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心理学的疑问

关于心理学的疑问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6: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心理学的疑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心理学的疑问

篇1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所谓五大分支,因为礼仪是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又是相对而言。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大体相同。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通过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使你更适合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生存。

  一、在个人修养方面,现代礼仪起了很大作用。学习现代礼仪,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使举止得体,言语文雅,而且还培养了礼貌待人接物的好习惯。

  二、在职场礼仪方面,也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平时老师举的典例,实训室里的各种模拟,都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了解了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各种模拟使我的紧张感减小了,让我可以从容镇定,落落大方的面对眼前的一切。

  三、再涉外礼仪方面,也学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离异,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国家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多姿多彩的课堂模拟,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争相表演各国风俗,形象生动,激情澎湃,再谈吐言语中学到了许多。

  总之,现代礼仪对于当代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职业竞争中,学历只占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归属于你的礼仪举止是否得体,得体的礼仪举止会使你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礼仪心得体会与总结   人际交往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

  礼仪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宣传单位形象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不学礼,无以立”。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务必了解如何与人相处的社交礼仪。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忙你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完美印象。

  学习了礼仪知识后,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更加深刻的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清楚的明白礼仪的深邃内涵。对个人来说,礼仪是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礼仪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要求,在个人事业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当的礼仪对内部能够融洽关系,对外界能够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它还能够提升人的涵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在细微之处更显真情。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又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学习和运用礼仪要注重平时,注重细节,从小培养,构成良好习惯。讲礼貌、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说来要求个人要注重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礼节等各个方面。礼仪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穿衣、打招呼、递名片、入座、握手等司空见惯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学问与规矩。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经意间在一些平常的事情上做出的动作可能正是不贴合礼仪要求的,可能自己还不察觉,但往往正是这些被人们认为不足挂齿的小事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涵养来。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首先,十分感谢公司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有幸在现场聆听到著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高级商务礼仪——全面提升全员职业素养》的精彩课程。9月15、16日两天的课程培训,金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知道在商务交往中接待客人、交换名片、赠送礼品、得体着装等方面的要求,让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体会到商务礼仪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

  参加培训的前一天,我还在耿耿于怀公司为什么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来进行商务礼仪知识的培训,我天真的以为只要是一个正经大学毕业的人,礼仪修养应该不会那么差。但是,我忘记了,世界是具有多样性的。培训的第一天,金教授开讲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他抛出一个鲜活例子就将我难到了——“打电话谁先挂”,这个问题同样也引发现场全体学员的热烈讨论,我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先打的人后挂,丝毫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只是将我以往的习惯当成了“标准”。金教授给出了答案:国际惯例是地位高者先挂。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样的答案谁能不信服呢?!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由强者制定的,强者说了算,打电话的规则也是如此!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醒悟了过来,这个高级商务礼仪课程的培训是完全有必要的,需要每个人去认真学习、感悟,尤其是从事会议服务接待工作的我们,更应该引起重视,礼仪问题关系重大。也更加明白为什么公司愿意花重金来给我们做这个培训了。

  2天时间,金教授在本次课程培训中教会了我许多高级商务礼仪知识,如短信礼仪、喝红酒的禁忌、祝贺他人时打什么颜色的领带、正式宴请他人时应注意哪些、陪领导乘电梯的出入顺序、陪客人时聊什么不聊什么、如何做自我介绍、名片交换的礼仪、握手的基本礼仪等等。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金教授在提问“祝贺他人时打什么颜色领带”时,现场提问了3个学员,1男学员站起来一语不发,另1男学员发了言却不知道回答的是什么,仅有那1女学员作出回答粉红色。当时我就在想,即时我不知道答案我也应该吱一声告诉教授我不知道,请赐教,或者我可以随便说一个颜色也行,万万不可站起来像个木头在那里干杵着,完全像个小学生被罚站一般,这是我当时的一个体会。更触动我的是,金教授对他们几个人的点评。

  金正昆教授说,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起来发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应学会把握机会,金教授以此为例展开了对“沟通礼仪”深入的讲解。他说,回答师长问题时首先应该站起来,其次,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借机作下自我介绍,让更多人(潜在客户)认识你,如“金教授,你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我是海南春秋西点商务会议展览有限公司网络部编辑颜小七,我认为去给他人祝贺道喜时应佩戴的是紫红色的领带……”西点会展金教授的这番点评,点醒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人们通常只知道回答师长提问要起立表示尊重,却忽略了向提问者以及身边的人作自我介绍,殊不知让别人知道你身份这也是一基本的商务交往礼仪,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借此将自己介绍给大家,如果你是做服务行业的,如果你是做市场推广的,更应把握此机会,说不准旁边就有你的潜在客户,说不准哪天他们就主动联系到你。金正昆教授说,沟通讲究主动性,有效的沟通让我们成功!认真只能把事情做成,用心方能把事情做好!

  金教授在本次《高级商务礼仪——全面提升全员职业素养》的培训课程中与大家分享了许许多多的商务礼仪经典案例,内容轻松诙谐,但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需要每个人用心去揣摩、感悟。公司组织的这次商务礼仪培训非常具有意义,从个人的角度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非常期待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课程学习,完善自己!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人师表,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举止文明,接人待物得体大方,语言表述正确并充满着智慧。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仅仅在上课时教学方法灵活,有新颖的教学思维,仅仅在活动中体现着幼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培训,第一组教师的礼仪展示《教师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势》看了之后,真的从内心中充满一种向往,优美的姿态,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做为教师才要学习这种仪态,而做为人,做为一个女人,优雅的举止,每一个身形都充分体现了女人的美丽。作为老师的我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非常喜欢,那做为家长或是孩子,看到老师的美丽,又何尝不会喜欢呢?

