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民族文化认同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

篇1

一、前言

对于“文化”的概念,不同的文化学派有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文化学的奠基人泰勒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其它能力和习惯。”[1]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指区别于经济、政治的社会意识及其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通常称为“精神文化”。

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然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国家希望所在的大学生恰恰是最容易被“西化”的群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培养,是事关民族危亡、国家复兴的大事。为了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未来担当民族大任,我们必须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化已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大系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传播与渗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就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敌视和颠覆,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大大助长了它们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对比的企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它们攻击的首要目标。

(二)全球化将使西方的文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教育、娱乐、培训等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所能够提供的文化消费极为有限,使得我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国外产品特别是美国的产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天的大学生习惯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玩美国游戏,看欧美大片,听欧美音乐。

(三)全球化必然会带来西方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毋庸讳言,西方价值观念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中有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大量的糟粕,如果我们统统拿来,不顾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被西方文化所同化。这对处于可塑性极强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乃至生活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会造成他们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已无法很好地适应新情况,新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而新时期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使他们原有的、尚未成型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撞下寻求协调、均衡和整合。

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对弘扬民族精神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三、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底蕴,它所具有的五种精神价值,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每当外族入侵、政权易手、民族饱经忧患苦难的时期,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往往表现得尤为激越。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和不断砥砺自我、发奋图强的精神。

(二)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几千年来不断汇聚各种思想流派,以及吸纳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营养的结果,也是不断容纳、吸收消化周边国家文化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以我为主、融汇百家、综合创新,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铸就了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并且将这种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塑造了中国文化伦理精神,也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

(四)入世求实、知行合一的务实精神。在这种重视国计民生、积极入世思想的培育下,传统民众大多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们始终心怀天下,情系苍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更加坚强,与积极入世精神密不可分。

(五)心性美德、爱无差等的仁爱精神。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中所倡导的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的道德伦理标准,是中国民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宣扬和自觉奉行的行为规范。

四、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为了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多元文化态势下,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并巩固其主流文化的地位。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大学生具有识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思潮,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信息,进而自觉认同先进文化,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学生个体文化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新知识快,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二)增加人文课程,丰富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针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下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片面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高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多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人文课程、讲座,或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美德、优良民风和气节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的国情,从而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传统民族精神必须融合时代精神,才能继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得以完成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我们必须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因为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弘扬民族精神,所以高校应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的科学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3]

(四)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当前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文艺作品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创作出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又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五)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引起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传媒的管理存在疏漏,导致各种不良信息泛滥,从而使大学生在认识、辨别上出现偏差。因此,文化部门和高校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管理,要重视加强网络教育阵地建设,建立爱国主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网站、网页,以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使优秀的、积极的文化和思想占据互联网的主流地位。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这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刚健自强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应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加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对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一、东北方言展现特色地域文化

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东北方言在中华语言文化的万花筒中显得十分耀眼别具一格。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有着一定的语言辨识度,一张嘴便可知道何许人也,家住哪里。而他不仅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东北方言在说起来的过程中尽显其干练,利索,简洁,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的特点。我作为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自认为这种感觉特别好,并且东北人典型爽朗,大方,豪放,幽默的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色,都可以通过东北方言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来自东北题材的影视表演及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东北明星,如赵本山,小沈阳,宋小宝等,他们别具特色的东北方言以及典型东北幽默爽朗的性格特点,在全国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欢迎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东北的方言以及说话时候的那种独有的腔调很受广大人民欢迎和喜爱,这对传播我们东北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各具自身特色的方言中不仅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古语留下的文字魅力,更是对文化遗存通过方言更好的进行传承。不仅是一种情感联系的桥梁,更是一种民族的记忆。更好的想要理解我们东北的方言,前提是对我们的地域文化进行相关的了解,包含着该地区的族群特点,历史文化,生活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走向都要有所知道,只有建立在对该区域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达到共鸣。

