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律知识培训

法律知识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法律知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法律知识培训

篇1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家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镇在2020年10到11月,多次组织司法所同志深入企业进行法治宣传,现场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发放法律读本1000余本,普法手提袋800余个。

二、深入沟通交流,加强政企联系

我镇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方向,鼓励企业发挥优势,壮大品牌,争优创先,壮大自身实力。

篇2

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即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于2001年引入中国的创业培训项目。法律知识作为创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却是创业前作为一个准老板,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创业培训讲师在充分了解、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参加培训的人员去领会法律知识部分的要点,并在创业实践中有效的使用,以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现实中创业培训法律知识教学中的误区

(1)简单问题复杂化。SYB(创办你的企业)作为SIYB创业培训中的培训模块之一,就是告诉创业者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让创业者在未来创办企业前能对未来企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控。就法律知识部分而言,涉及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创业者可以向讲师或专业人员咨询、解决。教学中,要求创业培训讲师充分引导学员,让其去领会知识点,并对未来企业的有关法律部分内容做出决定。实际的创业培训教学中,部分讲师总以为多讲、深讲可以帮助学员更好的了解法律内容,将创业培训讲成了学历教育,结果实得其反,学员越听越糊涂。(2)“简单”问题简单化。个别讲师认为法律知识枯燥难懂,自己本身对法律知识也不太明白,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出现一个人讲,全体学员看教材听,整个教学部分死气沉沉,且不说与创业培训教学的宗旨相悖,就教学效果来说很不理想。

二、创业培训中法律教学方法有效使用思考

创业培训中法律知识部分教学中,讲师应该做到有效“引”,让学员“能去悟”,激发其积极主动性学习相关法律知识。(1)“引”。“引”就是“有效引导”。在创业培训法律知识教学中,讲师要根据成人学习功利性强的特点,教学设计时,开始由法律教学案例引导出相关的法律后果,吸引其去关注引起法律后果的成因,让其“自迫”去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2)“能去悟”。“能去悟”就是学员在明白“简单”的法律知识后,“自迫”去了解相关的法律内容,积极去思考法律的每一个规定对自己未来企业的影响,从而对未来企业作出判断,并做出合适的决定。“能去悟”的前提是让学员明白“简单”的法律知识哪些对自己未来企业有用,所谓的“简单”法律知识就是教材中与教学中引导学员了解到的、简单的、可能是其未来企业需要的法律知识。(3)“精”与“简”。“精”就是要求创业培训讲师对相关创办微小企业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做到“精通”。“简”就是要求创业培训讲师在法律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做到简明扼要,变讲解的角色为主持人的角色。创业培训中只有讲师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精”与教学中的“简”相结合,做好主持人,“引导”学员参与教学其中,才能促使学员“能去悟”,才能使教学取得一个好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篇3

【Keywords】legalprofessionalability;legaldebate;practice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3-0099-02

1法律辩论训练计划提出的背景

1.1我国法律工作人员的法律职业能力现状

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使得我国的法律从业人员具备了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相比于20世纪的确有所进步,但专业知识的累积并不意味着法律职业能力的提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1.2法律辩论训练与法律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辩论始于分歧,是持不同意见者围绕争议点所进行的寻找证据、阐述理由、进行推理、辩驳论证等活动[1]。在现代辩论学看来,辩论是以逻辑为命脉、以语言为艺术,是通过逻辑与语言的思想交锋活动。法律辩论是主要围绕法律上事实、规则、程序中出现的争议所展开的运用法律基本原理与规范进行辩驳的一种辩论形式。本文所指的法律辩论训练是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普通辩论的规则为规则,以法律领域内出现的争议问题为主要内容所进行的定期训练。

2法律辩论训练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国家对法律职业能力强的法律人才的需要与我国现如今法律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的现状之间的差距,以及法律辩论训练对法律职业能力的提高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启发了本文作者将具体的法律辩论训练计划应用于对法学生的教育中。