  再者,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用言行影响着孩子,是孩子的榜样。那我们的身形举止,仪表仪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组老师的礼仪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与家长的接触时,有许多不足,教师平时与家长的接触,要让家长感觉教师的素质,不仅通过接人待物的礼仪,还有语言的规范。进行了学习之后,我觉得不仅要把孩子培养成讲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成年人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成为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

篇2

送走了勤奋、忙碌、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三毕业生后,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一学生,他们的活泼稚气带给人无言的轻松愉悦。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交流,我发现如今的高一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面对读书、学习表现出一脸的茫然,每天刻苦学习但收益却不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和知识体系特点的变化更让他们不知所措。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以《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并附带着向我提一些意见或建议。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心理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尚未摆脱的“当年勇”心理

考入高中,对每一个高一新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他们无形之中流露出佼佼者的自豪感。因此“经验主义”、“当年勇”心理便表现得极为突出,有很多学生将以前的学习经验随之拿来继续运用.但是在新的学习阶段中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入学时的基础还可以.但过了一段时间,月考、期中考试的成绩令人吃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学生的成绩呈下滑趋势,屡战屡败。

如此,很多学生就凭当年的成就来质疑如今的危机:“我小学和初中时的语文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为什么现在的成绩这么差?”这种“经验主义”心理实质上是未完成初中到高中知识特点认识的过渡,有学生认为中考成功的经验在高中照样可行。盲目运用自我经验,不能正确判断和理性分析同一课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的要求。也就是说本应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可依旧是原有曲调、旧的心态的简单重复。

二、“可学可不学的自我发挥”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语文学习是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存在“语文从小学时候就学,都上了近十年的语文课了,有什么陌生的啊”的惯性心理。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考试时可以随便写上些话.任意发挥。可是当与别人的差距拉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其实这种心理从根本上说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轻视,使得语文课名义上是主课,而在学生内心里已经由我们经常说的“语数外”变成了“数外语”,排名已经靠后了。

三、“忽视语文的基础性。盲目追求所谓的审美情趣”心理

在学生700字左右的作文中,标点的滥用、误用现象令人瞠目结舌,错别字更是家常便饭,意思的表达前言不搭后语。除此之外,书写潦草、书信格式不当的问题就更不胜枚举了。可是他们还在信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些要求:语文课要新鲜一点、有趣一点,老师能够再天马行空一点。试想一下。面对学生这样的语文基础现状,教师怎么可能像筑建空中楼阁一般去盲目地追求开拓视野、进行人文性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中的确有一条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却只强调挖掘文本的人文思想内涵,而忽视了品位文本的语言魅力,忽视了语文工具性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更忽视了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人文性和文学性教育强调过了头,盲目地强调探究性学习,人为地拔高,脱离实际地高唱人文审美口号的影响,势必让众人都产生了好高骛远的心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心理上的误导,导致了学生自身追求的盲目性。

四、“盲目屈从或随心所欲”的极端心理

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两种极端现象。

1.内容泛化,屈从大众。

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会出现“大合唱”现象。若是谈及“失败与成功”,必少不了爱迪生;若论及“磨练意志”。必提到张海迪、海伦·凯勒:如果说“奉献”.总少不了焦裕禄。一次作文训练中,我们听到的几乎是同一个调子,看到的是同一色的人群。好像除了这些曾经的经典人物,社会人生没有新气象。不然就是“唱高调”,“借势”伪装.凭借名人来打造空洞无物的文章。部分学生动辄建国大业、治国方针、战略技术,好似都曾经指挥过“重大战役”一般;学生的笔下尽是秦皇汉武、屈原、司马迁、苏格拉底、歌德、尼采,一个个有来头的名人铺天盖地,轮番亮相。文章只是在转述别人的话语,而缺乏自己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思想全被名人事迹覆盖。学生盲目地屈从大众心理的表现,反映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忽视了文章应当是自我真性情和生活体验的表达。更为直接一点地说,学生作为写作主体,不能通过自己的感受从生活中摄取感情材料和心理体验,对表象生活缺少心灵的审视和主动的感受思考。

2.随心所欲的“畸变”个性

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心理极端,是将“个性”理解为一种完全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中,学生很理直气壮地表达出这样一些意思:“作文中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就是创新。”看似有道理的话.在学生的笔下反映出来的内容却是诸多缺乏逻辑常理的言论和一批信口开河、极不负责任的话语。更甚者.有的仅为了追求独特性,只注重表达,而没有重视传达,故作深沉的口气,好似历经了沧桑似的莫名其妙的话语.让他人读来不知所云。学生这样的作文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没有把表达与聆听结合起来.更是没有从内心深处关注体验思考生活,使写作脱离了生活的真实性和个体内在体验的感受性。

学生以上这些语文学习的心理,都对当今的语文学习极为不利.对于一门基础学科和高考必考科目,如此盲目的学习心态是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有着阶段性的不同,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或课后的学习交流告诉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引导学生转变心态对待语文学习,并且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引.以此扭转学生学习的滞后心理。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因材施教

班主任作为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最小单元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策划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出现和以前的学生不同的特点:一强、二弱、三多(自我意识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社会适应能力变弱;单亲和留守儿童增多,不良嗜好增多,影响他们的因素增多)等,因此笔者提出教学中的几点管理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特殊人群不同心理特点加强管理教育。

心理健康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问题将影响到一生的性格培养,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更是需要班主任及时引导和教育。

这里所说得特殊群体包括通常所谓的“坏学生” 、长期处于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和心理工作,是一个班级安全稳定、团结进步的前提。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1加强思想上的正面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得当处理、及时教育。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用清泉般的话语,荡涤净他们思想上的污秽,使他们分清曲直、辩明是非、增强自信,通过不断地激励和帮助使他们从消极的状态中一点点摆脱出来,最终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1.2注重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唤起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

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多半家庭是不和谐,例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对社会冷漠、不合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做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慈母,通过对他点滴关怀和帮助,用心去感化他们,让他逐渐的相信爱,渴望爱,从而走出自我封闭的小空间,走向集体。

1.3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培养坚韧自信的良好品质。

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只有在每一次摔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才能走的更远更久。而一些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受到挫折之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偏激的想法。这时只要我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努力,就会逐渐培养出坚忍不拔、自信乐观的好品质。

二、建立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校内、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的学生住校、托管的比较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很不顺畅,学生出现问题时无法跟家长沟通,这样的管理教育漏洞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

2.1制定管理目标,确保思想的全面统一。

只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在实际的行动中相互支持,达成默契。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学校、家长和社会(即短托、长托)三方很多时候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该管的没人管、管不了、管不得等情况。因此,建议不定期开小规模的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想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2,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管理的无缝连接。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贫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细致入微,明确各自管理的时间节点,确保对孩子的管理时时无漏洞、事事无漏洞。

三、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于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学生越来越丧失了这种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他们的现状。

3.1组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个人实践力。

现在孩子在家受到的照顾很多,上学后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跟不上,更不用说动手做实验、参加劳动了。所以平时多举行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比如剪纸、折纸、制作航模等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动手能力。

3.2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里都像“小太阳”、“小皇帝”一样,使得很多小学生比较自我。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一些劳动或布置一些任务,进行的评比、比赛,通过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共同完成,使其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3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

班主任要重视社会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参加城市环境卫生的维护、参加各种志愿者等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让他们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心。

