的文化活动了。
鲁迅《门外文谈》自称是“‘杭育杭育’派”,意思是主张“劳动创造”论的。这用于口头创作,本来也不错。世界上很多民族都经历过口唱心授的长篇“史诗”阶段,如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及我国藏、蒙古民族的《格萨尔王》等等。但在汉民族的诗歌发展过程中,似乎却缺少了这样一个环节,这曾经使一部分奉行统一规律学说的人士大惑不解。我想,也许是因为中国文字起源早,历史和文献不必依赖口传形式保存,何况象形文字早就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符咒作用的缘故。
中国古文字起源之一,是来自卜蓍,这是由一个有趣的发现证实的。1899年,当时任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的学者王懿荣因病照方抓药,偶然在向来被叫做「龙骨的中药上面,发现了神秘的符号似的花纹。经过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当时尚未被认识的古文字,于是他派人把中药铺里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开创了后世称为「甲骨文的研究。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号铁云)出版了《铁云藏龟》专门着录甲骨文字,1913年孙诒让的《契文释例》则是我国学者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着。从此殷商时代的文献开始为世人所知。中外学者经过多年的考证研究,断定目前发现的约十万片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甲骨文文献都是殷商王朝后半期占卜的文辞,即卜辞。
殷商民智未开,人神杂糅,可谓「文化混沌的时代。《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生活社会中事无大小,都以卜蓍为决,如同今天保留着原始习俗的许多民族一样。「卜是用龟甲兽骨,「蓍是用蓍草来「占(预测)某事吉凶祸福的两种方式。占卜的结果需要记录下来,这就是甲骨文献的由来。占卜预测的仪式往往伴随着歌舞,这会影响到卜辞的音乐性,也许这才是中国诗歌的由来。例如: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郭沫若《卜辞通纂》三七五)
就具有明显的节奏和韵律感,无疑是后世诗歌的先声。
卜蓍形成的着作,就是向来被称为「六经之首的《易》。《易》是一部博大精深,意蕴深厚的伟大着作,我们无意对它作全面的评价,只想指出在它的的卦爻中,已经保留有完整的古代歌谣,如描写抢婚风俗的:
「屯如邅如,
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屯》六二)
「乘马班如,
泣血涟如。(《屯》上六)
(大意为:男子威风凛凛地骑着马到女家来了,他不是强盗, 而是来为婚事来的。马儿走远了,女子还在伤心地哭着。)
又如描写牧场景象的:
「女承筐,无实;
士(圭+刂)羊,无血。(《归妹》上六)
(大意为:女人抬着筐子轻盈地走着。男子剪着羊毛干净利索。)
再如描写作战胜利后情景的:
「得敌。
或鼓或罢,
或泣或歌。(《中孚》六三)
或欢宴宾朋情景的:
「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
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
后一首从双鹤唱和作比起兴,已与《诗经》中的许多诗歌手法相似了。
二,诗教与文化设计
据说孔子五十读《易》,「韦编三绝。但中国诗歌史,一般以为是由他删诗,订为《诗经》为开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诗经》以前的诗歌或者没有收集和保存下来,包括孔子删除的那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后世儒生,尤其是汉儒崇尚孔子的「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周易正义》)
以「微言大义之说,把《诗经》的地位抬至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实源于西周的文化设计。 诗在周公设礼之初,已有特别意义。《周礼》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春官宗伯下·大师》)但是到了东周,「礼崩乐坏,颂诗成为政治、外交或礼仪上的重要活动的表达方式之一。我们不妨随手举几个例子:
《左传·文公三年》:「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饷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这里引用的《菁菁者莪》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
《左传·隐公二年》:郑庄公听从颖考叔之劝与其母姜氏「隧而相见时,「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而类。其此之谓乎?这里引的诗,保存在《诗经·大雅·既醉》中。
又如士季谏晋灵公:「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这里前一句所引诗为《诗经·大雅·荡》,后一句在《诗经·大雅·民》。
再如晏子相齐,「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勿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因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故也,故《诗》云:『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晏子避席再拜稽首,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矣。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後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晏子》)这里引的诗就是《诗经·风·相鼠》的结句。
以上四例中,第一例是将诗运用在外交场合的,第二例是用于评论的,三四例则是用在以臣谏君,作为公理常识引用的。
在政治外交场合引诗,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得体,要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势,如第一例中所引《菁菁者莪》原意即是颂相聚之欢的,正适合于那种微妙的外交场合,这被认为是「类,所谓「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春秋左传·襄公十五年》)「不类被认为是有失礼仪的行为。引用全诗来「类当前情势,也并不容易,所以也允许只引用其中的部分,这就是所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后世有「断章取义的成语,即出于此。
如今一般认为,现存《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属于地方民歌,「雅(《大雅》《小雅》)是朝廷乐调,「颂(《周颂》、《鲁颂》《商颂》)是庙堂祭祀的乐章。包容既广,题材亦泛,所以孔子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也。(《礼记·经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包咸注为「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朱熹的注则说是「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得之。)同时他也不否认诗有其他功能,「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所以《诗》被订为「六经之一。
汉代文化政策为「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首开先河,於是汉儒纷纷强调「微言大义和「纬候足征,出现了近人皮锡瑞所云「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经学历史》第三章)的现象,每每由政治意义索解《诗经》,后世的文字狱的理论依据,实创于此。据说汉武帝曾与群臣和诗,号为「柏梁体,但是形式既无新意,内容又言之无物。因此有汉一代,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诗歌创作。
先秦另一个传统是骚赋,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骚赋原其初,也可以说是长诗,想象奇特瑰丽,感情真切奔放,成为汉代文人创作的主流样式,也从此和诗歌一途分道扬镳,故存而不论。
真正继承了《诗·国风》「民间自然性情之响的,倒是这一时期的民歌,即所谓「汉魏乐府。象《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
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
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
肠中车轮转。
格调自由,情感真切,把离人游子在塞北的乡愁情思描写得淋漓尽致。另一首大胆坦露女子对爱情的忠贞誓言的《上邪》也同样如此: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形式比较齐整,言词优美隽永的民歌,如描写牛郎织女神话的《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扎扎弄机纾。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至于叙事类的歌谣,如《陌上桑》这样故事曲折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言语明快简洁的作品,开启了后世长篇叙事诗的四大名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和《长恨歌》的先河。
