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篇1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篇2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所谓综合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而要在学生掌握技能、锻炼体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评价学生的态度、情意等方面的发展。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滋味。

语言评价,是体育课堂上最主要的评价方式。如果老师常常带着鼓励的语气与学生说话,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提高他们积极性,才能激励他们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有的学生虽然在体能以及技巧方面比较差,但是要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也就是说,当学生和过去比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你看,你比上次进步了,相信,你再来一次,会更棒!”有学生在进行技术技能练习时,有畏难情绪,我就笑着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完成这个动作!”对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们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如对做得出色的学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漂亮!”我想,这一句句鼓励性评价,如同春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言的评价能直接告诉学生自己做得好的是什么,还需改进什么。其实,有时候,非语言的评价学生更乐于接受。非语言评价包括肯定的眼神、鼓励的微笑、赞美的手势,这些无不激励学生幼小的心。 如:上课时,一个学生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动作,就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跑完规定的距离,鼓掌给予祝贺……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用小贴花纸奖励,他们更能接受。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因为是来自教师内心最真实的评价,它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互相评价

课程标准倡导要进行多元化评价,因此,体育课堂也应打破“教师专制”制度,引领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他人的优缺点,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开始时难以掌握评价的尺度,很多人在课堂上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毫无顾忌地指出他人的缺点与不足,不仅严重伤害了被评价者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

作为教师, 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引导。比如说,学生对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不熟悉,作出的评价很有可能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的伊始就宣布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下发评价表,评价表上可以罗列出评价的标准,这样,学生在对同伴进行评价时,就有了依据。评价起来,才客观和全面。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一味迁就学生不合理的要求。

三、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豪感,使他们学会客观评判自己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信息,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学生对自己评价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一开始的概括性评价走向具体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与伙伴进行比较、与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体育水平。

篇3

1、小学的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其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再有小学的科学课包涵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它包含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等。小学科学也与小学语文、数学等等重要的课程组成了完整的结构,同时这些课程也为中学要学的知识打下了基础。所以说在小学时候就学好科学课是十分重要的。

2、由于大多数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对于许多的事物都具有新鲜感,所以老师必须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尤其是卫生保健发面的知识,例如该怎样保护眼睛;怎样通过加强锻炼保护身体等等。向学生传播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科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好的基础。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在生活中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去对待事物的变化,必须要具备一定科学知识。例如,能够知道蛇的一些基本属性;同时也要具有一定天文知识,能够在夜空中找到星座;学生也要正确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具有科学知识,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正确的观念,很好的了解周围世界。

二、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解析

1、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现在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虽然现在许多地方在努力设置专业的科学老师,以确保队伍的专业性。但是现在科学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就直接的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建立起一个专业队伍是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2、现在许多的小学实验室设备差。实验教学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少的学校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其配套设备并不能满足老师在上课时候的需求,具调查,大概有73%的老师说设备不够;有65%的老师反应实验条件较差;有55%的老师反应现在学校的多媒体技术较差;还有5%的老师认为应该设备应该和教材上的知识配套。从以上就可以看出,由于教学设备不配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科学的课程的发展。所以学校必须要对此加大力度,保证实验设备的充足性。

3、现在科学在小学教学中不够重视。现在许多的学校并不重视科学的教学,认为其太深奥,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能够理解。许多学校只是重视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因为学校的不重视,所以导致了没有专门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严重的阻碍了科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发展。

4、科目的不平衡性。现在许多的学校多课程的安排并不科学,更侧重于语文和数学方面的教学,而对于科学课只是仅仅每周两三节课。这样不科学的安排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科学课程的不重视,他们会认为科学课只是缓解主科课程紧凑的副科。

5、教材问题。现在许多小学的科学书上的知识涵盖或者已经超过了初中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有点难度,那就更不用说小学生了。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在小学时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这一门学科很难,就会导致学生对这一学科失去兴趣,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办法

