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经济养殖

农村经济养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经济养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经济养殖

篇1

中图分类号:F326.3;F32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2

前言

保山市隆阳区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养殖业的发展力度,并加大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以此来加强对隆阳区养殖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动该区域养殖业的规模化建设工作。所谓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人们所了解的农村合作社,该种组织能够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来将隆阳区的零散养殖农户归拢到大规模的养殖区域当中,从而使粗放的养殖模式转化为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改善农村的养殖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使农村的养殖业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

农村合作社的存在使隆阳区的养殖行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呈现出规模化的趋势。隆阳区的农户都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其在饲养生猪以及牛羊禽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停留在零散的养殖现状当中,因此无法使隆阳区内的养殖业快速提升,养殖户所获得的利益也比较少,无法从其他的地方获取更多的技术知识。该种单打独斗的小规模的养殖方式,使隆阳区养殖方面的资源支持造成了浪费,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1]。农村合作社的出现将隆阳区养殖户的资源都归拢起来,其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促使很多养殖户们能够集合在一起来讨论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农村合作社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挖掘了养殖户的养殖经验,能够实现养殖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养殖规模的扩大促使隆阳区的养殖户能够经受住养殖行业所存在的市场风险,不再担心牲畜价格的波动。在农村合作社比较专业化的管理下,养殖户能够共同承担养殖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实现养殖规模产业化。隆阳区的养殖业将向着科学化的模式前进,将零散的养殖户变成专业形式且具有规模的连片饲养,使养殖业成为隆阳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柱之一。在农村合作社的规范下,隆阳区的牲畜养殖产业将降低畜禽的发病率,成功的缓解畜禽养殖的卫生条件,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隆阳区的富农目标。农村合作社的用途是帮助养殖户来监控对牲畜疫病的防疫工作,并且落实监控和防疫并举的措施,从而对畜禽所食用的饲料以及兽药等做好管理工作,促使养殖户科学、合理的进行畜禽喂养,保障该区畜禽养殖的安全、生态。农村合作社还能为养殖户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以此来避免养殖户花费高价租用养殖地及规避养殖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在隆阳区,畜禽养殖产业一直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在农村合作社的建设方面,虽然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的意见》,但因区级财政比较困难对其扶持力度还不够大,以至于在建设养殖合作社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养殖合作社的建设不仅仅需要该区养殖户的支持,还需要拥有一定的配套设施,以及养殖户的努力[2]。除此之外,农村合作社在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责任。隆阳区的牲畜防疫工作还比较严峻。该区内的养殖户主要是以分散饲养的形式来发展畜牧业,其养殖方式促使其无法对畜禽进行严格的管理;加之养殖户的文化水平大多较低,科学养殖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对于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没有具体的概念,导致合作社在管理上有较大的阻力。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养殖业中的发展目标

隆阳区政府已经为养殖业的发展建立了目标,期望能够通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促使整个区域内的畜牧业的产值增加到40亿元,并且使畜牧业的产值持续增加。在农村合作社的管理下,隆阳区的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将得以提高,其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总量预期在2020年达到17.8万吨,其中的肉产量也将稳步排在全市的第一位[3]。隆区的养殖业也将走向更为标准化的饲养模式当中,使生猪及牛羊等的规模达到合理的比重,并且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专业化的养殖技术引导下,使肉类产量持续增加。养殖户们将扩大养殖规模,使养殖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企业对肉类进行深加工处理,实现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未来的时间里,经过农村合作社的领导和组织,隆阳区的畜牧业将做好防疫工作,因疫病而损失的牲畜将大幅度减少,其养殖业的产品也更加安全。

四、结论

当前状态下,保山市隆阳区应“十三五”的发展需求,在内部展开了养殖业的建设工作,需要将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转化为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从而使养殖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其内部必然需要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将对隆阳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畜牧业的养殖工作提供安全保障,能够带领养殖户集中规避养殖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风险。总而言之,隆阳区的畜牧业养殖将在农村合作社的带领下更加快速的步入正轨,为隆阳区实现富农惠农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地区环境压力逐渐增大,不可避免的污染了周围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畜牧养殖人员大多缺乏环保意识,加之政府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污染日益严重,畜牧养殖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治理畜牧养殖业带来的污染。

一、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水污染

在畜禽排出的粪尿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氮、磷等,一般情况下,养殖人员不会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经过雨水和人工冲刷作用,畜禽粪尿会流入周围河流、池塘、湖泊等水域以及渗入到地下水中。其中大量有机物的存在让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促进水生生物快速生长蔓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当溶氧被耗尽时,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水会发臭发黑,同时病原微生物以水为传播媒介,导致疾病大肆扩散,严重影响了人畜饮水和健康。

2.土壤污染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污进入土壤时,微生物会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其中一部分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一部分用于改良或净化土壤。一旦进入的粪污超过土壤自身的净化范围,就会造成有机物的不完全降解或厌氧发酵,从而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的恶臭物质,最终导致土壤成分发生变化,改变性状,使土壤失去原有的功能。此外,随粪污进入土壤的微生物、铜、铁等大量物质,会引起土壤相应物质比例失调,造成土壤自身结构的改变或破坏,同时对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和动物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3.大气污染

一方面是养殖场排出的粉尘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会经空气传播扩散到周围环境中,使污染范围扩大,危害性增强,进而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畜禽不能完全消化饲料时,尤其是蛋白质类饲料,剩余的养分会经粪便排出体外,经国一系列发酵作用,产生氨、硫化氢、甲胺等带有恶臭味的有毒气体,致使大量蚊蝇滋生,污染了空气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质量。

二、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1.畜牧养殖业规模壮大,地点选择不当

近年来的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规模较大,而且比较集中,在管理方式上也趋向于机械化、专业化,畜禽粪便转向液态,造成污水大量增加,另外由于对畜产品需求量增大,为方便运输,养殖地点一般选择市郊,加上种植业的减少,导致畜禽粪尿不能及时用于农田,日积月累,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2.滥用化肥

相对粪尿等有机肥,化肥价格较低,加上缺乏相应的粪尿处理设备,导致粪尿使用日益减少,造成积压,而化肥的过度使用严重污染了土壤,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平衡。

3.家禽业的不当养殖和管理

家禽感染病原体的几率较大,而且病症复杂异变,加上小规模养殖户较分散,多分布民宅附近,粪污乱排乱放,对畜禽的正常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有在水禽饲养方面依然沿用落后的倚塘方式,因此含有药物和病原体的粪便直接进入鱼塘,大大威胁着水产养殖的质量,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4.奶牛产业和养猪场废弃物、污水和粪尿的大量堆积

奶牛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污、饲料残渣、垫料等废弃物,另外在大规模的现代养猪场中,不断的产生、积累污水和粪尿,这已成为很多城市郊区的主要污染源。

三、防治畜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动物排泄的处理问题等作出明确规定,使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向畜禽养殖者普及《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畜牧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严重危害,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依法办事。

2.科学生产、使用饲料,提高其利用率

饲料生产厂家应经济、环保两手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添加剂,生产合格的饲料。畜禽养殖户要以科学的方法配制饲料,在保证畜禽基本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蛋白质的使用量,同时添加适量的矿物质、酶制剂等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科学、合理的选择养殖地址

在选择养殖基地时,应在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下,合理布局,选择利于生产、管理的地点。如养殖场周围要有大量的田地、苗圃、果园等,以充分利用畜禽粪尿,减少环境污染,在水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地址应远离城镇、风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4.建立生态畜牧业

篇3

一、农村妇女的基本现状

这次农村妇女基本素质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整体素质较前几年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发生新变化。

