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篇1

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步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在6%以上。受益于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外商直接投资大举进入印度,FDI占印度GDP比例逐步升高。到2008年6月,已占GDP的3%,达到20年来的最高比例。印度资本市场也快速发展,自2003年5月以来,印度股市的牛市行情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由于看好印度股市,国外投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不断推高印度股市。

然而,自2008年以来印度经济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已高达11.42%,下半年仍未见好转,10月份统计的最高通胀率超过12%。印度2008年外贸逆差迅速扩大,仅上半年1―3月就达204.68亿美元,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缩小逆差的困难加大,9月份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估计2008年的外贸逆差将创纪录。与此同时,由于欧美经济减速衰退,印度软件业的订单大为减少。曾经繁荣的印度股市2008年以来下跌不止,仅上半年就下跌了30%,下半年又继续下滑,估计颓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印度央行近几个月来在市场上大量售出美元以试图对本币快速贬值进行干预,2008年11月19日卢比再次突破50∶1,外汇储备从去年6月27日的3020亿美元迅速下降到了11月17日的2420亿美元。但这些操作除了将卢比汇率稳定在现有水平外,效果并不明显。此次金融危机对印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影响筹资渠道。美国金融海啸使印度受到震动,国内商业信心指数和投资环境都受到不利影响。作为直接影响,印度国内各行业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收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获取资金和借用国外资金将更加困难。

二是影响企业投资计划。受美国金融动荡的影响,印度国内资金流动性、增长率、承担风险的愿望、借贷能力都将受到影响,这对投资和投资信心都是严重打击,必将影响到企业的扩张、投资计划,影响就业、房地产和整个经济的增长。受到明显影响的行业将包括电力、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这些行业原来都计划大规模扩张并需要大规模资金。

三是牵连个别银行。印度最大的私人银行ICICI银行由于其在伦敦的附属机构持有约8000万美元雷曼兄弟公司的高级债券而受到牵连,已准备了2800万美元的额外准备金。

四是对服务外包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对印度服务外包业会造成间接影响。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和雷曼兄弟公司每年的IT预算都在10亿美元以上,美林和美国国际集团是许多印度IT公司的大客户,因此它们出问题势必会对印度服务外包业造成影响。

五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卢比半年贬值1/4,影响部分企业利润。印度卢比2008年以来持续贬值。自5月份外国投资者在印度抛售所持证券开始,卢比贬值加快。根据印度央行统计,卢比兑美元在过去6个半月中从40∶1贬值到了50∶1,贬值1/4。如果从1月份算起,则贬值27%。9月份美国金融危机扩大后,卢比贬值加速,在过去两个月中即贬值11%,从45∶1贬到50∶1。11月19日再次突破50:1,创下历史新低。以美元贷款的企业所付利息将增高,还债更困难,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二、印度政府采取措施可以渡过难关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政府自2008年以来持续出台了许多刺激经济发展和消费的政策与措施。

第一,抑制通货膨胀。2008年以来,印度央行在多次上调短期贷款利率的同时,还数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其幅度之大实属少见,仅2008上半年短期贷款利率就上调了0.75%,存款准备金率则达到8.75%。 另外,大幅提高国家工作人员及企业工人的工资,并制定有益于促进房市发展的贷款政策。与此同时,为保持物价稳定,还加大了对石化和食品管理部门的补贴,努力缩减政府行政开支等费用。

第二,增加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民生活。2008年,印度政府在农业投资和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尽可能地免除农民的债务,还大力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农业灌溉系统设施建设的投入,并补贴种子、肥料的采购金,增设建造农村医疗教育设施的费用,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第三,积极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为改善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印度政府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增加投资比例等,尤其在海港、能源、交通等方面力度更大。另外,在进出口贸易自由化方面,印度不断出台了鼓励企业增加出口的政策,尤其针对IT信息软件业、生物制药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与电子产品,以期挽回不断扩大的外贸逆差。

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经济成长势头削弱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自身具有良好的监管机制和在美国银行业涉足不深,不论是直接途径,还是通过衍生工具,印度银行业对美国抵押市场、破产和危困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都极为有限,因此不太可能像雷曼兄弟等美国银行那样陷入困境。预计2008财年GDP增长7.9%,低于2007财年的9.2%。这将是三年来的最低增长率。

三、建议

各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需加强通力合作,共克时艰。就中印而言需加强以下合作:

一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两国在资源领域的合作,共促发展。印度是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印度每年出口9300万吨铁矿石,其中85%运往中国。目前,印度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采取“零售矿”形式,运往中国销售的铁矿石价格时时变动,旨在提高印在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中的比重,而这增加了中国企业成本。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印两国尽早建立“长协议”将是双赢之举。

二要加快中印能源合作,这将有利于双方向第三国争取能源合约。尽管印度目前尚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加强两国能源合作,对巩固和发展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极为重要,对亚洲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是印度最大的能源企业。印度总理辛格上台后,对国内12个国有油气公司进行重组,旨在建立全球石油公司。实施重组后,以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代表的印度能源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并加大步伐从本土转向海外。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综合排名上升两位,居世界50大石油公司的第30位。印度75%的能源都依靠进口,如果两国能够加强能源合作,这将有助于双方向第三国争取能源合约。

三要加速研究推进中印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促进双边贸易,特别是边界贸易。印度和东盟、欧盟已先后开启自由贸易区谈判。与东盟开展自由贸易谈判开始于2005年,但由于印度对国内棕榈油等农产品市场实行高度保护,使双方谈判受阻。2006年8月,双方就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达成一致。预计在2008年底将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按照承诺,印度将在未来10年内对东盟80%的产品削减关税。

篇2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90-01

1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它国或地区的影响。中国做为一个新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已纳人国际经济的体系之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GDP增长是靠外贸出口带动实现的。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它国或地区震荡的反应会更加敏感。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分析:从产业看,危机对制造业比重大的地区影响大于服务业比重大的地区(但生活业为主的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小于生产业为主的服务业)。从地区看,本次危机对出口依赖型的地区影响大于内需依赖型的地区(但加工贸易比重大的地区相对一般贸易比重大的地区影响稍小)。从行业看,前几年发展快的行业,也是本次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受房地产业、汽车等交通设备制造业不景气影响,支撑冶金工业发展的三个支柱倒塌两个,使冶金行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工业基础的摇动不如冶金、汽车、石化等行业强,这些行业以及航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都有可能负增长。港口及运输受到的影响在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行业。受到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包括: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行业,基本生活类产品制造业(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生活业(医疗保健、康体可能有大幅提高)、机械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在危机中出现机遇的行业:技术服务业、创意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及再生资源等产业,以及教育产业等。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性矛盾将很突出。首先,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类似,某些传统出口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与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竞争层次上。例如,我国的“两纱两布”出口,其出口质量是国际公认的免检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的质量和卖价已优于我国。而且,国际市场对“两纱两布”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谁的竞争力强,谁占的市场份额就大。这对约占我国“两纱两布”出口总量70%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挑战。其次,我国出口的目标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例如,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中国香港占40.77%,日本占13.08%,美国占9.28%,三者合计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3.13%。同年,我国服装出口到日本的金额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32.46%,中国香港占26.42%,美国占12.82%,三者合计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71.7%。由于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将给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出口正受到来自这些国家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因此,我们金融危机的影响,近期我国的商品出口额将受到一定影响,估计2009年的商品出口同比增长22.4%,增速仍比较乐观,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减缓了5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经历重大调整将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自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筹集现金,国内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已开始降价销售。8月份,反映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可以预计,伴随商品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心理增强。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开发商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将大为提高。

篇3

全球外汇市场的成交量呈平稳的上升趋势,全球的每日平均交易量相比2007年有了大幅增长,增长幅度达到百分之二十。

2.英国作为跨国借贷业务的中心,全世界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规模小幅增长。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协会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跨境借出总额的最多的是英国,然后分别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和香港。在跨境借入方面,借入总额的份额最多的也是英国,其次为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其中英国的借入总额达到百分之二十一。

3.全球债券市场未清偿余额下降。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2013年年中,全世界的债券市场没有清偿的余额达到80万亿美元。从全球债券市场上看,数据显示,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和西班牙发行的国际债券未清偿余额在全球排名前六位。

4.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继续增长。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数据,全球在交易所交易的商品比去年有所上升,纽约、芝加哥和伦敦在商品期货市场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二、当前金融秩序对金融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1.当下的国际金融体系制度不完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有着重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以美元为中心、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为目标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金融体系在战争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有显著的效果,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重塑世界经济体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国际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渐不适合各国发展的需求。

