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高法治思维

提高法治思维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提高法治思维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提高法治思维

篇1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

法治思维是法治铭记内心、深入灵魂的体现。缺少了法治思维,在权与法之间,领导干部就会迷失方向,跳出法律的框架,滥用、乱用权力。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知法,懂法,才能在做决策、处理问题时主动和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因此,要提高执法人员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事务的能力,第一要务就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使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法治思维方式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是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学习制度,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在法治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信仰、自愿守法和自觉用法,是法律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主动学习宪法和法律,对于职责范围密切相关的法规制度要稔熟于心,知道哪些是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应该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进而为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奠定认知基础。通过强化学习,使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素养,在思想深处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使之成为在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具体工作中指引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基本观念。

(2)是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培训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知识,已经成为了党员干部必备的工作能力之一。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党员干部把对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去,融入到工作和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之中去,从而确立符合法治要求的权力观,确立带头守法、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职责意识,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洽思维,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完善法治环境,通过法治环境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1)是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法制体系。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增长的实际,及时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将群众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升华为制度规定,既要健全实体性制度,又要完善程序性制度,既规定应该怎么做,又明确违反法规处理措施,不断构建完善系统完备、程序严密、规范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

(2)是建设法治文化,营造法制环境。强化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把检查学习和遵守法规制度情况作为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评选依法办事模范人物、宣扬依法办事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使法治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3)是进一步推进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确保每一项决策的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政府的权威,建立多元化的解决社会矛盾、争议、纠纷的机制,健全和完善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各项相关制度,形成良好的法治制度环境,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把依法依规作为一种行动自觉。

三、坚持法治政绩导向,把依法履职水平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篇2

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了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与能力的桥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建立数学思想,掌握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解题时,加强思想分析,寻求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习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有所提高。

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应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粗浅认识。

1.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是无“形”的。在新教材中,我们很少看到这个思想、那个思想的字样,但教材的每一项内容都隐含着若干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渗透在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转化为算术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四则运算转化为算术数四则运算;整数的加减通过同类项的概念转化为有理数加减;异分母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方程组转化为一元方程;复杂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待解决问题转化为已解决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时机和方法。

2.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展现是借助于数学知识、技能这些载体的,离开了具体内容,是无法向学生渗透、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材的每一项内容都渗透着若干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着力反映这些思想。多次渗透,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会。下面以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代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面,具有精确性。形(几何)侧重研究物体形的方面,具有直观性。数和形互相联系,可以用数来反映空间形式,也可以用形来说明数量关系。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代数、几何各自的优势,数形互化,共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

新教材中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是很多的。首先是引入数轴,利用“形”――数轴得出“数”――有理数的一系列概念、性质。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无理数的存在,进一步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最终步入数形结合的更高阶段:坐标系的概念和函数内容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内容及解析几何奠定基础。

数形结合思想还用于更多的内容中,例如,用图形来反映数量关系。在整式乘法(尤其是乘法公式)中给出许多几何图形解释乘法法则、公式;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用各种直线图、圆形图反映相关的数量关系;在统计初步中,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频率分布等内容都体现以形来反映数的关系。教学中,通过图形的直观,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问题,同时学会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在几何内容中,有许多概念是与代数知识紧密联系的,例如面积、周长、高、中线、角、勾股数、黄金分割比等。有许多性质是通过代数知识证明或计算得到的,例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面积等。在涉及图形大小比较的问题中,大多数借助数的比较,化为数量关系进行研究,例如,比较线段、角的大小,在证明它的几何意义之后,都给出数量关系比较的方法。此外,把握图形的位置关系,也是采用一种数形结合的做法,例如,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都是转化为数量关系来表示的。

教学中,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素材,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代数知识时,能充分利用几何意义来理解;在教学几何时,利用有关代数知识去探索,应不失时机地把数和形统一起来,努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在解题中重视思路分析

数学解题实质上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思维训练,要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明确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还要重视思路分析,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在问题类比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训练,解题的回顾总结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4.注重解决问题之前的分析

注重解决问题之前的分析,对于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是有益的。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分析,在分析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尤其是转化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蕴含有的各种思想。

例如: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如下分析。

篇3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是:“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无疑是给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虽然有系统、有操作,但是教材贴近生活不够,教学过程注重传授,知识性讲解多,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为此我们有必要给数学教学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幼儿生活与教育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生活决定着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生活与数学生活化数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它应是一种自然化的渗透学习

