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25-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NG Zhao-xia LU Xiao-liang XIE Xin-ming * ZHANG Ju-ming ZHANG Jian-guo
(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main employment problem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Key words pratacultural science;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新建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收农学专业草业方向的本科生,直到2005年才开始招收第1届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目前从毕业的6届学生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从事与该专业无关的工作,造成了人才的错位流失。由于大部分学生并非出于热爱草业而填报志愿,因此进入学校后,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前途和专业没有信心,上课提不起兴趣,存在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其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虽然有部分学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但其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缺乏心理准备,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总体表现为综合素质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这严重减弱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毕业后都想脱离农业,找一份体面、报酬高的职业,以便尽快改变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状况,使其就业期望值过高。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了招生的规模,限制了专业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对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1 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对草业科学专业不感兴趣
多年来,社会一直存在轻农观念,对农业类院校草业科学专业不甚了解,认为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就是种草,而农民田里的草都拔不完,完全没有必要学种草。正是因为社会的误解,直接影响草业科学专业的招生工作,使得广大考生不愿报考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1],成为农业高校草业科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很多就读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带上“草”或“农”的专业与学校都是没有前途的,因而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没有扎扎实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草”或“农”有关的工作,更不愿意投身基层,造成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即使有部分草业科学专业学生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单位,也因为专业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或吃不了苦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草业科学专业是新专业,前几年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专业缺乏特色和系统性,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全面,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3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及社会关系等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1.4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和求职技巧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和锻炼,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1.5 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是目前高校学生就业中的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注重薪酬待遇,选择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就业,关注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和假期要求等方面。
随着城镇绿化、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的建造管理及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需要不同层次的草业科学专业的人才。而这些工作场所大都位于比较偏僻的郊区或农村,环境闭塞,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升职需要时间较长(做到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草坪总监最少需要5年的时间),学生觉得前途渺茫,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工作。
1.6 学生综合素质低
社会适应能力差、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通病。而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应付新的挑战。
社会适应能力差、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是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到高尔夫球场工作几个月后,因不能忍受寂寞和辛苦、不能适应工作环境而辞职转行做其他工作。
2 就业对策
2.1 增强华南农业大学与兄弟院校、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更多的兄弟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经验,为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是加强华南农业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学生交流,开展专业教师研讨。通过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站论坛,为学生与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与教师沟通,也方便已经就业的学生与教师交流[1]。二是聘请一些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使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及时了解草业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三是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科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和突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进行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作适当的调整,取消相互重复的课程,做到精而简,避免学生抱怨整天有上不完的课,产生厌学情绪。
2.2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草业科学专业要求毕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而生产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培养草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提前走向社会,接触更为广泛的专业工作[2]。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教师与外界许多相关单位联系密切,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接触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例如,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参与了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足球场和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足球场等大型赛事的草坪养护工作,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对运动场草坪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实验课、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已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积极地与珠海金湾高尔夫球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顺德君兰高尔夫球场和珠海、广西等地的牧草种植与加工公司协商沟通,以增加草业科学专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2.3 形成具有地域性的专业特色
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科地域特点很明显,不同地区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具有地域特色。草业科学专业基本可划分为草地畜牧业、草地生态、草坪与绿化等专业方向。广东省地处水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亚热带地区,学生的培养除了基础扎实外,要研究课程设置与地域特点的关系、课程设置与全国招生和学生全国就业之间的关系。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设置必须与全国其他院校接轨,有利于学生考取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和全国就业;专业特色课程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中,围绕草坪草、园林绿化、水土保持与环境、高能量密度C4植物4个方面充实课程,如草坪工程学、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与管理、运动场草坪、观赏园艺学、园林草地景观设计、园林制图、水体环境及污染防治、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学、草资源学等[3]。
另外,草业科学专业可以开设经济类选修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通专结合的复合型草业人才,使他们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销售,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就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进高质量、高学历、科班出身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来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草坪建植和管理、草坪工程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现有的教师队伍应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到国内外学校相关专业交流学习、进修;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4]。
2.5 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确定就业方向
华南农业大学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就业论坛等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同时还邀请校友、人力资源专家及心理专家开展求职技巧培训,传授毕业生求职的经验。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方针,认清就业形势,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与方法,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能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5]。
在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时,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需要从正面和侧面了解其就业方向和就业的期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模拟面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受择业期望影响,部分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较为突出。许多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放弃本专业而跨行业工作,甚至宁愿进行“暂缓就业”,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从事草业工作,造成了草业科技人才的错位流失,不利(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6页)
于草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和协助学生就业,促进其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同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研究生,以缓解就业压力。
3 结语
总之,草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草业科学专业的人才,草业科学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需要草业专业的大学生转变观念,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增强综合能力。另外,草业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全面提高草业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智能结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适应当前草业发展的需求[6]。
4 参考文献
[1] 周旭丹.就业压力下农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21-23.
[2] 刘香萍,李国良,杜广明,等.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培养草业应用型人才[J].黑龙江畜牧,2011(4):24-25.
