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礼仪的概论

礼仪的概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6: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礼仪的概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礼仪的概论

篇1

1.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医院档案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相关的管理,但是目前大多医院所聘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该专业毕业的,普遍存在档案知识不够丰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不够强,在管理的过程仍然会出现相当大的失误现象[1]。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问题往往是医院管理过程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分,加上管理人员在学历、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造成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不太均衡的现象,如部分人员表现较好,而小部分人员缺乏专业导致部分工作完成不够完美,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档案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

绝大多数的医院在档案管理这一块上并未制定出符合自身医院档案管理的合理制度。通常医院都采用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档案的处理方法,如人事档案由相关的人事部门负责,医疗病例方面的档案由相关的医疗病例部门负责,而并未成立单独的档案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失去了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这样各部门在某一环节上的脱节不仅会导致信息资料收集的效率不高,而且往往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资料的不全,不利于整个医院的管理。

3.医院管理者档案管理意识较差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医院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是医院管理的侧重点,而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往往缺乏意识和重视度。管理者对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会严重影响工作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工作者常常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处理档案上不够重视,工作马马虎虎,这也是很多档案出现资料的不全的主要原因。

4.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缺失严重

用房紧张的问题时常会造成医院一再缩减档案管理室的面积,大多数的医院档案管理室比较狭小,空间往往不够用,使用起来不方便。管理水平的低下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医院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医院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仍然采用手工的形式,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并未在医院档案这一领域被完全推广。手工收集资料,不仅会造成效率较低,而且会导致资料缺失严重,完整度不够。

二、新医改下改善档案管理的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日益深入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医疗事业的改革,在这样的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改进档案管理的方式,以适应并帮助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高低不齐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医院应尽量的采用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也要加强部门成员有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地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使其工作和管理能力与时俱进,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激发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喜爱,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在工作中适当的增加鼓励和奖励的政策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

2.改善现今档案管理的模式

档案管理受到原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创建一个新的档案管理部门,可有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部门中可以根据其他部门的区别和需求分为病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几个不同的小部门,形成独立化,系统化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避免资料的缺少安全性的问题。在成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要学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适当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在档案人力方面的管理和档案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以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2]。

3.加强医院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

管理者的一举一动牵动并影响着工作者的行为,当管理者重视,加强档案管理时,工作者也会落实要实处。因此,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普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

4.更新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如今,信息化已经渐渐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信息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高效化,系统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医院的需求已经强烈的要求档案管理方式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医院自身而论,建立一个强大的档案网络体制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3]。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档案资料保密性的建设。当然,在这一环节中,对管理人员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有关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总结: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必须随着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帮助医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现在的档案管理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医院应学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有效的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保证医院整个发展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2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目的论”为其核心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它从新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在宏观上将翻译纳入人类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而不是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简单的“文本对等”。它从译入语的视角重新诠释翻译,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译者操作原文本的过程,还涉及翻译发起者或委托人、原作者、译文读者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读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原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关注也就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区别于传统语言学派的显著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费米尔(Hans J.Vermeer)

费米尔是德国海德尔伯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费米尔是翻译家卡塔琳娜・莱斯的学生,并与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框架》。在该书中,他提出该学派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Skopos”是拉丁语,即:purpose。“目的论”学者认为,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它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此,原文本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理论中倡导的原文及其对等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这些因素决定了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而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导致在异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受到影响。费米尔提出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也被称为“文本内一致规则”或“语内连贯”,它反映的是文本内的关系,及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或称“文本间一致规则”。它反映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费米尔把目的规则放在第一位。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那么就要放弃连贯规则。费米尔的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合适度原则。合适度指译文是否达到翻译目的及要求,以及在哪种程度上达到翻译要求。功能派学者认为,一句译文本身无所谓合格或不合格,只有当它与所预期的交际功能相对照时,才能作出这种区分。以“合适”为标准来指导翻译。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和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翻译被看成是一个从原文化到目的文化的连续体。

2、诺德(Christiane Nord)

功能翻译学派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代表作是《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这本书详尽地整理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用简明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释了其思想,将理论中纷繁复杂的概念和术语特别是其核心概念“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进行阐述;针对功能理论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忠诚原则”;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泽”两大翻译方法,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

“忠诚原则”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翻译的原则是尽量求得与原文的一致,不能离原作的意图太远,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力求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译文读者在译文中达到一致。“忠诚”指译文目的必须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致。即译文既要为读者负责,也必须尊重原作者。通常,原作在翻译时,原作者希望作品的意图可以在译入语中得到忠实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改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当译者对原作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情愿将作品交给译者。诺德所指的忠诚是一个伦理概念,指译者与他人合作的翻译活动中的责任心。诺德的“功能”方法论立足两大原则之上,即“功能原则”和“忠诚原则”。她修正了“目的规则”的不足,克服了翻译的随意性,避免了把翻译当作一种“用目的语写作”的趋势。

她还提出“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译”两大译法。“纪实”指“为译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文化交际互动的情景”。“纪实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指“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异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工具式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纪实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式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篇3

引言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研究的理论性基础。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医院应根据新医改中提出的要求,树立新的档案管理思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这已经是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急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其次提出了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1 缺乏较强的管理观念,档案实际利用率有待提高

到目前为止,医院中依旧有部分职工尤其领导者,未树立起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只对经营予以高度重视,完全忽略了档案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员工和领导者觉得档案工作有没有无关紧要,未充分认识到其在医院管理中具有的作用。由于他们对档案没有过多的重视,最终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档案实际利用率难以提高。

1.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

一直一来,在医院各项管理中,对医疗技术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有着高度的重视,而在档案管理人员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与要求。医院中多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非专业出身,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学历也较低,档案管理知识了解的不足,更有甚者之前所从事的职业与档案管理沾不上一点边。所以,他们无论在专业素质还是在文化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日常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者们没有多少的进修机会,根本得不到系统性的档案知识培训,最终造成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发展,毫无创新与活力可言。

1.3 硬件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部分医院中由于缺乏医疗用房,经常会缩小档案用房面积,这与档案保管标准规范不相适应。同时,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技术不够先进,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虽然,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得到普遍使用,促进了医院管理手段的进步,但是,很少会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仍有部分档案工作采用的是手工收集与检索,信息量较小,对于档案的收集、开发与利用极为不利。

2. 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树立良好的管理观念,加强宣传,促进全员档案意识的形成

档案管理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属于核心组成部分,医院应做好档案管理的领导工作,将其归列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范畴中,将其作为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医院业务建设统一规划和发展。另外,可采用诸多的形式,如参加相关会议、宣传典型事例等来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此让医院上下级干部与职工均意识到档案工作具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充分认识到档案和自己平时的工作乃至生活间的紧密关系,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树立起良好的档案意识。

2.2 培养一批专业的档案人才队伍,提升职工的业务素养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好坏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想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健康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定期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必要的教育,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实际中,可采用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诸多的方式将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与知识水平全面提高,同时,还应把档案人员的培养归列到医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档案管理工作与业务发展予以总结,以确保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也应积极的对自身业务能力进行培养,实际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始终以主人翁的态度良好的服务和科学安排医院相关活动,将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医学科研、经济建设、管理工作这四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好临床医疗、科研工作。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拓宽思路,不断创新,提高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以及接受力。

2.3 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突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新医改的主要宗旨是始终以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性质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基础医疗卫生制度,良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医院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现阶段,在医院整体费用中,患者的医疗检查所占比例较大,唯有建立患者档案信息共享(涵盖了病例、病理影像资料),才算得上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医疗科研投入力度,不过医院中依旧存在着科研能力不均衡、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等现象,对医学科研发展极为不利。而如果医学科研信息能够共享,那么,就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促进医学科研快速发展。

