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生态安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安全是区域安全、国家安全、人类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因生态灾害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8•5%~10%,最高可占到当年GDP的14%[3]。1998年我国南北持续3个月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51亿元[11]。我国东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就开始关注并开展生态安全方面的有关研究,如MarkHalle将人类安全网络系统分为经济安全子系统、政治安全子系统、人口安全子系统和生态安全子系统等[3];CynilObi曾专题研究过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3]。在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概念和问题,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还把“人地系统动力学和生态安全建设”作为第33届活动的主题,认为,生态安全不仅是当前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而且也是生态学的前沿任务和主要的应用领域。中国科学院还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6]。2002中国科协年会生态学分会开展了有关“生态安全”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并出版了“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的论文集[10]。可见,生态安全已日益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2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
生态安全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它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内涵进行了论述和定义。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11]认为,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整体水平的反映。陈国阶[12]认为,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生物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区(生物地理区)、陆(地)海(洋)生态,及人类生态,只要其中的某一生态层次出现损害,退化、胁迫,都可以说其生态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生态不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专指人类的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包括聚落、聚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受生态条件、状态及其变化的胁迫、威胁、危害、损害乃至毁灭,能处于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生态安全的对立面是生态破坏、生态压迫、生态灾难,是生态环境存在的状态或变化偏离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或容忍阈值,对区域、国家的发展造成障碍、威胁,甚至招致生命的损亡,社会经济的崩溃或严重破坏等。苏智先[10]认为,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在其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风险大小。
可见,不同的学者对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的看法均有所不同。生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概念。生态安全是以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生活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同尺度生态系统、不同生物要素(包括人类自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以及不同层面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的一种健康与协调的程度和状态。生态安全不仅要求环境资源条件的安全以及生物因素自身的安全,而且也包括生物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生物要素与生物要素之间关系的安全。生态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关系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图1)。数量安全主要是指资源的数量、生物种群数量、人口数量等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会造成生态不安全,如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爆发、人口膨胀、洪涝等;质量安全主要是指环境的质量、资源的质量、生物的质量、人口的质量等是否达到健康的状态和水平,如环境污染、生物病虫害、生物退化、人类各种疾病等都是生态不安全的表现;关系安全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结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与健康,如生态系统结构失调、物种入侵、转基因物种危害、森林破坏、过垦、过牧、过渔、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类战争等都会导致生态不安全。另外,对于一个给定的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内部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内部组分及其相互作用的有序、协调、健康程度。外部安全是指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安全状态。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是直接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服务的一类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态安全是指以人类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农业生态系统能够保持持续生产力,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并能生产出健康农业产品的一种状态和水平条件。农业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安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间限制性,而且受外部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影响和调控十分明显。例如,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受灾害性天气现象(洪涝、干旱、台风等)、光热水土资源、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如化肥、农药、转基因物种等的使用)、市场经济条件(如需求、价格)等的影响很大。农业生态安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农业环境安全;②农业资源安全;③农业生物安全;④农业产品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即所谓的双重安全。其中,农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生物安全是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产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是保障人类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
4农业生态安全管理与生态建设对策
4•1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管理,发展生态产业
农业生态安全管理包括农业环境安全管理、农业资源安全管理、农业生产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农产品安全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管理和农村安全管理等内容。因此,必须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对不同尺度的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生态规划与生态管理,优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及其抗逆能力[5],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必须转变现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生态产业,开发环境友好型科学技术,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农业废弃物实行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控制和防止农业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发展循环经济[2]。
4•2加强对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现有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规划,加强保护、合理使用和管理。同时,对于现有的可再生资源,要加强培育,增强其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利用新兴的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资源(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等)等替代型资源,进而为人类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必须根据生态学原理,并通过一定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工程技术等加以恢复与重建,特别是加强对关键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恢复系统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水平,增强其抗逆能力和稳定能力。同时,要加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酸雨、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影响以及防范技术措施的研究[1,9]。
4•3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物安全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文化美学价值。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物种驯化、改良和优良抗性物种筛选的源泉,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支撑,而且对整个全球的生态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要求对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生物资源的保护,而且要求加强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农业野生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建立农业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库。同时,要注重农田防护林网和农田景观缓冲区61章家恩等: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的建设,发展立体种养殖农业,通过增加天敌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控制与生态农业技术方法,减少农业上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品的投入。由于许多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对农业生态安全可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加强对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及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生物引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转基因生物)、交通运输、国际贸易货物、旅游等要加强立法监管和海关安全检查,并大力宣传,防止盲目引种。另一方面,对现有入侵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扩散蔓延规律与防治技术要加强研究,并严加控制和管理[1,4]。