[3] 赵祥,董宽虎.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5):16-17.
审图分类号:F24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03-02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步人了“平民教育”时代。从长远来看,普及高等教育对于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但从近几年的社会现实来观察,高校扩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渐演变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攀升。外部经济的不景气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造成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倒闭数量增多等不利局面。这些来自国内外的不利影响使我国本来就比较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雪上加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后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1.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7年下半年算起,此次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年时间,虽然目前全球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要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尚需时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中国出口严重受阻,据统计,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同比下滑16%。外需萎靡直接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企业倒闭数量增多,岗位需求数量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实施包括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和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意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规避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大学生就业角度来看,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保证了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相对稳定,但从绝对数量来看,大学生当年未就业人数一直在扩大。如表1所示。
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2009两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分别为9.0%、8.7%,而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却从金融危机前的年均约70.8%下降到68%,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未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充分的促进作用。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30万人,为历年毕业人数之最,以去年68%的初次就业率来计算,初次就业人数约为428万人,而待就业人数则达到202万人,绝对数量有趋于扩大的倾向。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将继续成为我国就业难题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方面。
2.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性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非常显著,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的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0.6%,A6.8%、42.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有待提高,因为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通常占到本国GDP的70%以上,其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就业人数比重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为60%~70%。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更强大。据测算,GDP每增加1%,就可安排80万人就业,第三产业每增加1%,可安排130万人就业。而随着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掌握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将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第三产业吸纳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从中可以看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一项长期而迫切的任务。从地区结构来看,长期以来,“孔雀东南飞”是人才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的形象比喻。国家人事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高校毕业生;更有甚者,近些年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吸纳了全国高校一半的大学生。相反,中西部地区往往很难留住大学生。即使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实施过程中出台了若干激励大学生前往中西部就业的政策,但京广沪深等东部沿海城市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严重失衡,人才流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造成某些城市或地区出现相对人才过剩的现象。
3.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水平有待提高。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规模连年上涨,高等教育悄然步人了普及时代。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扩招的背后是市场化的思路在起决定作用。市场化的一个根本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必须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吻合。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似乎过分强调“产业化”发展,强调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而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水平不高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水平不高。某些学科设置老化,部分专业过度扩招,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其二,大学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大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结果导致大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需求,造成就业能力的低下。其三,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指导与就业服务力度不够。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还不能真正有效地做到从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出发,结合学生的性格、专业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这应当是高校就业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高等教育市场化水平的途径之一。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不仅仅是把学生和家庭推向市场了事,更不应当把征收高额学费、兴建大学城视为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标志,而是应当着眼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合理提高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等教育市场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发生作用,可以预见,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地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我们认为应当实施以经济导向为主要措施、精神引导为辅助手段的系统的配套政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投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先就业后择业。这个观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但是,这并不是提倡大学生盲目就业与非理性跳槽,而是要先对自己的个性、特长、专业等进行客观的评价,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在相关的领域Fq寻找自己的第一份职业,这样才能为以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专业不必对口。专业必须对口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但许多大学生总是在抱怨自己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
对口,甚至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宁可失业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其实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学到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必强求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专业对口。其三,小地方也有大发展。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大部分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因为那里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要转变大学生的这种观念就必须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以各种配套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回乡发展、到中小城市发展、到中西部地区发展。此外,新铁饭碗(典型的岗位如政府部门、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岗位)的就业观越来越热,例如,一个公务员岗位通常能吸引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报考,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种新铁饭碗的就业观是否合理值得我们深思。总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需要整合社会舆论宣传、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力量经过长期努力才能有所改观。
2.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保证经济较快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首先,我国积极应对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我国依靠迅速的反应,通过实施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确保我国经济发展以不低于8%的速度运行,预期出现的失业潮也得到有效控制。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2008年、2009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目标为1000万人和900万人,而这两年实际每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113万人、1102万人,完成率分别达到111%和122%。上述两年的大学生初次就业人数则分别达到415万人、428万人,每年初次就业大学生绝对人数略有增长。总的来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有力并且成效显著的。其次,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就业应该纳入经济发展的体系中,并且要成为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倾向。因此,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发展速度应当统筹兼顾就业能力的提高,确保实现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的格局。
3.改善经济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产业结构上看,作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三产业又可分为传统第三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传统第三产业如传统零售业、手工业等对其吸纳的劳动力知识要求不高,因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有限。而现代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对人力资源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我国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一条既能有效吸纳劳动力又能逐步提高我国经济软实力的科学发展之路。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角度来看,我国应该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信息、物流、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与配套行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的平台。从地区经济差异上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而中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区。客观地说,正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了人才配置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使得经济发展长期缺乏人才的支持,形成恶性循环。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必须将物质鼓励与精神支持有效结合。一方面,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利用行政、财政等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流向中西部的人才享受到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物质待遇,保持人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在高校中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共享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总之。引导大学生东中西部地区问合理流动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人手。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才能有效改善人才不合理流动的现状。
4.提高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水平。首先,学科与专业设置应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当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又要根据我国在更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来合理规划各门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从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其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合理规划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第三,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结构性与摩擦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高校有必要探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服务的标准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形成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指导大学生合理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减少因盲目寻找工作带来的损失。
[4] 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
[6]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86.