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理解,而且解决起来比大人给他们的那些问题容易的多,他们还会感到自然、轻松。所以,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对幼儿进行渗透性、随机性的教育,培养幼儿注意发现、获得、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有效的多。我认为,教师一方面可通过为幼儿提供学习机会,给予物质支持等方式指导幼儿学习数学,例如:在入园的环节上,我们可以设定要求让幼儿自己将生肖花片标记挂上,一个挂钩位置放一个花片标记,感知一一对应,最后通过比较感知挂钩与花片标记的多与少。在进餐环节,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在午点环节,由小朋友轮流当值日生,“数一数你们小组来了几个小朋友?应该拿几个苹果?”或者先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糕点的数量,然后问他们每人有几块,如果再给一块是几块。当幼儿回答正确时,老师就奖励他一块。再如,活动时,可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区,在不同的地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操场上的大型玩具,让幼儿先说一说,再拿起笔动手画一画,这样一来在图形教学中就可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将形体分类,在表面感觉、面的数量、运动方式等活动中形成对形体特点的理解。

另外,教师要敏锐观察幼儿的生活信息,善于捕捉其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数、量、形、时、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关键在于老师要敏于观察,善于捕捉。如:在接待孩子来园时,教师可与孩子闲聊:“你早上在家做了什么?早上起来你高兴吗?昨天晚上你看了动画片了吗?”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谈有意将其生活经验与时间概念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完成时间概念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数理关系,拓展数学思维。

篇4

高校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需要对其性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寻求共识。

一、高校法制教育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的法制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究竟是侧重智育还是德育?是侧重法学知识灌输还是法律素质培养等等诸多问题?人们还没完全明确。尽管教育部在课程设置上把法制教育一直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比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成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有些教师认为法制教育就是法律知识教育,在教学中总是片面追求传授法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法律基础课课时少,内容多,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详略不当,甚至本末倒置,难以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高校法制教育定位

(一)性质定位

当前对法制教育性质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高校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并不是将法制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明确法制教育和法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法学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法律精神,培养起学生的法律意识。但它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法制教育面向的是所有全面发展的公民,而法学教育则是针对专业型的法律人才进行培养。在教育的内容上,法制教育主要培养人们的法律观念,形成良好的素质,而法学教育则是重视培养人的系统法律知识和制度等。

在我国的高校法制教育中,很多的教师都将其性质混淆,将道德与法制之间的本质联系分离,使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产生对立的关系。当前,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一直不断出现,主要原因并不是学生不懂法律知识,而是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所扭曲,学校并没有重视起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当他们丧失了道德的控制之时,就会产生邪恶的想法,使得犯罪事件发生。因此,高校法制教育应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使学生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守法。

(二)目标定位

在高校的法制教育目标定位上,有的人认为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而有的人则认为是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这些法制教育目标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些片面,将法制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混为一谈。这样的教育只是淡村的进行法律知识概念教育,导致学生在课堂教育中根本没有真正的领悟法律知识,同时在法律意识上也得不到强化,使得法制教育课堂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的法制教育课堂应把握住有限的教育时间,明确教育目标,提升教育的效果。

(三)教育内容和方式定位

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将法制教育当做一门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领导对此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上没有做到真正的法制教育融合,教学内容比较知识化、概念化。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对法律缺乏真正的认识,导致学生学法而不懂法,懂法而不守法。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首先在法制教育的教材内容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材中主要是对法律知识的论述,使得教师也很难对内容进行拓展。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欠缺,一部分法制教育的教师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对法律知识自身也很难把握,在教学中自然无法正确的组织教育。而对于教育的方式来说,近年来相关人士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研究,但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网络化的法制教育课堂等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高校法制教育正确的进行定位

(一)正确定位法制教育性质

高校法制教育中应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应牢牢的把握住“德”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将法制教育包括在了政治教育当中,而政治教育则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一部分。此外,我国关于学生的法制教育文件中明确的规定了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内容。因此,高校一定要积极的对法制教育进行改革,重视起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

(二)正确定位法制教育目标

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进行正确的定位,有利于高校的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有助于指导培养方案。当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已经有所提高,但法律素质却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高校法制教育应将重点内容放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对高校的法制教育进行及时的更新,保证与时代接轨,将法律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生的重点。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优秀人才。对此,法制教育的目标定位,就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帮助学生养成而健康的意识。

(三)正确定位法制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而忽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正确的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应培养学生的正_法律观点,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素质。法制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大学法制教育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法律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即使学生记住了这些法律知识,了解了法律条文,但也无法避免学生的犯罪事件发生,因为法律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一旦出现了新的条文和规范,薛恒所学的法律条文就不能再起到作用。因此,在高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上,应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放在首位,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教育。在高校的法制教育方法上,学校应采取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任何的单一教育方式都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理论课中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增加法制教育的有趣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结语:法制教育在高校中是基础性教育,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应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使之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只有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大志,张春龙.高校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4(05):51-55.

