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的科学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学的科学性

篇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篇2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社会中,信息以无可比拟的速度不断地增加和更新,人们可以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对一名老师的要求也在提高,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正在不断缺失,教师发现课堂相比以往,越来越难以驾驭。而有的老师则认为,课堂气氛的活跃,会造成教学任务不能保量完成,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堂很难真正做到质量的提高。下面我谈谈理查德・怀斯曼行为心理学的观点在课堂气氛调节中的运用。

一、课堂氛围的现实意义

自从新课改施行以来,提倡对学生真正负责的呼声越来越高,使学生从以往的“效仿―单一”的模式走向“探求―创新”,而这正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行为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因势利导,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激情,思维更加活跃。怪诞心理学作为行为心理学下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对当下更加时尚、更加现代化的学生十分适用。

二、课堂氛围的改善方法

行为哲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在各自意识的指导之下主动自觉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积极的态度。而意识与潜意识又有不同,潜意识的不可推理性,是和意识的最大区别。在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潜意识行为占了绝大多数。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引导可以使课堂教育更加多姿多彩,反之,则可能产生负面的效果。在课堂的教学中,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全球最知名的学术出版物之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刊出了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感觉和行为方式并不需要大费周折。在试验中,纽约大学的约翰・巴格和他的同事们给了一些描写老年人的词语让一组参与者组合,给了一些描写青壮年的词语让另外一组人组合,完毕后,发现组合老年人词语的一组,在走同一段路的时间要长于第二组,也就是说,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单词就“增加”了他们的岁数,结果他们就变得连走路都像老年人一样缓慢了。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在板书中穿插正面的词语,对学生无意识情绪的调动是有积极意义的。

1.知其所想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目前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成熟性;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即迷茫性;对世界的好奇性等,所以其对运气、幽默和超自然现象等不寻常领域有浓厚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教材内容的情境中。理查德・怀斯曼认为,暗示可以使人相信从未在其身上发生的事情,“专业骗子”能够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只自信地说出一句话就让人们相信他们看到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暗示,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如在讲解课文《山市》的时候,我们将课件的背景做成与文言文意境相似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字体采用楷书、隶书、行书等书法字体。整体界面古色古香,布满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教师通过意味深长的诵读,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状态,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有作用的。教师想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就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对师生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锻炼。

2.观其所为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学生奇怪的、不理智的行为而困恼,不清楚学生的真实所想,看不明白学生的真实或欺骗行为。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出于青春期的表现欲望,可能做出激发性的、不成熟的行为或者回答。理查德・怀斯曼在试验中证明,一个轻轻的微笑或轻微的触摸就能决定我们在酒吧和餐厅会给服务生多少小费,而商店里播放的音乐会偷偷地溜进我们的脑海,并影响我们花钱的数量。所以,一个包容协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扫除心理阻碍。教师应当运用诙谐幽默的言语、活泼的表情来适应学生的本体区别,包容学生语言造成的谬误。也就是说老师的个人魅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对学生主体的认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度掌握知识。

3.激其所能

行为心理学对激发学生潜力的指导是有很大的意义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麦克里兰(McCleland)等人系统地展开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于1961年出版了《成就动机》,其中,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例如,某位教师如果经常性地在班级中讲,男生适合理科,女生适合文科,到最后,情况真的可能如此,并且偏科的严重性会很大;反之,教师如果说目前我们学的都是基础的知识,男女生都应该学好,结果发现,该班级学生文理都很均衡,各科目发展都良好。学生在课堂中应当体现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积极引导就起了很大的因素,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同样,教师应当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适度地突出学生的作用,顺水推舟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课堂氛围是优化教学的一个过程,是完成教学目标、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在好的氛围之下,达到激发学生智力、情感、创新能力等的综合性发展,使其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8-01

自从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后,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亲身体会到了一些新变化。新课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有效教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仅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偏差,使“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应着力改变单一被动的接受式教学状况。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知识是直接给的,还是你引导出来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每个新知识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提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更多的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适时地引导。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探究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动手实践,经过碰撞、启发,自己去发现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将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想象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变“单一个体地学”为“相互合作交流地学”。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常见的教学方法有:①实验法。②设疑法。③竞争法。④开展课外活动法。

(三)利用多种资源,实施信息化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①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见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因而主动性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这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主动的独立学习,而不是外在力量的干涉或强制。

