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笔记

公共管理笔记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管理笔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共管理笔记

篇1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毕业设计题目必须符合化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专业综合训练的内容;选题要结合实际,题目应尽量从科研、社会生产实际、企事业委托设计(研究)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出;题目要有一定数量的更新,学生必须一人一题,对于大而难的课题,可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题目必须符合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题目要适当,要考虑到题目的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2-4]。我们按照“提早介入、双向选择、一人一题、注重创新”的原则,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了毕业设计题目的遴选工作。在第七学期,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社会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等提出题目,不易直接提出题目的研究领域及方向,由教研室讨论审定;学生也可结合自己的签约单位和工作去向,自行申报题目,经指导教师认可、教研室讨论审定、批准后,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教研室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并由指导教师将题目向学生作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每个题目主要研究内容。学生根据公布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选题,选题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确保一人一题,由教研室公布学生选题的结果。选题确定后,由指导老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让学生提早介入、充分利用寒假的时间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为新学期的毕业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1.2携问实习,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

    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巩固、验证和深化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增加对工程背景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工艺原理和方法,学会从生产实践中找出与设计相关的控制点及检测方法,收集生产实际下的数据,为毕业设计积累资料[1]。为了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我们一改过去那种先实习后设计的模式,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过程中就注意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纸。在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先进行资料查阅,撰写开题报告和进行工艺比选,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去现场实习,提高了毕业实习的效果和针对性。为了确保毕业实习质量,我们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进行了严格的考核。除了每天在实习现场进行随机检查和提问的同时,我们还定期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考核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逐组逐人进行。通过口头提问、检查实习日记和实习资料的收集情况等来检查和考核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对在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总结,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实习工段的平、立面布置图。通过随机检查和阶段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同学们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保障了毕业实习效果。

    1.3实行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节点管理”,做到“段段清”

    我们将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分为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开题、工艺论证与生产流程的确定、工艺计算与设备选型、绘图、非工艺部份设计说明、技术经济分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毕业设计答辩和毕业设计总结及归档等十个节点,对每个节点都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和要求(见表1),并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为辅导教师,在节点工作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该节点的专题讲座和辅导,并要求其他指导教师参加旁听和学习,统一思想和认识,统一做法和要求。每个节点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上交该节点的材料,供指导老师检查和验收,并做好记录,做到“段段清”。

    1.4搞好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等“三检”工作

篇2

2BIM在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实践应用作用

2.1立项决策阶段的作用

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该阶段旨在探究项目的可行性并探讨最佳投资方案。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更加满意并且可靠的研究结论。项目决策过程中,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环境气候和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都对项目的最终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传统模式下的场地分析方式存在诸如掌握信息量有限、处理相关数据困难等弊端,会给项目后期带来大量风险。很多建设单位通过BIM技术与Revit的结合来保证得到最为满意的解决方案,避免传统模式下的许多问题,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2编制勘察设计文件阶段的作用

2.2.1碰撞检测。设计工作是由不同专业人士独立完成,由于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缺少协调与沟通,碰撞问题不可避免。我国长时间采用的CAD图纸设计由于不直观等缺点,设计中存在的隐患难以发现,以致增加了整个项目的风险。而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功能,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给各设计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轻松快捷地解决了传统二维模式下不可避免的碰撞问题,提前反映施工设计问题,有效地管控了设计风险。

2.2.2信息实时更新共享。在一个建设项目过程中,信息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要想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就必须要提升对信息的管理力度。在传统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同阶段的信息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因此很容易流失掉很多信息,这样的现状对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起不到任何帮助。而用了BIM技术的建设项目能够快速高效地对信息进行管理与修改,最终达到较为满意的信息更新速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后续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在项目的编制勘察设计文件阶段,充分运用BIM技术可有效地避免空间碰撞问题,尽可能地将设计风险消除在设计阶段,避免后期返工。同时,BIM的协同设计能够在设计阶段发挥巨大作用,把相互专业设计工作的繁杂过程简化为各自专业水平上的可行性工作。

2.3建筑施工安装阶段的作用

2.3.1实现质量风险管控。传统的质量管控方式较为抽象,没有将问题具体细化,给后期的施工埋下了质量隐患。但是有了BIM技术之后,就能通过三维表达方式实现以往二维表达无法准确表达的内容,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细致地表达出来,最终起到降低工程质量风险的作用。

2.3.2严谨安排进度计划。建筑施工的进度管理一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严谨的进度计划有利于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传统模式下用来描述项目进度的图很难清晰地演绎实际中的施工进度。我们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建立3D+时间进度要求的信息模型,模拟项目施工动态过程,并标记出施工进程与时间。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模拟施工进度施工,及时调整误差,实现工程进度的精准控制,降低工期延期风险。

2.3.3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中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内部成本控制的水平。结合BIM技术,可以自动生成所需材料订单,不会出现像以往那样材料费用难以管控的现象。BIM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施工方案选择,进而找到最适合企业、最为经济的施工方案。

2.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的作用

2.4.1科学人性化检测。在工程竣工之后,业主方在验收阶段会对整个工程建筑的绿化面积/建筑物的采光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进行测试检验。对于大多数承包方来说,在竣工验收阶段难以满足建筑项目的科学人性化建设,而被要求继续完成相应指标,达到标准后才会被业主方验收成功。在BIM软件的应用下,承包方能够对建筑结构的绿化、隔热、采光、保温的性能在工程项目验收前做好指标检测,避免在验收阶段被业主方做不合格处理而延误工期增加额外损失。

2.4.2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在工程验收完成之后,BIM集合的所有工程信息形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给试用阶段的后期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后期的管理提供第一手建筑结构信息。

篇3

1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参与人员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具体的施工中,极容易受到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从整体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从现场施工、资源配置、生产协调、成本管理及施工进度管理等环节,加强其施工管理。BIM技术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到一起,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施工的安全和质量[1]。

2BIM技术以及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工具,对与其相关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以达到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从而尽可能减少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缺”等现象。

2.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特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3方面。

2.2.1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可以建立理想的三维立体效果。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任务更加明确,并且为施工和管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2.2.2虚拟施工

通过BIM技术进行虚拟施工,对施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事项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具体的施工进展进行对比,从而促使施工部门严格按照施工管理的相关流程进行操作,以有效减少返工、整改的现象,并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3协调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片面关注和重视施工质量,而忽视了造价等方面的管理,给建筑工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管理人员可以对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协调管理,避免因疏忽某一方面降低施工管理水平的现象。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体应用

