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培训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为医药销售人员按进司时间的长短、所负责品种的类别、个人所处管理层级的高低、个人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方面来描绘他们所需要的年度培训课程。在此北京群英伟业医药营销培训公司培训师岳峰为医药行业HR们提出一些培训规划建议。
医药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就是根据公司的培训规划制订的全年培训具体运作计划,它回答的是培训什么、怎么做、需要多少资源、会得到什么收益等基本问题。年度培训计划制订的工作内容很多,包括培训组织建设、项目运作计划、资源管理计划、年度预算、机制建设等。从满足医药企业经营需要的角度看,培训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目的:长期目的,即满足医药企业长期经营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而采取培训活动;年度目的,是为了满足医药企业年度经营对人力资源需要而采取培训活动;再次是职位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能高水平完成本职工作需要对其职位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经验而采取的培训活动;最后是个人目的,是为了满足员工达成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而由企业提供的培训。
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培训计划必须首先要从公司的经营目标出发,培训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
原则二:更多的人参与,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原则三:培训计划的制定必须要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原则四: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应考虑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来适应员工的需要和个体差异。
原则五: 尽可能多的得到公司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主管承诺及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各项具体培训计划,尤其是学员培训时间上的承诺。
原则六:注重整个过程中的细节。
医药企业的年度培训计划具体到营销团队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工作应该完成以下几个工作:
一、培训前阶段:
1、学员培训需求调查:
作为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培训组织者,还要做好培训前受训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查,即根据培训的不同目的,展开培训需求调查。进行需求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拟定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简单,而且容易回答,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此外,对于职位技能的培训,除了调查问卷外,还必须结合访谈,向各级管理者和他的下级进行调查,以分析绩效评估表、技能项目需求调查表、重点人群的抽样面谈的方式,确定销售人员及其管理者岗位技能差距和重点的技能培训项目。
另外,作为培训组织和策划者的你还应该清晰,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同一种培训,也不是所有的培训都适合同一个人,更不是所有人都有学习和培训方面的主动意愿。所以,在正式培训展开前,应该对自己的受训人员进行有关资质方面的评估,看一看到底哪些人愿意主动受训,哪些人有何种培训方面的需求,哪些人适合什么样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因症施药、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培训绩效。比如,他们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课题、导师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他们对于培训效果的期望值是什么?但就年度内某专题的需求调查,应该就某一主题展开调研,过于开放、分散的反馈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年度内的某一次培训最好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会更具有针对性。
对于通过调查所得来的数据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受训人员学习资质,总结差距和根源,也就是明确组织能力、员工素质技能与业务目标要求的差距;明确差距的根源及解决方法;明确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差距及培训解决办法。
制定培训解决方案,步骤有如下几步:明确方案涉及的培训项目;评估现有的培训资源、人手、资金、课目、师资等;确定培训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确定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出哪些培训课程自主开发,哪些外购或定制,最后确定自有师资的培养数量、培训系统的建设,作出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
培训预算:对有固定培训预算的医药企业,大多以各部门员工数量或全年销售额定出一定的比例。常见的比例为总销售额的2%到5%不等。对新公司、新部门,或新进人员较多的公司,预算可以相对高一些;而平稳且有经验的公司,可相对低一点。但对多数医药企业来说,培训还是一个“奢侈”的消费,原因就是“经费”永远是短缺的。做为培训管理人员不能一相情愿地“制定”计划,一定要摸清底企业情况,采取“要事第一”的原则。
2、受训对象的细分:
医药企业与销售直接相关的人员从横向医药业务分工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OTC组类(药店超市等);医院组类;普药商务组类;销售管理人员;产品经理;内部培训师。纵向按进公司时间长短和所处层级可以划分为:新进员工、需进阶型员工、成熟深资历型员工。
3、将培训课程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篇、技能进阶篇、实战提升篇。然后按照进入公司的时间长短逐级安排:根据医药企业的具体情况或安排内训,或送学员外出参加一些公开课,尤其是企业高层、产品经理大多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公开课来完成能力提升,部分销售精英也可以通过外出参加某些公开课作为企业对他们的奖励。
4、 年度培训计划的时间安排:
建议HR将营销人员的培训每年安排2-3次,每次1-2天,最好放在节假日之后,因为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大多人心涣散,也是跳槽比较集中的时间段,企业通过组织集中培训,一方面提升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培训调整大家的心态,回到自己的区域市场后象充过电的马达一样就会自动运转了。
5、 培训公司与培训师的选择:
当医药企业确立了内训需求、学员细分和时间安排后,就可以选择培训公司和培训师了。现在医药行业培训专业公司不少,比较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专做培训的公司和老师比较少,几个老牌公司主要精力放在了做咨询和EMBA教育。现在医药培训界有两类培训师队伍:一类是通过中介机构销售自己课程的老师,另一类是医药企业直接找到品牌培训师购买其课程的老师,两个群体应该说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医药企业在选择培训老师的时候,你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亲自和培训老师在电话里或在本地约见做个沟通与交流,你也可以提前设计几个培训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问问他如何理解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询问他课程的结构和培训方案,问问他给哪些企业做过两次以上的培训等等,这时你就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位培训师是否能胜任你们某次培训要求了。
培训师应该根据企业现有产品特点和营销模式、营销团队特点、目前经营状况,对企业进行诊断咨询,立足于企业经营现状,设立某培训主题和培训内容模块提纲;经过与医药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高管层确认和沟通后,为培训老师其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信息,以便于更恰当、更精确地为医药企业量身定做出培训课程课件。
另外,谈判技巧告诉我们:要的越多你将得到的也越多。所以你可以不断地向培训公司或培训老师提出一个接一个的要求,比如要求增加培训增值服务内容,常见的培训增值服务有练习作业布置与点评、现场分析会、专家会诊、附送培训时段、晚上课外辅导或接受营销难题咨询等等。
二、培训中完善阶段:
在具体的培训执行、也就是课堂上,医药企业的培训负责人最好派人做现场跟进。培训正式展开前,可以由一名导言人先上台,介绍本次培训项目的背景、目标、培训老师,以消除受训人员的心理障碍,使培训课堂的气氛一直处于可控的状态。培训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在培训师讲课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做记录,课间了解受训人员的反馈意见,并及时与培训老师沟通作出调整,鼓励受训人员把自己的问题粘贴到问题收集板上。企业方还有责任和义务为受训者的互动参与创造条件,比如,设计游戏和角色扮演类的互动,准备奖品,安排茶点时间,鼓励自由发问等等,都是鼓励参与的好方法。
三、 培训后绩效管理:
培训绩效管理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管理,必须依托在对系统流程进行管控的基础上,应该以过程管控的方式来达到培训的绩效,在系统流程管控过程中涉及的常用工具主要有:
■ 培训需求调查表
■ 培训内容设计调查表
■ 抽样调查分析表
■ 培训现场管控一览表
■ 人员签到考勤表
■ 课后效果、满意度调查表
■ 培训绩效基准评价
■ 培训绩效分析报告(有时可用到鱼骨图)等等。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23-02
1 销售技能的理论概述及原料药销售现状
1.1 概念探讨
自从菲利普·科特勒提出:销售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其范围不应限定于一般商品之后,销售观念已普及到每个产业。对企业而言,销售是企业主要的价值创造活动;彼得·德鲁克认为销售目的在于彻底了解消费者,并寻求出适合他们的产品与服务,使这些产品与服务能自我销售,而使销售成为多余。还有学者指出,销售是组织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集中努力于满足其顾客。销售技能强调市场销售运作的资源技能,包括品牌、销售、通路、服务等无形或有形的资源技能。运用销售技能,企业能推广并销售不同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目标客层的需求及达成组织获利目标的技能。基本看来,销售技能是一个整合性过程,将整合性的知识、技能及公司资源应用在企业的销售相关需求上。它能让企业增加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并借由销售组合策略以符合市场的竞争需求。