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有没有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般表现为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起你强烈的求知欲,鼓励你不断探索。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基于这种兴趣,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另外,独立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激励大家独立思考,善于思考。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并非是完全的局外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学生学习的支撑者、学生学习的推动者,他能够在计划的完善上,方法的选择上都可以提出建议,在学习内容上提供支援和建议,精神上提供鼓励,过程上提供引导,而不是帮助确立目标、计划和方法、规范学习的内容,强制改变学习的进程。 当然,教师也要做好监控和指导,不能放任学生。

(二)探究学习

篇4

一、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现状透视

回顾自己及同行的科学教学,觉得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显然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更加注重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浙教版教材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生产,使教师教学回旋的余地也增加了许多,这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比以前高了。

忧的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与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我们的学生没有被教师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对老师讲述的知识、演示的实验过程,没有专心去观察、去领会,有时一知半解,缺乏质疑、释疑习惯。

(二)部分学生有依赖心理,对有思维容量的问题,没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中宁愿闲着,等待别人结果出来后,简单地抄一下。对身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去发现和探究,对有难度的思考题,干脆空着,等待抄写答案。

(三)一部分学生信心不足,回答问题时,生怕答错,动手操作时生怕不对。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半信半疑。而另一部分学生探究完一个问题后,就闲坐着,不会主动去学习下一个内容。

(四)大部分学生存在惰性,对课外独自去探究、查阅资料、准备器材,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给下一个探究环节的顺利进行产生了阻碍。

(五)对稍复杂的活动,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做起,缺乏按实验设计的步骤有序进行操作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多数学生还欠缺细微观察、精确操作,及时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理的习惯和能力。

针对以上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能力上存在着问题,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学习心理为突破口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究。

二、调控学生课堂心理的实践和研究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中,心理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实效。

由于初中学生还处在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性,也同时具有不成熟性。因而,教师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学生在科学课堂学习中的心理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和化解学生学习心态中的消极因素,把学生引入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既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下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和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

而问题情境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心理状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在《机械运动》一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忽然,他发现身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甲壳虫,顺手把它抓住。当他抓到手里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颗射向他的子弹。请问同学们:“为什么飞行的子弹可以用手抓住呢?”

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大多数说不到“点子”上,教师就顺势引入运动和静止、及参照物的相关知识,再通过三位学生上台演示,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创设学习情境,要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例子,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二)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

焦虑是学习者在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忧虑心理倾向。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产生破坏作用,都会抑制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取得最佳效果的焦虑度应是适当的。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敏感、自尊心强,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肯定。这种心理表现在课堂上害怕发言,怕说得不好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不少学生说:“本来有些想法,不全面,不完整,可一站起来,心里就急,脑子一下子什么也没有了。”少数学生说:“真怕点到我头上。”上述心理是焦虑程度过强的表现,它也抑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调整的方法是抑制学生过度的焦虑。具体的做法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心理上的足够准备。

2、调整课堂教学,采用问题的追问形式,化解问题难度,点拨学生思维,助其成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自尊。

如在过滤操作实验中有关玻璃棒的使用问题,让学生分析不同步骤中玻璃棒的使用特点,并适时适当的疏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又如在解浮力题目:根0.8立方米的木材放人河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0.32立方米,求木材的密度?老师先让学生求出木材受到的浮力,再分析木材的受力情况,根据漂浮的重要条件,求出木本受到的重力,然后由密度公式再求出木材密度的大小。老师一步一步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解难点,直至成功。让学生觉得浮力知识也并非难不可及,只要学会分析,可把一个难点化成一些简单的单一的问题来求解。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教师不要老用一套教学方式,即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探究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愉院了学生的心理。

如在学习

们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外表,同时也是思维的结果,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讨论型例题,营造合适的讨论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如在上密度基础知识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给你一架天平。一个弹簧秤、一只不大的空瓶、足量的水和牛奶,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在让学生思考讨论五分钟(教师边巡视点拨)后,先后让几个学生主动上台叙述各自的测量方法,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事实证明:多数学生都能选用天平或弹簧秤解决测量质量(或重力)的问题,采用“装满”水或牛奶以解决测量体积问题,效果较好。

(四)把握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探求心理。

所谓知识和能力落差就是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学习时所需能力与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和学生现有能力的差。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又力所不及。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客观分析,确定恰当的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的探求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不断激起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热情和欲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在教材难重点处,精心设计系列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求,激起“学”的兴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的思维。

