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6: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节后环境卫生整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强化供热保障
1、监督和帮助供热企业保障居民室内温度达到供热标准,最大限度地提高市民的满意程度。(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2、督供热企业提高供热质量,快速及时处理供热故障,耐心细致接待和处理上访群众。(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局)
3、建立有效监管措施,及时掌握供热服务运行信息。(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4、督促有关部门解决散烧供热企业出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住建局)
(二)强化环境卫生
1、彻底清除主次干道、四隅内、街巷路的垃圾、积雪、污水、冰包等。(责任单位:镇、市城管局)
2、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马路、人行道没有垃圾物,小区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责任单位:镇、市城管局)
3、切实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加大对临街商户、居民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环境卫生意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4、四隅内要搞好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做好袋装垃圾干湿分离试点,逐步取消垃圾箱,最大限度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责任单位:镇)
5、评选保洁清运样板区、样板街路、样板小区,通过以奖的方式,对评选出的最佳社区、最佳居委会、最佳楼院予以奖励,带动其他社区、居委会和住宅小区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责任单位:镇)
(三)强化交通秩序
1、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确保城市交通畅通。(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2、严厉打击酒驾、闯红灯等各种交通违章行为,保障行人安全。(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3、严厉打击无牌照、套牌车、乱挂牌照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4、严厉打击超载、超速、报废车营运、改装车等严重违章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市运管站)
5、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责任单位:市运管站)
6、清理车辆乱停乱放、马路停车、占道修车等行为。(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7、加强对校车、送子车的管理,优先服务送子车、校车;严格管理改装车、报废车接送学生等非法行为,确保学生安全。(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四)强化市容市貌
1、整修城区破损路灯,加快堡旭大道两侧路灯安装,保证城市夜晚照明。(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供电局)
2、整修城区破损路面和其他市政设施,确保各项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3、清理占道经营行为,规范马路市场。(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4、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加大对市容市貌管理。(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5、清理商业叫卖,歌厅、舞厅等噪音污染,营造宁静的生活环境。(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五)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1、清理校园周边商贩、摊点、餐桌和移动售货车、小餐桌等,对门前的经营摊点强化管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药监局)
2、规范校园周边小餐桌的餐饮服务,保证食品卫生达标。(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药监局)
3、整治和维护校园周边地区交通秩序,安排适当警力,保证中小学校上学和放学时段交通秩序通畅。(责任单位:市交警大队)
4、严厉打击流氓闹校等扰乱学校正常秩序的行为,维护校园安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5、清查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堵塞漏洞,确保消防、食堂餐饮卫生、校车安全。(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教育局)
二、推进措施
(一)加强宣传报道。在全市叫响“干群奋战两个月,温暖干净迎两节”口号。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题、专栏,坚持每天电视有报道、政府网站有图文。教育部门要教育学生增强环境卫生意识,号召学生与家长一道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城市环境。各部门也要教育本单位职工提高维护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意识。要突出典型的教育作用,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对违章违规行为进行曝光。编印《城区供暖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战役快报》,及时向四大班子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相关单位要在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职能的同时,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对重大问题和交叉性工作,相互支持,共同推进。
一、明确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工作原则,总体目标、工作重点