1.2 销售现状
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辉煌,原料药行业现已基本进入成熟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企业之间实力相差不大。同时,受到各种传说以及与其他因素的诱惑,又不断有新的投资者满怀“淘金”梦想进入该行业。目前,我国原料药行业企业众多,而且规模不一,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良好的销售策略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利润。因此,本文将对企业原料药销售的技能提升进行分析。
2 构建原料药销售市场分析模式
在原料药销售市场分析模式中,应非常重视规划分析的重要,销售人员必须能够清楚的回答下列的问题。
一是市场评估及竞争性评估。市场评估包括:市场规模大小?成长趋动因子是什么?在各个渠道有何不同?这个市场的情况是成长、成熟或是衰退?竞争性评估包括:谁是这个市场的竞争者?未来呢?哪个产品是领导者?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是成长或是衰退?竞争者在哪些渠道销售?市场环境是明星产品成长的驱动因子之一,明星产品是由其市场环境、销售活动、产品研发和上市的公司所共同组合而成。市场和竞争性评估提供对目标市场大层次的分析。一个完整的竞争性评估涵盖对现在与未来竞争者的深度分析,要用清楚的市场分析报告的方式呈现。
二是建立最适的品牌信息与销售团队,包括:品牌信息的理想策略是什么?正确的市场区隔可以引导在新产品上市各期间,各种正确的信息与决定。正确的市场区隔,锁定正确的客户,反映出真正的机会,采取正确的拜访频率,正确的信息传达,建立正确的销售团队组织,做正确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人员培训以及正确的奖励计划。
三是促销规划与评价,这包括:什么样的活动组合对销售有最大的影响?促销活动能改变客户购买行为吗?哪些客户受促销活动的影响最大?促销活动有预期的财务绩效吗?促销费用根据市场规模大小、目标客户多少、竞争者促销费用、新竞争者上市的威胁及公司要在该治疗领域的企图而拟定。因此促销规划与评价提供了促销方法、所需经费及资源的分配。
四是绩效监测和绩效控制,包括:哪些是上市绩效监测的指标?哪些绩效量表是用来衡量产品的销售和财务目标?哪些信息是要分享整个组织的?产品的成长、渗透率、使用情况怎样?产品的表现与计划预期的差异为何?和竞争品比较又是怎样?有效的绩效监测和控制需要明确的绩效衡量指标,来使得整个组织得到及时的绩效结果以便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些监测和控制活动可以产生危机和应变计划以提供团队销售的重要方向。
3 强化原料药销售人员培训课程的科学性
3.1 不足之处
一是原料药销售人员的原料药专业销售培训课程设计形式与成效不一,这可归纳出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的自主课程方案设计,其所形成的课程方案具有主体性,能够顾及到课程间的系统性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性;另一种形式是企业课程设计依从性较高,也即以上级主管机关的期望与讲师提供的课程与时间来编排原料药专业教育课程方案,这样所产生的课程计划,无法注意到课程彼此间的先后次序,销售培训课程的内容也缺乏联系性,受训员工在培训期间无法有系统地了解全盘培训内容,造成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为片段的,无法完整获得原料药销售专业技能所需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以致学习迁移效果不佳。二是销售培训规划人员缺乏完整设计理念及专业性。以原料药销售培训课程设计理念而言,原料药销售人员销售培训课程内容的形成,则是由企业凭借其理念来规划,而销售培训规划人员对于课程设计的理念,会影响其所规划的课程方案品质,也就间接地影响到整个销售培训结果的成效。
3.2 完善措施
一是正视原料药销售培训课程标准建构,对于销售人员专业技能养成的重要性。原料药销售人员的在职销售培训一直被诟病为无系统性与无组织性,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一套课程实施标准,以致原料药企业的培训规划人员各凭本事地规划销售培训课程,造成销售培训效果不佳、不符实际工作所需的现象。要解决此问题,应就原料药销售人员辅导原料药所需的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内容分析,分析的结果经过产、官、研界联合审查认可后,再据以建构课程标准。有课程标准作为销售培训的实施依据,原料药销售人员才能有系统地获得完整知识,对于辅导工作也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发挥其工作热忱。
二是原料药专业销售培训过于偏重经营管理层面的课程,应该有加强原料药销售技能的销售培训课程。从原料药销售培训课程内容的演变发现,企业的规划一直偏重于经营管理技能的养成,而忽略了销售观念与态度的重要性。原料药销售培训的重点为生产性的技术技能的提升,在当前市场情景中也应特别重视销售服务技能在原料药中应有的重要性。这也是今后原料药销售人员的培训课程规划时应该要重视的方向。
三是应将培训规划人员视为整个原料药销售培训制度的一部分,提升其课程设计的专业技能。一个成功而有效的销售培训计划来自于有效能的培训规划人员,因为培训规划人员的工作是要施与受训对象以进修教育,那他/她本身也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者,随时进修专业知识,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课程设计规划技能。因为培训规划人员的素质会影响方案规划的成效,所以,原料药企业应将培训规划人员视为整个销售培训体系的一部分,对培训规划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以加强课程设计的专业技能。
四是同时培训医药知识水平与销售所需技能。其中医药知识包括:①专业知识,即需具备化工、营销、企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谈判技巧,熟悉药品销售渠道,掌握终端促销的方法,具有市场及区域管理经验。熟悉与销售管理直接相关GMP文件,熟悉销售药品管理法规。②政策法规知识,即需熟悉国家有关医药企业劳动保护、卫生、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③熟悉制剂产品相关药学知识。销售技能包括:①能力与技能,需具备优秀的管理协调能力,良好的组织计划和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运用妥协、双赢、倾听等技巧解决工作中的矛盾。②沟通能力,需能够与各部门负责人保持畅通的联系并及时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③应变能力,需能够根据工作的变动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4 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模式
根据对原料药行业的了解,以及结合我国原料药行业的自身特点,本文认为我国原料药企业的销售策略可结合自身企业特点,选择如下的四种渠道模式。
一是全国或区域制。企业根据自己产品适应的消费群体以及消费区域,制订出一套切合市场现实的产品市场计划与招商方案,在全国或者某一地区寻找合适的产品结构或个人。全国市场分成若干个区域开展招商活动,每个区域选择一家总经销商,利用区域总经销商在当地市场的分销能力与终端促销能力来拓展市场并开展产品销售工作。这种销售模式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经营模式,便于管理,而且同时能使自己的产品辐射范围比较大。
二是通过全国医药原料药交易会。交易会为全国生产原药、中间体、药厂、商业经营公司等提供一个交通的场所和交易平台,对原料药的销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原料药企业可以利用这种交易会宣传自己的产品,同时大多数的中间体企业都会出现在这种交易会,方便企业之间进行横向交流,实现利弊互补。
三是生产企业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模式。原料药企业成立自己完善健全的销售队伍,利用自己专业而完善的销售队伍开发市场,这种销售模式的优点是终端开拓能力强,主动控制性好,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这种销售模式成本较高,经营费用大。中间体企业生产规模比较大,产品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这种销售模式。
四是专业推广公司模式。原先多为独立注册的科技开发公司、咨询公司等,虽然没有许可证,但控制了一定数量的终端,可通过中间人协议方式进行合作,很多新办民营原料药企业通过与之合作取得了不俗业绩,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通路。随着医药市场的改制,很多原料药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商业公司,操作逐步正规。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中间体企业只需要付给商业公司一定的佣金,这样可以降低公司风险与费用。
通信作者:杨悦,Email:
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培训没有统一的培训教材与培训方法,缺乏标准化与规范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发展[1-2]。但院前急救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急救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笔者单位为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挂靠单位,作为急救中心的上级管理单位,从2008年开始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合作,编写适合中国院前急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教材,共同委派优秀急诊医生组成师资力量,设计适宜教学方法,每年定期举办中美联合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班,对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进行分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比观察该培训课程与传统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差异来评估该课程的优缺点,探讨院前急救培训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群分标准化培训组与传统培训组两组。标准化培训组选取2010年度参加中美联合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课程的所有学员共113名,学员来自浙江省各县市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传统培训组选取同期在其他地市急救中心举办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学员共85名,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培训师资 担任标准化培训组的老师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的医生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的医生按2∶1比例共同组成,其中美方4位,中方2位。传统培训组的师资由当地急救中心医生组成,共6位。每位培训老师均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培训前均接受过系统的急救教学培训。