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深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与落实,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完善,自身素质对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起决定作用,这一现象和理念越来越被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和重视,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前农村妇女的新时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大部分农村妇女树立了以经济收入奠定家庭地位、证实自身价值的新观念,参与经济建设的愿望空前强烈。调查的100名妇女中,32名妇女愿依靠土地资源从事种植、养殖业,7名妇女愿进城务工经商,43名妇女愿在农闲时节开辟第二条收入渠道。与经济观念变化同步,农村妇女参与改革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参政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积极关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和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经常性看新闻节目的妇女占20%,能说出几件国家大事的青壮年妇女占所调查人数的33%,认为国家兴衰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妇女占98%。农村妇女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

(二)生活方式体现时代新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妇女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她们已不满足物质上的富有,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精神需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少生优生成为农村妇女的共识,仅××镇龙王庙村就有4名妇女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办了独生子女证。科学教育子女,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村家庭所认识,78%的农村妇女愿不惜投入培养子女成才。农村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比前几年普遍有所提高,67%的妇女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她们比较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费税改革、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农村妇女逐渐向追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逐步抛弃了一些旧的生活习惯。近几年,各级妇女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舆论引导下,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有新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要求由过去单纯的体力付出转向思想观念、科技信息、身体素质的综合运用,为妇女参与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条件。各级妇女组织配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积极举办各类新技术培训班,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协作组织,培养各个领域的带头人。农村妇女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几年来全县已有十万名妇女参加了十项新技术培训,213名妇女取得绿色证书,1802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98%的妇女劳动力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被调查的100户家庭中,妇女的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半的达63、5%。全县还涌现出很多大胆闯市场,带领妇女发家致富的女能人。汀流河镇的李述静靠收购牛奶走上了致富路,创办了机械化挤奶中心,带动周边村妇女通过奶牛养殖脱贫致富,05年被唐山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镇的甜瓜种植女能人李维莹,勇于探索新路子,大胆引进甜瓜新品种,并积极组织全村妇女种植甜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被评为唐山市双学双比女能人。海水养殖女能人陈杰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并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唐山市政协委员。

二、农村妇女素质存在的问题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思想解放程度与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

受旧的“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妇女仍具有依附思想,生活范围局限于家庭之内,满足于温饱的生活,不敢到外面闯闯。有的妇女对周围一部分勇敢尝试并取得成功的女能人非常羡慕,却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从自身素质方面找差距,而是过多地强调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外在因素的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呈地域性分布,一些经济强村、产业特色村,妇女的思想在经济拉动、能人带动、舆论推动下得到解放;一些以粮食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妇女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在农闲时节,尤其是冬季多是聚在一起做针线活、扯闲话,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

(二)道德观念与全民道德建设要求不适应。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伦理观念出现逐渐退化的趋势。部分妇女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只看到个人利益,不顾全大局;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利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些妇女崇尚金钱至上,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方面,利重于情,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在部分少数农民的意识中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现象,这些都在不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三)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担负的责任不适应。

近几年,随着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妇女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的经济形势。但部分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方式和高科技营销手段的需要。据调查,农村妇女的学历低,妇女劳动力中,初中以上学历的仅占78%。受文化水平制约,妇女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学到2—3门实用技术的妇女,仅限于机械地运用,而不能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大部分妇女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受文化水平和教育经验的制约,大部分农村母亲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力不从心。

三、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农村妇女素质的新突破

如何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着力点,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及长效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拓思路、寻求新径,即明确一个标准、抓好两大重点、寻求三个突破。

(一)明确新型女农民的标准

新型女农民的标准是“思想观念新、文明诚信好、致富技能高、经营能力强”。要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增加观念新、讲文明、重参与。

(二)抓好基地建设和妇女培训两大工作重点

1、整合资源,抓好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农家女+基地+市场的生态农业格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进一步作为推动“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阳关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借助各种条件,再发展一批。四是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女经纪人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

2、围绕妇女需要,切实抓好培训。

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女农民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做到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五是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女农民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做到培训形式与妇女实际情况结合。一是重心下移、服务妇女。把培训地点设在乡村,以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二把课堂讲授与田头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三是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变“要妇女学”为“妇女要学”,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是做到培训目的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我们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开拓思路寻求三个突破

1、实现培训与发证同步进行的突破。

县妇联在开展妇女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农业、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按照部门要求开展规范培训,使妇女培训后能够达到相关技能标准,拿到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证书,增强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也增强妇联培训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职能部门定点培训基地,不断增强妇联培训的综合实力。

2、实现培训与支农、惠农政策靠拢的突破。

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实施了各类农民教育的项目、工程和计划,妇联组织要积极了解政策内容,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促进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结合劳动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积极对接,加强联络,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3、实现培训与城市资源对接的突破。

农村各类资源不足,我们要采取“内引外培”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城市资源的对接。在内引方面,要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开展妇女的教育培训,同时,有重点的组织妇女参加外出培训,如:科技项目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带动更多的妇女提高技能和收入。

四、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的新举措

(一)抓好组织建设,完善村级妇联组织

目前,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基本完成,有大部分女干部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此,我们在王滩镇八家子村召开了村妇代会主任直选现场观摩会,并以此为契机,将妇代会直选工作在各村全面推开。五月中旬开始,各试点村将陆续进行妇代会直选工作,拟在五月底前全部完成。通过直选公平竞争,使一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德高望重的女领导干部脱颖而出,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本村妇女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女带头人。

(二)加强各项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妇联组织要加强培育新型女农民工作的重视,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到村、目标到人。其次,要建立培育新型女农民的激励机制,建议争取一部分专门用于培育新型女农民的专项经费,用于乡、村的妇女培训基地建设和奖励。

篇4

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43-01

目前,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农村肉鸡养殖成为一个较为现实的短、平、快的脱贫项目,农村散户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环境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肉鸡的生存环境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通过人为控制肉鸡生存环境,尽可能满足肉鸡饲养的最适需要,充分发挥肉鸡的生产潜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频率,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1 肉鸡饲养的环境因素

肉鸡饲养的环境因素一般指体外的环境因素,大体分为3个方面:一是理化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灰尘、气味、噪音、颜色、光热辐射等;二是生物环境,包括细菌、病毒、霉形体、内外寄生虫等;三是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水、密度、垫料、运动场卫生、鸡舍周围绿化等。

2 鸡舍内环境控制

2.1 温度控制

测量温度时,温度计要放在与鸡背高相平,距离煤炉或其他热源点半径1.5 m,温度计放置位置和高度不正确将直接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导致农户管理时作出错误的判断。

鸡舍内温度是否合适,除了看温度计外,也可以通过观察鸡群整体情况来判断。①温度合适:鸡群均匀分布,活泼好动,食欲良好,饮水适度,正常时夏季的饮水量是吃料量的2.5倍,羽毛光亮,睡觉时头颈伸直,安静,呼吸平稳,无怪叫声。②温度偏高:鸡群靠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喝水增加,鸡只出现干脚,脱水死亡。③温度偏低:鸡群打堆,紧靠热源,发生寒颤,有“吱吱”叫声,饮水量下降,不爱活动[1-2]。

施温时,要坚持“看鸡施温,日低夜高,保持稳定”的原则,冬春季养鸡无脱温期。育雏初期的温度宜高一些,以后随鸡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弱雏的育雏温度应比强雏高一些;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的要高一些;夜间比白天高一些,阴雨刮风天比晴天要高一些;做疫苗、断喙、转群时的温度比平时要高一些,病雏比健雏的温度要高一些,冬季比夏季育雏的温度要高一些。

