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汉字演变的方法

汉字演变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汉字演变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汉字演变的方法

篇1

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体系与字形都在不断变化着。就汉字的体系而言,几千年来,汉字越来越繁难庞杂。就字形而言,除了少数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大部分汉字都发生了易变,有的变简为繁,有的变繁为简,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还是由繁入简。汉字简化不仅是汉字作为辅交际工具趋向简单、便利的必然要求,更为汉字的普及和推广带来有利条件。

一、简化的分类

汉字的简化总体来讲有两部分,其一精简体系,其二精简字形。

汉字体系的简化,即汉字去异体字,除繁体字的过程。由中国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依照从俗、从简、照顾书写方便三个原则,对810组异体字进行精简,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汉字形体结构化繁为简的趋势,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初见端倪,其后经西周金文而战国古文,规范化为小篆,又演变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这种简化趋势更是越加明显。汉字字形的简化使汉字的表意性逐渐减弱,而使其符号性、记号性更为增强。

二、汉字简化的方法

1、汉字体系简化的方法

汉字的总数是不断增多的。从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到当前的《汉语大词典》收字六万多个,汉字增长的幅度可见一斑。但是《康熙字典》一类大型字典中包含了许多极为生僻的字以及很多异体、讹体。限制与减少这些异体字与生僻字就是对汉字体系的“瘦身”。

2、汉字形体结构简化的方法

⑴汉字形体结构化繁为简,在古文字阶段主要有一下五种方法:

变图形为符号。早期的象形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图画味道很重,比如“车”,就是依样画葫芦画出来的双轮车,写起来非常复杂,后经逐步简化,现在只剩下四画。

删除多余或重复的偏旁部件。为求简单,将一些合体字不必要的或重复的偏旁删去,如“渔”字,造字时以水中有鱼取捕鱼之意,多至两水四鱼,后把重复的去掉,留下了一水一鱼。“渔”字一繁一简共见于甲骨文,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结构简便的“渔”代替了其繁体。

截取原字的一部分以代替本字。截取表示本字特征的形体而删去附加性形体。如“旅”,甲骨文作旗下二人的形状,古金文则强调旗帜的特征,至周代金文有些还附以车的形象,表示行军作战要有战旗、战士和战车。而后去掉了“车”,旗帜也符号化,只取其中旗下二人会意的“旅”。

更换偏旁,以简代繁。形声字中改用比较简单的形旁或声旁来代替原来复杂的部分。如“庙”字,西周金文大多数从广从朝,战国时便简省为从广,苗声。

更换字体。以简单字体代替复杂字体。如,以“原”代“”,以“粗”代“”,以“岳”代“”,以“尔”代“”等。

⑵现代汉字简化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省略、改形、代替、新造四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

1.保留原有轮廓。如:“”作“虑”,“”作“窜”,“”作“树”。

2.保留原有的特征。如“”作“虐”“”作“开”,“”作“医”。

3.改换形符或声符。如“”作“亿”,“”作“痒”,“”作“剧”。

4.将非形声字改为形声字。如“”作“审”,“”作“邮”,“”作“态”。

5.同音归并。如“困”代“”,“台”代“”,“丑”代“”。

6.草书楷化。如“为”代“”,“书”代“”,“马”代“”。

三、汉字简化的利弊

汉字简化不仅是汉字作为辅交际工具趋向简单、趋向便利的必然要求,更为汉字的普及和推广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从而带动了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但是,简化字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比如,因过于简化而产生的大量形近字,既难分辨,又易写错。并且过于符号化使得有些简化字与原形相差甚远,无音义可循,造成了学习者的困扰。加之汉字规范化不够,社会上用字混乱的现象还很明显。

总的来说,汉字简化的目的既然是便于书写、交际,当然也要以不影响交际、不致引起混乱为原则,并非笔画越少越好,字形越简越好。并且,汉字简化的同时,还要重视汉字规范化的约束,这样才能确保汉字简化的初衷的实现。

四、汉字简化的未来

汉字简化既然是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现行汉字仍然有繁难之处,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会继续简化。但是,继续简化并不是不断简化,天天简化。汉字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稳定性仍然是其必须特性,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运用于交际。因此,对于全社会而言,我们在承认并尊重汉字简化规律外,还必须强调汉字的规范化,否则,社会用字将必然处于混乱状态,正常的交际活动就会收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陈炜湛.《汉字古今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3]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汉字在形体上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但由起初的象形变为现在的符号化,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许多形体相似的构件被类化,进一步被定型为部首偏旁。“字形之学不在于以古字为正字来纠正后代的‘讹误’,而在于发现演变的原因,归纳演变的规律,掌握字形演变的方向。”[1]这是唐兰对字形演变所持的态度,强调了演变规律的重要。自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部首分类法,部首便成为区分汉字的重要方法。“艹”是一个重要的汉字部首,然而结合文字形体演变的进程分析,就会发现这个部首的来源并不单一,有些甚至与我们对“草”字头的叫法相去甚远,但最终都被定型为部首“艹”。

一、部首的产生及功能

(一)部首的产生和发展

东汉学者许慎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全书分十五卷,列五百四十部,收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根据小篆的字形特点,对这些字进行归类,即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并命名为“部”,各部第一个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叫作部首。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2]这也表明,许慎归纳的五百四十个部首有着严密的体系,部首与部首之间具有形体上的联系,而且部首之间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连贯性,甚至部首的先后排列都有着“始一终亥”道家哲学逻辑的考量。

然而《说文》中的540部首有许多重复混杂,整个体系并不十分科学。例如“玉”和“珏”分列二部,但从字义上看“二玉相合为一珏”,“珏”字是由两个“玉”字组合而成,应归为同一部;其他的还有分列“口”“吅”“哭”三部,“木”“林”二部等等。在我们现在看来,《说文》中的540部有很多是可以合并的。此外,《说文》将“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列为第一部,将“亥”(……亥而生子复从一起……)列为第五百四十部,这是受当时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影响,并未严格按照笔画的多少繁简来分部编排。

尽管《说文》的部首存在缺陷,但它对后世学者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世编排的一些字书辞典,如《字林》《玉篇》《字通》《字汇》《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甲骨文字典》《甲骨文诂林》《金文编》《古文字类编》等都是在借鉴《说文》部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纵观字典辞书部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由表意部首向形体部首的演变,部首数量不断减少,并最终定型。2009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的《汉字部首表》规定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汉字部首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部首的功能

众所周知,小篆上承甲金文字、下传隶楷,是连接古今文字的桥梁。在字形上,小篆由金文简化改造而来,保留了很多金文的字形特点;从小篆转化而来的隶书则在笔法上吸收了小篆的一些构形特征。《说文》以小篆编排,尤其是以兼顾字形与字意为基础的部首分类法,统摄九千多个汉字,开创了汉字分类和辨识的新举措。因此,可以肯定最初的部首分类为文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来源,这些部首体现了较强的文字学原则,具有表形与表意的双重功能。

随着汉字的数量不断增加、字形不断衍化,部首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一方面,在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形体类似的部首被合并,某些部首的统摄功能增强,归于该部的字不断变多。另一方面,一些部首的表形与表意功能被削弱,部首不能完全代表该部所有字的形符,同时也不能充当该部所有字的义符。然而,隶变以后,汉字在形体上的演变程度不断减小,音近字不断增多,部首在区分汉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传承需要,字书辞典大量出现,许多人在指称单字时都带上部首名目,部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知。很明显,此时的部首体现了较浓的检字法原则,具有检索和区分汉字的功能。

在《说文》产生以前,中国古代并没有系统的以部首编排的字书,《说文》开创了部首排字的先河,段玉裁则称其为“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由“据形系联、兼顾形意”发展到“归类检索、指称区分”,部首的功能并不是固定的,它与汉字形体演变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汉字形体演变中的部首“艹”

(一)部首“艹”的形象定型

为“艸”的小篆字形,是《说文》中艸部字的偏旁;在楷书字形中,被简化为“”,很明显,楷书字形的线条更为平直,书写起来也更为快捷。上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工作,有进一步将“”变为了“艹”,由原来的四笔简化为三笔,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字典里普遍看到的“草”字头,即已经固定为三画的偏旁部首“艹”。

《说文》:“艸,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而在艸部之前还有一个屮部,许慎据“屮”字的小篆字形,推断出“屮”是草木初生之形。其实,“屮”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出现,屮的甲骨文字形为(粹一九三)或(佚八四),小篆字形为。由此可见“屮”字甲骨文与小篆字形极为相似,都有很强的摹写表象功能。因此,才会出现有两“屮”的艸(表示各种草木),三“屮”的芔(草木的总名称),四“屮”的茻(义为“许多草”),最终古人选取了既能完整表达各种草木形象而又书写方便的“艸”为部首。