今年,区委二届三次会议把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列为九件大事,区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做出了相应决议。区委、区政府要求按照“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镇(街)村为主,各方参与”的原则,通过五年持续不断地努力,在我区实现卫生镇村、卫生单位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居民文明行为素质大幅提升,跨越发展的环境吸引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按照这一要求,2012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城区以健全和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市魅力新城区,在农村以“五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目标,以卫生镇村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切入点,开展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打造田园风光,建设秀美。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奋力实干,全力做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关于今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城管委、区爱卫会依据《区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春节后多次组织开展调研,区城管委、爱卫会分别召开成员单位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对今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区政府关于今年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找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攻坚,解决好影响城乡环境面貌、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制定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一套与我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实际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措施,是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区城管办要依据国务院、省、市市容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区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加强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快制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市容环境卫生考核评价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执法主体,切实做到市容环境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考核奖惩到位,逐步解决城市管理执法智能交叉、管理空挡等突出问题,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由区城管办牵头,区城管委有关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配合参与,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精心筹划,周密组织,集中开展环卫清扫保洁、车辆乱停乱放、集中市场管理、出店占道经营四大集中整治活动,迅速掀起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热潮。
一是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清扫保洁活动。由园林环卫处负责,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在3月份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全民清扫保洁活动,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带队,每天早上上班前按规定时间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城区北大街、人民街、东西大街等主干道路开展清扫垃圾、清理杂草、擦洗果皮箱等清扫保洁活动,亲身体验环卫工作,感受环卫工人的艰辛,引导市民群众增强环卫保洁意识,支持配合园林环卫工作。
二是开展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由交警大队负责,区城管委有关成员单位配合,在4月份集中一周时间,以查处城区主干道车辆乱停乱放、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驾驶、压线驾驶、出租、公交等客运车辆违规运营、完善规范交通标志标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文明乘驾活动,规范机动车辆停车管理,完善主干道标志标线,依规从严打击城区交通违法违章行为。
三是开展集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由区工商分局负责,区卫生局、药监局参与,在5月份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方便市民、诚信服务”集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集中对城区7个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集贸市场硬件设施,健全环卫管理制度,教育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进一步提升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开展以出店占道经营为重点的市容秩序整治活动。由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区卫生局、药监局配合,以流动摊点、地摊、早市、施工占道、开挖占道和店外洗车、修车为重点,集中开展占道经营执法检查;以城区主干道为重点,全面查处出店经营行为;对城区便民摊群点实现划行规市,全面整治查处乱贴乱画、乱挂条幅等违章行为,使城区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2012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规范垃圾处置。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及时清运农村垃圾。以行政村为单位,原则上按照每村民小组不少于1名保洁人员的标准足额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本村环境卫生清扫和村民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各镇(街道)所在地要按照5000平方米1人的标准足额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镇(街道)所在地进行清扫保洁;主要道路要按照每2公里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负责对道路及两侧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各村按照每户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桶,每村设置1-2个村内垃圾收集屋或密闭的垃圾收集台标准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各镇(街道)根据本地区垃圾产生量配备适量的垃圾转运车辆。垃圾转运车辆采取由镇(街道)统一管理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各镇(街道)、各村要确保垃圾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处理,不得随意倾倒。西山暂不具备垃圾运送和处置条件的镇、村,必须确定垃圾填埋场地,在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以村或组为单位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置。