1、学校要通过给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要通过不断的完善自身制度,给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被激发出来,通过这样的途径增加所有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学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学校做到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并不是代表可以放任学生自己发展,老师完全不对学生进行管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对学校的声誉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小学生的年纪都是比较小的,自己又缺少持久性,一旦离开老师的引导,那么他们就会盲目的发展,甚至有极特别的同学不发展。同时对小学生养成读、写等基本功也会有不良的影响,这样学生就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所以说,老师在给学生自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3、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就是科学的核心含义,强调探究也就是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4、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要注重综合化。综合化就是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来学习,这样就做可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5、学校要根据教材的需要置办各种设备。随着我国九年义务的实施,虽然许多小学的设备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添置,但是并不够全面。现在仍有许多的学校没有实验室,即使有的学校有实验室但里面的设备也不够齐全,这样就给科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制约。这些问题都是当务之急,学校必须要尽快的解决。

现在各大小学在科学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够解决,只要各级领导能够对其进行积极的关注,并且本着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分析在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篇4

首先,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缺乏完备工作计划的保障

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有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少数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没有,尤其是实施现状本来就最不好的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空缺比较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可以说,工作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保证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在实施之前就制定好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学校体育课程有条不紊地实施,并保证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间学生学与练的一致性不够

从对体育课以外的学校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程度调查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他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强,说明学生所学的与所练的一致性不够,这一现状自然会波及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对这两者之间联系不强的原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场地、器材缺乏和经费不足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与学校体育部门没有认识到两者的联系,没做出要求与规划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这一问题很复杂。可以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不同,不同个体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看法也有差别。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最了解,因此他们的看法多少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受当前国家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为了考上大学,他们宁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花在中高考的重点科目上,也不会主动拿出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始下降;其次,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升学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凡是中、高考要考的科目,学校、教师和家长就高度重视,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锻炼,自然影响体质健康;再次,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出门坐车,上下楼坐电梯,闲暇时上网玩游戏等直接减少学生的活动和运动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喜欢体育,但对体育课上稍有负荷的运动就不愿意参加,导致活动的强度不够;加上一些学生从小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型偏胖、体育基础差等都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怕锻炼造成意外伤害,所以,宁愿不让学生去参加锻炼。上述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因素,而本研究主要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学校因素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着手分析。

据此可以断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学校因素是存在的,并且学校因素中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其中,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这一因素占64.5%,占的比重最大;其次,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这一因素占62.4%,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一因素占61.2%。可见,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两个因素占的比例相当大,而这两个因素恰恰都是学校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是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多少会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

篇5

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指课程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赖以存在的基础性学科。这些基础性学科为课程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同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大学科。体育课程研究属于课程研究的一部分,体育课程研究同样离不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支撑。同时体育课程的研究还依赖于体育的学科基础以及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相关理论体系。

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任何学科研究的根本理论基础。阐明了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各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指明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前途和方向,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想前提和方法论,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信念和态度。

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课程研究根植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母体,人类知识来源于哲学,存在于哲学,并在哲学范畴中得以发展。

首先,哲学是课程研究最早的知识来源。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过程。在古代,人类知识没有产生分科时,几乎都包揽在哲学当中。例如,孔子关于课程的许多论述,尤其是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论述,都散见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柏拉图的关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等的论述,大都存在于他的哲学论著《理想国》中。近代,人类知识进入分化阶段,各个知识领域逐渐独立于哲学之外,形成独立的学科,教育学也在此种情况下形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代表着教育学独立的开端与确立,其中都有关于课程问题的阐述。

其次,当今的课程研究仍然处于哲学之中,受到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最具概括性、最一般、最抽象的知识,为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提供思想框架和指导。课程研究中的许多思想、价值观念、信念、方法论等,都来源于哲学。

课程研究以课程实践为现实基础,课程实践的三个基本方面:开发课程、理解课程和实施课程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课程开发要符合社会对人的需求,要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人们要理解课程的价值观念、思想基础、形成原因等,都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

