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人们乐衷于用指尖问候,
却懒于面对面交谈;
沉迷于“我分享,
故我在”,
却摆脱不了
独处时的焦虑。
心理学家雪莉·特克
揭示了现代人依赖
社交媒体带来的
孤独症候群,
并引发这样的深刻思考:
我们究竟需要
怎样的沟通方式。
分钟之前我的女儿Rebecca发了一条短信为我加油。 她说:“妈妈,你会震撼全场的!” 我太喜欢这个了,接到这条短信就像得到了她的拥抱。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核心矛盾里。我自己非常喜欢收短信,但却要告诉大家,太多的短信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我的女儿让我想起了这个故事的开端。1996年我第一次在TED演讲的时候Rebecca只有5岁,她就坐在最前排。那时我刚刚写了一本书庆祝我们的网络新生活,而且将要成为《连线》杂志的封面人物。在那些令人陶醉的日子里,我们体验着网络聊天室和在线虚拟社区。我们正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自己,然后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现在让我们快进到2012年,我又重新回到了TED的讲台。我的女儿已经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了。她睡觉都抱着她的手机,其实我也是。我刚刚完成了一本新书,但是这一本却不会让我登上《连线》杂志的封面。那么,这十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仍然为科技而兴奋,但是我相信并且想要向大家说明:我们正在放任科技,它将我们带向歧途。
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在过去的15年间,我一直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影响,并且访问了成百上千的人。我发现我们口袋中那些轻巧的电子设备在心理学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本身。
让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公司的董事会议上发短信或写邮件,网购,浏览脸谱网站——上课时,听报告时,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会议时。父母们在早餐和晚餐时发短信和邮件,孩子们因此抱怨父母对他们不够关注。但是同时这些孩子也很少专心地与彼此相处。人们甚至在葬礼上发短信。我认为:我们需要用别的东西来分散我们的悲伤或者胡思乱想,所以我们需要玩手机。
这样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正在为自己挖陷阱,这个陷阱无疑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和自己的联系,降低我们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我们越来越习惯这种新的“一起独处”的相处方式。人们想要定制他们的生活,想要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之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控制和分配他们的精力。例如你想去参加董事会议,但是只想关注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内容。有人认为这是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对别人隐藏自己,即便我们一直保持着彼此间的联系。
我问人们:“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们回答说:“因为面对面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就是说我们可以删除,可以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我们的整个形象,让它不少也不多,刚刚好。
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自欺欺人。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
人类的关系非常丰富也很复杂,而且需要技巧和精力来处理。我们现在可以用技术使它变简便。在我们做这种简化时,一个很可能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了简便的联系,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这是自欺欺人。
Stephen Colbert问过这样一个让我猝不及防的深刻的问题。他说:“难道那些微小的、简短的、在线交流的片段加在一起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交谈吗?”我的回答是“不能”。以这种小片段的方式交流可能可以收集到那些精心修饰过的信息。想象一下接到女儿那条短信时我有多么高兴。但是那些小片段很难让我们互相了解,真正地理解对方。我们在与彼此交谈的同时也学习着如何同自己交流。所以放弃面对面交谈确实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会损害我们自我反省的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项能力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石。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我所看到的也是人们如此习惯于自欺欺人,逃离真实的交谈,如此习惯于逃向更少更浅的交流,以至于他们几乎越来越希望,躲开别人。
我有一项在疗养院进行的研究,我们专门设计“社会性机器人”来陪伴老人、孩子,甚至我们每个人。一天,我走进疗养院,看到一位失去孩子的妇女正在对着一个小海豹形状的机器人说话。这个机器人看上去像在看她的眼睛,看上去像听得懂她说话。但是那位妇女居然在试图让一个对人类的生活轨迹毫无感受的机器理解她!
我们是如此脆弱,会把伪装的同情和共鸣当作真的。看到这位从机器人的陪伴中寻找安慰的妇女,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技术先进,但是当我退一步来看,我感到自己就在这场完美风暴冰冷无情的中心。我们对于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我相信,原因是技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我们最脆弱的一方面。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并且可以舒服地控制这种联系。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么舒服,也没能很好地控制。
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如今,我们口袋中的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心灵,缘于它们带来了三种让人兴奋的错觉:一,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二,总会有人倾听我们;三,我们永远都不用独自一人。这第三种“我们永远不用独处”的错觉对于我们心理状态的改变是最关键的。当人们独处的时候,即使只有几秒钟,他们也会变得焦虑,恐慌,坐立难安,因而转向那些电子设备。想想人们在排队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它表达着我们的焦虑,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症状——频繁的联系改变着人们对自己的理解。它催生了一种的新的生活方式。
对此最好的描述是,“我分享,故我在”。我们用技术来定义自己——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觉,甚至在我们刚刚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这种“我分享,故我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我们跟别人断了联系,我们就感觉不再是自己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了。所以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己隔绝起来。
为什么联系会导致隔绝呢?原因是没有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可以与外界分离,集中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在独处中你可以找到自己,这样你才能很好地转向别人,与他们形成真正的联系。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并不真正地欣赏别人,而这好像是把他们当作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总和别人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而如果我们不能教会我们的孩子独处,他们只能学会如何体验孤独。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
我们被技术(带来的错觉)迷住了,而且我们就像年轻的恋人一样,害怕说太多话会毁掉浪漫的气氛。数字技术伴随我们长大,所以我们也认为技术已经很成熟。实则不然,它还在起步阶段。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来反思我们应当如何应用它,如何发展它。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抛弃我们的电子设备,我只是建议我们应当与电子设备、与别人、也与自己,建立更加有自我意识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开始改变:把独处当作一件好事,为它留出空间。向你的孩子们说明独处的价值,在家里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例如厨房或者客厅,用于和家人交谈。我们真的需要聆听彼此,包括说的那些无聊的细节。因为正是在我们结巴、迟疑、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最初“家里蹲”并不是“宅”,它们之间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正统御宅族对其他类型的“待在家”都嗤之以鼻,称之为“伪宅”。而现在“宅”的使用已经变得很宽泛了,喜欢“家里蹲”的个体都算得上广义的“宅人”。
打开“宅”世界之门
对待“宅”,我们既不能“妖魔化”地将它归结于社交恐惧和懒惰无能,更不能渲染夸张成一种潮流。打开“宅”世界的大门,“宅人们”多样的“宅”法也尽收眼底――
次元宅――“深陷幻想世界”
群体特征:迷恋动漫、游戏、小说等,忽略现实,追求幻想中的“共感”。
一开始,人们对次元宅存在着比较刻板的印象:颓废、幼稚、神经质、不善交际等。这些标签从何而来?一是普通大众对二元和三元属性的明显区分,对次元宅来说本身就形成了一道“人际阻碍”;加上次元宅对动漫、游戏、影视等的热爱与投入,不免与现实社会认知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交往能力。于是次元宅在挚爱的世界里获得了愉悦,与现实中的人际挫折相比,会更加沉迷虚拟,渐渐回避真实世界。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对深度次元宅而言,“利”是非三元带来的自在和可以掌控的舒适,“害”则是大众的有色眼镜和社交生活不可控带来的焦虑。遗憾的是这样的“趋利避害”,非但没有带来安全,反而筑下一圈护城河,关闭城门,里面的人不进不出。久而久之便成了这样一种状态:次元宅说你们根本不懂我;大众也表示不是很懂你们。其实,多一些接纳,少一点沉迷,何乐而不为呢?