(二)整治环境卫生。一是清运原有垃圾。各镇(街道)要组织各村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全面清理村内、村外、村庄连接处的积存垃圾,清除主干道路两侧、坑塘内积聚的垃圾渣土。二是治理乱堆乱放。清除街道两侧的私搭乱建,整理主街道、小胡同内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清理房前屋后的堆物堆料,腾退绿化用地。打扫庭院内的卫生,院内做到物料堆放有序。同时开展以绿治脏、以绿治乱活动,选择生长快、易管护、适宜当地的植物进行绿化,逐步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三是改造农村厕所。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消灭蚊蝇虫蛆,逐步改善入厕环境,消除卫生隐患,各镇(街道)辖区内的公共厕所,要做到有专人负责,及时保洁。
(三)落实保洁责任。一是划分区域。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具体为村庄内道路、街道及村庄周围按土地所属由各村民小组保洁员负责,村道及两边由村委会安排保洁员负责,各镇(街道)所在地由各镇(街道)负责。穿境的国道、省道、县乡道及高速公路两侧由沿线各镇(街道)牵头,区交通局配合,组织所在地进行打扫整治。二是明确责任。全区各镇(街道)要结合村规民约的制定、完善和宣传,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和维护制度,明确卫生清扫、垃圾消纳、绿化管护、街道养护、公厕保洁的范围和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确保能扫得净、看得住、管得好。三是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聘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民为环境卫生监督员,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四)突出重点部位。一是做好重点路段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西宝高速,宝汉高速、310国道、虢风路、虢蔡路、宝平路沿线各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重点公路沿线违法构建筑物进行拆除,对视线内暴露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对沿线建筑物墙体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粉刷美化,清理规范沿线各类广告牌,标语,使区境内重点公路两侧干净、美观。区国土分局、住建局、环保分局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力度。二是做好各镇(街)所在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镇(街道)所在地公共场所内的围墙、花坛、草坪进行美化;对城镇内各单位、各商业门店牌匾设置进行规范,要确保城镇内各类阅报栏、信息栏、条幅、实物造型完好无损,美观大方;要杜绝占道经营行为,规范城镇内停车点位;按照创建标准修建公厕、垃圾屋,放置垃圾箱。三是做好晋级国家、省、市级卫生村的行政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区爱卫办要指导督促卫生村细化整治方案,落实整治措施,区交通局要加大对卫生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投入;区农工部、区扶贫办要在项目支持上向晋星村、卫生村倾斜,推动晋星村、卫生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出亮点,上水平。区林业局要加强对区内重点路段、重点村组绿化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城区、镇街所在地村组绿化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水平。
三、分步实施,梯次推进,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开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道),各村组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为了推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综合整治工作将分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机构,安排部署整治工作,通过会议、广播、板报、横幅、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调动全区上下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市容环境整治方面围绕市容卫生、市容环境、市容秩序等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重点以清理“三堆”(柴堆、粪堆、垃圾堆)、治理“三乱”(杂物乱堆、污水乱流、乱搭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为切入点,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村民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除集镇、街道、渠道、居民庭院垃圾,建设环卫基础设施,落实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完善垃圾清扫、运转、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城乡保洁人员聘用、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植绿补绿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效果。
第四阶段:考核验收阶段。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组建检查组,按照整治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查,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上报区城管委、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区上根据考核办法,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进行检查验收,评选出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以人大决议的形式确定的重点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区上成立了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道)、各村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体单位和责任单位,都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靠实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机制,下决心、花气力,保障这项工作形成合力,扎实有效推进。