2.2 湿度控制

湿度是指鸡舍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10日龄的雏鸡,鸡舍的湿度宜保持在75%左右,10日龄以后保持在65%左右,湿度过高、过低都对鸡只生长不利。

鸡舍内的保温薄膜上有水汽(严重的像下雨),由于冬春季节温度较低,养户不舍得烧煤保温,通过密闭鸡舍闷温,易导致鸡舍湿度过高;此外,鸡舍内垫料潮湿也是引起湿度过高的原因之一。气候干燥季节,本身空气中的湿度偏低,空气中灰尘增加,致使鸡舍内湿度偏低。改善湿度的办法:湿度过高可以烧旺煤炉,达到鸡群需要的温度,打开薄膜通风换气,并更换潮湿垫料;湿度过低,灰尘过大,可加强喷雾消毒,除去空气中的灰尘[3]。

2.3 通风控制

判断通风适宜的标准:以人进入鸡舍后感觉不闷,感觉不到刺眼、鼻为宜。通风应遵循“适宜温度下的最大通风量” 的原则,采用间隙通风、即开即关的方法,按照“先上面后下面,先里面后外面”“早晚适当通风,中午加强通风”的顺序通风。

保温和通风往往会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确保保温的同时应加强通风,也就是说宁可多添加热源,也要进行通风换气。在通风换气时,切记要防止冷风直吹鸡体。

2.4 密度控制

密度不仅关系到鸡群的饮水、采食和运动,还直接影响全群肉鸡的均匀度和次品率,而且关系到鸡舍内气体交换、地面污染程度,易诱发各类疾病,如IBD、CRD、球虫病等。

密度控制要按鸡群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让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生长。正常的饲养至中期时,鸡群的密度为10~15只/m2,晚上要观察鸡只是否都有足够的空间;分小栏(分群饲养)时,养殖密度以每群1 000只为宜。几种需要鸡群小范围集中的密度控制:3~12日龄免疫拦鸡每次100只左右;切嘴、22~40日龄免疫拦鸡时每次80只为宜;40日龄以上免疫拦鸡时每次60只为宜。

3 饲养环境管理

3.1 饲料保管与使用

3.1.1 饲料的选择与保存。饲料是确保鸡群健康成长的营养来源,关系到养殖全过程,优质安全的饲料才能保障鸡群发挥优质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成绩。饲料品牌选择时,要选择影响力好的大品牌,并对鸡群相应的品种、相应的日龄使用对应的饲料品种,确保鸡群在不同阶段摄入足量的平衡营养,如土鸡品种1~30日龄使用小(雏)鸡料,31~60日龄用中鸡料,61日龄至出栏销售使用大鸡料。

养户贮存的饲料量以存放时间≤10 d为宜,时间过长饲料宜发霉变质。饲料应架空堆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保存,离地15 cm,不能靠墙。

3.1.2 喂料的次数。尽量做到少喂勤添,绝对不能控料,第1~5天每天喂6次,第6~15天每天喂4次,15 d后每天2次,每天7:00和17:00必须保证料桶里有料,保证饲料品质卫生。

开食盘在进鸡后5 d内使用,每次加料前都要清理上面的鸡粪和其他杂物。在第3天开始逐步加小料桶,并逐渐撤掉开食盘,第6天时吊起小料桶,小料桶边缘高度和中等大小的鸡背高度相平。在第15天开始逐步加大料筒,并逐渐减少小料桶数量,第25天时吊起大料桶,高度与小料桶相同。注意每次加料前清理料桶[4]。

3.1.3 换料方法。第1天小鸡料、中鸡料分别为2/3、1/3;第2天小鸡料、中鸡料分别为1/2、1/2;第3天小鸡料、中鸡料分别为1/3、 2/3;第4天全部用中鸡料[4]。

3.2 水卫生管理

养鸡用水最好用自来水或深井水。进苗后15 d内一般使用塔式饮水器,每次加水时清洁水桶内部,每桶水使用8 h左右。第12天时逐渐减少使用塔式饮水器,逐步改换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每天早上清洗1次,水位至水桶水槽的2/3处,水桶边缘高度和中等大小的鸡背相平[4]。

水塔放在鸡舍内,必须加盖,每10 d清洗1次,喂完药物后须立刻清洗。水线20 d冲洗1次,空栏时彻底消毒清洁[4]。

3.3 垫料卫生管理

夏秋季、冬春季的垫料厚度分别保持在3、5 cm左右。垫料以松软、干爽、不结块为标准,使用前曝晒。及时清理饮水器周围易潮湿发臭的垫料[4]。

3.4 运动场卫生管理

运动场一是要保证平整、无积水,每周消毒不少于2 次;二是保持边上水沟通畅,雨后无积水;三是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其他动物袭击[4]。

3.5 鸡舍周围大环境卫生

一是鸡舍周围不得饲养其他禽类和堆放鸡粪。二是饲养公司肉鸡的养户不得在家中饲养其他禽类,以及不得在市场上购买禽类及其产品。

4 参考文献

[1] 盛春娥.夏季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J].家禽科学,2012(6):23-24.

篇5

        0  引言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行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村官也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致使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无法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融入当地农村生活,不能为农村和村干部接受,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大学生村官基层创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了离职离岗现象,流失严重。据报道,一些地方,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效推进。为真正使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来、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在强化制度与政策创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完善选派机制、日常管理与考核,增强激励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是保障和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1  重视高校培养

        高校不仅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送者,更是大学生“村官”的“娘家”和坚强的后盾,切实地帮助大学生“村官”安心在农村扎根并服务农村,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1.1 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服务基层的理念  高校要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农林类高校,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式,更新就业观念。农林类高校要利用专业优势,对农学、林学、畜牧养殖、城乡规划、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宣传,引导这部分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 

        1.2 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增设与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选修课程,与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和新农村建设相关课程,培养具备各方面素质的大学生村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脱离,高校通过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学生下乡锻炼,多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加深其对农民的了解;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优秀典型事例汇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投身基层建设的热情。

        1.3 高校要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就业后续服务延伸工作  学校要对已经工作的村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跟踪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专业2006年毕业生郭碧玉,毕业后任村官,她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中小型蛋鸡养殖项目,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回学校向专家教授请求技术支持,全力为养殖户服务,仅养鸡一项,为全村农户新增收入120多万元。

  2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由于他们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学习,接受较多的是理论知识,而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工作,为他们开展全方位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很快完成角色转换,这是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1 实行导师帮带制  所谓“导师帮带制”,就是以村支书以第一帮带负责人,同时选配几个阅历广、作风实、口碑好的村委、老党员、村民代表担当“师傅”,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乡镇服务站抽出人手每周一次指导他们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惠农政策,各村村支书辅导他们处理农村实际工作问题。同时,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镇相关科室还派出专业对口的负责人,在开展重要工作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时,都把“徒弟”打在身边。

        2.2 递进培养转变角色  为使新任职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可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履岗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村官履岗能力,使他们由一名“大学生”向“合格型”村官转变。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教授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在线培训等形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理论知识、实用技能、扶持政策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使“合格型”村官向“创业型”村官转变。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压担子”锻炼,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重点培养推荐1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居)正职干部后备人选,将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村书记、主任岗位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创业型”村官向“双强型”村官转变。

        2.3 拓宽培训渠道  可依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团校等,大力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培训。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介绍体会、乡村干部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教育、科技、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专项培训。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工作需要,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