1.2.2 课程内容 两组课程培训内容相同,分别包括:(1)急救现场与患者的评估;(2)创伤患者现场救治;(3)患者的搬抬与转运;(4)心肺复苏;(5)气道管理;(6)内科急症处理;(7)环境因素急症处理;(8)过敏急救。
1.2.3 教材与用具 标准化培训组的培训教材采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为该培训班专门设计编写的《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教材》,教材特点突出急救流程标准化与规范化,并包含为各项急救操作如气道管理、出血性休克处理、自动体外除颤、长骨固定等设计的评分表以供教学及考核使用。传统培训组教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沈洪主编的本科教材《急诊医学》。两组培训用具相同,包括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除颤仪、夹板、脊柱板、担架、止血带等。
1.2.4 培训时间 两组培训时间相同,理论与操作教学共48学时,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为1∶2。
1.2.5 培训方法 标准化培训组培训方法包括理论教学、教学视频播放、模拟情景教学、典型急救案例现场演练及理论与操作的考核。中方医生全程翻译美方老师教学。传统培训组的培训方法除模拟情景教学之外其他方法同标准化培训组。
1.2.6 评估方法 两组学员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即刻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共同选用《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考核试卷》,试卷全部由单项和多项客观题组成,满分100分。操作考核由考生随机抽取一道题进行,考核项目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相同。考核结束后对标准化培训组学员进行有关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Levene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与组间的差异。对各项考核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两组组间因素、培训前后时间因素对各项培训效果的影响,以P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
比较
标准化培训组和传统培训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得分的比较(n=85,x±s)
表2 标准化培训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
得分的比较(n=113,x±s)
2.2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
差值的比较
两组学员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项目培训前后考核得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
得分差值的比较(x±s)
2.3 两组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单因素方差
分析
综合组间及培训前后时间因素,两组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三个项目的培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检验结果一致,见表4。表4 两组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4 标准化培训组学员对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回收合格107份(合格率为94.7%),其中认为该课程为有效培训课程者占95.6%;认为课程中标准化规范化的急救流程培训效果较好者占99.2%;认为以外教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者占92.3%;认为自己适应外教教学者占92.5%;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太简单者占20.1%;认为语言交流障碍影响教学效果者占15.5%。
3 讨论
院前急救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如何加强对院前急救医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显示标准化培训课程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气管插管”三个项目方面较传统培训课程效果更佳。分析最主要原因为该课程以急救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核心,重点突出急救流程的培训。同时,模拟情景教学方法[4-5]根据急救标准与急救流程将急救技术逐项分解,容易掌握与记忆,有效弥补了中国院前急救培训的弱点。专门编写的培训教材突出实用性、适应性强。另外,外教上课方式幽默风趣,易于调动课堂气氛,学员参与率高。但笔者也注意到两组在“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培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心肺复苏及内科急症等培训在中国培训较普及,且按照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培训,国内与国外培训方法差异不大[6]。从学员对标准化培训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员认为该培训课程标准规范,急救流程简明合理,外教教学生动易懂,师生互动强,有助于记忆,为一有效培训课程。但笔者也注意到在培训过程中,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为培训难点,现场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翻译准确率有待提高,15.5%的学员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专业翻译人员对医学专业词汇了解不深亦不能胜任工作,因此从急诊医学专业医务人员中挑选翻译人员,不同章节的理论与操作翻译分别由专人负责,反复训练达到最佳翻译效果,具有可行性。
另外,笔者也注意到有20.1%学员认为该培训课程内容太简单,分析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大多数为医学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至少接受过3~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医学基础较美国院前急救人员“paramedic”要扎实,课程中参考美国标准设置的某些章节对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可能太简单[7-8]。因此需要结合国内特点优化培训课程,使课程难易程度适中。但应该指出,本标准化培训课程更注重以急救流程的规范化来提高急救的质量与效率,而非单纯的急救技术培训。目前中国较普遍存在院前急救医生急救技术与理论基础较好,但急救流程不标准不规范,从而降低了急救成功率[9]。调查提示99.2%学员认为课程中有关急救流程的培训效果较好,说明以急救流程规范化为培训重点适合我国院前急救医生的知识框架特点。
从标准化培训课程的运行情况来看,该课程编排科学,培训教材简明实用,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例合理,培训方法多元化等优点确保培训效果。其中,视频教学与情景教学方法在培训中收到良好效果。所有培训课前均播放一段教学视频,使学员更容易掌握知识并有助于操作训练。国内已有报道视频教学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良好效果[10]。模拟情景教学使学员学习热情高涨,接受程度高,师生互动性强,培训效果突出,在学员中反响很好。另外,该课程除每期4位美国医生的来回交通费及住宿费外,其他成本代价与传统培训课程相当,且使用通用的培训器材。通过计算已举办的5期培训班经费核算情况看,收支基本持平。同时,以外教为主的培训,对急救医生吸引力大,每期招生人数多,并有较多全国其他省市急救医务人员的参加,不仅有助于培训课程的全面推广,而且能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综上所述,标准化院前急救培训课程以急救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培训重点,以不同急救场景的情景教学与视频教学为关键手段,配合实用性教材与中美急救医生教学,能明显提高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效果较传统培训课程更好。大部分学员能适应该培训课程,认为这是一项有效的培训课程,值得在中国进行推广。但也存在课程内容较简单、师生语言交流障碍及内科急症与心肺复苏等方面培训效果与传统课程无显著差异等问题,课题组将根据上述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572.
[2]李自力, 郭豫学, 王世文,等. 我国120急救调度人员现状及规范化培训[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9):1001-1002.
[3] Arreola-Risa C, Mock C, Herrera-Escamilla AJ,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d benefit of alternatives to improve training for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in Mexico[J]. Prehosp Disaster Med, 2004,19(4):318-325.
[4] 蒲晓煜,席淑华.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8A):5-8.
[5] Saravia G, Judice R. Train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National EMS Academy offers a variety of simulation scenarios[J].JEMS,2010,35(9):S18-19.
[6] 余丽敏,糜庆,郭荣峰,等. 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98-600.
[7] Cason D, Robinson K. EMS education agenda: changes that will affect you[J]. JEMS, 2011,36(9):66-71.