9月25日上午,市局党组召开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市容环卫保障工作的部署会,各区市容局,局属各单位、各大队、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活动保障及中秋国庆期间的市容环卫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标准和要求。各区、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提早部署,提前介入,落实责任,做好摊点整治、精细保洁、内河保洁、渣土管理等重点工作。
二、认真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
(一)强化市容管理。一是继续夜间大排档整治。节前由各区继续组织执法力量,清理主次干道占道各种违规摊点。9月30日前9条景观线路中二环路以内路段基本无摊点、排挡等显见性违章;节日期间采取巡查与定点值守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各类摊点防控。二是加大疏导力度。要求各区做好摊点疏导工作,疏导占道摊贩离开主次干道,或进入便民市场规范经营。三是加强对市区繁华区域、主要干道的占道促销活动防控和整顿。突出做好拱门、楼体布幔、门楣条幅乱悬挂、门前移动广告牌等临时性广告的清理;结合综合整治活动,拆除一批重点保障线路违章广告。四是认真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度,各区市容局实行定人定岗管理,成立成机动巡查分队,全面清理节日期间市容“六乱”,全时段清理主次干道及市区公园景区周边的占道销售、游摊、乱发小广告等现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是组织各区市容局和市政、公交、电信、电力等14个部门,全面清洗临街店面、电杆、卷帘门、护栏、灯箱广告牌及公共设施上的乱涂写、乱张贴,确保立面整洁。六是9月25日开始开展“两车”乱停放整治,重点整治“两车”停放挤占盲道。六是落实“门前三包”,9月25日开始,各区市容局组织配合街(镇)对市主干道临街商家、店铺落实“门前三包”情况进行全面督促和检查,对不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处罚,屡教不改直至报请工商部门给予停业整顿。
(二)提升环卫保洁水平。一是强化道路清扫保洁,科学制定清扫保洁作业方案,合理编排作业班次和人员,落实巡回分钟保洁快速制,强化重点路段(景区周边)及9条景观线路的重点时段和特殊情况下的清扫保洁,主干道做到垃圾落地不超过10分钟、次干道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有效提高路面保洁质量。二是加强道路机扫作业。9月25日-30日组织各区机械人工配合对主次干道人行道进行全面清洗。9月25日至10月8日增加路面清洗机扫班次、延长作业时间,重点加强高架桥和主要道路的机扫保洁,加强环卫环卫水车、扫路机作业管理,提高道路精细化水平,确保路见本色。三是市区环卫组织配合各街(镇)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加强背街小巷和新村楼院卫生死角清理工作,及时清运各种杂物垃圾。四是做好节日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增加容器和收运次数,合理配置好运输、处置力量,全力以赴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日产日清。五是抓好环卫设施管理。垃圾板车实行密闭加罩运输;25日起市区117条道路保洁、垃圾收集及转运站延长到24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25日晚对全市垃圾转运站及周边进行全面冲洗消杀和卫生清理;加强公厕卫生与设施的管理维护;加强果皮箱检查与维护,做到每日一清掏一清洗。六是26日开始设卡检查,加强垃圾运输车污水滴洒漏的整治。
(三)做好重要景观道路的整治。结合年底前完成9条景观线路整治任务,中秋国庆节前市容与环卫保洁力争有大的改观与提升。景观线路清扫保洁全部实行一级管理,实行定岗、定职、定责管理,景观线路大型扫路机械每日一冲洗、两机扫。强化景观道路市容检查监督,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四)确保中秋晚会活动环卫保障到位。根据中秋晚会活动组委会安排,27日前落实80个移动公厕安装到位,安放50个垃圾桶,并准备充足的备用桶和垃圾压缩车,做到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各区市容局结合节前整治,重点做好晚会会场周边、演员下榻宾馆以及交通连接线路的市容管理工作,重点清理活动保障区域占道摊点、店外店、散发小广告等违规行为的管理。
(五)保障内河水域环境卫生质量。加大主干内河漂浮垃圾清除力度,确保中心城区景观与主干内河河面整洁。重点加强中秋晚会现场周边水域浦下河、光明港的水面保洁工作。科学做好内河补水的调控工作,在满足开机条件下,尽可能延长开机时间,加大补水量,提高引水河道水质。
(六)加大渣土执法管理力度。强化渣土施工运输全程监管能力,落实净车出场措施,严管重罚渣土运输污染和乱偷倒行为,特别是强化二环路、三环路、9条景观线路及中秋晚会现场周边渣土运输监管力度,对节日期间渣土运输污染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加大工地环保噪声的查处,加大渣土清扫保洁力度,对污染路面及时清理清洗。
(七)强化公共场所的管理提升。五一广场、五一商场加强区域范围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加强停车秩序的管理,加强绿化养管和设施维护,配合市容综合大队,对广场区域的流动摊点进行有效的整治。五一广场、五一商场9月28日前对广场、商场进行一次全面清洗。
三、几点要求:
1、各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中秋晚会及节日期间的市容环卫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要以讲政治的高度做好此项工作,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节日环境,以全新的市容市貌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治理。采取组收集、村转运、集中处理模式,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在5个行政村分别建设中型生活垃圾焚烧炉5座,购置垃圾收集清运车17 辆、垃圾收集箱20只,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镇54个村(社区)均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全镇共落实保洁员164人,实现保洁员制度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规范。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马街镇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方式,计划推动东片区13个行政村污水管网建设。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开展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目前。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集镇污水处理厂和郭家村污水处理站计划春节后启动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四是村庄规划不断健全。马街镇按照省市要求,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大力度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配套完善乡村公厕、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计划3月底全面完成54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了村庄规划100%覆盖。