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婴幼儿的护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此培训,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婴幼儿照料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从事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能力;具有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突况的能力。
二、培训模块课时分配
本次引导性培训的培训时间:2天
三、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职业道德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
(2)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意义;
(3)熟练掌握育婴员职业守则。
2、培训主要内容
2.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2育婴员职业守则。
3、培训方式建议
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通过实地演练的方式进行,通过讲、评结合等教学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模块2生活照料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婴幼儿的喂养知识,包括指导母乳喂养姿势、能进行奶粉的选择和冲泡、能使用奶瓶进行喂养、能进行溢奶的处理及预防、能制作婴幼儿食品等;
(2)掌握婴幼儿盥洗知识,包括能为婴幼儿进行基本清洁等;
(3)掌握如何照料婴幼儿排便与睡眠,包括安抚婴幼儿入眠以及更换尿布等;
(4)掌握如何照料婴幼儿出行,包括能为婴幼儿更换并挑选物品、能携带婴幼儿出行等;
(5)掌握对婴幼儿生活环境与物品的清洁能力,包括能清洁婴幼儿生活环境以及清洁婴幼儿玩具及用品等。
2、培训主要内容
2.1婴幼儿喂养;
2.2照料婴幼儿盥洗;
2.3照料婴幼儿排便与睡眠;
2.4照料婴幼儿出行;
2.5环境与物品的清洁。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图片资料和视频教学工具,通过边讲边做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委、县政府、人社局及相关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社会群众团体的积极性,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全面提高我县农民的技能和整体素质,以便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
本年度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坚持按需培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培训与配套服务及转移相结合等原则,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资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使参训人员增强纪律观念和公民道德意识,掌握一技之长,树立新的观念和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意识,力求进步和发展;通过就业转移,使家庭增收,摆脱贫困,实现致富。
三、培训实施
(一)培训对象
女性年龄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准备育婴工作的中国公民,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热爱小孩,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
(二)培训要求
通过育婴员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了解营养素的基本知识,婴幼儿母乳喂养、补充食物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了解不同年龄婴幼儿的基本生活规律生活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记录婴幼儿生长监测图,对预防接种反应及时处理,还可以对常见疾病处理,预防意外伤害,并对婴幼儿进行动作技能训练,智力开发,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三)培训时间及课时
每期培训22天,总课时为176课时。
培训方式由理论教学和实操两部分组成,理论培训时间占40%,实操为60%。
(四)培训课时分配表
序 号
模 块
课 时
合计
理论
实操
1
育婴师的职业道德
7
7
2
育婴师基础知识
9
3
6
3
饮食
9
3
6
4
饮水
9
3
6
5
睡眠、二便与三浴
9
3
6
6
卫生(居室、个人、四具)
9
3
6
7
生长监测
9
3
6
8
预防接种
9
3
6
9
常见疾病护理
17
7
10
10
预防铅中毒
6
3
3
11
预防意外伤害
9
3
6
12
动作技能训练
28
6
22
13
智力开发
28
6
22
14
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9
3
6
15
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
9
3
6
总课时
176
59
117
(五)培训方式
1、学校面授 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体面授。
2、实地训练与考察 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与掌握。
3、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六)课程开设与考核方式
1、培训方式由理论教学和实操两部分组成,理论培训时间占40%,实操为60%。
2、参与培训的学员,如无其他特殊原因,都应参与对每一项目的学习与考试考核,对学习合格的学员颁发技能等级证书及对口安排就业。
3、在培训的最后一日,对学员实行育婴员理论测试与实操职业技能测试。
4、通过考试的学员,将会由培训学校颁发结业证,如通过国家育婴员职业技能测试,则可领取育婴员资格证。
四、组织管理
(一)领导小组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白光军 白成林
副组长:岳国良 刘继文 刘宗国
下设办公室
主 任:刘宗国 刘继文
成 员:许福军 刘彦丰 吴雪峰 郭雅婧 张立红 曹永军 高向光
(二)宣传发动
抓好培训学员的组织,通过传单、广告、宣传媒体等形式,大力宣传培训政策,并通过乡镇、村委会等相关单位协助组织学员。
(三)制定方案
制定相应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实施方案,做到先组织发动,然后根据报名资料编班、拟定授课计划、安排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内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才申请开班授课。
五、有关要求
1、加强对培训政策的组织学习,要求每位实施人员都要认真领会,吃透文件精神。
2、抓好对培训教师和学员的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组织教学,上好每一堂课,要求学员必须按时上课,不准随便缺勤,确保培训质量。
3、学员要服从领导,听从安排,按要求提供相关证件复印件。
六、育婴师培训课程表
时间
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
第一天
育婴师的职业介绍
育婴师的职业道德道德规范和工作常规
第二天
指导母乳喂养及包裹、穿脱衣服和抱孩子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
第三天
添加泥状食品
泥糊状食物的制作
第四天
喂水的原则
喂水的方法
第五天
睡眠、尿布的使用和控制婴幼儿二便
婴幼儿的三浴训练
第六天
居室卫生、个人卫生
四具消毒
第七天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为婴幼儿测量体温、数脉搏
第八天
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及程序
第九天
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
带婴幼儿就医
第十天
患病婴幼儿的基本照料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第十一天
环境中的铅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基本原因
铅进入体内的途径
第十二天
意外伤害概述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
第十三天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指标
第十四天
精细运动发育规律、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精细运动发育评定指标
第十五天
主动操训练
被动操训练
第十六天
感觉统合
运动综合训练游戏
第十七天
婴幼儿语言能力概述
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价
第十八天
婴幼儿感知能力概述
婴幼儿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价
第十九天
婴幼儿认知能力概述
婴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价
第二十天
婴幼儿自理能力和良好情绪行为的培养
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规律、特点与培养方法
第二十一天
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类型、原则与方法
正确使用测评结果的要求
第二十二天
考试
doi:10.14033/ki.cfmr.2017.14.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162-03
婴幼儿在第一年生长速度最为迅速,且大部分幼儿可经历液状-泥状-固体食物的交替。有研究统计发现,我国部分婴幼儿哺乳方式为奶粉喂养,从而导致我国婴幼儿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研究表明大部分经奶粉喂养的婴幼儿均表现为抵抗力低下等。为此应加强临床宣教,告知各大家庭母乳喂养的优势,从而提高婴幼儿抵抗力,增加母子感情,利于婴幼儿面部肌肉的发育,降低临床患病率[1]。而本文中针对婴幼儿喂养指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
1 婴幼儿喂养的影响因素
1.1 早期婴幼儿接受事物的心理