[8] Cooper S. Contemporary UK paramedic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How do we train? How should we educate? [J]. Emerg Med J,2005,22 (5) :375-379.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管理端对系统在线考试、培训师资、培训课程以及对登录用户和系统功能进行管理和配置。管理端包括系统管理、培训管理、考试管理、师资库管理、档案管理、问卷调查六大模块。如图2所示。
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包含单位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浏览日志、公告管理、打印模板、系统配置功能。由于配置灵活,非专业人士经过简单培训即可自我维护。单位管理模块用于添加设置使用系统的全部组织部门及其子部门,同时维护组织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单位信息。用户管理模块用于添加所有进入系统的登录人的账号、登录人隶属单位、登录人姓名等信息。
3培训管理
培训管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培训班管理、培训报名管理、课程管理、课件管理、作业管理。培训班管理模块通过设置培训班的添加、编辑、删除来对培训的参加人员与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基本内容进行安排。也可根据权限设置查看整个系统下全部存在的培训班及其相应内容,并对培训班设置暂停培训和禁用。培训报名管理,通过这个模块可以了解报名人员的信息,对学员进行分组以及快速生成报名表等一系列功能。课程管理模块可依据培训班管理中设置的培训班为其添加培训课程,添加编辑课程时,可输入课程名称以及培训种类,该课程培训班的学员可查看了解课程的内容。课件管理模块是通过添加课件,来实现培训课程相应课件的安排与管理,可以通过设置课件的公开方式来决定是否对非学员开放。作业管理模块是系统管理员对在师资端添加的课件进行批阅、查看和删除,来实现对培训班及培训课程下作业的安排与管理。
4考试管理
考试管理模块由考试种类的管理、题库管理、知识点管理、试卷规则管理、阅卷管理、考试统计分析管理以及考试人员的电子签到管理组成。考试种类管理,通过该模块,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添加新的考试种类,也可以对已有的考试种类信息进行修改,对于不需要的考试种类可以删除。题库管理,系统管理员或授课教师可以手动添加相应的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并能够对这些所创建的题目进行修改查看。知识点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该模块的内容自由地选择考卷知识点的涵盖范围。试卷规则是指在生成试卷时,系统选取题目所遵循的选题规则。该模块将根据考试种类、主次知识点、题目等内容整合成一套试卷规则提供给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从而可根据该试卷规则生成一份完整的试卷,并可设置该试卷规则是否被应用于具体模拟考试中。阅卷管理,众多的参考人员在完成试卷后,传统的纸质阅卷的工作量往往复杂繁重。系统提供全程无纸化智能阅卷功能,省时简捷,还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阅卷失误。模块按照阅卷的时间轴,分为阅卷复核阅卷两个步骤,来完成整个阅卷程序。考试统计分析,可实现对某次考试所有参考人员的分数进行汇总,而且具备对某位参考人员的历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的功能,从而为组织者和授课教师及时掌握培训效果、学员学习状态提供准确依据。电子签到,为了及时把握考生在线培训的状态,设计了本签到模块。系统管理员通过本模块可以对已完成考试的考生人数和考试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及时了解考生考试出勤情况和答题情况。用户还可以通过查看浏览记录来掌握某位考生考试的实时信息。
5师资库管理
师资库简介是对师资库进行简要说明介绍的模块,当管理员在管理端该模块下编写好相应的简介内容后,则该简介内容将显示在培训对象端中师资库模块中的“师资库简介”中。版块管理,管理端可以在版块管理中对培训对象端显示的师资库版块进行灵活、自由的配置,例如对版块进行增加、删除、编辑名称与简介等,还可通过上移、下移来调整不同版块在页面中显示的顺序。其显示效果将直接体现在培训对象端显示的师资库版块。
6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对所有已结束的培训信息进行汇总收录,并以档案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主要由档案查询、档案录入、档案审核、档案统计四部分组成。
7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创建维护调查问卷的模块,是为管理员、教师及时获取学员对培训、考试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而设计的。通过问卷调查模块,管理端可以组织各种问卷调查,用以调查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等。问卷调查有具体分为问卷列表、题库列表、题目列表、规则列表、结果统计五个子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44-02
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整个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领域人才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急需对现有已获得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成人,针对岗位工作进行相关知识、技术提高培训。同时,由于相关企业将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GMP认证,也急需对员工整体素质、技术水平提高培训。对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非学历培训教育,不仅对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具有推动作用,而且也是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提升、人才储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积极发挥辐射示范作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需求,构建面向生物医药技术人才非学历培训的教育体系,提高生物医药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现代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人才需要。
一、非学历培训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终生学习的思想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同。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终生学习的观点,指出“真正的学习来自于离开学校后,而不是结束于离开学校时。学习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1]例如在密西根大学商业管理学院,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人数多达6000余人,而本院的全日制学位的学生仅有2000余人[2]。
在我国,各高校虽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制定并完善了管理政策和教学体系,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逐步提高,与其相适应的专业人才短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非学历培训教学体系迫在眉睫。目前,针对生物医药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尚处于零打碎敲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缺乏有效的分类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缺少高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法,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培训管理制度,无法保证生物医药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模块化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
由于非学历教育培训人员的对象为在职人员,其接受继续教育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再加上接受培训时间有限。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满足实际生产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根据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岗位工作的需要,通过建立分类、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培训的需要。具体可分为普遍员工素质提高培训、生产工艺技术培训、质量检测控制技术培训、制剂新技术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等培训模块,并根据各模块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时间安排,选择培训课程内容,以便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建立符合非学历培训的教育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生物制药中试平台的资源优势,开设与理论教学相对应不同难易程度的实验项目。[4]如针对企业研发人员培训,开设缓控释药物制备技术及分析检测、基因工程菌发酵表达及分离纯化等学科前沿实验项目;针对企业质检人员开设药物高效液相分析检测技术、体内活性检测技术等实验项目;针对生产一线工人开设生物常规实验技术、药物分离提取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专业素质,增强了学员实践创新意识。[5]
2.线上线下相结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非学历教育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制作非现场教学视频、现场教学视频、实验操作视频和仪器讲解视频,教师在线答疑及学员自测等,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提高了培训效率,促进学员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3.互动与研讨相结合。在生物医药非学历培训教育中,教师采取课堂提问、专家点评、总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课下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师生互动、在线答疑、议题讨论等互动与研讨教学模式,强化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促进学员的合作式学习;培训结束前,组织学员集中对培训内容、方式、收获、体会与建议进行研讨。这种互动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加强了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拓展学员的知识面、提高了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为今后的师生在生物医药领域更好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组建经验足、水平高的培训师资队伍
高校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非学历培训的核心,同时也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基础。从事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具备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保障授课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中心根据实践培训需要组建经验丰富、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培训团队,该团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132篇(SCI、EI索引54篇),获授权专利55项,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18项,科技成果转化8项。[6]
五、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和多元化考核方法
制定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是非学历培训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保障。针对培训学员、教师、培训过程、考核办法等制定了学员准入制度、培训教师岗位职责、培训计划大纲、考勤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将培训环节细化、量化,指导各个教学环节,做到培训有章可循,保障非学历教育培训稳定、持续的发展。如,集中培训考试、动手操作考核、研讨发言、线上考核等多元化考核方式。培训结束时,综合多项考核成绩,对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相应培训合格证。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聘任专家组成教学监督委员会,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跟踪调研毕业学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搜集用人单位诉求,进一步完善非学历培训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心在保障学校全日制学生的正常教学同时,根据生物医药企业人员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承担社会培训教育任务,先后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23期,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2015年10月受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承办“生物制药新技术及应用”高级研修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适合生物医药企业培训的教育体系,提高了生物医药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维斌.高校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4).
[2]李建斌.美国四所著名高校教育培训调研报告(一)美国名校继续教育现状研究[J].继续教育,2008,(8).
