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5: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闭学式安全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安全教学指导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控力较差的年龄阶段,又没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懂得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进行准备活动,安全意识过于薄弱。由于小学生缺乏对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的安全意识,加上体育教学活动又是一项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发生因动作不规范等而产生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增加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必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没能做好安全指导工作,因此学生对各类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没能有清楚的认知,如患有心脏病或者是久病初愈、身体尚虚的学生不能参与剧烈运动,如果教师不做好安全指导,直接让全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昏倒的事情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2. 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年久失修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基本各个地方的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体育设施及相关活动器材,基础的体育设施及器材有篮球架、篮球、单双杠、毽球、足球门、足球等,广受各年级小学生欢迎,基本能满足小学生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及基础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什么运动基础,小学生对体育设施及器材的运用也不可能特别专业,因此难以避免地会对设施器材有所损坏,而且一般学校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并没有太过于关心,加上一些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的自然损坏,导致体育设施及器材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如篮球架、足球门的钢管受损易脱落砸伤人,单双杠扎地不稳摇晃以及篮球等充气类球未及时充气弹性降低都影响学生的使用。体育运动设备的年久失修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小学生正常参与体育运动从而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运动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
体育运动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几率,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拉伤、脚扭伤、心率过快导致呼吸不畅,踢足球、打篮球过程中撞伤、跌伤、骨折,又或者是单双杠运动中从高处跌落导致受伤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在运动时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肌肉拉伤、脚扭伤等有可能是穿着不当或者是未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而导致的,踢足球、打篮球受伤多是由于学生们太过投入或者未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而导致的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细节,然而往往有教师不注重这些细节直接展开体育活动,导致这些运动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学生的安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1. 全面了解学生自身情况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判断学生是否能正常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先询问是否有身体不舒服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如个别情况下的女生生理期、感冒发烧、手脚不便、正处于手术愈合期等,如有这类情况的学生需要及时报告,教师再判断他能否参与接下来的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获取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教师也应考虑天气状况、学生的休息时间等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强度。
2.及时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
为了尽可能规避因体育设施及器材年久失修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并及时的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保证各类器材完好、设施安全。对跑道、球场等较大的运动场地也需要每天清理,尽量避免场地有果皮纸屑、塑料瓶、碎玻璃等不利于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运动的物品产生,及时检查跑道上是否有损坏,如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需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因跑道不平整而摔倒。若球场地面有塌陷则要及时告知给全体学生避免去塌陷范围活动并及时对塌陷地面进行整改等措施,及时消除此隐患从而减少对学生正常体育运动的影响。
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
准备运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如转动手腕脚腕、伸展身体等,运动前的准备运动能有效避免学生因长期没有参与运动而在突然剧烈运动时不适的产生,减少扭伤、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准备运动还使得学生充分伸展身体,从而促进学生能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到接下来的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加强安全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各种新矛盾的不断产生,从中出现了更多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安全教育,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安全教育环境中,保障小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进一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不断的加强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针对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必要的研究。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教育的本质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研究小学生安全教育中,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尊重和保护小学生生命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分别从小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加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素质的同时形成安全意识,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实施自救活动。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以及安全对策教育。在安全知识和安全责任中,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事故在预防中的基本知识,明白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主要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加强。然而在安全技能与安全对策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的掌握防范以及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
二、班主任做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1、班主任必须要有“做好安全教育”的责任心
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由于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这种现象就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救的方法,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需要在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来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能够从”真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中进行入手,切实的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教育中,需要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实时为学生强调安全,班主任需要明确责任,促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的实施。在管理中不断的强调小学生的安全管理。
2、上好安全教育理论知识
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来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自护自救的教育,在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以及安全自救的知识。从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识,在小学生人身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饮食安全中进行逐步的教育,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组织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安全隐患问题,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加强安全意识。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需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识,在师生共同树立安全意识中,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3、师生共同建立安全意识
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不仅需要班主任重视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教育问题,而且教师之间也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教师要实时的观察小学生的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的解决的思想,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为了促进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学校要组织以及开展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教育,及时对学校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改,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教育教学环境。
4、班主任与家庭共同加强安全教育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不仅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需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于家庭连接中,将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相互沟通,各自发挥优势,创建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班主任实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安全教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现阶段,在学校教育中,提倡的是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因此在小学生安全教育中,学生的安全直接的关系着学校的平安以及社会的稳定。这就需要在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习的首要任务,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学校的稳定以及小学生的安全做必要的努力,在学校生活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做好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2、学校安全教育十分的重要
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车辆在逐渐的增加,出现了校园社会化的现象。在学生来校的中途发生意外事故以及打架斗殴等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在教育中,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重点实施。安全教育不仅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而且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小学生学习安全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不断的掌握法律知识,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患措施,在自身不违法的同时可以加强安全防患,用法律效力来加强自身的安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在校期间,班主任加强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在小学生教育中,根据自身的特点,由于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在日常教育中,需要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在保证学生安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以及自救知识的提高,保障自身的安全。
四、总结
在分析了班主任实施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之后,认识到:学生的安全直接的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以及学校的稳定,在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救以及安全防患的意识,因此在学校教育管理中,需要班主任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加强管理模式的创建,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共同为小学生创建安全的教育环境,重视对小学生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新,李勇,孙俪,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监理水平[J].小学教育,2012(1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25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five domest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theory graduate training schem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 and training links, and focuses on the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hus further analyze the curriculum of origin and value,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scienc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subject.