2.1制作训练计划

法律辩论赛在我国许多大学特别是法律专业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不过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法律辩论赛的辩手,而在于利用法律辩论培养未来从事法律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毕竟法律辩论与一般的辩论不同,其专业性、可操作性、时效性都是一般辩论赛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法学辩论是以法律能力为核心辩论能力为辅助的活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就如减肥健身一样,短期内对受训者能力提升有限。这也造成法律辩论成为少部分人的活动,所以制定一个可以吸引受训者并能促使其长期坚持的训练计划尤为重要,也是本项目能付诸实践的最重要一环。

2.2入门阶段训练

对于法律辩论而言,兴趣是首位,本项目针对的对象为未来将要从事法律行业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培养兴趣是初始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能够有意向参加法学辩论活动的大部分人而言,其对法律和法律相关的事物有着最基础的兴趣或者对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期望,针对以上两种心态,在入门阶段中,采取模拟法庭和观看高水平辩论赛视频这两种方式最为有效。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可以让受训者提前了解未来的努力方向和梦想,让受训者了解法律相关职业以及辩论在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并应用和了解所学及将来要学习的知识,从而在现实中使受训者产生兴趣。

2.3初级阶段训练

初级阶段中,受训人员在对法学辩论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受训者对于法学辩论的理解程度,主要包括赛制、法律辩论的特点、辩论对法律的意义等。本阶段中采用模拟辩论的方式最为有效,根据一般法学赛制将受训人员分正反两组。一组四到六人,双方在场下组织讨论后进行模拟辩论。一般以一周一场的频率进行模拟辩论为宜,并保证受训人员在模拟辩论前有至少五次的组内讨论。采取一周一场,每场至少五次讨论这种节奏,主要是为了保证受训人员的压力不能超出其以其兴趣为基础的承受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在受训人员适应这种频率后,可以缩短模拟辩论每个场次之间的时间差距,提高组内讨论频率,提高辩题难度并向法律专业辩题靠拢,逐渐使受训人员理解法律辩论,加深其对法律辩论的印象。2.4高级阶段训练

本阶段中,由于法律是一门终身学习的学科,对专业能力的提升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在受训人员已经有一定法学辩论能力和法律专业能力后,本阶段要在正规法律辩论比赛中着重提升受训人员的法律辩论能力,为将来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打下基础。本阶段中,组内辩论已经对受训人员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参加正规法律辩论赛是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越专业的比赛对受训人员能力的提高也越显著。因我国各地比赛频率和方式不同,本文作者建议多多益善,尽量为受训者提供机会参加法律辩论赛,如在黑龙江省的“孟凡旭杯”法律辩论赛、在江西省有“双惟杯”,在江苏省有“蒲公英杯”“漫修杯”,在福建省有“法制杯”,在新疆有“知识产权杯”,在山东有“烟台众合杯”“鑫士杯”,在四川有“乐山市公诉人、律师、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四川省大學生模拟法庭竞赛”,在全国有“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受训人员必须保持每天最少一次,每次最少3个小时的集体讨论,并在赛后认真做好总结,形成体系化的总结制度。本阶段中受训人员必须独立进行辩题的准备,不能依赖培训人员,否则将导致提高辩论能力的训练目的不能完成。

2.5辅助训练内容

将法律辩论设置为本科及以上法学社的一项常规课程,与此同时,指导教师的指导对于辩论训练起到很大作用,建议最少有一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训练场地需要固定和安静的环境,这对于受训人员对团体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有非常大的作用。各高校应当为法律辩论训练配置模拟法庭。为实现法律辩论训练及比赛的高效进行,辩论赛所需要的数字化设备,各高校也应为其配备。辩论是一种集体活动,每个受训人员的性格特点会对团体中其他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避免部分人准备辩题,部分人无所事事,各方所持的观点应由小组全体成员讨论一致通过,所以团体中的成员要形成日常沟通的习惯,可以依照社团的组织方式管理日常事务。

篇4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97-02

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1]。而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确有急剧上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为1%―2%,80年代上升至22%,而90年代大部分医院已达45%,个别医院甚至超过60%[2]。自然分娩率严重下降,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我国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成为我国又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导致自然分娩率下降和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来源于孕妇、医护人员和社会多方面 。我院近两年来采取宣传倡导自然分娩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逐年降低了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但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剖宫产率应低于15%标准仍高出许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1346例,从孕期开始至分娩结束的全过程进行培训和产程指导为观察组,与2009年元月―2010年12月未干预的1189例为对照组进行百分率比较。