3.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只有确保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才能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偏差。在对建筑工程图纸设计阶段的管理中,通过二维平面工程设计图纸,很难把握施工图纸中的各个要点。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将二维平面工程设计图纸转化为立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详细、全面把握整个施工图纸的要点,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可以进行专业建模,并且针对模型中的碰撞点,进行详细的检测,得出碰撞检查报告。根据检查报告,及时发现引起模型碰撞的原因,作出相应的调整。

3.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随着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其施工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其施工组织管理愈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2]。具体来说,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组织施工阶段应用中,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3.2.1在总场平布置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求各项目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这种协调形式集中体现在:施工现场作业面较大,且各个施工分区存在高低差之别;施工现场复杂多变,以至于平面布置出现变化;项目周边环境复杂,常出现场地狭小、基坑深度大等现象。针对复杂的施工作业现场,通过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进行施工总场布置。并且在布置完成之后,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模拟特点,加强施工总场布置的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及施工进度等,对施工现场进行灵活的布置。

3.2.2在施工方案、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从整体上对施工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利用BIM技术在施工方案、工艺模拟中的应用,可以构建一个整体的工程模拟。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中的各项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有效减少了因主管因素所造成的施工失误。

3.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各阶段的应用

3.3.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应用

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企业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均是通过细致全面的计划而进行的。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施工管理人员制定的进度管理计划更加准确,并且在具体的管理中,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3.3.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管理是其重中之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中仍存在明显的问题。但是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奠定基础。并且通过BIM技术,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数据信息模块对物料、设备等进行准备、检查,时刻确保其满足施工的要求,有效降低了因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而产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准确的模拟,规范了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更加进一步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3.3.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

在建筑工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安全事故常常发生,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施工模拟中,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直观地呈现在施工人员的面前,促使施工人员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

篇4

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合理有效地施工管理能使项目工程简单化、规范化,能给项目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部分企业由于精细化、规范化方面的管理尚有欠缺,制约了整个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管理成本。

1工程施工管理的弊病

(1)施工过程管理思路粗放。在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单位管理非常粗放,缺乏对整个工程的科学评估,施工规程不完整,执行不严。这在一些中小型工程中尤为常见,由于这些项目投入少,项目时间短等原因,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简化操作流程,前期调研和勘察不足,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没有建立起规范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办法,过程管理不足,这也为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不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节约成本,反而增加了后期维护的支出。

(2)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质量取决于工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这些质量管理目标需要所有参建人员承担,任何一个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缺失都将制约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以及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宏观和微观把控能力欠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节的工程操作没有规范严格的执行,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标、混凝土的凝结速度较慢等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控制也存在不足。

(3)安全管理存在滞后。对安全方面的投资较少,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削减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造成设施不足或者质量不达标,人员配置短缺,另一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环节、人员众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起,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存在着安全管理的若干隐患。例如,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时没有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绳或系挂不规范、安全网破损老化,重点区域未设立警示标识等,很多的方面都存在安全管理隐患,极易便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在实际管理之中,往往这些细致的管理落实不到位,执行不规范,暴露出我们目前的安全管理尚不完善。

(4)现场管理落实不到位。很多施工企业不重视现场管理,在施工时,建筑材料随意存放,堆放混乱,极易导致施工现场交通不畅,额外作业,同时,一些材料的存储不当也会造成额外的浪费,甚至数目不清,导致采购不足或者额外采购,更有甚者一些材料还会以为存储环境不适合导致失效或者影响质量。还有的施工机械违规操作,保养不及时,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又无形之中增加了维修费用,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5)成本账目管理不规范。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在于数据统计的规范严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采购支出和费用支出,每笔账目都需要明确,客观,真实的加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的采购竞价及招标环节也需要充分调研,综合评价,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细节管理的完善,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一些工程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导致成本核算不明确,额外支出较多,最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2工程施工管理弊病的解决策略探究

(1)牢固树立规范施工的意识。工程不论大小,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程序来进行操作,不能简化更不能省略其中的环节,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前的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准备,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全面的收集施工时所要运用的各种数据,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及人员考核制度,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制度的严格落实和宣传工作,形成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氛围。

(2)推进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通过将整个流程细节化,规范化、数据化,优化整个系统管理效率,实现工作的高质量和准时化。具体到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要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将精细化贯穿于整个大流程之下,无论是工程施工的工期、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还是施工的安全度,都应当按照精细化的管理思路与控制方法严格要求。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就是要最终达到工程施工科学周密的管理,建立健全更为完备的施工建筑管理体系,保证工程的准时交付和质量达标,现场的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进一步支持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更快更好的持续发展。

(3)加强对施工中质量的管理。质量是建筑的生命,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施工企业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思,让质量管理贯穿于从建筑设计、物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以及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进行施工作业,定期不定期的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杜绝以次充好,形象工程,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另外通过试验的方法对施工材料及半成品进行现场的试验,进而分析和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时间成本是施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支出,工期的拖延甚至延期交付都将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支出,影响施工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需要管理者科学分解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和施工环节,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目标,同时严格跟踪整个施工过程,定期检验与施工计划的符合情况,对不符合的环节及时作出必要调整,对相对滞后的环节落实原因分析和责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监理工程师要配合管理部门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5)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既是施工企业管理优劣的展示,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涉及主要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就是要优化这些施工要素的正常运行。首先,主要的施工材料需要按需按批进入货场,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采购进场时间。其次,合理规划存放区域,根据施工材料的存放要求和其自身特点,妥善储存,对一些需要重点防护的材料需要专门划定区域,进行阻隔。第三,施工机械需要保证正常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查,规范停放,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护。第四,安排专人对材料及设施进行管理,定期巡查,定期清点。第五,对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不安全存放的材料立即整改,及时化解风险。从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6)完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施工管理中,财务和成本管理是规范支出,节省开支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管理时,需要认真做好成本预算和使用计划,合理规划资金支出,做到优化施工方案,认真审查施工设计,严格成本核算和账目监管,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财务报表及核算的工作;完善过程监督和审计。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公示,及时发现财务管理纰漏,善于利用财务数据发现管理问题,进一步指导精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施工管理越来越受施工单位的重视,科学的优化和改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施工企业应当坚持从整个施工过程的角度,系统的改进施工管理水平,强调各个环节的综合提高,以更好的支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祖平 单位:厦门恩哲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一、财务共享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财务共享是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全球化、企业信息的透明化、管理会计的诞生等为前提,通过优化财务业务处理和组织架构,通过重新梳理财务流程从而达到规范和提升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内外部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