Key words educ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comparison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活动,而教育学原理主要专注于研究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是教育学中的基础学科,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是高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思路、模式、方向,指导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①本研究从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培养方案入手,比较不同高校的培养环节,分析其差异及共通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形成原因及设置价值。
1 研究对象选取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具体实施措施, 是高校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它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思路、模式、方向,指导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②本文选取我国不同区域五所大高校教育学原理专业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案例来进行比较研究,这五所高校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与云南大学。
2 五所高校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③在此比较分析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虽然细节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要求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熟悉国内外教育科学理论发展改革的最新成果,能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际交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育学人才。
2.2 培养方向
五所高校均着重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学习,但由于教学思路、教育环境、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差异,培养方向所涉及内容各具不同:如表1。
2.3 综合培养环节
五所高校的培养环节,其语言表达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其宏观培养过程是高度一致的。五所高校在培养环节中均采用学分制的培养方式,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培养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制定培养方案,完成课堂课程的学习,总体来说研一至研二上学期为课堂课程的学习时间,研二下学期至研三为论文筹划与撰写时期,该阶段将对学生选题进行开题指导审核,要求学生做好开题前期的文献准备工作。第二个阶段是对学生前期学习状况进行中期考核,用考核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况。在两个阶段的培养过程中,五所高校均注重学生学生学术与实践活动的参与,要求学生自主学文献并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与研究课题。
2.4 课程设置
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五所高校的教育学原理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分析比较五所高校的具体课程设置,其中开设课程大致可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补修课。
2.4.1 学位公共课
学位公共课在不同高校又可被称作公共必修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其公共学位课细节上略有不同,但均开设有思想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其中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以及硕士生综合英语,这表现出各高校对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培养要求的高度一致,并体现出对研究生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视。值得提出的是湖南农业大学在公共学位课中还增设了科技英语的学习(附:上海师范大学在选修课中设置了英语口语与专业外语课程),但是其余三所高校并未再加强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科技英语这门课程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近现代以来,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已趋于常态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我们教育学的课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培养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全面人才。
2.4.2 学位基础课
学位基础课又称为专业基础课、平台课,一般开设三门到五门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的学位基础课程设置,五所高校均开设有教育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其他学位基础课的设置各有差异,但大多偏重教育发展历程中经典思想的学习,均为比较正统的教育学基础课。其中,较为有特色的有云南大学的教育管理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属于学科综合型的课程,其中学习教育学涉及思想的理论知识,又融汇了管理学科的知识,这有助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教育理论人才。
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与促进教育事业各方面的发展,这对我们当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应该仅仅只专注一个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他们同样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与教育学原理的交融。同样,我们教育学原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同样应该不断引入源头活水,不断在社会的发展中吸收新内容,创新教育学原理的人才培养课程。
2.4.3 专业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又称为专业主干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的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一般根据高校培养方案开设三门至五门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知识。
在其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等社会热点问题被四所高校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并设置了相关课程。德育课程在五所高校都受到了重视(东北师范大学将其设置在选修课程中)。其中湖南农业大学开设有教育学研究进展与教育学研究生讨论班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与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教育社会学,这门学科涉及教育学与社会学两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的发展与其他的领域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当今的教育的问题涉及管理、经济、学科发展、社会、家庭、民族以及教育生态等各个方面,有许多高校的特色课程都是以这种跨学科的课程模式设置的,比如云南大学的民族教育专题,将少数民族问题与教育学问题有机结合讨论;教育心理学专题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教育测量与评估专题研究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上的应用。