作为东北人,我觉得我们地域的认同感是非常强的,在外我们东北三省的人统称为东北人,不论你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还是辽宁省,我们都认为是来自同一个地域的就是东北,相互之间在外也会亲切的称呼对方为“东北老乡”。作为当地人,我们对自己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非常好,在南方好多人知道我是来自东北的,他们首先会说出“东北三宝”,也会说出很多东北小品中经典的对白和段子,并且会主动的进行模仿东北话,可见东北话很受其他地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在南方求学多年,我会发现很多南方人对东北地区和东北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其思维定势。东北虽然所处的我国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接壤,纬度高,四季特点十分鲜明,尤其进入冬季的时候,户外格外的寒冷,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但是屋内却是春暖花开,热气腾腾的供暖为我们愉快的度过寒冷的冬季,南方地区冬天并没有供暖,冬天的室内温度如多没有暖气对于初次在南方过冬的东北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认为,东北人应该是全国最抗冻最不怕冷的人群。东北地区特色的肥沃黑土地,对种植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和优势,很多其他地区的人不免的会认为东北的植物比南方高大,同时在南方人传统观念和意识中也会认为东北人长的高大威猛,彪悍人高马大。在很多观念和想法上显得过于想法狭窄,不前进。这都是可以说明他们对我们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方面并不是很了解。每当这时候,我们民族地域的那种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会特别强烈,并及时的纠正他们的古板想法和观念,有耐心的进行讲解。

二、民间艺术二人转尽显地方特色

我国民间有很多戏曲,但是提起东北的地方戏曲二人转,想必没有人不知道的,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一个以说学逗唱的形式进行表演的艺术。二人转流行在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广大区域。这种广泛性十分突出。在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很多民族共存的区域,文化特色也很丰富多彩.“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了。《小拜年》流传广阔的那首二人转曲目,几乎所有地区的人都耳熟能详了。由于东北地区地处平原地带,并不像我国南方有很多高山的天然屏障.这点就有利于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日常联系.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会使得这里生活的人们在各个方面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习惯,说话方式等都。“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才会符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才得以发扬和传承,并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好评。

通过二人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东北人典型的性格特点。激情似火的观众氛围,豪放不羁的粗旷的演唱方式,整场的氛围可称之为热火朝天。那些机智聪明,诙谐幽默的言语,都可以展现东北人的特点豪爽热情,大方开朗。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漫漫的寒冬,冰天雪地的户外更是寒风凛冽,刺骨逼人。所以就需要有火一样的情怀和激情来点燃整个寒冷的冬季.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激烈,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课题组成员对六所院校大学生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以下特点。

(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从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从语言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在认知方面,对于“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89.7%的学生认为,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认知清晰,把握准确。在对学生访谈中,问到“怎样理解中华民族文化问题”时,学生也谈到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从情感和态度上,86.0%的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73.0%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8.4%的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双重认同

夏威夷亚太研究中心DruGladney教授认为,族群或民族认同是根据环境、时代和具体情况经常变化,每个人都有多种类、多层次、多范畴的群体认同[1]。大学生也是如此,其文化认同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得到激活,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人与人的关系基于特定角色而建立时,认同就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对问题“是否因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自豪?”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9.7%的学生感到自豪。当大学生将自己放在中华民族的角色基础上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而调查中对问题“是否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0.4%的学生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大学生对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中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在纯藏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更强,而在藏汉混合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弱于纯藏的班级,并且汉族学生越多的班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上,在藏族群体中,大学生完全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有少数汉族存在的情境中,基本上使用藏语交流,并且表现出本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在汉族存在较多的情境中,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并且汉族越多,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在藏族与汉族比赛或竞争的情境中,藏族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先生所说:“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色,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为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其家庭所在地区进行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农牧区学生比城镇学生的汉族文化认同高,城镇学生比农牧区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高。文化的交流是文化融合和移入的重要前提。农牧区是藏民族的聚居区,但是交通十分阻塞,和外界社会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交流渠道不畅使得农牧区的社会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而城镇是藏、汉杂居的地区,比农牧区的藏、汉文化交流多,也受到了汉文化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城镇大学生受汉族文化影响更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分离式认同;农牧区大学生则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同化式认同。即农牧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比藏文化认同要高,城镇大学生的藏文化认同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高。另外,农牧区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差异,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外部社会的信息,就越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所以可以更理智地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大社会背景,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又认同藏民族文化,在这种一体化二元认同模式下,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保留并发展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这一问题。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忧虑,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生对抗情绪,在非理性情况下盲目认为藏文化将走向衰落。访谈中学生谈到随着汉文化的广泛接触,大学生对藏文化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少,从而感到藏文化会衰落的危机。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承担四观教育概论课程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讲,而在演讲中个别学生公开谈到当前大学生由于汉语言的使用,而使藏语言逐步边缘化,甚至可能消失,包括藏族日常生活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使许多藏族日常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个别学生演讲中带有偏激的情绪,呼吁藏族学生着装上以穿藏装为主,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民族文化低层次的认同。