4•4加强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建设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态安全的威胁往往是突发性的和巨大的,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包括抗洪能力、抗旱能力、抗风能力、抗寒能力、抗地质灾害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等)的建设,加强对水库、湖泊、塘堰、堤坝、灌渠、农田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大江大河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坡耕地以及特殊景观地带等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生态安全能力。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与农业生态灾害相关的防御体系的建设,以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发生,切实将农业生态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防范于未然。
4•5加强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法律与政策不够健全,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缺乏全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纲领性的文件,全国性生态农业建设法规条例还未制定,仅依靠《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等指导性文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传统生态农业建设无法取得独立的财政扶持,资金渠道有限,建设项目难以全面展开,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而以粮食安全为发展主题的生态农业则更是缺乏规范、政策与相应的激励机制。近年来,国家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又实施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订单奖励、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种粮农民的收益,但是,随着土地承包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种粮效益仍然很低。如以杭州市萧山区普通的粮食承包大户为例,如承包100亩大田,种植一季春粮和一季晚稻,一年的净收入一般只有4万元左右,收入不但低于其他产业,也低于农业中其他如花卉苗木、养殖等行业。同时,对于粮食生产实行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由于政府没有额外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因此农户对生态农业与粮食的协调发展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理论技术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农业技术人才
要将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协调起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密的理论支撑与深入的研究、实践。要将农、林、牧、副、渔业各大类、以及个小类综合起来,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而且我国领域广阔,地理环境各不相同,不能简单的将一个地方、区域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方的经验。同时,我国农业劳动人口科技素质偏低,农村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如杭州市萧山区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核心区面积2万亩,有农业企业32家,这些企业普遍反映科技人才难以留住,主要原因是农业工作辛苦、报酬低,企业偏小职业发展空间小,位置偏僻、生活艰苦等。因此,要将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有机结合的效益发挥出来,难度很大,需要不断的摸索、实践与创新。
3.农业经营规模小,市场化水平不高
农村实行,农村耕地平均分配到农民身上。耕地分配到户后,在保证了农民平均分得了一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与经营效益。虽然经过一定程度土地流转,但流转毕竟数量偏少,农户经营规模依然偏小,如经济较发达的杭州市萧山区,到2009年已流转的占总耕地面积的48.2%,其中50亩以上的大户数只为1.1%。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表现为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农业生产整体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制约着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与社会化发展,难以体现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4.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技术推广力度有待加强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服务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如基层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开展试验示范、检验检测、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的日常工作费用在很多地方还没有落实;条件建设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缺乏,服务手段落后。二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如一些地方管理体制不顺,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主要精力从事乡镇其他工作,业务工作难以开展;一些地方责任机制不健全,没有把公益性职能细化到每个岗位和人员,很多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农技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三是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老化,专业人员进不来,新生力量补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现人才断档;现有人员培训跟不上,知识更新不及时,业务能力与生产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力度不够,在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发展中的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也欠缺,已很大地影响了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压力下,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也是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由各自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为此,我国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健全法律与相关政策,完善理论与技术体系,培育农业生产主体,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发展。
1.健全法律、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
我国在粮食生产上的法律、法规与激励政策相对比较健全,但在生态农业发展上还相当欠缺。为此,我国要参考国际上发展生态农业成功的做法,借鉴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些有效经验,在深入的客观分析和农民意愿研究基础上,完善推进生态农业以及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行为。要将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有机结合,与一般的农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正外部性,承担着更大的机会成本,弥补的办法就是实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有力的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和保障措施,提升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经济效益。
2.完善相关理论与技术体系
要持续快速地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相支撑。为此,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以及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基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体系时,不能照搬国外,更不能闭门造车,要与各地的实际相结合,要加强产学研三者的结合,要关注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要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指导推动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实践的深化。
3.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
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人才是关键。要注重提高农业人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专业素质和科技素质。一方面要发挥农村现有培训机构、基地作用,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到农村一线开展培训和技术推广,通过系统性和针对性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技能培训等,提升农业生产、管理人才专业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农业企业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让专业人才愿意到农业企业去就业、创业,使专业人才在农业企业中有较大的锻炼空间和发展平台。此外,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使农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并涌现出一批有理论、有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4.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和节水技术
要加强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集成技术的科技攻关,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创新农作制度;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等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减少煤电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要提升农业水利设施水平,完善田间排灌体系,推广应用微灌、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技术,推进农业用水循环利用。
5.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严格执行
保护基本农田、标准农田以及林地、湿地、水域、海岛、滩涂等各项规定。加强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新垦造耕地和围垦土地的改良和培育。规范农业生产过程,科学评估农业生产及投入品对土壤、水、大气环境的影响,加强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建设和动态管理,开展耕地质量状况监测和评价,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耕地质量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农业执法监管。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6.提升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要推进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发展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完善市场体系尤其重要。一是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发展壮大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积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力度,落实有针对性的激励与优惠政策;健全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改善土地流转的环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业自愿向生态农业、粮食生产集中,提高生态农业及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流通,特别要发展规范绿色市场,促进生态农产品批发、流通,通过绿色产品市场来提升生态农业与粮食生产相结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民的积极性关系粮食安全
今日中国: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18亿亩地养活13多亿人口的奇迹?