[3]吴佳新.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1).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创新一种模式:实训基地模式
公司的培训一直是每年的重点内容,以往有请进来学校老师的讲座,有行业协会的会议,有送出去的昂贵的课程,但是只是一味的采用“上面讲、下面听”讲座的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学员的兴趣,导致学员学得快、忘得快;还有一些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到岗位,无法行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发挥和贯彻执行,影响了培训的信心。
在2011年底,公司领导痛下决心,开展培训改革,把300平米的古墩店作为实验田,改造了电教化的培训中心。陈金良董事长说:“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不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了实训模式,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官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公司以岗位和技能学习相结合,以实际工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学考用实践培训机制,即用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指导思想是培训不是你学了多少时间,会了多少内容,而是在工作你会用多少。
态度技能两手抓
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化的现代药学工作者。职业化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公司结合源远流长的医药文化、药学职业道德、企业使命、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强化行为来固定模式。
关联用药、慢性病防治、自我药疗、处方审核、健康教育等专业化的“药学服务”是培训课程的重中之重,药品零售行业区别于其他商业零售的最大特征就是专业化,这就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药学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新时期的“药学服务”理念。门店一线培训合格的员工必须达到初级药师的考核标准。
主攻三大领域:药师、店长、和健康咨询师
药师是主要专业骨干,作为药品流向患者的最终把关者,药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招聘来的药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产企业、批发流通企业、外省通过资格认定得到职称的情况,这样他们在零售门店就不了解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规则,从审核调配医师处方到店内药品的分类管理,从用药咨询指导到跟踪收集不良反应、gsp认证和实施,gsp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医疗保险政策都有个全新的重新学习重新适应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老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参与国际竟争。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
1港澳台中医药教育现状
1.1香港地区中医药教育现状
香港中医师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培训形式:①全日制中医课程培训,约占31.8%;②兼读制中医课程培训,约占14.5%;③学徒式培训(约占30.5%);④自学形式,约占10%;⑤西医学院中医培训,约占12.3% ;③其他形式,约占0.9%。香港浸会大学于1998年和2001年开办了首个5年全日制中医学学士/生物医学学士(荣誉)学位课程和4年全日制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它标志着香港中医药教育正式走进了高等学府,使中医药长期以来师传弟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开始向现代高等教育方式转变。
1.2澳门地区中医药教育现状
澳门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分散于民间基层卫生护理服务的人员之中,其学术渊源大都来自祖传或以师带徒。在内地中医药院校学习、进修和培训等,且正规中医院校毕业生较少,但在卫生司都能够得到资格认可,领取牌照开业。近年来由于内地迁往澳门的移民增多,中医医师也相应增加。另外,澳门卫生司及澳门中医药学会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举办过两期中医药从业人员为期1年的“澳门中医药进修班培训课程”、课程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推拿、按摩等10个科目,并请内地著名教授授课。
1.3台湾中医药教育现状
在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是唯一一所中医药院校,设有日间部医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牙医学系、医学技术学系、学士后中医学系、营养学系、护理学系、复健学系,夜间部药学系。硕、博士研究所7个,其中5个招收硕士生(1975年开办硕士班),4个招收博士生(1988年开办博士班)。大学师生比例1: 17。该院1972年创办中医系,学期7年。必修学分359分,其特点是中西医教育并重,注重基础。在校学习5年后,还要临床训练2年,除学习相当数量的中医科目外,还要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全部西医课程。学生毕业后获取中医师执照后还可参加西医检核考试。目前,75%的毕业生取得双执照。学士后中医学系学制5年,毕业后只能报考中医师执照。药学系学制5年,必修学分184分。研究所硕士班学制2一4年,博士班2年。
2大陆中医药教育现状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1956年国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开办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以来,截止至2003年,我国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含2所民族医药院校)。这些高等中医药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中医药宝库的继承、延续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1大陆高等中医药教育墓本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共有25所中医药院校,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重点中医药大学,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和药王山藏医学院是两所民族医药院校。在这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20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12所中医药院校接受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除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全国还有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其中国家级重点2所,局级重点8所。另有22所医学院校和商(农)学院开办中医药系或专业。
这些高等中医药院校拥有较强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科研力量,在全国中医药教育中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发挥特色、体现对外窗口效应。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校以计划经济为主按计划招生,招生人数随着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增长比例逐年增加,但委培和自费生人数却减少,专科未招生,这是由于98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人才全面市场化而造成。不同高等中医药院校之间的差别可由下图中看出(仅例举部分院校)。
参观东阿阿胶的博物馆,感受到了东阿阿胶历史的悠久和药品的正宗,同时感受到了东阿阿胶人在近几年为了继承传统、理念创新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不仅仅是东阿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百年故事”。如果说我们的企业落后于东阿阿胶,其实我们只是在近20年的落后,并非百年!是在近20年之中东阿人迎头赶上,将已有的百年文化又装载上了时代的列车!今天,又一轮企业的生死攸关的时刻到来了,在新的医药形势下,很多企业还躺在功劳簿上自我欣赏,没有感受到危机的来临!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仅仅还有180天!医药企业是否考虑过:企业离破产还有多远?有几种可能性是破产的导火索?
启示之二:产品分类、模式创新
东阿阿胶有保健品、处方药、OTC ,根据不同的药品结构、药品特点,进行药品的分类管理,并根据不同的药品营销模式,进行整合,走出了自己的营销模式。在医院的处方药市场、在OTC的药店市场、在广大的第三终端市场、在蓬勃发展的社区医疗市场,都有所建树地在开展工作!
我在做咨询项目的过程中,调研了众多的中国医药企业,很多医药企业还处在原始的产品销售阶段,仅仅是将企业的命运赌在几个业务人员的身上,以简单的奖罚形式做着企业营销管理。产品没有分类管理、客户不在医药企业自己手上、没有企业整体战略、没有独特的营销模式!每天在碌碌无为中惶惶不可终日。晚上想出千条妙计,早晨起床就走老路!年复一年,在被动中等待死亡的到来!有时还自己安慰一下:我不会死吧!我还能死吗?看一看,哪一个倒闭的企业是自己想死的?
启示之三:团队激情、专业打造
薛董事长是国内著名的蛇毒专家,他曾经成功地研究开发并推广了一个用蛇毒制成的生物中间体,使他迅速拥有一个上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去年8月,他的公司又将一个新的蛇毒止血药投入市场。我今年两次在沈阳讲课时,与薛董事长有一些交流,此次听到他如此焦急,我第二天就飞赴沈阳。
到沈阳后,我首先请该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商务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市场部经理等介绍情况,谈他们遇到的困惑。
“我们现在非常焦虑。2000年初成立公司,去年8月组建的队伍,现在要管12个办事处、12个商……每天,我被他们的电话已经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发展的事……”
“我来这里之前,是一家瑞士公司的销售主管,但到这里已经半年多了,业绩很不理想,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经理们的介绍断断续续,但对问题的表述都是集中在: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工作,但半年下来,最好的区域也只达到原定的业绩指标的50%以下。有些人当了“逃兵”,其他人都很焦虑,士气低落。有一个区域主任还曾经对薛董事长说:“我是一只折了翅膀的鹰,已经是害怕飞翔了。”那么这个团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诊断病情
我结合以前对这个公司的了解和该行业的营销特点、各位经理们的述说等各方面因素,开出了一份诊断书:“你们现在碰到的问题都十分正常。因为你们的团队现在正处于摸索阶段。团队也有生命周期,从一开始的兴奋、紧张、激动到摸索阶段的矛盾冲突困惑,再发展到稳定阶段、成功阶段与终止阶段等。这个阶段的特点有点像过了一两年的新婚家庭。刚结婚时的新鲜、激动、兴奋感慢慢消失了,两个人生活习惯、行动方式上的冲突却暴露出来了,双方可能彼此间为了一点小事如一支牙膏从何处开始挤而产生矛盾。这时,双方应立即进行沟通协调并建立统一的生活行为准则,对对方的缺点宽容或改变。因此,解决团队摸索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建立团队行动的统一准则,也就是建立管理规程。”
接着,我运用一层层地剥开分析的“划线剥笋分析法”,分析了引起目前团队冲突的主要原因:
从表面上看,康阳的问题是业绩不能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员工不稳定、士气低落……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康阳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特别是促销策略。因为企业的走向不明确,怎么管理就无从下手。本来,营销策略制订后,市场部应该把它具体分解成可以行动的纲领。但是,康阳市场部的功能却不是企业的市场运作指挥中心,而仅仅是做一些对产品知识解答工作的技术服务部。这样,康阳名义上是有市场部、销售部、商务部三足鼎立,实际上,是瘸腿的,市场部并没有真正的运作起来。这是问题一。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招募优秀的医药代表进行部分的弥补。一方面医药代表负责医药的销售,他需要直接与药房等医院的采购系统进行销售谈判;另一方面还必须做医生的推广工作、召开产品推广会、对医生进行公关促销等。因此,医药代表的素质比其他行业的销售代表要求要高的多,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薪水等)也要高于其他行业。但在康阳,这个调节并没有发挥作用,医药代表的待遇定的偏低,所以招不到很高素质的有经验的人才,就使市场部功能的缺陷得不到修正,这是问题二。
第三个问题是公司培训体系的缺乏。原来市场部职能的缺陷与医药代表的素质问题本来还可以通过培训来得到部分弥补,但公司恰恰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康阳目前不仅没有人力资源部,连传统意义上的人事部也没有建立,结果使问题雪上加霜。 开出药方
病因找到了,药方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开出了三味“药方”:
第一,立即召开半年一度的营销总结会议,把所有各区域办事处的经理及优秀医药代表召集起来,进行强化性培训,让员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企业,重塑康阳新的职场精神;
第二,立即完善市场部的功能,招聘有丰富的营销策划经验与能力的人才加盟,或者与咨询公司合作,立即建立整体营销策略;