技术宅――“强化创造一切”
群体特征:对互联网或其他技术相当精通,不局限于“家里蹲”,领地涵盖学校、图书馆、公司等。
现代社会对技术宅有两层认识:一层是科技爱好者,拥有超强的技术水平,在“宅”世界中,将技术与现实联结;而另一层是专注于自己技术和知识领域的人,因过分专注而忽略社交,极端“栗子”是油头垢面、衣着邋遢的形象。
在网络上搜索“技术宅”,“逆天”“改变世界”等附加词数不胜数,迷妹更是无数,但他们在现实中交友、恋爱却渺渺,甚至坎坷。这些网络世界的“大神大触”,为何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上遭遇“滑铁卢”?美国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认为,“技术”为技术宅们带来网络上的赞赏和报酬,强化他们对技术的专注,而拙于现实交往则让他们产生焦虑感,萌发想要避开这种感受的念头,“生活交际”就成为负强化,在生活的天平中他们便更加偏向技术,那么之后的发展也就显而易见了。不过正是有了这群乐于奉献的技术宅,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技术宅。我们震撼于他们带来的技术进步,但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勇敢站出来,拙而不怯,获得有温度的赞赏!
纯宅――“充电需求大过天”
群体特征:蹲完沙发蹲电脑桌,蹲完电脑桌进击葛优躺……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类型的宅行为,多出于需要自我的“充电”时间,因为在独处时,才能从他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独处是为了内外的自我整合。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中,“自我、本我、超我”之间趋于利益平衡,个体在“超我”的约束下,满足“本我”追求快乐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当出现新的经历和感受时,这类人会将其投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经认知调整、消化,他们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蓄积力量,再次面对外部世界。
尤其对于内向者而言,大脑神经活动水平本身就高于外向者,刺激过多则容易疲劳,更加需要适当“浅宅”进行平复。当然,适当纯宅无可厚非,培养出不同的兴趣,走出“自我”世界,则是更佳的“充电”!
此外,还有一类虚无宅,也叫“尼特族”(“不上学、不就业,也不接受就业培训”,简称NEET)。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是逃避现实生活的学习、交往、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倾向把从外界感受到的压力在内心世界缓解,容易导致心理障碍。
不做迷失与放逐的小船
幸福是知足,只欣喜于拥有的事物,不恼怒或嫉妒他人拥有的事物;
幸福是发现,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不苛求生活的完美;
幸福是专注,专注于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最简单、重复的劳务也能在专注中找到做事的乐趣;
幸福是智慧的眼睛,能辨别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只在繁荣中发现美好,更能在平凡不堪的事物中发现美好;
幸福是爱,用心的去爱身边所有的人,不求任何回报,能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对任何人都抱有同情与包容之心;
幸福是感恩,感恩自己身边的哪怕一点小事,感谢为我们充饥的食物、感谢为我们保暖的衣物,感谢与我们相伴的人们。
……
幸福还可以扩充的理解为:
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感到孤单,不感到生活的无趣,善于和自己独处,怀着热情和希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众多人相处时,我们通过奉献自己的爱、智慧和幽默,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他也是幸福的;
当处于逆境时,能从逆境中看到光明,并充满期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处于顺境时,能不妄自菲薄,自高自大,仍能平静的看待生活,他也是幸福的;
当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时,能做到泰然处之,不卑不亢,而不恶言相对,冷眼相望,恼人恼几,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喜欢的人相处时,能互相激发生活灵感,寻求安慰,彼此敞开心扉,坦诚以待,他也是幸福的;
当辛苦劳作时,能乐此不疲,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他也是幸福的。
……
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任何事情都有黑白两面,总能看到白色的一面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每天看到事情黑的一面,是生活的悲剧。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77-02
1?引言
绘画是人类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甚至比文字更早出现?早在古代,古人就在陶罐?石壁上发挥创意,尽情创作,抒感?相比起文字,绘画更能作为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的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但绘画是一门世界语言,即使是不同国家的人对一幅画的理解也会有一个理解趋同?
在查阅众多文献中,都纷纷指出“房树人测验”(HTP)属于投射测验,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其给出的操作定义为,房树人测验是给被试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房?树?人的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其心理状况,判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六十年代末,被日本引进,并且推广应用?在实践中,日本学者将房树人各画改为一纸三画形成了简洁有效的统合型HTP测验(Synthetic-House-Tree-Person Tchinique)?[1]
本综述通过从知网上搜索“房树人”在1994年-2013年期间能够得到的60篇文献进行阅读并整理分析,从以下多个方面对房树人的研究以及发展进行论述?