四、建立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先天素质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因材施教。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说过:“只要有优点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其实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比较容易看到一个学生的缺点,但是即使是我们所谓的“坏学生”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只要我们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进行放大,就能不断增强其信心和斗志,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对待学生,应该端正思想,做到以下两点:

4.1正确看待学生优缺点。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家福强调:“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个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的智慧火把。”所以说,我们在看待每个学生的时候应该找到那个等待点燃的火把,正确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通过教育这个火种去点亮每一个等待燃烧的智慧火焰,让学生在智慧的火焰中不断升华蜕变,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篇4

  现代礼仪顾名思义就是现代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某些方面。现代的人地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人际交往活动普遍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因此,现代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有越来越多的商机,因此就更需要拥有现代礼仪的人才,现代礼仪培训中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同时也包括了握手,电话,名片等礼仪规范

  仪容,以貌取人不可取,但往往人第一印象在社交场合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形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在仪容这一方面,我觉得自然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先天条件不是那么好,也可以通过化妆等方法去改变自己的形象,一个好的外在形象会令人赏心悦目,感觉愉快。同时内在美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仪容的内在美是最高的境界,仪容的自然美是人们的心愿,而仪容的修饰美则是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仪容。

  仪表,主要在于服饰着装规范,体态姿势,举止等方面,是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风度是指举止行为、接人待物时,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各方面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风度是构成仪表的核心要素。生活中个人的仪表非常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天生丽质,风仪秀整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我们却可以靠化妆修饰、发式造型、着装佩饰等手段,弥补和掩盖在容貌、形体等方面的不足,并在视觉上把自身较美的方面展露、衬托和强调出来,使形象得以美化。

  仪态,其实也是行为风范,这是对你自身各方面行为的规范,如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及手势这些方面。现代礼仪是一门很有内涵的课程,是我们上学需要学习,生活中需要体会,一生中都要不断提升的学科,此次学习让我感受颇多。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11月26日晚,我们在学术报告厅学习了学生干部培训的第一堂课,气势还真是庞大,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坐满了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多的只不过是头上的那道光环---学生干部。而那晚更加意识到,那道光原来很多人都有!

  当晚有幸听贠小波老师给我们讲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感受颇深的几点谈谈。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

  人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社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与人相处,甚至融洽相处都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日常与人交流时,口气一定要适当,分场合因人而异。作为学生干部,涉及工作方面时,态度一定要严谨、端正;办事一定要果敢、干脆。这样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及佩服。而在生活中,跟朋友相处,就该放下学生干部的架子。即工作中雷厉风行,生活上和蔼可亲。

  在礼节这方面,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体会。就穿着打扮而言,初入大学,一脸的稚气,青涩中无不透露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此时,装扮可能朴素甚至幼稚,而到了大二,所谓大一部员嘴里的部长、学姐和学长,着装就该大气些。正式场合,如举办全校大活动时,有必要穿正装,以突出工作的正式与认真的态度。

  在听贠小波老师讲课时,全场保持安静,手机静音,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听讲,做到对在场的同学的尊重,更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还要懂得身份的转换,素质的提高。

  听完培训的第一堂课后,不仅增长了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而且对学生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受益颇深!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篇5

数据是检查、监督的依据。而要想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也需要依靠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详细的数据收集起来,并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使其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助于帮助上级主管部门对继续医学医学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情况加以了解和掌握。

1.2灵活性

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比较忙,工作时间不太固定,有的时候抽不出时间来学习,而网络继续医学教育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因为其不用受人数、时间、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在网络继续医学教育中,人们可根据自主时间安排完成学习,通过MBOX医学宝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集体学习、考勤刷卡、无线互联。在网络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中,学生可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自学,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得到教师对其的个别辅导,使得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可以实现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的双向交流,而且教师可以按照教育对象的需求将学习计划、方法灵活调整,这样能将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提高起来。此外,每个学习空间相对独立,可于不同时段完成学习,获取学分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并根据需要选修课程不再局限于本专业,通过学习卡能获得全年所需学分,学费低,也避免了外出时间与工作安排的冲突。

篇6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

廖XX,女,1987年9月13日出生,汉族,XX大学三年级学生。姐弟3人,行1,身高大约1.61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联系方式:略。父亲为教师,母亲待业,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家族无精神病史。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来访者一个人前来咨询,衣着整齐,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情绪低落;接触主动,说话处事节奏平稳,能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自控能力较差;自知力好,能够认识到自身长期以来不良情绪体验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逻辑思维正常,求治心切。

(二)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因恋爱问题出现自卑、焦虑2个多月,近期加重并伴有头痛、失眠、注意力差、学习效率低、好发脾气等现象。

(三)心理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4个月前男友提出分手时曾出现过自卑、焦虑的症状,由于贫血、身体不好等多种原因两人没有分手,经朋友及同学的安慰,其症状很快得以缓解。2个月前发现男友暗自跟其他女生交往,害怕男友再次跟自己分手和希望获得爱情的愿望发生矛盾,另外面临第二次等级考试的压力,产生了心理冲突,再次出现自卑、焦虑的症状。

近期症状加重,并伴有头疼、失眠等躯体上的症状,朋友劝解自我开导均无效,痛苦不堪,前来咨询。

(四)来访者背景资料

通过摄入性会谈,来访者陈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目前的现状。

1.个人成长的自我描述

廖某从小接受着传统的家庭教育,在家排行老大,有弟妹各一人。父母事事要求她为弟妹做好榜样,因此她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小好强,学习自觉,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学玩耍、做游戏,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父亲因对母亲不很满意,对母亲的态度十分冷淡,她对父亲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加之父亲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父女关系十分紧张。平时跟母亲相处得多一些,跟弟妹的关系还不错,自信、独立、追求完美是她的主要个性特点。

2.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

自述: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与男朋友交往已经快两年了。感觉相处得还是比较好的。四个月前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说“两人的缘分已尽,再处下去也不会开心。”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卑和困惑。后才知道原来是男友外出比赛时看上了同专业的小师妹。而且对方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如我。当时情绪低落到极点。虽然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生病住院,男友又表现出很关心的样子,并发誓跟那女生一刀两断,最终两人没有分手。但是,自认为男友对自己没有以前好,这学期开学(2个月前)他没有去车站接我,我自己带了很多行李(又赶上例假),觉得很委屈,他以前不是这样子的。我很喜欢他,不想和他分手,也特别想他对我好些。后来,同学告诉我看到他和另一个女生去溜冰,当时就呆住了,心里感到很委屈,害怕。他怎么能这个样子?问他也不做解释,有时就干脆躲着不见我。本想着快英语六级考试了,把这感情的事先放一放,可我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记忆的东西刚背会一会儿就忘记,感到很有挫败感。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没有精神,注意力更难集中。其实我很想这次能考过(上次就差了几分),可是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通过,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真是没有用!我感到前途渺茫,对自己也十分的失望。最近两周更加心烦气躁,情绪不稳,不愿与同学有过多的交往,看什么人都不顺眼,好冲动,一点小事就容易失去控制,有时还自己哭,感到很疲乏。(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二、咨询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一)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依据上述来访者的资料,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来访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内心感到痛苦焦虑,能主动寻求帮助;其症状表现出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保持相对稳定性;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或诊断,诊断依据与鉴别