2.意义。

财务共享可以实现共享范围内会计核算主体之间会计政策的统一管理,实现各个主体之间会计基础工作的高度集中管理。财务共享的实施将给财务带来系统化、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的作业过程,促使财务领域内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的统一,财务流程标准化,岗位职责范围、业务操作规范的统一和信息的高度透明,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实现企业价值再造。具体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基金管理公司目前的财务管理困境,包括但不限于:规范和标准化日常会计核算、涉税业务、资金收支、财务报告等工作流程;提高财务服务职能,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实现管理与决策职能的分离。

二、A基金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困境

A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成立于2011年,资本金5000万元,为国有股权投资平台控股的二级公司,主要为平台旗下区域性股权投资基金和新兴产业基金的全面运营管理。A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发起、募集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天使基金,目前共计管理母基金32支,所管理基金资金认缴总规模为153.8亿元,实缴规模120.8亿元,对外股权投资项目共计327个。A公司以获取各个基金后端超额收益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以收取各个基金年度管理费为日常运营资金来源。随着A公司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模式已无法匹配目前公司管理需要,各种弊端显露出来。

1.财务管理功效甚微。

A公司目前所管理基金的特点是数量多、地域广、投资重点和方向错综复杂。财务部负责的会计核算主体(含A公司自身在内)共计33个,遍布省内15个地州市,财务部在岗人员13人,平均每五只基金需配备两名财务人员(会计兼报税员、出纳兼备案员)才能完成常规性管理。各个基金的会计核算、涉税业务、资金收支等日常事务繁重且重复性非常高和技术含量较低,但占用财务部大量的人、财、物力,几乎难以开展基础工作之外的分析、决策、管理,导致财务效能极其低下。此外,对于集团提出的A公司及其所管基金的对标管理存在较大障碍,以A公司一己之力难以获取对标管理所需的行业平均数、行业先进数等数据。A公司所管基金的投资项目涉及的行业范围较广、投资周期不同步,若无外部客观、及时的对标数据,仅靠财务闭门造车,对标工作难以完成,不利于集团对A公司的管理和考核,也不利于A公司对所管基金业绩的判断,更不利于提升基金的价值管理。

2.财务信息质量差。

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级母公司对管理质量的提升、基金出资人对投资价值信息的需求等都对A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规范性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相匹配。从成立之初到现在A公司仍停留在简单事后核算阶段,难以提供动态财务信息,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无法满足募资团队宣传所需,无法满足投资团队决策所需,无法满足投后团队跟踪管理和退出时点、退出方式等决策所需。目前仅限于提供三大报表,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关联信息难以获取,且三大报表的数据仅依据账面数字简单生成,没有与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各个基金在资本市场真实的估值,急需解决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标准性。

3.财务管理效率低下。

A公司目前沿用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重记账轻管理。财务人员的执行力严重不到位,工作精力用于满足日常收支的记录,未能针对数据进行深挖,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预测未来趋势。受限于财务管理成本和业务的繁杂,财务人员薪资偏低,直接导致财务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承担管理职能。

三、A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近年来财务共享在国内的兴起为A公司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提供了路径,A公司有必要启动财务共享之路。

1.实现业财融合,提升运营效率。

全球信息化使得公司必须拥有大数据业财融合才能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实现A公司业财融合的前提是财务共享。A公司可以财务为起点向业务端进行延伸,打通会计与业务、会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各个基金的出资人)的界限,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实时控制;将股权投资业务流程中的募投管退四个核心环节中的不增值环节和节点、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不增值部分逐一剥离和剔除;注重财务信息在价值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沟通与宣导;注重从财务信息、账表资料为主转向业务经营过程中数据化,以多种形态的数据更准确、清晰、直接的表达或传递企业管理决策、业务经营内在的情况与状态;注重从粗放的、概括性强的信息转换到精细的数据,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延伸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流程节点,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将原来不相关的信息经过分析整合重新解读,从而挖掘新的价值,摒弃原来的事后数据分析的模式,转型到实时动态分析管理。财务部门通过财务共享把会计工作前移到业务流程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把会计分析和会计判断放在业务流程中进行动态决策,让基金投资决策和基金募集完全匹配,做到统一筹划,从而为A公司创造新的价值。

2.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果。

A公司财务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对募投管退四个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进而为公司提供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提升公司内部管理的有序性。其次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财务人员数量的要求,不再需要财务人员面面俱到,转而要求财务人员专业化。目前需要13个财务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在财务共享之后仅需要2~3个财务人员即可胜任,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再次财务共享可以通过使用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等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技术,对A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和提升。最后A公司所管基金均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了多余的步骤和流程,数据的共享和信息化使得各项业务和财务数据汇总、分析不再费时费力,更容易做到对标管理。

3.深化财务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篇6

二、中西公共管理模式的比较

公共管理模式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式或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方式。政府对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管理功能的定位以及政府对公共管理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法。[2]中西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因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

比较之一:在公共管理理念上,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以服务为理念,政府及公共部门由领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使政府和公民处于同一层次、同等地位,公民可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之中。在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中,“官本位”思想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公共性意识比较淡薄,仍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指挥式”行政管理,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往往把自己当作权利的所有者和社会的主人,强调公民对政府管理的服从,而公民也习惯于依赖政府。

比较之二:在公共管理方法上,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是采用目标管理(MBO)、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IT)等手段来进行的管理,其主要方法有:编制战略计划、推进政府部门的改革与发展、倾听顾客意见、改善服务质量、评估政府绩效、推进电子政务,[3]并呈现出综合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特点。我国在公共管理上虽然作了较大的改革,但基本上仍然应用层层申报、层层审批的单向的、传统的、复杂的管理方法,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政府公共管理还相对滞后。

比较之三:在公共管理组织上,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是面向市场化,并通过民营化或市场检验及合同外包,使组织人事制度更加灵活,是一种宽职能和少机构的运行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几次大刀阔斧的政府机构改革,但仍未脱离官僚制的窄职能和多机构的运行模式。