这样,不断质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欲罢不能的激昂状态,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知识的内化,师生互动也更趋和谐与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学习习惯。

(五)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实说或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学生在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求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心理,从而对其加以填补。因此,教师在施教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教学中,一个巧妙的空白,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或创造。

如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做过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以可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过程指导,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然后动手实验。而且学生阅读课文后,发现在载玻片中央滴的不再是清水,而是生理盐水,随即提出“为什么载玻片上改滴生理盐水?”的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布下空白,让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学生个体间知识、经验的差异互补地解决问题。

(六)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动态心理。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些重要的发现,一些合理的猜测,都要借助实验的观察与证实。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它需要高水平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整个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认为教师应精心确定一系列大的探究框架,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本节有关的探究内容。如我在“观察蜗牛”一节中,课前组织学生捕捉蜗牛,课堂上先要学生回忆蜗牛的生活习性,再观察蜗牛的形态,进而引出了“蜗牛有视觉吗?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探究话题,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开始围绕上述问题,分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及时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并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们的问题与想法,不时地鼓励、尊重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如教学“大气压强”一节时,先发给每两位学生一对小皮碗,让学生做一个模拟马德堡半球的实验,接着教师再演示一个“覆杯实验”和“试管爬升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对系列实验现象的成因进行大胆的猜想,最后请两位壮实的学生上台,拼全力拉事先充分抽气的马德堡半球,当学生拉不开时,再拧开半球上的气阀。这样,通过系列实验展示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手、脑、口、眼并用,充分参与,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是很大的客观事实,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进行猜想和通过实验探究与验证物理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在这种精心组织的探究氛围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组织和使用教学材料,学会了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这样的探究活动非常有利于对自己探究活动产生兴趣、激起热情,同时对自己的学习也容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初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许多科学老师思想上存在惰性,对教材的钻研不深,没做充足的课前准备,不愿多思考、多寻找素材,上课很多探究活动一讲了事,长久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由于学生小学阶段是老教材,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已形成一定的定势,初中新课程虽已实弛一个半年头,但要彻底改变以前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做可使学生愿学、乐学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来目标”。完全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要想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运用数学教学的艺术魅力去吸引学生。

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问题尤为突出。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学,有厌学情绪。如何激l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古今中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继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多方尝试,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效果甚佳。

一、转变教师对数学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直观性,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实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引入显得更为关键,如何在一开始就立即激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好多教师上课是往往由上节课的内容导入复习已学过的指出将要学的内容,这种形式虽不失为承上启下的有效方式,但每一课都一成不变的使用这种模式,则难以吸引学生对新课程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新课程也缺乏兴趣。如:可举一些生活中实例来引入,既可激起学生兴趣,同时学生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教学过程中,课本上有实例,但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或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也可举我们教材中的例子,如:思考题,为什么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至少要有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有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教师提示:1、18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30的倍数中,至少要包含哪几个质因数?2、18和30的公倍数里,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请试算一下,有何发现?)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情趣高涨,踊跃回答问题;然后结合所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解答。同学们在这一例子的基础上会很容易解答。这样,课上的生动活泼,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设疑导入,唤起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孩子们的年纪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所以常常出现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走神、上课不好好听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的现象。老师在课上一遍遍的讲解,学生自己感觉会了,但是在自己独立做题的后发现还是不会做,从而出现失败的体验,数学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小学生好奇心强,这正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在设计导入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善于用问题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这一内容时,我在黑板上板书一系列数字:2、3、5、9、 12、17、36、38、57、59、101、105等,让学生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看谁所用时间最短,而且准确率最高。学生纷纷表示判断后面的大数需要较多的时间。我当堂就表示我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摇晃着脑袋表示不相信,我一一判断并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通过验证发现我的判断快速而准确。 学生又出示更多、更大的数字来让我判断,经过验证完全正确。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教师能够如此快而准地判断,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这样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新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自于生活,这个道理大家早已明白,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拉近数学与生活间的距离,使小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是陌生的,从而引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上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其数学意识,进而使其真正喜欢数学。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可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或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或改写制订新的作息时间表,或表示出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间。学生在练习中兴趣盎然,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1“情境”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有趣的图形》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好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