根据精神检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来访者个性好强,智力水平正常;与咨询师谈话时目光热切伴紧张、焦虑;情绪低落且不稳定。对自己的状况有客观的评价。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下面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纬度进行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归类诊断。

1.社会学分类层面

(1)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3)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2.心理学分类层面

(1)情感(绪)问题;(2)认知问题;

3.医学分类层面

(1)根据CCMD-3,来访者心理行为症状不足以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小于6分,故也可以排除神经症。

(三)严重程度

依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划分,廖某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1.该来访者自从男朋友第一次提出分手后,其痛苦的情绪体验是正常的反应,由于廖某从小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但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和挫折,在面临失恋打击后,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特别对男友看上不如自己的小师妹耿耿于怀,自我评价走向一个极端;以至于后来男友没有去车站接自己却和其他女生去溜冰以及在学习中的不顺利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2.第一次和男友虽然并没有分手并很快消除了不良情绪,但其的认知观念发生了偏差,但这次听说男友与其他女生交往和考级问题时,导致其不良情绪的再次发生,症状持续2个多月。

3.反应强烈,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有泛化现象,如人际关系交往减少;在宿舍因心情烦躁有时会和同学发生冲突;出现睡眠问题,学习受到影响,痛苦无法自行解决;没有器质性病变。

4.来访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反面已经产生轻度的影响。

(四)心里测查结果

1.SDS标准分59分解释:轻度抑郁

2.SAS标准分55分解释:轻度焦虑

根据测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访者情况不足以满足焦虑症条件。

三、心理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层面

求助者为女性,21岁,正处于青年时期。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近一周来访者出现的头痛失眠、头痛、失眠、注意力差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思想压力过重造成的,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社会与环境层面

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恋爱和婚姻是青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正因为来访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而是采取消极的态度,产生了心结,自我评价走向极端――自卑,以至于再次出现感情危机时陷入了痛苦、苦闷之中。当来访者面临等级考试时,上次考试的失利本是个正常现象,但来访者并没有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不但影响到学习,也应影响到社会交往方面,社会主动性降低,同时也影响到跟宿舍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心理原因

青年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来访者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稳定,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当来访者面对男友提出分手所引发不良情绪时,加上其性格特点,认知观念产生偏差。来访者消极被动的处理恋爱问题,没有树立合理的恋爱观,但此再次面临感情危机时,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担心失恋的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再次被激化,与此同时担心等级考试不能顺利通过,其错误的认知观念被进一步强化,不良情绪症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于出现了泛化现象,社会功能也轻度受损。求助者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四、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协助其合理分析情感危机的原因

(2)纠正其对情感问题所产生的错误认知信念

(3)学习掌握ABC理论,针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逐步减轻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症状,改善睡眠状况

(4)探讨如何正确面对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

2.远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在消除来访者不良情绪体验这一远期目标的同时,帮助来访者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分析、判断自己的认知观念,修正错误观点,强化合理的信念,以达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重返实现人的潜能,习得健康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人格的完善这一种终极目标。

(二)咨询方案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及采用的治疗方法

咨询方案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理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达到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目的。

(三)拟实施的步骤

合理情绪治疗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任务目的:咨询师让来访者对合理情绪疗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咨询一次)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任务目的:让来访者更深层次上领悟引发起不良情绪的根源所在,学会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咨询一次)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任务目的:主要运用于不合理信念辩论、家庭作业的方法和技术,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和消除。(咨询三次)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任务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帮助来访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以减少生活中的情绪困惑倾向。(咨询一次)

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方案,在开始实施方案时征求来访者的同意,向来访者说说明治疗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并指明在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每周会谈一次,一次50分钟。(治疗历时6周,主要过程见附件记录)

五、咨询效果评价

1.来访者的主观感受

心情开朗了许多,慢慢感觉到自信又回到自己的身边,学习积极主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心态也逐渐平和,恋爱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宿舍中也不乱发脾气,关系融洽。

2.心里测查结果对比

SDS:48分 解释:正常

SAS:46分 解释:正常

3.咨询师的评价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基本掌握了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分析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完成家庭训练作业,咨询结束时来访者以往的不良情绪体验基本消失,治疗效果较好。SDS\SAS测查结果标准分趋于正常范围内验证了治疗的效果。

六、总结

1.需要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咨询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经验总结

虽然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已经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可是仍然会出现阻抗现象。这就要求咨询时及时准确地分析产生阻抗的原因,同时咨询时要灵活机动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另外,要很好地掌握识别和处理移情,为尽量避免来访者移情与依赖的发生,在每次会谈中或咨询关系正常结束时,提早让来访者做好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篇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⒈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篇8

班主任作为学校实施文化教育的最小单元。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策划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出现和以前的学生不同的特点:一强、二弱、三多(自我意识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社会适应能力变弱;单亲和留守儿童增多,不良嗜好增多,影响他们的因素增多)等,因此笔者提出教学中的几点管理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特殊人群不同心理特点加强管理教育

心理健康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特别是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问题将影响到一生的性格培养,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更是需要班主任及时引导和教育。

这里所说得特殊群体包括通常所谓的“坏学生”、长期处于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特殊的经历,使他们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做好这些同学的思想和心理工作,是一个班级安全稳定、团结进步的前提。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强思想上的正面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重要形成时期,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得当处理、及时教育。俗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用清泉般的话语,荡涤净他们思想上的污秽,使他们分清曲直、辩明是非、增强自信,通过不断地激励和帮助使他们从消极的状态中一点点摆脱出来,最终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2、注重生活上的关心体贴,唤起对亲人和朋友的热爱。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多半家庭是不和谐,例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他们对社会冷漠、不合群,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做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慈母,通过对他点滴关怀和帮助,用心去感化他们,让他逐渐的相信爱,渴望爱,从而走出自我封闭的小空间,走向集体。