2?研究过程
2.1 房树人的基本假设:
HTP的假设基础主要是投射机制?它重在探讨人的无意识心理特征,按精神分析理论的无意识观点,个人无法单凭自己的意识功能了解到自己的人格特征?如果我们以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受测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意愿?要求?动机?心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其基本的构思是: 认为房屋作为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引起对于家庭及亲人的联想; 树的图画则可反映被试无意识; 人则反映被试的自我形象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形?[2]
2.2研究方式
提供8开白纸一张,HS型普通铅笔数支,橡皮一块?并缓慢像被试独处测验指导语“请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在内的画?要求认真地画?时间不限,允许涂改?”在询问阶段中对绘画特点(如省略?强调或不明之处等) 适当询间,并加以记录?[2]
2.3 研究方向
前文已经提及过,投射性测验主要是在对客体事物进行解释中获得对个体的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个体的病理特征可分为生理病理和心理病理;而从心理健康角度可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个体;从研究角度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等?
在笔者所阅读的60篇文献中,研究中涉及到生理病理的个体就有7篇;研究心理病理的有20篇;而研究心理健康人群的文献约占一半;理论研究有23篇,剩余的37篇中包括了4篇的案例分析外其余的基本为通过大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的文献?另外研究的方向其实较为广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高校新生的心理状况?成年人与儿童对比等等,这些方向都是房树人绘画测验研究的分支?
2.4关注点
笔者认为由于投射性测验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投射性测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前人的研究关注点更集中于验证性和相关性研究?在这60篇文献中,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5],也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房树人绘画特征的关系研究[6],各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涉及?比较多的是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疾病相关的研究以及人格特征与房树人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有对于两个团体的对照比较研究,如严虎(20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7]?
2.5如何搜集材料
主要指研究对象,一般视研究对象而定,如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者其他生理疾病,一般是在特定医院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人格特征的研究则是进行随机抽样研究;对于特定团体研究则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对照组以及对照组的取样问题?
2.6量表选取
在60篇文献中,使用到的量表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选取以及研究目的而定?一般使用到 SCL-90症状量表,SAS,SDS等与心理疾病有关的量表,以及人格特征有关的人格量表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等?
2.7分析方法
可通过房树人评分手册计算得分,再与所使用的量表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或者进行相关分析,必要时进行t检验,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可行性
从文献发表的数量来看,随着近年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房树人测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学者给予一定的关注?房树人的研究尚且属于起步阶段,很多数据与房树人解释分析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HTP特别是综合型HTP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个体从学会画第一笔开始,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让研究人员通过这些画面的整体局部?线条的粗细长短,颜色的轻重等等探究个体的心理特征?对于患者而言,房树人测验可以帮助治疗师察觉到他们的精神病理变化?随着描绘表达的变化,病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就间接地受到了影响,而只要在绘画中具有了这种变化性,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变?所以,该测验作为一种临床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所接受,发挥更大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 谢亚丽.叶秀红,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8(6):250-254
[2] 童辉杰,审视与瞻望: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 (3):81- 88.
[3] 谢亚丽,SHTP测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3):91-94
[4] 陈薪屹,房树人――绘画投射技术基本理论及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124):11-14
[5] 李雪.曹白丹.杨文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统合型房树人绘画测验特征,[J].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2014.4(28):260-267
在情绪分类中,尴尬属于自我意识情绪。与快乐、悲伤、愤怒、害怕这些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不同,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需要一定智力基础,因此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大概在一岁以后。学术界对基本情绪的了解比较成熟和全面,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了解则不够深入。尴尬情绪的研究可以追溯至达尔文,从心理学层面对尴尬情绪进行研究始则于20世纪50年代的Goffman。此后,心理学家逐渐开始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看待,并从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尴尬具有缓和、平息功能,并重点关注尴尬情绪的社交意义,这些研究让人们关注尴尬情绪与亲社会性的联系。
二、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区别
尴尬与羞耻(shame,也有学者译为羞愧)、内疚(guilt)、自豪(pride)同属自我意识情绪(Miller, 1996)。Ekman(1992)提出的情绪分类理论第一次把尴尬作为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情绪来看待。 Keltner 和 Buswell(1997)总结前人研究,提出区分情绪的几个要点:先行事件;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面部表情;生理反应。首先,典型的尴尬先行事件是因为违反社会规范而引发的过度社会暴露,例如身体失衡(比如摔倒),认知缺陷(比如忘记某熟人的名字)等 ,而羞耻和内疚都是由更严重的失败和道德错误引发的(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其次,经验过程和评估过程方面,Tangney(1996)的研究很有代表性,他罗列了31个项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给尴尬、羞耻、内疚打分,结果发现尴尬有别于羞耻和内疚。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旁观者对尴尬和羞耻的反应也是不同的(Tangney et al., 1996)。
再者,关于尴尬的面部表情。在不同的尴尬情境下,人类的尴尬反应均包括回避凝视,眼神位置变换,微笑的控制和压抑,头部向下及两侧运动,用手紧张地触碰面部和紧张地笑(Keltner&Buswell,1997)。尴尬的微笑是非杜氏微笑(non-Duchenne smile)――不真实的笑,是人们刻意摆出的。这种独特的微笑作为情绪线索,能够让人们区分出尴尬、快乐和羞耻。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尴尬与羞耻、内疚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反倒是羞耻与内疚有着许多相似之处(Menesini & Camodeca, 2008; Lewis, 2008)。鉴于以上这些发现,后来的研究者逐渐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区分羞耻与内疚情绪上,尴尬则被视为与此二者有些距离的“近亲”。
三、尴尬的亲社会意义研究