比较之四:在公共管理主体上,西方国家强调公共管理的主体由政府向私有部门转移,政府在运作中吸引市场力量。我国的公共管理则主要以政府为主体,仍属“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都由政府提供,各种决策由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

比较之五: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上,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倡导公共与政府部门间互动式双向传输,可以自由选择,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私有工商部门之间进行合作或合并,“在各个政府层级之间,在监督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在公共的与私人的各生产单位之间引入一种更加契约化、更多地参与和更大的选择自由的关系”。[4](P30)在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中,政府通过法规和等级权威来管治行政行为,政府与社会仍是单向性关系,政府是实施者,社会是接收者,两者之间缺乏双向互动传输和自由选择合作的关系。

三、对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启示

已进入21世纪的中国,要开展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既不能对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照抄照搬,也不能视而不见,唯我独尊;既要看到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运作的成效和问题,又要分析这种创新模式对我国新一轮政府改革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全方位的改革。如前所述,以往的政府改革把重点放在机构和人员的裁减上,忽视了公共管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改革的进程。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高度重视政府改革的配套工程,将组织变革、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系统的、全方位的推进新一轮的改革,使政府通过改革真正做到“强身”,以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启示之二:努力改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在我国,完全的市场规则在当前并不完全适用于公共管理领域,但政府与市场也并不是彼此隔离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不仅体现在政府对市场的作用,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对政府的反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职能转变中,政府要适当分权和授权,这不仅不会削弱政府的权威和力量,而且会使政府成为一个“航员”、“服务员”和“裁判员”的多种角色。

启示之三: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工作绩效。在政府工作中可以引入一些企业管理的方法、原则、经验,特别是绩效管理、成本核算等,并全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这种做法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实现自我评价,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篇7

绩效管理的计划目标不同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前者作为中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附属部门,其办馆目标和任务必须始终贯穿于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服务工作中。后者是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办馆目标和办馆任务着重于公共性、群众性、普及型,最终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制定绩效管理计划目标时,应根据办馆目标和任务的客观情况来制定具体的绩效目标计划。

绩效管理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不同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深度的不同,决定了绩效管理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各不相同。前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主要为传播学术信息、科技信息和知识信息提供服务,集服务与研究于一体,属于学习型和研究型图书馆,馆员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于为科研提供文献资源的能力和效益。因此,其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中,应侧重于考核馆员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质量。后者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主要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公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其社会职责是注重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丰富的优质服务。因此,其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设定,应侧重于考核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与约束力不同高校图书馆受制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其绩效管理制度的目标计划、执行力度、绩效激励作用与约束大小以及绩效奖金的发放均由高校人事部门掌控,图书馆执行绩效管理的自由度较小。公共图书馆的绩效工资由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指导性为主,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绩效定位。因此,公共图书馆执行绩效管理的自由度较大,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难度相对较小。

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管理模式和公共图书馆“年终考核”管理模式剖析

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现行的“德能勤绩”管理模式,就是年度考核模式。这种模式在业绩方面的考核指标较少,在德、能、勤方面的考核指标较多,无评价标准,更谈不上设定评价绩效目标。打分缺少标准的量化指标,考核者缺乏评价的依据,仅仅依靠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平时印象大概给出总分。考核的结果虽然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但是不存在有效的绩效反馈和绩效激励,甚至优秀等级也是人员内部轮流充选。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缺乏部门考核概念,将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等同于部门的考核,混淆了部门考核与部门负责人考核的明确区别。绩效管理是全面、系统的管理,即使图书馆馆长和部室主任也应在考核评估范围内[2]。但是,在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思想影响下,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难以从意识上接受来自下属的监督与批评,自上而下的管理是顺理成章的,自下而上的管理则无从谈起。领导犯错无人敢说,更无人敢于监督。不仅如此,绩效管理的考核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相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绩效考核指标较为模糊,大多数考核指标可以适用同一级别不同岗位,甚至适用所有岗位,忽视关键业绩考核指标,导致绩效考核难以实现绩效管理的战略目标。可见,高校图书馆“德能勤绩”的管理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年终考核”和“评估定级”的管理模式目前,公共图书馆采用年终考核和评估定级两种考核模式。年终考核包括图书馆领导对馆员的考核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图书馆领导班子的考核,与高校图书馆的年度考核相似。这种考核缺乏精确的量化指标,以个人述职、同事评议、主管领导评价为主,难以准确体现馆员的工作绩效。不仅如此,由于受传统大锅饭的影响,在考核评估时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往往互相抬高不贬低,说好不说坏,大家一团和气,隐瞒事实,共同保护,达成默契,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3]。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只对图书馆进行综合评估,为图书馆设立一个评估定级的标准,并非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体系。这种评估定级标准对公共图书馆的硬件基础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大。与年终考核一样,它不与财政拨款数量和馆员的工资挂钩,考核结果无法充分反映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对图书馆和馆员难以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上述两种考核模式也非真正意义的绩效管理模式。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比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是指绩效管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外环境、目标任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实行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切合实际、足以产生良好效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于不同考核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形成评定的标准也不同,导致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因此,必须分级设计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不仅设立绩效的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也设立简便的绩效计算方法,使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分级设计对比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目标和任务不同,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级设计也有所不同。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在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难以用定量方法加以描述,应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工作量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应采用定量指标的方法予以衡量。目前,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处于初始尝试阶段,其绩效考核以定性描述为主。因此,基于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是适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公共图书馆部室岗位职责、考勤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定较为详细,馆内考核管理办法细则的设计较为具体,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以定量描述为主;作为“窗口”单位,适合采用360度综合考核模式。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考核指标权重对比绩效管理考核的指标设计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具体工作,必须设计出每个岗位的绩效指标并作出客观评价,决不能用统一的指标评价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给予相应的权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馆员的考核内容、考核周期都有不同的权重。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内容相对公共图书馆的考核内容更侧重于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公共图书馆考核内容相对高校图书馆更侧重于工作纪律和服务环境、职业道德;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周期以学期为主,公共图书馆的考核周期比较短,以周、月、季为宜。