婴幼儿需从乳汁物品逐渐过度至成人固体食物,在此过程中,任何食物对婴幼儿而言,均为新颖的,但部分婴幼儿可表现出拒绝、恐惧等现象,其可称之为厌新。婴幼儿常表现出对以往食物的偏爱,拒绝新口感和新口味,部分婴幼儿在进食后,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而大部分母亲在此时,认为婴幼儿不能吃、不爱吃,从而停止添加此类食物,最终导致婴幼儿失去学习尝试新食物的机会。但临床有研究报道表明,小部分婴幼儿通过长期反复新口感、新口味的喂养,最终可发展为接受,因此临床学者认为婴幼儿对新食物存在一种适应,而通过耐心的喂养,可增强婴幼儿摄取食物的独立性和主动性[2]。
1.2 味觉发育对换乳期的影响
婴儿从纯母乳转换至混合食物时,可发生味觉的改变,正常情况下,味觉敏感期可在2~7个月内并发。而在4~6个月时,给予不同味觉食物的喂养,可刺激婴幼儿味觉,促使其逐渐适应,否则相反[3]。早期婴幼儿的味觉与偏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母乳期和母孕期的饮食习惯,可改变婴幼儿和胎儿的味觉发育。正常情况下,胎儿在24周的时候,便在宫内出现了吞咽羊水习惯(每日量为1 L)。而羊水内含有产妇所吃的香料、食物的混合液,从而导致胎儿在宫内便已接触了各种杂物的味道[4]。当胎儿7~8周时便可出现味蕾,14~15周时可形成微绒毛,而微绒毛可接触羊水中味觉刺激,体验到孕妇每日食用的食物味道。
1.3 婴儿进食行为
婴幼儿进食问题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有关。婴幼儿进食问题除了进食现象异常外,还可因为智能发育落后和口腔解剖结构异常引起。因此纠正婴幼儿进食的主要关键问题在于异常进食行为[5]。而异常进食问题最常见的为婴幼儿拒绝新食物、挑食、偏食,以上婴幼儿均存在单爱好几种食物现象,其主要是食物质地细腻和流质的原因。由于粗糙食物或固体食物对婴幼儿而言较难咀嚼,需长时间含在口中,导致食物味道散失,最终导致婴幼儿出现拒食现象。而胗锥长期的单品种进食,可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抵抗力下降,出现营养失调现象[6]。
1.4 喂养方式的影响
大部分婴幼儿的进食行为和父母喂养方式、态度存在较大关系,也与文化背景有关。有研究统计发现,若婴幼儿进餐时间不定,比如每日超过10次,且实施强迫、骗、哄等方式,可导致婴幼儿出现厌食现象,而在婴幼儿进食期间,实施进食乐趣、进食技巧,比如实施赞扬、鼓励等话语,促使婴幼儿进食,同时可经常改变食物性状和味道,多加留意婴幼儿“过饱”“过饿”信号,防止婴幼儿营养量过度或缺乏现象发生,从而增加婴幼儿体质量,提高婴幼儿摄入量[7]。
1.5 神经系统发育
大部分儿童在1.5岁时,脑神经可发生髓鞘化,而常规的喂养方式,可导致婴幼儿出现抵抗,同时在喂养人明显压力、饮食结构变化、不良喂养姿势、婴幼儿听力下降等综合作用下,可导致婴幼儿早期交流能力受限,从而整体影响认知、语言的发展[8]。
2 合理喂养的重要性
婴幼儿早期最理想的食品为母乳,其属于天然食品,能够满足0~6月龄的婴幼儿营养需求,早期给予婴幼儿纯母乳喂养,具有较多好处,比如减少由牛奶或其他食品引起的过敏反应,降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率和腹泻率,同时对于产妇而言,可减少子宫出血量,促进子宫收缩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加快产妇体重恢复原本体重,且可降低产妇卵巢癌和更年期乳腺癌发生率。目前临床上有多项报道表明,母乳喂养的优势,早期除了母乳喂养外,不宜添加任何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维生素D等。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可采用母乳代用品,比如婴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等。在婴幼儿出生半小时后,便可诱导新生儿吸吮,从而保证母乳喂养成功,促进母亲泌乳,必要时,可在院内开展母乳喂养技能培训和社区行动培训[9]。
虽然大部分母亲已认识到母乳喂养的优势,且开始给予婴幼儿母乳喂养,但临床学者发现,42%的母亲在婴幼儿6个月龄后,仍坚持纯母乳喂养,对此还需加强各大医院妇产科喂养正确方式宣教。确保婴幼儿在各个时间段内机体能够补充到充足的能量和营养量。
3 婴幼儿喂养指导方法
3.1 母乳喂养
在婴幼儿出生后,应首选母乳喂养,其可及时补充婴幼儿机体需要量、营养素,降低婴幼儿患病率,同时还可减少婴幼儿过敏发生率。母乳中含有微量元素及各种抗感染免疫因子,但缺乏锌、铁等元素,虽然能够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需求。但在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每日需要铁含量为6~10 mg,而母乳中仅为1 mg,早期无明显要求,而当婴幼儿4~6个月龄时,需要量逐渐增加,对此应从不同途径维持婴幼儿机体需求,比如辅食,但需保持半流质状,给予婴幼儿一个过渡形式[10]。
3.2 引入食物时间
至今为止,食物引入时间有两种指导建议,一是根据喂养指导原则进行:若以纯母乳方式连续喂养婴幼儿6个月,应在婴幼儿6个月龄时,适当添加辅食,而辅食应以泥糊状为主。二是根据儿童指导中心建议和人群膳食指南,在婴幼儿4~6个月龄,给予其他食物喂养。目前喂养方式尚未得到有效的统一,但添加食物年龄不宜过早,正常情况下,均为4~6个月龄。而实际的辅食量应与婴幼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相符,从而避免营养过量,出现肥胖症状。当婴幼儿体质量>6 kg时,每日摄乳量为800 ml,而当婴幼儿出现咀嚼或咬手现象时,则提示需添加适量的辅食[11]。
3.3 添加微量营养素和食物能量
在婴儿期,儿童对能量的需求高于各个年龄段,若能量的摄入不足,可导致肥胖、营养不良的发生,严重时可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在中国营养学中提到,婴幼儿每日正常能量需求量为95 kcal/(kg・d),而根据总能量消耗情况,可将8~12个月的婴幼儿能量需求控制在80.8 kcal/(kg・d)、77.0 kcal/(kg・d)、77.5 kcal/(kg・d)左右,婴幼儿在食物转化过程中,极易出现营养素缺乏,对此应在转换食物期间,加强营养素喂养,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A、铁、锌等,当婴幼儿生长至9~11个月时,则每日需要72%的钙、86%的锌、97%的铁,然而由于强化食品摄入量的个体差异,难以补充机体具体需要量,对此应加强各类微量营养素片剂的添加,从而提高婴幼儿维生素E、核黄素、锌、铁的营养素,从而降低贫血的发生,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12]。
3.4 添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主要是指每克食物所含的热量(kcal),婴幼儿引入的食物中营养素和食物中能量密度及膳食纤维、水分含量有关,若食物能量或脂肪含量高,则表明水分含量较低。当婴幼儿为6~8个月龄时,机体能量控制在0.6 kcal/(kg・d),12~22个月龄时,控制在1.0 kcal/(kg・d)。同时有研究报道,若发现6~8个月龄的婴幼儿结构不合理或膳食种类不全,可导致营养缺乏,而在期间加强脂肪、蛋白的摄入,可补充机体各方面的能量,比如在婴幼儿6个月龄后,添加肉泥、肝泥、血泥等,从而保证能量的摄入,维持机体正常需要量[13-14]。
3.5 食物多样化
婴儿添加辅食的第一种食物为谷类食物,其中以强化铁的谷类食物为首选,在各大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已强调了此项。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在6~18月龄时,属于缺铁性贫血高发期,若婴幼儿6个月龄后还未添加辅食,可导致并发缺铁性贫血,因此大部分国家开始给予婴幼儿强化铁米粉。当婴幼儿进食谷类食物一段时间后,便可逐渐添加鱼类、家禽、肉、水果、蔬菜等食物。食物的质地和营养素的种类对婴幼儿健康、营养均较为重要,因此在给予婴幼儿辅食过程中,不仅需保证能量的充足,还需考虑营养量[15-16]。单一的蔬菜泥或水果泥,虽能够保证营养量,但缺乏能量密度,对此应将多种蔬菜、水果混合制作,从而补充婴幼儿能量和营养素。当婴儿24周后,便可适应多种食物,但尽可能从颗粒状食物或泥糊状食物过渡至小块状食物[17-18]。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健康尤其重要,但仅表现于早期,通过早期的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婴幼儿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但当婴幼儿在4~6个月龄时,若仍持续母乳喂养,可导致婴幼儿体内能量不足、营养素不足,从而出现贫血、瘦小、体弱等症状,对此应在婴幼儿期加强营养喂养的宣教,从而确保每位产妇熟知喂养方式[19-22]。婴幼儿早期喂养问题主要表现为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包括婴幼儿味觉的发育、乳母期乳汁对胎儿的影响、母孕期羊水的影响、婴幼儿自身口腔结构、味觉发育、心理因素、遗传体质等,对此应根据婴幼儿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喂养方式,从而确保喂养知识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家属的精神状态、亲子互动,可调动婴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婴幼儿机体需要量。但目前婴幼儿喂养方式尚未统一,且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的指导方式还有待探索和完善,从而确保婴幼儿及时补充能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营养,防止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张琪,惠敏,等.早期喂养指导和辅食添加对婴儿微量元素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10):1301-1303.
[2]彩霞.影响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87-89.
[3]唐鹤,蒋竞雄,宫丽敏,等.城市婴幼儿喂养行为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695-698.
[4]陈伟平.婴幼儿喂养与影响喂养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86-2988.
[5]刘月芬.兰州市6~24月龄儿童喂养问题聚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2):159-161.
[6]刘爱珍,王建宁,鲍梦婕,等.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665-667.
[7]陈宏达,郝波,康晓平,等.中国西部两县6~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多重对应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3):339-346.
[8]刘汉芹.社区医生在婴幼儿腹泻病防治及母乳喂养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90-391.
[9]段如菲,李燕,李静,等.云南省HIV感染女性所生婴幼儿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32-3434,3477.