(二)缺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课程。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凸显民族特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没有明确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载体,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较少,使得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而且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指导更是缺乏,开设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选修课和辅助课程甚少,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锻炼学生的技能,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2]。此外,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也很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及相关部门也未开设过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座,高校很少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及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的优越性、科技的先进性,宣扬其价值理念,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企图控制人们的意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3]。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造成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没有开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课程,导致学生也很少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第二,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太少。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目前,许多文化作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一些文化产品为迎合世俗潮流表现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这些文化产品的精神缺失削弱了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第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国人在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时,盲目崇拜并接受西方文化。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不断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信念,从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并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淡漠,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体系中越来越淡漠。

(四)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是我国漫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精神主线,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也没有给予民族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了解到,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76.5%),其次是上辈传授(50.1%)。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地区的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及体系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所以,高校必须不断优化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地区与内地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郑雪莲 单位:拉萨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参考文献:

篇4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中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还不太多。笔者认为,要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进行理论研究之外,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试图寻找到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它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校本教材的质量。目前,常见的校本教材开发有两条途径:合作开发和自开发。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水平有限,采取“以学校教师为中心,课程专家为指导,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合作开发模式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

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避免出现课程专家“包办代替”的现象,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让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上都以教师为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就是一种以本民族文化为荣的情感。二者均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既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认为,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校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当民族成员认同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对本民族文化的爱融入到“血液”中时,民族文化的永世传承才得以实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学校教育因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师资、设备等条件,以学校大型活动和常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民族性的传承更具有延续和不可间断性。因此,在借助学校大型活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校常规活动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做了如下尝试:一方面,积极借助学校的广播、校刊、墙报等媒介,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开展连续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合作。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民族文化知识传递给家庭和社区成员,也可以把家庭和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带入到学校中来。这一活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三者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三者的和谐发展。

为避免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把民族文化教育列入日常教学中,并把民族文化课程定为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实施了“五个一制度”,即“每个班级每个月召开一个民族文化主题班会;所有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每月上一节民族文化课;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民族文化的校级活动;每学期学校召开一个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研讨会;校长每学期做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这些规定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总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在编织人际关系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既是走进别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又是与人和谐融通的纽带。可是,民族文化的高认同又会导致文化壁垒的出现,这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1.2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人际特质理论;三是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T组理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往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这一理论关乎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素错综复杂,但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无疑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抑或是一种文明的形成。而文化群体一旦形成了就又通过族群的认同去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联系。

2 人际关系建构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溯源

人类的文明演化近万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走上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是多人积聚在一起,进行共同的生产和生活,遵守由习惯形成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人际关系中有几对重要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面对这诸多关系,我们要应用不同的心理战术,但他们有着诸多的共性,绝对有规律可探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征远不同于西方,这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众多的学者在这方面均做了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问题。黄光国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②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性关系是强调物质利益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主要是由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历史上的人际关系建构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就源于他们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磨合,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随着这种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认同,又会在这个族群的内部促成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通。而民族高等院校是一个民族文化光彩夺目的地方。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校园内部有着广泛的交流;但在各个民族的内部,依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这种人际关系的高度集聚就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指引下,各个民族被困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小圈子。这样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反而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建构与民族高等院校的文化认同的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但文化认同也是必然涉及其中的知识。现在由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在民族高等院校,构建人际关系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4页)先分析对方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均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按号入座。然后为自己向对方发出交往信号找一个兴奋点。在深交往的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对方族群的性格。我们还要学着去尊重民族文化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既存的生存机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③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捉摸不透的,故我们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对民族性格的深入研究,尊重主体性。