蒋高明:1982-1991年十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每年增长8%,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5%的淡水资源,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
说到其中的原因,一是靠政策。后开始实行的土地的政策,带来了粮食产量的飞跃。这一政策促进了土地与农民的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8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突破了4000亿公斤,比1978年高出1000亿公斤。也就是在这一年的世界粮农组织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二是科技的力量。良种、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对粮食增产功不可没。当然,化肥的使用也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是,我们现在必须看到,大部分化肥是可以用有机肥替代的。目前,政府把大量资金补贴到了化肥上、与其如此,不如直接补贴到牲畜的养殖和有机肥上。现在一些大型养殖场的粪便根本没有得到处理,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没有作为肥料利用到粮田里。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三是人的因素。中国的农民几乎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因此我认为中国和印度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至今都是最先进的。政策的因素最终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具体操作上还有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才实现了产量上的大跨越。
最后是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气候变暖应该说也贡献了一部分粮食产量,但是反过来,气候变化将来对于粮食生产又会产生威胁,比如说气候变暖对于虫害的控制就增加了难度。因此,气候变化对产量提高的作用还难以达成一致认识。
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耕地的面积的保障加上种地人的因素。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人勤地产”。
今日中国:目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跟几十年前相比,有变化吗?
蒋高明:变化非常明显。现在的老百姓不愿意伺候土地了,根本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太大。
政府不能强迫农民在家种地,这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我大体测算了一下,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比20世纪70年代末扩大了44倍。这就是说,当年农民可以靠种粮养家糊口,现在却基本不可能了,因为粮食价格升高了不到5倍!目前,基本上是老、幼、病、残、孕在家种地,年轻的中坚力量都到城里打工了。如果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至少等于种地半年的收入。此外,年轻的一代在种地的技术上也逊色于他们的长辈,不但会影响粮食的产量,还会影响粮食的质量。
现在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农民与土地逐渐开始分离,这跟让农民与土地结合的政策背道而驰。如果我们也像美国一样,由少数大农场主负责农业的生产,假如我们13亿人中有12亿人在求1亿人吃饭,到时候种地的人不会管是不是有人挨饿的,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
今日中国: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农民留在土地上呢?’
蒋高明:必须把农业作为一种职业,把农民留在地上,培养技术型农民。但是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政策扶持,让农民在土地上能赚到钱,使得他种地的收入跟在城里打工的收入相近,甚至高于在城里的收入。
目前,我们的粮食安全还面临着来自美国等境外粮食进口的压力。拿美国的大豆为例,进口到中国市场上的美国大豆八九毛一斤,但我们自己的大豆生产出来就要1.5元。如果我们都买美国便宜的大豆会怎样呢?结果是,一旦我们依赖他们的大豆,中国没有大豆可供应,那价格就不会这么便宜了,我们就会非常被动。至于价格,那得看人家的脸色。
今日中国:土地流转政策对粮食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蒋高明:我对土地流转政策持保守态度。目前我们做生态农业的实验,初衷是把粮食安全考虑在内的;但是如果换成一个企业家拿到了地,他会想,我为什么要种粮食呢?如果生产蔬菜赚钱,他就很可能上大棚种蔬菜去了,而反季节蔬菜大棚造成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农民跟土地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即便他外出打工,他在农村老家还是有几亩土地,每到农忙,很多人都回来播种、收获。如果农民一旦都把土地流转给别人承包,他们将来回到哪儿?
要保证粮食安全问题,现在的种粮土地面积肯定不能再减少,一定要保住;此外,土地的性质不能变,还是要有一定的政策来鼓励农民以种地为主。
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无以为继
今日中国:为什么您认为目前的耕作方式无法在未来保障粮食安全?
蒋高明:人类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对动植物是非常粗暴的。由于有了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杀虫剂等新式“武器”,农民越来越懒,地越来越“瘦”。在短短30年间,中国的农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食品质量安全、动物生长周期变短等,进而加剧农村环境污染、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草原退化等环境问题。
多年来,中国粮食的单产产量增长其实不是特别大。在我的老家,1978年的时候,小麦的亩产就达到过1000斤,但到现在亩产却在800斤上下。原因一是上述提到的农民的积极性问题,再者就是农药、化肥等对产量的贡献已经越来越低,甚至起相反的作用。中国生产的化肥是过剩的,每年有六七成的化肥都白白扔到地里了,不但浪费钱财,还严重污染了环境。
如果按照美国和欧洲的路子走下去,中国人吃饭是绝对有问题的。虽然政府部门已经看到了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金钱万能论,寄希望于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粮食。那时候的问题是,不是生产出的粮食不够吃,而是大的跨国公司垄断粮食不卖,这是最麻烦的。实际上,粮食跟石油一样,是稀缺资源。一旦中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受制于人的时刻也就到了。
今日中国:政府的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积极性以及促进粮食生产作用显著吗?有无改进的余地?
蒋高明:美国只剩60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是靠机械化和政府的大量补贴来实现的。中国缺少这种高额的补贴。现在政府补贴的金额很少,每亩地几十块钱,还不见得能到农民手里。说实话,政府即便一亩地给农民补贴几百元甚至1000块钱,农民都看不上眼。既然进城打工不到一个月就能赚到1000块钱,你一年才给我这么 多,我何苦在农村待着?所以这是对中国农业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政府的很多补贴资金都给了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以及种子公司等。实际上应该倒过来,只要农民勤勤恳恳在家种地,养了猪、养了牛,能够产生有机肥,那么政府就应该给予补贴。
中国在几年前已经取消了公粮制,我认为这些操之过急。农民没有压力了,反而成了一盘散沙。我有个思路,应该让农民继续交公粮,但国家要高价来收购这些公粮,比如说是市场价的两倍,通过这种方式把补贴直接送给农民。比如说,每亩地要上交200斤小麦,如果农民不种地,他就要去买200斤小麦上交,他们肯定合不得买,因此这就使得农民不得不自己种地。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的补贴已经没有了,这些农用物资肯定会涨价,老百姓用不起就不用了,干脆直接用自家的有机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因此,只有通过政府行为,在销售价格上给予补贴,才能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实惠。恢复公粮制,一方面可以充实储备粮;另一方面直接惠及农民。这才是真正的补贴途径。
向生态农业逐步过渡
今日中国:循环农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解决粮食供给的问题?