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的突破口,以创建“三城一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活动为载体,按照“花园城市,优美乡村,城乡一体,产业跟进”的总体思路和“党政主导,全员跟进,全民参与”的要求,举县一致,强力推进,全面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工程(以下简称“五化”),使全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逐步得到根本改变,环境质量和对外形象迅速提升,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幸福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农民素质,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全县国、省、县、乡道路、机关、企事业单位、镇、村进行高标准园林式绿化,增加绿量和景观,建设森林;彻底消除城乡环境“脏、乱、差”,使全县城镇、道路、乡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净整洁,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和全国文明县城,建设幸福;对全县道路沿线、出入口、重要交通节点,设计建设园林景观和体现民俗风情的文化墙、雕塑等,使全县路路有景观、村村有景点,建成全县大公园;对县城、太白山旅游产业新区和各镇、各村组进行高标准、大手笔美化亮化,提升城镇、村组环境的品位和档次,形成城乡一体大景区;全面优化城乡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乡生活质量,树立良好对外形象。努力把打造成为山清水秀地干净、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全国统筹城乡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始终把便民利民、服务群众、富裕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群众意愿,贴近群众需求,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依法行政,稳妥推进。严格依照《城乡规划法》、《公路法》、《省城镇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办事,讲究策略、注意方法,既要依法按程序办事,又要做到文明执法,实现整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围绕“五化”目标,以及城乡卫生、秩序、容貌等重点环节,打造一批整治示范亮点,形成一批新的产业业态,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统筹安排,标本兼治。把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生态建设与提高素质、改善环境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开展。
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现代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二、重点任务及职责划分
这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照“五化”要求,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以县城区、道路、镇区、村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优化城乡发展环境:
(一)彻底整治县城区环境
1、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维修更换破损果皮箱、垃圾箱,确保“三街九巷”、县城出入口(渭河收费站片区、东转盘等)整洁干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严格文明执法,整治街巷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越店经营、马路市场、明锅亮灶,监督沿街门店落实“门前四包”制度;拆除破旧广告牌、清理野广告;对城区进行高标准园林式绿化,加强对绿化池、绿化带、养植箱、广场绿地的养护管理,不断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加强主干街道公厕管理,新建五星级公厕5—10座;新建县城区移动式垃圾中转站4个,新建环卫车辆、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停放场、建筑垃圾倾倒场各1个。
2、按照县城区“一街一产业、一路一景观”的要求,积极实施美化亮化工程,聘请专业公司设计县城区城市风格,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统一改造沿街门店、单位外观,特别是提升夜景亮化档次,实现建筑立面装饰美感,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对“三街九路”人行道地砖、道沿石松动、破损及黄土路段进行修补和铺设,确保路面平整美观;规范管理建筑工地,督促建设单位硬化建设现场出入口道路,按要求设置施工现场围挡,确保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干净卫生;加强对张载广场、中心广场、城西休闲广场等游园广场的管理,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公用设施齐全;规划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厂1个;抓好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各项工作,确保达标验收。
3、整治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卫生,集中治理东关村、西关村、平阳街西延伸段、新庄段、西宝南线红东段、三寨段、任白庄段、王家庄段的“三堆”、“三乱”等问题,确保彻底整治到位。
4、做好流浪人员的收容遣送工作,杜绝流浪人员在县城区滞留;抓好县城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做好低保人员、困难户等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争取工作,将农村弱势困难群体优先纳入保洁员队伍。
5、加强全县主干道路管理监控,落实联防措施,建立城区治安联防巡逻网络化管理机制,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强化县城区车辆管理,完善交通标识标线,合理划定停车位,彻底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乱。
6、依法规范和管理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整治市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摊位乱摆、违章搭建等现象;依法查处侵权和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对物流行业的管理,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7、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的管理,确保站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车辆摆放有序;加大对营运车辆管理,禁止站外停放、拉客现象,提高营运服务质量。
8、抓好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学校、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