其二,在民族高等院校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理应合理定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社会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那就是社会地位,个人背景相近的才有交往的可能性和预期性。故与人交往过程中,理应运用这社会心理现象。

4 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过程合理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至关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发生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人类学文化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感情的研究有助于寻觅到人际交往的剂。生活是务实的,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发展过程。④人是感情的动物。要想交上知己,建立真正的友情,就需要用真情换真心。需要我们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民族人格特征的研究更加有助于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完全可以细心地观察对方或者一个群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映射了一个人由于民族成长和个人教育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因子。在民族高等院校,通晓了某一个人的民族人格特质,也就打通了通向其他不同民族内心世界的脉络。

再次,民族文化特质的探索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那它自然也包括环境的影响。⑤那么,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篇6

二、民族认同感

对此问题,同样将学生分成三组,分成高、中、低三组。在这一因子的研究上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他们对汉语普通话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就越高;而在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分最高,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评分最低。在维语评价上,地位价值维度和亲和力维度评价上最高的均为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接着就是民族认同感高等的学生。在带有维语口音的汉语上,三组学生给出的地位价值维度评价相差不大;在亲和力维度上,民族认同感高的学生给出的评价最高,其次就是民族认同感中等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越高,其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就越低。汉语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标准语言,是每一个维吾尔族大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语言,而带维语口音的汉语则成为汉语普通话与维语之间的缓冲点,这样就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较容易接受。虽然各组学生对维语的评价都高于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但总体上来说,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评价也不低,这反映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一种矛盾心理,即既对母语持有较高的忠诚度,也认可汉语。

三、高校加强语文语言教学的建议

前已述及,不同的背景会使得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产生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新疆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冲突,促进各民族的大繁荣,促进新疆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高校教育中,对维吾尔族学生应采用更加贴近其民族的教学方式,尽量满足维吾尔族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民族情感,利用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在社会交往中开展汉语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汉语交际的乐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学习汉语,利用角色扮演、对话、情感交流、实地研究、文化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汉语能力。[3]最后,教师还要重视民族认同的引导工作,努力消除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的认同障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入学教育、校内活动、心理咨询室、民族文化解读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文化,增强其对汉语的适应能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篇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居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大杂居,小聚居”,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深入,尤其是在民数民族和汉族居住相互错落的村寨更为严重。现在黔中地区出现的一种想象叫“汉化”,所谓汉化就是少数民族受到汉族的影响逐步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出现“汉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在内心不自觉地效仿汉族,这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也就逐步淡化,甚至缺乏。

(二)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并在旅游中受到严重扭曲

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黔中地区是旅游的地方。黔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果是旅游宣传的亮点之一,民族文化成果由全民共享的氛围在黔中地区已经形成。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已经成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扩大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影响力,传统的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转化成现代化的技术商品,不再是民族文化真正的成果,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严重扭曲。

(三)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随着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抢救队伍。长期以来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部分民族文化工艺、民族民间技能已经失传。例如在黔中地区的喇叭(唢呐)民族民间音乐已经陷入了困境,现在聘请喇叭吹手的价格太昂贵。失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基本上不愿意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

(四)黔中地区民族语言濒危

少数民族语言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的标识和象征,是一个少数民族保存集体情感、共同的重要渠道,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黔中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对策

为了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和对策有:

(一)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

黔中地区在贯彻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该狠抓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战略,真正做到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保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效果明显。

(二)鼓励民间力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力军在民间,鼓励民间力量积极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例如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黔中地区的很多苗族村寨,在每年的冬月、腊月苗族小女孩会自愿、主动到山上砍柴放到“花园”旁边。