2.美元泛滥导致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近十几年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宏观经济的政策缺乏约束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度管理。为了拉动美国本土的经济发展,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的泛滥也导致了世界性的流转过剩,货币呈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相适应,致使房地产泡沫崩塌,引发了金融危机,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导致金融危机像病毒般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3.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不稳定。在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整个汇率体系不稳定,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汇率经常涨跌不定,这在无形中增大了外汇的风险。国际汇率体系的不稳定也会影响各国的对外贸易,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变化,阻碍了国家间的外贸投资交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旧时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呈现不完善的地方,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现在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在逐步发展,包括以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监管的监管模式,从分业监管逐步过渡到综合监管,同时逐步统一全世界的监督管理。

三、金融全球化对现有金融秩序所产生的影响

1.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要不断提高在国际金融合作机构中的地位。而以中印俄巴西合称的“金砖四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希望能够找寻多元化的储蓄货币,逐步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希望能完善国际金融机构的结构,提高国际金融机构的地位,突显其重要性,同时不断支持发展中国家,帮扶拉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2.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银行也不断地壮大,但是现在的国际银行还存在着不少未完善的地方,包括银行的资本要求不高,资本质量不高,风险加权资产测算不客观等情况。同时修改银行资本的定义,扩大资本的范围,尽量统一各国资本计量,同时提高资本计量的透明度。

3.加强对冲基金监管。对冲基金容易对国际金融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很多国家对于对冲基金的管理薄弱,没有制度上强有力的管理,即使有的国家有制度管理,但内容漏洞百出,没有起到真正管理的作用。现在各国要提高对对冲基金的管理力度,不仅列出了对对冲基金监管的原则,还加强了国际监管,一起联合防止对冲基金行业有机率引发的风险。

4.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当前的国际金融结构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处于准监管的地位,容易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起规范作用,这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力度,重视这个评级机构。

篇4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所长格罗斯:危机的发生是因为出现了不匹配。世界经济中的不匹配问题主要是新兴经济体中的银行所收集的资产和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中过度消费的家庭存在着不匹配。美国消费者储蓄的增加以及政府储蓄增加将有利于缓解储蓄和消费之间的不平衡。但是,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减少储蓄也会带来风险。未来新兴经济体中央银行进行投资的时候,可以选择欧盟,欧盟将共同行动,创造欧洲债券。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所长阿比丁:危机是对经济全球化的考验,也许会改变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亚洲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在1998年危机之后加强了监管,但是本次危机仍然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这些国家真正需要转变的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出口型转变为国内主导型比较困难,因收入制约,推动内需也不容易。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市场多元化,更多地关注区域内贸易,加强地区合作,中国和日本的作用将很重要。很多东亚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没有很多能力进行基础设施投入。因此,利用好东亚的储蓄,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储蓄对东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区域合作,还可以减轻危机的影响。

篇5

关键词: 金融危机银行业亚洲地区

中图分类号: F83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9-05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亚洲银行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表1是穆迪对亚洲主要银行平均资金实力的评级情况,其他主要信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对亚洲银行系统展望做出的结论也与此相似。该表反映出2008年、2009年一些活跃银行的评级出现下降或下降趋势。评级机构预期银行贷款质量将面临巨大压力,这将成为该地区银行的最大威胁。认为后续评级活动将主要依据银行的信贷减损、低利润和资本补充需求而展开。银行信贷质量的恶化情况到底如何有待观察,因为该地区公司利润出现下滑,国有银行系统仍在普遍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他情况也会对银行盈利造成压力,如贸易融资量下降、财富管理产品销售下降、投资银行活动减弱等。银行资本金的减少也可能导致贷款规模出现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盈利。除非决策者能够很好地控制住经济形势,这种现象将继续存在。

本地区银行系统的现有情况到底如何?以下将基于标准的CAMEL监管框架,加入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因素予以分析。数据主要来自IMF的全球金融稳定评论。

1、资本充足率

按照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对资本充足的定义,银行控股公司的一级资本比率至少4%,混合一级和二级资本比率至少8%,杠杆比率至少4%。资本较为充足的定义为,银行控股公司拥有一级资本比率6%,混合1级和2级资本比率至少10%,杠杆比率至少5%。如表2所示,亚洲地区银行系统的资本充足情况尚属良好。2008年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资本比率在8.2%和16.8%之间。较高的为印尼(16.8%),菲律宾(15.5%),新加坡(14.3%)和泰国(15.3%),较好的澳大利亚(10.9%),香港(14.3%),中国(8.2%)。

由于中国和日本银行系统的资本占该地区一级资本总量的84%,因此,对两国银行的情况需特别加以关注。中日两国分别需关注的是: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和日本银行的资本质量。关注中国的原因在于2009年以来信贷规模增长速度过快,2009年前3个月,中国银行系统新增贷款4.58万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总量,以及同期GDP的70%。贷款的猛增可能会以牺牲资产质量为代价,增加未来的金融系统风险。日本最大的三个金融集团――三菱、住友和瑞穗公司――均低于资本要求,资本质量的问题比数量更大。为了冲销坏账,提高一级资本到6%-8%,日本银行至少需要增加数10亿美元充实资本金。

2、资产质量

2003年以来亚洲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大幅改善,截至2008年底,中国和日本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5%和1.5%。评级机构预期银行贷款质量将面临巨大压力,这将成为对该地区银行的最大威胁。由于亚洲国有银行系统在积极实施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信贷规模的受影响程度未定。中国和越南的银行更是投放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以刺激经济。以中国为例,政府在银行信贷投放中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将多少会导致未来银行出现相应的信贷质量问题。中国的财政刺激政策是有风险的,银行贷款头寸比率在过去12个月内从2008年9月的14.5%到2008年12月增至18.8%,2009年2月达24.2%。一般来说,信贷快速增长的代价常常是贷款质量下降,会产生不良贷款。

3、拨备充足情况

大部分亚洲银行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对其资产质量形成压力。不良贷款增加将影响银行利润,较高的拨备可能导致一级资本受到侵蚀,影响未来的借贷能力。目前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问题不是要担心现有的资本比率和不良贷款率,而是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做好准备。不良贷款比率的理想拨备率是100%。如表2所示,银行拨备率较低的为日本、印度,较谨慎的为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韩国较高。

4、银行收益率

亚洲银行的资产回报率相似,目前盈利一般,不突出。日本由于银行业竞争激烈,边际收益率较低,2008年股本回报率仅为1.5%,印尼银行的收益相对较好,2008年为26%。菲律宾银行的收益(2008年为9.6%)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的投资收益。

5、流动性情况

大部分亚洲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原始,即以存款为基础,资金来源较稳定,未来估计仍是如此,这一模式比主要依靠基金提供资金的银行经营模式要安全。后者只是在澳大利亚和韩国的银行中充当重要角色。因此,流动性(贷款对存款的比率)在该地区大部分是有保障的,只有韩国是例外,其贷存比较高。

6、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

1997年CAMEL引入了第六个要素,即银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使之简写变为CAMELS。欧洲和美国银行由于采用“贷款并证券化”的商业模式,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暴露程度较大,现在正逐渐向风险较小的商业模式转变。而大部分亚洲银行的商业模式风险不大。表3对亚洲地区银行系统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总结。

二、亚太地区对银行系统的支持措施及其评估

与美国和欧洲一样,2008年年中以来,亚洲地区的政府同样采取了大量措施支持银行系统――某些情况下支持力度可能更大――以减缓经济下滑。主要经济体,由于国内银行对援助的需求不同,国内经济在全球下滑中的暴露程度不同,政府对是否采取干预政策的态度不同,宣布的银行支持措施和财政措施差别较大。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对银行系统的干预最为活跃。主要措施包括提供资本金支持、剥离不良贷款、流动性支持、对银行存续或新发债务提供担保等。

对银行提供援助的最主要措施是对银行债务,包括存款和借贷,提供担保。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台北采用了综合存款担保手段。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为债务提供担保。到目前为止,对银行直接注入资本的必要性尚未出现。但是韩国、日本、印度、中国香港,宣称有意对银行增加资本提供支持。政府希望借此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使其能够维持借贷能力,特别是如果高信贷成本确已开始侵蚀银行资本。一般政府不从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表上移开问题资产,另外,只有韩国对存在流动性问题的中小企业实施贷款担保。随着危机的发展,一些国家可能会采用额外的方法促使其银行系统更加稳定,避免与其他国家相比出现劣势。

亚太地区其他的监管容忍措施集中于为了增加流动性而放松谨慎监管标准,如降低最低流动比率、最低存款准备金要求等。一些地区提高了抵押贷款中贷款对抵押物价值的最高比例限制,以鼓励借贷。证券估价(日本)、重组贷款分类(印度)的会计标准得以放松。未来对贷款分类、拨备需求、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否会继续放松有待观察。

监管宽容并非新出现的概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80年代美国已经出现。美国与其他措施相配合,提高了存款保险的上限,放松资本充足率要求,以避免银行破产。东亚采取了不同的宽容措施,包括全面担保、资本要求、不良贷款展期等。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帮助银行渡过难关,但是也可能会延长危机时间并扩大后续的影响。监管宽容能够起作用,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工具。联邦存款公司的有关报告比较了1980年代有利和有害的宽容计划,批评了没有特定项目的大规模宽容计划,得出以下结论:

长期来看,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实施的大规模的宽容计划是一项高风险的管理政策,因为其成功的机会在于经济环境在储贷机构的自身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得以改善,或者新的风险投资力量得以加入。后一种情况特别会增加储贷机构破产的成本。

在1990年代早期情况有所反转,在1991年美国存款保险公司的改进行动计划中,对垂死金融机构的救助提出了限制。

1、全面担保

并非只有东亚地区在使用全面担保措施,全球范围的国家都在见证全面担保的广泛运用,苏格兰皇家银行对全球使用这一措施的银行进行了统计,发现大部分的国家都建立了担保措施。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其他国家金融危机中全面担保的运用有教训可寻,全面担保可能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尽管亚洲采用的担保措施确实带来了稳定,但也约束了处理金融压抑的后续措施选择范围,并难以退出。

学术界的观点是什么?学术界很清楚地将全面担保与道德风险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的全面担保措施将限制后续政策的选择空间。更重要的是,危机造成的财政成本是内生的,该成本会因全面担保而增加。财政成本的变化主要可解释为较差的政策措施所致,如增加监管宽容、全面担保、或两者折衷。如果忽视内在问题,看似平静的危机会引起轩然大波,增加后续成本。我对该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全面担保会增加财政成本、延长危机的持续时间、增加GDP的损失。学术研究倾向于对危机的处理采取强硬的回应措施,认为在全面担保和其他宽容措施中采用的伴随政策,会增加银行危机的财政成本,无助于提升经济复苏的速度。尽管会产生较高的附随成本和道德风险,但政府仍在危机中反复使用全面担保的原因很明显。政府在机构和政治意愿、必要的财政政策缺失之时,运用全面担保以控制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全面担保不应被经常使用,只能适用于较小的目标,如对新债务提供保险而非覆盖所有债务头寸。对全面担保应给予正确标价,严格加以遵循,成本披露充分。

2、剥离不良资产

政府机构既无专业能力也无动机对问题资产的解决做出最终决策。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尽管在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不断获得经验,但进展缓慢。印尼的银行重组机构在危机后的资产处置中并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引入新的、又具有足够经验的机构在操作中存在困难。但是政府需要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处理过程应该依赖市场力量而非政府力量,从而为金融行为提供正确的激励。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可以是对奖惩比例的适当组合以引导金融机构逐步解决不良贷款,如将过多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资本充足率恶化的原因是为了处理不良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对资本充足率予以宽容是可行的。有关设计应达到以下标准,首先,必须将问题资产剥离至私人部门。其次,在提供政府流动资本时,应确保私人权益资本安全。应将管理者利益进一步与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第三,应在私人部门中创造处理受损资产的竞争机制。

3、直接的资本支持

政府直接为银行短缺资本提供支持,而不对银行需达到什么条件提出要求,会形成相当大的道德风险。提供资本支持时应考虑以下措施:1、以市场为基础对资本注入进行评估。2、与私人部门的配套基金相联结。3、资本投入采用优先股或可转债的形式,锁定可能的损失。

三、亚太地区银行系统的压力测试

直到最近,国际金融机构对金融危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美国。然而,IMF最近的全球金融稳定评论指出,银行危机是全球性的。在此背景下,分析亚洲地区银行系统的现实情况以掌握资本短缺的情况是有指导意义的。本文采用Bankscope提供的数据,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数据既非及时(2007年)也非全面。第二,由于各国管理体制、会计制度和税收体制不同,跨国的资本、股权和不良资产的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第三,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数据。因此,分析数据需要花费精力。结论只能被谨慎加以采用,仅是指导性的,而非结论性的。

对亚太地区银行资本短缺情况的估算需要采用保守的假设:一级资本对资产的杠杆比率为5%,不良资产比率8%,对不良资产的覆盖达到100%。结论如下:压力测试显示大部分的银行系统能够抵御冲击,但需要更多的资本以达到此目的。这一拥有约1.2万亿元资本的最大的银行系统,预期资本短缺约7580亿美元。一级资本短缺最严重的是韩国(445亿美元),中国(1091亿美元),日本(5188亿美元)。令人吃惊的是菲律宾和泰国并不需要额外的资本注入。

四、银行业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

随着电子通讯的发展,监管障碍减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资银行正快速增加其跨境借贷,同时积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的存在构成许多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的重要特征。外资的占比差距巨大,例如,拉丁美洲中的大经济体如秘鲁和墨西哥外资占银行系统比重分别为95%和82%。欧洲、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的银行部门中的外资占比要比东南亚的较高。

近期的金融危机显示,外资参与既能带来收益也能带来风险。发展中国家通过向信贷压抑的公司和个人部门增加贷款,提供高端金融服务,为应对外资银行竞争而提升效率,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外资银行也可能将负的金融冲击传染到全球:大银行可能因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信贷标准提升、资本压力增加等问题而突然收缩发展中国家的贷款。

银行的跨境融资活动近几年在持续增加。同样,跨境资本流动可以给国家带来资本,但也会增加流动性风险。资金跨境流动与金融稳定存在联系。一些新兴市场的银行系统正变得更加依赖外资银行和批发性外国基金。外资银行的子公司有时会向其母公司借款,如韩国;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批发市场借入资金,向居民提供外币贷款,如东欧。

对外资依赖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在2008年9月和10月,市场去功能化时表现明显。虽然以此评估对亚洲的影响为时过早,但由于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在国际银行间市场中表现活跃,如果银行间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这些国家需要考虑其国内银行是否会在国际市场中融资面临困难。同样,国际银行疲弱的资产负债表将对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借贷者形成负面影响。对一国应如何对待外资银行的讨论超出本文的范围,但国际信贷中介的本质和特征将持续发生变化,新兴市场需要采取措施正确对待国内的外资银行。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收益的努力应集中于,给外资银行设置限制,小心获取其带来的益处。

五、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1、金融部门前景展望

IMF在地区经济展望:亚太(2009b)中指出,公司现有的坏账违约风险处于偏高水平,但比亚洲金融危机时低得多。报告因此认为金融危机对公司和银行部门存在较大影响但处于可控制范围内。估计亚洲债权人(股东除外)在违约中的损失将达到GDP的2%,银行损失将达到总资产的1.3%。风险可控的主要原因是遭遇金融危机时公司部门的财务状况健康、杠杆率较低、盈利良好。这些发现基于这样的预期,亚洲经济出现稳定并将逐渐复苏。不管怎样,现在都需要开始着手处理银行问题和公司重组问题。

2、全球信贷收缩

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这场危机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例如,IMF预计亚洲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比上年明显下降。此外也要深刻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尼、韩国和泰国的教训。IMF的一份关于40个主要金融危机的分析报告指出,处理金融危机相关的财政成本约占GDP16%。比如,印尼不良贷款最高时达32.5%,危机的财政成本占GDP达56.8%,产出损失达GDP的67.9%,实际GDP增长率最少时仅为-13.1%,处理不良贷款的初始努力见效甚微。虽然本次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有很不差别,但这场危机注定会对亚洲产生重大影响。

将危机后私人部门的信贷演变分成三个阶段:信贷恢复增长所需时间,名义信贷价值超过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信贷对GDP比率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见表4。平均来看,信贷恢复增长需要14.5个季度或3年半。在经选择的样本国中有8个国家信贷对GDP的比例再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美国花了60个季度(15年)使信贷对GDP的比率恢复到1990年第二季度的水平,即持续增长的最后一个季度。有关结果显示,如果一国在危机期间遭受持续的经济下滑,那么名义信贷将花费多个季度或年度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信贷对GDP比率的恢复时间甚至更长。如果历史可作为借鉴,那么全球信贷增长不会很快恢复。

3、非银行金融部门难以弥补银行部门萧条

银行是主要的融资者,但仅依赖银行不能满足长期融资的需求,股权和债务市场同样提供长期融资。以下将对资本市场、共同基金、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资本市场中,只有韩国可以为新资本提供较高比例的直接融资,其他国家的容量较低,难以为公司提供充足的长期融资。亚太共同基金市场与全球市场相比较小,仅泰国和马来西亚尚可。而且这些地区对共同基金的管理存在不足,主要问题在于:对投资者保护不够、信息披露不充分、基金净值的计算存在问题、销售渠道不畅、对联结产品的估值缺乏管理规则、许多大基金并不遵守国家评估准则。养老金市场较小,如果政府有意改革并提振养老金基金,调动国内资源的潜力巨大。保险部门的容量同样较小。见表5。因此,当银行难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时,较弱的其他金融部门也无法弥补这一不足。