(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一个三角形、林荫路上跑出一个圆形来……,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为什么要从森林里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无意视线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于是,人们不尽要思考: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是情境?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即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可想而知,当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时,意义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2“生活”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因此,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课堂里,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链接。但是,有的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的本末似乎有些倒置,“生活味”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数学味”。

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搭配的价值,组织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引入:出示周一的菜谱(肉丸子、青菜、南瓜)让学生进行一荤一素的搭配,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2)展开:出示周三的菜谱(排骨、黄鱼、白菜、豆腐、芹菜)再让学生一荤一素自由搭配,体验有序搭配的优势。(3)巩固:出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学生思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规律?(4)应用:超市购物(在众多商品中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应该说,整节课弥漫着浓郁的“生活味”。然而,尽管学生始终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研讨数学,但是研究排列方案时学生为了写下这些菜名、交流排列方案时老师为了板书学生的搭配结果费去了大量的时间。试想,这些时间花的值得吗?整堂课看到的是菜名,说出的是菜名,写下的还是菜名,学生由于这些美味所引起的生理性条件反射可想而知。尽管学生在选择搭配时显示出了灵性和活力,课堂的学习氛围也洋溢民主和平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数学的应有价值在这种趋向变异的生活化课堂中,显得苍白无力。难道,“生活”真的是数学内容唯一的底色吗?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并不等于把“生活化”作为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既然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课标语言)那么,数学教学过程就可以实现如下的模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就是说,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这里的生活化情境应该是有选择的?因为“数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课标语言),所以,“生活化”应该散发浓郁的数学味,避免步入虚幻空洞和纯粹稚拙的形式化误区。

3“生成”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

有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如何看待生成?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还归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5“合作”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由于其在丰富课堂交往方式、扩展信息交流维度、培养沟通协作素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眷注与青睐。然而,由于理念的缺失和操作的异化,有些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正逐渐走向“标识化”!

曾听一位教师上《克和千克》,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四人小组合作称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话音刚落,小组里忙活起来。组员们开始为称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我想称文具盒”、“我想称钢笔”、“我想称校牌”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后,一些人开始称物体的重量,另一些人却开起了小差(讲空话、摆弄天平等)。小组合作就在这样无序杂乱的景况下逐渐延续……)

师:哪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称量结果?

生1:“我们称的是竖笛,它的重量是8克。”

师:“竖笛的重量只有8克吗?”

生1:“好象是85克。”(在组内同学的轻声提醒下,生1终于说出了合理的答案)

这里的合作学习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为什么小组内会为“称什么”而费煞周章?很清楚,这些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将自己看作单独的学习个体,根本不具备参与合作的心理状态;二是为什么小组称量物体重量时会有人开小差?小组汇报时连竖笛究竟是8千克还是85千克也弄不清楚?个中原因定然是小组内没有合理分工,即没有专人看刻度、没有专人做记录。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从中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合作”只是学习方式最佳的摆设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需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积极互赖、个体责任、有效沟通、评估反思。笔者认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本质优势,教学设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四条策略:①精选合作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内涵空间宽泛的、需要学生在思路交流中逐步感悟的;可以是容易产生歧义的、需要学生在争论思辩中逐步澄清的;可以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需要学生在讨论商议中逐步掌握的。恰当的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内部需要,是促成有效合作的前提。②明确合作分工。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合作的始终均有清晰的任务,而且个体任务的完成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高低。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案例中“开小差”、“竖笛究竟是8克还是85克”这样的尴尬场景。③细化合作组织。以一句“请四人小组合作……”的简单指令来代替合作学习的程序组织,是对课堂教学的不负责任。笔者认为,从提高合作实效的角度看,教师应预设“独立思考”――“观点碰撞”――“交流评价”――“成果汇报”的细化步骤,真正使合作学习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④重视合作指导。“合作学习”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更应重视教师的有效主导。教师的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向导引领,是推动主体合作深层进发的可靠保证。

5“赞扬”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传统教育过分的着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似乎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课程则强调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将视角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于是,“棒极了”、“真了不起”的叫好声成了新课程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有时,表扬似乎太廉价了。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黑板上的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热情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寓示着赞扬和奖励的“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

课后,笔者与执教教师之间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笔者:“您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教师:“‘嗨、嗨、嗨,你真棒’对学生而言意味着肯定和表扬,我这样教学的初衷是让课堂激励促进数学学习!”

