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礼仪的理解

护理礼仪的理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护理礼仪的理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护理礼仪的理解

篇1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34-02

一中医护理与优质护理的特点及区别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士。医生给病人诊治,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炙、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当然,病者的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迸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士的角色。

而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展,病患对医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如果要缓解目前的这种紧张关系,医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仅从概念上理解,中医护理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病患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而优质护理正好能弥补中医护理过程中的不足。

二中医护理与优质护理结合方法实施

1、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的各项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1.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服务礼仪和规范,美化服务形象。规范和统一护理人员的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微笑服务,让护理人员以端庄、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1.2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合理排班,实施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APN排班模式,以层级、均衡、责任和连续为原则,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层级管理,优化排班;根据每位护士的综合素质(如工作经验、技术和知识水平、判断性和预见性能力等),分配难易度不同的病人和数量。

2加强业务学习,深化中医整体护理,促进专业发展

2.1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在病人入院后,对病人心理上、生理上、社会上、精神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医整体护理计划,并实施于临床。

2.2 计划性的培养专科护理骨干。在护士培训计划方面,详细制定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文件书写、护理业务学习等方面的具体培训计划及方案。

3 突显中医特色护理,实施中医辨证施护,与优质护理有机结合。

3.1 辨证施护

以病人为中心,将整体护理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机的结合,对每一位患者实施辨证施护,与医生临床路径相结合,并根据本专科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制定了专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在中医护理常规中,详细的制定了每一个证型的临床表现、施护原则及具体的施护措施,作为临床辨证施护的指引,要求人人掌握并实施于临床工作。

3.2 根据不同的病人,合理实施护理方法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有些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4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为指引,制订并实施健康宣教

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每个科室应根据病患的病情,制订预防疾病和复发的健康指导,中医护理结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三中医护理与优质护理“并轨进行”后的影响

1、从患者角度出发,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管病人,实施床边工作制,将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有机结合,患者认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好用实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2、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业务水平。护士管病人,护士的责任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中医知识及中医护理业务方面的知识,并用之于临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稳步提升。

3、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稳步发展。

通过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的学习并用之于临床,积极推进中医护理的继承创新,使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论

中医护理与优质护理的结合,可以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对于加强中医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对于中医护理来说,我们一定要抓住护理改革的机遇,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清 关丽娟.中医护理特色与存在问题.《现代临床护理》2010(02)

[2]郏群林.浅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体会[J].全科护理,2011,9(4C):10961097

篇2

护理团体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群,护士之间是同事、同志、姐妹关系,相互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维护同行的威信,相互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护士之间在明确分工而又协调一致,本着“患者第一”原则,主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关心彼此的困难和疾苦,主动帮助他人的工作,使整个护理工作处于和谐有序状态,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衣冠整洁

衣冠整洁是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人的容貌是情感传递的途径之一,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护士的自信,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

3语言交往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避免简单生硬、粗鲁、讽刺、侮辱、谩骂性语言,常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别客气,请走好,”等,都能令人感到亲切、融洽、不拘束。护士之间应当多用“帮帮忙好吗?咱们一块去做吧,请教”等。另外使用保密性语言,病人为了治愈疾病将内心不能向别人公开的秘密或隐私告诉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疾病史诊断治疗不应随意泄露,更不应当闲话任意宣扬,对病人保守医密。

4举止端庄

护士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护士举止端庄可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态度热情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和温暖感,在操作中应做到动作轻巧,节奏明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各项正规操作行为,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篇3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2015年5月问我院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们的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2.4±3.5)岁;在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8例,他们的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40.6±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性。

(二)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嘱咐患者静养,保证睡眠,避免大幅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注意饮食和营养搭配。

观察组: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均进行细节护理。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术前细节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疼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担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加探视患者,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术前一天,还应做好腕带标识佩戴及核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在腕带上准确、详细地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床号及手术名称等资料,在入室前经核对无误后,并由交接护士签字后才能室,再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确保无误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2、术中细节护理。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后,以亲和的态度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并安慰患者家属及陪同。术中,护理人员应始终陪护在患者身边,并紧握患者双手,以给予患者支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另外,在术中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严格、认真清点手术器械,以防影响手术进程。在手术过程中,还要指导与协助患者调整,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3、术后细节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擦拭身体,并盖好被褥,注重对患者隐私的保护,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并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以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的情况,并详细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同时做好患者体征变化的记录,并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好有效的防范。另外,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加入到护理工作中,多陪伴与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下床运动,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三)评分方法