医院要想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就应购买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匹配的软件与硬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储存医院中的各项业务以及形成方面的档案,便于需求者的查阅,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另外,还应构建完善的检查系统,以确保相关人员查阅资料时的快捷与准确性。因此,医院必须加强档案管理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积极进取,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对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为医院档案事业做出相应的贡献。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起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激发全员的档案意识,积极配合协作,就能够实现新医改中所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立群. 运用医院信息平台实施档案管理.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9)

[2] 周秦.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N]. 闽东日报,201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F7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39-02

一、《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学习过程

(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由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转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课程进行设计。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手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小组讨论、案例研讨、项目操作、团队合作等方式,采取“探究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兼顾学生需求和兴趣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也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在课前安排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讲解世界著名酒店及酒店集团,让学生分团队准备讲解内容,团队自行组织上台汇报,既让学生了解酒店业的发展形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营造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氛围。本门课程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本课程制作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内容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情景模拟教学

校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实战性较强的项目,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一个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分小组模拟酒店服务场景,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研讨,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流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

提供大量的来自真实酒店企业的案例供给学生阅读研讨,在经过同学们分小组研讨以及最后上台陈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企业调研法

为了强化学生对酒店企业的认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深入到合作酒店了解酒店实际运营状况、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争议等现实问题,最终提交调研报告,其中对酒店有借鉴意义的报告会直接呈递给合作酒店。通过深入酒店观看酒店员工真实的工作状态、体验酒店的整体氛围,提高学生对酒店的认可,找到归属感。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经验的对比和联系,构建学生自身对行业的了解和认知。

(三)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外的实践和锻炼。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布置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锻炼其搜索、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所以此轮改革也进行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课下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酒店集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该酒店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以课堂主题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身临其境深入到酒店企业,与职业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解工作内容,直观地感受自己今后的工作环境,学生对此活动反响较好。

(2)请职业经理人进校园讲座,为学生介绍酒店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树立专业信心。

(3)布置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专业名人传记或酒店集团的成长史,并撰写读书报告,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专业的认知,熏陶专业氛围。

(四)改革平时成绩构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关注的是课程背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大了课程成绩构成中平时成绩的比重(由原先的占总评成绩的30%增加到50%),突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性考核。具体构成如下:

出勤10%(5分)、课堂表现10%(5分)、作业20%(10分)、读书报告及交流20%(10分)、专业调查及交流20%(10分)、课前酒店集团介绍20%(10分)。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对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提供了思路,推动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同时促进了课程内容的全新设计,总体上推动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

(一)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基本完成了课程“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赋情感”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掌握了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建立起了该门课程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基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初步树立起学生酒店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

通过课程中的酒店调研环节,使大部分学生从大一入学对专业的一无所知、迷茫到对专业初步建立了了解和认知。有同学表示“通过对酒店企业的实际考察调研,使我从被调剂的不满与毛躁变得开始热爱酒店管理这个专业与酒店的工作,为我以后的专业实习与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有同学表示“酒店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专业,在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我们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在学习了相关酒店知识,参观了五星级酒店之后,我们对这个专业充满了期待,使我对酒店管理专业充满了热情与信心。”这种类似的感想不止一个两个学生有,很多学生们都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和实践加深的了对专业的认知,并初步建立起专业兴趣,为学生今后从事酒店行业打下了基础。

(三)提升专业能力,拓宽专业视野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过程中,针对每个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态度养成的目标教学过程。案例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完成,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小组给出案例分析结论。不仅培养专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搜集信息、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方法和社会能力,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同时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

另外,第二课堂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毫无保留――一句承诺成就万豪传奇》《雅高――一个酒店传奇的诞生》《金牌标准》等专业书籍。通过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及读书报告分享会,相互交流读书感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有的学生感概“在读此书之前,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客房工作量比前厅繁杂许多,后来才知晓前厅部工作的繁冗程度是最大的了……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酒店这个行业。”也有学生指出“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酒店管理≠服务员≠端盘子,因为这是一个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如何把它们运用好才是重点。”

三、《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体会

(一)加深了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解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对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深刻体会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意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能力发展和成人、成才教育相结合。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探讨、互动、平等、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为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营造一种自我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备课的时候要“备学生”,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重视“备教材”“备课堂”,而忽视“备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要一改常态,重视“备学生”。不管是开课前,还是授课过程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不仅要了解所教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更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诉求。只要真正了解学生希望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想要达到知识、能力、人格上的需求,才能根据学生现状,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本门课程面对的是大一的学生,面对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对专业缺乏认知,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和动力、职业导向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模糊)、对抽象理论理解差的现状。而这个现状如果不解决,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专业学习主动性差,对专业不热爱,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进而导致学风差,大学学习没有目标,就业对口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开课前要思考如何通过本门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来实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

(三)课程教学要符合市场需求、结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的过程,其培养途径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这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脱离实践环节。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岗位职业能力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从大一学生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基本达到1:1。

四、《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企共建,学做一体,服务地方经济。利用吉林省实践合作教育基地(长春香格里拉大酒店)及其他合作教育基地(长春凯悦酒店、长春益田喜来登酒店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与实践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领域的多方位合作;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专业调查的机会,将专业调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酒店管理实践中,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另外,聘请校外专家、酒店企业第一线的管理者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他们的讲授或开设的讲座(酒店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前景分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行业动态,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树立从业信心,培养专业兴趣,塑造职业素养提供保障,逐步形成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能力,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篇5

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经验,经济中心的转移必然带来相应学术中心的转移,这是不仅是因为经济中心会成为广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和实践场所,而且新兴经济中心的本土学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会逐渐上升。20世纪的美国伴随形成全球经济霸权而确立其世界学术中心地位的历史就是鲜活的例子。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经济和学术的世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关于曾宣称历史终结的所谓“华盛顿共识”的式微和近年来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就是国际专家学者关注的宏大历史叙事。

不可否认,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学习借鉴国际理论和经验,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历史性探索,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即在先农村后城市的分步推进、先“特区”试点示范后逐步复制推广以及价格改革的“双轨制”过渡体制等改革政策实践,逐步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提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比重和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减少了改革的摩擦阻力和经济成本、实现了整体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另外通过“增量式”的市场体系构建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极大激发了经济要素的创新创造活力,使经济的价值创造效率和效益空前提高。这些改革发展举措都是对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是创造性丰富和发展。当然,也不可避免存在制度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形成后续改革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改革的成效。与此相伴,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也通过采取区域性“优先发展”和产业领域的渐次开放策略,不断发挥我国要素禀赋等的比较优势和有关区域的区位优势,并逐步实现市场空间和产业领域在时序上的渐次开放,采取优势资源优先聚集发展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策略,逐步演进到均衡发展的新局面,拓展了参与国际资源配置的市场空间,通过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构成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毋容置疑,中国是改革开放的收益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政策实践的探讨将也必将日趋具有世界意义。

当然,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伴随着特定的发展阶段,在积极推进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同时,成功推进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结构性转型,逐步实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使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累积、经济增长的潜力不断释放。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支撑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和基于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的人口红利趋于下降。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日益增强,以要素市场化和投入量增加为标志的要素驱动型改革发展难以为继,因而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新阶段,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在更高基数下趋于下降,而对包括生态环境、精神文化、民生幸福等元素在内的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我国面对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新情况、新常态,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并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改革发展事业的新希望、新要求、新思想。所以,中国的改革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既具有世界意义,也立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实践,并与时俱进、动态创新发展。如为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曾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基于经济空间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调整、体现生态(环境)、人文(教育)、智慧(信息)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念。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际借鉴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干中学引发的后发优势,和消化引进吸收并结合中国特色的再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无疑是国际理论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的收益者。

