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9:38: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交往礼仪最重要的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大力提倡社会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中国的这种“礼”,不仅应体现于做人上,更要运用于处世上,特别是要运用于服务当中。 旅游业作为一门服务业,更要注重“礼”的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信息的传递,更好的联络与客户的感情,更能有效的协调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较大的收益。礼仪不仅可以弥补工作当中的不足,更能招揽潜在顾客和培养回头客,使顾客被企业良好的礼仪文化所吸引并达成一定的信赖,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这无非会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同时打造出中国旅游业的良好形象。
下面我从旅游管理最重要的三个部分——饭店、旅行社、会展来具体分析旅游工作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礼仪。
一. 饭店服务礼仪
饭店是一个高度崇尚文明的场所,餐厅服务员不但要掌握业务技能,还要遵守服务中的各种礼仪,使宾客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愉快。进入饭店,应能够感受到热情亲切的招待,欣赏到高雅美观的环境和享受到周到的服务,这样,顾客才会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而做到这样的境界,需要饭店服务人员从细节做起,从自身的礼仪规范做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真诚相待,而又要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要谦虚但又不能自卑,言行有度,礼仪适当。另外,灵活性也十分重要,对待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群,要同等尊重又要区别对待,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残疾人,要予以特别的照顾。客人的教育背景不同,自然道德修养也有所不同,对待素质较低的客人,要用灵活的言语对待,保留住客人的面子,给客人以良好的印象。
饭店礼仪同样是一种商务礼仪或公关礼仪,要特别注意饭店的外在形象,其中使用礼貌用语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运用“你好、谢谢、再见、对不起”等基本会话,说话时要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要使顾客感受到对他们的珍视与尊重。外表的整洁也是服务制胜的关键,服务人员应注意穿着打扮,服装要整洁干净,女服务员要化淡妆,男服务员要面容清爽。作为服务人员不仅应外表亲切更应注意道德修养,例如拾金不昧、乐于奉献等。对待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顾客,要深入了解其风俗礼仪,特别是,不可轻易犯忌,要注意避免不吉祥的语言、颜色等等。要注意守时守约和工作效率,避免谈及隐私。
二. 旅行社服务礼仪
导游作为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人员,导游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加强导游人员社交礼仪规范, 一名优秀的导游人员总是把礼貌修养作为自身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事业的需要,是人格完善的需要。因此注重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在导游中热情周到、高质量地为旅游者服务。这样的导游人员为旅游者提供的导游服务往往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个人也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导游人员与四海宾朋、八方游客交往,掌握一些中外社交礼仪并正确运用,不仅方便工作,而且能获得旅游者的好感,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加强导游人员社交礼仪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尊重原则 。礼仪双方首先向对方表示尊重,有利于礼仪环境,使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反之则会使人际关系陷入恶性循环。(1)尊重体现在尊重他人,即真诚地看待社会交往中的他人,给对方以足够的尊重。才能再交往中与对方和谐地共处。(2)尊重体现在尊重礼仪规范本身。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就礼仪规范本身都不尊重,他如何能能够自觉地按照礼仪要求行事。(3)尊重还体现在尊重他人的礼仪习惯。世界之大文明之丰富决定了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礼仪形式和规范。尊重他人特有的礼仪习惯是真正知书达理的表现。
(二)自律原则 。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要多他人、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三)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在交往要适当的分寸,要根据具体的对象、具体情境行使相对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要不卑不亢,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媚。“过犹不及”把握适当的礼仪尺度,以双方都觉得自然舒服的方式来遵守共同的礼仪规范。
(四)真实原则。待人以诚心诚意,言行一致,不逢场作戏。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果必终。诚信是礼仪特征,也是一种精神。
导游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外,灵活处理问题外,还特别注意言语,导游基本是靠嘴来工作的,说话要谦恭礼貌,切勿和旅客开不正当的玩笑,也不可只和个别旅客交流,要公平对待所有旅客。当受到旅客的侮辱,要充当受害者,让其他客人站在自己一边。如果导游犯了错,要当面承认错误并道歉,道歉一次即可。不要去怂恿客人去买商品,也不要对商品的质量随便下承诺。导游过程中不应有情绪化的表现,不要因个人的心情影响旅客的心情,而要使整个旅行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在饭店就餐时,切勿过分评论菜品和对服务员言行粗暴,这样只会降低形象,从而影响到旅行社的声誉。
三. 会展服务礼仪。
会议礼仪要从准备工作开始,参与服务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明确会议目的,听从领导,并能独立进行工作。会场的布置要根据会议内容来具体安排,与内容要协调。座次应统一安排,不同的证件要区分不同的颜色、字体、纸张等。外地代表要去接站并妥善安排。根据主办单位的要求,要提前落实会议场所及主席台、发言席、话筒、签到席、横幅、背景音乐、鲜花摆放、休息室等。提前检测影音设备,并整理好会场卫生,检查服务用品的配备情况,提前开好空调,部署好保安人员。
会议开始时,会议服务人员应在与会人员入场前站立在会议厅两侧,向客人点头致意,为在座人员及时递上茶水、纸巾等。与此同时,随时注意音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节室内温度,如遇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在整个会议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控制好自身言行。
会议结束后,应礼貌送客,并做好会场清理工作,如发现客人遗落物品应与相关单位联系。和饭店和导游服务礼仪相同,会议服务人员也要保持良好的着装和言行举止,不要和与会人员发生争执,应本着让会议有序平安顺利进行的观念集中精力于服务之中。
如果是涉外旅游服务礼仪,就要在周到服务的基础上了解各国风俗习惯,按照各国不同的文化提供对应的服务,尽量营造一个贴近该国文化的服务氛围,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也曾说过“不知礼,无以立。”可见,在古代,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随着时代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礼仪文化也越来越重视,;礼仪也渐渐渗透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第三产业中的的旅游业飞速发展,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更要注重礼仪的学习与运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学习和贯彻旅游业中的服务礼仪。
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有三
一、规范性。规范者标准也。是标准化要求。商务礼仪的规范是一个舆论约束,与法律约束不同,法律约束具有强制性。(吃自助餐??多次少取,几次都可以)。(喝咖啡时调匙的使用)。替别人介绍的先后顺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工作中是平等的,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理论上讲叫做客人有优先了解权,这是客人致上的体现。
二、区分对象,因人而异。就是对象性,跟什么人说什么话,(引导者和客人的顺序,客人认识路时,领导和客人走在前面,不认识路时你要在左前方引导)。宴请客人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便宴优先考虑的应该是菜肴的安排。要问对方不吃什么,有什么忌讳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我们必须尊重民族习惯。西方人有六不吃,1、不吃动物内脏;2、不吃动物的头和脚;3、不吃宠物,尤其是猫和狗;4、不能吃珍稀动物;5、不吃淡水鱼,淡水鱼有土腥味;6、不吃无磷无鳍的鱼;蛇、膳等。除了民族禁忌之外,还要注意宗教禁忌,比如穆斯林禁忌动物的血。佛教禁忌荤腥,韭菜等。不同的对象要安排不同的内容,洋的要安排土的,土的要安排洋的。商务上讲叫吃特色、吃文化、吃环境。
三、技巧性。如何问客人喝饮料。要问封闭式的问题。总经理和董事长在台上的标准位置怎样排列?三项基本原则,前面的人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右的确定是有技巧的,左侧高于右侧,是官方活动和政务礼仪是这样的,左右的确定,是当事人之间的位置来讲的,与别人没有关系。是传统做法。涉外交往和商务交往是讲国际惯例的,国际惯例正好相反,右高左低。
商务礼仪在应用操作中的分寸和层次。商务礼仪的层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高标准,是高端要求,比如着装的三色原则,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不是很容易,唇彩合指甲的颜色应是一致的,唇彩要和衬衫的颜色一致,化妆品的品牌也要一致,香型也要一致。有所不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比如前面讲的“几不”
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从理论的层面上讲,一是初次交往要讲究商务礼仪。到一个企业看企业的管理要看三个要点。三个要点:一没有噪音;二着装规范与否;自己都整不利索,怎么能把公司整利索?三是距离有度,尤其是男女之间不能太近,商务礼仪告诉我们,人际交往常规距离有四:1、私人距离,小于半米;2、常规距离,(交际距离)半米---到一米半之间;3、礼仪距离(尊重的距离),对长辈,对领导,一米半到三米之间,拉开距离维护尊严,4、公共距离(叫有距离的距离)3米半或3米半以上的距离。
二是公务交往,就是代表公司,代表企业时,是要讲礼仪的,公务交往讲礼仪作用有二,1、和交往对象划清界限,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同学、朋友也要称呼李总,王经理等,以便划清利害关系;2、维护企业形象。个体代表企业,下列场合商务礼仪最值得注意,1、庆典;2、仪式;3、商务会议,记者招待会,会、博览会,4、商务活动,商务谈判,第一要讲着装,第二谈判策略,报价的时机,第三讲座次;5、迎送。
三是涉外交往。比如握手,商务上讲握手只拥右手。赠送礼品,不可以送给国人,尤其是欧美人。总之要尊重对象的风俗习惯。
刚开始选择商务礼仪的时候对这门课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只觉得选门简单的课,容易拿到该有的学分就行了。但是接触了之后,让我越来越重视它,因为这门课真的很实用,而且孙老师很优雅,有亲和力,而且讲课时候经常举很多具体的例子,使我们切身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使我更加注重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候的细节。
一直以来对礼仪只有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就简简单单的认为是对别人的尊重。而它实际上不仅仅如此,通过学习,让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从个人角度看,优秀的礼仪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且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商务礼仪课上,孙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让我们从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递名片,服饰等一系列在日常的商务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商务礼仪的真谛。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着装礼仪,因为我觉得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而其中个人着装无疑起着很大的作用。着装礼仪主要强调的是颜色和款式两方面,随着年龄场合的不同,都要有所变化。但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给人以衣冠楚楚、庄重大方的感觉。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因此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件。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着装应当因场合不同而异,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大为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不同的服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教养与品位。公务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以及穿着制服。社交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着礼服、时装、民族服装。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合选择过分庄重保守的服装,比如穿着制服去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等。休闲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装、沙滩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如T恤衫、短裤、凉鞋、拖鞋等。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衣服搭配的原则,色彩搭配的方法有两种,即亲色调和法和对比色调和法。亲色调和法是将色调近似但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对比调和法是将对比色进行搭配,使之对立,既突出各自的特征,又能相映生辉,也要注意三原色原则。着装上的成功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开始。
