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七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七年级语文教学叙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0: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七年级语文教学叙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七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篇1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5-02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有机结合的人才是很多学校的目标,“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开设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选修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必须是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一体的课程。基于选修课的这一特点,《影视鉴赏》成了很多初中学校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首选课程。然而,要开好这门选修课,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探索,觉得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影视鉴赏》一定会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

1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开发属于自己的教材。

中学阶段开设《影视鉴赏》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往往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这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剧浓厚的兴趣,其实,真正要讲好这门课并非易事,譬如,怎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有学校将它设计为影视基础知识课,有的将其设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因为缺乏一部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该课程内容的依据,所以,《影视鉴赏》的内容五花八门。选修课如果没有自己的教材,课程很难形成体系,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授课内容东拼西凑,教学目标混乱,达不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影视鉴赏》可以尝试这样开发教材。

1.1 面向学生,确定好课程目标

通过对《影视鉴赏》的学习,旨在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课程应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去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的目标。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由影视作品的鉴赏到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2 根据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确定鉴赏作品

根据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除去中段考和学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安排为16学时为宜。因为《影视鉴赏》不仅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它还应该是语文课本的延伸和拓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的教学内容作这样的编排:

第一单元:成长的故事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

悬念与伏笔:影视作品中如何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推荐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二单元:英雄与历史

鉴赏影视作品: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选集、《水浒传》选集

环境与人物:环境渲染对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

推荐文学名著:《水浒传》

第三单元:中华文艺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丝路花雨》、电影《花腰新娘》

音乐与舞蹈:视听冲击,情感震撼。

推荐文学作品:《中国民间故事选》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鹤乡谣》、《人猿泰山》

画面与镜头:尽享视觉盛宴

推荐文学作品:《诗文地理》

1.3 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好课程体例。

面对七年级学生,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在设计课程体例时应偏重于作品内容本身的剖析而不对影视常识的介绍,应重在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对拍摄技巧的鉴赏,应重在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走进影院欣赏影视作品乃至追本溯源的去阅读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名著。以第三单元(《中华文艺》鉴赏影片《花腰新娘》这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设计:

A.影片情节介绍

B.人物形象分析

C.经典片断鉴赏

D.音乐,舞蹈与民族风情

E.知识链接:电影《阿诗玛》与叙事长诗《阿诗玛》

2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篇2

2.写作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单一。作文教学大部分按照教材单元安排,依次进行作文指导、写作实践与作文讲评,虽然达到了课程标准每学年不少于14次的目标要求,但指导和讲评的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3.学生作文缺乏完整的思路,随意性强。从对班级写作水平的整体评估数据看,大部分班级高水平作文的比例小,近80%学生写作文思路混乱,想到哪写到哪,缺乏完整的结构,语言连贯性差,精练优美更谈不上。

4.不会布局谋篇,构思缺乏新意和创意。从对约1000名学生作文的抽样分析来看,作文基本符合题意要求的约占56%,表达上比较有创意的约占6%,遇到文题胡编滥造的比例约为23%。从地域差别看,县城初中的写作水平整体上优于农村初中。这些数字说明,学生写作水平距离201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问题解决策略,我们尝试了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改善写作教学。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011版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7—9年级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实际上学生的阅读远远达不到以上要求。据调查,能够系统阅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学生仅占初中学生总数的2%左右,能够广泛进行有益课外阅读的学生比例更是少得可怜。这样的阅读现状注定了学生视野狭窄,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低下,又怎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因此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就成为作文教学改革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人手。

1.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开发新资源,从源头上解决学生读书难的问题。首先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方面的图书资源;此外,还要动员学生用零用钱买一些优秀书刊,因为优秀书刊内容的时代感更强,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这是培养读书习惯的前提。

2.规定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从思想上解决对读书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很多老师在阅读内容、数量和质量上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者虽有要求但督促检查不力,造成学生认识上的严重不足。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做出明确规定,辅以有效的检查手段,督促学生按要求认真读书。

3.指导阅读方法,引领阅读实践,让有效阅读和高效阅读成为阅读的催化剂。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中,与他们共同体验读书之乐,与他们共同分享读书的收获。用参与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用深刻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引领学生的阅读思维向广度和纵深发展。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的阅读视野会更开阔,立足点会更高,鉴赏能力会更强。

4.把握阅读契机,丰富引导手段,使乐于阅读、勤于阅读成为学生的阅读常态。如果读书的任务和要求总是一纸文件,学生的阅读感觉一定是迟钝的、麻木的。所以要善于抓住那些引导、鼓励、指导的契机。比如汶川地震后那些优秀的网络诗文,近期百家讲坛栏目涉及到的纳兰容若的诗词作品,比如小悦悦事件和黄岩岛事件后那些有影响的社论和评论,比如你某一天阅读过感人作品后与学生的分享和交流,比如一次读书和写作活动……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契机,要善于把握,充分利用。更多的学生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变成爱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