[10]张琪,吴庆红,刘建丽,等.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影响的观察[J].河北医药,2014,46(15):2360-2362.
[11]鲍雪梅,陈建华,倪钰飞,等.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0):1581-1583.
[12]马丽萍,钱兴国,苏宜香,等.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6):711-713.
[13]陈欢.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20-321.
[14]李智,忽丽莎.云南15个少数民族0~23月龄农村婴幼儿喂养情况现状调查及干预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2):130-132,136.
[15]余卉.0~3岁婴幼儿喂养技术干预与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13-314.
[16]颜凤加.浅谈20例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99.
[17]黎海芪.提升基层医师指导婴幼儿喂养的能力[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881-882.
[18]金春华.婴幼儿喂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1):815-817.
[19]《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883-890.
[20]梁友芳,朱丹,梁绍莲,等.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3,35(11):1527-1529.
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万左右,据调查,有90%以上的0~3岁的婴幼儿是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现行的国家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成长格外关注。当年轻的爸爸妈妈们面对发出第一声啼哭的孩子,正是他们学习做父母的开始。他们希望得到成熟的、科学的、系统化的喂养及教育指导。
因此,顺势产生的育婴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谓是“适逢其时”。
育婴师前景阳光明媚
一方面,我国的学历教育机构至今还没有开设专门对0~3岁婴儿学前教育的专业,使得这个年龄段的教育人才出现空白。在庞大的婴儿护理市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接受过正规培训的高级育婴师。
而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高度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捷径。育婴师作为一项新增职业,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要求从事0~3岁婴幼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经考试合格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逐步建立比较规范的育婴职业增设与认证体系。
可见,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迅猛发展和国家的支持,都是育婴师发展的强大动力。育婴职业的光明前景和巨大的就业潜力,无疑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天地。取得育婴师职业资格可以从事幼教、亲子教育、儿童研究所、社区婴幼儿服务机构、家庭等方面的工作,并可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诸如婴儿护理指导、产妇护理指导等。通过日臻完善的社区网络,育婴师既可进入家庭进行指导,也可灵活就业,自办亲子园,自己做老板。此外,高级育婴师还可以给婴幼儿提出个别化教育的建议,设计婴幼儿全面发展成长方案。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育婴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就业前景一定是阳光明媚的。
育婴师的基本状况
1.职业定义:育婴师是针对0~3岁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了解和熟悉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及教育等相关知识,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饮食、睡眠、动作技能、治理开发、社会行为和人格发展进行训练,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咨询等一系列服务的人员。
2.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3.职业能力特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感;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动作协调、灵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4.就业方向
育婴员
a.面对家庭和社区,紧密帮助家长做一些针对孩子的全方位指导。
b.直接进入0~3岁婴儿家庭进行喂养和护理或对抚养人进行适当的操作指导。
c.在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中承担适当喂养、护理和教育方面的训练。
育婴师
a.进入早期教育机构、亲子园、幼儿园的托幼班任主课老师。
b.以社区为单位,对数个家庭提供教育。
c.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日臻完善的社区网络,进入家庭进行指导,或者灵活就业,像国外的私人律师、家庭医生一样弹性就业,或者在社区婴幼儿服务机构工作。
高级育婴师
a.对育婴师和育婴员提供培训。
b.对孩子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和教育支持,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成长计划”。
c.在幼儿园和亲子园进行管理工作。
d.在早期教育机构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指导。
e.对0~3岁婴儿家庭或亲子园等早期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专业和系统服务。
5.薪资情况:在一些发达城市育婴师的薪水在4,000~5,000元之间,一般的育婴师的薪水在2,000~4,000元之间。
育婴师职业资格考试
申报条件
育婴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育婴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级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育婴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育婴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一、培训任务
家政服务员培训旨在使没有家政服务知识的人通过培训,初步掌握家政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服务本领,较快胜任一般家庭的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女性年龄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中国公民,可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时数
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自学时数比例。
备注:“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培训的任务;“专项技能培训”主要完成专项职业技术培训的任务。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标准
1.家政服务员培训合格考核标准
(1)基础理论考核标准(根据试卷的答题标准给予评分):
掌握家政服务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家政服务员的职业操守;了解家政服务相关法律常识;掌握相关安全和卫生常识。
(2)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会制作两种以上主食、五种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骤,能使居室整齐清洁、厨房卫生间整洁无异味;
会鉴别服装面料,并科学合理地予以分类洗涤(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机或手工洗涤)、晾晒、收藏。
会使用一般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吸尘器、电热水器)及燃气具(燃气热水器、煤气灶);
懂得常见花卉养护、一般家庭宠物的饲养;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识(如灭蟑螂、苍蝇、老鼠);
掌握基本的护理产妇、新生儿的技能;
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安全看护婴幼儿;
能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护理。
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
五、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家政服务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务员岗前培训教学内容纲要、课时及授课教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二)
培训目标:初级家政服务员
一、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180)学时
理论授课(100)学时
技能授课(80 )学时
二、课程设置和要求
(一)应知知识要求
1. 基础知识
三、培训教学计划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单元测试
2、结业考试
3、国家技能鉴定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三)
为解决失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与和诣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我省失业农民与下岗职工的现状,及全国和我省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利用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与其它相关资源优势,通过在校集中面授、专家现场指导与技能训练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定期对我省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相关技能,决定举办家政服务员培训班。考虑到培训对象的地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特分初级、中级与高级家政服务员三个层次的培训。现就初级家政服务员培训制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具备以下条件:制作家庭餐,进行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同时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人”、“护理病人”(四项中任选一项)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培训对象
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
三、培训时间
每期150标准学时。
四、培训内容
1、社交礼仪: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家庭人际关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洁:清洁家具;清洁家具及用品。
4、洗涤摆放衣物:洗涤衣物;摆放衣物。
5、照料孕、产妇:照料孕妇;照料产妇。
6、照料婴幼儿:主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7、照料老年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8、护理病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五、培训方式
1、学校面授。分批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体面授。
2、实地训练与考察。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及掌握。
3、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四)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应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够独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选择性地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年人或护理病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方式应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演练为教学重点。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是家政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家政服务员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应强化训练,使每个培训对象都能通过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使培训对象掌握1至2项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安排:150标准课时。
理论知识课占总课时的40%。理论知识各部分的比重为: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洁15%,洗涤摆放衣物10%,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课占总课时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为:社交礼仪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洁25%,洗涤摆放衣物15%,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32%。
2、授课形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技能演练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
教学要求:掌握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知识
(2)择业与就业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政服务员的择业与就业常识。
(3)安全与卫生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案例与卫生常识。
(4)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关知识与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团的基本方法;馅料调拌常识;主食成熟性状鉴别常识;燃气灶具、高压锅、电饭煲、电冰箱和微波炉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烹饪原料及烹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烹制菜肴(采买记账基本知识与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状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调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状的鉴别、采买记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洁相关知识与能力