个人觉得大学生学习商务礼仪真的很有必要,最主要就是它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中崭露头角,在面试中给主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就需要好好的学习礼仪。很多公司在招新人,除了考虑学历,更会观察是否有良好的礼仪规范,从最基本的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主考官可是看的很清楚呢。因此有人说礼仪是面试成功与否的重要砝码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礼仪表现会给主考官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取得他们的好感,尊重与信任,而没有什么会比信任更为重要了。礼仪对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与人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注重个人的谈吐和修养,建立良好优雅的形象,才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别人的赏识。而现在的商务活动离不开交流,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团结合作和发展,因此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技能。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当你说了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沟通的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要把孩子培养教育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随着家校合作工作在全县的推广普及,我认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如何从心开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呢?
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家长来和老师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我认为阳光心态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坚强,不那么脆弱。
一个班的孩子多种多样,一个班的家长更是形形。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让家长误解、误会,作为老师我们要大度一些,试着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同时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大家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初衷——携手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这样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化解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
当然,我也不认为教师要有阳光心态就意味着要忍气吞声,当我们碰到蛮不讲理、蛮横无理的家长时,领导和老师们就要统一站线,还一片尊师重教的朗朗青空。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要理性看待学生。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塑造得100%完美,反过来说我们认为100%完美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局限性,包括老师。这样想着,我们去和行为习惯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家长沟通时就会心平气和多了,这样宽容的心态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请常常微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杨教授在讲座中也指出,微笑在沟通中有着神奇的魅力。当我们向家长点头微笑,传达友善可亲近的讯息,沟通就无处不在了。
我想沟通要从心开始,这样的沟通方法就是礼仪,我们要将这些礼仪慢慢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时,自然就很美!
让我们争做美的使者,让礼仪之花竞相开放!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刚开始选择商务礼仪的时候对这门课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只觉得选门简单的课,容易拿到该有的学分就行了。但是接触了之后,让我越来越重视它,因为这门课真的很实用,而且孙老师很优雅,有亲和力,而且讲课时候经常举很多具体的例子,使我们切身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使我更加注重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候的细节。
一直以来对礼仪只有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就简简单单的认为是对别人的尊重。而它实际上不仅仅如此,通过学习,让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从个人角度看,优秀的礼仪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且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商务礼仪课上,孙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让我们从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递名片,服饰等一系列在日常的商务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商务礼仪的真谛。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着装礼仪,因为我觉得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而其中个人着装无疑起着很大的作用。着装礼仪主要强调的是颜色和款式两方面,随着年龄场合的不同,都要有所变化。但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给人以衣冠楚楚、庄重大方的感觉。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因此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件。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着装应当因场合不同而异,以不变应万变显然大为不妥。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不同的服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教养与品位。公务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注重保守,宜穿套装、套裙,以及穿着制服。社交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时尚个性,宜着礼服、时装、民族服装。社交场合一般不适合选择过分庄重保守的服装,比如穿着制服去参加舞会、宴会、音乐会等。休闲场合其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装、沙滩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如T恤衫、短裤、凉鞋、拖鞋等。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衣服搭配的原则,色彩搭配的方法有两种,即亲色调和法和对比色调和法。亲色调和法是将色调近似但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对比调和法是将对比色进行搭配,使之对立,既突出各自的特征,又能相映生辉,也要注意三原色原则。着装上的成功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开始。
个人觉得大学生学习商务礼仪真的很有必要,最主要就是它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中崭露头角,在面试中给主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就需要好好的学习礼仪。很多公司在招新人,除了考虑学历,更会观察是否有良好的礼仪规范,从最基本的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主考官可是看的很清楚呢。因此有人说礼仪是面试成功与否的.重要砝码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礼仪表现会给主考官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取得他们的好感,尊重与信任,而没有什么会比信任更为重要了。礼仪对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与人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何才能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注重个人的谈吐和修养,建立良好优雅的形象,才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别人的赏识。而现在的商务活动离不开交流,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团结合作和发展,因此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技能。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X月X日,我到XX幼儿园看评幼儿礼仪教育,该幼儿园虽然硬件条件不是很好,设施也不够完善,但幼儿园十分重视幼儿礼仪教育,准备得非常充分,教师专心致注教学,其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认真度和专业度值得赞赏,本次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许多思想感受和新的启迪,特叙述如下:
一、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礼仪教育要常抓不懈,使全社会深刻认识礼仪的重要,形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认识礼仪,养成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因此,要重视幼儿礼仪教育,切实把幼儿礼仪教育抓好,促进幼儿文明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
幼儿是人生中的第一阶段,其心灵十分幼稚单纯。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人,采用特殊的方式方法,做到与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相衔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就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不必说明这是礼仪教育,而是在礼仪教育中,使幼儿明确该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与小朋友交往,怎样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使幼儿自然而然做到礼仪,成为一个聪明活泼、人人喜爱的`一名好孩子。
三、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文明礼仪
要通过实境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礼仪,做到文明礼貌、举止行为规范。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切实抓好三方面内容:
1、做到语言文明。语言文明是礼仪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让幼儿做到语言文明,
一是要讲普通话,讲尽量不讲方言、土语。
二是用词文雅,要检点语气,显得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
三是语言礼貌,要多说“你好”、“请”、“谢谢”、“再见”等日常礼貌语言。
2、做到交际文明。要教育幼儿在与父母和老师交往中,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做父母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与小朋友交往,要做到团结友爱,互推互让,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画图大家一起看,成为小朋友们都喜爱的好伙伴。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交往礼仪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表现为一个人待人宽厚,有气量。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我们有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不应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与怀,念念不忘。同样,生活的路也正因为宽容和大度才越走越宽。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而语文教育向来被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对应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其功能也是多层次的。最为基本的层次是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就其高层次而言,则以传承中华民族古典文化、介绍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遗产及先进的人文精神为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恒久,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须注重公关礼仪方面的礼节。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程是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其背景,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基础,以社会的需要为其归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公关礼仪的教育。