如今我国大学升学率逐年升高,拥有大学文凭的年轻人比比皆是,面对如此迅猛增长的毕业生数量而言,好的工作岗位自然显得有限,所以毕业生想拿高薪、体面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并且大学培养人才以理论为主,一些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是应届毕业生远远不能达到的。其实,任何一个大学生只要降低工作要求,就能找到工作、成功就业。但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的普通工作,一般很难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于是他们在不愿意将就中继续求职,彷徨前进。所以,大学生要想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那么首先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循序渐进的丰富自身的阅历,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面临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于不成熟而导致,其就业状态和就业心理主要呈现为恶性循环的趋势。例如在求职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就会对自身的能力做出怀疑,产生失落的情绪,变得消极起来;也有一些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由于企业的环境和校园环境差别较大,学生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也可能会出现抵触等负面的工作情绪,并由此而导致工作上出现问题。比如在生活中封闭自己,或者是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等等,严重着还可能会出现危害性较大的心理疾病,导致大学生不能适应正常的工作环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1.就业心态缺乏平衡。在就业问题上,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观念,对待就业问题,没能和自己的学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心理上,亦或者是工作的专业能力上,都缺乏一定的经验,并且在当下这个就业环境中,大学生就业主要考虑的是工作待遇、薪资和环境等内容,忽视了自身工作价值的体现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失业和无业的工作状态,并且其工作也缺乏稳定性。在工作中,一些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缺少相应的社会经验,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目标未能达成而出现沮丧的心理,对未来表现出担忧的情绪。
2.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就业压力空前的环境下,很多大学生没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良好的规划来,只是随从大流的选择工作岗位。在实际的調查中发现,有些学生就出现了结伴的就业现状,并且他们对自己所应聘的岗位,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工作技能存在怎样的差别,大学生也不是十分的清楚,这就导致他们在选择就业时容易出现恐慌的心理。
3.就业的姿态性过高。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十分优越,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抱着高姿态的就业态度。由于在大学校园中,学生的竞争对象都是同龄人,且人际交往的对象也都是和自己年龄相差不远的;但是在社会上进行工作时,大学生所面临的就是各色人等,竞争问题也变得更为多样,如果一味保证高姿态的就业思想,那么反而会产生难以适应的心理落差。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过于重视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无法撇下在校园内养成的高姿态,致使在就业中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在就业问题上,老师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避免学生对就业出现“过高”的期望值,这样才能让学生摆正心态。在这方面的教育中,不妨从两个方面展开心理疏导:其一是在校园中对就业的动态信息进行展示,同时高校也可以聘请那些专业的心理疏导老师,结合就业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就业辅导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式的就业辅导,针对某项具体的专业内容,给予正确的就业指导,例如像美工这个工作岗位,实质上现代美工有着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并且和客户之间有着怎样的沟通交流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帮助学生对自己将要选择的就业岗位树立明确的认识。
2.选择合理的择业目标。大学生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当然,在培训中,老师要对学生的独立意识进行适当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依赖、盲从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学生进行讲述用人单位的用人趋向,争取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具备能够良好就业的状态;同时,在平常的时候,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工作内容,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发挥真正的本领来。
3.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心理,那么高校不妨从两个方卖弄入手。首先是以实训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就业意识,不妨将在校的最后一个学期设定为实训期,利用集体制度的内容,为学生安排工作,这个过渡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应该加强管理,帮助学生明白实训的真正意义,强化自身的就业心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工作,养成爱岗敬业的好习惯;第二,高校应该和校企联合起来建立校园招聘会,这样可以利用学校的环境帮助学生弱化就业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消除,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他们的就业心理进行辅导,争取在校园招聘会上,帮助大学生寻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这个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环境下,大学生应该放低自身的高姿态,对社会上的就业信息进行动态化的掌握,结合实际的专业能力,选择合理的就业岗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自身的就业心态,也要进行积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刘莹.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市场,2014,(05):127-12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们普遍认为提高实践能力、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加就业渠道及提高自身求职技巧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就业困难,希望校方能针对就业求职等方面多多开展一些讲座报告形式的培训,使毕业生们能尽量避免因求职技巧的缺失而丧失工作机会的情况出现。另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31.82%的毕业生认为应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放平心态,不应盲目追求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大要点。
在就专业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问题上,有42.42%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一方面,说明了在校大学生需要积极拓展自我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建议校方针对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开设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通识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能有效拓展专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并没有从本身特长出发,思考自身定位,相反只是在盲目的寻找工作,这样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就业困难,值得大家深思。
总结广大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难问题的看法,首先,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他们未能成功就业是因为缺乏实际技巧和经验,这是影响他们成功就业的一大软肋,可见我们在校学生急需拓展自我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熟练所学知识,这样带来的好处除了能让自己增加获得就业机会的筹码外,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形成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过渡。另一方面,毕业生认为就业人数太多也是阻碍其就业的一大原因,这表明在这个“僧多粥少”的时代,大学生应注重培养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做到除了精通自我专业外,还要懂得发展自我的其他爱好,迎合社会需求,不可一业不专,也不可只专一业。
同学们对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引导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有部分同学建议学校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竞争力加强。也有同学建议学校可以多举行招聘会,为广大同学通过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建议应多举办些以国家有关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有关的讲座,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策,鼓励同学们自主创业,走向国家偏远地区。综上不难得出,采取一些措施,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同学们的就业提供帮助。
针对同学们对就业所采取的态度及所提意见,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第一,当代大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首先要找准定位,调整好心态,期望值不能过高;第二,要加强自己的就业稳定性;第三,不攀比、讲条件,切忌好高骛远,可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以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不要眼高手低。第四,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加强自己的人际沟通和动手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努力寻找机会。
综合调查问卷,与老师的座谈和对同学们进行走访的数据和资料,我们了解到了目前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想法和应对就业问题时学生、学校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大部分同学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就业问题会选择被动的暂时性避开而不是主动地解决。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集中在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却没有降低自己对就业的期望,客观原因体现为企业用工需求量的减少和日渐增长的等待就业人数的增加的矛盾。同时,学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工作方面也有提高的空间。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个人方面,同学们要正确地对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采取主动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回避目前的就业压力。广大同学们应调整好心态,不要对就业期望过高。同时,针对大