1.2 方法

1.2.1老师的选择 责任心强并具有爱心和耐心;资历高、助产技术娴熟、懂得心理学知识;沟通能力强、善于和不同层次和性格的对象进行沟通。

1.2.1 培训对象 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孕妇及陪产家属。

1.2.2 培训时间 医务人员在开展此项工作前三周每周3、5集中培训,以后每天利用早会和业务学习时间强化培训。孕妇和陪产家属每月第4周的周三下午3.00―5.00。

1.2.3 培训内容

1.2.3.1 医务人员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责任意识,摒弃一切不良因素(监护任务重、怕担风险、利益驱使等):初产妇的产程一般要10h左右,医生监护任务大,责任大,而剖宫产手术只需1h 左右,任务轻,而手术费用又是自然分娩的几倍[3],加上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不尊重和误解,医疗纠纷的增加, 部分医生为了减少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而扩大剖宫产的适应症等诸多因素。致使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医生,为了逃避责任和利益最大化而诱导孕妇和家属选择剖宫产,随便扩大剖宫产的指征。所以教育医护人员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保证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的很重要的一步。

(2)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 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4]。这一过程虽然有疼痛、产力带给孕妇的身心负担,但同时具有良好的优生作用。自然分娩的胎儿,可通过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和产道的挤压,将呼吸道的羊水和粘液排挤出来,能使胎儿的肺得到锻炼,出生后有利于新生儿呼吸功能的建立,促进肺功能的成熟,减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经阴道自然分娩过程的婴儿抵抗力强,不易患传染病;从阴道自然分娩的婴儿经过主动参与一系列适应性的分娩机转,婴儿皮肤及末梢神经的敏感性较强,为出生后的身心协调和智力发育打下良好基础;阴道自然分娩阵痛时,子宫下段变薄,上段变厚,宫口扩张,使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力增强,有利于产后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等并发症;阴道分娩身体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阴道自然分娩避免了剖宫产术的并发症,麻醉意外,手术并发症等,如伤口疼痛,产后出血、产后伤口感染,腹腔粘连等[4]。

(3)心理学相关知识:由于紧张的情绪使植物神经不平衡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及产妇的心跳加快,增加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在当今医学模式逐步改变的情况下,心理指导在分娩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5]。根据孕妇的年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职业等,进行适时的个体心理疏导和护理,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使产妇走出对产时疼痛的恐惧、怕影响身材、择良辰吉日、自然分娩的婴儿安全无保障、剖宫产的婴儿更聪明这些误区。心理疏导和护理贯穿于孕妇怀孕初期至分娩的全过程。

(4)产程观察和助产技术:医生和助产士要仔细观察分娩时的四个产程,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产妇的宫缩能力、对疼痛的耐受性和胎头下降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指导如何正确使用呼吸及松弛技巧,正确使用腹压,减少体力消耗,必要时给产妇以产程提示;对年轻医生和助产士应注意对助产技术的培训,掌握助产技术的适应症和助产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是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5)剖宫产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预防。剖宫产是一种手术,并不是理想的分娩方式,只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综合症和围产儿生命的一种手段。医务人员一定要严格掌握剖宫产的医学指征,如巨大儿、骨盆畸形或狭窄、胎儿宫内急性缺氧、胎位不正、母亲患有疾病不能耐受自然分娩,有突发事件需要终止妊娠时等。对不具备自然分娩的孕妇在术前应进行评估,预判其发生并发症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取得积极配合。

1.2.3.2孕妇和陪产人员 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为公共课,建卡孕妇全员培训。

培训内容为:(1)意志和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让孕妇和家属都了解分娩虽然会有疼痛,但这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自从有了人类都相应产生了。祖祖辈辈都能忍受这个疼痛,到我们这些现代人就更没问题了。不要因电影、电视剧的过分宣扬分娩时的痛苦场面而产生畏惧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与分娩时疼痛作斗争的信念,只要自然分娩条件允许,一定会成功;并告知经历了分娩疼痛的产妇才对自己的人格完整也是一次必不可少的历练,只有经历过了分娩的阵疼才会更加珍惜母婴之间的亲情,懂得养儿才知报娘恩的道理,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对自然分娩对胎儿和自身的好处详细讲解,让孕妇及家属懂得自然分娩遵循自然规律这一理念,树立自然分娩的观念。