4、公司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IMF(2009b)警告称新兴市场的公司坏账比率有可能增加。新兴经济体拥有1.8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务,这一数值在2009肯定会上升,违约的威胁上升至“危险的程度”。IMF的报告指出,“处理公司的破产问题将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挑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IMF2009b),但是亚洲地区公司部门具体的受影响程度尚不可知。可得的数据来源中,包括Worldscope和Amadeus未能及时对公司部门的影响情况做出评估。不过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对其公司进行了重大财务重组,从金融指标来看,这些国家的公司部门是健康的,东亚的金融活动有了很大的转型。未来的后果不致于太严重。

记住过去是为了避免未来重蹈覆辙,但在所有关于全球银行部门脆弱性的讨论中,几乎没有涉及公司重组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恢复健康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讨论。然而这正是我们应从过去二十多年的金融危机中需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在衰退中,总产出和公司利润的下降可能会扩散,导致公司压抑,甚至出现破产。银行部门是公司部门的镜像,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不会比公司部门的负债质量更好。如果公司部门脆弱,比如,杠杆过度、盈利较差,银行资产也会较差。因此,公司压抑既是经济疲弱的表象也是原因。银行部门的重组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公司压抑等深层次问题。但是现有的银行重组计划似乎并未涉及这一深层次问题。

六、结论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亚洲经济和金融状态整体表现良好。银行系统健康、公司部门远比其他地区要健全、政府融资稳固。这些,伴随着普遍的高额储备,使亚洲金融可以快速恢复。长期来看,有理由认为亚洲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篇6

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主要特点

(一)蔓延速度不断加快,投资信心显著下滑

自2007年6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以来,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惠银行、房利美、房地美等众多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先后深陷危机;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华尔街五大投行也在几个月内全部被收购或转型,结束了投资银行主宰华尔街的历史。目前美国已有17家银行破产。覆盖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2005年该指数设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消费信心低迷进而影响投资信心不足。据美国金融服务业巨头道富银行(State street)数据显示,2008年10月份道富全球投资者信心指数已降至历史最低点的58.2,比2007年12月的65.9还低7.7。其中,北美和欧洲分别降至50.8和79.6,分别比去年同期降低38.4和4。

(二)波及范围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持续加深

截至2008年底,危机已使全球各国无一幸免。金融危机导致日本破产企业数连续上升,经济正在陷入衰退。欧盟2季度经济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新兴市场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越南、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正面临国家银行体系崩溃威胁,印度、菲律宾、韩国、新加坡等国已呈现金融危机征兆。危机致使全球金融资产价值损失已达27万亿美元。危机不但使全球金融机构深陷泥沼,而且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IMF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回落0.5、1.3和1.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国家下滑1.1个百分点,全球经济正陷入严重下滑。

(三)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动荡

国际投资连续4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将发生逆转,2008年上半年国际并购较2007年同期已下降29%。联合国贸发委估计,2008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将下降10%。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国际投资流向发生变化,一方面刺激了外国对美投资增长,另一方面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出口下降、吸收投资能力弱化,甚至转而向海外投资。据UNCTAD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拟增加投资额超过30 %的跨国公司比例从去年的32%下降为21% , 而拟减少投资的企业比例则由10%上升为16%。该机构初步估计,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全球FDI流量将比2007年减少10%~30%,即从2007年的1.8万亿美元降至1.2 万亿~1.6万亿美元。据摩根斯坦利和汇丰银行统计,全球金融市场热钱总额已由2007年8月份的12万亿美元峰值骤降至2008年10月的6万亿美元左右。

(四)优良资产并购加速,能矿资源类仍为各方角逐重点

2008年初以来,国际资本对数个深陷困境的大型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展开一系列收购活动。美国银行斥资540亿美元收购美国全国金融公司和美林证券;股神巴菲特投资130亿美元购进罗门哈斯化学等4家美国公司以及日本Tunga-loy公司和中国比亚迪电子;日本三菱集团与摩根斯坦利初步达成协议,以近100亿美元价格收购摩21%股份;中东基金斥资近100亿美元,收购汇丰、花旗、高盛、AMD等美国大型跨国公司股份。2008年上半年全球油气类投资总额高达700亿美元,矿产类投资总额为450亿美元。美石油巨头雪弗龙日前宣布,未来5年内将在非洲投资200亿美元用于石油天然气开发。日本不久前与印尼政府签订协议,日方投资180亿美元开发印尼天然气。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

2008年前三季度,虽然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9.9%(非金融领域,以下同),其中亚洲10国及地区、美国及欧盟27国分别增长44.22%、18.86%和17.65%,但金融危机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已露端倪,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

1.合同外资全面下降

据统计(商务部公布数据),2008年1~9月份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数同比下降26.25%;合同外资额同比下降4.7%,为2002年3月以来当年累计额首次下降。其中,安徽、浙江、重庆、湖南、广东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分别下降47%、40%、31.6%、30.4%和21.2 % ,合同外资额分别下降30%、16.6%、20%、18.9%和12.3%。广东全省21个市仅4个市合同外资保持增长,其余各市全部下降。其中有6个市降幅超过50%,最高降幅达到75%。浙江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40%以上,降幅创近10年新低;合同外资额从3月份出现拐点以来,到目前为止降势持续加剧。

2.新设外商投资制造企业下降明显

2008年1~9月全国外商投资制造业新设企业同比下降43.2% ,实际使用外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7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项目数和合同外资额分别下降45.3%和12.2% ;青岛市新批制造业投资项目比例从2005年的85.4%下降到2008年的44%;北京市通讯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用外资分别下降19%和82%;吉林省汽车及零部件利用外资下降51.7%。全国3845家外商投资企业减资,合同外资减资额同比增长1.2% ; 3217家外商投资企业终止,合同外资撤资额同比增长0.7%。

3.外商投资房地产业明显放缓

2008年1~9月外商投资房地产业新设企业同比下降74.4%,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持续回落。总体态势是尚未进入者流入速度明显放缓,已进入者投资策略渐趋保守。美联银行已决定暂停投资,并考虑将已投资房地产项目证券化后对外出售;新加坡、香港等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均表示对内地市场暂时观望;汇丰银行有7亿美元基金已进入内地市场,但目前仅投资1亿美元,现已暂停在华所有投资活动。

(二)对我国境外投资(ODI)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外需回落、财务紧张等多重困难

截至2008年8月份,欧元区15国和欧盟27国零售额均连续三个月同比下滑。英国2008年7~9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1.1% ,其中9月份下降1.5%,已连续4个月下滑,并创2008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2008年3月份以来,美国耐用消费品订单已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化,海外投资交易风险极大。同时,危机深化导致企业违约率提高和资金链断裂等,都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机隐患。特别是当前需求下降、价格低迷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难以达到预期。

2.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因危机影响,全球股市低迷,IPO市场异常惨淡

美国自8月8日以来无一只新股上市,创下1980年以来最长真空期纪录;亚洲有63宗IPO被搁置或取消。中冶集团因海外上市融资计划搁浅,目前其澳大利亚铜矿、镍矿开发项目后续投资面临很大压力。此外,我金融机构海外网点本来就少,此次危机又将进一步放缓我金融国际化进程,使我金融服务难以适应“走出去”需要。

3.危机致使相关国家经济管制日趋严重

金融动荡使各国经济政策趋向内顾和保守,如韩、越等国已出台一系列外汇管制新措施,不排除更多国家为求自保而加强监管,甚至冻结外汇流出的可能,从而增加我企业融资、交易、汇兑成本和经营风险。一些发达国家为强化金融监管,正在推出新的会计准则和风险评估标准,其经济和金融规则调整也为我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4.美国经济及美元的不确定性致使我国美元计价资产存在巨大缩水风险

此次危机我国对外直接损失虽然不多,但因我国外汇储备美元债券资产数额庞大,同时海外投资大都以美元计价,虽然现在其安全性尚有保证,但美国巨额救市投入,将来必然导致美元重新贬值,这将大大增加我国美元资

产缩水风险。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启示

(一)优化投资环境,完善落实相关法规的配套措施

建立和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细化和落实促进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对投资和内需拉动能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二)扩大境外优质资产及金融人才的采购,增强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对能源资源领域,要抓住机遇加快海外战略布局,重点应关注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资源及产区,比如中东的石油,俄罗斯的油气,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智利的铜矿,南非的金矿等。对农业开发领域,积极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从事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等境外资源开发,建立稳定、可靠的境外农产品供应基地。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能源储备及优势矿产业上加速向外并购的力度,同时鼓励农业开发企业走出去。把握西方金融机构大力裁员机遇,积极引进海外高端金融管理人才,特别是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华语人才。完善灵活的用人、留人机制,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

(三)把握好外汇监管和资金往来便利的平衡点

在科学利用现有外汇管理措施的基础上,防止因股市、楼市走低,人民币升值放缓可能出现的热钱抽逃,关注撤出西方市场的国际热钱可能进入我国的苗头,防止热钱大出大进,杜绝外资企业非正常撤离,审慎对待房地产等与本轮危机关联度较大的行业。