篇5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估计自己能够得到时才会努力地去跳,标准太高时他根本不会跳,标准太低当然也不可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一、寻求启发途径,激发学习信心

启发什么?对于中学数学教师来说,我觉得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启发学生。

1.启发热爱数学,积极学好数学。

启发学生热爱数学,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尤为重要。如: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探索,教师做好探求器材的准备和提出探求要求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开动脑筋,集体探求圆柱侧面积求法。学生们探求的一般方法是:

(1)用剪刀沿圆柱一条母线把圆柱形纸筒剪开得到一个矩形,用矩形面积探求圆柱侧面积。

(2)用剪刀沿圆柱一条斜线把圆柱形纸筒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面积探求圆柱侧面积。

特殊方法是:

(1)给圆柱形纸筒表面涂上色彩,让纸筒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在白纸上留下痕迹的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

(2)用透明的胶带纸在圆柱形纸筒侧面由底到顶一圈一圈地贴上去,直到贴满为止,贴上去的胶带纸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2.启发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思维的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启发式教学的开始阶段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而后应逐步培养、引导学生善于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多问些为什么,这样就有可能从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中不断发现问题,养成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思维活动就很容易调动和组织了。例如可以引导他们想:“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折叠五十次比五层楼房还高吗?”

二、巧用启发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那么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呢?一是看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是否聚精会神。二是看情绪,看学生是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争论勇于表达。三是看意志,看学生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时的表现,如果学生对较难的选作题都在认真地做,尽管错误很多,也说明学生已经处于较高度的积极思维状态了。

1.利用提问,进行启发。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知识只有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且富有启发性。

如在教学“正方形的性质”中,先复习矩形、菱形的性质,请学生们填写课前印好的表格,然后提问:你是怎样与矩形、菱形的性质相比较而得出正方形的性质?该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提问后,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分析讨论,经过教师的启发,顺利得出了正方形的性质。

2.由浅入深,进行启发。

思维活跃是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因此要一步步有计划地启发,才能逐步达到积极思维的程度。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提问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作为过渡,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双边活动,突破难点,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3.运用规律,进行启发。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注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注意,而无意注意又可分为有益的无意注意和有害的无意注意。思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在启发思维时应该尽可能地将无意注意特别是有害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个小组的学生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答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老师的答案怎么会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一致呢?“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了很深的印象。

4.运用媒体,进行启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记忆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识与回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效果很好,“保持”得也越长久,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再回忆。

如“平面几何扇形面积计算”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说说扇形是怎样转化成圆形的?学生说以扇形的顶点旋转,微机屏幕马上就出现显示图。(2)说到旋转,微机根据学生所说显示分步图。(3)产生一个旋转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看到了这个旋转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找出这些图形的异、同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揭示公式的内在联系。

这样的教学避免了死记硬背,真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了知识的网络,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又避免了概念的混淆,真正达到了理解概念、巩固知识的目的。

篇6

1.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2.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循序检斤性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突出重点。众所周知,函数概念及其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是重点。如何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呢?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的定义,并指出这是欧拉首先给出的变量定义,,按照这个定义回答下列两个问题是困难的:(1)y=1(x∈R) 是不是函数?(2)y=x 与y= 是不是同一函数?用以上函数的近代定义很容易判断上面两个问题:{1}y=1(x∈R) 是函数,原因是对于实数集R 中的任何一个数x ,按照对应法则“函数值是1”,在R 中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1与它对应,所以说y 是x 的函数。{2} 这两个函数不是同一函数。原因是尽管两个函数的对应对应关系一样,但是前者的定义域是R ,但后者的定义域是除x=0 之外的实数。这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突出重点,既创设了悬念性的情境,又指出了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上的一种对应,还指出了函数的三要素。

3.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如:若函数f(x)=ax2+2ax+1 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 >0且(2a)2-4a<0 ,得出0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了出来,增强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二.以“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思维灵活性。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比较重视集中思维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也是迎接信息时代、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

1.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一题多解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对结论的发散是指确定了已知条件后没有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探究寻找有关结论,并进行求解。

例如:点P在椭圆2x2+y2=1上运动,求定点A(0,2)到动点P的距离|AP|的最大值。

这是一道简单试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AP|的最大值是3。解完这道题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题目变一下,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得出以下的几种变题。变题1:将求|AP|的最大值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2:将椭圆改为双曲线2x2-y2=1,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3:将椭圆改为抛物线y2=2x,结论改为求|AP|的最小值。

变题4:已知点P在椭圆2x2+y2=1上运动,定点A(0,a)(a>0),求|AP|的最大值。

通过一题多变,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递进性;由多题一解,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条件和结论的换位,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由多向探索,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设疑于结尾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网络、电视、广告、杂志等各种媒体,都是以丰富形象的图形语言传递各种信息,读图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时尚,在逐渐改变着人们阅读和思维方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中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纯文本信息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而对形象直观的图形语言却表现出极大的敏感和关注.生动丰富的图形可以直接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视觉注意,通过视觉触动创造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我们应当认识“读图时代”对现代中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形这个特殊的“窗口”,传递教学信息,活化物理图景,增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的自觉性.