一、大二的学生,不仅仅应该清楚目前的就业形势,同时也要在大学期间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发挥特长的同时也不忘抓紧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学校方面,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力度的同时,也不放松对通识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专业知识学的扎实,知识面也得以拓宽。学校可以适当的举办一些与就业相关的专题讲座,帮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相关讯息。例如,一些同国家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政策的讲座,鼓励同学们更多的自主创业或走进偏远地区。也可以多举办一些招聘会,让更多的同学获得更好的就业信息。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多次扩招,但这几年受到我国经济下行的影响,地质行业整体不景气,地质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每年逐步扩张,这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但是高校的扩大招生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而地质类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尤其巨大。中国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国家,其中矿产资源维持了我国过去三十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决定了我国能否在接下来几十年内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解决地质类院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巨大就业问题,无论对保障地质行业健康的发展还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更趋向于多元化。与以前的就业选择相比,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可选择工作越来越多,并不拘泥于本专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1]。他们乐于接受各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以自身综合能力较强的地质类院校的大W毕业生来说,他们的就业选择将会越来越多,就业的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样性。现阶段,大学毕业生有出国、当大学生村干部、进事业单位或私企、考公务员等多种选择。对于家在西部或有志于西部开发的大学生来说,支教下乡、西部计划等都是不错的就业选择。近年来全国开设有地质专业的院校都在扩大招生,导致现阶段的地质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国际矿产品价格的持续萎靡,社会上对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逐年降低。这就造成了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造成了现阶段面临的巨大的就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就业形势也日新月异,但是国内的就业体制改革却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现在的就业体制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势必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2]。大学毕业生从找到工作到开始工作这个阶段要办理十分烦琐的手续,学校对就业程序的过度审批和十分僵化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同时,临近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对自己的定位不清,对以后的工作定位不清,没有主见,受老一辈的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其不能适应新的就业环境,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产生就业难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没有转变自己的观念,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节奏,对就业没有做足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导致难以就业;(2)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社会的就业环境判断失误并且对自己的定位不清,对自身综合能力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盲目地追求高工资且超出自身条件的工作,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就业难的问题。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才能指导自己找到一个合适又满意的工作。
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地方发达有些地方落后,这就导致了西部落后地区的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农村的人才向城里流动、小城市的人才向大城市流动的现状。对于地质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西部偏远落后地区有着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很多毕业生基于对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考量,不愿意去西部偏远地区工作。现实的就业结构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三、高等地质院校就业难的原因
地质专业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工作环境艰苦的专业,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或者只是想在地质类院校取到本科文凭,然后大学毕业后转其他行业。但是专业门槛往往是这部分人的最大掣肘。还有一部分人执着于找一份稳定、轻松、高薪的工作,然而往往大多数单位不能满足这部分人的要求,或者这部分人不能够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最终导致就业难。
在地质类高校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由于大学和高中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在学业上,地质类高校的教师并不会像高中教师那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督促学生读书,而是全靠学生的自觉性去学习。然而有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对自身要求放松了,不再像高中一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读书上,而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这导致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上的“学艺不精”,自身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就业难。
近年来,国家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国际矿产品价格持续萎靡导致大量国内地矿类企业破产或趁行业低谷而升级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地质行业对毕业生人才需求日渐减少,而由于前几年地质类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持续上升,从而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目前整体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个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首先,学校应当在思想教育方面多做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转变以前错误的就业观念,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其次,学校应当与就业单位多联系,积极向就业单位推荐本校优秀的毕业生,尽可能地争取到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四、解决高等地质院校就业难的对策
地质类院校可在新生入学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新生入学时就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学业规划和毕业以后工作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同时对即将毕业的同学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改变自己以前错误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都开设有类似的课程,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这类课程并不是由专业人士来教授,而是让学校内部一些非专业人士来教授。这些现象往往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地质类院校应当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聘请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如何规划人生,指导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目前“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政府也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同时社会上也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风潮,地质类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难题,学校应当转变思路,要认识到就业不如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这一国家战略,帮助毕业生更加了解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并且对毕业生创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政策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奖励。
矿山或偏远地区是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渠道,这是地质类院校专业性质、工作的需要等多重因素所决定的,要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在矿山或偏远地区工作,畅通基层单位或中小型矿业企业到学校招聘的渠道,增加就I渠道,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就容易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真正的人才谁都不会嫌多[3]。因此地质类院校应当抓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同时高等地质院校应当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传统的思维,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组织、交际、管理等自身综合能力,提高高等地质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才是解决当下面临的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途径。
高等地质院校的大学生还应适时创新自身的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的发展能力。学生毕业之前,地质院校应为学生组织一次就业形势分析讲解,聘请相关专家以分享会的形式帮助地质专业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引导地质院校学生将就业单位转向基层或者中小企业,为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与此同时,地质专业教师还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将学生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生活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也会再次探索新的理论知识,进而帮助学生会领悟“先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观念的内涵。
为了促进高等地质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及时、高效解决,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地质知识、加强知识实践,只有教师做到高能力、高素质,学生在实际地质学习中才会受到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相应增强。同时,教师的敬业精神也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就业、正视未来就业问题,减少就业压力及恐惧。此外,地质专业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当时的就业政策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这样教师才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就业指导,进而学生会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庞大。与此同时,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逐步形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1]。大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和自身心理障碍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往往比较脆弱,成为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贫困生的弱势尤为明显。