一、公关礼仪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一)学生在公关礼仪方面的现状
经过我们对学院学生公关礼仪常识方面的调查,以及平时观察和相关的测试来看,高职院校的公关礼仪方面教育普遍欠缺。人们认为公关就是陪吃饭和喝酒等方面的内容,礼仪就是注重形象、穿着等方面的内容,其实这是很片面的看法。礼仪应当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部分学生比较有礼貌,少数学生连礼貌都没有。存在这样的现象,表现为骄狂,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厚此薄彼,更有甚者傲视一切,目空无人,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为此加强学生的公关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公关礼仪的职能
1.塑造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一职能,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个方面。
2.沟通信息: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二职能,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言语礼仪;一种是饰物礼仪;一种是行为表情礼仪。其中,一个信息的传递=7%的词语+38%的语音+55%的表情。
3.联络感情: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三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对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真诚是社交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场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颗真诚的心,方能收获温暖。
4.增进友谊: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四职能。
(三)加强公关礼仪教育的原则
1.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适度的原则。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中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如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适度的原则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
3.自信自律的原则。自信是社交场合的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4.信用宽容的原则。信用即讲信誉的原则,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社交场合,尤其要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延迟到。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的事,要说到做到,即所谓: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二、语文教学中公关礼仪教育的设想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性,可结合公关礼仪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公关礼仪教育的设想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公关礼仪常识的教育
现代公关礼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加强常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基础做起。其常识内容简要包括公关礼仪的涵义,分类、基本理论、原则、注意事项、各类公关礼仪的具体做法、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及相关礼仪要求和禁忌、公共礼仪常识。
1.语言类礼仪。可分为语音类、口语类和书面类三种礼仪形式。
2.身体语言类。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3.饰物语言类。通过服饰、物品等语言符号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义的礼仪行为。一种是由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代表的礼仪,一种是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
4.酒宴类礼仪。通过设宴饮酒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的一种礼节,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亲朋好友已成为惯例。一则,通过美味佳肴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二则通过宴席上种种礼仪行为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尊重,以求此后友好的发展互相的关系。
从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可分为内务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个人社交礼仪等相关内容。
(二)模拟公关礼仪实习
在学院的各种学习生活中模拟相关的公关礼仪实习场所,让学生得到实习的机会。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模拟实习。
一、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内涵
伦理道德范畴,是指那些反映和概括人类伦理道德的现象与本质,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其伦理道德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仁
《吕氏春秋•不仁篇》曰:“孔子贵仁”。“仁”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精神,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与根本,是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与规范,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揭示了人性的灵光,提升了人生的价值,展示了人格的伟大,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普遍意义。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下引同书,只注篇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方面,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所以,“仁”包含“忠”、“恕”两个方面,其本质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
(二)孝
“孔子以孝统摄诸行”(:《中国伦理史》第20页)“孝”乃人伦之始。它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首创私学,设帐授徒,最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学而》)他认为“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三)礼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礼仪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仪促进人际和谐。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培养学生,是从教学生修礼开始的。要学生通过学礼,来规范行为,美化形象,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达到高尚的人格。礼作为对人的行为的一系列外在规定,是具体而周详的。但在行为中只重礼的末节形式,必会导致虚伪,所以孔子在实施礼教时特别注重强调礼的内在精神和人的内心的真诚。孔子认为“礼”是达到“仁”的条件,即所谓“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四)信
孔子对“信”更是高度重视。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有信”(《学而》)孔子认为,人们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如果不讲信用,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问题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一个重要转折期,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值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对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极为强烈的时期,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有些人容易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高评价自己,妄自尊大,孤芳自赏。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一味地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对别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难以认同、宽容、理解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经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亲情的疏离
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大述衷肠”。这些沉迷于网络虚幻情感世界的同学对现实感情比较淡漠,他们游离在大学生的主流群体的边缘。由于对网络虚幻情感的沉迷,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
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是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给父母打电话或是写信。还有些学生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
(三)礼仪的缺乏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无声名片。然而,今日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知识方面极度缺乏。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大学生乱穿马路,争相挤乘电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有的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在仪容方面,许多大学生不会打扮自己,穿衣奇形怪异、头发五颜六色,衣着不分场合。女生为追求所谓的“新潮”、“潇洒”而穿着暴露,男生衣着不整,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出教室、图书馆、食堂。在求职中,许多学生更是饱尝不懂礼仪的苦果。
(四)诚信的缺失
诚信一个人与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有朝气、讲诚信,体现着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但是,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再把诚实守信、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作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欺诈、虚伪、狡猾等丑恶现象被部分同学奉为圣明。认为自己要有这种本事,才能适应社会成为人上人。经常表现出的是冷漠、高傲、盛气凌人,迟到、早退习以为常,承诺的事情,经常是不能兑现,不了了之。
三、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人际关系在一定的群体内起着调节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功能。大学生只有善于与人相处,才能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而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仁”、“孝”、“礼”、“信”等,内含着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思想精华,是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汲取的思想源泉。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交往中的仁爱之心