班固《汉书·艺文志》总结先秦两汉的诗歌创作是说:「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论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宗秦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可见两汉诗歌创作的主流,仍然是继承「十五国风传统的「乐府民歌。
三,诗歌与人生
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由西汉建立的「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受到汉末政治腐败和体系化的外来文化佛教的东渐这两大冲击,趋于式微。社会动乱引起人生无常的感喟,鲁迅曾说:「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魏晋风度及药与酒之关系》)但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佛教思想中的「人生说和「轮回说,搞得人们心理不得平衡,于是产生了「生死情结。王瑶沿着鲁迅的思路研究这一时期文人心态,发现「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励人底同情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阮籍是这样,陶渊明也是这样,每个大家,无不如此。(《中古时期文人生活·文人与药》)他认为,在《诗三百》里找不到这种情绪,楚辞里也并没有生命绝对消灭的悲哀,儒家「未知生,焉知死,回避了这个问题。「生死问题本来是人生中很大的事情,感
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和亲切,自然是表示人有了自觉,表示文化的提高,是值得重视的。所以魏晋被称为「为文自觉的时代,汉(末)魏六朝在政治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和黑暗时期,但在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却非常重要,非常有建树,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透过盛唐,直达现今,在诗歌发展史上尤其如此。这不奇怪,也可以用马克思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学说解释的。 汉魏之际是以「建安文学着称于文学史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是三曹父子兄弟以及他们身边的文士,如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阳等。这些人各着文赋数十篇,声名最高,被称为「建安七子。后人称这一时期是「结束汉响,振发魏音,就是说它标志着汉代文学风格样式的结束,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唐代李白有诗赞扬「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指史家所谓的「建安风骨。「风骨二字文学史家的解释尽管还不完全一致,但大体说来,是指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国自孔子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文学崇尚理性,以说理,叙事为主,所以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说法,成为传统。但三国时期却出现了「缘情的主张,与「言志并提。「缘情大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抒情。象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等,就是这样的诗歌了。前人爱用「慷慨悲凉四字来形容这种风格,读起来也确实有味道。
现在看来,这一时代为什么在短暂的时期取得那样突出的文学艺术成就,是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原因的。这里至少可以举出三点来讨论:
第一,汉代自董仲舒以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但是曹操却提倡「通脱,不拘细节,这有点思想解放的意思。鲁迅说,「思想通脱以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所以魏晋之际文学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曹操也被称作是「改造文章的祖师爷。可见要实现变革创新,是需要「通脱的。
第二,是对文学的重视程度的问题。汉代及以前,文人是被当作「倡优畜之的,即使是司马迁、司马相如这样的一代文豪,地位也是低贱的。曹操重用邺下才人而始有「建安七子这样的文学集团,而曹丕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鲜明主张,使文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学家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也由此引起了竞争,这也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这个时期,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诗人。
第三,批评风气的形成,是又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东汉末年,本有「月旦评人的习惯,就是每个月的月初要品藻评鉴一下人物,好象生活会似的,这就成为汉末清议举荐制度的基础。曹丕作《典论·论文》,对「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的风习作了分析,进而对当时文士的优长和弊短一一品定,被视为中国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开创之作。当然,他是皇帝,不会有怕得罪人的顾虑,但是后代认为他的批评没有丝毫以势压人之处,相反倒是中肯、公正、态度也满亲切的。后来继续的有《诗品》、《画品》、《文心雕龙》等一批品评高下,评论优劣的着作,对当时以至后世的文艺繁荣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可见繁荣文艺永远需要健康、正常的批评,既不能搞「大批判,也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
在后人看来,汉魏之际的文士诗人都是一些怪异的家伙,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比附而来的好听的说法,叫做「个性解放。外界消除了儒家观念的束缚,但心里面横亘了佛学所谓「生死,这滋味恐怕并不好受。这集中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这样一些诗句中:
「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教育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从最初的口耳相传、模仿学习,到现在规范式教育,经历了数千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随其所属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传递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其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并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古代的石羊商业繁荣,文教昌明,这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一、石羊尊孔崇儒的教育理念沿革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超现实的理性认识和理想状态,它可以指导人们开展各种传统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反过来还可以对教育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和审查。尊孔崇儒是古代石羊的教育理念,它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造就的。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得益于盐业的发展,儒家文化较早就进入了石羊地区。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遣司马相如到西南彝地蜻蛉一带,设讲坛讲学,提出了“教学授经,著有贤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韩说、司马相如同开益州,领弄栋、蜻蛉诸县。是时,白井属蜻蛉,沐其德化,人皆感仰焉。”这里的“德化”,就是儒家的道德教化。