(1)清洁家具(家庭常见清洁用品和用具知识;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常见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2)清洁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试、清洁常识与技能;灯具清洁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庭常见清洁、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家用电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涤摆放衣物
(1)洗涤衣物(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洗涤剂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使用方法)
(2)摆放衣物(常见衣物折叠方法;常见衣物摆放常识与能力)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 常见洗涤剂的性能与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的作用、常见的衣物折叠常识与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产妇
(1)照料孕妇(孕妇生理变化基本特点;孕妇饮食常识;孕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孕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2)照料产妇(产妇饮食基本要求;产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产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孕妇生理变化特点,孕、产妇营养常识,孕、产妇日常起居常识,以及她们的饮食制作知识与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婴幼儿
(1)饮食料理(婴幼儿人工喂养方法与能力;婴幼儿进食、进水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餐具清洁方法与能力)
(2)生活料理(婴幼儿盥洗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看护常识与能力;婴幼儿衣物洗涤方法与能力;照料婴幼儿便溺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3)异常情况应对(紧急呼救常识与应对能力;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常识民应对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婴幼儿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以及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饮食料理(老年人饮食特点;老年人进食注意事项;老年人进水注意事项;)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点;老年人性格特点;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项;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项;与老年人相处的基本方法)
(3)异常情况应对(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情况;老年人常见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老年人的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掌握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八部分 护理病人相关知识与能力
(1)饮食料理(病人饮食特点;给卧床病人喂水的基本方法与 能力;给卧床病人喂饭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2)生活料理(卧床病人盥洗方法与能力;卧床病人便溺护理方法与能力;体温测量基本常识与能力;给卧床病人洗头基本方法与能力;给卧床病人擦澡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3)异常情况应对(病人常见的异常情况;紧急呼救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病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处理能力,以及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服务员培训计划(五)
第一天 开欢迎会。人事主管带领熟悉酒店环境、内部组织机构(认识相关领导)。学习着装要求。学习礼仪规范。介绍本岗位的位置及上、下班时间、员工通道等等。
第二天上午大课,资深经理培训酒店意识。第二天下午开始培训酒店的应知应会。常用的礼貌用语及服务忌语。客房管理理论。
第三天 培训了解领、交磁卡的手续,了解房态、接听电话、敲门通报,使用磁卡开门,熟悉房间内物品摆放及设施设备与使用方法。
第四天 熟悉房型、朝向、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掌握走廊过道灯,空调开启的时间和规定。
第五天 培训如何准备工作车及熟悉车上物品的名称、用途,了解清扫顺序,即打扫房、贵宾房、走客房、住房、请勿打扰房、空房,注:请勿打扰房一般在下午两点后进行打扫,先请领班打电话到房间询问客人是否要打扫,如无人可请领班陪同进去打扫。
第六天 培训查退房,遗留物品的处理,清扫客房的基本法,如抹尘要按从上到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抹布折叠使用,补充房内所需物品。
第七天 培训细节服务,如打扫住房需注意事项,打扫途中客人回来时的处理,以及遇到客人要求开门需注重的事项。
第八天 培训如何打扫卫生间,正确使用消毒药水,补充物品。
第九天 培训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查,如物品是否有漏放,卫生间门是否呈45度,文件夹内信签是否4张。
第十天 培训如何填写清扫表及交班本,大垃圾每天如何清理,与洗衣房联系报送棉织品,及各营业点的电话号码和营业时间。新员工培训计划第十一天 培训整理工作间、服务台、公共区卫生、花木、地毯的保养工作。
第十二天 培训服务员的素质,如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服务态度,不能因心情不好而影响工作,了解酒店领导和老顾客的名字、职称、习惯,以便在日后更好地服务客人。介绍以往有关案例,如动用客人物品等的后果。
第十三天 培训如何接收客衣、叫醒、加床、开夜床、服务。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1]。但由于门诊输液患儿流动性大,病情复杂,病种繁多,小儿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哭闹易动,输液环境嘈杂等原因易发生输液渗漏,不仅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患儿痛苦,增加护士工作量,同时也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1 总结分析造成输液渗漏的原因
1.1护理技术原因 由于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对血管情况不熟悉,穿刺技术不成熟,在静脉穿刺时刚见有回血便不敢再进针少许,怕再进针会刺破血管便匆匆固定,实际上,针尖才刚进血管,这样在输液过程中极易滑出和渗漏:选择血管不恰当,有的护士认为关节处血管粗,弹性好,选择在关节处穿刺,而小儿天性好动,这样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极易刺破血管引起渗漏:输液部位固定方法不正确及固定不牢,小儿天性好动,哭闹时头部又容易出汗,致使头皮胶布固定松脱,针头易刺破血管或脱出引起渗漏。或未使用留置针,对同一条血管反复多次穿刺等。另外,家属因患儿生病哭闹心情焦急,对护士的期望值高,要求"一针见血"无形中给护士穿刺带来压力,影响操作。
1.2患儿哭闹不配合 婴幼儿本身易哭闹,加上身体不适,陌生的环境,周围的哭声,说话声,易引起恐惧感。再加上穿刺带来的疼痛使其更加不配合。另外,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时间长,而小儿天性好动,容易碰到针头,使针头穿破血管或滑出血管外而引起渗漏。
1.3家属缺乏护理知识 有些家长是首次看护患儿输液,不知道应该如何护理;看护人大意,没有及时看护,在处理婴幼儿大小便或患儿上厕所时疏忽或不小心碰撞患儿,更换衣服时牵扯肢体碰到针头。另外家属对患儿过分宠爱,不加约束或领着患儿随意到处走动,以及看护人之间替换不小心碰撞患儿等导致液体外渗。
1.4留置针使用率低 家长缺乏对留置针的认识,不清楚留置针的用处及优点:部分家长认为门诊只是短时输液不需要使用留置针或认为门诊只能用钢针不能使用留置针;有些家长缺乏对留置针的护理知识,认为自己不能护理好留置针害怕出现意外及认为留置针放在身上会让患儿不舒服和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留置针成本高,家长不能接受。
1.5环境嘈杂 输液室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多,环境嘈杂使患儿哭闹,家长心情烦闷。输液区生活垃圾多,卫生差。温、湿度控制不适宜,患儿输液时都集中在输液大厅内,输液处的气味难闻导致家属抱患儿走出输液区,针头脱出血管外而致渗漏。
2 预防对策
2.1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应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的约束,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对新入科的护士及初学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由静脉穿刺技术精湛的护师进行实地的言传身教,从而提高整体穿刺技术水平。
2.2加强输液知识教育 在输液大厅及走廊醒目处张贴宣传画和提醒标语,如留置针的优点及护理要点、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不能外出输液,因为在太阳下输液,会使药效减低或失效以及当发生输液反应时不能及时抢救:不能自行换药及回插输液器等宣教知识。在输液前及输液中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交流,告知家长输液的目的及顺利完成输液应注意的问题,消除其过分紧张的心理,并指导家长根据患儿输液部位选择合适的抱孩姿势,及孩子应处于的。输液时和家长交代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护士[2]。输液后,指导家长正确按压穿刺点,应用干棉签沿血管走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5min,按压的力度适中,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正确的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2.3弹性排班、加强责任心。根据春冬两季患者就诊较晚,夏季小晚班患者较多等人流量规律合理排班,在输液患者高峰时多排人员,排班时老中轻合理搭配。输液室加派巡回护士,加强巡视。因婴幼儿其特定的病理及生理特点,不能够或不能很好的表达及交流,当他们输液出现不适时,往往表现出哭闹,但有些婴幼儿在正常输液时也哭闹,这给护士的观察带来困难。因此,要求护士在巡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仔细观察。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多与家长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会家属保护和观察静脉输液部位。
2.4推广留置针的使用 由编号护士针对6个月以下、需连续注射3d以上、特殊药物者推荐使用留置针;对以上不愿使用留置针者及其他患儿在输液时由治疗护士针对血管弹性差、烦躁、好动、输液时间长的婴幼儿,进一步推荐使用留置针。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对血管刺激性小,易固定,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患儿的疼痛,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2.5优化输液环境、实行人性化管理。在输液大厅张贴小儿喜欢的动物卡通图片,在输液区安装空调和空气消毒机,安排保洁人员随时保持输液大厅的清洁卫生。丰富多媒体,每天播放小儿喜欢的动画卡通节目,使患儿感到温馨和舒适,以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恐惧感,从而减少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哭闹,也使家长心情放松。
3 总结
在婴幼儿门诊输液室中,小儿输液患者较多,而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护理问题,这不仅增加患儿痛苦加重护理工作量,同时也易引起护理纠纷。因此,合理的选择静脉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妥善固定、加大留置针的使用率、加强巡视并重视家长的健康宣教等,能有效的降低输液渗漏率,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婴幼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发育状况。而当前诸多研究结果证明,母乳喂养是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有效方式[1]。但当前统计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产妇分娩后拒绝进行母乳喂养,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加强临床母乳喂养率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向人们传播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减少相关健康危险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此次研究中探讨健康教育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母乳喂养率,保证婴幼儿营养状况优良。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120例足月孕产妇作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排除妇科疾病及相关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孕产妇随机分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各60例,健康教育组孕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4±6.5)岁;学历水平:小学及以下18例,中学24例,大学及以上18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24例。常规组孕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8.6±6.5)岁;学历水平: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24例,大学及以上17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2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给予孕产妇常规伤口护理、阴道护理、饮食护理、常规哺乳指导等。给予健康教育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方法与常规组相应,健康教育方法为:(1)建立健康教育体系。根据科室实际状况,在科室内部组建健康教育管理小组,以科室护士长出任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组长,并在科室中选择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均较为丰富的人员作为成员,健康教育管理小组需对科室各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分工,并及时了解护理人员实际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状况,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并不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实践状况,对科室健康教育实践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并可根据各护理人员的实际表现状况给予针对性合理奖惩,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2)健康教育实施内容。护理人员需在孕产妇围产期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孕产妇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相关基础资料,给予孕产妇针对性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告知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等,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干预,促进孕产妇及时转换角色,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促进孕产妇与婴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护理人员需在孕产妇每次进行产检时,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指导孕产妇进行喂养,喂养技巧包括:在新生儿分娩断脐30min内,护理人员需积极辅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并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加强产妇对吸允的正确认识,促进产妇了解吸允能促进乳汁分泌,促进相关并发症发生等,并定期在医院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向孕产妇演示母乳喂养正确姿势,指导产妇正确挤奶,并指导孕产妇观测婴幼儿母乳喂养不足表现特征,告知孕产妇喂养过程中的常见异常状况,指导孕产妇进行常规应对处理。给予孕产妇发放母乳喂养手册,并坚持母婴同室24h,尽可能保证母乳喂养成功[2]。(3)产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在产妇产后1周进行访视,及时了解产妇日常喂养状况,及时了解婴儿发育状况,并根据产妇喂养状况给予针对性指导[3]。1.3观察指标对比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状况。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状况使用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每项调查包括10个项目,总分100分。以90~100分为优,以80~89分为良,以80分以下为差。对比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状况