天地间“我”不能独存,“人字的结构需要相互支撑”。而“仁爱”的真谛就是尊重、理解、善待他人,与人平等交往。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应该会正确认识自我,更应该学会以开放的胸襟接纳他人,不以恶意猜测人,勿求全责备。崇人之德,扬人之善,师人之长。应该培养宽厚待人的作风,尽已为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那种一心只为自己的人最终会被识破并远离,只有拥有一颗仁爱的心,才能冲破个人狭小的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发展带来更多的条件,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事父母,能竭其力——人际交往中的孝悌之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是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汛爱众”。人道孝为先,“孝”是建立在对父母等亲人的自然情感基础上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孝心和孝情。这种亲亲之爱是可以扩展和延伸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有这种爱心的人,必然会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当代大学生不应使自己最亲最近的人慢慢变成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会爱,又怎能会爱别人,怎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只有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才能更好地发扬扶弱济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不知礼,无以立——人际交往中的礼让之心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知礼”,是一个人自处于社会的一个行为准则。“礼”的在内在精神是“情”、是“爱”、是“敬”,是人格的“尊严”。在人际交往中,“知礼”自然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一个“知礼”的学生,应该为人谦恭,虚心礼让,不自满,不盛气凌人。应该有敬畏之心,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和秩序,懂得去尊重别人。应该恰当地修饰白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白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应该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关的协调一致,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个人礼仪从表象上来看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个体的行为的礼仪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涉及到礼仪的具体规定,从深层来看则是个人精神面貌和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其核心是律己敬人,表里如一。修养即修身养性,“修身”就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不断改变自身,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养性”就是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教育、发展和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结果在于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使交往活动中对于礼仪原则和规范的遵从变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风格。这种教育和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求人们认识“秀外惠中”的人生道理,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自觉培养内外和谐的个体气质,努力调控行为与情绪,最终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
1 认识“秀外惠中”的人生道理
个人礼仪在个人整体形象塑造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传达出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信息,反映着个人的精神面貌。个人形象的美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形于外,慧于中”。“形于外”是指一个人音容笑貌等外观气质特征。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出席各种场合,扮演各种角色。当一个人以某种特定角色出现时,在仪容仪表方面就要符合社会对这个角色所规定的要求。“慧于中”指的是一个人的容貌美,不仅仅是指标致的五官,而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的神情、气质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一个人的外表包装是简单的,而提高和改善人的修养和内心世界却是复杂、深刻和全面的。外在美只有与内在美达到和谐统一,神情才会超凡脱俗,“慧于中”才能“秀于外”,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情操、智慧、理想等内在美作为基础,那么再好的先天条件,再精心的打扮也只能是一种肤浅的美。所以一个人在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同时,必须不断加强自己内在素质的培养。
首先,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对于个人礼仪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方能“行于外”,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为基础。
其次,个人礼仪必须以尊敬他人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各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敬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
再次,个人礼仪必须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活动中,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无论是仪容、服饰,还是言谈、举止,都应该在礼规的指导下,一以贯之地形成自己的风格。
2 努力调控行为与情绪
人必须要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并得到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评价和认可,以满足于个人的精神需要。一般来说,当个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时,他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在社会发展竞争中,如果个人智力水平相当,那么个人成功起决定性的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其中,个人品行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塑造自身形象是个人成才、发展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个人礼仪是以培养个人内外和谐的个体气质为目标的,它要求人们遵循社会和谐的原则、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标准行动,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
社会规范作为联结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媒介因素之一,像棱镜一样折射着社会对个人的一切影响,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因为,规范来源于人们的行为实践,是对人们行为一种指导,社会规范在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通过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而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社会规范主要表现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而道德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信念而产生的自觉行为规范。礼仪属于非法律规范,是一种道德规范,如违反礼仪规范,只构成失礼,不构成犯罪,而失礼本身一般不会引起责任,只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所以,遵循礼仪规范,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自我约束的过程,它需要努力调控自己的行为与情绪,将礼仪规范化转化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遵循个人礼仪规范,也少不了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这种克制和约束自体现为严格按照一定的个人礼仪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我国古人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概而言之就是要“立于礼”。洛克指出:“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玩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转自李鸿军《交际礼仪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8次印刷)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往往在一举手、一投足间若失了分寸,就会引起别人的不快乐和不舒服。因此,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要坚持“宁可让人待己不公,也不可自己非礼他人”的美德(美国作家爱默生语)。
在人的一生中,会面对形形的问题,处理多种多样的矛盾。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使人生更为成功,就应遵循一定的个人礼仪规范。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生活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较强的艺术。要做到对所有的人都采取礼遇的态度,对于别人的失误或习惯、个性上的弱点应宽容对待,做到体谅、宽宏、尊重。应该避免以为已之所好人亦爱之,以为已所恶人亦厌之,有意无意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与人交往应遵循以诚相待的准则,应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即不离、信守诺言、待人以诚、宽容大度。要善于与人沟通,不能只从自己单方面的动机出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应遵从一定的礼仪规范,达到双方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效果。要牢记人际感情能否沟通,关键取决于人的言谈举止。适度的言谈举止,得体的礼貌和风度能使交往双方感到轻松愉快,否则只会令人尴尬和反感。在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人的过程中,训练行为与情绪的控制能力,保持优美高雅的言谈举止,养成内外和谐的个体气质是非常重要。
3 让良好的修养为品质增色
良好的礼仪体现的是一种修养。日本学者松平靖彦说过:“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社会正常秩序所需要的一种生活规范……礼仪本身包含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予遵守的道德和公德,人们只有不拘泥于表面的形式,真正使自己具备这种应有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礼仪才得以确立”[1]。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具有良好的修养时,往往会从他的礼仪行为上去加以检验。个人礼仪要求人们待人文明,举止有礼,与人为善,这些都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一定要加强个人礼仪修养,让良好的修养为品质增色。
首先,要安分守己,不妨碍他人。所谓“安分守己”,就是在公共场所依照公共生活要求而行事,把自己只当作普通的一员,守住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从而使每个人得以顺利进行公共活动。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他的“分”,只要社会有分工就存在每个人的“分”。从社会公德的意义上说,“安分守己”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与他人共同遵守公共规则,必须洁身自好、不特立人群、不妨碍他人,保证公共生活持续、平稳地继续。安分守己,不妨碍他人,是社会公德对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要求。个人礼仪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要言谈文明礼貌,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等等都是安分守己,不妨碍他人的行为体现。
其次,要行为有序,遵守共同规则。行为有序,遵守共同规则,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个人行为和活动必须自觉维护公共道德要求。凡是有公共生活的地方,必有相应的公共秩序与规则。公共场所是人们相互交往、沟通、存续的载体,每个人都要借助公共活动完成他的各种社会需求。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保持相对稳定与和谐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遵守共同规则,公共秩序才能井然有序。所以,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的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行为举止要有较高的律己自控能力,以维护正常的井然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个人礼仪规范是“行为有序,遵守共同规则”的具体行为体现,是社会公德的具体践行遵循个人礼仪规范,也就是遵循于社会公德。
礼仪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风度等,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文明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相互依赖,人的社会属性被逐渐放大,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等也越来越离不开和谐的交际和沟通。礼仪修养作为人际交往沟通中剂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表现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来抓,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对社会对他们的选择,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以及择业的能力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得到尽快的提高。
但是学生学习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由此可见在一些学校的礼仪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究其实质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在解决人问题的同时也使得独生子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孩子因为在家庭中从小就受到过多的溺爱也养成了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温良恭俭让”的思想,由于应试教育的形式使得学校和家长也更多关注于孩子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受教育情况而忽视了礼仪方面的教育。