篇6

    解决中国农民养老问题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推行,使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同时,家庭也发挥着养老保障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大大削弱。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民政部1987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多年来,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学术界主要有以下研究:在采取和实施战略步骤方面,童兆颖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应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做好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第二步是构建以国家责任为主体的政策性保险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影响方面,孙文基等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王舟、方锐帆提出了在区域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采取区域类聚的逐步推进模式。在统筹城乡制度方面,刘玲玲、赵传芳等认为在中国基本养老制度建设中,面对城市与农村分割,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分立,形成多种退休制度并存的碎片化状况,应建立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适度差异的情况下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并保持衔接,最终实现一体化。在构建的责任问题上,陆解芬认为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不到位,财政支持不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以上研究一般都是宏观的战略步骤上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责任、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笼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方面,而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微观责任主体—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则缺乏研究考察。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新角度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作用,为建立稳固长久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找到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先总结我国20多年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失败教训是忽视农民组织化,在农村经济组织不发达、农民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下,即便政府花大力气推动也很难建立持久的大面积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结合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成功的地区的经验,来研究农村经济组织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人支撑难以稳固长久,只有政府、个人和农村经济组织三个微观责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发挥基础作用才能支撑起稳固长久的覆盖面宽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几个相关概念

    农民组织化是指农民自愿参加某一个农民经济组织,这种农民经济组织一般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人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民加人这些组织的人数多少及合作的紧密程度。农民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是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二是退社自由;三是专业性强;四是民办、民营、民受益;五是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

    农民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一)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形式,可以认为是农民联合自助组织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人社,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由此形成劳动者约定的共营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农民入股需交纳一定股金,合作社除按股付息外,主要按购销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专业合作社也是企业,有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

      (二)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本质特点是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与一般专业合作社不同的是,资本在股份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组织一般也是实体性和紧密型的,全国各地都有,尤其在东部较多,近年发展较快。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多采取这种形式。

    (三)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包括农业服务协会和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综合性系列化服务。专业协会主要是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着重为会员提供技术和运销服务,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组织,其前途是向具有实体的合作社方向发展。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人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人会农民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

二、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深刻教训:忽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作用

    1991年6月,民政部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订并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到2000年末,我国约有6172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2001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人停顿不前的困境(参见表1),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是:(1)业务处于停滞状态,难以扩大;(2)参保比例微乎其微;(3)领保待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小。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从2007年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95%以上的家庭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分散的自然经济最适合家庭保障,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

    在这种分散的家庭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很困难。由于养老保险的长期性,即便是政府花大力气推行,勉强有一些成效,一旦政府负担吃力,或有所放松,就会马上倒退回去,很难持久。

三、苏州市的经验: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发挥其基础作用

    江苏苏州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苏州市为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从2001年开始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合作”组织近年来发展很快,到2007年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已达到2089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1032家,涉及集体经营性净资产87. 1亿元;土地股份合作社258家,人股土地面积13. 9万亩;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7家,股金总额达2. 55亿元;富民合作社286家,社员股金总额13. 08亿元。全市加入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户100. 3万户,其中拥有股份的农户74. 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户的广覆盖为苏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苏州市在江苏率先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见表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决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状况,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规模和保障水平。

四、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发达的国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

   (一)日本的农民组织化与其社会养老保险

    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合作组织法(农协法)。在这个法规的引导下,日本农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各种“共济”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日本的“共济”,实际上是一种互助互济事业,它以农民的相互扶助为指导思想,由一定社区的农民组合成基层共济组织,来共同承担基金筹集的责任。在内部成员年迈、疾病、死亡或遇到灾害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共济”事业与商业保险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实现国家社会政策为宗旨,个人负担不是直接根据将来给付的需要,缴费与给付之间不是直接对等关系,共济单位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

    1948年,“北海道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开始兴办农协共济事业,后来各地也相继举办此项事业。1951年,日本“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宣告成立,标志着日本农村民办官助社会养老保险网络的形成。

    共济组织在管理上实行的是统一筹划、分级负责的制度。社区基层农协共济组织是最基本的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承保、保管契约,然后以全额分保的形式向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投保。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在接受基层单位的分保以后,将其中一定比例数额向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进行再分保。日本的共济事业普及率相当高,养老保障把全部农民都包括进去了。 

    (二)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通过“农业社会互助金”的形式来实现的

    法国农村已经脱离了自然经济状态,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发达,雇佣被雇用普遍,农民组织化程度高。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保险对象和发放标准,也分为领薪农业人员和非领薪农业人员两部分。领薪人员包括农业有限公司的经理、雇工和农校的学生、领薪的总经理以及这些成员的家属。非领薪人员包括农业雇主、农业经营者、农业企业主等。

    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管理机构为全国性的“农业社会互助金管理处”。参加保险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10%,囊括了所有农村人口。

    国外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很多方面的经验,诸如宽泛的覆盖面、保险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等,但是,最稳固的基础是依赖于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高、工业化程度高,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五、农村经济组织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分析

    (一)工业化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前提

    在工业化以前,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来解决,不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剧增,农村的农业生产高度组织化,农民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为保障农民(或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障所设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二)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越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越强烈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它既能有效地解决分散农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问题,又有利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甚至形成产业集群。这必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例如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基本生活保障风险等。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或灾难比以前白然经济状态下更多更大,这些风险依靠经济组织更易防范化解或得到补偿。

    农民经济组织不论是在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方面,还是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方面,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广使社会养老保险更便于经营管理

    分散的农民所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般是一个县的一小部分,这与保险精算的大数法则的数量要求存在差距。此外,当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太小时,不变成本(包括机构设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装备等)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分摊,边际成本在较小的数值上移动,小规模不经济性在此时就非常明显。

    组织化较强的农民更容易组织参与,参与的人数众多,各类人员普遍参加,不容易出现逆选择,实际发生的各种风险指标、人口指标与保险精算要求更趋近一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六、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有个人、政府、农村经济组织(乡镇村集体组织、各种经济组织),其中农民组织不可或缺,发挥最基础的作用。

篇7

一、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原因

1、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猪、养鸡鸭、养羊等种类上,尤其以规模化养猪和零散养鸡鸭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现阶段农村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

(1)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以往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水质污染

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污水对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有些已对集中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3)大气污染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相当部分养殖场周围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粪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

有些养殖场(户)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分布散乱,并且大部分未办理有关手续,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较大流域中,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的安全。

(2)污染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无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在消毒、粪便管理等方面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对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粪便资源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二、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畜牧部门的标准化建设资金,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实行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大力推进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充分利用农业部门沼气工程扶持资金,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发挥农村沼气工程在处理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和农业源减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每年支持30~40家企业建设污染治理工程,每年还从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15~20家企业建设具有防雨、防渗功能的规范化储粪场。

2、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着力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坚持新、老企业环境管理并重,在强化现有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的同时,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着力提升新建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一是提高畜禽养殖项目准入门槛。二是严格核实辖区内畜禽总量。三是积极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专业化有机肥生产项目。

3、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着力提升畜禽养殖治污工程的减排效益和环境效益。市、县两级环保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坚持每半年对辖区内规模化养殖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畜禽养殖企业减排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畜禽养殖企业未批先建、擅自闲置治污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题,应做到“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

4、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细则》中畜禽养殖减排核查核算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焦作市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档案资料清单》,明确了畜禽养殖减排项目档案资料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结合畜禽养殖企业减排工作实际,区分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种不同的养殖类别,区分不同的减排模式,包括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后农业利用,粪便做沼气、粪便在本厂内做有机肥、粪便送专业有机肥厂处理等,精心制作畜禽养殖减排档案资料模板,供各畜禽养殖企业在准备减排档案资料时参考。