二、丰富训练内容,优化训练手段,使写作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训练内容要丰富多彩,既要对教材安排的写作训练内容灵活驾驭和把握,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把写作训练发展密切联系,使写作紧扣学生生活,紧扣社会发展。比如你某一天上课发生了一件事,你便以此为题材随机安排作文训练;比如重大节日的时候搜集相关材料阅读欣赏,然后写写读后感;比如某一次学生作文中用到了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你给学生介绍后让他们模拟创作……这些无疑丰富了写作内容,又因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喜欢写,有话写,常常能写出生动的文章来。

训练手段要多样。既要有常规性的作文指导、训练和讲评,也要有即兴随机的作文指导;既要动笔写作文,也要安排适当的口头作文;既要训练整篇作文的选材、立意、谋篇,也要重视片段的指导和训练;既要有系统安排的写作训练,也要有日记、随笔等常规写作内容。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能愉悦学生的写作体验,减少学生的写作压力,丰富语文学习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兴趣和水平。

三、合理安排训练梯度,构建完整训练体系。使写作教学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7—9年级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安排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层级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按一定层级发展,写作能力应该呈逐步提高态势。这就需要教师对写作训练进行整体规划,比如七年级都安排哪些训练内容,训练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结合哪些文本内容和哪些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随机练笔……学期初要有规划,写作训练要有步骤,每一阶段要有目标,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一般来说七年级应主要安排基本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写作训练,练习文体以简单的叙事散文、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可以将日记、单元写作训练、随机训练有机结合。八年级应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安排训练内容,提高叙事类文体中叙事散文和童话等内容的写作要求,争取表达有创意,行文有新意;增加简单应用文写作,增加扩写、改写、修改文章的练习,设置诗歌写作和小说创作;要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和技巧,如设置悬念、环境描写、对比、衬托,等等。九年级要训练学生写议论文、消息等内容,要在构思、谋篇、拟题、首尾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要在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写出个性作文上做足文章。

篇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运用读本中的资料。既可以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弥补教材的某些缺失,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读本资料同课文的对比,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利用《语文读本》同教科书课文进行对比教学,不但能增加初中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与把握课本和读本文章的意义。

例如: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中,作者展现了对北大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对于普通初中学生来说却是十分抽象而遥远的。因此,我们将语文读本中王海桐的文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篇文章拿来,同《十三岁的际遇》进行对比,从而很容易的发现两篇文章的不同,并让学生深刻记忆和把握。

具体的对比如下:在《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中,田晓菲回忆了自己同北大的渊源关系,“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侧重于自己北大两年的生活和学习,从而表达出对北大的热爱与称赞,也描绘出即将离开北大的依依不舍,以及离开北大后对今后生活的渴望。而在《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中,王海桐只用很少篇幅写了几句对北大的向往,通篇文章主要写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从幼儿园到高考的求学过程中,面对压力、竞争等所做的多方面的努力,所产生的疑惑以及思考。正应了作者那句“注定我永久的挣扎和反抗”,作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向直抒胸臆,从而给我们勾勒出一个为了求学北大而努力进取的学子形象。

经过这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到我国高等学府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从而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刻苦求学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更加明白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学习,以及今后会面临怎样的坎坷之路。

2.发挥读本对教科书的补充功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

《语文读本》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补充资料,也是辅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重要工具。通过将教材与其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语文读本》中的很多文章是对以教材所选课文的进一步拓展和适当延伸,它完全可作为语文教材的一种补充阅读,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决不能将《语文读本》拒绝在课堂之外,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师的教学设计,弥合“教材”和“读本”之间的鸿沟,打通两者的壁垒,充分发挥语文读本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七年级上册的《三峡》,郦道元用16个字对三峡的秋景进行了描绘:“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声,哀转久绝”。这种描绘方式在我国现代叙事手法中,几近绝迹,所以无论景色描述或是用词习惯,对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十分困难。这就需要用现代白话文文章进一步对三峡进行描述,从而让学生能够简单而轻松的理解三峡景色。《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方纪的《三峡之秋》和八年级上册萧乾的《初冬过三峡》都可以作为对教科书中《三峡》景色描绘的补充材料。

在《三峡之秋》和《初冬过三峡》这两篇文章中,《三峡之秋》主要描绘了在中秋三峡不同的秋景,从而将三峡的风光以色彩鲜明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初冬过三峡》,则是萧乾初冬经过三峡,亲身所见、所闻。他主要渲染了三峡的云彩、山峰和水势,通过这些见闻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气象万千的初冬三峡景观,同时也赞扬了人民征服自然的勇气和谋求生存的本领。

经过这两篇语文读本文章的补充,在让学生感受到三峡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感受到三峡各种季节的美丽风光。

二、读本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让学生自行对《语文读本》进行阅读,就是将自主的课外阅读权交还给了学生,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我们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读本文章的阅读,使其自行地对教科书课文进行理解,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课程标准”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做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可以促使教学时两者相辅相承,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读。