早期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影响并不大,而是以“教学授经,著有贤声”为理念兴办学校,后来提出了“造塔坊以培文风而显文明”,彰显文化的繁荣昌盛。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东汉时,益州太守蜀郡王阜提出“政化尤异,始兴学校,渐迁其俗”。宋代已设学,唐樊绰在其《蛮书》中写道:“土地肥沃,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于列郡”。元代开始设立儒学,令诸路、府官子弟均须入学。明清时期,儒家文化在石羊蓬勃发展。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朝在楚雄彝族聚居区,增设儒学,选拔彝族土官的“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孔庙是传播儒家文化重要的办学场所,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康熙14年(公元1681年)年间平息了“三藩之乱”后,康熙大张旗鼓地提倡尊孔、崇儒,重教兴学,强化思想文化建设。康熙25年御赐“万世师表”这块匾后,当地的提举司便开始扩建文庙,筹备着竖孔子铜像,直到康熙52年孔子铜像历经7次铸造完成。这些举措,强化了儒家文化在石羊的地位,用儒家文化的纲常伦理来的教化和统治人民,使尊孔崇儒的理念深入到当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从古代文化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尊孔崇儒的思想极其浓厚。《重修龙吟书院记》云:“井中人士学以致道,得所依归,夫士之学以心性为基,以道德为垣,以仕义廉耻为牖,士不可败其基,丧其垣……”。《提举刘公重修学宫碑》说:“盖学宫者,风俗人心之本也。……遍颜天下学宫,以彰尊崇至圣之意。亦无非欲,正人心而厚风俗也。”石羊在清乾隆年间,政府除增加土司子弟儒学进取名额外,要求在“夷倮乡村,多设义学,以为变俗之方”,允许当地的少数民族接受教育。光绪33年,在石羊创办了女子高等小学,使男女都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石羊传统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形式,人们可以循序渐近地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传统社会里,学校教育主要有私塾、州学、府学、县学、书院等。汉代时,教育思想在石羊开始萌芽,但一直都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机构。直到明代,由地方官、绅举办书院、义学和社学,同时,私塾和学馆也相继出现。明洪武年间,建立了白盐井提举司学宫。学宫教学设礼、射、书、数4科。习“礼”即宫发经、史、律、诏、礼仪各书,令生员熟读精通,设“射圃”习射练武。习“书”是临人法帖,日习500字,习数“须精通《九章算术》”。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8年),开始出现由灶绅捐资、官方主持的社学。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陆续建立了绿萝、张公、龙吟、灵源四所书院。书院是不分班级的,阅读的书目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雍正年间石羊有八所义学,义学没有统一的教材,随科举考试内容而定,多为儒家经典。分蒙学和经学两个阶段施教,蒙学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太公家教》、《性理宇训》等,经学学习《论语》、《孟子》、《中庸》、《书》、《诗》、《大学》等,教学方法主要是朗读、背诵、抄写、然写。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办学。石羊当时有16所初等小学校,1所高等小学,共709名学生。初小是四年级以下的教育,相当于学前教育。高小的教育则十分全面,开设了国语、算术、珠算、常识(理、化、生)、书法、美术、音乐、手工、体操等课程,每个年级都有固定教室和专职教师。
(二)家庭教育
明代以前,因未形成较为稳定、有组织的教育体系,石羊的家庭教育占据着重要位置。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事务中实施的教育,它以血缘为基础,长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将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和对人生的感悟等无私地传授给下一代。传统家庭教育中,一般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父母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这种家庭教育是较为灵活和广泛,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内容丰富多彩,不同性别和年龄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的。孩子出生后,从最基本的认知事物开始,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接受家务、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教育。父母带着孩子下地干活时,教授孩子一些耕田把地、种植庄稼、施肥打药等农业知识。父母或其他的长辈在家时,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勤俭、诚实、礼貌、谦让,监督孩子做家务,把建屋造房、编织竹器、纺织刺绣的技能传授给孩子。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就要教授他们一些有关婚姻和家庭的知识,鼓励他们成家立业。
(三)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的扩大化便出现了社会教育,它是通过实施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往来和联系,巩固了民族间和地域间的团结友好。早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低,许多生活事项只依靠个人或家庭是很难完成的,因此,需要集体进行合作互助。在石羊的很多村寨,像盖房子、婚丧这种大事历来都是全村人一起合作来共同完成的,大家相互帮助,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日常闲暇时间长辈都会讲一些有关本民族的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来教导和激励后代。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中将民族特色展示出来,如唱歌、跳舞、传统技艺,让后代人学习并将其传承下去。
三、传统教育的功能
民族地区社会繁荣发展及民族团结,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它的实用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目的就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自身素养,保持社会安定。
第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借助人类的种种教育活动,逐步地被模仿、采借,使文化得以传递和发展。这种传递不是生物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石羊因孔庙和孔子铜像的存在,儒家的理论知识、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世世代代被当地人所倡导。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地用这些理论思想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后代,为石羊创造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时代的发展,迫切地需要人们去创造更新的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升华的过程,不仅是要掌握了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而且一刻也不能停止对文化的再造。
第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格尔兹认为,在面对一些有关血缘、语言、风俗的问题时,人的自身会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民族文化难以抗拒的强制力,这种强制力可能会因人、因社会和时代而异。石羊境内有彝、白、哈尼、回等少数民族杂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方式均不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通过联姻、商品交易等,相互来往密切,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借鉴和适应,便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认同与整合。
所谓“媒体合力”是指多家媒体反映共同意见,形成巨大的媒体舆论声势,全方位地影响受众。当众多新闻机构舆论信息量供应充裕,发出同一种声音,舆论合力的效力尤其明显①。
韩国电影票房的奇迹,与韩国民众对本土电影非理性的热爱,媒体舆论一律的行为是分不开的。不少影片的上映,媒体一律作正面表扬和鼓励的报道,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会被认为是“不够爱国”。而当政府放宽“电影进口限额制度”时,电影人立刻示威游行,而韩国媒体对此一律给予最大的支持。