笔者:“课堂激励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那么,您为什么要频繁地采取鼓掌、贴金星的方式进行激励呢?难道教师对学生的微笑示意、点头首肯不是表扬激励吗?

教师:“对小学生而言,微笑、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欠大。我认为,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的学习才会越积极。”

谈话结束了。但这个片断、这次对话却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一个图形有几个角”这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无可厚非。但是采取案例中那样由“集体鼓掌”、“口号呼喊”的精神激励加上“金星装点”的物质激励构成的表扬阵势是否有些过了?难道说,“赞扬”真的是数学课堂不变的声音吗?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体现了数学课堂予以学生主体的人文眷注。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笔者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明自己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和准确的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点化,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融合度。

为什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时会走入误区?笔者认为,最深层的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失偏颇。所以,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解读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新课程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婷.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2009(03).

篇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把这些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了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时代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离不开老师的创新教学,要想让创新教学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就需要我们老师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认真思考每一节课的创新问题,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勇于质疑提问,敢于创新发明。因此,我们教师需要树立创新观念和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并且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有效、持续的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课标背景下,不少教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但是花了大量的精力都不见其效,结果还是在使用着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拼命地教,学生在下面死命地学,最后导致教师对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而产生了厌学心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1.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策略的革新。由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直接发生联系的是教师,教师是否能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涵实施于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是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人。由于教师未曾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新课程的学习与研究者、创新与实践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将新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二、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1.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2.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按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 年版)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下的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分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

3.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教师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他们从不因学生在自己讲课时插嘴而指责,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了什么?”“谁灵感来了?”“谁的方法有新意?”“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4.树立动态的、发展的评价观。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其次,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指正,而且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地指出来,只有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还要能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总之,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这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不断努力和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臧小蕾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例谈[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篇8

Deep understanding of new idea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students

Wu Lin-lin

【Abstract】In the primary stage, the ultimate goal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or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to gain mathematical way of thinking. Teachers from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mindset,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rational use of new materials, give full play of all available resources, guide students toward learning motivation by the ex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llow different students to get a different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 resources motivation; mathematical interest

当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可以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以智力培养来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大力强化的探究反射、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是在强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大量吸纳知识;……”〔1〕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要为中学时期的学习打基础的。教材的改动,加上每个学生所在的家庭环境差距很大,造成个人的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困难的事情。那么,教师要克服外在和内在的困难,积极地去研究新的理论,深化教学改革。经过两年接触新教材,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触。

1.教师要完全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已有知识的积累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孙子说过“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要想上好课就要清楚讲课对象的特点,往深处讲,就是说这样才能根据讲课对象的特点准备怎样讲,讲什么内容合适。教师的对象――是不断的变化的,同样是六年级学生,每一届学生的接受能力却是不同的。

去年,我讲了一节《负数的初步认识》,因为是新内容,所以备课的时候,做了充分的准备,还专门听了一节《负数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最后反复熟悉教案,生怕课堂出现的意外打乱了自己讲课的思路。

但是在第一次讲课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对0是正数还是负数分不清楚;一节课后,仍有一些学生读正数或负数有困难;大部分学生举不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负数;有的学生认为电池的两极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我当时还认为这个例子举的不错。我就纳闷了,怎么别人这样讲就没有出现这些问题呢?于是,又讲了一次,上次出现的问题减少了。我分析,是第一次听课的学生知识面少,基础不太好,所以问题会比较多,如果学生基础好见识广,这些问题就会减少。

然而,在同事的讨论中,大家认为,是不是应该把课根据出现问题改一改。比如,为什么新课过后,学生读正数和负数还有问题?是因为新内容的引入是以读天气预报开始的,学生在接受正数和负数的读法的同时,又要学习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的读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这两个都是难点,虽然书上安排摄氏度与负数的读法引入,但是对我们的学生不适用,所以这个地方要改。再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电池的两极是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说明学生认为所有表示相反的意义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出,电池的两极是相反的意义,但它不是相反意义的量,所以不可能出现正数和负数,等等。

根据出现的问题把课改完后,再上课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可是再在其他班上这一课时,又有了新的问题――学生不会写摄氏度这个符号。于是,我的教学设计上又多了一个环节,教摄氏度的写法,并让学生专门练习写这个符号。果然,这个问题又迎刃而解了。