礼仪教育由于有别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也即是失礼的行为既不会受到良心道德的谴责,也不会受到来自法律的制裁,又特别是遇到今天这个张扬个性、不拘小节、注重时尚的时代潮流,礼仪所提倡的行为规范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部分学校在礼仪教育时采取的带有戏剧演出性质的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方面的模拟训练和讲授,很难让其礼仪的内涵深入思想深入骨髓,往往流于表面。“五讲四美”的活动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学生在活动中好象有些效果,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过些时日又很快恢复原样。这种情况表明礼仪教育有流于形式的趋势。
2.不能忽视传统礼仪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以影视作品等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两个文明一起抓,但是各地方以经济挂帅,偏重于经济建设。礼仪教育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忽视传统教育,一些传统的东西开始消失了。礼仪向快餐文化发展,也开始更多地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技巧来学习,表面上的彬彬有礼难以掩盖内里的空泛、麻木、漠然等精神。
古人云“内实精神”表现在外的礼仪更应该有一种内在气质、内在精神的支撑。而礼仪的内在气质、内在精神又必须以学识为基础。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对各种利益内涵的感悟,对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的一定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的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学识文化。礼仪是历史形成并且有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入乡随俗也表明了礼仪受着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可充实和丰富其内涵。
3.传统的礼仪包含着秩序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追溯历史,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只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抛弃。自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礼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小了。
但是,古人重视礼,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 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各种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产生了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礼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际交往问题,更代表了一种秩序。为此一个人的礼节、服饰、语言、行为等就不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要根据国家形象定位来确定,并要和国家的精神风格保持协调一致。个人的仪表,可以存在不同的喜好,但对于国家的形象而言,则应由一个大致趋同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自身在体制内部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礼仪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4.传统的礼仪包含着仁爱的精神
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这里说的艺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礼”居其首,仍依于“仁”,这提出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高尚品德。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后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思想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也即是今天人们说的“大爱”。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重视丧礼和祭礼。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对父母自然有一种爱慕之情,父母死了,这种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现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的礼。所以“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
5.传统的礼仪也是一种境界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儒家以“君子”为理想人格,而君子又以“仁”为道德标准。但仁不是抽象的,而必见诸言语和行事。孔子上述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要揭明养成君子人格所必修的三项工夫。“兴于诗”属言语方面,“兴”者起兴。孔子更有言:“不学诗,无以言。”“立于礼”属行事方面,“立”者立身,或者立足,又或者自立,亦即立身成人、立足社会。孔子更有言:“不学礼,无以立。”“成于乐”属性情方面,“成”者,养成,完成。“诗”、 “礼”的具体修养,必上升到“乐”的性情熏陶,方近于君子人格的养成。在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弟子有一场著名的对话,“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谓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话说明在他心目中,人应该追求那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很多的学者认为发端于孔子的人生境界学说,也使得我国学者不仅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学问,更重视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追求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职教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极大的关注,然而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面对许多的用人单位的聘用和考核时,一些学生由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修养的不足而落聘,所以学校必须重视礼仪教育。而要把礼仪教育工作作好就不能够忽视传统。传统代表着一种观念、习俗、习惯。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在注重传统时应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小俊,《浅谈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焦作大学学报,2004.10第四期。
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过来,二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索取名片有四种常规方法
1、交易法。先欲取之,必先予之
2、激将法。
3、谦恭法。以后如何向你请教,谦恭要讲究对象,比如面对一位小姐
4、平等法。以后如何跟你联系,
通信工具的使用艺术:
商务交往是讲究规则的,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移动电话的使用,在商业交往中讲究:不响、不听,不出去接听。与人交往时寒暄之后要把手机关掉,以免让人感到你是三心二意,在与人交往中你在那狂打、框响。我们要与民工打电话区别开来。
商务礼仪使用的目的有三: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二、方便我们的个人交往应酬。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第三、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本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商务交往涉及的面很多,但基本来讲是人与人的交往,所以我们把商务礼仪界定为商务人员交往的艺术。人们对礼仪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一种道德修养。有人说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有人讲礼仪是一种风俗习惯。礼出于俗,俗化为礼。商务礼仪的操作性,即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讲一个座次的例子:商务礼仪中的座次。我们都知道来了客人要让座,但不知道哪是上座,一般情况下可能无所谓,但在外事活动和商务谈判中就必须要讲究了。另外与对方说话也要讲究,一般情况下不能说你知道吗?我知道,我告诉你,(如何委婉地告诉别人酒的价钱,让主人高兴而不尴尬)所以交往中必须讲究艺术。
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往要么不是神,要么是兽,言外之意不是人。下面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商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商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包括:
业务能力只是基本能力,没有业务能力是做不好工作的,但是只有业务能力也不一定做好工作。从公共关系领域和传播领域里来讲,还要具有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交际能力不是搞一些庸俗关系,而是处理、规范、管理好人际关系。业务能力和交际能力被称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双能力”。上个世纪,管理界有一个学派叫“梅奥学派”也称为“行为管理学派”。(他与泰勒学派不同,泰勒只强调物而不重视人)。梅奥学派强调管理三要素。一是企业要发展要获得必要的资金、原料和技术。二是形成规模效益。三是组织生产,他也尤为重视这一点,即重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注意与企业内部和外部搞好关系,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以下讲商务礼仪的三个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与公共关系之一尊重为本。
比如在就餐或开会时点名尊重别人的方式是手心向上“一位、二位、三位”不能手心向下或用手指指点,手心向下是傲慢之意,用手指点有训斥之意。
比如我们招呼人手心向下或手心向上也都不对,向下是招呼动物,向上练练。与人交往中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的,比如说对你的爱人你就不能告诉他在认识她之前与谁好过。另外就是不能在女人面前夸别的女人漂亮。女人善于在同性之间比较,你说别的女人漂亮,就等于说她不漂亮。讲一个事,在家里如果你与你老婆看电视时发生矛盾时,他愿意看肥皂剧你没有办法时,叫你一招,你就夸电视里的明星。
赠送礼品。你先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不容易把握,但不喜欢什么比较容易把握,这一点主要是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以及文化修养来定。在商务交往中我们还要讲究二个侧面。
一是自尊。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来体现的,你自己不自尊自爱,别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比如说一个最基本的,女士在商务交往中的首饰佩戴,原则是“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能比顾客戴的多,不能喧宾夺主。比如我问一个问题,在商务交往中有哪些首饰是不能戴的。一种是展示财力的珠宝首饰不戴,上班族要展示的是爱岗敬业。
二是展示性别魅力的首饰不能带。胸针不能戴,脚琏不能戴。这在礼仪的层面叫做有所不为。礼仪是一种形式美,形式美当然需要一种展示,那么我们戴二件或二种以上的首饰,比较专业的戴法是怎样的?专业戴法是“同质同色”。不能形成远看向圣诞树,近看向杂货铺。再举一例,女士穿职业裙装需注意什么,需注意五不准:一、黑色皮群,在正是场合绝对不能穿,这是国际惯例,给人们的感觉是不正经;二、正式的高级的场合不能光腿,为什么?不好看,脚上再有一点毛病;三、不能出现残破。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中腰。四、鞋袜不配套,穿套裙不能穿便鞋,与袜子更要配套,穿凉鞋不穿袜子,穿正装时可以穿前不露脚趾后不露脚跟的凉鞋。五、三节腿。
一般要求,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头指的是发型,发色。头发不能过长,不能随意披散开来,头发长可以盘起来,束起来,不要染色。腰的是指,腰上在正式场合时不能挂东西。
商务交往中,自尊很重要,尊重别人更重要。有三点主要事项,一、对交往对象要进行准确定位,就是你要知道他是何方神圣。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对待他。国际交往中礼品包装的价值,不得低于礼品的1/3,接受外国人的礼物时,要当面把包装打开,而且要端详一会,并要赞扬一下。和外国人一起就餐,有三不准,一不能当众修饰自己;二不能为对方劝酒夹菜,不能强迫别人吃;三是进餐不能发出声音。这是尊重别人,另外要讲规矩,比如接受名片,接受名片时如何做才是尊重别人,专业要求是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要是没有也要比较委婉地回答,可以告诉对方,没带或用完了。商务交往中有时是需要一种“善意的欺骗”。
商务交往与公共关系之二??善于表达。商务礼仪是一种形式美,交换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内容借助于形式来表现。对人家好,不善于表达或表达不好都不行,表达要注意环境、氛围、历史文化等因素。
双排座轿车那个座位是上座。标准答案上座不止一个,专业说法是客人坐在哪,哪里就是上座。吃饭、乘车都是这样。社交场合不同上座位置不同,主人亲自开车时附驾驶位子是上座;二人同时座车,关系密切的坐在前面;专职司机或出租车时,附驾驶的位置的后面座位是上座,这时付驾驶位置是随员座,要人座vip,安保座,司机后面的座。
管理三段论法:一是把你想到的写下来。二是按照你写下来的去做;三是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