蒋高明:提高粮食产量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某些作物的单产量,像袁隆平院士所做的那样,千方百计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同样面积的土地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还有一种办法是推进“大粮食”计划。我的老师侯学煜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关注农业,他提出“大粮食”的概念,一切能作为食品的应该都算作粮食。比如说,农业废弃物秸秆就可以转化为肉、奶等粮食。
我认为,单一的农业没有希望,必须是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农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从现在看仍然是非常高明的。
按照我们的前期试验,全国一共有7亿吨秸秆,如果充分利用起来(喂牛),相当于得到1亿吨的活牛重,以54%的出肉率计算,等于5400万吨纯牛肉,或2.7亿吨粮食(1斤肉等于5斤粮的营养和热量),扣除育肥过程中消耗的1亿吨粮,净增加粮食1.7亿吨。
这里还没有考虑60亿亩草原空间恢复生产力带来的粮食节约。我们做过“极端”的试验,如果在草原上自由散养柴鸡,即使没有任何饲料补充,1亩草原上的草籽、草叶、昆虫等也能够满足至少1只鸡生存,且对草原基本没有破坏。这笔账算下来,全国还可以增加31.5亿公斤纯有机鸡肉,相当于0.158亿吨粮食。
上述两项之和就有1.858亿吨,等于全国粮食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7%。没有任何一项常规农业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增产效果。有了这些增加的“大粮食”,中国人不仅能够吃饱,还能够吃好。
因此,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得回到循环性的生态农业上来。这样的农业方式应该是有动物和植物共同参与的,虫害的防治由物理的和生物的方式解决,少用或不用化学的方法解决,动物的粪便成为种粮的有机肥料,建立完整的农业循环系统。
今日中国:您在山东运作的生态农场,带来哪些启发?
蒋高明:我们在山东平邑的生态农场,从2007年正式开始运作。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扣除5个农民工资(共5万元/年)外,目前这40亩地里产出的“钞票”已为老百姓同样土地面积的2倍。今年会考虑再加入100亩,带动更多的农民来致富,让外出的农民不再进城打工,而是在家好好种粮食。村里的养牛户已经达到了十四五户,养牛130多头。收获的秸秆用来喂牛,牛粪用来造有机肥;虫害完全可以用诱虫灯来解决,锄下来的杂草可以用来养鱼、养鸡等。化肥的用量逐渐减少,一户养牛农民化肥用量仅为原来的1/4。大量有机肥还田,地力正逐步得到恢复。
我们的大思路是用“减法”来搞农业,能不用的东西都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农膜和添加剂这六样东西是目前农业不能脱离的,它们把农业搞复杂了。袁隆平的水稻育种技术能解决吃饭问题,我们在他的基础上,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要靠市场来驱动的,让农民尝到种地的甜头,这是最终出路。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有人来组织、管理,来做好市场销售方面的事情。农民生产出来有机产品,需要能销售出去。下一步,我们也要考虑采用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吸收会员来实现有机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平邑县决定拨700万元经费,支持水、电、路的建设,以蒋家庄村为主,辐射周围几个村子。
今日中国:跟欧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难点在哪里?
蒋高明:有机农业是全世界农业的出路,包括在欧洲和美国。中国有六七亿人在从事农业生产,这是我们的优势。
虽然目前农村没有人才优势、交通不如城市方便,但如果国家下决心搞,肯定可以搞成。以前在大西北搞原子弹,还不是把人才都吸引过去了?在生态农业的问题上,还是得需要国家投资。此外,现在吸引人才去农村并没有那么难。比如我在山东的农场,很多我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都下去了,包括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都跟农民在一起劳动。
目前,农民用有机的方式生产出粮食,还需要城市的帮助,需要城里人来购买。只有消费和生产的环节实现了有效对接,才能够产生效益。
通过我们的实验,从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生态生产方式,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来恢复地力、建立完整的生态循环。但政府可能接受不了这么长时间,因为在短期内粮食的产量可能会下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今日中国:中国的有机食品行业会在大城市先发展壮大吗?
蒋高明:大城市的消费水平相对高,另外人们的意识会比较超前。比如说,有机农业在欧洲就发展得相对较快,中国的大城市也应该可以优先实现对有机食品的消费。
答:农药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农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农药管理十分必要。现行《条例》是1997年公布施行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农药管理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完善:一是临时登记门槛低,导致低水平、同质化农药供给多,安全、经济、高效农药供给少,需要依法促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药质量水平。二是农药生产管理存在重复审批、管理分散等问题,需要调整管理职责,优化监管方式。三是农药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有的制假售假甚至销售禁用农药,需要依法推动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四是农药使用中存在擅自加大剂量、超范围使用以及不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收农产品的现象,需要依法加强农药使用监管,促进科学使用农药。五是现行《条例》的法律责任处罚力度不够,需要综合运用民事、行政等多种措施,对违法生产经营者实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必要修订《条例》。
问:《条例》在农药登记方面做了哪些修改?