一、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就业是高校贫困生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直接途径之一,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大部分贫困生自身心理的长期“贫困”,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更显得情绪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2]。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使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资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贷款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大学毕业后“就业难”而引发了“还贷难”,造成了银行“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的错觉,从而引发银行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在城市和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教育回报的希望,“新读书无用论”升温,“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顺口溜。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全社会重知识、重人才的价值理念的形成,而且关乎到整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呢?笔者根据从事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经验,试做以下分析。
(一)外部环境
1.目前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与此同时,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上年增加75万人,加上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
2.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家庭、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
3.求职投入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制作简历费、邮递费、外部形象包装费、电话费、路费、食宿费、门票费等,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使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堪重负,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二)自身影响
1.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就业心态不稳。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紧张、压抑、焦躁的心理情绪,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2.综合素质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贫困生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求在学业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一心只读专业书”,而很少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动手操作等方面能力的不强,影响了自己全面的发展。
3.职业功利取向导致就业范围受限。有些贫困学生家庭将供孩子上大学作为改变家庭状况的一种重要的实益性家庭投资。贫困大学生深受家庭影响,肩负着整个家庭兴衰荣辱的伟大使命,他们在就业时迫切希望通过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往往只选择大中城市收入高的单位,而对边远地区、小城市、基层、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漠不关心,人为的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转贴于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大学生就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个人的因素,又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高等学校及其就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成他们顺利就业。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学校为(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43页)了“抢生源、抓收入、扩地盘”,各类新专业纷纷上马,各种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开足马力加大招生,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迅猛上涨。但一段时间内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这样就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出现了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所以,各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科学的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适时的与社会需求挂钩,与市场挂钩。要不仅仅把学生“招进来”,还要“培养好”,最后“送出去”。高校只有以务实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才能为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创造条件。
(二)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手段深化就业体制改革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制约机制也不健全,因而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欺诈受骗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构筑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首先,在物质方面,国家和各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等制度,尽力保障贫困学生不会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安心学习,同时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从资金上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由于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其次,在政策方面,国家和各高校应当出台相应的帮助贫困生就业的政策。国家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贫困毕业生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就业。最后,在心理方面,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与培训,要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激烈的就业竞争和生活的挑战。
(四)以提升综合素质为途径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能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外,也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爱好和特长等,用人单位通常认为具有社会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能更快适应工作。[4]高校应当予以必要的重视,尽可能的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条件,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影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学校的专业教师资源,通过科学的测评系统,为学生的就业成才明确发展的方向;在班团干部、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学校团委学生会干部以及各社团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相同条件下应当尽量鼓励让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改变偏理论的倾向,相应的增加实践性环节,如实验课、讨论课和见习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贫困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上进行“解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生应当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要给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同时,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国家、社会、高校一同努力,从制度、观念、技术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N].2004-03-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8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趋势,高校毕业生已有资源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数据统计,截止目前,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万,包括未就业的大学生在内,近千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而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从三方面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减少,政府部门人员精简,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大学的扩招,使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只是学历层次,更要求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总体素养。第三是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错估自身能力,就业期望值高,本身能力跟不上,难以客观地选择合适的岗位,对未来就业呈现被动型和随意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
应该从社会整体层面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表面上看可能是扩招政策导致,但事实上大学扩招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扩大受教育面,使更多人能享受到高等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不实行扩招政策,就业问题将更难处理,即使就业也处于低端产业链,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所以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要冷静思考,理性地寻找解决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面临转型
产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高新产业成为当前的新热点。但是制度的变革无法跟经济变革接轨,一些传统产业人才需求量减少。且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这些是当前社会经济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方面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大学生作为高端人才,在就业方面面临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摩擦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结构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在市场的组织尚不完善,用人者与求职者无法做到良好的沟通,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成本加大,局部区域供求失衡。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没有自主择业权,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虽有所宽限,但还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例如户籍管理和签约派遣制度,在录用大学生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限制。
(二)大学生就业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如今的干部意识、白领情结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部分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只看到人才的短期使用价值,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做长期投资。