2.4.4 选修课
选修课又称为发展方向课,参照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一般有六门至十多门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予以选择学习,一般要求修满四门。为方便观察比较,我们将五所高校的选修课划分为如下的五个模块:
(1)理论教育课程方面,五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这种差异源于各高校学科依托基础、培养方向与所处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共通之处则是五所高校对教育学的研究均涉及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政治学;湖南农业大学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在学校规划学、社会教育学;西南大学的文化及社会发展系列课程;云南大学的特色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质量保障课程。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正如我们从幼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独立始终是相对的,她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持,她所培养的教育学原理的研究生同样应该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2)在综合前沿课程方面,五所高校皆关注教育热点等社会性问题,却不够重视现代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五所高校中只有西南大学针对性地开设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然而,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极具可取之处的,如湖南农业大学的学校生态学,巧妙地将高校特色与教育学专业相结合,发展出极有价值的农业院校特色学科。云南大学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从国际化的角度讨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模式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眼界开阔的探索创新人才。东北师范大学与云南大学还对教师问题予以关注,回归了教育的中心话题。
(3)经典课程的方面,教育经典思想的学习在教育原理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五所高校均设置了相关介绍经典教育思想的课程(上海师范大学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了教育名著选读),其中湖南农业大学较偏重哲学思想的教育,开设课程为自然辩证法与与科学方法论。其余四所高校均为中外经典教育学思想课程,但西南大学的课程设置略显重复,如其国学经典课程与中国教育经典名著选读、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与中外教育经典经典属于极为相似的课程,可合并为一门课程,不仅可避免学生重复选修单一内容,更有利于课程精简与优化。
(4)民族教育方面,有两所大学开设了相应课程,分别是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这两所高校均处于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这也体现了这两所高校对其地方教育与社会现状的关注。云南大学开设了一门民族教育学,而西南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比较细化,从文化、历史、理论、传播、政策这些方面设置了五门民族教育课程。在此,西南大学的民族课程设置一定程度体现了其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但却不利于学生选课学习。研究生的选课都以学分计算,大部分学生在修满学校规定的四科课程学分后,不愿再去选修更多的课程。过多民族课程的设置,有可能导致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重视了民族课程,却忽视了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其他课程方面,除东北师范大学与云南大学以外,三所高校均就不同方面设置了辅助技能型课程,这些辅助课程主要以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其次是外语类课程以提升学生学术上的国际交流能力;在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跨教育原理学科的辅助技能型的教学课程是非常有前瞻性眼光的。
2.4.5 补修课
补修课是针对跨专业考取及同等学历考取教育学原理研究生的学生专门设置的,参照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一般开设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学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等基础课程。补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高校不仅关注研究生在硕士阶段能力的培养,同样注重其基础综合素养。
3 总结与思考
学术型教育学原理研究生培养方案,其目标在于基培养础理论扎实、关心社会现状、科研能力突出、综合底蕴深厚的全方位人才。在此,选取的五所高校培养方案均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经典教育学思想的学习与当今热点问题的探究,但仍需加强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
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跨学科的交汇型课程是未来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五所高校均设置有学科交汇型的课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学、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生态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社会学、西南大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教育、云南大学的民族教育等等。
高校特色专业的设置和每所高校的背景依托与发展历程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业院校,依托自身的农业学科背景,发展出符合自己特色的教育生态学;又如西南大学与云南大学,其所发展的民族教育与高校所处地理人文因素也是分不开的。
教育学原理是一门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学科,它的发展并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高校兼容不同的教学理念,依托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同时适应时代的变迁,不断交融发展,每所高校的教育学原理专业都可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造就百家争鸣的教育氛围,培养出非格式化的综合创新人才,为教育学的理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本文所比较分析的课程均来自其所属高校官网所公布的最新培养方案,详细课程设置参见各高校培养方案。
注释
(1)
真理之光上共有(
)个按钮.
(2)
老鼠按钮排第—个,小
马按钮排第(
)个.
(3)
把从左往右数第—个、第四个、第八个按钮圈起来.
(4)
老鼠按钮排第—个,小
兔按钮排倒数第(
)个.
2
在0
里填上II
>
II
、"<”或11=
11.
3
按要求填空.
39
69
78
98
54
100
52
18
29
118
71
60
小
于
62
的
数
大
于
62
的
数
大
于
40
小
千
80
的
数
数数与比较
4
请选出符合以下条件的数填入答案框中,
有几个填几个.
25
100
72
98
60
152
39
80
15
不
大
于
80
的
数
不
小
千
100
的
数
十位比个位数字大的数
5
用下面的三张数字卡片,
你能按要求摆出想要的数吗?