答:《条例》对农药登记制度主要做了以下修改:一是取消临时登记,明确在我国生产和向我国出口的农药需申请登记,经登记试验、登记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核发农药登记证并公告。二是规定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农药登记评审,并明确了登记评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三是规定申请农药登记,首先要进行登记试验,登记试验报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须经农业部批准。四是规定登记试验由农业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按照规定进行,登记试验单位对登记试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五是规定了登记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提交的资料以及农药登记机关的审批时限等。六是规定了农药登记证应当载明的内容和有效期,以及农药登记证的延续、变更程序。
问:《条例》在农药生产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哪些修改完善?
答:针对农药生产管理存在的重复审批、管理分散等问题,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精神,《条例》做了以下修改:一是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明确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并规定由省级农业部门核发农药生产许可证。二是规定委托加工、分装农药的,委托人应当取得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受托人应当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并明确委托人应当对委托加工、分装的农药质量负责。三是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记录制度,采购原材料要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有关许可证明文件并如记录。四是规定农药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农药出厂销售应当经质量检验合格、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建立出厂销售记录制度。五是规定农药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印制或者贴有标签,并明确了标签应当标注的具体内容,特别要求用于食用农产品的农药的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
问:《条例》在农药经营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答:针对农药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有的制假售假甚至销售禁用农药等问题,《条例》做了以下规定:一是取消农药经营主体仅限于供销社、农技推广站等主体的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对高毒等限制使用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制度,明确了农药经营者应当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经营场所应当与饮用水水源和生活区域有效隔离等条件,以及申请农药经营许可的程序。二是要求农药经营者建立采购台账,采购农药时查验产品包装、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有关许可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不得向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或者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其他农药经营者采购农药。三是要求农药经营者建立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购买人、销售日期等内容,并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四是规定农药经营者不得加工、分装农药,不得在农药中添加物质,不得采购、销售包装和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取得有关许可证明文件的农药。
问:农药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在农药使用管理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3
农业机械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呈现出由数量快速增长到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出现了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通化县农机装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过去千家万户购买小型农机,到现在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大中型农机方向转变。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呈现出大中小型农机装备多元化格局。农机监理工作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新常态。
1农机装备数量快速增长,农机监管难度增加
2016年末,全县拖拉机保有量为8775台,农机具保有量为21817台(套),分布在1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59个行政村。量大面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增加。
2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向公益性免费服务管理方式转变
2015年以前,拖拉机和各种玉米、水稻联合收获机办理入户登记、安全技术检验、驾驶技术培训和考核均实行收费,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监管以强制性罚款为主,养机户经济负担较重,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效果不理想,机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2015年以后,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落实惠农政策,规定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落户登记、办理行驶证、落牌照、安全技术检验、驾驶员培训、考核均实行免费办理、同时免费为全县小型拖拉机粘贴反光条,几项合计为农民减轻负担800余元/台。政府财政补贴免费办理牌证照,这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既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又调动了养机户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过去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抵触情绪,到现在主动配合农机监理人员工作,主动接受和配合开展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主动办理落户登记、办理牌照和行驶证,参加驾驶培训和考核。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转变,使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关系明显改善,双方相向而行,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和好转。
3 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序列,创建平安农机“打非治违”成为新常态
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后,县、乡、村各级政府实施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至上而下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创建平安农机“打非治违”专项治理工作成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4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和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政府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提供经费保障,配备农机专用执法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做出经费预算6.5万元/年。2016年农机监理人员每年深入乡村、田间、场院开展农机执法检查93天,排查、整治违规载人、无牌、无证驾驶、违规作业等安全生产隐患322个。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向农机驾驶员和操作手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单2000余份、宣传册300余份。
5 县农机监理站与农机大户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监督反馈机制
县农机监理站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信息交流网络化管理。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定期向县农机监理站报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动态,县农机监理站及时反馈违法违章情况。
6 严把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和拖拉机技术检验关
拖拉机技术检验过去经常是走形式,重收费,轻服务;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存在轻培训,考试走过场现象,严重影响拖拉机技术检验质量和驾驶员培训质量。留下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新常态下,通化县农机监理站严把拖拉机技术检验和驾驶员考试关口,在拖拉机技术检验工作中,工作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帮助驾驶员处理;驾驶员考试过程中,在考核实际驾驶技能的同时,考核驾驶员的理论和维护保养知识,全面提高拖拉机技术状态和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从源头上杜绝农机事故的发生。
7 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履职效能
“绿色植保”是科学发展观催生的植保新理念,即通过使用各种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应用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热点。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是农业有害生物数量增加、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另一方面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病虫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以及病虫再猖獗现象日趋严重。诸多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由此呼吁,病虫害防治要大力推广以物理诱控、生物防控等为主的绿色植保技术控害降残,力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植保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一方面要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另一方面要回归自然,营造农田多样性,避免大面积地种植同一品种农作物,比如种植抗虫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或者在水稻田里再养鸭养鱼,它们不仅可以吃掉害虫,还能肥田,农民为了保护鱼鸭也不会滥打农药,可谓一举多得,实现“绿色家园”。现代社会生活呼唤生态农产品,呼唤绿色植保,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的必然之义,推行绿色植保将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2、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以绿色植保为理念的植保工作是生态农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发展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2.1绿色植保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
建设“生态农业”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目标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产业,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有害生物不可能消失,化学农药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等因素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单位面积农药的使用量仍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从建设绿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来看,绿色植保是如何降低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关键环节,是从根本上减轻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作物、环境和人类的污染,从而为生产绿色农产品,营造绿色家园创造有利条件。毫无疑问,绿色植保今天是,今后仍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打造生态农业的关键。
2.2绿色植保是生态农业生产安全的有力保障
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1648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中,大多在我市有发生危害,仅水稻上发生的病害、虫害就达十几种,对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受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和异常天气影响,农作物病虫灾害呈多发趋势,威胁着我市农业生产。绿色植保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农业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科学用药控为害的作用。化学农药使用有效低剂量,挑治、兼治相结合,不但能够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害发生,而且极大地稳定了粮食等作物产量,生态农业生产安全得到有利保障,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2.3绿色植保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支撑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329-01