2 利用图形表达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

2.1 利用图形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现象的抽象和概括,许多物理概念需要用理想化的图形来表示,如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磁感线的分布图、电路图等,都是利用图形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其中力的示意图、光线、磁感线也是借助几何图形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力的示意图表达了力的方向,利用它可以简洁、快速地进行受力分析;光线代表了光沿直线传播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可以用它形象准确地表达光传播过程中线与面的几何关系;引入磁感线,可以把深奥的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形象直观地画在纸上.虽然这些图线实际并不存在,但它们却表达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最核心要素,是对物理现象的一种科学抽象和概括,是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统一.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力的示意图、光线、磁感线这些模型的物理意义,学会用它们描述物理图景的方法和技能,在运用中体验这些理想化模型的思想和意义,提高运用理想化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利用图形构建物理情景,理解物理规律

在有些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缺乏直接的表象认识,缺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教师可利用图形为学生铺设一个简单易懂的思维平台,用图形构建物理情景,理解物理规律.如功是力学中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跟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没有直接联系,如果结合图1把力F作用下物体运动一段距离s的过程画出来,学生对功的理解就变成了一个具体过程,通过“形”与“意”的结合,实现了从形象思维中概括物理概念的过程,学生很容易明确功是力在一个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功的计算公式W=Fs也就水到渠成了.

2.3 利用图像表达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

物理图像是利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形表达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直观地表达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在图像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又要帮助学生用物理的思想理解函数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教学即是数形结合的典范,也是数理结合的典范.

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描绘图像,理解图中AB、BC、CD所代表的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析实验过程中所隐含的其他物理规律,如代表固态升温过程的AB段和代表液态升温过程的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结合实验过程分析可知,在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但CD段温度上升的要比AB段的慢,说明这种物质液态的吸热本领要比固态的大.

3 利用画图作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图形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远不止用于描绘物理情景,表达物理特征,它的直观性、结构性、数学性、扩展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使图形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还有更多更广的应用价值.

3.1 通过画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良好习惯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正确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是分析运动和力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受力分析要画受力示意图,使物体的受力情况形象直观地跃然纸上,画示意图的过程也是受力分析的过程,正确合理地画好受力示意图是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的体现.教学中要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养成不论难题还是容易题,都要按照“确定研究对象,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其他力的顺序分析受力,同步画出受力示意图”的三个步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亲身体验画受力示意图和分析受力同时进行的意义和作用.

3.2 通过画图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说明画图不仅是一个形象表达,更是一个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画图审题的良好习惯,面对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要学会用示意图把物理过程、状态、条件形象地表达出来,结合示意图寻找物理过程和状态中所隐含的物理规律或数学关系.

例1 一束激光以入射角i=45°照射在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其反射光在固定的竖直墙壁上形成光斑B,如图3所示.如果容器中的液面上升了2 cm,则光斑B将

A.向上移动2 cm B.向下移动2 cm

C.向上移动4 cm D.向上移动3 cm

分析 几何光学的魅力在于几何知识在分析解决光学问题中的巧妙应用,只有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才能更好地分析光线、法线与分界面之间的几何关系.

如图4所示,根据题意画出水面上升前后的反射光线OB和O′B′,设水面上升前的法线与反射光线O′B′的交点为N,由几何关系知OBB′N为平行四边形,分析三角形O′ON知,ON=2×2 cm=4 cm,所以B′B=NO=4 cm.

3.3 在作图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作图能力是物理学习中的基础能力之一,作图不仅是一个思维过程,更是一个技能训练的过程,要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体验严谨、细致的态度对作图的影响.作图题是中考物理的一种题型,虽然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就是粗心大意,作图不规范,实虚线不分,图不达意等.没有良好的习惯,难以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力的示意图、光路图、电路图、磁感线分布图等画法的严格训练,要通过示范、监督、指导,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脱离老师和书本,形成独立运用物理图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展现思维过程

篇8

学生对数学概念、定律、性质、公式、结论的理解,如果停留在表面上,是不会深刻的,只有将有关的基础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其内在的各种特性,使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本质,才能让学生理解它们的概念,把握它们的性质。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圆的实物,让学生思考求圆的周长有哪几种方法— 滚动和绳测两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这两种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接着教师列举实例,说明滚动和绳测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再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让学生通过测量几个圆,终于发现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这样,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便有深刻的理解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提高了学习能力。又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将整数应用题的倍数与分数应用题中的“分率”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如:①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女生有多少人?②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4倍,女生有多少人?③六年级有男生1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