(三)强化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圈,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抢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政府充分有效地参与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活,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关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包括采取优惠民族村寨政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投入等。

(四)建立博物馆和数字民族文化保护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政府和民族民间的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小型民族文化博物馆,主要搜集该民族有珍藏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等。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2-02

【作者简介】孙全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第二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学为例,初步探索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科学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规制和导向作用。能否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在备课时,我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升华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体验、经典阅读、视频赏析、案例解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学习,培养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能够运用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理性的借鉴、判断和选择;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学会理性运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

知R目标。了解文化认同的含义,知道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与要求,掌握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本准则等。

上述教学目标的编制指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有机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教材文本知识,而是组织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如在教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既涉及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涉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为了引导学生突破对这一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北京有一位青年从21岁起便辞职全力照顾父亲,10多年来不工作、不恋爱、不娶妻、不会上网、没有手机、不与人交往,专以照顾植物人父亲为职责和工作。让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学生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也有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放弃自主和独立的孝行是一种愚孝,并提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割股奉亲”等典故。

此时,我又给学生呈现了“新二十四孝标准”,其中“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条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认识到我们既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直面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上面的设计围绕“孝道文化”创设主题教学情境,情境源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关联,并通过问题引领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思想认识。

三、发掘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解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人的理想、人格及修身成德的思想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且对建构我国现代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阅读推荐”活动,给学生推荐了《用典》一书。在很多访谈与讲话中大量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随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古诗词,并请学生思考从中受到的启示。比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对古诗词寓意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思想文化的浸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和理想人格。

篇9

国外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日本学者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政府不但要用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而且要付出一定的实际行动来实施政策;韩国学者在论文中指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把确立遗产项目作为目的,而且要提供这个文化项目得以继续传播的体系,而这个传播体系要有严密的结构。”法国的学者则表示:“对遗产的保护一方面标志着它社会属性的死亡,但另一方面,也变成了传承的关键因素。传承是遗产本身所特定的属性,它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且还可以通过技能和掌握这种技能的人的不断革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说的,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在中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已经为数不多、后继无人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等工作也缺乏人力再加上资金缺乏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衰落,使得前人传下来的文化支离破碎,只剩形式上的东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其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人很少依赖口头相传的形式;方言在入学考试中并不被接纳,造成农民子女受不到教育、学不到技能;内容老套、缺乏创新和时代感;经费不足、好演员的流失;政府忽视、缺乏保护;剧团不景气、后继无人、资料流失、缺乏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的原因,直到现在,通过这几年政府的觉悟和努力,不断呼吁民众,不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和研究、保护工作的进行,使得一些专家、学者都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来,大家共同努力来挽救我们正在遗失的文化。

目前,我国的基础中缺少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西方系统,对于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关注,甚至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有些初中、高中的音乐课都被其它文理课替代了,这对于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选择受各种教育的权利,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江西的高校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都非常陌生,而江西本土的,就读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江西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更是全然不知,许多学生即便是结束了大学的音乐教育课程之后,也不了解什么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这方面的教育是个空白,因此,为了弥补音乐教育课程的不足,学校应当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学习,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容加入到音乐课程当中去。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教育传承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稍微的犹豫和停顿都会导致音乐文化的无形消失,特别是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更需要重视和保护,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它需要通过学习去了解、从中受益;需要通过教育去传承,而教育是传统文化建设的基础,民族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其实,我认为对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应当从娃娃抓起,早期的文化修养对于文化观念、意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知识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因此,我建议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合理开发、构建课程,旨在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培养青少年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篇10

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与恶劣自然条件的双重考验。羌人运用其独特的智慧和坚强的生存意志,创造了灿烂独特的羌族文明。羌族发展至今由于其人口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史料的传承全靠“释比”以口头文学的方式传承,因此显得格外珍贵。现代羌人进行的多是汉语教育,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理念,随着老一代口头文化传承者的消失,羌族文化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断层”危险。