5、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其中距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和村民居住区均不得少于500米。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场地的选择必须远离公路主干线、远离居民居住区(村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环境敏感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把治理畜禽污染的决心、原则、方式和法律法规向养殖户进行宣传、解读;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总结经验,加快沼气池、沼液池和干粪池的建设,组建和完善抽施粪服务队,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台账和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对农村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情况加强管理控制和规范化治理,除引导养殖户要坚持道德自律、遵守《环保法》,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性治理。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9日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成为必然,我国自从1986年开始对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涌现出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试点,例如山东省莱芜市200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正在进行着制度的变革,所以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其变革进程更具有现实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基本假设为:制度可以视为公共产品,它由组织或个人提供,其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但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变迁,推动主体是某个人或组织,为从新制度中获取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自发倡导组织的变迁形式,又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政府以命令和法律的强制形式引入的制度变迁,又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从制度需求方面看,首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这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我国目前处于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使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土地资源供给价值逐年降低。另外,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各种风险,集体的保障功能在逐渐减弱。据统计,莱芜市总体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15%。同时,一对夫妇上养4个老人、下养1个孩子的“4-2-1家庭”逐步增多,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日益迫切。

从制度供给方面看,农民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直至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试点工作。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莱芜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进行过一些探索,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民政部门推行“个人储蓄”式农村养老保险;近几年来,部分区、镇、村自发探索实行“补助养老”;还有商业保险机构推行商业养老保险。这些养老形式存在弊端,很难推广。面对这种形势,莱芜市经过调研论证,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立“低点起步,全面覆盖,逐步提高,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方式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现阶段,我国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在利润的诱导下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它具有诱致性变迁的特点。在莱芜市,对参保居民来说,个人交费低、实际保障高。个人交费最多的是65周岁720元,当年就开始领取养老金,最长两年内就能领回本金。8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个人不用交费就能直接领取养老金。对农民来说,加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农民有自发变革制度的需要。

目前,作为诱致性变迁主体的大部分农民意识相对滞后、知识水平不高,即使有少数人预期到这一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但由于农民这一利益集团人数众多,谈判成本过高,绝大多数人依然很难达成共识并采取集团行动,从而实现制度的变迁。所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不能单纯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还需要政府的强制性变迁的引导才能最终实现。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强制性变迁的引导。从政府层次的制度创新来看,其预期的制度创新收益也必须大于预期成本。这里的收益和成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经济收益与成本。农村养老保险变革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保险支出费用和组织成本。从案例看,如果莱芜市政府全部包办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按这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低点起步,每年约需要投入6,000多万元,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莱芜实际只投入1,000多万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是效率高、成本低。如果完全由政府管理运作1.5亿元的养老基金、每年运转经费约需200万元,而采取市场运作,中国人寿莱芜分公司按养老基金总额的1.5%一次性提取管理费,仅相当于政府运作一年的费用,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社会收益与成本。莱芜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后,社会效应明显。首先,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维护了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其次,从实践看,参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社会成本主要是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政府可通过较高的中央集权和较强的公信力来努力降低这些制度成本。

从以上分析来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收益要大于其成本,所以政府有动力完善其制度供给,加快制度变迁的速度。

三、案例启示—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思路

目前,我国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仅在小范围进行试点,并未形成全国性的、稳定而规范的制度。所以,找出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加快其变迁的进程已迫在眉睫。

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三种因素会同时发生作用,但作用大小不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经济因素对制度变革成本影响较大,而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对变革成本的影响较大。根据这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制度变迁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就愈有保障。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础。近年来,莱芜市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了工业带动发展、园区带动发展、村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发展、旅游开发带动发展的五条发展路子,聚集起了80%的企业,为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加快养老保险意识的变迁。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既有约束作用又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既得利益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对制度变迁持反对态度。计划经济阶段,农民阶层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制度庇护被认为理所当然,这种观念意识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障碍。为推广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莱芜市里制定了宣传方案,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人寿保险公司组成专门的宣传队伍,制作《宣传课件》,印发宣传资料,派出专人到各乡镇集市、街道深入宣传发动。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趋势。由于农村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资格缺位,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为主。所以,政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机制,把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制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其次要建立多渠道筹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机制,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莱芜市在2007年建立了政府补贴与个人交费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并在2009年正式执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养老保险也正在经历由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国家从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只要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试点经验总结,适时地制定转移的法律和法规,具备了强制性变迁因素,就能成功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瑞仙.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改革[J].开发研究,2008.2.

篇9

就目前而言,规范农村养老保险金相关的运行机制,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好城乡一体化和保障社会和谐所必须做到的。但是如今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很多土地都用在了其他地方,不光土地减少了,在更多的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了对土地使用权利,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就越来越弱了,因为土地流转而带来的农村劳动力的也随之剧烈流动,渐渐地,农村家庭已经不能以土地来养老了,养老的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养老的问题做出过一些保险方案,但是农村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并不完善,实践起来还是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

(一)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这是历史赋予土地的角色。农民需要依靠土地来作为最基本的生产,所以土地和农民是密切相关的。农民把土地转让出去后,他们的生活就需要依赖土地转入方的实际经营的效益,但是只要有一点风险,农民就会因为没有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而变得“一无所有”。土地实际上就是农民就业基地,农民将土地转出就会面临失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不能像城镇职工一样拥有失业的保险,这一部分的农民比其他人更迫切地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他们只有通过这份保险来为年老排除后顾之忧。土地保障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表现在心理层面上。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需要发挥双重的最用,将之前土地保障所承担的物质与精神保障全部替换掉。

(二)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降低流转的风险。

土地的流转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农民转出土地的风险和转入土地的农民的风险,而这两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土地转入方有良好的经营效益,流转的风险就会相对较低,那么转出土地的这一方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相对风险就会越小。但是土地转入的一方却要接受自然与市场的双重考验,农产品将会面临更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因此这个时候需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保险来降低风险,这个保险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起作用,致使大量的土地流转,农民大量的进入到城市中,这肯定会让全社会陷入更大的风险中,社会的稳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化解家庭养老危机。

土地开始流转了,一旦遇到大的风险,农民们就会在瞬间变得一无所有,因而只能去投靠自己的子女,又退回到了家庭养老的方式。但是如今的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另外农村的家庭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家庭结构变得十分核心化。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农村的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许多农村老人就独自守在了家中,那些传统家庭的养老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土地流转而带来失败风险让农民只能选择投靠自己的子女,这样就让三代的责任都压到了子女的身上,很可能在生活上刚刚有了起色,又要重新陷入困境。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下必须要做的,这不仅为老年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也为老年农民的子女减轻了养老负担,进而让土地流转后可能带来的新家庭问题得到减缓。

二、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作为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取得相应成效。从1999年起,不管是参保农民,还是农村人口,伴随着年展,人口比重在逐渐下滑,现今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致使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大众意识上存在相应误区,其次就是方案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问题。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主要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筹集保险基金。《基本方案》中明确强调:“将个人缴纳作为主要部分,将集体补助视为对其的补助,由国家对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在这种基金筹集方式之下都将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事业产生一定影响,抑制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已实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筹集模式的国家里有129个国家的基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或者是由政府与受保人两者共同承担,这就是社会保障的根本特性。换言之,社会保障是不需要受保人独自承担的。依据《基本方案》实施而言,大部分地区实行集体补助的现象较少,有的甚至不存在集体补助,这就使得国家政策没有落到实处,集体补助难以得到有效实行,加之农村人员的收入水平较低,大众对保险投入所表现的积极性不强,致使保险基金的筹集极为困难。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所谓保值增值,就是对国家财政部门所发行的众多高利率的债券进行大肆购买,并将之全部存进银行,不予投资。在《基本方案》中明确强调,保险基金的有效使用必须要保障国家以及集体的眼前效益以及未来效益。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完善建立系列监管制度。现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主体是政府机构,其投资渠道有两方面,即购买国债以及将国债存进银行涨息。由于年复率的大幅度下滑,加之通货膨胀,将会对国家养老金的保值与增值产生重大影响。从对国债的大肆购买而言,通常情况下,国债利率都会比银行利率高,但是它也不能够抑制通货膨胀大范围的侵蚀,使得保险基金难以保值或增值,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贬值现象。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问题。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中有着很多的问题。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各个地方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基金的管理和运营部门,它不仅是管理者而且还是投资运营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在真正意义上基金管理委员会很难执行好监督的职能;第二,对基金管理部门而言,其内部控制较为薄弱,没有自律性,以至于经常发生养老金违规、违法使用的现象;第三,对农保基金而言,其内部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而且法制监督也不健全,并且缺少科学性的监督手段,完整体系和制度性措施没有形成,还停留在依靠内部监督,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很低,显现的信息也不完整。