(2)女性的生理特点:用一些教学工具,讲解女性骨盆的构造及怀孕时的生理变化。在怀孕4周后,身体开始分泌可以使韧带松弛的荷尔蒙,使得关节部分变得柔软,分娩的时候因为这些物质的作用,骨盆轮变得松弛,让分娩变得容易。

(3)孕期饮食指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和家人对孕妇都高度重视,为了保证孕期营养和得到一个健康的小宝贝而加大对孕妇的饮食营养,造成巨大儿的增多,给自然分娩带来了不利因素。有资料显示:随着产前体重的增加,剖宫产率逐渐升高,自然分娩率逐渐下降[6],所以要对孕妇的孕期膳食加以指导,加强孕期保健,合理饮食,避免饮食过剩。让孕妇了解孕期体质指数增加的正常值,剖宫产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上升[7],体质指数过高,发生胎位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原因主要是肥胖孕妇巨大儿的概率大[8]。所以一定要教育孕期孕妇控制体重的方法,并要因人而已,同时孕妇应注意营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做一些己所能及的劳动和锻炼,减少高热量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以每周增加0.3g为宜。

第二阶段对具备自然娩条件和有剖宫产指征的分开培训,具备自然分娩条件的培训内容为(1)产程中的配合,请自然分娩产妇现场做经验交流,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和能力。(2)待产和分娩情景模拟:模拟待产和模拟分娩场景的训练,不仅教会孕妇如何从生理的角度来对待分娩,而且通过人性化的医生、助产士和家属陪伴,与孕妇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引导孕妇以愉快、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待产和分娩。

对不具备自然分娩条件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孕妇培训内容为:(1)介绍随着科学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剖宫产对保证母婴健康有保障,消除其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2)指导孕妇在术中、术中和术后的配合及心理护理。(3)做好术前宣教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让其了解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取得其配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 分娩期4个产程的具体指导

1.3.1第一产程:此期多数产妇尚能承受因宫缩疼痛产生的不适,随着宫缩的进展,宫缩不断增强而间歇期缩短,产妇往往很敏感,表现出明显的恐惧紧张、甚至不敢呼吸[9]。此期助产士和陪产人员应陪伴左右,指导安慰孕妇,富有同情心和耐心,对于疼痛不明显的准妈妈要多鼓励、多表扬,一起坚定自然分娩的信心,让准妈妈按时进食,以保证充沛体力。

1.3.2第二产程:是整个分娩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由于先露部的下降给产妇带来不适感,造成产妇紧张和恐惧心理加重。此期医护人员和家人要倍加关注,指导如何用力,产妇开始感到有向下屏气的迫切要求,然而,当宫颈未开全时应避免向下屏气。以防宫颈撕裂和浪费体力。并在宫缩间歇时要全身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一次宫缩来临,给产妇建立信心,报告胎头下降情况,嘱其坚持,保证胎儿顺利娩出。对确实宫缩乏力者要采取助产措施,使自然分娩顺利完成。

1.3.3第三产程:自胎儿娩出直至胎盘娩出。胎儿娩出后, 在1~2次宫缩后胎盘开始剥离,出现少量出血。此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力屏气,协助胎盘娩出,待胎盘完整娩出和宫缩后才告诉其胎儿性别,健康状况,同时将婴儿抱其观看。等到缝合会阴切开伤口后, 母亲可以和新生儿一起进入产后观察室。此时就可以开始哺乳了,将宝宝放在怀里,促进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1.3.4 第四产程:胎盘娩出至产后4小时。多数并发症在此期发生,需严密观察。此期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开展母乳喂养,指导其正确喂养知识,新生儿在出生30min内给予母婴接触,让产妇享受阵疼后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郭会平,赵玲,赵素萍,等.产前宣教分娩方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4:13.

[2] 杨佳,刘明慧,张亚玮,等.孕妇分娩方式及其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275.

[3] 何立娜.影响自然分娩因素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6月第三期(总第131期)103页 ( 2009,131:103.)