二、逐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前景”创想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引领的新阶段。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引发的深度经济结构调整尚未结束,中国经济运行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相应调整发展模式,而外部可以借鉴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案例资源趋于枯竭,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经济自身亟需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经济政策实践的示范意义和“溢出”效应扩大,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智慧,希望从中国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实践中获益,这就对我们政策理论研究的同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国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世界经济已步入需要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再全球化”新阶段,中国的理论创新既充满希望、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再生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正如当年欧洲文艺复兴中的“美第奇”效应一样,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交叉融合再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类未来提供中国智慧创新“解决方案”,而且这种解决方案不仅要立足自身发展,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而且要放眼全球,直面人类全球化、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着力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冷战结束后的日裔美国学者傅山提出的宣告西方模式大获全胜“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曾预言的“文明冲突论”,到国际新儒学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基于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对话理性”理论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再到中国学者提出的“文明互鉴论”,进而提出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要求,无疑是中国智慧对人类发展思想的创造性贡献。

当前,国内外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大调整、历史性大变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试图转嫁危机走出困境,不仅面临使美元因面临“升降两难”的“特里芬”之谜的困境而国际霸权地位下降,而且也暴露出其民主制度本身存在的内在缺陷导致政府“财政断崖”风险危机;日本以邻为壑以求自保的所谓安倍经济学,所释放出的货币宽松至负利率的“毒箭”,也未能使其经济起色好转;在欧洲不仅几经折腾的欧元区内发展不平衡的不同国家曾惊现退出欧元区的危机,现如今作为金融大国的英国也面临脱离欧盟的公投,失去向心力的“双速欧洲”可谓若隐若现;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金砖国家也遭受资源价格波动下跌严重冲击;中东石油国家不仅面临资源价格下跌、石油美元回流美国的压力,个别国家还饱受内乱和战火之苦,引发的难民危机还殃及欧洲等地;气候反常变化,国际疫情频发等等。人类社会正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世界经济的新挑战和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新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长期依赖凯恩斯学派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所积累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等负面效应,借鉴西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和美国经济学家拉弗等供给学派的思想理念,提出宏观微观相结合中国特色结构性“供给侧”经济政策改革方向,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供给模式,谋求改革和创新红利,主要包括:通过差异化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优化升级,改革商事制度,复制推广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善营商环境和服务体系,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拓市场空间,重塑市场经济生态。当前的关键还在于打造与趋于强化的约束条件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使市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这些政策措施必将推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境界,跨界融合创新的局面已经展露曙光,文化创意、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业态也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着眼于“富余”产能国际转移合作的“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也已初见成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和核能已经走出国门,不断落户。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合作中也要着重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国内发展中需要坚持,在中国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今天更应反映在国际经济“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中。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国内不同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脉历史渊源,促进国内外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生态经济模式,循环高节约利用国内外资源,参照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伙伴国家健康永续发展,同时注重将产能转移合作与开拓新兴产业国际发展空间相结合,而不能只是将传统富余产能简单转移,而且还要注意尊重合作伙伴特色文化和生态多样性、善于发现并吸取他人优点,促进和谐协调、共荣互惠发展,为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家园而不懈努力。

三、寻求经济学研究突破的“理论创新”尝试

在经济理论创新方面,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也不甘落后,呈现积极创新的昂扬面貌。北京大学教授、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了强调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演化的《新结构经济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着眼金融行业发展新趋势曾提出《大金融》学说。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财政部科研所原所长贾康研究员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群体力图创建的中国特色《新供给经济学派》,并为我国推出“供给侧”改革政策做出有益贡献。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学家突破性创新的大胆尝试,对中国学者进行理论创新具有标志性示范意义。与此同时,海外知名学者,如曾提出“历史终结论”的傅山教授开始反思美国模式、华盛顿共识中的忽视政府作用一些弊端,从而对中国政府在创造经济奇迹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法国学者皮凯蒂在其享誉世界的名著《21世纪资本论》中更是揭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所蕴含的资本和劳动深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内在矛盾,而国际学界对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和德国及北欧其它国家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不俗表现也对社会福利政策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有基于此,本人作为国家首批高端宏观经济智库试点单位的一员,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在此不揣冒昧,提出本人认为值得关注和持续研究、初步设想包括下述创新要点在内的“新宏观经济论”学术命题,供各位学界先辈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GDP”概念

在经济学通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概念基础上,以中国新近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中国引领新一轮“再”全球化的宗旨,迎接“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倡导“新GDP”发展概念框架,即“全球发展推动(GLOBAL DEVELOPMENT PROMOTION)”,并将五大发展理念核心要素融入到“新GDP”经济核算体系之中。

(二)基于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新PPP”模式

当前中国政府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推行的政府与市场协同的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发展概念,局限于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共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而国资委倡导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仅限于微观市场主体企业层面的不同性质的股权合作关系。我们不妨从经济学界关注的更加宏观的经济模式框架诉求出发,将PPP概念扩展到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新PPP(PUBLIC-PROFITABLE CPHILANTHROPIC)”模式框架,其中PUBLIC公共部门代表政府,PROFITABLE代表盈利部门的市场,包含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比单纯的PRIVATE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含义更为贴切,而用公益PHILANTHROPIC置换PARTNERSHIP,将突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二元思维,进而拓展到涵盖由PHILANTHROPIC延伸的非政府、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机构等,在国内外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的大量研究基础上,如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府对包括社会保障、公益慈善、文化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事业的发展的政策扶持,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培育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企业等,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有机联系、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篇6

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效果之好,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从目前看,“走转改”至少已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一是鲜明地回应了时代关切

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时代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必须适应和跟上新的历史潮流。通过“走转改”,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有利于更好地回应时代的新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的新期待,从而不断推进事业向前发展。

当前,信息传输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不仅极大地增强了信息能量的创造力和爆炸力,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运动的速率和频次,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状态和方式。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我国舆论生态环境带来空前深刻的影响。面对众多网民和巨量信息,怎样从信息中发现新闻、怎样把信息裁剪成新闻、怎样避免将失实信息变成虚假新闻,已成为新闻传播工作者今天时时刻刻面对的新问题和新纠结。“走转改”的实践证明:只有做到、做好和坚持“走转改”,我们才能在当今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信息化背景下,真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物质实力增强了,不等于矛盾和麻烦就减少了;通信装备方便了,不等于真实信息就更多了;沟通交流的次数增加了,不等于真情实意就更牢固了。“走转改”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了解到社会上各种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我们找到化解和消除这些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发现和厘清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新闻工作者跳出个人小圈子,融入社会大天地,把对社情民意的认识从不知、少知、浅知,提升到真知、多知、深知。

二是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

一段时间以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集中发表了大量的来自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全方位、宽领域、多视角,报道的主角多是普通百姓、普通教师、普通医生等,普通民众占据了报纸版面、电视屏幕、广播时段,有力地说明我们的媒体着力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群众的创新创造,展现群众的精神风貌,深入和贴近群众,深入和贴近生活,深入和贴近实际,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了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了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了起来。

总的来看,“走转改”的新闻报道有三大亮点:一是创作了一批经典作品,许多报道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二是媒体负责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们写的报道有深度有高度,引起很大反响。三是推进了有效传播,“走转改”的新闻报道几乎篇篇都有看头,件件都见新意,鲜活生动,清新朴实,抢色抢眼,做到用新闻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用报道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