9、督促各医疗机构建立废弃物收集中转站和焚烧炉,做好废弃物处理;督促爱卫办抓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各项工作,确保达标验收。
10、合理布局并整顿废品收购站,杜绝乱堆乱放,确保场所内外整洁有序,并对场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配合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综合整治暨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11、加强对现有企业排污情况的日常监管,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污染减排任务全面落实;引导和推动一批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实力较强的镇、村率先实施生态镇、生态村创建,推动全县农村环保工作全面开展;抓好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确保达标验收。
12、抓好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院内外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改善办公条件,确保办公场所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二)彻底整治道路环境
1、将辖区国、省、县、乡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的破旧房屋、残垣断壁、废旧物资收购站、“三堆”等进行全面拆除或清理,特别是要整治太白山、红河谷旅游区主干道、法汤路、河营路两侧的“三堆”;组织实施辖区国、省、县道路两侧绿化用地置换工作;按照绿化方案,组织实施辖区乡村道路两侧的绿化栽植工作;抓好辖区道路沿线界内和界外绿化带的日常管护、卫生保洁等工作;做好辖区道路沿线各村庄的“五化”工作;对道路两侧无法拆除的建筑物等区域进行统一改造装饰,或修建遮挡文化墙,变陋为美;在辖区主干道路两侧合理布设休闲文化设施。
2、做好国、省、县、乡道路界外的绿化规划设计工作;做好重点路段的苗木准备、苗木栽植(专业工程施工)及日常巡查工作。
3、严格公路两侧建筑控制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通告、发放资料等形式,在国、省、县道路沿线村庄宣传,督促相关单位、个人限期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做好国、省、县道路界内的绿化及日常巡查工作;组织养路工对县道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并做好路面保洁工作;在主干道路沿线两侧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公厕;提升全县道路建设规划水平,按照便民、安全、美观、大方的要求,统一设计模式,在全县主干道路界外10米范围内建设高档次的候车亭;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两年内开通全县所有通村客运车辆,建立起城乡公交客运网络体系;将主干道与各村结点处道路全部硬化到位。
(三)彻底整治镇区环境
1、及时清理镇区各类垃圾,整治街道乱堆乱放、乱摆乱停、乱写乱挂、明锅亮灶等现象;建设标准化集贸市场,实行划行入市、规范经营,保持镇容镇貌干净整洁;建设标准化公厕至少1座;加强绿化工作,做好树木栽植、补植、管护工作;结合当地民俗特色,统一改造装饰沿街门店、单位外观,添置亮化灯、霓虹灯等亮化设施,提升镇区形象;在镇区主要入口处新建休闲游园。
2、以省上支持的100个重点镇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太白山旅游区、常兴镇的“五化”工作,努力形成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新亮点。
(四)彻底整治村组环境
1、组织和发动广大群众,以“三口”(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组街巷为重点,积极实施“六清”(清理粪堆、土堆、垃圾堆、柴堆、草堆、杂物堆),整治“四乱”(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乱堆乱放),加快“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实现“三净”(村组道路净、农户庭院净、村容村貌净);组织实施辖区各村的树木栽植、照明设施建设等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辖区各村新建休闲游园1处;按照创国卫要求,横渠镇创建成省级卫生镇,首善镇创建成省级卫生村4个,首善镇、金渠镇、营头镇各创建成改厕示范村2个。
2、抓好“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亮点。
3、做好国、省、县、乡道路两侧村庄绿化美化的指导工作;指导全县新农村晋星创建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亮点。
4、抓好镇域内的美化工作,聘请专业公司逐路、逐村进行规划设计,民居设计改造要融合地域和民俗文化,外观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达到风格一致、色彩协调、大方美观的要求。
(五)全面优化城乡环境
在实施上述四个方面整治重点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示范区,以“处处见景、处处见绿、产业跟进”为目标,全面提升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和产业环境。
1、结合镇域特色、民俗风情、产业基础,努力将各镇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示范样板的花园乡镇、秀美乡村。
2、对全县城乡整体规划进行优化提升,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城乡体系,统筹城乡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生态布局,形成重点突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模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3、负责扶贫项目的跟踪调查、项目资金的追踪管理和项目实施后的效益督查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五年内将全县茅草房、土坯房等居住条件艰苦的农户全部搬迁。
4、抓好全县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做好全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及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和调整工作;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移民搬迁、安居工程、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等工作。
5、把全县“九纵五横”主干道路纳入路网智能化管理,安装监控视频,实现全天候、全区域监控;做好县城区社会治安工作,强化昼夜巡逻防控,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努力为市民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治安环境。