健康教育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优良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420,P<0.05)。
2.2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发生率
健康教育组60例产妇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组母乳喂养46例,健康教育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849,P<0.05)。
3讨论
婴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平衡营养,保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以往婴幼儿营养问题与喂养行为的研究较少,而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营养发育状况与喂养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多项研究结果证实,母乳喂养是婴儿获取营养物质的最佳方式[4]。因此加强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教育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当前研究结果显示,一些产妇产后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状况,分析其原因多为担心母乳喂养影响自身身材、担心发育状况影响哺乳效果或年轻女性对于母乳喂养不够重视等[5]。上述原因的形成与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存在紧密关联。因此此次研究中探讨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说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能提升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提升母乳喂养率。一些产妇产后担心产后哺乳会引起变形,也担心影响体型恢复,但实际采取哺乳时,不仅能为婴儿提供诸多营养物质,提高婴儿抵抗力,且哺乳能发挥避孕作用,减少卵巢癌及乳腺癌的发生;采取正确的哺乳方式,并加强锻炼还能促进产妇体型恢复。此次研究中对健康教育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孕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不仅能促进婴儿健康发育,还能减少自身乳腺炎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积极性[6]。给予孕产妇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和母乳喂养方式指导,有效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状况。此外,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孕妇孕期营养检测,及时根据孕产妇实际状况调整饮食;指导孕产妇进行、保养,可指导孕产妇进行十字操等,改善形态,指导孕产妇进行按摩,预防下垂等;指导孕产妇定期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时了解机体状况,为产后母乳喂养提供良好的机体条件,促进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7-8]。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优良率,在母乳喂养宣传中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9-4011.
[2]韩明芳,王莉萍,王晓云,等.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能力形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1):3367-3368.
[3]张利娟,杨明,张广清,等.PRECEDE模式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20):3286-3288.
[4]李玉娥,高亚莉.孕产期健康教育培训对剖宫产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41):42-43.
[5]黄伟嫦,彭政.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26-29.
[6]吴雪华,刘庆娟,洪惠珠,等.赋能教育模式对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7):503-505.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fant swimming on its height and weight.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nducted on 100 swimmers and non-swimmers.The effects of infant swimming on height and weight were analyzed.Results Swimming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an non-swimming infant height,weight average monthly growth rate is high.Conclusion Infantile swimm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height and weight.
Key words:Infant;Swimming;Height and weight average monthly growth rate.
为了推广婴幼儿游泳,探究婴幼儿游泳对其身高、体重的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于2014~2015年对门诊游泳室游泳婴幼儿和门诊体检非游泳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游泳对婴幼儿身高、体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宁夏石嘴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于2014~2015年分别对游泳室游泳婴幼儿和门诊体检婴幼儿各1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资料和测量数据。
1.2.方法
1.2.1婴幼儿游泳是在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操作和看护下,通过特制的、专用的、具有安全性能的游泳圈保护下,在清洁泳池里,水温38℃,进行1~2次/w、20~30min/次的游泳活动。婴儿游泳的生理效应是利用水的特性(如浮力、压力、阻力、水温、磁动力等)通过皮肤这个身体感觉器官,把大量温和的刺激传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肠道蠕动加快,食欲增加,从而达到体重增加,身长增长的目的;游泳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在游泳的同时利用水的压力对婴儿皮肤,骨骼、五脏六腑进行温柔的,使大量的良性信息传入,促进大脑神经发育,达到强身健体,开发智力的目的。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游泳婴幼儿和非游泳婴幼儿平均每人每月身高、体重增长率。通过观察游泳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目的是获得各研究指标的临床意义,确定游泳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婴幼儿进行游泳训练,并将100例未游泳的婴儿设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观察。
1.2.2 游泳婴幼儿和非游泳婴幼儿平均每人每月身高、体重增长率的构成:分别由100例游泳婴幼儿和非游泳婴幼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平均体重、平均月龄,调查时的平均身长、平均体重、平均月龄构成
1.3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数据进行分类组间比较,用[(测量时平均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平均月龄÷总人数]×100%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月身高平均增长率,用[(测量时平均体重-出生时平均体重)÷出生时平均体重÷平均月龄÷总人数]×100%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月体重平均增长率。
2结果
2.1游泳婴幼儿与非游泳婴幼儿平均每人每月身高、体重增长率比较 游泳婴幼儿比非游泳婴幼儿平均每人每月身高、体重增长率高,见表1。研究结果显示,游泳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是促进婴儿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对提高儿童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得出,两组婴儿体格发育,健康状况、睡眠情况、情绪、患病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游泳能够促进婴儿生高体重的增长。
3讨论
婴幼儿游泳是上个世纪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一项有益于婴儿成长的健康保健活动,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都普遍推广,全国已有200多家医院先后推广并开展了婴幼儿游泳活动,并把婴幼儿游泳列为产后延伸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婴幼儿在家人的陪伴下,在水中进行活动,为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通过对我院游泳室游泳婴幼儿和门诊体检非游泳婴幼儿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每人每月身高、体重增长率,显示游泳能促进婴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
3.1游泳使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摄奶量增加 新生儿在出生后2~3 d会出现体重下降,但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这是生理性体重下降,婴儿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便排出和水分失去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出生后3~4 d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 d应恢复到出生时体重[1]。
体重是衡量婴幼儿出生发育的主要指标,本文研究观察说明游泳后新生儿体重恢复快,游泳可促进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发育,摄奶量增加,每次摄奶持续时间延长,肠蠕动加强,排便多,胎粪尽早排出有利于新生儿尽早吸收营养[2],新生儿游泳还能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不但使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期大大缩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超过了出生时体重[3]进行游泳的婴儿腹肌的收缩能锻炼腹肌,使肠蠕动增强,加速胎便的排出,运动使能量的消耗增加,使游泳后进食增多,胃泌素和胰岛素水平升高。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恢复早,显示新生儿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游泳可以减轻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游泳可促进肌肉骨骼系统的生长,游泳可促进全身各个系统的发育,由于水的浮力作用,水波、水的压力对皮肤的拍击,减弱了重力对血液循环的影响,能对外周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从而加强了心脏功能。婴儿游泳时肠蠕动加快,可使胎便尽早排出,促进婴儿摄奶量的增加,睡眠质量好,从而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新生儿的饥饿感增加[4],由于游泳时婴儿在水中自由活动可以有助于期排气,打嗝,防止婴儿发生溢奶,同时游泳的婴幼儿很少发生便秘和腹胀。
3.2游泳可促进婴儿消化和吸收 游泳是一项消耗体力的运动,新生儿游泳后食欲增强,吃奶量增加,使体重增加,身体长长。游泳使婴儿的消化功能增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游泳的婴幼儿其胃泌素和胰岛素的水平升高,婴幼儿的食欲增强,进食量增加,促进婴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游泳也促进婴儿的胃肠道蠕动,使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从而使婴儿食欲增加,增强食物的消化吸收[5],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帮助食物消化吸收,由于游泳对腹部的刺激,使肠蠕动加快,促进胎便尽早排出,有利于新生儿吸收更多的营养,有利于体重增加。
3.3游泳促进婴幼儿的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 婴儿皮肤角质层薄,皮下毛细血管丰富,粘膜柔嫩,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38℃的水温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充血,增强皮肤对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游泳能使新生儿在宫内蜷曲已久的肌肉、关节、韧带得以轻松舒展,在浮力作用下,四肢关节和脊柱不会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四肢在水中划动,使肌肉强壮,有利于骨骼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有效刺激了婴儿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同时游泳运动可使生长激素与鸟氨酸脱羟酶的水平升高,可使婴幼儿生长速度加快[6],游泳时婴儿的四肢都在进行运动,水对胸廓的压力使新生儿的肺活量增加,同时因为受到水的拍击,刺激婴儿的骨骼,关节、韧带、肌肉发育,使婴儿的肌肉和骨骼得到活动的机会,加速骨骼的生长,肌肉也变得丰满结实[7],婴儿身体长高,体格健壮、体型匀称。