近几年,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尴尬的亲社会意义,认为尴尬这种“自我意识情绪”具有社会交往剂的作用。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采用如下定义:亲社会行为指关心他人利益,以及避免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Simpson & Willer,2008)。这个定义不以外显的行动为衡量亲社会的标准,而是以行事动机和目的为衡量标准。由此,亲社会行为不仅仅是指做出利他的行为,也包括按照规则行事、自觉避免可能冒犯他人的行为(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照顾他人的情绪和想法,适当的顺从甚至服从等等。尴尬、羞耻和内疚不仅是“自我意识情绪”,也是“他人意识情绪”(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人们之所以体会到这些情绪,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他人的评价之下。对于尴尬,还意味着明白自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他人评价的焦点。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尤其是知道他人的评估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是避免伤害他人、展现亲社会特质的前提。
1、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
早在1956年Goffman开始有关尴尬的研究时,就增对尴尬进行过功能上的分析,他认为尴尬有助于社交相遇的顺利进行。从这一视角看,尴尬不只是避免不愉快体验,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研究发现,尴尬同脸红一样,是一种具有缓和功能的情绪,能够平息社会越轨行为(Dijk,de Jong& Peters, 2009; Dijk,Koenig,Ketelaar& de Jong,2011; Feinberg,Willer&Keltner,2011)。这种观点暗含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其核心是把尴尬看成关乎生存与社会适应的进化结果:作用是恢复社会越轨所破坏的关系(Keltner&Buswell,1997)。与之类似,Harris(2006)提出尴尬的三种功能:平息冒犯,防止再次侵害以及促进尴尬者修复社交失误。
有心理学家从进化的角度提出,非人类物种的顺从表现,比如露出牙齿,低下头上下摆动,以及顺从的咕哝(Keltner&Buswell,1997)与尴尬类似。动物的顺从行为,意味着被迫将自己的利益出让给其他个体;尴尬或许略有不同,它是想告诉别人:我明白自己的不小心有可能侵害到他人的利益,并对这种不小心表示抱歉,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尴尬代表着对他人利益和社会规范的觉知,知道个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侵害到他人。当个体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没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尴尬情绪就会出现。从避免侵害他人这一点来说,尴尬具有亲社会意义。
Feinberg,Willer和Keltner(201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尴尬的亲社会性功能,这也是对尴尬平息、缓和功能的总结。他们为检验尴尬的亲社会性设计了5个实验,在其中的一个实验中,他们筛选出高尴尬和低尴尬被试讲述自己尴尬经历,并录制下来。然后找来94名被试观看录像并为录像中人物的亲社会特质(如慷慨、合作、有,道德、遵守规定和社会规范、值得信任)和反社会特质(支配的狡猾的自私的不能信任的)打分。结果发现,被试认为高尴尬被试更具有亲社会特质,低尴尬被试更具有反社会特质。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人物照片为研究材料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尴尬表情甚至能影响观察者的行为:比起呈现中性表情和自尊表情的互动对象,人们愿意把更多的资源分给尴尬的人,也认为这些人更值得信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尴尬是亲社会功能的推断,也支持了尴尬是信任与合作行为的诱导因素的观点。
2、特殊群体的尴尬情绪与亲社会表现
有学者将尴尬研究扩展到一些特殊群体,例如自闭症群体和婴幼儿群体。对婴儿和儿童的尴尬研究能够大概勾勒出尴尬情绪的发展过程,尴尬情绪可能是最早出现的自我意识情绪,大概出现在15~24个月(Lewis, 2008),且性别差异显著,女孩通常比男孩能更好地识别情绪。18~24个月的婴儿在某些情境下(例如,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被过分夸奖或者被要求唱歌跳舞)会表现出垂下头、双手捂脸、难为情的表现(Lewis, 2008)。5岁以后,大多数儿童产生尴尬情绪,且性别差异消失。4~5岁的儿童能够识别和理解尴尬情绪,但是用语言对尴尬进行表达要等到8~9岁才能实现。
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尴尬情绪需要将自身或他人行为与个体内化的文化准则 、规范和目标进行比较的能力(范李敏,2013)。年龄较小的婴儿还不能内化道德规范和准则,他们的所做所想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在缺少尴尬情绪的同时,他们也缺少利他、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王昱文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能力与其亲社会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王昱文,王振宏, 刘建君,2011),范李敏的研究表明,尴尬情绪的激发对小学儿童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体验到尴尬情绪的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这或许能从侧面说明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联系。
关于自闭症群体,有研究表明,高功能自闭症(HFA)/自闭症(AS)儿童的情绪概念相对完整,他们具有识别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等非自我意识情绪的能力(Capps et al., 1992)。自闭症儿童能否识别自我意识情绪,研究者们对此存有疑问。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推断和观点采择能力有限,可能在感受自我意识情绪方面存在问题(Capps et al., 1992)。还有学者认为,自闭症儿童只会在社交违规明确地引起了他们注意的前提下,才能感受自我意识情绪(Kasari,Chamberlain&Bauminger, 2001)。给8-15岁的自闭症儿童呈现尴尬和羞耻的照片,结果表明,HFA/AS儿童的问题不是无法区分尴尬和羞耻,而是不明白这两种情绪的意义。他们常常把尴尬描述成“高兴”,而把羞耻描述成“困乏”。
四、小结与展望
尴尬情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它的亲社会意义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尴尬的缓和、平息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社交损失,善于表达尴尬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和社会资源,被认为具有更多的亲社会特质;那些感受到更多尴尬情绪并且表露出更多尴尬行为的个体,不仅可以展现更多的值得信任、亲社会的态度,而且他们还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合作。另一方面,自闭症群体、婴幼儿群体、反社会人格者等亲社会功能不完善的人群,在尴尬情绪的表达和识别上也存在困难,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是,尴尬情绪亲社会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尚处于理论验证阶段。通过梳理该领域的已有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1、研究方法的扩展
回顾过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在尴尬情绪亲社会性领域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大多采用让被试观察表情图片(包括尴尬表情和与之配对的其他表情),然后给图片人物的亲社会/反社会特质打分的模式。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不能避免被试打分的主观性,而且由于被试识别尴尬表情的能力不同,研究结果可能因所选被试的不同而改变。针对这一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尴尬情绪与亲社会之间的内隐联想测验,Feinberg等人曾预想过这种前景,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将其变为现实。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在秋冬季节,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平时多出大约10%。其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且多为中年人。按照定义,所谓的季节影响的精神紊乱(SAD,SeasonalAffectiveDisorder)就是受季节影响的精神疾病。一般来说,北半球这种季节性的抑郁症在10月至11月开始发作,3月至4月结束。大多数病人发展成非典型抑郁症状,如嗜好甜食,体重增加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症状,如持续疲乏,喜欢独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容易激动等等。SAD的发生和精神、社会压力无关,过了发病季节症状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维也纳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中欧国家大约有13%的人口患有轻度的SAD,4%的人口患有严重的SAD。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98