当初在准备这一课时,觉得知识太简单了,记得我上初一学习负数时,没有什么困难,一下子就学会了,所以我现在认为学生也会很快的接受。如今回想起来,现在的学生是6岁上学,年龄比过去偏小,他们又是在六年级的时候就要认识负数,和过去相比当然是有一定困难,可见备课时,我还没有很细致地为学生着想。所以,在教学中每当学生没学会时,真的是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备课时是不是真正地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了。

“教师应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系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着重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与新概念相关的概念,并通过仔细的对比、合理的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新认识、建构新概念。〔2〕”道理每位教师都是知道的,关键是否能从心底上去接受它,在实践中去应用它。

2.教师要理解教材的精髓,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1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教师要系统了解课程资源的类型,加深自身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识。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来看,不仅有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如纸张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等,更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与学生等;从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来看,不仅有显性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更有隐性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从课程资源空间分布来看,不仅有学校范围之内的校内课程资源,更有超出学校范围的校外课程资源……”〔3〕

在六年级数学的一节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

刘老师今年暑暑假准备去北京旅游,费用标准预计如下。

火车票住宿费伙食费其他开支

416元/张a元/天b元/天600元

(1)刘老师计划在北京浏览4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他这次北京之行所需费用。(伙食费按6天计算)

(2)自己确定食宿及伙食标准,算出刘老师这次旅游一共需要多少元。

其中的第2小题让学生估计张老师在北京一天的伙食标准时,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个班学生认为一天花40元,早上吃10元,中午花20元,晚上10元,理由是在洛阳早上饭大约花2~3元左右,北京要比洛阳的消费高,而且张老师是去旅游的,在旅游景点的饭可能还要贵一些,以此分析下去,中午比早上多花一倍的钱。最后,这个班学生一致认为,饮食按一天50元计算,出门多算一些钱,这样保险,也容易计算。可到了另一个班意见就很难统一了,有的学生的想法与第一个班的学生想的一样,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一天饮食要100元,在北京吃饭炒菜一定很贵,在洛阳饭馆吃饭一般一个菜还要二十多元,北京怎么也要40多元。经过讨论,这个班学生认为,节省一些一天50元应该是够了。

实际上,第一个班的学生真正去过北京的学生没几个人,他们估计的数据是以自己在洛阳的经验推出来的,第二班的学生大多数都去过北京,有的家庭花销大,有的家庭花销小,所以答案不一致。不过,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很大的兴趣。

2.2 教师既然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自己更要注重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有一次上课,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举生活中的数学的例子。一个学生在说生活中的数学时提到GDP增长可以用正数表示,GDP减少可以用负数表示,我当时就愣了一下,结果没想到当时要让学生解释一下GDP的意思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课后,我想起可能还有些学生不知道GDP的意思。如今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小学生又极其喜欢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要比成人强,并且,虽然经验不丰富但这会使他们不容易受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教师若不注重留心周围的生活,可能就难以进行顺利的教学。

2.3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尽量使一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物尽其用”和“一物多用”。

当讲完统计收集数据的方法时,我们数学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了一项调查。当把调查问卷收集起来时,突然想为什么不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统计的过程呢?于是学生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统计20份问卷,最后,学生从统计的结果了解了自己班同学对学习数学兴趣的情况,都感觉很有意义。

再比如,学了长方体和正方的体的特征,书后有让学生制作小正方体的练习,当学生把它们做出来后,指导学生之间四个人一起或八个人一起把做好的小正方体放在一起,为以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准备了学具。

“总之,生活处处皆有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小学数学教师要走出个人经验化、习惯化的封闭视野,善于发现并挖掘多质性数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4〕

3.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动机引向内在动机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成为,以自己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高兴。但在对喜欢数学的小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只有及少数学生是因为自己功克了难题会兴奋才喜欢数学的。大多数学生是停留在,数学学得好了能受到大人的表扬才喜欢数学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把握住表扬的度是很重要的。表扬不能太多,这样学生容易把学数学的目的看成的得到表扬,一旦走上社会,受到的表扬少了,学数学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表扬太少,或没有表扬,会认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好,也打击了积极性。

“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积极的。如果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即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行为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的推动,此后,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水平不满的话,他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毁掉的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5〕

总之,小学教育的基本宗旨,应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教育怎样改革也要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小学教学设计》第233期 《数学概念的有效建构》顾晓东