二、重视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些数量关系相似,因而具有相似的解题思维方法。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李师傅计划一月份完成1500个零件。结果前10天就完成计划的40%,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大多数学生列式为①31-1500÷(1500×40%÷10)②方程解,设提前x天完成,列方程得:31-x=1500÷(1500×40%÷10)老师作出肯定评价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工程应用题的思路来解答,学生又列出以下几种方法:①31-1×(40%÷10),②31-(1-40%)÷(40%÷10)-10,③31-10×(1÷40%),④设提前x天完成,列方程:31-x=1÷(40%÷10);老师抓住这个良好时机,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刚才用工程问题的思路,把计划的工作总量当作单位“1”列出来的算式比原来简便多了,你们再想一想能否把实际的工作时间看作单位“1”,列出更简便的算式呢?学生列出最佳算式:31-10÷40% 。这样的练习,沟通了知识的联系,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在思考探索多种解法过程中,经历思维上攻关的困难,实现了思维的变通。同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磨炼了坚韧的学习意志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06-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高校治理现代化”正是为顺应这一时代主题在教育领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实行依法治校,是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要善治必先立良法,立善法于教育,则教育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要求,将法治化治理理念引入高校治理各环节中,使高校运用法治思维推动高校的各项管理,发挥法治在高校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法治在高校治理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法治思维,在高校领域是指领导层在长期分析解决问题时以一种法律逻辑和法律精神的思维模式来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从“人治”到“法治”不仅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从主观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向合法性、权威性和规范性转变的内在要求。高校主体本身对追求平等、遵守规则、维护权利等有着强烈的需求,意味着运用法治思维或法治方式是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最有效的理念或途径。高校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办学主体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规范办学主体部各项治理行为,维护办学主体与师生三方面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浓郁教育环境,其本质就是要让高校治理行为在法律轨道内,对个性为主体的权责利能做出法律规定,确保高校推进治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就是高校进一步完善内外部治理结构与环境、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也正悄然地从传统治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而现代高校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依法治校”。而依法治校就是突出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升高校管理法治化水平,处理好办学主体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学校与师生之间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都迫切需要依法治校作为规范与引领,提升学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由此可见,高校治理现代化不仅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微观方面的师生权利的保护,而且强调和突出治理过程中宏观方面的制度建设。因此,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既要加强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建设,为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提供法治保障,又要健全高校各项体制机制,为维护好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合法权利保驾护航,最终达到教育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化解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中碰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三)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通过法治来保障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并通过法治来保障高校治理结构内部各项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要合理配置这些权利,保障与畅通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进行突破性的改革,都需要在法律法规、大学规章等框架内进行,确保改革的成果得到有效维护,改革的顺利推进得到可靠保障。高校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依法治校,把法治精神与理念渗透到高校治理实践当中、把法治原则与方法贯穿到高校治理过程的每一环节,逐步形成高校各项事业的治理都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治理,切实提高高校治理法治化水平 。由此可见,依法治校与高校治理现代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性,依法治校既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二、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困境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完善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治理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推进,突出地表现在:针对高校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高校内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各项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但是,在依法治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诸多法治困境。

(一)国家法治层面: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与外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传统“象牙塔”式的高校已不复存在,高校治理逐步从与社会隔离的“自治领地”转化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高校治理中,来自政府与社会的介入和限制成为必然趋势,而这种介入和限制需要在依法治校、依章治理的框架下,通过系统共治以增进理解、促进合作。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架构,但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立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法制建设在国家整个法制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不仅在数量上需要增加,在质量上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使教育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可诉性明显增强。目前,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尽管对高等教育的活动进行了规范,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高等教育活动不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育改革进行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后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相适应或者滞后性的事实,必定要求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制度层面:高校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条件。凝聚大学精神与治校理念的大学章程和具体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校内部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准则,是处理高校与社会、政府、市场等外部关系以及高校党委、行政、教学、管理等内部关系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制定了较为系统的章程和规章制度,为高校依法自主k学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回答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但纵观这些内部“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校章程在高等教育法制体系的地位不够明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制定的大学章程只规定了制定依据,且在制定依据的表达上各执己见。由于章程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势必导致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错位或者越位现象,影响高校法治秩序的构建以及师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章程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章程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主要依据,其制定的目的在于形成既“有章可循”又严格“依章治理”的法治局面,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指定的大学章程条款未能真正全面贯彻执行,势必影响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管理者层面:管理者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者既是“依法治校”方略的具体实施主体,又是大学规章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因此,高校管理者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影响高校治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既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又包括管理者法治意识与法治观念水平。换言之,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上,法律素养高的管理者与法律意识淡薄的管理者相比,在法律层面上肯定会更规范与科学。众所周知,在高校行政法制体系内,章程即校内“宪法”,大学校规制定应以学校章程为立法依据,是章程的具体化或细腻化。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管理层法律思维或意识不强,混淆大学章程与校规的定义,因此很多高校存在校规与章程相违背的现象。再者,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根深蒂固,高校治理过程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仍然比较严重,很多高校“轻法治、重人治”的思想仍然存在,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以领导的文件为主导,而不用法律来表达诉求或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权威,这对高校依法治校势必产生消极影响,不仅阻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且制约了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推进。