三、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确定合理的筹资基数。

现在,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财务活动的计算中,并没有对农民上缴费用的基数给予规定,只是对农民上缴费用的金额作了规定,此外,由于农民的工作很不稳定,因此收入也不稳定,所以很难保持有持续的基金资金。我们可以参考城镇职工的个人财务活动基数,将农民上半年的个人平均收入当成缴费基数,可以按各地的统计数据和对农民的纯收入结合的申报数额给予肯定。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国际性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现状来对做基金的保值增值作出分析,对于突出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关参考性的策略。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主体的选择。

目前经办机构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操控的主体,经办机构让基金保管者和投资运营者反反复复的出现,使得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员就是经办人员,同样也是基金投资运营的商人。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管理人员都缺少运营知识,如果没有很高的风险投资能力,就会导致我国基金的收入不够支出,所以可以根据国外的基金运营经验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实际状况,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交给有运营经验的基金公司运行。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选择。

由于基金有着周期长且规模大的特征,因此若不能对基金的保值增值有一个保证的话,那么养老金的发放也就得不到及时的给付。由于我们国家银行存款的利率和国债的投资的回报率都比较低,所以要完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问题只是单单依靠银行存款收益是不行的,要分散风险,进行组合性投资。

(三)构建相互制衡式养老基金监督体制。

所谓的相互制衡式养老保险基金监督体制就是在基金运营监管体系下,养老保险基金充足性监督权交由社保部门来保管,基金运营的合法性监督权由专业的基金监督委员会来管理,在基金运行的全过程中外部监管机构起着监管的作用,使内外部监管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交叉监管,在基金监管委员会内部组织方面的同时,将组成具有代表社会保险部门、财政部门、雇主、雇员、专家、基金业的委员会,组成拥有普遍利益的代表组织,从而来完成内部制衡机制的构成。在现在我国还是以县市为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单位来运行的,但是省级统筹在再分配功能、规模成本和投资规模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全国又有很好的可操作和现实性,所以在未来将是省级统筹的模式。

结论

在土地流转中,农民可以灵活的运用各种合法形式进行流转,因此对土地资本的周转,农民收入的提高,以至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来说,都是具有很积极的作用的。土地流转之后,大大降低对土地的依附性就是农民最大的收获,从而收获拥有自和选择权的就业,从另外一面来说,失去了原来依赖土地当做最终保障的方法也会成为农民最大的危险,现在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大的环境中生存脆弱,失去土地必然是将农民推向生存的边缘地带,直观土地流转后产生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从中我们看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保值增值以及监管中都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根据这一现状,拟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以此来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更为通畅。

参考文献:

[1]杨皖苏,胡庆玲.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2).

[2]李雪,陈小伍.促进农地流转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探析[J].土地经济,2008,(04).

篇10

1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国际经验

1, 1欧盟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德国为例)

欧盟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德国为代表的成员国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是从农业特点出发制定的。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可以通过出租或者出卖土地获得收人,为自我养老奠定了基础;同时政府实行统购农产品政策,保障农民的收人水平。欧盟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覆盖农业人口并强制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几个特点:农村保障项目相当全面,覆盖面宽,享受均等化保险待遇;农村保障标准高,津贴丰厚,养老保险基金得到财政及公共保险部门支持;农村保障管理好,具有较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

1, 2日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按照公平性原则和多层次原则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它采用的是双层结构年金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一层次是基础养老保险,又称国民年金,这是一项与收人无关的养老保险制度,面向全体国民,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收人保障,具有强制性。第二层次采用基金制,强调自愿原则,政府给予税制上的优惠政策。这是日本政府向不满足于基础保险的较富裕的农户提供的一种保险方式。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灵活和公平,遵循三条规律:一是国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农民和城市居民都具有主体地位,不存在身份和地位上歧视。二是职业化养老保障计划中,农民又被当作特殊群体,政府和企业对其养老保险给予特殊照顾。三是农民以自雇人方式自愿加人养老保障计划中,不盲目将务工农纳人城镇养老保障体系。

1.3中等收入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以韩国为例)

作为中等收人国家,韩国的养老金水平低于日本和欧盟等国平均水平,但是韩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系统,特点有:一是淡化城乡差别,农村居民在基本福利方面享受一样待遇。二是突出本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夫妇优待制度的农村保障体系。三是通过多渠道筹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四是利用国民宗教信仰加强国民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

可以看出各国的农村保障体系不尽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与我国相比,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农民与土地养老保障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的土地私有制,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即使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仍然可以靠出租或出卖土地获得收人,并且他们个人养老收益与其一生收人正相关,为家庭养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在我国,农民主要实行自我经营产销,若遇到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将失去生活保障;年老后,不仅会遇到产销风险,还会遇到道德风险。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涌人城市,维系家庭发展的传统道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变得脆弱。

第二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政策制定相应的农民养老计划,即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政府各个时期的农业政策相关。西方国家政府负责管理大部分农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金通过收人税来平衡预算。而我国的农村养老体系非但不健全,也没有反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

第三农民不仅被平等的当作国民并且被视为特殊保护群体。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各发达国家都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摆在和城市养老保险体制同等地位上,且农民被当作特殊群体受到特殊照顾。而在我国农村养老体系的建立明显落后于城镇,农村保障制度明显不如城镇保障制度,这与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宏观政策目标明显相悖。

2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计量分析

对国际经验以及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农村养老保险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农村居民收人状况,养老保险支出额以及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转移性支付。在我国农村这样一种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保障体系下,农民其自身收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养老保险支出及政府转移支付也是农村养老保险收人的主要来源。基于上面的分析,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其中,CX为农户人均储蓄额,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与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差值,SR代表农村人均年收人,是农村居民每年人均纯收人,YL是农村人均养老保险方面支出额,ZZ为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方面每年人均转移支付额。

笔者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经济调查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本文采用1990-2005年数据(见表一),采用OIS方法对模型估计。

利用上面数据,运用相关软件对整个模型进行估计,相关系数及指标情况如(表二)

指标中,解释变量SR和常数项通过显著性检验,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拟合系数达到0. 941703,调整后的拟合系数也达到0.927129,E值达到64.61474,模型线形关系显著成立,拟合效果也较好。

计量检验说明,模型整体状况较好,部分指标对被解释变量具有很强解释能力,而部分指标解释能力不强,或被弱化。但是,整个模型是显著的。即:

为了更好的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单独对各因素与农户人均储蓄额度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2. 1农村人均年收入与农户人均养老储蓄额

指标SR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检验(t值较大,通过检验)。

可见两者有着高度的增长一致性,具有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农民的收人可以很好的提高其养老储蓄额。