3、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培养坚韧自信的良好品质。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只有在每一次摔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才能走的更远更久。而一些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受到挫折之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偏激的想法。这时只要我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支持他们继续努力,就会逐渐培养出坚忍不拔、自信乐观的好品质。

二、建立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校内、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学生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教育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在的学生住校、托管的比较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很不顺畅,学生出现问题时无法跟家长沟通,这样的管理教育漏洞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

1、制定管理目标,确保思想的全面统一。只有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才能在实际的行动中相互支持,达成默契。对于小学生的管理,学校、家长和社会(即短托、长托)三方很多时候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该管的没人管、管不了、管不得等情况。因此,建议不定期开小规模的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想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2、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管理的无缝连接。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贫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要细致入微,明确各自管理的时间节点,确保对孩子的管理时时无漏洞、事事无漏洞。

三、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

1、组织动手操作活动,增强个人实践力。现在孩子在家受到的照顾很多,上学后他们的自理能力明显跟不上,更不用说动手做实验、参加劳动了。所以平时多举行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比如剪纸、折纸、制作航模等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动手能力。

2、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在家里都像“小太阳”、“小皇帝”一样,使得很多小学生比较自我。学校或者班级组织一些劳动或布置一些任务,进行的评比、比赛,通过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共同完成,使其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心。班主任要重视社会教育,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让他们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心。

篇9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湿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rapy of strengthening Qi,warming yang,activating blood to promote diuresis o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and to observe its effect on neuroendocrine factors.

【Methods】Seventy CHF patients with cardiac function of grade Ⅱ~Ⅳ which were classified into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complicated with fluid retention,were randomized into groups A (n=42) and B (n=28).Group B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with digoxin,diuretics,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β receptor antagonists.Group A additionally received oral use of decoction of herbal medicines of Radix Astragali,Herba Epimedii,Herba Leonuri,Rhizoma Alismatis,etc.,which has the actions of strengthening Qi,warming yang,activating blood to promote diuresis.Four weeks constituted one treatment course.The therapeutic effect 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neuroendocrine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Results】In group A,24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6 effective,2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24%;in group B,19 were markedly effective,4 effective,5 in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14%.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group A was superior to group B (P<001).The cardiac function parameters of ejection fraction (EF),fractional shortening(FS) and cardiac index were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and the improvement of EF and CI in group A was superior to group B (P<001).The neuroendocrine factors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angiotensin Ⅱ (ATⅡ),endothelin (ET) were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in particular in group A (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B).

【Conclusion】Herbal medicines with the actions of strengthening Qi,warming yang,activating blood to promote diuresis have an assistant a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F,and their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neuroendocrine factors of ANP,ATⅡand ET.

Key words:HEART FAILURE,CONGESTIVE/TCMWM therapy;STRENGTHENING QI;WARMING YANG;ACTIVATING BLOOD;REMOVING DAMPNESS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棘手,因而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题。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认识及对策均有显著进展,但心衰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西医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近年来中医在心力衰竭的证候研究、病因病机探讨、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了解中药在治疗心衰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本研究的标准。

112中医气(阳)虚、血瘀、水饮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制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于气(阳)虚并有瘀血阻滞、水饮内停的本虚标实证。主证:(1)心悸、气短,劳则加重;(2)肢冷畏寒;(3)舌暗淡、紫暗或有齿痕、瘀斑;(4)脉沉、沉弦、弦紧或沉涩。次证:(1)水肿,腰以下肿甚;(2)汗出;(3)动则喘甚;(4)咳嗽,痰多稀薄;(5)口唇青紫;(6)小便少或大便溏。

113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2)同时符合上述中医气(阳)虚、血瘀水饮证的诊断标准,具备主证3项,其中(1)、(2)项必备,且具备次证中的(1)项和其他任何1项。

114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70岁;(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心力衰竭;(4)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5)各种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f心率<60次/min或f心率>130次/min)者;(6)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7)血压超过159/99?mmHg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8)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不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或对本药过敏者。

12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共70例。将所观察病例按2∶3比例和收治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简称西药组)和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组(简称中西药组)。西药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8~70岁,平均(6603±53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698±567)年;心功能Ⅱ级者15例,Ⅲ级者10例,Ⅳ级者3例;病因:冠心病16例,高血压病11例,其中冠心病合高血压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合并症: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症2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室内传导阻滞3例。中西药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6575±641)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681±638)年;心功能Ⅱ级者22例,Ⅲ级者15例,Ⅳ级者5例;病因:冠心病24例,高血压病17例,其中冠心病合高血压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合并症: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4例,频发房性早搏6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室内传导阻滞1例。基线状态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心率、血压等临床特征相似,经χ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在严密观察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原用强心、利尿药及治疗原发病的药物剂量不变,若病情需要临时注射西地兰或速尿,记录主要观察指标3?d。西药组:抗心衰常规治疗包括应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中西药组:在上述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中药(药物组成:生黄芪30?g,太子参30?g,仙茅10?g,仙灵脾10?g,葶苈子30?g,益母草30?g,桃仁20?g,茯苓20?g,泽泻30?g,桂枝5?g,炒酸枣仁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满2周无效者按无效病例统计。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神经内分泌因子专项检查血液中心房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

142心功能检查用HP2500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心功能,患者取左侧卧位,取心尖标准四腔心切面,采用面改良Simpson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及心脏指数(CI),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连续测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较西药组为高(P<001),结果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两组治疗后EF、FS、CI均比治疗前升高(P<001),其中中西药组EF、CI的改善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果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ANP、ATⅡ、ET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血中ANP、ATⅡ、E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中西药组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3。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表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比较 略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病程长,证候复杂,治疗棘手。根据临床表现,涉及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心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诸气皆属于肺”、“肾者水脏,主津液”。心主血即全身血液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即心气推动、阳气温煦)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肺主气即肺主宰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肾主水即肾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代谢平衡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从现代中西医学角度看,心主血、肺主气、肾主水涉及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有调节整合作用,特别与心功、心率、心律、呼吸等密切相关[3-4]。中医认为心衰的发生发展在于心、肺、肾的功能紊乱,并将心衰归属于心悸、咳喘、水肿、积聚等范畴。左心衰多是心悸、咳喘并存;右心衰则多是心悸、水肿、积聚兼见。其病机是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阴虚生热、聚湿成痰,从而出现心悸,短气,喘息动则尤甚,不能平卧,少寐,尿少浮肿,腹胀纳少,舌质淡或暗,苔薄白或黄腻,实为本虚标实。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气(阳)虚兼血瘀水饮证,其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湿居多。方中生黄芪、太子参益气,仙茅、仙灵脾温阳;益母草、桃仁活血利水,葶苈子泻肺利水,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桂枝既可温阳以化饮,又能化气以利水;炒酸枣仁养血安神,因神安则气正,神惊则气乱,而心乃神之居,故宁心安神则心气得正,阳气来复,有利于心衰的纠正。诸药合用,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可能通过调节ANP、ET、ATⅡ的动态失衡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管舒缩功能的改善;同时可能改善心肌细胞增殖,减轻心室重构,从而对心衰的预后有利[5-6]。本研究中西药组治疗后血中ANP水平下降,一方面表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有效,对心衰患者的预后有利;另一方面,由于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SNS)兴奋,使水、钠潴留,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心房压力增加,刺激ANP合成和释放增加,而ANP水平下降表明心房压力的减轻,间接反映了SNS、RAAS活性的降低。本研究显示对于心衰属气(阳)虚兼血瘀水饮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比单用西医抗心衰常规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57-60.