6、抓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各项工作,按照整改要求,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制、集中整治五小门店等,彻底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创建一举达标。同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7、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整合传统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五年内建立起全县覆盖城乡的大流通体系,努力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8、依法规范管理国土资源,规范土地利用秩序。不断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彻底消除乱批乱划宅基地等现象。
9、按照创建国家生态县标准要求,抓好污染减排,环境安全,生态环境质量,创建生态镇、生态村、最美乡村等工作,使全县城乡生态面貌得到大幅提升。
10、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比例、秸秆综合利用率、化肥施用强度等。
11、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护饮用水源,治理水土流失;抓好全县水系治理,确保各河流水质达标、水系绿化到位。
12、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城乡环卫保洁用工问题;配合做好“五包促五化”包抓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13、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形成文明卫生习惯。
14、做好旅游区、重点镇的“五化”工作,努力成为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示范样板,带动旅游业大发展和全县其它镇的发展。
15、加强干部人事管理,严格考核奖惩,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干部素质大提升,干部队伍大优化;抓好“五包促五化”工作,努力在全国打造模式,提高对外知名度。
三、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一)建立层次分明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各镇党委书记、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是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辖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彻底整治“脏、乱、差”,改善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各镇镇长、各行政村村委会主任是镇村规划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镇村布局规划既要遵循《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也要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性。县城区的布局规划、“五化”等工作由相关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根据《城乡规划法》、《省城镇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部门职能,强力推进县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五包促五化”工作机制,包抓责任分解落实到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一包五年不变,使每个包抓人员成为包抓镇、村、组的“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员、稳定调解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产业发展服务员、政策方针监督员”。新成立的生态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各级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巡查、指导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日常管护、卫生保洁任务落实到各镇、村、组。县政府与各镇、相关部门签订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推动整治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二)大力提升环卫硬件设施水平。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县上统一为各村民小组至少配备1辆垃圾收集车,并以每10户村民为单位配备1个垃圾桶(箱)。要结合村庄布局及村民居住情况,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杜绝污染”的要求,各镇政府所在村要建设1个5—10亩的垃圾填埋场,各村民小组要建设1个1—2亩的垃圾填埋场,村民小组无条件建设的,村委会要统一建设1个3—5亩的垃圾填埋场。镇、村、组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垃圾填埋场,其租地等所需资金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三)建立规范的垃圾处理模式。在镇村垃圾处理方式上,镇区(县城区)要按照“户存放、站(小区、社区)收集、镇拉运处理、县监管”的模式,集中打扫,全天保洁,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各村组要按照“户存放、组收集、村拉运处理、镇监管”的模式,坚持每日早晚各打扫一次,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日运”。
(四)建立健全村组保洁员队伍。切实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以每50户村民为单位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为村组足额配备保洁员。保洁员原则必须从城乡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中聘用。保洁员工资通过城乡低保、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方式解决,并建立保洁员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困难帮扶制度。
(五)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结合生态镇、生态村和最美乡村创建等活动,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并被评为生态镇、生态村、最美乡村的镇和村,县上将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每年年底县委、县政府将从全县各级保洁队伍中评选100名优秀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在全县上下开展“文明农户(居民)”评选活动,对常年注重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将自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的农户(居民),县上将按100元/年的标准进行奖励,并按季进行考核兑现。