3.4游泳可改善婴儿睡眠状况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由于正相睡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休息,异相睡眠是皮质下神经结构兴奋性降低的一种休息形式,正相睡眠与体力相关,异相睡眠与智力有关[8],胎儿最初是生活在温暖的羊水中,时时刻刻经受着羊水温柔的抚摸,出生后这些熟悉的环境消失,婴儿失去了安全感,易哭闹,特别是晚上哭闹较多,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紊乱[9],白天夜晚睡眠颠倒,而婴儿游泳正是满足婴儿的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一项健康保健活动,游泳的新生儿晚上安静易入睡,醒后哭闹少,睡眠时间延长。80%的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故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极其重要。高质量的睡眠有赖于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建立,游泳不仅是皮肤和水的接触,更是视觉、触觉、平衡觉等综合信息传递,通过皮肤这个感觉器,将所有的良好信息通过神经传入中枢,这些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进行分析判断,大脑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10]。而中枢神经系统对兴奋-抑制的平衡,可以促进睡眠规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好循环。水中能量的消耗是陆地运动的三倍,试验证明一个人在水中运动20 min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强度在陆地运动一个多小时[11],游泳体力的消耗,加之水的按摩作用会让孩子身心舒畅,精神放松,体力消耗增加,有利于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12],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游泳后孩子的睡眠状况都会改善,可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
3.5婴幼儿游泳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游泳能降低婴儿患病率,这与游泳本身的特点有关,游泳时人体在水的环境中运动,由于水的压力,给人的呼吸系统功能提供了锻炼,静水压对婴儿皮肤的拍击,能对皮肤外周血管起到抚触作用,引起体内体液的重新分配。水的浮力作用,水波对皮肤的拍击,可减弱重力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又能对外周血管及胸廓起到按摩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水温刺激可促进大脑皮层对冷热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加强机体对温度的调节。进一步促进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从而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游泳后宝宝吃得香、睡得好,常处在一种快乐的情绪中,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日本儿童游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证实,不游泳的婴幼儿比游泳的婴幼儿发病率高3~4倍[13]姚毓才等人对游泳训练3个月的婴儿进行研究表明,游泳30min/d,游泳组巨嗜细胞功能和抑瘤活性增强[14],本次研究也表明婴儿游泳能够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提高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游泳促进胃肠激素如促胃液素、胰岛素释放增多,使食欲增强,增强肌肉活动强度,调节血液循环的速度,提高婴幼儿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身高、体重的增长。
4结论
4.1游泳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加速新生儿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从而减少了胆红素肠肝循环,使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缩短,使婴儿摄奶量增加,胃肠功能紊乱发生少,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
4.2游泳可促进婴儿体重和身高的发育,使婴儿的身体更加健壮。
4.3游泳促进婴幼儿的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
4.4游泳可减少婴儿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
4.5游泳可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降低婴儿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慕狄主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32,117-119.
[2]孙素清.新生儿游泳对体重和胎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07:1011-1012.
[3]刘丹清.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9,04:72-73.
[4]ColemanH,FinlayFO.When is it safe for babies to swim[J].Profcare Mother Child.1995,5(3):85-86.
[5]Aguilar R,Escorihuela R M,Gil L,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two psychogenetically selected lines of rats in a swimming pool matching-to-place task:long-term effects of infantile stimulation[J].2002,32(2):127-134.
[6]Mesteig K.Tyler NJ.Blix AS.Seasonal changea in heart rate and food intake in reindeer(Rangifer tarandua tarandus)[J].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170(2):145-151.
[7]李文华,罗福孝,唐宏.“新生儿游泳”π律儿健康影响的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
[8]张镜如.生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7-368.
[9]林贞斐,尹礼诚,卢慧琴,等.新生儿游泳对生长发育影响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5,4(3):169-170.
[10]周建华,李蜀蓉,金文瑞,婴儿游泳训练队生长发育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70-72.
[11]何桂娣.新生儿游泳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05).
【关键词】婴幼儿;雾化吸入;影响因素;护理
雾化吸入以其效果快、直接达到局部、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无痛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作为平喘、消炎、化痰、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既可直接作用于气道表面的药物受体而发挥疗效,又可迅速吸收,起效迅速,较全身用药安全性高,在儿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临床上常出现不配合等因素而影响治疗效果,且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我院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患儿中发现75例治疗效果不良,现就其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75例收住我科的肺炎患儿,年龄3个月~3岁,其中3个月~18个月43例,18个月~3岁32例。采用一次性含嘴式雾化器,将普米克令舒混和生理盐水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吸入15min。
2 原因分析
2.1 生理特点:婴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认知能力差,对其强行的制动有着本能的反抗心理,而且对雾化器产生烟雾这一现象存在恐惧,常常不易配合。
2.2 选择雾化吸入时机不合理:上午8~9点通常是医生查房时间,患儿开始接受静脉输液,同时多项操作,患儿哭闹不配合,照顾者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操作方法不正确。
2.3 照顾者文化差异:对雾化吸入操作认识不够,导致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良或无效。
2.4 护士无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如护士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检查雾化器是否产生烟雾良好,护士工作量大不能亲自操作均交给家属执行,指导不到位,为求工作方便先拍背后雾化吸入等原因造成雾化吸入效果不良。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患儿烦躁、恐惧、哭闹,反射性引起咳嗽和刺激迷走神经而加重支气管痉挛,不利于药液吸入。因此较大幼儿多给予鼓励、表扬或奖励、示范操作等,解除恐惧心理,使患儿乐于接受。向家属讲解雾化吸入治疗好处和重要性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操作。
3.2 认真做好宣教与指导:耐心教会家属如何操作及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加强责任心,常巡视随时纠正不正确操作方法。
3.3 加强护士培训,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3.3.1 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应教会家长怎样配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3.2 吸入时间的选择:早上6点、晚上9点各雾化吸入1次,严重者可用3~4次/d;避免多项检查治疗同时进行。选择在进食前进行以免哭吵时引起恶心呕吐,极不配合的患儿采用睡眠后雾化治疗。
3.3.3 的选择:进行雾化吸入时选择坐位或半坐卧位,增加潮气量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
3.3.4 吸入时的护理:检查氧气雾化器装置确保产生正常烟雾,氧流量6~8L/min,雾化器含嘴贴近鼻前庭或含入口腔,同时注意防止雾化药液喷向患儿眼部以免对眼结膜损伤;患儿舌头阻塞含嘴,烟雾无法进入气道。雾化器与地面垂直,防止药液外漏,确保吸入时间。观察患儿有何不适,如烦躁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3.3.5 吸入后的护理:用温水毛巾擦拭脸部及漱口或清洁口腔黏膜,以防雾化液(普米克令舒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皮肤损伤。婴幼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每次雾化结束后均予拍背,以帮助排痰。
3.3.6 一次性雾化器一人一套,每次用后清洗晾干备用,防止污染。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婴幼儿照护发展机制体制,提高家庭婴幼儿科学养育能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托育服务,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着力满足广大家庭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按照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提高家庭照护能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规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
2021年,建成1个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机构,初步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和综合监管体系,探索托幼机构一体化服务和社区托育点建设。
到2022年底,完成县妇计中心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任务,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的指导,全面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
到2025年底,全县以家庭为主、社会补充、社区支撑的全方位、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框架基本形成,管理规范、监督体系基本健全,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
1.全面落实休假制度。倡导单位职工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民政婚姻登记窗口设立咨询服务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产假、配偶陪护假、哺乳假和生育津贴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家庭婴幼儿照护提供便利条件,采取设置母婴室、哺乳室,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长、实施远程办公等积极措施,满足职工照护婴幼儿需求。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县总工会牵头,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妇联、县人社局、县医保局配合)
2.加强科学育儿指导。县妇计中心和兼有婴幼儿照护内容的家政服务机构要设立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导中心,县级各分娩医疗机构和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优生优育优教指导室,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父母课堂、育儿知识讲座,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村(社区)妇幼专干兼任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员,定期开展入户指导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妇联、各镇办配合)
3.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认真贯彻保育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婴幼儿家庭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服务,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各镇办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上门为特殊困难群体的婴幼儿父母提供育儿指导和照护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妇联、各镇办配合)
(二)建立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体系