(四)加强国际合作,打击国际游资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卜的国际游资数量约达数十万亿美元,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这些国际游资时刻都注视着世界各围的经济金融发展。我们应该加强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交换有关国际游资活动的情报信息,同时建立完善的国际游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分析研究,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1] 王忠文.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再认识[J].消费导刊.2008.17

篇7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尤其是相关监管部门没有对新的衍生工具了解透彻并管理到位,在整个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并未按照严格的信贷准入规则进行发放贷款,割裂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资产重组率偏低等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背景下,由于历史原因,其风险管理体系还很不健全,无论是风险的评估与防范还是内部控制的措施都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现状

由于受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表现为数量扩张,金融创新的品种少、规模小,创新的业务范围涉及商业银行的各个层面,但大多是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原始性创新较少。与西方国家以追求利润和规避管制为直接动机的金融创新不同的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证券化程度较低,还没有完全建立创新金融工具的风险评估机制,银行风险意识较差,导致我国金融创新倾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忽视了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客观上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规避能力不高。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基本上是建立在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增加的基础上的。商业银行都倾向于向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和特定行业发放贷款,贷款过于集中导致风险无法被有效分散,同时由于中长期贷款比例较高,一旦某一行业出现经济滑坡,极易造成商业银行资金链的断裂。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在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贷款人资信评价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存贷款促销,为了满足竞争需要,存在放松信贷审核、忽视市场风险现象,致使信贷存在一定盲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人按期合理偿还贷款的风险,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呆账风险。由于我国缺乏严格的金融审查制度和个人评级制度、贷款前首付比例较低及虚假信用带来大量投机性借贷、超支能力贷款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存在,不能确定住房按揭贷款就是“优良资产”,如果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个人按揭贷款在没有信用评级的情况下迅速扩张,其中的次级信用的比例到了一定程度,必将危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现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比较单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不统一,风险管理分散在各部门,各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风险评估方法过于简单,一般采用“打分法”,对于风险的定量揭示不足;风险评估局限于信用风险,缺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监控。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但由于内部控制组织构架不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不足,导致内部控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只依靠几个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缺乏整体协调和配合,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自我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出现超越经营原则发放贷款现象,导致资本金普遍不足、资本充足率低、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剧烈的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我国银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应努力防范和化解由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应改变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收付结算、担保、融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也警示我们要审慎地进行金融创新,做好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使资金得到合理地运用,让更多的人得到便利的融资。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律,用市场需求来检验各种创新业务,商业银行应及时建立并调整其金融创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体系以及严格的后续监督机制,保证对创新的业务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避免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其内部评级系统,充分揭示交易对手特定债务的信用风险,为此应对影响交易对手未来偿付能力和履约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以便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用风险的程度,并根据不同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对其进行管理,实行产品多元化策略。

(二)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波动性较为宽裕的条件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商业银行应始终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从预防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冲击的角度,充分估计风险,实现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1.设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扩大资本总量

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协议, 设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扩大资本总量,以增强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调整贷款和负债结构,改变重开发轻消费的倾向,扩大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从而减少筹资成本; 合理协调负债和资产的期限结构,做到短负债来源短资产运用,中长期负债中长期运用,避免搭配不当引起的风险。

2.积极推动抵押贷款证券化水平

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同证券公司紧密合作,根据抵押贷款的不同风险状况确定不同的证券化程度,鼓励开发抵押债券新品种,利用衍生产品或者证券化分散风险,避免抵押贷款风险高度集中于商业银行。在证券化的过程中,相关机构必须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制度,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并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设立最低资本金储备。以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为例,通过抵押贷款证券化,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原来集中在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资产变为资本市场上很多投资人持有的抵押债券,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了风险。

3.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集合各种重要的信用信息,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把握个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能够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通过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有助于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现象,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借款人能够进行有效地分割,这将使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从而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建立评级体系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报表信息的甄别系统,对于变化比较大的需要进行审核,保障进入评级模型数据的准确性。为了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商业银行可以采用信用升级、净额结算协议等措施,通过要求交易方提供抵押、担保、信用证、保证金、第三方担保等方式,实现交易对手的信用升级。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视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

商业银行应改变陈旧观念,重视对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贷款者审查和监控。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资信情况进行审核,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模型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使市场参与者掌握有关风险和资本的最新信息,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5.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改革信贷管理体制。我国已将四级贷款分类法改为五级贷款分类法,这有助于把贷款质量和风险与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环境、抵押品、信用记录等各种因素联系在一起,客观评价借款人清偿能力的高低和贷款的风险程度。

(三)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对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与计量水平,这离不开现金的理论、复杂的软件系统和强大的数据库作支撑。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下稳健经营;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设计合理的信用级别,区别不同层次的风险;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市场风险管理工作,并应当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级方法,合理计量风险;随着世界金融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还必须加强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监控,以及时针对市场变动调整策略、规避风险。

(四)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涵盖各项业务的全系统的风险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

1.构造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构造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需要监事会针对全行进行监督,包括重要的业务管理情况、高级管理人员遵纪守法情况以及经营管理行为。同时建立独立于决策经营机构之外、直接对监事会负责的监督总部,对全行经营管理活动和经营风险进行控制。

2.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

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可以降低内部控制交流成本,便于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流通和信息交流,使各部门及时掌握相关部门的最新动态、及时把握所有的重大业务活动,以便据此对自身行为进行调整、发现其他部门存在的问题。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和岗位,明确工作任务,避免部门间扯皮,以有助于各部门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明确自身职责权限,使所有的雇员都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基层机构工作人员都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真正内涵,将其真正落实到行为上。

(五)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素质

世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需要有一只懂得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运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加入,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对国际、国内市场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增强商业银行搜集、识别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风险。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当前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与国内金融存在潜在风险的条件下,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应在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银行监管实践和各自的管理实践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和规避。

参考文献:

[1] 欧阳金琼,蒋志辉.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8.10

篇8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 中国 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降低它们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 发展 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 目前 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据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我国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了12.7%;对欧盟出口1月~7月累计增速27.1%,8月份增长22%,9月份增长20.8%。

2.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由于受到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玩具出口增长3.7%,服装出口增长1.8%,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16.3%。和21.2%。例如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大大削弱了购买力,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在,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滑,无疑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创”。

3.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生存状况变得更加恶化。今年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服装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究其原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提高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的出口商仍将迎接来自海外的新一轮打击。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风险

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失业率上升,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和地区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但很可能引发经济停滞,当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会抬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我国,占83.3%。目前,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2.金融危机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

近年来,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我国出口企业从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使企业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商业风险,收汇风险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信贷紧缩,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而且融资的额度也难以满足正常经营的需要,同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整体销售趋势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难以维持销售量和盈利水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他们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企业。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增大。

据国际信用保险机构科法斯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美国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3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来自企业出口美国的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全国范围内已有5200多户海外买家因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而丧失偿付能力。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10月10日至11月18日,该公司共接到报损案19起,平均每2天一起,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同比激增1898%。

3.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

篇9

一、 应对危机政策的经济原理

1、实施刺激性政策的原理及其效果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投资需求的下降、消费需求的减少,结合在一起就是总需求的萎缩。凯恩斯主义的解决方案是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刺激总需求,比如减税、刺激消费需求和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等,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拉动经济增长。

2、实施刺激性政策调整的工具

(1)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调整税率和发行公债等方式。

(2)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二、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日益壮大,全球影响力也日渐扩大,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形象正在形成。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不少前所未遇的矛盾与挑战。

1、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中国房地产、钢铁、汽车等一些重要支柱产业开始受到冲击,产销大幅度下滑,经济运行更为困难。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

2、通过多种手段扩大内需和调整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确保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以上。同时,着眼于渡过当前难关和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化危为机,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规划,振兴国内支柱产业。

3、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深,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原则。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果断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1、积极的财政政策

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GDP增长率开始下滑,从2007年的11.4%降至9%,于09年第一季度降至最低点6.1%;工业总产值也由07年的18.5%,降至09年的5.1%;出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可见各经济指标都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实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和支出。2008年第四季度,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了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2) 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

(3)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2008年末开始政府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提高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贴以及生活补助标准。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随着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中国人民银行分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2) 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策略。根据不同时期货币调控的需要,中央银行合理把握了票据的发行力度与节奏,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

四、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果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果

(1)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预期改善。政府通过调整利率、降低税率,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政府采取的4万亿投资计划和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有利于直接扩大投资规模,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达到了刺激国内投资需求的目的。

(3)对外贸易开始出现回升迹象。为了缓解出口需求减弱的压力,政府实行的出口退税率调整等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利于稳定出口规模和发挥出口需求的乘数效应,达到了稳定国外需求的目的。