[4] 梁礼莉,闵丽华,李洁.加强自然分娩观念培训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12):2023.

[5] 潘陈广.分娩四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及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92.

[6] 杨佳,刘明慧,张亚玮,等.孕妇分娩方式及其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 16(4):277.

篇5

The Survey on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 and Countermeasure/Ren Feng-ying,Li Na,Yu Xiao-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1):096-097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legal knowledge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tudents of Kazakh.Methods: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40 nursing students Kazakh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Kazakh nursing students a general lack of knowledg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to develop appropriate training programs and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nursing students for the Kazakh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asp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raining was imperative.

【Key words]Kazakh;Nursing students;Legal knowledge;Cognition;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6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6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而目前护理人员普遍存在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由此引发的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1]。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潜在的法律问题较多,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是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临床带教中,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知识,极易在实习中发生差错事故造成不良后果。为了解实习前哈萨克族学生在护理法规方面存在的误区、盲区以及对法律法规知识的需求,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对2010年7月来院实习的40名哈萨克族护理专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岗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后护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增强。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哈萨克族护理专业学生40名,全部为女性,大专学历4名,中专学历36名,年龄18~25岁。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护理部设计,以选择题的形式,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文书书写方法等。调查时间为护生来院实习前,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关法律法规问题、护生的法律身份、对护理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的核心制度、护士依法履行职责的权利等、患者的权利等5个调查项目,结果平均正确率为50.7%,中专生与大专生没有明显区别,可见护生对法律知识与护理核心制度的知晓率低。见表1。

表1培训前40名哈萨克族护生掌握有关法律知识的情况

项目 掌握人数(名) 比例(%)

护生是否有权利为带教老师替班 15 38

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口头医嘱能否执行 20 50

体温单与法律有关联吗 20 50

患者的隐私能否泄露 14 35

对医生下达的医嘱不清楚的情况下是否执行该医嘱 19 48

为已知姓名的患者取做治疗,需要再次核对该患者姓名吗 32 80

有向患者解释吸氧的注意事项吗 28 70

在没有取得执业证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为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 4 10

下班时间接班者未到,交班者应如何处理 33 83

患者有权利复印护理文书吗 17 43

3原因分析

3.1学校缺乏必要的培训护生对护理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护生认为医院规章制度只是用来管理的手段,不具备法律效率,没有意识到认真执行医院规章制度是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2]。

3.2对护生法律身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习中、后期,护生自认为护理操作已学会或熟练,没有经过老师同意擅自去执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3.3部分哈萨克族护生在校时未接受系统的汉语预科培训,汉语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较差,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4对策

4.1加强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训对于哈萨克族学生来说汉语虽属第二语言,但学好汉语是他们今后与汉族患者沟通交流的基础,是接受法律知识的先决条件,因此提高汉语言运用能力是哈萨克族护生的当务之急。护理部在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哈萨克族护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起来必然得心应手。

4.2医德医风培训在临床实习前护理部对护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理念,主要内容为院史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礼仪服务、沟通技巧,规范护理行为,教会护生走入临床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提高自身修养。

4.3法律法规培训护理部讲述临床具体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知识维护护士的正当权益,防范差错事故,列举临床护士工作期间发生严重差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案例,与护生共同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明确护生法律职责范围。

4.4护理文书书写培训让护生了解护理记录涉及的法律责任的基本涵义、特点及内容[3],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文书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强调书写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对于弄虚作假、蓄意伪造护理记录的行为,同样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使护生从实习开始就重视护理文书的正规书写[4-5]。

5效果

岗前培训结束后仍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培训效果。设计形式及内容与培训前相同。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见表2。

6讨论

培训后护生对护理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调查结果的平均正确率为92%。因此要使护生知法、懂法、善于运用法律知识指导护理行为,就应该在岗前培训中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对于哈萨克族学生来说,学好汉语言是他们今后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为此,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哈萨克族护生汉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开展岗前法律法规的培训,使每位护生在工作中遇到纠纷时能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医院及个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陈敏贤.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宣教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7,13(34):85-86.

[2] 陈瑞霞,韩娟,邵冬梅.实习前本科护生相关法律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10(7):17-18.

[3] 李良君,万东升.护理记录涉及法律责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9(3):56-5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