(三)大学生就业受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要求教育目标的多样化,然而大部分大学都在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大学,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师资团队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影响了教育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大学中,注重老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考察,而我国的老师多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要不断改革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是就业的一大难题
刚毕业的大学生存在多样问题,自生能力差、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责任感、创新意识低、交流能力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却寄希望于大城市、好单位、收入高等职业,不能正视自身能力状况。部分大学生不满足现有的工作,自愿性不就业。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角度来讲,可以将我国的人才市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人才市场,一种是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可以称之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需要专门性的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人才也可称之为专用性人力资本。从高校毕业生个体讲,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会随时间逐渐遗忘,也就是说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不会保值。如果选择低等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专业技能会处于闲置状态。当市场需要发生变化的时候,大学生本身却丧失了专业能力和技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寻找工作长期处于不就业状态,寻找到的岗位报酬会随之减少,付出的隐性价值成本就越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之间的紧密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政府需要多渠道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就业市场,增加就业渠道以及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做积极的工作。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宣传,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党政干部优先选择有基层经验者,或给予主动到边远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补贴和优惠政策。由于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政府要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衔接好求职者和用人者之间的供需问题,扩宽信息渠道,规范人才市场,减少摩擦性矛盾。教育部门及时将每年的不同的专业、地区、学校的在校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公布出来,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
大学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与市场紧密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能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以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调节大学生就业流向,支持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三)学生个人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要树立自主意识和使命意识,强化社会支持意识。自主意识是指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和就业形势,不盲从,有自信,脚踏实地地发展自身事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可以大有作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内容,提高就业可能。结业的先决条件是充分的准备,核心是出色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增强专业性,防止无关知识所占比例过大,以至于降低自己专业岗位能力。
(四)大学生应主动进行学涯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前的职业定位打好基础
职业定位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所做的目标规划。大学生先要了解自我,找准兴趣点、爱好、特长、优势、劣势、能力,才能回答出“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同时分析目标职业的基本要求,分析自己与要求的差距,根据结论衡量目标的利弊得失,并根据现实条件规划达到目标的方案。
应当及早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应该从高中开始设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性地选择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课程。把握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中学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的起点,通过较早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寻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需要从客观和长远的视角把握就业问题的解决办法。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根本解决,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方面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培养人才理念的创新。总之,能够把大学生的个人才能充分应用到相应的社会岗位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更大地优化人力资源成本,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陈莹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8(03).
[2]文丰安.大学生就业择业受挫及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
[3]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08).
[4]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02).
[5]赵宏斌,陈平水.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失业状况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60161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1日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就业体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境。高校学生人数增多、教育质量不高都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高校、社会以及企业的普遍重视,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完善对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一)实现个人发展。大学生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只有融入经济社会之中才能够实现自力更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将个人融入到社会关系总和之中,准确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大学生所选职业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职业岗位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拥有较宽广的发展空间,那么学生会在就业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实现个人发展。
(二)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就业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学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往往会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如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那么新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会大大增加,进而选择高校,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而实现大学生就业需要高校按照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高校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三)促进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直接影响大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高校教育增添了家庭负担,而大学生就业能够有效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发展。同时,我国社会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做保障,而只有大学生实现就业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是政治动荡。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够促进社会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人数增多。大众教育导致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岗位数量变化不大而大学生数量大幅度提升,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用人单位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导致很多在大学表现一般的学生遭到淘汰,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困境。另外,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的就是在一群大学生中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导致很多大学生一直奔波在就业的路途中,却迟迟无法实现就业。大学生人数增多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大学生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结构性困难的特征。结构性困主要指大学生的岗位选择问题。而岗位的选择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联系。高校大学生在我国属于高端人才,但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下降,而我国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却越来越高,导致学生失去了选择自,严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另外,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工作经验,而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很多大学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倾向于大城市的生活,这些学生十分向往一线城市的繁荣,向往一线城市的高工资,却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状况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奉献精神,不愿意到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到偏远地区工作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另外,对于职业岗位来说,很多学生倾向于事业单位或国企,认为在私企工作会被人瞧不起,没有编制、不够稳定的工作会严重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政府方面。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缺乏法律规定。虽然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但这些法律政策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而政府也没有出台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导致大学生就业缺乏政策氛围,面临着巨大困境。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大学生就业也有着深刻影响,政府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导致学生忽视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岗位,一味追逐经济利益。