2、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通过及时的宏观政策,中国较早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在短期已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 政府负担加重。政府实施的4万亿投资项目,从来源上看中央财政出资1118亿, 其它将由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来完成, 而其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可以预计的在财政支出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大规模减税势必加大财政赤字,不仅将影响到政府正常运转,而且将削弱政府对贫困地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对市场和社会公平造成更大损害。

(2)具有通胀压力。自央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和银行信贷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09年6月末,M2和M1增速持续上升,总体呈扩张态势,分别为1996年5月份以来和1995年5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3)加大中国对投资拉动增长模式的依赖性。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加入WTO后的深度改革,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0(1)

[2].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中国的政策应对[J].经济研究参考,2010(1)

篇10

二、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渠道分析

(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由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国际贸易交流变得更顺畅,再加上外商投资热情的高涨等因素,他们出口大幅提升,由此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1990—1996年间,马来西亚的年出口额增长均达到了18%,泰国为16%。出口的商品也由传统的原料商品转向高技术产品,如汽车、半导体等。这些高速增长为后来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种子。投资爆发、产能过剩、债务危机皆成为危机最终爆发的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初始阶段表现为货币危机,各国的汇率制度在这次危机中首先被打破。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带动了进口快速增长,进口的大幅扩张也逐渐使得泰国的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情况,赤字规模达到了GDP的8.1%。此时国际投机机构看到了时机已成熟,便纷纷大举进入泰铢市场大量抛售泰铢。为维持固定的汇率制度,泰国央行不断地动用美元储备进行对冲。由于外汇储备有限,终于在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已经实施13年的固定汇率制度,泰国的货币危机由此全面爆发。由于东南亚国家的情况普遍与泰国相似,当泰铢出现大幅贬值时,其他东南亚国家纷纷出现货币危机。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过相继放弃了对本国货币的干预,其货币纷纷出现大幅贬值,由此,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随后地处东亚北部的中国台湾和韩国的货币受到严重攻击,中国台湾在1997年10月份宣布不再将新台币汇率固定,韩国随后在11月份放弃了对韩元的管制,并同时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救助。中国香港也受到这次危机的波及,当东南亚的国家的货币制度被打垮后,国际资本炒家纷纷盯住了港元,开始对其大肆进攻,港元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备有充足的外汇以及香港政府采取的果断措施,港元承受了打击,维持了有效汇率制度。但是影响并没有减轻迹象,东南亚国家的这次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球市场,日元股市大幅下跌,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倒闭,日元兑美元汇率也持续走低;金融危机很快在1998年传到俄罗斯,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后来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也给欧美市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东南亚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最明显的表现是各国经济水平出现严重的下滑。在亚洲各个国家(地区)中尤其以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受到影响最大(见表1)。除了对以上经济体宏观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之外,金融危机还严重破坏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各国的股市表现纷纷受挫,尤以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受影响最大。

(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21世纪初期,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从2001年到2005年,美联储开启连续降息的步伐。而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成为这一“低息”时代来临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长达近10年的繁荣,甚而提出“0首付”的概念。然而繁荣也蕴含了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有学者指责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用一个泡沫(互联网泡沫)替代了另外一个泡沫(房地产泡沫),从而诱发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狂潮。无论这次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在何处,显而易见的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成了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对于深层次的原因不同学者表达了不一致的观点,主要包括对风险的错误定价,新的金融结构使得各种衍生产品不断增长和扩张而带来巨大风险,经济的全球化、经理人的过渡贪婪,信用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而在泡沫破灭之时,也正是信用机构进一步将全球经济推向深渊。金融市场创新的放开使得在过去的10年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证券化,各种衍生品种类不断增加,如各种债务抵押债券工具和担保抵押贷款等。这种创新最开始是在美国,但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和海外。其主要手段是银行将住宅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打包然后分发给其他非金融机构,因此住宅抵押贷款就脱离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就导致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非中介化。各大银行也与SIVs(结构性投资工具)建立密切联系,虽然很大程度上各大银行并不直接拥有SIVs,但却是其最主要的支持者。事后发现,SIVs也最终成为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套利所导致。商业银行持有或有负债从而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最后贷款人,而当这种最后贷款人遇到问题时,与其直接联系的其他金融机构必然受到影响。如当时的贝尔斯登对冲基金在陷入麻烦之后曾一度牵连到巴黎国民银行等。正是这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过度贪婪使得次贷危机最终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最早是源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2008年9月,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而被政府接管,与此同时雷曼兄弟破产。2008年9月21日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而消失。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和便利时,也必然有其短处。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球性金融危机从华尔街蔓延到了全世界。美国华尔街的投行应声破产倒闭的同时,也牵一发而动全身感染到全球经济体。在2008年最后的几个月里,全球产出和贸易迎来了暴跌。此次危机影响至深,使得各国政府相应的救市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效果。由于出口需求的下降,更低的商品价格和更严格的外部融资约束,2009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经历漫长的恢复期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终于在近年出现一定好转,而新兴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甚至有学者提出后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表现则在新兴经济市场。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行业的传导渠道分析

相当多的文献论述了金融危机通过贸易的机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如裴平(2009)和金碚(2011)等均认为,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工业始终处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工业当中制造业占比最大,而我国制造业外向度高,受国际市场价格和需求变化的影响大。经戴觅和茅锐(2015)测算发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从2005—2007年的18.8%降至2008—2012年的-6.2%,因而国内行业的发展焦点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就贸易这一机制,本文选择了资产价格渠道和财富收入渠道。金融机制方面,陈波(2013)认为得益于本国货币政策的支持,发源于外部的金融危机并不会造成本国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缩风险,反而是危机发生国(如美国)的金融机构由于资产负债恶化从而导致信贷紧缩撤出海外资本。综合第二部分论述中国行业的外资利用实际情况,本文选取金融机制中的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另外本文不考虑预期传导机制。1.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各国的投资机构或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锁定中国市场,他们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中国经济建设中,各个行业也因充足的资金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力。然而一旦金融危机爆发,这些跨国机构会迅速意识到投资国经济景气的不明朗,便纷纷撤资。这种撤资行为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被投资国是金融危机直接受害国,则外商投资者因其糟糕的国内经济形势撤出大量的资金;如果被投资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轻时,由于会考虑到经济的传染效应,为安全起见这些机构也会撤出先前的资金。图3描述的是中国在1996—2012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直到1998年中国的实际外资利用还是增长的,但增幅减缓。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外资利用在1998年出现了负的增长。随后的近10年中,一直处于波动的情形中。由于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并迅速演化成后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实际外资利用额在2009年出现较大的跌幅,并在随后的两年里出现震荡变化。从图中很明显地看到实际外资利用对于金融危机有时滞效应,并且中国难逃这两次危机的影响。2.价格渠道价格是另外一个影响进出口的因素,这里的价格包括汇率和出口商品的价格。汇率能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水平,具体而言如果一国货币出现贬值则会使得本国的商品以外币表现的价格竞相下降,和外国商品相比该国的商品更便宜,这会刺激该国的出口。在亚洲金融爆发时期,各东南亚国家纷纷放弃固定的汇率制度,导致各国货币普遍出现贬值,中国因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宣称人民币不贬值,这必然会影响到出口量。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将大量的货币投入市场,此时中国由于前几年出现高的通胀,中国央行一直保持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两种因素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外贸企业在那个时候出现倒闭。出口商品的价格显然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出口的重要因素。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危机受害国将自己的货币贬值会导致出口商品出现普遍下跌的可能,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东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加剧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期,由于美元的贬值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虽降低了国内出口商的生产成本,但同时也降低出口利润,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危机给出口商品带来的复杂性增加。3.财富收入渠道影响贸易的第三个因素是财富收入,也即国外需求渠道。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当居民收入增长时必然会拿出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危机爆发后,受影响的国家经济活动出现下滑,价格下降,居民的财富收入开始减少,这导致了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由此波及与该国密切联系的贸易国的出口。欧盟、美国、东盟、韩国等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造成重大破坏,民众的收入普遍下滑,经济萎缩,对外需求也出现大幅下滑。图4描述的是两次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居民收入情况。从图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两次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影响。1997年之前各国居民收入均表现平稳增长,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表现强劲,收入增长均在5%以上。但当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居民收入便开始出现负增长,尤其在1998年最为严重,而在这些国家中又以印尼受影响最大,美国和德国则受影响的程度不明显。很多国家居民收入从1999年后逐渐恢复增长。在2007年之前,各国居民收入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期,但随后的次贷危机拖累各国居民收入,美国首先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居民收入下滑迹象,各国在2009年受危机影响的程度最严重,在2010年以后慢慢复苏。在图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居民收入这个角度,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广度要大于亚洲金融危机,但影响的深度却没有亚洲危机的大。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行业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

图5描述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主要行业增加值实际增速。①从行业增加值这个角度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行业影响是有差异的。具体而言,制造业和金融业受到影响最为明显;而住宿餐饮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不深且都能较快地从危机中恢复出来;批发零售业在危机时期一直保持平稳增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在整个危机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速;农林牧渔业由于影响其因素较多,此次受到危机影响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