4.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各镇办要将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保障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用地用房。新建小区应当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标准,每千人不少于8个托位的要求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用3年时间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成建设。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配套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县民政局牵头,县资源局、县住建局、各镇办配合)
5.加大社区社会资源投入。根据社区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强化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采取政府补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嵌入式、分布式的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人社部门要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设置一定比例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益性岗位,用以支持机构的发展。(县民政局牵头,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三)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6.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等就业人群密集区域建立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引导、培育、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发改部门要按照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托育照护服务试点专项投资,制定托育照护服务规划建设体系,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编报,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重点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县发改局牵头,县资源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7.鼓励托幼一体化建设。各级幼儿园要充分发挥专业资源聚集优势,允许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增设托育班,招收2-3岁以下婴幼儿,并纳入幼儿园统一规范管理。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时,应考虑增加托育班资源供给,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县级公立幼儿园要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雄厚的资源优势,率先推行托幼一体化建设,解决城区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实行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收托前应将收托3岁以下婴幼儿情况及时报告县科教体局和县卫健局。(县科教体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8.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为方便单位职工照护婴幼儿,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工业园区和职工数较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形式,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县总工会牵头,县卫健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配合)
9.鼓励举办形式多样的照护服务。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举办专业性、多层次、多种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促进社会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元化投入。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根据家庭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序供给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消费水平的多层次婴幼儿照护服务。(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资源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四)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管理
10.实行登记和备案制度。在我县辖区内举办的各类托育服务机构,应严格执行《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并按照《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要求进行登记备案。举办事业单位性质的托育机构,应向县委编办申请审批和登记;举办社会服务性质的托育机构,应向县民政局申请注册登记;举办营利性的托育机构,应向县审批局申请注册登记。核准登记后,登记部门应及时告知托育机构到县卫健局进行备案,同时,将已注册登记的托育机构有关信息在15个工作日内推送到县卫健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同纳入管理。(县卫健局牵头,县委编办、县民政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11.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必须符合相关设置标准和服务规范,并主动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安全设施、器材及安保人员,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全过程加强监管,管理公开透明。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大对托育机构消防设施、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排除安全隐患。各相关部门和镇办人民政府要按照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和安全监管主要责任,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人员诚信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虐童等行为的机构和人员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县应急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12.加强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县妇计中心、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健康执法大队以及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县计生协会要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不断加强婴幼儿健康管理,提升机构健康管理水平。对新设立的托育机构要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及时开展卫生合格评价,对评价不合格的,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到位后方可开展托育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办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保障。各镇办、各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可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场地租赁、设施改造、设备购置、招聘人员等方面给与扶持。要全面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等6部委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与学校、幼儿园相同的价格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发改社会〔2019〕1606号),对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补助基础上,验收合格后由财政部门结合实际安排适当配套资金给予补助。积极做好社会资金的投入引导,促进社会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元化投入。对引进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机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大力支持。(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县税务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二)落实用地保障。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并优先予以保障。鼓励利用低效土地或闲置土地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和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县资源局牵头,各镇办配合)
(三)加快人才培养。县人社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把保育员、育婴员等托育从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县职教中心要增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开设儿科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对已获得婴幼儿照护指导师、育婴师、保育员从业资格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托育机构要择优录取使用,并按岗位职责落实相应薪酬待遇。要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工作,依法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县人社局牵头,县科教体局、各镇办配合)
(四)强化信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实际,应用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在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统计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县经贸局牵头,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五)加强社会支持。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条件,营造婴幼儿照护的友好社会环境。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与婴幼儿照护相关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监测,切实保障安全性。(县住建局牵头,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办配合)
(六)强化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规范发展和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县级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备案、监管机制,各部门按事权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监督,并对日常监管负主要责任。严格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注册登记及备案制度,严格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对婴幼儿安全和健康负主体责任制度。凡未登记、注册或设施条件差、管理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处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职不到位的、发生安全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县卫健局牵头,县科教体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发改、科教体、公安、民政、财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卫健、市场监管、应急、税务、工会、妇联、各镇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由县卫健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
新一代的父母年纪较轻,社会竞争压力大,学习如何科学育儿的机会少。年轻的父母缺乏一定的教养经验,只能向长辈请教一些传授的育儿经验,或是简单从书本中寻找或是模仿成为主要的育儿经验学习方式,而所知所懂大多是生搬硬套,简单了事,对于婴幼儿的科学教养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有部分祖辈照看的和年轻父母,他们却认为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象“瓜熟蒂落”。对于婴幼儿开始进行的早期教育还不能完全接受。因此,为了打破常规,让早期教育有着生命的活力,作为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幼儿园,就必须积极为社区、为家长服务,积极营造科学育儿舆论宣传,使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0-3岁的教育。
我园从“走好人生第一步”的社区早期教育的宣传、咨询活动做起,每学期在开学之际,社区和教育局的相关领导配合我园,一同参加并指导了宣传活动。活动吸引了无数的家长与孩子,有趣的礼品让宝宝们兴奋不已,在场的幼儿园老师及保健医生耐心地解答了家长的疑难问题,并主动向参加活动的家长提供了早教咨询联络方式,分发了有关“婴幼儿发展水平、内容与要求”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参考资料。每次活动触动了社区群众认识并关注0-3岁的婴幼儿的教育,为早教教育活动打开了光明之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了让早期教育气氛更加浓厚,我们还把它纳入教研计划中。2011年1月8日,我园承办了全县首次《永春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现场会》,与会人员观看了“婴幼儿的科学护理与指导”的育儿录象,观摩了两节1-2岁、2-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活动。期间,与会者依据各自开展的早教活动进行经验介绍与交流。活动对全县幼儿园开展0-3岁早教活动提供了示范参考,对全县幼儿园全面开展早教活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桥梁作用。在观摩互动交流研讨中,也构成了幼儿园早教工作的新思路,从而让早教活动充满活力。
二、抓好建设,创设环境
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需要一个美好的氛围;建设,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建设,需要一个大爱的维护。为了抓好早起教育的建设,让早期教育充满活力,我们在幼儿园内新增设了固定式和流动式的早教宣传栏,充分利用空间,设立一间约50平方米的专门早教亲子活动室“聪明屋”,一处“婴幼儿体能训练区”,在墙面与地板均铺设了软垫,添置适宜的中型游乐器械和教玩具,提供符合0-3岁儿童年龄特点的各种玩具、图书、矮小的桌子、椅子、玩具柜、娃娃家小屋和幼儿手头操作探索玩具等,为早教宝宝的学习、锻炼提供了温馨的室内环境,给家长和孩子提供安全、优雅、舒适的活动环境。