一、羌族民间故事文学修辞手段的具象表达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特别是以英雄神话故事为背景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如《开天辟地》、《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等。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其发生和流传的年代与环境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进行主观的想象。作为幼儿其对知识和历史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他需要有一种符合其认知程度的表现方式,我们不可能将其解读羌族民间故事的平台,定位为图书馆、博物馆、文献资料等层次。

绘本是作为一种简单通俗易懂图文的具象表现艺术,它通过“图×文”而不是简单的“图+文”的结合方式来讲述故事、表达意思,其图画和文字的具象表达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已经远远大于“1+1=2”。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也有人认为绘本和我国传统的佛经故事类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由几米所带来的绘本阅读的热潮,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了。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其表达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表现的画面内容是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二、信息娱乐消费文化中的流行表现手法

绘本是一种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过程当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娱乐消费手段,已经不可避免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视觉传达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视觉传达向符号化、形象化发展。作为羌族民间故事,如:描写羌族迁徙过程的《羌戈大战》,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内容,利用文字、图片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ppt绘本童话故事书、4D触感书),平屏电脑、智能手机等载体的结合,能够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化、立体化,使受众,从视觉、听觉、包括触觉上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信息娱乐消费手段了。

三、羌族民间故事绘本与羌族幼儿民族认同感教育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即民族认同性。它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民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对其传统文化进行选择、过滤、积淀后下来的优秀文化因子。羌族作为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语言的特点“方言”的性质较浓,和其他语种对比,它既不像藏语分为几大语系,也不像汉语有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同一地区可能这个山寨和那个山寨的语言都是不通的,这就造成了现代的羌族人绝大部分是不会羌语的,而羌族文化的传承就面临消失这一巨大的危险。我们这里所谈的幼儿指“3~6岁”的幼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认识世界需要父母或教师的引导完成“共阅”的过程。幼龄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决定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方式不同于成年人,其认知事物经历的是感性的好奇到理性认知。针对这一时期,儿童的绘本要求画面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内容浅显易懂。

羌族民间文化与绘本这种学前教育形式的整合有助于激发羌族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做为人生奠基阶段的教育,通过绘本整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既是对当下面临消失危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教育的重要资源支持。通过这种资源的整合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期,促使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初步认知与体验,形成自觉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文化上的“认同”,犹如水之源头,树之根本,如果没有这些文化传统就谈不上“认同”。反过来,通过“认同”和“认异”,回味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能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以便进一步承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并自发地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沿袭。

参考文献

[1] 刘阳,张慨.儿童绘本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23期.

篇11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开始汉化,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濒临失传。学校教育是文化保存、传递的主要渠,而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内容大部分以汉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极少得到体现,对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会渐渐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与认同感。幼儿园要探索利用本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是幼儿园发展教育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应尽的义务。

2.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社会领域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体现了本土民族文化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的重要性,也提供了政策保障。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当同时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不仅让幼儿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让他们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去尊重、包容其他民族。

3.园本课程开发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园本课程,是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社会文化背景的,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办园特色,包括在办园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而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工作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特色,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其更多样化,另一方面能够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于教材来组织教育活动。对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了搜集素材、筛选材料、合理组织材料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并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改变了教师教材至上的观念,拓宽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操作空间,也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来看,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比如神话传说、富有哲理的寓言和歌谣等,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习俗,形式多样的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如何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呢?我国学者吴刚平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原则: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儿童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开发本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遵循上述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要。以下从民族性、兴趣性和教学价值三个方面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能让幼儿获得民族文化知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资源。

什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是能增加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区和社会文化认同感,获得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广西是壮族自治区,除了山歌,还有铜鼓、壮锦、民族服饰等都是壮族特色民俗文化。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社会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壮族文化特色,在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也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外形便取材于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在城市内也随处可见铜鼓造型的装饰。南宁市的幼儿园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便可以选取以上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内容。比如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参观完之后可以就“铜鼓”这一壮族特色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获取生活中有关本土民族文化的知识经验,在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秀的同时体验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让幼儿感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也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幼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本地民族风俗、饮食、歌舞和传统节日等都是幼儿园课程中可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不仅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共同节日,除了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外,还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呈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寓意农家当年五谷丰登。即便是在南宁百色等现代化的城市里,大街小巷也会卖这个节日所特有的五色糯米饭。教师可以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五色糯米饭入手,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广西“三月三”节日的风俗。