(二)社会方面。社会环境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我国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就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当前社会环境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首先,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社会需求不合理,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需求日益增强,而社会实施盲目扩招,忽视了大学生培养的规划,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同时,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培养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导致大学生培养只听从于高校和政府的安排,大学生培养工作脱离生活实际,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困境。
(三)高校方面。高校是大学生培养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完善,却忽视了大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同时,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只是向学生介绍就业技巧,学生对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不了解,导致学生出现盲目就业现象。另外,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实现顺利就业。
四、大学生就业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就业制度。首先,政府应积极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完善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改进大学生就业制度,加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注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健全。政府应加强重视高校教育,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对高校教育进行科学规划,指导高校科学设置课程,并提高学生质量;再次,我国应积极建立就业培训制度。我国应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培训,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最后,政府应积极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我国应积极改进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不足,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加快立法进程。我国应积极完善劳动法律和就业法律,加快立法进程,对大学生就业实施法律规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政府应积极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改变高校教学模式,加强高校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规范就业市场。政府应积极规范就业市场,对用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不正当竞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三)改进用人观念。首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其次,实施公平的竞争机制。用人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应改变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采取公平竞争的机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的公平性;最后,开展校企合作。用人单位要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导,提高人才质量。
(四)加强高校教育。首先,注重综合素质教育。高校应加强重视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其次,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最后,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积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积极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实施全过程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提高学生创业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一、前言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个问题,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造成这些因素的具体原因又有那些,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展开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并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客观反映了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再就业方面的各种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求职者本人、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究其本质是适应于不同工作场所需要的通用能力,满足于不同工作场所的共同需要。根据就业能力结构的内涵,就业能力的开发包括就业人格的塑造,社会兼容度的拓展及职业形象的提升三个层次。就业能力的一般结构和实质内涵从根本上说,旨在提高求职竞争优势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首先应该立足于使加入劳动者队伍的每个人都具有动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采取行动,从而使劳动力队伍能够适应就业无边界时代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过,就业能力建设并不是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不能代替其他改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状况的政策措施,而应与之配套进行。就业者的能力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保障自己的优势。
(二)劳动市场里的雇佣歧视问题。
就现阶段的人才市场情况来看,歧视问题不在少数。山东财政学院的黄梓洋在《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的文章中给我们定义了歧视的概念:歧视是指相同的人(事)被不平等地对待或者不同的人(事)受到同等的对待。并进一步说明:“劳动力市场歧视通常有三个来源:其一来源于个体的歧视偏好,由于这种人不喜欢与某些特定人群中的成员打交道而产生的歧视;其二来源于统计性的选择,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体身上引起的歧视;其三来源于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由某种制度、约定俗成形成的歧视。” 我认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1.劳动力市场中的地域歧视;2.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歧视;3.劳动力年龄、性别的歧视;4.在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对农民工的歧视等。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
中国大学分遍及各个城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形成了不同的氛围。大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形成了形形的就业观念。部分大学生向往中国的大城市,像上海、北京、深圳以及沿海等发达城市,部分学生向往国家公务员,部分学生对就业的工资条件等要求不同等。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向往环境好工资高,这样又是瓶颈式就业,无形中又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力。
(四)家庭社会背景。
家庭情况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来自东南大学的周宇和尤一在《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的调查与分析》对家庭背景做了如下解释: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包括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其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家庭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起薪都有着影响,即越高社会阶层的子女获得的工作状况越好,就业的起薪也较高;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家庭背景在子女就业状况中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2005年毕业生中父亲职位为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最高,而父亲职位为农民的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最低,两者的差异不足400元。而当2008毕业生中,父亲职位为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与父亲职位为农民的差距已经扩大到900元以上。这说明家庭背景对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五)人才的输出量大于劳动市场需求量。
有关于2009年的统计表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当年的7月1日,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按照这种情况,我国每一年将有很多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一方面,本科毕业已经是大众化趋势,毕业生走向也必然会是大众化趋势。
(六)大学生面对就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
来自莆田学院的吴振宇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与对策》中说道: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他们中很多人都普遍出现了诸如缺乏自信、紧张焦虑、自暴自弃等等消极的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而且也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见就业的压力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困难的对策
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大学生所遇到的就业问题基本就囊括在了以上六条问题里面。无论如何,就业难是擺在当今大学生面前的不得不迈的坎。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但有技术还要有责任心,团结精神,懂得处事为人。大学生要衡量自身的情况,掌握整体就业动向,规划好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不盲目不跟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国家近几年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刚进入社会当求先工作再来找工作,试着将自己的目标阵地转移到相对落后一点的地方,先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来。也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发展水平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更加专业的操作技能,做到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作为清华大学硕士生,魏华伟有很多机会留在大都市从事更高级的工作。
而更多的本科、大中专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就如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为梦想而努力
初冬的寒风吹不散城市中的人群,7月份刚从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毕业的筱艳在人群中匆匆行走。
“我上的是两年制大专,大二实习时,系主任为我们联系去杭州两岸咖啡西餐厅实习。在那干了半年,可专业一点没用上,我又回来了。”看似温柔的筱艳,骨子里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
然而,同其他城市一样,郑州的就业市场亦不容乐观。在一个又一个招聘会间辗转了几个月的筱艳找到过一份工作:“一个月800元,除了租房、生活外还能剩点,我从不多花一分钱。想起刚回来的那些日子,真是难熬呀!”