当然,这种让学生去自己阅读、自行学习的方式,也并不是对学生完全的放任自流。我们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或进行问题指导等。例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了问题,那么教师就要及时的在这个问题上,给予学生提点和指导。对于那些较为重大或普遍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单独辅导和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最后当学生进行完自行阅读和理解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的情况进行检查,一直到学生们把所读的文章读通、读懂为止。

篇4

一、精心设计整体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四个一”。

语文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思路,努力做到“四个一”:依托一个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一套教材,熟悉一册课本,明确一个单元。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其理念和标准,了解整套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体系特点,熟悉当前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意图,明确当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序、过程设计等。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参考每单元之前的“单元教材支配表”。此表提要式分条列出本单元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等的主要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建议和精、略读课文安排建议。当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适当调整,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如笔者在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的教学时,将开篇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放到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教授,并作了略读处理。因为,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多学生课外阅读面窄量小,对文学没有太多直观认识。而《为你打开一扇门》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等的论述又比较抽象。如果按部就班,首先教授此文的话,非但不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还会打击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信心。为此,我先安排了浅显易懂的《繁星》,生动曲折的《安恩和奶牛》,优美流畅、富有哲理的《冰心诗四首》,再安排了简短有趣的《古代寓言二则》,散文、小说、诗歌、寓言,体裁多样。之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赵丽宏对文学的阐述。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有效开展比较教学,多角度、多层面“求同求异”。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按照主题来合成单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既有共同的主题,也有各自鲜明的个性。因此,实施单元教学可以常用比较教学法。有效开展比较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求同求异”,通过对语言材料全面深入地比较和探究,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理解鉴赏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聚合性和发散性思维。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歌。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七律 》、《<组歌>两首》、《老山界》、《草》、《<>节选》),若从求同的角度看,它们有很多共性。首先,题材都与“”有关,记述了途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次,表达方式方面,都采用了叙事和描写,多少不同而已。最后,五篇课文的主题,都表现了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有共性,某些教学环节的要求、处理可以相同或相似。如:朗读基调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若从求异的角度看,它们各有个性。首先,五篇文章体裁不同。律诗、歌词、回忆录、小说、电视剧本,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体特点,把握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一般方法。其次,从描写角度来看,前三篇描写景物较多,后两篇描写人物较多。教师可将各篇文章中的描写性语句找出,然后比较差异,并探寻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主题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七律・》侧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组歌>两首》侧重表现用兵如神和战士的革命理想;《老山界》侧重表现优良革命传统;《草》侧重表现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节选》侧重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可指点学生通过体会细节,品读关键语句来把握差异。

篇5

教师可以根据年级段语文训练重点设计语文早班车内容,用时不超过5分钟,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阅读面,开阔学生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完成课标规定的3年260万字的阅读任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依据以上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的一些办法加以落实。

首先是确定任务,我们依据农村中学生的现实特点,根据本学校的学情设计了如下内容:每个年级都有美文推荐,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同时,每个年级又根据年级的特点安排一些有自己年级特点的内容,如七年级的美段积累,八年级的课前演讲,九年级的诗词赏析。

其次是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为了提高学生对作文的整体构思能力,我们选择了一些在构思上很有典型的满分作文例子,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范例,让学生赏析,从中了解不同的构思方法,并学以致用。这样,每个年级的教师就可以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内容,从不同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赏析,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是要控制好每节课的时间,因为要将学生的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每节课之前拿出5分钟时间,对教学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用好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真正从这几分钟里有实际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让学生活动。

二、抓好“教学直通车”,落实好读写结合

课内教方法,课外实践,已成为教师公认的道理。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会阅读方法,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来说,做好学生课内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仿写

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是不会写作的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方法,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径。对课文的优美之处进行仿写,有利于学生学到一些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仿写可以是句子结构的仿写,整、散句式的仿写,修辞手法的仿写;语段方面,可以是语段结构的仿写,表达方式的运用的仿写;就全文来看,可以仿写范文的立意选材,可以仿写范文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仿写范文的表现手法。

2.改写

改写是比仿写更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要求学生首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在不改变原文的主旨、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前提下,或变换一下人称写作,或变换一下顺序写作,或换一种体裁来写作。当然也可以就原文的题材进行发散思维,变换一个思考角度,改变原文的主旨进行改写,或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改写。如学了《皇帝的新装》之后,可以设计改写剧本写作。

3.续写

续写同样是一个高层次的读写训练。它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先读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主旨,叙事线索,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感情脉络。然后放飞想象,对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命运等的发展、结局进行大胆合理的续写。如,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当于勒变成了富人以后,当他们再相遇会出现什么情况。

4.扩写

以读懂原文为前提,围绕原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环境、人物、情节进行深入想象,具体描述,尤其是对细节的深入加工,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扩写有扩句和扩文的训练。前者是一种简单的读写练习形式。它需要借助想象,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限制修饰性的成分,使表达更加具体准确,形象生动,这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提高训练。后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读写训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缩写、写读后感、为某个人写颁奖词等形式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落实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回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不是整天做试卷,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来说,首先,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最后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言。另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条件,可以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书带到学校,自己有几本书就可读上百本书,这样可以做到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篇6