2. 2农村人均养老储蓄额与人均养老保险支出额分析

从整个模型技术指标来看,t值仅仅为一0. 836901。说明它对被解释变量解释能力相当有限。但是,单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两者单独分析的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各项指标中,yl的t值也达到8.032724,两者总体增长趋势上具有一致性,说明养老保险支出金额对农村人均储蓄额有一定影响。 转贴于 2. 3农户每年人均储蓄额与农民每年获得的转移支付额关系:

分析与前面人均养老保险支出金额相类似,不同的是,人均储蓄额度和获得转移支付额度是完全的正相关关系:

据上面单个变量的分析,不难看出农民自身收入的提高是改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状况的根本性措施。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和国家对农村养老基金转移支付虽然对改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状况有着正相关关系,但在整个养老保险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解释力不足,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这两个方面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的建议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土地保障的养老体制。可是这种保障体制有很大的缺陷,单纯靠家庭养老保障,容易受到来自道德规范上的冲击;而土地保障依靠农民收人的提高,然而我国农民收人平均还很低。通过上面对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几个主要因素的计量分析,笔者对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养老基金的转移支付,加速家庭养老向社会保障体制转变。现阶段我国确实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提供高水平的养老保险水平,但是我们可以提供基本的养老金,覆盖到农村大部分地区,资金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通过个人所得税等方式预算平衡,解决农民养老的基本问题;对于有进一步需要的养老需求,可以向日本学习,建立以农民自愿为主的第二层社会保障,这部分费用由农民自愿交付,他们所受的保障水平与其所缴纳的费用相关。

篇11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历了一个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大多数农村只对鳏、寡、孤、独的老人实行“五保”政策,即保吃、保住、保穿、保医和保葬制度。这一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构成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主体。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提高,随之,农村养老问题也变得突出。原来的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在城镇化、计划生育、老龄化的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由于家庭养老功能下降、土地保障难以承担养老功能,加之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在养老方面的差距和不公平的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渐提上日程。

经过不同阶段的改革和摸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改之前农民“自己缴费——自我储蓄”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结构,在支出结构上一改原来的“建立农民账户”,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结合的支出结构,60岁后农民可以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新农保“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角度洞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就社会保障体制而言,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我国农村和城市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行着不同的体制。而这些体制带来的社会矛盾、城乡不公平等越开越严重,所以,在农村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从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角度分析,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缩小城乡差距。基尼系数作为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对于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而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便是城乡差距。然而,在实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后,农民只需交少部分的钱便可享受国家财政的普惠式养老金,农民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自己掏腰包,还能享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补贴,农民根据自己的收入定期交养老金,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领取基础养老金,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二)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保障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并通过税收或征费或“转移性支付”给予保证,用来分配给需要者和受保障者,因此,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与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还在代际之间调节着纵向收入分配。通过调节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横向的城乡平衡和纵向的代际之间的平衡。

(三)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意味着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力度越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和谐。过去,在国家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牺牲了农民很多的利益,加剧了城乡矛盾和社会的不公平,而通过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享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民的一种补偿,况且这也是农民基本的权利,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对公平和效率的合理调节更能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会持续、协调发展。

(四)可以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方面它的资金的筹集、储存和分配直接调节着农民的储蓄与投资,农民在没有养老的后顾之忧后会增强消费倾向,这就刺激了消费,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储蓄资金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利用这笔庞大的农村养老金参与投融资,使基金保值、增值,还可以投向国家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获得长远的收益和回报。

综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在经济领域的有利影响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如果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相反,一个不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社会矛盾。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没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经济领域的有益影响。这就需要决策者充分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转模式。

篇12

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自此,我国亿万农民翘首以盼的社会养老保险大船,在沉寂了数年以后,又开始了崭新的启航。新农保最大的“新”,主要体现在“政府补贴”,正是这一点,给新农保注人了强大生命力。然而,老农保的失败让人们对新农保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存有几分担忧。他们担心农民的经济承受力,更怕财政不堪重负,从而使新农保无法推广和持续。为坚定领导层试点、推广新农保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新农保发展步伐,有必要对我国建立新农保的经济支持能力进行论证。考虑到当前集体经济补助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还不具备可能性,本文仅从农民个人投保能力和国家财政支撑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建立新农保的经济支持能力进行论证。

一、我国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费负担分析

虽然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只是明确了新农保的基本原则,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新农保指导意见,但我们可以在新农保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各地试点的模式,勾勒出新农保的基本框架,测算出我国建立新农保的保费负担。要分析新农保的保费负担,首先,必须合理确定养老金给付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保险精算原理推算出新农保的保费负担。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水平为58.5%的工资替代率,并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把新农保的给付水平设定为当地农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人的50%。其次,要确定新农保的保费负担,还涉及到农保基金的预定收益率、给付养老金的年龄和年限等因素的选择。根据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并考虑到保险基金投资增值情况,分别选用4%(保守数字)和6%(积极数字,从长期存款利率和今后农保基金市场化投资的前景看完全有可能实现)两种利率作为厘定农保费率的预定收益率。根据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议,新农保给付养老金的年龄设定为60岁,给付养老金的年限以10年计。

设年缴纳保费X元,缴费年限为N年,预定收益率为R,养老金年给付额为Y元,且养老金的支付以10年计。由于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新农保指导意见,我们这里就以完全积累模式为基础,按复利计息,则保费负担公式如下:

以上述公式为基础,除前面已选定的预定收益率、退休给付年龄外,再根据2007年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的50%,分别确定养老金年给付额西部1514元、中部1922元、东部2928元、东北2174元和全国平均2070元;选择16, 35 ,45、和SS岁四个层次的投保年龄(养老保险一般要求有不少于15年的积累期,46-59岁的农民要参保,也必须参照45岁补齐保费,我们这里把保费分摊到各年中,能更好地分析保费负担),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新农保制度下各起始投保年龄段保费负担(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1)所设定的收益率不同,保费负担就不同。收益率越低,保费负担越重;收益率越高,保费负担越轻。而且投保期限越长,这种差别越大。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以减轻农民和国家负担。(2)投保期限不同,投保负担就不同。投保年龄越大,则保费负担越重;投保年龄越小,则保费负担越轻。45岁以上缴费负担上升较快,而在45岁以前的缴费负担增加缓慢。在35岁以前开始投保,基本不会增加多少负担。因此,我们应借新农保政府补贴的刺激,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让广大农民早投保。(3)从夏缴保费需要量看,负担并不太重,尤其是35岁以前夏缴负担较轻,在有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应鼓励有条件的参保人夏缴,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在自己参保的前提下为其未成年子女夏缴。从这几年商业养老保险的良好发展态势看,拥有夏缴实力和意愿的人还是很多的。

二、新农保制度下农民个人投保能力分析

农民个人投保能力,取决于农民的纯收人扣除当年生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与其承担的年度保费的对比关系。只有当农民的纯收人扣除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之后的剩余大于等于其承担的年度保费负担时,农民才有能力投保。这一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农民承担的年度保费鉴(投保农民当年的纯收入—当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该不等式通常被称之为农民参加农保的条件式。然而,一个家庭中16岁以下、59岁以上的非劳动力并不投保,他们可支配余额可以转给家庭中劳动力投保。因此,上述农民参保条件式应修正为:农民承担的年度保费感(投保农民当年的纯收人一当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x劳动力负担系数。