国际上,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和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营养成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害。国内学者提出: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使用系统分析和生态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技成果,使系统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循环和转化,充分合理地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因地制宜组织农、林、牧、渔实行无废物、无污染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农业的含义,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将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切实做好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制定有关生态农业建设投入、考核、协调、补偿、投融资等方面政策,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发展导向,以达到城建、农业、生态共赢。
2突出生态农业的工作重点,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
2.1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奠定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
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超市(网点);努力发挥这些基地、企业、产品的辐射功能,使生态农业形成气候。
2.2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把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转化循环原理,建立无污染、无废物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高抗品种,改善种养业的生态环境;加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提高农业标准化档次,努力和世界标准接轨;进一步创新农业科研体制,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农业科技开发项目“法人投资,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加强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农业企业开展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更新知识,掌握国际国内生态农业发展动态,吸纳当今最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从源头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2.3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一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在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有机肥的前提下,积极运用检测手段,对肥料使用量、肥料质量和土壤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二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对基本农田要开展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条码管理追溯制度,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向消费者作出安全承诺,并负责对不合格农产品召回、销毁、理赔和退出市场的处理。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保障上市农产品的安全。
3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
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尚浅。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一是运用现代化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生态农业,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生态农产品的健康性和优越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认知度,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将生态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生态农业的原理为指导,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延长物质转化和利用关系,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4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生态农业保驾护航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概况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我县生态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反应比较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对策,对指导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的生产特性。也就是说,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本身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是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大区别。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和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产量的大起大落,所以,农业又被称为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循环不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般认为,农作物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太阳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释放出氧气,对环境还有正外部性作用。但农业不合理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同样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考察外部系统和农业生产内部系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环境观念
从认识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业环境问题不仅是农业的环境问题,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环境问题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到既发展农业也对周围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加强领导,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在该地区建立耕地、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上,实行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还田。利用当地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鼓励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或有机食品。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再则,从政策上,围绕总体是建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立体控制体系,建立系统的农村(户)环境管理计划,引入环境评价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建立和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农业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发挥技术的优势
从技术上,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各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区域适应性研究,筛选出关键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
4、发挥市场的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过去,我国环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及社会的力量,个体化责任突出,社会化责任强调不足,环境保护制度效率低下。解决的途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场作用的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上,要鼓励多元投入,强调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和各市场主体的整体合力。对那些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评奖,树立典型示范。
5、加强对农田和土地的综合治理
(1)严格保护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积极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全面实施“肥土沃野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兴修水利、拦洪蓄水。在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旱改水等具体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改造低产田,主要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盐化和碱化,并尽力改造现有盐碱化和沙化土地,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上发展。
(3)治理盐碱化土地。针对我县盐碱化土地盐碱含量高(耕层0.3%-0.5%),质地粘重,低洼易涝等特点,对低洼易涝盐碱地可发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轻度及中度盐碱化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并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重盐碱地包括连片的大面积碱斑,选择耐盐碱性强的先锋植物,如黄花草木樨、碱茅等,建立人工草地,发挥其生物改良作用,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维护生态环境的其他方法
(1)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现有的资源观光景点,用有限的耕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一线四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可以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高效种植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也可以建设绿色奶业示范带。以自然风景区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农业示范园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县业技术培训机构多、新人驻企业用工需求多的优势,抓好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切实享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做好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完善有关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法规相比,生态保护方面法规较少,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视,而农业生态环境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而长期被忽视。第二,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它忽视了自然界的物物相关性及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将各环境要素以及工业、农业环境看作是孤立的,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第三,重末(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我国在环保法律上虽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等预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所以,应加强支持系统外,关键是不能把末(两)端控制与工业、农业生产及资源开放过程相割离,重视和加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控制,避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潜在危害。
三、结束语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这个目前大家关注的课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探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
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主体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其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配置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于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要顺“市”而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已初现端倪。生态农业经营者在面临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一般市场风险外,也会面临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特别是他们精心营造生态产品的异质化、策划生态产品的市场细分时,还会面临其他不法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影响。为维护统一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发挥相应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公共治理服务。其次制定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切实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督链条,破解市场主体因“囚徒困境”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标识认证,保护不同级次生态农业品牌,让农业生产通过更加生态的方式而有利可图。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互补而不跨界。从这方面看,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65-01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4 参考文献
[1] 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9(1):11-18.