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首先,课程研究要融合多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课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研究一般都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根据一种哲学思想建立一种课程体系,这种情况持续了漫长的岁月。然而,坚持一种哲学思想会带有一定的理论偏见和信念偏见,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上的偏颇。例如,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美国,人们分别以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为基础,建立了彼此不同甚至彼此孤立或对立的课程研究体系,造成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混乱。由此可以看出,一种哲学思想仅仅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并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只有将多种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反映事实和文化的价值,给人以完整的指导。

其次,要将哲学思想融入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课程研究接受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也必将融汇在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中。课程各构成要素的研究都要以哲学为基础,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都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研究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教育理想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基础之上,其灵魂学说将灵魂划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重视理性能力发展的教育思想。可见,心理学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同样也是课程研究的基础。

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最终要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课程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首先,课程要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的规律,如记忆规律、思维规律等,才能科学地、合理地理解和编制课程,确定课程的难度、抽象的难度等。其次,课程要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种课程是提供给一定年龄阶段的个体学习的,课程研究必须把握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提供适合于该年龄阶段的课程。第三,课程要符合特定学生的个性特征。美国弗雷斯特・W・帕克(F.w.Parkay)等人在其《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提出,从人的发展角度规划课程要考虑如下问题:课程是否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差异以及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课程能否使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是否反映了学习中的连续性?课程规划者在规划课程时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发展任务,是否考虑到走向成熟的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发展阶段?课程能否提供那些早期没有很好完成的任务?当这些任务顺利完成时是否还要继续努力?在人的发展的每一阶段,课程能否及时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最新变化?H71该书还就不同的年龄特征作了具体的课程规划。

首先,无论是教育目标研究,还是课程目标研究,都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无论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都以心理学为依据。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是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学习者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也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其次,课程内容的研究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如何组织学习内容,选择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行什么样的智力训练可以完成对学习者的教育与培养等等,这些既需要进行逻辑组织,也需要进行心理组织。

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不同心理学流派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应注重多种心理学思想的融合。事实上,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加涅就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以及控制论等观点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今天,随着课程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心理学思想作为课程研究的基础。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心理学思想可以用于不同的具体领域,如课程行为目标的表述更多采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而学习风格的研究则多采用认知心理学思想;在同一领域、同一问题上也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学思想,如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研究;分别依据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构建不同的课程领域或课程类型,并将其整合在一个和谐的体系中,如以动作技能和简单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可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以理论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认知心理学;以情感体验、人生意义、独创性发挥等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构建则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则是融合了这三种情况的课程构建方式。

篇6

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但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三直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理念的提出让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以往那种我发命令你执行的教育理念就要被一种和谐、自然、默契配合的氛围所替代,以往那种教师高高置于学生之上的观念可能也会被教师始终置身于学生之中不分彼此地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所取代。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由原来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放弃“主导”,重视“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在课题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言语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抚摸、握手等)、物质评价(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同时还让学生相互评价。

三、建立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确立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地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但每节课不得超过3个游戏)、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多给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活动机会。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中、高年级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或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

四、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笔者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

课程目标必须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没有课程支撑的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定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一)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即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伟志向;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主动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我们拟在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和实现德、智、体、美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达到如下个性特长目标:能在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课程,并为该课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并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研究;至少还要娴熟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娴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至少做60个小时的志愿者或社区服务;至少要以合作小组形式探究4—8个“五洲文化名城”课程设计,并能明确分工完成巡回演讲或一幕话剧演出;阅读10本世界名著、4本(数学)科普读物、2本英语原著;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完整心灵成长和完美人格塑造;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成为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国家课程校本化。即通过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重复的内容有效调整,把零散的内容系统整合,通过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与地方课程,真正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目标的自主实现。

2.学校课程特色化。根据学校实际和老师现状开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德育活动课程化。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努力将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化,形成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发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赋予德育活动以生命张力。