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的问题上,韩国的各种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联合起来,作为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在强烈的民族精神驱使下,坚定立场,舆论一致,真实反映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呼声,态度坚决,给破坏者以有力的打击。尤其是在对日关系上,韩国媒体体现出了决不妥协、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强决心。
二、为民族而战的世界杯给了韩国媒体发展的契机
2002年5月31日开始的世界杯足球赛大大促进了韩国数字卫星电视的发展,从5月30日到6月30日,韩国广播公司(KBS)、文化广播公司(MBC)、汉城广播公司(SBS)等三大广播电视网开始试播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星空生活频道还通过设立在主要商场和公共交通终点站的装置,为全国提供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转播。相关媒体也说:“世界杯让韩国的电视台‘大发’了。随着韩国队的节节胜利,韩国电视台获得的广告费也‘水涨船高’。”
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韩国民众强烈的爱国心和罕见的民族凝聚力是支撑整个民族的精神。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球迷自身的团结和对国家队的大力支持给全世界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场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连道具都统一,数万人掀起红色的条幅,高呼“大韩民国”,单凭这些球迷的表现就足以从气势上为韩国球员赢得必胜的信心。一个仅4000万人口的小国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能培养出世界足球强队,成为世界围棋第一强国,就在于他们有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因民族而生,永远为生活在团结的民众下的人们所珍视。
世界杯的举办非常成功,这为媒体凸现了民族精神的亮点,这个亮点,让韩国的媒体也为之闪光。韩国舆论认为,在举办世界杯的过程中,要把韩国的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同时展示给世界。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2年6月18日,韩国队力克欧洲劲旅意大利队后,在汉城市政府广场聚集了百万群众。而据媒体报道,参与通宵狂欢的人群离开以后,地上竟没有留下垃圾,人们都自觉地收拾好了垃圾再离去,令清洁工人也感到惊奇②。这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幕深深体现了韩国人高度的自律,这是爱国的表现,更是自身国民素质的完美展现。
三、影视作为韩国媒体的招牌作品,时时以民族的厚重为精神寄托
影视作品蕴含和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不仅使收视率攀升,更重要的是塑造出“韩流”背后的国际品牌形象,民族精神这一骨子里的东西使大韩民族逐渐内秀和厚重起来。它所展示的这个民族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民族,它在“韩流”中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自信地传播着他们的伟大建设成果和试验。
韩国人始终不忘在剧本中加入教育理念,不失时机地传达人性化和正义感,激起人们努力向上和永不言败的自信心和自我磨炼的能力。看韩剧,感受到的是亲情、爱情、友情和温暖,还有爱心。都是很简单很质朴的道理,却时时在提醒人们的良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大长今》里地位卑微的古代女子长今克服挫折、苦难与别离,坚持对理想执著的追求;2005年MBC的力作《美妙人生》里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坚持和至爱亲情的召唤,终于摆脱死神的追赶。
泡菜在韩国饮食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这一点在韩剧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韩国是个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其刻意宣扬本国“泡菜文化”,旨在培养本土民族文化传统及爱国精神。2004年热剧《对不起我爱你》里的男主角是个孤儿,童年时被领养到澳洲,却交了个韩国的女友,不仅会说韩语,还出奇地爱吃泡菜。最后得了顽症,就连死也要拼命回到自己的国家去死。
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韩国社会发展中极其强调社会伦理价值,强调社会风气的纯洁,强调爱国主义,强调人的精神面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成为韩国人最突出的民族特点。这真是一个个性倔强的民族。他们的国旗虽然用的是八卦图案,但他们的性格却一点也不像水,而是像岩石,寸步不让③。在韩剧里,永远看不到外国车、外国手机,你经常能看到的是大叔大婶们忧国忧民,节水省油只买国货的坚强有力的声音。
四、借助强烈的民族精神,韩国媒体滴水穿石
在媒体的舆论传播上有一招――滴水穿石,它是指对一个大的事件进行十天或一周的报道,会连续地在受众那里形成完整的概念,每天提供的零碎意见就具有“滴水穿石”的功效,形成的舆论具有渐进与稳固的特性④。“韩流”汹涌而来,锲而不舍,细细地渗透到世界尤其是亚洲文化圈的国民头脑当中,真不愧是“温柔一刀”随风潜入,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逐渐淡漠了“哈日”,开始“哈韩”起来,而且,这股“哈韩”风是愈吹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韩国媒体的发家真可以用坚持不懈的韧性来形容。不管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在国家复兴之初都跟整个国家的处境一样――满目疮痍。可如今,韩剧对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出口,为韩国赚取了大笔的外汇。据报道,2001年韩剧向海外出口9515集,收入达790万美元;2002年出口12363集,收入达1639万美元。当年极度讨厌肥皂剧的我们,现在却对长达273集的《看了又看》、长达246集的《人鱼小姐》等超长电视剧也能够看得津津有味。此种类似的“大件商品”,不仅为其赢得了拓展业务、引进人才和技术的必备资金,同时,也通过“马拉松”似的文化攻略,牵制住受众的胃口,连续地在受众那里形成完整的韩国文化和精神的概念。
五、民族精神与现代媒体科技的有效结合
韩国人自信,韩国媒体更是自信。网络媒体积极参与世界交流是韩国传播自我、交流文化的渠道,更是走向世界的自信、开放的表现。为了使文化交流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让广大朋友更多更深入地了解韩国,韩国文化新闻处开通了“韩国在线”网站。作为最权威的官方网站,它提供从韩国概况、韩国文化艺术等一般常识,到旅韩与留学信息、热门旅游路线等实用信息,非常有助于及时掌握韩国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这个网站包含来自世界各国的十几种语言选择。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 World Radio)于2000年7月开设多国语网页,该台10个语言广播组分别开设网页,专门为其语言对象国听众和网民提供网上服务。为此,世界各地的听众和网民可以从该台10个不同的语言网页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语言网页,随时都可以收听新闻和各类专题节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还提供24小时网上直播服务,听众可以在网上收听10个语言组每天播出的整套节目。此外,他们还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听众和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制作出让听众更满意的节目。
注释:
①④刘建明:《舆论传播》,303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3-0080-15
一、韩国岁时风俗的相关研究及全罗南道岁时风俗研究的价值