篇9

1.在游戏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教价。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概率这部分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上课时教师宣布:"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话刚说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这里的袋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两个全是黑球,有的袋里放的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选一人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合作学习便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新颖的操作实践,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而且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激活思维。一年级教材中有一内容《比较》,要比较出一组物体的长短,太小等。课一开始,笔者拿出2根绕成团的绳子问:红绳子与蓝绳子比较,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怎样能比较出来呢?学生跃跃欲试,笔者趋势鼓励他们自己先动手尝试。然后,师生共同边操作并归纳比较长短的方法。第一步,把两根绳子打开、拉直;第二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第三步,得出结论。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比较长短的方法,在以后的比较铅笔的长短,人的高矮时就得心应手了。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即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了生动的表象,更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

2.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因此,只有让学生接近生活,接近现实,学生才会感兴趣。例如:笔者在第一学段教学整数加减法时这样设计(以本班同学模拟)车上原有10位乘客,到了某站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如果后来有2人上车,这时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下一站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就调动起来了。

再如,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中,笔者设计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餐厅配菜的教学,让学生模拟大师傅配一荤一素的菜、配搭衣服、进肯德基配套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由此可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内容,紧紧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学生踏进数学大门,就会随时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趣味的数学,就会亲身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乐趣。

3.在探究中学数学

篇10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传统的物理教学中,重视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学起来感觉到繁、难,没有太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时间长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成绩好的最终也只能是高分低能。现在我省实施了新课程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任课老师要跟得上改革,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积极自主地投入探究学习。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我认为在实施新课改的物理教学中,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又没有现成的方法或看到某种有趣现象而又不知所以然的时候,思维是最活跃的。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其实,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物理情境,抓住求知契机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突破口,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测定人的反应时间时,教师可让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演示给其他同学看,不需老师提醒,很快就会发现教室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地做起来,并很快设法测出了自己的反应时间,练习巩固了自由落体一节的内容。

三、注意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思维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场所,这里经常爆发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火花自学生中来,如果不被发现,则可能自生自灭,不成气候;如被老师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那么学生可能受到激励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别注意发现这些星星点点的火花并使之燎原。例如在一次习题课上,我布置了下面的一道习题: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最后一秒内下落的高度是全部高度的9/25,问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g=10m/s2)大多数学生根据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来解出答案。我在巡视中发现了一个学生的解法是这样的: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S1:S2:S3:S4:S5=1:3:5:7:9,第5s内的位移是是全部位移的9/25。由此可知该物体下落时间共为t=5s,因而该物体下落的高度是:H=1/2 gt2=125m。我看后马上就让他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解法。立即在学生中引起议论:他的思维真巧妙,真新颖。同学们向他投来了钦佩的眼光。这位学生的解法得到了肯定,他自己倍受鼓舞。在以后的学习中,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优化实验,体验成功,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篇11

英语教学准备阶段,是教师的备课阶段,不仅包括了解教材、分析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心态和心理的良好调整,而这些是创设高效幸福课堂的前奏和必要条件。

1.有一个幸福的教师是幸福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心态和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在高效幸福课堂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的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应对各种压力,同时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关心学生的学习劲头,尽心准备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关心学生是否把所学的知识掌握了思考如何让后进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心态。

2.要熟悉教材,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大胆合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较强的把握度和熟悉程度,不仅要对本课知识、本单元知识有所了解,更要了解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避免讲一课准备一课的备课方法。

3.要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要熟悉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可能回答问题的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在我校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下,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为创设幸福高效课堂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英语学科幸福教育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化和顺应阶段,即机体通过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示之中或者改变自身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以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由于变化过程决定变化结果,所以课堂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习的动机上,从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初中生来说,认知内驱力即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但是对学习知识有很强烈的愿望并且以学习为乐的学生来说,认知内驱力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附属内驱力显得尤为重要,即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许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些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发现其进步和闪光点,并对其进行表扬,在提高其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入了门,他们才能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幸福教学的首要因素,也是创设幸福教育的主体因素。

2.学习方式上,重视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使学生获得有效且多样化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及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提出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而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知识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意义学习是课堂幸福教育的基础,不做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课堂上设置有效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在有趣、能动的环节中把所学知识掌握牢固,并使其认知不断构建新的平衡。

三、英语教学的课后检测和考试评价是幸福教育的助推器

良好的教学准备和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还需辅以有效的课后作业和检测,以使所学知识在有效的记忆时间内得以巩固。