二、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我们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如下。

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该体系从课程资源的设置、课程实施方略的制定到课程评价的引领,都突出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实现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整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切实可行、富有效果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4.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为重点,以诚信做人、习惯养成和感恩励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系列课程,凸显德育实效。

5.突出课程的自主选择性。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确立课程实施方略

(一)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1.利用《学思导纲》整合国家课程。《学思导纲》是我们实施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有效载体,更是将必修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拟将现有课程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适度整合和二度开发,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将自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2.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研究课程之间相似、关联、重合的部分,有效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资源。如思品课、历史课与语文课、环境课的部分教材内容重合或互相关联。

3.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我们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系统训练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如下整合策略:统筹三类课程整合、进行专题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序列化分解学年段的教学目标;系统化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核心化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立足一套教材,吸纳多套教材的长处,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篇8

体育游戏,就是预先设计好活动内容与形式,以身体运动形式进行的一种新式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在体验趣味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游戏也是在一定的规则下完成的,可以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而游戏又是集体完成的,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互相团结,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

手段。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游戏内容的选定

体育游戏重要的就是游戏内容的选定。而游戏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跑“独木桥”“闯三关”“长江”“黄河”等训练速度的游戏;又如,发展力量的游戏,像“夺红旗”“跳书包”等或者发展耐力或者训练灵敏度的游戏等等。

2.游戏活动量的设定

游戏种类很多,活动量也有大有小。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设定,低年级的学生心脏和血管发育得都比较迟缓,不能做剧烈的运动,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接力跑游戏。可以分成8组,每组

5人,相距15米,听到老师的命令开始奔跑。这个游戏活动量大,但是时间短,中间还有休息时间,很适合一二年级的学生。

3.根据学校的环境探讨游戏的可行性

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不一样,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环境筛选适合自己场地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实践

1.如何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

以往的准备活动除了慢跑就是徒手操,反复地使用会让学生感到无比的乏味和枯燥。我们可以在“老鹰抓小鸡”“捕鱼”等一系类游戏中活动学生的肢体,提高学生的兴奋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体育游戏作为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准备,把学生的兴奋度调节到一个适宜的状态。

2.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以往的体育技能训练都是枯燥的乏味的单一训练。体育游戏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篮球的学习中,可以进行“传球比赛”“投篮比准”,在游戏中增强技能的培训,加强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3.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训练,难度小,但是负荷大,而且比较单调。采用游戏的方法,既增加了趣味性,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如:“丢沙包”可以增强孩子的灵敏度,“蛙跳接力”有利于腿部力量的锻炼,使学生在玩乐中完成了身体素质训练。

4.在游戏中完成整理活动

在轻松幽默的小游戏中完成整理活动,消除疲劳,促进身体的机能尽快恢复。例如,在欣赏音乐中,跟随音乐翩翩起舞,或者做一些小运动,在大脑皮层引起兴奋从而抑制运动中枢神经,加快恢复。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活动。体育游戏结合了趣味性、情节性,并且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等一系列优点,既受到学生的喜爱,又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让学生在快乐的、健康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并且扎实地学到技术技能,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2(15).

篇9

2.西部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调查现状

2.1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

2.1.1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体育期终考试关系的理解

统计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中认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就是指体育期终考试的占13.95%,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与体育期终考试无关的占18.08%,体育期终考试是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一部分的占55.0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是体育期终考试的一部分的占20.93%,这表明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还是在过去的老路上徘徊,还是进行单一的评价方式,都是以达标成绩、技能评定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内容,虽说一些教师在尝试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没有具体应用到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没有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当中。

以上几点综合表明:西部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还是采用传统的老方式,虽说有一些变化和改革,但是力度不是很大,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不够全面,还没有脱离传统评价的桎梏。教师认为当前的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呼吁改革的声音比较大。