1孤独的概念
11孤独的本义
字典上对“孤”、“独”的定义:孤(gū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单独:孤单;古同“辜”,辜负。独(dú):单一,只有一个:独唱;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孤独:独自一个人;孤单:~的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他感到很~。
12 心理学中的孤独
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对一个群体产生很强的热爱感情,进而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当一个人被别人排除在外的时候,他就会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赖感而出现不满足的情绪,这种迫切的满足感即为孤单的体F。其实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本身就会表现出孤单的状态,这是来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13笔者理解的孤独
孤:凸出的,孤立的,没有同类与之相关,相伴,相随,相拥,相比的。如,大海中的孤舟,远处的灯塔,沙漠中的绿洲,掉队的孤雁。
独,单一,唯一。强调数量上的“1”,与“多”相对。
“孤”“独”两个字连起来延续了字的本义但又不同,将字的本义限定了范围,仅使用于人或可以拟人化的东西。人又分人体和人的思想,用于人体时强调“单个,独自一人;孤单:~的老人”;用于人的思想是孤独的最大意涵,其意思更接近于心理学的定义,属于思维、情绪等意识范畴。鉴于此,出现“孤独”的必要条件应该是:①人(其他动物如雁也可能落单,但它们是否也有孤独感不知道,自认为是高等动物且认为地球上只有自己才有思维的人类认为它们没有)。②具有思想。处于脑昏迷状态、严重植物人、刚出生的婴儿应该没有孤独感。③在思想的进行时、状态中。人睡着时除非梦见自己怎么孤独,否则,应没有孤独感。④认为或感觉自己孤独。思想中的人并非都觉得孤独,只有少数人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环境、特定状态下才会感到孤独。
2大学生的孤独
孤独是人类处境的基本特征,从辩证法的角度说,孤独是绝对的,不孤独是相对的,两者辩证统一。也就是说,满足孤独必要条件的人都会感到孤独。而本文主要关注的人群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孤独本质上和其他人没有区别,都有人类的共性和作为人类一员的个体的个性。大学生作为一类人或一个群体又有其特点。
笔者不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大学生代表了全球或全国的所有大学生,但这些人应该具有大学生的共性,他们中孤独的现象也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大学生孤独感的表现多样,这里简单说几种。
(1) 孤立无助。这种感觉在大学一年级表现最为突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远离父母,刚开学的前几天有不少同学甚至觉得这回可逃离了妈妈的唠叨、父亲的责骂,但没过多久,也许是同学间还没有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彼此还比较陌生,就会觉得许多事情不方便,自己解决起来困难,没有人帮忙,于是就开始想念过去在家时的好处,开始想念父母。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生病了,此时尤其觉得无助,虽说同学间也有相互关心,但并不能也不好意思全指望同学,吃饭、穿衣、去医务室甚至上厕所都成问题,孤独感瞬间爆发。
(2)自卑。许多人都有自卑的心理。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比较优秀的,但实际上他们同样有自卑心理甚至其自卑感可能不亚于没有考上大学的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中。男学生会因自己家境不好、身体不强壮、不善言谈、某些方面不如人等而自卑。女同学自卑除了前述男同学的原因外,还可能会因自己不漂亮等身体条件而自卑。
(3)羞怯与孤僻。相当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总有羞怯感。这主要是因为她们有着悲观的归因方式,即具有强烈的自责感和恐惧感,往往觉得自己的身体或思想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甚至是肮脏的。与人交往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形象,一定要把自己的“缺陷”隐藏好,不能有哪怕是半点儿被别人看到、察觉到甚至是想到的机会。自己觉得自己很笨,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凡此种种,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成了潜意识的东西,成了合情合理的存在。因为羞怯阻碍了人际沟通,沟通的不畅打击了并继续打击着沟通的信心,因而更羞怯于沟通,如此恶性循环,越来越难以启口。到后来干脆不沟通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孤僻了。当然,孤僻也有另外一种表现,这种人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完美的,和别人沟通时有“君临天下”的感觉,不想、不愿、不屑于和人沟通,于是没人愿意理他,他真成了孤家寡人。就本质而言,前者属于不自信,而后者是自信过了头。
(4)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是在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其实他们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打不起精神或者不感兴趣。本来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况且学习是无止境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但他(她)就是不想学,久而久之,也学不进去,越学不进去越不想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再遇上学习内容前后有关联的课程如高数、物理等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就有大量的时间无事可做,睡觉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聊天也不错,但天天在一起的同学聊多了也就没什么可聊的了,于是上网就成了不二选择,网上世界丰富多彩,可以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更可以不影响身边人也不被身边人影响,沉浸其中那真是别有洞天,无限自由。不过,上网一般需要固定场所,固定地点,于是过去的网吧、今天的寝室处处都是大学生的身影,不仅如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上网已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于是,“低头族”茁壮成长,呈现惊人的现象。不能说大学生上网从不为了学习,但可以肯定90%以上的时候不是为了学习。如果说他们什么都没干,实在是冤枉了他们,但从学习、完成学业的角度说,他们确实是无所事事。
心理韧性,源于早期心理学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而不脆弱的儿童。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
美国文化传统词典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从疾病、抑郁、变化或不幸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恢复正常的能力;是一种物质特性,即在被弯折、拉长或压迫后恢复其初始形状或位置的能力;弹性。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GailWagnild总结:心理韧性意味着内在力量、能力、乐观、灵活以及面临逆境时有效应对的能力。李海垒等总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tD理韧性,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胡月琴等认为,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①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②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③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都应归人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心理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睹。心理韧性因情景、时问、年龄以及生活环境而水平不同。心理韧性也可理解为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起初,心理韧性原本是指人格特征,而近年来,更多地将其重新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可变过程。葛秀杰等认为,心理韧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积极因素和过程。这样以心理韧性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发展,实施干预后结果的实验性研究都得以认可。心理韧性的概念虽然多年来已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但在护理行业,也只是近十几年才开始意识到心理韧性在不同临床护理领域的潜在价值.