三、法治导向下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在大力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多重法治困境,制约了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运行。笔者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具体实际,以法治为导向,从高校外部治理环境、内部章程构建、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探究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以建立高校外部治理环境为基础,健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人们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理念整体增强,但自觉主动去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这势必对高校治理现代化产生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我国高校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与多元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校的实现,必然依赖于整个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的实现程度。因此,健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依法治教整体水平,为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必然增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成效。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建设发展是在政府的干预与推动下进行的,高校的办学未能脱离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从而导致高校治理的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行政权力对高校的影响比较深远。尽管我国已初步建成教育法律体系,但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完全与国家法治的整体推进相适应以及不能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与发展需要。因此,制定、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高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迫切需要。

(二)以构建学校内部章程为核心,完善大学制度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把大学章程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高校内部,章程即大学之“宪法”,是大学履行各项工作的最高行动纲领,是高校立规建制的基本依据。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官本位的管理理念,在其影响下高校制定的章程蜕变成行政管理的工具,方便了管理者权力的运行,而忽视了师生利益群体的权利诉求。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法治理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章程的制定必须始终遵循法制统一,必须把充分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与着力规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利运行结合起来,凝练成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高校章程的制定应始终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利益群体的意见,确保师生的意见能充分表达,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在章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遵循章程在高校内部作为“宪法”的主体地位,既要确保章程成为建规立制的基本规范依据,又要发挥章程作为“宪法”的规范引领功能,完善高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高校内部办事、议事等各种运行机制,形成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规范、科学、统一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

(三)以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为重点,提升师生法治思维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高校来说,高校构建法治文化对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师生知法、守法以及提升师生法治思维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灵魂。营造浓郁法治文化氛围,首先必须从师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入手,加大培养力度,把法治精神的培养作为衡量师生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让法治精神渗透到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化于心,外化于高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才能让法治成为师生共同自觉践行的生活准则。其次,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高校教师及其管理者应注重平时法律知识的积累,自觉养成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高校教职工必须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法治教育理念,在对学生法律知识传授中,不断创新授课方法,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再次,不断优化校园法治环境。高校师生处在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熏陶中,对他们法治文化的培养必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因此,一方面,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校园官网、广播、宣传橱窗等媒介的作用,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法治课堂或法治宣传日等平台,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活动,使法治文化氛围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陈立鹏,杨阳.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大学章程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

[2]唐皇凤.构建法治秩序: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8)

[3]胡丹萍,胡慧远.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教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

[4]梁平.迈向现代化的高校治理――《高校现代化治理与运行机制研究》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6(3)

篇10

1 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太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差,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理解感性大于理性,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不听课,或者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信念、观点和态度的过程,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灵感,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是有益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开拓自身认识的新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它具有新异性、价值性和跃迁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突破思维过程的障碍,提出新思路,得出新结论、新成果。但是仅仅求新求异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或个人价值。创新思维的过程一般处于一种非自我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呈现出潜在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愉悦,引发他们的视觉想象,使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过程,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觉得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3.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师生和谐友爱、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并提高他们的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充当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指导、学习策略指导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启发对方。

4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开放思维和逆反思维,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现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1 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职数学体现着抽象思维的鲜明特色,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可以使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和精确,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中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测和推理的探索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明确性、数学结论及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而能够用数学的精确思维和清晰思路来把握和描述现实世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来自客观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起来的数学模型,即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图像加以思考进行的思维,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极高价值和重要意义。高职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比较擅长,往往对于感性的事物较为敏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双向互逆和正反互补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在对事物进行逻辑抽象的同时,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概念、结论及其形成过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特征,抽象出基本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放思维能力的训练

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基础的多解问题,这类问题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解决办法,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他们从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自由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他们联想思维的基础,通过开放思维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类比,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并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逆反思维能力的训练

逆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往往有悖于常理,但是却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运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考虑和分析事物,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篇11

长期以来,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大多枯燥抽象,加之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少,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考试成绩与学生思想实际水平不相符的现象。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不管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借助哪种教学媒介,要想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都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只有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才能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散发出其应有的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1.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只是满足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拓展情感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认知能力,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实际本领,以提升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正确协调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思维的关键。