三是培养了一支年轻有为的青年编辑记者队伍

参加“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们大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涉世未深,却不缺闯劲;经验不足,却不乏热情。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一方面磨炼了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人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走转改”历练的青年编辑记者们,是可以和值得信赖的、是有战斗力的。

“走转改”活动的时代定位、理论基石和价值取向

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对“走转改”这一新时期以来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报道效果最好的新闻实践活动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第一,“走转改”活动的时代定位,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对国内大环境、国际大气候作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判断

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因素。只有通过大力开展“走转改”活动,才能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履行时代使命,从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优质的舆论氛围。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的成效,显示着我们对信息化时代条件下驾驭和领导新闻宣传工作能力的提高;“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推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开始走向传播自觉和传播自信的新境界新天地。“走转改”活动是世界传媒界独特的中国精神现象,它植根于中国大地,适合于中国气候。新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传播能力也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走转改”活动,有助于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执政资源更加坚实牢固。从这个角度审视,“走转改”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二,“走转改”活动的理论基石,是富有实践品格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社会认识。作为实践的事实是第一性的,作为反映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没有第一性的事实,就没有第二性的报道;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作为第一性的事实,是作为从事第二性工作的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天然职责。

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警示和强化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必须重视实践规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我们越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反映论,就越是能够获得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和引导权,就越是能够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出新出彩。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反映论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新闻宣传工作在整个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颇具现实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新闻宣传工作在整个党和政府工作中确实具有重要的甚至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防止夸大甚至无限夸张新闻宣传功能的错误倾向,以为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麻烦问题,只要新闻工作者一出马,就应该解决,不然的话,则是无能的表现或办事不力。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不是做事实性工作,而是做反映和报道事实性工作的工作。事实性工作是其他部门应该做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可以帮忙,但绝不可以代替,也不可以越界和越权。

“走转改”还要突出问题意识。记者下去采访,不能头脑空空,到现场才发现问题,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掌握新闻传播工作的主导权和方向感。问题意识越是强烈的记者,到基层和一线才越是能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越是能够获得采访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问题意识越是强烈,说明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是强烈。所以,“走转改”就是要带着问题走访基层,带着问题观察基层,带着问题修正作风,带着问题改变文风。报道反映的程度,实际上也是记者问题意识强烈与否的具体表现。总之,越是问题意识强的记者,就越是能接近目标。

第三,“走转改”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服务人民

篇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篇8

    传统的不饱和油(脂肪酸)改性的醇酸树脂分子中具有羟基、羧基、双键、酯基等反应性基团,因此,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引入其他活性基团,使醇酸具有广泛化学改性的基础。化学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改性剂起羧基作用、改性剂起羟基作用以及利用双键反应的化学改性等。化学改性中尤以利用双键反应的化学改性最为重要,其中以苯乙烯类改性最为典型,主要有共聚法和预聚物法两大类。

    一、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机理

    1、共聚法

    乙烯类单体改性醇酸树脂常采用共聚法。按照共聚法中苯乙烯的加入时间及加入方式不同,可分为前苯乙烯化和后苯乙烯化两种方法。

    (1)前苯乙烯化法 前苯乙烯化法主要包括植物油的苯乙烯化法、脂肪酸的苯乙烯化法和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法三种。对以上几种苯乙烯改性方法的工艺要点分述如下。

    a、植物油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首先,苯乙烯单体和油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生成共聚油这种均一产物,该产物可直接代替植物油制备醇酸树脂。苯乙烯化的植物油,先用甘油(季戊四醇或其他多元醇)醇解生成脂肪酸单甘油酯,然后用苯酐等多元酸进行酯化。

    b、脂肪酸的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先将苯乙烯和引发剂滴加进盛有DCO酸的反应釜中,进行脂肪酸的苯乙烯化反应,然后真空蒸馏除去剩下的苯乙烯,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甘油等多元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醇解,最后加入配方量的苯酐等多元酸进行酯化。

    c、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以适当配比的含共轭双键和非共轭双键的混合植物油为原料,如DCO和亚麻油(或豆油)、桐油和亚麻油(或豆油),加入LiOH等醇解催化剂,并用一部分甘油、季戊四醇等多元醇进行醇解,生成单甘油酯;然后加入苯乙烯、二甲苯和引发剂,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反应,生成苯乙烯化单甘油酯;再用多元酸(如苯酐)及剩余的甘油酯化,生成苯乙烯化醇酸树脂。

    (2)后苯乙烯化法 后苯乙烯化法又称为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法。该法的工艺要点是:首先合成含共轭双键的基础醇酸树脂,然后用基础醇酸树脂和苯乙烯单体(有时还包括少量丙烯酸类单体),在引发剂存在及合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共聚反应(即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直至得到我们所要求的粘度。该法的工艺特点是工艺过程容易控制,利用常规醇酸树脂的生产设备即可进行改性醇酸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苯乙烯与含共轭双键的脂肪酸、植物油或醇酸树脂能发生共聚反应。苯乙烯与含双键的脂肪酸共聚容易,与含非共轭双键的脂肪酸则共聚很慢。例如,桐油脂肪酸中90%含共轭双键,共聚时容易成胶;脱水蓖麻油(DCO)中25%左右的脂肪酸含共轭双键,共聚极慢,发生共聚反应的同时,苯乙烯将自聚成聚苯乙烯(PS)而与油相分离。在共聚过程中,通常发生如下反应,它们按不同机理进行。

    2、预聚物法

    预聚物法主要有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法和羧基预聚物法两种。

    (1)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改性法 该法以聚苯乙烯二醇改性为代表,它主要是通过在聚苯乙烯分子链的末端上引入羟基反应性基团,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聚苯乙烯聚合物引入醇酸树脂中。聚苯乙烯二醇在改性中起到了双重作用:第一,它所提供的活性羟基,代替了常规醇酸树脂合成所用的甘油或其它脂肪族多元醇;第二,长链聚苯乙烯的引入赋予改性醇酸树脂以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此类改性工艺较复杂,难以工业化生产。

    (2)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改性法 此法的工艺要点为:首先由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等丙烯酸单体合成带活性羧基的预聚物,然后该预聚物可以直接代替部分多元酸(如苯酐等),在植物油的醇解物的酯化过程或两步法脂肪酸酯化过程中进行酯化反应,这样,带羧基的苯乙烯预聚物将接入到醇酸树脂分子链上,该法又称作共酯化法。这样,改性醇酸树脂将集中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PS)三种物质的优点,所得树脂的耐候性、柔韧性和耐溶剂性优于单纯以苯乙烯改性的醇酸树脂。但此类改性工艺复杂,改性产品价格较贵。

    二、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改性工艺研究

    苯乙烯改性顺酐醇酸树脂的工艺特点为:采用后苯乙烯化方法进行改性研究,保证了改性工艺过程简便易操作,改性醇酸树脂的质量稳定;采用溶液聚合法进行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反应,克服了本体聚合法中易出现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过快和反应不稳定等缺陷;另外,以含共轭双键的活性较高的顺酐作为多元酸部分代替苯酐,可提供足够多的接枝共聚活性位点;在引发剂加入前,使苯乙烯单体(或混合单体)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聚合,这样,改性工艺过程将更加稳定。改性过程的工艺要点为:首先在带有搅拌器、热电偶温度计(连接温控仪)、回流冷凝器等附件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称量好的基础醇酸树脂、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部分溶剂,加热至125~135℃,保温1h后,将配方量75%的引发剂及部分溶剂加入滴液漏斗,在3~4h内滴完。保温2~3h后,分次补加剩余的引发剂。保温过程中,间隔1h取样,检测聚合反应体系的粘度和不挥发分含量,但体系的粘度和单体转化率均合格后,迅速降温,兑稀出料。