3.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主题活动是指幼儿园围绕某个中心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系列学习活动。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主题活动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更符合幼儿的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土民族文化选择主题活动资源。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从2013年起已经成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幼儿园可以在节日前以“三月三”为切入点,设计一个民族特色主题活动。这个节日里壮族男女有赶歌圩的传统,除了对唱山歌,还有抛绣球、打铜鼓和抢花炮等民族特色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二级主题活动:“对歌乐”、“赶歌圩”和“铜鼓舞”。这样的主题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民俗风情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广西山歌的魅力,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契机。

三、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

1.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原有水平,还要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广西幼儿园课程可以适当融入一定的本土民族文化内容,反映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知识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等。在语言领域,可以包含民间神话传说、儿歌、寓言、谚语等内容;在社会领域方面,可包含节日、民族风俗、礼节等内容;在艺术领域,可包含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内容;在健康领域,可包含饮食、民间游戏等内容;在科学领域,可包含建筑、民间工艺、历史人物等内容。在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体现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使教育内容和幼儿生活得以接轨。

2.用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本土民族文化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生活化的素材。幼儿理解和接纳文化不能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说教”而达成,而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广西的幼儿从小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中见闻、从成人口中或电视上了解到壮族人节日对唱山歌的传统,自然对广西的山歌喜闻乐见,想听想唱想表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幼儿园可以以“歌圩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观看经典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让幼儿了解山歌对唱的民族风俗以及表演对歌的场景、改编歌谣等。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把幼儿不感兴趣的、脱离其生活经验的内容加以修改或删除。

篇12

1.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校园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与职业教育脱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3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3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3.1贯穿一条主线,弘扬中国精神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把握两个结合,彰显民族特色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3.3形成三种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3.4建立四种机制,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篇13

【作者简介】罗竞,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罗之勇,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宜州546300

【中图分类号】G127;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25-04

广西仫佬族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不仅是一个乐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和特色的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其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等明显的特点,在我国民族文化史上可谓是一枝独秀。仫佬族文化是仫佬族儿童成长的文化土壤和摇篮,在仫佬族儿童人格的塑造、智慧的增长、美德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学前儿童已经能够认识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逐渐形成最初的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族文化的影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承、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担负着文化初始教育和民族意识培育的时代重任。可见,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的发展又与民族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民族文化的教育是根与魂的教育,牵动着整个民族的命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从学前儿童开始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师幼民族文化认同感。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前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努力。

一、培养师幼民族文化认同感

任何民族都拥有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如广西仫佬族在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多方面表现出与汉族迥异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是本民族在多年的生存发展中传承与发扬的,代表了民族的价值观,展示了民族的生命力。因此,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就是展示民族的价值观与生命力,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点,肩负着巨大的时代使命。作为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首先应该挑起重担,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唤起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使幼儿教师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极传播者,以此引导幼儿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一)唤起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的责任感

学前教育的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幼儿,所以,幼儿教师的信仰决定着幼儿的信仰,幼儿教师的行动决定着幼儿的行动。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断层,面对脱离民族文化根基的学前教育,我们不得不担心少数民族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民族意识与主人翁责任感维系着儿童的成长与民族的发展,幼儿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极传播者。对于广西仫佬族来说,幼儿教师在接受、赏识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必须首先了解仫佬族的文化传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人。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用行动发扬和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仫佬族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也应该重视对幼儿教师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在幼儿园掀起仫佬族文化保存教育与传承的热潮,激励幼儿教师开展仫佬族文化的保存教育,传承仫佬族的文化精髓。

(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意识会深深影响幼儿的情感。另外,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充分挖掘、利用生活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积极为幼儿创设生动、适宜的民族教育环境,创设浓郁的民族文化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地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对于广西仫佬族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将仫佬族的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幼儿时刻感受着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位仫佬族人的自豪与喜悦,从而对仫佬族文化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