适合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

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有360度综合考核、基于KPI的绩效考核、基于BSC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主管述职考核、以价值流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等考核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首先深入了解各种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劣,再根据图书馆的客观实际慎重选择科学、合理、适合本馆需要的考核模式,必要时,可考虑组合运用多种模式延伸、变通而成的考核模式。

适合高校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岗位责任制的改革基本完成,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正在试行。高校图书馆在尝试推行绩效管理时,一度陷入困境,绩效管理方案迟迟推行不下去,这种现状与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中存在战略目标缺失、考核指标不真实、注重近期目标而忽视远期目标等因素有关。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的指导和示范。目前,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建设尚处于绩效评价阶段,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均不完善。因此,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应首先采用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模式为主要框架,组合运用基于KPI的绩效考核模式,并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难以量化的条件采用尽可能细化、精确的定性指标进行描述。

适合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一样,已经实行了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正在酝酿绩效工资的发放。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公共图书馆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绩效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有些公共图书馆已率先进行大胆尝试,例如,东莞图书馆已实行了绩效管理制度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践与理论成果[7]。东莞图书馆得以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馆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使绩效管理的各项流程得以规范有序地正常运行。可以说,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绩效管理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而选择合适的绩效管理模式是图书馆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公共图书馆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机构。作为面对公众的“窗口”单位,工作带有多“面”性和广泛性,需要根据不同的“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模式应选用“360度综合考核”的方法。360度综合考核(360Feedback),又称多视角考核(full-circleappraisal)或多个考核者考核(multi-raterassessment),考核者可以是被考核者的上级、下属、同级和外部考核者,例如,供应商和客户等。公共图书馆360度考核包括的层面有:馆领导、部室主任、各部门、馆员、各类读者等。360度考核的优势是可以促使组织把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与组织的需求和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培养组织成员形成和从事组织所期望的工作行为。

篇8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县级水利工程在"加强工程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指引下,从改革人手,注重狠抓小型以上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注意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内在潜力,狠抓管理,着重实效,已成为县级水管工作的重点。目前县级小型以上水库基本上做到了"十有",即有管理机构、有专管人员、有管理住房、有简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迅线路、有财务管理制度、有综合经营计划、有民主管水制度、有鱼种培育池、花园式管理单位、有工程档案。在经营管理方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水字上作文章,大力实施水面立体开发,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加工业,开拓旅游业的立体养殖模式,努力实现"一座水库一库鱼、一群鸡鸭、一栏猪、一片林"的构想。

二、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县级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标准均偏低,施工质量差,加之工程已运行了40一5O年,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如水库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渗漏、软基、涵管断裂、堵塞及白蚁害现象,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这样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失事,将会造成惨重损失。一些防工程存在着堤顶高程偏低、堤身断面单薄、土质差、堤身堤基渗漏严重等问题,加之防汛备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间不少堤段将产生管涌等渗透破坏,甚至有溃堤的危险。

(二)资金投人不足,重建轻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维修资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别是不少病险工程没能得到及时除险加固,工程效益锐减。

(三)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由于生产方式改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配套工程,致使受益范围窄小,影响了灌溉面积的正常发挥。如一些水库只重视枢纽工程,而忽视了对渠系配套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渠道淤,致使每到放水季节,上游淹死,下游旱死,渠水白自流失,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四)机械设备流失,老化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机械设备有的流失,有的已经老化,由于经费制约,还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无人修理,带病运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涝站、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导致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被盗,加之设备缺乏必要的维修,每到防汛抗旱季节,机器不能运转或带病运行,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五)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广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缺乏水库的管理经验,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混乱。更有一些水库无管理机构,无专管人员,造成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乱扒、乱挖现象时有发生。

三、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弊端

自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水利的管理有所放松,"重建轻管"使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管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一)农民的经济意识观念增强,难以集中劳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在五、六十年代,县级组织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每年都要抽调数万劳力从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九十年代后,农民忙于经营或弃农从商,放松了水利建设,他们讲究经济效益。因此,难以抽调大批劳力兴建水利工程。

(二)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三)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四)管理人员待遇低,无自,影响了工程的积极性。如县级小型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每月在200-300元左右,部分人员未参加养老保险,加之水库无财务自,水库一切开支都需由各所在乡镇政府统管,这样势必挫伤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积极性,阻碍了水库的发展。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宏观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抓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开展水利综合经营,搞好水费征收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单位的生存命运。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为此,我们务必加快转变六种观念:一是转变水利是单纯的公益事业、福利事业的观念,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观念。二是转变无偿供水的观念,树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费是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观念。三是转变水利事业只姓"农"的观念,树立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服务、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观念。四是转变等靠要、吃皇粮的观念,树立试闯冒,依靠自己的观念。五是转变安于现状、守摊子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六是转变安于贫困、讲义不言利的观念,树立义利并重、脱贫致富的观念。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篇9

水闸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蓄水和挡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为水利工程提供有效的服务。那么结合当前我国水闸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受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闸的实际运行效果难以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水闸工程管理,提升水闸运行质量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水闸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水闸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修建于河道及海口等位置的水闸,其闸门的开关能够发挥有效的挡水和蓄水作用,从而对水位进行调节并对水流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此同时,水闸工程还具有一定的景观效用,因此加强水闸管理工作,维护水闸的稳定运行是非常必要的。总的来看,水闸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其中维护水闸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水闸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1.2由于我国的疆域面积比较辽阔,所以水资源的分布不够均匀,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时空分配,才能够最大化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水闸工程直接关系到上游和下游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水闸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无法根据水资源的实际需求来运作,就会出现上游破堤,下游淹没的危险,所以对于水闸工程的管理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状况,合理控制闸门的开关,保证上下游水位处于安全状态,为水工建筑物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1.3水闸工程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挥,因为通过闸门的合理控制,能够发挥防洪、蓄水、通航等功能,并且部分地区利用综合资源优势,可以将水闸打造成旅游景观,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对于水闸工程的运行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提高水闸工程管理的水平,切实发挥水闸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加强水闸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积极做好关键闸口的调节和运行管理工作

在水闸工程管理过程中,为了切实保障水闸的稳定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水闸各关键闸口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节制闸和分洪闸、进水闸和排水闸等进行合理化管理,促进水闸的实际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就水闸工程的总体情况来看,不准确的过闸流量、闸门开启和关闭的不灵活以及闸门漏水、锈蚀等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闸的稳定运行。