2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心理韧性。多数研究者选择多种尺度和工具,包括自尊、道德品行、生活满意度、从属感等。Wagnild&Young于1993年发表的韧性测量量表RS已经作为有效可信的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心理韧性的五项基本特征:毅力、镇定、人生有意义、自立自信和独立自由的品性是Rs的概念基础?.此外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ISC、Friborg编制的RSA也影响很广。CD—RISC来自于临床治疗,包括25个项目,涉及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感、精神信仰5个因素。RSA包括43个项目,主要测量个体面对应激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家庭和谐度、社会支持、个人组织性5个因素.
3研究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背景及意义
3.1背景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地理性限制的区域内同时协作工作的人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手术室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发生人际冲突。冲突的程度从小的争议、观点的不同、性格不合,到明显的敌视对抗,甚至身体对抗。 3.2意义
3.2.1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习得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和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时应变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反过来说,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岗离职。
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如何习得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3.2.2指导手术室护士遴选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Marie总结6位研究者的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其中,前四项6位研究者均认可。而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研究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可以在遴选手术室护士、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
4.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T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这一点并未被很多人认可。
但不少研究已显示这些个人特征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Moore等通过对小样本研究发现,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易感性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年纪较大的护士(>50岁)压力水平最低,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另外一些相似的护理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一些研究者测量了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护士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护士年龄与工作满意和稳定心态显着相关。
也说明年纪较大的护士倾向于稳定,因为他们已经对服务机构有了承诺。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反驳这一观点。Adams等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与工作满意水平没有相关性。
4.2续聘计划
计划继续受雇是护士留下来的重要标志,可能与心理韧性有关,表明护士具有在临床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就护士工作年限、教育水平与继续受雇的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相冲突的研究结果。Chan等在一个114名新加坡护士的小样本随意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年限长和教育水平高的护士倾向于继续雇佣关系。而Shields等对英国护士大样本概率抽样研究表明计划离开、教育水平与雇用期限相关,研究认为较高学历的护士比低学历者更有职业灵活性。
因为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不同,Adams等和Shields等的结果更易接受。研究测量个人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多。
而且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反映了不一致性。测量老人心理韧性的研究推测年龄的增加与高水平心理韧性没关系。相反,Leipert等和Bowman等“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发展与年龄相关。样本量、抽样方法、研究方法可能是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这些不一致提醒将来的护理研究去调查这些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预见性效果。为描述和测量个人特征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Brigid等对澳大利亚手术室协会成员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应用CD—RISC心理韧性测量表测量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量化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因素预测护士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个人特征中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但是该研究同时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其研究也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但这是目前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Waller提出,当个体遭受逆境挑战时,他们经常变得更强大,未知的、潜在的能力被激发使之能够克服逆境。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4.3其他因素
研究者证实15J,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觉得人生有意义、具有平和的性情、自强、有恒心毅力以及能够独处;社会家庭的支持、与社会家庭的密切关系、内在精神力量、自我价值、同情心等有助于个体韧性的提高。这些对所有人共性的保护因素自然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保护因素。另外,手术室护士的其他个人特征,如婚姻状况、工作经历也可能是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Brigid揭示,心理韧性是人生中任何阶段都能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非生来具有的人格特征。而且,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和经验协同作用的基础上的。适应性强的个体认为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概念、希望和成功应对。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一、引言
初一是小学升入初中的转折点,学生面临着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从比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再加上刚刚告别了熟悉的小学生活、熟悉的老师和熟悉的交际圈,走进中学校园,难免有很多不适应,期待、迷茫和困惑,面临着家庭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家庭方面加强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做好他们的心理调适工作,对他们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发展智力,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顺利地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心理韧性的内涵及及发展
心理韧性(resilience),原是物理学的概念,后来被借用到心理学领域当中。“resilience”有多种译法,如“回复力”“强韧性”“复原性”(台湾学者)“抗逆性”(香港学者)“心理韧性”(大陆学者)“弹性”“适应行为”等等。早期探索阶段,有学者Turner 认为,心理韧性是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帮助个人对抗困难、面对逆境,以及以一种健康的感觉持续的过有功能的生活,这种能力能让个体克服各种厄运的挑战[1]。随后,许多学者将心理韧性与积极心理学结合起来,如美国心理学会就将心理韧性视为一种在遭受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巨大的压力时,仍旧可以适应很好的能力。
总的来说,学者对心理韧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李海垒(2006)总结研究大量文献资料,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1)品质性定义是指个体的某些人格特质或者能力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能够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从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外界变化和突境的能力。(2)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心理韧性是面对压力和逆境等,而期望生活事件与保护因子相互作用。例如:心理韧性指在个体经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时,个体能够迅速恢复,并且能够主动应对,成功应对的过程。(3)结果性定义是把心理韧性看做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 例如:在个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仍然能够积极乐观,个体迅速恢复适应,发展良好。[3]
2.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4],早期研究中,林磊、董奇等采用聚类分析法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黄河清则分为溺爱型、纵容型、专断型和民主型[6];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三种: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7],笔者则着重讨论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分析。
三、家庭宽容型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1.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
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家长乐于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充分尊重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培养兴趣爱好,家长与孩子相处融洽、经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并且孩子犯错时,家长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为主。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积极给与支持与帮助,例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都可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2.初一年级学生在初小衔接时心理发展特征