    工艺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常规后苯乙烯化法改性醇酸树脂,一般是先加入基础醇酸树脂,然后滴加大部分混合单体与引发剂,再分次补加剩余单体和引发剂的方法。但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采用滴加方式加料,反应体系中单体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低,反应时间较长;第二,由于同时存在单体的自聚及单体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等竞争反应,降低了接枝共聚反应的速率,减少了接枝共聚物的产生量,影响了改性树脂的外观和质量。为此,从工艺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增加了混合单体的热聚合这一过程,稳定了工艺过程,提高了聚合反应速率,改善了改性树脂的质量。如果改性剂为苯乙烯(St)单体,则热聚合过程将生成较多苯乙烯均聚物(PS),如果改性剂为St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的混合物,则它们可能会先生成部分丙烯酸预聚物(PP),这些在热聚合过程中生成的PS和PP将同样参与接枝共聚反应,并且会由于它们的产生,避免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局部升温过高,容易产生爆聚现象,此时,树脂的分子量剧增,以致出现凝胶化现象。

    另外,工艺优化还从反应温度、改性剂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比率、引发剂的选择、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等几个方面考虑,通过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反应温度以125~135℃较合适,改性剂采用混合单体比单一改性剂能获得较好的漆膜性能,改性剂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比率在30~40%较合适,引发剂的加入量占混合单体的1.8~3.2%,且需采用分次加入较有效。

篇9

一、双语教学管理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研究双语教学管理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双语,英国朗文出版社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关于双语“Bilingual”一词的解释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即是在某个空间范围里,我们可能会运用到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是我们的母语,另一种通常是第二语言或外国语。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母语是人们先天习得,但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或习得。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两种或多种语言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人们能自主地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处理语言信息,我们则认为他们具有“双语能力”。

双语教学因双语现象而产生,而且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展,越来越获得社会的关注,但其概念的含义也因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在国外,通常以“bilingual education”和“bilingual instruction”来表述双语教学,并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解释道:“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成中文为“双语教育”,但国内教育界对此概念普遍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这一约定俗成的提法已被大家共同认可和接受,对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以母语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背景下,使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第二语言习得,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管理,一是双语教学,二是教学管理,但不是两者相加,而是二者相融,是指以双语教学为对象,遵循双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双语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双语教学管理不同于一般教学管理,也有别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管理,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双语资源,形成科学的双语教学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活动,旨在确保双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具体来说,双语教学管理包含了双语教学计划管理、双语教学课堂管理、双语教学质量管理、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和双语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双语教学管理的理?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学习者根据自身已具备的语言知识选择新的语言输入,利用原有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行理解、整合、吸收当前的语言输入,并超越所接收的语言输入,构建起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并非单纯地从记忆中直接提取已有的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语言情境的变化再次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完成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新旧语言信息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知识结构的重建建构。由此可见,语言习得是学习者是在自身已有的语言基础和经验上对新的语言输入的重新整合、提升及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双语教学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多要素整合,尤其提倡创造和优化语言环境,利用已有的目的语表征结合新的语言输入建构新的中介语体系,因为只有与具体情境发生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将符号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形成记忆中背景性经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为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情景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其中情景性教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把外语学习和情景教学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将学生带入优化的语言情景中,使学生在暗示、移情、角色、心理场“力”的作用下,伴随着原有的语言知识、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主动地投入到双语教学过程,在情景活动中主动发展,语言知识在感知的活动、语言的活动、思维的活动中主动生成与建构,从而实现有效的双语教学。

2.内化理论。皮亚杰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要经历“感受―探究―体验―发现―表达―操作”一系列过程。由此可见,认知是由感知活动开始而逐步上升为理性行为表现的过程。内化具有稳定性、无形性、无意识和双向性的特征。即是,知识的内化程度越高,稳定性就越高。比如,语言输入一旦被学习者理解、整合、吸收,其被遗忘的几率会大大减少。知识的内化是无形的、无意识的,表现在语言知识完成内化后最终使知识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内涵和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内化程度越高,语言运用便越自然流利。双语教学管理十分重视内化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诱发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同接触语言的机会和情境,才能增加语言输入量,从不同的角度诱发内化的产生,促使学生养成自动化和自觉化的外语思维。双语教学管理的“内化”指出,语言知识结构的建构是语言知识的转化过程,而不是语言知识被传授过程。具体而言,学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自主选择来自客观环境的语言符号进行处理,转化为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进而产生新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结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具有处理语言的思维方式,在交际中能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动化的反应。简言之,语言知识并非是脱离情景和经验的参与,而是内化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内心世界、外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

篇10

关键词:白改黑旧路改造 ,设计与施工

Abstract: the concrete pavement transform for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commonly used methods, commonly known as the "white to black",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detailed introduction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s and the common question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al.

Keywords: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具有快速、经济、环保的特点,且改造后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美观性增强,被较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把白色混凝土路面改为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艺克服了水泥路面的弊端,又大大节约了成本。但很多路面做完后,很快路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或面层出现网裂现象,如何避免该现象出现?笔者结合了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在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细节,并加强施工管理,经过运营期的跟踪观察,路面上没有出现裂缝和破损,现就该路面设计及施工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借鉴。

一、需对旧路做调查评价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是在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合理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其中调查的内容有旧路面的损坏情况、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等。其调查的方法和评定标准可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的规定进行。

二、某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长约1609.96米,道路为三幅路型式,建筑红线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分隔带宽2×2米;非机动车道宽2×7米,人行道宽2×8.5,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12%灰土+15cm10%灰土,非机动车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线均已按规划建成。机动车道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整体结构破坏较轻,但局部路面出现破碎和沉陷,部分路段横向接缝破坏较为严重,宽度达到3~5cm,并出现错台现象,因此决定对该路进行大修。

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为了有效防止原有路面的裂缝及横向接缝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形成反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及横向接缝处铺设1米宽土工布,在整个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加铺6cm(平均厚度)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满铺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再铺设5cm厚的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细节:

1、路面上现有病害必须全部进行处理:a、破碎沉陷板需挖除后重新浇注新板。b、把横向接缝内的杂物全部清除,用压缩空气机吹净横向接缝灰尘,用嵌缝料(沥青玛蹄脂)将横向接缝填平。c、横向接缝之间的错台超过2cm时,必须用沥青混凝土把错台抹平,然后再铺土工布。d、局部脱空板应进行压浆处理。

2、使用铣刨机对路面进行整体铣刨,铣刨厚度原则为5mm,以达到刻痕拉毛,施工时要求把铣刨后的路面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浮尘,防止沥青面层出现推移。

3、采用聚酯长丝经无纺针刺而成的土工布,厚1.95mm,单位面积质量140g/m²,该土工布渗透性好,可以均匀吸收沥青并达到饱和,使之与路面黏结致密,其独特的单面烧毛工艺,使土工布铺放后不致被车辆轮胎带起。施工时要求用钢丝刷清扫横向接缝两侧80cm的范围,然后铺1米土工布,铺设土工布的横向接缝两侧各60~70cm的范围内喷洒粘层油,以热溶沥青为最佳,每平方米沥青使用量1~1.2kg,沥青温度要保持150~170度之间,喷洒沥青的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10~20cm,喷洒均匀,土工布要随粘层油的喷洒而同时展开,纵向搭接宽度10~15cm,搭接部分的粘接料用量须为0.4升/平方米。铺设后人工及时使用铁制滚轮碾压密实,防止土工布黏结不牢,出现折皱现象,对路面连接起到反作用。