2007年我国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分别为3028元、3844元、5855元和4348元,全国平均为414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527元、2938元、4281元和3180元,全国平均3224元。则农民人均可支配余额分别为501元、906元、1574元和1168元,全国平均916元。按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和全国农村劳动力负担系数分别以1.47 ,1.39,1.40,1.34和1.42计算,投保农民人均实际可支付保费的最高限额西部736元、中部1259元、东部2204元、东北1565元,全国平均1301元。考虑到各地试点的实际和我国新农保可能出现的情况,这里我们分别选定政府补贴为农保缴费总额的20%和40%两个档次,按4%的保守利率来核定农民个人承担的保费负担,分析农民投保的经济可行性(见表2)。

表2的分析表明,无论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还是东北地区,在实行农民人均纯收人50%的替代率的保障水平下,即使在4%的收益率假定条件下,无论是政府补贴20%还是40% ,16-45岁正常投保年龄段的投保人都已完全具备投保的经济条件。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农保基金的收益率,新农保建设的前途将更加乐观。至于那些投保负担较重的大龄投保人,只要在新农保实施的初期,对大龄投保人增设一定的大龄超额补贴(历史原因,应该的,也是公平的,且若干年后就取消),也基本具备投保经济条件。而且还必须看到的是,第一,随着中央对农村经济工作的日益重视,多项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民收人将进一步明显增长。第二,随着农村医保的进一步普及、完善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农村减负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农民的支出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险的承受力进一步增强。考虑到这些因素,建立新农保的可行性将更高,今后面临的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的问题。 转贴于 三、新农保制度下政府补贴能力分析

社会保险制度的理念基础是以个人自立为基点,承认帮助个人抵御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能遇到的生活风险是社会的义务、政府的责任,获得帮助是个人的权利。老农保之所以没有政府补贴,主要是由于当初国家财力所限,这也直接导致了老农保制度的失败。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的国民经济又有了进一步地发展,国力明显增强,目前由国家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农保,基本上已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首先,不断增强的国力和高速增长的财政收人,为新农保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后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力明显增强。2002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进人工业化国家的中期阶段。2006年人均GDP已经突破2000美元,2008年人均GDP又突破3000美元,超过13个欧盟国家建立农保时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的财政收人高速增长,财政收人1994年才4349亿元,1999年就突破1万亿元,2003年又突破2万亿元,到2008年达到了6.13万亿元,短短十几年增长了十多倍。那么我们是否具备推行新农保的财力呢?我们有必要算一算。

如表1所示,投保农民全国算术平均年保费额,在4%收益率假设条件下为563元,在6%收益率假设条件下为433元,政府补贴分20%和40%两个档次来核定,按16-59岁的农村人口49470万计算,则新农保制度下政府财政负担如表3。

以上分析表明:在实行农民人均纯收人50%的替代率的保障水平下,在4%收益率假设条件下,如果政府补贴20%,则政府补贴只占2008年财政收人的0.91 %。即使补贴40%,也只占2008年财政收人的1.82%。在6%收益率假设条件下,则更加轻松。至于前面提到的,在新农保实施的初期,对大龄投保人增设的“大龄超额补贴”,完全可以从前不久实行的“国有股转持”所得的社保基金中解决。老一辈农民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有资产的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享有“超额补贴”。

其次,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使国家有能力为新农保提供资金。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财政正在向公共财政转型。过去我国财政的支出结构很不合理,存在着支出的越位与缺位问题,而支出中最大的缺位就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不足,这其中又以农保支出的缺位最为突出。公共财政的建立,从政府财力的角度看,是一个双赢的战略。一方面,国家财政对于经济建设、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性研究单位以及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将减少支出或不再支出,由此可节省大笔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对于竞争性领域现有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部分存量,通过采用拍卖和上市减持等手段予以变现,为财政收回大量的投资资金。这样国家就有足够的财力补贴农村社会养老,让公共财政之光普照全体中国人民。因此,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进一步转型,国家完全有能力为新农保建设提供资金。

再次,在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现行政策目标,把现在“三农”建设中的大量低效财政补贴,逐步转向直接补贴农保。2006年支持“三农”的资金达到3397亿元,2007年又增加了520亿元,达到3917亿元。其实在这些财政补贴中,很大一部分是低效运转,政策效果不明显。如十几元一亩的种粮补贴(各地标准不一),是为了提高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其实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大部分地区,一家也就3-5亩地,一年户均补贴也就几十元,农户种不种粮不会受这点补贴的影响。再如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国家投人大量的财力补贴集中建房,但此举并不符合农村实际,让农民集中居住,远离其进行生产的土地,反而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若将上述政策资金的部分改作支持农保的财政补贴,其政策效果就会立竿见影。而且这实际上是对财政用于农村支出项目的重新划分,只不过是同一块蛋糕的不同切法,它不会增加额外负担。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深化税收制度的改革来增加财政收人、筹集农保资金。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漏征、未征的税收很多,如当前热议的所得税、财产税的漏征、未征等问题。这些财税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大幅增加财政收人,而且会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深化,国家将有更充足的财力保证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

篇1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的公正和安定,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尽快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己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67. 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53. 95万人,城镇人口113. 32万人。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33. 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4%。那么,枣庄市是否具备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其经济条件进行逐一的具体分析。

一、枣庄市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分析

枣庄是否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必须对该地区是否达到国际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低标准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合理的结论。

(一)枣庄市人均GDP和农业GDP的比重

近年来,枣庄市经济发展连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33. 35亿元,是2000年的2. 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经济结构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16. 7:49. 5:33. 8调整到2005年的9. 6:63. 9:26. 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7. 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4. 4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为17602元(约合2000余美元),比2004年增长23. 5%,己远超过斯里兰卡和波兰的368. 9美元和1822美元。近四年来,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GDP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14. 6%下降到2005年的9. 6%。以低于芬兰和波兰的14. 5%和12%,基本接近日本的8%(见表1)。因此,可以说,枣庄市的经济实力已达到了推行该制度的经济条件。

(二)枣庄市的城市化率及农业劳动力结构

2005年枣庄市城市化率和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31%和47%(见表2),单从量的角度上来看,还远未达到国际上的最低标准。但是,研究这两个标准无外乎是想知道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家财政和农民自身等方面经济负担大小的问题。换句话说,就目前枣庄市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自身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推行该制度的最低标准。

1、枣庄市人均应领取养老金标准匡算

枣庄市每位老年人每年应领取多少养老金才能基本保证他们安享晚年,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可供参考,但是可以在2005年《枣庄市统计年鉴》中找到与它最相近的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统计资料(见图1),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598元,那么,剔除老年人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因素便可得出能够基本反映客观需要的养老金标准。在生活消费支出的各因素中,交通通讯、教育娱乐因素基本可以剔除,医疗保健因素应放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加以考虑,因而也可以剔除,居住因素中用来购买建筑生产用房材料和直接购买生活用房的人均支出为172元,考虑到迈入老年的这一群体中绝大部分应居有定所,因此,这一项支出也应被剔除掉。此外,设备用品消费因素也应略有降低。综合以上方面的考虑,枣庄市老年人每年领取的养老金若能保持在1650元左右的水平便可以保证他们的晚年基本生活。

2、枣庄市财政支出能力分析

2005年,枣庄市的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境内财政总收入55. 5亿元,比上年增长41. 9%,全年人均财政总收入达到1511. 15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 16亿元,增长36%。同时,财政收入的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 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为73. 2%,分别提高0. 4和2. 5个百分点。所以,只要加强财政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杜绝资金浪费,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能结约更多的财政资金,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3、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枣庄地区2005年农村经济人均总收入实现5660元,r匕2004年增长13. 2%,而且,从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势头(见图2)。一方面,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取消了农业税等税费,农民基本没有了负担。农民已经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自己一部分保险费,其参保意识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