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许慎完成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经过一千九百多年的时代变迁,才完成从“艸”到“艹”的过渡定型。这一过程中,隶变的“艹”象形意味淡化,在承袭“草木属性”的同时,逐渐变为符号化的形旁,但是“艹”又不能作为部首“艹”下所有字的义符。

(二)以意构建的部首“艹”

艸部共收445字,毫无疑问,所有字的小篆构形中均含有“艸”这一构件,艸部字几乎都是对草木植物的属性和类别进行指称和区分,是意义上的构建。例如:“蔡,艸也,从艸祭声”“茁,艸初生出地皃”“落,凡艸曰零、木曰落”“芟,刈艸也”等。此外,廌部的“薦”(薦,兽之所食艸)、水部的“萍”(苹也,水艸也)等字也是用以表达植物类别。蓐部的部首“蓐”,華部的部首“華”也都与艸有着密切联系,《说文》:“蓐,陈艸复生也,从艸辱声。一曰:蔟也”、“華,荣也。从艸从蕐”。这些字数量众多,就目前的字义来看,也大多与草木保持直接联系,在部首“艹”的构建中占有很大比例。

还有一些字是通过间接方式来构建部首“艹”。《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莫字,字形主要为(甲二〇三四)、(乙八七九五)、(粹二)、(京津四三〇〇)等,与小篆字形几乎没有差别。徐中舒认为,“甲骨文从茻,字形多有繁简增省,或从隹,象鸟归林以会日暮之意。释义:一、日且冥也,日将落之时也。”③“莫”的这个字义在卜辞中较为常见,但现代汉语中的“莫”字则变为了一个否定词,“甲骨文的莫字作日已隐没入林中之意。透过林隙的光线已甚微弱。莫后来被借用为否定词,故又加日而成暮字。”[4]据以上分析可知,表达日落黄昏的“暮”其实是硬性加个“日”字才生成的,而本字却是我们已经不太熟悉的“莫”。由到“莫”的演变过程中,“茻”先是变成了“艸”,再变为“艹”,虽然这一信息并没有完整的传递下来,但从“艹”和“日”等构件出发,还是能还原出这个非草木类汉字曾经与草木的联系,而“艹”是必不可少的纽带。

《说文》:“莽,南昌谓犬善逐兔艸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段玉裁认为“此字犬在茻中,故称南昌方言,说其会意之恉也。引申为鹵莽。”由于二人均未接触到甲骨文,对字形以及字的本意都有些误解,其实“莽”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莽的甲骨文字形为(存一·一四四零)或(存二·四九五),徐中舒认为:“从林从犬,林或作森。甲骨文从艸、林、茻、森每可通,故此字当释莽,象犬在林莽中形。”[5]由此可知,“莽”字可能不是许慎和段玉裁所理解的南昌方言,况且“茻”在此处不为特指意义的草丛,只是泛指一般意义的林莽。从甲骨文的字形分析,“莽”字描绘的是殷商先民的社会生活场景,他们可能在纵犬逐兔,也可能在观察林中疯跑的莽犬。总之,这幅生活场景所表达的内容与草木植物有着密切关联,但“莽”字的的确确是一个非草木类汉字,仅仅因那只莽犬穿林而过便与“艹”牢不可分。

(三)以形构建的部首“艹”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汉字也在同步进行着演变,这就促使人们对文字重新理解认识,并进一步对文字进行改造,从而导致了以形解字现象的产生。在汉字形体发生改变后,以形解字的方法并不十分可靠,对形体的理解往往加入很多主观内容。在部首“艹”的构建中也存在此类现象。

《说文》:“萬,蟲也。从禸,象形。”在许慎看来,“从禸”是指虫子的尾部,而剩余的部分则像虫子头部之形状。段玉裁则认为“……谓蟲名也,假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假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万’与‘萬’别……与虫部蠆同,象形。”[6]显然,二人均认识到“萬”是象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卜辞及古金文均象蝎。’”[7]通过对萬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分析就很容易发现:人们将甲骨文中蝎子的一对螯钳异化成小篆形体的“”,后来就慢慢变为楷体的“艹”,最终被人们定格。著名话剧作家先生原名萬家宝,为笔名,由“萬”拆分为“艹”和“禺”两部分,而“艹”取谐音变为“曹”,于是便组成笔名。可见,人们在认识“萬”字的时候,已经将“艹”作为习惯性的符号指称。

此外,被异化为“艹”的各种古文字构件还有很多,如不细细推敲就难以还原其本来面目。《说文》:“??,羊角也,象形。”段玉裁进一步指出“羊角也。玉篇曰。????,?角皃。廣韵曰。????,羊角開皃。”意为羊角形状的“??”常常被用作造字构件,如萑部:“萑,鴟属。从隹从??,有毛角。所鸣,其民有旤。凡萑之属皆从萑。读若和。”《说文》??部:“目不正也。从??从目。凡??之属皆从??”,而随后的“瞢”字则将上半部分的字形变为了“艹”,“瞢,目不明也,从??从?。?,目数摇也。”可见,很多字中的“卝”都因为同“艹”的形象十分接近,最终被归为“艹”部字。

以形构建部首“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集中表现在汉字形体日趋稳定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一些象形字在形体转换中很容易发生异化现象。但是,这些字从字意上看与“艹”的草木属性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仅仅是把“艹”作为书写构件和检索部首来使用。虽然以形构建部首“艹”的字不是太多,但需要人们在以“草字头”进行区分归类的同时注意其本意。

三、部首定型的规律及思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在结构形体、语音和字义上发生变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从最初“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成为形、音、义兼备的成熟文字体系。为了书写和表达的简便,越来越多的汉字被归于不同的部首下。在“艹”的演变过程中,会意字、形声字数量不断增多,汉字构形不断简化。由于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归在“艹”为偏旁部首下的字越来越多,而人们也渐渐习惯于以“草字头”来称呼部首“艹”,进而来指称和辨识某些汉字。一方面,这种演变为汉字的书写记忆提供了方便,便于文字的普及和学习;另一方面,这也导致很多汉字本意湮没,甚至造成对一些汉字的误解。

“从甲骨文到秦篆历代古文字大量形体的实际面貌,隶变以后汉字形体演变的复杂事实,都对传统‘六书’提出了挑战,进一步说明了‘六书’仅对秦代规范的小篆是适合的,但是它无法覆盖历代的汉字构形。”[8]因此,汉字构形学对部首在内的汉字构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先,从部首演变过程来看,最初的部首功能是定位于“据形系联”上,同时也兼具表意功能,这一规律在《说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次,随着汉字的增多以及使用习惯的作用,人们一直在对汉字进行改造,于是部首便成为了一种书写构件,这也使部首真正具有了统摄功能,相对《说文》的部首系统是一种进步。与此同时,为了书写和表达的简便,部首构形中的异化现象产生。最后,当汉字形体较为固定时,部首的作用便越发重要,它已经成为了人们对汉字进行归类区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不再考虑单字与部首表意的关系,部首在此时定型,几乎不再变化。总之,部首的定型是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转变,即从兼顾形与意的文字学原则到以归类检索的检字法原则。

汉字发展到今天已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破译汉字的原初构造,在汉字文化兴起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急迫。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汉字时,要意识到汉字象形的原始属性,这如同汉字生息绵延的固定基因。时至今日,这一属性便浓缩到了常用的偏旁部首中去了,对偏旁部首重新认识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探源汉字的历史,还能掌握汉字的现在,也是理解汉字背后所隐含着的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730.

[2]许慎.说文解字[K].北京:中华书局,1963:319.

[3]徐中舒.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

社,2006:61~62.

[4]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87.

[5]徐中舒.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

社,2006:64.

[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39.