第三,完善销售管理体系,使大家的行动有统一的准则,避免彼此间的推诿所造成的效率低下。从现在做得最好的沈阳、哈尔滨等办事处总结成功的经验,建立一套操作规程。内容包括区域医院与经销商网络的选择建立、产品推广会的组织执行、医生的公关宣传等。 施药调理
回到公司后,我根据对问题的诊断,确定这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调整员工的心态与观念,建立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职场精神。
根据这样一个目标,我认为这个课程不能是简单地演讲,而应针对受训学员年纪都比较轻、喜欢参与的特点,课程设计成互动式,让他们成为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培养其“活泼、竞争、协作”的职场精神,课程保有充足的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此外,用大家熟悉的企业背景环境,以区域办事处主任为人物背景设计一个案例,造成大家共鸣。当然,为了提升团队精神并防止原区域人员上下级之间的顾虑,受训学员的组队方式采取打破区域界限按照性格、年龄、性别特点进行重新组合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次培训主题确定为:“完善自我、完善康阳,建树康阳积极职场精神——2002年夏季康阳区域经理培训会”。根据这个主题,我设定了三个分项目标:认识自己、认识企业与建树积极的康阳职场精神。
1.认识自我。
我认为,员工的频繁流动,与员工对自我角色定位不清晰有关。康阳的员工年龄都在25~35岁之间,对组织系统要求的角色容易忽略,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缺乏对自我的反省能力,对自我的评价容易过高。因此,第一步必须让员工能够站到组织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角色和自己与角色的差距。 实现这个目标有四个手段:第一,是通过一个案例故事请大家分析故事中的角色,使大家明白名义上的角色与实际上的角色在现实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的差距,从而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角色;第二,根据康阳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分析医药代表与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角色差异,这可以让大家明确自己在康阳的权力与职责;第三,请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做好这个角色,要按照“敏变创新、高效能、高效率、高度的员工满意与其他公众满意、稀有资源与重要资源的高获取性”等营销经理人“五好标准”要求自己;第四,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必须让大家明白,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定善于调节控制自己与他人情绪,不要“形于色”、“表于面”,或者作简单的“逃跑主义”。
2.认识企业。
康阳的现状是一方面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培训,另一方面员工也缺乏对企业的主动了解。
因此,课程设计了两个手段:其一,让大家明白团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矛盾。康阳团队的摸索阶段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概括为“七大黑洞”:
1.员工们把做人和做事模糊起来,不懂人际交往沟通的重要性;2.合理的未必是合宜的,办事教条化严重;3.不承认现有的人事结构,不满比自己学历差的人当自己的领导;4.企业只有20%的人在做80%的事情,人员和事情等分配不合理;5.团队合作精神不强;6.给企业管理层的建议未被采用,从而产生厌倦心理;7.拉帮结派,成立如“家族亲”、“朋友亲”等小组织。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员工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做到“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保持比较好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反对政治阴谋等。
其二,就是设计一个“你对康阳知多少”的知识抢答竞赛,帮助大家正确地了解自己与企业的关联度。因为康阳这支队伍在目前这个阶段,对企业的自我认识方面肯定是很薄弱的。题目可以非常简单,但学员在抢答中同样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样便可用事实教育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行动部分。
当彼此都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对团队的不足后,课程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指路和行动了。根据王阳明的“知先行后”理论,这一阶段必须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因此,课程第三部分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一起创建康阳积极的职场精神!”
保质量,做放心好药
质量第一,是唐人医药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日趋成熟,唐人医药形成了独特的药品零售连锁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涵盖了药品购进、验收、储存、销售、陈列、不合格药品处理等各个环节,为保证药品质量设置了道道关卡。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唐人学校,在药学知识、销售方法、保健养生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专业化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课程,严格的管理机制,合理的晋升制度,给唐人医药的每一位员工建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综合能力,保证了药品质量。
讲诚信,让顾客满意
诚信经营,是唐人医药持续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唐人医药始终本着“最大限度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宗旨,坚持以诚立店、以优兴店,坚决不向百姓销售任何一粒不合格药品。
2007年8月,公司冷藏库制冷机发生了机械故障,致使冷藏库温度超过了规定的2-8摄氏度的正常范围,在不能判明因温度升高后药品是否失效的情况下,为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公司董事长王成举毅然决定将冷藏库内价值十余万元的药品,在秦皇岛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监督下全部销毁。在销毁现场,王成举董事长对闻讯赶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十多万元一下没了,真的很心疼。但是为了百姓的用药安全,坚决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昧着良心把这些没有安全保证的药品卖出去,我岂能心安。所以,我宁可损失十几万块钱,也要让自己一生心安。”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十年来,公司获得了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诚信示范单位、全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等。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HR个人工作计划需要怎么写作呢?工作计划是帮助你更好开展的一份资料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HR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HR个人工作计划1
根据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前期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结果,在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人员重新编配的前提下,人力资源部工作总体思路:以招聘为先导,调整、完善人力资源招聘体系,加强新员工入职管理,协助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岗位评估后的薪酬设定与绩效考评体系推行、维护,利用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结果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以标准化、集团化模式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统一思想,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前期与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师沟通中,其有意愿为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培训“非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议公司使佐尚管公司为部门主管以上人员培训此课程,确保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推行中形成统一的认识,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知识在管理层中普及,降低后期绩效推行的阻力、提升推行效率。
2、加强内部建设,明确人员工作职责
在部门、人员调整后,结合工作流程,将对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全面整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和表单,制订人力资源内部工作和会议通报制度。在人力资源内部建立起会务、培训沟通渠道与OA沟通模式相结合部门内部定期沟通机制,使人员首先养成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3、建立健全招聘体系、强化招聘职能
首先根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或工作说明书)提炼出基本的任职素质,建立基本的任职素质模型,确定招募的人员标准,建立起基本任职素质模型库,为简历的筛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使招聘工作更为系统化。
其次构建招聘渠道。目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内部招聘、行业媒体、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人才中介公司、人际推荐、网络招聘、人才追逐等。结合目前招聘效果、行业特点,加大网络宣传、小广告张贴、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蓖萍觯谖ず孟钟姓衅盖赖幕∩希胪馕д衅溉嗽惫低ǎ私飧嗟那溃行碌恼衅盖赖目亍?/p>第三建立管理人员招聘评估体系。对招募的管理人员,进行人才测评、评估,选定测评、评估工具,为面试人员评估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第四优化招聘流程,根据集团与各公司办公相对分散,招聘工作由集团统一管理特点,在流程的设定上,建立起集团与各公司面试联动,确保招聘的人员使招、录双方都满意,更适合岗位需求。
第五完善招聘、测评及评估表单。按流程化、结构化面试、审批要求,优化各类招聘、入职表单。
4、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效果评估
公司培训体系的建设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着眼员工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在关注员工职业化塑造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率、促进员工个人全面发展,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态的人才支撑。
首先建立起以人力资源部牵头,以各部门主管、经理为骨干力量的培训组织体系,根据层级的不同,培训课程的开发、编排,培训授课方式进行规范。
其次课程体系建立。
新员工课程体系建立上,以文化认同、角色定位为核心,分别在试用初、中期及结束选择、开发不同课程进行培训。入职初期的企业概况、发展史、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员工品行规范、企业制度、规章、工作流程、仪表礼仪为中心课程安排;试用中期的团队意识训练、职业素养引导为重点;试用结束前总结提升、责任意识等为主导,结合员工自我试用总结,提升对企业、岗位的认知力。
老员工课程体系建立上,以纪律意识、工作技能为核心,不定期的进行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工作流程提升、员工品行规范、规章制度等课程培训,并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工作中存在不足进行课程的开发。
骨干力量与基层管理人员课程建立上,以团队管理、沟通技能、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培训引导能力等,在培训需求及企业运营需求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编排。
中层、高层管理人员课程建立上,以职业经理人核心技能、领导力与执行力、如何打造高效的工作团队、问题分析与解决、时间管理与工作计划、非HR经理的HR管理等课程进行开发。
课程的开发必须依据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及员工成长状态、动态调整关键培训内容。逐渐形成公司课题及案例库。
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
第三、培训讲师队伍建设。结合目前公司培训现状,培训讲师队伍以各级骨干、主管为主,对其进行培训讲师必备的素质、技能的培训。并结合不同层级的培训需求,采取外聘培训讲师或参加外部培训,使讲师队伍以内部讲师为主,外聘、外培为辅培训讲师队伍。
在访谈中,因公司业务性质、工作时间特点,有些骨干、主管虽然在进行着员工培训、但效果不佳,且自身没有授课的积极。
在培训讲师队伍建设中,可以设定授课奖励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对于授课水平、态度、效果等根据不同课程类型采用不同评估方法,以评估点数对授课人员进行奖励,提升授课人员积极性及自我提升能力。