3.西部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存在的问题

3.1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难以体现体育学习目标达成的整体要求。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尤其是学习效果评价,必须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作为其衡量的重要依据。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的目标包括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长期以来,我市在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中往往把评价内容放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考评上,对学习目标中的其他目标,尤其是对体育意识、态度、合作精神等这类非智力和体力因素方面的目标很少兼顾。这些内容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上影响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及结果,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3.2学习评价、考核内容和教学内容不够统一。

教学内容、学习评价和考核内容相一致有利于发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等功效。目前,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如学生学习的内容是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而在考核评价时,却把对身体素质的考核放在首位,一些项目内容只教不评,只教不考。这样就把原本有趣的体育学习变成枯燥乏味的体能训练,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厌烦体育课。

3.3评价内容单调,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对体育课程学习本质、特征和价值的认识一直不全面,使得评价中对价值客体信息的选择存在局限性。考核内容大都由教师选定几项内容考核,评定成绩,造成 “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再现知识、技能的反应器,根本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单一的评价内容使得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严重脱节,评价效度受到质疑。

4.构建西部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针对以往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依据体育教学评价结构原理,在遵循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原则的基础上,依据毛振明教授关于教学评价的结构、类型原理,抽取其中有关学习评价不同类型分析的结论,作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构的切入点,并结合西部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建构了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

4.1体适能。

发展体适能既是体育课重要的学习内容,又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依据我国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考虑到目前我国少年儿童学生的健康状况,将体适能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内容。

对学生体适能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体适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适能的评价。其中,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体适能主要包括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柔韧性、心肺功能和身体成分等,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适能主要包括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等。体适能的评价可参考《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根据各个学习水平的体能发展的目标与内容框架,选择几项体能指标评定。在对学生的体适能成绩评定时,建议结合各个年级、年龄的特点,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的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成绩评定。

4.2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对于体育健康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了解、掌握,以及对学生的重要性;掌握体育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结合实际生活的情况;掌握符合各年级学生学习水平目标要求的体育运动技能的情况,等等。

4.3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

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树立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体育态度,学生对待体育学习与练习的态度应是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每节体育课上表现怎么样,有没有按时排队上课,有没有认真配合老师的教学过程,是不是按老师的要求练习,一学期下来是不是全勤,学生是否把在课外所学的一些民间或者民族的传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渗透到体育活动中,等等。

以上是我对西部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2000.

[3]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1.引言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来讲,《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其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部分。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强调以“课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的意思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标准》的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课题学习”也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条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学习”,基于通行的数学教材构建切合学校现有资源和实际发展,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校本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

2.“课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展的价值

初中阶段,一些教师和学生是为了课程而教学和学习,因此,一些课堂从根本上看是十分无序的、零散的,开设校本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校本课程,能够完成“课题学习”领域的任务,这标志着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会有较大程度的转变。

2.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题学习,强化了“问题”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是十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把握数学的本质,从而为逐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奠定基础。例如在初中数学中,“皮克定理”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的面积S同边上的格点L和内部格点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了让学生对“皮克定理”的公式S=1/2L+N-1的公式由来和如何运用公式有更深刻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探究性方式进行。可以通过最简单的三角形让学生发现S、L和N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不断调动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还能够主动通过查找工具书等方式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动力。这种符合本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转变原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2.2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直被放置在无可争论的绝对位置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一直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功能的发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意识地转变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成为课堂主体,使学习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懂得“皮克定理”的由来与推导过程,对“皮克定理”做进一步的发现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数学实验的方式进行。在设计实验中,教师可以设定实验的目的,如“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发现并验证皮克定理;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在解决多变量问题中采用变量控制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这一实验目的下,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不断寻找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从而在掌握研究问题方法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通过不断地假设和推理,就能够根据规律发现S、N、L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角色不断发生转变,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一个必要过程。