篇3

关键词: 《文字学概要》;汉字形体演变;继承;批判;发展;创新;商榷

Key words: "Summary of Literature";evolution of characters form;inheritance;critique;development;innovation;discus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23-02

0引言

初读裘锡圭先生所著的《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深感受益匪浅。这部文字学著作总结了旧小学和二十世纪以来文字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中也涵盖了裘先生三十年来古文字研究和汉字学研究的体会,确实是一部关于汉字的通论性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适用的教材。它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形成、发展、演变、结构、假借、分化、合并、形音义关系、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内容充实,资料丰富,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方法科学,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形体,是指构形(形体结构所反映的造字意图)、笔道形态(笔画形态)、书写体势(运笔规则)三个方面的综合。这三者的变化是相关的。就汉字演变形成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不同字体,对这些字体产生的时代及其原因,自晋代以来就有许多书法家作过讨论。不过,流传的说法只是推测,有的是辗转的传说,不一定符合实际的情况。至于《说文》中的“古文、籀文”,历代书法家或小学家都视为最古的字,更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清末以来,由于甲骨金文的大规模发现,人们对“古文、籀文”乃至篆、隶、真、草的认识提高了很多。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和《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见《观堂集林》),明确提出战国时东土西土存在用字的不统一现象,对传统把“古籀”视为一体的观念是一大突破。本世纪以来的文字学著作,几乎都讨论到字体问题。近四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专门讨论字体的专著,如郑诵先执笔的《各种书体源流浅说》(1962)和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1964)。过去的研究,在辨析各种书体的名实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对于汉字演变的过程和原因的研究仍然很薄弱,或流于概念化。汉字古文字阶段的形体演变,大多数的文字学著作和教材中采取的是人们习惯上按照书体的不同,先甲骨文后金文,后大篆即籀文,小篆,隶书,然后楷书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

如图所示:甲骨文 金文 籀文(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这种模式既不能完全反映汉字演变的原因和动力,也并不完全符合汉字演变的实际过程。

而裘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用第四、第五两个章节分别对汉字演变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研究过程和结果在吸收了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有批判,也有突破。

1继承

对先秦古文字的发展阶段,以官方正式字体为主干,过去人们人为地划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古文字;(秦汉之际的古隶,又称秦隶――过渡字体)隶书、楷书――今文字。裘先生继承了自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的讲法,按时代和地域划分阶段,将先秦古文字分为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秦系文字、六国文字等四个部分。

我们先以分析甲骨文为例来说明这样做非常有道理。

1.1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内容都是商代王室贵族在祭祀、征伐、田猎、收成、疾病、气候、出入等方面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主要出现在商代后期二百多年间周代也有少量的甲骨文。目前见到的甲骨文有4000余单字,已经识读的字约有1000个以上,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当时的语言。这表明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因此,甲骨文不是汉字的最早源头,而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且裘先生在《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指出:“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应该已经不是非文字的图形,而是原始文字了。”因为这些单个出现在用作礼器的陶尊边缘之上,无疑是东方民族的一些氏族的族徽,就这点来说,它已经具备了形音义的要素。而这些陶尊距今大约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左右。

1.2 甲骨文以下特点:①以象形、象意为主,形声字在其中占的部分很小。②其与图画已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但也有不少字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图画性。③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其中存在不少同字异构现象。④正反没有差别。⑤笔画可多可少。⑥偏旁位置可移易。⑦可更换意义相近的义符。⑧可添加义符或声符。⑨笔画方折,线条瘦直。

因此甲骨文能否看作后世字体的源头这都是疑问,实际上甲骨文只是特殊材料上的文字,并非当时日用文字的主体,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主流字体的分支,不宜看作后世字体的直接源头。当时的主流字体是什么样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所以权且用朝代名称来代指,以免发生误解。所以,依次类推,用朝代名称来指代文字的发展阶段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裘先生参照继承了唐兰先生的划分正体现了这一理性的分析。这样,既反映了商、西周春秋、战国之间时代上的差异,又反映了秦系和六国之间的空间差异,构成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状况的立体系统,这是比较科学的。

1.3 我们以分析“秦系文字、六国文字”的命名来说明其分类的科学性秦统一中国推行“书同文”政策的结果是实现汉字在当时的标准化、规范化。许慎在《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所谓“史籀大篆”,研究者大多认可即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结论。

但是籀文(大篆)只是秦国文字的一种风格,它是否具有承前启后的字体阶段作用目前尚无法证明,仅仅依据许慎所说的小篆“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就把它置于金文和小篆之间,似不可靠,然而实际上小篆本身是否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还是问题,用它来证明大篆的合法地位颇为勉强。而且,如果大篆能够代表战国时期(周宣王以后)的社会字体,那六国文字又该置于何种境地,它们跟大篆以及前后时代的文字关系又该如何定论呢?战国时期文字风格如同其社会内部多种多样,就秦国而言,《说文解字・叙》:“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就六国文字自身而言,其字体也多有异同,很难说用哪一种字体来代表那个时代。就文字阶段来说,裘先生的称法“秦系文字、六国文字”还是科学的。

2批判

裘先生把过去视为一体的“金文”按其断代分别归入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战国文字之中,纠正了笼统地把金文当作迟于甲骨文的文字的习惯看法。

2.1 汉字总体书写风格包括社会风格(字体)和个人风格(书体)两种。各种风格有的具有历时替换性,有的具有共时并存性。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两周盛行在铜器上铸文,两周的古文字留传下来的,也以金文为最多。所以,讨论两周的古文字,当然以金文为代表;研究金文,也多研究两周的金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金文只是在两周存在,而当时代交替更迭后,这种文字即刻消亡或者被下一种文字所替代。

2.2 甲骨文是用刀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刻,而金文是在青铜器上铸刻,所以甲骨文多用笔细长瘦硬,多为直笔,少有圆笔,即使是转弯之处也是硬角,有些本应填实的肥笔,也只能刻成轮廓,或改用其它线条代替。金文的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注重字形美化。这两种文字的铸刻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形制特点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别是非本质的。不能以两种文字的书写载体的差别武断的断定孰先孰后。

2.3 青铜器文字按其性质分为族徽文字和记事文字,商代青铜器铭文多为族徽文字,其时代,一般不早于五丁朝。每器铭文通常才三五个字,少者仅一字,直到商晚期帝乙帝辛时期才出现较长的铭文,从时间上看,殷商金文与甲骨文基本上是同时并存的。不能因为较长篇的甲骨文多出现在殷商早期,而较长篇的金文却出现在殷商晚期而断定甲骨文早而金文迟。

裘先生此举,对于研究文字发展过程中,透过历时和共时的现象去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发展

对于隶变以后的文字,裘先生从简帛文字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隶书中的古隶发源于战国晚期秦系文字的俗体,八分和章草则是西汉宣帝时期前后分别由古隶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文字,从而纠正了一些不合实际的传说。

3.1 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资料来看,战国晚期是隶书形成的时期。因为秦国文字虽和战国时代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显得比较保守,但是秦国人在日常使用文字的时候,为了书写的方便也在不断破坏、改造正体的字形,由此产生的秦国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3.2 裘先生以字形构造和书体两个方面说明了汉代隶书的发展,而且在古人对于八分和章草产生时代的分析的基础上,以马王堆帛书、凤凰山木牍、敦煌居延竹简、铜器以及石刻上的文字考释得出八分和章草则是西汉宣帝时期前后分别由古隶的正体和俗体发展而成的文字。

3.3 根据传统习惯的观点,人们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但是从睡虎地秦简不用小篆而且存在许多与小篆不同的字形就可以判断的出来,小篆并非秦国的通用字体。小篆实际上是在秦统一后由个别专家在当时通用文字基础上整理改写而成的规范字体。但秦王朝的短命,并没有使小篆得到真正的推行,只在少数象征皇权如“虎符”“权量”之类的特殊载体上使用过,而且这些小篆与许慎整理的《说文》小篆也不完全一致,综上,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隶书由小篆发展而来。

4创新

裘先生第一次论证了俗体字对书体演变的关键推动作用,揭示出汉字演变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早在七十年代初,郭沫若曾经指出,“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正书”,“草率化与规整化之间,辨证的互相影响。”这种见解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未受到学术界的注意,而裘先生正好证明了这个道理。

5商榷

5.1 小篆是不是自然演变而来的字体,有没有继续演变为新的字体。根据传统习惯的观点,人们认为隶书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但是小篆并非秦国的通用字体,小篆这种规范字体是否可以认为是在秦统一后具有一种正字法的性质。可否根据小篆的性质,断定隶书并不是源于小篆。测查早期隶书,如西汉初年的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等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字形直接源于睡虎地秦简或者六国古文,并没有经过小篆阶段,能否说隶书与小篆是并存的,不存在传承的关系。

5.2 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秦系文字、六国文字这种分类确实很有科学道理,但是,时代间的交叉字体的出现不免会给学习研究者带来遗漏的现象,受李运富老师《汉字学》的启发,认为这样划分似乎更为合理:

J古文

殷商文字西周文字战国文字秦文字(古隶)汉代文字

K甲骨文 K金文K籀文 K小篆

(隶书)魏晋以后(楷书)

其中,战国文字(六国文字)的品类有金文、石刻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简帛文字等,而秦国文字继承春秋、西周的文字传统;东方六国文字变化相对比较大。商代政治统一,文字使用地区比较集中;西周政治统一,所发现铜器大多数为周王朝贵族;所以这两个时期文字形体比较统一。东周铜器属于各诸侯国,开始时沿袭西周,后来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是一个西周到战国的中间时期。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文字应用多,使用者由贵族扩散到民间,基于以上因素,战国时期文字形体歧异多,俗体使用广泛。从地理和政治方面的原因,把时间上互有重合的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分开各自成系统,也是考虑到了形体相对比较匀称的缘故。因为六国字体多有异同,很难用哪一种字体来代表那个时代、垄断一个阶段。就字体来说,还是分别说比较清楚;就文字阶段来说,还是统称“战国文字”为好。

总而言之,研读了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关于“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章内容后,认识到字体不等于文字的发展阶段,字体是群体的书写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字体有的具有替换性,有的具有并存性,但很少有严格对应的传承性。也体会了《文字学概要》一书充实的内容和丰富的字料,并在裘先生深入分析、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得到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再次学习了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文献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1版,2004第10次印刷.