第四、培训制度、流程体系建设。对于公司目前培训制度进行整理、汇编,结合公司运营发展需,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流程。
第五、培训评估系统建设。对于每一项培训,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不同层级的评估。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对于培训建议与意见,反馈培训课程、讲师情况,首先做好反应层面的评估;对于培训课程进行考试或让员工来谈心得体会,做好学习层面的评估;培训结整一段时间后,检查参训人员行为、绩效是否是改变或提升,进行行为层面的评估;对于培训后,公司运营、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而进行结果的评估。
第六、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员工培训档案是员工晋升、年终考评、防范劳动纠纷的重要依据。根据管理效率,可进行人人建档或按月建档,确保员工培训档案的完整性。
5、强化执行力、推进绩效薪酬体系运行
绩效薪酬体系依佐尚管理公司对公司进行岗位调查、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其形成时间长、动员人员多、制作成本高。人力资源部协助管理加大推行力度,做好绩效访谈、跟踪、效果评估及考核结果的应用。
一是加大检查、追踪力度,确保绩效指标数据来源的准确真实性;
二是对于各项考评指标,力求量化衡量,不能量化,评估方法要科学,指标定义要界定明确;
三是绩效考评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绩效结果一定要反馈到个人,确保被考评人员了解自身不足,下步知道工作如何进行改进。
四是结合考评过程跟踪、辅导,了解人员需求,进行人员培训课程开发。
6、其它方面
指导下属做好员工关系管理,一是社保年度审核;二是员工档案管理;三是劳动合同管理;四是部门人员下基层进行必须的员工访谈,并有记录;五是人事报表提交完整性;六是工作计划总结规范等员工关系、人事事务工作开展与完成。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近期及20__年工作计划
1、做好20__年客户满意度调查;
2、20__年底合同到期人员续签或终止意见收集;
3、继续健全人员的基本信息:
借助信息系统继续健全员工档案:个人资料、学历资料、体检资料、考核结果、职位变动、奖惩资料等一并存入个人档案。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建立健全入职、离职(外聘、辞退、辞职)程序及内部调入、调出等手续。
4、继续做好招聘工作:
严格按程序执行招聘工作,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做好人员的甄选、面试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招募人才,保障各专业用人的需求:
1)、继续发挥网络招聘的作用,积极参加各大院校、社会招聘会等多渠道招揽人才;
2 )、继续与药科大学及高职院、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卫生职业学院等院校做好沟通交流,通过宣讲会、组织师生参观等活动,加大公司在校园的宣传力度,扩大公司在校园的知名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取长期合作意向,为公司积极的输送人才;
3)、充分利用实习期或试用期,对招聘的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严格考察。
5、继续强化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培训管理制度》执行,跟踪落实好培训整个过程,并且做好每个培训项目后期跟踪与效果评估,及时反馈;
2)、拟定企业《内训师管理制度》,建立《讲师个人业绩档案》,为内训师提供培训机会,对每一次培训师培训结果纳入《讲师个人业绩档案》,使内部培训师队伍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调动企业内训师培训积极性;
3)、对部门负责人,加大面对公司层面的培训要求,列入年中考核;
完善员工个人培训档案。
6、关注国家及地方相关劳动政策,避免用工风险
加大与劳动各部门的沟通,关注研究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定期对内部劳动用进行自查,避免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
7、分公司工作指导。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一、绩效管理
“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管理!”贯彻公司战略发展意图,2011年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年”,绩效管理将成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辅助形成所有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元旦至春节期间)
2.使绩效面谈成为公司沟通机制的一部分
正式绩效面谈为一季度,绩效面谈之后要做相应的绩优推广和绩效不足的改进。
二、培训交流
人力资源部倡导2011年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年”,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将成为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的重点。第一季度人力资源部重点组织公司范围内的绩效管理培训,按规范的流程辅助各部门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人力资源部介入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与各部门主管探讨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和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公司管理人员参与。每双周一次,结合绩效管理理论就公司中的具体问题深入探讨。
三、薪酬体系
按照“岗位+技能+绩效”的薪资结构完善现有薪资体系,2011年底对现有体系做必要调整。
四、员工沟通
1.半年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一次。
2.辅助各职能部门将公司内部沟通机制落到实处。
11年内人力资源部与公司每一位同事至少沟通一次。所有沟通均形成书面记录,记录中问题附人力资源部建议提交各级相关主管。让沟通形成机制,将新同事入职、转正及离职作为关键沟通点,生日、合同续签作为辅助沟通点。
五、营造氛围
1.欢迎新同事加盟;
2.心灵启示;
3.轻松一刻,周末愉快;
4.生日祝福;
5.中高层管理交流会
六、下属培养
通过培训交流及日常综合管理活动的参与,用半年时间使招聘及员工关系专员可独立进行新同事入职培训及招聘面试等工作内容。
七、管理制度
八、工作分析
2011年11月,为摸清2012年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依据配额抽样原则,我们对无锡市9个市(县)区内的1300家企业展开了问卷调查工作。为获取更为详尽、准确的信息,同时采用深度访谈的形式与行业代表性较强的企业进行面对面沟通。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211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050份,行业范围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17个行业类别。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企业的行业分布。本次调查成功样本共1050个。其中,制造业企业包括物联网与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型显示、汽车零部件、纺织与服装、机械装备9个行业,占总样本的74%;现代服务业企业包括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现代商贸、金融、物流、旅游、房地产8个行业,占总样本的26%。
2.企业的性质。本次调查成功样本中,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国有企业占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74%、21%、5%。
3.企业的人员规模。本次调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占总样本的5%;员工人数在500-1000人的企业占6%;员工人数在200-500人的企业占20%;员工人数在100-200人的企业占17%;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占52%。
(二)调查的主要结果
1.企业2012年人才需求计划。
在此次调查中,大部分受访企业表示在2012年将增加招聘人数。根据调查分析结果,72%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人数,28%的企业计划不增加招聘人数。 其中,在计划增加招聘人数的企业中,6%的企业计划招聘员工100人以上;6%的企业计划招聘员工51-100人;44%的企业计划招聘员工10-50人;44%的企业计划招聘员工10人以下。 按行业分析,除旅游业和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业以外,其他各大行业中20%以上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员工50人以上。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中53%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员工50人以上;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中50%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员工50人以上。
2.特殊人才群的需求计划。
(1)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34%的企业计划招聘留学归国人才,66%的企业计划不招聘留学归国人才。按行业分析,物联网与云计算、金融、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及生物医药5个行业对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其次是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及电子信息3个行业。物联网与云计算等5个行业中都有50%以上的企业计划招聘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行业中71%的企业计划招聘海外留学归国人才;金融、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及生物医药行业中计划招聘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企业在该行业中分别占64%、57%、57%、52%。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及电子信息3个行业中计划招聘海外留学归国人才的企业在该行业中分别占40%、37%、36%。
(2)外籍人才。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18%的企业计划招聘外籍人才,82%的企业计划不招聘外籍人才。按行业分析,机械装备、物联网与云计算2个行业对外籍人才的需求较大,其次为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以及软件与服务外包5个行业。机械装备、物联网与云计算2个行业中40%以上的企业都计划招聘外籍人才。其中,机械装备行业中计划招聘外籍人才的企业所占比例达到47%。新能源等5个行业中20%及以上的企业计划招聘外籍人才。
(3)应届大学毕业生。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仍是各大企业的人才需求重点,大部分企业计划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80%的企业计划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20%的企业计划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按行业分析,各行业中计划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比例都达到70%以上。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旅游行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大,计划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91%与90%;其次为新能源、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4个行业,计划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所占比例超过85%。
3.雇佣前景的调查结果。开展雇佣前景调查是为了解未来某一段时间内雇主在增加还是减少员工方面的意向。在进行雇佣前景调查中,通过分析所有被访问对象回答“预计在下一个年度,在您所负责招募的权限范围内,员工总数会有何变化?”这一问题的统计结果得出“净雇佣前景指数”。“净雇佣前景指数”是指所有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期望在下一年度增加员工人数的雇主比例减去期望减少员工人数的雇主比例之差。该指数正数表示大多数雇主预期增聘人手,而负数则表示大多数雇主有意减少雇佣活动。
根据“净雇佣前景指数”的分析结果,2012年,无锡地区招聘预期继续呈现出兴旺的状态,净雇佣前景指数为积极的+66%。在受访的雇主中,72%的雇主表示将在2012年增加员工人数,23%的雇主表示维持现有员工人数,5%的雇主预计将减少员工人数。 按行业分析,所有行业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均在+50%以上,招募前景十分乐观。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招募前景繁盛,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89%、+88%、[+80%]、+80%。
不过,与2011年相比,无锡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在各个行业中显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物联网与云计算、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房地产、生物医药、物流、新材料与新型显示、旅游以及纺织与服装9个行业净雇佣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物流、纺织与服装、电子信息、旅游和房地产行业的涨幅显著,增长态势强劲;软件与服务外包、节能环保、金融、新能源、机械装备以及现代商贸6个行业的净雇佣指数则有不同程度降幅,其中,新能源行业降幅最大,直线下降了23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行业则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紧缺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分析