针对此种情况,在开展水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关键闸口的调节工作,在对水闸上下游水位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明确闸门开度与过闸流量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对过闸流量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和读取。与此同时,应当充分做好泄流观测和其他类型的水工观测,严格遵照水闸工程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对水闸进行操作,尤其是水闸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等操作,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闸门启闭设备以及水工建筑物等进行科学化的养护修理,以免其出现质量或性能问题而对水闸的实际运行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相关工程人员应当注意的是,针对依靠动力来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水闸,应当对其备用的动力机械设备或电源来作为启闭操作的支撑,从而切实保证水闸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2.2加强水闸设计管理

2.2.1在水闸管理工作中,水闸设计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实际管理效果也对水闸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就水闸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水闸关门挡水的过程中,其闸室会承受来自于上下游水位差所产生的水平推力,极易导致闸室向下游滑动,从而对水闸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水闸设计管理工作应当对闸室的抗滑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切实保证水闸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水闸上下游水位差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作用,促使水流从上游向下游渗透,对水闸闸基和两岸连接建筑物产生一定渗透压力,对二者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基础不够牢固的水闸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其出现渗透变形情况,甚至会危及到水闸工程的安全。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加大力度做好水闸设计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水闸的设计过程中,在系统化衡量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水闸进行合理的选址,确保其地址条件满足水闸工程的实际要求,并对上下游水位差进行明确,最大程度上避免渗透变形出现,在闸室上下游进行规范的防渗和排水系统的设置,并不断进行完善,从而确保闸基的抗渗稳定性,维护水闸的稳定运行。在对水闸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水闸的使用性能对闸的孔径进行合理设置,确保水闸的实际使用性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促进工程总体效益的提升。

2.2.2就水闸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过闸水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其水流形态比较复杂,水流两岸河床极易受到水流冲刷,针对此种情况,积极采取合理的防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水闸设计管理过程中,工程建设相关人员可以对两岸连接建筑物的装置进行合理化设置,确保在水流进出闸口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收缩和扩散条件,切实维护水闸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水闸地基条件来看,平原地区的水闸地基主要以松软土基为主,实际承载力较小且易于压缩,此种情况下一旦受到外力荷载,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水闸沉陷等问题,导致闸室翼墙出现下沉或倾斜情况,甚至会出现结构断裂情况,严重制约着水闸工程的稳定运行。针对此种情况,在水闸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当对闸室和翼墙等结构进行合理化布置,确保其与水闸地基实际条件相协调,保持地基受力均匀,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水闸地基进行妥善的处理,从而切实保证水闸运行的可靠性。

2.3全面提升水闸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篇10

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指挥、决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关键问题分析

1.1选题单一,内容重复,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是由相应的指导教师选定,很多情况下是模拟工程生产实践的课题,有时会出现不符合工程复杂实际情况的问题,学生的工作态度,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再有教师的设计课题多年不变,多个同学做相似课题,造成抄袭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岗位。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对毕业设计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增长速度则落后,尤其是图书资源的更新速度与数量明显落后,造成学生人均教学资源占用率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2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知识储备不够

毕业设计的质量与学生具体工作密切相关,部分学生精力投入不足或知识储备不够造成毕业设计成果不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毕业设计的时间与学生找工作时间重合,也和考研复试面试有一定的交叉;(2)就业压力使得一些学生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寻找工作,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同学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而落实了单位的同学又觉得毕业设计题目和自己的工作联系不紧密,从而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还有些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加资格证考试、驾照考试等;(3)对参考资料的应用能力较弱,开题报告工作不到位,所应用的一些文献与毕业设计的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4)有些同学平时就不努力,知识储备不足,对毕业设计无从下手,跟不上进度,干脆放弃,等待抄袭,只要及格就行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教师指导不力,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毕业设计指导一般采用的是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的方式,而教师大多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致使教师精力分散,指导过程不能尽责,缺少过程管理,导致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也容易导致抄袭现象产生。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指导工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总之,由于一名教师知识的不全面性,使学生得不到全方位、及时的指导,因而所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缺乏较高的现实价值。

1.4过程管理缺乏实效

(1)论文选题盲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并没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只是简单的在知网、万方上找寻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拼凑,并没有真正实现对大学阶段所学工程管理知识的有效整合。(2)开题报告粗糙,文献阅读不够,对设计主题、内容、现状了解不深,在出现问题时直接略过或是在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搜索,并没有有效利用校内以及网络平台资源。(3)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交流不畅通,学生不主动地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而指导教师也没有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跟踪。每周虽然有2次答疑,但部分学生走过场,报个到,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到最后急于求成,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改革策略

2.1重构毕业设计前期工作

(1)实行导师制。在进入大三学习后,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2~3个方向的选题,然后学生再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同时指导教师要求学生重视与毕业设计有重要关联的专业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这些课程考核成绩要达到良好以上成绩,这样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有利于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前期,导师可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一些参考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提升,打破他们固有思维的束缚。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拟定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题目,并且督促学生完成对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资料的查询。(2)动员会。提前介入毕业设计时间,在专业课开始前,系部要组织召开专业课介绍和毕业设计动员第一次会议,重点介绍专业课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动员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对与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储备。另外,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初,还应该进行一次动员会,让学生进一步对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加以了解,让他们明白毕业设计是对其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整合,能够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工程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要特别强调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系,要求学生重视实习工作,教师和学生要多沟通,扎实实习,在实习中明确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对工程的实践认识。(3)以学生为中心的选题模式。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一个良好的、实用性强的课题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选题过程加以指导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与学生的及时交流来了解每一个学生,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与个性特长等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给予指导,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4)开题报告会。撰写开题报告是学生对自己所做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了解的重要环节。要重视学生的开题报告工作,对学生完成的质量要加强检查,增加开题报告会,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有一个好的开端是予至关重要的。可借助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团队的指导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分组组织开题报告会,让学生更全面地对毕业设计的任务、内容及手段进行了解,重视文献查阅工作情况的检查,对开题报告完成不好的不得开题。

2.2落实对学生专业实习的管理与监督

(1)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大多集中在工程投标文件编制、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方面,因而关键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在项目管理某一阶段的实际工作方面得到应有的锻炼;(2)课题来源可以是实习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切实为实习单位提供服务;(3)为学生落实好实习单位,通过实习调研为毕业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在收集资料、资料查询等环节得到必要的训练,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初选毕业设计题目。