篇4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美可以说是无所无在的,无处不有的。人们需要生活中的美,也离不开美的生活。美具有多种层面以及无限的渗透性,它既有感性的层面,又有理性的层面。既有物质性的层面,又有精神性的层面。说到字体设计就一定离不开设计美学。设计中的美学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会。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传统的美学理论。

从中国古代文字“美”字结构上为我们探索美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美”字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有两种解释,分别为:“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美”的感受: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关联。这两种对美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点,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汉字的演变及美学风格的发展

1.汉字的文化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用来记录历史文明的工具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不断认识,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逐渐变化和发展、文字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过程。

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美学,从古代单一地记录事物的象形符号到逐渐发展出书法字体的出现等多种字体表现形式,都是社会历史各个阶段字体设计演变的结晶,并且在以当今社会信息传达为背景以及充分结合美学元素为主导的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充分运用。

研究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美学风格并探讨其时代特征和设计特点,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传统汉字结合汉字的字体没计理论,将促进汉字字体设计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所学专业也是很有帮助的。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服务。

2.汉字的演变

汉字书法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这种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各种书写方式是字体美学历史发展中所沉积的精心设计的结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而它们的共同点,是作为一种字体,既有实现字意和语义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美学效应。

3.字体设计的美学发展

字体设计也能反映出每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不仅如此,设计还和书法一样,能够通过抽象的点画线条,千变万化的节奏旋律来体现某种气质、某种精神、某种审美。从最初单一的宋体字到现今丰富多彩的艺术字体。这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尽管仍是那么几种基本笔画,但今天这些字体的时代风格和美学价值却是早先的字体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融注了历代字体设计者的智慧和心血,更经历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检验和认可。字体设计也是整个文化历史发展的缩影。汉字字体的演变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气质的体现。

汉字在字体设计中的美学体现

1.汉字的特征美

文字具有图形化特征,一直是设计师最忠实的设计素材。汉字起源于像甲骨文一样的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创作,而现代社会使用的中文简化字也保留着大量的象形文字的感觉,其他国家的文字很少具备这样的特性。 因此, 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含义,它既是文字又是图形,这与现代字体设计领域中形意结合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设计中也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注定了汉字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2. 汉字的形态美

汉字的独特视觉审美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表达文字的精神内容。无论是汉字设计还是拉丁字母设计,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并通过特殊的方式表现自身的独特韵味,通过视觉传递带给人们一种愉悦感。确定了涉及范围,在迎合主题的前提下,对笔画和形态进行灵活运用和调整。

现代设计中的汉字美学

1.汉字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字体设计作为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构成元素之一,在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的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对汉字运用的历史由来已久,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把汉字的形、音、义 ,结合几千年来汉字书法的演变,用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加以提炼,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现代造型特征,又融入了图形创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有效融合。

2.汉字美学对我的启发

篇5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部首分类法,部首便成为辨识汉字的重要方法。“艹”是一个重要的汉字部首,然而结合文字演变的进程分析,就会发现这个部首的来源并不单一,有些甚至与我们“草字头”的叫法相去甚远,与“艹”有关联的字更是庞杂繁多。

一、部首“艹”的成型

1.“艸”部的形成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全书分15卷,列540部,共收9353个汉字。许慎按照小篆字形特点,对这些字进行归类,即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并命名为“部”,各部第一个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因此又叫做部首。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这也表明,许慎归纳540个部首有着严密的体系,不仅部首之间具有形体上的联系,而且部首之间在意义上也有联系,甚至部首的先后排列都有着哲学逻辑的考量。

《说文》:“艸,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芔,艸之总名也,从艸屮。”而在艸部之前还有一个屮部,后面还有一个茻部。《说文》:“屮,艸木出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徹。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许慎据屮字的小篆字形,推断出“屮”是草木初生之形。如果向前追溯,就会发现屮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出现,屮的甲骨文字形为(粹一九三)或(佚八四),小篆字形为 ,由此可见屮字甲骨文与小篆字形极为相似,都有很强的摹写表象意味。因此,才会出现有两“屮”的艸(表示各种草木),三“屮”的芔(草木的总名称),四“屮”的茻(意味许多草),最终古人选取了既能完整表达各种草木形象而又书写方便的“艸”为部首。

2.部首“艹”的定格

艸部中有一个“草”字值得注意,《说文》:“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声。”时至今日,“草”行而“艸”废,甚至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艸”。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里对二字进行了辨析“俗以草为艸,乃别以皁为草。”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常用来指称草木的“草”字,实际却是一个假借字,而且借用的时间还比较早,从徐铉在《说文》中对草字的注解来看,草字至少在北宋初年就已经被借用,作为草木本字的“艸”却难觅踪迹,只依稀出现在一些古籍当中。然而被我们称作草字头的“艹”又是如何替代“艸”来组成新字的呢?

唐兰先生曾经说过“字形之学不在于以古字为正字来纠正后代的‘讹误’,而在于发现演变的原因,归纳演变的规律,掌握字形演变的方向”,在字形演变过程中偏旁部首被逐渐简化固定,以便更好适应人类书写和辨识的需要。楷书字形与对应的小篆字形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为“艸”的小篆字形,是《说文》中艸部字的偏旁;在楷书字形中,被简化为“”,很明显,楷书字形的线条更为平直,书写起来也更为快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汉字简化工作,又进一步将“”变为了“艹”,由原来的四笔简化为三笔,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字典里普遍看到的“草字头”,即已经固定为三画的偏旁部首“艹”。

二、部首“艹”的构形来源

汉字在形体上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但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许多形体相似的构件被类化,进一步被定型为部首偏旁。“艹”作为一个已经定型的部首,既有由草木类字偏旁中“艸”转化而来,也有一些是从非草木类的指事字、会意字中的构件“艸”转化生成,甚至还有些是来源于动物类象形字构件的异化。从小篆字形分析,几乎所有字都有这一构件。

1.草木类字

①表植物类别。《说文》的艸部字(折、芻二字除外)大都是对植物名称以及根茎叶果实的分类和别指,出现了一些诸如“艸也”的直观解释。例如,“蔡,艸也,从艸祭声”、“苔,水衣也,从艸治声”、“芝,神艸也。从艸从之”、“萁,豆茎也。从艸其声”、“芋,大葉实根,骇人,故谓之芌也。从艸亏声”、“荄,艸根也,从艸亥声”、“荷,芙蕖葉,从艸何声”、“葚,桑实也,从艸甚声”、“蓏,在木曰果,在地曰蓏”、“蒂,瓜當也,从艸带声”。从以上例字中可以发现,对各种植物进行区别命名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是一项繁重而又紧迫的工作。于是,六书中的“形声”造字理论被广泛应用,出现数量众多“从艸某声”的形声字。此外,廌部的“薦”(薦,兽之所食艸)、水部的“萍”(苹也,水艸也)等也是用以表达植物类别的。

②表植物形貌属性。如果说命名分类是为了区别不同植物,那么艸部中的另一些字则是为了描述草木所共有的属性。例如,“菁,韭华也。从艸青声”、“茁,艸初生出地皃,从艸出声”、“英,艸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艸央声”、“葩,华也,从艸皅声”、“蕤,艸木华垂皃。从艸甤声”、“茂,艸丰盛,从艸戊声”、“苍,艸色也,从艸苍声”、“落,凡艸曰零、木曰落,从艸洛声”、“菜,艸之可食者”、“蓆,广多也,从艸,席声”、“茸,艸茸茸皃,从艸聦省声”。以上几例都是艸部字,蓐部的部首“蓐”,華部的部首“華”也都与艸有着密切联系,《说文》“蓐,陈艸复生也,从艸辱声。一曰:蔟也”、“華,荣也。从艸从蕐”。