4、土工布铺设完毕后,在整个路面(包括土工布)喷洒粘层油(热溶沥青),然后摊铺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不要因为土工布下面喷洒了粘层油,有局部渗透,而放弃上面粘层油的喷洒,该层粘结油对基层与面层的连接起关键作用。

5、铺设自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格栅搭接长度纵向不小于20cm,横向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混凝土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格栅与原路表面黏结牢固。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运送沥青混凝土的车辆出入,禁止车辆在格栅层上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沥青混凝土余料,以防止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损伤。

6、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在10cm~13cm之间,水泥路面虽然被覆盖在沥青路面以下,如果面层太薄,旧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很快被反射到面层,另外,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要求上面层厚度不小于4cm,设计上面层为5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避免面层太薄出现脱落现象。

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由于设计图纸进行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也严格按规范及规定进行了施工,也选用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但在施工时仍出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被摊铺机、车辆及行人带起的现象,格栅被带起后,摊铺面层时格栅出现皱折,如果不及时处理格栅可能会起反作用,使上面层与下层无法黏结,面层很快出现脱落。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用钉子把格栅的重要部位进行固定,虽然是自粘玻璃纤维格栅,但由于现场情况不同、机械设备和人员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合格现象,采取辅助措施保证了玻璃纤维格栅的设置。

篇11

1 办院规模与综合效益的关系

卫生系统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医疗卫生面临的问题带有明显的“短缺经济”的特征,如“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难以满足。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扩大卫生服务供给的政策,如1985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1989年国务院批转《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等。以此为契机,不少医院通过增加床位的办法增加病人收容量,采取灵活的投资手段引进先进诊疗设备,医院规模迅速扩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状况明显好转,供需矛盾不再是卫生服务的主要矛盾。进入新的世纪,这一变化更加突出。截至2002年,全国卫生机构总数已达30.6万个,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32张,卫生人员总数523.8万人,特别是在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卫生资源甚至已经相对过剩(数据引自《2002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因此,扩大规模不再是医院改革的出路,提高综合办院效益应摆到重要位置上来。国外很多卫生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办医院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床位越多越好,床位数在400~600张时,其经济效益最高,低于300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高于700张,由于后勤等管理成本的增加等原因,单位成本也会升高[2]。目前,国内不少大医院的床位数都已超过千张,床位使用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孤立地看,医疗市场一片繁荣。但是,如将区域内的卫生资源综合起来看,中小医院的情形就很不容乐观,有的可谓是惨淡经营。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病员的合理分流机制还不完善,病人一窝蜂地奔大医院,势必出现一边穷于应付、一边资源闲置的局面。宏观上讲,大医院应该发挥技术专长,致力于解决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型医院则应着力解决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为病人提供方便,各司其职,使医疗卫生服务进入有序化状态。所以,着眼内涵建设,注重提高质量,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技术、设备、场地、管理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应是新一轮改革的主攻方向。

2 特色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

办医院要有特色,有特色才能吸引病人。特色学科是医院的品牌,因为这些学科不仅在医院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倍增器”的作用,而且必将渗透、推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医院的改革应该立足于特色学科的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小综合大专科,针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将资金、人才、设备有机重组,形成专科优势,瞄准当地医疗市场的弱项,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强项,有取有舍地建立自己的特色科室,引进先进设备,选配优秀人才,创造一流的医疗品牌专科[3]。如20世纪90年代初,我校的肝胆外科学在国内外同行中达到了领先水平,但是限于编制,该科仅有60张床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学校果断决定,将该科从第一附属医院中剥离,独立建设,床位增加到200张。经过5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600张床位的专科医院,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病人前来就诊。今年,我们又将第一附属医院的胸心外科、第二附属医院的骨科两个前景较好的科室独立出来,成立了院中院,在人力配备和财力支持上给予倾斜,给他们以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政策到位,这两个院中院呈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抓住特色学科,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特别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当然,特色学科和一般学科是并存的,没有一般也就无所谓特色,在抓重点学科建设时,一般学科也不能丢。在经费的投入上,除了给特色学科以倾斜外,一般学科也应照顾到,在人员的配备上,也必须满足基本的需求。但对那些学术水平长期上不去,床位使用率始终低下的科室,必须下定决心,忍痛割爱,该撤的撤,该并的并,不搞大而全,致力于做精做强。什么都想抓,结果必然是什么都抓不好。

3 医疗队伍与护理队伍的关系

医疗、护理两支队伍是医院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两支队伍必须协调发展,医疗质量才能有保证。从目前来看,不少医院的这两支队伍不太协调:(1)比例不合理。许多医院由于不断增加床位,而人员配备未能跟上。从医师这一面来说,几乎所有三级医院都有相当数量的进修生、研究生在临床一线工作,这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有效地弥补了医师队伍的不足。相形之下,病员数量的增加、护理工作范围的拓宽、病员对护理工作要求的提高等诸种因素,使护理队伍显得捉襟见肘,多数医院都采取招聘的办法救急。(2)学历差距大。各医院医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越来越高,不少科室基本达到了硕士学位以上。而我国护理专科生培养还没有普及,本科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规模,研究生的数量更少,护理队伍的主干部分还是中专,聘用的合同制护士也基本以中专为主,且岗位培训抓得不紧,护理队伍的水平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医疗与护理队伍之间暂时还难以默契配合。

正如常言所说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是诊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存在这些差异,不少医院的护理工作还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临床诊治新技术的需求。普通护理还差强人意,专科护理就难尽人意。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到整个医疗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培训层次,抓好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聘用,解决在岗聘用护士的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等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符合医疗工作的需要,这也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4 医疗质量与基础工作的关系

决定医疗质量的因素很多,医务人员的水平,诊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基础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等,其中基础工作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目前,不少医院摊子过大、战线过长、人手紧张,基础工作不深入、不细致,被动应付,以致医疗纠纷不断增长。怎样抓好基础工作?第一,要提高认识。诊治疾病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医疗条件的迅速改善,不等于可以放松基础工作。医务人员不能过分地依赖仪器设备,要以临床为本,掌握全面的、具体的资料,发现新的疾病或新的临床表现,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才能对症治疗。所以,从业人员必须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练好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坚决地贯彻执行三级检诊、疑难病例会诊、医疗问题讨论以及其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利于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第二,要狠抓落实。《医疗护理常规》(以下简称《常规》)是指导基础医疗护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要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始终做到诊疗前学《常规》,用《常规》指导工作;诊疗中用《常规》,按《常规》开展工作;诊疗后查常规,以《常规》总结工作,把学《常规》、用《常规》贯穿到诊疗工作的全过程,养成处处按《常规》办事的好作风。第三,要加强管理。目前,不少医院的一线医疗工作,有很多都是由进修生、研究生承担,前者理论基础较薄弱,后者临床经验不多,他们离合格的医生都还有差距。如果不加强检查、指导、督促,放任自流,必然存在事故隐患,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医院机关、科室领导除了谋划好医院、科室的整体建设外,还要不厌其烦地开展经常性地检查,处理好细枝末节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工作,医疗质量才能有保证,医院建设才能有大发展。

5 分配机制与贡献大小的关系

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分配机制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利益分配与贡献密切挂钩,才能充分体现出激励机制的作用。不挂钩或者挂钩不密切,都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经过多年的改革,卫生系统的分配机制也早已打破了平均主义,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分配机制的改革还不是很彻底,还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平均主义”:如科主任与住院医生、护士长与普通护士、高年资与低年资者都拿着基本相同的奖金,其结果必然导致“差错有无一个样、病员通过量多少一个样、治愈好转率高低一个样”,消极影响不容忽视[4]。有的医院在这方面已经采取新举措,如将从业人员的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根据现任岗位技术含量、工作条件等因素,建立起重实际、重贡献、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让“活工资”活起来。有的医院根据工作量大小、技术风险系数、床位使用率、岗位技术水平等要素,对科室分类、岗位分级,实行“一岗一薪,岗动薪移”。有的医院则实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年薪制。这些做法将全院人员的收入拉开了档次,找准了医务人员的兴奋点,起到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让卫生系统真正地活了起来。如将这些分配政策进一步完善,让那些水平高、贡献大的医务人员得到更多的实惠,一定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 李静.试论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管理的五个关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6):412-414.