[2]赵金铎,张镜人,张震.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5-38.

[3]王利华,郑进升.心衰患者内皮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1999,28(3):103.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6

一、研究背景

近年的大学扩招使得大学入学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目前大学毕业生高达700多万的毕业规模,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而快速增长的招生规模也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引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上课动力不足,逃课率直线上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教师是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然而,高等院校“科研”成果导向下教师教学积极性欠佳,教学效果较差。严重滑坡的教学质量,出现大学生“管理专业不知泰勒、经济专业不识斯密”的现象,毕业学生不能满足专业岗位的基本知识要求,导致高等院校的人才输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人才需求脱节,反过来影响到大学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基于此,很多教学研究和实践将创新大学教学模式,尤其是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体验作为提高大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的途径,研究认为,在教师讲课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大学教学应该以“问题―发现”的新型模式为主,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辅,从而提升大学的教育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工作坊”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融合体验式和互动式于一体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参与者的构建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等思辨性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能够浸入教学过程,情景模拟法逐渐被使用于管理学专业教学过程,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某一管理问题从管理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相应素材并设定工作场景,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由学生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材料或者现实管理实践中的相关素材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模拟体验到工作的情景和自己扮演角色的感觉。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

然而,由于我国现有教育课程设置中刚性学时的公共课占比畸高,在增加选修、保障实践课的制度规制和政策导向下,迫使理论专业课程缩减课时。以广东某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曾经60学时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被严重缩减到48学时,而48学时的选修课学时被压缩到32学时,所有具有案例教学特性、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探索,无疑都会面临学时数匮乏、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瓶颈而无法推广。因此,如何面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热情不高,各专业课学时极度缺乏、案例教学无法开展的困境,是高等教育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导向的产生及其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是依照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依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过程。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以知识传递和输送为主,解决问题为辅。加上教学课时数限制,教师只能满堂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基于此,案例教学的方法应运而生。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工作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分析、判断并解决现实工作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理论主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拓宽视野,从而促进学生提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费数倍于课堂的时间来寻找、熟悉、讨论、剖析案例。但是,我国大学生因就业压力较大,更多时间配置在各类就业职业资格考试或者公务员考试上,没有激励花费大量时间应对案例教学,时间制约使得我国本科案例教学几乎面目全非,变成教师自娱自乐讲解案例,学生沦落为“打酱油”的旁观者。

2.问题导向创新模式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汲取了案例教学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精髓,将西方的案例教学模式与我国中小学一贯实施、学生习惯接受的、以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综合性较强核心问题作为练习题,以课前作业的方式预留给学生,在上课时提交作业的方式,迫使学生提前进入问题阶段,主动从课本或网络寻找答案,促使提前接触思考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讨论的积极性。

依靠配合课前作业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将学生曾经经历的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在大学阶段发扬光大,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先于课堂教学吸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注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适合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习惯。同时,把满堂灌改变为回答问题,从而缓解了专业课程学时数极度缺乏的问题。

3.传统教学模式与问题导向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导向,遵循从理论到实践、最终获得唯一正确答案的收敛思维下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型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导性,通过老师以作业方式抛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因需解答问题去寻找理论,扩充知识。通过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逆向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寻求现实世界的开放性答案。教学过程比较详见图1。

三、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践: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财务管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习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对公司财务的现实问题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然而,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定量多、理论性强,学生常常感觉吃力、困惑。假设受制于不断压缩的课时,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成为学者的共同难题。

以广东某农业大学为例,财务管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学时,必修课为48学时,选修课为32学时。本院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多次全校性课堂出勤率考核名落孙山,低于学校均值10多个百分点,与出勤率最高的学院相比,几乎有20个百分点的落差。再加上大学扩招之后,教学压力增加,班级授课人数过多(一般超过150人,有的班级高达250人),学生尤其是选修课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深受教学进度束缚,课堂上一些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无事可做;而学科基础差、接受能力弱、学习速度慢的学生跟不上,学习动力降低甚至彻底放弃。由于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兼顾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成为任课老师的困惑。基于此,本课题组开始探索课前作业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以下以财务分析一章为例进行阐述。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章节,相关知识内容难度系数较小,但是,不仅需要学生知识面广(涉及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和投资学),指标体系较为繁杂、每个指标内涵丰富,如果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难以有效消化吸收。因此,在相关内容开始之前,采取预留课前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内容。

具体方法采用:请上网搜索任意一家上市公司的2013年年报,全文阅读年报,并根据年报给出的数据,计算样本公司的以下4个财务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和每股收益。相关比率的计算方法由教材相应章节内容作为参考。

本次实验样本为经济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其中,48学时必修课学生人数为123人,32学时选修课学生选课人数为248人,分为三个教学班,总观测样本为371。其中,100人的选修课班作为对照组,271人为实验组,271人的实验组课前作业交回253份作业,回收率为93.26%。实验组的课前作业结果显示,所有提交作业的同学都认真查询资料并正确完成计算任务;对照组100人没有课前作业,考核方式采取随堂闭卷单项选择题型进行考试。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对于相关指标概念的理解效果普遍较好,具体数据请见表1。

实践表明,通过这种课前作业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熟悉的财务报表的现实版,也使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独立完成简单比率的计算和结果经济含义的理解。当然,由于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资金体量较大,财务行为较为复杂,尤其是涉及到集团财务的处理会有一定阻力,因此,在相应课堂上,既可以把课时集中在进一步解释、理解各个财务指标的深层次含义,也可以顺势而为,把学习引导到中高级财务管理相应内容,起到“师傅引进门”的作用,由此拓展同学的视野。