你对人家好要让人家知道,这是商务交往中的一个要求,
下面和同志们讨论一下男士西装的问题,穿西装怎样体现身份,从商务礼仪讲是一个高端的问题。穿西装专业的问题,从专业上讲“三个三”:即三个要点,三色原则,含义是全身的的颜色限制在三种颜色之内,三种颜色指的是三大色系;三一定律,是讲身上三个部位:鞋子、腰带和公文包。这三个地方要是一个颜色,一般以黑色为主;三大禁忌,穿西装不要出洋相,第一个禁忌是商标必须要拆掉,第二个禁忌袜子的问题,袜子色彩、质地,正式场合不穿尼龙丝袜,不穿白色的袜子,袜子的颜色要以与鞋子的颜色一致或其他深色的袜子为佳,第三个禁忌领带打法出现问题,主要是质地和颜色的要求。穿非职业装和短袖装不打领带,穿夹克不打领带。领带的时尚打法:一是有个窝,这叫“男人的酒窝”。第二种打法打领带不用领带夹,用领带夹的一是vlp或者是穿职业装,因为在他们的领带加上有职业标识,一看就知道他是哪方神圣,男人不打领带夹,风一吹是很酷的。第三种打法是领带的长度,领带的箭头以在皮带扣的上沿为宜。
商务礼仪与公共关系之三形式规范。第一、讲不讲规矩,是企业员工素质的体现;第二、是企业管理是否完善的标志;有了规矩不讲规矩,说明企业没有规矩,比如作为一个企业,在办公时间不能大声讲话,不能穿带有铁掌的皮鞋,打电话也不能旁若无人。讲形式规范就是要提高员工素质和提升企业形象。商务场合通电话时谁先挂断电话?地位高者先挂。客户先挂。上级机关先挂。同等的主叫者先挂。
职场着装六不准,第一过分杂乱,制服不是制服,便装不象便装,非得穿出点毛病来。第二过分鲜艳(三色要求),第三不能过分暴露,女同志不能超低空,影响办公秩序;第四过分透视,里面穿的东西别人一目了然,这不是时尚,是没有修养;第五过分短小;第六过分紧身,女同志较多,公司在交往中尤其不允许。讲不讲规矩就是企业的形象问题。
在商务交往种,对人的称呼有四个不能用的称呼,第一个不能用的是无称呼,比如在大街上问路,上去就“哎”;第二个不能用就是替代性称呼,不叫人叫号,第三个不能用的称呼不适当的地方性称呼,在某一范围内用地方形称呼是可以的,但是在跨地区、跨国家不能滥用;第四种不能用的称呼是称兄道弟,哥们,张姐。到了一个企业一进门,你说这是张姐,那是李哥,这不是公司,是跑单帮的。所以商务交往一定要讲规矩。
以上是商务交往中的三个基本理念,这三个理念相互融合的,有礼貌不规范不行,在商务交往中怎样才能做到礼貌,礼貌不是口号,是有实际内容的,那就是要把尊重融入其中。就是要把尊重、礼貌、热情用恰到好处的形式,规范地表达出来。专业讲法是要注意三个要点。我们一般称之为文明礼貌三要素:
第一“接待三声”:既有三句话要讲,一是来有迎声,就是要主动打招呼;不认识不理你;二是问有答声,一方面人家有问题你要回答,另一方面你也不要没话找话,有一些话怎么说在一些窗口位置,如办公室、总机、电话要有预案,就是要事先想好,遇到不同情况怎么办。比如,外部打来电话,打错了,找的不是他要找的单位,我们怎么回答,有素质的要说:先生对不起,这里不是你要找的公司,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助你查一查,这是宣传自己的一个绝好机会。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第三声去有送声,如商店的服务员对顾客。
第二、文明五句。城市的文明用语与我们企业的文明用语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应有更高的要求,什么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骂人,这起点都很低。第一句话问候语“你好”;第二请求语,一个“请”字;第三句是感谢语“谢谢”。我们要学会感谢人家。尤其是对我们的衣食父母。第四句是抱歉语“对不起”。有冲突时,先说有好处,不吃亏。第五道别语“再见”。
第三、热情三到。我们讲礼仪目的是为了与人沟通,沟通是要形成一座桥而不是一堵墙,只讲礼仪没有热情是不行的。
“眼到”。眼看眼,不然的话,你的礼貌别人是感觉不到的,注视别人要友善,要会看,注视部位是有讲究的,一般是看头部,强调要点时要看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能看,不论男女,对长辈、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注视对方的时间有要求,专业的讲法是当你和对方沟通和交流时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处时间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口到”,一是讲普通话,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员工受教育程度的体现。讲不好也要讲。方便沟通,方便交际。二是要明白因人而异,区分对象。讲话是有规矩的,(比如男士有急事,找同事的的女同事,电话怎么打?)。看对象,比如你去交罚款,对方说“欢迎”你下次再来,你高兴吗?外地人和本地人问路表达有所不同吗,男同志和女同志问路,表达有所不同吗,女同志不得不承认,女同志辨别方向能力不强,女同志问路你要讲前后左右,不要讲东西南北,讲东西南北是对她们的折磨。讲了白讲,(会不来了)
“意到”,就是意思要到。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不能没有表情,冷若冰霜。表情要互动,(医院里就不能时刻“微笑服务”)。再有就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女孩子在别人面前笑),怎么样才算讲过世面?露6颗牙齿。
在商务交往中如何体现沟通技巧,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沟通是相互理解,是双向的。要讲三个点。第一个点,自我定位准确,就是干什么向什么;第二就是为他人定位准确。第三,遵守惯例,(比如跳舞,交往中跳舞是联络,国际惯例是异性相请)。男士请女士,女士可以选择,女士请男人男人不可以选择,不会可以走开。
商务交往中有六种话题不得涉及,1、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2、不能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3、不能够对对方内部的事情涉及;4、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同事、同行的坏话(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5、不能够谈论格调不高的问题,我们都是现代的人,要有修养。6、不涉及私人问题,关心人要有度,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专业讲法,私人问题五不问:第一不问收入;第二不问年龄;第三不问婚姻家庭;第四个不问健康问题;第五不问经历。比如婚姻家庭问题,因为家家都有难念的径;两种人不问年龄,一是将近退休的人,白领丽人的年龄不问。商务人员不谈健康,老板得了癌症谁给我贷款?经历不能问,英雄不问出处,重在现在,你是大学,人家不一定是大学。为什么不讨论收入?收入和个人能力和企业效益有关,谈论就要比较,痛苦来自比较之中。朋友可以问,外人不可以问。
商务人员的形象设计。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很重要,因为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在跨地区跨文化交往中代表民族形象、地方形象和国家形象。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形象,形象就是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
形象由二部分构成,。一是知名度。二是美誉度。有名不一定有美誉度。形象的重要,一是说形象就是宣传,另外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好人家才能接受你的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象重于一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个人形象?一般而论,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定位的问题,你扮演什么形象问题,不同环境,要有不同的身份,干什么象什么,这在心理学上讲叫“首轮效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首轮效应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重,尤其是在初次交往中,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往往影响双边关系,这里有二个点要特别注意,一个点是准确的角色定位问题;二是自己的初次亮相。
具体而论,有六个方面的问题,即个人形象六要素。1、仪表。即外观也。重点是头和手,其他的我们看不到,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2、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也是有教养。表情要良性互动。要双方平等沟通。3、举止动作。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就是优美的举止。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比如不能够当众随意整理我们的服饰,不能当众处理我们的废物,举止简言之是教养。进而言之,举止要优雅规范。所谓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手不要乱放,脚步要乱蹬。4、服饰。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所以在商务交往中,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5、谈吐。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受教育程度不高。说话的声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第二、慎选内容,言为心声。你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第三、在商务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经说了。6、待人接物。有三个基本事项,事关你的形象。时关你的企业生命。第一诚信为本;第二遵法守纪(给外国人买机票);第三“遵时守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商务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这关系到三点:一、是对人尊重不尊重的表现,二、你尊重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讲不讲信誉;三、你有没有现代意识,不遵守时间就是没有现代意识的表现。
女士化妆应注意哪些问题?
淡妆上岗,这是基本要求。白领丽人,上岗应该化妆,化妆是自尊自爱表现,是企业管理完善的一个标志,注意事项是有的:1、化妆要自然,妆成有却无,没有明显的痕迹,给别人的感觉,我长的就是这样漂亮,给人一种天然的感觉,有人认为我化妆就是要给人看的,这是不对的,局部化妆要与周围融合在一起。2、化妆要美化,不能过分和前卫。美化要符合大众审美标准。3、化妆要避人,不能当面化妆,有当众表演之嫌。
商务礼仪的基本特征有三
一、规范性。规范者标准也。是标准化要求。商务礼仪的规范是一个舆论约束,与法律约束不同,法律约束具有强制性。(吃自助餐??多次少取,几次都可以)。(喝咖啡时调匙的使用)。替别人介绍的先后顺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工作中是平等的,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理论上讲叫做客人有优先了解权,这是客人致上的体现。
二、区分对象,因人而异。就是对象性,跟什么人说什么话,(引导者和客人的顺序,客人认识路时,领导和客人走在前面,不认识路时你要在左前方引导)。宴请客人时优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便宴优先考虑的应该是菜肴的安排。要问对方不吃什么,有什么忌讳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我们必须尊重民族习惯。西方人有六不吃,1、不吃动物内脏;2、不吃动物的头和脚;3、不吃宠物,尤其是猫和狗;4、不能吃珍稀动物;5、不吃淡水鱼,淡水鱼有土腥味;6、不吃无磷无鳍的鱼;蛇、膳等。除了民族禁忌之外,还要注意宗教禁忌,比如穆斯林禁忌动物的血。佛教禁忌荤腥,韭菜等。不同的对象要安排不同的内容,洋的要安排土的,土的要安排洋的。商务上讲叫吃特色、吃文化、吃环境。
三、技巧性。如何问客人喝饮料。要问封闭式的问题。总经理和董事长在台上的标准位置怎样排列?三项基本原则,前面的人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右的确定是有技巧的,左侧高于右侧,是官方活动和政务礼仪是这样的,左右的确定,是当事人之间的位置来讲的,与别人没有关系。是传统做法。涉外交往和商务交往是讲国际惯例的,国际惯例正好相反,右高左低。
商务礼仪在应用操作中的分寸和层次。商务礼仪的层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高标准,是高端要求,比如着装的三色原则,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不是很容易,唇彩合指甲的颜色应是一致的,唇彩要和衬衫的颜色一致,化妆品的品牌也要一致,香型也要一致。有所不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比如前面讲的“几不”
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从理论的层面上讲,一是初次交往要讲究商务礼仪。到一个企业看企业的管理要看三个要点。三个要点:一没有噪音;二着装规范与否;自己都整不利索,怎么能把公司整利索?三是距离有度,尤其是男女之间不能太近,商务礼仪告诉我们,人际交往常规距离有四:1、私人距离,小于半米;2、常规距离,(交际距离)半米---到一米半之间;3、礼仪距离(尊重的距离),对长辈,对领导,一米半到三米之间,拉开距离维护尊严,4、公共距离(叫有距离的距离)3米半或3米半以上的距离。
二是公务交往,就是代表公司,代表企业时,是要讲礼仪的,公务交往讲礼仪作用有二,1、和交往对象划清界限,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同学、朋友也要称呼李总,王经理等,以便划清利害关系;2、维护企业形象。个体代表企业,下列场合商务礼仪最值得注意,1、庆典;2、仪式;3、商务会议,记者招待会,会、博览会,4、商务活动,商务谈判,第一要讲着装,第二谈判策略,报价的时机,第三讲座次;5、迎送。
三是涉外交往。比如握手,商务上讲握手只拥右手。赠送礼品,不可以送给国人,尤其是欧美人。总之要尊重对象的风俗习惯。
这三种场合要讲商务礼仪,除此之外没必要讲究。
商务礼仪的3A原则,是商务礼仪的立足资本,是美国学者布吉尼教授提出来的。3A原则实际上是强调在商务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3A原则告诉我们在商务交往中不能只见到物而忘掉人。强调人的重要性,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商务交往的效果。3A原则是讲对交往对象尊重的三大途径。第一接受对方,宽一待人,不要难为对方,让对方难看,客人永远是对的。比如在交谈时有“三不准”,1、不要打断别人,2、不要轻易的补充对方,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因为事物的答案有时不止一个。不是原则的话,接受对方。第二重视对方。欣赏对方。要看到对方的优点,不要专找对方的缺点。更不能当众指正。重视对方的技巧:一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使用尊称,称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凡尊称。二是记住对方,比如接过名片要看,记不住时不要张冠李戴。第三赞美对方。对交往对象应该给予的一种赞美和肯定,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实际上是在欣赏自己,赞美对方也有技巧:一是实事求是,不能太夸张,二是适应对方,要夸到点子上。