2.3采用群体式过程指导模式

群体式过程指导模式其实质为在对工程管理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的阶段中,对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开题必须要借助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育者进行分时期的群体性指导。采用多个相关专业内容相互交织、融合以及学校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基本具备对工程进行高效管理的潜力与能力。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应当从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同时,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作为就业保障,必须加强毕业设计与实践的联系,充分落实学生对实习过程的总结任务,并且由专业指导人员对学生在实习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为其工程管理毕业设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搭建校内、外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成立毕业设计专门机构,负责项目基地建设,收集联系各老师提供的横向在建或已建实际工程,定期轮流到实际工程上锻炼,收集资料,回来后归档整理成资料库,也可由学生自己在实习单位收集资料,由系里负责整理成题库,可以改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落实学生实习问题。以本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为例,由于本专业侧重公路、桥梁工程的管理,因此可通过建设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提高教育者的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进而使得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系统相对应。可选择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围绕其各个阶段,设置与其对应的一体化毕业设计题目,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研究能力。这样保证了毕业设计题目具有真实性,内容也更具严谨性,其设计的内容即为其所在岗位所要承担的工作。以此将毕业设计内容转换成岗位工作。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到实际项目单位实习,接受相应岗位工程人员更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增强了毕业设计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同学们毕业设计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由于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实际的检验性,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会注重进度、保证工作质量。

3结语

总之,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甚至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工程管理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毕业设计工作。加强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加强过程指导实效,同时增加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动能,让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实现自身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推动我国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民.工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管理实践与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68-68.

篇11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新兴的法务会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今社会,和谐共处发展理念使得社会系统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相互连接和相互协调的关系,使得社会各界的相互利益关系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由于不同的利益冲突会产生不同的舞弊现象来侵犯他人的相关利益,其中可能存在员工或管理层人员的舞弊,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的舞弊等等,使得反舞弊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舞弊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性造成严重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利益冲突

利益相关者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直接受益者,或者是企业利益的间接受益者以及相关受益群体,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市场经济利益目标,这个原因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当其在利益诉求过程中,他们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等现象,使得其作为维护相关利益的行动不同,如果发生上述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很容易产生相应的利益冲突,因此,当产生经济冲突和矛盾时,要站在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进行利益问题的考虑和解决。因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当中地位不同,使得收益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很多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范围在不断扩大,有些企业是为了协调企业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1],实施让部分员工可以购买或持有一部分企业股份,使得企业员工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管理当中去,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二、利益冲突中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

当利益相关者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时,不仅关系到某个单方面的利益,同样关联到企业各个发展环节和部门之间多方面的利益冲突,因此,利用冲突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涉及到企业发展多方面的表现形式。针对企业的发展运行环节来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应的利益冲突,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合作环节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以及产品在配送和销售两个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针对舞弊行为的范畴来看,舞弊行为存在企业发展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当中,通常以偷账和漏账等舞弊行为达到自身的目的,或者通过自身的权利接受贿赂,以此帮助他人完成相互的利益需求,企业的股东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利进行舞弊行为,以此来侵占企业的资产,从而产生利益冲突。在舞弊者准备舞弊之前,一般都会制定相当严密的舞弊计划,利用较为隐秘的手段来达到自身所需的经济利益,进而达到舞弊的行为;与其他的非法行为相比较,舞弊行为是有目的性而采取相应的行为,不同的舞弊者利用的舞弊行为不同,促使其利益在表面上构成和谐关系,使其不容易被人察觉。

三、法务会计治理舞弊的功能分析

法务会计的服务氛围和对象很广,因而法务会计为了实现服务对象的目标,使得其治理舞弊手段的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特性,使得法务会计的功能多样化,以下几个方面是法务会计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舞弊治理手段,首先,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问题,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其指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出相关的现实证据;其次,法务会计向服务对象提供已经经过交易或者相关事宜,以及获取和损失的经济效益,并且告知其发生的时间等方面信息;最后,法务会计根据相关实际依据得出相应的调查报告,为服务对象争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赔偿[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法制社会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法务会计对舞弊行为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就目前企业的舞弊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为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事务发展的引领方向,根据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冲突,一方利用相关的舞弊行为对另一方进行侵占相关经济利益,法务会计通过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舞弊行为,进行相应的舞弊调查和诉讼,为损失经济利益者寻找处理方式,维护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协调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8日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在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学说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是很晚的,但它的地位相当独特,影响十分深远,其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越来越宽广,并且有成为经济学主流之势。它的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思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探讨上,还是实践推进中,也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应当成为我们了解的重点。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蔚为壮观的体系中,制度经济学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支。制度是指人际交往中的规则及社会组织的结构和机制。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就是规则,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政治或经济的制度,传统上所理解的制度是政治或经济体制意义上的。制度这一概念是在“规则”这一意义上被制度经济学家使用的。

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它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其基本出发点的逻辑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的绩效是由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造成的,而人们活动、行为的方式和逻辑是由人们的动机决定的,人们的动机则是由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制度所诱导、塑造和决定的。因此,制度是影响经济绩效好坏以及确定经济绩效好坏评价标准的最终决定因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

与旧制度经济学相比,二者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例如,新制度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虽然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都对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的作用以及过分的形式化表示不满。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以实际的人出发来研究人,强调研究人、制度和经济活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旧制度经济学尽管对古典经济理论不满意,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新制度经济学和旧制度经济学虽然都重视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但二者仍然有区别:旧制度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主要是从法律、文化等逻辑的角度分析;而新制度经济学由于引进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将制度问题纳入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进而使得用制度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以实现形式化、模型化。

二、公司管理理论概述

公司是企业的组织形式,按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典型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制度是公司为了规范员工行为,加强考勤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定的程序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是公司管理的依据和准则。一套科学完整的公司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企业管理理论经过以下发展阶段: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工人是机器,通过改善工作程序来提高效率;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人,有需求,需要激励,高效率的工作来自好的人际关系;系统理论认为整个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人、组织结构、生产技术和环境等因素;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好的管理,只有最合适的管理;以人为本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应该从人性出发,建立和谐的组织和企业。