2.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尽情灌输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某些老师让学生适当发挥一点儿能动性,也仅是昙花一现。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课堂上便会笼罩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发挥当然更无从谈起。所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身心愉悦,当然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3.把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目标思考题,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掌握知识,识记知识,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的主体性思维。首先,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交相作用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会学”。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备好学生,依据教学大纲突出的重难点化繁为简,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要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它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共同参与、积极交往;作为教师,应该鼓励、支持、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的更好解决提出更佳的解决方案。当然,教师也应适时地做一些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探索中获得了新知,提高了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实践环境,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极有益处,同时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所授知识点精选案例,要有的放矢,所选案例应与所学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这既能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也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巧用无意注意,焕发学生的主体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特别是在一堂课的开始和中间,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一要适当运用语言技巧。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语速语调的快慢、强弱、抑扬顿挫等。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乏味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三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选取材料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典型性、时效性强的材料,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唤起无意注意,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思维能力提升。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92―02

在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可从创设兴趣情境,诱发思维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

1 创设兴趣情境,诱发思维。使学生想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促进思维发展,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那么在教学中怎样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想学,乐学的兴趣情境呢?

1.1诱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它往往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需要:

例如:教学“能被2、5和3整除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就说:“现在我们来做猜迷游戏”,同学们听了都很高兴,“不论同学生们说的是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能否被2、5和3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一个个举出越来越大的数,老师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老师回答的结果,此时大家惊奇了。里面到底有什么“决窍”呢?于是老师趁机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迷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会解开这个谜。”一段巧妙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由于动机的内驱力使学生以高度的积极性,急于探索知识的心情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1.2寓知识于故事之中。爱听故事是小学生年龄特点之一。把知识融入故事之中,配上造型新颖、色彩鲜明的课件或欢快的乐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在教学商不变的新课前,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先请听老师讲一个《八戒分桃》的故事”。同学们一听数学课讲故事,都很高兴,一个个睁大了双眼,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一天孙悟空摘了很多桃子,分给猴子们吃,孙悟空说:“分给每只猴子10个,要求吃5天。”猴子们一想!平均每天吃2个,太少了,就叫着:“不够,不够。”孙悟空灵机一动说:“那就分给每只猴子100个桃子吧、要吃50天。”猴子们可高兴了,可再一想,又喊起不够;过了一会,孙悟空又说:“这样吧,分给猴子们1000个桃……”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接着说:“要吃500天,猴子们还是说不够。”学生们都能说下去,表明通过故事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情境。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补充呢?每只猴子分的桃子数增加了,为什么还喊不够呀?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兴趣盎然地进行新的尝试探索,简短的故事,熟悉的人物:有趣的情节,形成了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巧设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产生困惑、产生不满足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障碍,创设问题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油然而生。

例如:在学习角的性质时,老师说:“我在纸上画了一个60°的角,又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50°角,同学们,哪个角最大呀?”有的同学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操场上的那个角大!”一句话引起争论。接着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30。的角,“我要把它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你们说现在老师看到的角是多少度了?”有的学生一算放大10倍,自然是300°了!一句话又引起了一场争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被教师的设疑听吸引。一个热烈讨论,实际测量的自学活动开始了。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2 创设操作情境,引导思维,使学生能学

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把学生带入新的尝试情境。使其在求知欲的驱使下,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兴趣地学习,使知识建立在直观疑悟的基础上。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1)取出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再取出15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2)摆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几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用课件显示学生操什的结果。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学生就会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学生感到公式是自己发现的,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下,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触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的探索引路,为学生的思维导航,使学生能学。

3 创设迁移情境,发展思维,使学生会学

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祈旧冲突,适时加强过渡诱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活、活泼地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而且还能突出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

3.1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创设迁移情境。在教学中,抓住新知识在旧知识的生长点,运用迁移规律,创设尝试情境,使新旧知识有机连接,培养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的能力,达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目的。学习一旦有了这种推理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会学。

3.2抓住知识的转折点,创设迁移情境。数学知识之间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在横向联系中,可抓住知识的转折点,运用迁移规律,创设认知情境。

3.3抓住知识的基本点,创设迁移情境。数学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联,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基本点,运用迁移规律,纵向沟通知识,使不同年级的同一类型知识形成体系,富于规律性,从而掌握新知识。

4 创设类化情境,深化思维,使学生善学

概念形成后,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它,还需通过开阔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概念更加清晰、明确。促使所学新知识纳入知识网络。在思维系统化、条理化基础上进行类化。深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学。

4.1适时总结,深化思维。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小学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各有关知识单元,往往是按照一个个知识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分散编排的,最后展现知识块的全貌。教学时,要全面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程,使前后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先讲小数乘以整数。再讲整数乘以小数,最后小数乘以小数。当讲到最后一部分时教师可连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小数乘法有几个法则?(2)你应该记往哪一法则?(3)为什么只要记住今天讲的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就行了?三言两语,使所学知识串成线。通过这样的总结,深化学生的思维。

4.2巧设练习,深化思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法,智能网络结构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为强化联系,深化记忆,除设计适量的基础题型外,还应抓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变通性设计练习,以引起讨论,在讨论中深化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后,可设计这样的思考题:判断下面各组数否被3整除?每组各有什么特征?