这一类字,大多是为了表达植物生长状态,用来形容不同植物共同的属性,有些甚至是不可具象的情感表达。所以,这种意象美好的艸部字被后世保留,字义变动较小,常常用作人名,因此这类字中的“艸”过渡到“艹”当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③表与植物相关的劳作生产。由于农业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从事与植物相关的劳作生成就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许多艸部字就直观的反映出这一活动的内容。例如,“芟,刈艸也,从艸殳声”、“藉,祭藉也。一曰:艸部编,狼藉”、“茨,以茅苇盖屋,从艸次声”、“蓧,艸田器,从艸,條省声”、“萆,雨衣。一曰:蓑衣。从艸卑声”、“蒉,艸器也”、“茵,车重席,从艸因声”、“蒸,折麻中榦也,从艸烝声”、“藩,屏也,从艸潘声”、“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以上几个字,或描写农业劳作的过程,或记录农业劳动的工具,还有的则是形容劳动生产的成果;但无一例外,所有的劳作生产都离不开植物草木这一劳动对象。

由于社会的进步,这类字离大多数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其中一些字变成了生僻字;也有一些则随着字义的变迁而重获新生。在“艸”向“艹”的过渡中,这类字使用频率不断下降,甚至某些字典辞书都不作收录,在“艹”的来源中所占比例极小。

2.非草木类字

①自然现象。《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莫字,字形主要为(甲二〇三四)、(乙八七九五)、(粹二)、(京津四三〇〇)等,与小篆字形几乎没有差别。徐中舒认为“甲骨文从茻,字形多有繁简增省,或从隹,象鸟归林以会日暮之意。释义:一、日且冥也,日将落之时也。”莫的这个意思在卜辞中较为常见,但现代汉语中的莫则变为了一个否定词,“甲骨文的莫字作日已隐没入林中之意。透过林隙的光线已甚微弱。莫后来被借用为否定词,故又加日而成暮字。”据以上分析可知,表达日落黄昏的“暮”其实是我们硬性加个“日”字才生成的,而本字却是我们已经有点不太熟悉的“莫”。古人的智慧在的创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达了夕阳入林、暮色将至的时间信息,并被成功定格。由到“莫”的演变中,“茻”先是变成了“艸”,再变为“艹”,虽然这一信息并没有完整的传递下来,但从“艹”、“日”等构件出发,结合古文字知识还是能够十分轻易的还原出这个非草木类汉字曾经与草木的联系,而“艹”就是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

②社会生活。许慎在《说文》里说:“莽,南昌谓犬善逐兔艸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段玉裁认为“此字犬在茻中,故称南昌方言,说其会意之恉也。引申为鹵莽。”由于二人均未接触到甲骨文,对字形以及字的本意都有些误解,其实莽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莽的甲骨文字形为(存一.一四四零)或(存二.四九五),徐中舒认为“从林从犬,林或作森。甲骨文从艸、林、茻、森每可通,故此字当释莽,象犬在林莽中形。”由此可知,莽字可能不是许慎和段玉裁所理解的南昌方言,而且“茻”在此处不为特指意义的草丛,只是泛指一般意义的林莽。从甲骨文字形分析,莽字描绘的是殷商先民的社会生活场景,他们有可能在纵犬逐兔,也有可能在观察林中疯跑的莽犬。总之,这幅生活场景所表达的内容与草木植物有着密切关联,但莽字的的确确是一个非草木类汉字,仅仅因那只莽犬穿林而过便与“艹”牢不可分。

3.异化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汉字也在同步进行着演变,这就促使人们对文字重新理解认识,并对文字作进一步改造,从而导致了异化现象产生。《说文》:“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许慎此处说解是大家较为熟悉的错误之一,因为据甲骨文字形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爲”甲骨文的形体是(京津二二六二),所表达的信息就是手牵象,而非许慎所理解的母猴。由象异化为猴,就是对文字形体和本意的误解而造成的,在“艹”的来源中也存在同样的异化现象。

《说文》:“萬,蟲也。从禸,象形。”在许慎看来,“从禸”是指虫子的尾部,而剩余的部分则像虫子头部之形状。段玉裁认为“……谓蟲名也,假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假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万’与‘萬’别……与虫部蠆同,象形。”显然,二人均认识到了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卜辞及古金文均象蝎。’”通过对萬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分析就很容易发现:人们将甲骨文中蝎子的一对螯钳异化为小篆形体的“”,再后来就慢慢变为了楷体的“艹”,最终被定格。著名话剧作家先生原名萬家宝,为笔名,是由“萬”拆分为“艹”和“禺”两部分,而“艹”取谐音变为“曹”,于是便组成了笔名。可见,人们在把“艹”作为“萬”的偏旁部首使用时深信不疑。

此外,被异化为“艹”的各种古文字构件还有很多,如不细细推敲就难以还原其本来面目。例如,意为羊角形状的“”()常常被用作造字构件,而很多字中的“卝”都被异化为“艹”。异化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集中表现在汉字形体日趋稳定的时期,或许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力量,也可能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书同文”效果,以达到文字识别书写的快速简便。

三、部首“艹”演变的再思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在结构形体、语音和字义上发生变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成为形、音、义兼备的成熟文字体系。为了书写和表达的简便,越来越多的汉字被归于不同部首下。在“艹”的演变过程中,会意字、形声字数量不断增多,汉字构形不断简化。

篇6

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汉字文化,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即利用与人品、人格相关的字装饰环境,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校在楹门的墙壁上设计了一面汉字文化墙,镌刻着八个篆书字体的汉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每天早晨,学生们入校时,心中必诵读这些字。由校门进入内部教学区,是一个个与这八个字相呼应的古代故事:黄香的尽孝之道;孔子拜师的尊师重教之礼;以及一诺千金的诚信无欺……学生们从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进一步领悟了这八个字所传递的人生道理。

教师把学校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依据校园梁上故事和汉字文化墙的内容,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整合、设计。教师把文化墙中的每一个汉字和与之对应的梁上故事组合在一起,引领学生首先针对汉字演变进行研究,然后让学生在梁上故事中寻找与之对应的彩画故事,让汉字与传统美德教育相映生辉。如在学习“廉”字时,学生自主学习了关于“廉”字的演变过程,并借助校楹门上齐白石老先生的“事事清白”图,进行了课外延伸学习,学生找到了清官典范包拯的故事、于谦的诗歌,以及当代人民好公仆沈浩书记的真实事迹……通过身边的资源以及课外延伸获得的资料,学生深入解读了中华美德“廉”。

■汉字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让汉字启迪心智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引入汉字的字源进行识字教学,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并且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结构与意义的认知。如在教学“册”字的时候,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巧妙引入了“册”字的演变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册”字的字义理解和字形记忆: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将刻好字的竹简一根一根地穿连起来,就成了书。甲骨文和金文用几条竖线表示竹简,用横向曲线表示把竹简编串成册的皮绳。后来演变成现在的“册”字。

一位中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乞巧》的时候,利用汉字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区分了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同音形近字“宵”与“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不同,随即讲解:“这两个字不同的形旁代表不同的涵义。今宵的‘宵’字上面的宝盖头古时候写成门,表示光线昏暗,后来就引申为夜晚,而碧霄的‘霄’的雨字头原本代表雨或雪,后来也引申为天空。”由此,两个一直是教学难点的同音形近字,形象、生动地被学生理解和记忆了。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84-01

汉语言文字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长期生产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符号,每个汉字的构形都具有固定而特殊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借助汉字各部件构成的形义进行教学,通过汉字的溯源图及古代汉字的演变规律进行字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和想象思维,使学生从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得到初步的感知和熏陶,解决日常教学识字难、记字难的问题。

一、激发识字兴趣,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其中蕴涵着古人丰富的造字内涵。识字教学渗透着字理文化,教师在字理解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词,还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识字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比如教学“休”字时,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古人在劳作中汗流浃背,背靠大树休息的情景;教学“采”字时,引导学生想象人们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的情景。字理识字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从理性层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到一个字时不仅识记它的音、形、义,还会联想到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现在我们这样书写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识字成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要求,乐于探究汉字的奥秘,形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在此^程中,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理解汉字意义,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中国的汉字被称为“方块字”,以抽象的笔画组合而成。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特征,在他们眼中汉字的各个部件都是相似复杂的,识字成为了入学儿童的一大难点,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结果记不牢、丢得快,以致于有些儿童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要解决好这一大难点。在字理析字过程中,教师通过象形字引导儿童观察、分析汉字演变的过程和意义,及时给汉字归类,使儿童的感知由表及里,促进儿童对生字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如教学“走”字时,屏幕出示这个字的溯源图,是一个人弯腰迈腿的图画,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走”。学生看到汉字的这一演变过程时,立刻调动形象思维,马上说出答案来。又如在教学“霜、雪、雷、雾、雹”等雨字头的生字时,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雨字头的字的演变过程,把汉字演化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使他们对汉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促进语文阅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 汉字;偏旁化;演变