1.根据知识的遗忘曲线,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20分钟后的遗忘率为42%,一天之后的遗忘率为66%,其规律是先快后慢。故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适当地复习前一天和前两天的内容,这样在反复的信息加工中,使短时记忆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使其所学知识能为日后所用,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的一个方向,将所学知识为日后所用,而不只为了短时间的考试。

2.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学环节,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认知。学生会将当日所学知识的检测或者每一次的考试结果归纳为不同的原因,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努力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归因以改变其行为发展的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韦纳将归因分为稳定归因与非稳定归因、内外性维度归因以及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归因。

教学的过程离不开对人心智的培养,教学的环节也离不开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培养,故幸福的教育教学必然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指引。

篇12

新课标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依据,新课标提出要激励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一、 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学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更要有创新学习。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胜、好动”的心理,若能将这种心理转化为深厚的兴趣,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才能自主、主动、活跃、轻松愉悦。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讲给学生听,学生就会明白本节课的锻炼价值取向。学生会一点一滴的积累,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发挥主动性,积极的参与锻炼,充分感受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的竞争,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好奇心强,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方法多样化,可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欲望,以此激起练习兴趣。

三、优美的直观示范,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在一次跳山羊的教学中,教师以最佳状态给学生示范,学生以“哇”的尖叫声表示惊讶,胆大的跃跃欲试,胆小的虽不敢,但心理也想进行尝试。倘若教师的动作示范失败,效果会恰其相反。

四、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兴趣教学

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体育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5、创设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6、利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篇13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2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临床实践检验护理理论的临床学科。随着现代护理模式发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她已成为护理教学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就我院《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进行总结。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116名、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94名,将2006级学生设为对照组,2007级设为实验组,年龄20-24岁,平均24岁,两组学生年龄、录取成绩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教学改革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方法手段,师资人才,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和整体推进改革。

2.1 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采取双轨制的教学计划,以护理专业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为主线,以人文、社会、心理学等知识为副线齐头并进,使各门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协调配套,着眼于创新,紧跟社会发展[1]。发挥教学医院的优势,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现教学与临床的良好结合。按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来组织,强调病情观察、判断、紧急情况处置、危重症监护和健康教育等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突出护理特色。

2.2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教研室在组建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具有“双师”资格的临床专家担任《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在师资培养、教学方式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科学地认识和运用隐性知识[3],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3 优化教学方法,营造创新环境――五字教学法

(1)引――探究性、启发式教学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要经常深入外科病房,查找病例、检索资料,并在病人身边真实情景中主动体验、探索,从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直接掌握疾病护理的特点、难点。例如:围手术期护理中,必须结合病人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2)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时而是组织者,时而参与者,时而是评判者,时而是引导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时会有不同于教材、教师观点的时候,教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的要晓之以理地启迪,允许有不同观点,大胆鼓励发散思维。

(3)案――案例教学法

根据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病例讨论式教学,在每个系统授课结束后,老师挑选典型或疑难病例,学生分组到病房收集病史资料―护理体检―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以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批判与质疑,寓思维训练于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演――情景模拟教学法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师生间、同学间合作的欢愉,使优秀生有所得,后进生有所获。例如:对高血压病病人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指导,让“护士”和“病人”进行有关休息和运动,情绪调节、饮食护理、药物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等方面的指导,提出模拟要求,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模拟,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开展床边教学或教学查房和实习护生教学。学生10-18人一组,在病房或示教室授课,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教案书写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研――研究性教学法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象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等。

2.4 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过程

(1)多媒体的应用: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灵活地调取图、文、音、像等各种多媒体资料;通过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界面和多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把常见的临床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录像资料有机结合,真正使教学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对教学重点、难点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2)模拟练习的使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它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病例和救治场景,模型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会自主发生相应变化。我院护理实验中心在利用规范化培训标准来培训护生进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模式――“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优化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标准

在教育评价上,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讨论发言、论文撰写、社区实践、临床教学等多个环节中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的评价和综合卷面考核来确定,在成绩中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进一步淡化学生对过分细化成绩的追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课堂评估、课程评估、终末评估、师资评估“四个评估环节”,采取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者结合的方法,使评估更具有规范性、综合性、指导性。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育方式的创新,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首先,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社会对护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着力构筑完美的人格教育,加强了护理学生专业责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务社会。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针对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