3.开展“课题学习”校本课程的途径

3.1立足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题学习”。

从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课堂仍旧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不断深入挖掘教材,开展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课堂学习”校本课程。“课题学习”是一种强调对问题不断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的研究成分需要基于学生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一个立体、生动、内容更加丰厚的对象,从而在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实践中开展“课题学习”。

“人们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课题学习”可以看做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形式,“人们在时间活动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常识,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和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建构中,在“课题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之处,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机会。

4.结语

建构以“课题学习”为基础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能够使学校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促进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因素更好地结合,使教育教学呈现出新的生命活力。此外,通过“课题学习”合理安排数学课题学习,能够使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新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篇11

二、课外融入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相对于体育课内而言的。

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体育课的补充形式,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手段。通过有组织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既能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求,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个性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交往能力,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课外体育活动可分为学校安排与自愿参与两种形式。为了确保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安全有效,学校要形成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化,要求班主任通力合作。体育教师要制定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计划并积极参与其中:

一、对学生的运动技术、锻炼方法等进行科学指导;二、对学生运动安全方面进行督导;三、对学生活动中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摩擦进行化解,防患于未然;四、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五、对有发展条件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业余运动训练,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六、用教师自身的行为熏陶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以排除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勃勃生机与阳光活力。

篇12

随着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国家制定了《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以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中的好习惯养成的方法。

一、专心听讲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常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要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体育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在练习过程中有机地采用一些小游戏、小竞赛,有调节情绪的有益效果。如,我们在学习快速时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快速跑方法,反复讲动作,同学们的兴趣受到压制。我想最主要在步频和步幅上下功夫,那就得多练习。我借来秒表,让他们跑后测出自己的成绩,他们都相互在说和比,气氛很热烈。也许他们真正体验什么叫竞争吧!在一阵比赛后,同学的情绪又上来了,我和学生又开始热情洋溢地交流。因此,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小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二、课堂常规教学

课堂常规教学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系列的基本要求,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的秩序,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创造先决条件。课堂常规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目前,在新的教学理念带动下,使我们有部分教师感到困惑不解,将过去的“放羊课”误认为新理念下的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我们的体育教学经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应该说是在继承中发扬光大,而今,新颖的体育课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过去,我们总是把常规教学形式模式化、格式化、具体化,势必培养了一批表面上严肃有序的“景象”,把整齐化一看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的标准。从而使体育教学变成“军事阵地”,控制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现在,体育教学提倡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给学生营造更多的自由空间。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目的不是不要课堂常规,而是把课堂常规教学提高而升华,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固定式向灵活性发展,由单一式向多元性迈进。学生一入学就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活动中提高心理素质,把握积极有序的活动“机制”。如集合、站队,是新入学学生必学内容。可以设计“情境”,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本领,《找朋友》《猜一猜》《搭车箱》等。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之一,特别是对于低年龄的学生更重要!常规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好)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好的习惯就要从小开始"抓"!学生只有有了课堂常规的意识,形成了习惯后,我们才能日后的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培养小学生的纪律意识

队列队形训练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纪律意识,首先学习同志的纪律作风的故事,通过看训练视频或参观军营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纪律?然后在体育课上训练学生队列队形,向同志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队列中不准讲话,不准随意的动,特殊情况要报告,准许后才可进行,一切行动听口令,通过正面鼓励和奖励来激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队列队形训练要时常进行,但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通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便会从不愿意到自觉队列纪律,时间一长便形成了纪律意识。游戏遵守规则法也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纪律意识,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游戏是非常好玩的,设计一些游戏规则性较强,教师先讲清游戏规则,然后学生练习熟悉规则,最后通过比赛执行规则,师生互相监督游戏,找出不遵守规则的人,扣出不遵守规则的分或者取消参加下一次的资格,通过几次训练之后,就没有学生愿意不遵守规则,时间长了学生就形成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从某个角度讲,遵守规则意识就是遵守纪律意识,所以通过游戏遵守规则法可以培养小学生纪律意识。