一、汉字偏旁化的提出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文”是通过取形而造的字,都是独体字,“字”是文与文的结合滋生出来的合体字。“字”含有“文”,“字”里边的“文”有时会写在方块的一角上,这就是偏旁化。王玉新认为,汉字偏旁化是汉字的一种历史演变现象,是汉字隶变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普遍的形体变异现象。汉字的偏旁化,是指一个独体字当用作偏旁构成的合体字时所发生的一种形体变化现象。一个独体字,当用作合体字偏旁使用时,隶变之后其形体往往会发生某种变化,如当“火”字作独体字时,隶变后写作“火”,但当作偏旁时常常变作“灬”、“火”等。通过这种变化,取消了一个汉字作为独体字独立的资格,由一个独立使用的汉字变成了一个偏旁。【1】汉字经历了从产生之初的以独体的“文”表词的具体意义到表抽象意义,再到后来以音义组合的方法为主的发展过程。

《说文解字》根据小篆字形分析字义,以表意的偏旁作为部首。偏旁和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边称为“偏”,右边称为“旁”,现在合体字的部件统称为偏旁。部首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有专书部首以为学篆者之研究,或谓之字原,或谓之偏旁。唐李腾有<说文字原>一卷,林罕有<字原偏旁小说>三卷,宋释梦瑛有<偏旁字原>,元周伯琦有<说文字原>。” “以上诸书,后人谓之偏旁学。偏旁学者,言识此五百四十之偏旁,而八千余字之孽乳,皆由此偏旁而出,即不难据偏形以求之。从鱼之字,不是鱼之名就是鱼之事,从鸟之字,不是鸟之名即是鸟之事。清儒教学童,每先以五百四十之偏旁,成书颇多,理虽浅近而事实重要。偏旁学遂成为文字学史之一名词。”【2】

二、汉字偏旁化的成因分析

(一)汉字形体变化对偏旁的影响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将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个大阶段,隶书以前属古文字阶段,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隶书以后属今文字阶段,主要包括隶书和楷书。古文字阶段的文字由象形到图形化、线条化再到笔画化,使象形程度大大降低。隶书是从古文字到今文字过渡的字体,从小篆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演变的分水岭,向上说,它打破了“六书”的传统,把秦以前的数千年的象形文字,变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向下说,它开始定型了近两千年来的汉字形体,隶变把古文字的曲线形体和小篆的匀圆线条变成了方折的笔画。隶变使汉字削弱了原有的象形和图画意味,逐渐走向线条化和符号化,最初的构形理据面目全非,这也促使了汉字偏旁化的进程。

(二)汉字结构变化对偏旁的影响

文字要便于书写,书写要求便捷。汉字最早构形模式是以表意为主体,随着汉字发展,构形的形声化成为方向。据统计,在甲骨文中,形声字只占20%左右,到小篆时期,形声字的总数已经超过了80%,到了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占到90%以上。裘锡圭先生在谈汉字结构上的变化,提到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所使用的意符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三点,看得出汉字象形程度的降低,使表意字形也无法再起原有的表意作用,形声字比重上升,促进汉字发展。汉字结构变化,也促使了汉字的偏旁化。

三、汉字偏旁化的规律

汉字系统中的一个独体字,往往会偏旁化成若干个不同的变体。至于分化成的变体,常常是受方块形构造的制约,也有较严格的规律可循。蒋善国认为是隶变造成了字形的“分化”与“混同”,“隶变消灭象形文字原形,主要是它臆造偏旁,混同了形体不同的字,同时也分化了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

王玉新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偏旁化最初可能是不自觉的,但却反映出了汉字功能变化的一种规律。他将汉字偏旁化过程中汉字形体变化的特点,分为异形、省形、拆形和缩形四种情况。异形指通过形体的变化偏旁化为一种同原来不同的新的形体的偏旁化现象,常常通过改变原字形的结构、笔画或简化得来,变形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变体,如“水—氵、氺”。省形指通过省略原字符的一个结构部分或笔画,从而改变原形体形成新的变体的方法,如“虎—虍”。拆形就是把一个字符分离开(中间嵌入其他偏旁)形成不同的变体方法”。缩形是相对汉字是方块字而言的。一个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都占满一格。缩形后,要么变窄,要么变扁。

何琳仪采用了“异化”这个名称,是指文字的笔画和偏旁有所变异,认为异化的结果,笔画和偏旁的简、繁程度并不显著,而笔画的组合、方向和偏旁的种类、位置则有较大的变化。组字字形的异化和同化的结果,确定了汉字偏旁的构形,在这个过程完成后,偏旁才基本上在确定的位置上有了确定、统一的构形。

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体不断演变,符号化程度不断提高。汉字偏旁化反映着今文字同古文字的本质区别,体现着隶变之后的今文字的特殊构造规律,认识偏旁化现象对认识今文字尤其是现代汉字的构造、构形规律意义重大。

注释:

[1]参看王玉新2000《汉字认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01页

[2]参看胡朴安1983《中国文字学史》,中国书店,239-241页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2

[2]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M].中国书店,1983

[3]裘锡圭.《文字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88

[4]王玉新.《汉字认知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5]蒋善国.《汉字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6]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一、汉字发展演变题

例1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作答。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故A选项表述错误;“飞舞飘逸”应为草书的特点,故排除B选项;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其文字图形初步具备了当今汉字的某些特征,目前约有2500个甲骨文字被正确识别,故C选项中的甲骨文“不可识读”表述错误。

答案 D

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特征的考查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的渊源及古文字的特点。做此类选择题时,应认真审题,通读所有选项,全盘考虑,注意文字语言表述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后选择最佳选项。

例2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

A. 逐渐形象化 B. 逐渐多样化

C. 逐渐简约化 D. 逐渐国际化

解析 从图中所示“车”的字形来看,以上分别是“车”的甲骨文写法、小篆的第一种写法、小篆的第二种写法、隶书写法、草书写法。图中“车”字由繁体到简体,字形由复杂到简单,笔画越来越少,由象形到示意,发展趋势是逐渐简约化、规范化,故只有C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同学们在答题时,应仔细观察图片,找出“车”字的形状、结构、笔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变化的特点,然后对照选项,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熟练掌握有关汉字发展演变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图片,准确获取图中反映的信息。

二、书法字体结构题

例3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解析 仔细观察各选项,可以发现选项A中的字体为小篆;选项B中的字体为楷书;选项C中的字体为行书;选项D中的字体为草书。而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为小篆,故选A。

答案 A

点拨 本题主要利用图片考查书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答题时同学们应注意题干中的几个关键词,如“秦始皇”、“书同文”,由此回忆秦朝时期全国使用的文字为“小篆”。同时,要认真观察四幅图片,分析其特征,了解其书写的字体名称,从而得出正确答案。高考还可能采用不同形式对其它字体进行考查,因此我们复习备考中应当能够辨别不同字体的汉字,力争掌握各种字体的结构、形状、书写特征。

例4 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解析 此题有三种解法。解法一:日本文字主要由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创造的片假名和弘法大师采用汉字草书创造的平假名构成,材料中点出平假名,故受草书影响,选项中只有怀素是狂草名家;解法二:根据材料中的平假名字体判断是模仿草书,这是本题考查的主要意图;解法三:排除法,王羲之生活在魏晋时期,并非唐朝,颜真卿和刘公权擅长楷体,故选D。

答案 D

点拨 本题利用图表材料考查古代书法艺术和书法名家。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的基本资料,如其生活朝代、擅长书法字体、代表作等,所以踏踏实实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高考取胜的前提。

三、书法特征探究题

例5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通过字体的书写来表达自己追求的意境。下面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 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 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 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 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解析 此图为苏轼的名作《黄州寒食诗帖》(部分)。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宋元丰三年,苏轼被贬至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作《黄州寒食诗帖》。贴中用笔率意奔放,恣肆挥洒,有徐起渐快,嘎然而止的节奏,体现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可以明显看出被贬谪黄州的悲愤情感,正体现了作者通过书法追求自己的意境的特点。宋人尚意,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喜欢通过书法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意境追求。

答案 D

点拨 此题利用图文材料考查同学们赏析古代书法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于古人的书法作品,我们应采取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的赏析方法。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每一个汉字的书写写法,通过字体的结构、形状辨别是何种字体。然后,从整体的角度观察整幅图片,把握字与字之间的间隔,正确识别作者的笔法、笔锋,把握其变化,分析其规律,进而推断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