除此之外,为了早期教育不仅是一个幼教机构的工程,更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成立“永春县0-3岁婴幼儿早教基地”,这基地得到了市、县、镇等各级领导及其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关爱,这样更扩大了早期教育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的方式,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我们请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启明星国际教育集团早期教育专家林吟玲老师进行《0-3岁婴幼儿早期智能发展专题》讲座。建立了影响力颇深的早教基地,促使了我园0至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和正规的道路,从而让早期教育充满了活力。
三、抓好活动,提高质量
活动,是提高早期教育质量的关键;活动,是焕发早期教育生命活力的主渠道;活动,是寻求早期教育模式科学有效的途径;活动,是打开孩子和家长一起进步的窗户。因此,我们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早教宣传活动,集体示范讲解活动,分发材料阅览活动,个别交谈指导活动,与临近园进行互动教研活动,走出去学习或请进来讲座活动,园中班与班老师收获交流活动,亲子活动等。
早期教育的每一次活动,对于孩子、家长、教师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观念的更新。我们举行的全县性示范活动——亲子游戏观摩:“我快乐我成长”欢乐亲子游戏大比拼,整个游戏活动有20多位早教宝宝和爸爸妈妈共同参与。亲子间的游戏让爸爸妈妈更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宝宝的成长,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宝宝们锻炼动作协调发展,智力不断得到提高。整个游戏过程紧凑有序,宝宝们可爱有趣的动作,不时引起现场来观摩的专家、与会老师、家长开心的欢笑。家长们积极参与整个早教活动过程,通过和孩子们一同游戏,在活动体验育儿的快乐,获得教育行为的改善,家长有效的行为指导能力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早期教育的质量,从而让早期教育充满了活力。
四、抓好培训,提高成效
早教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因此,教师全方位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早期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这样,让教师走出去,学习别人之长,带回他人的经验、结合自己园中实际,为之所用是一条有效之路。
一、领导重视
我办事处制定了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方案,对活动的具体任务及分工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借用辖区医疗部门的优势为本次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期间还利用人口学校等宣传服务阵地,广泛宣传计生法律法规、晚婚晚育、关爱女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知识。
二、具体活动实施
1、加大组宣传员培训力度。为了更好地完成宣传活动,深刻挖掘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创新思想和业务能力,推动全办事处人口宣传工作整体上水平,我们联合辖区医疗部门组织各社区宣传员进行了主题知识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家庭护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等相关生活知识,结合我办事处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给基层提供更多的业务指导和帮助。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了解南京市早期教育师资的现状。结果发现南京市早教师资学历总体合格、教师队伍年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早教教师,大多数从业教师缺乏0-3岁婴儿幼教育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开展个性化的早教指导;教师任职资格不统一,资格认证类型多但专业化程度低;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科学,职后培训匮乏。最后,提出了改善当前早教师资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师资 现状 亲子园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国内各种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特别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率先开展了0-3岁早期教育的相关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与操作方案。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国家将“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列入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这进一步推动了早教事业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早教师资的匮乏和不合格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2011年底我国新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了解0-3岁婴幼儿保教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这是政策对实践问题的及时回应,进一步表明幼儿园在托幼一体化实践中需要合理解决亲子园的师资问题,各类早教机构也需要有合格的师资来保障其办学质量。因此,研究0-3岁早期教育的师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南京市区10所早教机构的早教教师为研究对象,所调查的10所早教机构中其中4所为附设在公立幼儿园内的亲子班,3所为全国连锁加盟早教机构,3所为私人自办早教中心。发放问卷86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为95.34%。调查中还对10名教师和5名早教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观察早教活动10次,并对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见,早教教师以女性为主,74.39%的教师年龄分布在25岁以下,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学历总体合格,85.36%以上的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上。但教师专业背景多样,63.41%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教育无关,只有36.59%的教师是教育专业(含学前教育)背景,而这些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公立幼儿园附设的亲子班;私立早教机构中的大部分教师是美术、舞蹈、音乐、英语等专业,甚至还有化学、财会等其他专业。从教师从教时间来看,教龄五年以上的教师只占12.20%,大部分教师从教时间短。
(二)教师的专业资格
根据2008年江苏省《关于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0-3岁婴幼儿教师资格的规定,基本要求“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教师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或育婴师资格证” 。但在被调查的早教老师中,只有31.25%的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40.24%的教师持有育婴师资格证,公立亲子园的大部分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资格证。私立早教机构的教师大部分只具有机构内部培训的亲子教师结业证,或是参加个别课程培训后获得的蒙台梭利教师证或奥尔夫音乐教师证。
(三)教师的培训情况
1. 职前培训情况。
不同性质的早教机构,教师的职前培训情况也有所不同。表3显示:公立幼儿园中的亲子教师在上岗前大部分经过了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并获得了相关的证书;部分教师在寒暑假时间被派到一些培训机构参加亲子教师培训或蒙氏、感统训练、奥尔夫音乐等相关课程的培训。
连锁加盟类早教机构的教师在上岗前都要被送到总部进行为期1-3个月的短期培训,培训方案由总部自定,自由度较大。培训内容集中为加盟园自己设计的课程内容,如蒙台梭利感官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福禄贝尔课程、感觉统合运动课程、思维训练、珠心算等等。培训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观摩实践为辅。结业评价相对简单,只要不缺席,参培教师人人都能获得结业证书。培训过程中除了重点了解加盟机构的课程实施方法和相关理念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课程推销的策略培训,使每一个早教老师都要具备向家长推销早教机构课程的能力。
私人自办早教中心的教师由本中心从教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从1周到1个月不等,培训方法主要是跟班实习,辅助教学。通常实习结束后让新教师试上课来评估其教学能力,同时考察其育儿知识的学习情况,如果合格就可以正式上课了。
2. 职后培训情况。
早教机构教师普遍欠缺职后培训。虽然公立亲子园的教师有时会到其他亲子园观摩学习,或者由相关部门组织起来进行早教研讨活动,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有时一年都不举办一次。加盟早教机构每年会选派1-2名优秀教师去总部继续培训,但有时总部顾及经济利益,加之早教行业教师流动率高,职后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职前培训到位。
(四)教师欠缺的专业素质
图1 教师欠缺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得知,52%的教师感觉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缺乏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相关知识,无法从容解答家长提出的婴幼儿身体养护、心理发展方面的困惑;28%的教师期望自己有较好的亲和力,能让婴儿尽快和自己亲近起来。在实地观察中,笔者发现约16%的教师在组织早教活动中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能及时地对婴儿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做出反应,并给与个别化的指导。
通过调查、访谈和对早教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目前南京市早教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早教教师,大多数从业教师缺乏0-3岁婴儿教育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开展个性化的早教指导;教师任职资格不统一,资格认证类型多但专业化程度低;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内容不科学,职后培训匮乏。
四、对策与建议
(一)师范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托幼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0-3岁婴幼儿教师紧缺的现象和双师型教师在亲子园中的独特优势,师范院校要尽快培养了解0-6岁婴幼儿教养特点并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组织教养活动的托幼双师型人才,解决当前0-3岁早期教育师资匮乏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从而满足家长与社会对优质早期教育服务的实践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师范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采用3+2或3+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有效利用现有师资培养资源的基础上,增设早期教育或亲子教育方向。让幼师生在系统学习幼儿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早期教育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0-3岁早期教育基础理论、早期教养与护理、早期教育课程与教法、早期教育家庭指导等模块的课程。并鼓励早期教育方向的学生在毕业之前获得育婴师资格证书,争取持有“双证”上岗。
(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早教师资入职标准和培训标准
虽然很多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关于0-3岁婴幼儿教养意见中已经提出0-3岁婴幼儿教师应持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资格证上岗,但早教机构的实际情况是同时拥有“双证”的教师寥寥无几,大部分教师无证上岗,或持有五花八门的所谓早教课程培训结业证,难以对0-3岁婴幼儿开展科学的教养活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其他地区的一些先进经验,如,我国香港地区就规定“所有欲从事婴幼儿和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必须要在教育学院和公开大学等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接受培训,并取得政府许可的资格证明,才能任教”。教育局要对婴幼儿教师入职的职业资格提出要求并予以监管。
除此之外,针对目前早教市场培训标准杂乱,培训内容不系统、不科学等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还应统筹调度,不仅制定明确的培训细则,而且要联合各部门力量,出资成立0-3岁婴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点,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化培训。聘请婴儿病理专家、学前教育专家、婴幼儿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等组成培训讲师团,从婴儿心理、生理、家庭教育与指导等多方面开展业务培训与指导。鼓励和吸纳有0-3岁婴幼儿教育经验的社会人士从事社区0-3岁早期教育指导工作,“走进社区,服务家庭”,一定程度上缓减早教师资短缺问题。
(三)办学主体资源共享,加强早教师资职后培训
不管是公立的亲子园还是私立的早教机构,教师普遍欠缺职后培训。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开展早教师资培训或组织早教研讨活动,鼓励各种形式的办学主体资源共享,互相观摩研讨。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当地师范院校的教育资源,加强早教教师的职后培训。
(四)适当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早教师资队伍
有研究发现比较稳定的照看者,在照料中会经常与婴幼儿互动,更适合婴幼儿发展。当前早教师资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早教机构的办学质量。而地位、工资和工作条件是教养机构招聘和留住教师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早教机构管理者应尽一切可能稳定教师队伍,包括以丰厚的薪金、保险福利吸引教师,组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让教师有机会外出交流学习等。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成立专门的早教管理中心,对质量较好的早教机构给予资金补贴,出台早期教育教师进修培训、评先晋升等相关文件,稳定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C-c/2011/01/65)“托幼一体化背景下早期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