(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县住建局、林业局、环保局、市容园林管理局、农工部、文明办、督查督办室、考核办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承担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制定本单位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拿出相关的配套办法,保证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各镇和各行政村也要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卫生保洁制度、保洁人员管理制度、保洁车辆使用制度和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等,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四、时间安排
这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总体用5年时间,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开展大整治。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化”工作,全力建设森林。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突击整治阶段。本阶段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大清扫、大清理、大拆除”活动。各镇要彻底拆除辖区国、省、县、乡道路两侧影响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的废弃房屋、残垣断壁、“三堆”等,基本消除镇村环境面貌“脏、乱、差”现象。市容园林管理局要加大对县城区的垃圾清理力度,基本消除“三街九路”、卫生死角的各类垃圾。县城区、主干道路沿线、镇村环境面貌要达到“五净”(路面净、边角净、人行道净、绿地净、设施净)、“四无”(无垃圾堆放、无果皮纸屑、无砖头瓦块、无积水),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初见成效,面貌发生大变化。
第二阶段:推进深化阶段。本阶段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大绿化、大净化”活动。各镇要将辖区国、省、县、乡道路两侧绿化用地置换到位。林业局要完成国、省、县、乡道路界外绿化规划设计工作,并抓住秋冬季有利时机,重点绿化西宝高速、西宝南线、姜眉公路、关环线、河营路、槐汤路等6条路段,年底前要至少完成3条重点路段的绿化栽植工作。镇、村、组三级要完成垃圾填埋场的扩建、新建工作。县城区、镇、村、组的保洁员、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箱)等配备到位。各镇、市容园林管理局要彻底消除影响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市容市貌的各类“顽疾”,到年底,全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本阶段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美化、亮化工程,使全县城乡“五化”取得显著成效。农工部要指导相关镇完成国、省、县、乡道路两侧村庄绿化美化方案,做好重点区段两侧村庄的美化工作。各镇要将辖区国、省、县、乡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村庄统一改造装饰美化到位,完成镇区特别是重点镇镇区的美化亮化工作,并将各村组的环境卫生彻底整治到位。住建局、市容园林管理局要全面完成县城区的美化、亮化工作,沿街门店和单位外观的粉饰,牌匾标识和户外广告的统一,亮化灯和霓虹灯的安装等要全部到位。春节后,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利用2—3个月时间,全面完成规划道路两侧树木栽植工作,全力建设森林。全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常态化,全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阶段:整改验收阶段。本阶段将对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整改验收。各镇、各部门要认真搞好自查,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主动搞好整改。县卫生局、住建局、环保局、文明办要对“三城一县”创建工作进行“回头望”,做好迎接验收相关准备工作。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县环保、文明办、农工部、考核办、督查督办室等部门,对各镇、各部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达不到工作标准和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检查验收结果通报全县。
第二步:实施大提升。对照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和全国文明县城标准要求,逐条逐项、保质保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创建成功。强化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提升人民的“精气神”,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安居乐业的幸福,把全县建成一个大景区,力争进入全省十强县。
第三步:跟进大产业。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跟进高度统一,巩固扩大“三城一县”创建成果。通过跟进和培育文化、旅游、餐饮、物流等相关产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高标准建成“处处是公园、处处是花园、处处是景点”的山水田园风光,实现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争取进入西部百强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环保局、文明办、农工部、林业局、市容园林管理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四名回县待安置原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负责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牵头抓总、协调检查、“五包促五化”落实等工作,同时下设督查联络工作组,负责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信息收集整理、联络衔接、督查检查、情况通报等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方案,安排专人负责,采取强力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
(二)广泛宣传教育。县整治办和各镇、各有关部门要集中一段时间,采取组装宣传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整治工作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措施。县电视台、信息咨询中心要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开辟专版专栏,加大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对“脏、乱、差”现象坚决予以曝光,引导群众树立清洁意识、养成卫生习惯,形成“爱我家园、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舆论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