(1)
用这三张卡片能摆出的最大两位数是(
)
(2)
用这三张卡片能摆出的最小三位数是(
)
(3)
用这三张卡片能摆出的最大的数是(
)
(4)
用这三张卡片能摆出的最小的数是(
)
数数与比较
6
—起来玩比年龄的游戏吧!
来猜猜他们的年龄,
给他们排排顺序吧!你知道谁的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吗?
动物名称
猪弟
狗姐
大象
小猴
哥哥
妹妹
弟
姐
猪
狗
()>()>()>()>()>()
7
请把28、64、46、82这四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四个空格里,
大量研究证实,收缩压(SBP)及脉压(PP)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病之间存在独立而极其显著的相关性〔1〕,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因子。积极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收缩压与脉压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及病死率。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等特殊性,合理选用降压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且副作用小的降压药物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比较吲哒帕胺缓释片与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IS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选药、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老年ISH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9.0±7.1)岁。ISH诊断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诊断标准:SBP≥140 mmHg,舒张压(DBP)<90 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心、脑、肝、肾重要器官损害的患者。2组研究对象在体重、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吸烟指数以及伴随病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1.2 给药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为吲哒帕胺缓释片组(吲哒帕胺组) 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8±7.3)岁;左旋氨氯地平片组(左旋氨氯地平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1±7.6)岁。治疗前均经安慰剂洗脱期2 w,然后吲哒帕胺组给予吲哒帕胺缓释片(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1.5 mg·次-1·d-1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 2.5 mg·次-1·d-1,共8 w。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均每周随访一次,由专职医生测量静息时右侧肱动脉血压,取3次平均值,同时测量心率并观察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 (MOBILOGRAPH),观察24 h平均SBP、DBP及PP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肌酐(SCr)、血尿酸(UA)及血电解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I 7170A)等生化指标。疗效判定:①显效:SBP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②有效:SBP下降未达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显著性检测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降压效果及心率比较
两组病例用药8 w后无论是偶测血压还是24 h平均血压检测均显示SBP、DBP及PP均较服药前显著下降(P<0.01),但比较服药8 w后两组之间SBP、DBP、PP及心率指标差异不显著(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降压效果及心率比较(略)
2.2 降压疗效
服药8 w后,吲哒帕胺组显效28例(56%),有效13例(26%),无效9例(18%),总有效率82%,左旋氨氯地平组显效30例(60%),有效12例(24%),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两组生化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SCr、UA及钾、钠、氯各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服药8 w后吲哒帕胺组中血尿酸值轻微升高,血钾轻微降低,见表2。表2 两组血生化结果比较(略)
2.4 不良反应
吲哒帕胺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左旋氨氯地平组主要不适为头昏(5%)、头痛(3.5%)、面部潮红(4.6%)、踝部水肿(5%),但均未因不适而退出治疗。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结束后两组偶测血压及24 h动态SBP及P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两组降压效果相当。目前普遍认为,利尿剂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死亡率,因而被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推荐。吲哒帕胺缓释片(1.5 mg)是一种小剂量新型制剂,与吲哒帕胺普通制剂(2.5 mg)相比,其发生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生物效能并没有下降。研究显示,该药降压谷峰比值高于50%,每天服用一次即可使降压效能维持30 h,能显著降低收缩压〔2〕,因而更适用于老年人ISH。同时该药亦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减轻微量蛋白尿的作用〔3〕。文献报道,在使用其他药物降压未达标时,加以吲哒帕胺缓释片可使降压达标〔4〕。因此,是治疗老年ISH的理想药物之一。
左旋氨氯地平是新型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为氨氯地平的左旋同分异构体,因去除了右旋体,使副反应大大减少,而其钙拮抗活性却是右旋体的近1 000倍。其降压作用谷峰比值高〔5〕,生物活性时间长,降压时效可维持24 h,为同类药中半衰期最长和生物利用度最高的降压药。它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钙离子通道进人细胞内,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应激、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内皮细胞等效应。左旋氨氯地平片可高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肾动脉及脑动脉,对代谢影响中性,因而特别适合于伴有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老年ISH患者。
本研究对两组血脂、血糖、尿酸、电解质等血生化指标及心率变化进行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说明两药对代谢及交感活性影响小。但从降压效果看,单用两组药物降压达标率仍然有限,提示降压达标仍需要联合用药。
综上所述,吲哒帕胺缓释片及左旋氨氯地平片降低老年人收缩压及脉压临床效果显著,降压效果相近,维持时间长、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二者均可以作为老年ISH患者的基本用药长期选用。
参考文献
1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72.
2 London GM.Efficacy of indapamide 1.5 mg,sustained release,in the lowering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J Hum Hypertens,2004;18(Suppl 2):S9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