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一种语文能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总是感叹:“现在初中毕业生的写作几乎是在小学毕业的水平原地不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存在追求短期教学成绩的功利思想,不愿用时间和精力教学生作文;另一方面是学生懒得动笔,每逢作文便从网上随便搜索一个,应付了事,因此,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整体不高。

“随笔”比命题作文更灵活,学生更喜欢。它在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自由,往往能写出学生最熟悉、最真实、最动情的东西。写随笔是作文的基础,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始终将学生写随笔作为一项写作基本功来抓,长年坚持不懈,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留心观察,勤写随笔,佳句从笔尖自然流出

学生怕作文,往往不喜欢教师指定的题目。但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激情,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教师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生活,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求,明确观察顺序,掌握观察方法,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融入自己的随笔写作中。以景物观察为例,教师可分六步,有序进行分项训练。

1.定点观景,移步换景。

2.观景特点,抓住特征。

3.留意色彩,多姿多彩。

4.体验音响,融入想像。

5.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6.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将这些分项训练逐一落实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对人物观察、环境观察、场面观察亦可如此。通过写随笔,学生“假、大、空”的作文毛病会不断改正,写作兴趣逐渐变浓,因惧怕作文而懒笔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学生随笔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要交1~2篇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让教师批阅,然后在学习小组内相互点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七年级阶段,重点强调“经营”句子,让美词和佳句为语段增添光彩。

二、循序渐进,区分文体,打造优美段落

新课标(2011年版)对初中生作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就以记叙文写作为例,八年级一个学年最多也就能安排5~6次,而记叙类作文品类繁多,如写人类、描景类、状物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等,这些若不进行几次扎实的训练,学生往往是很难掌握的,而作文专题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有限,要达到新课标要求,这就不得不借助写随笔来完成。

八年级上学期,以记叙性随笔为重点兼说明文类;八年级下学期,以训练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文为主,其中记叙性散文为重点。以记叙性随笔为例,重点安排如下:

1.理清要素,叙清事情。

2.语意连贯,言简意明。

3.理清段落,文从字顺。

4.注重详略,主次分明。

5.叙事之余,穿插议论。

6.借事借景,抒发感情。

在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强化“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段”在篇中的重要作用,着重经营“段落”,让“段”为“篇”服务。议论和说明性文章也可按相应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

三、注重整合,明确要点,优美文章应运而生

九年级是初中毕业年级,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写随笔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鉴于此,可以将写随笔与应考作文训练相结合,将前两个阶段练“句”和练“段”整合为“篇”。这一阶段的随笔,要求要有角度、有深度、有新意,且形象生动、逻辑严密等,达到有内容、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艺术水平。在积累优美“段”段的基础上,随笔训练以“篇”为主。

1.立意深远,选材精当。

2.首尾呼应,紧扣中心。

3.虚实结合,烘托映衬。

4.结构合理,文如行云。

5.活用修辞,旁征博引。

篇7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一、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属于叙事文章,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二、深入学习,简单考试

深入的学习,简单的考试,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既指教师的教,又指学生的学。中学语文,老师有本事深教,学生有能力深学,考试却大可不必故弄玄虚,煞有介事地模仿数理化学科搞标准化语文深考。恰恰相反,这时正要看你语文老师有没有胆略敢不敢浅考。语文近期学什么就考什么,很深广的内容,教师分阶段明确限定范围,学生即可就感到浅显了。对一些较难的综合性语文考卷,未尝不可以开卷考试,再深的试题,一开卷相对也就浅显了。就机智就鲜活就有趣就收获了,依然就可持续发展了。显然这不仅是有无胆略敢不敢浅考的观念问题,而是关涉到有无能耐会不会浅考的技能问题。或以比较浅显的方式考了较深的内容,学生掌握了较深的内容或以比较浅显的内容考了较高的技能,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得,依赖于学生的自我领会,还有一些老师错误地理解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放任自流,漫无边际地发挥;老师放弃了应有的言传,而安于散漫性、随意性的教学现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方法指导,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形式不屑一顾。这是老师思维僵化的表现。

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如何将这些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也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毕竟,文学作品的艺术享受如果只凭口舌传达,未免太过抽象,但如果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

四、精心塑造人文素养品行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当好示范。另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自觉做中华民族和世界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既要尊老爱幼,扶贫助弱,伸张正义,又要要求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既要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也要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知难而进,拼搏进取。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讲道德,重信誉,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培养人这个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把语言知识训练和人文素养教育和谐统一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鲜活,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孙瑞明,辛成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育,2008,(10).