[3] 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柯克斯.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关键词 政府规制;生态农业;土地整理监理
【作者简介】章梅,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一) 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就是积极拥护党和国家正确的政策方针的体现,其将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增添动力。
(二) 生态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今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还在继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无害化,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传统农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入要素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作物增产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仍然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效果已出现了相当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不同农业生产资料来看,机械化农具价格和农药价格相对比较稳定,饲料(2010年价格上涨8.3%)、农机用油(2010年价格上涨10.3%) 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2010年价格上涨10.3%) 上涨明显,但是化肥价格持续下降。2010年化肥价格在2009年下降6.3%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1.4%,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化肥的使用可能已到了极限。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氮肥使用效果为例,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氮肥的使用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单位农田的氮肥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用量(2010)。尽管粮食作物增产与氮肥使用量的增加高度相关,但随着氮肥的大量使用,氮肥的肥效快速下降。有专家分析认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贫化、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是氮肥肥效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维持单位土地产量,农民陷入了“施用化肥——土地贫化——施用更多的化肥——土地更加贫化”的恶性循环。同样,过量使用农药也有类似的负面效应,农药的使用也没能避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二、政府发挥规制作用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 综合运用“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GD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推崇。不管是世界经济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看GDP,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发现GDP核算机制存在缺陷。传统GDP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没有考虑。为此,有学者提出“三色GDP”的概念,即“红色GDP”、“黑色GDP”、“绿色GDP”。“红色GDP”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GDP,而“黑色GDP”是包含环境污染损失及治理成本的GDP。以2004年为例计算“黑色GDP”,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当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如果将当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处理,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同时还需要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1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由此, 黑色GDP=5118+10800+2874=18792 亿元,2004 年的GDP 总量为159878 亿元,黑色GDP占当年GDP的11.75%,所以实际GDP应为141086亿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黑色GDP不仅减少了当年经济总量,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支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更真实地反映民众健康成本和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体系和统计口径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的口径是从传统GDP中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最终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还要扣除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和治理价值。绿色GDP用公式表示为:绿色GDP=红色GDP-黑色GDP-资源消耗+生态效益。这样计算的GDP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中的黑色GDP和资源消耗明显下降,而生态效益大大加强。在上述三色GDP 的推动下,生态农业将能迎来新的发展态势。所以政府应将推行三色GDP特别是绿色GDP制度提上议程,改变绿色GDP核算制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为加快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 建立和完善土壤整理监管制度
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从土壤改良开始。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都与土壤有关。土壤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改善土壤质量、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土壤基础。建立土壤整理监管是土壤整理目标控制的重要环节,该制度能有效控制土壤整理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投入。土壤治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关。监管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该类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涉及专门的土壤整理监理企业,人才培养更是短板。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土部门出资培养土地整理监理的专门人才,二是通过减免监理企业税费,鼓励监理企业自身投入一定教育经费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还应不断完善监理企业生存空间,规范监理行业招标制度,制止监理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加强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三) 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在经济学完全竞争的理念下,市场可以通过“无形的手”来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特别是在质量安全方面更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为了避免市场上生态农产品鱼龙混杂的现象,政府要加以干预、调节市场关系、矫正市场失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1.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鉴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法律现状,首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将散见于各相关法律中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条文和规定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其次应根据实际需要制订新的法律,以填补目前存在的法律空白,进一步健全现有法律体系;还应出台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办法及解释,提高现有法律的可操作性。
2.制定相关政策的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宏观调控为主的间接干预。这就决定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生态农产品生产活动,只能通过相关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积极引导生态农业生产者,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扶持政策,给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者以优惠和政策倾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尤其在科研、检测、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保障,促进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要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做出明确区分,这种区分的前提是需要一套完整、详尽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由于标准制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安全标准的制订与安全保障关系重大,因此只能由政府牵头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完成。我国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订既要与国际接轨,加强我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的不同,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既包括国家标准,也包括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促进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特别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化,需要完善现有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订更为详尽、全面的质量安全标准,力争涵盖绝大多数生态农产品生产。鉴于很多民众对生态农产品的了解欠缺,还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与知识的普及。
三、结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与诸多部门相联系,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有机协调和配合。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调节和监督。另外,对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钟文田.探讨低碳农业发展之路[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1):23-25.