二、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

如果说学前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那么幼儿园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机构。幼儿园要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民族文化与课程的整合。幼儿教师要主动地选择和利用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最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适宜于幼儿学习探究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传承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体系。如仫佬族的饮食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服饰、宗教仪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口头文学等都是极富民族文化特色,又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适于幼儿探究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智慧,开发与构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课程体系。有效引导幼儿学习本民族文化。

(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创设体现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教育体系把环境称为“第三教育空间”,还有人把环境称为“第三位老师”,目前我们也一致认为环境也是隐性课程。总之,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还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对于仫佬族地区来说,幼儿教师也应该重视环境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仫佬族文化资源,为幼儿的生活与发展创设能体现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

首先。可将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为基点创设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仫佬族特色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室内的门、窗、墙面、走廊、楼梯间和室外的游戏场地等空间布置主题环境,向幼儿展示仫佬族文化特色。比如可以根据主题变化在室内的门、墙面、走廊和楼梯间展示仫佬族的青色服饰、民居建筑、节日风俗、特色小吃、传说故事等图片;在窗台上摆放各种民间的手工艺品;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置“民俗风情”,陈列各种展示仫佬族特色的物品;在室外的游戏场地展示仫佬族的特色玩具,以供幼儿玩耍。

其次。可将区域活动的场所创建为基点创设具有仫佬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区域活动可以作为主题活动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在活动室开辟出展现仫佬族特色的区域,呈现仫佬族民族文化的元素。比如在活动室中可以设置民族工艺区。摆放各种用于制作仫佬族手工艺品的材料和成品图片,以便于幼儿在此进行操作活动,学会制作本民族的手工艺品,培养对民族艺术的兴趣、热爱;可以设置服装表演区,摆放多种多样的仫佬族民间服饰或者制作民间服饰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民间服饰以提高动手能力,然后还可以穿上民族服装进行各种类型的展示与表演。感受民族服饰的美,培养幼儿对民族服饰的欣赏、认同与喜爱之情;可以设置民族美食区,摆放一些特色小吃供幼儿品尝,或者提供一些制作小吃的原材料和制作步骤图。让幼儿学会制作小吃并品尝小吃,感受民族小吃的美味与制作的不易;可以设置阅读区。摆放各种与仫佬族有关的书籍资料,供幼儿欣赏与阅读。

(二)将民族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

将民族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一种途径就是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自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主题网络。在选择主题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小、中、大班的班级特点选择不同的主题,使主题内容能反映仫佬族的民族特色,使得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并呈现本土民族风味。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在一张纸上列出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编制放射状的主题网络图。然后,教师再根据主题网络图中的内容定期开展相关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下面以主题“我们的民族特色”为例。

把“我们的民族特色”作为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了仫佬族的民族特色资源,其中传统美食、民间游戏、民间文学、传统节日作为发散的四个维度的亚级主题,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了具体的教育活动,均与本层级主题内容紧密相关。能体现出仫佬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并且涉及了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有利于资源与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此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制作和品尝仫佬族的糯饭、辣椒菜、腌酸菜等各种美食:玩有趣的民间游戏“抢粽粑”、“凤凰护蛋”、“烽火球”、“沙中淘金”、“三六九棋”等;欣赏、学习古歌谣、民歌、民间故事等;利用一年的特定节日婆王节、牛魂节、走坡节、灶王节、依饭节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听、闻、尝、做等认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特色传统文化,掌握社会风俗习惯、规章制度,学会处理日常生活,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道德感、责任感和规则意识等,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使之能更积极和乐观地面对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三、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2001年5月22日国务院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目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仫佬族文化传承方面,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也应该加强合作,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传承仫佬族文化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仫佬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强化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一)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此外,“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幼儿园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主动为幼儿园的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家长开放日和亲子活动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以传统饮食、传统节日、民间游戏、民间文学等受到家长和幼儿欢迎的主题为线索组织活动。活动前。教师应该积极发动家长提供材料;活动中利用家长的特长,向幼儿展示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民间游戏的玩法。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教幼儿民间歌谣等,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