篇8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教学模式应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深刻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根本条件。但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思想的限制,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仍建立在“灌输式教学”基础上,导致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课本剧辅助教学方法是利用语文课文的资料,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将课文改编为对话式的表演剧,并在课堂上分角色饰演,将整个课文内容全面、清晰地展现出来。课本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掌握课文内容及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合作意识、自我表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从初中的不同年级出发,对课本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1]

一、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立足点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及知识性,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课文,可深切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初中生活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具有极为丰富的兴趣,在主动参与教学方面也优于其它两个年级。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实践教学。

在使用课本剧进行辅助教学时,教师应在全面了解课本布局及课文内容的情况下,选取具有较强表现性的课文作为素材。在面对文言文时,教师可首先详细讲解文中的字词知识,随后有针对性地挑选叙事性强的课文作为课本剧表演素材;或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文件,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例如在学习《塞翁失马》(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时,教师可首先对《塞翁失马》中的生词、生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全文大意,并与学生共同完成课本剧的表演。由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已在生活中得到广泛意义,教师可首先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听过这一谚语,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作出解释。随后,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事先准备好的动画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与学生共同编制剧本,由于课文较为简短,可指导学生在原有课文基础上补充相关的时代背景,在尊重原创的前提下进行剧本改编。第四,将全体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剧本内容的完善及课本剧的排练,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第五,表演结束后邀请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自我叙述,通过自我点评、生生互评、教师总结等方式,对本次教学的优点及不足进行总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加以补充,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有关字词的掌握,为后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2]

二、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

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八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及相关语文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及掌握,这一阶段使用课本剧进行辅助教学时,应始终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达到“以演促学”的目的。教师首先可要求学生对课本剧教学的对应课文篇目进行预习,指导学生在有关文献、字典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知识,自主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与理解。教师则应将工作重心落在剧本编写及后期指导上,在剧本编写及排演时,应注意将学生难以释义的字词融入到表演台词中,并在剧本表演完毕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将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很好地实现从备教材到备学生的转变。例如在学习《孔乙己》(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由于其属于白话文体,理解难度较小,教师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对其中出现的文言字词进行自主翻译,并完成课本剧的编写。随后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记录台词中是否出现翻译不当现象并做好记录。在表演结束后,询问学生是否有理解难度较大的字词,并邀请3到4个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及其指导思想进行讲述。最后教师需对表演过程中存在的翻译不当之处加以纠正,同时对学生的表演及主旨叙述做出表扬,并对文章的主旨思想进一步加深。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使学生认识到自我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3]

三、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

随着知识学习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九年级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储备,这一时期课本剧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生为最终目的。此时教师在采取课本剧进行教学时,可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可将其作为巩固知识、提升兴趣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可将其作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有效方法,不仅能缓解学生压力,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应变性思维及即时写作能力。例如《愚公移山》(选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单元)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第一,将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全面了解生词、生字的含义;第二,要求学生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现场对课文及剧情进行内容扩充及剧本改编,并进行即时表演,使学生的即时写作能力和应变思维水平实现同步提升。第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可通过随堂测验方式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调查学生对本堂课的评价。

按照上述步骤及目标开展课本剧教学,不仅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即时写作及应变能力,学生还能通过相互间交流,促进其感情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意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本剧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合理、恰当地运用课本剧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应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本剧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始终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本剧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课本剧科学地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5]

参考文献:

[1]刘敏.课本剧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闽南师范大学,2013.

[2]陈亚华.初中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实践与探究[J].华夏教师,2012,11:44.

篇9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一、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属于叙事文章,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二、深入学习,简单考试

深入的学习,简单的考试,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既指教师的教,又指学生的学。中学语文,老师有本事深教,学生有能力深学,考试却大可不必故弄玄虚,煞有介事地模仿数理化学科搞标准化语文深考。恰恰相反,这时正要看你语文老师有没有胆略敢不敢浅考。语文近期学什么就考什么,很深广的内容,教师分阶段明确限定范围,学生即可就感到浅显了。对一些较难的综合性语文考卷,未尝不可以开卷考试,再深的试题,一开卷相对也就浅显了。就机智就鲜活就有趣就收获了,依然就可持续发展了。显然这不仅是有无胆略敢不敢浅考的观念问题,而是关涉到有无能耐会不会浅考的技能问题。或以比较浅显的方式考了较深的内容,学生掌握了较深的内容或以比较浅显的内容考了较高的技能,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得,依赖于学生的自我领会,还有一些老师错误地理解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让学生放任自流,漫无边际地发挥;老师放弃了应有的言传,而安于散漫性、随意性的教学现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方法指导,对语文教改中出现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新形式不屑一顾。这是老师思维僵化的表现。

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如何将这些材料中的人文素养加以深化,除了阅读理解之外,借助其他艺术手段也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增添色彩。毕竟,文学作品的艺术享受如果只凭口舌传达,未免太过抽象,但如果借助音乐(录音)、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功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如《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恨与小提琴名曲《化蝶》又是多么相近。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本来就是相通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加深学生对教材中人文素养的理解和吸收。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段的初中生, 在口语交际方面都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在能够根据说话的场合和说话的对象,采用文明得体的方式进行交流;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应该做到发音标准,口齿清楚,进而做到连贯表达,尽量围绕观点展开,而不要偏离主题;在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时,要尽量做到内容翔实,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加些肢体语言,进而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一些特定场合的讲话,如有准备的发言或者即席发言,应该确保观点明确,并对该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表述。设置口语交际课,体现了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要想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在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坚持不懈地进行专项训练。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把握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机会,只有通过这种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 七年级的“自由式”单向口语训练