总之,低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活跃,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篇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目前的改革已开始触动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的领导权、开发权和实施权。这必将是一场系统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基于学校层面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为何要构建整体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近乎直线的态势演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各国都将眼光投向未来,关注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养。哈佛大学教育改革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及其研究团队在大量调研后提出,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具备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力、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7个关键力。与此同时,OECD等组织和一些国家包括我国,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提出了“面向未来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因此,重构学校课程,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前期的课改从课程管理层面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使学校拥有了课程开发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对课程的需求。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追求量的增大,导致课程质量难以保证,而很多课程未必能真正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甚至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荷。因此,亟需统合三级课程,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此外,随着《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等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学校面临着重建课程以落实方案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创新的重大挑战。

从教学层面上看,在笔者曾做过的调研中,有许多教师反映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困惑,如“怎样解决有限的备课、授课、教研、科研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考试范围之间的矛盾”“如何分层教学、差异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探究”等。

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学校缺少对课程系统、整体的规划,为此,应重新审视学校课程,把握时代脉搏与改革的发展方向,形成高位的发展战略转型思考,从而整体、系统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应具有哪些特征

时代性。“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面,使学生能够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感应全球、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基础性。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性角色决定了学校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当学校的办学理念真正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真实成长与发展时,必然会为其提供多元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以帮助其自助选择、自主发展。尤其是新出台的高考方案,在强调学科方向分类与水平分层的基础上,又增加选考科目的分类分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不同能力倾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应性的课程。

整合性。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系统设计、纵向整合三级课程,形成学校自定的几大门类的课程领域,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兴趣特长类或研究类课程;同时,整合学段,实现贯通培养。横向拓展学科的科目和范围,形成学科群,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同时,关注学科融合,摆脱学科单摆浮搁的孤立状态,实现整体育人。课程之间纵横交叉,形成了具有统整性的、立体开放的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独特性。基于学校自身传统、办学基础和特色,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等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的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能够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文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学校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高品质课程体系时,应通过战略性谋划、科学开发,促进学校创新,实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创新首先是文化的创新,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系统构建体现以人为本、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是一所现代学校发展和创新的应有之义。

1.植根文化,价值引领

现代有关文化的理论倾向于将文化看作是文化成员间共同拥有的一套思维理念体系,或者说是价值或意义体系。具体到学校中,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更多表现为学校日常运转中体现出的引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它渗透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所学校的文化在其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中得以具体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即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因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应秉持的目的。例如,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经营好每一个学生”“做有层次、无淘汰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立足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加以统整,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与必选类课程,同时更注重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富有营养的课程。

2.素养驱动,育人为先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培养人是文化的主要功能。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对人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追求来实现的。具体到教育领域,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就是要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架构起桥梁。如果说学校文化让我们明确了课程的价值功能,那么,基于“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则为确定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提供了依据。如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将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生活技能等素养的长久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所围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所凝练的本校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开发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态度兴趣、问题困惑和目标需求等。此外,还要寻找证据,回答诸如“我们有什么证据认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课程”“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我们的课程体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等问题,由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整体、多元、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3.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基于价值引领、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的学校课程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灵魂,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反映。如北师大朝阳附中提出的“生命绽放教育”,体现了学校办学秉持的现代教育理念。

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是指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如北师大实验中学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等。

学校的课程结构。这是学校为实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课程门类及其关系。学校基于自身的校情、学情等整合各类课程,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基本框架。如清华附中构建的以核心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再构和整合)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三类课程紧密围绕的立体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设置表是学校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包括课时结构的调整和学分安排等。

学校课程的实施。这是学校课程向学生的转化,涉及不同层级和类型的课程在学校的推进路径与方式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基础课程中实行动态的三类分层学习,即必修课的分类分层学习、分层走班学习及班内分层学习;拓展类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则力图构建使学生、教师和学科知识都焕发生命活力的“活力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