随着余杭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全区已建立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如径山镇浙江蓝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公司的生猪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通过干湿分离,将发酵过的干粪用于蛆蝴养殖,把养殖的蛆躬}作为公司甲鱼的饲料,形成一个良性生物链;同时经过沼气池厌氧消化处理猪粪水,将沼液、沼肥施用于黑麦草,喂食湖羊,又是一个良性循环。位于运河镇的兴旺蔬果公司利用大棚养猪,通过蔬菜与猪呼出的c仇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产生氧气反作用于肉猪,达到菜壮、猪肥,减少了菜、猪虫病害的发生,而猪粪污水通过千湿分离和沼气池处理,成为蔬菜的优质有机肥源。
1.2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自2003年余杭区启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以来,已立项批复了余杭绿景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余杭竹园观光休闲园区、高新农业示范中心休闲观光园区等6个休闲观光园区建设项目。
1.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余杭区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成,建立了11个病虫观察点,为指导农民适时、准确用药、减少损失,起到良好作用。全区农田土壤质量监控体系基本构成,正开展土壤地力、肥力监测和低产田的改造。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人实质性建设。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5(众h矛;省级绿色农产品9个。
1.4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已见成效
余杭区制定畜禽禁、限养区与非禁养区以来,关停与搬迁了禁养区内6家万头猪场,禁养生猪3.5万余头,搬迁奶牛场两家,计276头,并成功实施临平建成区等地散养户生猪禁养近万头,同时对华东家禽交易中心和杭州昌兴养殖场等十八家单位进行污染治理。对一般规模养殖场进行了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污染治理,推广“猪一沼一作物”这一生态模式。
2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人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生态农业的建设对策
余杭区生态农业建设刚刚起步,虽然已有成效,但不足和缺陷还是明显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低毒、低残农药和生物农药普及不j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等等。因此,必须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快余杭区生态农业建设。
3.1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人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普及,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加紧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2-2
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将稳产和增产作为农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这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4.8倍。但是过分强调产出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破环了水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研究农业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以提出保护水生态有针对性的对策。
1 现代农业发展忽视水生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1.1 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水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面积减少近2万平方公里。如长江中下游由于人为因素,湖泊消亡1000余个,面积减少了约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失去调蓄容积500亿立方米(相当于淮河年径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1.3倍、三峡水库有效库容的2.2倍)。
在农村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随意处置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包括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每公顷化肥和农药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中国水源统计公报》,我国污染水质(IV类、V类和劣V类)的水河长占41.4%;污染水质的湖泊占41.6%;不达标水库占监测水库总数的18.8%;在对8个省地下水质监测中,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监测井占72.1%。可以说,当前水污染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了。
1.2 农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系统是由水生生物群落与水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气候,为人类社会提供合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江河湖泊及农田水利设施能够蓄纳雨水和上游来水,防止洪涝灾害造成农业损失,而当发生干旱时又可以进行农田灌溉,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短期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但伴随着水环境恶化,会出现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土地的产出量。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及过度消耗,将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必定难以为继。因此,保护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产品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业的要求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吃饱”向“吃好”转变。所谓“吃好”就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包括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但是水环境的恶化既危胁农产品的安全,也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的隐患很多,而水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广州日报》今年的一项调查,有超九成的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质量表示担心。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确保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只有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下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4 影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水安全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水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体现在水质、水量和季节性缺水等方面。据统计,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使得中国农村1.8亿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还有近1.2亿的中国农村人口由于各种原因仍在饮用问题水;由于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使得农村人口中与其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652%上升到2007年的0.0841%,且显著高于同期城市这一比例0.0572%。
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与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
2 农村水生态保护的困境
2.1 政策环境的制约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三农”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环境投入、城乡规划、公共物品供给等方面,农村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可以说,城市扩张和落后工业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落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薄弱,也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生态化。
具体而言,农村环保配套设施极不完善。越来越规模化的农村聚居点,使得对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对土地、环境与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有机联系,使得农村聚居点中的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与环境规划严重不到位。据国家环保部2007年对全国83个村的抽样调查,95%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8%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路、村内外池塘等。
2.2 经济模式的制约
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水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小农生产模式得到恢复,农户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没有提高耕地生产力和防控农业污染的利益驱动力。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河流沟渠清淤疏浚等公共事务,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水生态的保护。
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布局不够合理。80年代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乡镇企业的布局不但造成占工业污染物50%以上的排放总量,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严重破坏了农村水环境。农村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人口较集中、水系比较发达的河湖周围,直接危胁生态安全。
2.3 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
一方面,我国很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创收为目标,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积极性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反而期望从售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中获利。另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的农资综合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再加上农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往往没有选择节约、环保的农业技术,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据估计,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仅为25%左右,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3 政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二五”规划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推动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当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农业已经不可持续了,需要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
循环农业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
3.2 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
政府应该从制度上确保农业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民自觉提高运用农业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应用,监测动植物的营养平衡规律和过程,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及其吸收能力,精确进行肥料、饲料的投入;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退田还湖和湖滨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充分利用畜粪、秸秆等生产废弃物,加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应用,减少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需求和污染。
3.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对在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预防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经济补偿的总称。农业生态补偿的核心在于认识到农业的生态环境价值。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的补偿政策以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但是至今尚未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引入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的着力点,促进传统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在此,需要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与职责,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推动农业生态补偿向制度化发展。
3.4 多元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
水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应该在政府、市场和农户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协同治理的机制。首先,政府应在制度安全上尽力消除由于城乡分治造成的农村生态保护的弱势地位,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保设施的规划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农村水生态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投融资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要激发农户自主参与水生态保护的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帮助农民成为自觉保护水生态的重要社会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海林.农村水环境保护:监管困境及新行动策略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113-118.
[2] 龚琦,王雅鹏.现代农业发展与湖泊资源环境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2011,(8):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