图6描述的是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主要行业增加值实际增速。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行业带来的影响不管是在程度上还是范围上都比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要大。具体来说,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金融业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都较为明显,其中尤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最为严重。住宿餐饮业也受到影响,但程度较轻。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因而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不确定。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4-0032-03

一、引言

随着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并表现出极强的国际传递性。IMF研究显示, 仅1975~1997年,53个被研究的国家就经历了158次货币危机和54次银行业危机 [1]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20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很快从爆发危机的国家和地区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表现出极强的国际传递性,而且目前金融危机的跨国传递性要强于20世纪90年代(Didier,2008)。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都在区域或全球迅速传递,影响到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使金融风险通过杠杆操作放大并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简单说就是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和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 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金融全球化使危机国际传递路径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界限越来越模糊,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研究金融危机传递路径有助于危机的防范和治理,对于一国在对外开放中保持金融稳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本面决定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基本面决定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是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联系导致的危机传递,强调国家之间的经济基本面相互依赖,主要包括共同冲击、贸易联系和竞争性贬值、金融联系渠道等。

(一)季风效应――共同冲击

如果存在同一种外部原因(或许是不知道的原因)冲击导致几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或相继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这种由于共同冲击产生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被称为“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 [2] 。共同冲击主要是通过引起相关国家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的共同协动, 从而使危机传递。 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与德国利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时美国利率变动对拉美国家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1995~1996年美元的坚挺(日元对美元的持续贬值) 削弱了东亚国家的出口;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贸易溢出效应和竞争性贬值

贸易溢出效应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恶化了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联系国家的基本面,从而这些国家更易遭受金融冲击,以致发生金融危机。贸易溢出效应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实现危机传递的。价格效应是指危机发源国的货币贬值, 将会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该国在贸易伙伴关系国家的出口量会增加, 进口量会减少,同时会影响在第三国市场的贸易竞争对手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导致这些国家出口量下降,常引致货币贬值,易遭受投机冲击而发生货币危机,也会导致“竞争性贬值”。金融危机被传递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做出的政策选择大多是选择本币贬值,缓解危机对本国的直接冲击,并尽可能地以贬值手段把危机破坏作用转嫁出去。这种贬值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机制,危机导致一国又一国货币贬值,并随之传递。收入效应是指一国发生金融危机,经济金融市场动荡,国民收入下降,其进口减少,贸易伙伴国收入也随之下降,引致该国对危机发源国和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减少,通过进口下降传递,各国收入下降,再次体现为进口缩减,这样金融危机就不断在国际间传递和强化。

国际贸易对金融危机传递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一国发生危机,其各贸易国采取的理性策略就是相继实施货币贬值,再加上国际投资者对这一贬值趋势的理性预期而采取投机攻击, 金融危机就从发源国传递到各国。 危机发源国与传递国贸易关系越紧密,危机传递的可能性越大。

(三)金融关联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达,全球性资本流动金额已经远远超过商品贸易额,使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性增强,金融关联成为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主要渠道。

1.金融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渠道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联的市场流动性不足。流动性的共同运动最能够深入反映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3]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金融溢出效应会使金融机构纷纷出售高风险资产以维持流动性, 一次小的冲击就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如Sakho,2006[4] ,Allen&Gale,2004[5] ,Diamond&Rajan,2005)。一国出现金融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国际投资者通常会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卖出那些与危机发源国资产有关联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资本外逃和流动性不足。金融机构出售资产保证流动性,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 这又使金融机构按市价计算的资产价值下降,为了平衡资产负债只能出售更多的资产,这又会带来进一步的降价和资产卖出,形成恶性循环。在金融机构经营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就会因为一次小的流动性冲击而导致大范围的流动性危机国际传递,从而使金融危机发生国际传递。

2.共同贷款者效应。共同贷款者,是指向各国提供资金的同一个资金供给国家或跨国银行。 金融危机国际传递与“共同贷款者”紧密相关(Kaminsky&Reinhart,1998 [6] )。假设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共同贷款者就会通过收缩对其他国家的贷款以降低风险,调整资产组合以达到资本金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如果被收缩贷款国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则很难应付国际资本大规模外流所造成的冲击。研究表明,在20世纪90年生的墨西哥危机、亚洲危机和俄罗斯危机中,“共同贷款者效应”是解释金融危机国际传递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Rijckeghem&Weder,1999 [7] )。最近Arvai(2009) [8] 等以“共同贷款者” 理论解释了次贷危机后危机向新兴欧洲国家的传递,认为新兴欧洲国家对共同贷款者依赖越大,危机就越容易在区域内传递。

3. 金融机构关联。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有资产和存款,它们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运行正常时,金融机构流动性都很充足,危机发生时,一些机构会由于各种原因而面临流动性不足,如果整个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与超额流动性需求的缺口较大,会通过“溢出效应”引发各个金融机构追求流动性, 导致整个市场的短期流动性不足并加速危机蔓延。金融机构间少量关键的关联会比大量的不重要的关联更容易产生金融危机国际传递,Pritsker(2000) [9] 认为金融危机通过银行关联传递的程度与不同国家间银行的连接方式有关。假定国际金融市场上有多个跨国银行, 分别位于不同的国家, 它们之间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每家跨国银行都只在另一家银行存款,另一种是在所有其他跨国银行分散存款,两种方式中每家银行的总存款量相同。第一种连接方式与第二种相比,它使得金融体系更脆弱,更易遭受危机国际传递,一家银行的倒闭会引发金融机构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的国际传递。

三、 非基本面原因导致的危机国际传递路径

非基本面导致的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是指危机传递与观察到的宏观基本面变化无关,而是因为投资者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主要涵盖不可用基础因素变化解释危机传递的其他原因:净传染、信息不对称、投资组合变化等。

(一)净传染效应

“净传染(pure contagion)”是指一国金融危机造成另一国经济基础之外的其他因素如预期和信心等的改变,而导致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加(Masson,1998)。一国金融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而是危机发生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以及投资者信心及情绪的变化导致危机国际传递,诱因是金融恐慌、羊群效应、信心危机等,危机国际传递与实体经济无直接联系。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高度相关,目前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是以“净传染”形式在国际间传递。

1. 相似性导致预期改变。 由于认为一些国家存在宏观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政策和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一国发生危机会导致投资者心理预期和信心改变,导致危机向与其有各种相似性的国家传递。 投资者一旦改变对相似国家的预期,会抛出这些国家的货币、证券,或者退出这些市场,产生“净传染”,导致危机的扩散。正如Kindleberger(1978)所说,“金融市场之间的心理关联程度要比套利、货币冲动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更强烈”。

2. 羊群效应。金融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可以在国际间瞬间转移。市场一旦出现利空消息,立即就会产生心理恐慌,使得投资者对所有市场重新评估,极易产生“羊群效应”,出现资本盲动。心理预期发生改变时,个体会模仿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 依靠公共信息而放弃个人信息,产生从众行为的集体无意识。Borensztein&Gelos(2003) [10] 认为,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的声誉取决于其资产组合与市场资产组合平均回报的相对比较,如果模仿其他投资者,追随大众是个体理性的,结果个体理性产生“羊群行为”的集体不理性,导致金融波动和传递。

(二)信息不对称

导致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Castiglionesi,2007 [11] ),信息不对称导致危机的蔓延和羊群效应(Calvo&Mendoza,2000 [12] )。受到信息不对称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投资者很难区分有着某些相似性国家的不同。在搜集信息成本较高或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遭受冲击或金融危机,会使投资者对其他相似国家产生相同的预期。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他得知某一国家正遭受金融冲击或危机的时候,会立即抽走他在其他那些有着相同特点的国家的资金。即使某一投资者正确地认识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情况,但在其他投资者都抽走资金时,其理性的做法仍然只能是尽快地抽走自己的资金。这样信息不对称可能会造成危机的自我实现。

(三)投资组合变化

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国家间被分散化和杠杆操作,影响不同市场的资产价格, 通过跨市场再平衡造成波动的传递。即使国家之间没有直接相似的共同宏观经济风险,投资者通过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均摊宏观经济风险,仍会把冲击从一个市场传递到另一个市场。 当一次不利的冲击其实只影响一种资产时,在资产组合多样化和杠杆操作条件下,一个投资者最佳的办法是减少所有的风险资产仓位, 这就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普遍下跌。因此,危机时期危机国与被危机传递影响国家之间资产价格相关性都明显提高(Calvo&Reinhart,1996 [13] ;Baig&Goldfajn,1998 [14] )。经验数据表明,共同基金收益差额更多来自于投资地区差别而非投资证券种类差别。既定收益下减少分散投资风险, 就要降低资产之间的相关度,而投资的区域差别比证券种类差别更能分散风险。以跨地区原则分散投资时, 投资者会把与某个爆发危机国经济基础、经济政策、文明和政治体制等相似的国家归为一类,形成这些国家也发生金融危机的预期,这样投资者就会减持这些国家的资产,把资金转移到母国或其他国家,使原本与危机发生国本无直接经济联系、也没有金融风险的国家,产生动荡和金融不稳定。一国发生危机,使资产“择优而栖”逃避风险,促使其他国家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金融市场趋于崩溃,金融危机相继爆发(Pericoli&Sbracia,2001 [15] )。