七年级的学生阅历浅,阅读量小,接触事物有限,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说起,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太适合进行一些谈话之类的双向交际训练,而是应该多进行一些“自由式”的单向训练。让学生自由单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打扰学生的训练,只要适时加以引导就可以了。第一,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每次训练的具体要求;第二,对于演讲内容予以提示。比如: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快地了解自己;或者讲讲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以后同学之间的相处;或者回忆小学时的一位同学或老师,表达对他(她)的怀念;或者介绍自己的父母,抒发对父母的热爱、感恩;或者讲述一件国内或国外的大事,表现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又或者讲个笑话,说一句名言,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都可以。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2 八年级的“命题式”双向交际训练

双向命题式交际训练是在单向自由演讲基础上的提高。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心理需求,也是使课堂口语训练活动深入下去的一种好形式。所谓双向交际训练是指每次有两位学生同时参与的训练形式。“命题式”训练阶段笔者采取如下三种训练方法:

(1)同学们轮流提出训练的题目。课堂口语训练的组织形式可以以已划分的语文小组为基本单位,每个小组负责拟定一段时间的演讲题目,在训练结束后由其他组的同学评分,把这种训练在语文小组间轮流进行,对于最后获得优胜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训练中的不足,教师也要提出中肯的意见。通过这种学生全员参与,教师指点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避免了在演讲的过程中出现讲大话,讲空话的情况,从而使演讲的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做到言之有物。

(2)教师命题。由于我们的教材中有一部分口语交际内容是没有交际背景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设计好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交际情境之中,互动起来。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在课堂上要操练尽可能多的口语交际形式,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场合和文化中的交际行为。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更好的基础。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些有关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的口语交际训练。双向交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同学、师生、同事、陌生人。设计的交际情景有:孩子为母亲祝贺生日、劝辍学的同学重返学校、同学获奖表示祝贺、学生到老师家里做客、采访名人、向陌生人推荐一款产品、问路指路、打电话接电话等等。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交际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口语交际场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抽签演讲。这种演讲形式对学生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对于提高学生临场语言的组织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由于演讲题目是同学抽签获取的,因此事先并不知道演讲的具体内容,当学生获取到演讲题目时,由于所给的准备时间有限,学生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观点,积极有序地组织口头语言。

3 九年级的“即兴发挥”多向口语训练

“即兴发挥”多向口语训练重点在于即兴,完全不需要前期的准备,演讲的内容也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即兴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演讲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对刚才的演讲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围绕演讲者的仪态、口齿以及演讲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做总结性发言,对于演讲中表现的一些不足,可以提出适当的改进意见。

4 语文课堂上的“拓展延伸”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既要有课前三分钟的专项训练,又要贯穿于语文教学中。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结合语文教学的进度,根据课文体裁编排内容,教师根据对课文的拓展延伸临时命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1)就课文体裁来说,如果课文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散文和小说,那么口语训练的表达方式也以记叙为主,七年级的学生可以重点训练这种体裁;如果课文是说明文,那么口语训练的表达方式也以说明为主,在八年级的教材上比较集中地选入了一些说明文,所以八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说明事物特征、介绍某种产品的口语训练;如果课文是议论文,那么口语训练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这种表达方式的口语训练适合在九年级时进行。可以设计一些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上网的利与弊、开卷一定有益吗、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吗等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篇11

张志公先生说过:“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大师的这番话明确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体验语境的多重内涵。

1.语境的文化背景体验

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语境,总会或多或少折射出一定社会、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体验和诠释,总会影响学生对语境甚至整个文本意义的把握。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融入特定语境中,使学生已有的文化心理与语境特有的文化背景相契合,从模糊的情绪感染走向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获得真挚深沉的情感领悟。

在《石壕吏》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充妇人与“官吏”的对白,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

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孔子的经典语录添加问话,在添加过程中了解语录体这一文学常识并且感受那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第九则语录是十则语录中相对较难的一则,从学生为其添加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该则语录的内涵。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渐渐触及正确的理解。学生的“换位”——即设想自己成为孔子的学生,能帮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并且在与孔子的交谈中,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来了解他、接受他的道理。

2.语境的心理活动体验

语文课本中的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而是内隐在某些语言符号背后,受一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细细地琢磨、体味。

在教授《芦花荡》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商讨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想象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进一步体味课文对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的精彩描写。又如这个单元的《蜡烛》一文,通篇人物描写极为感人,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教师不妨让学生尝试揣摩倒数第四自然段,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课堂设计如下:

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语境的美感因素体验

在不同的文体中,语境所侧重的美感因素也不同。教师应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例如,文学作品侧重于语境内容方面的美感因素,其中,小说重情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小说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戏剧重冲突,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戏剧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一般文章则侧重于语境形式本身,记叙文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方面去体验;议论文语言准确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方面去体验;说明文语言简洁凝练,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境意义的严谨性和周密性方面去体验。其实,文言教学也可以通过语境的设想,带领学生进入美好的境界。

一位教师在教授《岳阳楼记》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挑选文中喜欢的一两句话,展开想象,描绘风景,并抓住关键字句作适当议论,教师也作了相应的例句供学生参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各抒己见,几乎每个语句都被学生提到了。细想这个环节的设置,既解决了文字翻译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品味其间的情感。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大部分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一些游记或描写山水的文章。如果按照一贯的直译法去教,则无法体现作品应有的魅力。 “美译”的处理、想象的放飞,能够使学生达到翻译的新境界,拓宽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品味词语,细节体验

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词语本身的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凭借前后文临时营造的语境义;三是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发散出来的文外含义,即隐含义。

关键的字词不仅可以串起文章内容,有时还是情感的辐射点,从这个点流露的情感往往渗透全文。例如《湖心亭看雪》一文,可以对一个有争议的“强”字进行探讨,使学生对张岱对西湖雪景的痴爱有更深入地感悟和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课文都会出现一个或两个关键的词语,如果细细揣摩,会对作品主题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比如七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这篇文章叙事简单、一目了然,然而作品的主题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语进行分析,可以悟到“精神虐杀和鲁迅的自省精神”之外更深一层的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唯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又如,如何理解《散步》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从字面来看,“儿子”和“母亲”就是“整个世界”,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这个词语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含义。当教师这样猜测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

三、移情入文,角色体验

“移情”原是美学用语,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在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时,移情指的是教学主体与对象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共时、多向的协调运动。具体表现为教学对象激发师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对教学对象的丰富和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产生心灵的契合。角色,原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此处,我们所说的“角色”泛指文本中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于一身的各种人物,不管是外显的作品主人公,还是内隐的文本作者,他们的情感潮流,他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都是我们角色体验的对象。教学小说、戏剧,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教学散文、诗歌,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集中深入的体验。

比如,一些记叙文或小说,对话比较多,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七年级上册的《羚羊木雕》为例。文中有“妈妈和我的对话”以及“我和万芳的对话”两大部分,让学生模拟人物的口吻,对情境加以想象朗读,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再比如分角色表演,以《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编排课本剧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写好剧本的人物对话。然后由组长统稿修改,形成一致风格,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最后,安排一节语文课和一节班会课进行表演课本剧的比赛,还建议做一些服装的修饰,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境体验、细节体验、角色体验等活动,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

四、比较阅读,疑异体验

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体验异同,很容易激发思维,实现情感的生发。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两个问题:1.“改题目为《阿长》可以吗?”在激烈的争论中明确《山海经》一书对鲁迅而言非常重要,也是他童年的美好回忆;最能体现阿长对鲁迅的爱,有强调作用;交代了文章的结构:阿长情况、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可以看出鲁迅对阿长感情的变化:由憎恶到敬爱。2.“有人说,最后一句念来比较拗口,似乎改成‘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她在你怀里永安魂灵’更为合适,你如何看?”从而明确:意思上有变化,阿长主动,地母主动;更能突出阿长此生的不幸及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和祝福。

以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显然在课堂教学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甚至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资料: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12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建议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的能力。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上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表达所见、所闻、所感的舞台,更为学生接受和喜爱。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初中,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相较于城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农村的孩子在信息接触面、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方面也较城区的孩子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比较拘谨,不善于与人交流,一说话脸就红等。作为农村中学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不能因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程度相对滞后就弱化甚至忽视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应重于情感的诱发,激励,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并把一种美好的情感内化于心,而课前三分钟讲演就是这么一种有益的方式。

一、充分认识“课前三分钟”的功能和作用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应该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把生动活泼的课前三分钟讲演形式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首先,它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要求明了、轻快、准确、令人信服。通过讲演展示,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外传。在“三分钟”的展示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其次,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课前三分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讲演前要组织好材料,经过立意,构思成文,最后修改成稿。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前三分钟”为进行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为学生讲演内容摄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

第四,“课前三分钟”讲演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为了准备讲演展示,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进行认真地思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论述,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

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学生讲演展示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同年龄段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比较推崇“三阶段”讲演能力培养:七年级阶段偏重于记叙性文体,更多积累写人叙事的语段,这个阶段适宜开展讲故事、说身边事等活动;八年级阶段偏向议论型、鉴赏型,适宜开展读后感、观后感活动;九年级则配合中考复习,让学生关注时事,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适宜开展演讲展示。

七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一切都刚刚开始,这个阶段侧重于讲述。讲述就是让学生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提高每一位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弥补课内因时间仓促只能提问少数同学的不足,可以由学生就感兴趣的题材自由讲述。