篇12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

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

(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

(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

(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

(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

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

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

2、意象的本质是寄托隐含,委婉不露,不直接言意而将意寄托隐含于象中,因而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也称字面意义和隐意。不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诗句或诗,不是意象。

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

4、象和意必须具有某种联系,才能构成意象。

5、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

二、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

在西方,image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image的解释是: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一个据称是表征外部客体的心的图画(mentalpicture)。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意象被认为与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即我们在感知、认识外界事物时伴随着一种心理意象的产生。这一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觉和思想都是外部模压的意象造成的,没有这种意象,它们都不会发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没有心灵图画(意象)的伴随,便不可能去思维”。此后,这一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继承和发展。洛克和休谟都认为观念和意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思维活动和具有心理意象是等同的。

显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象概念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对于我们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审美意象恰恰是一种补充。现象学的诞生,导致对意象的研究获得了一种质的推进。在这方面,现象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即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视野,从而揭示了意象作为一种意向性建构的产物所具有的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同时性的本质关联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胡塞尔关于知觉、想像之意识活动以及时间意识结构等的分析,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意象的构造问题。在此,我们仅就萨特的理论作一分析,因为在西方当代哲学家中,对意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的,当首推萨特。

萨特对意象的初步定义是:“意象”这个词只能指意识同对象的关系。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性意识,一种完整的综合组织的意识。既然意象本身就是一种意识,根据胡塞尔“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那么作为意象的对象的某物就不可能是意象本身。因此,意象的对象本身并非意象。在此,萨特关于意象和意象的对象之区分是通过与知觉活动的区别而进行的。萨特认为意象活动即想像性意识与知觉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意识形式。他说:“在知觉中,认识是缓慢形成的;而在意象中,认识是瞬间性的。”因此,知觉的对象不断地充实着意识;而意象的对象则不过是人对它所具有的意识。从意象中可以得知的不过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意象是作为一整件东西展示给直觉的,它也是在瞬间就展示出它是什么的。知觉与意象的区别,更本质地表现在它们对象的不同。但是,在这里,萨特似乎有某种混乱。这种对象的含混表现于下面的这段话中:“我对彼得所具有的想像性意识并不是关于彼得的意象的意识,彼得是直接地被接触到的;我所注意的,并不在意象上,而是在对象上。”

事实上,根据萨特在该书后面的说法,他所要强调的是,意象的对象是一种虚无的、非存在。

意象对象的这种非存在性,从意象的形成或构造来看,就在于想像性意识是一种“意向性的综合”意识。对某物对知觉,只是某物当下呈现的这一具体存在形态。尽管意象对象是一种非存在,但意象的意向同时又指向现实的存在,即关于彼得的意象是指向现实存在的彼得这个人的意象。但同时意象的对象又不是现实存在的对象。意象对象与现实对象的这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关系,萨特叫做“近似代表物”。在进行了所谓的必然性考察后,萨特作出一个结论:意象(想像)活动,所针对的是一种作为物体不在现场或非存在的对象,它所借助的是一种只是作为所针对对象的“近似代表物。”存在的物理或心理的内涵。意象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意象本身是一种意识;2.这种意识从认识的角度讲,呈现的是一种近似观察的现象;3.这种意识假定其对象不存在;4.具有自发性,而意象的基本功能是“象征” 。总之,意象这种意识可以被称作是断面性的,它是无对象的。它无所假定,无所涉及,也并非是一种认识。它是意识本身所释放出的一种散射的光;它具有一种产生并把握意象对象的自发性。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类型,这种意识绝无可能成为一种较广义的意识的一部分,除了思想、符号、情感与感觉之外,在包含它的意识之中并无意象。意象意识是一种综合的形式,其出现有如时间性综合的某一刻,而且也将自身同前后的其他形式的意识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显然,在萨特的意象研究中,他的问题意识仍然是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领域中的意象问题。因此,意象在萨特那里是一个指称一般的意识活动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指称审美意象的。但同时,萨特又把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看作是一种意象性的存在物,这使他的意象概念把西方传统认识论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美学领域的意象概念勾连为一个整体的东西,并因此而使得西方的意象(image)概念通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概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萨特关于意象的一般性研究,为审美意象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哲学视野。

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领域,意象成为一个醒目的概念首先来自作为现代诗歌流派之一的“意象派”(imagist)的诗论。意象派的创始者庞德,他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并提出意象可以有两种:它可以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这时它是主观的;其次,意象可以是客观的。

从以上可见,庞德的意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是一种心理表象;2.意象是一种瞬间的呈现;3.意象不是观念,而是理性与情感的复合体;4.意象虽然是瞬间的呈现物,但不同于直接的知觉表象,而是经诗人对知觉表象的融合、传导、冲洗等加工后产生的一种质变;5.意象的瞬间呈现给人一种自由的解放感;6.(客观的)意象可以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显然,庞德对意象的论述,与中国美学中的意象概念是相通的,或者说,它在本质上同于中国美学中的意象概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庞德的意象概念无论在广度或深度方面,都没有超过中国传统美学。庞德关于意象之主观和客观的区分,在某种意义上,与王国维之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区分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明显地带有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视野的背景,因此这种区分实质上是对意象的统一性的一种错误的割裂;而后者的区分则是一种涉及生存论的区分。

在西方当代美学中,真正把意象视为其理论整体中的重要概念甚至是核心概念的是苏珊·朗格。苏珊·朗格认为,艺术作品创造出来的真正对象亦即艺术作品的本体是一个意象。但是,在苏珊·朗格的使用中,意象(image)是一个与幻象(illusiom),尤其是与西方传统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形式(form)相等同的可以互换的概念。因此,她的代表作的书名叫“情感与形式”而不是“情感与意象”。因此,可以说,她的意象概念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没超出萨特,而且也不具备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概念所拥有的植根于本体论层面的力量。但尽管如此,她的关于艺术意象的某些具体分析,对于我们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除苏珊·朗格以外,西方当代美学家如贡布利希、阿恩海姆等关于审美知觉中的幻象的研究,实际上也触及意象问题,对我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但同样,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层面进行的,而没有深入到生存论的层面。

以上我们对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概念的梳理,目的在于立足于现代汉语语境中完成对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的现代重构。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image)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一种文化的互补,向我们揭示出重铸意象概念所可能具有的内涵张力和解释学空间,为在一种统一的现代学术视野中建构一个能包容中西传统意象(image)概念内涵的一个现代的审美意象概念,奠定了基本的跨文化视域。

参考文献

[1]陆机《文赋》.

[2]钟嵘《诗品·序》.