当前,无锡市正处于以加快转型求突破、以加速调整促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市政府“人才引领发展”的策略引领下,无锡市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繁荣态势,同时,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
1.紧缺专业人才与区域经济建设融合度尚待提高,以尖端技术人才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类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但供给明显不足。
随着以物联网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工作的积极开展,物联网与云计算、软件与服务外包2个行业内超过80%的企业表示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其中,管理咨询类人才、研发设计类人才以及前沿技术类人才最为紧缺。同时,以新材料与新型显示、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4个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严重紧缺适岗高技能人才。此外,以房地产、物流2个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紧缺高级管理人才与专业技能人才。
2.紧缺专业人才的供给与行业发展不同步。
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优化不断催生出新的行业,并产生新的岗位及新的人才需求。但是,人力资源市场未充分发挥人才指导与配置的作用,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不完善,导致人才的供给未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第一,企业与高校之间信息沟通不完全,造成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受访雇主纷纷表示,高校专业设置没有与其行业发展需求同步。高校未能及时地增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如晶体冷加工、第四方物流等紧缺专业人才在本地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零供给现象。第二,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有限,加剧了技能培训课程的滞后性。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与企业实际岗位人才需求相脱节,相关职业培训课程的更新速度跟不上企业实际岗位技能需求变化,导致如程序设计员、软件测试人员、计算机调试维修员、金融工程师、物流师等高技能岗位一直短缺专业技能人才。
3.有效解决紧缺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需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
二 高校教师培训的含义
美国著名研究学者雷德蒙・诺伊认为:“培训就是指领导者组织有计划的任务来帮助职员继续学习,提高其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能力、技能等活动,是实现智力资本用途的必要途径。”欧洲学者乔治・韦斯特认为:“培训工作是为了保证岗位中个体与组织有效率地工作,提高员工技能、工作经验、知识等方面的过程,实质是对员工学习过程的管理。”高校教师培训指的是组织者组织人员参与进行有目的性的知识创造活动,来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三 国内外高校教师培训的现状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一些欧美国家开始相继建立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制度,使其能够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实际行动计划。英国更是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和普通中小学教师一样,都有参加在职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在日本则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进修制度。
在我国国内很多高校学者也就此展开相关研究:骆之强在《走向有效交往的教师培训》中,从专家引领专业教师发展为教师培训研究的视角,详尽论述了教师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的实效培训;唐亚厉在《谈适应教师专业化趋势的高校师资培训》中,论述了对高校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朱燕在《e-learning:网络时代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中,指出了教师培训的与时俱进性、人本性、主体性和过程性,突出网络时代教师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四 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石家庄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队伍现状开展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1.tif>
在所调查的91名高校英语教师中,男教师为14人,仅占15 %,女教师人数占有绝对优势。从年龄结构看呈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英语教师是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体。从教龄结构看,教龄在1~10年的占14%, 11~20年的占55 %,因而高校英语教师培训内容更应该侧重于前沿的教学理念、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职称结构看中级职称的教师占主体,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偏少。从学历层次来看普遍较高,绝大多数都是硕士学位,但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从工作量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周平均工作量都在15节或以上,教学工作量较为繁重,其大部分精力都主要用于备课和上课。
五 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培训模式简单化、片面化和单一化
在对三所高校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展开的调查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培训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吸收大量的、现成的专业知识,以及模仿相关的教学技能从而取得学习的效果。从培训课程来看,绝大多数课程以英语知识灌输为中心,以现成知识的输入为主要内容,把在职英语教师的培训简单地当做一种语言进修,却忽略了教师的其他专业能力,如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综合素养等。从培训方式上来看,形式单一,培训者仍然是教学的中心,缺少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互动,缺少受训者的自主性和主动参与性。
2 培训工作缺乏实效性和社会化意识
从事培训工作的培训者对受训者所在学校的情况缺乏了解,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这就直接导致培训工作缺少实效性,从而致使很多教师失去了对积极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很多培训工作没有把社会生活技能和实践环节及时引进到培训内容中来,因此尽管受训者在培训期间获得了大量的教学理论的输入,但是却缺少学以致用的场所,无法真正及时地实践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并及时地进行反思,以至于结束培训回到学校工作岗位的实践中还是没有大的起色。
3 培训目标缺乏针对性
成功有效的培训应该是要关注到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因为教师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素质基础的不同,就会导致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在对三所高校91名英语教师的调查过程中发现:高达88%的受训教师对很多教师培训的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和明确。再加上不同教师自身的基础和需求不同,因而到底设置什么样的培训课程,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培训更是缺乏清晰的思路。
4 培训机会和时间缺乏足够的保障性
表2 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
<E:\123456\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1(飞腾文件)\后半部分\1t2.tif>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三所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中我们看出,很多中青年英语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就很大,而在培训期间的教学工作任务就需要自己在接受培训之前或之后来弥补,这是造成很多培训教师缺席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经济原因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河北省高校中青年英语教师本身收入并不高,而很多培训是需要自己来承担费用的,这也是部分教师会选择放弃培训的原因之一。
六 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案与建议
1 改变培训模式,更新培训理念
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坚持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将自上而下单一的“浇灌式”培训转变为由下而上“自发主动”的培训方式。高校的培训部门应该深入调查新时期下高等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深入了解不同受训者的不同基础和需求,合理整合资源,从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方式的培训新模式。从培训课程来讲,除了注重不同专业知识的培训之外,要拓宽学科范围,加大复合知识比例,整合课程,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加强学员知识融通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从而改变培训课程的片面化和单一化。从培训形式来讲,一定要改变“灌输讲授”为主的被动输入模式,应该增加各种观摩、实训的互动形式,让受训者能够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
2 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培训工作的社会化意识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构建“自组织”模式的具体框架并制定执行方案,逐步地将“以我为主”的机械模式向“量身定做”的实效模式转换;构建一个职能分明的地方层―高校层―学院层―教研层的培训层级网络。这样就可以克服传统培训的局限性,充分体现其差异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工作的社会化意识,教育科研应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特色和支柱,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3 以教师层次为依托,开展具有明确目标的培训工作
根据高校英语教师不同的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素质基础等方面,来设计和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和课程,将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目标明确化,使不同的培训工作都有清晰的思路,从而满足高校英语教师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组织”评估体系,反馈培训效果。教师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特点在于它的连续性,通过经常性的信息反馈来考察此次培训的有效性。
4 以促进教师的发展完善为动力,健全培训保障机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教育事业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使教师的合法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其次,可以适当压缩培训次数,提高培训效率,,做到“适时”和“适量”,缓减受训教师“工学矛盾”的压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受训教师时间、精力、经费的大量浪费,从而促使教师培训的正常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学校的内部校本教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缩小时空距离,为教师自主运用网上资源学习提供各种便利,同时大力开发学校内部的校本培训资源。
参考文献
[1]崔纪彬.高职院校青年英语教师培训现状的反思与建议[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