商务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商务人员来说,商务人员的素质就是商务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商务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1、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
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
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商务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
商务人员的着装要求和规范。个人着装是个人修养的标志,是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企业规范的一种形象的体现。规范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商业人士要穿西装,热也要穿;二、要扬长避短,重在避短,六指就不能戴戒指,圆脸的女孩就不能戴圆的耳环。戴项链,项链的长度和粗细应该和脖子的粗细成反比。三、遵守惯例。不能讲各有所好,比如,商务人员一般穿西装不带领带夹,如果用,要有讲究,黄金分割点,0。618,上2/3下1/3,衬衫4~5粒扣子之间。四、区分场合。不同的场合着装要有所区别,现在我们有些人正相反,该穿西装时不穿,不该穿时穿,比如逛街时就不应该穿西装。
商务交往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场合,这些场合又应如何着装?在商务交往中,遇到着装的场合主要有三种。1、公务场合,上班的时候,公共场合商务人员着装四个字:庄重保守。三类服装:第一类制服,它具有企业识别功能,企业形象可是别系统有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企业理念识别;第二个企业行为识别,就是它做了那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事,就是做了那些好事、大事。第三个系统是企业视觉可识别系统,广告、商标、员工着装等。第二类是套装,男士首选西装套装,女士首选西装套裙,天气很热怎么办?很热的话允许有第三个选择,男士可以选长裤配长袖衬衫,女士可以穿长裙配其他服装。商务交往中最不能穿的就是时装和便装。不允许的。2、社交场合。狭义的社交,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对商务人员来说社交场合,主要是以下几种场合。第一,宴会,商务人员,参加宴会,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以酒会友;第二,舞会,舞会的第一支曲子要请你带来的朋友,但是第二支曲子,就要换舞伴,舞会上不能总与一个人跳,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关系不正常,是一见钟情,坠入情网。第三、音乐会。商界人士比较讲档次,一般经常去听音乐会。第四、聚会。第五、拜会。串门。五会是商务人员上档次的社交场合。那么那些服装符合要求?1、时装,时装者此时此刻流行也,时装是不断变化的;2、礼服,礼仪场合穿的服装。在隆重而正规的庆典仪式上选择礼服时恰到好处的;3、民族服装,
会面礼仪
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前面讲过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说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一个年轻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握手,有的小姐自认为很淑女、很懂礼貌,相反表现的却是不懂礼貌,没有见过世面、不够落落大方。(握手的表现)。握手要用2公斤的力。见面礼仪的几个重要细节:一、问候。问候者打招呼也。问候时有三个问题要注意,1、问候要有顺序,一般来讲专业讲位低的先行,下级首先问候上级、主人先问候客人、男士先问候女士,这是一个社会公德;2、因场合而异。在国外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来,这是在国内,在工作场合是男女平等的。社交场合讲女士优先,尊重妇女。3、内容有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样。下面讲两个要点,一是那些称呼是最普遍的适用的,1、称行政职务;2、称技术职称;3、行业称呼;4、时尚性称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时,更习惯称呼先生、女士。慎用简称。
商务交往中的介绍。自我介绍、介绍他人、业务介绍。自我介绍,第一尽量先递名片再介绍,自我介绍时要简单明了,一般在1分钟之内,内容规范,按场合的需要把该说的说出来。介绍别人:第一谁当介绍人,不同的介绍人,给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我们专业的讲法是三种人:1、专职接待人员,秘书、办公室主任、接待员,2、双方的熟人,3、贵宾的介绍,要由主人一方职务最高者介绍。第二是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轻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人方的职位高者开始介绍。业务介绍。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把握时机,希望、想,空闲等,在销售礼仪中有一个零干扰的原则,就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向客人介绍产品的时候,要在客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时候再介绍,不能强迫服务,破坏对方的心情。二是要掌握分寸,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明白,一般来说业务介绍要把握三个点:第一人无我有,产品技术同类产品中别人没有我有,第二人有我优,我有质量和信誉的保证。第三人优我新。
行礼的问题。行礼要符合国情,适合社会上的常规,我们还是比较习惯于握手。握手时第一要讲申手的前后顺序。“尊者居前”尊者先出手,主人和客人握手,客人到来之前,主人先出手,客人走的时候,客人先出手。伸手的忌讳:一般不能用左手、不能戴墨镜、不应该戴帽子、一般不戴手套、与异性握手是不能双手去握。与外国人见面时他怎么待我我怎么待他就行了。
名片礼仪。社交场合,没有名片的人是一个没有现代意识的人,不会使用名片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现代意识的人。名片是我们商业人员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的有机组成,没有名片对方会对你产生怀疑,是真的吗?说了算吗?还能找到你吗。有名片不会用名片等于形象自残,在商务交往中,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有三不准,第一不能涂改、第二不准提供二个以上的头衔。第三不准不提供私人联络方式,公私有别。内外有别。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和心理的沟通过程,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1.人际交往帮助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和判断,包括我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群体是否有地位等等。为了明确自我价值,就需要与人进行交往。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2.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亲和需要
亲和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性动机之一。亲和需要的满足可增加大学生之间的社会接触,密切他们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大学生消除自身上的烦恼和痛苦使大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安全感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
(二)人际交往促进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成长
1.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一名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社会化目标就是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能够独立地做出判断,确立正确的方向,为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亲密感。大学生通过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人的交往,学习社会规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2.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己与他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他们又从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与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深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认可,从而提高自信心,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而且,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如果大学生与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精神上也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并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平等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首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特征。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交际能力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交往中要彼此尊重,友好相处,平等待人。
2.诚实守信的原则。言必信,行必果,对朋友不能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否则,被朋友识破而失去朋友的信赖。
3.包容原则。长时间与朋友相处难免产生不愉快的摩擦甚至争吵,理解并宽容朋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襟开阔一些,不要事事时时争强好胜,给朋友留点余地和面子。
4.互补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单方面获得好处的人际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如果只想利用对方,再亲密的朋友也会疏远。只有双方都讲奉献,讲付出,交往中互惠互利,交往才能持续下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途径
1.加强人际交往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1)人际认知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和基础,不论那个部分的认知都非常重要。认知的偏差,会引起交往的不顺。大学生应该掌握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愉快地接受自我和他人的方法,正确判断交往目的和意义的方法等。(2)人际情绪控制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的情绪,顺利地进行交往。大学生应该掌握正确判断自我和他人情绪状态的方法,恰当表达自我情绪的方法,有效控制自我情绪的方法以及有效影响他人情绪的方法等。(3)人际沟通是指加强交往双方的了解,有效地化解冲突。大学生人际沟通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真诚、共识、赞赏等。
二是人际交往礼仪知识。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大学生学习的礼仪知识应包括:(1)礼仪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礼仪的概念、特征、原则、种类、作用等;(2)礼仪的具体规范,主要有饮食起居、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等个人礼仪规范,往来问候、通信联络、长幼称谓等家庭礼仪规范,师生同学、课堂课余、入学离校、文体活动等学校礼仪规范,以及购物、进餐、住宿、娱乐、出行等公共场所礼仪规范。
2.通过指导咨询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指导咨询可以采取团体和个体两种方式。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现在很多高校都积极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学们对此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个别咨询是指咨询者与求询者一对一的咨询活动,是大学心理咨询最常用的形式。
3.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
大学生中的社团组织种类很多,为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增长才干提供了场所和机会,特别有帮助大学生提供了场所和机会,特别有帮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今后步人社会奠定了基础。要真正使社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所帮助,对于社团活动的指导,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注意团体目标的设定,将目标与成员的利益相联系,成员就会把实现目标看成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主要途径;(2)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社团群体氛围;(3)发挥社团核心人物的积极作用,信任他们,多给机会,充分锻炼和挖掘他们潜在的人际交往能力,带领成员主动与学校的正式群体及其他社团密切关系,共同开展活动,繁荣校园文化。
总之,大学生只要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掌握交往的技巧,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
参考文献
为了提高客运办主任、服务岗位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总站业务,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总公司站务部于11月26日与12月3日开展了两期为期三天的培训班,本人有幸参加,通过学习,令本人获益良多。