篇1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27 -03

制造企业经历了从产品导向、制造导向、销售导向到今天的竞争导向阶段。在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质量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当前的竞争导向阶段,质量及质量成本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量成本和质量经济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质量和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

(一)质量的定义

在产品及制造导向阶段,人们普遍的将质量理解为产品技术特征符合规定要求(设计要求)的程度。被称为质量的“符合性”定义。

克劳斯比认为:质量意味着免于不良―没有那些需要重复工作(返工)或会导致现场失效、顾客不满、顾客投诉等的差错。

20世纪60年代,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质量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的观点,被称为质量的“适用性”定义。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田口玄一的定义: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产品质量的好坏不能单纯看是否符合公差,公差只是判断标准,并不表明产品内在质量的好坏,内在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质量特性偏离设计中心值的大小来决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定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ISO8402:1986将质量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ISO8402:1994作了一点小的修改, 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ISO9000:2000的质量定义却有了实质的改变, 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固有载体是实体,固有的特性是指存在于实体的一组永久性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或者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或期望。实体的固有特性必须尽可能满足要求,固有特性与特定时间点的要求越接近,其质量水平越高,反之质量水平就越低,该定义是完全站在顾客的角度来定义的。

而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是反映顾客对企业产品的满意程度,顾客对企业的产品越满意,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越强。但顾客对产品的满意不单单体现在质量上,还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对产品价格的要求上,从质量的角度来讲,企业不但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所以在考虑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要尽量保证最低的质量成本。

(二)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质量成本的概念,其综合的第一次将企业质量活动中预防和鉴定的投入与产品质量不符合所导致的损失一并考虑。并且能够形成汇总的质量成本报告,使其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本企业质量问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以及与中低层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其进行质量决策的重要依据。

朱兰(J.M.Juran)在他的质量手册中曾经谈到质量成本,认为它是“矿中之金”,并指出质量成本是指,由于不好的质量导致的成本,即由于质量低劣而引起的成本。所以所谓的“矿中之金”是指为了消除低劣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减少的成本总额。

克劳斯比在ITT推行质量成本,并出书解释如何降低质量成本。他认为质量成本不仅包含那些明显的因素,比如报废和返工、返修的损失、甚至于处理投诉和担保等问题在内的相关管理成本的损失。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该概念以“零缺陷” 为目标,鼓励流程中的每一个人尽量“第一次就做对”,力争不产生劣质的产品或服务,从而避免返修、返工等活动,降低质量成本。

田口玄一博士认为,质量成本包含产品给社会(包括工厂和用户双方)带来的损失。他从统计学及目标值入手,强调设计的可靠性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来自台湾的质量管理专家林秀雄则将为了改进产品品质的发生的成本,即质量改进成本,和不良质量造成的损失一起称为品质成本。

根据ISO9000族国际标准中把质量成本定义为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其中前者主要包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后者主要包括内部故障损失和外部故障损失。

总的来说,上述关于质量成本的各种界定,大体上还是围绕费根堡姆最初的质量成本定义而有所发展。

基于各自的质量成本理论,这些质量大师们还探讨了质量成本的曲线,试图找到最佳质量成本。费根堡姆认为,当产品质量很高时,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必然会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质量成本曲线的两端则是无穷大。

朱兰的质量成本曲线,则更多地强调质量预防和质量检验的投入成本,随着质量趋于无穷好呈指数上升,而内部和外部损失则随着质量趋于无穷好,呈线性下降,相比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曲线,朱兰的质量成本曲线,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竞争环境下的情况。

田口宏一博士的质量成本曲线,从质量工程的角度入手,假设L(m)=0,L’(m)=0,计算设计特性相比目标值的偏离度从理论上造成的损失。体现了设计特性,目标值和符合范围之间的关系。

二、从合格率的角度谈质量成本理论

基于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曲线,如果将合格率y带入质量成本曲线考虑。

如图1,假设每件的不合格品的损失为L,则每件合格品承担的损失为:

设C2为每件产品投入的预防和检验成本,P为C2和合格率,不合格率关系的系数,即单位合格品多负担的不合格品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该成本曲线指出质量投入和质量损失之间的倒数关系,并且指出在合格率接近100%的时候质量投入接近无穷大。

但是随着质量成本理论的发展以及六西格玛理论的出现和在实践中统计和运用越来越多,人们在日常质量管理活动中逐渐意识到这样传统的质量成本数学模型不能解释竞争中高质量企业的质量成本低于低质量企业的质量成本的现象,而且由于过分夸大了追求卓越质量的质量成本,导致企业管理者在质量投入上有所担忧,也不利于激励企业追求卓越质量水平。因此,国内外学者根据所研究领域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函数的质量成本数学模型,希望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有的调研企业实际数据,回归拟合出图2类似的高质量管理水平公司的质量成本曲线。

有的基于“学习曲线”理论,即随着工人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际生产经验的积累。考虑不同质量水平条件下,实际预防成本随着质量水平的提高会大幅趋于平缓,而接近于一个常数。如图3所示:

上述这些研究的目的都是试图告诉企业管理者,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不会导致无限的质量成本的上升,但是又显得过于理想化。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田口质量损失曲线,质量损失指被考核指标偏离目标值都将导致的产品损失,包括社会损失,偏离目标值越大则损失越大,假设L(m) = 0,L’(m) = 0 将质量损失函数在目标值m附近进行泰勒级数展开:

相比传统质量成本曲线,新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通过计算,当y趋向于100%时,质量成本不是无穷大,而是趋于一个常数 a1+a2。

√由于a1和材料制造成本有关,a2包含技术能力因子A。突出了质量成本和产品材料制造成本和技术能力的关系。

√从田口方法的出发点考虑,考虑y>100%的质量成本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田口损失函数是围绕目标值m的点的泰勒级数,如果实际特性值远离m值并且不可能达到m值附近,则该模型理论上不太适用。 (下转第42页)(上接第28页)

三、企业竞争力与质量成本的关系

根据上一节关于企业质量成本的理论研究和质量定义的内涵, 如果将顾客满意度量化为产品的合格率,那么按照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当企业为了完成百分之百的合格率,即理论上百分之百的顾客满意度需要投入无穷大的质量成本时;或者说,要保证企业的质量成本最低,只能维持在较低的合格率,也就是较低的顾客满意度上。这样的企业实际运作中,企业总是纠结于质量成本和质量改进之间,这样的企业缺乏竞争力。

只有当企业有能力在量产中接近百分之百合格率的时候,企业才能在既定的质量成本条件下,完成和生产顾客相对满意的产品;甚至于在有限提高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能生产出超出百分之百顾客满意度的产品。

我们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波特五力模型建立起一座沟通管理学与产业经济学之间的桥梁,五种力量中蕴含着三种战略思想,那就是总体成本的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的战略、专一化的战略。超出百分之百顾客满意,意味着切实可控的总体成本,专业领先及不易复制的差异化。

导致竞争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购买者议价能力的直接提升,同时由于较低的质量成本,和领先的技术能力,提高了进入门槛,削弱了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新的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表明,质量和质量成本作为技术能力是否达到顾客满意度的一种表征,本身就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具体的表现,企业要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必然要努力保持时刻的质量成本优势,持续质量改进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田口玄一.中国兵器工业质量协会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工程学[M].1990.

[2]汪邦军.质量成本曲线方程与质量改进的经济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 (2).

[3]朱兰.质量控制手册[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7.

[4]Crosby, P.B.Quality is Free [M].New York:McGraw-Hill,1979.

[5][美]A.V.费根保姆.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