八年级阶段学生对学校环境熟悉了,知识增长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这个阶段可以先开展“诗文朗诵”活动,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朗诵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在课前三分钟展示,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崇拜的名人和自己最喜爱的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增长见闻,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价值观。

九年级阶段学生知识面较广,查阅、理解和运用资料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和组织资料方法,学生不仅要播报新闻,还要评论时事,适时开展演讲活动,这些训练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三、注重指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重要的成长期和形成期,特别需要指引他们前进的道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学生“课前三分钟”之前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什么是讲演,了解演讲、讲述和朗诵的区别,然后教会学生怎么写讲稿,在活动开始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教师言传身教,把握正确的指引方向,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不放任自流,任由学生随意的“讲演”,让讲演流于形式,从而锻炼学生的胆量、口才,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

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来体验和实践,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实际上,学生都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希望赢得同学们的赞赏和老师的肯定。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虽然每次练习只有一个同学,但所有同学都在听,甚至比听老师的讲课认真。为了获得说话成功,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为了台上那几分钟,学生会精心地去搜集材料。三分钟的说话训练,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四、积极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

课前三分钟的一系列展示活动,教师应该从始至终参与,要专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同时始终要以尊重、鼓励、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所有发言的学生,哪怕学生讲得再什么差,都不要讽刺、挖苦,都要找出闪光点进行鼓励。坚持在赞扬、激励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不断学习完善、提高自我。

尊重和赏识并不代表要一味的娇纵学生,评价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标准。主要可落实在内容的评价、语言表达的评价、表情和仪表的评价上,并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对比,让表现较差者看到差距和改正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有进步,而不是停留在别人习惯性或是礼貌性的表扬中做一只井底之蛙。学生说话能力有了提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把课前演讲向高层次拓展,以展示课前三分钟说话的成果,形成一种动力,不断激发学生演讲热情,开发说话潜能。

课前三分钟既是教师对“新课标”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全面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个性,有理由相信,只要高度重、长期而有效地坚持语文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积极倡导和营建开放、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就一定能点亮语文课堂,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篇13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学生看电视电影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影视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诱惑和新奇的大门,换句话说,影视资源已经成为了学生感知社会的重要渠道。影视资源刺激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能带来良好的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给学生们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心灵冲击。

一、合理运用影视情景,促进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被改编为了影视作品,这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影视资源巧合地引入语文教学当中,让其服务于语文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生动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直观、形象、生动、光电声像相结合是影视资源的特点,其音响震撼人心、其情节曲折感人、其画面生动逼真、其对话含蓄精彩、其人物栩栩如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对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突显出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影视情境,构建起能够促进教学的教学情境。

二、借助影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影视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技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生可以从影视的虚化技巧中,学习叙事的省略手法。学生可以从影视的音像效果中,学到听觉的描法。从影视的叙述方式当中,学生们可以学到倒叙、平叙、顺叙、插叙等手法的恰当运用。从影视的色彩运用中,学生可以学到描写视觉的手法等等。因此,将影视资源巧妙并适时适当地引入到写作教学中,并指导学生从影视作品中汲取写作技巧,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还能快速直观的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给予高度重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叙事类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改编的剧本进行自导自演,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借用学校的DV等设备将其以微电影等形式拍下来,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增强学生语文的综合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这篇文章虽然只有不到一百二十个字,篇幅虽然很短,但由于是文言文所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在理解上出现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完基本内容的理解和翻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结合译文将其改编成剧本,然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结构、情节以及环境等方面去考虑自行改编,然后鼓励学生对改编的剧本进行处理,并组织同学进行表演或拍摄下来。学生需要掌握作品的主旨、熟识课文的内容、了解作业的意图,才能够成功的将课文改变成剧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在于课文的对话中了解到课文的意义所在。此外,在进行改编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写作能力和联想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四、利用影视资源,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在银幕上出现的画面是逐格静止的,但是在观看者的脑海中出现的确实运动的印象。这种运动的感知是主体智力根据平衡、规则等创造性组织感官的结果,是主体头脑参与的结果。因此,影视不仅仅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创造和改造,也是需要观看者的主体参与才能完成的。

观看者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自身的情感,发挥出相应的联想、想象以及幻觉等各种心理能力,达到进行再创造的境界,实现借助具象的影视资源来解读作品的内涵的目的,所以,可以说观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高涨的主动参与情绪,在学生观赏某一部由经典著作改编的影视作品时,教师可以推荐或要求学生写下观后感,将自身对影片的真实感受写下来,例如:镜头的运用、故事节奏、背景音乐、人物形象等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每一个个体,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都会够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五、巧用改编,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将原著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比较鉴赏,在此基础上的审美者,在审美活动中往往都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介入到审美对象所构建起的世界中,并且通过各自的审美价值体系、审美经验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独立对审美对象所表现出的思想、风格、事件等做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这样就让学生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的同时,也学会了审美,此外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结: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活泼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灵活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的认识到将影视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将影视资源看作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资源,要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