四、结束语

由于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时世界金融市场联系愈来愈紧密,几种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会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使危机国际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界限越来越模糊,多种路径都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且与基本面无关的原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总结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路径变化规律, 一是金融关联相对于贸易关联越来越重要,二是非接触性传递特征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国际传递更多是因为非基本面的因素引发的, 比如投资者预期改变、 信息动摇、羊群效应等。在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过程中,一国金融危机传递到另一国往往发生在一夜之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递越来越迅速。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国际传递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是一柄双刃剑,频繁爆发和快速国际传递的金融危机就是其不利影响之一。金融危机国际传递问题,不但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更关乎一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因此在金融创新、加快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急需对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深入研究,以减少其负面影响,维持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World Economic Outlook. Financial Crises: Causes and Indicators. May 1998,chapter 4,3-4.

[2]Paul Masson. Contagion:Monsoonal Effects,Spillovers,and Jumps Between Multiple Equilibria. IMF Working Paper,1998.

[3]Rudiger Dornbusch, Yung Chul Park,Stijn Claessens. Contagion:How it spreads and How it can be stopped[J]. Forthcoming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May 19,2000.

[4]Sakho,S. Contagion and firms’ internation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World Bank Plo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4076,2006.

[5]Allen,F&Gale,D. Financial fragility,liquidity and asset prices[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6),2004.

[6]Kaminsky&Reinhart. On Crisis,Contagion,and Confusion. Paper for conference“Globalization,Capital Market Crsis and Economic Reform”,November 1998.

[7]Caroline Van Rijckeghem&Beatrice Weder. Financial Contagion:Spillovers Through Banking Centers.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1999.

[8]Zsófia Arvai,Karl Driessen,Inci Otker-Robe. Regional Financial Interlinkages and Financial Contagion Within Europe. IMF Working Paper,WP/09/6,2009.

[9]Matt Pritsker. The Channels for Financial Contagion.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0,August.

[10]Borensztein,E&R. Gelos. A panic-prone pack?The behavior of emerging market mutual funds. IMF staff papers(2003).

[11]Castiglionesi,F. Financial contagion and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bank[J]. Journal of Bnaking and Finance,31(1),2007.

[12]Calvo,G&E,Mendoza. Rational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1(1),2000.

篇12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

    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最后,从整个世界范围和中长期的影响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边缘国家”的经济打击将更大于“全球化中心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力量发展差异将在短期内继续扩大。金融危机同时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国际金融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进程。一方面,金融危机标志着美独霸金融体系格局的结束;另一方面,全球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和过渡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三、世界政治、安全格局的深度变革正在加速

    第一,尽管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当前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等核心成员的对外政策制定,使政策的内向性有所加强,但主要国家仍表现出强烈的化危机为机遇的意愿,力争以改革国际金融机制为突破口,在国际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变革进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篇13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起良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大,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正是如此使得我国备受世界各国瞩目。但我国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忽视。我国作为国际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体系难免会存在危机性。因此,需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 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危机传导的概述

所谓的金融危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会金融系统中所出现的危机,这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中,金融指标将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故的现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标不仅有货币汇率和证券价格,还包括倒闭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房地产价格等。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整个金融系统进入重度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配置问题,这样也会致使国际经济出现不良震动,形成经济危机[1]。

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由于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对其设定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情况下,都将金融危机传导认定为是在平稳期或危机期使传导方式受到冲击,进而发生了改变。随后有学者从狭义方面对传导进行概括,认为所谓金融危机传导就是在一定路径中传输危机,也有学者从广义方面对其进行概括,认为传导就是将各个国家及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运动路径[2]。但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传导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讲,金融危机传导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所发生的危机传输给另一国家或地区,从狭义角度讲,则是将金融危机从一国扩散到另一国,使被传导国家在毫无防备中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2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结束需要一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集合在一起通常被称为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外汇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一直处于交易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全球化程度越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越大,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传入到其他国家。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 1 季风效应传导

这种传导方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由于受到共同冲击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传导。简单来说,也就是可能由于这些国家存在相同因素,导致这些国家先后受到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季风效应。如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季风效应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存在次贷危机,进而出现了全球流动性危机。

2 2 溢出效应传导

溢出效应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金融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效应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实现经济联系常用的方式就是贸易与金融,这样一来就使它们成为传导金融危机的两种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其直接投资率和资本流入也会大幅度缩减。如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就受到了金融与贸易的打击,导致泰铢严重贬值,使得与泰国有经济贸易来往的国家都陷入了这次经济危机中。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其国内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发展,相继减少了产品出口,这样就缩减了美国的进口量。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影响,其金融传导很快就会转变为实体经济,因此也就加大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概率[3]。

2 3 净传染效应传导

净传染效应通常是在金融危机在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影响下,不会继续被诠释而出现的。在净传染效应中,不仅有自我实现还有多重均衡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使另一国家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坏均衡”,通常会引起国家货币贬值、总资产价格下跌,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本外流等情况,致使坏账风险激增[4]。在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导致整个冰岛银行体系出现崩盘情况,因其主要存款地点为英德两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德两国立即将冰岛在本国的账户冻结,以此来减少冰岛金融危机在净传染效应的作用下冲击英德两国金融业。

3 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分析

3 1 在贸易交易中的传导

贸易传导通常是一个国家在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货币贬值,国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这样一来也会使其与其他贸易之间的经济联系弱化,这样一来也很容易时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并将金融危机扩散,也就是说爆发“贸易溢出效应”[5]。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不断贬值,但是其他国家货币却出现升值情况,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表现最明显。自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缩减,年进口量下降极为显著,这样就使那些与美国在贸易上有来往的国家出口量严重下降。同时,对于美国内部来说,资金流动量也在减少,大部分资产价值出现缩水情况,导致不少金融机构不得不缩紧信贷,由于美国人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缩紧信贷以后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生活十分恐慌,随着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很多产品出口国的利润也受到了不小影响,经济受到重创。由于世界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通过贸易渠道将危机带给了全世界。

3 2 在金融渠道中的传导

金融渠道的传导主要是将汇率和利率作为主要传导方式,而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则是其主要传导途径。金融渠道传导与贸易渠道相比更为迅速、影响更大。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连在一起,跨国银行众多,并占据多数头寸,极大地提升了系统风险,并成为金融危机区域传导的重要方式。美国经济发状况良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此投资更为安全、可靠,再加上美国金融交易较为频繁,数额较大,相应的交易机制也较为完善,无论是个体投资还是机构投资都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国外资金也来此投资,尤其是欧盟各国在美国投资众多,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个金融机构为了挽回受损局面,只能互相拆借,逐渐将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6]。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是贸易渠道传导影响较大,当然其中也不乏金融渠道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不少外汇储备存在于美国国债市场中,金融危机导致美元贬值,我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就不断萎缩,从而产生了严重亏损。同时,由于美国现有资本不足,只能将海外资金撤回,我国受影响较大,尤其是股市与房价出现剧烈波动,致使中国金融市场备受挑战,很多企业因此出现严重亏损。

4 抑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发生的主要对策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之所以会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国家,主要是由于被传导国的国家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与改善,那该国被金融危机传导的概率就会上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大[7]。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爆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防御能力。

4 1 适当调整出口市场,注重多元化发展

通过多次金融危机得知,贸易溢出效应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方式,两国在贸易交易上联系越密切,贸易溢出效应也就越显著,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并且严重依赖于个别国家,一旦所依赖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那么产品出口国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调整出口市场,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4 2 构建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预警机制

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毫无征兆,但在其出现前都会有一个酝酿过程,并在经济运行中逐渐显露出弊病[8]。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机制,重点总结经济运行中的弊病,通过某种模型与体系预测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与概率,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进而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家危害。

4 3 重视对于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作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会涉及多个国家,不会只停留在一处,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很快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跨国性金融机构受影响较大,很多金融危机都是通过跨国性金融机构才传递另一国家中,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也要与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被国际认可的监管机制,以便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

4 4 注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的,但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其监管机制与创新不一致,致使金融风险提升。因此,一定要确保金融系统稳定,降低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监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爆发。

5 结 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贸易溢出效益和金融溢出效应最为典型,一旦受到两者共同打击,其经济发展将受到重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俊燕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2]王君 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谭蔚 金融危机生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4]齐冬冬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5]李国疆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