岁时,其中的‘岁’指一年,‘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岁时风俗,是指以一年四季为单位,遵循四季的循环规律周期性地、习惯性地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的一系列风俗样式和规范[1](P-55-56),又称为年中行事。岁时风俗遵守一定的岁时周期而形成,在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关朝鲜半岛岁时风俗资料的记录,最早多见于中国的史籍,如《山海经》、《史记》、《汉书》、《三国志》。19 世纪末的朝鲜时代后期,出现了韩国学者写成的岁时风俗志,代表的成果有金迈淳的《洌阳岁时记》、柳得恭的《京都杂志》与洪锡谟的《东国岁时记》,多以介绍各地岁时风俗为主。这些著作对于研究当时的岁时风俗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现在的民俗学界仍然广泛引用。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多用汉字写成,因而对中国学者进行比较研究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世纪20年代是韩国岁时风俗研究的初兴阶段,这一时期,崔南善与李能和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崔南善发表《儿时的朝鲜》、《檀君论》,李能和发表了《朝鲜女俗考》等,使韩国学界对岁时风俗给予了极大关注。虽然这些论文多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而且篇幅都比较短小,但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为20世纪30年代韩国岁时风俗学术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与岁时风俗有关的民间故事、民谣、民间音乐、民间信仰 、女俗及服饰习俗等方面,都有研究成果问世。比较典型的有金允经的《年中旧俗》、车相瓒的《朝鲜史外史》等。1945年随着的胜利,韩国的岁时风俗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繁荣,一方面韩国学界对岁时风俗的研究多渗透在其他领域当中,学术著作大量出版,如崔南善的《朝鲜常识风俗篇》,孙晋泰的《朝鲜民族故事研究》等。另一方面,学会成立,杂志创刊。这为韩国岁时风俗的普及开拓了新的途径,也为岁时风俗研究的重振从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韩国学界的岁时风俗研究进入重要的二十年发展期。这一时期,韩国学者在政府的协助下,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从而搜集、整理、出版了许多新的资料,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众多民俗资料的基础上,岁时风俗研究有了较大发展,既拓宽了研究领域,而且加大了研究力度,进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可供借鉴与参考的研究著作。如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韩国民俗大观》(共六卷)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资料、大量的照片史料为韩国岁时风俗的研究提供了价值不菲的资料参考。但是韩国学界对岁时风俗开始做深入研究始于80年代。金宅圭的《韩国农耕岁时研究》和任东权的《汉中岁时风俗及歌谣研究》,还有姜舞鹤的《韩国岁时风俗记》、金明子的《韩国岁时风俗研究》等。
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中韩甚至中日韩岁时风俗比较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如谢秀梅的《韩中岁时风俗的比较研究――以鬼神信仰为中心》,研究范围是韩中两国岁时风俗中出现的鬼神信仰,她将研究范围进一步缩小,仅限制在鬼神信仰中为了驱厄祈福而进行的退禳鬼俗的有关活动。尚基淑的《中韩日岁时风俗的比较考察》主要以庆祝、纪念、社交娱乐、祭祀4个方面来深层次地了解和比较韩中日三国的岁时风俗。李明莲的《韩中岁时风俗比较研究》把韩中两国的岁时风俗分成了祭祀、游戏、农事、健康和饮食等几个方面。金志映《韩中节日比较研究》以岁时风俗中的语言、由来、风俗和饮食为中心来比较研究。另外还有针对某一个节日来进行比较的。比如吴正和的《韩中正月岁时风俗的机能性比较》,佟然的《韩国春节和中国春节风俗比较研究》,朴镇泰的《韩中端午节的比较研究》,高学宇的《韩中端午节文化比较研究》,金恩善的《韩中日相同神话原著共同岁时风俗教育研究》等。
由此可见对于韩国岁时风俗的研究越来越完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丰富的材料。但具体研究某个地区岁时风俗的还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2001-2003年出版发行了一整套全国各个道的岁时风俗调查报告书,其中2003年的《全罗南道的岁时风俗》涉及到了很多本文将要集中考察的全罗南道的风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材料。
全罗南道拥有丰富的民俗现象,被称为民俗的宝库,故有‘艺乡’之美誉。它由五个市和17个郡构成,自古以来耕地较多,农业发达,同时地处西南海,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渔业生产也很活跃,并形成了与自己的文化形态相适应的岁时风俗。岁时风俗作为民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们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世界对全罗南道岁时风俗进行整体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并可以掌握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包含其中的文化底蕴。
二、韩国岁时风俗的构成和变化
岁时风俗分布在每个月份之中,比如正月的春节和十五,二月的长工日,三月的三月三,四月的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的端午节,六月的流头节,七月的百中日,八月的中秋节,九月的重阳节,十月的上月节,十一月的冬至,十二月的除夕等。但这些节日的来源多种多样,混合在一起。除夕、春节、正月十五和中秋等是传统的节日,三月三、七月七和重阳节则是依据于中国的阴阳论而生,可称为‘重日节日’[2](P-71),立春和冬至来源于二十四节气,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日则具有佛教文化的性质。
像除夕和春节、中秋节等具有传统意味的节日原本有很多,但随着社会发展,有的慢慢消失,而国庆节①和公休日等代替了原来的岁时风俗调控着人们的生活。例如,端午②、七夕和重阳等已不像以前那样兴盛,而法定的儿童节、父母节等公休日反而更引人关注。除此以外,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圣诞节等也融入人们的生活,这些节日不具有传统岁时风俗的宗教性意义,更多地强调娱乐性和艺术性,因此很快地被全民所接受,开始占据一定社会地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和行为方式。
此外,还有某些特定地区的节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逐渐变成全国性节日的事例。根据岁时风俗划分出来的‘文化圈说’中,中秋圈是南汉江和小白山西部地区等稻作文化发达的湖南、京畿和南海岸地区,那里非常重视中秋,而端午圈则是主要种植大麦作物的南汉江以北地区和南韩山间地区,那里更加注重端午节[3](P-454)。因此,中秋节和端午节可以说是以特定地区为背景而形成的地方岁时风俗节日。但现在,国家将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日,还连休三天,因此成为了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每年拥挤的归乡人流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全罗南道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岁时风俗现象,上述提到的节日几乎都有,但随着时代变化岁时风俗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区也表现出些许的差异。本文主要对全罗南道普遍传承的传统的岁时风俗进行考察,并以月份为标准来展开。
三、韩国全罗南道岁时风俗的存在形态
(一)一月
1-春节
(1)祭祀和扫墓、拜年
和中国放鞭炮、贴春联等热热闹闹的春节气氛相比,全罗南道的春节显得相对比较安静,他们认为春节是一年伊始的日子,要清净身心,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和家人一起安静地度过。因此除了祭祀、扫墓和拜年以外没有特殊的风俗习惯。这和中国的红红火火、熙熙攘攘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清晨穿上春节新衣以后,全罗南道居民为祖上进行祭祀,然后就去墓地扫墓,回来后就给家里的长辈和村里的老人拜年。每个家庭的祭祀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在清晨举行的居多,祭桌上要供上年糕汤。拜年的时候会说上一些吉祥的祝福话语,有的家庭会拿出食物来热情招待,还给小孩压岁钱。
近来因为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较为麻烦,所以很多村子就把老人聚集在村里的青年会里,一起进行拜年,并特别准备一些食物来招待拜年的人,大家快快乐乐地度过一天。特别是离开村庄外出工作的人很多,这样的话他们趁着春节休息回乡能和村民一起聚聚,也是一个叙家常的好机会。
(2)节日食物和岁酒
和中国春节吃饺子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春节食物――年糕汤,一般汤里会放上鸡肉或牛肉,只有喝了这个,才算是长了一岁。以前家里会在春节单独制作岁酒、清酒用来祭祀,马格里酒用来招待客人。
(3)各种俗信
三灾
三灾是指水灾、火灾和风灾,有的人在某一年中会犯三灾,运气不好,遭遇不幸。因此,这样的人要特别小心才行,为了免灾,在正月里会进行免三灾,比如画三只鹰贴在门框上,一年之内一直这样放着。