此外,在问题导向的教学实践中还有意外收获。典型例子有二。其一,学生根据公式计算每股收益,为找不到优先股所困惑,由此,顺带简单介绍优先股概念,为在后续筹资管理的相应内容中进行详细理论介绍奠定感性基础,同时结合我国当前优先股试点,以获得优先股审批募集资格的上市公司的优先股募集说明书,进一步强化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拓宽学生视野。其二,有学生自行寻找的上市公司是云南白药的财务报表,将理论上认为流动比率为2这个经验值,与样本公司3.57进行比较,简单认为样本值偏高,不利于提高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还有学生的样本是深圳机场股份公司,对其存货周转率计算结果为726提出了疑问。由此,在课堂上顺势将行业特性与财务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讲解,诱导同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教与学双方皆神清气爽,由此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结果显示,原本需要4个学时的课程内容,可以缩减到2.5学时,剩下的1.5学时,完全可以进行一次中国式的验证性案例教学:讲解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案例,以及全方位进行杜邦分析的应用,从而夯实相关教学内容。

四、结论

问题导向的课前作业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衔接、发扬光大学生大量题海练习掌握相关内容的学习习惯,发挥课后作业对于知识掌握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讨论参与度,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面对管理实践提出问题、通过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将学生推置于学习的首要位置,教师则“退居二线”,从满堂灌变为学习的引路人,指引学生习惯依靠自我教育解决管理的现实问题。

更加可取的是,当前我国大专院校不仅课时紧张,而且教学经费匮乏,依靠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以“互联网+”的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缓解高校教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晓静.大学生“隐性逃课”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3):42-43

[2] 谭志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职业与教育,2015(12):23-25

[3] 仇晓洁.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财政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04-105

[4] 赵瑞平.“工作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思辨性能力培养研究――以《英语写作》课程为例[J].求知导刊,2015(2):127-128

[5] 吴真.基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70-72

篇11

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应该是一门与其他人文、科学教育等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教育。一个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变态的人,掌握科学技术比无知更可怕。从现实来讲,在中小学校中鼓励、支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是一种明智、务实的举措,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工作,是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现在十分重视,而是从很早就开始重视。不仅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开展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指导纲要和目标计划。一些先进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并尽快给予合理解决。

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若干宏观问题的思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地区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一些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被视为学校教育工作中可有可无的内容。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经济条件以及师资条件的限制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教育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尽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对中小学校的评价标准仍然是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事实证明,这种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好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如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继续被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对升学的片面追求所掩埋,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将是非常悲哀和危险的。

(二)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值得商榷

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有三门课程的标准或指导纲要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范围之中。如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将“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作为能力和知识目标;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价值的论述中第2条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第3条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内容之中。

显然,上述三个学科课程标准存在着相互重叠现象,不知道这种重叠是否有意为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试图仅仅通过在《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或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式教育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科学和不可取的。

首先,课程改革实践几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出现不断。甚至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因心理健康缺陷而造成的自杀、犯罪等极端行为大幅增加。这说明仅仅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他课程之中来解决需要专业技术和知识来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

其次,这种课程设置及其标准的建立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重要性、紧迫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其实,很多极端的行为在发生之前都是可以通过干预来进行阻止和缓解的。当然,这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来完成,如果能够成功干预一次,就能挽救一个甚至几个生命。当代心理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心理科学已经和教育学并列为一级学科。在高校有心理学系,甚至心理学院,在民间有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学会等。这些都说明了心理科学正在迅速发展,而且人们普遍都更加重视心理问题。我们已经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还需要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

(三)现有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专业师资在职称评定上存在困难

应该说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和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认可。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师资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不用赘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自然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系列认定还是空白。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列为思想品德学科职称系列,有的则将其列为体育与健康系列。笔者认为这些处理办法欠妥,因为这种处理方式仿佛是无奈之举,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而且使这些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专业师资队伍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系列,师资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等原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我国大陆地区浙江、天津等省市在这方面工作做得较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要通过相应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提供了保证。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有些地方的教师经常会有“孤独感”和“找不到组织”等感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不能形成规模和实现正规化。而成立由专家和领导组成的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应该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和正规化的有效途径。

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贯彻新课改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评估体系中去

在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新课程中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关注学 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同这些教育理念和目标不谋而合,也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2002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新重新制定或完善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状况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到新的学校评价体系中去。

(二)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专业队伍,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鉴于我国当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以及教师编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建议各地在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应该安排兼职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经过培训后的兼职老师才能上岗。对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同时,加强对解决专业师资职称评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力争有所突破,为全国其他省市作示范,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作出贡献。"

各地学校可以逐步建立起以专家和校长为领导,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知识、指导思想和方法等方面,同时可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具有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三)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各地、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渠道、多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效。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可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可以体验和调适兼顾,但要始终贯穿一条活动主线,突出实践性和活动性;同时强调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当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利用班主任工作、学校、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除此之外,还要与学校外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也是主体。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学校开展的家长学校课堂中,要把对孩子的心理和发展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学校要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改进教育方法,并促进家长自身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另外,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的多少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又可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个别学生两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档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即利用学科知识点、涉及点、接触点、联系点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等形式;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网络指导、行为矫正等方式。

(四)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统筹规划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够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剂”,成为连接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纽带”,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统筹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一个基础”和“三个面向”。

“一个基础”即以行政管理和专业指导为基础,通过政策支持和教研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价水平,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运作和发展环境。

“三个面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功能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学生。主要是指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等,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篇12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起源于西方,脱胎于哲学。自从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后,心理学就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咨询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西方心理学家们通过种种科学研究使心理学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使心理咨询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诚然,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实主要在西方兴起发展,但是中国其实在相当早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哲学中就已经包含了心理学的思想,其中又属道家学说中研究的最为广泛深刻。先秦道家思想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