①护理质量评分。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能力及生活护理等五大维度,问卷满分为100分,具体评价标准是:①非常满意:得分>86分。②满意:得分在71~85分之间。⑨一般:得分在50~70分之间。④不满意:得分

(四)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比较护理满意度时采用卡方检验,在比较护理质量时采用t检验。采用SPSS13.0为统计学分析软件,当P

二、分析与比较

(一)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为(9.20±0.6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为(5.06±1.40)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二)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在观察组4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5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2例,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0例,满意度为97.92%;在对照组4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0例,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8例,表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7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3例,满意度为79.1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篇4

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直到宋朝成为定制。宋朝统治阶级重视“茶马互市”,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宋朝的边疆安全。

宋朝初年,内地用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这些地区的牧民则将卖马的铜钱渐渐用来铸造兵器,这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宋朝的边疆安全,因此,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来进行物物交换,为了使边贸有序进行,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

茶马贸易对增强民族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宋王朝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2-02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1]。结肠癌一旦发生转移,其生存率较低。伊立替康是近年研发的半合成的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有研究证实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5-FU)/左亚叶酸钙(CF)对结肠癌有显著疗效,2000年美国FDA批准此方案为大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伊立替康+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患者27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岁,均有病理学证据,均有肺转移,合并原发肿瘤局部广泛浸润、腹腔广泛转移、肝、骨、脑转移分别为7、7、15、2、1例,多发转移2例。

1.2治疗方法采用伊立替康(国产艾力)+5-FU+CF方案,给予伊立替康150-180mg/m2,第1天;CF130mg/m2,第1-3天;5-FU400mg/m2静脉滴注,2400mg/m2持续48h静脉滴注。每2周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2结果

1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好转,8例稳定,8例进展,总有效率29.63%。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经过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3护理

3.1心理护理本组均为结肠癌晚期肺转移,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多数已经接受过化疗,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耐心开导,鼓励患者和家属,讲解新方案的疗效、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应对方法,使患者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3.2用药护理配置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现配现用。我科要求穿隔离衣、带口罩、双层手套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滴注时选用中心静脉通道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3.3毒性不良反应护理

3.3.1骨髓抑制护理伊立替康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本组出现白细胞减少18例,占66.67%,血小板减少11例(40.74%),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治疗后好转。出现骨髓抑制后,应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如牙龈出血、皮下淤血等,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避免坚硬食物,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意外碰撞。本组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症状。

3.3.2迟发性腹泻护理迟发性腹泻多发生于给药后24h,发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时间为第5天,严重腹泻可危及生命。患者一旦出现稀便,应立即按医嘱予易蒙停口服治疗。首次口服4mg,之后每2h口服2mg,末次稀便后继续服药12h。因易蒙停有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给予以上治疗仍持续腹泻超过48h者,应停用易蒙停,改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2]。本组出现腹泻6例。持续时间平均10h,单用易蒙停能控制,未出现畏寒发热等不适。

3.3.3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的护理急性胆碱能综合征是伊立替康特有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用药后24h内出现急性腹泻、腹痛、流泪、出汗、唾液分泌过渡、视力模糊等症状。本组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征7例,立即给予阿托品0.25mg皮下注射后症状缓解。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

3.3.4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伊立替康、5-FU均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护理上除了在化疗前、后给予雷莫司琼等止呕药物,还要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纤维少的食物,协助呕吐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使患者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本组发生恶心、呕吐10例,占37.04%,经止吐治疗后好转。4讨论

伊立替康是近十年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联合5-FU+CF双周化疗方案治疗结肠癌肺转移,在客观有效率、延长生命时间等方面都有较好疗效[3]。但其毒性不良反应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本组病例中,发生白细胞减少高达66.67%,但并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反应,通过升白细胞治疗均得到缓解。晚期结肠癌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出现骨髓抑制的几率较高,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时纠正骨髓抑制,以免出现严重的抑制反应而影响化疗,甚至危及生命。另外,伊立替康的特殊不良反应:胆碱能综合征和迟发性腹泻也是护理上需要重点观察的问题。曾有化疗后出现严重腹泻导致死亡的案例[4],因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应严格掌握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方法。用药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配合医生做好预防措施;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监测患者,及时发现毒性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组病例发生胆碱能综合征和腹泻的比率分别为25.92%,22.22%,症状较轻,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均可缓解。我们认为,做好预防措施,严密观测病情,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或减轻毒性不良反应,使化疗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84-4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