在除夕之夜大家要守岁,据说睡觉的话眉毛或者头发会变白。但是在正月初一,为了避开夜光鬼,要早早关灯,哄小孩睡觉。据说夜光鬼在初一晚上会从天而降,试穿小孩的鞋子,如果合脚的话就穿走。那样的话被穿走鞋的小孩就会生病,于是大家都把鞋藏好,早早睡觉。避开夜光鬼的方法之一是在院子里树一根长竹竿,上面挂一个箩筐。这样从天而降的夜光鬼会去专心数箩筐上的孔,数着数着天亮鸡鸣,就飞回天上去了。还可以关上大门拉上一条禁绳,或者放火药枪来防止夜光鬼。
烧头发
在农村,村里的老人会把一年中梳头时掉落的头发攒在一起,春节的黄昏时分在大门前烧掉,据说这样做就不会患上传染病。
天气占卜
春节早晨会根据云和风的方向来占卜天气,如果没有一丝风,云朵淡淡地聚集且很清澈的话,就是丰年;如果带有赤光,就会有旱灾或风灾。这一天,北风最好,南风的话庄稼会歉收。但是,在海岸地区却认为刮南风是吉祥的象征。
土亭秘诀
土亭秘诀是现在还流行于家庭中的岁初占卜术,这是土亭李地函所著的预言书。根据自己摇出的卦来占卜,摇卦的方法如下。分为太岁、月建、日辰三次,先在太岁数上加上年龄,然后除以八,剩下的数字就是第一卦。在月建数上加上出生的月份,大月就是三十天,小月就是二十九天,除以六,剩下的数字就是第二卦。在生日数字里加上日辰数,除以三剩下的数字就是第三卦。把这三个卦按照顺序合起来,在书中找到对应的卦的数字即可。通过这个方法来占卜一年和每个月份的运气。
(4)春节游戏
跷跷板
在正月初女性会玩跷跷板游戏,这种游戏盛行于全国各地,但在全南地区据说如果正月玩跷跷板的话,春天上山挖蕨菜的时候脚上不会有恙。
翻板子游戏
春节时玩翻板子游戏,用小指头粗的木头割成一寸长,然后竖着分成两半,做成四个以后,把它们放进一个碗里然后摇一摇再散落下来,根据出现的样子来决定怎么走。游戏时分成两组,最先达到最终分数的一组算赢。翻板子游戏是韩国传统的游戏,有时候人们会压大钱来进行赌博。
(二)立春
立春在中国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没有相关的风俗。在全罗南道,立春也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但在农村这一天会休息,并进行相应的风俗。家家户户会在大门和柱子上贴上写有吉祥话的帖子,称为春联,这种风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一般是不识字的人拜托有学问的人帮写对联,但有丧事的家庭不贴。
(三)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现在虽然不觉得正月十五是一个重大节日,但在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人们总是很隆重地迎接十五,而且大部分的岁时风俗都集中在正月十五前后。和中国正月十五观灯、猜灯谜这种娱乐性的氛围一样,全罗南道也会举行农乐、放风筝、拔河和索战、烧月屋等游戏来活跃节日气氛,但同时个人还会进行家庭祭祀,并以村子为单位进行村落共同体祭祀――堂山祭和龙王祭,而这是中国所不常见的。
1-祭祀
与春节、中秋一样,在正月十五每个家庭也会进行祭祀,不仅给祖上,为别的家神也会单独摆设祭桌。经商或从事工业的人会在商店或仓库、工厂等地方单独在摆上祭桌祈福。有的人家还会请来巫师进行巫祭活动。
2-俗信
除了家中举行的个人祭祀以外,还会以村子为单位举行村落共同体祭祀――堂山祭和龙王祭。
(1)堂山祭
在每个村子都有被称为堂山树的大树,可以是一棵,也可以是一片。这种大树被奉为村子的村落神,每年都要为其进行祭祀,这种祭祀称为堂山祭,又叫堂祭,主要是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的。在全南地区,大部分的村落会在正月十五进行。以前每个村子都有巫师的时候,主要由巫师主管,但现在随着巫师的渐渐减少,反而采用儒教式举行的比较多。举行堂山祭一般有以下几个理由:具有崇拜村落神的意义、出于对村落神的敬畏以及自发的祈福行为。但现在大部分进行堂山祭的原因,都说是因为以前一直这样进行,也就跟着做而已,可以说是变成一种无意识的传承行为。堂山祭除了宗教性的意义,还具有调和人际关系、增强区域人民的凝聚力等功能。
(2)龙王祭
在海岸地区为了祈求丰渔进行龙王祭。在进行堂山祭的村落,堂山祭结束以后会到海边再进行祭祀,全村人都参加,往海里敬献食物祈求丰年,这也称为龙王祭。另外,村子里有运营渔船的人会在十四日晚上在船上单独摆设祭桌,进行船告祀,祈祷一年内渔船平安无事,鱼虾满仓。有人还会请来巫师举行比较盛大的船告祀。
(3)福笊篱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会在正月十五买福笊篱挂在家里,因为据说笊篱会招福。把买来的笊篱挂在卧室或门上面,也有人在里面放上几个铜钱,因为人们都说这样做会聚集财富。
(4)烧田埂
在正月十四晚上烧田埂,因为人们相信只有这样才会收获丰年。这种风俗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定的合理性。田埂焚烧过程中,烧死了害虫卵,可以使庄稼少受虫灾的侵害。而且人们还通过烧田埂进行农事占卜,如果火苗旺盛直冲天上,就预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整个村子也会兴旺,但如果烧得不旺,来年可能就是个歉收年。
(5)卖热
在正月十五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见到人就喊他的名字,如果对方应答的话就说‘我的热’。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应答人数与自己年龄一样的时候,就表示已经把热卖出去了,这个夏天也就不会中暑了。如果被喊的人提前觉察到,就会回一句‘我的热,对面的热’来拒绝,这样的话表示热没能卖出去。不同地方拒绝的话存在一些差异。卖热一般不在家人间进行,主要以外人为对象。
(6)立长生或长杆子
长生和长杆子被认为是地区保护神,也可以说是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境界线或里程标,因此在正月十五左右会在村子里竖立起来。以前都是每年更换一次,但现在不这么频繁了。长生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一般立两根,一根雄的和一根雌的。长杆子立好之后,会做一只鸭子或老鹰放在顶端。
3-游戏
(1)农乐
在进行堂山祭的村子里,农乐队既参加堂山祭进行助兴表演,又与村民一起饮福,并到各家各户去表演。不进行堂山祭的村子也一定会组织农乐队进行表演。农乐有几个复合功能,正月里农乐队会绕着村子和家里转圈,进行踩地神和踩庭院活动,具有一定的辟邪功能。同时农乐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使人们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给生活注入新鲜活力,还能促进村民团结,增加邻里和谐,可以说农乐是岁时风俗中的闪亮之花。
农乐队到各家去表演的时候,每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食物招待或付点钱财,通过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用作村落的发展资金。
(3)放风筝
在全南地区放风筝一般从阴历十二月开始,春节过后逐渐增多,直到正月十五达到最高峰。正月初的放风筝是孩子们的游戏,但在14日晚上和15日晚上,大家都会把自己放过的风筝拿出来,进行放飞‘除厄风筝’活动。在风筝线上挂上写有‘厄’或‘送厄’字样的纸条,使其和风筝一起放飞到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它们飞向远方。
(4)拔河和索战
拔河主要盛行在稻作文化圈,时间也根据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内陆地区一般在正月十五举行,而西海岸地区一般在二月初一举行。主要是以村落为单位进行比赛,但有特别活动的时候,村落和村落之间也会共同进行。
以村落为单位比赛时,一般将男女分成两组,而在正月十五的拔河比赛中,素有‘女子赢了才会是丰年’这样的俗信,所以一般会特意让女子组获胜。当然这种俗信不仅是全南地区,韩国全国各地也都如此。人们认为拔河时用的绳子象征龙,所以比赛结束后,把绳子缠在堂山树上或长杆子③上使之升天。
拔河比赛的衍变形式就是索战。索战是最典型的男性游戏,通常有数十名男子参加,在罗州、长兴、南平、康津、光山等地都有过,现在南平和康津地区的已经消失,而光州市七石洞的索战已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索战是编两条很粗的绳子,顶端编成圆形,双方人员以类似于打架的形式来碰撞,以压倒对方为目的来决出胜负,是一种比拔河更为激烈的空中游戏。
(5)烧月屋
为了祈求年内风调雨顺,人们进行烧月屋游戏。正月十四日白天,年轻人上山砍来木头搬移到村落的空地处。然后各家各户都会拿来木头或柴火,有的地方会用松枝来代替木头。用竹子或松树做成圆锥形架子后,在上面堆砌容易燃烧的干柴和稻草,并且不能忘记在朝东的方向留一个门,堆好之后有人会在纸上写一些愿望挂在上面。这样完成的作品就叫月屋。
随着圆月慢慢升起,在月屋点火,火花冲天,和天空相映成趣。烧月屋是村里小孩和青壮年都参与的游戏,火花冲得越高,越是丰年的象征。据说第一个点火的人会生儿子,因此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如果说拔河是全南西部地区的游戏的话,那烧月屋可以说是东部地区的游戏。
4-节日食物
(1)五谷饭
中国正月十五吃元宵,全罗南道在正月十五这天会吃五谷饭和药饭(八宝饭)。五谷饭由各种各样的粮食做成,因为主要的粮食统称五谷,所以称为五谷饭。虽然名为五谷饭,但不一定是放五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减种类,一般在正月十四晚上做好。有俗信说,如果吃了用三家以上收来的谷物做成的五谷饭,一年内不会生病,因此孩子们会拿着瓢成群结队地挨家挨户收谷物。
(2)药饭(八宝饭)
在正月十五还会用糯米、大枣、栗子、蜂蜜、松子和豆子等做八宝饭,因为是放在蒸笼里蒸的,所以又叫做蒸饭。一般在14日晚上做完五谷饭以后再蒸。在新罗时代就有做八宝饭吃的习俗,这与《三国遗事》中‘射琴匣条’中的一个传说有关。新罗时期,乌鸦救了新罗第21代王葜王,为了感谢乌鸦的救命之恩,王下令做八宝饭等食物放在墙头,乌鸦飞过来首先吃的是八宝饭。从那以后,正月十五为乌忌日,家家户户做八宝饭吃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二)二月