初一年级是青春期的开始,是个体身心开始全盛发育的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会有更多的期待,而相对的,也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就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了小学时轻松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伙伴圈子,进入到发展空间更大的初中,面对学科的增多,课时的增长,学科内容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们没有掌握一套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很容易就造成困扰;而面对崭新的人际关系,怎么样才能成功的融入到新的圈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不小的挑战。在家庭方面,如果个体在家庭中得不到安全感,那么就会加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个体很难在负性生活事件中恢复过来,适应性会比较差。
与初一相比,高三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临着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升学择业、交友恋爱等一系列重大人生课题[8],但是已经历过初一、高一的适应性挑战,高三的学生没有崭新人际关系的挑战,在学业方面也已适应,遇到困难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自我调节。而初一的学生还处在懵懂时期,在遇到困难时自我调节能力很差,所以更加需要外界的正面引导。
3.影响分析
3.1重要性
Hunter 等人提出了心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把心理韧性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心理韧性仅具有生存功能,如暴力、挑衅、侵犯、行为等;中层次的心理韧性具有防御功能,如离群、冷漠、不与人接触等,这时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高层次的心理韧性积极向上,如灵活性、选择性的保持距离、自尊、信任他人、社交行表现良好等。只有少数人天生就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其余大多数人则是具有复原的潜能。在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环境中,父母会教孩子很好地发挥和利用这种潜能,教会孩子如何抗压,帮助孩子如何发展高层次的心理韧性,快速适应周围的变化,从挫折中反弹,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如果子女处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的家庭, 并从他们的家庭中获得安全感, 将使他们顺利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反之子女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取决于父母的感情、思想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9]
(1)利用孩子已知情绪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初一的孩子在遭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 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利用亲子间的依赖关系,充分了解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进行积极引导,好静的孩子给予独处的时间来释放压力,外向的孩子则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使孩子获得从逆境中成长的经验,迅速恢复,成功应对挫折。
(2)培养孩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有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会提升复原能力,发展更高级别的心理韧性。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宽容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这种正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个人的认知能力,使孩子锻炼解决问题的技巧并慢慢形成自动化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最终从困难中反弹。
(3)给予孩子积极期望的力量。积极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可以帮助事情的解决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遭遇挫折,父母在宽容的教养方式下可以使他们充满乐观向上的心态,想象出自己所期望的一个状况,用这种方式引导和激励自己来采取针对性措施,这会增加孩子的反弹机会,从挫折中增强心理韧性,从而做的比以往更好,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失败者。
(4)榜样的力量。挑战逆境的故事可以催人奋进,有着高强度心理韧性的人会把每一次挫折看成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这个破坏性事件,也是一次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惊喜的新方向的机会,从经历的苦难中学会了更好地应对技能。如海伦凯勒,身残志坚,顽强学习,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一直努力学习,她没有被疾病所压垮,反而生存了下来,甚至恢复到比以前更强更好地状态。她把每次受到的磨难当做一次挑战,努力奋进,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奋力向前,永不退缩,向世人展示了无比强大的心理韧性。在宽容型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和孩子积极沟通的时候,可经常做一次故事会,给孩子的心中埋下永不言弃的信念,能够使孩子在面对压力情境或危机时,表现出心理稳定、健康的应对策略。
(5)鼓励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情绪。当初一的孩子陷入困境时,他们容易焦躁不安,容易用其他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安,有时还会有暴力等倾向。这时,宽容型的教养方式对他们来说是一剂良药,慢慢的化去他们的焦躁,使他们从对困难挫折的不安与痛苦中转移注意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将不幸转化为机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解决问题。
2.局限性
鲍姆林德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但是,处于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对父母没有很大的依赖感,在其遇到挫折时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这类孩子有着很强的自尊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冷静沉着的态度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处于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焦虑不安,遇到挫折易产生敌对感,和父母的沟通不多,家长无法得知孩子真正的情绪,无法进行激励和引导。这类父母喜欢对孩子所有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很少考虑孩子的意愿,当孩子遭遇困难挫折时经常采取的措施是愤怒及惩罚,更谈不上帮助与鼓励了。
四、发展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所需要克服的障碍
1.“好孩子”倾向。好孩子在家里是父母骄傲的资本,在学校是老师表扬的对象,他们听话、守纪律,循规蹈矩,不会给家长“添麻烦”。他们的生活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可正是这种令人满意的表象背后的隐忧是不易察觉的。当一个好孩子的世界遇到变故而坍塌时,他的成长经历将阻碍他的复原[10]。所以一味的“好孩子”也是不可取的。
2.一成不变。有的学生已经被塑造成了一种样子,例如不管做什么都会觉得“我父母会给我摆平的”之类的想法,这种学生一旦受到重压就会崩溃,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点风吹雨打。
3.过高的看重压力。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不停的补课,为了达到父母的认可,老师的认可,身上背了很重的压力,有的学生每天被压得喘不过气,有的学生就自暴自弃。要注意的是正确看待压力,在重压之下要保持冷静。
五、总结
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家长要格外重视在初小衔接时期孩子能力的发展,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挫折、困难来临时,不仅是对初一年级学生心理上的一种挑战,也是孩子发展心理韧性的一次良好机会。其次要重视家校合作,注重家校实行措施的一致性,提高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反弹能力,为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 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 胡寒春. 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3] 李海垒, 张文新.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4] 陈陈.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5] 刘美丹, 刘晓艳.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6] 王莹. 浅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07)
[7] 李丹. 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8] 凌华明,凌华龙.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付方式的相关调查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4)
[9] 徐慧.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 2008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
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一、文化移情的定义及来源
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 (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 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 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 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随着英 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 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布鲁诺指出,移情既是一般交际能 力的重要元素,又是充分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要素。
由于移情这一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 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复杂。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 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和“你”的一致性。移情 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顾嘉祖认为:“移情界定应分为 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而且还包 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和反应,两方面都不可偏废。”① “以上都是比较 深 刻的见解。通俗的说,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 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 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②