篇13

法治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坚实保障。检察机关应紧紧围绕法治建设目标,以构建公正、为民、高效、权威的检察体系为重点,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检察工作的全过程。法治的基本内涵可总结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服务大局是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当前,检察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检察干警要准确辨析判断时代形势,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预见性。新刑诉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检察干警的执法理念、方式、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法治思维、方式的出世为检察干警提升执法理念、改良执法方式、提高执法能力提供了思想认识上的精神指引。检察干警是检察权的执行主体,整体法治素养的提升将更好的促进检察权的运用。在此,引发思考,何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当前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状况怎样?如何提高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能力?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法治思维、方式的概念

就检察司法领域而言,法治思维是指检察权执行主体在认真学习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法律精神、原理、逻辑和规范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整合、从中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主观思想认识的活动过程。

主要内容有:

第一,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为指导。具体是公权力的行使,无论是决策阶段,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应以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为准则来审视其行为的合法性。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为指导,以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为基础的思维模式。

第二、以权利与义务为分析线索。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因此法律关系即使是权利义务关系。有关公权力决策和实施措施的主要针对对象大多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他们是法律上规定的权利义务主体,而绝非是可任人随意侵犯的客体。法治思维就是对他们权利的绝对尊重、坚决维护和确实保护,而典型的人治思维恰恰是对他们的权利进行漠视、忽视、任意剥夺侵犯。

第三、体现公平正义精神与原则。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价值追求和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法治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和原则,自然法治思维要反映此内在要求。公平正义的主要含义包括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四个方面。自古以来,公平正义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与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

法治思维方式的意义:一是从党的执政历史的全过程来看,体现了治国理念。二是凝聚了深化改革的法治意识,改革的成效是衡量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能力的标尺。三是符合了当下社会管理的需要,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备的首要能力。

二、现阶段检察干警法治思维状况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治实质具有双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1]

司法实践中,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状况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于:

第一,有些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没有树立牢固。认为人治思维更符合中国的社情、国情,办关系案、人情案,觉得法治思维呆板滞缓不现实,迷信“政策办事”,仍受“权大于法”的人治思维的影响。

第二,有些检察干警没有养成从法律角度思考处理问题。沉迷于上级领导的“独断立行”,觉得法治思维人人之平等的价值追求打破等级和权威,减弱自身的执行力,降低自身办事效率。

第三,有些干警将发展放在工作首位,担心当发展与稳定冲突时,运用以强调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会吃亏。更有甚者置国家法律法规、干警纪律于不顾,以身试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一个执法者堕落成一个违法者。典型的就有发生在平南的“10.28”案。

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原因在于:首先,自身从事着法律职业,有一点的法律知识基础,有一丝丝的法律文化底蕴。能很快的进行理论思想学习的吸收。其次,从建国至今的历史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活动过程中,对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与健全的形势背景下,在不断遇到办案工作新情况、新因素和新挑战下,运用法律思维分析、判断、处理问题和指导工作的自觉性有所提高。

三、提高检察干警法治思维能力的措施

提高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能力是全面建设依法治国战略、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检察干警的法治思维能力的措施主要有:

(一)培养法治思维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维的基础,坚定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以宪法为最高的法律规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学会从正义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坚守法治思维的逻辑底线。学会从规范入手,从行为着眼展开法治思维。

(二)学会运用法治方式来处理日常工作

法治方式是指遵循法治思维,充分运用法律精神、原则、规则、逻辑对所遇到的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形成结论,作出决定、加以执行的方法。法治思维决定和支配法治方式,法治方式体现和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思维需要通过法治方式来体现。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成为检察干警“依法办案“和开展检务工作的基本功。在工作中多思考,多调研,深入群众当中去创新工作方法,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愿和心声。从而改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思路。

(三)推广正反典型经验

多渠道了解有关的典型经验,正面的经验起到激励自身作用,反面的经验教训起到震慑警戒自己作用。从法治教育、法治事件中吸取法治思维,如从王立军案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法治思维可以概括为:不讲法治平等原则,重国有轻民营;没有权利尊重意识,重权力轻权利;没有程序正义观念,重实体轻程序;无人权保障理念,重打击轻保护。

四、结语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为中华民族开启了追逐中国梦之法治梦的新的征途。法治思维体现的是宪法、法律至上,民权为重,民主为本。维护司法的公正、独立和权威,以司法力量保障法治思维。检察干警作为一支强有力的司法队伍,其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提升,将强有力的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步伐。我们为此努力的目标,就是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注释: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参考文献:

[1]张穹:当代检察官的职权(N).检察日报。:1999―06―02(3)。

[2]韩大元,刘松山:论我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余辉胜:我国检察权属性应然定位之探讨,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4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