1-长工日
二月初一是长工日,让干活的人休息一天。这一天,做一种叫做‘年龄糕’的糕点吃,但现在没有雇人干农活的家庭,因此这种风俗也渐渐消失了。
2-影灯节
据说阴历二月初一影灯奶奶从天而降,二月十五或二十又重回天界。影灯奶奶是掌管风的神灵,主要在与风有密切关系的渔村地区信奉。而且,与西海岸相比南海岸地区信奉的人更多。
在厨房或酱缸台堆上黄土,在黄土上插一根不足一米的竹竿,并将竹子上部细细地劈开,编成漏斗的形状。平时保管在干净的地方,到影灯节拿出来用。在竹竿上方的漏斗处放上井华水,由于虔诚度不同,有人每天换一次水,有人隔天换水。因为风与海上渔业密切相关,在影灯奶奶降临的第一天和升天的第二十天一定要做年糕,虔诚而郑重地供奉。如果影灯奶奶和媳妇儿一起来的话,这一年风就会很大,生产不好,但如果和女儿一起来的话,就会海事顺利。
(三)三月
1-三月三
三月三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也是杜鹃花烂漫盛开的季节。在中国,人们会出去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全罗南道,妇女们会带上简单的炊具来到溪边,愉快地度过一天。在糯米粉里拌上杜鹃花,摊成煎饼吃,这叫花煎。妇女们会一边吃,一边演唱花煎歌和其它民谣来助兴。并且,三月三前后蝴蝶开始展翅飞翔,如果先看见黄蝶或凤蝶,这一年就会万事太平,而如果先看见白蝶,这一年就会遭遇丧事或者发生不祥之事。
(四)四月
1-四月初八
四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诞辰日。人们纷纷前往寺庙挂上佛灯。灯的名字很多,有西瓜灯、莲花灯、七星灯、五行灯、一月灯、花盆灯、水滴灯、福寿灯、太平灯和万岁灯等等。这天的佛灯会规模庞大,主要是妇女们参加,为家人祈求无病安康和成功发达。
在庙里,这一天进行转塔仪式,人们彻夜不眠围着塔转行,赞颂佛祖的功德,心底重复自己的愿望。转塔时候一般会聆听佛教音乐梵呗,而有的地方会演奏传统的三弦六角。
不仅在寺庙,一直到50~60年前,人们还在私塾进行挂灯活动。私塾前面竖起一根杆子,挂上佛灯,然后再将从杆子到私塾的屋檐之间全部挂上灯。在家里,为了进行祈祷也会挂上灯,有船的人会在船上挂灯,并燃起火把祈求丰年。
(五)五月
1-端午
在韩国,很早以前就视偶数为阴数、奇数为阳数,认为阳数是吉利的象征。因此阳数重叠的节日很多,除了端午以外,还有三月三、七夕和重九。而这些节日当中,端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日子,被看作是最重大的节日。三国时代端午节已经存在,在播种时期作为一种国家祭祀――祭天礼仪来进行。当时,端午不叫端午,叫车衣。所谓车衣,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吏读文字④,也可以理解成车轮的意思。用标准的韩国语表示方法将车衣与端午联系起来的词源以及相关的风俗,出现在朝鲜王朝后期的文献里。朝鲜英祖正祖时期的实学家柳得恭的《京都杂志》中将端午称为戌衣日,“在这天,用艾草和米粉做一种貌似车轮形状的年糕吃,因此称为戌衣日(车轮和戌衣的发音差不多)”。但是金迈淳在《洌阳岁时记》里写到,“端午叫做水濑日(水濑有险滩的意思),将饭扔到险滩以此来纪念屈三闾”。由此可知,作者企图从中国的岁时里来寻找端午的渊源。除了将端午叫做戌衣日以外,端午还有端阳、天中节、重五节等名称,都具有阳、大、高的含义。到了高丽时代,受到中国影响,端午的名称才渐渐开始使用。
端午主要是大麦种植较多的中部以北地区作为一种丰收感恩祭祀而广泛盛行。在稻作文化为主的全南地区,与端午相比更加重视中秋。但在端午还是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活动内容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虽然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会进行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包等,在全罗南道经常举行以下活动:1)摔跤,主要是男性为主的竞技游戏;2)荡秋千,以女性为主的游戏活动,分为一人荡和两人荡,高高荡起的样子甚是优美,从古至今有很多相关的诗歌和故事;3)菖蒲洗头,据说用菖蒲煮的水洗头,头发柔顺且有光泽,因此那天很多女性用菖蒲洗头。煮菖蒲的时候,也会放上艾草,据说用这样的水洗脸,会变好看,夏天也不会怕热;4)药草。端午时节,万物皆是药材。可用来喝的药汁有益母草和艾草,虽然很苦且难以下咽,但能提高食欲,消除体内疾病。同时,这天会拔来各种药草晾干以备用。现在全南有的地区在端午前后几天举行盛大庆典活动端午祭,比如法圣浦端午祭,活动中除了摔跤、荡秋千、菖蒲洗头等端午的基本风俗以外,还新增加了各种竞技比赛、歌唱比赛和现场体验参与活动,以及法圣浦有名的黄花鱼试吃等等,丰富了端午祭的内涵。
(六)六月
1-流头日
六月十五是流头日。流头这个词源于用自东而来的水洗头这一说法,这是自古便有的习俗,现在农村还能见到这种现象。这天用清澈的溪水洗头的话,据说可以驱除厄运,并且夏天不中暑。同时,传说流头日这天是龙神和沟神核定庄稼收获量的日子,因此不能去田间干活并要休息一天。如果去的话,不会迎来好收成。这天还要做点年糕进行简单的龙王祭,摆在田地边祈祷庄稼丰收。
2-三伏天
六月中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为了补养身体,在鸡肚里放上人参、大枣和糯米,做成好吃的参鸡汤。有的男性则出于补气的意味吃保身汤,也就是所谓的狗肉汤。
(七)七月
1-七夕
在全罗南道,七夕和七星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个家庭会向七星神虔诚祈祷,简单地准备好年糕和小菜或井华水以后,在酱缸台或井边垒起一个台子,把祭品放上,向七星神祈福。当然还可以去庙里进行佛供。在七夕节有的家庭会像其它节日时一样为城主神进行祭祀,但不准备很多祭品,只要米饭和素菜即可。
2-百中
七月是一年一分为二以后最新开始的月份,就像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一样,称百中为中元。在中国,这天称为鬼节,人们会进行简单的祭祀,祭拜死去的祖上以及各路鬼神。在全罗南道,这一天进行各种预测行为,而农村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各个家庭准备好食物也为祖上进行祭祀。
(八)八月
1-中秋
中秋是在最丰盛时期的节日,秋收感恩的特点十分突出。在全罗南道会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祭祀和扫墓最为重大,甚至比春节还要隆重,同时还进行强羌水越来和迎月等游戏来活跃节日气氛。与全罗南道不同,中国的中秋祭祀并不强烈,只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饭、赏月,并享用节日食物-月饼。
(1)祭祀和扫墓
进入中秋,无论贫穷富贵都要包松饼,松饼像中国的月饼一样,是韩国中秋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物。用新米包成松饼以后,准备多种水果,早晨为祖上进行祭祀,比任何一个节日都要丰盛和重视。祭祀之后就去扫墓,也有人在扫墓之前,提前去墓地拔草。
(2)强羌水越来
全南地区的代表游戏就是强羌水越来。数十名女性在明亮的月夜手拉着手围成一圈跳舞唱歌,赋予了艺术新的韵味。据说这个游戏是壬辰外乱时期李舜臣将军为了欺骗敌人而创造的,但实际上作为一种民俗游戏很早之前就产生了。
强羌水越来主要是画圆跳舞,据说这是模仿空中的圆月而进行的,又有人说是意味着稻谷饱满的样子。除了这种圆舞以外,还包括很多附带游戏,在圆舞的基础之上变换样式来跳。但现在中秋跳强羌水越来的村子已经越来越少,导致这种圆舞只是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舞台上出现。
(3)迎月
中秋晚上有迎月游戏,为了比别人先看到月亮,有人甚至跑到山上。一边望月一边倾诉自己的心愿,也有人说如果比别人先看到月亮的话,会生儿子。
(4)中路相见
度过了繁忙的夏季,很久未能相见的亲戚终于有时间相聚,出嫁的闺女会和娘家人在娘家和婆家中间的地方见面。有时候邻居妇女也会约好在一个地方会面,准备好食物一起愉快地度过一天。
(九)九月
1-重阳节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会登高、赏菊,但在全罗南道,重阳节现在不看作是节日,只是觉得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以前会用酿酒,做年糕吃,还把黄菊当成药来吃。而且,重阳节文人墨客会一边欣赏丹枫,一边吟诗弄月,颇有一番情趣。
(十)十月
在十月没有特殊的节日,但这个月是个吉祥的月份,其它月份不能做的事在十月里都可以做。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这一天有的家庭会进行城主巫祭或驱灾巫祭等巫俗性质的祭祀。在农家,作为家庭信仰的一种,家庭妇女会在沐浴更衣以后,把城主坛子或祖上坛子里的旧米拿出来,换上今年收获的新米,向家神荐新。
(十一)十一月
1-冬至
冬至在阴历十一月,有吃红豆粥的惯例。红豆粥是用糯米粉和红豆混合熬制而成的,因为是红色的,所以有驱鬼辟邪的功能。把红豆粥供奉给祖上,并洒在大门前、墙上、厨房和院子里,防止杂鬼侵入。
(十二)十二月
1.除夕
十二月三十是除夕,晚上要守岁,家里的灯都要开着,因为据说如果睡觉不守岁的话,早晨起来眉毛会变白。去拜访老人,询问一年的安康状况,这叫旧拜年。以前会把十二月的雪装到瓶子里,溶化后的雪水治疗夏天中暑具有一定药效。
四、韩国全罗南道岁时风俗的功能
(一)祖上崇拜
韩国祖上信仰特别发达,因此祭祀祖上的信仰活动很多。在全南地区,主要在春节、正月十五、百中和中秋等举行祭祀,有的家庭也会在寒食或端午、重阳的时候进行。同时,在秋收之前会把先成熟的稻子收获下来,做成米饭供奉给祖上,这叫稻米供。在西海地区,黄花鱼很多,在入春初次捕捞的黄花鱼会先供奉给祖上,这叫黄花鱼供。春节和中秋时,会去祖上的墓地扫墓,特别是春节早晨,会给长辈拜年,送上一些祝福话语。这些都体现出祖上崇拜的宗教。
(二)祈祷丰年和丰渔