原来,筱艳从杭州回到郑州后,因为没收入,刚开始不得不借住在同学那里:“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就更难了。刚开始住在同学那里,我每天都买报纸看招聘广告,然后像赶场似的参加各种招聘会,投了几十份简历。”
在河南人才招聘市场,来自豫东农村2006年毕业的小于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打工经历。
“我读地质专业,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个小工厂里打工,除了医疗保险外,厂里什么都没有给我买。每个月只有不到2000元的工资,除去房租、生活费所剩无几,还要经常被老板骂。”
2008年,带着对前途的迷茫,小于来到了郑州。“我也是想来郑州试试,毕竟离家近点,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招聘会十几个,投了无数份简历,没想到现在求职的人这么多,仅排队入场就花了2个多钟头,里面更是人山人海,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工作?”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面对众多的求职者,小于很是担忧。
现状让人无奈
比起其他农村孩子,筱艳和小于是幸运的。
“我高中以前都是在农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广东打工了。后来,父母有了点积蓄在西峡县城租了间房开始卖水果,又把我接到了城里。他们总是晚上10点以后街上没人了才回家,有的水果如果卖不掉第二天就会烂掉。”筱艳眼望着远方,沉浸在回忆中。
据了解,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供一个孩子读高中,教育支出就要占到整个家庭收入的1/3甚至是1/2,而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几乎相当于全家两三年的收入。供养一个大学生足以让一个原本还殷实的农村家庭陷入艰难境地。
筱艳和小于的家庭,也经历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我爸妈,这些年虽说出来做生意赚了些钱,可家里供养我们兄妹读书的费用,还是像大山一样常年压在父母的肩头。老家的3间破瓦房还是30多年前盖的,早已漏雨,破得不成样子。”
由于上学的巨大开支,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常常早早辍学,像小于这样能进入大学读本科的寥寥无几。
“当年我可是全村第一个本科生,是村里孩子们的榜样。谁家孩子不好好上学了,父母都拿我当正面教材。”小于一脸兴奋地说。
但是,看到眼前的“应聘大军”,小于眼中的光芒马上黯淡了下来:“我家在贫困县,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很不容易,每年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要是他们知道我现在是这种情况,估计村里没人会让孩子考大学了。”
“我也很着急,想多挣钱减轻爸妈的负担。早知道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我中学毕业就跟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出去打工了,我家里情况也会好很多……”
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给家庭、政府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压力。
就业问题,使很多大学毕业生对未来感到迷惑、焦虑,为工作、生活而惶惶不安,高投入、无回报让农民痛哭流涕,人才闲置造成社会财富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而2009年难以预料的经济前景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
2003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迅速由212.2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559万人,2009年将比2008年多出52万人,达611万人。
更多学生读大学的背后,就业难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热潮已于2008年暑假拉开序幕,高温并没有阻挡学子们参加各类招聘会的热情。
而在各类招聘会上,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2008届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中间有近八成是没有工作的,只有一成左右是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想跳槽。这给2009届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2008届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12月10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也表现出经济形势变化加剧就业难度的担忧:“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说,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
“虽然明年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好消息也在不断推出。学生要有到基层和自主创业的信心,此外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这样,即使就业压力增大,也一样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毕业生应放平心态,合理计划,先就业后择业,而不要对工作一味地等待。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首选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王伯庆.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r].北京:麦可思研究院,2010(1).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说,**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又加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所以**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同样也是的。
的确,现在高校毕业生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呢?首先,高校毕业生刚从象牙塔走向社会,自我认知度较低,不能充分融入社会,存在“眼高手低”这一现象。但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往往缺乏的是实际工作经验,而许多用人单位很看重工作经验,这就造成了选择与被选择之间的矛盾。其实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严重缺乏人才,而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矛盾的始发点当然要从大学生和企业说起。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在与现实的对垒中,很显然是后者的胜利,从而导致就业难的局面。从中国整个大的就业环境分析,中国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人才,就是所谓的“蓝领”,而大学生的期望门槛是“白领”一族,这势必导致用人与就业方面的矛盾。
故在“两会”中提到的关于安置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以下措施:第一,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有一定的提升,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转变;第二,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这就从政策层面放宽了就业的门槛,鼓励多吸纳大学生人才,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第三,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也是国务院提倡的以“就业推动学生创业,创业带动社会就业”这样新的就业渠道。
作为天府学院的一名学生,对于就业择业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与我院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