一.先秦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道家的许多专著如《道德经》、《庄子》中都很多有关心理学的思想。比如说《道德经》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认识别人是智谋,认识自己是智慧。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富有,顽强前进的人有志向。不失所追随的人长久,身死而精神不灭的人长寿。”这其实也是现代心理咨询中所倡导的,即认清自我,树立目标,知足常乐。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核心便是探索来访者长期的隐藏的潜意识冲突,使其呈现出来,然后对其加以分析,使来访者对自我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解决现实心理冲突。这其实就是“自知者明”的具体体现。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所创建的意义治疗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这与“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学说中所追求的“所”、“道”其实都有生命的意义这一层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曾多次提到观、明、玄览。这里的观是指观察、感知,代表着感知觉;明是指明白、通达,代表着思维过程,玄览就是深观远照,从整体上去把握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总规律。这代表的是思维上升到高级的阶段,能够掌握事物的概念,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总的规律性。这也是心理学中的重要规律。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意思是说人形体的变化可以引起心理的变化,这与心理学中的所提到的身心健康论是一致的。人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而心理的变化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中国心理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到道家思想的心理学意义,业已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以及著作。尤其是申荷永关于精神分析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关于全人心理学与道家的研究。许金声主讲的“全人心理学・通心工作坊”,更是把大量的道家的理论和修炼的精华,用于人的调整。这里的“全人心理学”特指许金声提出的关于心理学研究体系的概念,主要是指一种开放的、究竟的、在对人的理解上具有最大包容性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态度。全人心理学认为,道家关于“道”的概念极为深邃、丰富。“道”是自有永有的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能够体悟、遵循者就是得道之人。

道家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在中国被重视,西方一些心理学家也很早就对其展开了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多次说,他关于自我实现的概念来源于中国的道家的“无为”。他在晚年甚至预测心理学的第三种思潮将过渡到以“道”、“上帝”为中心的第四种思潮。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十分欣赏道家思想,在他的主要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老子的《道德经》。例如,他在《存在之路》中说:“我最喜欢的,并总结了我很多更为深刻的信念的是老子的另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的治疗理念也正是如此。他在治疗中强调对当事人不干涉,对当事人真诚一致,给予当事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当事人“共情”。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写过关于道家的书。20世纪30年代,卡尔・荣格(Carl Jung)就对道家的内丹学进行研究,开启了心理学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理查德雌尔海姆(Richard Wilhelm)与荣格著有《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一书,使心理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不少西方人都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中国的经典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荣格在这部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比较中西差异,尝试建立一种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进行心理学理解的桥梁。还从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诠释道家的修炼。从精神分析看,内丹中的“元神”对应于“无意识”,或者说以“无意识”状态存在。内丹中的“识神”对应于“意识”。无意识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的能量。修炼则是让意识与无意识统一整合,开发出无意识的巨大能量。为此,精神分析也发展了一些路径和方法。荣格还曾用集体无意识理论理解了内丹学著作《太乙金华宗旨》中的超越现象,视之为一种无意识的表征。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是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他曾是天主教神父,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接受精神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交流分析等心理学训练。他的“家庭系统排列”在处理个案时,让代表各自进入在家庭系统的位置,代表在这过程中常常能够体验到当事人的感觉。该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氛围和环境,让“道”来起作用。家庭系统排列由于行之有效,在世界风行,尤其是中国。海灵格说他的方法主要是受了道家的影响。家庭系统排列体现的是“道的力量,是中国老子的智慧”。

二.先秦道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咨询师在这里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医生的角色,而是一个引导者,通过对来访者的支持和帮助,使来访者发挥自己本身的潜能,从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和道家思想的一些理念是相同的。道家主张:“自胜者强”便是这个意思。

其实道家学说中的很多理念都对现代心理咨询有所启示,《道德经》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应该顺应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事物的自然天性,森田疗法的重要原则“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即是这一原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体现在要遵循人体和自然的规律,咨询过程应当顺其自然,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不应该急于求成,忽视来访者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列御寇》中说:“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这里的“诚”通“情”,“谍”通“泄”。是说一个人如果内心积郁,就会在体表上流露出来,旁人一看就知道。好比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内心的状态往往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通过观察来访者的表情、步态、动作可以加深对来访者内在状态的了解。《管子・白心篇》中说“卧名利者写生危。”意思就是醉心于名利的人,往往会为前途未卜而耽忧。《内业篇》中说“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这些剖析人们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念跟现代心理咨询是一致的。现代人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经常是由于过于看重名利,然后产生种种忧郁和怨愤的负面情绪,然后导致一些身心问题。如果加以引导,使其以一种道家的顺应与自然的心态去面对,便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暂时脱身出来,获得心灵的放松与清净,也即道家所说“心地清净为天下正”。道家学说认为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不好的事情可以变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心理咨询中一些极端不好的现象能向好的方面转化,关键是咨询师要善于引导。比如焦虑可应用于应对压力事件,抑郁可以有助于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事物在释放完能量后就会自然消亡,“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在心理咨询中对于一些不好的病症现象可以先充分去释放,然后再去解决它。

现代的性心理咨询、绘画治疗、书法治疗都与道家思想有关,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道家的理论理念。道家所推崇的一些锻炼方法,如气功、吐纳、太极拳剑等不仅可以用来强身健体,也可运用于心理治疗,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人群,可以通过自己勤加练习,做到自助自愈。道家所提倡的吐故纳新之术跟心理咨询中常用的腹式呼吸其实也是类似的原理。杨德森与张亚林所创立的“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就是脱胎于道家学说,其中的松静术、柔动术、病情分析会、保健心得志等都是根据道家文化所提出的一些治疗方法。

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说的就是道家学说对人心理所起的一种作用,现代心理咨询完全可以借鉴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采用更加合适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依据道家学说,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困扰。虽然心理咨询产生发展与西方,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人和西方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我们需要有我们自己的心理咨询理念,而从传统文化比如道家学说中去探寻,毫无疑问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鸣岐.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迟欣阳.道家文化中的健康心理学思想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3]张金洪.道家思想与心理咨询和治疗[J].才智.2009(31)

篇13

水知道答案读后感

早就听说这本书,一直没看。因为我不太喜欢日本的东西,看到是日本作家的作品就有许多抵触。虽然不可否认日本也有出色的作家,但是我却受不了他们那种忧郁压抑的气息。

终于读到了这本书,而且读完了。对于作者江本胜我不甚了解,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还有许多怀疑,但是不得不说我受到了它的影响。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因为很多研究心理的人推荐它。没想到它是一本可以称得上是科学研究的书。

“水能听,谁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这听上去是多么不可思议。当你真正去看这本书你会觉得更不可思议。看到书中的内容时我时常会怀疑,时常会问“这是真的吗?”带着许多怀疑,许多疑问读完这本书,欣赏完美得不可思议的水结晶,我对水有了更多的敬畏。当我看到一杯水,我甚至会想它感应到我的思想了吗?当我面对一个人,我会想他这杯水需要我怎样去感应?我们的身体里是不是保存了水的无限记忆?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水真的非常神奇。不管你怎样看待这本书,它都值得你看一看,至少它能开启你另一种思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