全南地区的许多岁时风俗具有祈祷丰年的含义,每个村落里每年举行的堂山祭主要是为祈求丰年而举行的,同时也有祈祷健康和村落平安的意味。正月十五的拔河比赛和烧月屋、中秋节的强羌水越来等更加表现出强烈的丰年意识。拔河时编成的绳子象征龙神,如果能让龙神高兴,便会风调雨顺,收获丰年。正月十五如果圆月明亮就代表是丰年,因此人们会进行烧月屋游戏,以使月亮更加明亮,期待迎来丰收年。而中秋的强羌水越来采用画圆圈来跳舞的形式,画出的圆圈表达了人们渴望谷粒稻粒能像满月一样饱满的美好愿望。并且,全南南海岸地区阴历二月初一祭祀影灯奶奶的影灯节,是为祈祷海事平安和鱼虾满仓而进行的。
(三)驱厄招福
驱厄招福是人们最朴实的心愿,也是民俗最基本的功能。在岁时风俗中最能表现这种心愿和功能的有正月十五农乐队的踩地神,绕着村子踩一圈,再挨家挨户去踩院子。这样的习俗活动会让鬼神产生畏惧,使它们不敢轻易进入到村子或家里来。此外,正月十五大家会拿着自己放过的风筝出来,进行放飞‘除厄风筝’的习俗。在风筝线上挂上写有‘厄’或‘送厄’字样的纸条,和风筝一起放飞到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它们飞向远方,因为人们相信厄运也会随着风筝消失得无影无踪,否极泰来。
正月十五买来福笊篱挂在家里,也是因为人们相信笊篱会带来福运。同时,在四月初八会去庙里挂佛灯,进行转塔仪式,为家人祈求无病安康和成功发达。
正月十五会在村子里竖起长生,因为杂鬼害怕长生的模样而不敢轻易进入村子,长杆子也有驱厄辟邪的作用。冬至时吃红豆粥,并洒在大门前、墙上、厨房和院子里,防止杂鬼进入。
(四)分享愉悦与增进和谐
有岁时风俗的日子通常都是休息日,人们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共同欢聚游戏,不仅使身心得到愉悦,还能拉近彼此的感情,增进相互间的和谐。春节时玩的翻板子游戏和跷跷板,三月三时的花煎游戏,端午时的摔跤和荡秋千,以及中秋时的羌强水越来等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五)卫生与保健
为了过节,人们通常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进行增进健康的活动,可见岁时风俗还发挥着卫生保健的作用。
春节晚上农村老人进行的烧头发习俗,目的是防止感染疾病。正月十五的卖热,也是希望自己在夏天不中暑才进行的。还有女性在端午节用菖蒲洗头,在六月流头日用清澈的溪水洗头,都表现出卫生保健的作用。并且,在三伏天吃参鸡汤和保身汤,也是为了在炎热夏天补气养身。而端午时节会喝益母草和艾草汁来消除疾病,并晒制各种药草以备用。
五、韩国全罗南道岁时风俗的地域性特点
全罗南道具有丰富的民俗现象,被誉为民俗的宝库,享有‘艺乡’之美誉。这些民俗现象是岁时风俗具体的外在体现,赋予了全罗南道的岁时风俗独特的地区特色。
(一)农乐是支撑岁时风俗的最重要因素,丰富了岁时风俗的功能和内涵
在韩国五大种类农乐中的左道农乐和右道农乐早已在包括全罗南道在内的韩国湖南地区传承下来。在正月进行共同体信仰堂山祭的时候,农乐是必不可少的。在全南地区,与日帝时期(1910~1945)相比,97%以上的村子已经废止了堂山祭,废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祭祀时没有进行农乐表演的人,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堂山祭中农乐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就如同中国的秧歌一样,在正月农乐也是活跃节日气氛和愉悦民众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然不同村子在活动规模上有所差异,但几乎每个村子都会进行。当然,农乐不单纯是用来娱乐的,同时也是踩地神、踩庭院等家庭信仰活动中用以除厄招福的必备要素。特别是全罗南道的农乐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杂色游戏,所谓的杂色游戏就是农乐队的成员在团体表演的过程中,会各自出场纷纷展现自己的技能,活跃了农乐的氛围,让人叹为观止。而这种农乐表演更让正月的岁时风俗产生别样的韵味。
(二)游戏是岁时风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具有强烈的地区性特色和鲜明的咒术性、宗教性意义
全罗南道的拔河作为一种岁时风俗游戏,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在日帝时期调查的《朝鲜的乡土娱乐》一书中显示,全罗南道是拔河游戏分布最多的地区。这其中的原因与稻作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编织拔河绳子的稻草在稻作文化地区最容易找到。同时,拔河用的绳子认为是龙的象征,龙一直被认为是掌管雨和云的神,特别是稻作文化和水密切相关,因此拥有很多水田的全南地区比其它地区对龙寄予了更多的依赖。在正月十五的时候进行拔河比赛,这可以看作是将两条龙交尾的娱神游戏,结束后把绳子缠在堂山树上使之升天。在这个过程中,拔河游戏成为了实现除厄招福愿望的一种道具,并通过娱神达到祈祷丰收的咒术性愿望。在拔河时将男女分成两组,最终拔河可以说是男女间的较量。而且,‘女子赢了才是丰年’的俗信,加上在阴历的正月十五举行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拔河不可动摇的咒术性和宗教性的意义[4](P-96)。具有繁衍生育能力的女性获胜的话,就意味着庄稼将会茂密生长,生生不息。
将拔河进行创造后形成的索战,两条锁绳朝着对方向前进攻,最终碰撞在一起,冲向空中的样子就像是拔地而起的两条龙,可以看成是无限上升的意味。同时,数十人的力量集于一点,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一股力量,从美学角度来看,体现出一种美好的悲壮美。
全罗南道地区的西部,与东部相比,更加普遍地进行拔河比赛。西部地区拥有罗州平原等广阔的水田,而东部地区智异山脚下旱田则更多一些,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全南的东部地区,与拔河相比人们更加偏爱烧月屋游戏。在东部一些地方,甚至没有拔河比赛,只进行烧月屋的也很多。这就是因为产业形态的不同导致岁时风俗产生不同,烧月屋游戏体现出人们祈求丰年的美好愿望。
强羌水越来是只在全南地区传承的最具代表性的岁时风俗游戏。一般在正月十五、百中日也进行,但还是中秋节最盛行。一年中在最亮的月圆之夜,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女子们手拉手优美地画着圆唱着歌跳着舞,这种圆圈舞―强羌水越来既是一种充满情趣的游戏,也是一种音乐和舞蹈的结合艺术。同时,强羌水越来也和拔河一样具有强烈的咒术性、宗教性意义。中秋、十五、夜晚、妇女、圆舞、团体等的构成来看,可以确切了解到这其中包含的深深的中秋感恩意味,是农耕礼仪的一种祭礼式的表现形式。
(三)不同的文化圈伴随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内陆和岛屿海岸不同,而岛屿海岸地区也根据海域的不同产生差异
在全罗南道内陆地区,村民祭祀村落神的行为称为堂山祭,而在岛屿海岸地区称为堂祭。祭祀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内陆主要集中在正月十五,而岛屿海岸地区则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期间举行,现在岛屿海岸地区举行堂祭的时候会请来巫师进行路祭。
这种为了野鬼而举行的路祭在内陆地区不多见,一般在海岸地区较多。顺利过完人生死去的人不会成为野鬼,但是遭遇事故死去的话,就很容易成为野鬼。与农村相比,渔村发生各种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更多,在从事海上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不测死去的话就会变成野鬼,为了这些人举行路祭,并代代相传盛行起来,就成为了很自然的事情。特别在全罗南道的珍岛地区,村子里的祭祀几乎都被称为路祭。虽然具体原因不很明确,但这和珍岛曾经饱受过战乱有很大关联。高丽王建曾经侵略过这里,而后来壬辰外乱时期著名的明梁大捷就发生在这里,而因为倭寇的凶残侵略,曾有一段时期这里渺无人烟,变成空岛。可能因为这些历史背景,导致珍岛人把村落祭祀都称之为路祭。
但即使同为岛屿海岸地区,岁时风俗也不尽相同,全罗南道的西部海域和南部海域就是如此。在西部海域,二月不进行影灯祭,但是在南部海域,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准备好年糕和食品来祭祀影灯奶奶。现在珍岛地区为影灯奶奶举行的影灯祭已经成为珍岛郡的郡级大型庆典,每年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以珍岛为分水岭,西部和南部海岸的文化差异通过影灯祭也可见一斑。
注释:
①这里的国庆节包括很多,比如3-1节(几年1919年3-1运动的节日,公立3月3日)、制宪节(纪念制定宪法的节日,公立7月17日)、光复节(纪念解放的日子,公立8月15日)、开天节(纪念祖先檀君的节日,公历10月3日),它们都是和国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的节日。
②端午节除了北部的‘江陵端午祭’和南部的‘法圣浦端午祭’以外,其他地区都有名无实,也不举行相关的风俗活动。
③长杆子是新年前夕农民祈求来年丰收而立的。
④用汉字的音和意思来记录韩国语的表示法。
参考文献:
[1]金明子-韩国民俗学概论[M]民俗苑,1995
[2]张长植-韩国国情节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J]民间文化论坛,2005
[3]金宅圭-韩国农耕岁时的研究[M]岭南大学出版社(韩国),1985
[4]罗景洙-全罗南道的民俗[M]2012年12月31日.
[5]吴昌显,片诚哲.灵光郡法圣浦调查报告书[M].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2011.
[6]国立民俗博物馆.韩国民俗信仰词典――家庭信仰[M].首尔:国立民俗博物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