例6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解析 此题解答应分两大步骤。第一步,仔细观察图片,正确判断各选项的字体,A、B、C、D各选项的字体分别是行书、隶书、篆书和草书;第二步,调用所学知识,回顾各字体的特征。其中,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刚好符合题干中“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写意性”等特点,故正确答案应选D。

答案 D

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要求我们在识别书法作品字体的基础上,还应领悟各种字体的特征,了解其艺术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对知识点的阐述、分析与论证与识记更重要。而若要使我们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则需要平时多练习、多思考。

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

C.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

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位书法家出现在同一朝代的是( )

A.孔子 B.杜甫

C.朱熹 D.顾炎武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一个奇迹。下列有关汉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字自诞生起就非常成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汉字教学的对象不仅仅只包括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也包括以汉语为自己学习的第二语言的外国人,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针对汉语是母语的中国学生

我们都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汉字,我们生来就会读汉字,写汉字,但是在现在的教育中,我们也提倡交汉字。不同年级阶段的中国学生,我们应该采取分门别类的教学方法。

(一) 小学生

针对小学生,我们应该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认读汉字以及学会偏旁以及能够使用部首进行简单的检索,掌握基本的汉字写法。这里的汉字应该是简化后的汉字。认读汉字是最基础的一步,因为如果我们连汉字都不认识,就根本无从谈及汉字的教学了。我认为认读汉字除了现在常采用的拼音教学法(通常是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法)以外,还应该采用偏旁教学法与之结合。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认读一个汉字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拼音教学法,让学生记住这个字的读音,从而认识这个字;认识这个字后再教偏旁。我建议采用读音教学法和偏旁教学法相结合,建议二者结合教学的原因是因为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声旁,常用的有一千多个。而声旁中又有将近90%是独体字,如“偏”、“固”等字中的“扁”、“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较好的,因为小学生是处于基本的认字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认字从而能够读懂以及看懂汉字和用汉字写成的简单文章。

(二) 中学生

进入初高中阶段,我认为我们应采取部首教学法。在这一阶段,汉字既可以是简化后的汉字,也可以是古代的繁体字。在教授繁体字时,要向学生解释我们所谓的通假字,还有另外的说法,一个是古今字,另外一个是初文和后起文。这三个说法都是表达的相同的概念,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我们还应该掌握每个繁体字对应的繁体字。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能够读懂一些汉字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局限于认读,而是着重于对汉字结构的进一步认知。我们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了解到了汉字的基本笔顺以及其基本写法,但是还无法根据部首来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用部首类推的方式来认读及归纳汉字,认识属于同一部首的汉字的意思,因为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汉字的常用字的数目是固定的,但是总体数目确实不少的,如果学生能够使用部首类推法来认读汉字,那么可以扩充他们的汉字知识。

(三) 大学生

这里的大学生指的是专业与汉语教学或者研究有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是与汉语打交道,所以汉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应掌握基本的一些关于汉字的常识,如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研究汉字的一些专家及其成就。

二、针对汉语为非母语的外国留学生

对于外国留学生,我们应采取不同于中国人的教学方法,因为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都是拼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很多国家的留学生都觉得汉字很难,因此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比如“鲜”字,我们对中国学生(我觉得至少应该是大学接受过关于语言方面的知识的人)可以解释说,读一声时,它的意思是生鱼片的滋味;读三声时是假借字,其意义是少与其本义毫无关系。但是如果向留学生解释,不仅会增加教学难度,还会造成困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向学生解释那么多,只需要说是不同的意义即可,没有必要解释这么细致。汉语为非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汉语影响的东亚文化圈的留学生,另一类是为受汉语影响的文化圈。针对不同类的留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针对受汉语影响的东亚文化圈的留学生

母语深受汉语影响的留学上(以日本留学生)为例,我们需要采取与中国学生以及与未受汉语文化圈影响的留学生不同的教学方法。汉字对日语的影响十分深刻,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自汉字输入日本后,至8世纪中叶,日本人始用平假名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以及用来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片假名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针对日本留学生,我们应该既比较中日同形字,也要比较汉日异形字。因为汉语里是繁体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重点教授简体字,因为我们现在通用的是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当学生用日文里的繁体字来代替了我们今天的简体字时,我们应把它作为错字对待,并告诉学生这些字是中文汉字的异体字,现在一般不用了。这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应该经常采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汉字教学以及要掌握常用的繁体字以及其相对应的简体字的写法,以及过硬的汉字演变的知识,尤其是楷书到草书的演变过程以及在演变的过程中哪些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用比较教学法时应注意重点比较那些形体相近但是在汉日语言里存在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的汉字

(二)针对未受汉语影响的欧美文化圈以及其他文化圈的留学生

未受汉语影响的文化圈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其语言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发现汉字很难,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这些文化圈的学生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和东亚文化圈的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拼音教学法和偏旁部首教学法联合使用。部首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识字部首(识字部首是表义偏旁、构字部件,另一种是检字部首(检字部首是某一类字字形上的共同标志)。识字部首有“旁”、“头”、“底”、“框”、“心”五种类型,每一类型都有具体名称,如“言字旁(讠)”、“雨字头”(雨)等,而检字部首统称为“某部”,如“丶部”、“亻部”等。这两个部首各有各自的好处,识字部首有利于字形字义的识记,检字部首有利于字的检索。但是由于只有合体字才有识字部首,但合体字的部件、独体字的笔画、合体字的笔画,都能作为检字部首。例如“和”字,本义是“以声音相呼应”,“口”是形旁,“禾”是声旁,检字部首既归入“口部”,又归入“禾部”;又如独体字“果”和“中”,检字部首都是“丨部。虽然检字部首很方便,但是由于汉字大多是合体字且识字部首构字能力强、利用率高且识字部首一般都有名称,便于教学中称说,并且每一个识字部首一般都有其明显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字义、记忆字形。除了上述优点外,利用识字部首纠正错别字也很有效,例如,我的一对一留学生学生常把“爬”字的左边写成“瓜”,当我向她解释了“爬”要用“爪”后,她把“爬”字的左边写成“瓜”的频率就明显降低了,到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现象的出现了。所以综合上述理由,我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采用识字部首教学法。

参考资料:

[1] 《新华字典》

[2]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篇11

一、 从关注音形到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能力弱,在学习生字时,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指导。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在教学生识字时,总是从零起点开始,从读准字音,到认清字形,最后正确书写。应该说,这样的识字教学非常实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生字的音形,学生对生字掌握得很到位,这也是常态识字教学采用的主要流程。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识字教学流程,关注的是当下的生字,忽视了识字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到的是生字,而不是识字的方法;掌握的是字的音形,而不是举一反三、迁移识字的能力。

在《识字8》的教学中,教者从学生和课文实际出发,着力优化识字方法,聚焦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结构、编制口诀,发现生字特点,寻找造字规律,实现迁移运用。在学习“雁”字时,教者先让学生观看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行的图画,再仔细观察字形,学生很快发现“雁”字是由“厂”“人”和“隹”三个部件构成,大雁飞行时总是成“人”字形,休息时住在山崖上。这里的“厂”字就代表山崖。通过观察字形,学生一下子记住了“雁”字。在学习“鸦”字时,教者让学生分析“牙”“鸟”和“鸦”字的联系,学生很快发现“鸟”表示“鸦”的意思,“牙”表示“鸦”的读音。教者及时进行总结,表意的就是形旁,表音的就是声旁,这样的字叫作形声字,并让学生说说知道的形声字。通过分析结构,学生可以找到汉字构成的规律,明显提升了识字能力。在学习“雀”字时,教者让学生通过编制口诀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学生发现“雀”字是由“小”和“隹”组成,有的学生说“一只小鸟,枝头上叫”,还有的学生说“大人不在,小人做主”。这些口诀既体现生字特点,又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记忆。

二、 从了解意思到品味文化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汉字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同时,汉字又是文化承载的重要工具。经过数千年的变迁,汉字奇迹般地保留至今。实际上,汉字已经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而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汉字文化,并且已经和灿烂的华夏文化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在常态的识字教学中,重视了解字词意思,忽视品味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者在课上往往重点关注字词的意思,借助图画、手势、情境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意思,但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包含的深厚内涵,却很少涉及,这反映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不足。结果学生了解的是词语表面的意思,而不是词语背后深厚的文化。如何在识字教学中体现汉字文化,成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直面的问题。