二、移情能力的特点
第一,移情如同人类的五种基本感觉,是人类固有的和区别于其他动物特有的能力。
第 二,移情是一种社会行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性。这种跨越自我 中心视角的能力和意愿是人类社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移情在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上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那些试图跨越自我的世界,理解他人感受的个体将表现得更 加友善和体贴,会更加受到欢迎。交际中合作的态度和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促使交际行 为更容易成功。
第三,移情是一种可以通过特定训练发展和改善的心智技巧。“文化移情既 要‘put yourself into someone else’s shoes’ ,又要‘understand how one’s posit ion looks from the other fellow’s shoes ’”③实质是体察他人的感受和经历。虽 然 哪些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增强,在这里缺乏具体详尽的探讨,然而,某些情感体验可 以通过特定训练提高的实事是毋庸置疑的。
三、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
文化移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对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 用有待细致考察研究,文化移情能力对交际成功的制约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移情能力 是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因此就存在固有及后天影响的因素。人是社会动物,决定移情能力 的因素大多是在后期社会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过程中起作用的。
第一,以交际主体为中心的程度越高文化移情能力越低。假如主体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 关注自身的感情和行为,就无法及时有效地注意交际客体的情感和行为动态,并给予适当反 馈。第二,过分夸大客体的部分特性,将其视为总体特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一叶障目,限制文化移情能力。第三,对性别,特定种族或文化的固有的定型式的成见也是 文化移情的绊脚石。比如认为所有美国人都热情富有,英国人都保守缄默,德国人都严肃刻 板,日本人都穷兵黩武。无视和忽视社会团体中个体的差异。第四,避免交际客体的防范行 为有助于文化移情。假如交际主体对交际客体提供的信息断然,随意地加以评价和判断,交 际客体出于自尊和面子的考虑,就不愿意提供更详尽的信息。移情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当 彼此间都以平等坦诚的心灵交际时,移情能力才被激发到最大程度,交际最充分。如果交际 客体怀有防范心理,不仅自身不能充分体察对方的情感,同时缺乏充足的信息,交际主体的 移情能力也将被抑制,交际将进入恶性循环。第五,教条主义也是阻碍移情能力的因素之一 。教条主义者怀疑他人所言的真实性,对所提出的问题,已有既定的观点先入为主,不容辩 驳。这种怀疑态度,会让交际者感到不被信任,压抑其交流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发展。第 六,缺乏相互理解的动力和求知欲,移情能力降低。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 物和事件更为关心。试想听说自己的朋友出车祸受伤但不严重要比听说在印度有上万人民饱 受洪涝之苦还要强烈。
四、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
培养移情能力,不应该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移情能力的提高和其他知识技能方面 基本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集腋成裘的耐力和在实践中锤炼的勇气。文化移情是在不同文化大 环境下成长个体之间的交流中发生的,需要交际者跨越本民族文化立场的界限,接受并理解 存 在的差异,是一个更加复杂艰辛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移情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有绝 对的途径,有很多前提条件,他们通常难以控制或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包括交际者的内在条 件如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外在条件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但笼统来讲,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和改善移情能力。
第一,注意其他交际者的情感表达。表达情感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发挥移情能力的保 证,是信息加工的材料和解读他人心理状况的窗口,只有对其进行解读,才能体察交际者的 情绪状态。然而,始终对其他交际者保持高度关注是比较困难的,这可以通过将注意力转移 到对情况的关注,注意力在交际者和现时情景之间转换来解决。
第二,交际者要充分地表达彼此的立场和观点。文化移情能力在交际者彼此激发下相互 促进或抑制。如果让一方感觉 到另一方不够诚恳或表达有所保留和顾虑,就会引起防范心理 ,没有动力提供更详尽的信息,限制文化移情能力。
第三,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文化规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 中沟通障碍的根源。接受并客观对待不同民族和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就能够找到打开交际中 瓶颈问题的钥匙。比如受欧洲传统文化影响,绝大多数欧美人认为时间是固定的、连续的、 数量的、可度量的,因此,他们习惯于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提前安排行程,甚至安排了几年 以后的日程。这种制定时间表的行为方式,在亚洲并没有普遍流行。东方人受道教思想影响 认为事态出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影响,不断变化。因此过于机 械地安排时间未免徒劳,往往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有办法将变化的事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里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洲的纳瓦右(navajo)和优不咯(pueblo)印第安人就完全不会理解这 种处理时间的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即时的才是现实的,未来几乎没有现实意义或者说不确 定是否存在,因此也不会把事件安排在未来。
第四,克服文化定型的消极影响。将个体的特点过分夸大到整个群体的范围,或者把 群体的特征不加条件地映射到所有个体成员上面是定型的消极影响的根源,也是其形成的原 因。交际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个别情况单独处理,万万不能“一视同仁”。
第五,区分自我和异己的文化倾向,摆脱固有文化习惯的束缚。站在对方文化立场上 看待问题,前提条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化都熟悉并且清楚之间的异同,这样才能保证换位 思考。
五、近期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研究及研究前景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输入“文化移情”作为关键字,搜索到20__到20__七年间发表 于核心期刊上的文化移情方面的文章三篇,在中国博硕上搜索到两篇硕士论文。它们 可以基本代表近年来中国在文化移情领域的研究成果。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高永晨,20__)深入阐述了文化移情能 力在交际中的价值和意义,概况地论述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 适度原则”(高永晨,20__)详细论述了文化移情表现的两方面,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的适 度性,以及保证文化移情适度原则的前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潘为民, 钱妮娜,20__)探讨翻译移情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确立译者在翻译移情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移情过程中译者无法隐形的原因,试图对译者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度”的限定;指出翻译中 的审美移情是作者、作品、译者、读者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前两篇文章对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阐述,但是对如何提高文化移情能 力探讨较少。文化移情毕竟是在交际中进行的,交际主体是人,如何提高个体的实际能力和 如何对文化移情能力进行教学应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复杂和困难,需 要反复实验,不断论证和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却意义重大。第三篇文章视角比 较独特而且很有意义,文化移情能力既能运用到现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在文本语篇中有重要作 用,使开拓文化移情研究领域的道路更加明亮了。
综上所述,今后的文化移情研究应该更倾向于提高交际者实际移情能力的策略和对它的 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改善教学质量。在实验和实践中不断验证结论 ,提出新的设想。将文化移情的研究和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从不同 视角研究同一问题,努力拓宽文化移情的应用领域。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通过何种具体手 段增强移情能力和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也是有待研究的。
注释:
①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220.
②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12).
③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8).
参考文献:
[1]b.j.broome, “building shared meaning: implications of a relational appro ac h to empathy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ducatio n, 40(1991),235
[2]davis, mark, h.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m]. col o: westview press,1996.
[3]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y.: anchor books, 1973
[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 ltures,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5]jones, robert.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mpathy: a personal perspective [d]. london: universityof east london, 20__.
[6]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12 ).
[7]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