现代企业管理是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管理,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现代管理理论有四个特点:长远性、全局性、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三、新制度经济学与公司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一)公司的出现。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战争使得政府出现财务问题,商人的财富却急剧增加,此时,商人出资帮助政府解决财政问题,政府则授权给商人进行贸易、工程、税收的权力,公司由此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合约。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的层级机构较多,机构之间的协调需要大量的交易成本,这样的话,政府进行贸易、工程、税收时的效率较低,所以政府才有将这些职能承包给商人的动机。可以看出,公司的出现是由于公司内部的交易成本小于政府内部的交易成本。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交易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来替代交易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但企业内交易也有成本,如果过高,运行的效率就会降低,又会被市场交易所取代。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取决于两者交易费用的比较。

(二)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而是要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训机制,实施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激励机制,开发人的潜能。要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竞争平台,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增加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在日常工作管理中,不再把人作为生产机器,人是社会人,是有需求的,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做出了修正,对人的行为作出三点假定: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人们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有限理性,是指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方面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环境复杂;另一方面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是有限的,制度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可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知环境的能力。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而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约束。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理念与制度运用相结合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公司文化。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同样也需要“非理性”,需要“软”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现代管理学强调管理的软化,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许多企业家逐步意识到,企业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文化人”,管理要有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具有教育功能,使员工产生团结、进取的精神境界;约束功能增强员工自我约束能力,使各项规定能有效落实;凝聚功能使员工处于最佳位置,达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目的;协调功能使员工的人际关系和谐,自我协调能力增加。企业文化包括四层结构: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形成一个从表层到深层的有序结构。在诺思(D.North)的框架中,文化作为制度的一个层面尤为受到重视。在他看来,文化作为秩序的伦理基础,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更是从经济发展史的高度指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个人意识形态的信念强,说明他的意识形态资本大。”组织内部的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组织资本”,它除了通过知识、观念和意识形态对企业家决策产生影响,更对人们发生相互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它可以通过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结构来减少其不确定性),文化作为一组“通过教育和模仿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对于各种制度安排的成本产生影响。企业作为节约交易费用的诞生物,其单位组织成本(管理成本)的大小即反映了企业的边界与实力,用法律、制度规范来监督契约的执行必显得成本高昂。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约束,必定可以作为正规约束的替代。

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看,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无论是制度管理还是人治管理都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采用人治管理,大量的人力成本与交流成本是无法避免的;使用制度管理,可以减少人力成本,但又增加了维护制度所产生的成本。最重要的是两种管理方式都是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员工处于被动管理位置。假如企业长期使用这些管理方式,会减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工作效率,员工易出现逆反心理。而一个良好的公司文化不仅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还会避免这些问题出现,更有利于公司的管理。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对公司管理理论的发展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已有的公司管理理论许多都可以追溯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并且新制度经济学能够有效创新公司管理理论。

篇13

2、 手机屏蔽器工作原理

手机屏蔽器一般由电源、电子扫描控制单元、分段射频模块单元、放大器单元、发射天线单元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一般由锯齿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扫描信号经过倒相器倒相后,进入压控振荡器调制在移动通信工作频段上,再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和稳压管控制功率,放大后的扫频信号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系,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数据和声音的传输。手机进行通信时是通过上行频率与基站联系,然后将信号转到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实现通话。在待机状态下,手机通过BCH广播控制信道与基站联系,一旦有通话需求,首先通过BCH向MSC请示,MSC根据小区内信道的状况分配给手机业务信道,从而使手机从BCH上跳转到业务信道上实现通话。手机信号屏蔽器则根据上述原理在工作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

3、手机屏蔽器使用现状和干扰分析

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屏蔽器种类繁多,发射功率、干扰频段、覆盖范围各有不同,尤其一些“三无”产品做工粗糙,发射指标差,射频单元没有分段控制,上下行频率一并干扰。经过对各类手机屏蔽器技术指标实际测试和了解,屏蔽器根据技术指标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功率单信道屏蔽器,发射功率约为1瓦,干扰范围几米至几十米;另一类是小功率多信道手机屏蔽器,单机发射功率5-10瓦,每信道发射功率1-5瓦,屏蔽范围几米至几十米;第三类为大功率或超大功率屏蔽器,一般为特殊行业专用,譬如公安、司法专用屏蔽器,功率从几十瓦到一百几十瓦不等,既有单信道也有多信道。

要实现手机信号干扰器对移动网络实施干扰,必须确保干扰器发出的信号场强远大于实施干扰区域移动信号BCH的场强,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近,BCH场强也越强,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小,反之,干扰地点离基站越远,BCH场强也越弱,有效干扰区域也越大。由此可见,在一定发射功率内,干扰范围取决于干扰区域内的BCH场强,无论是多大功率的屏蔽器,只要发射功率是定值,随着距离增加,干扰信号强度会逐步衰减,从而丧失干扰能力,也就是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但在近几年处理的屏蔽器干扰案例中,往往是一使用屏蔽器就会造成大面积干扰,原因何在?

说干扰器总有一个有效干扰范围,是针对只干扰移动通信下行频段的屏蔽器而言,而对上、下行频段均干扰的屏蔽器并不适用。上行信号的干扰直接造成移动基站系统信噪比恶化,通信质量下降。也就是说,上行干扰器影响所干扰区域周边多少个基站的工作指标,就造成这些基站所覆盖的多大区域干扰,从而形成大面积干扰。下面对其原因以GSM系统进行简要分析:(略去)

在接续、切换、通话过程中,系统分别通过SD、FACCH、SACCH信令来建立并保持话音信道的通畅。如果干扰过大、误码率过高,影响信令消息的判决,系统无法正常解析信令,就会将错误信令丢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话。所以在用户起呼阶段,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无法接通,影响无线接通率指标;在用户通话过程中,干扰过大,就会导致掉话,影响系统切换成功率和掉话率指标。同时在通话过程中,干扰影响到话音信道,误码率提高,会导致话音质量差,出现杂音、断断续续、单通等现象,统计指标表现为训练比特误码率高,MOS值降低。

4、手机屏蔽器干扰实例

20__年01月15日、16日国家研究生考试期间,唐山市各考场均开启了上行干扰器。 经统计,覆盖考点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存在强上行干扰的基站小区共计XX个,这些小区均存在严重的5级上行质差,导致这些小区的KPI数据明显恶化。

综上说明,上行干扰器对覆盖考点的多数基站小区网络KPI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了大面积干扰。

5、 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