这次参加了这个培训班的课程,使我有机会能聆听同行业资深专家的讲座,面对面的和专老师进行交流,接受指导,在培训过程中所讲的职业道德和客规、服务礼仪等课程,当中所陈述的内容,使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个窗口行业,我们每天要面对无数来来往往的旅客,我们不仅要具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如宽敞豪华的候车环境,整洁的站场,舒适的车型,更要拥有优质良好的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要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人的礼仪开始的。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去赞美、发现别人的优点,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来塑造车站良好的品牌形象,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旅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要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我将按照李老师所讲的服务礼仪的要求,努力规范自己的服务行为,做到标准化,正规化,在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服务的价值,展示良好个人修养。
在“如何当好班组长”这个课程中,我还学会了作为一个领导,不单要有与下属打成一片,还要相当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学习了理论的知识,我们还到了兄弟站:阳江站和江门站学习,向他们取经,学习他们的管理、服务知识,取长补短,应用到我们本站的建设中去,为创建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站场而努力。
客运办服务礼仪培训心得二
在领导的安排下,我们第一次接受了礼仪方面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三天来的培训,为我们掌握服务礼仪规范,塑造良好的
银行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我们深切的懂得了礼仪在我们日常工作、服务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也让我了解到一个人的举止不但能够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服务是每个行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服务礼仪是指服务人员与顾客接触或提供服务时的交往艺术。单从这个概念看来,这是一件挺容易做好的事情,然而真的从实际中运用起来就相当有难度。 应该说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次培训感触颇深,使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
我想这次培训礼仪目的:让自己变成受别人欢迎的人-----外国人把商务礼仪叫做“商务外交”。记得曾经在大学里礼仪老师常说对我们说三句话,第一句:“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要适应别人,而不是试图改变别人。在非原则性的事上不要随便对人说“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强加于人。好心过度有的时候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勇敢的面对生活,智慧的生活,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才会存在。不要试图去改变一切你看不惯的东西,因为不管你怎么努力,它依然存在,因为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艺术的生活,交往艺术:待人接物之道。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表达尊重友善之意而共同遵守的言行规范。做为金融市场营销服务行业的普通工作者,要想真正做到优质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为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商品,而是要顾客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从而增加客户对我们的依靠和“忠诚”。
在培训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在服务中面对同样的顾客,有礼有节的服务沟通和盲目的商品买卖,所产生的服务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作为服务行业的工作者,行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白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因为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不同,压力不同,在工作生活中容易养成一些小的负面习惯,被自己忽视。如果在工作中我们严格使用礼貌规范用语、保持微笑,用平和、耐心的态度和顾客交流、倾听,了解客户需求,确保客户满意度,尊重用户的意见、建议,注意工作细节,那么用户的满意度会大幅度提升,用户对我们的依靠和“忠诚”也会大幅度提升。同时刘老师告诉我们,在服务工作中如果掌握了自己的情绪,就等于掌握了一半的成功。这就告诉我们首先不能把工作外的负面情绪带入工作中,同时在工作中如遇见不遵守秩序和违反安全规定的顾客或顾客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投诉时,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改变不良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耐心、虚心、态度平和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减少和顾客之间产生摩擦。
其次,在此次培训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与人沟通、相处的技巧和方法,比如怎样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推门礼仪、电梯礼仪、方位礼仪、谈话礼仪、电话礼仪等很多我们平时经常接触,但并不在意的细节,还有在和客人就餐或召开会议时怎样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为客人安排主、次、座位等。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时刻保持适合自己的职业特点、场合的着装和讲究的妆容,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人与人的接触过程中第一印象里,外表就占了55%的比例,所以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着装和妆容。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内在素质,也塑造了我们的外在形象。
通过此次礼仪培训,使我深受鼓舞,受到很大的启发。如何得体行事,如何运用好所学礼仪,目前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我会以这次礼仪培训所讲的内容为起点,通过消化和吸收来掌握这些知识,把我所看到的,听到的,全部运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去,为我们信用社增添鲜艳的光彩,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客运办服务礼仪培训心得三: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讲文明、重礼仪,懂谦让,会感恩”的习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讲文明讲礼仪的行列中,我园一直以来都在开展着“文明礼仪”的课程活动。通过了活动的开展和平日里的培训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了文明礼仪的真谛,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什么是文明礼仪?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礼仪?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小到家庭、企事业单位、社区,大到城市、国家),更能够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
二、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再来看看孩子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三、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孩子们的一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送给孩子们一生最好的礼物。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老师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什么方法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平日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在幼儿的平日活动中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为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如:在幼儿来园环节。每周由幼儿和教师共同评选出两名礼仪小标兵,选出的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7:30~8:00轮流带上绶带接待全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的文明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手势不仅为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幼儿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早餐环节。值日生每天按照年龄段不同,两个人或四个人为小朋友拿碗、筷、擦桌子、叠毛巾等等。同时,结合一日生活环节礼仪活动,各班每周五开展评选活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懂礼貌,争做“礼仪小标兵”的良好局面。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幼儿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掘,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了幼儿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利用节日为契机,对幼儿进行专题教育。如:每年三・八节让幼儿为母亲做一件事(做手工、绘画、洗脚等)让母亲开心;六・一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九月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并制作贺卡等等。
二、习惯养成,关键在积极主动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将每种习惯的内容细化为每个年龄段的目标,老师要将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每个阶段对目标的侧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目标包含四个方面的因素,“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习惯”。“认识”是指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情感与态度”是指愿意按要求做、乐意做,“能力与技能”是指会做、能做,“习惯”是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做。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系统教学、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家长工作、环境创设五种途径,遵循“将每种好的行为先让幼儿认识,再产生情感、端正态度,然后通过培养其能力和技能,最后变成幼儿的自觉自愿的行动――即形成好的习惯”的原则,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真正使幼儿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1.寓教于乐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诚信、礼貌、爱心、乐观、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等。
我们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最重要的游戏活动――大带小活动。通过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开展不同类型的游戏内容,在游戏中重点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中以生活角色游戏扮演,将生活带入游戏,游戏中培养生活习惯。礼貌待客,是交往的重点,如何有礼貌地招待客人,客人进来应该怎么说?“您好”“请进”“请坐”“请稍等”“欢迎下次再来”。如何有礼貌地去同伴家里做客,做客时不能随便拿家里的东西,要敲门进来,临走时要记得和客人说一说,也可以欢迎他到你家里做客……
2.鼓励表扬
幼儿的思想很简单、很直接,对于很多事情是出于直接反应,还不是很清楚是正确或者是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家长正确地指导。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成人不能一味的责怪,应该讲道理,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如果直接地批评或者责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只会造成逆反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如果能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到正确的做法,也能激励他们。因此,积极地鼓励和表扬也是调动孩子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和方法。
三、习惯养成,贵在持之以恒
1.持之以恒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需要老师坚持不断地指导和培养。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同伴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时,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玩具等。教师要经常示范,不厌其烦地教。同时,通过借助教具练习、口头表扬、奖励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其掌握,形成良好习惯为止,毕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孩子和老师一起坚持进行,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能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