在《识字8》的教学中,教者从生字的实际出发,通过汉字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文化,教师讲述故事,丰富汉字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鸟”字旁时,教者借助课件让学生了解“鸟”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汉字演变过程,仿佛让学生看到了“鸟”字在渐渐地长大,最终走向成熟。学生不仅学习了“鸟”字,还沿着字形演变的足迹,形象地感受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近距离感受先人伟大的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回顾演变过程,汉字仿佛从远古缓步走来,文化的长卷在学生面前慢慢地舒展开来。在学习“杜鹃”一词时,教者给学生讲述了一段关于蜀国国王杜宇的感人故事。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初步了解了“杜鹃”一词背后的丰富内涵,不仅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这些汉字连同故事一起,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三、 从理解词语到尝试运用

低年级识字类课文一般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的。苏教版二下《识字8》就是四组12个词语组成的词串。这些词串往往意思相近,便于学生归类理解。学习词串从理解词语入手,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升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习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象层面。如何从理解走向运用,成了学习这类课文的难点。

纵观常态的识字教学,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解词语,轻视尝试运用的现象。教者在课上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词语,但很少进行尝试运用。《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用上面,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在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低年级而言,教者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让理解词语更进一步,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篇12

(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

二人排齐向右站 左人正立右倒画 亲密并列肩比肩 人形颠倒表变化

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为:

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后人跟随前人走 字义相背可意会

21. 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在答题卡上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2105年高考湖北卷21题)

构字部件:禾 亻 口 日 又 月 言

构字词示例: +又 友 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 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为:

示例1:(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社会 建和谐中国

示例2:(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 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密码。以汉字为出发点来设题,一是有教材依据。人教社《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第一个专题就是《优美的汉字》,其中涉及“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成”“汉字文化”四个部分。二是符合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相关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事实上,2014年高考四川卷19题也有相近的命题思路: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该题给出的参考答案为:

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来看,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综合以上三道高考题的命题思路,汉字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 勾连教材。三道题均与人教版语文必修1“梳理探究”专题《优美的汉字》有关联。2014年湖北卷的“从”“比”二字、2014年四川卷的“汉字字形演变表”均直接从教材中取材,2015年湖北卷的汉字部件组合与“汉字的构成”相关。但勾连教材只是形式,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考查语言运用。

2. 凸显运用。2013年央视首届“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全国上下兴起了重视弘扬中华传统汉字或汉语文化的氛围,这三道高考题有良好的社会舆论背景;今年的湖北卷第21题更是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这些都体现了汉字文化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活运用,符合语言运用题的考查方向。

3. 合理延伸。2014年湖北卷20题要求在“象形”“会意”等构字方法的基础上描述形义,关涉到整句的形式(七字句)、精要的表达(描述)和语言的押韵;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9题主要考查我们对图形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列出汉字字形演变的两个特点),对说明文字相关特点的掌握(准确、简明、连贯);2015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先要求将部件组合成汉字,再组合成一个双音词,并以该词立意,写两句语句整齐(对偶句形式)的感想(议论句)。这些考点均符合考纲关于语言运用题的基本要求。

2016年,全国将有更多的省市使用全国卷(课标卷Ⅰ和课标卷Ⅱ),这三道高考题对今后全国卷考查汉字的命题不无启示。我们预测,如果全国课标卷出现以汉字为基点的语方运用题,在遵循“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今后命题的延伸轨迹将会是以下两个方面:

设题形式方面,多与“仿写”“读图(图文转换)”等命题形式结合在一起。

考点延伸方面,表达形式上可能重点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对偶、拟人、比喻、排比等),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诗歌形式(古诗体和现代诗体、押韵要求),整句、散句形式等;表达内容上,可能与联想、想象等相关联,突出考查描写句、议论句等基本语言表达。

[练习]

1. 有人赞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请你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像,描述一幅画面,来解说字意。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2.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尘”与“舒”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20字。

示例 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3. 欣赏以下两幅汉字书法作品,发挥联想和想象,任选一幅,描述书法作品带给你的印象和感受,用对偶句的形式,不少于10字。

示例

1. 牧:那广阔的草地,似一个飘渺的梦,连着天边的地平线。微风拂来,轻唱着白云的留恋,放牧人手持着枝条,挥舞在牛背之上,歌声伴着蓝天回旋。

篇13

汉字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经过千年的积累与演变,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基于这一原因,在汉字教学中应该引入文化的学习,这样不仅对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在识字教学中渗入文化,还可以便于学生对汉字进行识记。最初的汉字,即甲骨文就是以象形文字体现出来的,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汉字逐渐向简便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形式的文字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因为识字教学缺少趣味性,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情况下,有必要引入汉字文化教学,以强化汉字的学习。

1、引入汉字文化的必要性

在汉字学习中,汉字的主要构成都是以形声字为主,而古汉字在当前汉字中所占据的比例不足20%,传承文化就要从最基本的汉字入手,汉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因此只有注重汉字文化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历史文化的演变中领悟汉字的独特魅力,基于这一原理,在汉字学习中适当的渗入汉字文化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编儿歌或是猜字谜,这些方法对于汉字的学习是具有一定成效的,但是一味的追求趣味性又难免偏离了汉字学习的本质,失去了汉字自身所具有的内涵,因此,加强汉字文化的渗入,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偏旁入手,举一反三

既然我国汉字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形声字为主,那么就要从形声字自身的特点出发,不同形旁所具有的意义各不相同,具有表达意义的特点。从这一点上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举一反三的形式加强汉字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采用的方法具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归纳的方法,将具有共同形旁的字集合在一起,以“巾”为例,带有这一偏旁的汉字很多,帽、帆、帕等,这些汉字都与布匹具有相关性,以此类推,向学生进行示范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并且积极的发言,掌握其他相同部首汉字的含义,基于这一原理进行汉字的学习,学生都会得到较快的进步,并且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归纳的学习能力,同样可以将这种能力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也会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

其次,汉字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猜一猜的方式,教师将带有共同偏旁的汉字集中在一起,由学生进行猜测,看这些汉字与什么相关,同时再写一个学生不认识的字,让学生们猜测这一汉字的意思,通过相互之间的比对,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能够将共同偏旁的汉字联系在一起,这种推理的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学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对不认识的汉字进行学习,在思考与猜测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第三种方法是对相近的汉字进行辨别,我国汉字数量众多,并且许多汉字都十分相近,可以分为同音字等不同的类型,这些汉字的“长相”大致相同,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疑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学生具体的掌握每一个汉字的写法以及具体的含义,教师就应该采用辨一辨的方法,一方面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相似汉字的区分,另一方面这种汉字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教师在一个汉字上添加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汉字,正是因为偏旁所具有的含义各不相同,因此才具有了区分的意义,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教汉字字理,明字中真意

众所周知,汉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有理性,将作为汉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字理教授给学生,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提高汉字书写正确率。

如“寒”字的教学,学生书写“寒”字的错误率非常高,为帮助他们彻底告别错误,教师可以在作业讲评时重教“寒”字:“寒”字的“宀”(宝盖儿)是个象形字,古文的写法像房屋的侧面形象,做部首表示房屋,中间是一床席子,在古代表示一座房子里,一个人坐在席子上,地上结了冰,学生体会到了“寒”字的意思后,就再无一人写错“寒”字。

课堂上,学生特别喜欢听教师讲汉字中蕴藏的含义。所以教师应该时常在生字教学中把字理讲给他们听,如“然”字的教学,首先书写“然”字以及其象形字,学生一脸茫然,教师让学生猜每个部分像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得出结论:一块狗肉在火上烤,这就是“然”的本意。后来为了进行区分,造了形声字“燃”以替代“然”的本义,学生恍然大悟。教字理,明字意,很好地解决了汉字书写错误率高的问题。学生既学得扎实,也对汉字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4、看汉字演变,感受汉字的神奇和变迁

以“齿”字为例,从表面看,这个字不算是形声字,因为它不符合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齿”字的下半部分代表的是什么含义呢?作为教师,尚且有这个疑惑,想必学生在识记这个字时,也只有靠死记硬背了,但一则容易记错,二则对学习这个字是索然无味。教学时,教师先将“齿”字的象形文字用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想象是什么。学生看后,很自然地想到了张开的嘴巴里有几颗牙,在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基础上,并告诉他们这就是“齿”字最早的样子,后来人们为了标注的方便,给“齿”字加了一个“止”以记录读音,“齿”字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简体齿。将“齿”字的演变过程,用课件直观地再现出来,学生在动态的演示中,牢牢记住了齿字下半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并对汉字的演化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和了解。学生对整个识字过程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完全没有了识字的枯燥感和死气沉沉的局面。

5、结语

总之,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规律,依据规律而行则兴,违逆规律而为则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只有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因义记形,学生学习汉字才会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才能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与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